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4月13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因为有了感动,才使得这一天又显得那么的不平凡。这应该算是孩子的大日子,是她进幼儿园后的第一次运动会。她兴奋不已。
凉爽的天气使大家的精神抖擞了不少,人挨人的看了孩子们稚嫩的出场后,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拥挤,总之很快热了上来。升旗的时候,随着伴奏,加上所有孩子那嗲嗲的声音唱出我们的国歌时,我竟然感动了。浑身的汗毛竖了起来,激情澎湃,爱国之心油然而生。这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比任何的形式都来得真实。
接下来的做操和拍球,更是让人震撼。从来没有想过那么长的时间,孩子居然可以跟着做了下来,这应该算是一种毅力的锻炼吧。赵老师真好,甜甜的笑随时给孩子们自信和鼓励。是她,让孩子们喜欢上了幼儿园。王老师的细心让孩子和家长感到了无私的爱。还有几个新老师,成功绝对有您的一份功劳。谢谢您们!
毛毛虫、滚车轮、企鹅走、运球还有爸妈好帮手这些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手忙脚乱了,虽然也出了不少的笑话,但是这个甜蜜的回忆让大家记住了团队合作,记住了亲子配合,记住了“我运动,我健康,我自信。”记住了老师的努力,记住了孩子的进步,记住了家长的感激和祝福。
今天第三节课,老师正在讲台上点评大家的作文,突然,一阵“呜呜……”的警号声响遍了整个校园。老师立即停止了讲课,大声喊道:“同学们,我们的教学楼发生了火警,请马上疏散到操场。”同学们不慌不忙,从书包里拿出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腰,快速有序地向操场撤离。在楼梯口,黄老师正指挥着各个班排队,分两边靠墙迅速地安全疏散,整个过程没有一点喧闹声,只有乱哄哄的脚步声。一会儿的工夫,全校的同学集中在操场指定的地点。一声哨响,体育科潘老师大声宣布了我们“逃跑”用时——48秒!校长满脸笑容:“你们这班逃兵干得不错,珍惜生命,为大人们和消防人员争取了灭火时间。”……这是最近我们学校“消防安全演习”的一幕。
除了安全疏散,潘老师向我们讲述了“防火有六招”、“逃生有六法”、“灭火有六招”等常识。潘老师一将讲解,一边点燃一张报纸,扔进了一个大铁桶内,霎时间,熊熊大火燃烧了起来。只见他拎起了一个灭火器,拉开保险销,将喇叭口对着火桶猛的一喷,一条白龙扑向了火海。只见火苗一下子低下了头,身上冒出了一团团的白烟,顿时,整个操场弥漫着一股白雾,向天空飘散。除了老师示范,还有三位同学被挑中现场体验“灭火”。我们班的黄庭辉争得了“灭火权”,别看他个子小,力气可真大,他轻松地拎起灭火器,使劲一喷,结果火没喷息,还越烧越旺,引得大伙哄哄大笑。原来,他没对准火头,还好潘老师在一旁及时调整了方向,才灭了火。
这次演习,让我们明白了大火无情,预防为主的道理,面对灾害,人的生命是最 m、huzhidao、com 宝贵的。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这是纪录片《幼儿园》一开头的两行字幕,前一句是片子中所拍摄的、清晰可见的客观事物,而后一句便是站在摄影机后、坐在剪辑台前的编导想要通过片子来表达的主观思想。可以说,张以庆的《幼儿园》是一部通过对真实记录画面的重构,从而恰如其分地渗透创作者主观倾向的纪录片。
这部片子的细节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观众体会到了孩子们有趣、纯真的一面。入托第一天哭闹的小男生、第一顿饭时泼饭的小女孩、睡觉时千奇百怪的睡姿,都尽显小朋友们的天真无邪。同时,导演还捕捉到了穿衣服、系鞋带和摆凳子等一些细节。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孩子们内心的执着,也反映了大人们对于事业或生活的执着追求。
在这部片子中,采访占据了很大的戏份。心算高才生熊经纬、参加了四个补习班的冯梦然都是被采访的对象。他们小小年纪便被父母施以重压,借他们批判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同时,当记者问及孩子们对爱的理解时,孩子们有的觉得爱是恶心的象征,有的认为爱是种难以启齿的东西。其实,孩子们的内心并非完全纯真洁净,他们有时会存在邪恶的歪念,他们扭曲了爱美好的含义。记者也问了孩子们一些关于政治事件的看法,孩子们各抒己见,有些孩子很有智慧,但立场却极易改变。这一点也与大人们极为相似,编导通过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话语来反映大社会中的种种,从一个孩子的眼里观察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对光线的刻意安排和追求,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最好的光线效果,将孩子们的世界展现得柔美、动人。如教室里上课从窗外透射进室内的柔和光线洒在孩子们身上、空空的教室下单独一个小孩子坐在那里的光线安排、一个小女孩站在门缝边上向外看,光线从外洒满孩子的脸颊、一个小女孩扒着百叶窗的光线安排、夜晚月光洒向熟睡的孩子们的身上、这些细节上的光线追求使得画面变得柔和曼妙,容易触动观众的神经,描绘给大家的是一个美好的孩子们的小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