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水产养殖的问题范例(3篇)

时间: 2024-05-08 栏目:公文范文

水产养殖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春季;水产养殖

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不管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还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在春季都会开始大量繁殖和生长。水产养殖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它的产量及其在水产业中所占据的比重正在逐日递增。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水产资源想要增值就必须先增产,而实现水产资源增产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做好春季水产养殖工作。

1.春季水产养殖的关键环节

1.1抓好池塘消毒工作

春季是水产养殖工作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我国的水产养殖来说,水生动植物下苗下种的时间大多是在春季,并且在下种之前,一般都要对池塘进行专业的、彻底的消毒,其原因是为了保持池塘的清洁无污染,防止池塘中的有害病菌、寄生虫等对下种的鱼苗、虾苗造成危害。一般情况下,池塘消毒所采用的材料多为生石灰,它可以彻底清除和杀灭池塘中的有害病原菌,并且改良池塘环境,为鱼虾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在采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时,有两种方法可选用:一是生石灰干洗清塘,用法是抽干池塘里的水,然后在池塘底部四处挖设数个小坑,最后将生石灰倒进小坑中,并搅拌成糊,向四周均匀喷洒;二是生石灰带水清塘,具体做法是将池塘内池水保持1米神,然后将搅拌成浆状的生石灰直接泼洒在池塘里。

1.2制订合理放养方案

在放养苗种之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放养方案。方案制定时,应该重点考虑放养鱼种的大小、数量以及搭配关系,在考虑这些因素时要结合池塘的容量和实际的管理水平、苗种的喂养方式、商品鱼的要求规格等。具体为:苗种放养时,要注意种类的搭配,比如当主养的鱼类是吃食性鱼类时,那么池塘中就必须要搭配花鲢鱼和白鲢鱼,以便调控、改良池塘水质。如果主养的是青鱼,那么就要注意少放一些鲤鱼,防止两者出现抢食情况。另外,苗种放养时,同一批次苗种的放养数量要尽量保持一致,注意放养的密度。特别要强调的是,苗种的放养必须要严格把好质量关,要放养良性的、体质健壮、没有病害且生长快速的苗种。

2.放养苗种的注意事项

2.1渔业苗种的运输

渔业苗种的运输与树种运输不同,渔业苗种的运输需要保证运输的安全和高效,避免苗种在运输过程中大量死亡。苗种运输之前,应该制定一套详细的运输方案和运输计划,并随车携带装卸、起运以及消毒工具和药物,注重运输的高效,最大限度的提高苗种的运输成活率。

2.2放养前准备工作

鱼苗下塘前应先检查清塘后药效是否已过,早春水温低、毒性消失慢,应提前取水放实验鱼测试。

2.3注意温差

下塘时注意装鱼苗容器的水与池塘水温差不要过大,避免产生应激反应,特别是小规格鱼苗,容易造成死亡。

2.4消毒

早春温度低,鱼苗在起运、装卸中难免有创伤,如不及时消毒容易得霉病。消毒时要注意3点:①药物要现配现用;②药物剂量要准确,避免药量不足或用药过量;③浸洗时间要适当,发现鱼种有忍耐不住现象时,应立即加水或放入塘内。

3.春季鱼病防治技术

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最敏感,此时用药可保证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同时,在春季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3.1水霉病症状

此病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鱼体组织坏死,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防治方法:

(1)渔池使用时应按每亩用生石灰75kg~100kg全池泼洒,清塘消毒。

(2)在捕捞搬运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3)用400mg/kg食盐和400mg/kg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洗鱼体进行防治。

3.2赤皮病症状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防治方法:

(1)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

(2)在鱼种放养前每立方米水休用10g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

(3)每立方米水体用10g~20g的痢特灵浸洗20分钟~30分钟。

3.3寄生虫病寄生虫主要有锚头鳋、中华鳋、鱼波豆虫、小瓜虫、口丝虫病等,其治疗方法是

(1)锚头鳋病:是因锚头鳋寄生鱼体所致,可用0.3pm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2)中华鳋病:因中华鳋寄生而致病,可用0.5ppm硫酸铜加0.2ppm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3.4小瓜虫病

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急游,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虫体寄生于鳃组织,能破坏鳃小片,分泌黏液增多,虫体周围的鳃上皮增生,鳃静脉充血或部分鳃组织贫血,虫体寄生鱼的眼角膜,引起发炎、变瞎。病鱼因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呼吸受阻碍致死。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放养密度合理。

(3)禁用硫酸铜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救治,因硫酸铜对小瓜虫不但无杀灭效果,反而可促使小瓜虫形成胞囊进行大量繁殖,导致病情更加恶化。

3.5竖鳞病竖鳞病

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发病时,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反应迟钝,浮于水面。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鳞片竖立,鳞下有渗出液,用手按压渗出液会从鳞下喷出;鳞片脱落,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腔内有积水。病鱼贫血,鳃、肝、脾、肾颜色变淡,鳃部表皮充血。防治方法:

(1)预防:越冬期间与越冬前后给池塘换水,保持水质良好,拉网、倒池或倒箱并箱后,应及时用药物给鱼体消毒。

(2)治疗:发病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每立方米用药0.5g~1g,兑水均匀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网箱养鱼的用二氧化氯浸洗病鱼,用每立方米7g药的浓度,浸洗20分钟~30分钟,每天1次,连用3天。

4.结束语

春季是水产养殖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它肩负着水产生物下苗下种的重任。春季水产养殖是渔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开端,同时也是水产养殖大户每年都需要考虑的大事。为了提高水产经济效益,获得更多的水产养殖经济,养殖户在进行水产养殖时就必须掌握春季水产养殖的技术,重抓关键环节,以期全方位的做好春季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1]赵建国,庄加强.春季水产养殖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08(05).

