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6篇)

时间: 2024-01-09 栏目:公文范文

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篇1

关键词无线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用户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

1无线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无线网络安全问题是当前无线网络中的重点问题,由于无线网的信号在开放空间中传送,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无线客户端设备,在合适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就可以接收无线网的信号。由于这样的传导性,致使无线网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用户非法接入

当前根据调查可以看出,现在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大多都是用户在电脑上设置自动查找网络,这种设置率处于百分之八十以上,对于这种自动查找的功能,很多黑客都能够进入,只要有一点基本的网络常识就能对无线网络进行肆意的攻击和迫害。一旦进入非法用户,他们就会毫不客气的占用合法用户的网络带宽,设置会改掉路由器的设置,致使用户很难正常的登录。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恶意的黑客会侵犯企业网络,盗取重要的企业资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2连接问题

对于无线局域网很容易进行访问以及相应的配置都比较简单的特性,可以使任何一个人的计算机都能通过自己购买的AP来肆意的无授权而进行联网,而有些用户员工为了使用方便,很多人都会自己去买AP,然后就会不经过允许来介入无线网络。这就是最常见的非法接入,由于是非法的,所以任意人员都能很容易进入。这使网络的安全风险很大。

1.3数据安全问题

基于无线网络的信号处于开放空间的传送状态,所以在获取信号的时候容易被非法用户侵袭,所以数据安全状态就引起了关注。通过了解知道数据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几种。非法用户破解了无限网络的安全设置,导致设置被盗用或者冒用,他们基本上上用SSID隐藏、WEP加密、WPA加密、MAC过滤等进入了无限网络。这是一种数学安全问题,另外一种就是对传输信息进行窃听、截取和破坏。窃听以被动和无法觉察的方式入侵检测设备,即使网络不对外广播网络信息,只要能够发现任何明文信息,攻击者仍然可以使用一些网络工具,如Ethereal和TCPDump来监听和分析通信量,从而识别出可以破坏的信息。

2无线网络安全解决对策

对于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到解决的对策,及时的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从而降低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率。

2.1修改默认设置

当前很多无线网络的用户在应用的时候总是对无线网络系统进行默认,虽然默认的设置可以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方便性,但是对于安全问题还是值得人们的关注。而有很多用户一旦设置了默认状态就会长时间的不更改,这就促使了安全问题。因此用户在使用无线网络时应该修改其默认设置,达到安全目的。几种有效的设置方法推荐给大家就是设置AP、设置安全口令、修改SNMP设置、隐藏SSID、MAC地址过滤等等几种方式。对于设置安全口令一项来讲,要定时的更改设置的口令,保证安全性。

2.2合理使用网络

对于网路安全问题我们要及时的解决,其中对于网络的合理使用性进行关注,可以通过关闭它而减少被黑客们利用的机会。再者可以不断的调整路由器或者AP设备放置位置,尽量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从而去减少信号的覆盖范围。对于使用无线网络的一些企业部门,要使用有效的工具对接入点定期的监视,及时发现非法的接入点,在第一时间消除无线威胁。

2.3数据加密

有效的保证重要数据不会被一些非法的用户进行迫害,接入点和无线设备之间传输的过程中不被修改,用户最好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加密,加密与密码非常类似,他们基本上都是将数据转换成一种特殊的符号,这些符号只有接受者才能确认。加密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都拥有密钥,才能对传输数据进行解码。对数据加密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3总结

总之,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发展的情况下,病毒的威胁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一定会越来越严重,那么,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我们就要采取更好的办法来对付这些病毒,从而使我们的网络空间越来越洁净,越来越安全。无线网络如果得到正确的使用和妥善的保护,无论是普通用户、企业还是政府都能够在无线网络上安全畅游,全身心的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申燕.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及安全技术[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系统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4-0078-01

