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6篇)

时间: 2024-01-09 栏目:公文范文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篇1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1引言

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伊利亚・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并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普利高津认为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在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达到阈值时,系统会从最初的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状态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可概括为: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必须远离平衡状态;系统内部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系统可以发生内部涨落。耗散结构的出现完全是自组织的,人们无法创造耗散结构,但可以创造出现耗散结构的条件。

2学生的概念认知结构作为耗散结构所具有的特征

2.1认知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学习不是封闭于个人头脑中的过程,而是同周围环境中的工具、符号、语言乃至人际关系等媒体和功能性资源的交互过程中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依赖于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一方面需要从外界环境输入信息,作为具有自我能动性的个体,学生通过纸质文本、视频、广播等途径获得大量的信息输入;另一方面,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工,完成对外的输出,即对抽象的理性问题或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学生的认知结构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2认知结构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学习者无法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外部环境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即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知识的不足或缺失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学生的认知结构远离平衡态,矛盾越大,认知结构就离平衡态越远。这种矛盾促使学生不断地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认知结构。另外,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内部组成部分间的差别也反映出学生认知结构并非是一个由均一同质的各部分所构成的平衡系统。

2.3认知结构存在非性的相互作用

认知结构由认知形式、认知策略与方法、知识经验及其结构、认知风格和解悟认知等5个小系统组成。这五个小系统中还可细分为更小的组成部分。认知结构的功能不等于各部分功能的简单加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种复杂的作用说明认知结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极为复杂的非线性作用,而非简单的线性作用。

2.4认知结构内部存在涨落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受到很多信息的刺激,如文字、声音、图片等。在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指向概念转变的多种信息,创造出多元的对话活动和情景。这些外在刺激能够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微涨落。微涨落通过非线性的相干作用和连锁效应不断放大,当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学生的认知结构就会巨涨落。此时,概念发生转变,认知结构的水平层次提高。因为阈值是可以通过试探性尝试找到的,因此在教学中具有操作性。

综上所述,学生的概念认知结构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具备耗散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

3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概念转变的过程类似于耗散结构的出现过程,学生获得生物学概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历从“无序”的迷思概念概念转变为“有序”的科学概念的过程。因为概念转变是通过学生自组织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创造学生概念转变的必要条件,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实现概念转变。

以高中生物学概念“细胞呼吸”为例,耗散结构理论视阈下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

3.1充分了解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无序”:迷思概念

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无序状态是指学生所具有的迷思概念。迷思概念是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前所具有的对某事物或事件不完全合理的认识、想法。学生迷思概念的无序体现在:(1)迷思概念具有片面的、零碎的内容,在知识联系上缺乏适当的关联;(2)学生面对情景不同的同一类型问题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3)有些迷思概念前后不一致,而有些迷思概念则十分稳定,极难改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调查和了解学生在学习“细胞呼吸”概念之前所具有的迷思概念,并做为教学的起点和突破口。

“细胞呼吸”属于微观的细胞水平的内容,学生主要是通过教材和教师的介绍,获得有关的了解。浙教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五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通过汽车内部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类比,向学生介绍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葡萄糖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呼吸作用过程。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细胞呼吸”具有以下迷思概念:

(1)细胞呼吸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过程;

(2)细胞呼吸的发生必须有氧气的参与;

(3)细胞呼吸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4)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体内都可以进行葡萄糖与氧气的反应。

3.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暴露学生的不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篇2

(一)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合理性

目前,哲学界对于传统生产力概念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争论,普遍认为传统教科书中生产力概念存在片面性,已经不能全面反映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的含义。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教材中的生产力概念,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一种解读,长期以来,指导着人类的实践,对于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即传统生产力概念有其合理性。1.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从人类的创造力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出发,把人类逐步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空前加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特别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通过科学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得了愈来愈多的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消费品,促使经济不断地快速增长。2.生产力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3]生产力作为社会总体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与它相关联的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力是构建整个社会历史大厦的核心要素,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都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无论哪一个国家,都紧紧抓住生产力总体或部分要素,促进生产力,进而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方面来说,传统生产力概念强调利用自然为人类发展所用,是抓住了生产力的核心的。3.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一的人,通过改变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活动,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己的需要利用自然和社会条件,不断促进自身的解放。可以说,生产力的发起是人自身,生产力的最终目的也是人自身,从人的本质的角度来看,传统生产力概念把人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一,把生产力的实践规定为人的实践,并强调在生产力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狭隘地将生产力仅仅看作是人类解决生计的一种手段,把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体素质发展作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最深刻的基础。这对于几千年来神创论”的观点,推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二)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局限性

