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集体经济的性质(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8 栏目:写作范文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1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所有制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集体所有制,农村以生产队为基础,生产队、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农村非农产业比重很小,主要是行政组织主办型企业,如社办、大队办企业和一些合作组织。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以农户独立经营为基础,集体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制、个体、私营等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还存在很多问题,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过分强调公有制数量比重,不善于利用所有制的多种财产组织形式。长期以来形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就是公有制经济数量要占优势的观点,时至今日仍然根深蒂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这是不能动摇的。但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主要体现在数量比重上,也不是要求每个乡、村必须以公有企业为主体,而主要应该是体现在素质上和经济的控制力上。再者,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所有制不仅是“一大二公”和几乎清一色的公有制,而且微观经济组织是纯而又纯,所有制实现形式十分单一,所有者、企业主、经营者三位合一,没有任何产权关系的分离。这种做法不仅使公有制经济本身的弊端更加突出,而且阻碍多元化主体的形成,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采取政府所有制。时至今日,农村微观层面的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集体经济的经济性与社区性合一的组织结构特征,也没有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完全独立于政府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同一个“社区共同体”,政府以所有者的身份直接进入干预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缺陷: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为具有多元化目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可能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单纯以赢利为目的,必须要为社区内的成员提供各种经营服务,还要把谋取社区成员的就业机会和福利最大化列为重要的组织目标。同时,也容易造成官商勾结,官僚腐败等行为发展。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模糊,政企不分。作为拥有集体资产控制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本身,或人有其自身的利益目标,所采取的行为不一定符合全体社区成员的利益要求,往往容易造成人利用对资产的控制权索取剩余的行为发生。社区政府为了维护本身利益也会采取保护社区经济组织的产品市场,垄断生产要素来源,从而造成市场分割、封闭,不利于开放效应的增大。

(三)农户经营独立型耕作制度是一种不完善的产权制度安排。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承包土地,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劳动成果按照“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余下的是自己的”原则进行分配。这种制度安排相对于传统体制下的耕作制度安排来说,使农民切身体验到自己能够对土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而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农业劳动生产力因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社会化和市场的国际化,这种制度安排的缺陷开始显现。由于土地不属于农民所有,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是按人均分配承包地且几年一变,因此,农民只能通过对土地的更多使用,取得更高的收入。于是采取不讲投入、只图索取,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可见,农户经营独立型耕作制度是一种不完善的产权制度安排。

(四)农村私营制企业规模小、产权单一、管理家族化。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非公有制企业获得迅速发展。事实证明,私营企业在增加就业、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发展生产力以及推动市场化进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私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有的区域农村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而且由于我国私营企业是在特殊的体制环境下成长来的,当前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一是产权制度的缺陷。虽然从理论上讲,私营企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产权明晰,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环境和政策,一些私营企业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获得较好的声誉,避开不必要的纠缠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红帽子”和“挂靠”等方式,来掩盖其自身的性质,使原本清晰的产权关系变得混乱,造成投资主体不明确和其他许多弊端。二是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手段落后,大部分私营企业采用的是落后封闭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三是私营企业普遍技术层次较低,企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经营分散;经营理念封闭,协作意识差。四是人才素质较低,缺少具有现代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理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素质人才。因此,创新非公有制企业的组织制度是我国入世后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五)外资进入农村产业壁垒较大。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仅靠本国的资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引进外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当前,外资进入农村产业尤其是农业的壁垒较大、门槛太高。进入壁垒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产业尤其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外资进入成本过大;二是由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等改革滞后,外资进入的制度壁垒过大。正因为存在上述两方面的原因,虽然我国政府也鼓励外资投资农业,但收效甚微。

二“入世”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一)适当缩短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战线,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制度。

“入世”后,我们要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确定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该定位在为农村市场化和产业的发展发挥导向性、服务性、基础性功能。为此,必须深化乡镇集体企业改革,农村集体经济要进一步退出一些适合个体、私营投资经营的生产领域,要把重点放在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金融、市场信息、法律咨询、教育培训、购销流通等服务的领域,同时,要对现有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推动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根据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实际和集体经济组织应起的作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主要采取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因为,合作经济组织是由社区社员遵循自愿、平等、自由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其基本立足点仍然是为社区成员提供服务。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至今仍然没能成功地转换为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差距就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称不上是一个为集体成员完成各种交易提供服务的组织。而要完成这一结构性转换,首先要与社区政府分离,然后根据合作组织成员的交易需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

当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否完全向合作经济组织转换,并不单单是微观层面的事情。信用与流通服务是合作经济组织的两大基本功能,却受到现行政策的诸多制约。在信用方面,国家至今为止对农村金融仍实施比较严厉的控制,限制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至于现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虽然逐步形成独立经营的格局,但越来越成为一个没有合作内容的正规金融机构。在流通方面,像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一直保留着相当程度的部门垄断。这些部门都是国字号的,又有长期的垄断地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根本不可能与它们进行竞争。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是与政策因素的影响分不开的。只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才能使集体经济组织转变为规范的、符合农民需要的合作经济组织。

(二)创新农户独立经营型耕作制度,重塑农业市场主体。针对农户独立经营型耕作制度安排的缺陷,中央又做出了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制度安排,而且到时还可再延长30年,以激励农民对土地增加投入的积极性。这实质是对农户经营独立型耕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入世”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社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农户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要具有长远发展的动力,农地产权制度必须要进一步创新,要在实现农地双层所有制(农地最终所有权为社会所有,经济所有权为业主所有)的基础上,建立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推行法人农场制度,从而实现由农户独立经营型农耕制度安排向具有社会化、具有土地经济上所有权的法人农场制度转变。这是因为,在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塑造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然而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市场主体必须是财产主体。农民如果没有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就不可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果没有明确的土地产权界定,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就不可能实现。

