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5 栏目:写作范文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生源 建议

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较快的发展,在校硕士生规模由2002年的227人上升到2007年的1620人,增长了6、1倍。2002年―2007年硕士研究生国家计划年均增长率35、6%,实际招生年均增长率45、4%,已经连续六年超计划完成国家招生指标,年均超国家招生计划20、1%。2007年教育部下达的硕士研究生规模为507人,实际招生653人,超计划录取146人;较2006年国家计划年增长率、实际招生年增长率及超计划占国家计划比例分别为:12、7%、22、5%、28、8%。

二、近几年硕士研究生招考情况分析

1、生源来源结构分析。应届本科生在报名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已经有2002年的56、1%下降到2007年的47、7%,应届本科生的报考率也呈下降趋势。在职人员(包括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所占的比例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33、6%左右。自2003年来,成人应届本科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增幅不大、所占比例不足3、0%。2007年,本科结业生报名33人,占报考总人数的3、6%。

2、考生录取情况分析。录取的一志愿考生所占比例不断地下降,已由2002年84、0%降到2007年28、9%。推免生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5、0%左右,而相对其他兄弟院校还是比较低。调剂生录取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2007年首次突破50、0%,达到54、7%。

3、生源地区分布情况分析。与经济发达地区招生单位相比,由于我校地处西部边疆,地域劣势比较明显。一志愿考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经济欠发达地区,平均88、0%以上的考生来源于三区。连续六年推免生全部是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调剂生绝大多数来自经济发达的一区和经济欠发达的三区,其比例由2003年的48、9%升至2007年的90、8%。

表1 2002-2007年硕士研究生生源地区分布情况

注: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18省(市);二区系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

三、硕士招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优秀生源不足。近六年,硕士点数量已经由20个增加到52个,但是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较少。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远低于全国水平,年平均比例分别是1、88∶1和3、66∶1(见表2)。一方面,优秀生源不足,一志愿生录取率偏抵, 2007年仅为20、8%,较2006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8、4%的录取率。另一方面,应届本科生的报考率在下降,应届生报考总人数也在减少。硕士招生科目改革,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及农学门类“四改三”全国统考,该政策将会进一步促使优秀考生报考重点高校或者一、二区的招生单位,同时也加剧了优秀生源的外流。

表2 2002―2007年硕士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

2、生源分布不均。近六年,88、0%的一志愿考生集中经济不发达的三类地区,这些考生又主要来自本地区高校、其中绝大部分是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最终录取的硕士生90、5%以上是三区考生和一区的调剂生。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分析,医学、理学、食品科学等专业的生源相对较多,而工科艰苦专业、农学的专业报考人数较少。

3、调剂生比例较高。调剂生录取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由2002年的1、0%升至2007年的54、7%(见图-1)。因此,硕士生调剂工作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1 2002-2007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录取所占比例

四、几点建议

1、制定或加大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生源。学校地处边疆地区,地域、环境劣势比较明显,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必须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如一直坚持的研究生助学金政策,凡是被录取的非定向硕士生,均享受2400元/年的生活补助;研究生导师津贴政策,鼓励导师招生等等。2007年学校还设立了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在2008年全区硕士报考总规模及区内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硕士报考人数均下降的同时,我校硕士报考总人数保持了稳步增长,表明这些措施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建议学校进一步制定或加大优惠报考政策,如提高“优秀生源奖”的奖金或者范围、设立研究生奖学金、扩大研究生“三助”范围等。

2、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招生宣传。首先是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宣传册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吸引优秀考生报考。进一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增加推免生名额。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再次,根据生源地区分布不均和生源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招生宣传。加强对三类地区的宣传活动,特别是鼓励本地区、本校优秀应届生本科毕业生报考。高度重视调剂工作,抓住时机及时公布调剂余缺信息;熟悉最新的调剂政策,增强服务意识,耐心地做好调剂咨询;给予优秀调剂生适当比例的公费名额。

3、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及就业率。研究生招生、培养及就业三个环节密切相关,相互影响。优秀生源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顺利就业的基础,培养质量及就业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吸引优秀考生报考。随着全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研究生就业压力日益突显。因此,必须通过教学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密切关注研究生就业形势,做好研究生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毕业生推荐及就业信息服务,想办法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济数学;团队建设;精品课;教学资源

