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6篇)

时间: 2024-01-08 栏目:公文范文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转贴于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2

近来,笔者在人民网BBS论坛之读书论坛上拜读了复旦大学孙莱祥、周洪林两位老师合著的题为《对我国传统教育教学太重基础的反思》一文。整篇文章翔实可信,发人深省。

文章的第二节有这样一段话:“近年来数学、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等竞赛中,中国学生大多名列前茅,甚至独占鳌头,超过世界第一的教育、科技强国美国,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理念。但是,正当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时,相反的现实却严峻、无情地凸现在面前: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我们诺贝尔奖获得者迟迟不能出现?为什么近现代世界重大知识科技创新在原创意义上我们所占的份额那么少?为什么最能反映我国科技创新水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这两个奖项连续3年没有人得一等奖?”

文章的第三节更以确凿的数字告诉人们:“在1900~2001年诺贝尔科技、经济奖获得者全世界共534人中,美国有230人,占43%,南美洲阿根廷有5人,巴基斯坦也有人获奖,而中国人获奖的很少……”

文章在第五节中敏锐地指出“众所周知,即使是正确的必要的基础,也应适可而止,过度了就会产生副作用。这种副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基础不分析其来龙去脉、形成过程,不以实践检验其是否正误、新旧、高低,不以现实需要加以应用、发展、创新……”

文章在第八节指出:“真正抓好基础应是将该学科、专业中最基本、最有用的内容深思熟虑、融会贯通,简明扼要、引入人胜地讲深讲透讲话,引起学生的共鸣、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在全方位广泛选择中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少而精学到手……”

综观全文,人们不难发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忽略了“创新”。正如杨振宁博士指出:“中国传统教学方法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基础扎实,但缺乏创新意识,而美国的教学方法重归纳、分析和渗透、综合,是一种‘体会式’的方法,其效果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易于较快进入科学发展前沿,但根基不够扎实。”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创新意义、创新内涵及其相关系列再认识。

创新意义与内涵

同志就此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渊博,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凡是科学巨匠皆属创新型人才,皆有非凡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栋梁之才。他们能够在非常相似的事物中敏锐地发现其细微的差别,并依靠抽象思维来创造新颖的、独特的概念,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一方面他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求异的品质,另一方面他们则敢于标新立异,对于缺乏可靠论据的权威观点,敢于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发现元素周期律,就是因为他有了强烈的创新动机,甚至连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德华・詹纳(EdwardJenner)之所以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是因为他时刻都想推出新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开花,从根本上解脱天花病人的痛苦。于是,他经过多次尝试,放弃寻找治疗天花的特效药,反而去研究接触天花却从未染上此病的人。他发现患者患上一种类似天花但比较轻微的疾病――牛痘,牛痘使患者得以防止染上致命的天花。

综观古今中外,一切科学成就皆是创新之举。其实质内涵就是抛弃旧观念,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或发明某种具有专利保护性的东西。正如有人这样地描述:“挑战常规,提出问题;处处着眼,留心意外;深入挖掘,努力延伸;找寻纰漏,修正错误;分析途径,斟酌妙法;着手行动,付诸实施;列举属性,分析特征;跳出圈子,摆脱约束;尝试酝酿,开拓新路。”

教育创新、创新教育与创新教师

既然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关注创新,那么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核心目标。它不仅涉及到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调整,而且要系统地对教育进行改革,包括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从理论体系到实践原则、从教学模式到课堂管理、从课程教材到评价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创新,以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不但是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也是顺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当代中国,创新教育作为走向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验。

创新教师是创新教育的执行者与推动者。依据美国学者史密斯的观点,创造型教师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且具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创新教法。他们的创新观念、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使得他们不囿于历史陈规,不为既定的成法束缚,总结自己而又超越自己,学习他人而又超越他人,继承传统而又突破传统,把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己任。

透过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当代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创新教育与创新型学校、创新型教师

从战略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则通过创新教育由创新型教师来培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代表一种先进文化。在这种文化渗透下,创新型教师通过创新型教学方法(如发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开放法等)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维素质的学生。创新型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而且最终将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有所帮助。虽然学校文化的外延较宽,且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但学校环境作为这种价值观的载体,无疑是构成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创新型学校内,创新型校长、创造性管理、创新校园景观、创新教学评估及一切创新氛围对个体创新素质的培养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创新型学校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有机土壤。