(三)推动私营企业制度创新,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没有一定的量就没有一定的质,但单纯量的优势并不一定具有质的优势。质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属性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技术构成和科技含量、经济的整体素质、规模经济、资本的增值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2

【关键词】:集体建筑企业;建筑业; 农村; 城乡

中图分类号:F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25-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集体建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取得重大突破和辉煌成就,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回顾改革历程,总结改革成就与经验,对于促进集体建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推动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集体建筑企业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前三十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几经挫折,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建筑业拾遗补缺的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984年国家实行"允许集体和个人兴办建筑业"和"民工可以进城"之后,建筑业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迅猛发展,成为建筑业的主体力量。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发展到95956个,其中国有企业9650个,城镇集体企业29872个,以集体经济为主的农村建筑企业51939个,城乡集体企业合计81811个,占建筑企业总数的85、 26%;1997年全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349万人,其中国有企业828、 6万人,城镇集体企业1148 、2万人,农村建筑企业1372、 2万人,城乡集体企业合计2520、 4万人,占建筑业从业总人数的75、 2%,比1978年增加4、 1倍;1997年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462、57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完成4526 52亿元,城乡集体企业完成7261 9亿元,占58、 27%,比1980年增长56、 6倍。1997年全国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244万平方米,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8507、 3万平方米,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39859、 3万平方米,占64 、04%。在建筑业比较发达的一些省份,集体建筑企业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按完成总产值和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城乡集体企业合计完成数占全省总数的比例,江苏省为90%和93%,浙江省为84 、3%和92 、4%。尤其令人瞩目的经济特区深圳市,全部新建房屋的70%、高层建筑的60%是城乡集体建筑企业完成的,而在国有企业完成的工程中,也离不开集体建筑企业的合作。集体建筑企业总体实力明显增强,为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打下了基础 现在,集体建筑企业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国有企业,而且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工程质量、经济效益诸方面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过去只能盖一些低矮的平房,现在有相当多的企业具备了承建高大难新工程的能力。企业实现利润、上交税费及企业自身积累都赶上或超过了国有企业。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 润总额109、 92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实现75 、56亿元,是国有企业16 69亿元的4 5倍,占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的68 74%;1997年全国建筑业实现利税总额381 58亿元,其中仅城镇集体企业就完成199、 57亿元,比国有企业的144 、19亿元多55 、38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的52 、3%。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通过企业自我积累,到1997年城镇集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净值785、 53亿元,比1980年的10 、3亿元增长了75倍,家底明显增厚。企业的资质等级大幅度提高,到1997年底,全国集体企业绝大多数都获得了四级以上的企业资质,其中获得一级企业资质的近300家,还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企业集团。如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公司,原是一个农村建筑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不仅股票上市,而且在1998年9月收购了重庆市一个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开始了面向全国的资本扩张之路。集体建筑企业广泛吸纳城乡劳动者就业,为社会稳定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我国曾出现三次大的就业压力,都是主要通过扶持和发展集体经济而缓解的。据统计,安排知青就业的第一个高峰期1979年至1982年,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安排就业107万人,占同期全国各行各业安排就业人数的六分之一。第二、三次就业高峰期,城镇集体建筑企业又安排了948 、1万人。农村建筑企业的发展更是为大批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就业出路,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1985年,农村建筑企业从业人数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达到1170 、17万人,到1997年又增加到1372、 2万人。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建筑业发达的省份,建筑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例已超过10%;许多市县财政收入的30%和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建筑业。全国不少乡镇企业都是依靠建筑业起家的;整修水利、兴办工厂、发展教育、修路架桥等造福后代的事业,也都依靠建筑业。山东省桓台县有两个41%长期引人瞩目。一是建筑业从业人员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41%,二是全县人均收入的41%来自建筑业。因以工补农,建筑业的发展又促使它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由建筑业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遍布大江南北,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建筑企业创造的劳务收入,1992年就达904 1亿元。在这种收入中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仅"七五"期间就达60亿元,河南省林县十万大军下太行,十年带回劳动收入30亿元,有利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集体建筑企业率先进入市场,推动了全行业改革与发展。建筑业是竞争性行业,也是国家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的行业。而集体建筑企业又以其自身性质、地位和特点,较早离开"市长",进入市场,从而锻炼了在商海中游泳的本领。当国家逐步调整计划与市场关系,出现开放的建筑市场以后,他们"驾轻就熟",率先挺进,主动降低工程标价,不取远征费,不要搬迁费,以致迫使一些包袱很重的国有建筑企业大声疾呼:我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早在1985年至1987年全国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中,三分之二以上被集体建筑企业夺走了。市场经济这所大学校,进一步增强了集体建筑企业的搏击能力,经受了建设规模多次起伏的考验。在治理整顿中,它们不惧政策"倾斜",任务不足就发展多种经营进行自我调剂,保持"东方不亮西方亮",较少出现"下岗"待业问题。1990年全国有500万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离开城市和工矿区,回归本乡水利、农村建设工地,又活跃了另一个市场。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漯河东风建筑公司甩开"铁饭碗",不开"大锅饭",实行"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机制取得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河南省获嘉县育新建筑公司实行资产股份化,河北省藁城建筑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开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先河,也引起全行业的高度重视。这期间,集体建筑企业进行的集团化以及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基本上都走在了全行业的前面。集体建筑企业职工物质生活显著改善。

