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例(12篇)

时间: 2024-01-17 栏目:公文范文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一直在不断地变革,如何提升阅读的效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注重教学内容的教学,但是却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教材进行传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阅读内容有待丰富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内容以及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仅限制在课本上,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中进行拓展性阅读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意识到拓展教学的重要性,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明确阅读目标和教学内容,注重阅读方法的丰富化。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应用,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分析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并要不断提升其文化素养,以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注重阅读方法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学会理解剖析文章的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时,要让学生理解文章中林教头的思想变化,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学生熟悉的文章与学生不熟悉的文章进行对比,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3.拓宽阅读内容

教学设计往往围绕考试内容M行设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也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比较狭窄,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拓宽阅读内容,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的方式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流于形式的现象,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师仅注重教学内容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仅仅限制在阅读的课本上。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阅读方法就是在阅读中能够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理解剖析,以便理解文章的细节;拓宽阅读内容,让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的方式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7):8.

[2]日孜万古・艾合买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63.

[3]梁晓.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81.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语文

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讲,在积累了适量的语言之后,则要求他们开始自主的进行阅读活动,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相对于中低年级来讲要高得多。语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也是从语文开始的。因此,做好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从培养学生兴趣开始,做好阅读教学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性还是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久地停留在一件事情上,而阅读不仅要求读者心静与认真,更需要读者有足够耐心心平气和的完成阅读。这种要求对于孩子来说很难,针对这种状况,本文认为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找出他们的阅读兴奋点,鼓励他们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以此激发他们阅读兴趣。比如,有的老师发现与中外优秀名著相比,小学生们更倾向于看那些简单并且有插图的书目,于是该老师鼓励学生们阅读他们自己喜欢的书,经过一段时间后,该老师发现学生们都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趁热打铁,特意在语文课上腾出15分钟,让同学们在讲台上分享阅读经历与阅读感受,同学们的阅读热情更加浓烈,班里学习气氛极好。

其次,老师在了解学生阅读习性后,可以按照学生们的喜好,在班里成立阅读小组,也可以建立一个图书角,让同学们互相交换阅读,这样不仅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也让学生们在无形中学会分享,提高他们的素质。比如,有老师发现班里有的同学书很多,但是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看完书之后就不爱惜书了,到处乱丢,于是老师建议他把看完的书放在班里,让其他同学也可阅读,于是班里就有了图书角,慢慢的同学们都把自己看过的书放在一起,大家交换着阅读,学生们的阅读热情也大大提高了,见识也广泛了起来。

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做好阅读教学

每个人的阅读目的都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从文章中获得一定的信息,有的则是为了对文章有更好更全面的理解。因此,为了更好的获得阅读效果,针对不同的阅读目标,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作为教师来说,为了学生的阅读教学获得好的效果,应该指导学生们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我们常见的阅读方法有三种:略读法、精读法与跳读。

首先,略读法。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文章进行粗略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不要求通篇读,阅读者只用针对所需的信息来阅读文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也会遇到略读的课文。比如在学习《游天然动物园》第一课时,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同学们一字一句的对文章进行分析,而是让同学们用5分钟快速浏览完文章,然后总结出文章的主旨,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再给同学们一段思考的时间之后,老师让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篇文章,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老师适时的教同学们合理运用略读法完成阅读要求,对同学们以后的阅读活动会很有帮助。

其次,精读法。精读法与略读法刚好相反,这种方法是适用于那些需要对文章有很深入研究的读者的。精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文章整个结构脉络进行深入精细的阅读,这就要求读者在阅读时能静下心来,通过文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体会作者作文的用心,领悟文章的精髓。比如,在学习《早》这篇课文时,老师就让同学们自己先仔细的通读文章,在同学们对文章有大概的了解之后,老师又和同学们一起对文章进行了阅读分析,在鲁迅刻“早”那里时,老师引导同学们一起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与心情,以此为契机,老师又教育同学们要有恒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最后一种方法跳读法。跳读是中和了略读与精读的一种阅读方法。有时候为了对特定的文章段落进行分析研究,读者可以对除特定段落外的文章进行粗略阅读或者直接跳过不读,而对特定的段落则进行仔细阅读。这种方法在学生做段落分析题时经常能用到。比如,有个阅读题这样问道:“请阅读《夹竹桃》的第五段总结出这段段意,并说明某句话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在做这种类型的阅读题时,教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找到这段,并对这段进行通读,其他段落则不必考虑阅读。

三、读写结合,不断提升阅读教学

从小就有老师在我们耳边说“读写、读写,边读边写”,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要会书写。其实我们阅读的最终目标就是理解,理解之后的终极目标就是会书写。本文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该提倡随手书写,鼓励学生们把在阅读中的感受及时的书写下来,我相信,在真正进入阅读状态时,每个人都会有很深的体会。同时也可以把阅读中不懂得地方书写下来,在阅读结束之后再进行探究,对于阅读的质量是会有很大提升的。因此,老师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大脑与手并用,及时的将不懂得或者有感觉的东西书写下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结语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作文教师来讲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们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培养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并辅以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成飞.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0(56).

