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设施农业用地(6篇)

时间: 2024-01-18 栏目:公文范文

设施农业用地篇1

关键词:设施农业;意义;举措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和饲养。设施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

1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中共天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农业要“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土地实现更大的产出,这主要靠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靠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设施农业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其在生产集约化程度、农业技术含量、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益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节水、省地、聚能、高产、高效等特点,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特点是对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以适度的调控,减少或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创造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物的潜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实现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的目标。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

1.2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由于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用土地越来越少,要以有限的、越来越少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创造更多的收入,发展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是必然的选择。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就是要为城市的环境绿化美化服务,为市民的菜篮子服务,为市民旅游观光服务,也为城乡一体化的转型、转型后的城郊农民增收服务。这就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1.3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发展设施农业,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更好的实现无公害的目标。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标准化,可实现生产各个环节采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科学的肥培管理,集约经营,可按照程式化、标准化生产,精准使用肥药,减少环境污染。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瓶颈

农业生产结构中,土地要素是最重要的。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原本紧张的耕地被再次细分,以至于农业经营规模小、交易成本高、分布不集中,缺乏规模优势,而且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而杂。经营0.33hm2以下耕地的农户占农户总量的大多数,而经营较大规模耕地的农户却很少。多数大棚是由“原子化”的农户经营,在良种选用、技术升级、加工运输方面交易费用较高,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2.2人力资本

目前,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学历偏低,一般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年轻人、有文化的人不愿意从事农业。农民科技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其对新管理和新技术手段较为陌生,对新设备的使用较为生疏

,对新的经营理念较为消极,大多凭以往经验进行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应用较少。如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应用、滴灌、膜下暗灌等先进适用技术,很少应用到设施农业生产中去。

2.3冬季采光

由于冬春季节光照时间短、强度低,使温室多采集阳光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地区冬季雾多是温室采光的一个困难,温室一般坐北朝南,偏西(抢阴)3~5度。

2.4产销衔接

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目前,农产品外销还只是依靠少数农民经纪人凭借关系联系外地客商收购,没有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营销组织更是凤毛鳞角。农业生产合作社只有少数的几家,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了农产品的外销,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设施农业的举措

3.1进一步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自我积累发展为基础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制

在进一步搞好银政合作平台建设的同时,扩大金融保险在农业上的运用,建立金融贷款担保制度,设立风险基金,放宽农民担保抵押限制,解决金融难的问题。建立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补贴机制,以吸引金融资金流向农村、流向农业,用保险来稳定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和影响,保持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如招商引资、促进土地流转、发放贴息贷款、小额贷款等,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技术培训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物资和技术保障。

3.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生产技术

天津地区冬季寒冷,温室环境控制的能耗较大。因此,开发温室蓄热墙、地中热交换系统、保温幕(帘)、双层充气膜覆盖等节能技术尤为重要,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意义重大。温室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的利用,也将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抓好技术培训工作,改传统的集中培训为现场指导,改大喇叭宣传为外出实地观摩,把农业新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农民,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3.3调整结构和方式,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3.3.1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温室,引进优良品种,实施设施农业优种工程,需加大国内外名优新品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推广适应餐桌需求的名优新品种;扩大设施蔬菜规模,提高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推广保温性能好的厚墙体、半地下式温室结构,实行节水灌溉及微滴灌溉技术等;培育一批蔬菜优质品牌,加快无公害生产步伐。

3.3.2调整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引进、示范、推广新突破种子是农业进步中最具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打开一片市场,加快设施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抢市场、推动设施农业新发展的关键。

3.3.3调整种植方式,实现良种良法结合新突破与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相比,近年来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的创新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过多沿用传统种植习惯,同期播种,集中上市,加大了集中生产与市场均衡需求的矛盾。要充分利用设施农业种类多、品种丰富、栽培特性复杂、种植方式灵活的特点,加大推广力度,把设施、品种、技术以及栽培方式、种植模式进行优化组合,组装配套,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同一品种可以通过露地栽培、地膜覆盖、中小棚和日光温室种植等一系列方式在同一地区分批播种,分批收获,分批上市,避免一次上市量过大,影响经济效益。老的棚室可以推行一年三茬,上茬种植香瓜或大头菜、秋黄瓜、豆角,新建的棚室种植两茬,上茬百利番茄,下茬秋菜花、秋大头菜。利用培训宣传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的信心,为设施蔬菜的规模发展打下基础。