随着集体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办公环境和职工生活都有较大改善。多数企业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不少企业建成了花园式的办公区和生活区,企业形象与传统的建筑公司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二、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为稳定我国建筑业乃至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 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 首先要认真总结前三十年发生的两次所有制结构大改组,搞升级过渡,追求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纯越好,"遵国营,排集体"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清理"左"的思想影响,为集体建筑经济争取生存的权力,使它在建筑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积极落实"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的政策。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据集体建筑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紧紧抓住以变官办、官管、官有为民办、民管、民有这个中心,解决归还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管理民),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问题,发挥集体建筑经济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 必须坚持集体建筑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 集体建筑经济是以集体建筑企业的形式实现的。抓住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也就抓住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改革始终是集体建筑企业前进的原动力。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集体建筑企业的实践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集体建筑企业就是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靠改革才发挥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这一生产关系所包涵的潜在优势。集体建筑企业的改革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且要不断进行深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调动广大集体职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

(三) 必须坚持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既是十五大提出的新命题,也是对过去所有制问题的科学总结。二十年来,对集体建筑经济的实现形式,不仅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也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既有集体建筑企业,也有由此派生出来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多种内容、不同深度和范围、个人和经营班子的承包制、租赁制等。不拘一格,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什么办法都可以试验。广泛的试验,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股份合作制即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得到普遍认同,显示出集体建筑经济的无限生机、活力和希望。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都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建筑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 必须坚持不断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 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广大集体建筑企业,要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地全面地提高其整体素质。首先是加大推进科技进步的力度,制定科技进步规划,明确科技发展目标,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其次是实施全方位的人才培训计划,开发智力资源。集体建筑企业中相当多的单位已由人海战术转化为人才战术,启用和招徕能人创新,培养和造就经理人才。集体建筑企业的经营者,已经有相当多的人经过培养和锻炼,具有了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水平。凭着"一把瓦刀"创业的历史,即将过去。

(五) 必须坚持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 中国集体建筑企业协会及各级地方集协,坚持双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动企业深化改革,研究集体经济的一些特殊问题,以及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集体建筑经济得以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1985年,根据主管部门开展初级岗位培训的部署,组织编写了经理、质量安全、财会等五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教材,并组织上百万人参加培训;1987年,围绕"三制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由主管部门印发各地参考;1989年,提出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的实施集体建筑企业战略转变,由量的扩大转为质的提高,也为主管部门和会员单位所接受;1991年,受建设部委托,完成了集体建筑企业施工员、预算员初级转中级岗位培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任务,并组织六个培训中心广泛开展了培训工作;同年,制定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等六个文件,在集体建筑企业中广泛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集体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各级集协在维护集体建筑企业合法权益,收缴工程欠款,减轻企业负担,明晰产权制度,以及宣传、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以其特有的敏感性和针对性,广泛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活动,得到多方面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各级集协的活动方式,做到了既有独立性,又不越位,而且与主管部门紧密结合,发挥了协会的独特作用。

三、集体建筑经济所以能够蓬勃兴起,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民意,合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别指出: "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并且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分"。这就为公有制的改革以及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从十五大总的精神看,国有经济要抓大放小,实施战略重组,而公有制中的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则要有一个新发展。这就是说,国有经济的重组,混合经济的出现,不是淹没了集体经济,消灭了集体经济,恰恰相反,是加强了集体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对于劳动密集占主导地位的建筑业来说,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将甚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集体经济同国有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相比,在建筑业必将有更快的发展。从十五大精神看是如此,从经济上分析也是这样。发展集体建筑经济国家不投资,反而在依法纳税中得到好处; 若发展国有建筑经济,国家财政对每个新增职工至少要投资15370元(按1997年统计,国有建筑企业每增加一名职工,国有资产要负担12000-16000元)。 试想,如果国有建筑企业少增加1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153、 7亿元,如果少增加500万人,国家就可能节省768、5亿元。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天文数字。

现在,集体建筑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在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它是生产经营的主体,拥有与此相适应的权利。企业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用人制度、内部分配、机构设置等,都由自己决定,较少受外界干预。当国家调整建设规模后,集体建筑企业立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转移,随之调整生产和队伍结构,很快就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较少出现经济亏损和职工下岗待业的现象。 在今后一个时期,集体建筑企业在建筑业中的主体地位必将日益显露出来。已经呈现的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上升,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下降,集体经济所占比例上升的趋势,符合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导向,将不可逆转。各有关部门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对它的领导只能加强,不可削弱。集体建筑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自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国家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项大战略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政策。国家经贸委设置了中小企业司,专司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组织领导上予以加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设置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以中小企业为对象安排了专项贷款,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国务院从财政中拿出10亿元作为资金建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银行配套20亿元科技开发贷款,用于鼓励中小企业创新项目。所有这些,对于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两大宏观目标的实现,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对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建筑业来说,加强对它的领导尤其显得重要和迫切。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3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 内部审计 思考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土地集体所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各类经济组织中的一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在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中的作用及其实现途径、措施,对于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良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的概念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指农经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运用审计的方法技术,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活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按照审计分类,它属于内部审计的范畴,主要是镇、街农经部门对农村集体经济实施的审计。