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教师-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型教师在培养创新学生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学生的创新素质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性,教师的教学工作可以促进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另一方面,教师本身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对这种转化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

响。创新型教师能根据创造性教学原则、创造性教学策略、创新性教学方法,并依据教育对象、内容和教育教学情景,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提出创新性见解。

总之,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涉及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创新型学校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型师资力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学方法是推进创新教育的保障。

当代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要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知识贮存在人的大脑不同部位,并按初始装入的状态形成一定的联系。如果能使知识产生新的链接,就会形成知识迁移,产生新知识,形成创新成就。事实上,许多创新与发现往往是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点上产生的。这就是说,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释本学科的知识,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由此可见,当代教育对教师有着明确的创新要求。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能自觉地将那些能够体现人类文明精粹的价值规范纳入到自己的追求与向往的目标中,力争达到真正摆脱外在动机而追求内在动力的境界。在能动的创造活动中,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爱岗敬业;在治学态度上,对学生给予无私的帮助,并乐此不疲,人生无悔;在塑造学生人格的同时,净化自身灵魂,完善自身人格。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地研究和讨论科学问题,并勇于自我否定,充分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的主体思维,善于激发学生的求异与创新。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去实践,去创新,去探究客观世界,时刻关注最新科研成果与最新理论动态,并将此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只有不断地了解人类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实践,善于把种种理论素材和生活素材以独特新奇的方式加以整合,向学生展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并运用书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当代教育还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当我们驶入信息高速高路时,最需要的往往不是更多的信息,而是・种观察处理信息的全新方法。当我们只有一把锤子时,往往趋向于把每个问题都看作钉子。爱德华・詹纳不是靠积累信息寻找到预防天花的疫苗,恰恰是他的求异与创新意识。

正确把握从教育创新到创新教育这一过程

推进创新教育的进程就是推动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过程,教育创新既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又是同创新教育相伴随的一个过程。因此,从教育创新走向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创新过程,它具有以下含义。

1.创造性处理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特点和教学对象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优化教材组合,统筹安排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和思维训练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努力使教材变为“学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使用价值。

2.充分展开自由讨论

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感兴趣的或指定的话题展开自由讨论,作为形成各种观点的一种方法,并将此作为某种教学活动的一种初始准备。一方面,这种功能交际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减少教师的课堂支配,使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并使学生以主体主动的地位出现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这样的课堂信息量大,信息交流广泛,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差”,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能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能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奏响前奏曲。再者,自由讨论有利于教学互动,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民主、人文的氛围中完善学生的人格。

3.巧妙设问及其意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发明上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投去一块小石,泛起层层涟漪。巧妙设问。给人启迪。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好问、勤于探索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教师创新教学的标志。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学术悬念”激发学生探究之。换言之,我们不能总把所有的知识都讲解给学生,而是有意识地把某些知识点留给他们独立地思考。正如西方教育专家认为的那样,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的探索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无异于取消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巧妙设问,让学生置身于有多种发展趋势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本身并没有固定答案,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优化组合,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通过巧妙设问,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空间;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飞学生的灵感翅膀;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巧妙设问,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机械型向探索型转变,从而实现创新意义上的学习。

巧妙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感,而立体思维则有利于人们在关键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有意识地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譬如,在处理单项题时,不直接地告之答案,让学生自己琢磨出答案。在有争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并有效地激活学生的问题思维;当问题少有进展时,教师可予以提示,让学生跳出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圈子,再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变、求异与创新能力。就像爱德华・詹纳那样,在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善于发现问题和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去质疑,从而求得“一题多解”与“一问多答”。

4.在继承中创新

传承性思维着眼于继承、传递,创造性思维着眼于突破与创新。任何创造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继承,就难以创新;离开创新,传承就丧失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引导学生自觉开发和提高求知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加工,用以探索未知领域实现创新;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既要学习别人创造成果,又要从中学习创新者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解决好探求新知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让学习进入更高的境界――创新学习,以创新姿态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许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当代教育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牵动传承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转变。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增效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子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把握方向,而创新创业教育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两者的互动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增效,共同推动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之“向”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方向,最终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1]

