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7 栏目:写作范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1

大德育;格局;优势

王小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受到极大关注。在国际教育学术界,对中国大德育进行解读的呼声与尝试,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此项工作中,中国或西方的德育理论工作者最苦恼的,莫过于对中国“大德育”这一词汇的翻译。由于中外学者不同德育理念的客观差异或分歧,最终对此达成的初步默契是以汉语拼音的“DEYU”替而代之。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语言学问题,但实质上反映的是国外研究者对中国特色大德育观的初步理解,更反映了对中国教育发展崛起及其价值观特色优势的部分认同。中国特色的德育内容体系是“大德育”格局的特点之一

一、“大德育”格局是中国智慧与

文化传统的教育注解

毋庸置疑,中国智慧所提供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向来强调万事万物之间的和谐。中国古代的学说之所以令西方人心驰神往,也主要是源于他们与自然、生活之间的这种亲密融通关系,儒家和较早的道家及佛家,也较好地继承和融合了这一传统,并均以此作为各自“育人”之本。虽然我们还无法就此确定这或许就是中国大德育之“大”的准确根源,但至少是酝酿中国大德育格局产生的文化影响与环境。

随着对生活的认识逐渐摆脱蒙昧,古代中国逐步从神化阶段进入羿、鲧、禹、黄帝等英雄时代。古典教化中的神灵慢慢地被英雄所替代,开始“传达当时伦理生活的基本方面”,同时也传递教育者对当时生活的价值思考,这种思考还没有界限之分或学科之分。“正如耶格尔(Jaeger)所言,在古代没有‘纯文学’、‘纯伦理哲学’等等的细密分工,一切智慧皆混沌不分”。[1]教育即大德育承载了当时的社会意识教化的基本使命,实现了全部生活、社会实践的价值传递。

中国古典德育内容传递的主要媒介是文学色彩浓厚的叙事性文本。文本记载的是时代对神或英雄的价值崇拜的历史过程,也适时总结了社会人伦关系的规则、准则,成为了当时德育的主要内容。文本在内容处理的方式或结构上,明显表现出德育的目的与方式。比如主要德育典籍“四书五经”对内容的处理路径是:先对生活或自然中存在的现象进行本真地叙述或描摹,后引申到德育的对象或目标上去。例如,《诗经》中的叙事方式“赋、比、兴”,在当代更多地是被看做文学角度的,但实际上从大德育角度看,应该是一种效果不错的教育方式:《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等[2]。

早期中国德育内容的处理方式虽然是诗意化、文学化的,但寓叙事于自然或生活的真实叙述或描写中,自然而真切且富有教化力,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特有的以血亲伦理去想象和处理“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朴素的德育观,这种观念或者也是所谓“天人合一”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影响了之后数千年的中国社会。中国古典德育的内容,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鲜明生动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德育。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多”与“广”,不可能不谓之“大”,但“大”并不意味着“杂乱无章”和“枯燥乏味”。

二、“大德育”格局的形成是中国政治与革命实践紧密关联的真实体现

“大德育”准确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政治教育与革命实践之间的紧密关系,也成为推动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学校德育,主要由以《政治》《思想政治》或《思想品德》等课程为主构成的德育体系呈现,这一传统源于根据地及解放区时期。思想政治课的主要起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对党员和群众进行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和筛选,这种德育在前期主要集中于政治教育,而后期则逐渐转向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或广义的大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相应地,从小学一直开设到大学阶段的大德育课程体系也逐步建立,只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开设的形式有所不同。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与实践中,根据地、解放区根据当时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战争需要,确立了以思想政治为主的德育形式,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德育内容主要由“故事、问答、对比、歌谣、韵文、顺口溜等构成,教材文字通俗易懂,有的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还配上插图,形象生动。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渗透到其他学科,尤其是实践活动中,如“生产劳动、儿童团活动(站岗放哨、小先生教成人识字、拥军优属)等”。[3]这种德育,一方面顺应了现实的需求,一方面使用了以受教育者为本的德育方法,受到当时工农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

诚然,这些内容虽然存在一定的“‘政治口号化’‘对儿童要求过高’‘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太少’等弊端,且在战争环境下内容上也有对礼仪等文明行为习惯即所谓私德不够重视”[3]等缺陷,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将德育与政治教育结合的做法,反映了革命斗争的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不仅成功地宣传了政治主张,吸引和巩固了革命所需要的统一战线,有力地促进了革命成功。这种教育形式和内容基本奠定了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基础和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区别于旧时代的新的科学德育的诞生,以及以生产、生活实践为主要理论基础和方向的、崭新的“大德育”内容的逐步形成。

