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06 栏目:公文范文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

一、上好绪论课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绪论课至关重要。绪论课要给学生讲清三个问题:一是为何开设这门课,二是如何学习这门课,三是怎样学好这门课。

授课中,笔者努力做到教态和蔼可亲、语言风趣幽默、比喻形象生动、板书规范艺术,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第一印象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上课是一种乐趣。

授课的基本原则是把难的内容讲浅,把易的内容讲精。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堂课把基本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在哪里。比如在微生物绪论部分,告诉学生:我们平时吃的馒头、面包、酱油以及喝的酒,都是微生物赐予的,没有微生物我们将食不甘味。同样,如果我们经常不洗手,吃不洁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通宵上网,生活不规律,容易感冒;食物保管不好会腐烂。如此种种,都是微生物在“捣鬼”,微生物无处不在。

护理人员学习致病微生物的特点、致病性,对临床护理操作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在免疫学绪论部分,告诉学生: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会受各方面的不良刺激和干扰,在生长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大量的“垃圾”——有害有毒物质;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保持健康状态,必须依赖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

第一堂课用身边的事讲专业的理,通俗易懂,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自然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中职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能力差,对物质结构的空间想象力差,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些是造成学习兴趣低的主要原因。

在授课中,笔者精心设计选择能突出微生物及免疫学重要基础理论的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厌氧菌一节——破伤风梭菌时,从大家常见的现象入手,提问学生如何处理被钉子或玻璃扎破的伤口,激发学生思考,引出破伤风的发病条件、发病过程以及预防原则,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关系到人的生命,不可儿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三、按照培养目标取舍教学内容

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按照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重点讲授内容。

例如在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实验课上,让学生学会不同部位细菌的检查方法,掌握常用消毒灭菌法,并通过实验掌握操作技术,验证细菌在空气、头发、皮肤以及呼吸道均有分布,告诉学生在临床中穿戴隔离衣、隔离帽和无菌手套,不仅保护病人不被感染,也保护自身。

再如,进行器官移植时为什么会发生排斥导致手术失败?血型不符的人为什么不可以输血?注射青霉素时为什么要做皮试?结合临床,系统地讲授,让学生有深层次的理解,增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

四、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教学难度,融洽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流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笔者采用的教学法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

因免疫学基础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可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讲授,并及时归纳总结让学生前后照应。

2.引导式教学法

教师注重设置问题,启发学生认识、理解临床实际问题,比如怎样避免或减少超敏反应的发生?器官移植为什么要做组织配型?SARA的危害大吗?如何预防艾滋病?把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临床课挂钩,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

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一人发言,大家补充,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比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更全面。

4.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合理搭配,能将抽象的变为直观的、静态的变为动态的、繁杂的变为简单的,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观察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利用狂犬病的现状、天花疫苗的发现、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艾滋病人临床表现等视频资料,让学生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还有情境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等也经常用到。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不断学习,总结对比,找出适合每一个章节的授课方法。

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由于免疫学需要理解、记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多,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必需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的体会是: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主战场,讲授是主渠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个积极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根本,方法是关键,听懂是前提,重点要笔记,复习要及时,总结有条理。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应用图示、提纲、列表、对比等方法,归纳整理,强化记忆。

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横向比较,加深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如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补体活化经典途径,MHC—Ⅰ和MHC-Ⅱ类分子的区别,病毒与细菌的主要区别,致病性葡萄球菌与链球菌在致病因素和在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时各有何特点?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有哪些?青霉素可以引起的超敏反应有哪些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加深理解,更好地记忆,完成由学懂到学会到学好的转变。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2

[关键词]痰;病因学;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c)-078-02

除了指咳吐之痰外,中医学的“痰”尚有重要的病因学涵义。“痰”的病因学涵义在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初步形成,并在后世不断发展。其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赋予“痰”致病的属性,其次是将“痰”微小化。痰的病因学涵义的形成,为很多病证尤其是一些疑难病症从痰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1中医学“痰“的概念

提到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产生于气管或支气管,由其黏膜分泌,经由口鼻咯吐而出的黏稠、混沌的液状物质,即平时所说的“吐痰”之痰。而中医学所论之“痰”,除了上述涵义之外,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学涵义,即指稽留在体内脏腑、组织、肌肉、经隧、脉络、关节内的无处不到,无物可证,无形可见,能引起某些特殊病证的致病因子[1]。痰能阻滞机体气血,流窜经络,妨碍脏腑功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2“痰”的病因学概念形成

从文字学角度加以考证,《说文解字》(成书于100年到121年)及《释名》(成书于194到203年)中均无“痰”字记载[2]。《内经》全书中也无“痰”字。我们现在看到的,“痰”字出现较早的医学典籍是《神农本草经》和东汉张仲景(150~219年)的《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多数学者认为其在秦汉之际或先秦已有原始资料,但成书不早于东汉。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胸中痰结”、“留饮痰癖”之类的记载。其云:“巴豆,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张,荡练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内,除鬼毒蛊注邪物,杀虫鱼。”“恒山,味苦寒。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鬼毒,胸中痰结吐逆。”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则记载:“膈上病痰满咳嗽吐。”从上述内容上可见,当时的“痰”指的是呼吸道之痰。有学者推论,张仲景书中之“痰”字,系后世传抄者或刻书梓人所为。其文献依据为: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载有惠苑《华严音义・风黄淡热》之文:“《说文集略》曰:‘淡为胸中液也’,骞师注《方言》曰:‘淡字又作痰也。’”另外,晋・王叔和《脉经》、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痰饮俱作“淡饮”称[3]。但是,《校订神农本草经》序文中指出:“其经文或以痒为养,创为疮。淡为痰,注为蛀,沙为砂,兔为菟之类,皆由传写之误,据古订正,勿嫌惊俗也。”因此,可以认为不论称之为“淡”、或“痰”,秦汉时期之“痰”,其所指为呼吸道之痰,“痰饮”、“痰癖”为与呼吸道之痰有关的一种病症。

魏晋南北朝时期,《脉经》、《名医别录》、《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等著作中虽然“消痰”、“去痰”、“除痰”、“治痰”、“破痰”的药物记载逐渐增多,但其所指之痰,仍为吐痰之痰。但这一时期开始使用“痰实”、“痰热”、“痰厥”、“痰壅”等词汇,如《名医别录》云:黄芩“治痰热,胃中热……”《本草经集注》云:芒硝主治“腹中痰实结搏”;《肘后备急方》云:“其病亦是痰壅霍乱之例,兼宜以霍乱条法治之”等,其本意是对吐痰之病证进行虚、实分类或寒、热分类,但这种提法为此后“痰能致病”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肘后备急方・治胸膈上痰・诸方第二十八》中云:“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方……此本在杂治中,其病是胸中膈上。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瘥。”将痰相关之病证从咳嗽、胸腹部疾患扩充到头部之头痛,可以说是“痰可无处不到”观念的端倪。

从咳吐之痰发展到病因学涵义的痰,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赋予其致病的属性,这始于隋代的巢元方。在其所著《诸病源候论》(成书于610年)有云:“痰者,由水饮停积在胸膈所成。人皆有痰,少者不能为害,多则成患”;“水饮停积,结聚为痰,人皆有之。少者不能为害,若多则成病”,明确提出“痰能成患”。并且,痰的部位已不仅仅局限在胸膈、心下等,开始具备无处不到的性质,如痰能到各个脏腑:“夫风邪所伤,是客于皮肤,而痰饮渍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交争。若真气胜,则邪气退。邪气未尽,故发疟也”;痰可上注于目:“阴阳之气,皆上注于目。若风邪痰气乘于腑脏,腑脏之气,虚实不调,故气冲于目,久不散,变生肤翳。肤翳者,明眼睛上有物如蝇翅者即是”;痰可逆上到咽喉:“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痰可乘经络:“夫心痛,多是风邪痰饮,乘心之经络,邪气搏于正气,交结而痛也”。总之,痰生成以后,随风、随气的运行可在机体内无处不到,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其次是痰的微小化,认为痰是体内生成的病理产物,咳吐出来后可以肉眼看到,没有咳吐出来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仍存在于体内。这种属性是在对咳吐之痰形成机制和痰的致病性、流动性的认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为“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诸病源候论》),痰是津液不通的产物,而津液是微小的,故痰亦具有相同属性。因而,痰可以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结聚在经络、血脉、脏腑后会导致疾病。可以说,在《诸病源候论》中确立了痰无处不到性质的同时,痰的微小性已经有了基础,只不过我们在古籍中找不到明确的论述。金元时期以后的医家,明确论到痰的这种属性的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沈金鳌。在其所著《杂病源流犀烛》中将痰譬喻为云雾,其云:“人自出生,以致临死,皆有痰……而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试罕譬之,正如云雾之在天攘,无根底,无归宿,来去无端,聚散靡定。”现代以来,不少医家和学者基于痰的微小性的认识,研究其本质,提出了血浆脂质即是“微观之痰”、淀粉样变似“痰”、异常糖类与糖复合物为“痰”等[4]。

