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0 栏目:公文范文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1篇1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机动车保有量;污染物;尾气排放;排放标准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734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1-0070-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31.036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2014年全省机动车保有量比2010年增加了48%。机动车尾气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治机动车污染正在成为当前及今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2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指机动车燃料不能完全燃烧时,排出的尾气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除了氮气和氧气以及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蒸汽为无害成分外,其余均为有害成分,由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主要在0.3~2m之间,正好是人体的呼吸范围,对人体的健康损害非常严重。

2.1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性,成分比较稳定。一氧化碳是机动车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当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后,就会危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它引起的公害被称为汽车的第一排气公害。

2.2碳氢化合物(HC)

汽车尾气的碳氢化合物来自三种排放源。对一般汽油发动机来说,约60%的碳氢化合物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20%~25%来自曲轴箱的泄漏,其余的15%~20%来自燃料系统的蒸发,主要含有甲烷、乙烯、丙烯和乙炔和苯等有机物。当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与氧化氮起光化反应生成臭氧、醛等烟雾状物质。它不仅危害人与动物,而且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它称为汽车的第二排气公害。

2.3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的总称,氮氧化合物是在内燃机气缸内大部分气体中生成的,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从燃烧过程看,排放的氮氧化物95%以上是一氧化氮,其余的是二氧化氮。氮氧化物还是产生酸雨和引起气候变化、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它已经成为主要的汽车排气公害之一。

2.4固体悬浮颗粒(PM)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PM是PM2.5和PM10总称),一般是由直径为0.1~40μm的多孔性炭粒构成。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如病原微生物和苯并芘等)。颗粒物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以不同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各个部位,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颗粒物也已成为主要的汽车排气公害之一。

3辽宁省机动车保有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现状

3.12012~2014年辽宁省机动车保有量情况

2012~2014年全省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630.8万辆、691.1万辆和747.6万辆,同比前一年保有量,分别增长了12.2%、9.6%和8.2%。其中汽车保有量连年增长分别为414.2万辆、472.1万辆和534.7万辆,增长率分别为19.5%、14.0%和13.3%;低速汽车(农用车)保有量连年下降,摩托车保有量先增后降。

3.2按排放标准划分的汽车保有量现状分析

2012~2014年全省汽车保有量中,国Ⅰ前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分别为37.1万辆、31.6万辆和31.1万辆,国Ⅰ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分别为56.1万辆、53.4万辆和56.7万辆,国Ⅱ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分别为71.7万辆、69.4万辆和74.1万辆,国Ⅲ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分别为198.2万辆、227.8万辆和238.7万辆,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分别为51.1万辆、89.9辆和134.1辆。国Ⅰ前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占比连续三年同比下降,国Ⅰ和国Ⅱ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占比先增后降,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汽车保有量占比连续三年不断增加。

3.32012~2014年辽宁省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2~2014年全省机动车一氧化碳(CO)排放量分别为122.50万吨、121.0万吨和121.3万吨,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分别为16.66万吨、16.0万吨和16.0万吨,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分别为27.86万吨、26.5万吨和25.5万吨,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3.04万吨、2.7万吨和2.6万吨。其中汽车是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PM)超过90%,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超过80%。

3.4按排放标准划分的汽车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2012~2014年全省汽车一氧化碳(CO)排放量分别为115.40万吨、114.5万吨和115.4万吨,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分别为14.32万、13.9万吨和14.1万吨,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分别为23.66万吨、22.3万吨和21.6万吨,颗粒物(PM)排放量分别为2.76万吨、2.4万吨和2.4万吨。其中国Ⅰ前排放标准汽车的四类污染物排放量占总量的近40%,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汽车的四类污染物排放量仅占总量的3%左右。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均大幅减低。

4结论与对策建议

4.1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机动车保有量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迅猛增长,机动车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以逐年小幅度下降的趋势减少。

我省的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平均在15%左右,国Ⅳ及以上排放标准汽车的增长量尤为突出,增长比率达50%以上,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仅占总量的3%左右;国Ⅳ前排放标准汽车的保有量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虽也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仍是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

4.2对策建议

国Ⅳ前排放标准的汽车大多是黄标车和车况欠佳的老旧车辆,因此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高新车排放标准,可以有效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空气质量。

据统计和计算,目前一辆黄标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14辆国Ⅲ汽车或28辆国Ⅳ汽车的排放量。应严格执行汽车报废制度,对超过年限或尾气不能达到标准的汽车,坚决予以报废。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发放环保标志,不得上路行驶。

同时,还应完善机动车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明确政府各个职能部门在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工作中的职责、职能,建立健全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协调机制。开展新车的环保一致性查验,完善机动车环保检验与维修(I/M)制度。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能力建设,强化对环检机构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

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支持和配合。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的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王多龙.大气污染原因分析及治理办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2

(一)脱钩模型本文研究主要基于Tapio脱钩模型。公式(1)中tco2,gdp表示脱钩弹性指标,分别以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正负状况、弹性值大小来说明经济增长是否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状态。脱钩指标体系见表1。

(二)二氧化碳脱钩弹性分解量化模型1.脱钩链式因果分解模型为解决Tapio指标缺乏对二氧化碳“脱钩”内在机理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缺陷,以便能为评价和制定准确、全面的低碳经济发展措施、政策及战略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可以加入适当的中间媒介,将公式(1)进行链式因果分解[8][9]。由于工业在甘肃省国民经发展的特殊地位,故将全省能源消费量和工业产值指标作为中间变量,将弹性值分解为减排脱钩、工业节能、产业发展三个指标,公式为。公式(2)中,ΔCO2为二氧化碳排放变化量,ΔE为能源变化量,ΔGIO为工业总产值变化量,ΔGDP为历年地区总产值变化量。虽然通过分解可以找出影响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的相关因素的脱钩弹性状况,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碳减排。但该式应用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很难将其他指标如城镇化等纳入分解式中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故第二步我们引入LMDI分解法。2.LMDI因素分解脱钩模型本文根据扩展的Kaya恒等式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并参考已有文献[10]的LMDI(Log-MeanDivisiaIndex)分解方法,根据甘肃省实际情况加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因素后,构建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分解模型。根据CO2排放量的基本公式可知。公式(3)中,CO2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指化石能源的排放量;E为能源消费总量;GIO为工业生产总值;GDP为地区生产总值;PC为城镇人口数量;P为地区总人口;F=C/E,为能源结构碳强度;I=E/GIO,为能源强度;G=GIO/GDP,为工业化率;A=GIO/PC,为城市人均工业产值;Z=PC/P,为城市化指数;P表示人口数量。公式(4)中:ΔCf为能源结构碳强度因素;ΔCi为能源强度因素;ΔCg为工业化程度因素;ΔCa为经济发展因素;ΔCz为城镇化因素;ΔCp为人口因素;ΔCd为分解余量。它们分别为各因素变化对CO2排放总量变化的贡献值。根据Ang[11]提出的LMDI方法。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研究采用的基础数据如GDP、人口、能源消费量、工业总产值等均来自历年《甘肃省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为了使得出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分别将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按照2000年不变价格表示。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公式为。

三、计算结果与分析

(一)脱钩横向对比分析总体上来看(表3),甘肃省历年的脱钩弹性平均值为0.629,低于中国总体平均值0.708,二者均为弱脱钩状态,而陕西、宁夏、青海分别为0.958、0.845、1.147,均为增长连接状态。只有新疆为1.719处于增长负脱钩状态。从时间段来看,在“十五”期间,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分别为1.048、0.452、0.823、0.636,而甘肃省为0.792,脱钩状态良好。“十一五”期间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分别为0.944、0.847、1.333、2.897,甘肃省为0.385,只有甘肃省和陕西省脱钩指标值降低。从甘肃省来看,甘肃省脱钩弹性由“十五”期间的0.792下降到“十一五”期间的0.385。同期中国总体脱钩弹性也由“十五”期间的0.835下降到“十一五”期间的0.569,这说明甘肃省脱钩状态与中国总体水平同步变动,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年到2011年间,甘肃省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总体上处于“弱脱钩”状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该期间甘肃省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54%,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8.34%,GDP增速高于二氧化碳排放增速,这使甘肃省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其中2009年为强脱钩状态,即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往年降低了。在甘肃省总体脱钩弹性值降低的情况下,在2011年反弹到1.030呈增长连接状态,即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快于经济总量的增长率。