三、“大德育”格局是中国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的教育表现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转型,这一变化也具体地表现在了教育领域,德育学科的内容演变更为剧烈和明显,但其大德育的特征却始终很明确。从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来看,我国小学围绕思想品德课初步建构了大德育课程内容,而到中学阶段,以思想政治或思想品德课中心的内容开始大大超出狭义的道德教育范畴,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广义“德育课”。中国当代大德育内容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政治学科阶段。以政治思想、理论与体制教育为主的大德育准学科化阶段,表现了新中国建立时期巩固政权的现实需求,是目前大德育格局的奠基时期。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一段时期内中国德育内容的主体。除了早期特殊阶段的需要以外,在某种程度上,无形中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德育的政治观及其教化观的影响。主要内容从教材上看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重新概括、编辑和整理的专门的、学科化的思想政治学科内容,如:《政治》《做革命接班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政治》(早期)或时事政治等;另一种是直接选取经典理论家的原著(选读)作为文本,如《著作选读》《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人民民主》及《共产党宣言》《共青团的任务》《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这种典籍化的政治内容,大都是在学校教育体制受到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比较突出的德育内容。

第二个时期:思想政治学科阶段。大德育内容的初步形成或学科化阶段,表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步入正轨,并走入新的社会全面发展与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社会的主要任务已非政治,这种社会现实的多样化要求反映在德育领域,增加了德育的内容成分。在初中至高中阶段,这一内容增加的变化最为明显:社会教育、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等逐渐融入德育;教材文本中不断出现《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心理健康》《公民》《经济常识》及基本国情学习等新面目。虽然在一段时期内该学科的考试评价中仍将其统称为“政治”,但其内容已明显广于狭义的“政治学”。不过,该阶段德育学科形态仍然是相对独立设置或各自割裂的,内容之“大”仅体现在数量方面。因而我们说,这一阶段的“大德育”格局的内容体系仍处于初步形成阶段。

第三个时期:“大德育”格局的内容体系正式建立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德育要尽快适应并体现这种价值多元的现实与诉求,就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新的德育内容体系。实际上,专门的或狭义的道德或价值观教育内容及其教材体系,早在1960年代前后就已短暂出现或使用过,如全国范围使用的《道德品质教育》,上海市在1980年代初期的道德课(实验)等。由于我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这种狭义的德育逐渐整合了上述两类内容体系中的一些构成,构建起了以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为核心,有机整合社会、经济、公民、心理、法制、国情等部分内容的新的综合的、广义的德育内容体系。这一综合的、广义的德育内容体系在当前教材中的处理方式是,在低年级阶段,以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为主,偏重“道德的或心理健康教育”,从初中及中高年级开始,逐渐转向法律及政治、经济等国情方面的教育。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及新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无论是从外在形态上看,还是从内容实质上,德育课程及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容安排做到了有机整合,强调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或可称为心理学或科学的逻辑)来编排,贴近学生、注重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结构体例有了较大变化,出现栏目式、板块式、开放式设置,而非各自独立成册,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有机统一于文本之中(综合基础之上的学生“生活逻辑”的逐渐突出)。内容之“大”部分都较好地体现在了质量方面,也标志着既是专门的或狭义的、又是综合的或广义的新的“大德育”格局内容体系的建立。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很多国家中,如果没有专门的德育设置,则必然存在大德育内容设置或其他形式的综合体系,像宗教的、公民的、社会的或文学、艺术等其他学科共同支撑着的内容构成。如果有专门的德育课程设置,则又必须面对以其他形式将社会、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诉求整合进专门的课程内容体系中。国外的大德育内容构建以英国的PSHE(个人、社会和健康及公民教育)最为典型,另外美国的品格教育、社会教育与公民教育并行的格局、德国的以政治教育为主的多学科组合状况、法国与新加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中由于人的异化造成的人的片面、畸形的发展,而提出的理想目标以及对未来社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本质设定。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多种阐述,包含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这种协调发展本身就强调了相互渗透、兼容并包的大德育格局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0-31、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2

一、初三思想政治课是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

初三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或课程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少年灌输国民意志,排斥异端思想,把握舆论导向,提供精神动力,促使社会价值观的终极导向一元化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政治价值因此显得尤为突出。今天,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重利性、竞争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传媒极力向中国灌输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这一切使得意识形态与现实分裂所造成的精神危机、价值危机、信仰危机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由此可见,不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政治价值,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重视思想政治课价值,并切实搞好初三思想政治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二、初三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初三思想政治课虽不能说就是综合课程,但它的综合性极强。初三政治知识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经济学知识、哲学知识和政治学知识等。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同时,思想政治课还要重点介绍党和政府所制定的现行路线及重大政策,因而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

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实施以国家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普遍的、常用的文化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教育,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的同时,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的宗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初三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属性和底色。初三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特点代表了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在教育改革中有具重要的价值。