[DOI]10、13939/ki、zgsc、2015、11、209

1 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优秀教学团队和精品课建设的现状

长春财经学院是民办高校,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包含《经济数学(一)微积分1、2》、《经济数学(二)线性代数》、《经济数学(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是学习《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大多数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之前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经济数学也是几乎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经济数学横跨第一、第二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通常都是经济数学,因此,经济数学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经济数学本身的教学质量,而且会间接影响后续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并将对考研成功率产生较大影响,进而还会影响学院的社会声誉。因此各院校都非常重视经济数学教学团队的培育和建设,而且国内省内已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数学教学团队,如高等数学优秀教学团队、经济数学基础优秀教学团队、经济应用数学优秀教学团队,等等。建设起一支优秀的经济数学教学团队,同时也就为精品课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已初见成效,精品课建设也已取得了较大进步。

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团队成员主要由本校专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组成(同时还有部分公立学校的兼课老师),且已比较稳定。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多人,博士、硕士多人,年龄结构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均趋于合理,整体教学水平已有了显著提升。团队成员已经分别获得了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财经学院优秀教师等称号。团队青年教师已经分别获得了吉林省教学大奖赛、学院教学竞赛等多个奖项。团队成员在科研方面也已取得新的成绩,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近几年来,在精品课建设方面也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团队成员针对民办院校经济数学的教学特点,特别是结合当前生源的现状,开展了多项省级、校级教研课题,发表了多篇教研论文,其中省级教研课题一项已经结项,并取得了预期成果。教材建设方面,已由权威的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经济数学系列教材一部。通过开设数学建模讲座、考研数学、SPSS应用等选修课,使学生在校的数学学习实现3年不间断。通过创新以自然班数学成绩为依据的分级教学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了吉林省二等奖的好成绩。经济数学已经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目前,已有一项关于对经济数学教育教学进一步深入改革的2014年省教育厅立项的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得通过。

吉林省现在还没有经济数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团队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距离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未能达到学生、家长、学院和社会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努力提高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教学水平,建设一支民办院校经济数学优秀教学团队,意义重大,虽有挑战,但也有机遇。而在现有的省级优秀课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努力建设,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荣获省级精品课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2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经过充分研究并总结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培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实现师资队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制定出长春财经学院经济数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如下。

根据长春财经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按照教学型、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教学团队将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改革,努力在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为吉林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把经济数学教学团队建设成省优秀教学团队。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

(1)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按照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要求,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提升学历(学位)、职称层次。力争有1~2人取得博士学位,再有2~3人晋升为副教授。

(2)继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抓好讲授、讨论、作业、考核、考试和教材、辅导教材等教学要素的建设,提升各教学要素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功能,在对国内外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讨活动。要着力研究应用数学学科发展的前景、思路、问题和对策。努力在省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立项项目中,作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重点突出以下几个重要的创新点:

(1)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形成合理的综合结构。通过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让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加入团队。形成老中青相结合,以老带新,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逐步形成高素质、高水平、学术特长多元化的教学团队结构特色。

(2)扩大“优秀”教师队伍是团队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督促在读博士完成学业。

(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团队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教学与科研相长的理念,组织和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4)重视加强学术交流。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学术交流,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促进我们的课程建设。有计划地邀请校外专家做学术报告,以此拓宽团队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努力取得更多的教学、科研成果。

3 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的目标和措施

通过认真研究并总结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特点和教学的特点、规律,并在前期已结项的省级教研课题和已获得的省级优秀课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建设经济数学省级精品课程的目标和措施。

(1)首先制定一整套经济数学课程的建设规划,吸收国内外优秀的课程建设成果,包括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等,研究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不断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2)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建设并完善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网上练习系统、网上辅导答疑系统,建立师生间的教学交互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建议和意见,并将全部教学资源实现网上共享。开展数学建模实验课,并加强该实验课的建设力度。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体会,努力编写并出版2~4部水平较高的教材或教学辅导书,建设1~2部省级规划教材。

(3)完善教材建设与教辅材料建设。在科学选取难度适中教材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教学辅导材料和课外阅读材料的建设。

(4)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大力提倡并安排有较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教师主讲经济数学的系列课程。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将最新研究成果迅速应用于课堂教学。

(5)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大力开发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鼓励任课教师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6)开设数学实验课。要加大开设实验课的投入力度,扩大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范围,继续加强数学实验室建设。鼓励全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不断提高参赛水平,争取获得更高级的竞赛奖项。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评教模型 优秀度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11-02

背景内容: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之一的学生评教如今倍受置疑,学生给老师评的成绩能否反应教师的真实水平,仍很有争议。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是把每个学生给任课教师的评教成绩求平均值,然后用排名次的方式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方法弊端很多。

