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6篇)

时间: 2024-01-09 栏目:公文范文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篇1

1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农业已经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各种问题,尤其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有很多阻碍。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必须要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力度,通过开展试验、示范、培训等工作,将农业机械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中,进而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机械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能够加快农村经济建设,进而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

2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推广硬件不足

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硬件设施不足,导致农业机械推广效果不佳。例如,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时,技术设备不健全。同时,缺少农业示范基地,推广人员由于推广部门的硬件不足,进而导致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不顺利,农业生产水平未能得到明显提升。因此,由于推广硬件不足,使得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面临严峻挑战。

2.2推广对象的文化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造成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困难的原因与推广对象文化素质较低有一定关系,由于推广对象的自身原因,使得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严峻的挑战。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而农民为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对技术的理解和学习有很大困难,甚至对农业机械技术认知不足。因此,推广人员在推广农业机械技术上运用时间较长,而且难度非常大,进而对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乡镇农业机构的不断完善,农业机械技术被各种机构加以采纳,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在推广技术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农业机械技术管理制度,并在管理制度的指引下组织进行技术的推广。然而管理制度存在着不健全之处,它未能结合农业机械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制度,导致推广方法和服务较为单一,使得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未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3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策略

3.1健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健全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能够提高地区农业的生产能力,并提高农业产量,进而加大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力度,并通过健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来实现经济增长。首先,作为农业机械技术带头人,应加大乡镇示范点的建设力度,推广人员深入基层群众做好试验、培训等服务,为农民做出正确的农业指导,尤其是加??农业机械技术知识的讲解,让农民对该技术有深刻认知;其次,推广人员还要了解农民的需求,并制定详细的推广方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推广,从而确保农民更好、更快地学习到丰富的农业机械技术知识。此外,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负责,并且态度良好,解答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为广大农民做好周到的服务。通过在健全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指导下开展推广工作,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有全方面的了解,并且将该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业生产产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3.2建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建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可以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并为广泛农民提供推广服务平台,农民和推广人员可以借助于该平台相互交流。当地政府可以在各乡镇都建立农业机械生产公司,与地方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加强交流,实现农业机械技术全面推广。此外,推广人员将该技术进一步向农民推广,发挥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平台的作用。

3.3加强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认知

农业机械技术要想得到良好的推广,必须加强农民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认知,并改变农民传统观念,进而接受全新的技术思想,并让农民将农业机械技术与实际农业生产相结合,最终促进农业良好发展。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在开展推广工作前,不要一味地讲述农业机械技术知识,而且向农民阐明该技术对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农民从根本上接受农业机械技术。此外,推广人员在推广过程中一定向农民传授基础农业知识,农民对农业知识结构有一定了解后,再循序渐进地对其讲述农业机械技术,这样有利于推广工作的开展。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农业发展;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

1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效率和水平已经成为了各项生产技术的衡量标准,农业生产中也同样如此,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要做好现代化的管理,提升种植技术的管理,做好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合理的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农业机械化技术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有效的减少了农民的工作强度。现代农业发展中必须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农业机械化技术,这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1]。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效率普遍较低,消耗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

2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难点

2.1缺乏完整的推广体系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受到农业部门直接的管理,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推广计划,做好推广项目的确定和管理,但是当前许多的农业部门缺乏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了解,所以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没有足够的规划,并没有纳入到政府的正常议程中。

2.2农民综合能力低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并不是单方面的,也需要农民对机械化技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合理的进行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但是当前农民的综合能力水平相对较低,对现代各种农业机械都缺乏了解,难以全面掌握和使用新型设备,这也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一个难点[2]。

2.3推广意识薄弱

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许多的基层政府人员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也就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受阻。

3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策略

3.1多做实验,示范带动

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最好的推广方法就是进行田间地头的试验,做好田间试验工作,让农民看到机械化技术带来的高效。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试验,定期召开现场演示会,为农民做好技术的宣传和讲解,农户看到机械化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对农业生产应用机械化技术经济效益有一个直接的了解[3]。

3.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在农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农机资金补助是做好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前提之一。在机械化技术还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时,政府需要做好补助金的下发,通过补助金来带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并且很多农民难以担负大型机械设备的投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财政方面的支持,加快农村的建设发展,使得农民有足够的资本去购买农业机械,从而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3.3加强宣传力度

