高中作文网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9 栏目:公文范文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1篇1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探索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004-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了转型期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创新社会管理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各地开展了多层面、多环节、多方式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的看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社会改革的一些关键和重点问题仍处于表层,深层次问题仍有待破解。2011年0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强调“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黎平经过多年的探索,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立了一套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打造了一个承载全球侗族人口最多的县域国际旅游之都。随着侗乡之都的大门打开,经济社会进入发展快车道,社会各层次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各层利益冲突、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化解社会各种矛盾,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消除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有效维护社会良好运转的运行机制,建设符合新时期“社情民意”的“民心工程”。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改革探索的关键和重点问题不能仅限于表层,探索创新社会管理应从深层次进行突破性思考。借鉴国外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社会管理经验,总结黎平多年来的社会管理经验,结合黎平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科学的、广泛的、良好的、具有黎平侗族特点的社会管理体系,本人认为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思考与探索。

一、坚持以人为本。主张民族包容性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普遍价值,缺乏公平正义,人类社会的运行则会缺乏应有的理性。总理指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新时期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公平正义指导下,将公平正义落实至我们黎平侗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政策和管理活动中。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黎平侗乡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才能将黎平打造成为国际专业旅游城市。

目前黎平侗乡的社会管理创新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上,虽有所进展,建立了覆盖全县各地的农村和城镇医疗保障、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性住房等制度,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但总体布局上看,公平正义在新时期的社会管理中尚须进一步全面而深入加强落实。一是在公平正义与效率之间,仍过度注重效率,缺乏社会公正的正确对待,甚至存在以追求效率遮掩公平正义问题。二是一些社会政策不能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如许多政策在配置社会权利和资源方面,往往以不同身份为标准,存在行业、层次等级差距进行配置。三是实质公正与程序之间,也存在不合理的偏向。有时是我们的制度本身不够完善不够具体,有时是因工作人员意识不强、责任不到位、素质不够高等原因造成。四是一些管理只注重技术等因素,而忽略人的权益;注重管理的便利,忽视了人的正常需求等。五是有些政策未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的特点,对民族差异包容性不够。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公平正义。如我们的教育体制,虽制定有关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但享受的教育资源、环境、状况等是有差别的。新时期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必须通过深层次的改革,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社会。

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应在新时期创新工作中进行彻底变革完善。一是要求适应黎平撤县建市工作,有利于打国际专业旅游城市。在关注效率同时,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力求公平正义与效率实现动态合理平衡。二是完善各项制度时,全面分析事物的特点和属性,科学反映事物的经济属性和技术性能等,充分体现社会属性和人的权益。三是政策制度要充分考虑黎平的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地区差异、城乡差别等,建立健全真正意义的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体制、公共卫生服务、文化教育、住房保障等,建立以实际人群实际人口为基准的、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四是建立一套能保证各项制度得以公正实施的程序和体制。仅有合理公正的制度,没有实施保障措施,也是无法实现公平正义。

二、引用国内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的经验,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管理模式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对社会成员具体的利益诉求表达,被理解、被关怀的情感诉求,对价值诉求的满足。在北京,政府通过出资上千万元购买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在深圳,政府积极建立孵化平台,培育社工义工等社会组织,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首先,黎平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浪潮中,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达起来,侗乡的儿女们为了摆脱贫困与落后,到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特别是跨入二十一世纪后,劳务输出成为一种很普遍现象,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黎平逐步发展起来,经济社会明显进步,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进入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和攻坚期。很多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他们通过在沿海地区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宝贵的经验技术,返回到本乡创业和带头致富。由于这些返乡者长期在沿海地区务工,对那里的先进理念、民主法治观念和社会管理体制等都深有体会和感触,影响和提升了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社会责任感和构建各种社会组织的欲望,提高了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积极性。

这给我们黎平创新社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是孵化各类社会组织的基础,是实现广泛社会参与管理的源泉和动力。

其次,本地进县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随着黎平撤县建市工作的推进,各地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县城务工,他们为县城的扩大增容和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力量。但这部分人群的知识文化较低、思想理念落后、法治观念不强,给社会管理带来困难和挑战,给创新社会管理提出新的课题。

再次,外地人到黎平投资创业经商者。随着黎平县区域优势的凸显,吸引力不断增强,有相当一部分外地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来到黎平投资创业。

我们试图让外乡人在黎平感受到家的温情,并且在教育、社保居住登记、增容建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由于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差异,影响了他们融入黎平侗乡这个大家庭的进度。这些外地人到黎平投资创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智慧,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我们侗乡发展作出了贡献,推动了我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了侗乡商业金融的繁荣。同时他们也得到侗乡人民给他们丰富的回报,即高额商业利润。但是除此之外,这些外地投资者作为异地人,身在异乡,内心不免有种孤寂和落寞,社会活动中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在异乡有一种想找到家乡的感觉,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同乡人,或者与侗乡人交朋友,寄希望找到一种心灵归宿感和认同感。

由于外乡人的到来,不同人群之间形成了不同理念、不同观念、不同思想、不同生活方式,甚至语言不同,也给黎平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治安管理、政府资源、人口管理和公共管理等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以上这三类人群为我县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创造了广泛的基础和资源。到2011年底,黎平县私营企业达374个,个体工商户6724户,就业人数达16867人。但已成立的社会组织少之又少,仅有个别,如湖南商会组织。

政府应鼓励发展社工、义工等社会组织,出台对社工、义工组织的社会奖励机制和义工参加社会活动的补偿制度。在义工这方面我们黎平尚处在初始阶段,未成立这方面的社会组织。黎平在处理和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基本上都以政府和各部门职工为主要力量,进行处置事件,很少有社工、义工等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大大提高我们的应对成本和降低了我们工作的效率。

政府应不断加大对社会组织管理的改革力度,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平台,探索先孵化后登记的管理模式。政府进一步放权,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培育和购买社会组织,让社会广泛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形成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广泛参与公共服务活动,为黎平社会管理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借鉴国外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发展经验。建设一个完善的法治社会

法治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没有法治做保障,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黎平围绕实现撤县建市目标,推进创新社会管理,采取先行先试,边做边试,作为我国西部的典型民族地区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模式,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创新社会管理发挥示范作用。

环顾全球,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法律体系是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水平。特别是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管理良好有序,在全球是有名的。好像世外桃源,法律健全,社会秩序很好,百姓安居乐业。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新加坡的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

新加坡是一个1965年才成立的小国家,国土面积71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8万。从建国至今共制定了法律400多种,大到国家宪法、国会法令,小到停车场规则、公共卫生等,甚至口香糖不得在新加坡生产和销售也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立法之多,法律调整范围之广,是全球少有的国家;新加坡法律明确具体,一目了然;易于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于执法,可操作性很强。一旦发现无法可循或需修正,立即由国会通过立法来规范。