3“痰”的病因学概念形成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具有形体肥胖,面色晦暗无光或光亮如涂油,皮肤油垢明显,前阴、腋窝或手、足常泌液渗津,体表皮下可触及肿块或结节,溃疡、糜烂或流黏稠脓液,大便黏腻不爽,舌体胖大、舌苔腻滑等体征者多考虑为痰证。这些体征具有黏滞不爽、凝聚成块、感觉秽浊等类似咳吐之痰性质的特点。从中可看出病因学涵义的痰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中医学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在理论上总结和发展临床实践的结果,而这些理论形成之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因此,不仅具有咳痰症状的肺系病从痰论治,其他呕吐、反胃、痞满、呃逆、遗精、遗尿、健忘、耳鸣、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痫、眩晕、瘿瘤等多种病症都可从痰论治,并且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又形成“百病皆由痰做祟”、“怪病从痰论治”等学说,为从痰论治疑难杂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病因学涵义的痰概念的形成,使化痰药物的功能涵义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被认为具有化痰作用的药物很多。化痰药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仅记载巴豆、恒山两味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化痰作用药物,如朴硝、茯苓、白术、细辛、柴胡、兰草、蕤核、吴茱萸、黄芩、前胡、厚朴、大黄、巴豆、芫花、荛华、旋复花、半夏、恒山、盐等10余味药;而在《证类本草》中化痰药物则有矾石、芒硝、朴硝、石胆、白石英、赤石脂等170余味药。化痰药物的增加,固然与对药物种类及作用认识不断增加有关,但也与痰的涵义扩展密切相关。因为,有些药物虽然已记载于之前的古书中,但并无化痰作用的记载,而实际上药物对咳吐之痰发挥的作用,是比较容易观测和体验得到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唐宋之前记载的化痰药是针对咳吐之痰的,而在此后的化痰药的功能则不仅仅局限于此,这在临床应用化痰药物时,是要留意的。

总之,“痰”的病因学概念形成是依据临床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的结果,为很多病证尤其是一些疑难病症从痰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乔振纲,韩冠先.实用中医痰病证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

[2]孟庆云.痰病原道说解//潘桂娟.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序1.

[3]宦荣抑.《释名》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5):78-81,85.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1篇3

【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17-01

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细菌的耐药性。由于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药耐药性。

2010我院妇儿分院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

据近期的媒体报道: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已经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NDM-1是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泛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之后的又一超级耐药菌。短短的几十间,耐药细菌的队伍已逐渐壮大,据统计,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已达30%~50%,且以每年5%速度增长[1]。国内有资料[2]表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检出率均高达80%以上,MRSA和MRCNS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

细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完全耐药,至今为止,没有一种药物能完全避免耐药。引起细菌耐药性快速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抗菌药物的滥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销售量排序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国外一般在15%~30%)。WHO的最新资料也显示,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5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资料[3]表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许多未做病原微生物检查;无依据调整给药方案,频繁交换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当;预防用药不当;联合应用不当;高起点选用抗菌药物;无指征用药。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已迫在眉睫。但是处理抗生素耐药性没有一个单一的方法,需要多学科协助共同应对。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决议敦促各成员国家采取措施正确使用抗生素,制定了遏制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全球发展战略,一般认为下列措施值得注意[4]。

1抗生素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

1.1对使用抗生素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严格执行和区分处方与非处方药。

1.2禁止或限制在动植物中使用抗生素或禁止动植物使用人类应用的抗生素。

1.3监测抗生素耐药性,提供耐药性流行资料,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改进实验室诊断,建立和开展快速的病理诊断方法,提高治疗质量。

2抗菌治疗策略

2.1建立临床耐药性概念:临床耐药性与微生物学耐药性不同,这是一个很重要但又被忽略或不予重视的问题,但它关系到如何准确选用抗生素及其治疗结果。临床医师凭经验区别为敏感株感染或为耐药株感染,需要医师具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有关感染病学各种规范的严格执行。临床耐药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感染细菌的类型及其在人体中的感染部位,人体中抗生素的分布和在感染病灶中的浓度,以及与之相互作用的患者免疫状态,由此可决定临床治疗成功率能否与体外药敏结果或者经验的判断相一致。了解和熟悉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知识,有助于弥补临床应用中所掌握的知识不完全性。

2.2循环使用抗生素,限制使用某类抗生素:如循环使用第三代或第四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及碳青酶烯类抗生素等。开设限定性处方、在医院不同科室使用特别处方或根据计算机筛选使用抗生素,以后再循环开药,使药物交替使用。美国一家教学医院由于多年来坚持抗生素循环使用,使第三代头孢菌素一直保持了很好的疗效。

2.3危重患者采用抗生素降价阶梯治疗方案:开始抗感染时选用广谱、强效的抗生素,尽量覆盖可能的致病菌,其后48~72h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再调整抗生素,以降价梯或缩窄抗生素治疗。一般感染者提倡足量、全程用药的有效使用抗生素原则,如用量过小、疗程短会无法达到所需的杀菌目的,乃至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3开发新的抗菌药物

3.1根据细菌耐药机制开发新药。

3.2破坏耐药基团。

3.3开发与应用抗菌疫苗。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阳宇等.重症监护病房416株革兰阳性菌耐药状况分析.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Jun,10(3)

[3]郑锦坤、卞益民等.我院2009年住院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19(3):178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4

专业代号本科专业代码、名称专科专代码专科专业名称考试课程01

02

03

04

020101经济学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020103财政学020104金融学620101

财政经济学620102

税务620104

国际金融620105

金融与证券620106

金融保险620107

保险实务620109

资产评估与管理620110

证券投资与管理620111

投资与理财620221

财务管理620223

会计620224

会计电算化620301

经济管理620302

经济信息管理620303

国际经济与贸易620304

国际贸易实务620305

国际商务05

030101法学690101

司法助理法学基础690102

法律文秘690103

司法警务690104

法律事务690105

书记官690107

检查事务(豫)690201

刑事执行690302

司法鉴定技术690304

司法信息技术

附:山东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

师范类

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范围小学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中外教育史);4.综合二(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学前教育史);4.综合二(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5.技能测试[美术(简笔画);音乐(声乐、舞蹈、键盘,三选一)]思想政治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概论);4.综合二(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时事政治)汉语言文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写作);4.综合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历史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史学概论);4.综合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通史)英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写作);4.综合二(精读、泛读、听力)美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美学);4.综合二(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5.技能测试(素描头像;水粉静物写生;白描人物)音乐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基础);4.综合二(基本乐理、音乐史、和声学);5.技能测试(声乐;钢琴;听记)体育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4.综合二(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史);5.技能测试[100米;原地推铅球(男5公斤、女4公斤);立定三级跳远(男)、立定跳远(女);800米]数学与应用数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高等代数);4.综合二(数学史、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地理科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土壤与植被);4.综合二(自然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化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化学);4.综合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教育技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4.综合二(教育传播学、教育影视节目创作、教学系统设计)

高职高专类:

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范围英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朝鲜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日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基础日语、日本概况);4.综合二(听力、会话)艺术设计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素描);4.综合二(命题设计)园艺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植物生理、土壤与植物营养);4.综合二(园艺植物栽培学、遗传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会计学);4.综合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学)金融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4.综合二(会计学、保险学原理)会计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基础会计);4.综合二(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与实务)电子商务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经济法);4.综合二(网络营销、国际商务)市场营销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法、基础会计);4.综合二(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共事业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4.综合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工商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高等数学;2.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附件3:

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

旅游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

法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

生物科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

工程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

交通运输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高等数学;2.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

土木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口腔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临床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

护理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麻醉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

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

医学检验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

针灸推拿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

中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

中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1篇5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是指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主要包括“六淫”外邪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等[1]。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经验总结-理论研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复归临床应用的历程。现就温病病因学研究综述如下。

1理论研究

1.1病因学说概述

温病病因学理论研究从不同的层次展开。刘氏[2]将温邪归纳为除具有从外感受、性质属热的特点外,还具有表象性、整体性、定位性、辨证性和物质性等特点。杨氏[1]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并将温病病因学说总结为“六气”过则为灾说、感受寒邪说、“伏阳”致温说、非时之气说、外感六淫与六淫化热说、时邪说、戾气说、温热病毒说、邪毒说等9种。在此基础上,又不断有新的病因说提出,如荀氏[3]提出“潜血杂气说”,其“是指具有嗜血习性并常潜伏血脉且藉血染易的一类特殊致病因子,包括有现代传染病学里乙肝、丙肝、丁肝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疟原虫等以经血传播为主的诸类病原体。”治疗时“时刻注意血分药物通络达邪的应用,以期彻底清除伏潜于血之邪,”以便“见病知原,循因论治”。姜氏等[4]通过临床观察实践提出“环境毒”致病说,将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甚至能引发多种热病的各种异常因素的总和统称为“环境毒”;指出毒邪从口、鼻、耳、皮肤等进入人体后,侵袭不同的脏腑,造成管道不通,机体排毒不畅,最终引起各类不同的热病。

1.2病因体系探颐

温病病因的物质性虽更接近病因本质,但因其:①未能揭示温病病理变化的特性,②难以和中药性味功效相结合[5],所以对审证求因的辨证论治帮助不大,因而不能融入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没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温病病因体系的现代研究中,疠气病因的重要性已逐步达成共识,如李氏[6]对温邪主导温病传染流行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不属于温邪的疠气是温病传染流行的根源所在,建议组构温病的温邪和疠气二元病因体系;并认为外感病因是六淫和疠气,六淫是气象变化形成的物理性致病因素,意义在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7];疠气是生物性致病因素,从本质上说明传染和流行的发生,两者必须结合。病机不仅讨论发病和病理传变,还应剖析怎样在人群中播散及预后、转归、复发等,务求掌握其动态演变过程。黎氏[8]则认为,外感病因与机体状态相互作用决定外感病的证候表现,将外感病因分为直接病因(病原及物理因素)、防御应对机制(免疫调控等)、中医传统病因(相当于西医的综合反映病因)和证候病因(即病因的辨证归纳)等4个层次。在病因与辨证相关性方面:李氏[9]认为,中医对外感病因的认识依托于临床证候,是在辨因之后形成的理性模型,对外感病因的确定源于对病机的分析,中医病因与发病有相关性,而非决定性。

1.3六淫病因气象医学研究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是自然界气候反常(六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正常,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孽生传播而成为致病的邪气[10]。如从气象医学的观点认识“六淫”,风邪可能是传染性微生物的气溶胶;寒邪、暑邪、火邪与温度有关,同时也同致病性微生物的作用有关[11]。中医学是将气象因素、生物性致病因子及机体反应特征结合起来论证疾病的。“六淫”作为致病物质或致病条件,是物质性、条件性、人体反应性的综合概念,是指直接或间接受“六气”(自然气候)影响,既包括受气候影响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原,亦包括受气候影响的机体免疫状态、病理生理状态[12]。郭氏[13]则认为,“六淫”既是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条件。从现代病原学角度来看,它虽然包括生物(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在内,但不同的气候变化对病原体的孳生繁殖、疾病的传播以及机体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探讨“六淫”致病的科学性及定量标准,如朱氏[14]等对10年来黄疸性肝炎发病与气象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湿热症状的出现与8天前的湿度、雨量和阴天呈正相关,与晴天负相关。提示中医学认为黄疸因感受湿热外邪所致,这一理论具有科学意义。

由此可见,六淫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季节性的环境致病因素,二是病原性生物的致病因素,三是审证求因后的病因概括[15]。

1.4疠气说与微生物病因

温病病因学说与现代病原微生物学有很大的差异,其优势与特点在于除戾气病因之外,还看到了人体与气候因素,不象西医学的病因体系中只有病原体[16]。但就疠气病因说而言,吴氏所言杂气类似于导致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时疫之邪类似于致病微生物中导致各种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以口鼻为门户侵入人体,潜伏于膜原,吴氏所言伏于膜原的“邪”,“非风、非寒、非暑、非湿”,而是客观的致病物质,故其“邪伏膜原”之说与传染病学中所说的潜伏期近似,所谓“膜原”类似于病原体潜伏部位的假说[17]。如果用微生物学的知识取代比较含糊的戾气与时行之气,那就是比较完满的传染病的病因学了[16]。

2实验研究

温病病因学实验研究是通过模拟温邪的形式及致病机制,以探讨温邪是由哪些因素构成,是单一因素致病,还是复合因素致病。张氏[18]通过外湿环境使大鼠自然发病,通过对免疫、内分泌、肠道细菌、能量代谢、病理形态等指标分析,认为外湿的科学内涵是季节气候环境、生物致病因子及机体反应性相结合的综合概念。可见,外感湿邪与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有直接的关系[19]。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是湿热证模型[20],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造模,对模型从病理、生化、免疫、微量元素等多角度、多侧面探讨。普遍认为采用多因素复合造模法效果好,提高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同时感染鼠伤寒沙门氏杆菌以模拟外感湿热[21-23]。如佟氏[21]探讨高温环境,同时予高脂、高糖饲料,并感染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学因素对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免疫系统呈现应激状态[24]。湿热环境能使兔在内毒素刺激下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mRNA表达减少,并认为这可能是湿热致病和湿热缠绵难愈的病理机制之一[25]。

温病的病因及机制有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很复杂,包括发育、分化、细胞周期调节、内环境稳定、对刺激的反应、衰老等,但其本质都是不同基因随时间空间而有选择地表达的结果。同一种细胞在正常和疾病状态时,基因表达亦有差异。病理变化是由基因表达的改变所致,中医的病因及致病机制是这种病理变化的体现。因此可以认为,温病的病因及致病机制的“内涵”是基因表达的改变[26]。在实验研究方面,应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3临床研究

3.1湿邪与病毒感染

唐氏等[27]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多见有湿证的表现,证明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有一定的相关性,初步证实病毒感染可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并能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失衡,而化湿方药具有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还能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抗自由基损伤。陈氏等[28]通过329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研究,表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者辨证为湿热证占92.4%,其中急性肝炎100%属湿热证,湿热的进退与ALT升降呈正相关。徐氏[29]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但以心动过缓最为常见,表现为迟脉。EHF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因其出血及流行性又称为“疫斑”,疫斑中出现迟脉与湿密切相关,湿为温病中迟脉形成的主要病理因素,在疫斑患者出现迟脉时,其辨证治疗应围绕“湿”而采取利湿、化湿、燥湿等法。

3.2湿热与脾胃病

温病湿热证,由于临床较为多见,诸多学者亦对其实质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依据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关于“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湿热病证以脾胃为中心,其证包括发热、胸闷、纳呆、头重、腹胀、恶心、便溏、小便黄赤、汗出不畅、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一般认为湿热既是病因,又是证候类型。目前的临床研究集中于对湿热证患者相关指标的检测,力图从免疫功能、微量元素水平、自由基水平等层面揭示湿热证的本质。有研究认为脾胃湿热与HP感染[30]、炎症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其P50表达缺失,使结肠黏膜增殖周期发生紊乱;TGF-α表达增高,促进上皮细胞增殖,使病变缠绵难愈[31]。