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点所在,在农业机械的推广过程中农民对机械设备的认识还不够充分,认为新设备会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不敢去购买,所以极大的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的引导教育,在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要做好对农民的宣传,使得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有更多的了解,要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培训工作,定期通过多种渠道对各类机械化技术进行宣传、讲解,从而促使广大农民可以了解到各种机械化新技术的操作过程,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应用,有效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4]。

3.4做好推广项目计划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需要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好项目的推广。根据所属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机械技术的宣传,还需要结合政府的农机推广工作安排,和本地的农机技术推广方案做好配合,使得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篇3

本文将农技外包服务看作一种技术商品,通过微观视角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农技外包服务产生的实际收益及利益分配问题,以期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将农民与农技人员或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农技外包是指基于我国农村的现实状况,由农业技术发包机构或农户按照实际需求,向具备农技供应能力的农业企业或农业研究机构提出外包任务及技术质量、价格、时间、数量等控制要约,具备条件的农业接包组织按照外包合同将农业技术供应给发包企业的一种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农技外包从形式上表现为机械型技术外包和生化型技术外包。机械型技术外包是指利用农业机械设备替代传统农业劳动力,用以减少劳动强度的各项技术服务,其中农机跨区域作业可以认为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型农技外包行为。生化型技术外包是指通过提供良种培育、水肥田间管理等农业技术,改进农作物内部生物机能,提高作物单位面积生产效率,增加农业收入。就农技外包的两种形式而言,机械型外包技术可替代性较强,使用技术的风险较小,技术效用明显且容易被劳动者接受,而生化型外包技术投资周期长,技术使用的风险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较高。对于广大农户来说,其所需要的农业技术成本及农技成果的寻找费用较高,而单个农户又不可能掌握高端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因此,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农户应完成自身最擅长的部分如农作等,剥离其他部分改用“购买服务”,提升农户自身核心竞争力,以达到技术、资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增加个人收入。同时,可以利用大量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实现各项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从农技外包的含义中能够发现其构成因素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参与人。农技外包的发包人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由村集体代表农户进行农技发包行为,二是广大农户直接参与农技发包。从目前农村现状看,在农村经济、科学文化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应以村集体等行政机构为发包方(卢光来、鲍治秀,1994)。这样可以借助一定的行政力量协调各方行为和关系,履行外包合同,最大程度上保证农户利益。农技外包的承包人可以包括政府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人员及相关技术人员与供销公司联合组成的承包集团等。(2)承包合同。承包合同是整个农技外包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核心内容,是规定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性文件。完整的农技外包合同应当包含农技形式、原则、规模、期限、技术措施及操作要求、验收的标准与方式、违约责任、考核方式等。(3)实施条件。农技外包是在我国农业发达地区农户有效需求得不到实际满足的条件下出现的,因此,农技外包的实施条件为本区域农业经济较为发达,技术需求量大,农户较为开明,易于接受新型农业技术。同时,拥有大量农业科研人员和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支持是农技外包得以实现的保障。