三、初三思想政治课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有其独有的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3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61-05

构建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党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它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为基本特征。而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就要具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处理社会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并能将自身融于社会之中。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初中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最佳时期,高中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当我们重新审视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时,科学规范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寻找中学道德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契合点,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了解中学政治课的现状,并从中发现问题,以便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为学生终生发展把握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观念基础,并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行为规范。

一、调查的内容与对象

根据调查的需要并结合中学的实际情况,在参照已有问卷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制定了教师卷和学生卷两类问卷。教师问卷包括以下九部分测验内容:学科的意义、教学的兴趣与动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学生观、德育实践活动、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学的困惑与经验,共计61个问题。学生问卷包括以下十一部分测验内容:对此课的态度、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评价、作业、德育实践、教师素质、多媒体的运用、能力培养、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共计65个问题。

2011年的8月至11月,在忻州市教育局以及忻州师院支教基地的配合下,笔者利用下乡的机会,与众多的教师、校长以及支教实习生进行了访谈,目的是了解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选择忻州市城区、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代县、五台县、繁峙县、河曲县、神池县为调研范围,对十七所高中、十八所初中的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所选中学,既有农村的,也有城镇的;既有重点的,也有非重点的;既有公办的,也有民办的,并包含所有年级的学生。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发放初中生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61份,有效回收率为97、6%;发放初中教师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高中生问卷155份,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回收率为92、9%;发放高中教师问卷34份,回收有效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为94、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兴趣与动机

调查显示,喜欢思品课的学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5、33%,不喜欢思品课的学生仅占4、67%。选择喜欢的学生大多认为,思品课有助于加快自己的社会化过程,但也有9、98%的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以便获取必要的分数。学生不喜欢思品课的原因主要分为没兴趣(47、37%)、教材枯燥、深奥(43、42%)、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不大(9、21%),没有一个学生将教师水平当做不喜欢该门课的原因。

有80%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有13、33%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仅有6、67%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有85、7%的教师对改革充满信心,并能积极投身于改革之中。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教师都能欣然接受思品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不愿学政治课的原因,有33、63%教师将其归为学科本身的问题,有40、1%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学生个人兴趣所致,还有26、27%的教师认为是此学科在考试和升学中不够重要,以上结果与学生的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从表1可知,关于课程的重要性,有56、58%的初中学生认为重要,而初中教师中认为该课程重要的只占33、3%,教师对政治课的不重视,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对于课程的主要功能,选择能使人变聪明、理智的教师占85、72%,但初中比高中高出15、33个百分点;学生的认识反而较为客观,对政治课比较认可的占到74、35%,不认可的仅占7、23%。对于课程的三维目标,近一半的教师认为能想办法落实;而学生中持此观点的不及教师的一半。认为只在公开课、示范课等特殊场合才能实现三维目标的教师、学生分别占28、57%、48、75%;认为不能实现、仅体现于纸上、形式上的教师、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1、43%和26、85%,但高中与初中相比,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观点上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教学要完成的三维目标都比较了解。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继而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教材内容比较满意,并且关注生活道德事件的占96%,仅有4%的学生极少关注。初、高中教师熟悉教材的分别达60%和79、2%。在教学的设计上,初、高中分别有46、67%和53、85%的教师是按教材的顺序来组织教学的,分别有33、3%和23、08%的教师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处理教材的,仅有21%的教师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比较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为了丰富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有80%的教师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有60%的教师自己购买或订阅期刊;初、高中分别有46、7%和15、4%的教师几乎不读专业刊物,也不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因而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

4、教学方式方法

笔者从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多媒体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讲授法与讨论法是政治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法,选择上述方法的学生占总人数的74%左右。问答法在初中阶段使用较多,几乎没有教师会使用参观法,陶冶法也缺乏有意识的选择,这应该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有31%的学生希望通过活动来学习知识,分别有34、78%和43、1%的初、高中生希望拓宽知识面。

学生不重视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偶尔复习和不复习的初、高中生分别占到41、77%和59、7%,这说明学生缺乏学 习的主动性,道德认识难以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这与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有关。在初中,认为课堂上经常讨论的占48%,其中认为效果好的占32、91%;高中阶段讨论相对来说少了,认为课堂上不讨论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认为经常讨论的仅占27、8%;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讨论,只是听。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只是偶尔讨论且缺乏深度。这可能与考试临近,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有直接的关系。初、高中生能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的分别占62%和43%,二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在课件的使用上,由于高中大多分布在县城,设备配备齐全,一半学生认为会经常使用课件,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缺少设备,无法使用或很少使用课件。由于初中大多在乡镇,条件相对较差,调查显示,有60%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课堂上不使用多媒体或很少使用多媒体,只有14%的学生(属于县城的学校)认为经常使用,这显示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5、道德实践与能力培养

