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6 栏目:写作范文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创新管理 创新经济 研究体系

创新是科学技术的市场化,作为学术概念,自从熊彼特教授提出以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研究,这其中英国的freeman教授、美国的nelson教授、Hippel教授研究成果比较突出,在世界范围内对具有广泛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创新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相对来说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者主要有:李京文院士(2012)、许庆瑞院士(2010)、傅家骥教授(2001)、周寄中(2011)、陈劲(2012)、雷家(2005)、吴贵生(2010)、柳卸林(2010)、王春法(2008)等。

我国也自有一套独特的创新研究体系,这其中包括技术经济、工程经济、软科学、科学学等,目前情况下又有创新经济、创新管理、科技管理、技术管理、科技政策等。目前研究内容比较丰富的在于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

创新研究学科体系

创新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比较如表1所示。上述从四个层面五个维度对创新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论述主要集中在具体研究方面的区分。如果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可以认为四个层面既然都是研究科技、创新问题,一定具有联系,这就涉及到创新学科体系相互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从更宏观的方面来看,四个层面之间的区分是什么,相互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逻辑体系,这就是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问题。从以上四个层面相互联系交叉比较明显,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在于四者研究的都是关于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问题,总体来说就是研究科学技术领域的经济管理问题,包括这些内容的研究开发、实施运行、效果评价,以及在这个过程发生的人的因素的考虑,例如激励、管理、组织方面的问题。这是造成以上四个主要层面相互联系的最重要的原因,从这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出发,能够大致理出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科学学、软科学更加偏重学术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科技哲学、科技史方面的问题,这是这个创新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因此考虑底层是学科研究基础,中部是四者之间的关系,技术经济、工程经济和创新经济、创新管理的研究,二者互有交叉与联系,而科技管理、技术管理、科技政策可以作为具体研究内容。整个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学科基础,这其中包括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笔者主要学科基础,可能还有其他的学科,其中哲学主要解决科学的认识问题,如何判断科学本身能够反映出现实世界,这其中牵涉到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不同认识问题,前者主要的代表如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等,后者主要的代表包括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这是哲学基础解决的问题。经济学解决学科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方法问题,其中重要的方面包括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历史学主要给予学科应用中的历史经验借鉴和判断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科技史、人文历史,特别是经济史的研究;心理学主要给予学科研究的人的行为解释的支撑作用。当然这只是主要的考虑方面,创新研究作为综合交叉学科应该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这样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中层是主要的学科领域,这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四者的共同指向科技与创新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是科技的市场化,创新不仅是科技问题。四者之间相互之间具有联系,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借鉴,研究进程可以相互促进。上层是学科动力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学科动力来源于现实的需要,从前面四个研究领域的历史中可以看出,现实需要是促进这几门学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四个研究领域共同的大力发展开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即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历史时期,当时正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现实需要促进了创新研究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创新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

(一)基于创新本身相关问题的研究

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环节、多因素、多类别的复杂系统过程,就多主体来说设计到的创新主体包括个人、企业、产业、国家、社会等不同的主体,与多主体相互耦合交叉的是多层次,比如企业、产业、国家等就是不同的研究层次,创新过程环节众多,一般包括知识创造、研究开发、生产设计、市场推广等,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实现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这其中包括复杂的反馈及各环节的交互作用。创新过程的多因素包括不同的影响因素,经过研究发现创新不仅是简单的设计开发过程,创新包含复杂的人文社会文化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明显的影响因素有相应的激励、不同的社会资本体系、主体所处的社会网络内容等。创新的种类不同,也有众多的内容,比较突出的有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战略创新、价格体系创新、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营销创新等。就这些不同的主体、层次、环节、因素、类别目前国际国内开展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基于社会学研究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体系研究

从当前国际和国内的论文研究范围和研究数量来看,应用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创新研究较多。学科交叉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现象,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学科交叉应该是学术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学术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的复杂特征决定了现实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只用一门学问能够完成,因此需要多种学科的交叉。社会学理论在创新研究中的应用就是明显的例子,其中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应用的较多。其他用到的社会学理论包括社会交换理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应用)、符号互动理论(在创新交流过程中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在创新扩散中应用)等。在所有这些理论中,基于网络理论的应用最多,社会越来越体现出网络化的特征,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网络理论中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规则网络、小世界、随机网络、自相似网络等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了验证,因此各主体进行创新研究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前所处的网络以及在社会网络中存在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本。这是创新研究中网络理论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在新产品开发和新工艺设计的研究内容较多

在创新研究所有研究类别中,新产品开发研究数量最多,研究质量较高,新工艺的研究内容居于其次。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客观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创新市场或者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技术路线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开发为主,真正的自主创新相应较少,因此市场需要新的产品和新的工艺。表现比较明显的在电子领域我国代工生产了很多电子产品,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与能力,但是设计到高精尖的芯片设计、生产与研发我国一直没能实现重大突破,而国外已经掌握芯片技术的企业或者相关主体设置层层技术壁垒对我国的研究开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是,芯片开发一定要掌握,况且这种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只能靠自主研发。另外在钢铁生产工艺上,目前世界上正在进行非高炉炼铁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有了可以实行的商品化产品,我国目前处于落后的位置,但是落后的水平不是太多,在此种位置,我国应该努力抓住这次钢铁工艺进步的机会,争取我国钢铁技术水平的升级。

结论

第一,从历史发展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创新的程度,因此研究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管理问题对经济发展,特别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时期更为迫切。我国的学者和科学家对这一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老一辈的科学家如钱学森、钱三强、李京文、许庆瑞等院士,也做出了有价值的成果,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年轻的研究者沿着老一辈开创的道路进行前进,在目前的整个经济态势的发展过程中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第二,创新研究是一门具备明显综合交叉特征的学科,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成思危教授(2000)提到的要具备宽广扎实的研究基础,在上述创新研究的学科体系构造中,本文也着重对创新研究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特别是哲学进行了论述,这对于创新研究的指导意义重大。