二、技术外包服务供需行为及作用分析

农技外包在形式上表现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农户对农业技术进行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质上是将农业技术看作一种技术商品,即需求主体采用农业技术成果,供给主体提供新型技术,供需双方以技术商品价格或各自利益为依据确定交易行为,共同分享新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技术商品交换、实现农技外包服务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是物质利益,即农业技术交换双方都能获取合理的经济利益。从农户的角度来看,新技术的采纳是农户对新技术成本收益分析及对新旧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农业技术交易活动能否完成的关键是采用新技术的预期净收益要大于传统技术(李宪宝,2011)。具体来说,农户采用农技外包服务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农户对风险的好恶。农技外包服务的使用对农户来说意味着风险和收益权衡之后的决策行为。在高收益通常伴随高风险的原则之下,农户依据个人对生产条件的判断和各自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数量农业技术进行农业生产。(2)农户收入水平。农民收入的高低是现代农技外包服务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依据对农技需求形成的动因来看,农户收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农民从事一般性农业活动获得的收入,这是构成农技外包服务需求形成的基础;二是农户采用农技外包所能获得的预期收益,它是农民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动力。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户逐渐成为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农户企业”,所以农户应当依据自身实际收入和采用农业技术的预期收益,对是否采用农技外包服务做出选择。(3)农业区域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农业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偏好和动机较为固定,他们不愿意追加农技投资,在相同土地规模下导致农业边际收益率较低。同时,农民以生存原则指导农业生产,追求的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不强且存在一定风险。而农业发达地区不仅仅局限于生存问题,这些区域通常耕作方式先进,新型农业技术使用较为普遍,对新技术采纳的承受能力强,通过增加现代生产要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4)土地资源禀赋。农户耕地规模水平对农民农业技术需求有积极的影响(徐世艳、李仕宝,2009)。一方面,耕地面积大的农户对农业技术数量的需求较大,他们更愿意利用农技外包服务来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大面积使用农业技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的平均成本,增加利润。(5)农民个人整体素质。解释农业生产差别的关键变量是人的因素,即农民的能力水平差别(舒尔茨,1964)。农户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直接影响他们对农技的认知能力及对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此外,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户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农业技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增产增收。农技外包服务是在农业技术市场化、商品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技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人”,他们依据自身情况实施买卖行为。与以往计划经济时代农业技术完全由政府提供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开始有偿供给,有技术的组织或个人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服务。作为农技外包服务的承包方主要包括涉农企业内部的科研机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个体私有工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个人等,这些组织或个人在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1)农技外包服务价格水平。农业技术的载体和施用对象是有生命力的动植物,特别是生化型农技外包受动植物生命周期和生长环境的限制,技术投资费用高,研发周期长,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对于农技承包方而言,合理的价格是实现技术顺利交易的基础。这里的交易价格一方面包括承包方进行科研、实验的各项费用及活劳动的支出,以保证其维持简单再生产;另一方面包括技术使用后的利益分配以完成扩大再生产。(2)农业生产条件及配套设施。农技外包承包方在提供技术时应当考虑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条件,实施技术过程中农业配套设施环境是否完善。我国农业区域差异较大,同一技术在不同地区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农业技术的实验结果更无法反映技术质量,因此,承包方要充分考虑当地实情,使农户需求、设施环境、农业技术三方面保持契合。(3)农业技术的质量。与其他商品一样,承包方所提供的农业技术越先进、越高效,在技术交易过程中就越能获得高收益。农技外包服务的实施对广大农户来说,首先能够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到现实生产中,通过高效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现代组织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科技含量,实现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农技外包服务促进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资源以自愿的、市场的方式进行合作整合,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农业。再次,在农技外包服务购买和实施的过程中,承包方必须提供适宜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的技术服务,使农业技术与当地实情高度匹配,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同时,农户通过购买农业技术,使自己了解和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能力水平。对于农技承包方而言,技术外包通过市场方式引导资金投资农业生产,实现“产、学、研、用”四维一体交叉发展,促进先进技术与农机具在农业中的推广使用,实现农业发展。

三、农技外包服务利益的数量经济分析

利益机制在农技外包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利益创造阶段和利益分配阶段。利益创造阶段是发包方通过农技外包,将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以实现增产增收、农户收入增加;承包方通过科学实验和论证,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以获取收益。因此,无论是承包方还是发包方,获取收益的来源都是新技术采用后农业收入的实际增长。利益分配阶段是将农业技术作用于农业生产并产生实际收益后,承包方和发包方依据外包服务价格确定双方利益大小的过程。