首先,每个学生给老师的分数是该生对教师的印象分,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固然对自己的成绩有很大影响,然而,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却不仅取决于此,或许教师对学生的正常批评和适度的惩罚都会让学生深恶痛绝。

其次,班级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的评教成绩不能整体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有的班给教师打的分数普遍过低,以至于该班教师最高评教成绩低于其他班教师的最低成绩,因而,在整体排名中该班任课教师就不会有好的名次了。

最后,由于评教成绩关系到教师的荣辱,因而有些教师跟学生之间产生了不正当关系。事实上,如果教师对学生宽一些,放纵一些,则成绩就高一些,所以有些老师在学生面前做老好人。在高校,有些教师甚至用承诺让学生考试全部及格为手段换取高分。

学生评教所带来的弊端使原本为促进教学工作而开展的学生评教工作大打折扣,使评教工作不是流于形式,就是不能正确反应教师教学实际,打击了一些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产生了消极效果。

然而学生评教是必须的,学生学,教师教的教学过程质量如何,只有学生有发言权,同时学生评教能促使教师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学生评教数据,使这些数据能比较真实的反映教学情况。

提出问题:某校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生给该班的每个任课教师打出一个评教分,怎样处理这些数据使结果能比较接近该校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

问题分析:传统的学生评教方法是用确定数据求平均值,得到了确定的名次,名次靠前的教师,被认为教学效果优秀的,名次靠后的教师,被认为教学效果不理想。其实,教学效果优秀与否,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集合论理,所有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是不能组成集合的。在模糊数学里,所有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组成一个模糊集,一位教师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不能完全肯定和否定的。因而这是一个典型的模糊模型应用问题。

设表示某学校全体任课教师的集合,表示所有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能组成的模糊集,则该学校的一个教师总以某个程度属于,而不是要么要么,这儿称为对模糊集的隶属度,或优秀度。如果=0、5则称为模糊集的过渡点,即模糊性最大,最难区分优劣的教师。

根据学生评教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个教师的优秀度,根据计算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要使评教尽可能的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学生评教是通过学生给任课教师打分实现的,那么要建立的数学模型包含了三个实体:学生、教师、分数,与这三个实体相关的因素如下。

(1)与学生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能客观公正评教的学生的比例。

②学生的认知水平。

③学生的构成。

(2)与教师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教师在班级评教成绩的名次。

②该班教师的配置。

(3)与分数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班级之间存在差异性。

②学科之间也存在差异性。

当然还可以罗列出更多的有关因素,但就上面的因素如果都考虑到模型当中,已经相当复杂,以至于无法有效地建立模型。下面尝试着保留主要因素减少次要因素,达到建模的目的,因而作如下假设。

(1)该学校任何班级都有相同比例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完全客观公正的。

(2)在教师评教成绩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名次对优秀度的影响不很显著。

(3)任何两位教师的评教成绩如果相差不大,则他们的教学效果没有质的区别。

以据第三条假设,如果某教师的评教成绩与所教班级所有教师的平均评教成绩相差不大,则认为很难区分该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因而他的教学效果优秀度应该为0、5。我们把能够区分两个教师教学效果差异的最小评教成绩差称为显著分差,记为。记为某教师的评教成绩与所教班级所有教师的平均评教成绩的差。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被高级置疑;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被中级置疑;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被初级置疑;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初级显著;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中级显著;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高级显著。

建立模型:设想有班级对个教师评教,从而得到该校学生评教的原始数据,表1列出了模型中的参数。

接下来,利用上面的变量参数,建立模型计算教师的优秀度。根据假设,一个教师的优秀度,不是由评教成绩唯一决定的,而是根据教师在班级任课教师评教成绩的排名以及评教成绩与班级评教成绩的平均值的差的大小综合评定的。如果教师的排名即不在前也不在后,评教成绩与班级评教成绩平均值的差距小于显著分差,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定性优劣,模糊度定位0、5,所以我们可以假定每一个教师的初始优秀度都为0、5,然后根据在评教中所处的名次及成绩的分布来综合评定每一个教师的优秀度。

根据我们事先确定的能公平公正评价教师的学生的比例,对原始的班级评教数据进行加工,剔除个别不能公平评价教师的同学的评价成绩,为了计算上的方便,我们对每个班级的每位教师的评教成绩由高到低取比例为b位同学的评教分数,作为有效评教分,进行统计分析。