(二)脱钩链式因果分解根据公式(2),计算可得到减排脱钩、工业节能、产业发展三个脱钩效应指标,结果见表4。从减排脱钩指标来看,总体呈增长负脱钩和弱脱钩状态,说明甘肃省能源消费量的变动率低于能源二氧化碳的排放速率,能源碳强度脱钩状态不理想。这一方面是因为甘肃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而工业主要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另一方面也与碳减排技术利用不理想有较大关系。从工业节能指标来看,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说明甘肃省能源利用效率状况良好,不是影响脱钩指标的主要原因。其中,2009年工业节能弹性为-45.543,为强负脱钩状态,这是因为这一年工业总产值增速远低于能源消耗的增速。从产业发展指标来看,总体呈增长负脱钩状态,工业总产值增速快于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表明了甘肃省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过大是影响脱钩指标变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与减排脱钩指标计算的结果相一致。

(三)LMDI脱钩弹性分解根据公式(7)计算出能源结构碳强度、能源强度、工业化、经济发展、城镇化以及人口六个效应对应的分解脱钩弹性指标,结果见表1和表5。从历年各指标贡献率的平均值(表5)大小来看,影响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弹性指数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其中经济发展脱钩弹性指标影响为正值为0.827、而能源强度脱钩弹性指标影响为负,贡献率均值为-1.086。这说明甘肃省在能源的利用效率上较高,即单位工业产值的能耗指标良好。城镇化、工业化、能源碳强度指标对总体脱钩弹性贡献均值均为正值,分别为0.689、0.402、0.232,而人口数量脱钩弹性的影响不大,仅为0.036。由此可以看出城镇化的加快对甘肃省二氧化碳的排放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已有文献中,对于城镇化与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关系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城镇化有利于碳减排,另一种却持相反态度。其争论的关键在于城镇化是否真正起到了规模经济效应[12]。2011年底甘肃省城镇化率为36.1%,西部地区为43.0%,全国为51.27%,甘肃省城镇化率水平过低。此外,由于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矿产资源、经济实力和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肃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分布不均衡,城镇化水平全省差异很大。甘肃省城镇体系不突出,具有单一的行政职能和资源型小城镇过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优势。故在碳减排上,资源消耗型的小城镇难以负担高昂的成本。故总体来说,甘肃省城镇化质量不高是抑制了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业化效应指标贡献率历年趋势不明显,但其均值为正,说明总体对脱钩状态具有抑制作用,这与链式因果分解的结果一致。能源碳强度效应指标均值为正,说明其对脱钩状态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从2001年到2011年对脱钩弹性的贡献率一直在下降,说明甘肃省能源碳排放强度效应对脱钩弹性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渐削弱,反而正在成为有利于脱钩的因素。通过LMDI分解法得出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脱钩的主要原因,且能源碳强度效应正在成为促进脱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与通过因果链式分解方法,得出的能源强度弹性处在弱脱钩状态、碳强度脱钩弹性和产业结构弹性处在强负脱钩状态一致。

四、结论及建议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3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市规划;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Inrecentyears,duetoclimatechangecausedbytheimpactofhumanlifeisbecomingincreasinglyapparent,leadingtoaglobaltemperatureincreaseyearafteryear,thekeyfactoristhelargeamountofcarbonemissions.Aftertherelevantorganizationsathomeandabroadshowthatcarbonemissionsarecloselyrelatedtodevelopmentandurbanizationprocess,shapingtheenvironmentallow-carboncityisthefirstappropriateoptiontoeffectivelycontroltheglobaltemperatureincrease.Atpresent,China'srapideconomicdevelopment,people'slivingstandardsincreaseyearbyyear,theirawareness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graduallyincreased,environmentalissueshasdevelopedintoawidespreadconcernaboutthehotissues.ItispreciselybecauseChinaisanimportantstageofrapideconomicgrowth,duetofasterdevelopmentoftheurbanizationprocess,makingChina'scarbonemissionswasagrowingtrend,toensurethatChina'ssocialistmarketeconomysuccessfully,doagoodjobinlowurbanplanninganddevelopmentofcarbonisthemostimportant.

Keywords:lowcarb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urbanplanning;urban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明显,温室效应日剧严重,由此引出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问题已经受到热议。城市减排是全球实现碳减排的关键点,城市管理建设的根本依据就是城市规划,因此,城市规划发展担负着有效构建低碳节能城市的重任。因此,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中,要通过构建相关的规划理论基础以及定位城市发展方向来实施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措施,真正实现低碳城市的优化建设。

1.我国城市碳排放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程迅猛发展的趋势,据相关数据可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是与自身的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随之而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在零二年至零七年间,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之前来说翻了一番,是居二氧化碳排放量首位的国家。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有效进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有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人均GDP在2000年的人均GDP基础上会翻两番,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需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与此同时,到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来说会在其基础上增长百分之六十之多。

2.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发展的相关措施

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背景下,催生了规划发展低碳城市的相关必要性。构建的低碳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城市建设朝着实现生态环境的节能与改善的方向发展,真正做到城市发展进程的能耗低、排放少、高能高校运行模式的实现,从而有效完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由整体角度出发来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模式的具体寻求

在城市整体的角度来看,需要将低碳城市空间模式的具体寻求作为一项关键的实际研究方向。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城市空间以及碳排放总是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必要的相关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相应研究得知,随着城区人口密度的逐步增长以及城市空间规模的密集发展,相应的消耗汽油量也显著降低了,从而使得城市碳排放量实现有效降低。由此可知,可以将紧凑型密集式多元化相关城市形态的生成以及对城市相应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利用、健康的城市生态网络的构建是被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发展的相关重要方向。因此,在城市规划时,要真正从城市形态与空间整体角度,寻求有利于向低碳城市模式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及带状城市规划研究,避免城市无序向外扩张,带来系列城市问题。

人口密度

2.2由土地利用以及交通角度出发实现低碳城市的实际规划发展

由于城市土地的实际利用的优化组织构建是直接对城市的实际交通需求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产生影响的,所以,可以知道城市碳排放总量的多少直接与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是存在密切关系的。比如,有的城市所采用的土地高密度混合利用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实际使用率,突出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慢速交通的相应优势,最终实现城市碳排放量有效降低,这点就充分说明了城市交通出行距离是与城市密度成正比关系的。目前,针对集约式的土地利用以及公共交通的实际发展是大部分国际生态城市所采用的具体规划发展模式。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中,有必要从相应的土地利用以及交通模式的实际角度,有效开展城市交通以及土地的一体化规划活动,实现低碳节能环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密度

2.3有效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发展评价

在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中所进行的评价低碳城市行为是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在实施评价的时候,要同时兼顾社会、环境、资源、经济等要素以及城市低碳循环发展两个方面。实施城市规划发展评价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具体工作。因此,要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角度来构建相应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评价范围、城市规划发展效能体现以及反馈体系三个方面。通过构建相应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评价体系,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步伐。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框架

综上可知,实现城市的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为了确保城市走到发展的前列,使得真正实现低碳环保,更加适宜人类居住,要从根本上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发展,完善城市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何建坤,刘滨.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4