新加坡执法突出一个“严”字。主张采用严刑峻法,注重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一些公共场所设有各种“不准”、“禁止”、“不能”等告示牌,规定禁止一些行为,一旦违反将重罚。如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约人民币5000元),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0新元等。1994年美国少年迈克·菲破坏公物案,尽管美国总统克林顿屡屡求情,申辩迈克·菲未成年,要求送交美国法庭处理,但新加坡司法机构不受干扰,仍根据新加坡法律,判其坐牢6个月和鞭刑6鞭。后来虽考虑外交关系改判减少了两鞭,但仍坚持执行四鞭。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国家,黎平作为一个中国西部贫困和落后的侗族县,虽有情况不同,但新加坡的社会管理经验与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法治是良好社会管理的基础,法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新加坡完善的法治建设和良好的管理社会,对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以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前提,结合黎平侗乡民族地区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地方法规制度,符合黎平撤县建市工作的需要。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健全公共场所的有关法律制度。加强对公共场所人们行为和车辆的管理:二是健全对私人建筑的有关法律制度建设:三是按国际旅游的标准,完善宾馆招待所、景区景点、休闲度假山庄管理的法律制度:四是完善社会安全稳定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公检法等部门工作人员思想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办事不力的法律制度建设。

强化社会法治意识,培养黎平全县人民守法护法的精神。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律,奉公守法,自觉抵制违法行为,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以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协调各方利益,以法治保障社会参与公共管理,通过法治实现新时期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手段。

四、建立科学的、完善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体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有助于推动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围绕创新社会管理这一重大课题,超越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从新的角度提出适合黎平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评价体系,引导社会管理的理念、方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制定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全面大胆创新社会管理,最终达到建设和谐、文明、生态侗乡黎平的目的。

真正建立一套系统的、客观的、可行的、科学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注重服务意识,注意将管理与服务结合统一起来。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和促进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即社会管理创新由传统管制模式向以服务为主的、寓管理于服务的模式转变。这种评价指标就是要求政府提高管理效率、节约办事成本等,反映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社会管理评价既要考核“显绩”也要考核“潜绩”。二是支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统筹经济、环境、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黎平作为一个侗族文化中心地域,侗族民俗风情十分浓厚,是人类非物质遗产侗族大歌的产地,拥有全球最大的侗寨——肇兴侗寨,拥有侗族标志的鼓楼和花桥,保留着大量侗族原生态的侗寨。所以,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考核指标一定从传承保护开发侗族文化的角度,制定一系列评价指标,以助推侗乡社会全面发展。三是坚持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实际,采取政府自身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为了保证对社会管理创新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应采用多元评价主体的模式,广泛接受社会大众、社会各阶层的评价,且评价主体包括政府、社会机构、人民大众等。同时应创造条件,使群众有机会有能力参加评估。目前“三网”已普及至各侗乡村寨,通过这些网络平台等手段,充分让群众参与评价我们社会管理成效。把政府自身评价、专业机构评价、社会大从评价相结合起来和统一起来,真正发挥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激励和约束作力,真正推动侗乡黎平的社会管理创新健康全面发展。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历史角度创新思维

自从美国总统克林顿高调提出知识经济以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界已成为共识。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特别是人的创新思维,对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则更具有普遍而基础的意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学科教育的重要话题。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呢?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我认为巧设不同的角度,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切入点。现将我个人看法呈现于方家,以期斧正: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多面体,从不同角度解读、学习、感悟,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质疑、求证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品质和能力。

1、变换角度,把握历史的进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整体性和灵活性

从社会发展形态更替规律角度讲,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几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从文明形态角度说,人类历史就是从奴隶制文明到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文明的进步记录,就是地球文明到宇宙文明的拓展。从民主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历史就是原始民主到奴隶制民主、封建制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演变过程。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分析,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断随之变化的历史。

学习中国近代史,从近代化角度讲,器物――制度――思想的变化曾为一个主题。从列强与中国关系角度说,五次侵华战争及中国命运构成一条主线。从领导阶级活动角度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就可以单列成章。

同一历史进程,从不同角度解读,既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又使学生学会从多重角度认识和看待历史进程,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品质。

2、把握不同角度,探求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元性

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文件、历史现象、历史时间、历史计算、历史一般规律。这就说明历史学习有不同的角度,不同角度下面又有各自的构成要素(小角度)。所以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把握好角度是学习历史的关键,角度的变化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的习惯和品质,培养了创新能力。

例如:对历史人物的学习,要抓住时间、国度(或朝代)、主要功过、评价等几个要素(角度);历史事件的学习,要抓住背景、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或意义(角度);历史现象的学习,要从历史现象形成的原因、表现、影响等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又分为会议、战争、革命、运动、等许多种;历史现象也有不同的类型。

总之,要善于总结,抓住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角度,知识就变成一定角度下思维的元素了,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训练创新思维多元性的过程。

3、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散性、辩证性、深刻性

在中学历史中“原因”“意义”之类的分析经常碰到,这不仅是教学的重难点,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知识迁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原因、意义对培养学生多维度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对原因的分析,运用哲学的方法论,将之为内因和外因、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意义也分为国际意义和国内意义、分层意义和涉及对对象意义、表面与实际意义、正面意义和反面影响角度。

例如;十月革命的意义,我设计了这个角度:

1、从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角度说。

2、从人类历史社会形态更替角度讲

3、从对帝国主义影响的角度理解

4、从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角度分析

5、从对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影响角度看。

这样,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它的意义主要从其影响对象方面思考。

又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整理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①开始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证明了地圆学说;②为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和基础,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开启了广大亚非拉被掠夺、贫穷落后之门,并被纳入西方殖民体系之中,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局面,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先进思想,生产方式,技术也传入东方,加速了东方原有社会制度解体过程。

这样多角度分析和认识,不仅使学生能全面认识和把握历史,更能提高学生辩证、理智和完整分析、认识事物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4、从现实问题角度研究历史,明确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向、批判性

学习历史不仅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件、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以致用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崛起的历史,从独立到统一再到新政。他告诉我们,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民族强大的前提,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大国成长的条件,改革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经济的强大是立足世界的根本。日本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日本民族善于变革、向先进学习和创新值得我们借鉴,但军国主义威胁值得我们警惕。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史实,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以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坚持共产党领导,稳步推进,扎实有效,防范外部势力的演变和和平演。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使我们更加坚定科教兴国战略。美苏争霸的历史,使我们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并服务于经济建设,同时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如此等等,只有将历史和现实问题放在一起,历史思维才成为有用的思维,历史思维的创新,才能推动创新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实践。

