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小学开学教育(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5 栏目:写作范文

小学开学教育篇1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具体方法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对内改革速度加快,对外开放的格局也不断加深,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推进比较快,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在面对现代化方向转变。在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学生群体的精神要求不断丰富,对于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模式的需求不断加深。但是,由于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并没有实现和学生能力需求的同步发展。因此,为了实现现阶段小学教育领域的繁荣和教学手段的革新,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必须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

一、推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学美术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教育学界有一种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推行阶梯型难度讲学方式,在素质教学观念背景的影响下,教师应该淡化美术课程考试的相关要求。而是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通过适当放缓教学的节奏,易于学生加深对于小学美术课本中相关艺术画作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有助于展开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工作,从而加强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的陶冶工作,提高小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需要。

二、开展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重点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重点要进行对于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调动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美术课程积极性。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家的美术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能够在气氛热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整体性的提高。除了采用情景式美术绘画活动教学模式,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学美术教学还可以采用“音乐”、“文学”感染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对于艺术创造学习兴趣的专注提高。在讲解罗中立著名的画作《父亲》时,教师可以配合播放音频材料同名曲《父亲》,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能够实现艺术作品的表现张力增加。

三、推进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运用能力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感性思维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美术的能力。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教学片的展示活动,学生在观看了“小蝌蚪”们寻找“青蛙妈妈”的视频材料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青蛙”和“蝌蚪”的关系。通过动画作品切入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小蝌蚪”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二)开展个性化教育,体现教学活动的“生动活泼”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在个性化教育中,实现教学水平的稳定和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稳步推进。在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过程中,应该通过基础知识教学和科学教学内容编排,激发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热情。为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美术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先通过讨论,然后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孩子”、“荷叶叔叔”和“青蛙妈妈”,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在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青蛙这种常见动物的头部、四肢和大体躯干部分的形态特征有重点的把握,利于课程学习活动中的绘画活动展开。

(三)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能力挖掘

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挖掘,让学生在课堂的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绘画方向。自己挑选出喜爱的角色进行绘画活动。学生可以选择画“一条腿、全身漆黑的小蝌蚪”,也可以选择画“四条腿、全身褐绿,三角形头部的青蛙”,也可以选择画“玉盘状、通体碧绿的荷叶。”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通过PPT图片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几幅优秀作品让学生参考。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对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情景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比活动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投票和打分,选出本节课时中在画幅立意、笔画和线条表达中最出色的作品。

四、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活动的有效推进,我国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应该更加重视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工作。我国的新课标小学美术教育计划中指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加重视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科学地编排课程教育目标,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宗宏岗、小学美术教育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2:88-91、

[2]陈彤光、浅析美术教学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现状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2:105、

[3]赵亚男、对于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267、

[4]金林海、“美”与“术”共舞——试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技能发展的融合[J]、江苏教育研究,2012,20:48-50、

小学开学教育篇2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找到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激发创造兴趣,鼓励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没有求知欲,就没有学校。因此,他向全体教师建议,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孩子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讲教学《司马光》、《乌鸦喝水》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的启发性问题:如果你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结果小同学七嘴八舌,争辨激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这种热烈讨论中受到了锻炼。对于所有不同意见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合理的则给予表扬。

2运用求异法,旨在创新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求异思维占着主导的地位。这是因为求异思维是求同思维的发展,往往能产生某种新奇的思想,这是求新、创新的基础,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多方向思考,特别注重巧设问题,引发思考和争议,训练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力。在学完《草船借箭》后,笔者请学生简要发表意见评价文中人物。学生反复读书,合作交流,互相争论,俨然是一个个优秀的评论家,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真是英明一世,糊涂一时,在命令士兵射箭约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见对方有任何进攻,就应该想到其中是否有诈,派几个士兵前去‘侦察敌情’不就真相大白了吗?”“我也认为这位大军事家临阵指挥时应变能力不强。在不明对方虚实的情况下,可想一个两全之策――放‘火’箭。给箭头涂上汽油,点燃后射出去,船上有人可伤人,有草把子、硫磺这些东西燃着后更会使他们全军覆没,哪还有他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个鲁肃怎么有点像两边倒的‘墙头草’呢?”……一个问题引来了一番具有独到见解的评论,闪烁着创新的光芒。重要的不是出现了问题答案的多样化,而是显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这个巧设问题引发争议、评论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造精神的过程。