社会在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在变化,传统生产力概念提出是在人类亟需摆脱自然的限制,不断创造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时代,对于那个时代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分强调生产力系统中的某些因素,导致了一系列关系到人、自然、社会发展存亡的大问题的出现,传统生产力概念存在局限性。

1.传统生产力概念以人为中心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从几个对传统生产力概念的经典表述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都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表述。强调单方面的人对自然的改造,从自然索取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财富,强调改造”和征服”自然为我所用,把自然放在与人对立”与掠夺”的位置上,而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沟通”和协调”。没有看到人对自然的受动性、依赖性,忽略了人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不可能超越自然。在这种观念误导下,人凌驾于自然之上,把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并作为人的价值实现的体现。事实上,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目前出现的生态危机,其实质就是长期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而无视自然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生产力的补偿的恶果,是人类未能处理好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的结果。

2.传统生产力概念强调社会生产力而忽视自然生产力。传统概念都认为生产力即社会生产力,而把自然生产力从生产力范畴中完全排除出去,这是生产力概念的共同特点。事实上,生产力概念既包括社会生产力,也包括自然生产力,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自然生产支持并推动社会生产,社会生产力也依赖并推动自然生产力。二者始终是相互联系、互动发展的。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因此,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可见,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的。

3.传统生产力概念缺乏可持续发展内涵。生产力概念是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反映的是财富至上”,即经济发展是首要任务”的物化思维,把生产力物化,把生产力的主体人也物化,物质财富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当人类把所有创造财富的行动纳入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科学主义和技术理性占主导,人类非理智、无节制地向自然界开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向自然索取,使生态问题全球化使人类面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存危机和人与人关系的社会危机。

二、生产力概念的新界定与内涵探索

传统教材中的生产力概念带有工业文明的时代特色,以人为中心,过分强调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方面,忽视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以及保护自然的问题。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既然存在以上局限性,根据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原则和要求,在人类进入生态文明形态时,需要生产力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文明,是对前工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是迄今人类对文明模式的最新追求,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处的全部努力和成果。也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因此,综合时展对生产力的要求,我们可以对生产力界定为:生产力是人类和谐利用自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挥人的主体性,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对生产力的这一新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生产力概念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概念的基础。在新的生产力概念中,人对自然绝不能再是征服和改造”的关系。自然界孕育了人类,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无论人类发展到何种程度,都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和发展。人虽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毕竟是最高级的动物,因此,人仍然要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造福。人类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既不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自然的奴仆,人与自然互利共生;自然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深刻影响着其它系统。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我们既要反对以自然为中心的纯粹保护主义理论,同时要反对一味追求财富的富裕论,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以求人与自然长期地和谐发展。新的生产力的概念必须从这个立足点出发。因此,人类利用自然的方式应当是和谐利用、友好利用,而不是征服”,否则就会破坏大自然固有的平衡。第二,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重生产力要素的有机结合。当今时代的最显著特点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但传统生产力概念并没有将科学技术单独列为生产力的要素,科学技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渗透到现代生产的方方面面,是现代生产力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应当确定无疑简单明晰、直截了当地将其界定为生产力,界定为生产力中一个同其他要素一样完全具有独立品格的要素。”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概念的表述中应有所反映,才能反映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占的位置。生产力包括很多要素,尽管学界在划分标准和具体要素方面还有不同的观点,但对劳动力的主体地位是确定无疑的,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躯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传统生产力三要素中,人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的动力。在明确了劳动者主体地位和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不能忽视其他要素,要重视各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发挥各种因素的最大作用,取得整体最优效果。第三,科学发展的方式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无论是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创新,都是对发展———根本上是对生产力理论的不断完善。在当前,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又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也为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定了方向。共产主义主张,不管什么样的发展,只有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才是真正符合人的本性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在当前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的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真正既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又能不断实现人的解放的生产方式,在与自然的和谐沟通中不断解放人类自己。

三、生产力概念新界定的现实意义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不应该否定传统生产力概念在工业文明时代的合理性。今天,我们应当立足和反映生态文明的时代精神,给生产力概念作重新界定。新的生产力概念,具有新的现实意义。