[2]刘会春;杨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四要”[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8).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1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关注学生语言阅读学习习惯和理解感悟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这种有效性教学方式运用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1)阅读学习方法多元化,满足学生不同学习个性需求;(2)阅读学习习惯良性化,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内在动力;(3)阅读学习过程任务化,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性阅读教学能够通过激活学生理解感悟思维潜能,培养学生正确学习策略和语言学习运用思维能力。

一、尊重学生学习个体差异,探寻多元化阅读方法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阅读学习差异中寻找“适销对路”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以体现。从学生的学习个体差异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入手,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自主质疑默读,加深对语言文本的整体认知感悟;运用朗读,刺激大脑认知元神经系统加深理解感悟印象;运用阅读形式来概括文本素材的主题大意;运用分组讨论阅读,深化学生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认知体验。

学生在这样差异化的学习方法引导下,更能够激活自身的学习思维,形成多元化学习方法。笔者在《牛津初中英语》8AUnit1Friends的“ReadingBestfriends”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来挑选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建议学生现在自主质疑默读学习基础上,划出各自的疑难之处。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能够以同桌互问互答的形式围绕“Doyouknowsomethingaboutyourgoodfriends?”和“Howtolearnfromgoodfriends?”来进行阅读学习。

二、关注学生学习内在需求,培养良性化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会因人而异,而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则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这种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学习思维感知,起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学习习惯,就是从学生的阅读学习形式、阅读认知过程、语言信息筛选、理解感悟表达等方面注意优化。首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认知感悟习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题目、关键词汇等方面深入概括文本表达主题大意。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合理高效的阅读学习速度,让学生能够通过默读思考、快速略读等形式来提高阅读学习速度。最后,培养学生带题思考阅读习惯,要求学生能够从阅读学习素材的结构等方面来深入思考感悟,形成严密的语言逻辑思维和整体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阅读学习习惯,能够对阅读学习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像在《牛津初中英语》8AUnit3Adayout的“ReadingAroundtheworldinaday”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围绕文章表达主题,建议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语言学习习惯,通过圈点做笔记、带题思考感悟等形式来深化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在深入了解Whydowethinktheworldbecomesmallerandsmaller?基础上,有效运用好阅读学习习惯。

三、注重学生学习理解任务,提高综合性阅读能力

有效性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在增强认知感悟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与新课程英语教学所倡导的运用任务型阅读教学原则相一致。任务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能够有明确的阅读学习任务外,还能够让学生在任务学习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阅读学习问题,进而更好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任务阅读教学引导下,能够让学生的语言阅读学习思维更为广阔,能够让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更为具体。通过围绕阅读进行教学,能够使得阅读教学的目标更为明确,便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灵活运用。对此,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优化阅读学习任务,围绕主题信息、情节结构、语言表达、阅读反思等方面,来深入探究其中的表达主旨意图。同时,建议学生能够就阅读感悟积累来深化语言表达,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学习运用能力水平。

四、结束语

正如上所述,有效性阅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阅读学习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突出任务阅读学习过程优化,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学习文化知识,升华阅读理解感悟思维和感知。这种有效性教学策略应该从阅读学习方法、理解过程、综合能力等方面加以重视,真正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和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质量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同时,针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难点,更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保证,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开放性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改善阅读教学思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扩大阅读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锻炼来使学生逐步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并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看课外书籍或者报纸等开放性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而且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是进行阅读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阅读锻炼,兴趣是进行阅读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裁,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且以此来开拓知识面,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开放的学习空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阅读途径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进行阅读的途径,诸如报纸或是新闻或是课外读物之类的,让学生在课堂外,仍然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全面丰富阅读途径。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同时,其内容涉及众多学科,诸如物理、化学以及历史等等,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强化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的归纳能力以

及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的职能在于指导教学,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多元化的、开放的阅读环境,进而转变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方位的、立体的阅读教学方式。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讲:“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正是阅读量的表现,因此,在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在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写作能力,突破写作瓶颈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背诵名家的诗词,多多积累优美的词句,进而有效地在阅读学习中学习到写作的方法,通过作文写作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阅读书籍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后进行读后感的写作或是进行质疑,进而更好地在阅读中悟出写作的精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提升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同时针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难点,更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保证,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当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玲.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付淑萍.浅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5(29):110.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所要做的,就是有效地结合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不断地激发并维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使阅读成为他们一生的习惯。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民子女,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居多。导致大部分学生无阅读意识;家庭无阅读氛围;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不正确;选择课外书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阅读质量不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不重视阅读,更不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低。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迫在眉睫。