第三,从学科动力来看,创新研究应该更加关注现实需要,走出象牙塔,这样才能得到更有价值的成果,这不仅是创新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其他学科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正如郭重庆院士多次提到的“学者的天职就是透过纷繁芜杂的事实找出规律,满足现实需要”,这在创新研究领域表现的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M]、叶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英]弗里曼、工业创新经济学[M]、华宏勋,华宏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曾国屏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美]希普尔、民主化创新:用户创新如何提升公司的创新效率[M]、陈劲,朱朝晖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5、李京文、李京文文集:技术经济研究卷[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6、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傅家骥,仝允桓、工业技术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周寄中、科学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9、陈劲、协同创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10、雷家,程源,杨湘玉、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1、吴贵生、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2、柳卸林、构建均衡的区域创新体系[M]、科学出版社,2010

13、王春法、科技全球化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9

15、[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2

16、[荷]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

17、[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

18、[英]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10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2

[论文摘要]国内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开创了国内技术创新哲学系统研究的先例,并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从话语、范围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研究范式。笔者确信,在李教授及其著作的引导下,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全面把握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哲学也定将取得应有的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肇始于熊彼特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该书中,熊彼特论证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还根据创新对利息、利润、经济周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现象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由于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发展无法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因素来解释,人们开始相信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加上研究开发方面公共投资的意义相继得到证明,加深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的共识。于是,技术创新理论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当今,技术创新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因为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着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人们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愈来愈强,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已经成为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课题。

一、技术创新研究的几个主要视角

我国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相对较晚。在1973-1974年间,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内部刊物《国外经济学动态》上,有专文介绍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经济学讲座》一书,再次介绍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熊彼特以后创新理论的发展。在此之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陆续介绍国外创新研究的成果,如翻译出版了《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10辑)(商务印书馆1986年)、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系列报告》(《国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1年第1期)等。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技术创新就是在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的技术条件或水平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的结果将带来经济效益,因而技术创新的结果,首先将直接影响成本、价格与利润。我国对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京大学经济系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才开始逐渐地从介绍西方的技术创新模型到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就是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所以各位经济学家在对于技术创新这个经济现象进行研究时,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这其中包括各种概念的界定、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结果衡量等等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

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过程。目前技术创新管理学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类别:一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政策研究、过程研究、环境研究等等;二是从实证的角度来研究技术创新,主要是通过成功企业的案例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依据,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模型。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即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以新技术设想的引人为起点,经过创新决策的研究与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等环节,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技术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及其社会化和社会整合,并最终达到改变创新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目的的社会行动。

二、《技术创新论》: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有益尝试

李兆友教授的著作《技术创新论一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以下简称《技术创新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该书是作者近几年来对技术创新哲学进行思考的一个归纳,共分五章来展开叙述。第一章是绪论,作者总结了技术创新研究的多重视角,说明了技术创新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以及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意义。作者指出,由于技术创新理论本身来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并且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而我国技术创新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管理学和较少的社会学层面展开的,哲学层面的研究目前则是处于技术创新研究的边缘。不过,他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的兴起持乐观态度,因为,技术创新中确实包含令人感兴趣的哲学问题。从哲学视野反思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揭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揭示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第二章是技术创新本质论,作者从熊彼特、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的经典论述出发,阐明了技术创新的特点,揭示了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并给出了技术创新的哲学本质。为了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作者对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加以总结为:(1)历史性(2)不确定性(3)创造性(4)过程性(5)协同性。对于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区别,作者提出,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分,借用日本学者森谷正规的话就是,技术创新不是技术发明,确切地说,它是通过技术进行的革新(即创新),技术本身无须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在总结学术界对于技术创新的各种研究之后,作者从哲学的角度把握了技术创新的本质:(1)技术创新是主体参与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2)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认知与创新实践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过程。

第三章是技术创新活动论,作者探讨了技术创新从创新决策,到创新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的活动特点,说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和技术创新各阶段协同作用的必要性。现实的技术创新过程,就是作为行为者的创新主体依一定的中介作用于作为行为对象的创新客体而使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同时发生改变的过程:创新主体把创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技能等本质力量,完成“人的自然化”,而创新客体则按照人的目的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被改造为适合主体需要的创新结果,变成“自然的人化”。作者指出,技术创新决策就是作为决策主体的企业家面对实然创新客体作出选择,从而形成技术创新活动方案的过程;创新R&D是从无形技术到实体产品的过程,是创新决策方案的第一个物化环节;生产技术创新则是从一品技术到多品技术的过程,标志着技术创新从技术的认知与实践过程,进入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认知与实践过程;市场创新则是从创新产品到创新商品的过程,即把创新产品变成消费者满意的创新商品;管理创新则是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过程。作者在分析了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后,指出技术创新活动并不是一个完全线性的过程,相反,创新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并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反馈回路在起作用。

第四章是技术创新能力论,作者从剖析技术创新的能力系统结构人手,提出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创新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第五章是技术创新条件论,探讨推动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或条件,如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健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制度以及文化创新。由于篇幅的限制,在此不一一加以详细介绍。

总的说来,作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从全新视角解读技术创新活动,在论述时旁征博引,与主题相关的学术成果都尽可能地收集和引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所覆盖,对于受众而言,《技术创新论》提供了一个了解技术创新学术界信息的好机会。阅读本书,读者会感受到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新颖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庞大的信息量,引人深思的见解,尽管对于从哲学的视角来解读技术创新活动,读者可能见地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创新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技术创新活动的全新视界,毫无疑问将对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技术创新论》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兴起