(一)生产力概念新界定符合可持续发展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这种文明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粗放性、功利性、掠夺性和征服性关系基础上的文明方式,对自然的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严重导致了世界性人口膨胀、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严重问题。工业文明条件下,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破坏大大超过了自然界自身的再生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其结果是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退化。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对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构成了严重威胁。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经过反思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无序发展而造成的全球性问题”,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满足自己的需要。由此出发探寻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人类需求的自控能力、以及人类活动的整体效益准则和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通过平衡、自制、优化、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可持续发展体现永久发展、全面发展、共同发展的原则。这是对经历了数百年的资本主义掠夺性占有的生产方式的颠覆,对传统生产力以人为中心、以当代人为中心,认为自然界是无限的观念是巨大的冲击。其提出的科学的观念无疑丰富了传统生产力概念的内涵。

(二)生产力概念新界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要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求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对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对生产力”做过论述,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是难以搞上去的,即使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可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重要的一环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也是目的。毋庸置疑,科学发展观在牢牢抓住根本任务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时代,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

(三)生产力概念新界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篇3

关键词:信息流,概念动力学,概念模型的动力学转型,术语学和知识技术一体化的模型

中图分类号:NO4;H083;E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2-0007-04

2003年底到2005年初,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术语学等。通信方式:。引言在科技领域中,知识以及作为知识单位的概念日益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更好地进行知识描述和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提供了更多的启发,也加速了信息流的进程,在空间上使信息得到了扩展。就信息而言,根本问题不是存在的信息太多了,而是对信息流秩序的研究太少了[1]。

梳理知识,是在所有领域中进行规范化知识传递的基础,实际上也是在所有领域里开展合作的根本前提。梳理知识并不直接涉及知识的内容,而是与储存和管理知识密切相关。

在文献学、图书馆学、语言学、信息学等学科中,术语学和知识技术处于中心地位,这两门学科的结合构成了所谓“知识和技术的智力基础设施”[2]。尽管术语学最初是一门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相脱离的、独立发展的学科,知识技术也是从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中诞生的(知识工程),但这两门学科在实践中相互补偿、吸收、适应和逐渐一体化,促使人们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术语学的发展,已经从以语言学或者符号学为导向的静态理念,发展到了以认知理论和科学理论为导向的认识阶段,更多强调动态的特色。术语学和知识技术这两个领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梳理知识的工作。通过这种工作,知识在积累过程中才可能井然有序,并且具有流动性[2]。

一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

产生的必然性每一个知识领域都是由概念组成的,这些概念都是依照严格确定的规则而相互联系成一个系统。主观上,概念是“思想要素”,也是“精神结构”(mentaleKonstrukte),它们是主体间为了进行交流而借助语言符号或者非语言符号得以描述的。概念的每一种描述,都意味着某种概念的确定或者标准化;某个确定的符号或者符号复合体,也由此对应到一个与某些确定的对象客体、过程或者事实情况(事态)有关的精神结构上了。在自然的标准语言中,一个词的含义是受语境或者上下文的制约而得以标准化的。欧根・维斯特把这样由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确定的对应关系称为“是-对应关系”(IstZuordnung)[3]。一个可确定界限的系统化知识领域,无论是在科学理论领域还是实践领域,或者技术领域,都需要标准化术语的存在。所谓的“标准化”,就是不断要在“状态”和“准则”之间进行区分,也就是要在“是-对应关系”(IstZuordnung)和“应该-对应关系”(SollZuordnung)之间进行区分。术语标准化的工作,不是限制人们只是做确定“什么是”(Wasist)的工作,而是它要将概念和概念系统在国家和国际水平上进行协调统一,要在命名系统中对名称进行确定。这个命名系统要代表一个特定专业学科的独立概念系统。

在术语学发展史上,存在过两种术语学研究方向:

1.基于专业学科(如:化学、医学、物理、科学技术等)的术语学研究(概念处于这种研究方法的核心地位);

2.基于语言学的术语学研究(名称处于这种研究方法的核心地位)。

这两种研究方向都有其时代局限性。术语学实践表明,二者需要相互结合。

从欧根・维斯特创立的普通术语学诞生起,就强调在国际水平上开展工作,注重国际化的理念[4]。基于这种理念,建立与具体专业领域相关,又配有多种语言的术语数据库是必然的。在术语数据库中,每一种语言都既可以作为起始语言,也可以作为目标语言。欧洲认知科学等研究成果表明,维斯特把概念作为“思想单位”的理念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四部分词语模型已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转换成一个动态的动力学概念模型,才可能更好地对概念进行描述;维斯特所强调的对概念进行“共时性”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拓展成“历时性”的研究方法,过去人们对术语静态的、只考虑暂时情况的研究,需要转变成一种“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的动态、长久的研究方法[5]。

