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因素分析,统计学;健康教育;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R179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6-0502-02
青少年自我形象的确立、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的正常发育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与青春期性教育密切相关。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10~20岁)达3亿以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青少年对自己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又得不到科学的指导,而常常陷入迷茫、焦虑和冲动之中[1]。近年来,由于受各种思潮的冲击,青少年不良在我国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之一。为了解河南省农村高中学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正确的性健康教育,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4至6月进行了此次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按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河南省4个省辖市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在每个省辖市确定1个县,对各层所有学校登记编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每层抽取1~2所调查点学校;学校确定之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班级一旦确定,该班所有学生参加调查。共调查农村高中生5011名,其中男生2589名,女生2422名;年龄为15~20岁。
1.2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影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性相关行为是其中一部分调查内容。由经过培训的各省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担任调查员,在学校保健教师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班级教师不在现场,允许学生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予填写,并对学生填写资料进行保密,整个调查过程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1.3统计分析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录入,并采用双录入法对录入数据进行核查,以保证录入数据的准确可靠,运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行为农村高中学生中曾经有过行为的报告率为3.6%,其中男生为5.6%,女生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9,P0.05),见表1。
2.2边缘边缘是指非生殖器官的直接接触,如与异性拥抱、接吻或等。农村高中学生中各项边缘报告率均伴随年级的升高而明显上升。见表2。
2.2.1拥抱异有过拥抱异的报告率为17.2%,其中男生为20.1%,女生为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340,P
2.2.2与异性接吻行为和异性有过接吻行为的报告率为10.8%,其中男生为13.1%,女生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06,P
2.2.3抚摸异性身体行为抚摸异性身体行为的报告率为9.5%,其中男生为13.7%,女生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30,P
2.3被迫在所有自我报告有过的农村高中学生中,18.8%报告自己与他人的是在“被迫”状况下发生的;男生被迫发生过报告率为10.3%,女生被迫发生过报告率为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38,P
2.4特殊意义异性朋友[2]在过去1a内,农村高中学生有特殊意义异性朋友的报告率为29.5%,其中男生为31.6%,女生为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8,P
2.5观看色情信息农村高中学生在过去的1a里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电影、录像、VCD、图片等)的报告率为24.7%,其中男生为40.6%,女生为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10,P
2.6青春期知识及艾滋病知识教育状况农村高中学生从学校接受过有关青春期知识教育的报告率为34.9%,其中男生为30.1%,女生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43,P
3讨论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对性的避讳和压抑,性及性相关行为成为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而事实上青少年在我国正在逐步增加,发生年龄逐步提前[2]。本次研究发现,河南省农村高中学生观看色情信息的报告率达20%以上,并且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相当比例的青少年渴望通过一定方式了解异性。被异性所吸引是人性的一种本能,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男女交往愿望[3],对此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特殊意义的异性朋友是反映学生早恋情况的指标,本次调查的报告率为29.5%,反映了早恋现象在河南省农村高中学生中已很普遍,并随年级升高而增加。
边缘对今后发生实质性的婚前有重要预示作用,农村高中学生和异性发生过拥抱、接吻、抚摸对方身体等边缘占有相当的比例;直接涉及行为的报告率为3.6%,高于长沙市中学生的报告率(2.5%)[4],低于合肥市高中学生(4.1%)[5]和全国高中生(4.2%)[2]。在发生过的高中生中,18.8%是被迫,超过半数的高中女生属于被迫。
农村高中学生接受过学校提供的有关青春期知识及艾滋病知识教育者不足半数,明显低于城市高中生[6-12]。性生理功能发育成熟是产生性情感的内在因素。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生理性性成熟与社会性性成熟之间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了漫长的“性等待期”,从15~16岁开始直到22~23岁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时期青少年性的自然性与性的社会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即生理上的性成熟产生了强烈的性要求,但社会和家庭都要求继续长知识、长身体,进一步社会化,致使他们生理的性需求受到压抑。有关部门应从小学开始就要开展青春期教育,使每一名学生都能适时获取有关青春期知识及性知识、性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河南省农村高中学生中发生不良性相关行为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关部门应共同做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使青少年对性生理、性心理及有正确的认识、引导青少年采取理性的行为、顺利度过青春危险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4参考文献
[1]伍洁莹.中国青春期性教育现状与思考.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8):66-67.