3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事物的未来大胆地幻想是创新的起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从而增进创新技能。例如在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了荡舟漓江的情景,内涵丰富。这时教师可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们荡舟漓江去?是怎样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描述游览的情景。有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引发学生“补想”,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

4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教学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活动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因此,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发展个性和培养特长提供条件,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把它作为激发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语文活动课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小实验、小制作中自己动手,在现实社会中去思索,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通过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受到了各种锻炼,提高了各种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所以教师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通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

小学开学教育篇3

关键词:开放教育 小组学习 探讨

小组学习是远程教育中根据教学需要和学员情况分成适当的小组进行自主化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小组学习是建立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随着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小组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结合我校开放教育试点中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实践,对小组学习进行探讨。

一、小组学习的意义

小组学习具有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特点,小组的形成以自由、自愿组合为原则。成员组合要综合考虑地域分布、工作行业、文化基础、人际关系、个性志趣,便于组织,利于互补。组长由小组成员民主推荐产生。组长对小组学习活动实施管理。在小组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些重要、疑难的问题进行共同学习、探讨、研究,最后体现为一个共同的学习成果。小组学习要求所有成员都是参加者,强调自主化合作学习,能满足学员互助学习,相互鼓励,共同完成学业等需要,实现学习的自我管理。同时小组学习起到了传递教务信息,共享学习资源,实现教学常规工作的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共同讨论、交流信息、共同分析所学的内容,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加深了所探讨问题的理解深度,提高了思维能力。小组学习完成共同的研究成果。通过小组学习,增强了学习的内在动机,发展了承担任务的能力,并在付出中得到回报,拥有较高的思维技巧,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喜欢创新,培养学员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成员们彼此相互尊重,积极沟通,共同合作与努力。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在分工的前提下合作,在合作中分工,使自信心得以增强,易于接受

成员间的种种差异。师生的关系更为公平,教师也是小组学习的参与者,培养学员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形成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小组学习的优势

小组学习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由多个学习者结成小组,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的彼此交互合作,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模式。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赋予新的内涵,有较大的优势。

一是缓解了工学矛盾,降低教学成本。参加开放教育的学员,大多是肩负多重角色的社会成员,平时工作、家务和社会活动都比较繁重,不容易挤时间来集中面授听课。通过学习小组,小组里有条件到校参加集中面授的学员,将教师关于学习重点、难点、疑点的辅导意见等相关信息资源利用学习小组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教师只要提纲挈领,解决难点重点,指导小组学习方法。

二是相互促进学习,培育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小组,相互牵引,易呈现互动学习情境,促进学习。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赋予全体学员充分地参与机会与权利,这对于有效推动学生的业余学习,无疑是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大班教学往往单向满堂灌,而小组学习宽松活跃,各抒己见,互相交流,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重大问题;可借助网络、QQ群开展小组异地讨论,有助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电子化、个别化学习时代,小组学习活动具有群体性、协作性等特点,学员共探讨,同攻关,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不仅优化了学习成果,而且培育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小组活动满足了学员的交往需求。

三、小组学习的实施

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应依据课程特点和学员实际,根据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思想,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创新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一是制定计划,开展小组活动。小组学习计划内容包括:首先是小组学习课题。小组学习的课题一般由课任教师根据学员实际,结合本课程特点加以确定。主要选择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统计学原理中的平均数应用问题、抽样推断应用问题等。其次是小组学习目的。如通过对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学习,使学员掌握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相互关系,重点提高运用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是小组学习分工。小组的每一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有的学员负责找理论材料,有的学员负责找应用问题,有的学员负责整理汇报。最后是小组学习日程安排。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中,要做好小组学习活动记录。内容包括:活动的时间、参加人员、活动的地点、主要内容等。在网络的环境下,不一定面对面小组交流,也可以通过QQ群、电子邮件,及时沟通信息,进行网上交流。