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是其中之一)本来就是一个较新的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很晚才进入西方哲学的视野。究其根源,这与西方哲学的“理论”取向有关。“哲学一科学”史从苏格拉底一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以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实践活动则不予重视。技术创新活动一向被看成知识贫乏的实践活动,因而被认为不值得哲学研究。到了今天,即使有人考虑到现代技术的巨大影响,但也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现代科学的运用,现代技术工程被看作“应用科学”,对技术及技术创新的哲学反思通常是科学哲学的附属产品。因此,尽管技术(及技术创新)与人类同时产生,甚至人类漫长的历史是由它来标识的(石器、铁器等),技术及技术创新对历史发展也有巨大影响,但技术及技术创新向来没有进入哲学思考的核心。不过,夏保华教授认为,在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虽然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问题。但是,在技术创新中,也包含了靠穷根究底的思考来解决的哲理性问题。他列举了八组技术创新的哲理性问题,包括: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客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动机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知识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条件的问题,关于技术创新方法的问题。他还特别提出,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用哲学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而且不是短期能彻底解决的。为此,他呼吁科技哲学界应着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以“面向文本”、“面向现实”和“面向自我”的“三个面向”为基础,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我们不能指望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的发展中派生出技术创新哲学,而是要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出技术创新哲学;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这样才能显示出哲学关注时代变迁,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特征。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3

一、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韶要

进人新世纪,编写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要适应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编写出反映现代水平的教材。放眼世界,21世纪将是一个发生重大变化的世纪、首先,21世纪的世界将迎来一个经济繁荣的新世纪、其特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高科技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性经济将继续发展。其次,科技的新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发展速度快;发展综合化;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再次,管理的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后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实行科学管理进人实行现代管理。现代管理的特点是:树立管理科学的观念;从系统出发,注重战略发展的研究,强调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实行全过程的系统管理;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实行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多样化;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从“以人为本”出发,重视行为科学的运用,加强职工培训,采用分权管理体制;广泛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由于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必将引起会计的变化。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核心,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有其本质特征;高技术成为核心;信息技术成为支柱;智力资源成为第一要素;软资源比硬资源更重要、科技投人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资源投人无形化;加强创新;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终身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一场无声的知识革命,由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管理现代化,它对我国现在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管理等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也必将引起会计的变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模式在核算的范围、性质、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在发生变化,需要逐步建立反映知识经济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变化表现在:核算领城在扩大;核算性质在发生变化(会计信息和科学技术要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核算,人力资源投资要进行资本化核算);核算经济效益的多种形式;核算技术现代化进一步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管理也将发生变化:追求知识经济效益;投资无形化;会计管理知识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服务竞争延伸到知识竞争,表现为工作中的创新和实验室的创新、只有具备更多知识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上竞争的优胜者。随着企业从重视有形资产到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或者说从重视存货到越来越重视知识,使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知识和创新能力。因而,要重视对企业的知识管理。会计管理知识化,要求企业会计管理部门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发挥每个人知识的作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进行会计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检查、考核和分析的管理水平。适应21世纪的发展大趋势,要确立相应的会计教育模式,培养21世纪的会计人才。

在我国各条战线大办会计教育的形势下,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也都设有会计专业,培养会计人才。有的普通高校只办专科班,或只办本科班,有的普通高校还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样,在会计教育体系中、为适应培养zl世纪会计硕士研究生的需要,应该编写反映现代水平的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

二、要与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定位相适应编写的教材要与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定位相适应,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经济活动及对经济活动管理的多元化、多层次,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会计人才。在企业、事业和其他单位的会计工作中,需要有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总会计师从事不同的会计工作。相应在各类学校的会计教育中,需要有从事初级会计教育、中级会计教育、高级会计教育,或从事会计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这些会计教育中,需要对会计硕士研究生定位,即确定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要求。

在普通高等学校,要以会计本科为基点,建立会计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会计教育体系。对会计硕士研究生来说,其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高等会计教育也必须贯彻这一教育方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纳要》(9)规定:“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高等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会计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这种高级专门人才,在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之间,应在“高级”方面有程度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高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培养会计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按照《纲要》关于“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的精神,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l)教学内容,要正确处理博与专,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基本技能,优秀文明成果与当代科学文化最新成果,中国优秀文明成果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之间的关系,强调在掌握专门知识的同时,要具有渊博的知识。(2)课程设里,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专业课与相关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强调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同时,要重视选修课。(3)会计教材体系,要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主干课与其他课之间的关系,强调在专、深的同时,要拓宽知识面、(4)教学环节,要正确处理自学、讲授、讨论、复习和考核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强调自学与讨论。(5)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不同,分别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和其他法,在讲授法中要重视贯彻启发式教学法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6)科研能力,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会计硕士研究生应培养成为国际型的会计高级人才。国际型的人才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了解和熟悉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具有中国知识和国际知识,具有国家观念和国际观念,具有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科技条件下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样的高级人才,是具有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人才;在财务管理中,不仅仅是计量、分类、记录和汇总会计信息,而是参与决策的人员,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并参与决策的全过程,也是进行决策、做好本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决策工作的人员。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就应从现在开始,重视培养新世纪的会计人才。这种人才是竞争型的会计人才。竞争型人才的特点是:(l)全面性,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2)专业性,熟悉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与方法;(3)复合性,具有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和掌握相关或其他专业的理论与方法,(4)适应性,能从事多方面工作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工作;(5)优异性,能力较强,工作出色,成果显著。为了培养竞争型会计人才,要树立现代会计教育观念,重视进行现代会计教育。它包括:(”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技能;(2)外语教育,培养具备跨国语言沟通能力;(3)电脑教育,培养能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工作和研究能力;(4)专业教育,培养能运用专业理论解决专业实务的能力;(5)信息教育,培养熟悉和掌握现代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6)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素质。