3.3火邪与脑病

丁氏[32]认为,火热是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是热性脑病过程中的病理改变,因此清热泻火是其治法;并分析了中风病与温病在发病基础、病理因素、证候、病位、传变,治法方面的相似性[33]。

3.4温毒、热毒与心系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时邪温毒、湿热温毒[34]。其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特点显示,该病具备温病的一般特征。从临床表现来看,尽管该病表现复杂(可见发热、咳嗽、腹泻、头晕、乏力、胸闷,甚至胸痛、水肿、气喘、气急、黄疸等诸多见症),但发热一症的出现是恒定的,几乎必具。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为感染性疾病,而且符合温病的三个特征:①从外感受;②由表入里,由卫及气及营、血;③必有发热见证[35]。

王氏等[36]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热毒致病的理论,其病机为热毒伤及血络,属实证或本虚标实,其现代生物学内涵与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丁氏等[37]指出,目前气候环境、饮食结构、工作生活习惯、体质等较以前有所不同,易导致火热之邪,同时体内脂毒、糖毒、浊毒、瘀毒蓄积蕴结,变生热毒,邪气亢盛,败坏形体,损伤心及心络,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心系疾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证明:以清热燥湿、解毒通络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清热解毒通络、滋阴和营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清热解毒法治疗高血压,清火化痰解毒法治疗过早搏动,益气补心、养阴解毒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均取得良好效果。并认为热毒学说深化、发展了对心系疾病本质的认识,经过长期的临床与系列实验研究验证,已成为指导心系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学说。它的核心是重视热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积极应用清热解毒的方法阻止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以减轻脏腑气血的损害。

转贴于

3.5伏邪与其它

杨氏等[38]对以伏邪学说指导治疗的部分急、重、疑难病症如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并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疾病防治的深入研究,伏邪学说有重新认识和研究的必要,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应得到重视。

3.6“环境毒”与急性放射损伤

冯氏[39]认为,急性放射损伤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有起病急、传变快、热象偏重、易动血等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分析,有发热、口渴,甚至肌肤灼热等热象。并认为射线属外感热邪,与中医温病病因特征类似,具有直中脏腑,易损伤气血、耗损肾精之重要特点,而肾精耗损为病变的中心,也是导致辐射远后期癌变等效应的重要因素。当前,急性放射损伤的治疗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为主。

4展望

综上可知,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温病病因,不仅丰富和充实了温病的病因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温病病因本质,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实验研究中运用传统中医理论造模,对模型从病理、生化、免疫、微量元素等多角度、多侧面探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本质及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临床应用上温病与内科疾病虽然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致病因素的差异是其关键所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可出现诸多相同的病机与证候。温病学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善的论治方法,故可借鉴于内科疾病的治疗,以加深对相关内科疾病的理论探讨与临床研究,从而提高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水平。但也应该看到,对温病病因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表现在实验研究方面:①实验条件。气候因素在动物造模中的设定值得商榷。中医学中对气候环境与疾病的作用大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动物实验中,大多动物都处于应激状态。②实验动物的选择。大、小鼠的散热机制很不发达,尤其汗腺少,不适应高温高湿环境,在湿热类模型中,环境气温高于32℃,基本上可以认为实验是失败的。尽管实验研究中的检测指标林林总总,但仍应牢记中医学的病因概念是包含了机体的反应性在内,不能单纯凭几个指标确定。目前的分析性研究为数不少,但缺乏整合性研究,应该将已有的成果进行综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以明确各指标与病因致病的相关性,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杨进.新编温病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36-38.

[2]刘涛.温病病因的若干属性浅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6):5-6.

[3]荀运浩.温病病因从新[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29-332.

[4]姜良铎,秦英,杨君,等.试论“环境毒”[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9):4-6.

[5]戴春福,翁晓红.温病杂气病因说难以发展的原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1996,(增刊):121-122.

[6]李洪涛.温病病因四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6):1-3.

[7]李洪涛.汇寒温之说立外感病学[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2):2-4.

[8]黎敬波.外感病因及其致病特点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4):9-10.

[9]李致重.谈温病的病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5-7.

[10]周晓平,杨进.中医气象学研究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10.

[11]汪正宜.浅述祖国医学“六淫”与医疗气象学[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5):3-4.

[12]黄广平.六淫、气象与体质关系浅探[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4):172-173.

[13]郭仲夫.从医学气象学的角度探讨六淫[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4:15-17.

[14]朱科伦,马佩球,李建强,等.从气象因素与黄疸性肝炎发病的回归分析论证湿邪致病理论[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4,4(3):7-8.

[15]丁春,严文华.对外感表证发生的若干问题探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6,6(4):6-8.

[16]邓铁涛.试论吴鞠通病原说的科学性[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4):3-4.

[17]余真.试析“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6-7.

[18]张六通,梅家俊,黄志红,等.外湿致病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8):496-498.

[19]陈刚.外感湿邪的本质探讨[J].光明中医,2003,18(2):6-7.

[20]陈爽白,常淑枫,肖照岑,等.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复制及三仁汤对其影响的实验观察[J].天津中医,2002,19(2):38-40.

[21]佟丽,陈江华,吴仕九,等.多因素所致温病湿热证模型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8):366-368.

[22]吴仕九,杨运高,杨钦河,等.清热利湿法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4):200-202.

[23]王瑾,陈宜鸿,赵志玲,等.中医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实验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4):209-211.

[24]吴茜,陈慧玉.高温环境对机体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J].西藏医药杂志,2000,21(4):14.

[25]吴智兵,彭胜权.从医学地理学角度试论岭南温病的发展方向[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1):9-12.

[26]赵书刚.从分子基因水平浅谈岭南温病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4,21(3):221-222.

[27]唐雪春,彭胜权.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0):39-40.

[28]陈昆山,肖晓敏,章友安,等.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与湿热的关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4):145-147.

[29]徐庆吉,傅文霞.从286例流行性出血热论脉迟与“湿”[J].天津中医,1997,14(3):118-119.

[30]郭永洁,张再良,胡鸿毅,等.90例慢性胃炎湿热证的临床病理指标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8(3):21-22.

[31]曾耀明,杨春波,柯晓.久泻脾胃湿热证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2,10(1):8-13.

[32]丁元庆.火热病邪在脑病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及证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44-45.

[33]丁元庆,张安玲.中风病与温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4):353-354.

[34]郑锐锋,李春生,王小沙,等.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的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599-600.

[35]陈茂刚.试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温病”范畴[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5):295-297.

[36]王鹂,魏陵博,刘学法,等.热毒学说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地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2):1080-1081.

[37]丁书文,李晓,李运伦,等.热毒学说在心系疾病中的构建与应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6):413-416.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6

学生进入微生物室工作时,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并签字存档。其主要内容包括:

1.1介绍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规章制度、工作要求、检测范围、工作流程等,使实习生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的概况。

1.2介绍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微生物实验室是病原菌相对集中的地方,而实验室中的一些事故、伤害以及与工作有关的感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不良实验技术以及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务必做到“有菌观念、无菌操作”,做好个人防护,确保自身不受标本的侵袭,也确保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1.3介绍微生物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标本的采集与接收、检验项目和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的室内质控等内容,要求学生们在上岗前仔细阅读并掌握实验原理、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内容,这样能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1.4介绍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系统软件,强调标本接收、编号、录入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介绍拒收标本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如何做好临床沟通及记录工作。

2强化实验技能的培训

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一门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虽然自动化的仪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上机前的标本处理仍需要手工操作。操作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决定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中形态学判断非常重要,需要依靠技术人员的个人经验,因此必须加强实习生的基本功训练。要求实习生掌握从接收标本,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分区划线接种,到对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这一过程。要求他们对镜下菌落进行描述,能够辨别临床常见细菌的菌落特征,并与染色结果结合起来。同时对于触酶、氧化酶、凝固酶、KIA等基础实验、K-B法药敏试验也是通过反复操作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对于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微生物仪器,我们要求学生们掌握其基本原理并熟悉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除了临床标本的处理,我们还要求实习生参与染液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及消毒灭菌等工作。这样经过一轮的实习,学生们不但能够熟悉自动化仪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而且能够熟练掌握传统手工鉴定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各级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