表2显示,有77、65%的师生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62、5%的中学生非常有兴趣参与相关的活动,这说明学生对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在对德育实践活动的选择方面,选时政热点报告的教师占39、29%,选知识竞赛的占17、86%,选社会调查的占14、29%,选辩论赛的占21、43%,仅有一名教师选择了写论文,什么形式都没采用的教师占46、43%,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德育实践活动重视不够。

6、评价

调查表明,有67、86%的教师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重视终结考试和平时成绩的教师分别占21、43%和3、57%,这说明传统的评价观念在教师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只有7、14%的教师选择了其他,这说明政治课教师的素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如有一半的教师曾获得地市级荣誉,有85%的教师获得了县(市)级荣誉,但还没有教师获得过部级荣誉。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比较重视校领导、年级组以及教师的自评与互评。调查显示,只重视终结考试成绩的竟然占一半!在初高中,分别有1/3和2/3的教师认为,学校能够将政治课成绩与晋升职称等结合在一起;有近40%的教师认为,学校在碰到涉及教师个人利益的问题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7、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应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不断成熟的初、高中教师分别占60%和70%,认为自己是成熟教师的占到三分之一。在促进成长的途径选择方面,选择同事间交流的占三分之一,有五分之一的教师选择了培训,选专家指导的占26、7%,选以科研促教学的占6、7%,选自学与反思的占13%强。

8、学生观

教师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认为学生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有93%的教师重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习水平,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但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课堂提问方面,“以问题而问”的初、高中教师分别占73、3%和46、2%,提问好学生、中等生的教师分别占15、3%和30%,没有一个教师会想到提问学困生,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机会的不平等。但大部分教师(28、57%)会根据问题的难度和性质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提问对象。

9、教师的困惑与建议

调查表明,任课教师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现行教材内容过于死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家校合作少,效率低。从经验的角度看,对教师的建议包括: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应多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应尊重学生并平等对待学生,将知识学习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

三、中学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政治课和各学科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调查显示,有74、7%的教师只顾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为学生讲解,除提出几个问题之外,几乎没有运用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学生是默听死记,这种单向灌输和对教材的简单处理,容易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2、教师的政治信仰不坚定,教育理念模糊

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做到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做党的政策的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教育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榜样示范作用。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如果道德认识不到位,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学生对政治课的轻视甚至鄙视。

3、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得不紧密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20%的学校仍在使用旧版政治教材。目前的情况是新旧教材并存,新教材尽管增加了实例资料,突显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实用性,但总体来讲,理论还是偏多、偏抽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不够紧密,致使学生觉得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差甚远,学习动力不足。

4、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无论教材体系怎么改变,仍沿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施教。部分教师不用心备课,不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不注意教学中的启发引导,将教学变为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围着教师转,课堂变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

5、教师的专业素质偏低

调查显示,有近70%的政治课教师是非政治专业毕业的。政治课教师大多由班主任或主科教师(语文、数学等)兼任。因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加上精力不够,致使他们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对重点与难点把握不准,疲于备课与教学。他们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对于教学创新根本无暇顾及,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条条框框,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政治课学习就是背诵条文,并产生了厌烦情绪,使政治课陷入了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6、考试分数仍然是教学评价的标准与航标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偏远的乡镇、农村的状况不容乐观。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由于中考不考政治,致使初中的政治课一直被当做副科,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对其都不重视。有8、6%的学生认为政治课经常被挤占,有23、7%的学生认为政治课偶尔被挤占。考前划重点,定范围,突击背诵,只重视考试结果,初、高中分别有30%和60%的教师认为,考试分数是学校评价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指标,社会与教育管理部门也以此为标准来评价学校。

7、三维目标不突出

新课程一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但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只图表面的互动,这样的教师在初、高中分别占56%和80%。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牵着走,根本不知道每单元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了限制。个别教师只重视能力的培养,却放松了“双基”目标的落实与训练。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意蕴挖掘不够,贴标签现象严重,学生在谈感受与体会时,空泛抽象,不切实际,这些均由教师对三维目标的认识不到位所致。

四、增强中学政治课实效性的对策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在因素来看,与家长的评价、社会各种相关的入职考试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从教育系统的内在因素看,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评价方法、教学方法等有关。笔者主要从教育理念、德育方法与途径、教师素质、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增强中学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明确政治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把握教改的精神实质

党和政府历来比较重视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五育”中,我们倡导德育是灵魂,它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邓小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就思想品德教育做出了重要指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落实相关的文件精神,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它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切实保证中学政治课的有力地位。从学校层面来讲,校领导要有目的地引进专业的政治教师,从师资源头入手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准挤占政治课时间,不得挪为他用;应把政治课的成绩纳入考核范围之内。只有采取有力措施,才会引起教师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从思想深处高度重视政治学科。

