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了很多有趣的节日,今年端午节是我幸福、难忘的。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早上去菜场买了茶叶、糯米。回家的母亲把盆里的水放进去,把茶叶放进去,无聊地问母亲母亲,为什么把茶叶放进水里?母亲说:茶叶浸在水里不会变干变硬,所以我们可以包起来。啊,原来如此。妈妈洗米,把米浸在水里,我马上对妈妈说:妈妈,把米浸在水里和茶叶一样吧。妈妈点头说:没错。
终于开始包茶叶了。母亲把两片茶叶重叠起来,把大头围成漏斗的样子,放入米中,把多馀的叶子沿着漏斗包起来,后把绳子躺在三个角的中间,绑在两个角上,茶叶诞生了。
我也学会了母亲的样子包,我的棕色真的是漏斗,不小心米一粒一粒地掉下来,母亲说卷成漏斗的形状时要注意没有缝隙,真的变成漏斗了,米放进去的时候也要按这样煮的米结实。我小心地包着,终于成功了。我特意用绳子系着我包的棕色。这是我的劳动成果,我必须留下纪念。
我很高兴,我学会了包棕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节。
我国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其中我喜爱的传统节日是端午节。
到了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听老人说,划龙舟是为了寻找跳江的屈原;向江里撒粽子是为了喂饱江里的鱼儿,让它们不要啄食屈原沉入江里的身体,这些都是纪念屈原的形式。
那为什么人们要喝雄黄酒呢?听祖辈们讲,到了每年五月初五蛰伏天,五毒蛇、蜈蚣、**、蝎子、壁虎,它们就会从冬眠中苏醒出来咬人,所以人们喝雄黄酒来解五毒。
记得我六岁的那年,外公、外婆带我去黄浒乡看划龙舟。沿河两岸和桥上人山人海,外公为了让我能看清龙舟比赛,便将我高高举起,骑在他的肩上看。当时真是太高兴了!
所谓龙舟,是将船头扎一个龙头,划龙舟的人服装各异,有黄、红、黑,颜色不一,大家头上都扎了头巾,腰间扎了彩带。比赛时,舟首站一位指挥的,两边是划桨的,中间有位敲鼓的,舟尾有一位掌舵的。一切准备就绪,号令枪响,放下拦绳,几十条龙舟像箭一样向前冲去,龙舟后面翻起巨大的浪花,龙舟也渐渐地荡出了我们视线。
端午节真是个热闹的节日。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端午节,呵呵,其实不是端午节,是端午的前一个星期,今天我们体验了端午节的很多习俗,其中我喜欢的就是包粽子了。
我们先到了指定的位置后,就要开始包粽子了,可领队老师就是不领情,叫我们先看示范再做粽子,我们只好硬着头皮看完示范。
不过,这示范也不久,只是一位阿姨把两片粽叶交叉再拉起长的地方,放些糯米和五花肉、蛋黄,后包住用绳子穿好而已,看完后,同学们都说这也太简单了吧!
我们要开始包粽子了,我先把粽叶交叉,然后折一折,就变成了一个“漏斗”,之后放点糯米,再放点五花肉和蛋黄,不过我在这一步时不小心掉了一些糯米,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仍然用心地加了点糯米,又加点脱了皮的绿豆,后把叶子包紧,用绳子绑紧就可以了,但是变成了上面小,下面大的形状,就像一个福袋一样,我看着自己包的“杰作”,不觉哈哈地笑了起来。
我们还体验了放风筝等其它的习俗,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端午节的习俗,我喜欢端午节。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今天提前过,我们在温柔袁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香包,袁老师还亲手在我们的额头上写了一个王字,但有些同学有点顽皮,硬是要让袁老师在他们额头上写上别的字。
今天晚上我们吃完饭,快速的回到了教室,上课时袁老师滔滔不绝的给我们讲了制做香包的材料,我们越听越有兴趣,一直在不停的躁动,而我不一样,我表情非常冷漠,我只期待过程和结果,不喜欢起因,终于等到过程这里阶段,我高兴不已。
我们随着亲爱的袁老师来到大自然景区我们静静坐在凳子上,静静等着,终于到我了,到我了。既高兴又兴奋,我快速起身,像老虎捕食一样冲了上去,快速做香包。
我先放了点艾草垫底,然后中间放茉莉花、合欢花等很多很多的花,后在放薄荷封顶,就这样,香包的一半就做好了。
我走下台阶,坐在凳子上,把香包装进袋子里,我拿起来闻了闻,看了看,嗯、不错、非常好,简直天衣无缝。
后我们一起照了一张美美的照片,便开开心心回到教室。
谢谢袁老师让我们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端午节。祝大家端午安康!
每年的五月初是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午”古时与“五”相通,端午就是五月开始的第五天。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端午节早是祭奠龙的节日。战国后,端午节主要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后来,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的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也忧心如焚,在极端的失望和痛苦之中,诗人来到汨罗江边,抱一石自沉。他死时62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因此人们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还有很多代表性的习俗,比如赛龙舟,参加比赛的龙舟在舟头扎一个大大的龙头,两边插满彩旗。每边各20个壮汉划桨,一声令下,龙舟竞发,浆声、水声、呐喊声、喝彩声连成一片,场面非常壮观。吃粽子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我喜欢吃粽子了,各种馅的粽子,伴着粽叶的清香,让我忍不住吃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在过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和赛龙舟,我们还在门口挂艾草和菖蒲,小孩要佩戴香包,吃三黄即黄鳝、咸鸭蛋黄、喝雄黄酒。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习俗和饮食文化,我很期待今年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今天我们去外婆家过端午节,还没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是外婆在做油炸饼呢,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就放入嘴里,呀!又香又脆真好吃。妈妈说只有在每年的端午节才能吃到这香脆可口的饼。
一会,我又看到外婆拿来几把草,把它插在大门上,我奇怪地问外婆:“这是什么东西?”
外婆告诉我:“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它,因为它们的茎和叶能产生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还有驱邪作用,就是能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我感到很吃惊:原来这草有这么多的功效!
中午吃饭是,我发现桌上有我吃的黄鳝﹑黄鱼等。妈妈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把雄黄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喝它对人身体也很有益。”
今天不仅有很多好吃的,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