一、高校计算机网络的问题

虽然各个高校计算机网络规模不同,具体环境也有很大差别。但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维护困难。高校计算机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对于老师和同学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课堂教学的网络化更有助于同学的学习,同时,网络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乐趣,闲暇时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看电影看小说来放松心情。但是他们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方面的意识以及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将病毒从网上带到了学校的网络,而我们知道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些病毒很容易就能对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进行感染,严重的甚至直接使高校计算机网络瘫痪。除此之外,学校中的一些网络管理员的素质及技术水平偏低,对服务器、系统没有经过或不能全面的安全配置,在校园网上没有采取正确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机制,在出现问题时缺乏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手段和产品,缺乏先进的系统恢复、备份技术和工具,这也构成了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网络运营问题。现在的很多高校网络体系认证环节缺失安全性很小,很容易便会受到外来者的入侵。因此,没办法对上网用户的身份进行有效识别,并且缺乏对网络出口统一管理,这两点构成了网络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还。同时,高校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大学生计算机水平比较高,出于好奇的心理,他们会恶作剧的对校园网络进行攻击,这种来自内部的攻击造成的后果是更加严重的。

(三)网络安全意识差。学校的校园网络规模虽然越来越大,而大学对于网络的安全教育却不多,大学生在使用电脑时基本上没有或很少对所使用计算机作安全防范,学生老师的计算机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面对病毒问题能够正确的认识并在问题发生时能有效处理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多的一个原因。虽然国家在网络安全方面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同时各个学校也有各自的规章制度。可是由于学校缺乏这方面的宣传,老师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不够,有的甚至凭借自己的技术水平对校园网络进行攻击。而且,网上黑客交流活动也逐渐活跃,这也在无形中帮助了他们破坏网络。所以,学校在积极建设校园网络的同时,要注意对于网络安全的宣传,提高师生对于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校园网络。

二、解决措施

(一)加强管理宣传,提高安全意识。为了维护网络的安全,就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维护措施,学校的管理人员应注意对身份认证系统的管理,加强身份认证、实名制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可疑人员入侵,规避校园网络遭到破坏的风险。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聊天对于每个人来所都不陌生,而在聊天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浏览一些网页或者聊天对象恶意发送一些病毒,导致病毒入侵,账号密码被盗,因此师生在使用电脑时要时刻注意健康上网。学校也要积极组织培养学生对于网络安全人事方面的教育。以上这些手段可以很好的保护校园网络。

(二)提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维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是关键,网络管理人员拥有查看用户ip地址、网络浏览记录、网络出口等权限,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就能及时的避免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同时,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很关键,当网络问题出现时,管理人员的水平决定了能否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网管人员还要定时定期对校园网系统的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和审核,关注网络安全动态,调整相关安全设置,保证网络环境,发出安全公告,紧急修复系统等。为此要引进专业的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业务技能。只有加大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应对当前的网络安全技术多样化的现状.

(三)在技术层面加强网络管理。为了维护校园网络的安全,除了加强管理宣传之外,学校也要注意在技术层面提高自身,以便于更好的管理网络。

1.密码的管理。密码对于网络安全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很多网络入侵的案例都是由于密码管理不慎造成的,密码作为进入网络的凭证,对于网络安全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对密码的保护。比如,可以将密码设置成很多位,用字母加数字混合形式,也可以设置多个密码,增加保险性,密码的安全问题一旦控制好,网络的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

2.对于网络出口的管理。在这方面学校要注意及时的关掉没有使用价值的出口,加强对于网络出口的监督控制,对于可疑的出口一定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病毒通过出口渗入。

3.建立防火墙。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安全早广泛的方法,也有人认为是最有效的做法。一个有效的防火墙和大程度上减少外来病毒的攻击。同时我们可以针对校园网络的使用情况,将校园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这种做法方便网络的管理,也能保证网络的安全。

4.建立校园网络杀毒系统。之前探讨的问题都是关于如何减少校园网络被入侵破坏的可能,而一旦这种破坏发生时,我们所以来的只能是校园网络杀毒系统,一套完整有效的校园网络杀毒系统不但可以很好地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的入侵,也能够在这些问题发生时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防止情况的恶化,将病毒入侵给校园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篇3