二是组织成果汇报,开展活动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在全体学员和指导老师中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成果汇报,让全班同学分享成果,并进行反馈、修正成果。这样既能展示学员的风采,又能锻炼学员的各方面能力,强化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学习本身强调学习过程,而非结果。一是在汇报成果时教师点评;二是学员互评,包括对本小组的成

员及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通过评价,扩大小组学习的学习成果,促进小组学习的有效开展。

四、小组学习的管理

一是转变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主要目的是通过课题研究和办学实践,探索和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国家建设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开展试点项目研究工作,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倡导的自主化学习不等于个别化学习,小组学习是介于集班学习与个体自学之间有效可行的好形式。只有认识到位,方能自觉积极地参与其中,并获得较好学习效益,否则,组建并开展小组学习,也就失去了试点的意义了。

二是认真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的小组学习活动,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施行小组学习策略的根本点。在小组学习全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自始至终提供有效服务,如提供媒体资料,联系小组活动场所,编印通讯录和教师电话、网址、电子信箱,建立QQ群等。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交往的对象,主要提供咨询和建议。特别是小组学习初始期和危难期,教师应该轮回送教上门,亲临小组活动现场,参与讨论,解答疑难,点拨方法。巡回送教的重点应当是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帮助解决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获得学习资源的途径,优化组合、利用学习资源的方法;指导专业学习方法协助解决专业学对小组学习,真正使所送的“教”,在小组学习中发挥好辅助作用。

总之,小组学习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紧密结合小组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扎实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切实加强小组学习的管理,对于实施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从而打造电大系统开放教育的良好品牌,无疑是有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蓝鹰,万平、远程教育中学习小组功能的社会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2]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及其模式设计原则[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3]裴新宇、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3期、

小学开学教育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渗透德育; 责任;

小学阶段的许多课文也包含着育人的内容, 有的课文体现着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 还有的课文涉及热爱祖国方面的内容, 这些课文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品德内容。因为小学语文课文与小学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 德育教育只能依据小学生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认知结构, 依据我们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的德育特点进行。因此, 语文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既然如此, 怎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呢?笔者现就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关于德育的一些感悟, 特做以下总结。

一、课前演讲有必要

语文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 让学生开展五分钟演说训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成语故事。成语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硕果之一, 包含着丰富的哲理, 可以作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的教材。当学生讲完成语故事之后, 教师要抓住时机, 把握这一最好的时间段, 请别的学生点评此成语所蕴含的道理和这个成语对我们有何启发。学生就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一些思想品德方面的熏陶。例如凿壁偷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成语, 蕴涵着学生要刻苦努力、发奋学习, 做事要坚持不懈、有远大目标等道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教师可以抓住此时机, 启发指导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公平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个世界。

二、紧紧把握好教材,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所涉及的教材, 里面也包含着很多吸引学生的、又有德育启发作用的图画, 还会恰如其分地配合着一些教学方面的材料。所以教师可以将小学语文中的教材内容, 一方面进行知识的传授, 另一方面进行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学, 并且进行深入研究, 努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要做到紧紧把握教材, 掌握教育的目的, 将二者完美地结合, 并且经过渗透融合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

教材中有许多故事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英雄气魄。有一些是关于忧国忧民的历史人物的, 有一些是关于革命先烈的, 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谱就了许许多多惊动天、感动地的英勇故事, 他们也激励着我们后人。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等等。在讲授这些课文时, 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描写语句, 并且可以重点分析他们的语言方面、动作方面、心理活动方面, 认真鉴赏品析, 引导学生体会, 用纯真善良的心灵去感悟这些英雄的爱国热情和崇高品质。学习这些课文时, 语文教师还可以查阅并且展示有关资料, 让学生熟悉当时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背景, 可以采取合作探究、自主交流方式, 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 让学生在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上, 体悟英雄人物高尚的情操, 从而从中汲取力量, 并受到感染。除了学习课文里面重要的字、词、句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关于课文内容本身的思想意义, 让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 上升至思想方面得到提升。

三、通过评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知道, 小学生特别爱听教师的话, 特别爱学教师的言语动作。教师的语言行动引导着他们的行动, 指导着他们的思想。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必须做到准确得当, 否则会起反作用。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它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活动的园地。在师生互动活动中, 教师作为教育者, 言行活动中应具有人格的魅力, 体现出高尚的师德。教师的很多方面都会影响着学生, 甚至会影响着他们每个人的一生。