2、优化育人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发挥道德教育的整体功效

调查显示,因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的不同,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所不同。学生的一般道德常识主要来自于社会和家庭,有90%的家长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子女。但在当前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情况下,如果不对中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他们便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道德教育不应只囿于学校范围和限于政治课堂,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发挥学校德育

的主导作用。如帮助家长树立“以德育德”的思想,使家长能够以自己良好的品性感染孩子;学校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双方互通信息,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政治课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接受大众传媒信息,将社会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让社会或社区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计划、目的与内容,积极促进个体道德的完善,共同实现社会道德的改善,努力实现“5+2>7”的理想目标。

3、重视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构建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综合化施教模式

应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定期开展专题德育活动。要重视各科教学的思想性,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构建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综合化施教模式,让学生在学校大家庭里健康成长。

学校应利用政治课专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时间保证、教学得法的情况下,迅速促进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及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调查及访谈中我们了解到,通过对教材的几次修订,现行教材无论是从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时代性方面,还是从教材的体系结构方面,都比较受师生的欢迎。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的社会性、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等。政治学科教学目的的实现,仍然要依托于政治课这一主渠道。应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取得党团组织的支持,把政治教育融于学校集体生活、学生活动以及学科教学中,深入挖掘活动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理论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牢记“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哲理,重视学校组织开展的每一项活动,把任何一次活动都作为教育学生的契机,并发挥每个契机的最大德育价值。

4、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动手能力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所谓好方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要借助于备课和设计,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能积极思考,相互间展开辩论,借助不同观点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捕捉学生思想的闪光点,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对于各地的成功经验我们要学习,但绝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从当地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出发,改进教学的方法,要将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并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学生要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原理。通过讨论、辩论与分析,让学生参与其中,他们自然能领会有关的理论及其内涵,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教师素质

几乎每个教师都参加过培训,但教师对培训的现状极为不满,问题主要包括培训的内容与教学无关、学科教学法知识甚少、偏重理论、指导性不强、对教学帮助甚小等。为充分发挥有限的培训经费的作用,教育部门要认真制订培训计划,精选培训内容,从教材的分析到教学的设计,从教学理念的运用到教学方法的创新,要逐一地进行讲解。要让教师感到学有所值,学有所用,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绝不能偏面追求理论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6、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政治课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传统的以考代评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首先,提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同行反馈、督导评价等,从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重视对学生品德和情感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否是一种有效互动,教师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等五个方面入手,综合把握教师的教学信息,把主体性、创造性、互动性、情感性作为中学政治课教学评价的标准,对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改革。

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评价,首先,应允许有个内化的过程,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应强调考试与学生的体验并重,如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及深度等。在初中,应侧重于活动和体验;到了高中,应重视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绝不能在政治课考试中搞“一刀切”和所谓的标准答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形成独到的见解,要能体现出多样性和创新性。最后,可以将对学生的评价权下移,让学生评价更加客观、公正。这需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民主参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润生、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反思想品德现象透析[J]、 基础教育研究,2007(1)、

[2]郑丽花、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 教育评论,1996(5)、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4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的《关于做好2019年陕西省初中学业考试工作的通知》获悉,榆林2019年中考时间:7月4日-5日。具体安排如下:

榆林中考时间安排

(一) 2019年全省八年级学生参加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笔试科目安排如下:

笔试科目为生物学和地理,两科分值各60分,考试时长各60分钟。

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和生物学实验操作,两科分值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

日期 时 间科 目7月3日 (星期三)下午14:00—15:00生物学15:40—16:40地理2019年全省九年级学生参加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笔试科目安排如下:

1、 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共7科5卷。其中,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实行开卷笔试,其他科目均为闭卷。笔试科目的语文为一卷制,其他科目为两卷制。各科目试卷满分值及考试时长分别为:

语文120分,时长为150分钟;

数学120分,时长为120分钟;

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5分),时长为120分钟;

物理与化学合卷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时长为120分钟;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10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40分),时长为100分钟。

2、 201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具体办法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教规范〔2014〕18号)执行,学生实际得分计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分。体育考试成绩满分为50分,其中,体育课成绩9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6分,现场统一考试成绩35分。

3、 2019年初中毕业生参加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具体办法按照省教育厅(陕教基〔2005〕81号)文件执行。日期时间科目备注7月4日 (星期四)上午8:30—11:00语 文 英语学科考试当天,8:25播放英语听力

考试提示语;8:30~8:50播放听力试题内容。

下午14:00—16:00数 学16:50—18:30道德与法治、历史 (合卷)7月5日 (星期五)上午8:30—10:30英 语下午14:00—16:00物理、化学 (合卷)各考点采用“英语听力光盘”或“英语听力U盘”播放英语听力试题内容。从8:25开始先播送提示语,接着播送听力试题内容。