为了培养竞争型会计人才、重要的是创造性教育,需要培养这种人才具有创新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地创新,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会计人才的方法是:(l)扩大知识。培养人才具有创新能力,要以培养对象学习和掌握宽广的知识为基础、扩大知识包括两方面要求:要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特别是与财经相关的各种科学知识;要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各种分支学科的知识。(2)培养创新思维。对培养对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创新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是以一定思维形式,善于思考,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3)在教学中培养。教学是实施培养人才,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与学生要重视并且实施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4)在科研中锻炼。在高等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科学研究是对工作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的探讨,其内容是广泛的。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趁立会计硕士研究生会计教材体系

会计教材体系是各种教材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按照培养会计人才的要求和社会对知识的需要,确定设置全部会计课程,并确定其基础课程、主体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构成。建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在这个体系中,要设置哪些课程,需要进行研究。会计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影响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因素是:

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对外开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封闭半封闭状态已经根本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会计工作的范围、增加了会计工作的内容,对会计工作、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及其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会计教材的基础。科技发展水平。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快,相应新学科不断涌现:发展综合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技术完全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而现代科学也装备了现代技术设备,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使之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与社会科学的结合,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高度综合性的问题。科学技术水平影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在会计工作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使用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健全,促进与国内外各方面的联系,影响会计工作发挥职能作用,影响会计工作及时、全面、正常的运行。

管理现代化。现代企业从实行科学管理进人实行现代管理。经济管理水平影响会计的基础工作,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会计工作发挥核算、监督和其他职能的作用,以及会计工作的现代化等。

法制建设。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进一步推进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企业要依法经营,依法进行管理。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会计法规体系。法制建设情况必将影响会计工作的内容和职能作用,处理经济活动中各种具体经济业务的规定,有利于处理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作用。

按照培养会计硕士研究生的目标和要求,考虑影响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因素,建立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在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中,有的建议,主要的课程有:(l)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或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财务会计研究;(3)成本管理会计研究(或管理会计研究、成本会计研究、成本决策与控制研究);(4)财务管理研究;(5)国际会计研究;(6)审计研究(或审计理论研究、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7)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等。此外,还有人提出应设的课程有:会计法律与环境研究;会计方法研究;管理审计研究;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及案例研究;计算机会计研究;比较会计研究;比较审计研究等。在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体系中应设置哪些课程,需要进一步研究。

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名称,如何与本科教材相区别,是以“研究”作为词尾相区别,如财务会计研究,或以“高级”作为词头相区别,如高级财务会计、需要多方面考虑加以确定。

四、按现代水平编写新教材

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内容,在深度(深层次)、广度(新问题、新领域)和水平上,要与本科教材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如先进的理论水平,先进的技术水平,先进的方法等。为此,编写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要求是:系统性,反映应知的内容,不是只阐述编者在某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或在某个方面熟悉的内容,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程的领域,应该介绍和研究和内容。综合性,反映综合的内容,不是只阐述编者的研究成果,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的领域,会计学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要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

基础性,反映重要的内容,不是阐述本门课程全部的各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的领域中,起指导性、引导性的重要的研究成果。

学术性,反映研究的内容,不是只阐述在学术已具有共识的,或规范中规定的,经实践检验的实验,“是什么”的内容,而要进一步阐述对这些问题和其他方面内容的深层认识和不同认识,属于“为什么”、“怎么样”的内容。

前沿性,反映新的内容,不是只阐述本门课程已达到的、较为成熟的学术水平和内容,也要阐述在这门课领域,正在研究的或可能将要研究的问题。鲜明性,反映观点明确的内容,客观地介绍会计界对研究问题的各种观点,是肯定、否定或待研究。同时,也要充分地阐述编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国际性,反映涉及国际的内容,不是只阐述中国在某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是阐述在这门课程的领域,包括国外会计学者在内的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达到的水平。

衔接性,反映的内容能前后衔接,能与会计本科课程的内容相衔接,是在本科教材内容基础之上的深人研究;能与会计博士课程内容相衔接,为进人博士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编写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这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基础之上的会计创新,会计创新使优秀会计传统得以丰富和发展。教材的内容要继承已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会计理论与方法,这部分内容是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是教材中主要的内容;同时,要包括会计界研究的新成果和会计改革的新成就。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又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教材的内容要反映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并根据会计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和发展会计教材。理论与现行规范的关系,理论指导建设现行规范,现行规范丰富和发展理论。教材内容中的会计理论,要反映具有规律性的现行会计法律、会计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

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质量密切联系数量,注重质量与相应的数量。教材的内容要以质量为主,少而精,有相应的数量,简而明。

基本理论与基本实务的关系,会计基本理论指导会计基本实务,会计基本实务说明和论证会计基本理论。教材的内容以会计基本理论为主,阐述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会计基本实务为辅,具体说明和论证会计基本理论。

基本内容与专题研究成果的关系,会计基本内容是反映全面的基本理论,在其指导下研究某些专题,专题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某些基本理论。教材的内容以基本内容为主,结合阐述某些专题研究成果,而不是只阐述一些专题研究成果。

基本内容与相关内容的关系,以基本内容为主,以相关内容作为体系上的说明和补充,但要避免重复。教材以基本内容为主,与硕士研究生其他会计教材相关内容有联系但不要重复,与会计本科教材、会计博士课程相同内容要衔接,但要在程度和水平上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特色与国际协调的关系,以中国特色为主,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逐步与国际协调。教材的内容,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中国的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历史发展规律,面向世界,逐步与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相协调。