教育变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儿童成长的需要。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语文教学的需要。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成就有密切的关联。学生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以后就会遭遇到读写的困难,且困难之高,将难以应付今日世界的需求①。所以阅读能力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②。”

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通过对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的调查、了解,从新的视点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并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二)阅读材料的选取。

1、课题组教师自己要先研读,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内容可以多样性,可以根据各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更多样的阅读书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2、解决书源问题。

可以通过动员家长出资、设立“班级图书角”、学生交换阅读等方式解决书源问题。

(三)培养阅读习惯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

通过研究实验,探索出一套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基本途径、具体策略,以指导以后的实践。

阅读应以理解为关键。阅读习惯是以感悟、理解、体验为基础的。独立阅读能力和习惯,我认为,学生至少应该达到以下两条:一是读懂;二是会读。

1、读懂

读懂,即具备基本的阅读习惯。学生基本阅读习惯的形成,在于教师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带领学生从文章走个来回。”就是说,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从整体思考也指明阅读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语言――思想――语言”的反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任务是使学生度的更好,最终能够自己去读。

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边读边思考的办法。读有多种办法,有诵读、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范读等等。不管是那种读法,教师都要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一遍就要一遍的收获,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去读。

2、会读

会读,即初步形成正确的阅读的策略:初步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的方法,初步具有整体上把握自己阅读方向、正确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具体地说是:会用精读的方法,正确而又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的目的。精读,就是对文章逐句诵读,仔细揣摩,领会要旨的一种阅读方法。精读有利于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势,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深度。精读训练的要求是:

1、规定阅读的方向。即精读前确定精读的主要问题。

2、指点阅读的程序。一般都应该按“整体感知――局部分析――整体综合”这三个逻辑步骤训练学生精读,使之理解课文。

3、指点阅读的方法。包括运用基础知识指导读解的方法和运用阅读思考剖析读物的方法。指点阅读的常规。如:查检、参考、圈点、批注等。

(三)通过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整体提高。

二、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适于学生阅读的班级文化环境。

1、班级墙壁上悬挂善于阅读的名人名言等。

2、设置教室图书角。鼓励学生将家中读物拿来分享,让学生每天与书相伴,让师生生活在一个充满读书气息的潜在课堂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设置推荐图书名录于图书上部。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习惯养成从教师开始。教师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安排好读书时间,思考读书反馈形式,定期对照,督促教师读书习惯的养成。

2、探索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措施。

(1)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必读书,每星期开设一次书刊阅读课。

(2)开展“我读好书大家知”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适合本年龄阶段的各类书和文章,并每周以向大家介绍的形式,介绍自己一周来的收获。班级要制订班级读书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阅读。

(3)背诵古文诗句。开展背诵诗文比赛活动,根据年级不同要求选择背诵。

(三)将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从形式上看,有朗诵、复述、讲故事、介绍、辨论、交流等等。从内容上看,有名著欣赏(可以是名著片段欣赏)、方法介绍、读书体会交流、好书推荐、古诗文朗诵、名言成语、好句好词积累,写作方法学习等等。

2、渗透于课堂。课前一分钟活动。此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诗文记忆活动,一分背诵古诗词,一分钟好句欣赏等。

(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要求学生每次阅读都作读书笔记,每周评比“阅读之星”,并分享读书成果。开展“我仿好句写一写”“我仿好段写一写”的活动,充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仿写、续写、改编等习作训练。把阅读应用到写作上,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五)学会阅读策略。

1、以点带面。使阅读由精读的点到略读的面,由阅读“个例”到阅读“群文”,乃至到整本书。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简明扼要地写出所读材料的内容梗概,概括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尝试复述文章。

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4、养成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六)丰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学到的方法,先略读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6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应用