[2]阐志扬.开春之后养鱼注意做好“四要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01-12,(005).

水产养殖的问题范文

一、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1.不同水产养殖模式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淡水池塘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和网箱养殖模式。①淡水池塘养殖模式,其内部水体的总体稳定性及水体的自身净化能力不强,同时该种养殖模式也是一种高产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其内部经常伴有过多的水生动物粪便及残饵,这些有机质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及水体缺氧,一旦产生上述问题则易导致水产动物成群死亡,诱发水体内部浮游植物短时间内疯狂生长,从而导致水产养殖的失败。②工厂化养殖模式,是通过外部进行饲料和鱼药的投放,其内部水体会得到及时更新,但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水往往直接排入附近的水域,废水中所含的大量磷、氮等相关物质会给附近水域造成较大的污染,引发附近水域的富营养化,也有可能引发赤潮。③网箱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为实现对于一些大水面的利用,通过设置一定的网箱来实现对于水产动物活动的限制,该模式养殖的环境与外部水体环境相连接,网箱养殖投入的鱼饵、鱼药等相关物质除了给网箱内部水体造成影响外,还会给其之外的水体造成一定影响,增强了整个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容易引发整个大水面的赤潮,造成严重的水体环境污染。

2.水产养殖造成环境污染的宏观原因分析

首先,国内的水产养殖行业内部不论采用何种养殖模式,其内部往往伴有高密度产业分布局势,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为实现同期利润的最大化,将不断扩张自身的养殖规模,大量投入养殖资源,整个生产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在养殖过程中放养的密度远远大于该水体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值,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养殖人员为了水体的清洁,不得不频繁更换水体,造成大量的污染水体外排,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现阶段水产养殖人员环境保护意识较差,部分水产养殖人员虽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未采取有效措施去预防环境污染。例如:国家虽然提倡使用配合饲料,但是价格低廉、环境污染较大的鱼饲料仍被大量使用。同时,虽然国家在整个水产养殖用药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盲目用药和用违禁药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这些都对养殖环境带来了危害。最后,相关部门对水产养殖管理力度不够,很多地区在水产养殖选址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留下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同时很多水产养殖人员对于水产养殖技术及必要的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了解的非常少,仅仅通过观察周围人如何进行水产养殖后自己就进行水产养殖,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国家水产养殖管理部门管理力度不够的表现。并且在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水等相关物质的排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也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随意排放情况非常普遍,从而引发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

1.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管理

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是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养殖范围、规模和从业人员。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首先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对特定区域进行全面的水产养殖审核,确定其所能承受的水产养殖数量、水产养殖规模及最适应的水产养殖模式。然后,健全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考核制度,对申请水产养殖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全面的水产养殖技术、装备的审核,在整个审核过程中要对其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才能颁发相关许可证件。此外,水产养殖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内的水产养殖单位或个人进行突击检查,包括生产规模是否符合先前核定的标准,其采取的环境保护策略是否在运行、运行情况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出现超标情况,一是令其立即整改,二是对于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进行处理,三是对于性质较为恶劣的立即注销其生产许可证。

2.增强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工作,提升水产养殖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阶段国内很多地区从事水产养殖的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整个水产养殖过程中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全面提升水产养殖技术人员的整体养殖技术水平非常重要。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水产养殖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养殖规模、不同的养殖区域进行强制性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从源头上提升水产养殖整体的环境保护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的水产养殖合格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水产养殖人员不能继续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给予考核通过的水产养殖技术人员颁发合格证书,该证书作为水产养殖质量检查的组成部分之一。整个培训过程中应对水产养殖技术人员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不同水产养殖模式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全面培训,此外,对于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投喂养殖饲料等关键性的技术进行全面的培训考核,保证整个水产养殖饲喂的合理性,降低过多的饲喂或其他不合理的饲喂方式给整个环境带来的影响。引导水产养殖进行合理布局,帮助其在自身的养殖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环境预警评价制度。同时,引导水产养殖人员尽量少用或不用相关的化学试剂,减轻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三、结语

水产养殖的问题范文篇3

文/马沙1孙慧慧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水

产养殖技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备

受关注,也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者

的收入,但是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

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的一些弊端亟

待解决。本文先简要说明了现代的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然

后根据这些弊端提出对应的对策,

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水产养殖技术是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措施,其推广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占据着不可

或缺的地位,它是水产养殖事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只有水产养殖者充分掌握养殖技术才