二、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集体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部分村组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资源、随意吃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财务管理混乱和乱支滥用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组织内部管理能否高效有序进行。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能够发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良治。

(三)有利于规范村干部行为,促进其勤政廉政尽职尽责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惩治违纪违规行为,能有效增强村干部的财经法纪意识,促进其勤廉履职,尽职尽责,增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三、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立的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法律法规较多,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法律法规,仅有属于部门规章的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法规级次和效力较低,各地农业主管部门也未颁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实施细则或操作指南等,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不平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审计覆盖率低,少数经济较发达、镇街党政领导重视的地方开展得较好,多数地方工作较为滞后,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开展,镇街农经部门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机构不独立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由各级农经部门承担,主要由镇街农经干部实施。机构改革后,镇街农经干部划入农业服务中心,特别是农村集体财务实行“村财民理镇代管”的管理模式后,这部分人员又在从事农村财务的记账管理工作,有时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审计结果也没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四)审计质量不高

目前从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体是镇街农经干部,他们是兼职从事审计工作,由于时间、精力的局限和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审计工作中存在随意性大,不够规范,审计方法和深度往往达不到要求,存在审计欠深、欠细、审计质量不高等问题。审计结果难以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甚至出现审计走过场的现象,损害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其权威性。

四、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审计,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制度化

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立法工作,既要制定出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也要制定相应的审计实施细则、办法或操作指南,从制度上对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解决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级次和效力较低的问题,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目前法律法规依据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可成立由纪委、监察、审计、财政、农经等部门组成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管理,把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纳入对农村工作部门和镇街党政机关的目标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其抓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积极性。

(二)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轮审制度

实行农村集体经济轮审制度,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也是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每3~5年全部轮审一遍,对收支规模大、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提高审计频率,做到审计监督无盲区。

(三)切实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程序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规定的范围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按照轮审制度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计划管理工作,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做好审计项目的中长期计划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衔接。同时,通过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制定具体审计实施方案,增强实施方案的操作性、针对性。审计记录和有关证明材料要有规范的文书格式,审计报告要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除涉及商业秘密等不宜公开的内容外,审计结果应向被审计单位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公布。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4

关键词 产业集聚;循环经济;“3R”原则;互动;自主技术创新;耗散结构

中图分类号 F121、3;O41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166-07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产业或某几个产业及其在价值链上、物质流中相关的支撑企业在一定地域内高密度地集聚乃至聚合的过程。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造就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融合,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产业经济活动上。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业集聚显著的地区,无一不是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地区。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倚重的恰恰是数量庞大的产业集聚。然而,近几年来,高度密集的产业集聚地区由于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增势强劲,频繁出现了能源全面短缺、土地资源强约束、水质性缺水和民工荒等突出现象,表明产业集聚的可持续性问题有所显现,也表明依靠高消耗、高污染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要彻底摆脱现实窘况,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去触发产业集聚系统的建设性力量,推动现存的产业集聚系统向产业集聚生态系统跃升,促进其持续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尤为关键。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约束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把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必须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必须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理性选择。笔者认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和特定的制度安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在产业层次,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每一个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本文将对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关系及互动机制进行研究。

1 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

自然界在上亿年的演化中通过精密高效的分工,形成了囊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大种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营养物质在闭合式的循环中得到高效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为产业系统提供了可模拟的物质循环模式。

人类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由社会分工细化逐步形成了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是,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系统运行依赖于过度利用甚至滥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和废物吸纳功能,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表征,产业系统自身不循环、不利用,缺乏“分解者”,庞大的物质代谢规模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好物质循环,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

冯 薇: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特征明显,资本密集型产业增长快而比重大,经济增长靠偏高的投资率拉动,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原材料工业和一些加工制造业增长速度快,导致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强约束。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我国电力消耗大、煤炭消耗多,我国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大量出口产品的同时,也承接了这些产业消耗的资源负担,承接了这些产业在生产中的污染排放。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2-2004年分别为每万元1、30、1、36、1、43 t标准煤,2005年与2004年持平。2006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下半年才有所回落,2006年全年下降1、2%,尽管如此也没能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的约束性指标。

总之,已经形成了一种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低成本竞争优势基础之上,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竞争优势会消耗殆尽。近些年来,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总体成效并不十分显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微观层面逐利、缺乏社会责任的原因,也有宏观层面制度缺失、规制不力的原因。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产业经济活动中资源与环境要素的“价格失灵”普遍存在,要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变成各级政府的实际行动,的确是“知易行难”之事。

我国的产业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我国在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更加迫在眉睫。我国的新型产业体系必须具有生态化的基本特征,这样的新型产业体系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它追求低投入下的高产出,高效、集约、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它追求低排放下的高附加价值,把产业运行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前提下增进经济绩效,达到产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在我国现阶段被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而提出。

产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的主要组分,我国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在生产领域,依托在产业层次。我国循环经济现阶段是一个产业问题,清洁生产,达标排放,产业链延伸和废物利用等等,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提出的一项挑战。循环经济主要着力点在过程控制的动脉产业,当然也要逐步发展末端控制的静脉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我国的新型产业体系是循环经济的重要依托。新型产业体系一定是环境友好型、生态化的新型产业体系,每一个层次的产业生态系统都构成循环经济的物质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把产业系统作为子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增大物质流和能量流在产业系统内部的循环流动,将产业系统不能循环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再生能力阈值内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大循环。