二维斯特概念模型的动力学转型在基于语言学的术语学研究中,人们偏爱使用三部分词语模型,维斯特适应术语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将其发展成了四部分词语模型[3]。

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C.A.彼得里(C.A.Petri)的普通网络学理论[6],主张对现实世界中的系统和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和综合。主张在信息系统中,首先要对在时空中存在的系统内的信息流进行描述、计划和组织,而先不考虑这些信息流与人类或者机器是否相关。这种理论与维斯特的普通术语学很适合,因为从实践中得来的科学概念体系,运用C.A.彼得里的普通网络学理论中最基本的观点,是可以描述其过程的动态特点的。

维斯特的“名称”和“含义”这两个标识,可以作为运用彼得里的普通网络学理论的载体要素。在共时性的普通术语学研究中,人们只是在一个静态的时间点上确定概念的名称,而就历时性的普通术语学研究方法而言,需要人们把对概念名称进行标准化过程,与随着科技发展而变化着的含义进行动态对应。如果在维斯特的四部分词语模型中,加上作为表示流动关系的线性箭头,这就得到了维斯特概念模型的动力学转型,过去所有静止的关系都分解成了动态的过程,这是从彼得里普通网络学理论的基本系统模型(条件/事件系统)中得到的启发。

把维斯特四部分词语模型的各部分标上数字,不违背维斯特的初衷,得到图1所示的过程顺序:

区域1:某确定知识领域的可能对象客体世界;它本身只是重复描述无限宇宙的一个片段。但是在表面上,这些对象客体仅仅作为“精神结构”,在可觉察的事件里出现。

区域2:概念的世界;在其中,特征给抽象浓缩成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单位。

区域3:理想符号世界;作为概念的思想单位与之对应。

区域4:理想符号的现实世界;它给分解成若干种可能性,在技术系统中,运用人类使用的会话符号和书写符号,描述其存在的现实性。

这四部分的过程是可重复的。在现实当中,这个过程也是经常重复的,这就得到了一个受控制的概念动力学过程,它允许知识的增长和概念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实践中,概念的发展是自由的;但在此基础上,是可以为对术语进行标准化,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点的[5]。受控的概念动力学不是限制了术语学工作的开展,而是挖掘了术语学的潜力,因为静止的永久性的对应关系是不存在的。

三术语学和知识技术的一体化如前所述,术语学和知识技术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两个领域,但是,它们一直呈现出相互靠近和会聚的趋势。普通术语学是受具体专业制约的,术语学和知识技术一体化成一个统一和实用的体系具有其必然性。

知识库的建立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而概念若要表述得清晰,则必须通过术语的协调工作才能实现;术语是所有知识技术发展和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即使从组织变化所具有的内在逻辑性上看,术语学也是规范化的知识产生、知识获取、知识代表和知识传递过程启动的前提。知识技术的每一个领域,也是和系统化术语工作的某一领域相对应的(见图2):

概念的建立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术语规范的知识领域,是借助专家系统获取知识的前提;

立足于概念关系系统的知识领域,其分类方法和方法论,是进行知识代表过程和理顺知识秩序的前提;

为协调术语工作而制定的国家、国际化的普遍性基本原则,是知识传递的前提。

术语学和知识技术一体化的模型不具有静态的层级关系,它创立的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依赖关系。正如术语学界有一句名言所说:没有直观形象(或者观念)的概念是空泛的,没有概念的直观形象(或者观念)是盲目的。我们也可以说:没有知识技术的术语学是空泛的,而没有术语的知识技术是盲目的。

四结语术语学的发展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前提。近年来,中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诞生了很多相关著作,比如冯志伟先生的《现代术语学引论(增订本)》[7],以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同时,已经建立了一些基于术语的本体知识系统,利用这样的本体知识系统来控制知识工程的开发。术语标准化工作如果不为实际的知识技术服务,它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紧身衣”而束缚知识的发展。只有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才可能为改善人类的知识交流提供科学便捷的帮助。

笔者将在随后的几篇文章中,对当今世界术语学发展情况做一粗浅的比较性介绍,以期为了解和发展术语学理论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Oeser.DasAbenteuerderKollektivenVernunft[C]//EvolutionundInvolutionderWissenschaft.Hamburg:Parey,1988.