在有效评教分的数据基础上,计算班级平均分,教师的平均分,以及根据统计或者经验得到的显著分差,确定该教师应得的优秀度。具体计算函数如下: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4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了贯彻教育部新《纲要》精神,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实践中,同时教育部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2005年正式在全国开展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5年底全国学校开始上报第一批测试结果,当年上报的学校达到15073所,学生数达1360多万人,接着每年都进行测试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是为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摒弃传统的陈旧的“健康”观念,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体质健康的新理念,认识身体成分、身体形态、机能、基础素质、运动素质是影响人体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应在遗传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后天获得性的控制;有利于目的明确地帮助和督导学生实现健康目标;有利于促进学校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程全面改革,转变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励学生和教师上好体育课,全面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有利于科学、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对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一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和习惯;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轻由于测试给学校人力、财力和物力带来的负担;有利于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

二、测试对象与方法

测试的对象:08级、09级、10级、11级学生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实心球、立定跳远、1000米(男)800米(女)测试的时间安排:2011年3月———2011年6月:08级与09级2011年9月———2011年12月:10级与11级测试的方法:10、11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测试,作为期末体育成绩中的身体素质考试,08级、09级学生分批组织在周末进行测试。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按照学生所得的总分数的高低划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75~89分)、及格(60~75分)、不及格(59分以下)五个等级。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测得的数据按百分位数法分别划分各单项指标等级,然后采用了百分制综合评价等级的方法,对单项指标的各等级进行加权,把100分根据权重系数分配到各单项里,求出各单项分值,再将各项得分相加计算总分,最后根据总分评价等级。把所测试各个项目导入《校园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就可以统计出总成绩、等级以及各个单项目的成绩。

三、测试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总体情况

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好。优秀率12%。良好率达到39%,及格率达到98%,不及格率2%,达到国家健康标准。但是通过总体得分比例与设计比例的比较可以看出,我校的优秀率不高,说明我们学校学生高分不多。尖子的体育学生不多。良好率也没有达到设计标准,身体条件良好的学生少,没有达到标准,及格率远远高于设计的比例达24%。说明我们学校学生身体条件普遍比较差。本文所讲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设计比例是根据1999年测得数据制定的,与国家教育部体质健康中心标准是一致的。这10年来说明我们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进一步的下降。但是总体水平还可以,体质健康水平很差的不多、很好的不多。中等水平较多。本文所有差值是实测比例减去设计比例的值,如表1:

(二)学生的形态发育以及营养状况

学生的身体形态总体情况一般。如表2只有38%的学生身高、体重在正常范围内,还有60%的学生身体形态有待于改善。我校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的比例有5%,肥胖比例达4%,合计9%,可以看出我校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学生很多。超重的学生不多。较低体重的学生和营养不良的学生比较多,也提示了我们学校的学生今后要做更多的身体教育和加强营养教育。

(三)肺活量指数分比例与设计比例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有61%的学生肺活量指数达到良好以上水平,说明我校学生的呼吸系统机能比较好,优秀超过设计值,良好率和设计的值有一定差距,不及格的学生较多。我校学生整体肺功能发展不平衡,及格和优秀较多,加强及格和不及格学生肺功能的锻炼。

(四)800或1000米比例与设计比例的比较

我校学生心肺系统的功能较好。800或1000米用以测定心肺系统的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从表1可以看出,80%的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处于良好以上水平,只有1%学生不及格。这说明我校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比较好,说明我们学校学生的耐力不错,与我们学校体育考试必须考800或1000米的要求有关,教师上课和学生平时有所锻炼的结果。(五)实心球比例与设计比例的比较我校学生的投掷水平不错。投掷实心球与上肢力量大小、爆发力以及全身协调力量有关,从表1可以看出,60%的实心球等级处于良好以上水平,说明我校学生的投掷水平不错。说明我校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比较好。(六)立定跳远指数分比例与设计比例的比较我校学生下肢力量和爆发力较差。立定跳远主要是测试下肢力量、爆发力的项目。从表1可以看出,全体学生立定跳远良好以上成绩只占42%,远远低于设计的标准,这与反映学生体能素质的握力体重指数相比,良好率和优秀率比例明显偏低,并且该项指标的不及格率也最高。这说明学生的下肢力量、爆发力比较差,有待加强训练。

四、结论与建议

(一)通过体质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学校实行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是成功的,并且我校教师能够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