[2]季成叶,主编.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25-183.
[3]骆伯巍,亚兵,叶丽红,等.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研究现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24-126.
[4]刘霞,赵淑英,龚建南,等.长沙市中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及相关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49-851.
[5]王淑芬,徐粒子,王志强.合肥市高中学生性知识、性心理和现状调查.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12(1):33-36.
[6]王瑛,吴擢春.青少年的现状、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中国健康教育,2002,18(9):568-570.
[7]刘辉,孙照平,周安明.南京市高中和职高学生艾滋病知识和性相关行为调查.中国校医,2006,20(1):35-37.
[8]梁振山,何健,杨汴生,等.城市高中学生相关因素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4):59-61.
[9]张忠勤.加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思考.中国健康教育,2004,20(4):356-357.
[10]陈慧瑜.家长对高中生异往的态度和做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269-272.
[11]孙莉,晁黎明,王钰,等.某职业高中学生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02-304.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饮食健康;饮食习惯
1.调查与分析
1.1问卷构成
通过结构化访谈和文献查阅,共收集了40个关于大学生饮食健康方面的问题,其中选取了15个作为问卷题目,分布在大学生饮食健康情况、个人饮食习惯、日常饮食营养均衡情况等方面。
1.2对象
内蒙古科技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1.3调查
1.3.1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涉及内蒙古科技大学各年级大学生,期望能够客观反映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状况。
1.3.2样本结构
表一样本结构
性别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合计
男97876857309
女55544432185
合计15214111289494
1.4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518份,回收率为86.4%,剔除废卷24份,有效494份,有效率为82.3%。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生309份,女生185份;大一152份,大二141份,大三112份,大四89份。
1.5统计分析
1.5.1大学生饮食健康现状
1.5.1.1三餐饮食习惯
(1)你的一日三餐都按时吃吗?
按时的有39.8%,从不按时的有22.5%,看情况的有37.7%。
定时就餐的同学很少,其中男生的规律性比女生更差,超过半数的男生不能按时吃三餐。
(2)你是否会因为心情而影响你的食欲吗?
经常会的有37.2%,不会的有13.4%,有时会的有41.7%,因好坏的程度而定的有7.7%。
大多数同学会因为心情而影响食欲,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有利于实现正常的消化功能。当处于抑郁、忧伤、失望、悲痛等不良情绪状态下时,不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其中女生更容易受情绪影响,这与女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有关,其自我缓解情绪的能力差。
1.5.1.2膳食结构
(1)挑选食品时你首要考虑的是?
选择口味的有41.2%,选择外观的有23.3%,选择营养价值的有29.1%,选择其它的有6.4%。
多数学生根据喜好来挑选食物,而不是根据食物的营养价值来决定。这种饮食状况往往会引起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因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2)你平时偏爱哪种口味的食品?
酸甜的有12.7%,清淡的有32.3%,辛辣的有46.2%,油腻的有8.8%。
选择清淡饮食的同学较少,很多同学喜欢辛辣食品。男生偏重于辛辣口味,女生则是清淡和酸甜口味居多。但是长期食用辛辣食品对肠胃有着不良影响。
(3)你的饮食习惯比较偏向于?
多肉少菜的有22.5%,少肉多菜的有52.3%,荤素均衡搭配的有25.2%。
大多数女生吃饭选择以素菜为主,男生则更多的喜欢食用荤菜。长期素食,虽能益寿延年,降低胆固醇含量,减少患癌症机会,但却能引起胆结石,不利于高血压者的降压,引起营养不良。
1.5.1.3饮食卫生
(1)你经常在哪吃饭?
食堂的有47.8%,校外饭店的有18.3%,路边小吃的有23.6%,宿舍里凑合的有7.9%,其它的有2.4%。
外出就餐频率上男生高于女生,但大一学生外出就餐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然而就实地调查发现,学校周围有很多饭馆的卫生条件并不是很好。经常在街旁的饭店吃饭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饮食习惯。
(2)吃饭时常会出现什么情景?
