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7 栏目:写作范文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1

(一)环境教育的内涵。比利斯政府在1977年重新召开了环境教育大会,在会上给出了环境教育的定义,其认为这是一门隶属于教育范畴的学科,并且具有跨学科性质,开展环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对当地环境有一个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解决相关问题,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学科。《今天塑造明天:为了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认为环境教育的含义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包含了知识、技能、价值观、自我意识等方面,并形成了两个非正式和正式教育过程,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大百科全书当中,为环境教育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通过开展一定程度的教育,促使公众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对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从学习中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知识。并教育公众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有权利和义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国内学者徐辉和祝怀新认为在实际的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内容是贯穿整个教育领域的,其要能够满足个人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借助所有教育方式和形式在个人和社会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环境教育知识和技能,并逐步让他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促使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环境教育基地的概念。国外著名学者Locus就环境教育基地提出的“卢卡斯模式”,该模式中所包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与环境有关的教育,二是“在环境中教育”,三是“为了环境的教育。20世纪70年代,英国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将当前环境先转作为基础,在教育领域当中引进环境教育,提高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以便于其能够在了解自然的基础上认识自然,并于自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那么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将户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了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环境教育知识水平,当前很多国家都经着手开展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但是这些基地各地表现出的形式都有所不同,主要有环境学习中心、环境教育中心、田野之家、户外教育中心、自然学校、自然中心、环境教育实践基地、保育学校等。在本文中笔者都认为是环境教育基地。

二、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概况

植物园作为活植物博物馆,其是科研性质的单位,也是植物调查、采集、引种、驯化、鉴定、保存与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能够为群众提供游憩、植物科学知识普及的场所。而科学研究和普及植物学知识是植物园最基础功能。具有科研、科普、资源保护、游憩等多方面的综合。植物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载体,进行与植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植物园自身能够取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2002年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与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合作在植物园内建立了中小学生素质营地。先后参与营地体验教育的学生已近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三、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调查。笔者以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为研究地,以正在参与环境教育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长沙市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总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0份,问卷有效率为91%。(二)小学生对环境知识认知程度分析。在调查问卷中,在小学生环境知识认知程度方面,笔者设计了有关环境意识的问题来反应小学生对环境知识的认知水平。统计结果表明,有31、7%的学生知道世界环境日在具体某一天;58、3%的学生听说过世界环境日,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但是还有10%的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由此可见,小学生在环境知识方面的认知水平不高,多数小学生对环境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三)小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程度分析。在小学生对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方面,从统计结果发现。“多数自备,偶尔会忘记”、“每次购物都自备”、“很少乱扔”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75、131、274,所占比率为42、7%、32、0%、66、8%。这三点出现的频率和所占的比率最高,这说明大多数小学生的保护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保护环境的意识。但是小学生的自觉保护环境行为的形成还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同角色的辅助教育。(四)小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的兴趣及参与情况。从统计数据看出,小学生反应“喜欢,想参加”和“很喜欢,很想参加”的频率为139和174,所占比率为33、9%和42、4%。说明学生对学校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都表现出了比较大的兴趣,并愿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小学生反应“一般”出现的频率和百分比为94和22、9%,说明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对环境教育活动漠不关心。而小学生不喜欢环境教育活动的频率为3,所占比率为0、7%,总体来说小学生对环境教育活动还是很期待的。(五)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的满意度分析。1、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小学生对基地的学习环境持“很满意”和“满意”的态度比例为76、8%,是因为基地所处在一个地理环境优良,生态环境优越的湖南省植物园内,能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小学生持“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态度所占比率达到了20%以上,说明雨花区环境基地的学习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学习内容方面,小学生对基地持非常满意的态度,选择很满意和满意的所占比例达到了84、9%。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对老师环境教育方式非常满意,选择很满意和满意的小学生所占比例达到了77、5%。综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生对雨花区环境教育基地教学方式和学习环境的满意度是相当高的。在不同的环境意识程度下,小学生对学习内容表示“满意”“非常满意”百分比之和都超过了80%。同时,从得到的卡方检验数据sig(双侧)=、667>0、05,说明环境意识与学生对基地学习内容的满意度两者不相关,在总体中无显著差异。2、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满意度与学校环境教育情况的交互分析从相关数据得出,很喜欢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对环境教育基地的教学内容表示“非常满意”,所占比例为61、5%,但是随着学生学业的不断加重,学生对活动兴趣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反应出的非常满意程度也逐渐降低。根据表6的Sig、(双侧)=、000<、05,卡方检验成立,说明小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及参与度与学生对基地环境教育内容满意度是相关的,它们之间存在的显著关系。为了进一步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对这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如表1的数据。通过分析,得到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233,sig(双侧)=、000,说明两者之间呈弱相关趋势。