3增强质量控制的意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核心是检验质量,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是一个连续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这个过程只要某一环节出现误差,都会导致检测结果错误,影响到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因此,引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全面的质量控制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其内容包括3个方面:

3.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来说,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包括医生检验单的申请,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识、保存和运送,如痰标本的留取好坏、血培养采集血液的时机和血量、留取尿标本的最佳时间和注意事项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分析中的质量控制项目包括培养基、试剂、诊断血清、染液、药敏纸片等,定期用标准菌株对各种染液、培养基、试剂、诊断血清、生化反应管、药敏纸片、鉴定和药敏板条或卡片等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每天记录冰箱温度,环境、仪器的温湿度,如果超出范围立即报告老师及时处理;仪器的运转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保养等。

3.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检验报告的填写是否正确、检验结果发送是否及时,检验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等。

4加强与临床的沟通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7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巧妙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而且做好学生所出错误的记录,以求教学艺术的进步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便于教学反思,对学生共性错误的知识,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变灌输者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其他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将教学中很难表达的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一方面,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好的图片。另一方面,在常规临床工作中,对细菌的典型菌落及其涂片染色的镜下形态照像。从多渠道收集各种唯美的图片、动画等,使多媒体课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悦美妙的情景中加强对枯燥的医学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如病案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亲验式教学法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各种病案,相关的故事,以及亲身体验等。这些都会使学生印象非常深刻,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实施分阶段教学

在实验课内容安排上,围绕“基础训练一综合设计一实验研究”三个层次优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基础训练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阶段:从简单的经典实验开始,使学生掌握细菌涂片的制备和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灭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合成培养基制备技术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阶段: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制作模拟标本,给出相关的临床资料,从准备实验开始,一切由学生自己动手,分离出可能导致感染的细菌,并根据所鉴定出的细菌,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再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等,推荐相应的药物治疗感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实验研究:在前两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由组合,自选题目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优选出最佳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以论文形式写出实验报告并在实验组内进行论文答辩。使学生对科研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其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利用图表总结,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效果

对临床常见属种细菌及真菌检验要点和难点制作图表进行总结。对常见感染部位临床细菌学和真菌学检验要点和难点制作图表进行总结。对临床常见类型标本如血液、脑脊液、尿液、粪便、痰液、穿刺液、伤口分泌物,生殖道分泌物的细菌和真菌检验流程进行总结归纳,并制作检验流程图。通过图表总结,加深学生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

【关键词】化脓性角膜炎真菌感染

化脓性角膜炎是一种全球单眼失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世界的大多数眼科医生不求助于专业的眼部微生物实验室设施,并可能要依靠自己的临床诊断敏锐性,这些感染患者的经验性治疗。考夫曼和木材描述一定的临床表现,他们认为是真菌性角膜炎的特点,包括严重的眼反应;弹力膜皱褶;“hyphate”;积脓;内皮斑块和免疫ring.1然而,这些描述与文化的只有15例患者的研究证明真菌性角膜炎。据琼斯,真菌感染可能是在一个化脓性角膜病变与一个或多个以下特点:干燥,提出溃疡具圆齿,针状或pseudohyphate边境;卫星病灶;经常性前房积脓或后房型与前逐步变浅眼内炎室;未能回应抗菌treatment.2这些准则与实验室仅有29例患者在观察的基础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从那时起,这些临床特征普遍被接受为丝状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酵母样真菌,如念珠菌引起角膜炎被描述为类似患者与文化的大量细菌keratitis.35最近的研究证明真菌性角膜炎往往文件只是这些功能发生的频率和有迄今没有的试图比较这些功能的发生与7化脓,keratitis.6,诊断艾滋病,在此,我们尝试的研究,以评估他们是否适合,以确定在何种程度上存在的细菌和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大型系列可用于某些临床特征,提供了一种快速,推定由丝状真菌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诊断。

1方法

在印度南部和三个中心1999年6月至2001年5月在加纳进行的化脓性角膜炎的前瞻性研究(定义为底层的基质渗透和化脓性炎症的迹象或无前房积脓,角膜上皮脱落)。1090例感染的病因(800名来自印度和来自加纳的290)已经reported.8

2临床表现

眼科医生检查患者在不同的中心,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备考。对每个病人进行详细研究,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的临床特点是,病人的病历作出的图纸,照片是受影响的眼睛。狭缝梁的长度是用来评估垂直直径的角膜溃疡;然后转向90°,以评估水平直径。使用狭缝parallelopiped溃疡的深度和渗透进行了评估。以下临床特点的存在或缺席,并形成记录:海拔蜕(提出,平),质地斯劳(湿,干),溃疡边缘(锯齿,以及定义),卫星灶,免疫环,前房积脓,角膜后沉着沉淀物,或嗜神经浸润,纤维蛋白,耀斑或前房细胞(AC),和深部病变(角膜后脓肿,血管内皮斑块)。

3微生物学调查

实验室诊断是使用显微镜和culture.9微生物培养被认为是重要的,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体培养基上表现出:(一)同一生物体的生长;(二)在接种部位有半汇合增长固体培养基与显微镜相一致(即,相应的染色和革兰氏染色法的形态);或(iii)在接种部位的半融合生长在一个固体培养基(如细菌);或(iv)增长或增长相同的生物体上反复刮,建立细菌性溃疡的诊断“金标准”。如果真菌菌丝在角膜组织进行观察,但未能在文化中成长,致病微生物真菌。得到患者口头同意,但书面同意,认为不适合作为这项研究并没有涉及任何偏离常规诊断或治疗的协议。从研究的患者被排除在外,如果他们不同意调查和处理。

在这项研究中证实的细菌或真菌感染的患者被纳入分析。排除以下患者1090例疑似或确诊的病毒性角膜炎,穿孔的风险(角膜擦伤是不可能的)和小溃疡角膜上皮缺损

数据分析

从印度的数据集之间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成对协会进行了调查,采用SPSS(SPSS的Windows,10.0.5版中,SPSS公司,19892001)和EpiCalc.10显着关联,进入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删除使用非重大关联向后消除。创建一个分数计数积极的迹象,并与一种真菌病因独立相关。创建基于计算机的模拟操作特性(OC)曲线的诊断得分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估计在1000引导每个分数(即更换)从临床数据集的样品尺寸1000。使用中位数的患病率在每个引导样本的得分中发现的真菌感染的概率估计。

周围真菌感染的概率95%置信区间估计的2.5%和97.5%分布在每个得分在引导样本中发现的患病率位数。模拟进行数据分析和graphics.1113数据的使用R语言使用R.我们使用来自印度的数据制定的诊断得分,加纳病人数据集进行了测试,并为OC曲线是基于计算机的模拟绘制,印度的数据,并进行比较。

4结果

证实真菌(228)和细菌来自印度的360例的临床数据(132)角膜炎进行了分析。发生显着(P

提出的临床特征之一是真菌感染的概率;要么锯齿缘,人比黄花脱落或着色;为63%;所有这三个标志的存在表明真菌感染的83%的机会。来自加纳的测试与来自印度的数据集和在场的所有三个标志密切相关的案件中取得的成果,导致感染真菌>90%的概率。约17%在印度的数据集和>50%在加纳的角膜溃疡角膜溃疡零分。其中包括细菌性角膜溃疡,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特点取得所有缺席。

5讨论

丝状真菌在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真菌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原因,至关重要的是某个特定尽快作出诊断,以确保迅速,1418抗真菌药物therapy.68机构,虽然有详细的临床检查,可能有助于达成真菌性角膜炎的快速推定诊断,继续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炎症keratitis.19某些角膜溃疡的临床特征,可能会提出一个特定病原体的混淆,但现在普遍接受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不能单靠临床表现和微生物调查应performed.20,21不幸的是,许多在发展中国家工作的的眼科医生没有获得基本的眼部角膜擦伤显微镜或文化,如微生物调查。即使在美国,角膜溃疡患者经常没有提到微生物调查和眼科医生往往取决于其临床敏锐prescribing.22时,23因此,当务之急是评估什么被认为是“特色”的可靠性化脓性角膜炎诊断的临床特点。