各市、县(区)务必在考前调试好使用“英语听力光盘”或“英语听力U盘”的播放设备,各考点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英语听力试题播送工作。

(二)2019年全省八年级学生参加的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在5月底前进行。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5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班主任工作;德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不仅是对一个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管理,而且还担负着对班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班主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对于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学的目标。

一、建构以《道德与法治》课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

《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当下,我国的初级中学德育工作和内容多而杂,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核心课程,更没有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和目标,那就是德育――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具备合格知识结构、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所以,在德育功能上,《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传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它的德育功能。班主任工作虽然烦琐,但其最重要的职责体现在引导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并把它渗透到班主任具体工作中去,发挥其在班主任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建构以《道德与法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

二、由班主任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新修订的初中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教育主管部门和之前的思想品德教师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是将《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个单纯的学科来对待。科任教师的安排没有选择与学生生活最为密切,对学生心理、品质等影响最大的班主任来担任。教学活动也仅仅限于纯粹的课堂教学。教学的内容往往也仅局限于课本本身的资源和相关观点、知识点。教学方法也多表现为简单的说教、灌输,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乏味。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多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实现。致使本课程的德育功能往往因为不能充分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紧密联系而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无法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越发显得苍白。

所以,笔者认为由班主任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最为合适,最能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作用,也最能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如果班主任担任《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就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内容进行班级管理、开展德育工作。如班主任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学习伴我成长”等相关知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找到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生命的思考”、“正确认识自己”、 “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交往的艺术” “诚实守信”等相关知识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样既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任务,又完成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三、从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获取思品课教学更为鲜活的实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

一、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课程不同,基础理论多、政策性强,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以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当中,往往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基础理论知识,再画出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教学的形式,不仅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还不容易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课程教学的成效,对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虽然当前阶段在教育整体中已经不断地推进新课改,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有些教师教育观念没有更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部分教师会不自觉地采取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而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同时教学中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理论教学,即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原本地再读给学生听,以此来帮助学生接受各种知识。这种最终为了应付考试的教学,教学手段十分的单一,同时也相对地更加形式化。最后,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脱离。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会设立相关的教学目标,以此来确定大致的教学过程。但是部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出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相互脱离的情况。

(二)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学生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时间不多。由于初中课堂所开设的科目众多,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便会对科目进行主次轻重的排序,而部分学生不约而同地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重要,学生对待该课堂的态度便是考前突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则更注重于理科方面的学习。第二,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兴趣。由于课堂的教学基本上都是理论方面的教学,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之上提不起兴趣,便很容易出现学生走神、开小差或者是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的现象。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教学案例的作用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需要以“讲读”作为核心,这样一来,完全忽视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僵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吸收以及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通过法治案例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进一步地引导他们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并且可以想到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扎实,对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二)发挥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我国新课改明确“以生为主”这一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出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诚然,与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创建出以生为主这一教学的课堂,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紧跟教学的内容,适当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进一步地引导出学生结合案例展开思考活动,解答法治案例背后所包含的相关法律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充分获得发挥,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具有积极作用。

(三)现代教育媒体融入,促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与以往传统单一课程教学模式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形式优势明显,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相关视频教学的案例,可以有效加强教学感染力,进一步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在这一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教师往往精选较为良好的法治案例,以艺术化处理的形式,有效地增强教学课堂的感染力,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四、选取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一)具有明确的是非立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以及高尚情操,进一步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法治的观念。因此,在选择相关法治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教学案例还需要充分展现出来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慢慢地培养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准确地判断什么事情是错的、什么事情是对的。只有拥有清晰是非立场的法治教学案例,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到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贴近实际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就是为了指导学生日常的行为,进一步地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于此,初中教师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需要注重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案例当中涉及的情景,应当和初中生周边生活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案例教学主要的作用是通过他们熟悉场景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和课程教学的理论有机结合,从而更快掌握课程教学的内容。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当来自日常生活,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况。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才可以真正掌握运用到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地解决生活问题,以此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适应时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也会做出一定的改变。日常生活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变化,从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基于此,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当备好教学的案例,紧跟时代步伐,按照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真实情况的变化,进一步地做出来相应的调整。教师随时关注周边发生的事情,通过提炼,与课程教学的理论有机结合,作为新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充分地了解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而指导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案例运用注意点