皮尔斯和特纳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型,将自然循环物质流和产业循环物质流都看作是循环经济的内容,这显然是个大循环的概念。自然环境有为生产系统提供资源投入,吸纳开采、生产和消费各环节所产生的废物,以及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慰藉等效用的直接来源三种经济功能。产业活动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些功能,在其可恢复限度内提高产业经济活动的效益。

循环经济把物质流和能量流在产业系统内部及其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流动视为生命第一线,它通过重构产业经济流程,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只关注货币流而不考虑物质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循环经济的最终实现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建立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功能完善的,能促进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经济大系统内高效循环和流动的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这个功能体系和物质载体就是产业生态系统(体系)。而产业集聚系统则更具载体优势。

2 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互动关系

2、1 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其首要原则是减量化。减量化原则作为源头控制方法,意旨从资源开采、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流通到消费乃至最终处置等所有环节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以减少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产生量,预防和控制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产业集聚是在一定地域内,上下游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高密度地集聚着大量的企业,由此形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产业网络。产业集聚为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途径。当产业集聚区某一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过程中率先开发出材料、能源等资源节约技术,原材料替代技术和废弃物减排技术后,同一生产工艺的其他企业可以共享技术溢出效应,产业集聚特有的社会环境可以加速循环经济技术的扩散,在一定的经济激励机制作用下必将促进企业竞相开展技术和工艺创新活动,材料、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又为下游产业提供更为便宜的中间品,下游产业同样加强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层层传导直至最终产品。伴随着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生态设计、生态制造和生态包装为赢得绿色市场的青睐做好了充分准备,并由此带来可观的产品差异化利润。在产业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变传统的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既降低了资源消耗,又减少了废弃物排放量,还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有利于产业集聚系统向生态化方向发展,而产业集聚生态系统就是循环经济理想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

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循环经济迫切需要解决土地、水、能源等基础要素的严重约束问题,而产业集聚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恰恰为循环经济缓解此类问题的严重状况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分布密度高,可以充分集成共享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道路、通讯、电力、给排水等设施的利用率,集约化地使用这些资源,相对于产业或企业的分散布局其实质也是一种资源的减量化。产业的空间接近既缩小了物料、能源、副产品和废物的供给距离,又节省了交易成本,直接构成能源的节约。产业集聚的上下游产业、旁侧辅助产业对水、能源的需求呈不同等级,通过水资源集成和能量集成以达到按质用能和梯级利用的目的,提高资源的集约使用率和减少废物排放量。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还可以共享公共服务,如金融、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事务所、行业协会、商会等等,集约化地共享服务本身也包含着物质和能量的节约,从而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

产业集聚为循环经济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的落实提供了重要途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很难在单个中小企业内部实现,由于单个中小企业生产流程相对简单,“分解者”不容易构建,同时这类企业的规模小,废弃物质量不够大,独立循环利用资源在经济上不具备可行性,再者此类企业也无能力开发资源化技术。循环利用资源必须在废弃物排放量具有规模化循环利用的可能时,才能实现成本最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往往需要在企业集团层次或在产业集群层次来完成。在产业集聚区循环利用资源则更具优势。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性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整个产业群落中有几十家、数百家甚至几千家企业构成,有初级材料加工企业、中间产品加工企业、各类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种群组成。产业集聚区内不同的种群有不同的要素需求,废弃物数量足够大,引入的“分解者”企业对这些剩余物质进行分解,它们通过开发废物资源化技术,将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废料完全变成另一个产业或企业的“食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节能减排甚至达到污染物零排放。在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集聚区,核心企业的副产品具有规模化特征,吸引特定生态位的多个企业进入,形成新的代谢生态链关系。货币流牵引着物质流使之尽可能地在产业集聚系统内部循环,物质和能量都尽量在不断进行的物质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边界上,有限的资源进入产业集聚系统,有限的废料排出产业集聚系统,从而将产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尽可能小的程度,使之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在产业集聚区推行循环经济,在原有的生产者、消费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专业化分工者――分解者,构建物质循环流动新方式,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产业集聚这种空间组织承载了循环经济活动,产业集聚这种产业组织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当然,对于产业集聚区内无法自行消化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必须予以集中处理,通过吸引专业化的、再利用废弃物的静脉企业加入集群,或者同类企业共同投资建立废物再利用和处置企业,规模化处置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浓度高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价值大,无法再循环利用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纳入“生物――地球――化学”自然循环,在环境容量阈值内又进入下一轮的产业物质循环,此类情景依然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

2、2 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

2、2、1 现存产业集聚系统的不可持续性及其深层次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规模庞大,促进了这些区域经济率先快速增长。但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增长方式付出很大的代价。近几年来,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来浙江、江苏、广东等省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份,近年来在出现严重的“土地荒”、“煤荒”、“电荒”、“民工荒”的同时,也饱偿了“水荒”之苦。不是没有水资源,而是水质太差,严重的水污染导致这些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浙江省通过建立各类特色工业园区把原来散、乱、小的企业集中起来,园区集中管理、集中治污,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状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依然没有跳出末端治理的旧框框,环境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同时,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市场拥挤、技术锁定等负面效应也有所显现。要彻底摆脱现实窘况,迫切需要一种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产业经济活动流程,循环经济被推到实践的前台。