历史是一个多面体,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很多切入的角度。如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与迁移,使历史知识与文学名篇相印证,使历史的时间概念与地理的空间概念相叠加,使历史现象与政治的结论相结合,不同学科的特质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培养综合型立体思维。又如分析历史人物心理活动;变换角色和立场,走入历史;打破历史定势,拓展思维空间。再如假设历史条件、过程、结果,培养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还原历史,‘二度’构建,培养学生探究和质疑的思维品质;开展辩论,设计历史小报,参观历史遗迹,编家史乡志,校史等,创设创新思维实践舞台。

总之,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历史;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历史进程,探求历史踪迹,了解历史真相,指导社会实践,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1篇3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基础;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30-0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我们党和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践行科学发展观实践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党和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总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方法,这对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被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出现大众化的局面有其重要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因此,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顺应时展的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以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思想路线的恢复和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解放思想运动的序幕。在这一时期,邓小平用简单通俗的话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实践的观点,阐明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践这一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要求成为了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根据,也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涵和思想精华,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大力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神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召开了全国精神文明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中去的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从根本上分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区别,不能区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普及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思想基础,使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提高,也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总量排位来看,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超过法英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经济总量世界排位第三。三大产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一方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稳定和谐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也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和创新。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正逐步被群众认识和接受,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范围和随之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在全社会逐步增大,其群众化、普及化的道路也更加顺畅。

2.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夯实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基础和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深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伟大事业,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了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是加强党性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实践。近年来在党内开展的“三讲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等活动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活动。只有在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得以强化的基础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党的建设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2009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执政60周年前夕召开了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主题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表明了党在面临挑战时的高度自觉和清醒认识,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学习型政党的创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继续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为人民群众树立了先锋榜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系列举措,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夯实了政治理论基础。

3.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社会实践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决策和创新理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开放创新性和成功实践性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深刻突显。“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科学发展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从根本上巩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更具人本化特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符合人本化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为本”要求党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等等。理论只有建立在人本的基础上才有大众化发展的可能。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人本的基础上,成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手段。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和科学发展观实践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概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成功经验,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这对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1.突出实践特色,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主义大众化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实践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实践才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是沟通客观实际与科学理论的中介,实践是承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实践也是人民群众与政党联系的纽带,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贴近客观实际,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贴近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遵循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的理论,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这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也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贴近实际要反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强调以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为载体,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人们一定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产生认同,因此,只要我们贴近生活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一定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一切从群众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自觉地将广大人民群众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党和政府还要自觉地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自觉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它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实际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经济形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集中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它体现了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它符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要求;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动力机制,它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符合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工作,它符合中国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符合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要求。

2.突出民族特色,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具有本国特色。此外,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还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要具有民族特点,使本民族的人民喜闻乐见。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被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被证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以这些创新理论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然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就会形成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情感取向和精神品格。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要建立人类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结合必然会产生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令世界瞩目,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就会产生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不是意识形态,但马克思主义要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借助于民族文化的语言、形式和风格,才能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民族形式、民族风格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联系中国实际、注入民族精神、运用民族文化形式的过程,就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范畴和语言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使马克思主义从西方形式转化为中国形式,从西方语言转化为中国语言,使中国人民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实事求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思想,经过的重新阐释而成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提法,经过邓小平的提升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与时俱进”这一古代思想,经过同志的阐述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也无不反映中国的国情实际,无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

3.突出时代特色,在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要对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也要对僵化教条的一些旧的过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并且在批判现实中进行理论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现实中发展,在自我批判中创新,通过学科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过程中无暇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学科化建设。为了适应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国家在2005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一个二级学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化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重大实际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平台,这无疑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形式。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是指个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社会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社会化的有机统一。这就是说,要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机制出发,既要注重教化机构施化条件的变化、教化内容的变化、管理机制的变化,也要关注受化者内在机制的变化,从二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建设机制,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4

关键词:影视作品价值观创作意图先行

影视作品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从各个角度折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影视工作者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指引下,深入生活、辛勤创作、精心制作,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影视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作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扩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这些年,影视作品来源扩大了,欧美、日、韩等影视片、港台影视片纷纷登陆大陆市场。对我国大陆的影视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影视的观看渠道拓展了,电影院已不再是唯一的传播场所,电视业的发展、电脑网络的普及,各种新媒体的涌现,使得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对影视作品的评判标准在变,票房价值的高低、能否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奖、网络视频的点击率等,似乎成为衡量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这些都对影视创作者和演职人员的思想产生波动,形成极大的诱惑力。当前一些影视作品追逐“票房价值”、崇尚“娱乐至上”、炒作“眼球经济”的现象,不能说与此无关;人们的欣赏趣味和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新问题、新变化需要用新的方案去解决。从辩证的角度看,在“变”中总应该有“不变”的东西,我们认为“三项基本原则”不能变,“善与恶”“美与丑”等大是大非的价值观不能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有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正是阐明了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值得我们影视工作者认真的学习与思考。

一、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影视创作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段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和谐社会思想文化的精髓。

应该看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十分具体的,在全会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了精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里有必要将这一论述加以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所证明的正确理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马克思主义成熟于19世纪七十年代,它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综合性理论体系。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这些理论,引领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成的第二部分。当前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更是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的共同目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毋庸置疑是当今社会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又一个构成部分。具体地说,民族精神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传统的、民族的。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5

摘要: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系统地论述了创新的含义、主体、动力、决定因素、经济条件以及它对经济影响。而对我国目前来讲,尚缺乏真正的企业家精神,现行体制尚不利于新组合的实现,因此,回顾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从中得以启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熊彼特创新理论;经济发展;意义

熊彼特在西方经济学中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地描述创新理论,它从创新角度解释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理论首先是由萨斯坦・维布伦(1904)提出,他指出技术的不是社会发展的外因,而是一个内生变量。

熊彼特(1912)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奠定了经济发展中创新理论的基石。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和北美因工业革命带来技术和经济上的巨大进步,而社会主义思潮也逐渐兴起,法国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也进入大众的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下,熊彼特提出了他的创新理论。

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的原因

熊彼特认为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了创新的发生,创新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2)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形式

熊彼特以其创新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多层次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经济周期所包含的四个部分,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均匀分布,而是以创新活动作为推动力,推进经济进入繁荣期,而这种创新的出现一般是连续不断出现的。

(3)资本主义“自动过渡论”

熊彼特也对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随着经济越来越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随之人的作用越来越低,当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在生产中的意义也许只是按一下机器的开关,剩下的所有工作将自动完成。此时创新活动变为例行事务,社会就自然而然进入社会主义,这就是熊彼特的资本主义自动过渡论。