3.3.4四是调整质量结构,实现质量安全水平新突破要突出“三项残留”控制,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推进“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第一,做好宣传。农民尽量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尽量施用有机腐熟的肥料,从源头上做到“无公害”。第二,抓好冬春季节的技术培训。利用冬季农闲时间,采取广播宣传、赶“科技大集”、放录像、集中培训等形式,向农民宣传设施无公害种植技术。

3.4发展特色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3.4.1抓好典型特色村建设集中人力物力抓好典型村、示范户、示范棚建设,鼓励技术人员包户、包地块搞特色种植,为农民提供学习样板,使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利用效益引导、典型带动的方法,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使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更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

3.4.2抓好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建设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第一靠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就是要标准化生产,把好投入品(

农药、化肥、水等)关;第二要有规模,有了适度的规模才能有较为固定的客户、市场;第三做好包装、加工和服务。这些都要求设施农业要连片发展,组建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建设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纪人,让经济人走出去,多方联系客商,搞好产销衔接,扩大设施农业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解决农民“卖粮难”、“卖菜难”等问题,以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3.4.3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开发一批风格独特的农业观光基地,开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活动,使旅游观光农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亮点。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名、特、优、新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

参考文献:

[1]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2]仇继东.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5-9.

[3]刘会想,孙国兴,巩前文.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与趋势探讨[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8-22.

设施农业用地篇2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和饲养。设施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

1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中共天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农业要“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土地实现更大的产出,这主要靠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靠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设施农业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其在生产集约化程度、农业技术含量、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益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节水、省地、聚能、高产、高效等特点,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特点是对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以适度的调控,减少或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创造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物的潜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实现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的目标。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

1.2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由于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用土地越来越少,要以有限的、越来越少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创造更多的收入,发展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是必然的选择。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就是要为城市的环境绿化美化服务,为市民的菜篮子服务,为市民旅游观光服务,也为城乡一体化的转型、转型后的城郊农民增收服务。这就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1.3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发展设施农业,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更好的实现无公害的目标。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标准化,可实现生产各个环节采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科学的肥培管理,集约经营,可按照程式化、标准化生产,精准使用肥药,减少环境污染。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瓶颈

农业生产结构中,土地要素是最重要的。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原本紧张的耕地被再次细分,以至于农业经营规模小、交易成本高、分布不集中,缺乏规模优势,而且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而杂。经营0.33hm2以下耕地的农户占农户总量的大多数,而经营较大规模耕地的农户却很少。多数大棚是由“原子化”的农户经营,在良种选用、技术升级、加工运输方面交易费用较高,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用地篇3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设施

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基本模式,设施农业对于促进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加都有极为显著的作用,政府也极为重视设施农业发展。设施农业的良好发展与其自身高度的机械化密切相关,设施农业实际上也是一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一定意义上来说,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决定了设施农业的发展上限。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式及生产思想等主客观因素制约,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上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

1设施农业及其机械化技术概述

1.1设施农业的含义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设施农业是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关键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高保温、夏季能够降温防苔、能够将太阳光无用光波转变为适应光合需要的光波、良好的防尘抗污功能等。它可根据不同的种养品种需要设计成不同设施类型,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设施养殖主要有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两大类。国内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设施农业所具备的这些优势使其成为了国内农业未来相当长一阶段发展的主要方向。

1.2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

设施农业机械化本身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趋势,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存在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依托机械化进行农业生产,并以此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顾名思义,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设施农业发展时所需要依托的机械化相关技术。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本身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特别是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总体的不断发展也使得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种类不断增加,技术本身的先进性也得到了保障。例如,日光温室棚外机械主要是卷帘机,在不应用机械化技术的情形下一个人卷放一栋温室大约需要2小时,使温室储热保温和光照性能下降,不同程度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使用机械卷帘减少了劳动强度,卷帘时间仅为十几分钟,使光照时间增加了2小时左右。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本身与设施农业密不可分,其实际上也是机械化技术的一个具体分支。

