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古典诗词(6篇)

时间: 2024-01-10 栏目:公文范文

古典诗词篇1

【关键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118-03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品代表,它以短小精练的文字、丰富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古代生活、劳作、战争等画卷,抒发了古代人民的酸甜苦辣与爱恨情仇,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体现了炎黄子孙的崇高价值追求。学习古典诗词对于我们汲取祖先智慧,提高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质量,增强古典诗词的育人作用,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职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教材选编、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中职古典诗词教学有所裨益。

一、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学生、教师、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四维要素,四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要分析当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必须从这些方面进行考察,才能得到更真切、更全面的答案。

(一)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情况。“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即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这里的所谓“备学生”,其实就是构建学生观。构建正确的学生观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前提。学生观越具体越准确,越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毋庸讳言,当前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比较低。从平时的测评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中职学生的识字数量不多,词汇积累和文化常识积累严重不足,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非常弱,甚至很多简单的常见字也不会读、不会写,写作文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于登天。

2.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由于中职教育本身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基础文化教育退居其次,加之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就不好,因此,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往往轻视、不感兴趣。此外,考试等外力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很多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同时,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比较低的。他们的学习意志薄弱,专注力不足,难以把心思集中在学习上;理解能力弱,抽象思维较差,往往一个较为简单的知识点需要讲解多次;自学能力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

(二)中职语文教师与教学教法存在的不足。在中职语文教师中,中年教师相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他们的古典诗词底蕴更加深厚。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涌现,语文教师群体的古典诗词素养却在逐渐下降。此外,很多教师对中职学生的认识不够细致具体,局限于一个宽泛概念的脸谱化认识,以致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一方面,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习者现有认识水平与潜在认识水平之间的距离)把握不准,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例如,一些老师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采用与普通高中一样的教学目标,苛求学生掌握一些复杂的艺术手法、鉴赏方式。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对接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例如,一些老师一味强调学生自行感悟,而实际上学生又无法感悟到位;还有一些老师在教学中仍然习惯于“一本教材、一根粉笔、一张嘴”,这种教学技术的粗陋和教法的单一,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即便是有意学习的学生也会因辅助不足而难以理解和消化,并最终无法跟上进度而心思逃离。

(三)中职古典诗词教材存在的不足。纵观中职语文教材的古典诗词选编,有一条明显的规律,即各个朝代的代表性选文容易入编,各个流派的代表性选文容易入选,各个著名作家的代表性选文容易入编。这或许是编者基于全面性考虑而作的平衡,但对中职学生而言显得针对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选文难度过大。例如,广西中职《语文》上册选编了《诗经》名篇《采薇》,下册则选编了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并序)。这些篇目一般篇幅都过长,生僻字和理解难点很多,教师常常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学生学起来也难度极大。二是部分选文缺乏趣味性。例如,广西中职《语文》选编杜甫诗《登高》《蜀相》,风格沉郁顿挫,思想深沉,字句精练,读者需要仔细推敲才能领会其中之义,且中职学生思想深度还不够,这就使得学生难以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觉得索然无味。三是部分选文教育意义不明显。古典诗词意蕴丰厚,其教化和审美的意义不可估量。但笔者所说的教育意义不明显,并不是说这些选文没有教育意义,而是指在结合中职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前提下,难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较好地内化于心、形成自己新的经验。

二、提高中职古典诗词教学质量的策略

当前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直接制约了教学的成效。要破解这些难题,笔者认为要以学生兴趣和能力水平为基础,调整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重编古典诗词的教学材料,改进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古典诗词的教学质量。

(一)调整古典诗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价值方向和预期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对教学的内容选择和教学的过程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普遍公认的是三维教学价值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普通中学教育中,古典诗词教学通常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这恰恰是他们极为薄弱的地方,提高的难度非常大,而且可能会因此带来更大的挫败感。基于当前中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我们需要思考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在哪里。由于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笔者认为中职古典诗词教学在过程方法方面无法要求太多,因此教学目标应以基础知识为主,辅之较低层次能力训练,并以情感和价值观教育为重点。

有研究者认为,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而关注人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应该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成型时期,阅历单薄,心理单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尚未成型,具有很强的引导和塑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当成为中职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