关键词:出口贸易;能源消费;碳排放;TodaandYamamoto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21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继续保持第一贸易大国地位,2015年出口额达2.27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与此同时,我国目前这种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方式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能源消费数量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碳排放量也不断上升,使我国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随着经济和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自2010年起我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能源消费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由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有密切关系,能源消耗的增加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在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能源消费激增的背景下,怎样减少碳排放是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这就加大了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能源消费结构的本质性改变将不会发生,这使得我国在降低碳排放量方面难度加大。然而,虽然我国CO2排放的快速增长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所导致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小视,它是国内能源消费不断增加的转移性排放。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是世界出口大国,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支持,而不断扩大的出口贸易增加了国内的能源消耗,这将导致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出口贸易扩大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的矛盾日益突显,因此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碳排放问题的研究在我国显得尤为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国出口贸易活动中的能耗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中国出口贸易的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全球化,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各种理论及模型,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由此提出各种控制政策和措施等,目标是实现环境、能源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层见叠出,但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综上所述,针对碳排放、能源消耗与出口贸易的问题,学者们做了众多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但学术界中利用扩展VAR(L+d)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对碳排放、能源消耗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分析还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扩展的VAR(L+d)模型,考察碳排放、能源消耗与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动态作用。

二、模型的建立与数据说明

(一)扩展VAR(L+d)模型的建立。VAR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计量经济模型,是用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此模型在计量经济学当中应用最为广泛。Granger因果关系是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定义的,一般分为“基于水平(1evel)VAR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和“基于差分(difference)VAR模型(即Vector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因果关系检验”。Toda指出在有限样本中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因果推断可能遭受严重的事前偏误。因此,基于水平VAR模型进行多变量系统的因果关系检验,因未将单个变量的非稳定性和变量系统的协整性考虑在内,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基于差分VAR模型来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容易使信息丧失。当研究者并不关注变量的协整性而只关注其因果关系时,就需要一种新的检验方法,Toda和Yamamoto提出的扩展VAR模型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方法中可能存在的偏误。Toda和Yamamoto提出了一个可以应用于VAR检验的程序,该检验程序可以不必考虑变量是否平稳、单整或存在协整关系,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L≥dmax),L为VAR模型的最优阶数,dmax为变量序列的最大单整阶数)就可以直接建立水平值的VAR模型,进而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与Granger因果检验也就能应用。其基本思想是:首先,通过各种准则建立最优阶数为L的VAR(L)模型;然后,通过单位根检验找出所有变量当中最大的单整阶数dmax。如果有L≥dmax,那么则可建立阶数为L+dmax的水平值VAR(L+dmax)模型,基于水平值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Granger因果检验程序就能够实行。

(二)数据说明。本文所涉及的数据有二氧化碳CO2,单位:吨)、能源消费(ENERGY,单位:万吨标准煤)、出口贸易值(EXPORT,单位:亿元)和就业人数(LABOR,单位:万人)指标,1960~2008年的数据,其中CO2排放量,单位为吨,计算CO2排放量采用公式CO2=∑Si×Fi×E计算,其中,Ei为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Fi为i类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Si为i类能源在总能源所占的比重。这里,取各能源机构估算值的平均值作为三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值,分别为:煤炭0.7329、石油0.5574、天然气0.4226。出口贸易值(亿元)、能源消费(以标准煤表示)和就业人数(万人)数据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本文利用ADF检验法对各个变量的单位根进行检验。ADF检验模型有三种设定模式,选择正确的设定模式十分重要。本文的单位根检验考虑有时间趋势与无时间趋势两种情形来检验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表1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有时间趋势还是无时间趋势的单位根检验,变量的最大单整阶数为dmax=1。两种情形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是相同的,有时间趋势的单位根检验和无时间趋势的单位根检验均认为CO2、ENERGY、EXPORT、LABOR四个变量都是平稳的。前面已经提到,只要满足L≥dmax,那么建立的水平值VAR模型对变量的各种形式具有稳健性。本文中最优滞后长度的选取见表2。(表2)

最优L为2而dmax=1,所以满足建模要求,且VAR(L+dmax)=VAR(3)。

(二)扩展VAR(L+d))模型的稳定性检验。在根据扩展VAR(2+1)模型得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之前,同样需要对之实施必要的诊断检验,对扩展VAR(2+1)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有特征根均落在单位圆以内,扩展VAR(2+1)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得以满足,由此得出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应是真实的。

(三)基于T-Y程序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关系,这说明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增加了碳排放;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说明能源的消耗增加了碳排放;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说明出口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能源消耗。而劳动力则与碳排放互相不为因果关系,是出口贸易的单向原因。

四、结论及启示

本文运用扩展的VAR模型分析方法,对我国碳排放、能源消耗与出口贸易之间动态相互影响效应进行了相应的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出口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能源消耗的变化,但不受能源消耗量的制约;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说明能源的消耗增加了碳排放;出口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关系,这说明了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发展增加了碳排放。由此可见,我国出口对能源消耗会产生显著影响。但如若追寻碳足迹的话,相当一部分的碳排放是由出口带来的单位GDP能耗增加引起的,属于转移排放。劳动力是出口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劳动力的变化会影响出口。由此可见,应努力调整出口结构,增加耗能少的产业的发展,减少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在目前的出口结构下,减少出口贸易数量,是缓解当前能源紧缺、碳排放过多形势的有力措施。而劳动力对于碳排放、能源消耗、出口贸易的影响均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能源,同时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生态环境恶化。为减少CO2排放,我们必须开拓新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改善进出口结构,严格控制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产品的出口,逐步减少污染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同时,要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的出口,因为相对而言,服务产业的碳排放非常少,所以鼓励服务贸易出口能够很好地改善出口结构,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贸易,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陶长琪,宋兴达.我国CO2排放、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外贸依存度之间的关系――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10.28.10.

[2]巴曙松,吴大义.能源梢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

[3]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朱启荣.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协整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山东省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07.4.

[5]董斌昌,杜希矗.中国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7.8.

[6]张云锐.广东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J].珠江经济,2008.4.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5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碳排放;LMDI方法;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行业结构;行业规模

中图分类号:F224.0;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1-0095-07

一、引言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减少人类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老工业基地大多以传统工业为主,碳排放强度较高,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也较大,因此其低碳转型发展意义重大。要实现老工业基地低碳转型发展,首先必须要弄清楚老工业基地碳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因此,准确测算我国老工业基地的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比如Wangetal(2005)、Wuetal(2005)、徐国泉等(2006)、Fanetal(2007)、雷厉等(2011)、张占贞(2013)、潘雄锋(2011)、孙宁(2011)、王迪(2012)等所做的研究。但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研究视角也可进一步拓展。本文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是采用“电(热)碳分摊”原则对碳排放量进行测量,测算结果更加科学准确;二是采用LMDI方法将老工业基地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四个纬度,并将48个老工业基地的37个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为行业规模、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三个纬度,这样从区域、行业两个层面的深入研究,增强了结论的政策意义以及政策建议的针对性。

二、测算方法和数据处理

1.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本文基于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口径的统计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核算各老工业基地各细分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2.数据来源及处理

规模以上工业行业总产值、CPI价格指数以及能源消费量均来自老工业基地2007―2013年的《统计年鉴》;工业行业总产值变量均以2006年不变价格计算,测算区间为2006―2012年;能源消费主要包括四大类:原煤(吨)、汽油(吨)、柴油(吨)、电力(万千瓦时),四类能源的转换系数及碳排放系数如表1所示。

经过调整,研究样本中行业数量为37个;在所考察的120个老工业基地中,由于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省会城市的市辖区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在研究样本中删去;在95个地级市中,经过筛选,有辽宁抚顺、辽宁锦州、安徽安庆、山西临汾等48个地级老工业基地数据较为齐全。所以,最终样本为48个老工业基地37个行业的数据。

三、老工业基地工业碳排放概况

图1是48个老工业基地2006―2012年37个行业年产值总和、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行业总值碳排放强度趋势图在计算碳排放强度时一般用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但在行业层面只有行业总产值数据,所以本文在计算碳排放强度时使用的是工业总产值的数据,计算结果相应偏低,但不影响比较结果。。2006年我国48个老工业基地37个行业碳排放总量为3.46亿吨,到2012年增加到5.23亿吨,平均年增长率为7.23%,工业碳排放总量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同期,48个老工业基地工业行业产值总和也由2006年的46676.8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6854.58亿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3.50%。二者的变动趋势显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行业总值碳排放强度2006年为0.7414吨/万元,2012年为0.5403吨/万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4.46%,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图2是48个老工业基地2006―2012年的碳密度值。碳密度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量的比值,可以反映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同能源在提供能量时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不同(王玮,2012),2006―2012年48个老工业基地碳密度平均为1.08,可见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中还是以煤炭消费为主;同时,2006―2012年行业碳密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6.83%。