[2]GalinskiC.DieEinbindungvonTerminologie,TerminologiedokumentationundDokumentationindenfachbezogenenFremdsprachenunterrichtunterBerücksichtigungderEntstehungneürBerufeimBereichdesInformationsmanagements[M].Wien:Infoterm,1987.

[3]WüsterE.EinführungindieAllgemeineTerminologielehreundterminologischeLexikographie[M].Wien/NewYork:Springer,1979.

[4]OzekiS.WasistderBegriff?[C]//TerminologyandKnowledgeEngineering.Frankfurt:INDEKS,1987.

[5]FelberH.EntwurfeinesGrundvorschalgesfürdieprojektbegleitendeTerminologiearbeitdesCEDEFOP[M].Wien:Infoterm,1984.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篇4

“河流生命健康”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而是通俗意义上的管理评估工具。这样通俗的概念既可以在科学家、官员和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也容易被社会公众所理解。叶平:河流生命研究的方法论在当代人类与河流关系的历史发展中,长期存在两种极端的方法论:一是对待河流的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二是对待河流的极端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针对这两种极端的人与河流关系的方法论,其理论偏颇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河流生命研究的出发点、最终目的和评价标准,既不是人类中心论也不是非人类中心论,而是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论,主要体现在“协同的整体论”、“进化的价值论”和“像河流那样思考”。协同的整体论河流生命的研究,首先要突破传统的生物生命的概念,参考和借鉴维尔纳茨基关于“活物质”研究的协同的整体论。这里所说的“活物质”指的是生物圈内有机体的总和。维尔纳茨基提出“活物质”的新概念,其方法论在于“在地球化学中,生命的无数单个有机体的协同作用以有机体总和的形式表现出来,……必须引进表示生命的新概念。……在这里,不是把单个有机体放在首位,因为单个有机体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而是强调作为有机体总和的活物质,研究活物质的地质作用”。余谋昌教授认为,“活物质”是个新的科学概念,又是一种新的科学方法。类比“活物质”研究,河流生命的研究,要以协同的整体论为基础,扬弃传统的生命概念,在河流生态系统的层面界定和开展河流生命概念的研究。一方面,在思维上,把河流生态系统扩展到人类社会系统,在河流生态系统承载阈限内,界定人类社会生态系统需求的最大值;另一方面,把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扩展到河流生态系统,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保证良性运转所需的最基本要求范围内,界定河流生态系统需求的最大值。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在河流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协同的基点上,应当贯彻“有利于人类,有利于生态”的“两个有利于”的人与河流伦理关系的原则,以此作为河流生命研究的指导思想的伦理基础以及人与河流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理由和根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河流生命研究的任何层次都必须采用协同的整体论或系统论的方法,在论证河流生命过程中应当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可以根据河流生命问题要求的具体情况,采用整体论或系统论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还原论或简约论的方法,还可以把这两者的方法统一连贯起来应用。进化的价值论何谓进化的价值论?“进化”一词引用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的术语,是想阐释“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意思。进化的价值论是指关于人与自然共同进化的价值理论,把这种理论作为指导河流生命研究的原则和根据,就成为河流生命研究的方法论。P.C.卡尔宾斯卡娅认为:“‘共同进化’这一概念强调生物界和社会在最大范围内的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和相互补充。”在研究生物圈时不能脱离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脱离人的创造能力。仅仅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或仅仅在系统方法、信息方法、热动力学方法这些一般科学方法的基础上,都不能理解有目的活动的内容和作用。P.C.卡尔宾斯卡娅的观点对于指导我们的河流生命研究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她指出了人与自然协同进化或共同进化的主导方面是人而不是自然。更确切地说,我们在研究河流生命问题时包含着人对河流作用的结果负责任的伦理,这种伦理责任处于河流生命研究的首位并决定了这项研究的目的性。其次,她表明人与自然共同进化,是自然方向性和人类生活活动目的性的统一,蕴含着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意义。В.Б.索恰瓦在《地理系统学说导论》中,提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迫切任务”。他认为,人与自然共同创造,“是指人们所实现的旨在发展潜在自然力,以及增大人们有效利用地球空间能量条件的管理和措施系统。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基础,是利用自然界所固有的趋势和自然界的整体状况,并使之最优化。如果把卡尔宾斯卡娅与索恰瓦的观点结合起来,那就恰好形成了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对于河流生命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一是我们反对不顾自然方向性的一味“征服”自然的思想方法,当代生态危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不少教训;二是我们也反对那种不顾人的生存的单纯的荒野保护。我们开展河流生命的研究,坚持这种自然方向性与人类目的性的统一,坚持共同创造,决不能忽视人的现实性和历史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篇5