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的编写要适当考虑教学的要求,教学要按会计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的要求和会计硕士研究生教材的内容来组织。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4

阅读本作,感到有以下特点:

1 研究视角新

科学计量学研究专著,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赵红州的《科学能力学》第二篇,到90年代初,谷兴荣先生《科学技术发展的计量研究》出版发行,至今已有相当一批科学计量学学术成果。但绝大多数专著都是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谷先生对它的整体结构功能规律进行探讨,采用的是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谷兴荣认为:用文献计量学研究科学计量学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的文献资料的分布结构和结构变化规律,这只是科学计量学研究内容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科研经费的分布结构和演变规律问题,社会环境、科技经费、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系,这些内容的研究是文献计量学方法不能解决的,只有计量经济学方法能解决。反过来,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可以研究科技文献与科技成果的分布问题。而且,年轻一代的管理学者,运用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方法写了不少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计量研究论文。可见这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谷先生在本作中概括出一个庞大而系统的论著是有重要意义的。

2 观点新,创新程度大

此专著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并用数学方法给予表述。在第34页把全书的基本论点的来源列了一张表。从表中可见,全书共有61个论点,其中,由本书作者在过去首次提出,并且先后以论文形式发表过的有42个论点,占68、8%;吸收其他学者的论文论点有19个,占31、2%。由此说明本书作者对科学学与科技管理计量研究的理论创新程度是相当大的。而且,多数论点都是有理论与实际意义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科学技术区际结构三大发展规律(两极分化、梯度转移、中心转移规律)的统一性原理等等,提法新颖,论证清晰, 很有意义。

3 内容广泛,涉及到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多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

任何学科都是讨论研究对象的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和自身活动的方式,活动功能、演变和发展规律三个问题,此专著对科学技术体系各方面的结构和结构演变规律都作了详尽的定量探讨,如科技研发的要素结构及其演变机制,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区际结构及这些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这些结构的内在各部分的弹性替代关系等。这部分内容将近30万字,是目前科技结构研究中最广泛最详细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于科学技术的运作方式、运作机制和经济社会功能与研究效益问题,从五个方面写了近15万字。包括科学技术发展的三大动力机制,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链锁关系与替代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及作用规律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及作用规律的定量研究,科学技术研发效益的历史变化规律等,都进行了系统的量化分析。

在科学技术的传播、渗透、转化发展及其评价方面, 分为五个方面写有20多万字。包括科技传播与渗透效应的几个问题研究, 科技发展与科技转化的质量指标和质量诊断问题, 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规律与新陈代谢机制的定量研究; 科学技术活动的三大基本法则与行为边界的定量研究; 科学技术评价的四大指标与四大环节, 四大指标即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效益指标和综合指标。四大环节即指标的选取与选取标准环节, 指标分类环节, 指标的组合建模环节, 指标的测算与检验环节等, 都作了全面的量化研究。

由此可见, 本作是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中涉及面较广的大部头基础研究成果之一。

4 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强,全书结构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由于研究时间较长,内容较多,相互之间已经构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从编的层次看,第一编是讨论科学技术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是科学技术的横向结构,以及横向结构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变化。第二编讨论科学技术运行发展的机制和社会功能,前者是横向的,后者是纵向的。但都是指科学技术体系内在各部分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时间依存关系和变化关系。第三编讨论科学技术传播发展与评价理论,这是科学技术体系的整体性发展规律,科技发展状态和科技活动结果的测评,与第一、二编相对应。每一编的各章之间,每一章的各节之间等都具有互为联系的系统性,相互间有较强的逻辑性。

5 计量分析的普及面较广,定量分析的程度较高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5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认为,根据结论的需要,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论证、审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以后筹集资金或者申请资金的一个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编写时要注意数据方面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只有报告通过审核后,才能得到资金支持,同时也能为项目以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网络上也有很多,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其用途再进行撰稿,否则项目文稿不对应就可能浪费时间了。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方法】

研究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信息:

–基于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行业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下游产业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及影响因素

–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与国外企业 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差距;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状况

–主要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营销状况、投资与并购情况、产品种类及市场占有情况等

–客户需求分析: 消费者及下游产业对产品的购买需求规模、议价能力和需求特征等

–进出口市场:行业产品进出口市场现状与前景

–产品市场情况:产品销售状况、需求状况、价格变化、技术研发状况、产品主要的销售渠道变化影响等

–重点区域市场:主要企业的重点分布区域,客户聚集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地区投资迁移变化

行业发展关键因素和发展预测:

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敏感因素及影响力;预测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该行业的进入机会及投资风险;为企业制定行业市场战略、预估行业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体系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是融合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财务和法律等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而形成的方法体系。主要数据资料来源有查询往年资料、发放问卷、集体商讨、数据共享、比较研究、专业人士把关等。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和专业方法。

1、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

2、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用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归纳、演绎、综合。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效益评价;实践教学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联系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以分析、评价、论证和优选等方式研究生产实践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运动条件,以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经济规律,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学科。它是农业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技术、社会、经济、数学等多学科的应用性学科,技术、经济、计量是本课程的三要素。《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笔者从事《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多年,感悟颇多,本文拟从具体学习的方法、技巧等方面加以总结,希望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教学有所启示。