三、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意义

首先,熊彼特创新理论揭示了创新活动,包括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的创造性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腾飞式增长,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很好的例证,说明技术上的创新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使经济和人们的效用产生跨越式发展。

其次,熊彼特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同,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社会主义必将来到这一真理。他从技术创新层面对两个必然的解释也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侧面参照。

四、熊彼特创新理论对我国发展的指导意义

首先,企业家才能是经济学公认的重要生产要素,由此可见企业家在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而在我国,由于人才的选拔机制还不是那么公平公正合理,而许多人民大众也被传统的三教九流思想所影响,无商不奸等错误认知长期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几乎所有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当科学界、医生、航天员、法官等等,至少在我幼年时期没有听说任何人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足以见得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心目中企业家的地位不是很高,远远没有达到其在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程度。而我国对人才的制度化激励也很薄弱,社会和家庭对于企业家失败和挫折的容忍度很低,也许很多人下一次冒险就能取得成功,但是第一次的失败已经让周围的人磨灭了对他的信任和耐心,如此不知埋没多少企业家人才。如何培养和发掘更多的优秀的企业家,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其次,熊彼特指出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对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传统行业必将遭受冲击而进入寒冬,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必将对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路径产生较强的冲击,那么,如何让这种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小,是长痛还是阵痛,如何让受到冲击的传统行业的企业和职工走出一条新路,避免传统行业的崩溃甚至是萧条,解决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遗留问题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极为紧迫的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次,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巨大,创新是中西部这样处于低梯度产业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契机,也是拉近东中西部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我国追求的长期目标,而现时期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不仅不符合我国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也容易造成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的不足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产业也可能进行地方保护和市场封锁,甚至于影响地区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创新为切入点和着手点,推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从创新活动本身来看,创新不仅仅指的是技术上的创新,创新的意义很广泛,技术革新只是狭义上的创新。就我国目前而言,广义上的创新应当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权创新、法律服务创新等等,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可以围绕上述广义上的创新形成创新链条,形成更容易产生创新的土壤,更易于接受创新的观念,更勇于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只有如此,新兴产业才能蓬勃发展,机制体制与创新活动相适应,协调发展。

五、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学被誉为全要素生产力,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我国已经实现长期的经济高速增长,现在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是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在这种关键时期,熊彼特创新理论对我国的发展存在着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之路。(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6

论文摘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断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应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容教育青年学生,推动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使青年学生真学真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学生锐意创新。在思想品德课中,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其凝聚学生的爱国之心;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一崭新的科学论断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领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结合我国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实际而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理论的又一重大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道德课“两课”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两课”教育,教育青年学生。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容推动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1.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才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全民,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使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是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一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和反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二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机制;四是要有正确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来学,要真学真信。

1.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愿望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它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思想活跃、有理想、热情高,但他们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对理想的认识往往较为模糊,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化倾向。因此,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学生,使他们的理想与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引导他们为实现祖国的富强、民主、文明而努力奋斗。加强理想教育,一是要教育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感受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用共同理想团结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把个人理想融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

1.3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学生锐意创新

我们这个时代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主要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是推动时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巾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在时代精神这一有机整体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因为,“改革是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可以为新生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可以推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改革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发现现有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市人大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四我们应该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坚持改革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教育学生锐意进取、投身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改革的希望在于创新,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青年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最富有创新活力和开拓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拓展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里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要引导青年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和创新能力。二是要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动力。三是尊重个性差异,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创新方向,实现创新成果。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容推动思想品德课的改革创新

2.1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学生的爱国之心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的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品格和道德规范的综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柱。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宿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意识,使青年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一是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引导青年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二是进行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育,使青年学生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引导青年学生把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三是进行“知行统一”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意识和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努力学习本领,勇于拼搏,为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用实际行动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

2.2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夯实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就青年学生整体而言,其道德主流是好的,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他们阅历浅,在道德判断和选择方面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惑,甚至会出现道德失范情况。对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是要切实发挥德育教学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建章立制,逐步形成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三是用生活中的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7

关键词:党史文化;意识形态整合;党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5?0065?0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了独具魅力和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90多年来,党史文化始终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面对各种考验的巨大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执政理念和高尚的政治追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构成,党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加深对党史文化思想内涵的理解,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实现党史文化科学发展,对加强意识形态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党史文化建设,使党史文化在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构建中发挥更大的时代价值。

一、党史文化的内涵与意识形态属性

党史文化是党的历史与党的文化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党史文化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表现为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彰显出科学性、先进性、民族性的主体精神。鲜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文化特质的党史文化,展现出突出的意识形态属性,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审视党史文化的内涵与内在属性,对于加强党史学习,深刻理解弘扬党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一)党史文化的内涵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身90多年发展历史所蕴含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活的文化积淀,它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及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形成并发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理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上。

首先,理论文化。理论文化是党史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所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党史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党史文化理论创新的丰富成果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是理论形态的党史文化的重要内容。

其次,物质文化。物质层面的党史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党史文化。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实体,具体包括:革命战争遗址、革命历史文物、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纪念馆、陈列馆等具体实物和场所。物质文化是党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是传承党史文化的重要平台。

最后,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党史文化的精髓,主要是指党史文化自身所蕴含的主体精神和思想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所承载的品格和精神,包括革命优良传统、民族思想精神、思想价值体系、精神气质与指向等,是党史文化深层内化的文化表现形态。理论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形态塑造了党史文化的思想内涵,蕴含着这一特殊类型文化的精神价值。

(二)党史文化的主体精神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是全党全民可以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又是传播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民族性的主体精神。

首先,科学性。党史文化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上。中国共产党不把马列主义书本上的理论看作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反对教条主义,又反对经验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体现,也是党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精华、呈现出科学性的根本条件;党史文化的科学性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道路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之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实践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提炼与升华。它的科学性,体现了它对自身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文化成果及其体系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长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并得到实践检验的理论结晶。科学性是党史文化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

其次,先进性。先进性是党史文化的内在属性。党史文化的先进性首先表现为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中国化所产生的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理念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文化发展,始终引领中国文化朝着先进科学的方向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党史文化,始终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党史文化的先进性也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党史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党的历史证明,党史文化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文化,能够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前进和发展。

最后,民族性。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都维系着一种特定的文化,以一种特定的品格、心态、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去影响、支配着本民族内部人的行为。党史文化形成于中华文化之中,继承与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鲜明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向度、思维模式、道德品质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文化具有巨大的历史包容性,秉承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气韵,这是党史文化的基石。民族文化中有许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如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这些文化思想延续和丰富着党史文化的内涵,是党史文化发展的根基;党史文化反应了中国的国情民情,彰显着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民族特色。党史文化已成为国家、民族及民众精神文化生活象征的一部分。