考夫曼和伍德和琼斯的意见是现在牢牢地建立在眼科文献,但是,这些和其他类似的观测研究有其局限性。没有这些临床特征的真菌,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溃疡发生的频率比较,并没有这些不同的特点,在建立诊断的相对重要性的评估。关键是要确定这些概念的有效性,最出版的细菌性角膜炎病例系列没有尝试过address.6的问题,7,14,15,18,2426只有在最近的研究已经比较真菌和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征。在142例化脓性角膜炎患者在孟加拉国的研究中,患者与文化证明真菌性角膜炎(几乎全部由丝状真菌引起的)历史较长的症状比细菌性溃疡(P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认为待提高,干燥,坏死slough1,在我们的研究干质感蜕2,4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更加频繁。卫星病灶,这是发生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频繁报道,在细菌性角膜炎的情况下也看到虽然小于经常occurring.13免疫环被认为是一个在丝状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频繁发生,在目前的研究,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观察免疫环。前房病理学(前房积脓,纤维蛋白)更频繁地观察到细菌比真菌溃疡。这是一些作者的意见相反,但others.13,14,17,25,26的结果一致。

眼科医生面对化脓性角膜炎的病人可能是不确定的,临床特点应给予更多的区分真菌和细菌感染的重要性。虽然出现一定的临床特点,以更强烈的与真菌感染有关,我们不相信,明智的做法是依靠一个单一的临床特征,以达到推定诊断。为制定一个得分计划的理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同时存在的几个“特色”在角膜溃疡的临床特点,应允许比孤立地考虑个人特点真菌感染的更精确的诊断。如果获得了很高的分数,然后观察员可以是某些真菌感染的83%。相反,低得分(包括零)与细菌病因的可能性增加。最大的好处,像这样的临床评分,得分可能被用来提供一个类型的感染迅速指示,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角膜溃疡的管理,使用这个计划会有所不同,取决于在使用它的设置。例如,在一个被认为是真菌性角膜炎是共同的地区工作的临床医生可能会决定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溃疡的1或2分,而一个医生在一个地区真菌性角膜炎是不太常见的可能储备抗真菌药物工作最高得分为3溃疡。选择一个作为指导管理作为一种真菌溃疡的得分较低,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治疗细菌性溃疡与抗真菌药物,但很早就疾病患者不会错过。与此相反,作为一个分界点得分最高的选择将允许更具体的诊断,更有选择性的抗真菌治疗机构,但是,这可能意味着为非常早期的疾病,临床特点可能是模糊的患者和非特异性的,适当的治疗,可能会推迟。对于生活在真菌性角膜炎是常见的角膜炎或频繁的原因(印度南部,亚热带的非洲,南佛罗里达州)的地方的眼科医生,低得分溃疡可给予抗真菌药物,而那些工作在温带气候(英国,美国北部)的决定,与抗真菌药物治疗可能只限于那些得分高的情况下。决定时,与抗真菌药物治疗溃疡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如财政拮据和抗真菌药物的空房情况的影响。建议真菌感染与混合感染的情况下,抗生素和抗真菌剂的组合治疗。我们没有分层的症状的持续时间为基础的临床表现,因为这个信息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广大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短,没有同意与临床图片。它是可能的,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被列入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也只有两大类,即文化证明了细菌性角膜炎,显微镜或文化证明真菌性角膜炎,并没有推出基于在每一类中的真菌或细菌感染属的子集,数量较大的情况下本来需要。然而,从我们的结果很明显,细菌和真菌溃疡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的特点,因此,分析的基础上属的数据可能减少这种测试的用处。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调查,以测试和完善这一进球计划,有计划,以验证在不同的设置,建议的计划。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9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设想;卓越医生教育;

作者简介:徐昌水。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电生理与药理学。

自1866年美国医药传教会在广州开设第一所医科学校——广州博济医学校开始,国内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一直沿用由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国外医学教育课程模式培养医学生。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完整性,便于教学实施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和财力等优点,但学科之间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内容之间存在过多交叉重复或互相矛盾[1]。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峰会推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2]。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培养目标,综合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提出几点设想。

1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存在弊端

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所学的基础医学课程学科门数较多,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以及医学免疫学等课程[3],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段式医学培养教学模式。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各学科为求本身的完整性,较少考虑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医学专门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学科带头人。因此,各学科之间存在过多交叉和重复,如有些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上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时还是会重复组织结构的内容,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互相脱节等现象,如单独讲病理生理学知识时,老师对前面学习过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后面的临床专业知识就不会讲授,严重影响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4]。

2课程整合是教学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虽然从未停止过教学创新,但片面强调专门化教育,忽视综合素质培养,造成专业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医学整体概念的状况,与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对21世纪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5-6]。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实施等多方面整合,主要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7]。普通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8];从狭义上讲,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9]。

3“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整合设想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各学科知识相对独立、零散而缺乏联系,学生不能从整体上对一个器官系统进行认识和理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淡化学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克服了“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弊端[10]。因此,根据基础医学各学科间的有机联系,按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理学与病理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式把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组建为《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和医学免疫学课程融合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三大课程体系,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医学整体概念[11]。

3.1重组后的三大课程体系理论的教学内容

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各模块所含学科共性的研究内容,如《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学》主要介绍人体基本组织与形态结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调节、病理学研究方法、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疾病概论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内容;《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生物进化与遗传、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等;《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与分类,以及各学科的发展与现状。

各论部分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综合和重组而系统教学,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与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与感官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等8个教学单元,从人体的正常形态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各系统的病理形态与功能改变以及临床疾病联系进行整合讲授,有利于学生系统性地理解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联系,早期接触临床。

3.2各学科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传统的单学科实验采用学生完全按照实验指导手册的要求,简单重复实验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12]。结合医学培养目标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原则,对原有的实验课合并重组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如《人体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整合课程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形态发育学实验,主要综合原有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以及病理学大体实验等,观察从正常到异常的结构改变;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功能综合性实验,主要整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各系统的功能综合性实验(如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呼吸衰竭,血压调节和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心、肾功能衰竭等),《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整合课程实验将开展从细胞形态结构到分子生物学的综合性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整合课程实验将从人体寄生虫与微生物形态结构到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整合为一体。这些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实验,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早期接触科研[13]。

4“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的意义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淡化学科,其各论将形态、结构、功能、病理、病理生理等课程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保持各系统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学科内容融合渗透与衔接,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和理解一个器官系统。如学习呼吸系统时,从呼吸系统的大体结构、形态、呼吸系统生理学知识(功能)、呼吸系统病理学(针对呼吸系统各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理诊断要点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述,将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密切结合)到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病理生理学改变),从结构发育、功能到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系统性讲授,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记忆扎实、理解透彻、应用自如,节省了教学时间和减少了学时,同时减轻了学生负担。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模式根据人体的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的学科界限;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与病理、基础与临床等多方面课程融合;避免了学科间知识点的重复和脱节;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了学生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10

02

03

04

020101经济学020102国际经济与贸易020103财政学020104金融学620101

财政经济学620102

税务620104

国际金融620105

金融与证券620106

金融保险620107

保险实务620109

资产评估与管理620110

证券投资与管理620111

投资与理财620221

财务管理620223

会计620224

会计电算化620301

经济管理620302

经济信息管理620303

国际经济与贸易620304

国际贸易实务620305

国际商务05

030101法学690101

司法助理法学基础690102

法律文秘690103

司法警务690104

法律事务690105

书记官690107

检查事务(豫)690201

刑事执行690302

司法鉴定技术690304

司法信息技术

附:山东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

师范类

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范围小学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中外教育史);4.综合二(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大学语文、学前教育史);4.综合二(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5.技能测试[美术(简笔画);音乐(声乐、舞蹈、键盘,三选一)]思想政治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法学概论);4.综合二(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时事政治)汉语言文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写作);4.综合二(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历史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史学概论);4.综合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通史)英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写作);4.综合二(精读、泛读、听力)美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艺术美学);4.综合二(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5.技能测试(素描头像;水粉静物写生;白描人物)音乐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基础);4.综合二(基本乐理、音乐史、和声学);5.技能测试(声乐;钢琴;听记)体育教育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4.综合二(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史);5.技能测试[100米;原地推铅球(男5公斤、女4公斤);立定三级跳远(男)、立定跳远(女);800米]数学与应用数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高等代数);4.综合二(数学史、数学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地理科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土壤与植被);4.综合二(自然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化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化学);4.综合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教育技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4.综合二(教育传播学、教育影视节目创作、教学系统设计)