四、结论和建议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2

1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村百姓环保意识淡薄

现如今,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关键原因在于农村百姓文化水平十分有限,对于环境保护内容十分淡薄,绝大部分农村百姓并不了解环保知识,更缺少环保意识,甚至对于环保这个词非常的陌生。错误的认为环保与个人无关,环保是城市问题、是工业生产问题,与个人没有直接关系。

1、2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由于当前农村农民缺少化肥施肥技术,所以在化肥的用量上很难把握得当,化肥的使用率很低,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大量的化肥并没有被吸收,而是残留在环境中,这是导致水体富养化的直接原因。同时,由于肥料没有被合理使用,氮、钾、磷使用的比例不正确,磷肥和钾肥用量不足,氮肥超量,直接造成土壤有机物质含量降低,由于土壤肥力不足,因此出现了板结现象,农村土地严重恶化。国家已经严令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但是仍然在农村随处可见高毒有机磷、有机氯的使用,此类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农副产品受到污染,并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严重的威胁。

1、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经调查显示在农村只有部分养殖户,将排泄物用作沼气制作,而大部分养殖户并没有对动物粪便做出合理处理,通常只有少部分用作农家肥,大部分随意排放,造成养殖场内外弥漫着恶臭味。在夏天,随着温度升高,这些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会发霉发酵,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直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国家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如改造旧式公厕、整治排污沟渠,在农村一些脏乱差的环境死角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将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停留在表面上,建设面子工程。另外,农村环保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乡镇缺少环保职能部门,缺少专职人员,环保部门的检测设备不够完备,无法发挥出其自身的检测作用。以上多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2、1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应从小抓起,教育部门应督促中小学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环保教育,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同时加强对广大农村百姓环保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村百姓的环保意识,才能有效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贴标语、出板报、媒体宣传等途径,宣传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深农村百姓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农村百姓的环保意识,加强宣传农业环保和生态农业使用技术,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此外,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还要对地方干部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将环境保护作为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改变干部们过于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农村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才能将环境保护工作更好的落实,进而促进农村环境和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依靠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环保秩序

以前,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虽有很多,但这些法律法规更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随着2015年1月1日新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赋予了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力,特别是“按日计罚”“、查封暂扣”等措施加大了环境违法成本,将使环境破坏者受到一定的震慑,遏制其对环境破坏的行为。在我国新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地方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得到法律的支持。同时,加强农村环境执法力度,针对破坏农村环境行为执法,要将执法权力集中起来,由环境保护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并对违法行为进行统一的惩罚,有效开展农村环保执法工作。另外,做好农村环保执法的监督,避免出现执法漏洞,建立农村环境监督机制和公众监督机制,定期监测农村环境,掌握当前农村环境的变化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将农村环境污染降低,还百姓一片清新的环境。

2、3依靠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环保能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依靠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保障,由此可见,农村经济与农村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农村切记不可一味的追求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农村环境保护,要找到两者间的契合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首先,加强对人员培训,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村必须建立环保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对这些基层环保专职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加强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的重视程度。其次,政府部门要增加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力度,在年度预算中重视起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建设农村环保监测和科研机构。对于乡镇企业的污染行为要加大税收和罚款,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环境保护的资金,确保农村环境保护资金充足,并得到专款专用。

