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6篇)

时间: 2024-01-09 栏目:公文范文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篇1

一、背景

我市位于江淮之间,地处里下河腹部,水网纵横,有“锅底洼”之称。易受西风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阶段性降水集中期,形成局部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暴雨、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可能出现,加之我市防洪战线长,险工患段多,容易受到雨涝和干旱的威胁。广大农村地区管粪、管水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水源污染较严重。伤寒、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一直是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雨涝、干旱、高温等是非常重要的流行因素,经过多年努力,我市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势头初步得到遏止,但引起肠道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原有的肠道传染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等新的肠道传染病又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新的威胁,防病工作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流行。但是,只要我们切实做好预案,强化防病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防治措施,就完全可以控制疫情的发生与蔓延。1991年抗洪救灾,1994、1997年的抗旱防病,2000年抗击特大龙卷风的袭击以及2003、2006年的抗洪救灾,实现大灾之年无大疫,就是抗灾防病成功经验的有力说明。

二、目标

根据省和市抗灾防病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今年我市传染病防治以霍乱、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肝炎、伤寒等肠道传染病为重点,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综合防治手段,减少发病,控制流行。力争霍乱不发生中高强度的流行,努力降低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控制感染性腹泻并发肾衰病例的发生。力争不发生暴发和大的流行;全年伤寒、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控制在稳定的水平,力争不发生暴发疫情。

三、对策和措施

(一)对策

根据前几年抗灾防病工作经验和目前疫情特点,今年夏秋季节要以防治霍乱、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肝炎、伤寒、痢疾和食源性传播的疾病为主体,以强化健康教育、饮用水消毒和食品安全管理为主导,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降低蚊、蝇、鼠的密度,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开展疫点、疫区处理,切实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

(二)措施

1.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与新闻媒介密切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防治知识。按照“高密度、大容量、广覆盖、多反复”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要重点突出宣传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到无证饮食摊点就餐,自觉坚持饮用水消毒,增强人民群众卫生意识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2.加强水质监测和水源保护,搞好饮用水消毒

⑴一是加强对各级自来水厂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切实做好水源的保护工作,督促及时清理取水口附近淤泥和水面漂浮物;二是加强净水设备和输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三是根据水源水质,及时调整净水剂和消毒剂的投入量,延长水质消毒接触时间,保证出厂水余氯不低于0.3mg/L;四是督促自来水厂做好自身的水质检测工作,确保出厂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灾情较重地区及水源性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的乡镇防保所要加强对水厂出厂水的水质监测,特别是七、八、九三个月市卫生监督所和监督分所要增加监督频次,坚决依法办事、依法管理。

(2)城区应重点加强对自来水厂、自备水源的监测监督,增加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覆盖面,继续抓好二次供水水箱(池)清洗消毒工作,防止二次供水的污染,保证群众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3)对农村分散式供水地区,按1991年抗灾防病的要求,推行“五一”法饮用水消毒,灾情严重时,要因地制宜,向广大群众进行卫生宣传,指导群众选用较清洁、污染少、水流较大的地面水或井水,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车船到大河运水,并做好消毒工作。

(4)爱卫办等部门要加强对灾区人畜粪便以及生产和生活垃圾的管理和消毒工作,指导渗漏厕所的修复与消毒,督促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市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市直医疗单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转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医院污水达标排放。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1)加强对熟食业的管理与整顿,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对街头食品摊点处理按有关要求逐步做到划行归市,定点经营。经营食品应烧熟煮透,符合安全要求。

(2)对饭店、宾馆等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强化餐具的消毒监测,提倡热力消毒,防止交叉污染,严防病从口入;对大型会议、重大节日及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的聚餐、宴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坚持24小时留样制度;对学校食堂、学生配餐、街头快餐等加强监督;加强对农村土厨师及红白宴席的卫生管理,确保安全卫生,严防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3)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制观念,依法开展预防性和经常性食品安全监督,在做好城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提高监督频次,对查出的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严肃查处。

4.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降低蚊、蝇、鼠密度

搞好环境卫生,组织专业人员指导群众及时清运垃圾、人畜粪便和病畜尸体。要做到在发生洪涝灾害时,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消毒工作做到哪里,对洪水淹没的住房、公共场所要及时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对临时搭建的帐篷,窝棚进行灭蚊灭蝇,防止鼠害,对垃圾、粪便要集中运送消毒,洪水退后要重点做好蚊蝇孳生地的清理、消毒处理,努力降低蚊蝇密度。