高职高专类:

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范围英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朝鲜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精读、泛读);4.综合二(听力、翻译技巧)日语1.计算机;2.大学语文;3.综合一(基础日语、日本概况);4.综合二(听力、会话)艺术设计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素描);4.综合二(命题设计)园艺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植物生理、土壤与植物营养);4.综合二(园艺植物栽培学、遗传学)国际经济与贸易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会计学);4.综合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学)金融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4.综合二(会计学、保险学原理)会计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基础会计);4.综合二(财务会计、审计基础与实务)电子商务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经济法);4.综合二(网络营销、国际商务)市场营销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法、基础会计);4.综合二(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共事业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4.综合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工商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旅游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法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生物科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电子信息工程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服装设计与工程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工程管理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交通运输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高等数学;2.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土木工程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口腔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麻醉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医学检验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医学影像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针灸推拿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中药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动物医学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动物生理学、遗传学);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附件3:

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经济数学、管理学基础);4.综合二(经济法、基础会计)

旅游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4.综合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与开发)

法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法理学、宪法);4.综合二(民法、刑法、经济法)

生物科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无机化学、遗传学);4.综合二(动物学、植物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自控理论);4.综合二(电路、电子技术[数字、模拟电路])

电子信息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信息理论与编码);4.综合二(数字信号、自控原理)

服装设计与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4.综合二(服装史、美学)

工程管理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管理学、会计学);4.综合二(建筑材料、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有机化学、无机化学);4.综合二(分析化学、化工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工程力学);4.综合二(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

交通运输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理论力学);4.综合二(汽车理论、汽车构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高等数学;2.英语;3.综合一(操作系统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综合二(数据结构、C语言)

土木工程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高等数学、混凝土结构);4.综合二(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口腔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4.综合二(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

临床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物化学、病理解剖);4.综合二(内科学、外科学)

护理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护理学基础);4.综合二(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麻醉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麻醉解剖学);4.综合二(外科学、临床麻醉学、重症监测)

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药物化学、微生物学);4.综合二(有机化学、药物分析)

医学检验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4.综合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

医学影像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生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4.综合二(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

针灸推拿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针灸临床学)

中药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药理学);4.综合二(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

中医学

1.计算机;2.英语;3.综合一(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4.综合二(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11

【中图分类号】R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17-2

长期以来人们论及中医特色,多强调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然查研古籍辨病论治早于辨证论治,纵观现代辨病论治更具开放性、主导性。在中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借鉴现代医学诊诊断方法的辨病,结合各种现代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必将能经得起检验、评定,结果更直观,可重复性更强,为中医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1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出现先后与基本关系

中医学的发展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积累总结而成,先是单味药治病,即某药治某病,而后多药组方治病。马王堆出土的迄今发现最早的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52类103种疾病,医方283个,基本上是病名之后列出处方的辨病论治。《内经》中所载十三方也是对病治疗,如怒狂以生铁落饮治疗,这可以看作是辨病论治、专病专方的雏形。《金匮要略》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的杂病诊疗体系,全书所列一百余种疾病大多有专方治疗。[1]如肠痈的大黄牡丹汤,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脏躁的甘麦大枣汤等等,历两千年仍有效于临床,彰显辨病论治的生命力。

辨证论治是在人们对疾病认识更加细致以后,认为只辨病对复杂疾病的治疗针对性不强,逐步把疾病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的病理概括为证。[1]《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在当时对病认识相对笼统的情况下,辨证显的尤为重要,是辨病论治的进步。在后来的发展中辨病与辨证齐头并进,如《千金方》中有的按病列方,有的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外台秘要》既按病列方又分证列方。

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与发展,使中西医之间必然要有所比较,而证的概念更能强化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动态变化以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理性优势,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能显示中医独特一面的东西,因而它成了中医学的特色。于是把辨证论治的地位和价值抬的很高,以致有掩盖辨病论治的嫌疑。但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演变趋势、转归、预后等)所做出的病理概括,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而证只是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概括。病与证的关系正如《赵锡武医疗经验》所说“有病始有证,而证必附于病,若舍病谈证,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当前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存在的问题

2.1辨病之病不够细致

中医的很多病名主要根据某一个或几个突出的症状或体征而确定,特异性差。而西医诊断疾病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等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基础上,不可否认它对病的认识更细致、深入、具体,特异性、针对性、可重复性更强。

2.2辨证之证不够规范

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界便对证的规范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而且至今成果也不在少数,但仍未解决根本问题。目前证的本质研究仍然在缺乏统一标准的状态下进行。证的名称、证的诊断标准等未能规范化,可能导致证的相关性研究(包括基础与临床)出现某些差异[2]。正是由于证的“灵活无边”,以致难以重复和难以评定疗效的弊端,成了制约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瓶颈。[3]

2.3辨证论治的局限性

证是通过分析望、闻、问、切所得的临床资料而确立,与现代科技手段比较只通过分析望、闻、问、切所得临床资料显得相对单薄,证也就难以精准。以致出现了有病无症无法辨证,如乙肝患者无症状、体征时现代检验方法却能诊断其病;肾结石患者很多是在B超查体时发现,非一般望闻问切能所及。还有许多异病同证,如不用现代检查确诊其病,则愈后判断难保准确。如肺癌与肺结核都可出现阴虚咳嗽证,但其愈后却大不相同。

3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的发展方向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健康发展的道路,固步自封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医的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也应有所取舍、创新、发展。

3.1辨病要首先(也相对容易)吸纳现代科技成果

西医早先并不优于中医,到了相当于我国明朝的文艺复兴时期,神学统治才被打破,西方医学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正如资本主义先从封建社会的薄弱地带发展壮大一样,中医的理论体系已发展的相对完整,新的事物较难插足其中,反而是理论体系相对薄弱的“老西医”率先扛起了科技新旗帜,现代科学发现一项项地被西医所用,带来了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

中医与西医因研究的方法与角度不同,因而得出不同的理论,但他们研究的客观对象都是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所以二者从本质上不应有绝对的冲突,正如此西医在人体解剖学上取得的认识才能被中医完全所接纳。正如没有邓小平领导的解放思想,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一样,中医也要再解放一下思想,只要认为它正确的东西,中医也尽可拿来为我所用。辨病亦如此,承认它辨的更明晰的东西,我们就应该借鉴应用,其实目前正规中医医院辨病都已用中医、西医两个诊断,可否更简练一点,值得探讨。

3.2辨证要用两条腿走路

中医辨证要学会用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两条腿走路,在患者自我感觉有不适症状,而现代医学各项检测未能显示异常的情况下,运用中医传统的四诊和参,辨证论治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西医虽有病名诊断,但病因不十分明确,治疗手段只能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时,中医的辨证论治反而显得更全面。望闻问切是古人所能获得的临床辨证资料的最大手段,而如今现代医学影象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等等手段我们可视为是对望闻问切的延伸与发展,通过它们所获取的临床资料理应应用于临床辨证之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无症有病无法辨证的问题,还可以促进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助于临床的客观评价。

3.3治疗上应继承以辨病论治为主、辨证论治为辅的方向

前面论述病于证的关系决定了在论治上应以病为纲。研习仲景著作,其论述大多是某病某方主之,直到今天临床上出现完全符合仲景论述之某病,用其方治之而往往有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载有诸多辨病论治的方药,如苏禾香丸、小活络丹等也至今应用,说明“专病专方”成效明显。