2、4依靠科技,推广环保技术

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科学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农村环境的现状和规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农村环境问题要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就要充分的发挥出科学技术的作用,首先,建设农村问题科研机构和生态专家队伍,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针对农村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大农村环境的研究力度,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筛选评价农村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在保证科学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农村和城市有所不同,城市中可以使用大型污染治理设备,但是农村不可以,只可以使用小而精的环境治理设施,同时要求操作性强、成本小,做好污染物的集中处理。最后,成熟的农业技术要在农村积极的推广,使农村百姓能够合理的使用化肥,避免滥用化肥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引导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化学肥料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大力推广和宣传污染处理技术,充分体现出科学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增强农民对废物资源再利用的能力。

结束语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历来广受重视,其原因不仅源于地理学科的缜密知识性,更在于其知识背后蕴含的教育性。环保教育就是地理教学蕴含思想之一。当前有关地理教学与环保教育融合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专门聚焦于高中学段的并不多。本研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高中地理教学角度出发,尝试探求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以为后续教学或科研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借鉴。

一、提升教师能力,深入挖掘教材

教师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包括教学效果在内的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环保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因此,需要提升教师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能够合理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并有序融入环境保护教育,这是基本能力要求;二是能够高效总结和审视已经完成的高中地理教学,并借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不断提升高中地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同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元素,借助生活案例或者新闻事实,引出教材中的环保元素,并紧密结合知识点,开展教学。

如,我在讲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这一课文时,较好践行了上述策略。这一章节旨在通过与传统环境观的比较,进一步阐释和明晰可持续发展观,并基于此形成并不断完善新环境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对环境观、环境问题、人与自然思想发展等知识点进行梳理和阐释,并通过生活化例子引出这些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环境保护教育与本章节教学的融合。讲课结束后,我对教学进行再审视,以弥补、反思、总结不足,在后续教学中予以完善。

二、引介课题模式,借力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模式较为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是绝对的主导者。课题模式,较为注重研讨式教学,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的指导,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课题模式,可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具体来讲,教师要将“环保”作为课题,为学生提供资料,或交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环保”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解决问题。其与研讨式教学不同在于,课题模式更为注重学生自主性、共鸣性,而研讨式教学则注重合作性。同时,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力量,尤其是多媒体设备,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营造较为真实的环保场景,以供学生认知和体验。

本部分以《我们周围的环境》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借助信息技术,引介了课题模式。首先,我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了四幅图片,前两幅为风景绮丽的九寨沟、西湖,后两幅为漂浮着垃圾的九寨沟和西湖,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为学生营造了一定场景,学生对环境和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我引出了“环境保护”这一课题主题,让学生各自发表其对这一主题的看法或观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十分热烈,涌现出了诸多观点。最后,我引导着学生进行观点辨析,促成了观点认同。最终,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环境”的概念、人与环境关系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三、强化学科地位,实施开放教学

受诸多因素影响,高中地理在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受重视程度仍旧存在提升空间,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提升和强化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学科地位的强化,最基本的前提是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科应用。这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学生的密切配合、学校的鼎力支持。同时,要善于实施开放性教学,将开放性材料充实到教学中。

如,我在进行《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这一章节的教学中,践行了上述措施。我结合具体实例,对淡水紧缺、耕地保护、土地退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说明,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地理知识,从一定角度来讲,这一章节内容有利于向学生传递地理学科价值。同时,我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有关此方面的材料,材料内容不局限于,只要符合要求即可,这些开放性资料的融入,有效提升了地理教学的环保教育意味。

四、善用环境主题,开辟第二课堂

环境主题,尤其是环保主题,其形成,已经历经实践的检验,并且广为人知,从一定角度来讲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值得借鉴。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善于借助环境保护的主题。这一点需要教师积极作为,善于借助,有效_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不可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要积极并善于开辟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借助有效活动或实践载体,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例如,在《水污染及其成因》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有效借助了环保主题,同时开辟了第二课堂活动。这一章节旨在通过水环境污染事件分析,让学生懂得水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了3月22日的特殊含义:世界水日,并以此为契机,在阐释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了水污染相关知识点。同时,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组建团队,在安全前提下走进水污染区,对水污染进行调研和现场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清洁用水,美丽地球”环保宣传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水污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必须着眼于地理学科与环境保护教育的相通之处,在彼此契合点中寻求策略机制,以上四点可作为参考性策略。另外,环境保护教育的顺利开展,不应仅仅局限于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还要采取多种举措与生活相融合,在提升地理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同时,有效实现高中地理、环境保护、生活的“三位一体”,在不断融合中促进彼此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 渗透 环保意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59-01

