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小处、细处着手
所谓从小处细处着手即是从具体问题抓起,从小事情、具体的事情上切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来,中央纪委抓从从小处、实处抓起,循序渐进。通过从小处、细处入手,积小赢为大胜,有效遏制了腐败之风,树立了党的威信,赢得了党心民心。
2、反腐倡廉重在“常”、“长”二字
“常”、“长”二字,深刻揭示了反腐倡廉、治理腐败的内在客观规律。“常”字强调的是要将反腐倡廉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常态,“长”字强调的是对于腐败问题要持久抓、反复抓、长期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抓长、长抓,持之以恒,使腐败治理长效化。
3、抓早抓小、严管厚爱
过去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腐败的邪路上越走越远,在贪腐的泥沼中愈陷愈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党组织提醒不够、教育不力,对党员干部从小问题上、细节处从严要求,早发现、早提醒,既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爱和负责任的表现。
4、“老虎”、“苍蝇”一起打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方面要大力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另一方面又要切实解决普通民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有助于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效和长效。
总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三年来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效,“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当然,当下腐败问题依然存在,从全面从严治党依然在路上。但是,我们有理由坚信所言,“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正风肃纪不停步,反腐惩恶不手软,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斗争。”
于大众媒体之上,揭露贪腐官员的暗黑画皮、展示权钱交易的罪恶行径。其目的,是为了斩断“前腐后继”的贪婪之心、遏制“有权任性”的敛财之行。正所谓,“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晒成绩、揭伤疤的背后,是“伸手必被捉”的警醒、更是“改错要及时”的关爱。鉴于此,类似反腐专题片、忏悔警示录,不妨再多些。让领导干部借机“长一智”,以典型案例为镜、以“铁窗悔恨”为鉴,自觉抵制诱惑、严守规矩。那么,丧失理想信念、突破纪律底线的“滥权派”便能再少些。
很多“粉丝”喜欢追剧,对一部电视或一个影片的追剧完全追到废寝忘食,今天,广大党员干部也可以有“追剧”对象了。
“永远在路上”彰显党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勇气,是对不能正确树立“四种意识”的党员干部一种刻骨铭心的教训和教育,一次震撼的心灵洗涤。通过观看影片可以让想贪者打消心中的念头,让想腐者赶紧“悬崖勒马”。广大党员干部追剧就要追《永远在路上》,用清白的一生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八届自治区纪委七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部署2016年的主要工作,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着力方向,强调必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
全区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按党章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章、宣传党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坚决克服“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现象,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真正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知边界、明底线,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
中共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前夕,大陆中央电视台特别推出的大型反贪污腐败专题片,并首次公开了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落马后的画面。藉以显示由中共领导的反贪决心,以此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打击腐败。
这部8集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由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首集在17日播出,强调中共反腐决心。电视特别引述的讲话强调:。
9成民众满意打贪效果
电视专题并提出,2015年大陆国家统计局在22个省区市开展了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1、5%的大陆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表示满意。而2012年这个数字是75%。3年时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说明人们对反腐败的信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第1集中,专题罕见的播出了多名因贪污落马的告白。例如原中共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白恩培的忏悔,他表示在其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后,在和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了心理不平衡。。
为六中全会鸣锣开道
专题还特别重提毛泽东回答黄炎培谈如何避免治乱兴衰的规律,引出毛泽东自信能跳出历史规律靠的是人民起来监督。因此反腐败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就是为了不让人亡政息的历史重演,它关乎那4个字:。
专题还特别提到了周永康,__,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表明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为即将召开的六中全会从严治党鸣锣开道,为中共领导层设立的基调做出铺垫。
10月19日晚8点,我观看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这部电视专题片反应了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反映以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
看完此片后,我最大的体会是,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凝练为6个字:忠诚干净担当。党的以来,在正风反腐的持续高压态势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依然禁而不绝,提醒人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
此片的主人公之一张建津在担任天津市医药集团主要领导的十年间,将该医药集团从濒临破产的企业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的行业巨头。但是他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而是从吃喝中找享乐,忘记了信仰,心理防线彻底放弃,掩人耳目变相消费,除了吃私人老板的,张建津也用公款吃喝,有的化整为零报销,有的就以办公用品、加班餐费的名目入账。这种现象让我们惊叹,党员领导干部失去了心里的底线就容易从舌尖上的腐败走向违纪违法的不归路。
同样是一名大型国有企业负责的王天普,从农村走出去,生活简朴,但随着职务的升迁,失去了最根本的底线,把吃喝往来当成一种习惯,不请反而觉得“失误”,一顿饭花4万多块钱,花的理所当然,这可是5个贫困户脱贫数额。
质检公司部分党员、干部的作风主要表现在庸--工作质量不高、懒--拖拉疲沓应付差事、散深入调查调研少,借“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热播,通过思想教育作引导、率先垂范作导向、精细管理建规范、制度体系建机制、责任追究落实执行力上抓干部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解决一些干部“不实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和干部“不敢担当、不会担当、不愿担当”的问题,为全面服务好主业,全力实施“走出去”目标奠定作风建设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