(三)党史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表现为特定阶级的观念并为特定阶级服务。党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政治文化,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突出政治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史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党史文化的政治性决定了党史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首先,党史文化具有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是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形成了特有的党史文化话语体系,体现了独特的价值向度和精神内涵,承载着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共识,凝结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和本质要求。其次,弘扬党的历史文化,归属于上层建筑和精神文明的范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最后,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党史文化中蕴含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思想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引领社会思想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决定了党史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中的重要作用和关键地位。

二、党史文化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中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以先进的文化理凝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构建是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的政治保证。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党史文化蕴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理论内涵,承载着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追求,凝结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构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彰显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蕴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能够为社会政治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借鉴,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是孕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沃土,是推动社会政治发展的深厚文化根基和理论来源,蕴含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丰富内涵的党史文化,以独特的文化形态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巩固了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一,党史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蕴含着科学的思想文化内涵,能够为社会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借鉴。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富有科学性和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科学理论,能够为社会政治发展提供思想前提和科学的理论基础,指导我们在实践中科学的认识社会政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断吸收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略,在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事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富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党史文化。马克思主义对推动党史文化发展,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从党史文化的思想内涵看,党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是科学的思想、理念与精神,能够为社会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其次,从党史文化的历史发展看,党史文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执政思想的中国化、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完善创新执政方略的政治文化产物和文化积淀,能够为社会政治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最后,从党史文化的本质来看,党史文化表现为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为社会政治发展一种感性的文化感知,对推动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层面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史文化,是社会政治发展进步的宝贵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整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第二,丰富的党史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掌握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对党史文化的形成具有本源性的地位,是党史文化的思想源泉,是推动党史文化创新的精神力量。曾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党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掌握和创新,中共七大确立了思想的指导地位,树立了从实际出发的旗帜,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使中国革命事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旗帜下走向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树立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引领中国走上了改革发展进步的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胜利召开的新局面下,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揭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篇章。历经90多年积淀的党史文化,随着党的理论创新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确立了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基本原则,其丰富的思想理论内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灵魂的党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的优秀品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党史文化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追求,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心理认同,对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是凝聚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政治归属感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政党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践行共同的政治价值、培育共同理想追求,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政治认同和价值共识。

第一,党史文化见证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和坚守,凝聚着中国人民毅然前行的价值共识,有利于形成坚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共识是一个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为支撑,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和生命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追求和崇高目标,并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奋斗。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2]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共同的理想追求,在努力实现党的政治追求和远大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共共产党始终保持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引领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国家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90多年的党史文化,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共识,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信念,充分体现了全民族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深刻说明了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思想基础。先进的党史文化有利于共同思想基础的成长,有利于价值共识的塑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和提升。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了党史文化具有的强大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党史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思想动力。

第二,党史文化昭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对培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人们对其所属政治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政治归属感以及政治参与过程,是政党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和坚实基础。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践行共同的政治价值、不断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了共同理想,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政治认同和价值共识。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中国革命事业推向社会主义前途。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探索,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充分彰显了“中国模式”的独特魅力。党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历程,同时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党史文化不仅让中国赢得了世界的认同,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党史文化对唱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培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合具有重要作用。

(三)从文化的价值导向看,党史文化积聚了丰富的资政育人资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构建具有导向和整合作用

文化的价值导向是指:“文化以其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价值指向,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积极的引导与推动作用。”[3]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能够赋予人们崇高的价值追求、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培育了丰富的资政育人资源,对于塑造崇高的理想信念,发挥道德教化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党史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和价值塑造功能,凝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心理支撑。

文化的形态和作用极为广泛,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人们的价值理念、道德养成和精神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具有鲜明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功能。党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创造的精神成果,凝聚了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构成与具体体现。90多年的党史文化用鲜活而生动的史实诠释了理想与信念、执着与奋斗、担当与奉献的精神实质,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崇高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民族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涵与价值取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丰富的党史文化思想内涵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党史文化中蕴含的先进精神内涵能够发挥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功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开展党史文化教育能够发挥优秀精神文化的思想导向作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积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心理支撑,在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乐观的社会心理。

第二,党史文化具有社会育人功能,有利于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道德价值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撑,没有崇高的道德价值就没有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根基,道德教化是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养和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党史文化蕴含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撑,具有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社会共有的道德基础。充分运用党史文化的育人资源,发挥党史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使党史文化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和高尚道德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心理素养,不断改造和提升公共道德生活,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注重党史文化资源的转化与表达,通过影视、文学、艺术等形式,把党史文化用鲜活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党史文化资源成为对全体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二课堂、培养民族精神的乡土教材、陶冶情操的示范经典、拓展素质的有效载体。

三、以党史文化的科学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

关于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这样表述:“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4]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不断探索党史文化科学建设的途径和方式。以理论创新为前提、以深化研究为基础、以创新机制为路径,不断加强党史文化建设,以党史文化的科学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构建,同时也使党史文化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一)推动党史文化创新,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需要不断适应时展的步伐,不断创造符合时展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弘扬党史文化应树立新理念,把握新形势,抓住新机遇,深刻把握党史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党史文化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用创新带动发展,不断推动党史文化创造,塑造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创新性的党史文化,用丰富的党史文化理论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首先,党史文化创新应把握科学性。当前党史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念,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党史文化建设中的引导功能,用理论的理想、文化的精神把亿万人民紧紧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其次,党史文化创新应具有独创性。党史文化创新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推动党史文化独创性创造。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并具有实践性,我们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强党史文化创新,不断丰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这样才能统领多元化的社会意识,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深化党史文化研究,推动党史文化成果转化,丰富党史文化资政育人资源,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同志在2010年7月中央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5]加强党史文化建设,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功能,应不断深化党史研究,鼓励党史文化创造,以党史研究带动党史文化创造,推出具有正确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的党史文化作品。党史文化研究应树立开放的学术意识,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视角,加强党史基本著作和党史普及读物的研究编写,发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推动作用,着力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党史文化资政育人资源。同时注重党史文化成果的转化,深刻认识党史文化成果转化方式的多元化,增强主动意识,利用多种形式不断推动党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扩大党史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使干部群众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增强精神力量,充分发挥党史文化思想育人、模范示人的积极作用。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政育人资源,多元化的党史文化成果表现形式,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普遍的、深刻的文化感知,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拓宽党史文化宣传教育平台,改革与创新党史文化传播机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和成效性

党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传播,通过创新党史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载体,拓宽党史文化宣传教育平台,推进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广泛性和成效性。首先,在宣传和普及党史文化的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方式,加强对现代传媒方式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多形式的党史文化传播机制,更加主动的占领宣传舆论的主阵地,加强党史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与整合。其次,创新党史文化表现形式推动党史文化大众化。党史文化宣传教育要注重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合理把握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需求,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展现党史文化的思想内涵,运用生活活泼的语言表达,使党史文化更能贴近人民群众,更符合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最后,拓宽党史文化的宣传教育平台,探索党史文化育人新途径。建立党史陈列馆、红色广场,推进党史文化的社会渗透力;加大党史网站建设的力度,鼓励制作适合互联网的党史文化作品,创建党史文化的综合传播平台。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党史文化的思想内涵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弘扬党史文化,推动党史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与构建需要持续努力和不断创新,以党的十精神为思想动力,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党史文化繁荣发展,使党史文化的精神资源在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参考文献:

[1]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18.