由于化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改造原有物质和制造新物质就成了化学的主要内容。只有化学才能够担负起既满足人类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又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绿色化学的提出和内涵的持续发展。绿色化创导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当与人类社会持续所需的物质环境想适应。它的提出,进一步证明了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必须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教育。

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二、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学习环境保护的认识

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5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5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2、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环境素质;基本原则;绿色教学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72—0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绿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综合素质;能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课程、各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够改善人才的社会输出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范恩源、马东元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徐辉、祝怀新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高伟云、孙学成认为绿色教育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孙萍、刘钊等建议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形成绿色教育氛围。

在全球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校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和研究绿色文化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以学生对绿色教育的兴趣和建议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7个学院的11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校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力求系统完善地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大学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获得预期的成果。由问卷调查得出,我校约有5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日本核污染等环境事件,这一比例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大事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通过建立绿色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关心国内外大事指明了方向。

整体性原则指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确保大学绿色教育课程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要强调每一类课程方式要体现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要求与内容,而且要依据绿色教育目的及目标来决定“人—环境”系统论课程中的主体科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特别要求课程体现出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整体性。

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运作于现行大学各学科专业之中。因此课程设置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必然要求渗透、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以此来调整和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当;能否让师生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学校的条件与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可能性及能力如何;设置的课程是否经济。

设置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还应考虑自身的实用价值,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的情况下,通过精简一些过时、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创造条件。

二、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内外绿色教育实践,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应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公共课与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也可称之为通识教育。这部分课程一般2~3门,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例如可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学》这三门课程类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初步能力。由调查问卷可得,这三类基础课学生的认可度(见表1)。

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超过了1/3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基础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重视基础课的教育,使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二,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由不同的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出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可开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相应课程,机械专业可开设《绿色制造》课程,材料专业可开出《环境材料学》,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政史系开出《中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学生学习绿色教育专业课的热情不减。超过了20%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专业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第三,隐性绿色教育课程。在各院、系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例如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数学生态学》,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这些课程的开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面。

第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环保讲座,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讲课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环保科普及有关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知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将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深入普及到全校园,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由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学术讲座的认可度为23、73%。虽然支持率略低于前两部分,但这部分可以充分享用外校资源,达到知识的互补和学术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

将以上四个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就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丹、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06:5、

[2] 黄娟,帅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 熊辉,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4,(3)、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7

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素质不但包含人体自身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还包含了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层次。素质是由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构成,是在外在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结构。

环保素质是指人们在外在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及实践能力,保护环境的素养。

一、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

大学生环保意识水平整体上不高,对基本环境知识掌握较好,并对环境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保护环境行动方面表现相对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知行协调脱节、环保实践欠缺、大学生环保意识中有较强依赖政府的特征。

1999年媛等组织的针对云南省内师范大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师范大学生的有关环境的参与意愿与关注程度较高,对一般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偏低,环境观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差,对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持积极态度。2004年陶文娣等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大学生的环境知识总体水平较低,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 环保参与意识较强,但行动滞后;大学生对政府寄予厚望,但同时又对政府工作缺乏了解。2006 年宋悦华等对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基本环境知识掌握较好,并对环境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但在保护环境行为方面表现相对滞后。

二、大学生环保素质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一是对环境知识认知程度不高。大学生对环境基础知识、环境热点问题、环境新概念、环境法律法规等了解很少。二是环保情感处于浅层次。大学生对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等与自身关系紧密的环境问题关注程度高于那些潜在的、更大危险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化锐减等。大学生对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的普遍的缺乏关注,对人类的未来发展缺少思考,环保情感还处于浅层次。三是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还未养成。环保行为是环保情感的外在表现,是实现环保道德目标的手段。四是环保实践技能较差。环保实践技能是指人们发现环境问题,分析、解决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技能是很欠缺的,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很低的。