熵是能量不可获得性的度量,也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是一种依靠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来维持其自身有序性的开放系统。产业集聚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它靠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资金等来维持其非平衡有序态。产业集聚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个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摄入高能量的低熵物质,又把退化的高熵废物排放到环境中的过程,产业集聚系统的有序态是以环境中的熵增无序为代价换取的。然而,当生态环境的混乱无序达到一定程度后,则无法再向产业集聚系统提供其服务功能,产业集聚系统因得不到持续的负熵流输入而不可持续。目前产业集聚的产品市场拥挤和要素市场拥挤,表明系统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流和必要的投入要素负熵流,技术锁定显示出系统缺乏应有的技术创新负熵流供给,所有这些因素都程度不同地引发现存产业集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

我国产业集聚系统不可持续的深层次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以化石燃料和矿物为主要能量来源及原料的线性的、开放的物质流动系统。产业集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它只与太阳交换能量,与宇宙不能交换物质。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和矿物是稀缺的低熵物质,尽管人们不断地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筛选此类低熵物质,对其利用也越来越经济,但是低熵物质存量毕竟有限。依据经济学家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的观点,能量以两种状态存在,在利用过程中从自由能量(可获得的)变成了被束缚的能量(不可获得的),如燃烧一块煤时,它原始的自由能以热、烟和灰等人们再也无法利用的形式消散了,变成了被束缚的能量,亦即变为无序分散的能量,它可以用熵来量度,遵循熵增定律。自然生态系统以完全的物质循环流动方式运行,碳、氧、水、氮、硫等营养元素的自然循环是封闭的,进入系统的惟一能量是太阳能,这种自由能流持续不断地供给保证了封闭系统的持续性。而产业集聚系统是一个线性的物质开放流动的系统,它不再循环它的营养物,输入系统的是稀缺的低熵物质和能量,输出系统的是低熵的产品和高熵的废物,它完全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地球――生物――化学”封闭物质循环。故此,产业集聚这种开放系统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系统除了物质流、能量流匮乏之外,人员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负熵流也相对不足,直接造成系统进化受阻。产业集聚系统作为局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由于前者施加给后者的高熵废物过多,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环境无法吸纳或同化这些物质和被束缚的能量,必将打破局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致使二者进入机能递减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不仅要看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还要改造产业集聚系统的物质流动方式和内容,以防止经济负载过大沉没我们的生态方舟。

2、2、2 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持续发展

基于产业集聚不可持续性是由于其线性、开放的物质流动方式所致,而自然生态系统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已被证明是高效可行的系统,其物质流动方式是循环封闭的。产业集聚系统通过近似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循环经济应该且能够为我国产业集聚系统的跃升和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运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产业集聚活动流程,使其物质流动方式向闭路循环方式趋近,增大产业集聚系统自身负熵流,减少自身熵增,降低施加给生态系统的高熵物质的数量。在建设性因素刺激下,通过自组织的非线性放大作用,“微涨落”变成“巨涨落”,促成产业集聚跃迁到新的有序结构。必须明确指出,虽然我们力图构建产业集聚系统的物质闭路循环,实际上完全的封闭循环目标不可能达到,因为即使系统接近物质闭路循环,再循环利用仍然需要从外界输入新的低熵物质和能量,所以产业集聚系统依然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技术、人员的交换,以维持其自身熵的恒定及“耗散结构”的有序态。以下分析循环经济成为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动力的作用机理。

第一,循环经济的“减量化”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系统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和服务,原材料、资本、劳动和能量等投入要素的减量化,其实质是为再生产过程“储备”了更多的负熵流物质,保证产业集聚系统后续的生产有充足的负熵流输入,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同时,减量化又减少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高熵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的阈值之内使之充分消解,保持生态系统的正常服务功能。减量化必定要建立在坚实的自主技术创新基础之上,产业集聚区内同类种群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有利于推动创新水平的提升,技术创新流既是产业集聚系统的负熵流,更为重要地,它又是一种“涨落”因素,能够诱发系统的跃升。减量化还表现在采用替代技术减少相对稀缺的可耗竭性资源及毒性物质的使用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减量化不仅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且引致资源生态效率的提高。我国东部产业集聚区出现的资源约束、要素短缺等现象,根源就在于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建立,负熵流输入难以保证。目前浙江省为缓解成长中的烦恼而采取的“腾笼换鸟”、“借地升天”等做法正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具体举措,其实质就是资源的减量化。

第二,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系统是多样化种群组成的经济群落,每一种群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种群之间结成产业链条或产业网络。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原则,产业集聚系统吸引“补链”企业或“分解者”进入,延伸产业集聚区内的生态链,在副产品或废气、废热、废水、废渣还没有排向环境之前,在能量还没有完全被束缚之前,利用管道等其他设施对其进行集中传输或回收处理,使之变成低熵的可利用物质和能量,作为下一个生态链的投入,如此持续构建再下一个新的物质流循环,增加整个产业集聚系统的负熵流供给和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降低系统的资源消耗,遏制环境恶化态势,推动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当然,循环利用的必要条件是废弃物循环消耗的物质和能量低于从中可获取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产生的再生物质之价格低于系统外原生物质的价格,否则,“循环不经济”是不可取的。产业集聚的竞合型特征为循环经济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层次来分析,循环且经济是其推行物质循环的动力源泉。产业集聚系统内循环利用物质的经济性存在,微观主体具有主动推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循环经济才具备发展的微观基础,进而循环经济成为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还能够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熵增最小化或熵的恒定,恢复并增强自然生态环境的正常服务功能,实现产业集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