(一)精选案例,紧扣主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有效运用到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就是选择能够与知识相关的教学案例,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导入的案例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探讨,但是最终的目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进而把知识内容能够内化,进一步地升华为学生自身的精神品质,更好地指导行为的实践。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还需要考虑初中生实际学情以及日常生活。一般来讲,案例主要分成综合性、描述性、专题性以及分析性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按照相关知识做出来适当调整。譬如在上文当中提及,案例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够仅仅表现为文字方式。案例搜集的路径也具有多种形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一定的时效性,需要适当地引入到社会热点的话题为教学案例,例如,在我国现代信息化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选择法治案例的路径非常多,可以结合到网络资源进行筛选,也能够融入央视法治频道进行筛选,譬如《庭审现场》《普法栏目》以及《今日说法》等,教师需要有效结合电视的频道,进一步地选择出来适合的一些法治案例。教师在精选教学案例过程当中,需要深入了解一些法治案例的原则,譬如,启发性以及典型性等,为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铺垫一定的基础。基于此,使用好教学案例法的首步就是需要教师精心选择紧扣主题的案例。

(二)授课实施案例教学法

1、通过教学案例,设置相关问题

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烘托气氛,创造教学的情景,以更加灵活的形式,把教学案例充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为引导其自主地进行思考,教师在呈现案例时,需要结合其本身与课本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师生互动过程当中,来思考老师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初中教师在教学“以礼待人”这一内容时,应该对课程教学情境进行设置,即“谁是店长,谁是店员”,小闽、小芳在逛街,他们进入到一家鞋店,小芳喜欢上一双布鞋,因此,她喊住店员帮她拿下来,想要试一试,之后她感觉小了,就问店员能不能换大一点的吗,店员小华看了小芳一眼,态度不好,说道“没有”,这时小闽说“可以找一找吗”,店员小菊却说“没有就是没有,不买就算了”,因此,他们两个人都非常不高兴,于是找到店员评理,这时一旁站着的店员小梅朝这边走过来,并且端来两杯茶水,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发现本店已经没有货了,其他分店还有这双鞋,说道“为表达歉意,为您打六折,请您稍等片刻,这边会派店员送来”,于是两人等一会,拿到鞋就走了。初中教师在讲述完此案例后,说到这三名店员,其中有一位就是店长,于是问学生问题,“他们几个谁是店长,谁又是店员呢?”学生经过激烈探讨之后,回答“小梅是店长”,紧接着老师又会提出,“为什么小梅就是店长?”然后他们经过讨论之后,有的学生答道“小华待顾客不够礼貌”,有的学生答道“小梅能够以礼待人,才能够有顾客买鞋子”,老师笑着夸奖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家都对,非常棒”。这样一来,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兴,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以疑问形式,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2、通过案例,树立法律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初中教师在教学“预防犯罪”这一内容时,需要运用到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例如民警侦破一个盗窃犯罪案,犯罪团伙是四名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岁、最大的为十三岁,他们一共犯案四回,总计盗窃八千元,案发的原因是这四名未成年由于嘴馋想吃东西,然而没有钱,商店老板又不卖,他们就商量去偷一些东西。被民警带入派出所后,四名未成年人还没有意识到犯罪行为,一会看桌子上摆放的东西,一会相互打闹。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按照出示的案例,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什么是犯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从而让他们能够树立法律意识,做具有责任心的人。

(三)关注反馈,及时评价

案例教学法,重在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在思辨过程当中可以达成基础知识的习得。在学生能够思考某一个案例时,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能够比较清楚地感知学生思想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还应当注重学生所反馈的法治案例,在他们对教学案例本身产生疑惑时,教师应该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最重要的是应当全面地看待学生在自身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变化,当学生对教学案例产生错误理解时,教师不应急于否定学生,而是应当循循善诱,学生思维的演进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及时而积极地引导。因此,“关注反馈,及时评价”是成功运用案例教学的必经之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有效使用案例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案例教学除了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法治意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应该根据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地选择出能够贴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法治案例,从而展开教学活动,发挥案例教学在提高课程教学成效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芸,袁成,卢志、道德与法治学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A市调查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6):90-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6,1、

[3]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项贤聪、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11):62、

[5]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6]王文喜、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7(10):70、

[7]马玲格、以情激趣,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6):24-25、

[8]李学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7-88、

[9]王忠东、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0):147、

[10]骆瑞珩、新变化引领新探索:统编初中《道德与法制》教材浅析与教学建议[J]、中外交流,2017(36)、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7

■中考科目、时间、总分均有增加

新出台的中考方案继续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办法,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考试总分共计750分,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体育,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共8门。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6科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两种形式,体育考试采用现场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考试科目的分值也有所变化。语文、数学试卷总分由现在的各130分调整为各150分。英语考试总分由110分调整为130分,其中闭卷笔试部分为10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部分为30分。物理与化学分卷考试,物理试卷总分为100分,化学试卷总分为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总分各为50分。体育考试总分由30分调整为40分。