具体来说,中职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有五点:一是学生会读会写常见生字词;二是学生了解作者及其写作的文化背景;三是学生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情况并受到思想道德、价值观的教育;四是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五是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典型意象的文化内涵,如柳、梅、兰、竹、菊、杜鹃、鸿雁等。

(二)重编古典诗词的教学材料。由于中职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中职古典诗词教材的选编应当打破常规的编写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学生的认知可能和兴趣方向。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并以已有的图式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认知需要为动力。因此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而应该为学生提供略微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达到平衡,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式,并建立新的图式。笔者认为,中职古典诗词的选编要强调认知结构的延续性和主题内容的联系性。

认知结构的延续性是指选编的内容要与学生现有的认识相关联,而不是让学生觉得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选文要尽可能地选取与学生现有认识有重叠的内容,尤其体现在某些千古传唱、耳熟能详的名句上。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蝶恋花・春景》“天涯何处无芳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白《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这些名句学生不管是从什么途径,都或多或少有所耳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名句可以成为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消除学生的陌生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选文对学生而言完全陌生的话,容易使他们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

主题内容的联系性指的是选编的内容在主题上要贴近中职学生的心理,这样更容易使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经验中找到共鸣。选文要尽可能地与当今时代的社会现象产生联系,不论是正面的直接切合,还是由选文而引发出反面的对比。如《诗经・静女》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表现了古人纯朴浪漫的爱情观,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对古今爱情观和爱情表达方式进行比对,从而进行爱情观教育;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表现了古代恋人之间约会的场景,也可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比,在探讨中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孟郊《游子吟》表现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及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也可由此引导学生反躬自省,等等。由于古典诗词内涵深厚,“诗无达诂”,通过主题关联的角度进行阐释和学习,也是一种“以意逆志”的鉴赏方式,能让学生在鉴赏诗词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三)改进古典诗词的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学专家叶澜认为,教学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基本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占有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简言之,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新经验的方式。

要想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的目的,教学方法就必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打通学生现有经验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建构通道,引导学生参与古典诗词实践活动。

1.多途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材料。很多学生不愿学往往是因为学不会、跟不上。所以让学生能持续理解所学知识、跟得上教学进度,有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夸美纽斯认为,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官。如果得不到实物,就用图像、模型等直观教具代替。实际上,中职学生想象力不强、抽象思维较弱,需要通过更加真实的情境和具象的呈现方式,才能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途径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创造更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刺激强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此外,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故事性强的材料更感兴趣。所以教师也可以按照“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作品思想内涵等内容,通过浅显的语言组织成有情节发展的故事,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建构。

2.引导学生参与古典诗词实践活动。中职教学强调理实一体化,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一是以诗词为底本自导自演。很多古典诗词极具画面感,便于改编和表演,可指导学生截取其中的小片段进行自导自演,将学生代入作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对诗词主旨的感悟。二是结合现实改写古诗词。可搜集网络上的改写佳作进行展示,网络上的改写作品内容通俗接地气,语言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尝试改写。三是开展古诗词主题竞赛活动。如借用现今流行的赛事形式,开展“我爱记诗词”、“×××诗词大会”等竞赛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趣味性强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古典诗词。

总之,中职古典诗词教学的改进乃至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应当以具体的中职学生实际情况为前提,从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托马斯・费兹科,约翰・麦克卢尔.教育心理学[M].吴庆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51

[2]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倪文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欧阳代娜.语文(基础模块):上册[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育报,2007-04-20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古典诗词篇2

关键词:古典;诗词;创新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古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并传承下去。古典诗词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古典诗词用词精准,韵律优美,文短义长,但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有些诗词难以理解,再加上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包办太多,致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真正地领悟到古诗词的精髓,感悟其中表达的情感。

那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该用哪些创新的教法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学中的做法。

一、分层诵读,加强梳理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诗词的反复诵读。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又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又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

二、增强感悟,理解诗意

诗意的理解一直是古诗词教学的重、难点。有些教师怕学生不理解诗意,在教学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我认为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多:

1.风景再造品诗境

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2.抓住诗眼巧引导

古典诗词篇3

古典诗词,化作一只彩蝶,在我身边飞舞;古典诗词,变成一朵小花,在我桌前飘香;古典诗词,更如一帘幽梦,让我沉醉其中……

古典诗词,如幽梦,夹杂着浓郁的花香,向我袭来。这里有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牡丹,这里有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芙蓉,这里有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的海棠,这里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白花的娇媚,在古典诗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花谢花非花满天”花雨纷飞,馨香的空气中夹着黛玉的丝丝哀伤;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花无语,陪着人一起伤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落红一地,与凭窗眺望的人一样凄苦……在古典诗词中,我感受到了花的美丽,花的高贵,花的凄婉……

古典诗词如幽梦,携着皎皎月辉,向我走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月是豁达的,他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用开阔的胸襟,容纳了他的月亮,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若说苏轼的月亮是一轮圆圆的满月,大气,那么柳永的月亮就是一弯细细的娥眉月,娇美。在暮蔼沉沉”时,词人朦胧的身影出现在江边,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然后,词人发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感慨。一弯残缺的细月静悬空中,散出了孤独凄冷的光。

古典诗词篇4

【关键词】古典诗词审美

古典诗词有哪些审美特性呢?我们又该怎样有针对性地挖掘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功能呢?我们认为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注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表现在语言上,古典诗词具有语言的音乐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诗经》中有不少作品就属于劳动人民在劳作休息之余的创作,《伐檀》、《硕鼠》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明显带有歌曲的结构特点;到后来格律诗和词的出现,讲究押韵、平仄等,更显示出古典诗词结构匀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的音乐美。

针对古典诗词语言上的这一审美特点,我们在教学古典诗词时,就要充分加强吟诵训练。吟诵是古典诗词审美鉴赏的重要方法。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就十分重视吟诵对于学习古典诗词的作用。据说当年唐老讲授柳永的《八声甘州》,就是通过反复咏诵"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句而引领学生进入那雨后江天清澈如洗而又大气磅礴的意境中去的。通过吟诵,词人的感情就会涌进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在吟诵中获得美的熏陶,获得审美愉悦。

诗歌大多是押韵的,吟诵时将韵脚读得明显些,让人听起来优美和谐,委婉动听,这也是显示诗歌音乐美的一个方面。如读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山""闲""问"为韵脚,可读得稍昂扬些,以便敲响听者心中的鼓点,充分感受作者那坚贞不屈的品格之美。当然,平仄的规律也是形成诗歌音乐美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还表现在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上,是为"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艺术审美范畴。所谓"意",是指作者对生活的某种认识和见解。"境"就是对特定的环境和气氛的描写。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说得通俗点,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图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作品形象鲜明,情景交融,使欣赏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

针对古典诗词营造意境的这一审美特性。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诗词,让他们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欣赏到诗的内在美。诗是用形象思维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再现诗中形象为突破口进行审美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借助联想想象再现诗词意境,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诗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形象是诗的本质。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去再现作品中的形象,这是欣赏诗歌意境美的关键。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就用雄浑的笔触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波浪滔天的壮阔景象。接着再由空间的广阔转入时间的久远,引出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赤壁活动过的风流人物。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不仅感受到了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美画廊,并且进一步体会到词句的意境美,提高了感知、再现诗词意境美的能力。第二,抓住"诗眼",挖掘深厚内涵,深入领会诗词的意蕴。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往往一个词,一句话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即所谓"诗眼"。古人作诗,非常讲究锤炼字句,节骨眼处炼得好字,全句乃至全诗,便如被点晴之龙,飒然浮空,摇曳生姿。唐代大诗人杜甫堪称点睛圣手。他有《曲江对雨》一诗题于石壁,其中"林花着雨胭脂()"一句,末字模糊不清,令后辈名家颇费思量。苏轼填"润"字,黄庭坚填"老"字,秦少游填"嫩"字。后来找来杜甫诗集一查,却是一个"湿"字。众人皆钦佩老杜用字之准确生动。