第三,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系统的跃升,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当一个系统满足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机制和涨落条件时,才可能形成耗散结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普利高津在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通过引入负熵流来抵消熵产生,说明系统可能从混沌无序的状态向新的有序状态转化。产业集聚具有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特征,它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进入稳定的有序态。然而,稳定有序是相对的,任何开放系统的状态都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现存产业集聚陷入种种困境,存在不稳定和无序的潜在危险,其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主要是由于负熵流不足高熵物质过多而致。运用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和基本原则去触发产业集聚系统待挖掘的建设性力量,增进系统的负熵流,减少自身熵产生和排向环境的高熵物质,推动产业集聚系统向新的稳定有序态跃升,系统有了跃升,产业集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

我国现存产业集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已经到了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推进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阶段。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地理位置接近,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的溢出和扩散,创新集聚效应易于产生。然而,只是简单的模仿甚至仿冒并不是真正的创新,我国产业集聚显著的制造业,产品以低端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较少,创新水平低下,且制造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我国产业集聚区资源与环境的强约束,对区域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经济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向循环经济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发展方式转变。

循环经济需要一系列技术群的有力支撑,循环经济触发一个又一个产业集聚系统的自主技术创新“涨落”因素,这种建设性力量通过集聚体内子系统间的相干性和正反馈机制,自组织产生一轮又一轮的放大作用,形成推动产业集聚系统跃升到新的稳定有序态的强大力量,最终系统进化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集聚生态系统,产业集聚得以持续发展。图1简单示意了产业集聚系统在循环经济推动下的进化过程。图1 产业集聚系统的进化图

Fig、1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ystem

针对产业集聚系统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循环经济触发自主创新“微涨落”因子,在集聚区内引起某些企业率先开发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替代技术,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排放物的数量和毒性。毕竟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系统内创新行为没有形成足够的冲击,低于临界值,在线性非平衡区,“微涨落”就会被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所衰减,最后回归到原先的低层次稳定状态。此时,小的涨落和扰动不足以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在线性区系统的自调节负反馈机制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涨落”因子高于临界值,对产业集聚系统的冲击较大使之失去稳定性,激发集聚系统对循环共性技术联合开发,同时形成你追我赶、竞相攀比的创新冲动和氛围。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在分支点之后,“涨落”在各个子系统的相干效应作用下不断增强而形成“巨涨落”,此时,系统的自增强正反馈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自主技术创新突破原来的路径依赖及技术锁定,直接导致负熵流的增加,低污染、低消耗的产品附加值直接得到提高,自组织的协同效应降低系统的熵产生,废弃物资源化或处置技术大大减少了排向环境的高熵物质,最终促使产业集聚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升至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至此,产业集聚系统完成向产业集聚生态系统的进化,进而,产业集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产业集聚生态系统就是远离热力学平衡的稳定态,它的稳定性和熵的恒定需要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来维持,产业集聚生态系统仍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然而,它的突出特点是采纳循环经济新方式重构自身活动流程,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闭路循环,使产业集聚系统内不同行为者的物质流大于出入系统的物质流,实现产业发展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故此,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

3 建立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良性互动机制

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循环经济则是产业集聚的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呈互动关系。如何建立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首先,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作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使得私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在不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服务。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主要靠市场机制的牵引,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都是以经济开放这种偶然事件为诱因、以市场利益为先导引发的自我增强过程而生成,区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育成熟,对产业集聚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循环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发展循环经济要倚重市场,只有发挥产业中微观主体的作用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循环经济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循环经济要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我国要逐步完善自然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改变目前资源价格过低、偏离价值的状况,才可能对企业过量使用自然资源形成挤压,迫使微观主体采用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进行生产,促进物质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我国工业化先行的产业集聚密集区已经符合这些条件。产业集聚区内微观主体在市场利益驱动下,主动自发地运用循环经济的新理念、新方式去重构生产流程,引发新一轮的产业集聚,形成种群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善的产业群落,产业集聚的生态化跃升确保其发展可持续。同时,循环经济因产业集聚的优越条件而具备良好的试验和发展基础。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格局。

其次,发挥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强有力的控制作用。对公共资源的肆意占有被哈丁称为“公地的悲剧”,公地的悲剧也表现为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形象地称其为“看不见的脚”,“看不见的脚”意指私人无限制地使用公共物品,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把公共利益踢成碎片。环境从其物质特性来看,具有公共财产的性质,难以将其放入市场之中赋予价格,这是它被滥用的根源所在。政府必须发挥“看得见的手”的控制作用,对公共财产的使用进行强有力的限制。守夜人要严加监管“看不见的脚”的破坏活动,禁止其任意践踏自然资源与环境等公共财产。循环经济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只有建立了反映国家意志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硬约束,实施严格的产业规制政策、资源节约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循环经济才可能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得以健康发展。我国已明确提出限制“两高一资”产业的发展。我国现存的产业集聚,在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政府环保标准日益严格的形势倒逼下,不发展循环经济就越来越没有出路甚至走向衰败。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产业及其企业自发地寻求和参与“循环”,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网络。这是一种全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以自主技术创新为重要支撑,形成资源深度利用、产品附加值提高和环境友好的良好局面,循环经济借助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对产业的广度渗透,发展的视阈越来越宽。我国多数产业集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在其发展完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不是去替代市场,而是去辅佐市场,起到催化剂和中间人的作用。园区管委会的“绿色招商”、“补链招商”,正是把循环经济新理念引入产业集聚区的具体体现。企业有生产和逐利的权利,而共享良好环境已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和获得社会福利的标志。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的调解和裁断。在产业集聚园区营造创新的制度和文化氛围,重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政府的严格规制,在循环经济的激发下,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园区。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在政府的调节下,相互制衡、相互推动,形成二者良性互动的格局。