三、环保意识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指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行为规范以及实践能力等所特有的教养和锻炼。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首先是要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水平和为保护环境而采取行动的情感、意愿的表现形式。环保意识是构成环保素质的基础,它包括环境知识、环境观念以及对环境的态度。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人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环境的道德感、责任感和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行为规范。其表现是:在观念和情感上能正确看待人在整个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合理把握人的生命存在与万物存在的连带性关系,对自然界报有感恩情怀,明确善待自然,善待其他生命形式,就是善待人类自身的高尚生态道德情操。

大学生的环保素质还包括生态审美能力。生态审美能力是人们在正确认识自然、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把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美学知识相结合所形成的欣赏自然,探索自然、善待自然的能力。

四、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

第一,强化环保意识。环保意识是提高环保素质的基础,来源于对现实危机的正视、反省、反思和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再认识。

第二,学习和掌握环保知识。环保知识是构成大学生环保素质的重要内容。环保知识是开启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生之门的钥匙,是人进行决策的依据和行动指南。

第三,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服务社会大众。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可配合环保部门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一些公益性宣传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回收废纸、废旧电池。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增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使其能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树立公德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四,关注身边的小事,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平时用餐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泡沫塑料盒、食品袋。让学生意识到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实行环保行为,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带来的污染,而且能大大地改善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生活方式既是环保素质的体现又是提高环保素质的途径。

五、培养大学生环保素质的必要性

公众环保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环境状况保护和保持的基础,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环保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环保事业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教育,传授环保知识、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和了解自然,接触到多元的文化观点,而且能够通过亲身环保体验做出正确的选择判断,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能够帮助学生积极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以及社会、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2、有利于拓宽高校德育内容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而且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真正意义,使学生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和认识。“德育的‘绿化’既是德育满足人的包括重视生活和环境质量在内等新愿望的需要,也是德育在新时期焕发新面貌的需要”。因此,环境教育可以拓宽高校德育内容。

3、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因此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素质,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4、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自然界的各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毫无节制的向自然界索取各种资源。人们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时,严重破坏了自然界各种资源和生态平衡,使人类自己陷入生存危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高等学校应把环境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培育大学生的环保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才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它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只有让大学生学会了环保知识,掌握了环保技能,才能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环境问题,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悦华、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J]、 当代青年研究、 2007(02)

【2】解红晖、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6)

【3】于秀华、大学生的环保素质与成才[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篇8

引言

旅游城镇化是由旅游业发展驱动形成的、以享乐与消费为基础的一种特殊城镇化类型,它是由于旅游消费出现专属旅游空间,吸引大量的非城镇人口向城镇转移与集聚,呈现旅游城镇为主导的资源再分配过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江南水乡古镇成为中国乡镇旅游城镇化的典型代表。旅游城镇化带来江南古镇在土地利用、居民生活、社区商业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其中,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是旅游地赖以发展的基础,居民对旅游环境质量的感知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其对待旅游的态度和后续行为,从而影响着本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探索和分析古镇旅游地参与主体居民对旅游生态环境影响的感知、环保态度和行为反应,对古镇旅游地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相关研究综述

欧美国家的学者最先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进行研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一直是旅游社会学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内容,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环境影响和旅游经济影响的认知(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影响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旅游地不同地区、群体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学者通过社会问卷调查了解旅游地居民对某些影响指标的判断,并尝试进行细分和量化旅游影响感知指标,通过多指标分析它们与居民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外研究者研究的案例地涉及城市、度假海岛、海滨旅游目的地等等。

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方面的研究。陆林在对皖南旅游区居民进行较详尽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居民对当地旅游发展的态度。其认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的皖南居民对旅游的态度差别并不明显,共性大于个性。从旅游发展中得到较多经济利益的居民,对旅游发展持更积极的态度的现象已有体现,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态度差异与其从旅游业中的受益程度密切相关。戴凡等通过调查大理古城居民对学英语的态度和掌握英语的程度,研究旅游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影响。王宪礼等对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居民进行调查,从犯罪率、生活水平、文化、不满情绪等方面检测了居民对旅游正负面影响的感知。