和同伴边聊边吃的有12.8%,一边玩手机一边吃的有42.9%,一边玩电脑一边吃的有11.3%,认真吃饭,其它什么干的有21.2%,其它的有11.8%。
能专心吃饭的的很少,男生更喜欢吃饭时玩手机,女生则喜欢与同伴聊天。人们在进食时,消化系统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工作,唾液腺、胃肠的腺体不断分泌消化液,胃肠蠕动加快而促进消化与吸收。如果吃饭时高谈阔论,或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或思考问题,势必把尚未嚼烂的食物咽下,加重肠胃负担,而营养成分也难于被人体吸收。则会引起胃病,久之则可能产生消化系统溃疡,患肠胃疾病。
1.5.1.4早餐饮食健康
(1)你每天都能按时吃早餐吗?
能的有57.9%,不能的有23.2%,偶尔的有18.9%。
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70%女生按时吃早餐,男生则很少。每天上午是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重要阶段,非常需要大脑尽早地兴奋起来,早餐则是启动大脑的“开关”。
(2)如果有你会选择什么作早餐呢?
速食食品的有21.4%,饭菜的有23.3%,水果的有22.2%,随便凑合的有33.1%。
俗话说得好“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据一些营养学家认为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餐,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展开一天所需的能量。所以早餐应该吃得最多、最丰富。
1.5.1.5其他食物的摄取
(1)你经常会以什么饮品来解渴?
白开水、矿泉水的有23%,奶的有14%,碳酸饮料、瓶装果汁等的有38%,茶、新鲜果汁的有22.3%,其他的有2.7%。
很多同学喜欢喝碳酸饮料,这种饮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引起膨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并且大量糖分也有损人脏器健康。
(2)你喜欢以什么样的食品作为零食?(可多选)
水果的有38%,甜品、膨化食品类的有36%,坚果、蜜饯的有42%,其他的有16%,没有吃零食的习惯的有8%。
大学生中很大比例的人群喜欢吃零食,女生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不好或没时间吃饭。
(3)你多久吃一次水果?
每天的有14%,偶尔的有47%,不吃的有22%,记不得的有17%。
总体来说,水果摄入很少,其中女生略优于男生。
1.5.2大学生饮食健康观念特点
1.5.2.1饮食健康习惯的了解程度
(1)你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习惯吗?
选择非常了解有26%,选择基本了解有63%,选择不了解有21%。
非常了解的同学比较少。李素景朱惠兰等在《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调查显示缺乏了解和一般了解营养健康知识的人员占调查人员的86.75%,表明大学生不重视营养健康。
1.5.2.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饮食健康存在显著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
(1)三餐情况上,大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较严重,其中,偏食、因心情决定饮食、喜欢含油多、经常在小摊吃饭占比例较高。男女比较,三餐没有规律、为减肥而减少食量两项男女有显著性,男生三餐没有规律比例高于女生,女生为减肥减少食量比例高于男生。
(2)大学生经常喝的饮料方面,男生经常喝的饮料主要是白开水,其次是纯净水或矿泉水,还有碳酸饮料,而女生经常喝的饮料是白开水、牛奶,其他均较少。
(3)就餐地点上,男生主要选择学校食堂和学校外的饭店,女生主要选择学校食堂和校外小吃。
(4)零食喜好上,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喜欢吃零食,膨化食品摄入量较大。
(5)水果摄入上,女生吃水果的频率高于男生。
(6)早餐就餐上,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加关注,但是喜欢将水果作为早餐,男生则更加喜欢速食食品。
1.5.2.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饮食健康存在显著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
(1)在三餐情况上,大一学生初次离开父母,无人约束,相比其他年级学生而言更加没有规律。经常性暴饮暴食。
(2)大学生经常喝的饮料方面,大一学生偏向于碳酸饮料、瓶装果汁和牛奶,大四学生偏向于白开水、矿泉水。
(3)就餐地点上,大一学生因初到学校,经常聚会及因为口味问题更喜欢在校外就餐,大四学生则偏重于在食堂就餐。
(4)水果摄入上,大一、大二学生吃水果的频率更高,但大四学生因为忙绿很多不吃水果。
(5)早餐情况上,大一学生略好于其他三个年级,更多选择饭菜作为早餐,提供足够的能量。
2.结论与建议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大学生的饮食很不健康,且关于饮食健康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少。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质量不高、偏爱零食、偏爱快餐、偏爱油炸食品、白开水饮用量少、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少,常因心情影响食欲等方面。威胁我校大学生健康最大的营养性缺乏病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症、缺铁性贫血和钙的摄入量不足。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饮食要规律,尤其要注重形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食品以满足食欲而又不觉饱胀为度,切不可养成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习惯,并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状态和好心情;
第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饮食健康的知识,加强自身的预防和学习意识,有节制的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少喝碳酸饮料、少吃零食。不吃特别硬的、烫的食物,每天坚持吃适量水果或蔬菜,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注重异地食品互补,特别要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第三,注意饮食的卫生。习惯的卫生与否,与食物摄入后的消化、吸收有着密切关系,保证摄入后健康安全,要取舍清洁卫生、整洁、舒适的食堂进餐。