(一)农技外包服务的利益创造机制

农技外包服务的利益来源于供需双方通过技术交易而实现农业收益的增加。从理论上讲,技术外包的利益创造是通过技术对生产函数的改变而实现的,通过比较农户购买外包技术前后投入产出结果判断技术商品收益创造的大小。假设农户购买外包技术前家庭收入表示为Y前=P1×F1(K1,L1,S),其中,P1为购买农技外包服务前农产品市场价格水平,K1为购买前农业生产资本要素规模,L1表示购买前农业劳动力要素规模,S为土地要素规模。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C前=aK1+bL1+cS,其中,a为单位资本租金,b为农业劳动力工资率,c为单位土地租金。此时,农户在购买农技外包服务前的净收益表示为:Y*1=Y前-C前=P1×F1(K1,L1,S)-(aK1+bL1+cS);农户在购买技术服务之后的收入Y后=P2×F2(K2,L2,S),其中,P2为购买技术商品后的农产品价格,K2为购买后农业生产资本要素规模,L2为购买后农业劳动力要素规模。农户的生产成本为C后=aK2+bL2+cS,此时农技发包者的净收益用公式表示为Y*2=Y后-C后=P2×F2(K2,L2,S)-(aK2+bL2+cS)。此时,农户使用农技外包服务前后净收益的变动可具体表示为:Y*=Y*2-Y*1=[P2×F2(K2,L2,S)-(aK2+bL2+cS)]-[P1×F1(K1,L1,S)-(aK1+bL1+cS)],简化得Y*=P2×F2(K2,L2,S)-P1×F1(K1,L1,S)-a(K1-K2)-b(L1-L2)。一般情况下,农户购买机械型农技外包服务增加了生产函数中资本存量,同时,减少了传统农业劳动力数量,增加了实际劳动力投入,使得K1<K2,L1<L2。农户购买的生化型农技外包服务增加了农作物科技含量和品质,由此带来的是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即P2>P1。综上所述,农户使用农业外包技术是有利可图的,获利的大小取决于技术采用的数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农户大量购买农技外包服务,使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以期获得相应的技术报酬,但同时承担来自于市场和自然气候的风险;部分农户相对保守,他们愿意采用农业技术以增加农业收入,但技术使用量较少,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感到厌恶;风险中性的农户适当购买农技外包服务,权衡各项利弊之后做出生产决策。因此,各个农户对农业技术风险偏好的不同,使他们在农技外包服务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TQ表示农户采用农机外包服务的数量,MR表示新技术的边际收益,MC表示新技术的边际成本。MR1代表坏年成时农户的边际收益,MR3表示好年成时农户的边际收益,MR2表示农户长期边际收益预期=P1×MR1+P3×MR3,其中,P1和P3分别表示在好年成和坏年成发生的概率。在好年成中,喜好风险的农户选择农业技术为X3的使用量进行生产,其收益可以看成是围成图形0X3dj面积的大小,而成本是图形a0X3d的面积,利润为图形adj。风险厌恶的农户选择X1的使用量进行生产,此时的农户收益是图形0X1ej面积的大小,成本是图形0X1ba,利润是图形abej。风险中性农户则依据长期的边际收益曲线进行决策,即使用量为X2、收益为0X2ck、成本为图形0X2ca、利润为ack的水平上做出生产决策。在坏年成中,风险喜好的农户将会因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而产生一定利润损失,此时农户的收益是图形0X3im,成本为图形0X3da,损失是图形abm-bid。显然,人为或自然灾害对风险厌恶型农户同样会造成损失,但其农业技术的使用量不大,影响程度也较为有限,农户的利润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小幅度增加。如图1所示,农户的收益是图形0X1bm的面积,成本则为0X1ba,利润为图形abm。相对于风险厌恶的农户而言,风险喜好的农户大胆使用农业技术,在好年成的时候可以获得adj的利润,而风险厌恶的农户仅获得abej,这时喜好风险的农户就能获得面积为bde的超额利润。同样,在坏年成中风险喜好的农户将损失abm-bid,而风险厌恶型农户可以获得abm的利润,因此,偏好风险的农户将失bid的绝对损失。从风险厌恶型农户的角度来说,在好年成中他们能够获得abej的利润,在坏年成中农户依然可以获得abm的利润。所以说,不管年成好或年成坏,风险厌恶农户都可以稳定的获得面积为abm的利润。对农技承包方的利益分析是基于农户对农业技术风险性选择之后的行为讨论。首先假设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内,农业技术的承包方依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确定的均衡数量TS提供农技外包服务,使自身的利润达到最大或损失最小。值得注意的是,农技外包服务承包方的成本通常包括两部分,即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不变成本是承包方进行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所用到的机械器材等设备和房屋的折旧费、科研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等,可变成本包括购买专业仪器、材料费、科研人员工资等智力资本的支付。承包方在农技外包供给时应当保证边际成本曲线MC≥AVC的最低点。如图2所示,MC与AVC曲线的最低点相交于均衡点E,此时承包方虽仅能收回自己的可变成本,但依然能够对技术产品进行供给。因此,均衡点E上方MC曲线的供给水平都可以满足承包方需要。承包方依据农户对农业技术风险喜好程度做出的数量选择进行供应,对于风险喜好的农户来讲,他们选择技术数量为X3进行生产,此时承包方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点d’,可以发现,点d’在均衡点E的上方,因此不论对承包方还是发包方,在点d’水平上进行农技外包服务的交易是可行的。风险厌恶的农户采用数量为X1的农技外包服务,MC与MR交于点b’,此时的b’位于均衡点E以下。如前分析,风险厌恶型农户不管在好年景还是坏年景都能获得一定数量的利润,但对于农技承包方而言,将农业技术出售给此类农户将使自己无法收回可变成本而遭受一定损失。鉴于农业生产的公益性、社会性,农业技术服务不能简单等同于其他技术服务。在交易过程中,农技服务成交价格不能看做是左右交易行为的关键,而政府则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少企业税费、提高技术补贴及支援农业生产名义的纯公益性补贴等方式对承包人进行补偿,实现技术商品的供需平衡。在图2中,虽然点b’位于均衡点E以下,但承包方依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补偿,其供给曲线也就从b’开始向上延伸。