(二)单项优秀率高,总体优秀略差,说明我们学校学生身体发展水平不够均衡,某些项目水平很高,某些项目水平很差,同时在单项方面,优秀人数不多,尤其是我校学生单项良好率比较低,都集中在及格水平上,可能是我校开课的项目较单一。增加单项教学俱乐部,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一门关键的学科,它的应用遍及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就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计算机人才,然而,一方面各大计算机公司常常感叹很难招到令人满意的员工;另一方面各大专院校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苦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不善于基于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大学教师,我们也应该努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此,清华大学的王宏教授和吴文虎教授通过“赛课结合”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理论教育是计算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纯的课堂讲授与个别化教学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引入了混合式学习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国家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上海交通大学的郑益慧等老师提出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关于计算思维的研究对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应用,而且有利于培养现代的科学思维方式。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启发下,根据多年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经验,结合在南京邮电大学的教学实践和尝试,提出一种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cascadeprogressive-likepracticeteachingreform,简称CPTR)。

1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为了在实践教学中体现这个基本思想,我们采用递进式的教学任务分解方法,在实验教学的3个环节中进行具体的实施,其步骤是层层叠加、逐步深入,目标是最终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思维能力的专业人才。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课程设计环节主要是通过给学生讲解能够反映计算思维的典型案例,让学生相对独立地求解一些案例,从而培养学生对基础计算理论的应用能力;其次,STITP环节主要是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一个能够反映计算思维应用的、相对完整的子集,在实践中体会计算思维的理论;最后,第3个实践环节是毕业设计,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这是大学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课程,教师从校内的科研项目和校外的企业需求出发制订毕业设计的任务书,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相对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2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具体实施

2、1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课程设计环节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经过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之后,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是一个运用计算思维求解问题和设计系统的很好机会[8]。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例,他们有一门课程设计是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16学时。为了贯彻计算思维中利用“抽象和分解的方法”控制庞杂的任务[7],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把16学时的上机实验分为5次课。5次课的总任务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实际的分析、编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每次课程又细分为教师任务和学生任务,两种任务相互交互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课程设计环节的抽象与分解如图2所示。由于采用了任务分解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组长,小组成员的任务相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同。在“问题剖析和疑问交流”部分,学生有了相互交流和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大作业的问答与验收”部分,指导教师根据提交的作业,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一题多解点评,扩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与广度。

2、2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STITP环节

这里的STITP是指南京邮电大学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展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的是通过实施该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与课程设计环节不同,STITP环节是课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环节。STITP的具体实施分为3级的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体系,即校级、省级和部级。以2012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共有37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包含部级40项、省级45项和校级293项,其中40项部级的STITP是南京邮电大学首次获得国家资助的项目,笔者依托科研项目指导学生申请的项目(0700412017)也是40项部级的STITP之一。这种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的尝试有利也有弊。弊在于这些课题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本科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少,同时兼顾学业和STITP项目很有挑战性;利在于项目的申请结合了当前计算机研究领域的热点,使得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继续深造。以笔者2012年指导的STITP项目为例,该项目是研究压缩感知理论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项目组的3名学生在2012年6—7月开始学习压缩感知的基础理论知识,在2012年9—11月对压缩感知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了一些理解。虽然每周都有多次的交流(包括每周的研究日志、读书笔记、文献讨论等),但是他们有时对理论和算法还是不理解,不知道如何下手作研究。经过查阅国内外的各种文献,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学术报告,他们逐步学会了计算过程的形式化描述、函数及其计算等相关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模型,体会了计算思维在实际科研项目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该项目,并将研究成果WSNsDataAcquisitionbyCombiningHierarchicalRoutingMethodandCompressiveSensing发表在SCI期刊上。从目前的实践教学改革情况看,虽然STITP项目实施过程有一些困难和曲折,但是笔者指导的所有STITP项目均成功结题,学生通过STITP环节的锻炼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总体而言,利大于弊。

2、3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方法的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重要实践环节。作为指导教师,在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以计算思维为核心,强调“学以致用、围绕应用”,分3个阶段指导毕业设计。首先是前期阶段,我们结合校内的科研任务和校外的企业需求制订毕业设计任务书,给学生提供参考文献,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其次是中期阶段,我们根据中期考核表检查学生的文献调研情况、进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目前,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就急着直接编写程序代码,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因此在毕业设计的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一个阶段是后期阶段,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撰写毕业论文,进行答辩验收。考虑到毕业设计是一个有一定深度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我们实行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在兼顾大部分学生课题难度的同时,鼓励一部分学生在CPTR第2个环节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团队研究。以2013级的毕业设计为例,笔者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的毕业设计从百度公司等互联网企业的需求出发,在这些学生前期积累的大学生创新项目STITP基础上,选择大数据领域中相互关联的几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分布式环境下大数据的存储、分发、分析、挖掘和实时处理”,包括基于Hbase的实时读写方案、大数据领域中的大规模快速分发问题、移动社交网络中的数据分布规律、面向互联网平台的推荐系统、通过分析淘宝等现有网络技术研究分布式实时流数据的处理策略等。这是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虽然很有挑战性,但是学生的兴趣很高。经过大家的努力,团队成员不仅参与SCI期刊学术论文SemanticOverlayNetworkforLarge-ScaleSpatialInformationIndexing的相关实验,还成功申请专利“一种基于P2P网络技术的计算机集群快速扩容方法”,整个团队还获得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团队毕业设计奖。