三、古典诗词的审美特性还表现诗人的人性美、人格美上。

古典诗词的思想内涵是丰富复杂的。不管哪一类作品,它们都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充满了真实的人性美和人格美。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结尾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矛盾。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像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远离现实的态度,是李白率真心情的自然流露,唯其如此,才更显李白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懂七情六欲的"神",更显出诗人李白的"人性美"。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强烈的方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怎能低头哈腰去侍奉那帮达官贵人,使自己不能欢心惬意呢?这种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表现了李白刚直不阿的性格,闪烁着傲然独立的高尚的人格美。李白内心世界的这种矛盾,在古代诗人身上有着广泛的代表性。针对古典诗词思想内容上的这一审美特性,我们在鉴赏时就要运用辩证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批判吸收,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古典诗词篇5

虽然巴尔扎克是小说家,不是诗人,诗词也不等同于小说,但语言艺术是有共性的,无论什么时候,丰润、真切、细致的形象,要比单薄、枯燥、模糊的形象更吸引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

古典诗词的语言更纯粹、更精致、更简练,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绝不可能如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学那么完备和细致,但它却以一个典型的动作,或一瞬间微妙的表情,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塑造出人物的形象。所谓“尺水兴波澜,下笔动天地”是也。

我们试看下面的例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张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唐・朱庆余《宫词》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

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宋・李清照《点绛唇》

乡愁与羁思是古典诗词的一大主题,在无数此类的佳篇中,张籍的《秋思》,堪称超越今古的绝唱。而这首诗胜就胜在一个细节的描写。闻秋风而思乡,托友人以家书,乃人之常情,作者却把这一普通的行为,用“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作者“复恐匆匆说不尽”的“万重心意”。乡思之深,羁愁之苦,又岂能是两张纸、数行字所表达得了的?道人所不能道,言人所不能言,正是大家圣手的功夫!与之相比,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虽各呈异彩,但若从化平凡为奇崛上讲,张籍要更胜一筹。

唐人写宫怨的名篇很多。王昌龄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之三),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行宫》),李益的“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宫怨》),在艺术表现上都精妙卓越。朱庆余的《宫词》在同类作品中,也非常出色。一句“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已真切地表现出了连悄悄话都不敢说的宫女们在深锁宫中无尽的痛苦与哀怨。

李易安是绝代的才女,一流的词人。她的《点绛唇》也是妙在含蓄,胜在细节。词人只剪取了少女荡秋千后乍见来客一刹那间的镜头,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极其精湛的笔墨,描绘了她怕见又想见的微妙而细致的心理和欲掩难掩的娇羞之情。明人钱允治赞其笔法“曲尽情”。细想,只“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已跃然纸上。下面四例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唐・李贺《美人梳头歌》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五代・孙光宪《采莲二首》其二

折将莲叶佯遮面,棹过前滩笑语多。

――元・张宪《胡姬年十五拟刘越石》

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红绒唾碧窗。

――明・杨孟载《春绣》

有些诗的细节描写虽然在整首诗中不是主要的部分,或者说一个细节并不能概括一首诗的主旨,但却使一首作品显得真实、生动、有趣、因此也拥有了无限感染力。如: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唐・王维《渭川人家》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古典诗词篇6

通过这样一次探索便让我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不少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它们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世世代代,年年岁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意义和乐趣,振奋或抚慰人们的心灵。由此而引发的思绪和灵感,又往往成为诗词创作抒情咏怀的缘由和契机。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与民俗文化有关的作品数量可观,佳作迭现,这确实是诗词发展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民俗是约定俗成、世代积累、长久稳定的,往往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不失留有一些旧时民俗的痕迹。古老的民俗很多都能延续至今,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而不失其历史光泽。民俗总是与人民生活形影相随,结伴而行。而后代的人们对于前代的民俗,也总是怀有兴趣,并会感到亲切和易于理解。我们如果要对延续至今的这些古代民俗给予现代诠释,除了追本溯源,还要证明其历久不衰、与时变易的内在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看当代一些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③,对所选词的民俗背景就有专门的诠释。从戴复古词只选了一首,十分的别具见地: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洞仙歌》)这首词纯用当时口语,写的是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时,在酒楼的小阁上大家围桌而坐的场景。三杯两盏淡酒之余,请来歌妓唱曲,唱的就是重阳应景的时令曲子,以此来酬佳节。十分生动真实的描绘了一幅与宋词相关的节日民俗场景。