摘要:生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转变研究中蕴含的生态心理学思想,深化对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认识的同时,并进一步推动概念转变研究的生态化取向。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概念转变

一、引言

生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十年来,这一运动对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的最终解释都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嬗变有极大地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心理与教育领域掀起了儿童相异概念研究的热潮。在研究儿童相异概念的状况后,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相异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概念转变研究也从此得以兴起。概念转变研究旨在揭示儿童错误概念及其转变的规律,是科学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2]。因此从新兴的生态心理学视角探讨新兴的概念转变研究必然对两者的发展都有益处。生态心理学可以借此更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使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更趋成熟。概念转变研究则可以通过生态心理学这一新视角的审视,修正发展已有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概念研究更多的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3]。

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态心理学目前更多的还只是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取向,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已经独立的学科名称,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此将其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4]。

(一)生态心理学的界定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5],但按照不同研究者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理论把环境只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或者认为认知因素决定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性质;另一类则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环境和人的认知因素均不能单独起主导决定作用,只有两者交互作用才能决定人的行为或心理。我们可以把包括这两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广义的生态心理学,而把只包括后一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狭义的生态心理学。我们一般所指的生态心理学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则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界定为: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向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因此,生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

(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而为了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交互作用原则又衍生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1.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6]。

2.关于研究方法选择的原则

第一,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第二,多元方法组合原则。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3.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

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传统行为主义主张的单向因果模式。

三、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三大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概念转变研究中主流理论

1.基于认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Posner等人借鉴了库恩、拉卡托斯等当代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将学习者的概念转变与科学的发展相类比,提出了著名的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概念转变需要的的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dissatisfied)。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他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当个体遇到对原来的概念所无法解释的事实时,会引发认知冲突,这可以有效地导致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把各片段联系起来,建立整体一致的表征。(3)新概念的合理性。个体需要看到新概念是合理的,而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念相互一致;与自己其他理论知识或知识的一致;与自己的经验一致;与自己的直觉一致。个体看到了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是真实的。(4)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向个体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启发意义[7]。

2.基于本体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Chi等人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认识论层面,世界上的实体可归属为三个基本的本体论类别“物质”、“过程”和“心理状态”,每一个基本类别下又有若干的子类别,层层散开,构成三颗“本体论树”;在形而上学层面,许多科学概念属于“过程”类别下“基于条件的相互作用”的子类别;在心理层面,学习者倾向于将这些科学概念归为“物质”类别。正是在不同层面上本体论类别的差异,尤其是形而上学层面与心理层面分类的不一致,导致学习者概念的错误。当学习者将概念正确地归入其所应从属的类别时,概念转变即可实现[8]。

3.基于朴素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依赖内容的特殊性发展,儿童早期就对某一领域内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并对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而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世界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识是理论性的,是可以与科学家的理论相类比的,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能够在这个领域和哪个领域之间做出本体论的区分,例如对动物植物的区分;(2)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例如,儿童在运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进行解释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排除“反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3)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可以形成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即在儿童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下,儿童各自的朴素理论会在儿童所在的群体中经过“讨论”以及检验最终会达成一种“共识”,儿童会利用这种“共识”来检验或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9]。

(二)概念转变研究中现有的问题

概念转变理论发展初期,研究者多采用静态封闭的研究方法,对真实情境下的概念转变尚不能进行完满的解释,因此概念转变研究在问题、方法以及视角方面应进一步改进,使概念转变理论更具解释力。在研究问题上,概念转变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包括:学习者原有的概念像科学概念一样是有结构的,还是基于现象主义的零散知识;学习者原有的概念是被消除、被新概念取代,还是与新概念共存形成多重表征;概念转变过程是剧烈革命的,还是缓慢进化的;概念转变是否与学习者年龄有关;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概念转变研究应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将认知因素与情境因素相结合[2]。