(二)农技外包服务的利益分配机制

作为农技外包服务的发包人和承包人,他们在农业技术交易过程中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自身利益和生产安全为最终目标和导向的。因此,如何分配农技外包服务产生的利益成为技术商品供需双方能否实现交易的核心与关键。由于机械型农技外包和生化型农技外包的应用范围、可替代性、技术风险及各自优势不尽相同,使两种形式外包技术的利益分配方式出现差异。机械型农技外包通过大型机械设备替代传统劳动力,技术的可替代性强、风险较小,因此该类型技术外包的利益分配一般采用固定租金合约方式即在合同中事先规定技术商品价格。生化型农技外包提供化肥研发、培育良种等技术,改进农作物机能,提高单位面积农业产量。生化技术的投资期较长,技术服务同农业最终产量之间的关系很难清晰界定,因此生化型外包技术的利益分配一般采用分成合约的方式,以技术商品使用后产生的预期利润为分配对象,使技术供给方和使用方共同分享技术商品带来的收益。鉴于机械型农技外包服务分配方式简单明了,而生化型外包技术利润分配过程相对复杂,有必要对生化技术的利润分配做进一步解释。前面分析到,农户在不同风险条件下会选择不同的农技外包服务数量安排生产,即发包方对风险偏好程度影响生产决策。同时,发包方对利润分成率大小的判断也是农技外包服务交易能否顺利的关键。如果农户认为承包方的利润分成率高于自己的预期,自己的产后利润将得不到保证,那发包方可能不接受此服务。相应地,当承包方发现发包方故意隐瞒产后收益造成自身利润减少时也会影响其供给行为。因此,农技外包服务的承包方和发包方在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博弈,双方博弈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生化型技术商品收益的大小。

四、启示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篇4

一、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其推广要求分析

1.1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使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内涵体现了生态农业应致力于“六个结合”:①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②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③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④大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结合⑤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⑥生态化与经济化、社会化相结合。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下列特征。

(1)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环境不同。生态农业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域,研发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生态工程和技术类型,以适应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讲,生态农业具有正外部性,它克服了传统农业(尤其是石油农业)的负外部性,强调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既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3)持续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它重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弥补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重视农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发展;强调农业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整体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要求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使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这就决定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也不同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要求。

(1)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差异性。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的构成具有区域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农区,具有不同的农业生态因素,其对应于不同的农业技术和信息需求。例如在我国西部农业生产中,高原和较高的山地区畜牧业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则主要存在于平原地区。一定的农业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适宜于这种自然条件的农业技术创新才能生长起来,而不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则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自然条件虽然不能被视为农业技术进步的绝对决定性因素,但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制约无疑是明显而重要的。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地形、土壤、方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主要的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应包括对国家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协助农业生产者解决资金融通和产品流通问题,做好在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中传递推广的反馈信息工作。三是解决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软环境建设,如注重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人员。只有进行这种“全方位”的推广,才能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当然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一定的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体系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价值取向。计划价值取向指它必须达到政府所期望得公益性计划性目标,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目标。在现阶段,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但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土地的改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可以缓解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污染等负面影响。市场价值取向指它必须尽可能提高短期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目前,生态农业单位产量不高于甚至低于现代农业,但农民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比较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因此,从生态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及所倡导的低碳经济考虑,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将其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项目进行投资。同时从生态农业技术的市场效益角度看,政府在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也要考虑其经济效益。[2]

(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政府具有主导性。生态农业技术属公益性农技,它具有非独占性和效益的共享性、外溢性特征。同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导向性,使得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特征,导致生态农技推广主体包括推广机构、推广人员等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很难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促进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经营的内在动力,并达到生态农技推广中的公益性目标。也就是说政府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具有主导性,投资兴办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在这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三、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3.1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研究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它们相互合作、形成彼此分工、相互联系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能够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通过农业机构研究形成先进和实用的科技成果,再让农户将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3.2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生态农业技术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功能:一是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过程中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把生态农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农业技术需求者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向农业技术供给方确定科研方向,从而保证农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耦合,也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推广三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三是地方各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协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对推广项进行管理。另外,对于生态农业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重新测算农技推广岗位,定编、定岗。