一、“少教多学”在阅读中的应用意义

高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仅因为考试中阅读考察占了很大比重,也因为阅读能力是学生的语文水平高低的最好衡量标准。阅读能力是学生从阅读中感悟语文、领悟生活中的哲学原理与人文理念的必经之路。因此,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依据阅读能力,提高整体的语文素质,加深语文知识积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少教多学”是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多教少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少教多学”,更加有效地发挥阅读的作用,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学生的语文知识大部分都是来源于阅读,不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会对学生的知识积淀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是高中学生获取知识,增加对世界的感悟和认知的重要途径。“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主要是指教师改进传统的“多教少学”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应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少教多学”之所以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是由于它将阅读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成为学生,学生不仅是阅读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会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变化,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和精神,升华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传统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常常出现尴尬的情况,教师的阅读教学常常一个人唱“独角戏”,而学生没有参与到学习和感悟中,教师的自导自演难以取得好效果,得不到学生的关注,导致学生的阅读文章,对文章进行解读和分析的能力很难有效提高。而“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就解决了这个弊端,它将学生视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每个学生都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个人舞台,教师从“多教”而学生“少学”的模式中脱离,而建立一种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实践中,学会对文章进行解读和分析,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1.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

“少教多学”的中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其中包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自由感受和体悟文章的中心而不是教师代替学生感悟文章,最后提出标准答案。阅读教学主要是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感受和体悟,所以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阅读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阅读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然后让学生讲出自己阅读文章之后的感受,理解到的深意。而教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感悟,肯定他们正确的思维方式,理解到的情感,再循循善诱,将学生错误的地方牵引出来,从作者的角度或者学生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情况指引学生以自己的情感带入文章,体会作者在此处要表达的意思,以身入境,以心感悟,最后再将答案以规范、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阅读理解中,常用的归纳文章中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的题意的破解方法了。这一些方法和技能的培养,都是以学生为阅读主体为前提的,只有学生有了自己的阅读感悟,正确理解到文章深意,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得到高分。

2.引用多种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方法是要教师应用高效的“少教”方法,让学生“多学”,那不免就要引入多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了。其中,构建和谐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合作阅读就是一种好方法。构建和谐的阅读环境,具体来讲,可以是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内或者课外,组织更多有益的阅读活动,经常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加深自己对阅读的文章的理解,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阅读到的好文章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一起阅读某些有深意的文章,然后进行讨论,分析文章的深意和作者的情感内涵。合作阅读可以让同学们在和谐的阅读环境中,提高阅读文章的兴趣和美感,让学生们感受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合作阅读不仅能够使同学们在和谐的阅读环境中爱上阅读,更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感悟别人眼中的文章、眼中的世界。这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转变世界视角,加深对各种情感的感悟和理解十分重要,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他们更深层的情感体悟、获得更多的审美和阅读心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团队交流的能力,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发挥评价体制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加油,坚持加强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懈怠阅读训练以及在阅读中出现的错误的想法和思路,要及时指正,运用评价体制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比如,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教学的一大重心。学生往往感悟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却无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或是表述的不好,或是没有切中要点,难以获得高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发挥评价体制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讲解试卷时,选择一些分数不高的同学,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他们可能是思路正确却表述不好,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先用通熟易懂的语言表达,肯定了正确方向和要点之后,再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用简练有力的语言,切中要点,分清重点,答案做到有理有序,层次分明。以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下次做得更加好,取得满意的高分。对于解答不好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表扬他们的优点,答案虽然不算好,但也要看出其中的亮点,有褒有贬,既批评,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实的关心以及实实在在的表扬和激励,努力锤炼自己的语言,做得更好。

三、总结和建议

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入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善用评价体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有效应用“少教多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海.“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吉林教育,2013,(2).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7

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精神力量源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能有感情地认真品读,在阅读中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不断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是分角色朗读、分组朗读比赛、排课本剧等,教师可以多开展此类活动,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师及时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行。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热情,阅读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前提,阅读过程其实是良好阅读习惯形成的过程,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能稳固阅读兴趣,产生自我认可的成就感,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传诵不衰的名篇佳作,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要心无旁骛,聚精会神,要处于一种高度喜悦的状态。在阅读中,要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学会抓文章的思路脉络,仔细揣摩关键语句,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增加读书情趣,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喜爱读书。我在教室两侧的墙面上布置了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可以定期更换。我还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或现代文精品赏析课进行阅读。班级还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了好书推荐专栏,开展“读书之星”评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读书环境,使学生有书可读,有适合自己的书读,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创设愉悦的阅读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阅读情境极为重要,运用多媒体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直观、逼真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阅读莫怀戚的《散步》,导入时可以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使学生置身于课堂的情境中,教师再激情投入,这样阅读起来学生心情愉快,易于产生感情共鸣,就会收到很好的阅读效果。

五、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阅读方法很重要。各种文体及其各项阅读训练有各自的特点,阅读时都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可针对不同文体,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一些实用的现代文阅读技巧,可以为学生快速提高阅读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如阅读小说,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弄清环境描写的作用。阅读议论文,可以抓住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论据怎样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有哪些。阅读说明文,可以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等方面分析把握。在阅读中,结合各种文体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律,运用恰当的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显著提高。