3相关的应用实例和分析

我们从3个环节对上述递进式实践教学改革CPTR的实践成果进行统计、评估和分析,对于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笔者前后指导了6期算法与数据结构设计的课程设计,共157名学生,通过对学生“提交课程设计的大作业”部分书面作业的验收和口头的问答交流,判定最终获得优秀的学生比例为15、29%。虽然优秀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这说明:一方面,实践教学的改革仍然需要继续,可以采取增加师生的比例等措施;另一方面,整体成绩的好坏和学生群体的水平相关,需要教师在新生入学之后就贯彻和执行计算思维教学改革。从总体上而言,CPTR实验教学的方式值得尝试,既能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协作性,这与何克抗教授的教学改革理念也是一致的。对于STITP实践环节,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共指导了11个小组的学生进行项目申请,获得了5个省级以上的项目,其中获得部级项目资助2项。按照表1的统计,我们实践改革获得“优秀”的比例为45、46%,这里的“优秀”数目是指成功申请并顺利结题的江苏省级STITP项目数。以2012年为例,全校立项的STITP总数是378,其中省级以上的项目数是85,此处的“优秀”比例约是22、49%(因为立项的85个项目不是都能顺利结题的,这里取最高值作为近似计算),低于我们实践改革取得的成绩45、46%。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在项目申请之前,我们以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为背景,尝试以计算思维为核心,通过约简、嵌入、转化、仿真等方法,对科研项目中的任务进行划分,把划分后的一些子课题作为STITP的任务交给大学本科生,让学生在项目驱动的应用实践中得到提高,取得理想的成绩。毕业设计是CPTR的最后一个环节,以笔者指导的毕业设计为例,总共参与的学生人数为34人,获得院级、校级、江苏省级的优秀比例为58、82%,远远高于同等级平均的优秀比例。例如,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2013年共有395人参加毕业设计,其中成绩优秀的为47人,优秀率仅为11%。CPTR的毕业设计环节情成功继续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学生人数为17,占50%,同时也有多名学生成功进入一流IT企业工作,如阿里巴巴公司、百度公司等。由于在实践指导过程中贯彻了计算思维的改革理念,强调了“利用启发式推理寻求解答”,因此,无论是从毕业设计的成绩,还是从学生后续的发展情况来看,这种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是有成效和值得推广的。

4结语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6

一、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与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分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面向全体、全面提高、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措施。

分层教学是适应个体差异的教学。学生由于受到不同的生理、家庭及社会等因素影响,学习能力客观存在着 “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集体教学时,既重视共性问题的解决,又重视不同层次的个性问题的解决,将普遍性矛盾和特殊性矛盾区别对待,使教学符合辩证法,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

二、实施分层教学,构建有效课堂

1、尊重差异,科学分层

分层不能随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智力因素、数学基础、学习习惯等,依据课程标准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分层。课程标准的层次要求可以表述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分为优秀层、中等层、学习有困难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在师生帮助下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完成课后习题;中等生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优秀生不仅要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作业,还要完成拓展习题。分层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动态的,可以适时调整。

2、分层备课,分层要求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备课,提出不同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实施、强化练习布置等方面都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层次要求。前置性作业是指在新课之前,学生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教师设计时要搭好新旧知识联系的台阶,找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坚持“低入”原则,即“切入核心性学习,降低起点欢迎学生;深入浅出,用良好的问题设置情境吸引学生;开放性设计,用进阶式问题设计引领学生,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

3、分层施教,分层展示

分层施教采取“个体先学,小组互学,班级展讲”的方式推进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首先在课前通过自学课本、查找资料独立完成前置性小研究,梳理学习成果和问题。学生带着成果和问题走进小组,采取“弱者优先”原则进行交流,组内成员倾听并进行补充,最终对前置性小研究的所有问题在组内达成共识,梳理疑惑和问题。组内交流后,进行班级展讲,首先是展示次序,根据“弱者优先”原则,学困生优先展示,学困生展示基础题,中等生展示综合题,优秀生展示开放题。其次是展示内容,展示的不仅是成果,还要展示问题,展示困惑。

