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游泳技巧范例(3篇)

时间: 2024-02-05 栏目:公文范文

游泳技巧范文

关键词:情绪调节教学法游泳教学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152-02

游泳教学与常规的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差别,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并放松心情,尤其对于专业的游泳运动员来说,情绪调节直接对于其综合成绩有所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游泳项目的关注以及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游泳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根据调查显示,在运用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易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由此可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相关分析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情绪调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克服心理障碍和恐惧,提升对于游泳学习的积极性。情绪调节的教学模式将目标设计作为先导,来对学生的生理特征进行调节。在情绪调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情景进行创设,也可以设定一些目标,并在其间加强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将自身的特点与情绪进行良好的结合,以保证学生在心理健康情w正常的情况下,增强他们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

当前情绪调节教学法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不完善,因此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步进行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第一,情绪调节的标准无法界定,情绪的调节受到学生主观情绪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每个学生对于情绪调节的能力以及标准不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无法进行准确的界定。第二,由于当前情绪调节教学法仍不够完善,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支持的理论较少,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国的学生具备其自身的特点,这就要求在今后对于情绪调节教学法进行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合理性。

2情绪调节教学在游泳教学中实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前游泳成为了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其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即课时较少且学生的兴趣较低。因此为了使以上问题得到改观,就需要人们重视情绪调节教学法的应用。

2.1情绪调节教学符合体育课程新目标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游泳教学的过程中要致力于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进行培养。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游泳的技巧进行提升,还需要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提升。由此可见情绪调节法与体育综合目标相吻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二者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因此在今后的游泳教学中应将情绪与体育目标相结合,在游泳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有用的技巧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克服恐惧,还要培养出良好的水下运动情绪,从而帮助学生对游泳的动作进行良好的发挥。体育教学的新目标是随着人们对于体育认识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体育的教学不单单是对于学生体育项目技能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由此可见采用情绪调节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应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广。

2.2情绪调节教学满足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特点

游泳对于学生肢体上的协调程度要求较高,在游泳的过程中学生主要借助于肢体实现在水中前进,与陆上运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良好地对于肢体的水下运动进行适应。而部分学生对水存在着恐惧心理,这就为水下运动造成了相关的心理障碍,从而制约了学生对于水下肢体运动的适应。通过调查显示,我国将近三成的学生在游泳课中对水会产生恐惧心理,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游泳的认识不全面,并且存在着自卑心理。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努力,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整,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因此在游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将情绪调节融入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综合效果得以提升。只有不断地帮助学生克服对水的恐惧心理,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对相关的技巧进行学习和应用。由此可见,情绪调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高校在进行游泳教学的过程中所必需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游泳不仅能够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升,还能促进学生意志以及品格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更要对游泳教学予以重视。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对于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教师的一味讲解和学生的一味接受成为了课堂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师在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示范较少,学生的实践机会也较少,因此会产生层次感,学生难以良好地进行掌握,这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下水的恐惧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对于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整,再对相关的技巧进行分解以及示范,并且加强学生的实践,从而使学生对于动作有所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总之,游泳教学过程中融入情绪调节,有助于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情绪的调节,加强技巧的掌握,并且真正体会到游泳过程中存在的积极意义。

3结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可见,情绪调节法对于游泳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恐惧,还有助于学生对于游泳技巧的掌握以及意志力的提升。这一教学方法的提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都对其进行了应用,但如何在应用过程中提升教师对于学生情绪的针对性调节,以及如何调节等相关标准进行统一制定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廖婷,袁丽丹.高校普修游泳教学中运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4):39-40.

[2]刘润良.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0):37-38.

游泳技巧范文篇2

寒假即将结束,我们将要重返校园学习新的知识,今年还要提早放假,我们的学习任务很紧,老师常说你们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得做好学习计划,想要学的扎实,玩的痛快就得学会利用时间,我们是新世纪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长的有点瘦小,妈妈为了让我提高身体素质去年夏天给我报了游泳班。我十分羡慕小伙伴们能在游泳池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看起来容易学起来真难,为了能像他们一样我可吃了不少苦头,在教练的精心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一个暑假我学会了蛙泳、仰泳、自由泳,后来我还报了长训班,我学游泳已经6个多月了,我每天在坚持训练,我要尽快学会新的泳姿掌握更多技巧,我的梦想是能在2011年参加游泳比赛并取得好的成绩。学习再忙我也会安排时间游泳,游泳是一项很快乐的体育运动,即锻炼了我的意志又强健了身体。

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成功。

北京市大成学校二年级:mengxiang2011

作文zuowenku.net

游泳技巧范文

【关键词】少儿;初学;爬泳教学;方法

Thechildrenswimmingbeginnerscrawlteachingmethoddiscussion

KuiXiao-xuan,KuiLi-ping

【Abstract】Inswimmingteaching,especiallythechildren'slearningfreestyle,coachthemeansisabletoarousethestudents'interestandwhetheritcanmakechildrenmorequicklymastercrawlactiontechnique,istomakechildrenmoreeffectivelearningfreestylekeytechnology,Inthispaper,theexperimentalcomparisonofdifferentteachingmethods,designedforchildrenlearningtofreestylewithbetterlearningmethod.