例如, 我在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师时, 经常在语文课上用表演的方式吸引学生听课。我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赞赏, 如热情的鼓掌、伸大拇指的奖励、奖小红花的肯定激励, 学生在我的感染下, 逐渐放松, 主动投入学习, 并体会到了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四、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之一, 这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例如, 我在上作文课时, 以我最崇拜的人为主题, 让学生先分组讨论, 然后开展读书交流会, 并分六个小组开展评比。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 还让学生从中受到了好的熏陶。

小学开学教育篇5

关键词: 小学教育 心理教育 教学对策

1、言传身教,愉悦教育

重视本身修养及言行举止,力求在小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例如,要求小学生有时间观念,按时到校,不能迟到,我坚持做到早早到校,每次都提早到校,和老师一同迎候小学生入校。孩子们受教师的影响,逐步养成不迟到的习惯。又如在班级里,我教会孩子们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走进教室,总是先把讲桌抹一抹,再把课本、教具、粉笔盒一一摆放好,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在孩子们身上得到放大。在我的影响下,我们班的小学生天天都把书本、文具盒摆放得整整齐齐,地上从没有纸屑。所以,小学老师应该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准则,不断加强本身业务素质和思维道德素质的进步,规范本身言行,塑造自身的高尚人格,改善教学方法,以广博的常识、优秀的质量、高尚的情趣感染和教育小学生,让小学生接受春风夏雨、润物无声般的教学,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以人为本,启发引导

小学生年纪小,认知范围比较窄,情绪、行为习惯、个性发展都处在奠基期间。对个别有差异的小学生,老师要尽力用亲热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微笑传递着友善、热心、积极向上,课堂上老师的微笑更是价值连城,给予孩子勇气、自傲、创意。老师鼓舞的微笑能让小学生扬起自信的帆船;老师赞赏的微笑,能让学生的心房洒满阳光;老师会意的微笑,会让学生勇于承认错误,重拾自信。

在校园里,孩子会碰到不同生活困难,这就要求老师体贴入微的关怀和帮助。老师在工作中鼓励学生将自己心里的喜怒哀乐讲给老师听,老师可将自己的一些高兴和烦恼讲给学生听。在交流中,老师认真倾听并做出恰当反应,包含表明心里的接纳和给予恰当的建议、帮助。记得有一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很有特性。她一套一套的话常常让家长哭笑不得。在班级里,屁股总是不喜爱粘椅子;你说东她偏说西,总喜欢和你对着干;可是老师的话,她能记住。为此,平常有机会我总喜爱和她聊聊天,对她的长处及时表彰,缺点及时指出,同她一块找解决方法。

3、以德施教,行为实践

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思想浸透于活动中,注重小学生的行动,教育小学生自己的工作自己做,能主动帮助别人。如天天放学后和老师收拾图书、玩具,摆放桌椅,为团体做一些量力而行的工作。老师及时表扬好人好事,使学生对自己的行动有一个准确的了解,经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让小学生对学习行动及技术进行重复练习,在具体实施中加深了解和把握,然后形成良好的行动习惯。当然教学过程中我也会遇到一些需要良好沟通的事例。

那是一个课间,有学生向我投诉小u又偷了她的文具。我心想:又是她,屡教不改。我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又生气地给她母亲打电话,让她来学校找我。快放学时,小u妈妈诚惶诚恐地站在门口问道:“请问林老师在吗?”我一脸不悦地说:“进来吧”。

没等她坐下,我便劈头盖脸地数落开:“我想您也应该知道怎么回事,今早您的孩子又拿同学文具了,我跟您沟通好几次,屡教不改,您说,该怎么办?”