5.加强疫情监测,严格疫点处理

(1)全市今年从4月1日起全面恢复肠道病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注视疫情动态。

(2)凡发生霍乱、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疫情,必须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要立即派出抗灾防病疫情处理机动组赶赴现场参与和指导疫点、疫区处理,首例或局部暴发应及时向市卫生局和市政府汇报,并报请上级单位派员指导。

(3)散发疫点均要由乡镇防保人员到现场处理,暴发疫情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员指导参与处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全市传染病疫点(区)处理质量的调查与控制。

(4)充分发挥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开展群防群治,使各项防病措施落到实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把突发疫情、灾害事故的伤亡控制到最低限度。

6.强化制度意识,明确职责分工

(1)认真抓好4-10月份的肠道病门诊,切实按照《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试行)》的要求开设肠道病门诊,充分发挥肠道病门诊疫情监测前哨的作用。健全腹泻病人登记、检索制度,注意对疑似病人、流动人口、饮服行业和来自疫区内的腹泻病人四类重点人群和高度疑似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病人的采样送检,确保及时发现霍乱及其它肠道传染病。

(2)健全完善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腹泻病门诊执行旬报制,并建立零病例报告制度。

(3)强调就地隔离收治抢救病人,严禁村级截留收治传染病人。严格疫点疫区处理制度,做好病人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工作。

(4)组织医疗抢救机动组,随时待命赶赴疫区参加救治工作,力争不死人。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订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的规定,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协调各部门配合,保证一旦出现灾情、疫情能迅速及时有效地组织抵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遏止疫情的蔓延。

2.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确保多项防病措施的落实

在市政府、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与广播、电视、教育、公安、司法、水利、财政、民政、交通、环保、食药监等部门密切协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宣传、教育、疏散以及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奋斗目标,为全市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

本院按要求设置公共卫生科,切实增强履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的能力,并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保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必备条件。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组织督办检查工作。医院公共卫生科负责组织相关科室落实各项公共卫生职能;医院医务科负责医疗救治和相关培训;医院临床科室负责落实本科公共卫生职能。

二、认真做好健康教育

利用黑板报及讲座等形式,及时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公共卫生教育、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公共卫生教育、传染病与季节性疾病的防治教育、常见救护知识教育、用药知识教育,以及康复医学知识教育等,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三、传染病防治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及时收集疫情信息资料,按时汇总,准确及时上报;认真做好肠道门诊登记工作,特别是每年五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对肠道门诊的病人认真登记,完成霍乱检索工作;成立发热门诊,完成疟原虫检索工作,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四、预防接种工作

在本院妇产科设置预防接种室,持证上岗,严格按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接种。

五、公共卫生培训工作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新入院的医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等相关内容。

六、加强重症精神疾病和死亡监测管理工作。

七、成立医院感染科,按要求布局,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篇3

当前正值肠道传染病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且又临近学校、托幼机构开学之际。为进一步加强我区肠道传染病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各医疗卫生单位、学校、托幼机构要充分认识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积极发挥学校医务室、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的作用,切实把传染病防控工作抓好抓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预警监测,有效处置疫情

各医疗单位要进一步规范肠道门诊、发热门诊工作,做好预检分诊和诊治工作,重点加强儿科、急诊科、留观室、输液室等关键科室的院感管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医疗单位危重病例的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区疾控中心要加强疫情的主动搜索和实验室检测工作,安排专人动态监控传染病疫情信息,及时分析和研判疫情。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并按时上报区卫生局。

各学校、托幼机构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向辖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区疾控中心报告,配合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疫点消毒处理工作,必要时可采取停课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学校、托幼机构是肠道传染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点防控单位,在开学后要继续按照有关传染病要求,切实做好晨检、巡查、缺勤登记工作,发现有发热、咳嗽、出疹、头痛、呕吐等症状的学生,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其去医院就诊,直至病愈方可返校,同时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开展疫情报告。

托幼机构应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间接接触传播,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寝室等活动场所的通风换气。如果发现保育员、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出现发热、咳嗽、出疹、头痛、呕吐等症状,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医,同时做好健康宣传工作,教育小孩养成勤洗手、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的良好卫生习惯。

强化培训工作,加大健教宣传力度

各医疗单位要对医护人员进行有关肠道、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诊疗规范培训,各学校、托幼机构要做好教师、保育员等有关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为有关培训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篇4