21世纪后,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旅游参与主体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展开研究,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卢小丽等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旅游专家的访谈和国内旅游目的地的实证调研,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开发了中国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测量量表。卢松等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王忠福和张利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连市居民的旅游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感知进行了分析。程绍文等从居民的人口属性、旅游环保期望、旅游环境影响感知、旅游环境伦理观与其自然保护态度关系的角度,对自然旅游地中国九寨沟和英国新森林国家公园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刘莉等通过对同里镇居民基本特征、经济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态度和英语学习情况等方面的分析,进行了性别、年龄、学历、从事工作、属地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尹立杰等构建了“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的理论模型,并以安徽省天堂寨景区作为实证案例。地方感较强的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更高的期望,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能力更强;“发展期望”在地方感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影响机制中具有积极的中介作用;社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程度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刘静艳等以广东鼎湖山风景区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旅游经济收益和旅游影响感知对社区居民环保意向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收益并不能对居民的环保意向产生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正面的旅游影响感知正向影响居民的环保意向,负面的旅游影响感知对居民的环保意向存在负向影响。李宜聪等以三清山为案例地,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成本感知、情感性获益感知和物质性获益感知,研究了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结构关系。贾衍菊等在长期跟踪研究“胶东渔村”的基础上,评估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积极影响的感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认同,而对旅游发展消极影响的感知水平明显上升;大多数居民依然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利益分配冲突、旅游产品盈利能力下降、新的谋生机会、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居民参与旅游业热情降低,导致居民“意愿-行为”之间出现较大差距。卢春天等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因子、相关理论的支撑、定量方法的运用及其感知和态度测量量表的发展等3个研究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指出国内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差异与不足。

纵观国内研究,学者多以具体旅游目的地作为调查对象,分析和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行为,方法涉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内容涉及旅游对当地社会影响、文化影响、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但是,以江南水乡古镇为研究对象,单独分析古镇居民对旅游自然生态环境影响感知的研究还较少。

二、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镇区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乌镇同时也是国家5A级景区,集旅游、休闲、会议、娱乐等为一体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老镇区内至今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群,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等景点近20处。西塘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级景区。

乌镇和西塘都位列“江南六大古镇”之中,也是旅游城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乌镇和西塘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1份。同时采用访谈和实地观察的方法,研究古镇居民对旅游环境影响的感知、环境保护认知及反应态度和行为。

三、古镇居民旅游环境认知、态度及行为分析

(一)古镇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在古镇居民的年龄构成方面,35岁至54岁的人数占45、5%,该年龄段所占人数最多。其次,25岁至34岁占21、5%, 19岁至24岁和18岁及以下人数的人数分别占13、6%和10、0%。55岁及以上人数占9、4%。其中,55岁及以上所占人数为最少。这表明,被调查古镇的居民多数为青壮年,年龄结构分布较为合理,古镇充满活力。在文化水平方面,高中及专科水平的人数最多,占31、9%,小学及以下占28、8%,初中文化和专科水平分别占14、1%和18、3%,大学本科占4、7%,研究生及以上占2、1%。该数据表明,大多数被调查对象的文化水平偏低,但人群涉及各类教育层次,这有利于调查和反映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古镇环境保护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在从业构成方面,古镇个体经营户所占人数最多,为44、0%,教师所占人数最少,为1%。经商人员和工人,分别占18%和9%,办公室职员和其他职业均占7、0%。学生、退离休人员、政府人员和务农人员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5%,4%,3%,2%。数据表明,超过一半的古镇居民从事古镇旅游相关的商业经营活动,他们和古镇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是古镇环境的重要影响者。

(二)古镇居民旅游环境影响认知分析

1、居民旅游环境影响的积极认知方面。在被调查居民中,92%的居民表示会支持与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事情,8%的居民表示平时没有支持与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69%的居民认为旅游活动能够促进古镇环境美化;64%的居民认为游客的旅游活动能够改善古镇面貌;超过半数居民认为旅游活动能够促进古镇生态环境的平衡,提升区域景观休闲游憩功能,改善古镇公共基础设施、娱乐设施和自然生态环境。