小u妈妈抬起一直低着的头来,眼神充满了无奈,她歉疚地对我说:“对……对不起,老师,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育她。”听她这么说我更来气了,觉得她又在敷衍我。我立即打断了她,大声说道:“每次都这么说,就是不见效,请您回去好好想想该怎么教育。”

我决定家访,进一步了解她的家庭情况。

家境贫寒是我对这个家庭的第一印象。从她诧异的眼神中看出,我的到来令她感到十分惊讶。她慌乱地请我进屋坐下,赶紧给我倒水,难为情地搓着手说:“老师,你看,我们家的情况就这样,让你见笑了。”我微微一笑,表明来意:“今天下午我太着急了,虽然都是为了小u好,但表达方式不对,请您见谅。”

接下来的沟通非常顺畅,那一天我们聊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我拉着小u的手走进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一套崭新的文具递给她,温柔地说:“我知道你的生日快到了,老师想送你一件生日礼物,你愿意接受吗?”她愣了一下,瞪大眼睛看着我,表情十分诧异。我摸摸她的长辫子,轻轻地对她说:“祝你生日快乐!”她露出天真的笑容,大声对我说“谢谢”,之后欢天喜地地跑开了。

良好的沟通就像一缕缕温和灿烂的阳光,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甘露,打开了无数家长和孩子的心扉。教育应从了解开始,搭建起一座通往心灵的桥梁。

4、结语

心理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好比锻炼身体,身体没有病也要坚持锻炼,只有这样,身体才有非常好的抵抗力。所以就需要老师长时间地、有耐性地、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做得做好,做到“锲而不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将小学生培育成为二十一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开学教育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29-01

一、兴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提高45分钟效率,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是音乐教学的好帮手,它能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具体化、多元化,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选择恰当的新课导入方法,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导入新课,抓住学生整个身心。如在教学《太湖美》这首歌曲时,把课前根据歌曲内容制作的幻灯片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再播放《太湖美》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淳朴、恬美的旋律中走进音乐教室,一坐下便能看到大屏幕上反映太湖美景的投影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音乐氛围,有一种自由自在沐浴于音乐海洋之中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进入音乐,听懂音乐,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来。

二、创新为主――创新是发展之魂

笔者以为:创新成果就是与众不同的,原发于本体的独到思想。教师一定要及时捕捉,抓住不放,热情鼓励,“小火花做大文章”,“助燃”创新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肯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当学生产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活动时,教师要善于用夸奖的言语去激励他们,如:“你的想象很丰富!”“你的观点真独特!”把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欲望激发出来。

(一)在“安全”的氛围中创新

所谓安全,就是对学生的独特想法不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创造性发现应表示诚恳的支持,进行适当的赞扬和激励,著名教育家弟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与鼓舞。”音乐教学应当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教师不能剥夺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权利,而应当让他们充分享有。教师应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成为学生的设计师、协助者、学习伙伴,要重视师生间的角色互换。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本人喜欢和学生坐在一起,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指挥、领唱、用口琴或竖笛伴奏。有些同学很有音乐天赋,表演得确实不错,我便鼓励他们说:如果你愿意,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会比老师更出色。

(二)在平等的气氛中创新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放下“老师架子”,与学生一起欣赏、一起歌唱、一起跳舞、一起讨论,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更近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发展和创造性的活动,使学生形成一种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心理趋向。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表现力。实践证明: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并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给学生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可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等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三、生活为源――让音乐成为生活中美的享受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经,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享受更是令人向往。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给每位学生以音乐美的享受,并体会成功的喜悦。如在上《编花篮》这首河南民歌时,给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氛围,让他们在欢快、轻松、优美的旋律中走进音乐教室,一坐下便能看到展示在大屏幕上根据歌曲内容制作的幻灯片画面。教师启发学生看画面解说歌词,体会歌曲中反复运用前倚音,感悟作曲家的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再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没有唱好的地方加以指正,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流演唱,没有轮到演唱的小组用鼻音轻轻哼唱,让学生真正沐浴在成功的喜悦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小学开学教育篇7

小班开学教育笔记总结【1】

他们伤心时去了解、哄劝他们,他们高兴时会觉得很欣慰、满足,他们进步和表现积极时会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他们做错了会教育甚至批评他们。天天和孩子们“泡”在一起,工作就好似生活,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老师就似妈妈,要管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在意他们的喜怒哀乐,教育好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老师最大的心愿。

我们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我们的生活、学习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孩子们都好似在家一样,每天见面并相处着,心里好像都很踏实。在每年9月1号小班的孩子升入中班,有许多的孩子不适应,哭闹不愿意升班。特别是李欣萌,每次早上妈妈送她时,不愿意去中班,哭着要上小班,要宛老师。就这样闹了一周,中班老师每天鼓励和夸奖她。后来,她渐渐好多了。当我到中班时,孩子们一看见我,高兴地喊着,有的过来搂着我的腿,有的牵着我的手。孩子们的表现那么亲切,他们率真的模样让我深深地感动!