【关键词】土源性肠道线虫:感染率;调查;诏安;福建

中图分类号R38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23-0080-02

doi:10.14033/ki.cfmr.2015.23.042

诏安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闽粤交界处,毗邻广东省饶平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3°35′~24°11′,东经116°55′~117°22′。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3℃,1月平均气温14.9℃,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0.6℃。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居全省之最,气候温暖潮湿生态环境适宜肠道寄生虫的栖息繁衍。为了解诏安县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现状,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5月在诏安县开展了人群肠道寄生虫病感染状况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以乡镇为单位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得南诏、桥东、梅岭、深桥为调查乡镇,中签乡镇再次以村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北关街道、桥园、林厝、深桥4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人数不少于500人。

1.2调查与检测方法

调查前先对中签村3岁以上常驻人口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造册,每人采粪便50g冷藏后送县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用Excel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人群与街道、村感染情况

共粪检2057人,总感染率3.7%,检出土源性肠道寄生虫3种,其中蛔虫感染率0.5%、钩虫2.8%、鞭虫0.4%,钩虫感染率与蛔虫、鞭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5.6,P

2.2男女感染情况

女性感染率为5.3%(56/1064),男性感染率为2.1%(21/993),不同性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20,P

2.3年龄组感染情况

3~20岁组感染率为2.0%,20~40岁组感染率为1.9%,40岁以上组感染率为6.3%。城区各年龄组感染率无差异,农村地区4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5.6,P

2.4职业感染情况

由于土源性肠道寄生虫虫卵需通过泥土介导发育才能形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因此人群职业分组分为三组:农民组、非农民组、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组。各职业人群组土源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农民组5.0%(49/981)、非农民组2.5%(18/712)、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组2.7%(10/364)。农民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职业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7.44,P0.05)。详见表3。

3讨论

土源性线虫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等。土源性寄生虫可对人体产生巨大伤害,蛔虫的幼虫、成虫阶段均可致病,成虫的危害性更大。

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的整个移行过程中,可对肠、肝、肺、微血管及淋巴组织等引起机械性损伤,或因幼虫本身及代谢产物作为抗原,诱导变态反应,重度感染时,幼虫可进入体循环,侵入多个器官,引起异位损害,成虫主要引起人体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并发症及异位寄生,导致肠梗阻,以及胆道、胰管、阑尾等蛔虫症,严重时可以致命;鞭虫主要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消瘦、乏力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大多发生严重腹泻或者Reiter综合征,极重度感染者,成虫附着于直肠黏膜,可引起慢性痢疾,伴有腹痛和严重的里急后重,偶尔可致直肠脱垂。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患者慢性失血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贫血。钩虫的成虫咬附在患者的小肠壁上边吸血、边分泌抗凝物质,使形成的伤口发生凝血障碍,同时成虫还经常更换咬附部位,而留下的伤口仍不断渗血,也有钩虫寄生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报道,严重钩虫患者因贫血、全身浮肿而丧失劳动能力。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被国际上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指标[1]。本次调查人群感染率为3.7%,检出土源性肠道寄生虫3种,其中蛔虫感染率0.5%、钩虫2.8%、鞭虫0.4%,与2007年漳州市基线调查得出的感染率结果比较钩虫12.69%,鞭虫2.16%有明显下降[2]。这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大卫生环境综合治理,农村自来水的普及以及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肠道寄生虫传播途径得到有效控制[3]。钩虫感染是诏安县土源性高感染率肠道寄生虫,主要是诏安县虽然已实施改水改厕政策,但仍存在人畜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而直接被用于浇灌农作物的普遍现象,农民经常赤足下地劳动而易感染钩虫等肠道寄生虫。

中心城区感染率明显低于农村地区,农民感染率高于其他职业,这主要与农民暴露机会多、防护意识差有关,这些人多数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喜欢喝生水,生吃瓜果,下地干活时个人防护做不到位,喜欢徒手赤脚劳动,而且为了节约成本喜欢用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使得这个年龄组肠道寄生虫感染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容易感染寄生虫病[4-5]。

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男性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平时田园管理一般由女性劳动力承担,女性感染暴露机会多于男性,这也是女性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于男性的主要原因[2]。