1.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协调创新创业相关方的利益关系。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创新创业教育最终要落脚到实践中,为当前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方面,创新创业主体的“理性人”特征,容易导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在零和博弈的思维下,创新创业者会通过打压竞争对手来获取超额利润,进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构成威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价值引领作用,能够协调创新创业主体与国家和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引导其在“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团结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从而破解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博弈困境。

2.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规范创新创业主体的市场行为。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违法违规行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道德的支撑和法律的约束。这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其传递正向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内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创新创业活动体制机制,增强创新创业活动的预见性、实效性,从而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的目标。

3.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消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在校生的学分和奖学金挂钩。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热衷于争夺各种奖项奖金,导致创业新创业教育偏离其原有宗旨。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开展的就业创业指导,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忽视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能促使高校和个人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包含的除经济价值以外的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其他内容,进而消解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使之符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本质。

4.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首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既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循客观规律。这就需要大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科学性与预见性。其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创造社会生活;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作用。再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之“效”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生成式教育”,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是根据实践需要而变化发展的。[2]创新创业教育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1.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站在理论与实践前沿,充分把握时代特征、解决国家社会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阶段。以创新为动力的时代特征必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适应这一特征,紧跟时代步伐,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一定程度上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载体。

2.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与教育理念。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对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价值导向相一致。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的个人品质,这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价值导向。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形象气质与交际能力是重要的异质性人力资本,也是个体综合素质的体现。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现代礼仪课程,以提升创新创业者的形象气质与交际能力,使学生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的要求得以满足。

3.创新创业教育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利益关切。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现实的物质世界将会沦为空谈。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并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3](P74-75)以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利益关切,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转型造成的就业困境,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社会的稳定。就业是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解决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重大利益关切,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深化。

4.创新创业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拓展与延伸。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作为终极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在坚持上述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致力于塑造人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课堂讲授。创新创业活动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付诸实践,使其更加贴合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此外,创新创业教育中包含的职业规划、市场分析、法律法规等内容,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拓展。再次,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库”更为丰富。除课堂灌输法、宣传激励法、榜样示范法之外,创新创业教育还强调案例分析和互动探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革新。最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导向”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从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境界。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将思想政治教育从校园课堂带到科技园区、创业孵化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使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空间得到延伸。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协同增效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两个子系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通过协同构建教学体系、践行知行合一、营造校园氛围,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三项功能,以“德”为核心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协同增效。

1.协同构建教学体系,增课程育人之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机会识别、新企业组建、企业组织与管理等。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协同,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与先进性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中,协同强化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意志品质、道德素质在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中作用的认知。通过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例如,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结合实际需要吸收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形成必修与选修、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群。针对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领域的学科资源,开设启迪课程包,包括认知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启发独立思考与探索精神的创新创业哲学,培育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意识的创新创业道德,塑造坚韧不拔、自信乐观、沉着冷静的创新创业意识等。根据课程启迪包的反馈,结合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学生发展的需求,再继续开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育人的功能。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4

论文摘要:在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盲目遵从大家,创新意识薄弱,西方医学教育色彩过重等弊端成为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障碍。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家费邓阿本德提出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反对科学教条主义、科学霸权主义以及反对一元主义方法论,进而倡导科学认识工具的无限自由、批判理性思维等核心思想,时中医药教育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PaulKarlFeyerabend,1924一1994年)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集大成者之一,与另外三位科学哲学家一波普尔、库恩、阿卡托斯并称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四杰”。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是其理论的核心,用他自己的语言描述就是"AngthingGoes",即“怎么都行”。面对当前我国中医药教育出现的一系列弊端,结合多元主义方法论这一主要理论观点,对于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手段改进中医药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1费耶阿本德多元主义方法论核心内涵

非理性批判。多元主义方法论实际上是费耶阿本德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流派的一种理性反思,故费耶阿本德也以理性者自称。尽管费耶阿本德批判理性思维,主张用非理性思维来对待科学,但其批判的整个过程又显然是理性的。而他对于理性的一元主义方法论的批判,却是非理性的多元主义方法论的最好体现。