回想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可以用含辛茹苦来表达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其背后有委屈、有烦恼,但更多的是欢欣和快乐。当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时会烦恼,受到家长误解时会觉得委屈,凡此种种。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真心地付出后均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接受,换之以积极的支持和亲切地配合。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孩子们的进步、成长和健康快乐是我们幼儿园老师快乐的源泉,这些快乐也是我们幼儿园老师热情、不辞劳苦工作的原动力。

小班开学教育笔记总结【2】

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对孩子的爱,可以变成家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时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家长可以感受到我对孩子的爱,我也可以准确的知道孩子没来幼儿园的原因,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的一句询问,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很重要。我这样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因为我爱他。现在只要孩子不来,家长就会主动电话告诉我。因为我爱孩子所以家长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和我们说说。好像我们有神奇的魔法可以让调皮淘气的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我的付出这就是回报: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巡视每一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谁没来。

小学开学教育篇8

一、活动成功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极性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体能方面的长处。如有的学生跑步素质好,有的学生弹跳能力强,有的学生对技巧性动作掌握得快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行教学,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自己运动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增强学习自信心,还会大大激发其坚持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快速跑”时,先开展分组练习,让学生比赛一次,每个同学记住自己在比赛中的名次。跑在前面的学生下次起跑时退后一些,反之就向前一点。这样,每个人的起点不同,终点却相同。跑得慢的学生就有和跑得快学生同时到达终点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速度较慢的同学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让跑得较快的学生在后面追赶,来增加他的运动量,营造了一种比赛的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心中树立了成功的坚定信念。

二、通过榜样激励,熏陶学生的情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榜样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在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学生能加深对学习任务的记忆,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小学生十分善于模仿,常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光辉形象以及言谈举止作为自己的榜样。因此,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与感染力。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榜样的力量来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其优秀的思想品质。例如:举例说明本班某同学在体育比赛中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讲述中外著名体育明星是如何战胜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典型事例;学习体育健儿们为祖国荣誉而顽强拼搏的精神,从小刻苦锻炼,练就一身本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等。如训练体能素质的练习一般比较单调、乏味、枯燥,在耐久跑这个项目中,只有刻苦的训练才能取得好效果,大多数学生是不喜欢这个项目的。但它却是培养小学生刻苦锻炼、磨炼顽强意志的好项目。

三、增强交往的愿望,学会调适人际关系

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在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中占很大的比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它可以通过在各种体育运动中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儿童自尊的获得一般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句轻轻的话语,也能给小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这都是有利于增强儿童与他人交往的信心与愿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学会倾听。在人际交往中,会倾听是一种素养。只有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人,才能了解他人心中的真实感受与内心想法。但小学生往往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更多的是凭自己的需要与意愿,以自我为中心开展交往活动,这就会妨碍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游戏“找骆驼”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商人之所以能找到自己的骆驼,原因是商人认真倾听了老人的分析,与老人建立了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在遵循了老人提供的线索中找到骆驼的。

四、根据个性差异,培养抗挫折的能力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时机和场所,但应注意对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判断学生的性格,根据学生的性格分别进行施教。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还比较低。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分析他们的言行来判断学生的性格。然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分组教学。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他们活泼、开朗、积极向上,但也易骄傲与自满。根据他们在这些特点,就进行直言不讳地说服教育,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创设一些困难与挫折的情境,来矫正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因为他们不善于言谈,就可以采取婉转法来旁敲侧击,循循诱导,慢慢感化学生。对极少数抑郁情绪的学生,可以采取导引法来引导他们,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参加与别人交流。如参加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运动项目,可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也可以参加游泳、登山、打保龄球等项目,训练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处理遇到的困难。还有如跳高、跨栏、跳远等项目,这些都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五、树立克服困难信心,培养坚毅意志品质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中德育学堂(精选8篇)
  • 下一篇:新生自我军训心得体会(精选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