关键词:用户群;网络接入控制;认证策略;园区网

一、网络接入控制和认证现状

现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接入控制手段也变的多样化,而目前较常用的有:IEEE802.1x、思科的NAC框架体系以及静态IP+MAC绑定。对于终端的接入认证方式主要采用Web/Portal认证以及IEEE802.1x+Radius认证。这些接入控制和认证技术随被广泛运用,但其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一些不足。

对于园区网管理方式来说,现今常用的网络接入控制和认证方法较少,其选择性较为单一。造成了我们在最大化运用技术手段优势的同时也将其不足无形的放大,例如在园区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802.1x+Radius认证方式,但Radius认证服务器在使用过程中却成为了一个单点故障,如果认证服务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需要人工去除接入层交换机端口的802.1x的配置选项,实施起来不仅工作量大还会影响园区网中部分重要终端的正常运行;Web/Portal认证实施起来比较方便,但无法确保二层技术认证的安全;如二层技术得不到保障,直接使用七层技术进行认证又存在一定的风险。能否将多种接入控制和认证手段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适应园区网复杂的应用环境,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研究的问题。

二、基于用户群的网络接入控制和认证策略

园区网用户群指的是:为了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人为地将园区用户进行的逻辑划分,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与用户的隶属关系、工作的地理位置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同之处,而对于一般的网络环境而言,它与传统的用户分组有所不同,它的定义和分类是基于图1中的因素而定的。

1.用户的主要网络行为

用户的主要网络行为主要是指:用户终端的功能角色对网络状态的一种需求方式,可分为持续性和间断性两种不同的需求方式。例如,科研机构的某些专业专用的服务器,用户终端需要不断地发送和接收相关数据,所以要求相关服务必须持续且可利用,这种需求方式是持续性的。间断性的,例如部分的园区网办公终端、普通用户终端等,此类用户只在需要网络时才会对网络产生需求,一般而言他们对网络的使用时间相对比较集中。

2.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层次

用户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及网络技术应用的认识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接入控制和认证的策略。知识层次高的用户,对网络的使用需求就不仅仅是应用层面的,他们对网络的数据传输、网络的安全设置等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他们会更改使用终端的网络参数,对某项攻击或不良软件的使用会相对灵活和熟练。知识层次相对低的用户,他们对网络的使用仅限于对网络的一般应用,通常是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程序,不会对网络参数的设定进行更改。

三、基于用户群的网络接入控制和认证策略的优点

1.减轻设备压力,分流认证,防止单点故障。

Web/Portal认证需借助防火墙的触发进行认证,对于大型的园区网而言,Web/Portal认证会增加防火墙的压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单一的Radius认证又依赖于认证服务器的运行状态,多种认证方式的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有效的防止单点故障,较少网络运行存在的风险。

2.操作便捷,使网络管理的难度和繁杂度大大降低。

在同一种网络环境中接入不同的控制和认证策略,表面上似乎是加大了网络管理维护的繁杂度,但实际是各种的控制和认证策略的接入分流了网络故障同时发生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网络管理和维护的负担。

3.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网络管理质量

对用户进科学合理的划分,不仅可以有条理的面对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出现的萌芽状态就可高效解决,提高了网络管理的主动性,从而网络管理质量也进一步有了提升。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关注,基于用户群的网络接入和认证策略仅仅是网络安全管理的一种方式,只有不断的完善网络管理的方式,提高网络安全,形成一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才能提高园区网的安全防护,才能给用户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网络。

参考文献:

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篇4

当前我国正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能否拥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的福祉。庞大的网民群体,不断变化的网络形势使得网络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把握网络安全的丰富内涵,要立足于国家安全的视角,紧紧抓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一核心,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并重;努力提升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牢牢把握住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将网络安全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让网络安全治理有法可依。

技术:网络安全的“命门”

由信息社会催生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安全格局,要想在新的环境中处于领先优势,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紧跟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中的趋势,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来构筑网络安全,才能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不受侵犯。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是构建网络安全体系的首要前提。提出,要牢牢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信息时代的创新能力是比资本、资源更能决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必须认识到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命门,离开了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来谈网络安全无异于沙上筑塔。因此,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通过创新驱动战略,建立战略清晰、产业先进、技术领先、攻防兼备、整体推进的网络安全创新发展新机制。