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不存在统一的标准。费耶阿本德之前的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用普适的超越特定语境的定义、标准、理论来为世间万物奠定基础。至少在“维也纳学派”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为一切知识奠定统一标准,并给人生指示可靠的行为准则。费耶阿本德却认为只要有助于科学的发现,任何方法和尝试都是可以被应用的。因此,他说,“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任何单一的程序或单一的一组规则能够构成一切研究的基础并保证它是‘科学的’、可靠的。

文化需要存在差异性。费耶阿本德承认“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理由能使人们宁愿选择科学与西方理性主义,而不选择别的传统,事实上,很难设想类似的理由是什么……所有文化都有它们各自喜欢的‘客观’理由。对于文化的选择,人们应该有其自由,而不应该用各种理由来规制人们的权利。

教育应该倡导自由和宽容。费耶阿本德看来,个人的快乐和发展一直以来并最终将是可能的最高价值。这样的价值不是否定历史演化而成的现存价值观,而是排斥用现存或是立足于固定语境下的价值来批评否定另外语境下的价值观。自由社会下,任何事物都是平等的,包括科学知识。所以不应当用权威的科学来教育人们,而这样使得人们丧失了本应该可以改变自己思想、行为等的机会。

2多元主义方法论对中医药教育的借鉴意义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多元层次化的就医格局也日渐形成,而中医药成长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教育,尚未形成开放、自信、包容的思维框架。在全球多元化的进程中,中医药教育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思维范式,以创新的理念指导,新颖的教学模式来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元主义方法论为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用非理性批判的眼光确立中医药发展的自信心。一个巨大的问题始终围绕着中医药教育整个过程,即中医是否科学。一直以来,中医药从业者和师生们被冠以“经验医学者”的角色。这不仅影响到了中医药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中医药受教者来说也产生一定的负担,主要表现在就业上遭受的“歧视”,因而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用费耶阿本德的批判理性一元主义的观点,可以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予以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启迪。由于费耶阿本德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因此患有残疾的缘故,此后曾亲身体验到传统医学的魅力,费耶阿本德对此总结评论说,“对付一种特定的真实客体,通常有不止一种实践,而是有许多种实践。在医学中,人们有西方的科学方法(它产生于17世纪的科学向人体领域的可疑扩展),还有《内经》的医学和部落医学。这些实践要么产生机体的状况,要么能够说出这些状况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科学的”。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张力和空间,这样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所以在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培养上,首要的任务是建立教师和学生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自信才是创新的基础。

提倡质疑的精神。教育的创新有渐进创新、结构创新和突破创新。通过医学的客观经验总结到对权威的质疑最后创造出新的理论,这一系列的过程涵盖了整个三种教育创新。从我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来看,尊师重教的理念纵向贯穿了整个民族教育,当然也包括中医药教育,而这又导致了中医药创新意识的发展显得非常缓慢。对先人及大家的盲目遵从,使得中医药的实践要求与理论无法很好的匹配。费耶阿本德认为既然科学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这个自由的社会中专家学者也应该没有特殊的话语权,“问题不是被专家们解决的(虽然他们的建议不会被忽视),而是被有关的人们按照他们所重视的思想,根据他们认为最适当的程序来解决的”。从这点来说,对权威的质疑会极大的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中医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有李东垣、王好古、罗天益等弟子。张元素在《内经》《中藏经》的脏腑辨证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弟子李东垣则发展了张元素的学说创立脾胃学说,自成“补土”一派;王好古则创“阴证论”;罗天益则着意阐发脾胃虚损病机外,对三焦辨治又有进一步的发挥,这一例子很好地证明了质疑精神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最好途径。

中医药的发展要因时因地因人。医学的发展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达到两者和谐共生。创新的观点要用动态的眼光来捕捉,文化生态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共生性,用“兼收并蓄”的态度对待各种医学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古代使用虎骨、野生羚羊角等野生中药材是合法的,但是在当今生态系统弱化的情况下,使用野生中药材显然不太现实,因而利用药物化学技术制造生物活性相同或相仿的药材便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再者一个例子,中医流派中有一个“火神派”,其核心理念是用附子、干姜等烈药“洞明阴阳之理”。火神派发端于川蜀,用药适应了当地人的体质,但是在江南或是其他地区,由于不适应当地环境和群众体质,疗效没有在川蜀地区显著,然而也不能由此断定火神派的理论错误。中医药根植于特定的地域文化上,用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文化的差异性也正是培育中医药教育创新意识的方法。中医药教育应该因才施教。疗效是检验医学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医药的教育更应该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中医药教育走高质量的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已经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而中医药教育又是中医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自由社会中,人人享有平等的话语权,亦即有了平等的选择权。专家和权威的话语只能是作为参考,因此对学生进行因才施教,切实尊重学生的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中医药价值观也是中医药教育的创新之处。