四、生态心理学视角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启示

概念转变研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热点问题,那么在研究视角与基本研究方法上不可避免的继承了近代认知心理学固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最初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反对行为主义的“去心理学化”浪潮之中,但对行为主义所持的科学主义倾向则是全盘继承[10]。因此生态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实现了真正的变革,主要表现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探索“日常生活的认知”的兴趣与日俱增;第二,关注人类认知中的人体特性和个体内部限制性对日常生活认知影响的生态学研究;第三,对人类认知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生态学研究;第四,将认知加工与“真实生活”条件和个体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第五,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研究采用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二)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而具体的实例结合则表现在以下几点:

1.概念转变研究中概念生态因子

在概念转变研究之初,Posner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生态”的理论,认为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也会形成一个环境,它也是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人们对世界、知识、科学分类及文化和语言的认知与看法[7]。这个生态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各个元素(组成因子)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概念学习的进行,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新概念或者改变原有的概念,且概念生态的组成因子之间通常是相互关联着,概念生态呈现的是概念与个体心智环境间的关系,任何概念本质都是概念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后续的研究者提出许多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语言、历史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时的研究已体现出了生态心理学的交互作用原则,只不过强调的是过去现实环境影响的概念生态因子与当下的新概念的交互作用。

2.超于“冷”的概念转变研究

Pintrich等人认为,过于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学习者动机、情感的‘冷’的概念转变理论只能解释来自实验室的研究结论,不足以阐释真实课堂中发生的概念转变。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差别的,科学家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而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当学生不具有掌握取向的动机时,很难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并看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和合理性。由此,Pintrich提出要超越“冷”的概念转变,将学习者的动机与课堂情境因素纳入概念转变的研究中,动机因素包含目标、价值、自我效能感和控制信念,在概念转变中是潜在的中介变量,课堂情境因素包含任务结构、课堂权威和评价方式,在动机与概念转变之间起调节作用[2]。由此可以见到生态心理学主张的“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体现,有利的推动了概念转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避免了失去实际效用的危险。

3.概念转变研究中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

Treagust等人提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情感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构成三角形的一条边,三个维度相互交叉。它们从不同角度部分地解释了课堂中的概念转变:从本体论的角度,教学前学生倾向于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教学后学生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的比例从70%下降到44%、归入“过程”类别的比例从11%增加到47%;从认识论的角度,教学后不同的学生基因概念达到不同的状态,少部分学生能运用基因概念解决问题达到了有效性状态,另一些学生则只能达到合理性状态;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由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对基因概念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教师布置的认知任务没能促进学生的基因概念达到有效性状态,这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提供了实证依据[2]。可以看出这里生态化的研究又进了一步,不仅探讨真实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概念转变,而且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兼容各个理论。

五、结语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符号加工论和联结主义的竞争,内部效度和生态效度的争论,根本目的只在于希望获得对人类认知的根本把握。但由于时代局限,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在机械论世界观指导下忽视人类认知复杂性,试图在抽取环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人类认知的把握[6]。生态心理学取向出现后,提供了一种整体论世界观,使得掌握人类认知本质重新有了可能。因而可以设想,生态心理学所倡导的交互作用原则必将使得包括概念转变研究在内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带入一条整体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并将会取得丰富的成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易芳: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

[2]张建伟:概念转变研究模型及其发展[J],心理学动态,1998,6(3)33-37

生态系统理论概念篇6

摘要:凝聚态物理学作为物理学的一大分支,其研究前景十分广泛。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微观结构的学科。其通过分析构成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离子、原子、分子的运动形态和运动规律,从而对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认知。凝聚态物质是固体物理学的一个拓展方面,研究的物质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其具有多种形态。同时,凝聚态物理学也为材料研究引入了新的体系。本文就目前凝聚态物理学发展情况,对其中的基本概念的产生、含义及其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凝聚态物理学;基本概念;特点阐述

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需根据物质世界的层次化进行阐述效果会更加明了。作为一门至今仍然拥有丰富生命力的研究学问,凝聚态物理学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液态金属、溶胶、高分子聚合物等等物质的研究都和凝聚态物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凝聚态物理学发展历史和其理论支撑,是对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

一、凝聚态物理学发展历史

1、物质世界层次化

为了对凝聚态物理学基本概念进行阐述,首先就需要提到物质世界层次化的研究方式。纵观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发展,在二十世纪初,两大划时代的物理理论突破的出现,拉开了宇观物理学和微观物理学的探究序幕。两大理论即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对传统物理学的质疑和挑战。其中,狭义相对论修正了经典物理学当中的电磁学和力学之间存在的矛盾;广义相对论则是为近代物理学当中的天体运行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量子论的建立正式拉开了现代物理学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使得基于原子乃至更小系统的探究成为可能。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式正是基于这一种将物质世界进行分层的观点进行的,因为物理学当中的理论使用范围都有区别。例如,在宏观世界当中,牛顿力学成立;在微观世界当中,牛顿力学就难以支撑实验事实了。