[3]艾斐.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N].人民日报,2009-6-25(16).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8

一、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制度的一次根本变革。新生的社会主义能不能快速发展,显示出比以往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关键在于它能否继续走创新之路。如果一种新事物产生之后不思进取,就会很快成为旧事物,就会在万物竞发的历史长河中被无情地淘汰,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逻辑。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意识,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在他看来,保守僵化,墨守成规,是社会主义落后和失败的根本症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才是社会主义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首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激发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社会主义由于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建立了新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因而,它比以往的社会更具生机和活力。但从实践上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并没有持续地发挥出来,有的国家还因此而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思考。有的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将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和在某些国家的失败归咎于社会主义本身。对此,邓小平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他认为,社会主义遇到的困难和曲折,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实践社会主义的人思想保守,缺乏创新精神,长期固守一种僵化模式的结果。社会主义蕴含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这种生机和活力持续发挥出来。基于这种认识,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陆续实行了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重大政策,使全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社会主义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不仅要从纵向比较中体现出对以往社会形态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在横向比较中体现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优势。这一点邓小平讲得很清楚:“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点,再吹牛也没有用。”[2](P251)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准,但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新的观念支配下,通过新的手段和方式,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实施全面改革和创新,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社会主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之所以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清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陶醉于已经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之中,孤芳自赏,难以自拔。我国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一旦认识到自身的弱点和劣势,并在重新觉醒中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创新,就能像新的社会制度诞生那样,以经济上的重新崛起,充分证明自己优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取得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的一个必要条件。邓小平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极其艰巨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社会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而且要求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极大的提高。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必然会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在新的事物面前,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无能为力、无济于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一句空话。由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共产主义大厦要靠创新观念和能力来支撑,所以他在谈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时候,总是要求各级干部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说:“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提高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本领,“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1](P146—147)

二、社会主义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有利于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碍社会主义发展的方面,就要坚决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邓小平的一个重要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必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是观念创新。没有思想观念的更新,其他方面的创新就无从谈起。遵循这一思想,邓小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和措施。”[2](P141)在他看来,思想能不能解放和创新,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P143)这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凡是思想保守僵化的民族,肯定是没有生气和前途的民族。凡是生机勃勃的民族,也必然是思想开放活跃的民族。社会主义要发展壮大,首先应该有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

二是道路创新。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认为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只能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只有从实际出发,实现发展道路的创新,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他说:“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P29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印证了这一思想,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1](P95)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确,能否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突破创新,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的生死存亡。

三是方法创新。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如果不在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为方式上创新,就无法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这是邓小平的又一重要思想。他反复强调各级干部要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事务主义等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深入实际,雷厉风行办事,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效率。他对那种整天沉溺于文山会海、办事拖拉、相互扯皮、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极为不满,主张通过体制改革等“外科手术”式的方法革除这些弊端,以全新的方法适应全新的事业。他说,改进工作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2](P282)在他看来,没有方法的创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就无法实现。

四是制度创新。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能否发挥其优越性,关键在于其制度的好坏。他所说的制度不是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指具体的制度或体制。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2](P333)制度问题比起其他问题来更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对现行体制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体制的根本创新。如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就很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干部体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的改革和创新有过专门的论述,提出过具体的要求。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邓小平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就是一项制度创新的伟大工程。我国20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辉煌。社会主义要永葆其青春和活力,就需要我们按照邓小平的制度创新思想,根据变化着的新情况适时进行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走向新的历程。

五是科技创新。邓小平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类的进步,社会主义的发展,归根结底依靠科学。他明确指出:“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1](P183)在他看来,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被提升到了第一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也要靠科技来实现。因此,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创新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认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就是要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列。他说:“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们也就越高兴。”[1](P378)为了实现科技创新,邓小平主张在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科技人才、科技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方面都要打破常规,一切都要从有利于出科技成果,有利于出科技人才出发。要大胆引进国外智力,吸收世界科技精华,为我所用,以促进我国的科技创新。

六是文化创新。文化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因此,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不变质”的战略高度强调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他把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战士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所有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都“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1](P40)要使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成为鼓舞人、鞭策人、激励人的精神武器,就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成果,还是文学艺术作品,都应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沉的思想内涵和崭新的表现形式。总之,文化发展的源泉在于创新,文化功能的实现也在于创新。

三、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

创新不仅要有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冲动,而且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只有把创新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的原则作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否则,创新只能陷于空谈。遵循这一逻辑,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创新的五条指导原则:

第一,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创新主要表现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理论创新则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一贯的态度是,必须在坚持和继承的前提下发展。如果抛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就会走偏方向,就无所谓发展和创新。同时,坚持和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更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度量和切割现实,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发展。按照这一原则,邓小平批驳了马克思主义“失败了”、“过时了”的论调,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旗帜,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他说:“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1](P383)同时他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P291—292)可见,发展、创新离不开继承,继承必须创新,不创新就不是真正的继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第二,坚持借鉴与独创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一贯认为,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每一个国家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发展,都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社会主义要发展创新,决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应该勇敢地吸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以作为自己发展创新的起点。不会借鉴,也就不会创新。所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P78)邓小平同时又指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只靠借鉴别人的东西也不能发展起来,借鉴只能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点之上,借鉴必须通过内化、创新才能发挥作用,借鉴离开了独创,就会变成照搬或者爬行。他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P2—3)不言而喻,不借鉴不会有创新,只借鉴也不可能有创新,只有把借鉴和独创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创新。这是走创新之路的一条重要原则。