3差异化引导教学培育创新意识

哲学是一个认识工具,它能为人们认识和解决新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哲学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思维导向。通过多元主义方法论的理论支撑,对比中医药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实行差异化引导的教学模式对中医药教育整体改善将有促进作用。

中西医理论教学需要交叉整合。当前中医药院校面临的尴尬境况是中医不中,逐渐沦落为二流的西医院校,集中表现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接受西医理论课时明显多于中医理论课时。多元主义方法论看来,用一种思维方式解决不了层出不穷的医学问题,那么多种医学思维的有效整合才能避免医学上的短板理论。常用药安宫牛黄丸中有一味清热解毒的君药—牛黄,古人所著的辨证用药理论基础《温病条辨》中用的都是天然牛黄,然而天然牛黄少之又少,不能满足现代市的需求,因此现代多采用了人工牛黄加以制造,而人工牛黄在效用上显然不能十分准确地匹配天然牛黄。那么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就应当通过西方医学的还原论观点,对比总结用量一疗效之间的规律,找出符合现代特征的用药量。中医教育要回归其本质,并不是说要全盘中化,否定西医的优点。正确的做法是合理设置课程,以中医药传统理论教学为主,西医理论教学为辅。中医药传统理论教学以古籍经典为主,西医理论教学以实用性为首要原则,以此来体现中医药教育兼容并包的系统医学理念而又有差异化的策略。

公共课程教学与开放式教学有机结合。规模化的教育有助于从数量上培养中医药技术人员,却无法很好地保证质量上的优质性。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同时又需要在发散后形成收敛性的思维意识。在发散过程中能提出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质疑问题,总结规律后收敛成独特的技能和理论。公共课程的教学应该多注重灌输体现中医药价值导向的理论特别是中医药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集中授课的形式展开,奠定一定程度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形成发散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借鉴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以此形成批判教条主义一元方法的收敛性思维,契合多种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曲线知识结构。

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中医药教育的另一遭人垢病之处就是理论教育无法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多元主义方法论观点看来,只要是能够对认识客观事物有好处的方法都应该被加以应用。临床疗效是医学价值和尊严最直接的体现,实践亦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故而突出临床实践教学的首要性,以实践总结理论,深化理论教学在中医药教育中应当被一以贯之的执行。具体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时间需要增加,理论教学应当以实用和简洁的方式为实践教学服务;探索本科导师制、研究生教学师承制的可行性;临床实践学分要求需要被提高;鼓励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和出版文章、著作,形成有价值的理论体系,由此用具有时效性的理论反哺理论教学滞后的弱点。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5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景创新思维的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随着时展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中职语文教育更要做到与时俱进,而想要做好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创新,脱离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及模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的思维,因此,创新思维在语文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关键字:中职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越加激烈,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它的灵魂,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创新思维,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国传统的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束缚。为了使我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培养其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又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目前所提倡的创新思维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明确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专业的教育方面,对于语文发展以及变化要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从而站在较高的层次去驾驭教材。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创设思维的情境,将知识进行对比与迁移,从而安排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角度和知识方面进行创新,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不仅具备追踪语文学科的学术动态并且还具备学术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中学生[1]。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占有很高的地位,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迫切的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采取小组辩论赛以及知识问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方法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自主发展教学环境

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求课堂需具有充分的活力,需要教师做到以人为主,给学生一种相互平等的氛围,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研究其所学的知识,并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既可以获得经验,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课堂模式要做到平等,课堂气氛要和谐,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何种学习方式学习,争取建立新型师生之间合作的关系[2]。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十分有限,可以通过信息收集以及查找资料等途径来丰富知识,改变对于知识所产生的书本和知识的局限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被格式化的知识约束。参加实践类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团结的意识,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对学习有一定的热情才能够学好习,必须对学习有着极高的兴趣,才能够具有创新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力