徐灵胎说:“欲治病者,必先实病之名……一病必有主方,一病必有主药”,岳美中先生也说:“对于确切疗效的专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上世纪50年代后产生的“协定处方”是用现代医学辨病中药复方治疗的雏形。如果我们集中医界之力,通过长时期、大样本的临床资料积累,系统地把借鉴现代医学诊诊断方法辨出的病,能用某方或几方主之,其次再结合各种现代医学检查结果综合辨证,略作加减处方用药,其结果虽无以前中医辨证用药之灵活多变,但它吸纳了现代医学的检查、诊断等各项先进技术,结果更直观,可重复性更强,能经得起检验、评定,为中医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范永升主编.金匮要略[J].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范文篇12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7.048

中图分类号:R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7-0104-0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传统医学科长期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五年制和北京护士学校护理专业部分学生《中医学》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就“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应用作一探讨。

1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西医院校的学生是经过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初步建立起一套现代医学的基本思维习惯之后,在临床阶段开始学习中医课程的。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法,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医学》课程的时候感觉无法理解,枯燥乏味,无所适从,对学习中医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目前,在西医院校的中医课程教学中,仅有1个学期几十个学时的《中医学》课程,内容要涵盖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多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要将内容丰富的中医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是非常困难的,又没有充分的临床实践机会,很难真正应用于临床。

笔者认为,影响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除重视程度不足之外,主要是中西医学思维方法的差异妨碍了学生对于中医知识的理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中医知识应付考试,不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加入有关中医思维方法的介绍,培养对于中医学的兴趣,加深对中医学的理解,从而增强对中医学的认同感,也可为日后工作需要时补充相关知识打下一定基础。

2“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医学理论成形于先秦时代,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土壤,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可以由微观认识宏观,由个别推测一般,由具体进行抽象,实现了人类的认识由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迁移,从而为中医学的发展开拓了思路,对中医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取象比类”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通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确定“类”的概念和特征,将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与“类”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比较、类比,然后推论出要认识的事物和现象的属性的方法。这是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

通讯作者:支楠,E-mail:

法之一,也是不同于西医的逻辑思维之处。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常用的认识论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随处可现。适当加入此类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西医院校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中医学产生兴趣,尽快走进中医殿堂。

3取象比类法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取象比类在中医教学中具有启发思路、触类旁通的积极作用。联系自然事物,恰当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加深学生对中医学中抽象概念的理解。

3.1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一直是中医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但这部分内容很抽象,如何让西医院校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是教学中的挑战。充分应用取象比类思维,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基本概念。可以从阴阳的本义讲起,即日光的向背: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再逐步引申出阴阳的其他属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的论述,使用水、火这样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阴阳的属性进行类比,使抽象的阴阳概念有了具体的形象,学生很容易从向阳、背阴或是水火的特性来想象和归纳阴阳的属性和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是取象比类思维的经典运用,五行的本义即指自然界木、火、土、金、水5种基本的物质形态,逐渐抽象引申为这5种物质所具有的属性。每一类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有着相同的或相关的特定属性,彼此之间构成了紧密的联系,从而构建了具有“天人合一”思想的五行学说。《尚书・洪范》“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以木为例,“木曰曲直”原指树木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直的特性,可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现象都可以归为“木”。春季是万物生长旺盛的季节,这正符合生长、升发的特点,因此归属木行。此外,在讲授五行间的生克制化关系的时候,将抽象的五行简化为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在教学中常用的引导西医学生入门的有效方法。

3.2生理病理

中医学中使用取象比类思维推论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论不胜枚举。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时代已形成系统理论,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属性,以五行为纽带,把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和人体的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一一联系对应起来,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理论体系,体现了人体内部及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风伤筋……酸伤筋……”就阐述了五行中“木”所代表的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3病因病机

中医学对外感六淫病因的归纳是取象比类思想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古人以自然界之气象、物象与人体临床表现相类比,经过反复临床实践验证,归纳总结所得。以风邪为例,笔者备课时在课件中加入了一些图片,以加强学生对其致病特点的理解:使用台风后大树连根拔起,灌木和小草安然无恙的照片,结合感冒在表、在上的临床表现,讲授“风性清扬开泄,易袭阳位”的特点;用一张龙卷风的图片,通过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来讲授“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使用风力发电机和大风时树木枝叶剧烈晃动的图片来介绍“风性主动”的特点;在“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明中,结合感冒清热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生活中常见的中成药,讲解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临床表现和治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阐述,以致病因素(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正气)之间的相互斗争及双方盛衰变化为主线。因此,在病机阐述中,往往可以从军事现象中进行取象比类,把正邪关系类比为战争中进攻和防御的关系,这样更加直观,易于学生理解。

3.4中药学

中药基本理论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无不打着取象比类的烙印。清代徐灵胎指出:“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通过生长时间和气味来说明茵陈的归经和功效,“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能凉而能散……是以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

3.4.1从形态类比中医学有“以形养形”、“同气相求”的理论,也可以结合民间“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进行讲授,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如羊肝益肝明目,茯苓皮、冬瓜皮、生姜皮利水消肿;莲子心、栀子心、灯芯草等清心降火;鸡血藤、络石藤、忍冬藤等藤类药舒筋通络;核桃、益智仁形似脑而益肾补脑;松节、牛膝形似关节而通利关节。

3.4.2从质地类比“升降浮沉”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物质地关系密切。一般来说,花、叶等植物药质轻升浮,如荆芥、细辛、薄荷等解表药走表向上,具有解表升散之功;矿物药质重沉降,如朱砂、磁石等入里下沉,能重镇心神、平肝潜阳。又如,同属辛味能行能散的药物,因其质地不同功用也有差异:薄荷、荆芥等枝叶类药气味清香,善走表而有解表之功;藿香、砂仁等果实类药香味浓郁重浊,可入里而化脾胃湿浊;麝香、冰片之类挥发性极强,芳香走窜,善开窍醒神、祛瘀通络。

3.4.3从颜色类比中药颜色类比多源于五行学说。如朱砂、丹参、血竭、红藤、牡丹皮、茜草、赤芍、鸡血藤等色红入心经或血分;磁石、地黄、桑椹、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何首乌等色黑入肾经;生石膏、百合、白果、桑白皮、白附子、白芥子、白茅根、贝母等色白入肺经;灶心土、陈皮、黄芪、党参、人参、炒谷麦芽等色黄入脾经;青黛、青皮、青木香、枳实、佛手、薄荷等色青入肝经。

3.4.4从环境和习性类比中药的功效往往与其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如生于湿地的泽泻、芦根、浮萍、海藻、蒲黄等药物可以利水消肿;生于夏季的荷叶、青蒿等药物能清热祛暑;生于寒冷地区的雪莲、人参等药物能益气温阳;潜伏水底的龟甲、鳖甲、石决明、珍珠母等可滋阴潜阳;善打洞走窜的穿山甲、蛇类、全蝎、蜈蚣等药物善行而通经活络;蝉夏季长鸣,故可用蝉蜕疏风清热,治疗咽喉疾病。

4教学中运用取象比类法的思考

在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对取象比类这一思维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和记忆枯燥抽象的中医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中引入取象比类等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填补以往教育在这方面的空白,使学生对于中医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但也应该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取象比类”这一思维方法,看到其局限性。不同事物之间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前者提供了取象比类的依据,后者则制约了取象比类结果的准确性。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容易为表象所干扰,难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微观分析。通过取象比类方法所建立的联系,也难免具有表象性、主观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因此,应让学生了解到这种思维方法的局限性,不可随意推而广之,否则有可能推导出错误的结论,反而引起对中医的排斥和不信任。

实际上,中医学通过取象比类思维在不同事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不一定是其本质和必然联系,而是借助这些联系做为桥梁,构建一个阐释自然现象、人体生理病理功能、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中药功效主治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系统。这是在临床实践中所建立的,其实质就是对复杂因素作用下的疾病状态演变及其防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取象比类”只是一个认识手段,其结论还需要根据临床实践进行取舍,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的说法就是根据临床实践对取象比类结论所做出的修正。

5小结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好作文整理】广告策划范文八篇
  • 下一篇:西湖音乐喷泉作文1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