4、分层测试,分层评价

评价是分层教学的保证。分层施教就要实施分层测试、分层评价,试题不能整齐划一,搞“一刀切”,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例如,学困生做对基本题就可以给满分;做对提高型作业,给予50%加分鼓励,做对超额作业,给予100%加分鼓励。中等生的试卷也不要太难,基础题要占到80%以上;优秀生的试卷,要有开放性试题,有附加题。这样考试能促使学困生掌握基础知识,达到及格水平,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给优秀生增加努力向上、竞争的压力。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7

一、评奖原则

1、全面性原则。(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细则》对学校、教师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年级主任、班主任、备课组长、任课教师全面进行评价。

2、达标性原则。每学年对学校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根据两次综合得分的高低确定学校受奖等次。

3、多元性原则。根据《*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细则》确定每校各层面受奖总数,学校根据内部管理的各项综合评价条例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受奖人员。

4、过程性原则。对学校和教干、教师,按教学工作综合评估、阶段质量调研和日常教学监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

5、鼓励性原则。对学校层面,根据评估成绩的高低设置不同受奖等次,综合得分未超过600分的学校不设奖。对个人层面,根据工作性质实行分层设奖,使各层面工作突出的个人都能有受到表彰的机会。各层面设奖人数除年级主任外,其他原则上不超过该层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6、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实行水平评价与发展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水平评价,按“关注整体水平,以平均分高低为基本依据”的原则进行。对发展评价,按“关注基础水平,以平均分相对提高率为基本依据”的原则进行。

二、奖励依据

根据《*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办法》,每学年对学校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按评估的成绩进行奖励。主要包括:1、办学思想与教学规划;2、教学资源与校本培训;3、教学实施与校本教研;4、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5、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

三、奖项设定

1、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根据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得分的分布情况,确定各奖次的具体受奖单位数。

2、优秀年级主任:全县设奖总数约为年级主任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中高三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高二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高一约占总数的六分之一。

3、优秀班主任:高三奖班主任总数的三分之一,高二奖班主任总数的六分之一,高一奖班主任总数的九分之一。

4、优秀备课组长:高三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四分之一,高二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八分之一,高一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十二分之一。

5、优秀教学奖:市级教学奖只面向高三任课教师。县级教学奖面向高中三个年级的任课教师,高三奖任课教师总数(获市级教学奖以外的)的三分之一,高二奖任课教师总数的六分之一,高一奖任课教师总数的九分之一。

6、突出贡献奖:(1)各层面突出贡献奖的总数根据每年高三教学质量的水平和提高幅度确定,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2)获一等奖的学校再加奖2人。(3)只面向高三任课教师。

四、奖励办法

1、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奖励条件

每学年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按评估结果的综合得分确定奖次。900分以上(含900分)为一等奖;750~899分为二等奖,600~749分为三等奖;600分以下(不含600分)不受奖。

2、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学奖奖励条件

(1)各校“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学奖”的受奖名额,根据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的结果,结合各层面的实有人数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办法见附件。

(2)对当年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直接授予优秀班主任。

(3)对当年奥林匹克竞赛有学生获省赛区一等奖,且被省级及以上高等院校招为保送生的指导教师,直接授予优秀教学奖。

(4)对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8位任课教师,直接授予县级优秀教学奖。

(5)市级优秀教学奖与县级优秀教学奖不重复奖励。

3、突出贡献奖奖励条件

(1)根据每年高三教学质量的水平和提高幅度确定各校获突出贡献奖的总数,具体分配办法由学校根据内部管理评价制度及结果确定。(2)在校长、业务校长和受奖的高三年级主任三个层面中,获一等奖的学校共奖2人,具体人员由学校根据内部管理评价制度及结果确定。(3)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8位任课教师(至少含2位基本能力科目任课教师),直接授予突出贡献奖,不占计算名额。

4、几点说明

(1)县级优秀教学奖项面向高中三个年级,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积分为依据;突出贡献奖、市级优秀教学奖项面向高三年级,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积分和重大教学质量检测水平为依据,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2)所有具体到个人的奖项,相关人员在学校内部学年度综合考核中必须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等级,否则一票否决。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8

目前,华南师范大学45岁以下青年教师1089人,约占全校教师的55、1%。近年来,学校立足高水平大学建设,把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拥有合理的人才梯队放在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强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出台实施多项制度和措施,有力推动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