1.3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意义

设施农业机械化虽然具备诸多先进性,然而技术本身优势的发挥依然需要其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也是国内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其本身更是具备多重意义。首先,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直接有利于技术优势更为明显的发挥出来,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刚刚起步的地区之中,进行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将会显著提升设施农业发展速度与水平。其次,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设施农业本身已经成为国内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内设施农业占比更是逐年攀升。在设施农业对农业发展贡献力逐年提升的背景下,进行较好的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能够极大地促进国内农业经济的发展。

2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难点

2.1资金支持不足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面临的首要难点便是资金支持不足,尽管国家对于三农的帮扶资金规模逐渐增加,然而三农帮扶资金是专项资金,其使用的方向有严格要求,三农帮扶资金规模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资金规模的增加。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且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国内的整体推广效果不甚良好,其本身对于国内设施农业进行全面覆盖更是需要源源不断的支持。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资金不足主要是由于地方财政与国家财政对于设施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重视程度不足下所造成的一个现象,在财政预算中并未将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事宜纳入到其体系之中,这也导致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资金难以到位。政府作为农业发展的直接调控者,在资金支持上力度上的不足也导致了当前的技术推广难以高速进。

2.2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也面临着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这一状况,尽管国内在机械加工与制造上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国内机械设计,特别是创新设计水平依然十分低下,这也使得当前国内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相对低下。在与德国及美国等传统设施农业发展大国进行横向对比时可以发现,国内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相对低下。就国内当前设施农业技术创新这一问题而言,其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驱动力不足,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与传统的机械化技术不同,其在创新与设计上的难度相对较大。国内耕地面积众多,地势地貌相对复杂,这也为设施农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很大压力。相对落后的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并不能带来实质性改变且相对落后的技术极为容易被模仿,其在推广上自然难以顺利进行。

2.3设施农业机械种类不全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依托具体的设施农业机械化设备,技术本身的优势也需要通过既定的设施农业机械设备进行体现。对于农民而言,设施农业相关的机械化设备表现的优异与否是衡量技术本身是否具有价值的根本性因素,一旦相关机械化设备无法较好的付之于设施农业发展,其在推广上自然无法顺利进行。前文已经提及国内农业发展的具体状况,而在地势地貌复杂这一状况之下,国内当前已有的设施农业机械化设备并不能对国内设施农业发展给予较好的满足,很多地区的设施农业开展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设施农业机械化设备种类不齐全将直接导致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上缺少了现实载体,也使得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东南沿海等平原地区的推广事宜极为顺利,而在西南等丘陵地区的推广则极为缓慢。

2.4基层技术人员数量较少

设施农业本身的发展存在着天然劣势,其在农村及乡镇地区发展使得其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大大降低,国内设施在农业发展上自然也面临着人才短缺这一客观事实的制约。就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而言,基层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也使得其推广的难度大为增加。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户在购买机械化设备及应用先进的机械化技术时十分注重售后问题和技术支持问题。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户大多对机械技术并不了解,自身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也使得其对于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的实际需求较高。国内农村乡镇与农业发展相关的技术人员中机械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十分低,大多数机械技术相关人员也只能够进行简单的农机维修。这也使得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上往往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状况。

3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路径

3.1持续性增加资金支持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需要持续性增加资金支持,部分地方政府在区域内部设施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对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提供阶段性资金支持,这种形式的资金支持并不能对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提供实质性帮助,对于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需要成为一种持续化工作。对于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资金支持应当纳入到三农帮扶体系之中并将资金支持的规模进行确定,纳入到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预算体系之中。

3.2重视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对技术创新事宜给予高度重视,着力解决技术创新驱动力不足这一状况。首先,国家与地方财政应当对于从事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的企业与机构给予资金奖励及支持,使得技术创新能够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此外,政府需要重视引进国外先进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增强中外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交流来促进国内技术创新事宜。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更需要结合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实际,以设施农业发展的特点及状况来进行针对性创新,使得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技术转换率得到明显增强。

3.3开发出与农业发展实际相符合的农机设备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借助具体的农机设备,这也使得开发出与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实际相符合的农机设备成为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的关键。国内农机设计机构及企业需要重视精细化农机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丰富国内与设施农业发展相关的农机设备,使得设施农业相关农机设备能够较好地承担起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责任。例如,在地块较为零散的设施农业发展上,可以考虑研发与制造一些便于操作,实际体积小的农机设备以进行设备的较好应用及技术的较好传播和推广。