在概括网络安全的本质特征时指出:网络安全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构筑网络安全体系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安全是开放条件下的安全问题。在理解网络安全与自主创新的辩证关系时,既要坚持安全是开放的前提,坚决摒弃那种认为应该对互联网放任自流的观点,同时也要认识到开放是安全的基础,坚决反对那种认为互联网过于危险复杂因此直接一封了之的僵化观点和陈旧手段。

话语:要占据舆论制高点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互联网的特点在于,它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从而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边界,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继领土、领海、领空之后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空间”,而网络话语权也成为各国在国际话语权博弈场中的新角力点。

在依靠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构筑网络安全体系之外,还要深刻认识到,当今大国网络安全的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同时也是话语权的博弈。由话语产生的权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话语权,就能通过议题设置,占据舆论制高点引导舆论,在国际网络安全议题中发挥自身影响力。网络安全与话语权建构是一体两面,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缺乏强大的网络空间话语权,难以真正建立稳固的网络安全;缺乏一个稳固的网络安全体系,就无法在国际网络空间获得足够的话语影响力。

当前我国的国际网络安全话语权仍明显滞后于综合国力提升,严苛的国际舆论环境使得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推进网络安全建设需要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网络安全话语权。因此,必须积极参与国际话语规则的制定,营造有利中国的国际话语语境,善于利用境内外媒体,用多元声音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网络安全对外体现在国际网络话语权的博弈,对内则体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牢牢把握。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断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网络意识形态总体趋势向好发展,但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公共事件频发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一定的冲击。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要处理好网络安全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之间的关系,主动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活动空间,加强对网络正常民意表达的保护力度。

法治:网络安全底线与基石

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安全治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网络色情泛滥、网络谣言屡禁不止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此明确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网络安全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新兴领域,中国正在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如何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理念贯穿于构筑网络安全整个过程将是一项需要不断实践的工程。

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篇5

2015年11月21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在XX市部分高校启动。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号召,同时也是为了加强我校学生树立网络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技能,因此于2015年11月24日-30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有关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系列活动。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具体如下:

一、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方式,提升全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为了更好的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我校宣传部、校团委等部门整体规划了设计方案。发挥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宣传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的对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加以宣传。通过校园大屏幕滚动播放相关视频让全校学生在视觉上得到体验;通过院报专栏系统的介绍相关安全知识;通过校园广播电台让全校学生在课余时间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通过发动各个学院的微信公众平台发放网络安全知识。在校团委的统一安排下,同各院系分团委还相继展出了以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宣传板。通过以上展开的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使华外学生从最初对网络安全概念淡漠,逐步上升到树立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同学们也纷纷宣传并转载了关于网络道德和网络素养”的文章,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以便更好的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通过组织学习及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深刻了解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认真计划并组织华外学生通过线上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深刻了解网络安全教育活动的必要性。我校于2015年11月24日--26日,组织在校同学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并于26日下午参加教育部思政司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我校近千名学生参与了此次竞赛。在此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展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部分同学在竞赛中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参与证书》。据参加竞赛的同学说:其实竞赛的题目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通过竞赛这种方式能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网络安全,从而更好的将安全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认真设计并组织网络安全精彩一刻”教育巡讲

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网络安全的问题与隐患,我校组织学生于2015年11月26日——26组织三场网络安全精彩一课”教育巡讲,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李XX老师为近600名同学们相继带来了精彩的讲说,增长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了同学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开展此次网络安全精彩一课”教育活动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黑客和计算机病毒都是普遍的威胁,而为大家所熟知的日常网络安全也同样存在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讲人李XX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讲解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自己。为大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宝贵建议,例如:确保作业系统与系统软件,如网络浏览器,是完整安装且更新修正至最新版;安装个人防火墙与更新病毒码至最新的防毒软件等等。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认真状态足以见得本次教育活动真正为同学们答疑解惑,达到了预期目的的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网络知识。