四、老工业基地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

采用LMDI方法将48个老工业基地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为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以及能源结构四个维度(图3和图4)。

图3是老工业基地工业行业各因素碳排放量变化贡献值趋势。老工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即经济总产值的不断增加)对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最大,2007年是-2986.94万吨,然后一直上升到2012年的31047.43万吨,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拉动因素。产业结构在2007年对工业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值为-174.06万吨,2011年为-879.88万吨,而2012年为-5.89万吨,对老工业基地碳排放的变动整体上显现抑制作用,也就是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相关行业发展受到抑制,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确实起到了削减作用。能源强度代表技术水平,2007年能源强度对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值为9090.71万吨,2012年为-13932.50万吨,说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对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值为339.45万吨,2012年为1409.69万吨,对老工业基地碳排放的变动整体上显现促进作用,说明能源结构的调整对老工业基地碳减排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4是老工业基地各因素碳排放量变化贡献率趋势。贡献率>1的因素称为碳排放增加的拉动因素,贡献率

根据LMDI分解模型,对2006―2012年48个老工业基地的37个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将影响因素分为行业规模、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三个维度(见表2)。

2006―2012年48个老工业基地的大部分行业的碳排放量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变化的幅度较大。这6个行业碳排放变化幅度均在3500万吨以上,使碳排放量增加了62353.93万吨,可见这6个行业是老工业基地碳排放的密集行业,应该成为重点减排行业。而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的碳排放量在整体上是呈下降的趋势。

老工业基地37个行业的行业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均呈现出促进作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的行业规模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这7个行业的经济规模对碳排放的贡献值均在1200万吨以上,使得老工业基地的碳排放量增加了23212.34万吨。这些行业属于大型制造业,规模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大,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应重点考虑适时减小其行业规模。而文教工美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等行业的规模较小,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也较小。

老工业基地的37个行业中除纺织服装和服饰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其他30个分行业的能源强度对碳排放量增量呈现出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这些行业技术进步较快,产值增长幅度远超能源消耗增幅。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等行业的能源强度对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006―2012年这6个行业的能源强度使老工业基地的碳排放降低了57834.40万吨。而对于能源强度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值为正值的行业,应努力提高其技术水平,改善其能源强度。

老工业基地37个行业的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不同。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家具制造业、其他制造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的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增量起到抑制作用,减少了666.19万吨的碳排放量,可能的原因是这些行业对煤炭消耗较少而对电力消耗较多;其余行业的能源结构均促进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的能源结构明显增加了碳排放量,2006―2012年这4个行业的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增量的贡献值为3217.78万吨。从整体来看,全行业的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值为4287.66万吨,说明整个工业行业的能源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48个老工业基地2006―2012年碳排放量的总体趋势及区域、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中还是以煤炭消费为主,2006―2012年的煤炭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例平均达到89.99%。可见,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行业能源结构还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善能源结构。

第二,从地区层面来考察,在影响老工业基地工业行业碳排放的四大因素中,产业规模和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拉动因素,其中,产业规模又是最主要的拉动因素;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中能源强度又是最主要因素。

第三,从行业层面来考察:(1)行业规模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37个行业碳排放量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其中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7行业的促进作用较对烟草制品等行业的促进作用大;(2)能源强度对我国老工业基地的37个行业中的纺织服装和服饰业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7行业碳排放量的贡献值为正值,其余30个行业均为负值,即能源强度对这7行业的碳排放起到促进作用,而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6行业的碳排放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3)能源结构对我国老工业基地37个行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9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抑制作用,其余行业的能源结构均促进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其中能源结构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4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根据上述有关结论,本文认为老工业基地要实现低碳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适度控制工业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在控制工业产业规模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尤其应该降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高排放行业的规模。第二,加快技术进步,进一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效节能设备,加大对旧设备的更新与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尤其要加大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等行业的科技投入,促进其技术进步,以提高其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三,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建立煤炭略有增长、石油平稳增长、天然气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大幅增长的能源消费模式,重点转变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能源结构,使其能源结构利于减少碳排放量。

参考文献:

雷厉,仲云云,袁晓玲.2011.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5):59-65,126.

潘雄锋,舒涛,徐大伟.2011.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5):101-105.

孙宁.2011.依靠技术进步实行制造业碳减排――基于制造业30个分行业碳排放的分解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4):44-48.

王迪,聂锐.2012.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9):132-136.

王玮.2012.碳排放驱动因素与减排潜力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2006.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6):158-161.

张占贞.2013.基于KAYA模型的青岛市碳排放及驱动因素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84-87.

Ang.2004.Decompositionanalysisforpolicymakinginenergy:whichisthepreferredmethod[J].EnergyPolicy,32(9):1131-1139.

Fan,Liuetal.2007.ChangesincarbonintensityinChina:Empiricalfindingsfrom1980―2003[J].EcologicalEconomics,62(3-4):683-691.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6

【Abstract】Basedontheoutputvalueandenergyconsumptiondataof6smallscaleenterprisesinShanghaiinyear2007to2011,accordingtothegreenhousegasaccountingmethodproposedbyIPCC,the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carbonemissions,carbonemissionintensityandenergyconsumptionintensityof6smallindustrialenterpriseswerecalculated.Inthispaper,thecorrelationanalysisofthe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thetotalcarbonemissionsandtheoutputvalueofsmallscaleenterprisesarecarriedout.TakingtheSKenterprisesasanexample,theinfluenceofproductionequipmentontheenergyconsumptionintensityandcarbonemissionintensityisanalyzed.

【关键词】上海市;小型重工企业;综合能耗;碳排放

【Keywords】Shanghaicity;smallheavyindustryenterprise;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carbonemission

【中图分类号】F424;X1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26-02

1研究方法

1.1企业背景

论文所涉及的6家企业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企业的规模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划分为小型企业。按照上海市y计局的《轻重工业划分办法》,被划分为重工业。按照产品类型又可把这6家企业分为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包括RX企业、JX企业、WF企业,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包括KC企业、WX企业和SK企业。各企业的运营时间都在5年以上。

1.2碳排放量的计算

论文只研究在企业生产、运输过程中与能源消耗相关性最为密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他,如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暂不计入本研究的范围。已知,电力消耗的碳排放因子为0.8367tCO2/(MWh),汽油的平均低位发热量为43070kJ/kg,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缺省值为69300kg/TJ。论文用到的计算碳排放方法来源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计算导则。

1.3能源统计和产值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上述两种类型共计6家小型重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主要是电力资源消耗,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则主要是汽油消耗。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论文将综合能耗作为能耗指标,即将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为标煤。

2结果

2.1综合能耗及变化趋势

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这里将6家小型重工企业分成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两类。根据1.3中提到的能源统计方法,计算得到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各年的平均综合能耗和平均年产值,发现: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和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各年平均综合能耗都呈波动增长态势,但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综合能耗的波动性更大。两类小型重工企业2007―2011年平均年产值的变化趋势和平均综合能耗的变化趋势有着极大的相似性[1]。说明综合能耗的变化特征与企业产值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研究。

2.2能耗强度和变化趋势

能耗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综合能耗值与GDP的比值。这里计算各类企业2007―2011年能耗强度的平均值,结果得到:两类小型企业相对应的全行业平均能耗强度,结果显示:2007―2011年间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呈波动下降趋势,且波动性较大。上海市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全行业的平均能耗强度总体上高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全行业,但上海市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全行业平均能耗强度8年来下降速度较快。

结论:本文调研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平均能耗强度的变化趋势与上海市相应类型全行业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都呈波动下降态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将在3.2中进行详细讨论。