六、开展学生展示活动

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阅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摘抄本、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巩固阅读兴趣,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1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程中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拓展了阅读范围。阅读教学是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一种,让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理解、感悟、鉴定与评价的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积累语文知识,训练阅读理解技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母语教育的主要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丁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段话全面、深刻地概括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在阅读教学中体验情感、丰富积累、培养良好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掌握阅读策略和阅读的多种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增长知识、丰富文化积淀、丰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在阅读教学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重视朗读和默读的训练;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培养语感。阅读可以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主。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明确新课标的要求,改进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教学当做教师、学生与文本的联系与对话。在教学观念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不仅是教师阅读方法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为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三者提供一个纽带与桥梁,让三者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完成交互与影响的互动。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不可能充分沟通。而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过程是活动的、变化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能力水平与兴趣爱好为基础,摒弃传统的固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足够的兴趣。

2.个性化阅读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语文阅读定义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指导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感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经过足够多的阅读沉淀,才能够有语感的产生,才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与语言的应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减少了学生阅读的内容。现代教学应当紧扣教材推荐相关读物,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推荐读物时,可以巧借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

3.融合阅读与写作,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将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活动的基础上,以主观情感与思维为核心,强化体验与理解过程,熏陶情感,启发思维。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是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将写作与阅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得到充分的延伸。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过程中需要的大量信息与技巧都是由阅读进行训练的,没有阅读训练作为基础,就没有写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充足的素材。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从教材阅读中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训练作文的写作方法,将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提高阅读理解的教学效果。

4.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堂阅读的效率

多媒体教学方法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为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生动的展现。音频与视频方式能够设定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思想境界充分理解,深刻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效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圆满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教学内容是阅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为中心,尽可能拓展语文教学资源,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语文阅读理解的平台。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9

[关键词]统编教材;一二年级;课外阅读;实施新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5-0024-03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提出:“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然而,当前对于课外阅读的开展情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诸如课程意识有待重构、课型思维有待重构、教学思维有待重构、教学模式有待重构、教学方法有待重构等问题。

随着统编教材的逐步推广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关于课外阅读的编排意图也逐渐清晰起来。那么,如何落实“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的目标,真正“让课内外阅读自成一家”呢?我们教师应从统编教材的结构与功能切入,把握知识与能力要点,对接课外阅读;兼顾读书的内容与方法两大核心,落实课外阅读;以活动组织与评价的开展为促进,持续课外阅读。

一、把握知识与能力要点,对接课外阅读

温儒敏先生在介绍统编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中谈到,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是为了与学前教育衔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二年级设置了“我爱阅读”栏目,指向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到了中高年级,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课外阅读延伸”;在第四学段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注重“一书一法”,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

下面以部编一年级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系列为例,谈谈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对接。这一板块主要是针对原有教材中课外阅读的缺失做了补充,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和大人一起读”栏目,需着重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这一栏目的设置转变了不少家长的观念,变“叫孩子读书”为“陪孩子读书”,让读书成为全家的共同行为,对推动儿童阅读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时也推进了全民阅读。

笔者团队以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内容中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为课程内容,根据教材中16篇“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梳理出包括儿歌、童谣、散文、诗歌、绕口令、童话、神话、寓言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根据不同的文体及内容选择不同的和大人一起阅读的形式与方法,针对每一次的阅读内容渗透不同的和大人一起读的课外阅读方法,以提高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增进亲子、祖辈、师生等的情感。

以下重点呈现知识能力要点与课外阅读的对接表:

由表可见,课外阅读的落实需要有教材的对接,通过补充课外同类型文章或书籍,聚焦知识与能力要点,实现“双轨对接”:既对接了内容,又对接了知识能力要点,形成系列。比如,“和大人一起唱读儿歌”“和大人一起讨论读科普童话”“和大人一起表演读童话故事”“和大人一起创编读现代诗”“和大人一起配音读寓言”“和大人一起拍手互读童谣”“和大人一起赛读绕口令”“和大人一起群文类读寓言故事”“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童话”等。

通过这样的阅读活动,真正让课外阅读落地实行,更重要的是,还很好地贯彻了知识向能力和习惯转换的方针,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在阅读实践中,实现了渗透式、渐进式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伴随着学生其他能力的同步成长。“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实现由认知向实践、向自主阅读的转换,实现“教”向“学”的转换。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呈现出转化的整体思维:“认知习得——尝试实践——熟练运用”“三位一体”的课型自然衔接、层层推进,便于学生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兼顾内容与方法双核,做实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自主性更强的阅读,阅读方法的运用很重要。当下的阅读较少涉及读书方法的教授,导致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培养不起来,或者难以维持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在关注阅读内容的同时还要兼顾阅读方法,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明晰问题,改变内容独大、方法缺失的现象

