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交通与运输论文范例(3篇)

时间: 2024-01-27 栏目:公文范文

交通与运输论文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5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189-01

无论各行各业,再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交通运输业也是一样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子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上升趋势比较明显。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根据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变化的,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第二、三产业就越发达,那么也就越需要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以机动灵活、便捷快速的短途运输优势承担着较大的运输量;航空运输由于其快速,安全的特点在运输行业也是重要的运输方式。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子行业的发展体现出交通运输行业正在朝着更高科技、更便捷、更快速的方向努力前进着。可是,在企业发展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那么在交通运输企业又怎样的问题呢。

一、交通运输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

1、经营管理难以集中化

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同,对于交通运输的选择方式也就不一样,方面快捷的运输方式受到人们的欢迎,而运输行业的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经营状况日趋下降。一是由于经济体制的影响,运输网络复杂,分散的经营网络不便于管理,没有形成一条跨地区、高效率产业链,所以就难以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中站立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铁路运输成本低,人们多都选择铁路运输方式,随着任务量的不断加大,本身的运价低,导致铁路运输连年亏损。而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之间无法建立长期跨区域性体系,导致客源流失和货源不足,一些车辆和船舶都是依靠运费增加收入的,货源和客源的不足就会导致企业亏损严重和运输成本增加。所以,现有的运输企业经营的难以集中,导致了企业无法形成跨区域、高效率、大规模运输的产业体系,就导致企业亏损,运输业发展受到阻碍。

2、无法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只是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大大增加。运输设施设备的完善还是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铁路运输中,由于设备的落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经常会发生超员情况,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而在一些区段,铁路运输基本达到饱和的状态,无法提供更多的运输线路。公路运输的公路干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高级公路干线太少,低级公路遍布各地,但是低级公路的公路质量不是很好,断路,坏路大量存在,车流量越来越大,拥挤不堪,导致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混行。水路运输由于港口接卸能力和疏运能力不相配,压船压港的现象经常发生,船舶的使用寿命缩减,受到天气,客流量影响,航行条件差,难以发挥水路运输的优势。航空运输中,民用机场的数量较少,一些较发达地区甚至没有通航,导致航空运输业发展缓慢。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运输,只是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地加快,导致运输业不得不积极改变,适应市场经济下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运输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运输业亏损严重,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综合区域运输体系,加大投资,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引进新技术抛出落后的运输装备,构建科学合理安全的集中化管理保障系统。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交通运输企业落后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通过对运输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科技,提高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工具的营业能力和管理水平高。重点实施信息化管理,加强运输设备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我国交通运输业要想有国际一流的水平和服务就必须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无论是在运输网络的稠密度,还是在运输方式的先进性和运输服务的服务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要我国运输业加大投资力度,投资规模,增加运输网络干线,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地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环境。交通运输要绿色安全化,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车辆开发应用,积极引导人们的消费和出行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大力发展科技先进、实惠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设备,结合新科技对落后设备加以利用,运输设备及时更新换代。集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水电设施设备进行定期调查,在规划、设计、建设等环节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岸线,优化结构,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运输人员服务水平。大力倡导钢材,电力等资源的再生和循环使用。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发力推动交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优化佳通运输管理结构,提高管理组织水平,提高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为加强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交通运输业要想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十二五”纲要,尽快完善交通运输网点筹建工作,统筹区域和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运输步伐,节约利用资源,全面发展水上和航空运输,革新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搞好运输人员思想道德政治建设工作,加快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脚步。要经济文明一起抓,不仅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物质文明和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结语】:

交通运输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要想站立主导地位,就要积极地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计划,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自身的产业优势,增加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大力推行绿色环保的运输方式。抓紧机遇,努力朝着高效率高科技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韩悦臻尚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J].公路,2008(9):32-21.

[2]雷怀英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1):54-40.

[3]王春妍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25-18.

交通与运输论文范文篇2

交通运输发展研究的重点对象是交通运输结构。赵一平[7](1993)自成体系地对交通运输结构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交通运输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础结构演变的规律。研究表明,经济上的“先行国”,其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断演化是自发的,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其中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变都必需经历由最初的诞生到慢慢成长再到进一步发展成熟,由盛而衰最后至衰退四个阶段,相反“后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却出现特有的“加速”现象,这是受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表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在一定具体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进行。关于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张宁(2006)通过建立起来系统科学和有关现代经济科学之间的联系,根据其基本原理进行一系列的数理统计分析,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演变的关系问题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在以交通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交通运输所带来的外部负效应,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陆化普(2004)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业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总体上能源消耗比例的历年变化趋势,提出城市交通运输的构建要即能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实现交通运输对城市、国家的环境影响和能源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并以此构建出能源消耗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约束下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模型。徐创军、杨立中和杨红薇(2007)提出建立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对各个交通运输方式对环境、能源消耗、运输量进行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些研究都表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要求我国交通运输要朝着可持续、绿色和生态方向发展。

3结论性评论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有关交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从理论的发展来看,国内交通运输发展理论重视研究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交通运输演变各个阶段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出对策,这是基于我国的经济背景下。然而国外的研究如格鲁贝勒基本上还只是把眼光过于单一地集中在运输业上,这样他就难以从更广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演变过程。

交通与运输论文范文

交通运输专业考研方向主要有:

1、道路与铁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是交通运输工程的二级学科,主要开展路面结构合理性和材料性能研究、公路工程病害分析与防治、路基与路面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公路工程环保和景观设计、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在传统的交通工程理论基础上,实现道路交通规划、管理和控制的智能化。它是以交通运输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大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及综合化为研究背景,以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为技术基础的交叉型学科。毕业生可去民航、铁道部门的一线从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工作,也可去相关研究所从事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和分析等工作。

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要研究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决策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规划与评价、对交通运输系统运营过程的科学管理,优化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交通供需关系,保持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客货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目的。

(来源:文章屋网)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机械设计标准化的概念和意义(6篇)
  • 下一篇:小学生读书心得体会怎么写(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