一、抓住《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主线

课程主线是贯穿课程始终的核心内容和中心思想,它就像一根红线将课程的各组成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没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好像是农业技术学、生产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估等课程内容的拼凑。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抓住《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主线。如前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分析、评价、论证和优选等方式研究生产实践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运动条件,以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经济规律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学科,它涉及技术、经济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该课程的主线应该有两条:一条是技术线,解决的是农业技术的内在发展规律,即研究关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农业技术进步的规律问题;一条是经济效益线,研究解决的是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问题,即农业技术扩散与应用过程的经济效益问题。这两条线并不是平行的,而是在逻辑上存在着先后的关系,技术线在前,经济效益线在后。这两条线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通过技术与经济的互动机理,将两者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一根红线,那就是农业技术与经济效益线。教学中,教师只有抓住课程的主线,静心研读教材,才能理清思路,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二、掌握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学》围绕农业技术与经济效益这一主线讲述各种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方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方法随着学科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按其性质可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大类。定性分析方法包含许多具体的分析方法,如理论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不同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可以灵活地选择定性分析方法,既可以选择某一种方法加以运用,也可以选择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研究解决农业技术经济问题,运用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点是一般能比较容易地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描述,把握研究对象质的方面的规定性,能使人们对农业技术经济问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便于人们作出正确的决策;缺点是对客观情况的反映比较粗略,人们难以精确把握研究对象的变化情况而作出恰如其分的选择。

《农业技术经济学》运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也很多,如在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设置、选择及计算方法基础上运用的指标计算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盈利分析法、综合评判法、生产函数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根据所运用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的不同可将这些方法划分为常规计量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分析方法。指标计算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盈利分析法、综合评判法等一般只需运用初等数学的知识,借助简单的计算工具就能进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计量分析与评价,属于常规的计量分析方法。生产函数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方法的运用则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因此属于现代计量分析方法。研究解决农业技术经济问题,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点是计量结果精确而确定,人们可以精确地把握研究对象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把握研究对象量的方面的规定性,使问题研究精细化,提高研究结论的确定性。但精确并非正确,数学运算的特性使计算的结果并不能正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即存在与实际之间的误差。因此,进行农业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必须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这是研究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客观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精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提高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质量,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服务。

三、打好数学基础

如上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也是一门关于方法的科学,尽管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的方法按其性质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农业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必须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时,除把握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外,越来越要求精确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采用现代计量方法。现代计量方法的运用一般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如运用生产函数方法时,建立生产函数模型求解模型参数时,要用到高等数学中的矩阵转置、矩阵的逆、矩阵的秩、导数等相关知识,对建立的生产函数模型检验时,要用到概率与数理统计中的随机变量及分布、数字特征、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各种方法掌握得又快又好,实践实习时能够比较圆满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帮学生复习高等数学中的导数、函数、矩阵等相关知识,但对于这些数学知识,我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看懂其运算过程及意义,不要求精确运算,因为在实际操作时,我们往往是借助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课程,其学科体系由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在研究解决具体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应用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组成。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加强实践教学。首先,在课堂教学时,将讨论、启发、陈述、辩论、案例、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拓展教学环节;其次,在实验教学中布置专项任务,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利用计算机等工具,通过边际分析、生产函数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等分析农业生产中的资源配置、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再次,在实习教学环节让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设定题目、设计调查问卷表、收集关于农户的原始资料,如农户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成本等资料,选定指标和分析方法,分析某一方面的专门问题,完成调研报告的写作,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要提高《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就要在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课程主线,即了解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以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农业技术进步的规律,掌握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过程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问题。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课程,《农业技术经济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冬平、农业技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邵法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方法论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5,(11)、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经济增长;知识溢出

在古典经济学阶段,学者就开始了探寻经济增 长的源泉,并先后将要素积累、资源配置、技术进 步、宏观经济稳定、教育水平、制度发展、法律有效 性、际贸易乃至等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的 理论框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 化的加速,际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以技术创新 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 用越来越大。因此,技术创新已引起世界各的高 度关注,并将其视为家经济增长的基础。我也 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作用,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已 经将其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1 文献回顾

索洛(Solow)在1957年采用分解法对经济增长 进行研究,提出经济增长是资本、劳动和技术共同 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归因于不同投资的贡献,无 法归因的要素投入则被认为是技术进步的贡献。 这一重要结论引发了经济学界对技术创新与经济 增长关系的热烈讨论。现在学界已经普遍认识到, 技术创新是影响家经济绩效的一项基本要素。 但是,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技术创 新究竟应该如何衡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的争 议。很多学者用R&D支出来衡量技术创新,研究其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Kennedy和Thirlwall在 1972年关于技术进步的一项全面调查中强调,研发 支出的大幅增长对家层面上的总体经济增长率 只有很小的影响;Grilliches(1980)指出,研发 是一种投资流,企业的产出要受到这些活动早期投 资累积量以及除研发活动外其他知识资源累积量 的影响,当然以上这些因素都不包含在直接的研发 活动中,而且研发包含基础研究、防研究和工业 实验等,它们各自所产生的效应也有很大差异(参 见Gruppl998年的研究)。因此,除数据性的技术问 题之外,在生产函数中引入研发资本存量并不能为 技术创新提供合适的度量。还有一些学者利用专 利数来衡量技术创新,因为专利数据比较容易获 取,可以进行时间序列分析。Devinney(1993)利用 面板数据对专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积极的、显着的关系;Crosby (2000)基于澳大利亚1901―1997年的全样本数据 和分时期数据,考察了专利对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 长的影响,发现澳大利亚注册专利数对其劳动生产 率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专利每增长1%,人均 GDP将增长O、14%。Knut Blind和Andre Jung- mitag(2007)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欧洲 家的12个部门进行研究,发现专利存量和技术标准 存量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 响。Yang(2006)利用台湾地区1951―2001年的 数据研究发现,专利在台湾地区经济增长中起到十 分重要的作用。Jalle(2010)利用1980―2005年 73个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专利对人均GDP的 实际增长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刘华(2002) 利用中1985―200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内专利 授权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黄智淋和俞 培果(2007)利用中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 199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活动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授权量对 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郭蓉蓉、马运来(2007) 研究了1985―2003年辽宁省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 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专利产出之间 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专利产出对辽宁省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约为10、39%。王慧、邵金哲(2009) 以河南省为例对专利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 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生产总值 与专利产出具有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盛安平 (2009)对北京专利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 研究,发现专利授权数量与其总产值之间存在显着 的线性关系。高文杰、曹镇东(2009)利用Cobb- 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我3种专利授权量对经 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 计3种专利授权量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168、0、104 和0、220。姜彩楼(2008)对我专利产出与经 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专利和 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 关系。