四、在学生公寓内开展线上网络安全体验基地”活动

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篇6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3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大国博弈的制高点,网络安全进入国家安全的范畴。网络安全不仅涵盖数据安全、技术安全等常规领域,对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也有深刻影响。而与信息窃取、系统破坏等网络攻击方式不同,网上意识形态的攻防战斗因为其潜伏性、隐蔽性和巨大的破坏性而愈演愈烈。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同时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1]。占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网络阵地,掌控网络空间话语权,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稳定,对建设强大网络国防、维护网络和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

在人们高度接触互联网的今天,意识形态斗争也不断向网络空间延伸,并以网络为媒介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之中,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成为主要的斗争样式。

1.我国国际舆论格局长期处于劣势

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长期是西方国家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渗透无处不在,“中国”“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的论调仍然甚嚣尘上,西方公众对我国的了解和认知依旧充满模糊和偏见。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但受传媒国际影响力和传播理念的束缚,尚未出现能在国际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或媒体集团,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也面临诸多掣肘,从而使我对国际舆论的建构力和影响力不足,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信息地位也不对称。

2.西方网络霸权难以撼动

国际舆论场中的西方霸权在网络空间依然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语言优势形成了压倒性的单向信息输出,网络信息不对称促成了西方话语形态的网络主导权。同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关键技术与标准,高调宣扬“先占者”原则下的网络自由行动,为其信息战、网络战提供法理依据;在国际战略上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涵盖网络空间战略、法律、军事和技术保障的网络防控体系,不断巩固并改善其自身对全球网络空间事实上的绝对控制。目前,美国掌握着全球互联网十三台域名根服务器中的十台,能够通过根服务器域名屏蔽的方式威慑其他国家网络边疆和网络,表现出绝对的制网权。

3.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

借助于网络的独特作用,意识形态斗争覆盖更加广泛、手段更加多元、形式更加丰富、进程更加隐蔽、效果更加明显,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极大挑战。首先,网络技术革新打破了意识形态斗争的边界。信息流通瞬息万变,能够快速覆盖广泛的目标对象,而网络的开放性也使信息得到广泛的关注,多元利益介入也更加方便,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域或简单的利益双方;其次,网络为公众提供了开放的信息窗口,多元社会思潮也随即进入公众视野,一些裹挟着意识形态攻击性质的错误思想借助多元化、民主化、自由化的外衣对公众施加干扰和迷惑,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最后,作为公众接触信息的渠道,网络信息媒介的发展也使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复杂,媒介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意识形态呈现的形式,多媒体手段使这些信息更加引人注目,而同时网络空间角色复杂,传统的传受关系被改变,信息传播者的目的意图难以预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力量构成也就难以有效区分。

二、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特点

“网络国防是为充实完善国防体系,捍卫国家网络和网络空间安全,守卫网络疆域,打击网络恐怖,制止网络意识形态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研、教育等方面活动的统称。[2]”总体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隐蔽性

网络环境的虚拟化和匿名化使公众在网络空间中的身份难以辨别,公众的网络信息行为也就难以预知,意识形态斗争中的敌我界限模糊,被攻击方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同时,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为意识形态斗争披上了隐蔽的外衣,借助网络受众不断强烈的信息诉求,敌对意识形态以迎合受众的形式灌输西方的价值标准,引导受众将意识形态灌输内化为受众自身的价值判断,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和渗透,从而混淆乃至改变受众的认知,起到破坏瓦解的作用。

2.开放性

网络空间信息的传播不但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而且将网络受众以信息节点的方式相互连接。借助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开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元思想的传播更加方便,不同来源、不同渠道、不同目的的思想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缺少足够的鉴别和过滤;二是开放便捷的网络不仅使信息在网络空间之中,引起受众高速围观,还以微博、微信等方式与受众的信息场相关联,使受众处于信息包围和轰炸之中,不断影响其价值判断。

3.煽动性

由于具有意识形态的指向性和攻击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体现出较强的煽动性。通过大肆鼓吹和隐藏逻辑漏洞的价值推理,意识形态信息一方面渲染自身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混杂的特点以及受众浅阅读、浅思考、盲从和情绪宣泄的信息行为表现,刺激公众情绪,从而使受众忽视其逻辑漏洞并达成心理认同,接受其价值观念。