当前的课外阅读教学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常规教学中,很多只是停留在对课标理念的认识层面,或者更多地停留在课外阅读的内容与形式上,方法缺失。

其一,阅读教学方法单一。主要表现在阅读教学光教精读,训练的重点是朗读,甚至是集体朗读。学生读书慢、少,收获甚微且仅限于课文,教师却视而不见。有的课外阅读甚至还在做精读、朗读、集体诵读。

其二,阅读教学单刀独进。阅读教学流派风生水起,热闹不凡。如单元整体阅读、群文阅读、组文阅读、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就研究本身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教师可以随意脱离教材另搞一套,或者教学时只顾一方,未能形成体系和网络。

其三,阅读教学缺乏指导。多数教师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又缺乏阅读方法、阅读工具的指导等,只是布置学生去读读课外书,写写简单的读书体会,做做好书推荐卡,说说喜欢的书籍等,随意性很大,缺乏内容与方法的指导。

2.有的放矢,给予不同阅读类型具体的方法指导

阅读方法除了精读、朗读外,还有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互文阅读,以及整本书阅读、检索阅读等。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明晰阅读重点,指导学生习得阅读方法。

其一,引导明晰阅读重点。阅读方法与阅读重点有着天然的联系。如小学第一学段,重点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要求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取语言材料。第三学段,对阅读水平的提升提出具体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等。因此,教师要从年段目标出发,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其二,指导习得阅读方法。阅读方法非常重要。如何在阅读中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呢?如默读与浏览都是常见又实用的读书方法,也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也才能谈得上读书的习惯与兴趣。阅读方法要有窍门,有可操作性,这些窍门和操作性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就拿浏览来说吧,就要把默读、快读、跳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结合起来。

3.发现提炼,及时总结学生优秀的阅读经验

众所周知,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故而,我们要及时总结学生阅读的优秀经验。

一要引导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是成长中的阅读主体。教师不能因过分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放弃了具体方法的指导,要随文传授或训练必要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提供服务。二要尊重并完善学生的经验所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阅读收获,尤其是阅读方法上的收获。教师对此要予以尊重,并指导其逐步完善。三要关注学生经验的提炼总结。学生面对海量的、便捷的、多渠道的信息,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冲击。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成长,学生就会形成特有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善于发现、提炼,并做好总结。

三、开展组织与评价活动,持续课外阅读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是部编教材的重要内容,需要以课堂为出发点,将影响力进行延伸,发挥好活动与评价的强大推动功能,使课外阅读持续化进行。

1.开发建设课外阅读拓展性课程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不可能全程沿用课堂管理的方法,还需要另辟蹊径,那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校本课程和教师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范畴,强化管理,重点抓好活动的组织、管理与评价。这需要通过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来进行。

2.开展组织课外阅读系列化活动

“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有效组织并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尤为重要。活动组织的关键是主题选定与形式安排。活动组织既要遵循课标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如通过亲子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借助良好的成果展示与评比,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开展类似于年级或全校性的大型专题活动,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组织开展课外阅读系列化活动。

3.开辟并运用课外阅读整合式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这几点涉及课外阅读的几个基本方面,是教学中应当关注的,同时也可以细化为阅读评价指标的参考维度。

一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密不可分、互为因果关系的。从操作层面上讲,实施终结性评价相对容易。然而课外阅读关注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因此要重在落实过程性评价。它也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二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课外阅读定量评价不容忽视,它是底线,只增不减。但仅有量的积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定性评价的配合与引领。如学生成长记录和检测结果的分析、学生阅读过程的态度星级评比、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的宣传、个性化阅读经验的分析等。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词汇量;课外阅读

英语是现代人类必备的语言技能,它对人类的交流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是英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影响着英语学习者的书写能力,是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环节。

一、影响英语阅读的因素

英语阅读的理解效率及阅读的速度一起构成了英语的阅读效率,影响这一效率的因素有许多,大致可以分为语言类因素及非语言类因素。语言类因素即语言的知识及能力,非语言类因素则包括心理、习惯及方法等。阅读方法指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时使用的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减少音读、指读等错误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此外,影响英语阅读的另一个因素是母语阅读水平,母语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英语阅读的能力也较强,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段落大意以及主题思想。

二、小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

当下,小学生英语阅读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1.词汇量少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英语学习便是空中楼阁。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大量词汇,但我国的学生则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词汇学习才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较少,没有掌握良好的单词记忆方法,大多靠死记硬背,导致单词记忆过程痛苦,结果却十分不理想。

