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有关中秋节的作文(6篇)

时间: 2024-05-04 栏目:公文范文

初中有关中秋节的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祭月节、秋节、团圆节……它源自天象崇拜。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与汉代,定型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后期。中秋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有很多习俗,比如祭月赏月。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代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崇拜月神。自古至今,在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祭拜月神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西瓜、红枣、月饼、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排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祭拜,祈求福祐,祭月赏月,拖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月变成了轻松地欢娱,据说此夜月亮距离地球近,月亮大亮,所以自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为盛行。许多诗人名篇中常常通过赏月来寄托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直到今天我们仍有游子通过赏月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常在这天早早结束自己的工作,回到家准备各种美味美酒,约了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欢歌笑语其乐多多,给原本忙碌的生活增添了愉快的氛围。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佳品,馈赠亲友,招待家人,象征着团圆幸福。每当与家人在月下一起吃月饼谈笑风生,那都是一家人幸福的时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十几个中秋节,庆幸的是我们身边都有家人的陪伴,有热乎乎饭菜,有熟悉的声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去更好平台学习及工作,也许在那时我们才会真正体会诗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


初中有关中秋节的作文

又是一年中秋,阳台上,冷风萧瑟,清凉清凉的月光照射下来,映出我一个人孤单的身影,有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浓浓诗意。

那一天,是中秋;那一年,我七岁。

爸爸本和同事约好去野外烧烤的。但在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合家团聚的日子,身为女儿的我怎能让本就常年在外的父亲缺席呢?于是,小小的我吵着闹着要父亲陪同我和妈妈赏月。爸爸揪不过我,只好善罢甘休。

阳台上很凉爽,今晚的月亮很圆,很明亮。

天气真是好!夜幕中的云谈谈的,凤轻轻拂过,皎洁的月光从苍穹中倾斜下来,仿佛这是美丽的嫦娥仙子通往人间的一条天河。这时,妈妈从里屋搬来桌子,桌子上有许多干果、月饼、花生什么的。点上蜡烛,祭完月后,我们一家子齐排排地躺在椅子上,眼睛齐刷刷望向夜空中正发着光的银盘子。此时的气氛,静谧而美好,想不到这个日间车水马龙的闹市夜间竟如此安详。

忽然,妈妈一拍大腿,说:“我想起今天你舅舅送来了一盒月饼,说是新口味的,趁现在来尝尝吧。”说罢便从桌子上拿了一盒包装精致的月饼,拿出其中一块分成三小份,于是我们一家子其乐融融地品尝着月饼,品尝着中秋的味道。

如今,我十三岁了,爸妈更忙了,童年那段快乐的时光再也回不去了,但那份属于家的温暖,属于秋的味道犹记我心。


初中有关中秋节的作文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不,月饼就是我喜爱的美食之一。

关于月饼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话说元末统治者**迂腐,朱元璋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加到饼子中。于是起义大军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攻下了元都。获胜后朱元璋把饼子当做糕点赏赐给文武群臣,便留下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不仅有一段神奇传说,而且以香,甜,酥闻名于世哩!月饼的外形大多都是金黄的圆形,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掰开月饼,那股浓郁的香味便沁入你的心田,令你垂涎三尺。月饼的种类繁多,有高亮山楂味的,有五仁红糖味的,还有牛奶绿茶味的……当你望着香味可口的月饼,真愁一口吞不下。月饼又酥又甜,油而不腻,入口即化,口齿留香。

中秋前一天,我去当奶奶的小工,学习制作中秋月饼。先把手窝成半圆,把饼子放入手中揉圆形,再用面板把面压扁,放在手中擀成碗形,放进馅料,手不停转动,然后放到专用的模具中,放入烤箱烤40分钟,月饼便出炉了。

看着中秋晚会,望着中秋之月,品着中秋月饼,我不禁想到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迷人景象,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之情,想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是呀,小小的月饼中,不仅包着的是馅料,还包着的是家庭的团圆,包着的是亲人的祝福,包着的是海外侨胞对故乡的思念!