目前,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是一个 相当新的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的发 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技术标准作 为一种制度也必然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的联 系。在技术标准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政府或标准化 组织会选择比较先进的、相对成熟的技术作为“法 定标准”;另一方面各种技术之间通过相互竞争,引 导消费者选择含有某种技术的产品,使该技术成为 主导技术,进而形成主导设计,逐渐使其成为此行 业的技术标准。后者也是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开 发和市场博弈形成的一种均衡优势。由此可见,标 准化过程是一种知识交流和技术扩散的过程。技 术标准对于技术的快速、有效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技术标准通过技术扩散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 生影响。当然,技术标准通过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 产生影响只是其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一个方面。此 外,技术标准作为规范化的技术知识具有公共品的 特征,并且以基础设施的形式存在。从理论的角度 来看,公共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其他投入要素比如资 本和劳动力的生产效率。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 共识,即技术活动是经济绩效的实质性决定因素。 但是,在研究技术活动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时主要研 究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很少将技术标准化作为一 种技术活动纳入其中。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选择专利存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指标,选 择技术标准存量作为衡量技术标准化的指标,将专 利存量和技术标准存量纳入Cobb―Douglas生产函 数,以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产出量(y),利用全 社会从业人员总数来表示劳动投入(f),利用固定资 产投资额来表示资本投入(k),研究技术创新与技 术标准化对中经济增长的影响。

2 模型的建立

本文以专利存量平均数衡量技术创新。专利 存量平均数根据当前年末的专利存量与以前年份 专利存量的平均数计算得出。由于一项具体创新

在现实生产中得以应用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应该对该指标进行适当的滞后,Griliches和Lichtenberg(1984),Grili-ches和Mairesse(1984),Geroski(1991),Muint(1996),Grupp和Jungmittag(1999),Kunt Blind(2004)的研究表明,经过3年的滞后期相关专利才会对现实生产产生影响。将技术标准在现实中得到完全执行也有一定的周期。因此,本文在模型中将专利滞后3期,将技术标准滞后2期。

本文以技术标准存量衡量标准化。技术标准存量是当前年末引用的ISO标准和家标准存量。

扩展之后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取对数之 后为:yt=a+α・k+β・lt+γ・pat(t-3)+δ・std(t-2)+ut (1)

假设该生产函数是非限制性生产函数,KnutBlind(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限制性和非限制性生产函数没有显着差异,都可以描述长期生产函数。

3 实证研究

本文以1985―2007年中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文中代表产出量(y)的内生产总值(GDP),代表劳动投入(l)的社会从业人员总数,代表资本投入(k)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均来自于各年度《中统计年鉴》。用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将内生产总值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名义值转换为实际值,单位为亿元。代表技术创新的专利存量(pat)来自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由于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库中仅收集了1985年9月10日以来中公布的全部专利信息(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此前的专利数据无法获得,所以将在此之前的专利存量视为0。代表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std)来自标准服务网标准数据库。

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分析各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并检验其平稳性。其变化趋势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通过时间列图可以发现,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均显示出随时间变化而逐渐递增的规律。

对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一个平稳序列的数字特征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序列在各个时间点上的随机性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换言之,可以通过时间序列过去时间点上的信息,建立模型拟合过去的信息,进而预测未来的信息。

3、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的目的在于揭示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利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残差项εt的单整性。因为残差围绕0上下波动,且不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见图6),所以在进行检验时不考虑常数和线性趋势。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中的检验结果可知,残差序列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是平稳的,说明GDP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从业人员总数、专利存量、标准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3、3 模型的估计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评估方程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如下:

yt=18、8345+0、4246kt-1、6306lt+

t=(1、64) (2、38) (0、72)

0、3036pat(t-3)+0、2367std(t-2)

(-1、42) (3、12)

R2=0、993 D、W=0、90

(2)

D、w、统计量表明扰动项存在正的自相关,因此引入自回归AR(2)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的结果如下:

yt=-2、8165+0、0690kt+0、3541lt+

t=(2、3838) (2、38) (2、63)

0、3808pat(t-3)+0、5225std(t-2)

(7、17) (3、87)

R2=0、999 D、W、=2、98 F=0、848485

(3)

3、4 模型的检验

从经济意义上来看,每个参数估计量的值都大于0,没有明显的错误。

根据拟合优度R2=0、999,可知总体显著性较好,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见图7)。从各个变量的显著性来看,当k=4,n=23,显著性水平α=0、05时,t0、025(21)=2、08,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个变量均显著。F0、025(4,21)=2、84,F=8485、84>F0、05(4,21),方程整体显著。经过二阶差分变换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D、W、>du=1、67,模型已不存在序列相关性。由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该模型通过了计量经济学检验。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专利、技术标准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985―2007年专利和技术标准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着的计量关系。根据结果还可以发现,资本投入每变动1%,产出变动0、069%;劳动投入每变动1%,产出变动0、350%;专利存量每变动1%,产出变动0、304%;技术标准存量每变动1%,产出变动0、523%。