(2)建立能充分调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属于公共产品,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属于公益性技术推广范畴,因此,政府要建立保证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使生态农业科研、开发、转化投入能够获得高额的预期收益,从而刺激各利益主体,尤其是私人企业对农业的科研、开发、转化进行投资。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在职称评聘工作中,把科技成果的推广情况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主要内容,要适当增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以引导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应当允许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依法进行有偿的技术承包,所得合法收入应受法律保护。

(3)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生态农业推广在市场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成本上的补偿,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给予农业推广以强有力的支持,在坚持以国办推广机构作为主体,国家财政作为推广经费主要来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千方百计确保农业开发和推广所需的经费,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补贴和奖金,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要完善间接融资的体制,设立农技推广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推广,使农技推广基金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在经济效益较好的推广项目中提倡使用各种银行贷款,可在农技推广基金中贴息予以扶持,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积极给推广事业贷款。三是鼓励农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推广部门的经济实力,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推广与经营的关系。四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鼓励各类企业、投资者把资金投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建设中去,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篇5

1.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概念的不适应

在人们的普遍概念中,农业技术仅仅局限在农业生产这个环节,相当于英语中的technique。因此,尽管人们将其扩展到产前和产后,但最终仍然没有脱离一个“产”字。显然,这一格局依然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并与传统农业较低的生产力相关联。虽然我们运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和“机械技术”,尤其是近来不断发展中的所谓农业高科技,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以及“电脑农业”、“精细农业”等,但归要结底无不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为目标导向的。因而,这些技术在小规模的示范阶段,因其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并且在这种农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使农业增产和增收的双重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然而,一旦将这些技术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应用时,便会出现农民应用先进技术后“增产而不增收”的普遍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在选择应用新技术时,缺乏对市场最基本规律的熟悉,另一方面则与人们使用了这种单一性的、不完整的农业技术概念有关。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概念中,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始终处于分离的状态。

严格意义上的农业技术应该是英文中的tech-nology,是指一系列工具、手段、方法、工艺、程序等的总称,它不仅作用于生产过程,同时也涉及到生产的组织和治理过程;既作用于物,同时亦作用于人,而根本的则在于对人的能力的提升,提高其在变化的、复杂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能动性。因此,农业技术不仅要作用于自然,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更重要的是要作用于人与人所关联的社会,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社会风险,并在同市场的关联中,控制市场风险。

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农业技术被限定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关系的产物,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同样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结果。人们在选择农业技术时,往往对农业技术应用的社会性因素考虑不够。在农业技术由政府供给主导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和在推广农业技术时,往往运用静态的决策方法,即只是根据当前市场状态,而缺乏对未来市场变化的基本猜测,有时是按当前外地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的价格来组织当地的农业生产,决策时存在着严重的时空错位现象。而在当地农产品市场容量极为有限时,农民缺乏有效组织的情况下,造成了农民间的无序竞争,各种农产品收购大战中,最终受损失的是农民的利益。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地方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时,均出现过大起大落的局面,尤其是像果品生产,从决策到见成效,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这种决策的延滞效应,使农民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一次次地随着政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政府权威性的逐步衰减,农民们甚至发现了“逆政府号召而动”的规律。在用市场行为标准处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时,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冲突呈日益加大的趋势。

2.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的价值

面对这种当地市场空间狭小,而政府调动资源能力超强的情况,各地农业技术部门扮演着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在增加农民收入的良好愿望的激励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推广模式: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在解决农民对技术某方面需求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农民所不期望的负效应。大规模推广的各种新技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干扰、破坏市场平稳运行的反作用。

严格来讲,农业技术部门缺乏真正有效的技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技术有效性的评价再也不是以前以产量的增加幅度为唯一的标准了,衡量技术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其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只能是通过市场,较之计划经济下的专家评估体系更加客观。显然,在许多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技术部门是同市场脱节的,即所推广的新技术缺乏市场检验的过程。因此,当问到技术人员自己敢不敢首先应用所推广的新技术时,回答一般是否定的,或至少在考虑市场因素时,回答往往是不肯定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求农民采用新技术,岂不有自欺欺人之嫌?当然,这里涉及到对技术的评价问题,即如何熟悉技术效益的两面性。当人们追求技术的正效益的时候,往往会缺乏对技术可能的负效益的应有熟悉,缺乏对技术应用风险性的正确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的经济效益同市场风险呈正相关,即效益愈高,其存在的市场风险亦愈大。而且,任何技术的经济效益是同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关联在一起的,受到市场供求均衡基本规律的制约。