2、凝聚B物理学的步步发展

从科学家开始探索微观世界开始,凝聚态物理学就悄然发展开来。科学家从原子物理出发,深入到原子核内外空间的研究,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粒子的基本特性,建立了多代高能粒子加速器,使得近代微观物理学探索出中子、夸克、轻子类的微观粒子。同时,近代物理学的一条研究途径也是将原子物理作为基本主线。在这条研究主线当中,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向结合,奠定了固定物理学的基础。固定物理学的逐渐发展扩大,演变为了凝聚态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宏观到微观。其结合到其他学科(材料学、化学、生物学等)共同创新,取得了巨大成果。

二、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阐述

1、基本理论

凝聚态物理学基本概念中最重要的基础则是构建这门学科的理论支撑。其基本理论当中的核心即是量子物理和经典物理。根据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量子物理理论推动了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使其对众多实验研究成为可能。经典物理理论在凝聚态物理学中并非一无是处,仍在一些研究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两种理论知识在凝聚态物理学当中的应用都存在着自身的适用范围,下面对其进行比较说明。在中学物理中我们初步了解到,物质粒子具有二象性――粒子与波。在粒子的二象性当中,粒子所具有的波动性使得量子力学有别与经典力学。二者的适用范围的界限通常是一些临界温度、直径、场(电场、磁场)强等方面。

2、凝聚现象

凝聚态物理学的基础概念即是凝聚现象,然而凝聚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随处可见的。大家都知道,气体可以凝结成固体或者是液体,液体和固体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液体的流动性。根据量子力学等理论分析,在某些临界温度附近,物质之间就发生凝聚现象。发生凝聚现象的物质往往具备一些新的物理性质。例如物质原有的沸点、导电性、光敏性等发生改变。

3、凝聚态物质的有序化

根据中学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可知,物质反应在平衡状态时,其系统能量内能与熵等因素的影响。系统物质内能的上升使得系统趋于不稳定性,使得熵值增加。当温度下降时,凝聚态物质则趋于熵值下降和系统稳定,研究发现,凝聚态物质往往是某一种有序结构的物相。大量物质粒子所组成的系统表现出来的直观特征即是位置序,这也说明不同的粒子直接是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当然,也存在着粒子相互作用较弱的情况,其宏观表现即是粒子无序分布。在经典粒子系统当中,使得系统有序化的物理基础则是粒子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可当作是量子力学当中的一个问题处理。根据中学知识我们知道,在量子力学当中,物质粒子存在着位置不确定性和动量不确定性。根据上述进行总结,凝聚态物质是空间当中的凝聚体,而相对空间往往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位置形态空间,另外的一方面是抽象的动量空间。凝聚态物质的有序化在这两个空间当中的存在形态极为丰富。

三、研究概念阐述

凝聚态物理学当中基本的研究概念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固体电子论。对固定系统当中电子的行为研究是凝聚态物理学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按照电子行为的相互作用的大小,又将其分为三个小的区域。首先是弱关联区,这个区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也是构成半导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其次是中等关联区域,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的是一般的金属和强磁性的物质,其构成了磁铁学的物理基础。强关联区受能带理论发展的影响,目前其研究还有待开拓。第二是宏观量子态。宏观量子态研究当中对某些物质的超导现象的研究是一个重点,一些非常规的超导体研究也是目前科学家所努力的方向。第三是纳米结构与介观物理,凝聚态物理学对于一些简单物质的研究已经较为清楚。按照不同物质材料的结构尺度进行探究是凝聚态物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纳米结构和介观物理需要量子理论进行支撑,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材料和器件的复合体,同时创造出一些具有优良性能的物理材料。

四、总结

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量子力学,目前量子力学的发展已经趋于完备。由于凝聚态物理学设计大量微观粒子的研究,其复杂程度较高,需要研究者从实验、计算、推演等方面开展研究。凝聚态物理学作为一门高新技术,其研究前景十分广阔。只要充分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加以探究,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端,金国钧.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J].物理学进展,2000,20(1):1-21.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年实践报告范文(6篇)
  • 下一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