3.4加大基层技术人员培养力度

基层技术人员对于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至关重要,这也使得国内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需要增加基层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当鼓励技术人员走向基层进行设施农业发展建设。此外,政府需要对于基层的设施农业相关机械设备经销商进行技术培养服务的提供,使其具备一般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能力。增强基层技术人员培养更需要设施农业相关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付出相应努力,在设施农业设备销售进程中完善售后服务网络,提供更为专业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4结语

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上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与难题,然而设施农业发展本身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相关事宜需要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目前获得了显著提升,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并未改变,而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在于研发,只有更好地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研发才能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起来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周国强,费建成.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路径研究及思考[J].民营科技,2016(08):45-47.

[2]霍兴林,马晓媛.天津武清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与发展[J].当代农机,2016(02):33-37.

设施农业用地篇4

关键词:设施农业;意义;举措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和饲养。设施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

1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中共天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农业要“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土地实现更大的产出,这主要靠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靠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设施农业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其在生产集约化程度、农业技术含量、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益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节水、省地、聚能、高产、高效等特点,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特点是对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以适度的调控,减少或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创造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物的潜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实现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的目标。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

1.2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由于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用土地越来越少,要以有限的、越来越少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创造更多的收入,发展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是必然的选择。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就是要为城市的环境绿化美化服务,为市民的菜篮子服务,为市民旅游观光服务,也为城乡一体化的转型、转型后的城郊农民增收服务。这就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1.3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发展设施农业,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更好的实现无公害的目标。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标准化,可实现生产各个环节采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科学的肥培管理,集约经营,可按照程式化、标准化生产,精准使用肥药,减少环境污染。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地瓶颈

农业生产结构中,土地要素是最重要的。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原本紧张的耕地被再次细分,以至于农业经营规模小、交易成本高、分布不集中,缺乏规模优势,而且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而杂。经营0.33hm2以下耕地的农户占农户总量的大多数,而经营较大规模耕地的农户却很少。多数大棚是由“原子化”的农户经营,在良种选用、技术升级、加工运输方面交易费用较高,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2.2人力资本

目前,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学历偏低,一般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年轻人、有文化的人不愿意从事农业。农民科技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其对新管理和新技

[1][2][3]

术手段较为陌生,对新设备的使用较为生疏,对新的经营理念较为消极,大多凭以往经验进行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应用较少。如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应用、滴灌、膜下暗灌等先进适用技术,很少应用到设施农业生产中去。

.冬季采光

由于冬春季节光照时间短、强度低,使温室多采集阳光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地区冬季雾多是温室采光的一个困难,温室一般坐北朝南,偏西(抢阴)~度。

.产销衔接

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目前,农产品外销还只是依靠少数农民经纪人凭借关系联系外地客商收购,没有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营销组织更是凤毛鳞角。农业生产合作社只有少数的几家,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了农产品的外销,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发展设施农业的举措

.进一步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自我积累发展为基础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制

在进一步搞好银政合作平台建设的同时,扩大金融保险在农业上的运用,建立金融贷款担保制度,设立风险基金,放宽农民担保抵押限制,解决金融难的问题。建立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补贴机制,以吸引金融资金流向农村、流向农业,用保险来稳定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和影响,保持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如招商引资、促进土地流转、发放贴息贷款、小额贷款等,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技术培训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物资和技术保障。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生产技术

天津地区冬季寒冷,温室环境控制的能耗较大。因此,开发温室蓄热墙、地中热交换系统、保温幕(帘)、双层充气膜覆盖等节能技术尤为重要,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意义重大。温室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的利用,也将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抓好技术培训工作,改传统的集中培训为现场指导,改大喇叭宣传为外出实地观摩,把农业新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农民,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调整结构和方式,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温室,引进优良品种,实施设施农业优种工程,需加大国内外名优新品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推广适应餐桌需求的名优新品种;扩大设施蔬菜规模,提高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推广保温性能好的厚墙体、半地下式温室结构,实行节水灌溉及微滴灌溉技术等;培育一批蔬菜优质品牌,加快无公害生产步伐。

..调整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引进、示范、推广新突破种子是农业进步中最具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打开一片市场,加快设施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抢市场、推动设施农业新发展的关键。