【Keywords】Thechildren;Beginner;FreestyleSwimmingTeaching;Method

在少儿初学游泳使,我们选择了爬泳作为首选姿势时,除了熟悉水性、爬泳手臂、腿部动作外,最使少儿感到紧张的便是手臂与呼吸的配合以及整个动作配合时呼吸的节奏掌握。本人对少儿游泳教学有多年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将这些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并结合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寻找更快更适宜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少儿游泳教学的效果。

1.研究对象淮南市业余体校夏季游泳培训班7-15岁少儿10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分配年龄均等(均等的意思为,对照组与实验组,7-10岁各25人,11-15岁各25人。)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专业书籍和期刊,为本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

2.2实验法将随机抽取的100名少儿初学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爬泳基本技术的教学。

2.3观察法通过现场观察,对每位初学者的进展情况进行记录。

2.4数理统计法采用T检验统计方法,将测试的全部数据运用SPSS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爬泳教学实验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内容包括熟悉水性和学习爬泳基本技术两部分,实验组采用游戏法熟悉水性以及改进的基本技术教学,对照组按照一般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具体教学内容见表1)。

3.2分析与讨论。

通过12天,每天90分钟/课的训练,安排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办法与评分标准:①爬泳游远(占60%);②爬泳技评(占40%);③熟悉水性(作为参考依据),实验组和对照组混合交叉进行考核评定。实验结果证明(见表2)。

3.2.1在熟悉水性的练习上,游戏教学有利于少儿克服“怕水”心理,少儿存在“怕水”心理是少儿游泳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少儿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特别是心理上处于外在表象初级,好奇心、好胜心强等等。针对这些特点实验组安排了“开火车”、“谁跑得快”的游戏,在游戏中少儿的注意力得到转移,从而克服“怕水”心理。对照组在一般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仍存在“怕水”心理,无法按要求进行练习,少儿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无法调动起来。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前两天完成水中憋气练习。实验证明,水中游戏对少儿克服“怕水”心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内容一览表

教学内容实验组对照组

熟悉水性爬泳基本技术

水中行走练习级比赛练习水中行走练习

游戏:1、弹钢琴陆上与水中呼吸练习

2、开火车(消除怕水心理)抱膝浮体

陆上与水中呼吸练习展体浮体

游戏:1、钻泳道线蹬壁练习滑行

2、比谁滑的远

在同伴的帮助下练习漂浮展体及滑行

陆上腿部动作的练习水上腿部动作练习陆上腿部动作练习水中腿部动作练习

陆上手臂动作练习水中手臂动作练习,扶池壁站立在水中练习,打腿与手臂动作配合的练习陆上侧面吸气练习,水中腿部动作与侧面吸气配合练习(扶池壁或者扶板)

陆上手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模仿练习水中手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模仿练习,站立水中扶池壁或者扶板打腿划手呼吸配合练习陆上臂部动作练习,陆上臂部动作与呼吸动作配合的练习水中臂部动作练习及臂部与呼吸配合练习(扶池壁或者扶板)

水中完整动作配合练习水中完整动作配合练习

表2不同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对比

组别第1-2天第3-9天第10-12天

对照组学员注意力分散,学习呼吸进程较慢,只有1/3对于掌握呼吸技术能够游进的占1/2学员都能够游进,但只有有1/3的学员能够掌握呼吸技巧

实验组提高了学员的兴趣,达到预期效果,全部都能够顺利的掌握呼吸、憋气及滑行的技巧全部学员都能够游进,并且有的已能游15米全部学员都能够游进15米以上,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呼吸技巧,只有个别几个学员呼吸与动作配合不上

3.2.2在基础教学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腿部动作与呼吸动作配合在一起进行练习,包括扶池壁打腿呼吸练习和拿扶板打腿呼吸练习;而对照组则省去了这个步骤,直接练习腿部动作、手臂动作然后直接过渡到手臂与呼吸的配合动作,最后直接与腿部动作相配合,提前了传统的训练节奏和时间,但是增加了手臂与呼吸练习以及配合中呼吸练习的时间,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配合上最初的游戏教学方法对学员们整个积极性的调动和最后训练的效果上都有显著的改变。

4.结论与建议

4.1实验结果表明,游戏教学有利于少儿克服“怕水”心理;利于少儿更好地熟悉水性,培养其良好的“水感”;有利于加快游泳基本技术学习的进程。

4.2针对少儿精神不易集中,易疲劳、无自控力等心理和生理特点,应尽量变化游戏的内容,推陈出新,以避免少儿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3实验组游15米以上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且能够熟练的将呼吸与手腿动作协调的配合在一起,表明在解决呼吸问题上,采用重点突破法,先教划臂与呼吸技术相配合的教学手段比传统分解法的教学效果好。

4.4爬泳的呼吸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地进行学习,应先教臂与呼吸相配合技术,以利于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

4.5在游泳教学中,游戏式教法以及正确、适时的采用不同的陆上模仿练习,对促进儿童学习游戏技术的掌握效果尤为显著。

参考文献

[1]《游泳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M]2006.6

[2]《游戏教学法对幼儿游泳游泳教学效果的研究》[J]钟喜婷,王艳云,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6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混凝土冬季施工规范(6篇)
  • 下一篇:应届毕业生试用期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