第三,坚持敢闯敢试与慎重稳妥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是突破传统、打破常规的活动,必然要有敢闯、敢冒、敢试的精神,谨小慎微、畏首畏尾不可能开创新的局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反复强调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步子要更快一点。他说:“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1](P367)“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1](P372)但敢闯敢试并不等于瞎闯乱试,敢闯敢试应该是在“看准了的”的前提下,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所以,邓小平在强调敢闯敢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慎重和稳妥。他说:“进行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P130)“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但处理具体事情要谨慎小心,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犯大错误。”[1](P229)邓小平的思想非常明了,没有胆量和闯劲,不可能创新;不尊重事实、不从实际出发的瞎闯,同样不可能创新;只有把闯劲和拼劲与慎重稳妥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创新。

第四,坚持发挥领导骨干的作用与调动群众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改革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需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因而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既然是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就要求各级领导既要带头创新,又要组织好、领导好群众性的创新活动。鉴于领导者在社会主义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历来强调各级领导者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并且把是否具有创造性作为衡量干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只有领导者的创新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社会主义创新活动实质上是群众性的活动,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社会主义创新就难以深入和持久。只有把调动领导骨干的积极性和群众的积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创新活动才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克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困难,谱写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第五,坚持注重物质条件与发挥人的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创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脱离了物质条件讲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唯心论的表现。因此,邓小平一贯注重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他多次讲到要大力改善教师、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提高对社会主义创新有突出贡献人员的物质待遇,增加对创新性行业的投入等。但邓小平始终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论者,他在强调物的因素的同时,更注重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没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物质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他说,社会主义创新,“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积极性,只要把人们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我们还是有希望的。”[2](P233)他尤其强调要加强对各类创新人才的培养,只要有了人才,社会主义创新才有了根本保证。他曾经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1](P108)按照邓小平的观点,人是社会主义创新最可宝贵的因素,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就等于扼杀了创新,调动了人的积极性,就能从根本上激活创新。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前提下,不断改善创新者的物质条件,实现人的因素与物质条件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创新就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9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01-07

回溯我们党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人们会发现具有突出特征的标志性符号: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创新型国家、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财产性收入”、学习型政党、廉政文化、“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和谐世界和文化强国,等等。这些符号客观地展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引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以上伟大创造是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创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构成科学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①:

一是提出并陈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问题。2007年6月,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一重要论述在当年党的十七大上得到强调,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个根本问题。在2011年的“7·1”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概括为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还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新的深刻内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二是依时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哪些重要原则?早在2007年6月的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就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四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在2011年的“7·1”讲话中,他依据新的发展形势,又进一步概括为“五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即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对改革开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建设事业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自觉。

三是提出和不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新理念。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并精辟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还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标志性的理论新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对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又不断探索推进了理论创新,使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过程中,不断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在应对各种危机和考验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最显著的新进展[1]。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探讨

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来更加活跃,可以不断学习与研究新的行业知识。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目前,2014年大学生毕业生有727万人,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预计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用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想、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完善创业心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就是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创新精神、道德规范四个方面指导和引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渗透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去,并用以指导大学生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教育的科学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放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具有创业意识、已经开始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业能力的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实用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1)创业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2)创业能力提升。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3)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的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4)实践模拟。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园模拟经营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工作创新等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式等各方面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助于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质量,从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缓解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同时多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人生态度、竞争意识都与时代变革同步,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培养大学生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素质,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使命,帮助高校大学生清晰认识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个人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化,更有利于推进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从指导思想、理论思维、精神动力、道德规范、责任定位等方面去引导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1、价值观思想指导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它也必将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着最根本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应该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去,用以指导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过程中。

2、价值观理论引导功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多重维度规定,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使大学生摆脱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构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实实在在为各校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自身修养,指导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具体而言,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其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全方位地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3、价值观理想激发功能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目前,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国内外的局势,我国正致力于全面深入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这将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带来很多的机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着更多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4、价值观道德约束功能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创新,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应当成为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标准和基本要求,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应通过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并以此作为基本要求来规范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于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好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力量,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第一步。因此,应当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的社会道德,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南。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施途径

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是一种信仰,一种凝聚力,业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指导思想。这种思想的建立与提升应该从学校开始抓起。学校可以通过素质提升第二课堂、社团、主题班会、明辨会等等各种形式开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基石,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前提。在课堂教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活动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其精神与实质,在创新创业行动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2、广泛宣传国家创业支持的政策,学校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具有极强的创业热情,各级政府要把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摆在重要位置,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构建绿色通道。高校就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够锻炼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思想。

3、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

创业设计大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书。创业是一种精神,创业是一种意识,创业是一种挑战;创业是团队合作,创业是历炼成长,创业是生命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的思想。通过对创业园的全面运作,使之成为大学生在校创业实践的主要场所,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项目孵化器的作用。以创业大赛为平台、创业园为孵化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人人创业的意识和目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大学生毕业时就业的压力,同时也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培养。

4、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找到创新创业的突破点,开展创新研究或创新实践。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技能实训体系、创业咨询指导体系、创业服务教育体系。创业教育体系要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并将各个环节有效的融合,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进去,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潜能的发挥。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价值观多元化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打破传统就业教育的模式,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力量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秦琳,李炳论.新形势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视野,2014(19).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11

一、领导战略理念务实化

从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全新执政理念,再发展到十六大后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战略理念,党的领导从本质目标和思维上实现了逐步的升华。“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党的宗旨与落实对个人权利尊重的结合,体现了党的领导战略理念更加清晰,即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终落脚点都要放在每个人的生存权利、物质生活水平、政治权利、精神文化生活等具体的权利实现上,既要体现党的领导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又要保证党领导的现代化建设成果能够惠及每一个具体的个人。

“为人民服务”是党在革命时出的号召。党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取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信任,从而成为真正的领导核心。应该说,“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这不仅是体现党的基本性质的要求,也是每位党员个人的素质要求,更是党保持领导地位、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当然,主观上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意愿与实际领导过程中的效果并不总是能完全符合。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观上党认为自身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进行的一切实践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但客观效果却与党的领导初衷相去甚远。党在领导理念上仍然坚持为人民服务,但在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方式途径上却出现重大偏差。究其根源,重要原因就在于领导理念过于单一化和抽象化,领导理念的具体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形势的变化而进行及时更新与丰富,从而导致了在领导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的一系列偏差。

“执政为民”是新时期党的领导理念的全新总结。执政为民实际上包含了几重含义。首先是党的领导理念的创新,在现代政治文明视野内,执政党要完善领导职能,必须把领导与执政统一起来,将领导更多地以执政的形式体现出来。其次,执政为民包含了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的具体现实途径和方式。党要真正代表和实现人民利益,就必须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增强领导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让广大人民能全面享受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丰富、社会和谐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从而从内心真正认可党的领导,增强党执政合法性。最后,执政为民还包含了对广大领导干部与党员的总体要求。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和执政都是通过领导干部与党员在现实工作中具体执行体现的。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就必须切实将党的方针政策与自身素质提高结合起来,将“为民”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而不是空谈为民或者公开为民私底下却做着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