2.3碳排放总量和变化趋势

根据1.2中提到的碳排放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各年平均碳排放总量,发现:2007―2011年间两类企业平均碳排放总量都呈波动增长态势,其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的波动性较大,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的波动性较小。2007年和201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碳排放总量略低于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其他年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碳排放总量均高于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

2.4碳排放强度及变化趋势

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这里将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定义为企业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年产值的比值。

2007-2011年间,论文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平均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与上海市相应类型全行业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都呈波动下降态势。此外,本文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平均碳排放强度的对比特点与上海市两类相应类型全行业的对比特点基本一致,都是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高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

3讨论

3.1综合能耗、碳排放总量与产值间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2.1、2.3的分析对比可见,小型重工企业的综合能耗、碳排放总量与企业年产值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里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上海地区6家小型重工企业的综合能耗、碳排放总量与产值间都为正相关关系,即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总量随着企业产值的增长而增加。再用两类小型重工企业的各类相关系数和全行业的相关系数进行对比。已知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之g的相关系数接近于1,因此这里只描述企业产值与综合能耗间的关系。发现上海地区两类小型重工企业和相应企业全行业的综合能耗与企业总产值间的相关系数都为正值,说明不论是论文调研的两类小型重工企业还是相应类型的全行业,综合能耗与产值之间都为正相关关系,即综合能耗随着企业产值的增长而增加。

3.2导致小型企业高能耗强度、高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从2.2和2.4中可知,6家小型重工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都远高于上海市相应类型全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这里主要从生产和运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生产方面: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存在着明显的劳动生产率(包括管理水平、劳动力水平、技术水平等)和生产设备先进性的差异。

从劳动生产率上看,小型企业的管理者素质(包括企业家素质及管理团队素质)与大型企业有相当大的差距。论文6家小型企业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大都为高中及以下,且多采用亲情化、友情化、温情化管理模式,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

从生产设备上看,生产设备状况是影响小型企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由于数控设备属于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而小型企业受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因素的制约,设备的数控化率往往比大型企业要低,生产设备较为落后。

在产品运输方面:论文6家小型企业主要是自主散装运输(企业自配汽车进行运送),而上海市大部分大中企业近几年来已经基本实现了产品的集装式运输。产品数量多时,运输次数增多,导致油耗增多;产品数量少时,为了使产品按期到达销售地,车辆往往未载满便发车,导致小型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增加、碳排放强度偏高,不利于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①小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和小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各年平均综合能耗都呈波动增长态势。

②小型企业平均综合能耗和平均碳排放总量的变化特征与企业产值的变化特征高度相关。

③小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和平均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小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能耗强度和平均碳排放强度则呈波动下降趋势,且波动性较大。小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企业各年平均能耗强度和平均碳排放强度均高于小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企业。

④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间存在着明显的劳动生产率、生产设备先进性以及产品运输方式的显著差异,是导致小型企业高能耗强度、高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7

关键词:碳强度;能源消费;森林碳汇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297-03

1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持续的大量使用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而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其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超过工业革命前水平的40%。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21世纪末期及以后时期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主要取决于累积CO2排放,即使停止了CO2的排放,气候变化的许多方面仍将持续许多世纪。各种情景显示,21世纪末全球表面温度增加可能超过1.5℃,并且22世纪后全球仍持续变暖。这表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CO2排放产生了长达多个世纪的气候变化持续性[1]。

目前,化石燃料类能源消费、水泥生产和土地利用是已经确定的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关的三个主要碳排放源[2,3]。能源是经济的推动力,也是经济增长的投入因素,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也不断地刷新历史记录,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环境代价的付出。然而化石燃料类能源消费是最大的碳排放源,是导致温室气体增加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CO2排放大国,且根据我国发展现状来看,我国CO2排放总量还会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国面临着巨大减排压力的同时,也做出了相应的反馈。中国政府承诺,到2022年中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相比2005年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目前,我国降低碳排放总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增加森林碳汇。一方面,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成为地球碳循环中最大的碳库,森林每生长1m3的木材,约可吸收1.83t的CO2;另一方面,毁林会造成储存在森林土壤中的CO2被释放后进入大气,成为大气CO2的重要来源。相对于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这两种减排措施而言,森林碳汇具有发展潜力大、成本低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小、操作简易、见效快等优越性[4]。

目前,已有许多文献研究碳排放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减排措施[5~8],针对于某一特定区域某一连续时间内的能源消耗情况和碳排放情况的研究鲜有[9,10],但从碳源和碳汇双方面且在连续的时间区域内分析某一地区碳排放情况的研究更为少见。因此,本文以广东省为对象,选取1992~2012年这一时间区间,来分析广东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及森林碳汇的关系,这对预测今后碳排放趋势及寻找更有利的减排措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全部来自于1993~2014年《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国际能源署。计算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利用的是《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公布的各种能源的缺省碳排放因子。其计算方法为:先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种能源消费量分别乘以其缺省含碳量,得到各地区分类别消费能源的碳排放量。某地区某种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为:

Yni=Wni×Hi×Ci(1)

式中:Yni为n地区i种能源碳排放量,Wni为该地该种能源的消费量,Hi为该种类能源的缺省发热值(表1),Ci为该种类能源的缺省碳含量(表2)。

将某地所有种类能源碳排放量加和,就得到该地能源碳排放总量,其计算公式为:

Yn=∑11i=0yni∑11i=0(Wni×Hi×Ci),(2)

式中:Yn为n地区的能源碳排放总量,yni为n地区i种能源碳排放量,Wni为该地区该种能源的消费量,Hi为该种类能源的缺省发热值,Ci为该种类能源的缺省碳含量。

随后,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提供的广东省GDP数据,通过碳排量与GDP的比值可获得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强度反映了能源的利用效率。一般而言,碳排放强度越高,则能源利用效率越低;反之,碳排放强度越低,则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3结果与分析

3.1广东省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广东省一次能源消费仍以原煤和原油消费为主,二者在1990年时占据总能源消费总量的近90%。2010年开始,原油与原煤的使用率逐渐下降,截至2013年,二者之和均维持在总能源消耗的75%左右,且天然气使用率也开始增加,非化石能源正在不断替代化石能源,这也向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到2022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15%左右更迈进了一步[11,12]。由于原煤和原油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这说明广东省开始从减少碳源出发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由图2可知,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情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煤的使用率明显减少,从1990年的33.6%下降到2013年的11.6%,油品的使用率也有所降低,电力与其他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逐渐成为终端能源利用的主体。

3.2广东省碳强度、碳排放总量与广东省GDP的关系

从图3可以看出,广东省1995~2012年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和GDP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广东省的GDP由1995年的5381.72亿元增长到57067.92亿元,增长了10倍多。由于广东省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是走粗放型道路,所以二氧化碳排放量随GDP增长不断上升,从1995年5508.95×104t的碳排放量上升到2012的18509.56×104t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率为7%。同时,作为衡量单位碳排放量指标碳排放强度从1995年的1.02下降为2012年的0.32,降幅为70%。碳排放强度的不断降低,表明广东省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得到提高。这说明广东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随着GDP的增长而增加的,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小于广东省GDP的增幅,这也与我国碳强度变化情况相符[8,13],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还是比较大,但随着低碳经济战略的提出,广东省在控制二氧化碳总量排放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响应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说明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正在向能源节约型发展的方向逐渐转型。

3.3广东省森林碳汇量变化情况分析

如图4所示,广东省近年来的森林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森林蓄积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因此,其森林碳汇量也不断增加。其中,2012年广东省的森林面积为9.06×106hm2,比1992年的森林面积增长了28%左右;森林蓄积量为356.83×106m3,比1992年的森林蓄积量增长了约54%;而广东省的森林碳汇量从1992年的188.26TgC上升到2012年的413.35TgC,年均增长率为4%;2012年碳汇潜力为225.16TgC,占现有碳汇量的54.47%。在1992~2012年20年间,广东省森林面积的年增长率为2%;而森林蓄积量的年增长率为4%。由此可见,虽然广东省的森林资源呈上升趋势,但实际增幅不大,且森林蓄积量的增幅远高于森林面积的增幅,说明广东省森林碳汇的增加得益于森林蓄积量,而非森林面积,其他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14,15]。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广东省的森林面积还有较大的增长程度,通过加快森林建设,有利于森林碳汇量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趋于平稳得益于森林碳汇的不断累积。