农民在满足自身对农产品消费的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目标时,农业生产技术以其极大提高产量的优势,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农业技术进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广大农民粮食自给问题。然而,在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农业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商品化生产时,农业便不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更多的则取决于同生产相关联的经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经营策略决定了对技术选择的效益。一旦经营策略失误,技术愈先进,产量愈高,则带来的损失愈大。

由于对技术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增加,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便显露无遗。农民尚没有改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自然人状态,其对技术的选择应用仍然受到下列因素的严重制约。

(1)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限制了其在市场中的有效参与。

(2)农户处于市场信息不完全条件的多主体决策状态,所形成的决策趋同性,经常导致农副产品生产的供大于求。

(3)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尤其是在有限的本地市场,导致农户有限资源的内部消耗。

4)由于缺乏相应的资本市场,农户调动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

,很难充分地利用新技术的优势把握市场机会。

(5)政府技术部门在向农民提供技术时,处于严重的部门分割,学科分离的状态。

所有这些反映出农村地区农业技术进步的落后状况,并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不相适应。农业技术市场发育的滞后,使农民在被动地接受政府部门供给的农业生产技术外,缺乏根据市场机会和其自身特点选择农业技术的可能性。

3.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体系特征

面对市场,农民不仅需要农业生产技术,同时更需要与农业经营相关的技术。市场经济体系为农民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因而也促进了农村社区原来基本上处于同质状态的农户间的不断分化。在同一社区农户自然资源禀赋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把握和应用农业技术的差异,导致并加速农户间分化的根本性动因。因此,当我们比较同一农村社区农户间的差异时,会毫无例外地发现,那些社区中的“能人”(专业大户),较一般农户,尤其是较贫困户的优势,并非仅仅表现在农业生产这类“硬”的技术上,更多的是在“软”的经营技术上,包括更强的经营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更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即他们在对其“智能”的应用上,呈现出高于一般农户的明显倾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者,更重要的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农业的经营者,即根据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特点,组织进行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经营活动。在传统农业中,种什么、养什么以及怎样种、怎样养的技术对于农民生存条件的获得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市场条件下,生产技术必须在同市场关联的情况下才能意义。所谓的经营技术,首先是要会进行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知道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如何提高销售利润,从而制定针对不同市场状态的经营策略,尤其是如何避免市场价格风险的措施。显然,绝大多数农村“专业户”,通过长期实践的摸索和总结,基本上具备了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使之能更主动和更有效地参与市场,以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而一般农户的技术水平尚没有进入到这一层次,使其提高农业效益十分艰难。

当然,即使那些成功的“专业户”,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经济技术,农业生产和经营仍然停留在较小的规模上,导致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尤其是不能参与到更远、更大的市场中去。本地农产品市场空间的狭小以及农户间的无序竞争格局,成为农业提高效益的瓶颈之一。因此,农业组织技术所针对的是如何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对大市场的适应,通过组织的形式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促进农户间需求和农户自身特点的分工与合作。目前各地在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强调并扶持各种类型的农民技术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建立,其实质便是农业组织技术的具体推广和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格局,相对于自给自足传统农业的封闭性,其有效运行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的。农业商品化程度越高,生产经营的规模越大,对有关信息的需求量则越大,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益与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呈正相关。农村中的“小贩”在关联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活跃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效益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业流通领域中信息的价值。农业信息技术是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等的手段和途径,使信息最终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显然,相对于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格局,有组织有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更依靠于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同传统农业的保守性相对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生产经营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机制的。国内外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创新便不会有农业的发展。当然,这里所讨论的创新并不仅仅是前述各技术层面上一般意义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强调战略层面的创新,包括观念上、意识上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运用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适应不断变化中社会、市场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农业生产经营能更好地为全社会的发展服务,并更广泛地调动全社会在农业中的参与。

根据上面的讨论,我国应该将农业技术理解为一个体系,即除了农业生产技术外,还包括与农业经营相关的各种技术,包括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等,其在农业中的重要性处于不同的层次。处于下部的技术是基础,是高层次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在处于低层次的技术得到基本配置的情况下,则取决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是否得到配置以及配置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来讲,较高层次技术的发展是农业效益提高的源泉,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五个层次的技术中,除了生产技术是以物为载体外,其他四个层次的技术均是以人为载体的。显然,把握和运用这些技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愈往上则愈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不仅涉及到对人的技能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智能的开发。