参考文献:
[1]李素景,朱惠兰,贾瑞珍,张树玲,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4
【关键词】农村居民;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researchonhealthrelatedknowledgeacquisitionmodeanddemandinruralresidentssangxingang,yinaitian,lidehua,etal.centerforhealthmanagementandpolicy,shandonguniersity(ji'nan25001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healthrelatedknowledgeacquisitionmodeanddemandoftheruralresidentsinshandongprovincetoprovidescientificbasisfortheoptimizingofhealtheducationinruralareas.methodsbymulti-stagestratifiedrandomsamplingmethod,20087peoplewereselectedfrom40administrativevillagesof8counties.investigatorsconductedfacetofacequestionnairesurveyinhouseholds.results33.0%oftherespondentsaccessedhealth-relatedknowledgeactively.and79.0%ofrespondentswantedtoknowtheknowledgeabouthypertensionanddiabetes.thepercentofrespondentswhogotknowledgebywatchingtv,consultingthedoctorandreadingnewspaperandmagazinewas59.0%,34.1%and10.1%,respectively.60.5%oftherespondentswantedtoknowtheknowledgebyconsultingthedoctor.conclusiontherewasonly33.1%ofruralresidentsgothealthknowledgeactively.itisnecessarytocarryonhealtheducationinruralareathroughvariousways.
keywords:ruralresidents;healthknowledge;healtheducation
我国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他们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1〕,2003年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的2周患病率为139.5‰,慢性病患病率为120.5‰。此次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对医疗机构的利用减少,自我医疗比例逐年增加,由1998年的23%增加到31%。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方式增加农民的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预防疾病,在生病时可以采取更为正确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为了解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获得方式及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康教育改进措施,于2007年4月对山东省8个县(市、区)40个村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在山东省西部和中部抽取8个县(市、区),每县(市、区)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村按户主花名册进行系统抽样,被抽取家庭内所有2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均为调查对象。每个村计划调查300户(约600人),户数不足300户的村,从临近村仍按照系统抽样方法补足。实际调查40个村,共20087人。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并经过专家论证修改调查问卷,由调研员持调查问卷入户,进行一对一的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对象个人及其家庭的一般状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被调查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被调查对象平时获取健康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实际生活中获取卫生保健知识主要途径以及希望获取知识途径,被调查者是否想获取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
1.3统计分析采用access数据库2次录入,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共调查20087人,其中男性9127人,占45.4%;女性10960人,占54.6%。年龄中位数为50岁,35岁~45组5124人,占25.5%。文盲半文盲占35.8%,初中文化占29.2%。从事农林牧渔养殖业生产占65.4%,工人占5.8%,其他职业占28.8%。
2.2健康知识情况
2.2.1卫生保健知识获取情况(表1)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3.0%的人(6575人)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在经常主动地获取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龄组人群高于高年龄组人群;低收入组人群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组最高。
2.2.2卫生保健知识来源在总调查人群中,卫生保健知识来源排在前3位为电视59.0%、医生34.1%和报刊书籍10.1%,其他途径为0.5%~9.7%。调查19719人中,有3.725人(18.9%)不知道从那里获得卫生保健知识。