..调整种植方式,实现良种良法结合新突破与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相比,近年来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的创新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过多沿用传统种植习惯,同期播种,集中上市,加大了集中生产与市场均衡需求的矛盾。要充分利用设施农业种类多、品种丰富、栽培特性复杂、种植方式灵活的特点,加大推广力度,把设施、品种、技术以及栽培方式、种植模式进行优化组合,组装配套,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同一品种可以通过露地栽培、地膜覆盖、中小棚和日光温室种植等一系列方式在同一地区分批播种,分批收获,分批上市,避免一次上市量过大,影响经济效益。老的棚室可以推行一年三茬,上茬种植香瓜或大头菜、秋黄瓜、豆角,新建的棚室种植两茬,上茬百利番茄,下茬秋菜花、秋大头菜。利用培训宣传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的信心,为设施蔬菜的规模发展打下基础。

..四是调整质量结构,实现质量安全水平新突破要突出“三项残留”控制,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推进“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第一,做好宣传。农民尽量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尽量施用有机腐熟的肥料,从源头上做到“无公害”。第二,抓好冬春季节的技术培训。利用冬季农闲时间,采取广播宣传、赶“科技大集”、放录像、集中培训等形式,向农民宣传设施无公害种植技术。

.发展特色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抓好典型特色村建设集中人力物力抓好典型村、示范户、示范棚建设,鼓励技术人员包户、包地块搞特色种植,为农民提供学习样板,使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利用效益引导、典型带动的方法,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使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更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用地篇5

1库车县设施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

随着石油产业的聚集和塔里木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库车经济在突飞猛进的同时,城市人口也在快速增长。为了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促进蔬菜生产,库车县委、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对设施农业生产予以扶持,制定出台了《库车县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每年县财政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至2014库车县财政投入设施农业资金达4500万元以上,用于乡镇设施农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资金达1257.2万元,争取浙江宁波援疆设施农业资金500万元,争取中央、自治区、地区设施农业专项资金525万元。截止2014年,全县已建成设施农业基地24个(其中千亩基地2个),设施农业面积达2.8万亩(其中:温室1853座、占地面积8900(666.7m2),大小拱棚占地面积19100(666.7m2)),设施农业蔬菜库车年产量7万吨,全县设施农业效益达7442.3元/666.7m2。库车县设施农业建设及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季节利用率,带动了农户生产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农户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更新。

2存在的问题

库车县设施农业生产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当地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效益都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2.1生产项目繁杂

当前不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户,家中除发展设施农业外,还兼备有粮、棉、果树、畜牧等多种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一是粮棉播种、收获季节又是设施农业管理的关键时期,农事活动错不开,顾此失彼。二是农户从事的生产涉及的学科种类多,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受限。三是造成农民投入分散,使农户各业的投入水平都跟不上生产的实际需要。

2.2设施农业投入不够

一方面是资金投入不足,库车县目前设施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高位推动,以集体、财政投入为主,无棚农户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设施农业困难较大。而不少依靠集体力量已种上棚的农户也因经济制约,对底肥、病虫害防治等资金投入不足,措施无法及时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是劳动力投入不足,部分农户由于承包地基本上都盖成了温室,担心会失去土地,则超能力多种植2~3个温棚,不但资金设施投入跟不上,而且劳动力投入也跟不上。

2.3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设施农业是一项科技集成度较高的产业,要求生产者应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但目前由于农户接触设施农业生产的时间短,经营理念落后,缺乏设施农业管理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加上技术培训工作相对滞后,出现用大田作物管理方式来管理设施农业生产的现象,导致生产中施肥水平低,蘸花、授粉、整枝、绑蔓、疏花疏果等基本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基本病虫害防治还停留在“治”上,缺乏“预防”意识。2.4设施农业生产层次不高一是农民过多沿用传统种植习惯,同期播种,集中上市,加大了集中生产与市场均衡需求的矛盾。二是优质特色设施农业生产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地方特色蔬菜。三是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和集约化种植模式推广力度不够。

3发展对策

3.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设施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要通过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设施农业是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管理上要求十分精细,客观上决定了设施农业高效生产必须走专业化、专业户的发展道路,全盘抓,全面发展是无法取得高效益的;还要通过宣传使群众明白,进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的大力实施,进行标准化生产、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唯一的出路。