森林碳汇的增加从另一个源头减弱了二氧化碳总量的排放。广东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力争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森林蓄积量达551×106m3,即森林碳汇量要达到638.33TgC。按照上述计算方法,要达到“十二五”的目标,2015年的碳汇潜力应为450.1TgC,占现有森林碳汇量的70%左右,这会更加有力地推动广东省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的进行。

4结论

广东省的碳排放量为185.10×106t,年均增长率为7%,森林碳汇量为413.39TgC,年均增长率为4%,碳汇潜力为225.16TgC,存在较大的碳汇缺口。

广东省目前存在的能源现状分别是能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较高;一次能源消费中原煤和原油的消费量最大、终端能源消费以电力为主。1992~2012年广东省GDP不断增长,同时广东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而碳强度随着广东省GDP的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幅度的降低趋于平稳并有下降的趋势。

为了降低广东省经济发展付出的环境成本代价,为了降低广东省的碳强度,为了实现“十二五”国家分配给各个省份的减排目标,本文建议广东省须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入手,采取节能减排措施优化广东省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同时增加森林碳汇,使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能够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FifthAssessmentReport[R].Copenhagen: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2014.

[2]刘强,刘嘉麒,贺怀宇.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源与汇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4):453~460.

[3]孙猛.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黄东.森林碳汇:后京都时代减排的重要途径[J].林业经济,2008(10):13~14.

[5]胡宗义,刘义文,唐李伟.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12,39(7):84~88.

[6]谢淑娟.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减排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14~17516,17536.

[7]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8]程叶青,王哲野,张守志,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机器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J].地理学报,2013,68(10):1418~1431.

[9]赵冠伟,陈建飞,崔海山,等.1992~2007年广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12(6):179~184.

[10]张利,雷军,张小雷.1952~2008年新疆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2,34(1):42~49.

[11]代铭玉.国内外能源利用现状[J].绿色科技,2011(8):61~64.

[12]赵玉文,吴达成.2010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J].太阳能,2008(6):10~15.

[13]徐海平.空间依赖、碳排放与人均收入的空间计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9):149~157.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风险投资分析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投公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篇9

Abstract:Theclimatesystemisanimportantpartoftheecosystem,anditisalsohumansurvivalenvironment.However,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particularlytheunrestrictedemissionsofgreenhousegasescausedbytheextensiveuseoforeenergy,resultedinglobalwarming.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Keywords:climatechange;greenhousegas;carbondioxide

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007-0

0引言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任意一者或者同时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增大意味着气候状态越来越不稳定,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也在增大。由大气圈、冰雪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陆地)组成的气候系统的变化会造成气候的变化。影响气候系统变化的因素,大体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的气候波动,另一类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火山爆发、地球运转轨道和固体地球的变化等等在内的变化属于前者的范畴,而后者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以及其它工农业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等等。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水汽、臭氧、二氧化碳等,它们可以通过太阳的短波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同时,它们会阻止地表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造成大气温度的上升。它们(以二氧化碳为代表)产生的效应与“温室”的作用相似,因此被称为温室相应,这些气体即是温室气体。

1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

2005年和1998年是1850年器测全球地表温度记录以来最暖的两年。近50年来,地表温度以每十年0.13[0.10至0.16℃]的趋势变暖,这几乎是近100年的两倍。。从1850至1899年到2001至2005年,气温升高总量为0.76[0.57至0.95]℃。对流层中下层温度的升高速率与地表温度记录类似,并在其各自的不确定性范围内相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弥合了TAR中所指出的差异。

在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经从北极的温度和冰、大范围的降水量、海水盐度、风场等方面发现气候的长期变化较为明显,目前已观测到的极端天气方面的变化,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等。近100年来,北极平均温度的增高速率几乎是全球的两倍。

有数据显示,在南北半球,近20年来陆地的增温速率0.27°C/10年和0.13°C/10年,可见陆地温度增温明显快于海洋。近30年来,全球出现大范围的增温,而出现在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增温幅度最大,北半球的冬季和春季是最大增温期。

北极年平均海冰面积以每十年2.7%[2.1至3.3%]的速率退缩(可通过1978年以来的卫星资料发现),而到了夏季会以每十年7.4%[5.0至9.8%]的速率大幅度退缩。北方冻土层顶部温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普遍上升的现象(高达3℃),而北半球季节冻土的最大面积自自1900年以来减少了了约7%,春季减少高达15%,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西风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也在加强。

高强度、持续时间长的干旱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在更大范围的地区,特别是在热带和副热带。干旱的变化与变干增加有关(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等),而海表温度(SST)、风场的变化、积雪减少等都会引起干旱的发生。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热浪一直在持续增长。极为典型的就是发生在2003年夏季的欧洲中西部创记录的热浪,当时的温度水是自1780年开始拥有器测记录以来最暖的(比先前最暖的1807年高1.4°C)[1-2]。

2气候变化的机理

观测到的20世纪中叶以来大部分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这是一个进步,因为TAR的结论是:最近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变暖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当前大气CO2和CH4的浓度远超过根据追溯到65万年前极地冰芯大气成分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数值。有多种证据证实这些气体在工业化后的增加不能归结为自然机制。

工业化时期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土地利用变化是另一个显著的贡献,但相对要小。化石燃料燃烧所导致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每年64[60至68]亿吨碳(235[220至250]亿吨二氧化碳),增加到2000至2005年间的每年72[69至75]亿吨碳(264[253至275]亿吨二氧化碳)。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世纪90年代估算值为每年16[5至27]亿吨碳(59[18至99]亿吨二氧化碳),尽管这些估算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模式结果表明,要使二氧化碳稳定在450ppm的水平,需要将21世纪的累积排放从6700[6300至7100]亿吨碳(合24600[23100至26000]亿吨二氧化碳),减少到约4900[3750至6000]亿吨碳(合18000[13700至22000]亿吨二氧化碳)。类似地,要使二氧化碳稳定在1000ppm的水平,这种反馈需要将累积排放从14150[13400至14900]亿吨碳(合51900[49100至54600]亿吨二氧化碳)减少到约11000[9800至12500]亿吨碳(合40300[35900至45800]亿吨二氧化碳)。

2005年大气甲烷浓度值已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65万年以来浓度的自然变化范围(320至790ppb)。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增长速率已下降,这与此期间内甲烷总排放量(人为与自然排放源的总和)几乎趋于稳定相一致。观测到的甲烷浓度的增加很可能源于人类活动,主要是农业和化石燃料的使用,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增加所产生的辐射强迫总和为+2.30[+2.07至+2.53]瓦/平方米,工业化时代的辐射强迫增长率很可能在过去一万多年里是空前的,二氧化碳的辐射强迫在1995至2005年间增长了20%,至少在近200年中,它是其间任何一个十年的最大变化。

3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通过模式实验可以发现,因为海洋响应缓慢,即使所有辐射强迫因子都控制在2000年水平,未来的20年仍会有变暖趋势(以每十年约0.1℃的速率)。如果排放处于SRES(theIPCCSpecialReportonEmissionScenarios(2000))各情景范围之内,则会以每十年0.2℃的速率变暖。对降水分布预估结果的认识自TAR以来,正在逐渐提高。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很可能增多,而多数副热带大陆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减少基于目前模式的模拟,21世纪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MOC)将很可能减缓。热事件、热浪和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很可能将会持续上升。预估结果还显示温带地区的风暴路径会向极地方向移动,引起风、降水和温度场的相应变化,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所观测到的总体分布型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何其多.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2:304-306.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1篇10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出口贸易,工业分行业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占据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大比重的各轻工业和重工业行业部门对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滞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出口产品以高能耗、高排放及低附加值的商品居多,可以知道我国的贸易增长是以国内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从而导致了出口贸易中的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减排压力加大。我国作为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尽可能的在保持经济增长,出口贸易规模稳步上升的同时,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刻不容缓的目标与任务。我国作为第一出口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对于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一方面出口商品的生产导致中国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进口商品又起到了节约碳排放的作用。这两种相反方向的碳排放效应,是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变得复杂。以因素分解模型,通过对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对工业各行业出口碳排放量的因素分解分析,得到我国贸易各行业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分析,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长期面临的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制约,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潮流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减少对能源等重点资源的消耗,为全球减排行动作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