“以人为本”的提出则反映了党在领导理念上的重大进步。党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把宏观上的“执政为民”与微观上解决每个人的利益需求结合起来。党的领导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否则就无法体现民主、平等、公正的现代政治文明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党的领导理念在走向具体化和现实化上的重大进步。

二、领导战略动力明晰化

党领导的事业要发展,必然要求党对推动发展的动力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党把阶级斗争作为推动发展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认为大规模的群众政治运动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难题。实践证明,党在这一阶段选择了错误的战略动力。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而全球信息化的科技革命浪潮也要求我们党和国家将战略目光放在“创新”上。党的十六大后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对时代要求的及时回应,也是党在领导战略动力上的理智抉择。

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部署。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就创新的具体内容上来说,应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增强党领导整个国家的理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理论创新是党的传统与特色,只有执政党不断保持指导理论与指导思想上的更新与活力,才能激发整个国家的创新潜能。党一直按照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不断实行着宏观指导理论与具体纲领、路线的创新,使党和国家总是能保持创新的活力;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难点,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或是具体体制、机制、法制的更新,都是推动整个国家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制度改革上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今后要在深入贯彻改革方针的指引下,重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型,建设责任政府与服务型政府,落实社会主义民主,加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项法制建设;科技创新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也是适应全球化竞争新形势的基础。据报道,日本为了保持对中国的竞争力,把努力保持在科技领域的创新作为实现对中国领先地位的重要保证。21世纪是科技不断创新的世纪,没有科技的优势就没有综合国力的优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实践创新包括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每个人特别是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注重在实践中总结新方法、开创新途径、解决新问题,注重以新的实践行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创新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更是对新出现的问题、难题、课题以创造性的手段进行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对当前的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民生利益等各种现实具体问题找到新的解决途径,才能体现实践创新的根本要求。

三、领导战略体系完善化

一个执政党要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要求与现实局势对执政党提出的新要求,必须注重对自身领导战略体系进行及时更新与完善。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十分注重将党的思想路线与现实要求相结合,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是对党的领导战略体系的向前推进。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党对“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的全新总结。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发展”的全新指导思想,也是对党新阶段领导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新战略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形成不久,就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确定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党的领导能力的根本保证。新阶段新时期,党能够继续保持先进的领导地位,能否完成执政使命,最关键还是决定于党自身的战斗力如何。执政党建设问题已成为党保持领导与执政地位的核心所在。十六大以来,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全新课题,既是对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使命的清醒认识,又是对党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特色与本质的再认识。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统一于党的领导事业当中,统一于党为完成历史使命、实现自身纲领与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当中。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执政能力建设则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先进性在党的执政阶段的具体体现。由此出发,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走出了一系列新步伐,包括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干部培训与教育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党内民主与监督、人才工作等等,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领导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应是什么样的模式?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构想,实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是将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拓展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视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十六大开始,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到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全新模式。和谐社会不仅是缓和矛盾,还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群众利益等各个层面的全新要求,不仅要重视宏观上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还要重视生态环境、群众实际利益、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从这段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党对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战略策略、步骤、方法手段等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贴近时代与现实要求。

四、领导价值体系理性化

2006年3月两会期间,胡锦涛提出以“八荣八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念。党越来越注重全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意识形态的理性引导,体现了党在领导意识战略层面的创新与进步。

现代政治文明理念认为,意识形态的根本作用之一,体现在为政党活动的合法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十分注意利用意识形态的宣传来扩大影响,取得民众支持。但意识形态一般反映特定阶层与阶级的利益,属于特定阶级的理论体系,因此,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执政党在宣扬自身意识形态时可能会导致对其他不同思想意识潮流的压制。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曾有过这样的教训。“文革”时期动辄以右派分子的大帽子压制不同派别的思想,在文化领域错误地实行专制式的“革命”,实际上就是对意识形态的误用。“文革”的后果不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的引导上采取了更加科学和务实的态度,既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同时,也注意对一些具备普遍意义的中间性质的意识形态进行宣传和引导。例如,党注重普遍性的价值观念的宣传,包括“八荣八耻”、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创新理念等,都表明党的领导在价值导向上越来越清晰化和民主化的趋势,也表明党将自身指导思想的更新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能力越来越强。

社会创新的意义范文篇12

和谐的几大要素

充满创造活力。党历来强调,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党领导的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利益关系协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利益分化、利益矛盾突出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包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利益关系,首先要把坚持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制订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其次,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依法及时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稳定有序。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秩序、稳定的机制作保障。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必然要求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要的,但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不是目的,是提高效率的手段,如果把竞争推向极端,就会造成人性的沦丧,道德的败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如何做好和谐社会的实践者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重视科学理论的学习,尤其要学好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够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只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才能引导人们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坚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念。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忠诚积极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一定要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自觉做到局部服从全局,小局服从大局,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随着建设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实际生活,必然会触及到部分人的利益分配,在个人家庭和亲朋好友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要正确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顾全大局,自觉服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每个党组织都成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坚强堡垒,每个党员都争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锋模范,始终保持先进性。

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绝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勇于创新。要摆脱落后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束缚,破除自我封闭、地方保护、部门利益至上的错误意识,树立变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摒弃不愿承担风险和责任的错误荣辱观、得失观,树立敢干事、肯干事、干好事的正确政绩观,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确立起强烈的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效益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殚精竭虑,顽强拼搏,这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是成就大事业的先决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无论所在岗位、职责、性质有什么不同,都要坚持对党和人民负责的原则,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要对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做到热情不退、作风不松、干劲不减;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创业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以先进为目标,向标兵看齐,树一流标准,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要破除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扎扎实实地抓好工作,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认认真真办事;要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意志不消沉,不怨天尤人,不等不靠不要,而是克难求进,艰苦创业,勇往直前;要正确地看待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做表面文章,不图一时风光,增强责任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牢记党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根本宗旨就是要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共产党员作为先进分子,就必须始终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前沿,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研究经济工作,努力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顺应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成为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提高各项工作的成效。提倡务实的作风,求实的精神,做到贯彻上级指示不当“放像机”,结合实际进行再创造;学习外地经验不当“模拟机”,为我所用进行再提高;调查研究不当“录像机”,去粗取精进行再升华;出现问题不当“灭火机”,总揽全局进行再思考,卓有成效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艺术作文7篇
  • 下一篇:中秋节的小学生作文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