2.2.3获取健康知识的意愿(表2)有9883人想知道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占49.2%。男性高于女性;高文化程度人群高于低文化程度人群;低年龄组人群高于高年龄组人群;低收入组人群想获取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比例最低,高收入组最高。
2.2.4最想获得知识类型调查9856人中,想知道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知识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大,为79.0%;其次为想知道治疗方法为35.2%;想知道危险因素为25.2%;想知道病情发展的为8.2%;其他为0.1%。2067名自报患者中,想知道预防知识的为65.2%,想知道治疗方法的为53.8%,想知道危险因素的为23.5%。表1不同特征人群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情况比较表2不同特征人群获取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知识意愿
2.2.5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途径调查9811人中,最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前4位是医生告知(60.5%)、电视(58.7%)、报刊书籍(13.7%)、广播宣传(12.4%)。希望通过宣传手册、亲戚朋友告知、家人告知等途径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则占9.9%。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控制慢性病的必要手段〔2〕。本次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经常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比较少,只占33.0%,低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的结果(39.5%)。从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趋势来看,年轻人、知识文化程度高的人越主动获取,与王雨〔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慢性病患者主要是老年人,他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需要格外关注。对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的需求方面,绝大多数(78.41%)的被调查者想知道预防知识,远高于想知道治疗知识的比例(35.03%),与陈维清〔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可以看出山东省农村居民已经认识到了预防的重要性。
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和医生告知,与蒋雄京〔5〕等人对医院门诊病人的调查结果差异较大。从被调查者的意愿来看,他们最希望的途径首先是医生告知,其次才是电视、报刊杂志等。说明农村居民对医生是比较信任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农民较少去卫生机构,去看病时医生也不注意传播健康保健知识,农村居民的保健知识仍然主要来自电视。山东省的农村卫生人员,大多数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专门培训,故难以为农民提供适宜的卫生服务〔6〕。
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途径方面,有18.9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从哪里获得卫生保健知识,这部分人群是开展健康培训的重点。在具体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来具体组织,比如语言要通俗易懂、形式要喜闻乐见,同时,知识要全面,防止形成片面的认识;针对农村居民生活、劳动规律特点,开展随时随地的健康教育〔7〕。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http:///open/uploadfile/200412/200412314857549.doc.
〔2〕张安立.慢性病的干预原则与健康传播[j].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1997,2:94.
喜欢用qq聊天,喜欢用火星文的90后大学生似乎是一个矛盾体。诸多明星之于80、90后,仅仅只是喜欢。90后自己才是自己最崇拜的偶像。个中缘由,不言自明。因为明星已经引不起他们的崇拜。有关专家的解读,认为这是青年一代自信心增强的表现。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这并非是他们自尊的自信,恰恰是出于某种无奈。这正如最不想当公务员一样连年不断创新高,越来越火爆的公务员招考是事实。那么,我们是相信心里话,还相信这个事实。唯一的解释只有无奈要么言不由衷,要么行不由己。
当然,无奈并不就是消极的,更多情况下或许就是一种积极。因为创业者总是无奈的。想创业才有无奈。对于任何创业者来说,确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创业创新不是复制,也没法复制。八十年代青年的迷茫是这样。今天80、90后崇拜自己的无奈,也是创业创新强烈冲动的表现。
不崇拜明星名人,因为80、90后的骨子里并不缺乏艰苦拼搏的精神,抗击冰雪、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等中的表现就是很好的明证。而且他们正是喜欢和期盼挑战性。他们拒绝平庸,他们热切需要的是崇高。社会在大力为青年一代,创造机会,创造条件的同时,需要着力经营的还有为他们创造崇高。这非常重要。崇高是青年人赖以生存生长的氧气和热血。每一代青年无不是在时代崇高精神激励下,开拓成长成功的。
创建无烟校园主题班会班会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巨大危害性。
2、通过抢答题的形式,使学生对世界无烟日”有所了解。联系实际,劝周围的人戒烟,不吸烟。
3、帮助学生树立远离香烟、杜绝香烟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创建无烟校园主题班会班会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资料。
2、观察身边因吸烟影响身体健康的人,准备在班会上表演的节目。
创建无烟校园主题班会班会过程:一、做实验导入
主持人宣布三、三班创建无烟校园”班会活动的开始。
女:吸烟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的恶习。
男:吸烟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而且污染环境,给周围不吸烟者造成被动吸烟的危害。那么,香烟到底由哪些成分构成,到底有多少危害呢?