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篇8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20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将创新与经济增长相联系,从而形成了当代西方创新经济学。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其中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又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为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所作的努力,包括经济发展增长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声势颇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是以美国经济学家施穆克勒、罗森伯格和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侧重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

技术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是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础上演绎而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索罗、阿罗、曼斯菲尔德、卡米恩和施瓦茨、门斯等。其研究成就主要有几个方面:在分析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引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在分类研究熊彼特的创新类型的基础上,界定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容;初步探讨、描述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理论命题等。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容,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索罗(1951)提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是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伊诺思(1962)认为技术创新包括创新的选择、投入资本、建立组织、制订计划、招用员工和开辟市场等行为,它是这些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曼斯费尔德定义创新为一种始于企业新产品的构思、终于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的探索性活动。Muesor(1985)则通过对350多篇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调查认为,尽管不同学者关于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侧重,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技术创新是一种新设想,具有非连续性,它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成功应用到实际中去。显然,早期的研究把技术创新看做是技术的应用过程。我国也有许多学者把技术创新理解为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过程。

随着人们对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更多的学者逐渐转变了把技术创新等同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观念,更加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如Kline与Rosenberg(1985)一起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链环―回路模型”。国内学者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可见,人们对技术创新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早期的研究只是把技术创新视为“技术经济”的单向线性过程,未能从经济活动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出发对技术创新作出充分的阐释。而关于技术创新是一种“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创造性活动”的认识,不仅强化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而且拓展了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使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不再局限在R&D活动上,技术进步与经济结合的方式途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对企业、行业、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方法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制度创新理论

熊彼特在论述经济发展问题时,也很重视“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由于受制度学派的影响,他把“制度”看做是一个“体系”、“社会形式”或“经济组织方式”,以及市场结构,如垄断等。以诺思(D、C、North)和戴维斯(L、E、Davis)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继承了熊彼特的观点和方法,运用“制度创新”来解释美国等国的经济增长。

Davis和North(1971)指出,制度创新指的是能使创新者获得超额经济收益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各种政策与措施,如工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国有企业、股份公司等。由于新制度代替旧制度需要有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且一种新制度的出现往往会受到现有法律规定范围的制约,因此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现实中,制度创新有三种层次或三类主体:个人、团体和政府。相对而言,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推动者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府在承担巨大的创新费用、消除私人产权对超额经济利益获取的阻碍等方面具有个人或团体无法替代的优势,另一方面,政府制度创新获得的超额经济利益,将归全社会共有。但不管是哪一层次上的制度创新,其预期创新收益都必须大于预期成本。

1973年,诺斯从制度变迁视角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了技术进步并非突如其来,而完全要依赖有利于资本积累和市场交易的制度的逐步演变,制度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他指出,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原则,它通过抑制可能出现的个人机会主义行为而使人们的行为更具可预见性,并由此促进着社会劳动的分工和财富的创造。诺斯进一步揭示了产权的界定和变化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一个系统的产权制度上,从而保证创新者的私人收益接近于社会收益水平;如果一个社会的所有权体系能够明确规定和有效保护每个人的专有权,并通过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从而促使创新活动的个人收益最大,则会促进经济增长。

在制度创新研究中还有舒尔茨的制度调整论和拉坦的诱导性制度变迁理论。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的提供者,制度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变迁以及经济的动态增长而做出反映和调整。拉坦(V、W、Ruttan)提出,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

创新理论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

西方创新理论引入我国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者结合我国企业的实践,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意义、内容、机制、过程与管理、效果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特点突出表现为数量大、内容广、方法和视角多样。笔者以“创新”为“题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查询,截至2009年底,共得到了255 691条查询结果,其中2000年之后的记录就达231 678条,说明创新在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在研究对象上,既包括对创新的共性问题研究,还包括对特定地区、产业、企业创新的个性问题研究;研究内容上,涉及创新的重要性、概念及分类、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途径、创新体系、创新投入及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计量等;研究方法上,包括规范、案例、实证等多种研究手段。研究视角上,既有运用经济理论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优化、企业发展的关系进行的研究,也有从管理学视角对创新是如何在企业中发生、发展,最终被市场认可的过程以及企业怎样通过创新获取经营有效性的研究,还有从哲学视角对创新体系、全面创新管理等进行的研究。研究层面上,包括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在研究成果方面,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是傅家骥等所著《技术创新学》,许庆瑞所著《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等。

另外,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我国一些著名大学率先成立了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如浙江大学的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的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等,旨在系统研究、总结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中国创新实践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这些中心在研究创新基本理论和方法方面成果颇丰,如由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以许庆瑞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于200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理论。

除了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外,学者们还从管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更广泛的视角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探讨,丰富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如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其1984年出版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创新’是一个经济或社会术语,而非科技术语。我们可以用萨伊定义企业家精神的方式来对它下一个定义: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或者,我们可以按照现代经济学家的习惯,用需求术语而非供给术语给它加以定义:创新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上述两种定义究竟哪一种更合适,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至此,创新理论形成了一个非常综合的体系,从观念到管理,从微观到宏观,从技术到制度均存在着创新的空间。

研究启示

创新理论从无到有,从“束之高阁”转变为社会主流,其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如下:

(1)理论的提出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但其最终的目的一定是用来指导和服务实践,也只有在其运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在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于西方传统主流经济理论无法对二战后由科技进步带来的美国经济快速腾飞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需要新的经济理论对其解释和指导。这要求我们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一定不能“人云亦云”、“简单跟风”,一定要把已有理论与中国国情和现实需求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理论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还是新理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谷雨的古诗首(精选5篇)
  • 下一篇: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观后感(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