4.市场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的战略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农业技术进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制度环境,并带来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使建立在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目前农业技术体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的技术体系同市场经济体系的不适应,尤其是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市场中的行为方式。

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的必然战略选择。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有农业技术体系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加强其同市场的关联,在提高各级技术人员素质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技术队伍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按照农业发展对技术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农村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技术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

(1)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人员需要以技术发展主体的角色参与市场,通过市场检验和实现农业技术的效益和技术人员的价值。为此,需要技术市场的建设同其他农业要素市场的建议综合在一起,

根据农业技术的特点,形成农业技术市场运行和治理的规范。

(2)技术人员需要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起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同市场-消费者的关联。为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使技术人员能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不断提高其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

(3)在强调农业“硬”的生产技术发展的同时,农业科技政策需要将重点逐步转移到对农业“软”技术的开发上,促进生产技术、经营技术、组织技术、信息技术和创新技术等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均衡发展格局。为此,需要根据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制定相关的农业技术政策和发展计划。

(4)建立农业技术体系中部门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机制,尤其需要运用市场行为替代政府行为,使市场利益机制在技术资源的配置和技术效益的分配过程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为此,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科技资源市场化的进程中,提高农业运行的效率。

(5)根据农民对不同技术的需求特点以及其把握不同技术的能力差异,建立不同形式的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多样化和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为此,需要借助市场资源来装备农业服务的手段,而不应沿袭“等、靠、要”的思维方式。

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整体优势;转变职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280-0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已经是党和国家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如何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让农业生产增效益,让农民增产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围绕市场为城乡居民提供高产、优质、安全的粮食、蔬菜和其他农产品是发展农业的急需,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必将在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农业机械化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1依靠农机化科技,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然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技投入,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必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因为提高产量要靠科技,提高质量要靠科技,提高效益也要靠科技。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已成为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主导方面,构成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农机化科技已在科教兴农、实施农业技术改造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机化科技和机械装备的投入,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收益。近几年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大力进行推广的小麦、玉米精少量机械化播种技术,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水稻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小麦、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等都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证明了农机化科技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离开了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就不可能推广实施。

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依靠农业机械化科技,围绕大农业,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畜牧业机械化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土特产品加工等服务。组织好科研攻关、技术成果的引进和试验示范与推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1]。

2发挥农机系统整体优势,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体系,集中了大量的农机化装备、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系统体系内存在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目前,一个包括农机化科研、技术推广、成人教育、技术培训、农机具销售、油料销售、农机维修、农机试验鉴定等方面的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充分利用农机化这个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核心,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转让与技术有偿服务,帮助农机经营组织和农机专业户,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经济效益观念,改善机具的技术状态,提高农机具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做到一方面积极稳妥地搞好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措施、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增收[2];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家的农机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尤其是当前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政策宣传,产前所需农用物质的储备和销售,必需的农机化技术宣传、新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产后农产品的加工、深加工和物质转化工作,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高优精和高效益来吸引农民和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农机化生产,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更快更好发展。

3围绕市场经济,转变职能,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进行机构改革,转变农机化的工作职能,努力拓宽农机化的服务领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进行社会化服务的前提必须是为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离开了这个前提其服务功能再高,经济效益再好,也失去了农机化自身应有的功能。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农业生产中既具有不可替代性,又有社会化服务的功能。

转变职能就是要转变过去重技术管理,轻视农业生产;重行政管理,轻视服务职能的做法。应按照“小机关大服务”的原则,建立、发展和完善各级为农业生产服务,尤其是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的农机化社会服务组织。一方面建立健全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运行的农机产成品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农机化科研、生产、新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与技术指导等一条龙的优质社会化服务。以科研和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带动农业生产,向周边辐射推广农机化科研成果和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引导农民应用农机化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机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3];以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与指导来确保农业机械的高效率和替代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作用,解决农村一缺人才、二缺技术、三缺经营管理的问题,帮助广大农民这个农机化的选择主体、投资主体和受益主体在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品质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引导广大农民应用农业机械化来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致富,从而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无论是多么先进的生物技术,还是多么先进的农艺措施,只有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才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才能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城乡广大居民的需求。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已经在现代农业生产发挥了其他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促进和加快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职能的转变和服务功能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完善,农业机械化必将为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重要贡献[4]。

4参考文献

[1]刘北桦.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6):6-7.

[2]王海滨,薛宇.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走综合发展之路[J].山西农业科学,2004(2):93-96.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绿色交通发展现状范例(12篇)
  • 下一篇:捐赠图书感谢信范文五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