2.阅读量少

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只靠课堂学习的教材是不够的,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英语读物,在阅读过程中扩大词汇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国新课标要求小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要在十五万词以上,但在实际学习中,小学生所阅读的英语材料大多是教辅类图书,十分枯燥乏味,远达不到要求的词数,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3.阅读方法不科学

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在实际的学习中,不同的学生有各自的阅读方法,一些学生习惯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而仍有大部分学生采用逐字逐句的阅读。这两种方法相比,第一种的效率会更高些,阅读的速度也会快一些,但实际上,大部分小学生采用的却是第二种效率较低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4.缺乏文化背景

Z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学习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通过了解文化背景而了解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学习,因此学习语言与了解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当下小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普遍较少,了解最多的也仅仅是英文歌曲及西方的重要节日,对其历史、文学或宗教方面的了解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办法

想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需要学校及英语教师共同的努力。

学校方面,要尽量多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如在学校开辟一个场地进行定期的英语教学活动,再如组织英语戏剧兴趣组,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学校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学生引进适宜的英文原版书,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进行英文课外阅读。

教师方面,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英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泛读训练,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除了英语教材外,教师要为学生精心挑选教材,要遵守趣味性、适宜性、匹配性原则,小学生的年级小,对新奇趣味的事物有着好奇心,教师为其选择英语阅读教材时,要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不能为其选择过难的材料,否则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此外教师选择的课外阅读教材要尽量匹配学生所学的英语教材,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巩固课本所学知识。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这样也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为学生教授单词构词法,让学生依据构词法进行单词的记忆,从而有效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阅读习惯为指读、逐词读等,用错误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过度地依赖字典,阅读速度缓慢,教师要努力纠正这些错误习惯,使学生养成默读、成组视读以及根据上下文猜词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其较高的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11

首先,最根本的是老师教学观念上的问题。很多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转变到新课程教学观念上来。没有认识到英语阅读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很多教师忽视了对英语阅读的重视和研究。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教学的主导来看: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不强、教法欠妥。许多教师把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片面理解为提高精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结构、解释词汇上。其实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读懂内容,并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养成快速、广泛、独立阅读的习惯,并通过介绍阅读材料,提供材料背景、讨论有关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等,调动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重“教”轻“导”。经常的情况是:老师让学生做大量训练,以达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导”,即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有的教师把阅读作为精读,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反有的教师把阅读作为泛读,简单地让学生读读文章,划划单词,忽略了教师的课堂组织者身份,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文章学习和理解。这两种处理阅读的方法都是单调泛味的,无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次,课程设置上也存在问题。很多学校的教师因为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短,上课总是为赶进度,因此对英语阅读就简单地处理一下。而且有的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课上阅读书目,教师也没有组织学生订阅一些有益的英文报刊等。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组织学生订阅资料根本就是自找麻烦,增加负担,反正学生也不会看:这样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甚至在师资、课时、组织上都得不到保障,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除此之外,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单一陈旧,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的要求,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改变教学观念,注重教授阅读方法和技巧

英语阅读教学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所以我们在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这种教学思想,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各项英语活动中来。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过程,掌握英语的学习规律,学会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针对不同体裁和不同篇章结构的文章,要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必须告诫学生阅读文章时要遵照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考虑问题,而不是按照阅读者本人的想法对某一个问题作出主观判断。还要注意文化差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扩展他们的背景知识。高考中的阅读理解文章越来越多地来自于英美国家的书报杂志。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产生困难和理解偏差。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中西文化比较,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些差异,减少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上的障碍,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重视词汇教学

从中专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带来低效的阅读速度。不良阅读习惯包括:视野狭窄、一次只看一个单词:出声阅读;只理解单词的个别意思,不注意词组、惯用短语的含义,遇到生词即查字典;回读,即为了弄清某个意思,反复地返回阅读前面的内容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时刻关注、提醒学生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词汇是最基本的语言材料。读者的词汇量越大,理解语言的范围就越广。词汇的记忆与储存不够,就会造成在阅读过程中因“生词障碍”而“处处碰壁”的现象,无法理解句意。可以说,掌握足够的词汇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但是许多学生一提到记单词就怕,我们应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来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经常运用的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有6种: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读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同音异形记忆法和搭配记忆法。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归纳同义词、近义词、同类词、反义词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记忆一些有用的词组、短语、搭配,将词扩展为更大的语义单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在阅读中把握文脉。

(三)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要学好外语,必须依靠大量的输入和实践。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客观、更深刻地了解异域文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份量。要搞好课外阅读教学,主要靠激励和指导。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用于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最好是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据心理学家研究,生动、幽默、情节曲折的作品往往能抓住青少年的心。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一些原著或经过改写的原著,包括世界名著、故事、幽默、时政、科技文章等。通过阅读原汁原味的著作,学生可以体会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异国的历史文化氛围,这样他们就不难读懂一个民族、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了。