4.交互性

随着网络媒介的社交化发展,信息传受条件发生改变,网络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通过自身的网络信息行为产生交互,以转发分享或发表观点评论的方式与信息产生互动,从而使信息二次或多次传播;其次,交互性还表现为虚拟与现实的交互。一方面受众线上与线下行为的交互能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判断,网络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对受众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带来影响;另一方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还常与社会现实相结合,通过社会矛盾的细化、具体化来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起到煽动说服的目的。

三、强化网络国防建设,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2011年5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布了旨在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而设立的“网络蓝军”,2014年6月我军网络空间战略情报研究中心成立,10月8日,中央军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信息安全防护力量建设”。在西方话语霸权下,如何应对无孔不入而又具有致命性的网络意识形态攻击,成为网络国防建设需要重点强化的问题。

1.提高意识形态论争认知能力

为引起公众的注意,敌对意识形态往往将其逻辑起点隐藏于社会热点或敏感问题之中,以缜密的说理或粗浅的漏洞引起公众的兴趣,通过激烈的网上论争达到意识形态灌输的效果。在这样的兴趣点引导下,对于意识形态论点过度的关注和纠缠反而会起到将其“炒热”的目的。因此,对于意识形态的论争,既不能扩大化也不能缩小化,而是应该综合考虑社会各利益主体的需要和公众认知水平,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舆情走向,区分论争性质,或抓住其核心观点和逻辑一击制敌,或借助网络和社会舆情自主消化,进而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论争的主动权。

2.提高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能力

首先,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和党的创新理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要唱响主旋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通过丰富的网络平台和生动的网络话语体系,提高理论传播的趣味性和影响力;其次要积极传播主流价值观。面对网络空间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增强网络开展政治工作的活力;最后要积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作品是公众感受意识形态的主要方式之一,要积极借鉴新的传播方式大力推广优秀文化作品,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广泛普及党史、国史、军史,塑造一批有内涵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借助“中国热”“华剧热”热潮推出国门,提高对外传播能力。

3.提高网上舆论研判引导能力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贵在研判。一要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用辩证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核心观点和倾向,从党和军队大局出发紧紧配合重大决策部署、各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决策提供舆情信息服务;二要坚持围绕中心,关注大事,把握大势,密切关注公众对重大事件的思想反映,关注互联网发展以及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新动向、新问题,为正确引导和有效处置舆情提供参考;三是要在舆情预警、汇集、分析、处置各个主要环节提高警惕,不错过盲点,及时发现重点,合理对待热点,谨慎分析焦点,灵活应对“炒点”,抢先澄清疑点,通过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分析水平,准确把握舆论实质,校准目标方向,更好地开展网络舆论的引导工作。

4.提高作战力量体系建设能力

网络意识形态攻防作战,必须具备与国防建设要求和作战目标相适应的作战力量。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专业化作战力量,以“网络蓝军”为基础,提高对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严肃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扩大人员层次、类别、规模,提高作战水平,尤其是加强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以专业的网络技术水平应对;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民间力量如BAT(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等网络公司的作用,发挥其在大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上的能力及在网络空间的运作力和影响力,为战略决策和运行提供支撑;积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使公众在各种诋毁社会主义的思潮面前明辨是非,自觉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5.提高技术革新运用能力

建强网络国防,要有自己的技术,要有过硬的技术。当前,我国网络核心技术能力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随着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对网络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旦这种依赖被切断或被利用,国家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建强网络国防,要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开发运用水平,并将其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层次中来。要重点强化政府、军队和民间力量的融合,通过国家投资和市场引导,以全面的信息网络战略布局,支持和指导形成联合一体的信息安全网络,并利用政策和市场合力为其发展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此外,还要提高网络环境治理的技术运用水平,在促进话语权利公平的前提下,完善网络后台程序,促进网络空间健康的信息环境和自由有序的讨论氛围,助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参考文献: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给领导的新年祝福语大全
  • 下一篇:护理下半年工作计划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