请看小实验:《烟的成分及危害》。
二、主持人介绍香烟的相关内容。
男:可见烟的危害的确很大,我以后一定不能吸烟。
女:从1988年4月7日第一个世界无烟日至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在为抵制香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男:那么,我们青少年又应该怎么做呢?
女:首先,我们想考考大家对于历界世界无烟日的了解情况。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三、历界世界无烟日主题的抢答活动。(主持人出题)
四、各小组展示小组活动成果。
(男:为了开展这一次班队会活动,各小组都做了充分的调查和准备。
请听第一份调查报告:《全球一亿青少年烟民》)
1、调查报告:《全球一亿青少年烟民》
男:全球竟然有一亿青少年在吸烟,这个数据令我们震惊,听了下面这个报告,也许你会更加震惊,请听第二份调查报告:《一组与烟与关的数据》。)
2、调查报告:《一组与烟与关的数据》。
(女:听完这个报告,我相信大家一定为烟的巨大危害性所震撼。可是有的人就是不愿意戒烟,不信,你看,这两位。请欣赏小品《戒烟》。)
3、小品《戒烟》。
(女:看完精彩的表演,再让我们来听第三份调查报告《吸烟可导致的疾病》,具体了解一下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巨大危害性。)
4、调查报告:《吸烟可导致的疾病》。
(男:吸烟竟然可导致这么多的疾病,难道还有理由不戒烟吗?于是,就有人借助歌谣的形式来劝告人们戒烟。)
女:请听诗朗诵《戒烟歌》。
5、诗朗诵二首:《戒烟歌》。
(女:我们不仅自己不能吸,还要想尽办法劝阻身边的人也不要吸烟,就像这爷俩!)
6、情景剧:《劝爷爷戒烟》。
(男:这样的劝告当然不行了,劝告也讲究方法的,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听小故事《劝夫戒烟》。)
7、小故事《劝夫戒烟》。
(女:这位女性的对联真是精彩,对了你知道什么叫二手烟吗?
男:当然知道了,二手烟就是别人吸烟时冒出的烟雾被你吸入了体内,二手烟既包括吸烟者吐出来的主流烟雾,也包括从纸烟、雪茄或烟斗中直接冒出来的侧流烟。二手烟中包含4000多种物质,其中包括40多种与癌症有关的有毒物质。
女:二手烟的危害太大了。请听第四份调查报告:《二手烟危害大》。)
【关键词】饮食习惯;健康行为;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G479R1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8-0697-03
DietaryBehaviorofMiddleSchoolStudentsinBeijingXichengDistrict/GAOXian,LULi-xin,YANGWen-na,etal.Center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ofBeijingXichengDistrict,Beijing(10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learnprevalencestatusandinfluencingfactorsofBeijingXichengdistrictmiddleschoolstudents'dietarybehavior,inordertotakeeffectivepreventionandintervention.MethodsUsingstratifiedclusterrandomsampling,2007middleschoolstudentsinBeijingXichengdistrictweretestedby"health-relatedbehaviorofyoungpeopleinBeijingquestionnaire".ResultsUnhealthydietarybehaviorreportratesofdrinkingdaily,eatingdessertdaily,eatingfriedfooddaily,ofteneatingfastfood,ofteneatingfoodonstreet,monophagiawere17.94%,30.77%,7.08%,7.73%,9.42%,41.49%.Healthydietarybehaviorreportratesofeatingfruitdaily,eatingvegetabledaily,oftenhavingbreakfast,drinkingmilkregularlywere69.90%,85.30%,88.18%,69.48%.Gender,studyphase,academicrecord,mothers'educationlevelandfamilytypewereinfluencingfactorsofdietarybehavior.ConclusionHealtheducationaboutnutritionknowledgeshouldbestrengthenedbasedonstudents'characteristics,healthylifestyleshouldbefosteredtoreduceriskfactorsofdisease.