肠道寄生虫感染具有普遍性、流行面广,不同年龄组感染情况有差别等特点[6]。调查显示40岁以上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这是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大多进城务工,承担农田工作主要是40岁以上老年人,这部分人群由于自我防范意识较差,不良生活习惯多,进而容易受到感染[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综合防治措施的完善,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逐步呈降低的趋势,但并不是没有感染,相当一段时间内感染率和发病率仍会处在一个较高水平[8]。通过本次调查,诏安县土源性肠道寄生虫防治虫种为钩虫,对象以农村高年龄组女性为主;采取实施改水改厕政策,人畜粪便严格无害化处理;改善卫生居住环境;加大宣传健康教育及卫生常识,可使患者了解到一般的肠道寄生虫都是以口为途径感染到人体的[9]。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立体化宣传工具,普及人体肠道寄生虫防治知识,让广大群众知晓肠道寄生虫的危害;提高居民健康意识等综合措施[10]。

参考文献

[1]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办公室.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5)增刊:332-339.

[2]许国防.漳州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病基线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12):932-934.

[3]郁伟芬,周仁仙,沈璐.农村改厕对肠道寄生虫的控制效果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2):47-48.

[4]丁桂生.南通市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9):3-4.

[5]李莉莎,陈宝建,张榕燕,等.福建省土源性吸虫感染流行现状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30(2):95-99.

[6]窦春艳,郝家禄.某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效果的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598-599.

[7]马杏宝.2002-2009年上海市人群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2011,11(6):693-697.

[8]丁素铮,张瑾,杨晓明.健康教育在防治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7,8(5):304.

[9]杨莉.浅析儿童肠道寄生虫的危害与防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26(11):72-73.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篇5

关键词:仔猪疾病;猪痢疾;初生仔猪低血糖;仔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副伤寒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24-03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养猪业也发展迅速,已在世界养猪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每年中国动物疫病发生猪的死亡率可达到8%~12%,这其中包括多种仔猪疾病。这不但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仔猪一般指出生至2月龄或7~10周龄的小猪。在仔猪生长的初期,由于机体系统还不发达,特别是消化系统,常常会引发一些仔猪疾病。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了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也对养殖户甚至规模化养猪场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这些仔猪疾病的发生也会对养猪业副产品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三处规模化养猪场,对仔猪常见的疾病的发生情况、治愈率和死亡率进行了调查。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使规模化养猪场对仔猪疾病进行有目的、有效率的防治,以减少养猪场的经济损失,同时保证人类的饮食健康。

1材料与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某3处生产基础数据接近的规模化养猪场(表1),对养殖场内仔猪进行初生仔猪低血糖病、仔猪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的发病率、治愈率和死亡率进行调查。

初生仔猪低血糖病判定标准及治疗方法:仔猪出生1周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初生仔猪的血糖含量,结果值在2.5mmol/L以下,且伴有猪衰竭、步态蹒跚及乱撞,全身颤抖和抽搐,患猪体温下降,四肢冰冷等临床症状[1]。治疗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20mL腹腔注射,直至患猪自行吮乳为止。同窝仔猪用20%葡萄糖口服,每头5mL,4~5次/d。母猪用葡萄糖粉拌料,50g/d,连喂3d。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判定标准及治疗方法:一般2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12~24h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体重迅速下降,仔猪明显脱水[2]。采取病死猪小肠作冰冻切片或用小肠黏膜抹片,风干后用丙酮固定,进行荧光抗体染色,水洗,镜检,可见到绿色荧光。治疗方法:在发病后,迅速隔离病猪,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饥饿、脱水和酸中毒。

仔猪黄痢判定标准及治疗方法:常发生于日龄在7日内的仔猪,其中以日龄在3d内的仔猪最为多见,尤其是仔猪在出世后的24h内,最易感染该疾病。具有该疾病的仔猪常有腹泻症状,其腹泻物为黄白色或是黄色。将收集的病料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挑出红色的菌落,接种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两者的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24h。经过24h的培养后,会有溶血现象出现。若挑取菌落,采取革兰氏染色,并进行镜检,可观察到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等大小。将培养24h的培养液喂服给为吃过初乳的仔猪,12h后仔猪出现该疾病的相关症状,则可确认在仔猪黄痢[3]。治疗方法:根据病猪的体重,按照4~8mg/kg体重的比例,给予病猪肌肉注射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2次/d。