初中有关中秋节的作文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在这天,人们坐在月亮下赏月光、吃月饼。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也开始赏月光、吃月饼了。

我们全家人围站在阳台上,把大团圆月饼分成几块,分着吃。这时,我望向了远处的月亮。虽然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围绕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云。这时,我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描述了我此时的心情,不知她现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远在他乡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云已经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太悲伤。现在的月亮特别明亮,圆月像一只雪球高悬中天,皎洁的月光,像水似地泻向大地。几朵灰白色的、轻纱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动纱巾翩翩起舞。月光洒满了我的衣服,温暖着我的心。我觉得太阳的温暖过于热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光,才能这般地恰到好处。我的周围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过斑驳的树隙丝丝缕缕地挂下来,在地面上铺了一层碎银。月光照得树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树的稀疏的倩影,别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诉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那天,相传,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那里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广寒宫里的嫦娥、吴刚、玉兔和桂花树。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家乡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初中有关中秋节的作文

又到了中秋佳节,吃着爸爸带回来的包装精美的月饼,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正在这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原来是黄老师邀我去做月饼。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周六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来到了做月饼的地方。进了小店,一股浓浓的奶香味扑鼻而来。店内简朴的装修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洗完手后,小店的阿姨便开始揉面了,我本以为做月饼的面粉是黄色的,使我感到意外的是,做月饼的面粉竟是白色的。令我更惊讶的是,阿姨说这种月饼做好后也是白色的,而且不需要烘烤。咦,还有这样的月饼?好奇的我有点迫不及待了,真想快点大显身手。

面揉好了,按照阿姨的指导,我们先把月饼揉成20克左右的小圆球,再把它压扁,抹上一点熟糯米粉,放入馅,然后像包包子一样把馅包在里面,再抹上一层糯米粉,放入模具中。不一会儿我就做出了一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小熊”。又过了一会儿,“小鱼”、“小星星”也在我手里相继出世了。好了,现在要涂颜色了。我虽然小心翼翼地涂着,但小熊后还是变成了大花脸。唉,真可惜!

看着晶莹似雪的月饼,我都有点舍不得吃了。轻轻咬上一口,一股凉丝丝的感觉流遍全身,香甜的味道没齿难忘。真是太美味了!它虽然和传统月饼的做法截然不同,但在我看来更有情趣。

看着自己动手做的月饼,我兴奋不已;吃着自己做的月饼,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初中有关中秋节的作文

今天是中秋节,我吃过晚饭后就到巷子里走一走,整个天空都月色浸成了梦幻般的银灰色,圆月渐渐升高测挂在天空,她那银盘似的脸,笑盈盈的。月亮是那么明亮,大地好像盖着一层银霜,树木、房屋、街道都像被镀上了一层水银似的。

就在这里,我听见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哦!是人们在小巷里搬出了一张桌子,从家里分别用双手端出了一盘盘供品,琳琅满目,有莲藕、释迦尼果、苹果、月饼、柚子、橘子、炖糕、柿子、芋头、石榴等,其中供品中有一个花篮,这个花篮是用金箔纸折成的,金灿灿的成品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吉祥如意。

这不,我家的这个花篮挂着两条红带子,上面写着:吉祥如意好运来,年年岁岁保平安,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心灵生活。而且一般都是提前好几天准备好的,除了花篮还有一种水果塔、糖塔、茶塔等等,都是寄托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月后,家人们吃糕饼,喝茶,欣赏挂在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此时,在外面的孩子们会唱着歌谣高高兴兴的回到家里,也是有说有笑的,品尝各种各样的水果、点心什么的。家人们每天都忙里忙外的,不能和家人们一起吃个饭,聊天叙旧,但是有了今天这个节日,让大家伙儿都有时间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叙旧等。

我们全家人坐在桌子旁,吃着香甜的月饼,伴随着小孩子阵阵的歌谣声,欣赏着挂在天空的明月,大家伙有说有笑的,爷爷还给我们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真是月圆人团圆呐。

我们看着那白玉盘似的明月,体会着那浓浓的亲情,我的心好像长了一对翅膀,回到梦幻般的夜空。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六年级作文我的家乡(6篇)
  • 下一篇:研考网上确认时间表及操作流程说明(整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