3.2整合资源,加大政府投入

设施农业生产是一项高投入的产业,要把财政补助、项目支持、信贷投资、农民投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加强协调沟通,积极争取自治区、地区对设施农业建设的补助和扶持资金。二是落实好县财政对设施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农民积极参与设施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生产投资的积极性,快速提升设施农业的规模与档次,壮大设施农业产业。

3.3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制

首先,要明确管理目标,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发展设施农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其次,将抓督查与抓落实相结合,以促进会形式,对在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向乡镇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进行通报,指出问题,提出对策,并严抓落实。再次,引导农民对同一品种通过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拱棚和日光温室种植等一系列方式分批播种,分批收获,分批上市,倡导规模种植,争取固定的客户和市场。

3.4搞好帮带,提高种植能力

一是外聘专家作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顾问,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服务,同时有计划的培养一批具有示范、指导、帮扶作用的本地少数民族农民设施农业生产土专家,建立库车县设施农业技术队伍。二是整合各种农技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设施农业经营户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培训,通过现场“手把手”指导,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接受系统培训的劳动力,确保他们真正掌握设施农业种植技术。三是加强品种、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重点引进一批适应设施农业生产要求的先进品种和生产管理技术,示范推广到生产基地,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嫁接、农机耕作、病虫生物防治、沼气综合利用等技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不断提高我县设施农业科技含量。四是定期组织设施农业种植大户或基地负责人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推动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和优良的设施农业生产新品种的引进。

3.5抓点带面,培育先进典型

设施农业用地篇6

关键词:设施农业;意义;举措

SignificanceandCountermeasuresfortheDevelopmentofProtectedAgriculture

TANChun-cheng

(DatianTownPeople’sGoverment,Tianjin300480,China)

Abstract:Thesignificanceforthedevelopmentofprotectedagriculturewasintroduced.Byanalyzingtheactualityandtraitofprotectedagriculture,theprominentexistingproblemswasfound.Integratingcurrentsituationanddemandstoprotectedagriculture,wefoundoutitsfurtherdevelopingstrategyandmeasures.

Keywords:protectedagriculture;significans;countermeasures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包含设施栽培和饲养。设施包括各类型玻璃温室、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还包括所有进行农业生产的保护设施。

1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中共天津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农业要“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土地实现更大的产出,这主要靠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靠发展设施农业。

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发展设施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设施农业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标志,其在生产集约化程度、农业技术含量、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益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节水、省地、聚能、高产、高效等特点,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特点是对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以适度的调控,减少或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创造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物的潜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实现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的目标。发展设施农业可减少耕地使用面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显着提高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实现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设施农业通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按照动植物生长的要求控制最佳生产环境,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周年生产的特点,实现了集约化、商品化、产业化,具有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技术高度密集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

1.2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由于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用土地越来越少,要以有限的、越来越少的土地发挥更大的效益,创造更多的收入,发展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是必然的选择。都市型农业、城郊农业就是要为城市的环境绿化美化服务,为市民的菜篮子服务,为市民旅游观光服务,也为城乡一体化的转型、转型后的城郊农民增收服务。这就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也是当前广大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1.3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的有力措施

发展设施农业,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更好的实现无公害的目标。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标准化,可实现生产各个环节采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科学的肥培管理,集约经营,可按照程式化、标准化生产,精准使用肥药,减少环境污染。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发展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土地瓶颈

农业生产结构中,土地要素是最重要的。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原本紧张的耕地被再次细分,以至于农业经营规模小、交易成本高、分布不集中,缺乏规模优势,而且种植的蔬菜品种多而杂。经营0.33hm2以下耕地的农户占农户总量的大多数,而经营较大规模耕地的农户却很少。多数大棚是由“原子化”的农户经营,在良种选用、技术升级、加工运输方面交易费用较高,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2人力资本

目前,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相对匮乏,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常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学历偏低,一般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年轻人、有文化的人不愿意从事农业。农民科技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其对新管理和新技术手段较为陌生,对新设备的使用较为生疏,对新的经营理念较为消极,大多凭以往经验进行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应用较少。如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应用、滴灌、膜下暗灌等先进适用技术,很少应用到设施农业生产中去。3冬季采光