经济发展对于碳排放的效用已经被大量的学者研究。而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的贸易对于碳排放效用也同样被大量学者作为研究重点。谷祖莎(2013)认为贸易开放程度对碳排放有着区域性的影响效应。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分我国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碳排放的现状及问题。Peters等(2007)运用结构分析法研究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并特别研究了我国的CO2排放量,结果发现总量呈迅速上升趋势。朱启荣(2009)认为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碳排放强度较高的加工制造业,而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农业、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较低。闫云凤和杨来科等(2009)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建立经济模型,计算了1997-2007年中美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魏本勇等(2009)、孟祺(2010)各自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得出相似的结论,即对总出口碳排放贡献最大的部门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进口再出口排放对部门总出口碳排放"贡献"最显著的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供应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徐盈之和邹芳(2010)通过投入产出模型从27个产业层面分析,分析认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的生产者碳减排责任和建筑业的消费者碳减排责任最大。闫云凤、赵忠秀(2013)等基于OECD投入产出表构建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及其排放责任。以上这些学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实证模型和经验方法测算研究了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具体关系。而本文通过对工业分行业数据碳排放强度的分解计算和与占出口贸易比重关系的比较分析,通过图表的变化分析,得到我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相应提出政策结论,实现工业行业节能减排。

三、我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一)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分行业工业产值数据为基础数据,计算工业经济出口碳排放相关数据,并以各类能源对标准煤的折算系数进行处理换算成标准煤。同时,工业主要消费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来源于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缺省值原始数据以J为单位,为与统计数据单位一致,将能量单位转化成标准煤。这里电力与热力行业因其碳排放是按火力发电和供热投入的能源计算,为避免重复,没有单独计算其碳排放。根据统计年鉴对行业的划分,将行业划分为36个行业部门。计算过程如下:

(1)碳排放估算采用如下模型:

式中为碳排放量(万t),为第i种能源碳排放系数,为每个行业中第i种能源能消费量。

本文采用的能源种类有原煤、原油、汽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及柴油。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缺省值。原始数据以J为单位,为与统计数据单位一致,将能量单位转化成标准煤,转化系数为1×104t标准煤等于2193×105GJ。先将所有数据统一折算成吨标准煤后,再计算碳排放强度。

(二)计算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

采用公式计算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

其中,为产业部门的碳排放量,为产业部门的总产出。

(三)出口贸易排放量:用碳排放强度乘以工业出口产值所占比重算出工业出口碳排放比重。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年鉴基础数据,经过上列公式之后,得出我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如下表

可以看出,随着年份增长,我国整体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基本属于下降过程,但中间略有波动。从右边的迷你柱状图可以看出,除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燃气开采业、其他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橡料和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这七个行业2005-2011年的碳排放强度中间有波动之外,其余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均在减少。图一为碳排放强度折线图,本文由于部门众多,所以主要分析碳排放强度最大的部门,他们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其中除了其他采矿业的碳排放强度处于升高趋势之外,其余都处于下降趋势,尤其是煤炭开采的碳排放强度降低幅度最大,这也和煤炭开采的规范化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有重要联系。其他采矿业的碳排放强度增大可能是由于非主流采矿业处于兴起阶段,各方面的不规范和技术水平较低所导致。

下面分析对外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本文先将工业行业出口所占比例求出,然后乘以各行业碳排放强度,得出各部门出口碳排放所占比例,单位%

首先,可以看出,除了其他采矿业、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几个行业的出口碳排放有个别较大波动,黑色金属冶炼及有色金属冶炼有较小波动之外,其他行业的出口碳排放额趋势都是越来越小的。通过图4折线图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出各行业出口碳排放的多少。首先,出口碳排放最多的行业分别是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也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其中峰值是在2009年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010年又迅速回落。这些行业与之前图1分析的结果不一样的原因,还要从这些行业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说起。

如图三所示,出口占比最多的几个行业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这些行业稳居出口前几位,在2008年前,他们对外出口占比在40%以上,在2008年之后稍有降低但还是占领导优势。至于2009年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突然占比升高,是由于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以橡胶鞋、塑料鞋为最大的出口品种的中小民营企业蓬勃发展,达到了顶峰,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巴西、加拿大、阿根廷3个国家对我国出口鞋进行反倾销或反补贴立案,因此2010年又快速下降。

结合上面三组折线图来说,对于出口占比平均高达60%以上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来说,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碳排放强度仅仅1%左右,所以对外出口碳排放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虽然碳排放强度变化不大,也由于出口规模大,碳排放的规模和所占比例也并不是最低;碳排放强度最大的部门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采矿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最多的行业分别是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也及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但是这些产业随着年份的推移,出口碳排放的强度逐年减弱,这说明了我国在2005年后逐步限制高能耗和高排放的行业并且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尤其是在煤炭等重点重工业,加强规制,这对这些产业出口碳排放的降低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受技术效应影响最大的行业如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均属于高碳产业,随着国家扶持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这些高碳产业的碳排放也逐渐降低,所以要实现地碳排放,实现清洁、经济的发展道路,必须通过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根据工业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各产业部门工业产值和出口情况,分析对外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规模上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虽然碳排放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出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还是较大;从结构上分析,黑色金属压延制造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由于其碳排放强度较高,导致资源性产品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所占比例较高。其它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占比例处于下降趋势。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下列政策建议:

(一)、发展本国低碳经济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提升本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手段,制定发展低碳经济总战略是我国成功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本文研究对外贸易中产业的碳排放,对于我国产品应对征收碳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和的低碳之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外贸易应该不断降低资源类产品的出口比例。

(二)、调整产业结构

对外贸易应该不断降低资源类产品的出口比例,降低传统出口部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抑制化石能源的超额需求,限制和淘汰高耗能产业和产品。由此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逐步降低高碳排产业的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同时,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高技术产业等节能环保产业来替代能源依赖型产业,利用技术创新来降低低碳产业的生产成本,制定发展低碳产业的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和提高新兴低碳产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三)、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

我国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提出,"要发挥科技进步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大力开发洁净煤、智能电网等清洁能源技术来加快构建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道路,以低碳或无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着力点,制定长远的规划,抢占高端、先进低碳技术的制高点。

(四)、完善建设机制,建立合理碳排放交易体系

碳排放交易在我国目前是蓬勃发展的产业,完善机制建设,鼓励企业使用和投资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促成可再生能源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同时降低节能成本,为减排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了完善的供求、竞争、价格等市场机制,才能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低碳产业发展,促进国家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陈红蕾,翟婷婷.中澳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测算及失衡度分析.国际经贸探索(07)[J].2013

[2]丛晓男,王铮,郭晓飞.全球贸易隐含碳的核算及其地缘结构分析.财经研究(1)[J]..2013

[3]李健,周慧.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J].2012

[4]王媛,魏本勇,方修琦,和夏冰,杨会民.基于LMDI方法的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分解.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J].2011.

[5]鲁海帆.2011.我国出口产品能耗CO2排放及其对出口结构的影响.国际经贸探索(12)[J].

[6]王丽丽,王媛,毛国柱,赵鹏.2012.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SDA分析.资源科学(12)[J].