能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增大利润。

然而在现代、科学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需要我

们相关部门和水产养殖者共同的努力,提出

相应对策才能得以解决。

1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

当今社会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虽然已经

做了许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

养殖者增加了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

也有一些弊端需要解决。

1.1水产养殖者科技知识匮乏

由于很多水产养殖者的文化水平不高,

他们缺少水产养殖专业的知识,也缺乏获取

科技知识的意识,所以他们仅仅依靠养殖经

验和习惯,没有科学合理的技术做支撑,工

作效率低,而且污染和浪费严重。一旦水产

品出现发病甚至死亡的现象,也只是怨天尤

人,不查找造成水产品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

和自身原因,极大的影响了水产养殖者的收

入。水产养殖者的科技知识匮乏是阻碍水产

养殖技术推广的根本。

1.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素质偏低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者素质偏低直接影响

推广效果。如今大多数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者都不是专业人员,其年纪都较大,知识结

构体系也比较老旧。他们并不能很好的把握

先进、科学的新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起来的

效果不言而喻。另外,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不足,缺乏创新能力,使得水产养殖技

术推广工作水平不高。

1.3水产养殖者营销经验不足

水产品的销售问题也是水产养殖者最关

心的问题,水产养殖者营销经验不足也是阻

碍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一个弊端。

水产养殖者养殖水产品就是为了销售出

去赚钱,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但是大多数

的养殖者都缺少营销经验,仍然采用原始的

销售手段,并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

销售渠道过于单一,水产品的销量并没有提

高,影响了养殖者的收入,这就直接影响了

新养殖技术的引进。

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弊端解决对策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弊端直接影

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对一些文

献的阅读和深入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对

策,希望能为水产养殖行业提供参考。

2.1加大水产养殖技术知识培训力度

由于水产养殖者对于养殖技术的了解很

少这一现象制约了养殖技术的推广,所以当

务之急应加大对水产养殖技术知识的培训力

度。各级政府机构和部门也应提高对水产养

殖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把发展水产养殖业

作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培训方面,第一,由于现有的水产养

殖技术推广者的素质普遍偏低,为加强他们

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应采取“派出去”

的方式。同时也应采取“请回来”的方式,

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水产养殖技术推

广人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团队,

做好技术推广工作;第二,在政府和相关部

门的扶持下,每年都应如期举行水产养殖技

术的讲座和培训,免费赠送给水产养殖者一

些实用的水产养殖技术资料;第三,要加强

和学校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和交流,积

极与国内知名的养殖企业保持沟通,学习养

殖技术。一旦水产品出现病害,共同商讨处

理方法,确保水产养殖者在出现问题的最短

时间里得以解决。

2.2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因

地制宜能够大大促进水产养殖业内部的结构

调整,确保养殖者增收致富。

首先,在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我们应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新的水

产养殖技术,如毕节市利用丰富的冷水资源

养殖鲟鱼、鲑鳟鱼等名优鱼类和冷流水养殖

技术;其次,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鱼类资源

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加快水产养殖技术推广

的速度,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水产养殖业之

路;再次,应加大推广养殖力度,逐步形成

苗种繁育、饲料渔药销售和养殖技术为一体

的水产养殖技术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加

工、休闲观光渔业的发展,使水产养殖者真

正实现增收的目的。

2.3加强水产养殖者的营销战略

为使周围水产养殖者能够提高水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做好

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强水产养殖者的营

销战略、做好营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作为水产养殖者来说,不仅要了

解周边城市水产品的市场行情,还需密切关

注一些大中城市的市场行情,抓住机遇迅速

抢占水产品批发市场,使得市场份额大幅度

提高。

其次,要提高水产品的质量,提倡健

康水产养殖。对于鱼、虾等产品要处理好药

物残留问题,贝壳类要处理好体内的有害物

质等,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只有质

量安全提高了,才能培养起水产品的客户群

体,扩大销售量,打出属于自己品牌的知名

度。另外,产品包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

节,设计好产品包装也有利于吸引消费者的

眼球,促进他们的消费。

最后,也要积极地利用网络的效果,做

好产品的宣传。开展网上销售,充分展现水

产品的营养、质量和保健的功效,提高消费

者的认知,销售成本也有所下降。并且每年

举行几次水产品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的消

费。

结束语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水产养

殖行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上

面的分析和阐述充分说明,虽然水产养殖技

术已取得进步,但在推广过程中仍不理想。

我们应通过加大水产养殖知识的培训力度,

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技术,发挥科技示范园

的示范作用,并推行健康的水产养殖来解决

技术推广存在的弊端。笔者相信在政府的扶

持和相关专家的指导下,水产养殖行业一定

能增产增收,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会祥.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对

策[J].乌蒙论坛,2013,(4):38-40.

[2]郝彦周,任中纪,景广振.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

存问题及对策[J].水产养殖,2011,(2):30-31.

[3]王毅.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

农民致富之友,2013,(7):141.

作者单位

1马沙平度市水利水产局渔政渔业技术推广站山

东青岛266700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一年级化学知识点梳理必修一(6篇)
  • 下一篇:高一议论文字左右(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