随着考试科目增加,文化科目考试时间也随之延长,考试日期由原先的6月16日、17日两天调整为6月16日、17日、18日三天。其中,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英语(100分钟)、物理(100分钟)、化学(100分钟)各安排半天,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门科目安排半天同场分卷进行(共120分钟)。

■计分科目增加,学校向课堂要效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与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并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关。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等,无锡市及时跟进调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

新方案重视培养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继续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操作考查和初二阶段信息技术、生物、地理等学科考查外,明确自2020年起实施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该测评成绩合格作为初中毕业的标准和升学的依据。此前曾提过,2021年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科目纳入初三学生中考计分科目的安排则不予执行,2021年参加中考的学生依然执行现行中考方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篇8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兴趣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以帮助学生树立基本的道德知识,形成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的价值观为主要任务,因此,这门课程对初中阶段思想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调研发现,任课老师依然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以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对学生们进行单向知识灌输,在对学生的课下反馈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厌倦这种沉默的课堂,认为自己在学习中受到的压抑要比获得的快乐多,思想政治课程表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值得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警惕[1]。并且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忘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任务,将思想和道德教育课按照单纯的知识理论课进行讲解,课前备课、讲授方式、课下考核均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特点,在缺乏学习兴趣的状态下指导学生高效的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不仅违背了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不利于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新要求,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习兴趣迫在眉睫。

一、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用乐趣唤起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才是现代教学理念的科学表达。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任课教师放下自己的身段,有意识并主动地走向讲堂,走近学生的世界,创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课程就是对学生思想的一种塑造,采用简单灌输的方法是不能对学生思想产生深刻触动的,任课教师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思想上贴近学生,在语言上温暖学生,让学生对于影响自己思想发展的因素放松地敞开大门,促进学生乐意倾听教师的谆谆教导,才能真正变知识的传输为思想的熏陶。任课教师要以树立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为教学宗旨,在课堂上善于给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倾诉的实践,教师乐于为任何思想的萌芽进行催化和修剪,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喜欢任课教师,才能喜欢任课教师上的课,才能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蓝本,而是跳出教材,建立新的思想交融的平台,才是当今初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新出路。

二、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思想政治教学

当代的初中学生对传统的“粉笔―教科书―教竿”教学工具已经不再感冒,他们平时接触更多的是电子产品和影视艺术,因此,这些学生更容易接受视觉上的、动态的画面,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剖析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调动一切教学技术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真正使思想政治教学在绘声绘色的情景中达到锤炼思想,塑造品质的目的。例如在讲授《生命与健康的权利》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网络的手段下载学生比较熟悉的《今日说法》中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做这个节目的小嘉宾,对节目中出现的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和是非判断,让他们自己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处理,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既可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可信度[2]。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自行调用网络资源,学会利用网络技术来搜集有关思想政治教学的案例,然后将材料带进课堂,与同学们一起交换、分享,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来学习政治常识和道德准则,这样既可以加深记忆,也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三、让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初中思想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一个特点在于,它完全是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它的所有内容都是平时生活现象的简单概括。这就要求我们任课教师千万不要将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不仅在教学中体现生活,更要在生活中组织教学。比如在讲解《校园美德》一课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录像机在学生清晨入校的时候,拍一段简易的DV,拍下不同学生在面对校园里丢弃的一张废纸时的不同举动,然后在课堂上向大家进行播放,影像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思,因为其中可能就有在座某些同学类似的身影,通过引起行为的共鸣让大家对校园公德进行概念定位和行为归类,也通过道德反思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种直观教学法既可以达成课程教学目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解,驱使学生把该课程看做生活的必需品,告诉学生只有认真学好这门课程,大家才能避免公共场所因失礼而带来的尴尬局面。任课教师也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在社区里,在广场上,在景区中搜集不文明的行为和举止,鼓励有条件的同学也拍成视频或照成照片,加强正反两方面的对比,在比较中找寻道德的踪迹,既丰富学生的课下生活,将学习与休闲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提高学习兴趣。

四、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在合作中培养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言语机能发育的黄金时期,大多数的学生喜欢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各种讨论,以满足自己语言能力增长的需要。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大面积增加讨论环节,在深刻的讨论中让学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强对道德知识,政治常识的理解力和辨析力[3]。对于讨论的形式我们建议以小组讨论与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思想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到,政治课程的讨论有利于开辟多元的问题视角,使学生体验到不同层次的,不同水平的道德认知,丰富学生的道德视野,延伸学生的感知深度,促进课堂教学的梯度化,增强道德矛盾的凹凸感。

综上所述,兴趣是实现教学的第一要务,思想政治教师要牢记“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教学原则,用兴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变呆板教学为弹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周怀玉、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培养策略[J]、成功(教育版),2009,3(1)、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市场监管指标(精选8篇)
  • 下一篇:学校秋季期末散学典礼讲话稿(精选4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