由于冬春季节光照时间短、强度低,使温室多采集阳光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地区冬季雾多是温室采光的一个困难,温室一般坐北朝南,偏西(抢阴)3~5度。4产销衔接

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目前,农产品外销还只是依靠少数农民经纪人凭借关系联系外地客商收购,没有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营销组织更是凤毛鳞角。农业生产合作社只有少数的几家,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影响了农产品的外销,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发展设施农业的举措1进一步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自我积累发展为基础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制

在进一步搞好银政合作平台建设的同时,扩大金融保险在农业上的运用,建立金融贷款担保制度,设立风险基金,放宽农民担保抵押限制,解决金融难的问题。建立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补贴机制,以吸引金融资金流向农村、流向农业,用保险来稳定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和影响,保持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如招商引资、促进土地流转、发放贴息贷款、小额贷款等,鼓励和支持农民发展设施农业。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技术培训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物资和技术保障。

3.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设施农业生产技术

天津地区冬季寒冷,温室环境控制的能耗较大。因此,开发温室蓄热墙、地中热交换系统、保温幕(帘)、双层充气膜覆盖等节能技术尤为重要,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意义重大。温室新能源(太阳能、生物能)的利用,也将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抓好技术培训工作,改传统的集中培训为现场指导,改大喇叭宣传为外出实地观摩,把农业新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农民,切实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难题。3调整结构和方式,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3.1调整农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效节能温室,引进优良品种,实施设施农业优种工程,需加大国内外名优新品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引进推广适应餐桌需求的名优新品种;扩大设施蔬菜规模,提高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推广保温性能好的厚墙体、半地下式温室结构,实行节水灌溉及微滴灌溉技术等;培育一批蔬菜优质品牌,加快无公害生产步伐。3.2调整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引进、示范、推广新突破种子是农业进步中最具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打开一片市场,加快设施农业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抢市场、推动设施农业新发展的关键。3.3调整种植方式,实现良种良法结合新突破与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相比,近年来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的创新不足,发展滞后,农民过多沿用传统种植习惯,同期播种,集中上市,加大了集中生产与市场均衡需求的矛盾。要充分利用设施农业种类多、品种丰富、栽培特性复杂、种植方式灵活的特点,加大推广力度,把设施、品种、技术以及栽培方式、种植模式进行优化组合,组装配套,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同一品种可以通过露地栽培、地膜覆盖、中小棚和日光温室种植等一系列方式在同一地区分批播种,分批收获,分批上市,避免一次上市量过大,影响经济效益。老的棚室可以推行一年三茬,上茬种植香瓜或大头菜、秋黄瓜、豆角,新建的棚室种植两茬,上茬百利番茄,下茬秋菜花、秋大头菜。利用培训宣传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发展设施蔬菜的信心,为设施蔬菜的规模发展打下基础。3.4四是调整质量结构,实现质量安全水平新突破要突出“三项残留”控制,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推进“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第一,做好宣传。农民尽量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尽量施用有机腐熟的肥料,从源头上做到“无公害”。第二,抓好冬春季节的技术培训。利用冬季农闲时间,采取广播宣传、赶“科技大集”、放录像、集中培训等形式,向农民宣传设施无公害种植技术。4发展特色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发展4.1抓好典型特色村建设集中人力物力抓好典型村、示范户、示范棚建设,鼓励技术人员包户、包地块搞特色种植,为农民提供学习样板,使农民看得见,学得会,利用效益引导、典型带动的方法,促进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使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更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4.2抓好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建设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第一靠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就是要标准化生产,把好投入品(农药、化肥、水等)关;第二要有规模,有了适度的规模才能有较为固定的客户、市场;第三做好包装、加工和服务。这些都要求设施农业要连片发展,组建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建设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纪人,让经济人走出去,多方联系客商,搞好产销衔接,扩大设施农业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解决农民“卖粮难”、“卖菜难”等问题,以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4.3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开发一批风格独特的农业观光基地,开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活动,使旅游观光农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亮点。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名、特、优、新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

参考文献:

[1]张建树,王学忠,李小刚,等.天津市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1-4.

仇继东.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1):5-9.

    【公文范文】栏目
  • 上一篇:环境优秀演讲
  • 下一篇:工程造价实习总结集锦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