仔猪白痢判定标准及治疗方法:10~30日龄仔猪易感病,10~20日龄最多发,10日龄以内和30日龄以上的仔猪则很少发生;突发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或浆状粪便,有特异腥臭味;剖检可见病变主要在胃和小肠前部[4]。胃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性肿胀;胃内有少量凝乳块和气体;肠壁菲薄,呈灰白色、半透明,肠黏膜易剥脱。治疗方法:新霉素5mg/kg口服,2次/d,连服3d。用调痢生治疗仔猪白痢,发病后及时按100mg/(kg·bw)剂量用药。

2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三处猪场中仔猪黄痢平均发病率最高,达42.18%。仔猪低血糖病的平均治愈率最高,达88.89%。另外平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仔猪白痢,达26.46%。在三猪场中并未发生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3小结与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发现,调查的四种仔猪疾病发生、治愈和死亡情况各不相同,但都对养殖业造成了生产性能和经济上的影响。

仔猪白痢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排泄灰白色、腥臭、糊状稀粪为特征[5,6]。而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疾病,是初生仔猪在早发性大肠杆菌的影响下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临床上这两种疾病要加以鉴别。对于发生白痢及黄痢的仔猪,应加强仔猪和母猪的饲养管理;并且对圈舍及引种要严格的消毒,对仔猪进行定期免疫[7,8]。仔猪黄白痢是规模化养猪场常发生的仔猪疾病,虽然本研究调查的三个猪场该病是仔猪疾病中主要发生的疾病,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可控制得范围内。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患病猪精神呆滞,食欲废绝,口渴贪饮,体温40.5~41.8℃,排黄褐色水样粪便,有时呈喷射状,内含乳凝乳块,腥臭[9]。对于仔猪腹泻要做到“防重于治”。要精心护理,注意防寒保暖,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供给全价料且适口性强,容易消化,并在料中加入0.05%的土霉素钙盐,既可预防胃肠道疾病,又可促进生长发育[10]。

初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其多发于1~3日龄的仔猪,冬春季多发,如治疗不及时,病猪会迅速死亡。在本试验中,该病的平均发病率、治愈率及死亡率表现并不突出。仔猪出生后2d突然发病,迟的3~5d后出现发病症状。初期患猪精神不振,四肢无力,不愿吮乳,离群伏卧或钻入垫草,嗜睡,皮肤发冷、苍白。后期卧地不起,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痉挛或惊厥,空嚼,流涎,肌肉颤抖,眼球震颤,角弓反张或四肢游泳样划动[11]。

本研究从实际出发,调查黑龙江地区三处规模化养猪场的仔猪疾病情况,分别对初生仔猪低血糖症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发病率、治愈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本研究不仅为养猪业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今后仔猪疾病的防治建立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德祉,葛云飞.新生仔猪低血糖病的诊治报告[J].现代畜牧兽医,2010(5):54.

[2]段永红.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1):60.

[3]侯宝华,王景春.仔猪黄痢病的防治[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6):08-09.

[4]魏杰,韩方伟,林建平,等.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和治疗[J].畜牧与兽医,2009,41(3):112.

[5]刘伟.仔猪白痢的鉴别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182.

[6]宣长和.猪病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闫中一,张海龙.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制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7-8):81-83.

[8]罗焱荣.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分析[J].华章,2013,26:352.

[9]蔡吉松.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J].贵州畜牧兽医,2013,37(1):30-31.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篇6

健康报讯卫生部5月3日发出通知,强调加强春夏季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各级卫生部门把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蔓延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做到有效预防、有效控制、防治结合、以农村为重点,针对本地区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和重点问题,周密部署,制订预案,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并建立健全部门间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通知指出,今春以来,我国部分县市先后出现了手足口病、甲肝、麻疹等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威胁。

当前,各地要按照《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疾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切实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特别要对学校、托幼机构、建设工地、农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地加强疫情监测;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措施的落实;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预防控制、临床诊断和救治水平,做好相关检测试剂、疫苗、消杀药品及医疗救治所需物资的储备工作;各地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发生;要采取多种形式,全面科学地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手足口病已被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中国新闻网中国卫生部5月2日23点30分紧急《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并决定从当天起,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卫生部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防控指南》将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和公众预防以及疫情应急处置。

“防控指南”要求各地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各省每周五将本省已完成实验室检测的病例个案调查结果传至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及应急处理办公室。

安徽出台手足口病患者新农合补偿待遇标准

健康报讯安徽省财政厅和卫生厅5月6日联合出台手足口病参合患者医药费用补偿待遇新标准。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清明节的历史典故(6篇)
  • 下一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