【Keywords】Foodhabits;Healthbehavior;Comparativestudy;Students
青少年期是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期,是日常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饮食行为和科学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智力发育和体格生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康状况,还会对他们成年期产生一些远期不良影响。为研究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的流行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学生的预防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西城区中学生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开展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西城区中学中抽取5类(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共9所学校59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表2017份,收回有效问卷2007份,有效率为99.50%。其中男生1002人(49.93%),女生1005人(50.07%);初中生、高中生、职高生分别953人(47.48%),855人(42.60%),199人(9.92%)。年龄11~21岁,平均14.95岁。
1.2方法主要依据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的《2008年北京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工作手册》。监测方法采取集体问卷调查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利用上课时间,使用统一指导语,组织学生集体自填问卷,匿名填写,完成的问卷由调查员收集并保管,教师不参加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08年3月3-14日。
1.2.1不健康饮食行为调查学生在过去7d里,每天喝饮料: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饮用汽水饮料(如可乐、美年达或雪碧);每天吃甜点: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甜点(包括糖果、巧克力、糕点等);每天吃油炸食品: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油炸食物(如油条、春卷、炸薯条、炸鸡翅等);经常吃快餐:至少有3d及以上在西式快餐店吃饭(如麦当劳、肯德基、比萨店);经常吃路边摊:至少有3天及以上吃过路边摊(如麻辣烫、烤串等);偏食:讨厌吃某类食物(如某类蔬菜、肉类、水果等)。
1.2.2健康饮食行为调查学生在过去7d里,每天吃水果: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过新鲜水果(不是罐头水果);每天吃蔬菜:每天至少1次及以上吃过蔬菜;经常吃早餐:至少有5d及以上吃了早餐;经常喝牛奶:至少有5d及以上喝1杯牛奶(或豆浆、酸奶、豆奶)。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软件系统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百分率和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中学生饮食行为总体调查结果调查的2007名学生中,每天喝饮料、每天吃甜点、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偏食等非健康饮食行为报告率分别为17.94%,30.77%,7.08%,7.73%,9.42%,41.49%。偏食行为的报告率最高,每天吃油炸食品行为的报告率最低。健康饮食行为中,每天吃水果、每天吃蔬菜、经常吃早餐、经常喝牛奶的调查报告率分别为69.90%,85.30%,88.18%,69.48%,报告率最高的行为是经常吃早餐,最低的是经常喝牛奶。
2.2不同性别学生的饮食行为在非健康饮食行为中,男生偏食报告率为40.22%,女生为4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1,P=0.281)。女生每天吃甜点报告率为38.09%,高于男生23.39%(χ2=50.645,P=0.00),其余4项行为(每天喝饮料、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357,5.380,4.424,21.870,P值均
2.3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饮食行为学生每天吃甜点报告率分别为初中29.16%、高中32.90%、职高29.29%,每天吃油炸食物行为报告率分别为初中7.35%、高中5.99%、职高1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179,5.553,P值均>0.05)。偏食报告率为高中学生最高45.03%,其余非健康饮食行为(每天喝饮料、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报告率均为职高学生高于初、高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2.431,6.602,19.497,P值均
2.4不同母亲文化程度学生的饮食行为在非健康饮食行为中,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每天喝饮料(χ2=12.663,P=0.002)和吃路边摊(χ2=8.967,P=0.011)的行为报告率越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饮食行为均随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5不同家庭类型学生的饮食行为重组家庭学生非健康饮食行为(每天喝饮料、每天吃甜点、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偏食)报告率高于其他类型家庭的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403,3.588,1.615,4.830,4.089,4.248,P值均>0.05)。健康饮食行为(每天吃水果、每天吃蔬菜、经常吃早餐、经常喝牛奶)报告率大家庭最高,重组家庭最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高于其他家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719,14.062,20.327,14.324,P值均
2.6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饮食行为不同学习成绩学生每天吃甜点和偏食的行为报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1.346,P值均>0.05)。学习成绩越好,每天喝饮料、每天吃油炸食品、经常吃快餐,经常吃路边摊行为报告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79,7.922,9.306,8.724,P值均
3讨论