阅读材料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意阅读,主要是所选文章词汇量大,生词多,结果就坚持不下去。应尽量选择那些难度与自己的实际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以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理解的训练。应根据所学词汇,选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的简单本或其他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与阅读习惯学生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方法具备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其阅读能力也就自然会逐步提高。一些简易读物,如童话、寓言、小说和报刊上的文章等,《新概念英语》中的小短文也是不错的选择。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的好方法范文篇12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49-02

随着新课改的普及,高中英语阅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教育界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从高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出发,进而阐述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以期引发教育界的共鸣,让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得以提升。

1高中英语中阅读的重要性

在高中英语的世界中,有这样一句话广为流传,“得阅读者得英语”,由此可见英语阅读在英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阅读深受高中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唯有充分掌握英语的阅读,才能在高考中胜利拿得高分。经过分析发现,高中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1英语阅读在试卷中占据较高的分值

通过调查发现,各省市的高考英语试卷的满分都为150分,而英语阅读所占的分值在40分以上,其比例很高。如果将和英语阅读相关的问答题以及完形填空也算作这一范畴中时,英语阅读的分值会更高。

1.2阅读是其它题型的基础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阅读的分数很高,其原因就在于英语阅读是其它题型的基础。比如说,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所形成的悟性是解答完形填空的关键;在英语阅读中所积累的词汇量以及长难句型是写出优秀作文的保证。唯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才能让高考中的英语试卷突破高分。

2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

从以上关于英语阅读重要性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楚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接下类如果提高高中生的阅读水平是我们探讨的关键。教师应该让学生重视英语阅读,与此同时,还要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来让学生英语的阅读水平提高,以下就是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

2.1探究式英语阅读教学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伴随新课改而兴起的一门教学方法,这一方法普遍运用在高中的教学之中,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展开。探究式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阶段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可以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知;在学生探索的第二阶段中,学生主动预习,探索新知,对阅读中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录,以便在课堂上提问出来;在教师答疑的第三阶段需要高中英语教师的参与,她们要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加以纠正引导;在复习的第四阶段中,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复习,并且对重难点以及自己错误的地方加以强化;在阶段评估的最后一阶段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估英语的学习,从而不断完善探究式英语教学的方法。

2.2学案导学式的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式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的方式之下,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教师和学生良好配合,才能达到优质教学的效果。然而,学案导入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具体划分为如下步骤:首先,教师应该编写教学学案,针对高中的英语阅读方案来详细编写,突出阅读这部分的重点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将编写的英语阅读学案下发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照此进行预习,有针对的进行英语预习,让“аА钡淖饔贸浞址⒒樱蛔詈螅在教师讲解英语阅读的过程之中,突出英语学习中的阅读重点。在导入式的学习中,充分发挥教师精心编写的学案的价值,才能让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2.3小组合作的教学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教学中很常见,这种方法对于英语阅读的学习也非常有效。利用一个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分工合作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广泛受到师生的欢迎。在英语的教学中,一个开放自由的英语学习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占主体地位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效果理想化。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步骤主要分成以下的几个部分:首先,英语教师要选出合适的教学主题和英语阅读内容来让学生一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英语阅读主体的难度要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十分重要;其次,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人数都应该事先确定好,小组之间的成员也应该是互补的,小组成员按照学习能力的均衡程度来进行学习,这样的效率会很高;最后,在小组进行讨论的环节中,每个小组应该选择一个组长来组织讨论,来指挥整个讨论,让每个成员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最后,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之间的讨论进行综合评判,以便下一次讨论工作的全面展开。

2.4任务型阅读的教学方法

任务型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之上演变而来的,对于高中英语阅读的学习,其实可以看做是任务型的学习,尤其是在做英语的阅读理解时,学生们可以先看阅读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阅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而任务型阅读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安排阅读题目,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按时完成阅读量,从而顺利实现任务型教学的目的。第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不仅是阅读任务的分配者,更是学生任务型阅读的引导者和评估者,督促学生完成英语阅读,并对他们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效率提出合理的意见,以促进学生的高效阅读学习。第三,一个和谐阅读氛围的营造也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阅读时尽量不要打扰到学生,哪怕是一个善意的指导,因为一个安静的阅读氛围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进而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第四,在学生完成任务型阅读之后,教师应该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对学生的阅读有更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为科学合理地进行下一次任务型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意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并让学生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最终做出有效的总结,可以让任务型阅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使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韩静.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探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6:148-149.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思想政治论文(6篇)
  • 下一篇:高三百日誓师演讲1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