2、居民旅游环境影响的消极认知方面。通过调查发现,88%的居民认为“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古镇交通、人流拥挤”;有82、2%的人认为“旅游活动的开展会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67、5%的居民认为“古镇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而致使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不同程度破坏”;多数居民认为古镇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而增添的设施与古镇风貌不匹配,旅游活动会造成古镇植被破坏和河流污染,而长期的旅游活动会导致古镇环境恶化,污染加重。认为旅游对古镇生态环境具有消极影响的居民人数多于持积极乐观态度的。

(三)古镇居民旅游环境态度及行为分析

1、多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责任感较强。从图4-3-1中看出,绝大多数居民表示不同意 “大自然有自我恢复能力,旅游活动时候不必在意环境保护问题”的观点,他们表示,对环境保护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基本的环保责任感,他们一定会劝阻破坏古镇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另外,少数人并没有树立相应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多数居民支持使用环保型的景区食品包装袋。从图4 3-2可看出,调查对象在关于景区食品包装袋的种类选择上,绝大多数居民表示为了优化古镇环境,他们不会购买带有塑料袋/塑料泡沫的食品。一部分居民则认为塑料袋更加方便,一般不会拒绝使用塑料袋。

3、多数居民对景区内植物保护意识较强。从图4 3-3中反映出,57、1%的被调查者和40、3%的被调查者分别表示了自己正向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2、6%的被调查者持相反意见。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会尽量不践踏景区内的植物。

4、多数居民对环保类公益活动表示支持。由图4 3-3可知,62、3%的被调查者和34、6%的被调查者对于参加古镇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活动分别表示同意与非常同意,仅1、5%和1、6%的被调查者表示了不同意与非常不同意。可见,大部分古镇居民的公益性环保态度还是很强的。

四、古镇旅游环境提升途径和建议

(一)普及环保宣传与教育,提升不同人群的环保意识

古镇的生态环境和和生活气息,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旅游吸引物,是保持古镇活力和神韵的源泉。原住居民在给古镇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一些环境问题。调查的过程中,尽管大部分古镇居民都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支持环保行动,但少数年龄大的居民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适合的环保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居民认识到古镇自然环境与其经营职业、生活息息相关,自觉保护古镇环境是每一个居民的责任和义务。针对年轻和文化教育较高的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和手段进行环保宣传,并使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针对年纪较大人群,可以通过走访、探望、示范、激励等形式,改变其传统的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习俗,逐步提高其环保意识。

(二)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实现古镇保护与开发均衡发展

乌镇和西塘古镇都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实现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一度成为古镇旅游开发的典范。但也应该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进行修缮和功能布局,警惕古镇的过度商业化对其自然环境带来压力和破坏。例如,对传统建筑、街区、文化遗存进行修缮和保护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商业设施与民居建筑的协调,传统文化与现念的协调,建筑设施与生态自然环境的协调。

(三)加强旅游监管,规范居民商业经营活动

以“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为指导,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加强古镇居民各类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对营业场地、卫生标准、污水、垃圾处理等严格要求,减少镇区内的白色污染和固体废弃垃圾污染。同时,调动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居民中组织环保志愿者队,由志愿者加强对某些游客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导。通过对古镇的居民、商户、游客等的综合规范和引导,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从而大大提升古镇的生态环境质量。

(四)强化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美化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古镇进行休闲度假。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大量涌入的游客使得古镇的基础设施承受巨大压力,因此首先必须对古镇的停车场、给排水、垃圾箱、厕所等环境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合理配备和容量扩充,这是保障古镇环境的必要措施。其次,通过河道清淤、河水治理、垃圾分类处理、增加植被绿化,导览标识艺术化设计等措施,全面提升和美化古镇的自然环境。再次,借助大型会议、节事活动提升古镇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设施的档次和水准,提高游客消费能级,把古镇打造成为生态自然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五、不足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指导古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促进江南古镇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古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重视社区居民的意愿,尊重其主体地位,调动其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和强化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的感知,降低旅游对古镇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感知。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小说的语言艺术(精选8篇)
  • 下一篇:劳动教育特色(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