在人才引进中培养

2015年,学校先后出台《华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华南师范大学师资博士后实施办法(试行)》《华南师范大学预聘制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把青年教师培养的工作前移,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就关注培养的问题。

首先,学校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引进计划,延揽已申获部级、省部级重要人才项目或科研项目,或经通讯评议,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其次,实施青年英才招聘计划,吸引一批德才兼备、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学术成就突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培养使其成为学术领军人物后备人选。2017年1月,该计划启动以来,影响逐步扩大,接收各学科优秀青年人才简历近百份。第三,实施预聘制青年教师招聘计划和师资博士后计划,招聘在同领域同龄人中处于先进水平且具有发展潜力青年教师,自2016年启动后,共聘任预聘制青年教师和师资博士后60余人,其中,预聘制26人、师资博士后38人。

学校依托国家和省的相关人才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一批学科骨干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优先支持他们参与各类高层次项目竞争,努力将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成学科带头人的后备人选。此外,选拔推荐申报入选部级、省级人才计划(项目)进行培养,从2011年至今,学校入选国家青千、青年长江、国家杰青、青年珠江、广东特支计划青年项目、省杰青等计划(项目)已经超过40人次。近年来,学校培养出周国富、赵淦森、金春花、刘柳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

2011年,学校还出台了《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管理办法》,为青年教师提供在从事教育事业和学术生涯之初最急需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科学研究启动资源,使他们的教学与科研尽快进入轨道。此外,通过评选一批校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成果奖进行培养,以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冲击省级、部级教学名师和教学成果奖。

选派青年教师出国留学

早在2003年,华南师范大学筹措资金设立“留学基金”资助教师出国留学。2006年起,学校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签署合作协议,共同选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2013年起,国家留学基金委也与省教育厅合作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留学,惠及该校。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资助办法,健全青年教师以国家公派、合作公派、学校公派和自费公派身份,依托课题或课程建设出国研修,从而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国际视野得到开拓。

2013年,学校重新修订了《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公派出国研修管理办法(修订)》。2015年,学校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在青年教师出国研修培养方面加大了力度,出台《华南师范大学出国(境)研修资助奖励暂行办法》。

通过大幅提高资助标准、减免工作量、优先晋升、加大奖励等方式,鼓励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华南师范大学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学校投入900多万元用于教师的国际化培养,从2016年开始,青年教师出国学习,除了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补贴之外,学校每年还在此基础上再给予50%的配套补贴,并且照发校内待遇,每人每年比以前至少多20-30万元。”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效果很明显,学校青年教师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人数和获批人数都明显增加,此前连续十多年平均获批3-5人,今年有17人获批。目前学校青年教师出国留学3个月以上的人数上升到年人均100人左右,占全校教师的3-4%左右。

此外,学校还通过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紧密合作,筹建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平台”“国际联合实验室”,鼓励青年教师到海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到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培养青年学术骨干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校还先后出台《华南师范大学关于优化中青年教师学历结构的实施意见》《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暂行办法》《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岗前培训暂行规定》,鼓励青年教师学历提升和专业发展,特别术科专业、实验系列、图书资料系列的青年教师。制度实施以来,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增至73、8%,学历结构显著优化。依托省教育厅的“强师工程”和学校“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校将继续选派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做访问学者。访学期间,校内待遇保持不变,同时访学费、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实报实销。

建立优秀青年人才破格聘任通道

2017年,A南师范大学承接省厅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制定出台《华南师范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试行)》,建立优秀青年人才破格聘任通道,允许教学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人才突破年龄、资历等限制给予破格晋升,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于业绩成果特别突出的,学校优先聘任。

“创新的青年教师聘用方式,通过增设青年英才岗、推行预聘制和师资博士后聘用制度等举措,破解编制不足难题,优化队伍结构,储备优秀人才。”华南师范大学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华南师范大学将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将在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在完善青年教师综合培养体系。一是落实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通过实施多项青年教师培养项目,优化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提高教师博士学位比例、海外研修进修比例,着力形成梯队合理、结构优化、后劲较足的师资队伍。二是接住用好下放的人事管理权限,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畅通青年教师破格晋升渠道,激发青年人才活力。三是依托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等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力度,通过遴选并优先支持优秀的青年人才参与各类高层次项目的竞争;加大教师出国(境)的研修资助和奖励力度,支持教师海外研修,力争海外研修教师规模达到每年100人以上。

【个案链接】

30岁的数学教授金春花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跑步的各大好处(精选2篇)
  • 下一篇:日语语言特征(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