3.1学生自身特点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从本次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饮食行为女生优于男生。由于女生对食物的喜好,每天吃甜点报告率高于男生,与沈蕙等[1]的相关报道结果一致。偏食在非健康饮食行为中的报告率最高41.49%,低于相关报道[2]。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偏食会导致身体营养素的缺乏,减缓生长发育,并容易诱发疾病。除甜点和偏食之外的其他非健康饮食与喝牛奶行为,男生报告率较高,女生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报告率较高。这与男、女生对食物的注重方面不同有关:女生较注意食物的卫生状况与营养成分,个别女生注重保持身材而少吃肉类多吃水果;而男生喜欢获取方便快捷、口感较好的食物,此外,男生平时运动较女生激烈,能量需求增加,并且男生自我控制力较差。
3.2学校学习环境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初中生、成绩好的学生饮食行为与其他学生相比更为健康,其可能原因:(1)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高中生轻,学校在课时安排上能充分保证健康教育课与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的开展。初中生年龄小,其饮食行为也多受家长和教师监督。高中生较初中生经济状况灵活,有更多的自,选择范围多样化,但易受同学、周边环境以及广告宣传的影响。职高学校校内管理较初、高中松散,职高学生对其行为健康程度重视不高,其行为习惯受约束较少。(2)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较听话,对于教师和家长提出的饮食要求能够认真执行,能快速接受健康知识,并体现在其行动上。应针对不同的学校环境的特点,选定不同内容的宣传教育,制订相对应的健康教育策略和干预措施。
3.3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青少年还未独立,生活方面的事情多由母亲主管,母亲在孩子食物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3]。有研究显示,大多数父母有提示孩子吃他们认为有营养食物的习惯,而且父母的提示对孩子选择食物有较大的影响[4]。母亲的日常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较大,这些影响包括父母的提示和/或教育,父母饮食行为的影响、食物购买和分配的影响、食物非营养目的使用的影响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5]。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了其对健康知识与行为的掌握程度。文化程度高的母亲重视孩子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并能够给予科学的指导。本次调查中,有88.18%学生经常吃早餐,报告率随母亲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上午是学生一日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阶段。已有研究表明,经常不吃早餐将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和健康[6],早餐吃得好的学生明显比不吃早餐和早餐质量不好的学生精力充沛,考虑问题积极,文化课不及格的比例也明显较低[7]。学生的早餐多由父母安排,早餐的品种与质量,会影响学生的早餐食欲和食品的营养成分是否能满足需要。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家长,尤其是母亲营养知识的培训,向家长宣传学生早餐的重要性,并督促学生早餐吃好吃饱。
此外,家庭结构的构成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的饮食行为好于其他类型家庭的学生,与沈蕙等[1]的相关报道一致。稳定和睦的家庭的青少年有父母及长辈的共同关心,能使其有良好的心态,正面积极的对待生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国内有人通过家庭干预研究,初步得出家长在限制高危因素的发生和控制肥胖中的积极表率作用,即提倡家庭行为疗法,包括改变饮食习惯、参与减肥方案、督促孩子运动、限制孩子进食高能量的食物、家长带头进行体育运动等[8]。因此,要注重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生活习惯影响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建立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
目前肥胖学生的报告率正在逐渐升高,肥胖已经成为较为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营养性疾病,不良的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能量摄人和消耗[9]。非健康饮食行为,例如喝饮料、吃甜点、吃油炸食品、吃快餐等,会摄入过多的能量和脂肪,易堆积于体内,造成肥胖。除对青少年心理与精神会造成影响外,肥胖也是多种成年期疾病的隐患,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奶制品、蔬菜、水果对人体营养需求很重要,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蔬菜水果中有多种维生素。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健康的行为能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取,充足的营养不仅能满足体格生长的需求,还能促进大脑发育,从而促进其智力发展。
因此,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要有正确导向,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和家长宣传《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加强学生保健意识,提高学生和家长对饮食、健康及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使其意识到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协助学生将健康知识转化为行动。
4参考文献
[1]沈蕙,滕臣刚,李海,等.江苏省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602-603.
[2]朱红艳.张家港市中学生饮食行为与日常锻炼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4-45.
[3]罗海燕,潘小帮,刘辉.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20-921.
[4]马文军,杜琳,林国桢,等.父母及家庭环境因素对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疾病控制杂志,2001,5(2):125-127.
[5]马冠生.儿童少年的饮食行为.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9,26(4):240-242.
[6]杜琳,邓小冰,倪莉红,等.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与分析.中国公共卫生,1999,15(8):711.
[7]戴传文,贾晓飞,高小苑,等.深圳市高中学生饮食习惯相关因素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523-4524.
[8]蒋竟雄,夏秀兰,惠京红,等.家庭因素对儿童肥胖治疗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