[1]LiY.,HewittC.N.2008.TheEffectofTradebetweenChinaandtheUKonNationalandGlobalCarbonDioxideEmissions.EnergyPolicy36:1907-1914.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IPAT的扩展模型STIRPAT进行分析。由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变换后不会改变数据的特性,却能使数据趋势线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因此,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分别对变量取对数。具体的表达式为:LnI=a1LnPurban+a2LnPx+a3LnPind+a4LnA+a5LnT+Lnf+lne(1)其中,I表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P表示人口因素,包括人口城镇化率、平均家庭化规模、人口产业结构,A用实际人均消费额表示,T用能源强度表示,f表示常数项,e表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说明(1)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用I表示):本论文借鉴杜立民估算碳排放量的方法,估算新疆从1995—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人口城镇化率(用Purban表示):它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3)平均家庭户规模(用Px表示):它用家庭户人口数占家庭户的比重表示。(4)人口产业结构(用Pind表示):第二产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表示。(5)实际人均消费额(用A表示):A=居民消费额/(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100)。(6)能源强度(用T表示):它用能源消费总量占实际GDP的比重表示。

二、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伪回归的出现。本文采用常用的ADF检验方法,对每个变量的原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LnI、LnPurban、LnPx、LnPind、LnA和LnT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非平稳序列,经过二阶差

分之后,LnI、LnPurban、LnPx、LnPind、LnA和LnT这些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为二阶单整,也就说明可以进一步做协整检验。(二)协整检验原始变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为了检验新疆人口城市化率、人口产业结构、平均家庭户规模、实际人均消费额、能源强度与人均二氧化碳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对残差项做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显示:e在1%的显著水平下平稳,回归方程中的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其对应的长期协整关系如下:DLnI=0.0158DLnPurban+2.2091DL-nPx+0.1003DLnPind+0.0029LnA-0.9461LnT+0.2724(0.9474)(2.1510)(0.7519)(1.2613)(-0.7194)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口城市化率、实际人均销售额、人口产业结构和平均家庭户规模呈现正向协整关系,与能源强度呈现反向协整关系。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平均家庭户规模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平均家庭户规模的缩减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原来的规模效应,导致能源消费增加(如取暖、交通等),间接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增加;城市化对促进二氧化碳排放的排放,但是作用不是很大。城市化不仅影响居民的交通运输方式,还影响居民的居住条件。城市化的建设不仅扩大了城市化的面积,还带来居民住房面积的增加,特别是新疆冬季供暖时间较长,从而增加了资源的消耗量;能源强度会抑制碳排放,但是影响不是很显著。虽然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很低,尤其是位于西部省区的新疆,技术相对落后,对初级产品的利用程度较大,但是先进技术的引进对碳排放量起到了抑制作用;实际人均消费额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比较显著。

二氧化碳排放趋势范文

无法掩盖的事实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消耗各种能源并由此产生各种污染。煤炭、石油这些原本被埋在地底下的能源,经过人类多种利用后,其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方式大量释放,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其他各种化学污染更是难以计数。

节能减排会议有一个很大的争议:发达国家认为自己承担的义务多,发展中国家承担的义务少,这与国家实力严重不协调。之所以欧美发达国家能够“发达”,是因为它们已经走过了高排放、高污染的阶段,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叫“发展中”,因为它们正好走在这一步。可现实情况是,发达国家希望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其理由就是――你们现在排得更多。

大气平衡

空气保持平衡的流程是: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另一方面,植物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又产生氧气,这样空气才会保持平衡。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在北半球的秋季和冬季,浓度开始上升,到春季前夕达到最高点,然后,二氧化碳浓度在春季和夏季又开始下降。这是因为植物在生长期,从必需物质中吸收的二氧化碳比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趋势与全球变暖趋势成正比,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因此二氧化碳成了头号嫌疑。偏偏二氧化碳自身又有一个让人指责的“把柄”:它能够吸收从地面反射回太空的长波辐射,让这些能量留在地球内部。于是“证据确凿”,二氧化碳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人们得出一个结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许多应该被辐射到宇宙的能量被二氧化碳挽留在地球,于是地球的气温越来越高。从此以后,二氧化碳与它的“帮凶”们有了一个新名字――温室气体,其他的“帮凶”还有甲烷、臭氧和一氧化二氮等。

真相在哪里?

科学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质疑精神,不少科学家对于二氧化碳是影响地球温度的罪魁祸首持怀疑态度,相当多的科学家提出了反例。

反例一:人类比较了解的所有行星(包括地球)。二氧化碳都没有起到明显的保温作用

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地球的30倍,照理说火星大气的保温效果应该比地球大气更强,但是,火星上一个已知的结论不支持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观点:地球昼夜平均温差小于20℃,火星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在地球上,各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那么按照“温室气体”的逻辑,各地昼夜温差也应基本一致。而事实是湿度大的近赤道地区晴天昼夜温差在10℃左右,湿度小的近两极地区晴天昼夜温差在20℃左右,沙漠地区昼夜温差更是超过30℃;而阴天时,全球各地昼夜温差都只有20℃左右。

反例二:人类活动不能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

目前的估算结果表明,每年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为280亿吨,只是自然界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每年总量约为5500亿吨)的5%,并且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绝大部分被水和植物吸收。

另外,海水的pH值大于8而呈弱碱性,很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在地球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只占水中总量的1/60,二氧化碳增量中的98.3%被水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量很低。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是0.0385%,而氧气的含量约是21%,氧气的浓度是二氧化碳浓度的700倍。氧气是由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来,因此二氧化碳很容易转化成氧气。通过光合作用,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有99.9%转变成了氧气。

水蒸气才是祸首?

根据以上的分析,有科学家提出了另外的观点:没错,近年来地球气候确实有暖化现象,二氧化碳浓度持续提高,但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未必真正导致地球暖化。造成地球暖化的最大凶手其实是水蒸气!

水蒸气面目“和善”,所以,人们长期忽视了水蒸气和气温升高之间的联系。当人们认真研究水蒸气对气温的影响时才发现,它简直比二氧化碳的“罪行”更加严重!

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物质,它会在固、液、气三种形态中变化,其热学性质非常丰富,它的任何一点微小变化,产生的热效应都远比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对红外线的吸收产生的热效应大。

空气中的分子吸收辐射的能力与分子结构有很大关系。占空气成分绝大多数的氧气和氮气,都属于对称的双原子分子,吸收光辐射的能力就很弱。据估算,空气中的氧气大概只吸收了被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总量的2%,而氦气基本上对吸收太阳光没有做出贡献。二氧化碳分子、臭氧分子是三原子分子结构,这样的结构相对容易吸收各种波长的辐射。水蒸气也由三个原子构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它对辐射的吸收能力甚至比二氧化碳强得多。

卫星观测等数据显示,在上个世纪最后20年,地球大气平流层的水蒸气浓度先是逐渐增加,但从2000年至今,其浓度下降了约10%。美国研究人员根据这些数据以及气候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自2000年以来平流层水蒸气浓度的下降对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他们的测算显示,平流层下部水蒸气浓度下降很可能是促使全球平均气温走势“扁平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动向促使过去10年间全球变暖的速度减缓了大约25%,而在1980年至2000年平流层水蒸气浓度增加期间,全球变暖正处于加速时期。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平流层水蒸气浓度对全球气温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家认为,无论从数量,还是对热能的吸收能力来看,水蒸气的温室效应占绝对主要地位。所以产生了晴天时低湿度的地方昼夜温差比高湿度的地方大的情况,这更解释了许多情况,如沙漠中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海洋的情况。

未解之谜

无论是二氧化碳还是水蒸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世界的科学家还没有形成一致认可的结论。更有不少气候学家通过研究不同化石层来确定地球几十亿年的气候记录。不少的化石证据表明,地球历史上曾反复出现过气温升高与降低的过程。这说明,气候周期性变化或许是由地球的本身特质所决定的。

至于气候变暖,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具体原因从科学角度来讲,着实难以盖棺定论。

节能减排的意义

如果全球各政治经济大国能够就节能减排达成一致协议,从直接效果来看,由工业生产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有效降低。或许二氧化碳不是气候变暖的真凶,但节能减排的意义远不止如此――

第一,节能减排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生产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有效降低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化学污染、可吸入颗粒物排放与能源消耗;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精】清明节短信
  • 下一篇:金融毕业实习报告集锦八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