黄杰先生也写过一本《宋词与民俗》④,这本书则是从民俗学的观点和角度,系统性地重新审视宋词的价值,并剖析了古典诗词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以茶汤为例。按宋时的习俗,客来时进茶,客去则进汤。进茶时要唱“茶词”,进汤时则唱“汤词”,其作用与当时酒筵上歌妓劝酒常用的“酒词”相仿。“茶词”与“汤词”同为宋时“茶道”的内容之一。两宋饮茶之风极盛,有不少著名的茶品,喝茶时讲究饮茶的方法、器具和场合。因而在两宋词中,“茶词”、“汤词”亦独为一类,为数甚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既是师友,又是茶侣,又多擅长以诗词咏茶。黄庭坚是江西分宁人,分宁就是宋时茗茶产地之一。富弼为相,会见黄庭坚,所得的印象,就是“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⑤。北宋文豪欧阳修在《归田录》⑥中也写过这样的文字说:“腊茶出于福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亦作“日铸”,绍兴山名,其地产茶)为第一。自景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这里所说的这种双井白芽,就是黄庭坚家乡特产的名茶。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民俗文化中的节日民俗部分。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⑦诗中说得明白:正是重九佳节,正是那阖家登山、遍插茱萸以示亲人间共避邪恶、相互祝福的节日习俗,牵动了这位离乡背井的游子的思亲之情,使他不吐不快。这种“情”不是单方的,作者想象远在华山以东的家人们,在秋高气爽之中相拥登上山巅,每个成员都佩带上芳香的茱萸,也正在为“少一人”而深感遗憾。两情远隔重山,发于一旦,是由重阳节日所激发,通过重阳的节日活动连结起来的。对于离别的亲人们来说,思念之情时时都会袭上心头;然而面对节日的有关情景,思念总是更加强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节日在人们心中掀起的情感波澜是带有普遍性的;诗人的感觉更加敏锐,说出了别人欲言而未能言的话,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成为中外古今广为传诵的名句。可见,节日习俗不仅对诗人的创作心理,也对读者的欣赏心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寄意于民俗风情的诗作还有《寒食即事》⑧。《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即在清明节前两日,寒食节人们要灭除旧火,禁火三天,没有热饭吃,故曰“寒食”。而只有得到皇帝特许者,才能燃烛。唐时,朝廷在此日以宫苑中榆柳点火以赐贵近宠臣,《寒食即事》诗所描述的就是个中景象。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全民灭火寒食之中,作者有意推出了从皇宫中传递火种的镜头,画面所体现的特权自然是引人注目的。特权阶层中是些什么人呢?作者又借东汉的“五侯”来指当时那些弄权、炙手可热的权臣宦官。全诗并无一句议及政事,却又借助寒食节的习俗,写了皇帝对宠臣权贵的特殊待遇,深有讽喻意味。

节日习俗是民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独呈异彩的一部分;各个节日又各具时令特色及文化内涵。由于节日活动特别能引动人们的思绪,触发创作的灵感,所以诗人词家总是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其中个人的感受与群体的文化成果既融汇一体,又生发升华,具有突出的深厚度。这些诗词所写的也无非是人间世态、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和愿望理想,却因与特有的节日风情相结合,因此民俗风格深刻鲜明,尤富生活气息,读来如醇酒醉人。节日习俗是人人享有、年年重现的,人们对之十分熟悉,这就使创作与欣赏在心理上得到沟通,因而与节日习俗有关的佳作往往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反映节日习俗的诗词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值得注意与研究。

若再上升到民俗文化,其本身内涵也是非常庞大且丰富的。有关妇女生活、婚丧喜庆、饮食服饰、百工伎艺、音乐歌舞、各地物产、市井游乐、宫廷庆典、神怪灵异、社会交际、佛道宗教,乃至草木虫鱼、行话俗语、医卜星象等内容,在古典诗词中都有生动如实的记录。这些蕴藏丰富的民俗迹象,现在已很少被运用,所以我们对诗词的研读和考索,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复兴。

①李商隐《无题》

②解释来源自“百度百科”

③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④黄杰《宋词与民俗》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版

⑤据清朝潘永因所著《宋稗类钞》卷六记载,富弼曾讥黄庭坚,原话为:“将谓黄某如何,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⑥此段文字选自欧阳修《归田录》卷一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元旦节随笔收集10篇
  • 下一篇:【精】清明节短信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