如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思维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这也就要求我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多功能人才,大多数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观念上的转变,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认真的思考所选择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合力,它们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3]。

六、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人才

培养中职语文的创新能力使其他学科也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同时还体现了素质中教育中所着重强调的运用学科知识转向智能开发以及启发创造的理念。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将科学发展管和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等战略手段融入到教育中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教育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争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不竭动力,因此,我国必须要进行自主创新。中职语文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新型的创造性人才。这些都充分的说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继续进行语文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01).

创新教育方法论文篇6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理论继承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继承优良传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理论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所在。优良传统是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理论创新是继承优良传统的必要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担负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灌输到党员、干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之中的光荣使命,指导他们进行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斗争。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一整套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风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是经过几代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成熟起来的,全面体现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方针原则、内容方法、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经过了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反复检验,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反映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验总结,具有长远的意义,不仅过去适用,现在和将来仍然适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不同的特点,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的一些基本理论,对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当前和今后,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根本的原因,就是坚持了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开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原则。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个优良传统充分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

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对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而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坚持和发扬正确的,摒弃和纠正错误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充实和完善的。把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死搬硬套,是错误的;但是,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定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另起炉灶”,也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是把继承和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对于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生命力的优良传统,必须坚持,并结合新的实践加以弘扬、丰富。如果丢掉这些优良传统,就等于丢掉了我们的优势和特色,丢掉我们的传家宝,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创新也就失去了基础。同样,如果拘泥于过去的传统,不勇于抛弃那些不正确或因为历史条件变化而过时了的东西,墨守成规,照抄照套,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会因丧失生命力而黯然失色。只有尊重唯物论,坚持辩证法,批判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充满生机活力。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核心,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是一以贯之的,特别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更趋深刻、成熟、完善,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指导原则作了深刻的论述,而且对具体操作办法作出了明确指示,标志着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理论创新,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优良传统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论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论断;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论述;关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的论述;关于反对腐败、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论述;关于发动全社会都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健康向上的舆论力量和社会环境的论述;关于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维护政工机构权威和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论断;关于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战略方针;关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越要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越要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越要强调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论述;关于要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体系,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的论述;关于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的论述;关于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的论述;关于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关于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两大新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原则、新方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学科建设基础上等论断,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我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总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但是势易时移,有些也确实适应不了时展的要求,亟待创新。现在有些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不尽如人意,其原因首先是继承不够,没有充分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其次才是创新问题。因此,要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以防止创新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借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开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既要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又要广泛汲取人类文化发展进步的一切积极成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处理好创新与借鉴的关系。对此,毛泽东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我们既反对盲目接收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1](P191-192)

在社会生活日益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全面开放的时代,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背景下,各种社会实践和科学领域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更加突出,世界各国相互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和联系进一步加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广学博采,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知识。但是,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思想文化必须讲原则、讲方法,要在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果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不加分析地一律当成先进科学的东西来推崇和吸收,甚至把在其本国都存在很大争议,并没有多少人接受的某些学术思想也奉为至宝,盲目接受,照搬不误,就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偏离正确方向,走上邪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借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借鉴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创新。吸收和借鉴其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知识,只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所必需的条件和手段,它不等于也不能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只能来自于对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创造性的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借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作用表现在:可以开阔研究问题、探索创新的视野和思路;可以为创造新的经验提供某些有益的营养成分;可以为论证某种创见提供依据和证明。二是要善于借鉴,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借鉴的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盲目取代”的倾向,即大量吸收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又没有很好地消化,没有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融为一体,以至于产生了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病,其结果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被淹没在相关学科的学说之中。另一种是机械拼装的倾向。每一门学科的研究成果都以特定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都有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在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时,要注意体系内容的融合性,要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充实,不能把其他学科的理论简单地搬运过来,机械地拼装,以免造成体系混杂的弊端。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过程中,必须做好如下两方面借鉴:

首先,要善于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变化过程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创立、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吸收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其他多门学科互为交叉,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与创新过程中,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重阳节老人的礼物收集9篇
  • 下一篇:关于春节日记字(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