4 结 语

产业集聚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它以产业的高密度集聚、聚合为内在规定性,以区域为空间载体,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产业组织形式。我国产业集聚显著地区出现资源与环境强约束,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产业集聚则是循环经济理想的功能载体和物质载体。产业集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循环经济触发自主技术创新为产业集聚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二者呈互动关系。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主导作用和“看得见得手”的控制作用,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与循环经济良性互动的格局,它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必将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冯薇、产业集聚形成机制的理论综述[J]、改革,2006,(12):113~116、[Feng Wei、 A Theoretic Summar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 Reform,2006,(12):113~116、]

[2]张志强,杨巧英、循环经济与产业规制[J]、今日国土,2006,(9):8~10、[Zhang Zhiqiang, Yang Qiaoying、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y Regulation[J]、China Territory Today,2006,(9):8~10、]

[3]David W Pearce, R Kerry Turner、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M]、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4]李慧明,朱红伟,廖卓玲、论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系统之构建[J]、现代财经,2005,(4):8~11、[Li Huiming, Zhu Hongwei, Liao Zhuoling、 Researches on Construc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y Ecosystem[J]、 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5,(4):8~11、]

[5][美]尼古拉斯•乔治斯库―罗根、熵定律和经济问题[A]、[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7~103、[Nicholas GeorgescuRoegen、 The Entropy Law and the Economic Process[A]、edited by Herman E、 Daly and Kenneth N、 Townsend、 Valuing the Earth: Economics, Ecology, Ethics[C]、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1:87~103、]

[6]徐大伟,王子彦,郭莉、工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耗散结构理论分析[J]、管理科学,2004,(12):51~56、[Xu Dawei, Wang Ziyan, Guo Li、 Entropy Analyses and Distinguishing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System Evolution Based on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J]、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s,2004,(12):51~56、]

[7]马延吉、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6):756~760 、[Ma Yanji、 Theory of Region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J]、Scientia Geographi ca Sinica, 2007,(6):756~760、]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5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提升方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农产品的质量状况以及农民经济状况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是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增加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发挥其自身优势,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农村建设和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1、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与问题概述

1、1土地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限制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农业招商引资,引进生产加工农产品的企业,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在这些企业发展的期间会遭遇到很多复杂的现实问题。比如,企业建设生产厂房的时候存在办证困难,国土以及规划部门办证效率低,门槛高,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操作进程,从而极不利于农村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负面影响作用。而俗话说“若要富,先修路”农村中土地政策存在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对农村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

1、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薄弱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也不够健全因而对农产品的销售活动起到不利的影响。部分的经济作物其需求还是可以的,特色农产品还比较畅销,但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造成农产品销售的旺季运输跟不上需求,没有效率,而农产品又一般都存在保质期,运输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就使得农产品容易变质,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基础设施的落后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产品种植加工模式,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更得不到完善,形成了恶性循环。

2、农村集体经济的概述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集体所有制的形式。根据我国宪法第八条的相关规定,农村集体经济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在生产、供销等各方面采用合作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形式之一。

2、1局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但是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存在重重障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首先,对集体经济形式学术界存在偏见。在我国学术界有大批的学者对集体经济存在否定,其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是低效、落后甚至是不人道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容易出现各种腐败以及村霸现象,认为所谓的集体化,只是权力者将土地换个名头的私有化。这些偏见引导了一部分社会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舆论,不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这些舆论的引导下,部分地方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缺少优惠政策的支持扶持,没有为其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集体经济发展融资困难,税收问题严重,反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也是一大难题。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缺乏现代经济管理型以及科技型人才,导致组织决策缺乏科学性,对集体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无法正确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2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利益的方法

2、2、1社会舆论正确引导,转变思想观念

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首先要有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思想决定行动,只有正确看待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质,承认华西等集体经济典型村的成功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功,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先进性,才能有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利行动,减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阻力,更多的人才才愿意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2、2、2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在政策上,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减少集体经济对税收等的负担,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干部的责任心,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在人才上,积极引进管理型和科技型人才,提高人才待遇,同时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优化集体经济组织的人才结构。

3、总结

总之,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充分重视,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减小城乡差异,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6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

一、研究现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国际社会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组织,国际经验表明,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农民合作社是当今世界合作社的主体。

1、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农村合作经济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属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8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许多政府部门的官员及其部分学者[1~2]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本规定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原、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济联合总社、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总社、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股份合作经济社等。

3、多数学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同的两个范畴[3~6]。其主要依据是,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是不同分类依据条件下的两个概念,集体经济是根据产权的所有形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它指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国有经济、私有经济等。合作经济是根据组成及运行方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公司制企业等。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具有实质区别,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的联合,它承认私人产权;而传统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

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理解不同,看似真理的论点论据往往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相反的观点。本文尝试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的内涵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及其功能,无论是权威文件还是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和具体的界定。用历史的尺度及其功能作标准,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分为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类型。

1、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行政乡村范围内,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传统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农村区域,二是农民组织,三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其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之一。

2、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的,市场条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概念应该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集体经济”所显示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以集体规模经济为标志、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性质特征[7]。

3、合作经济组织,是合作经济的载体,泛称合作社。合作社是由自愿联合的人们,通过其共同拥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满足它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自治组织。国际合作社原则是: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自主和自立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和关心社区原则。其中,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两项是根本性的。

三、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显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形式组成,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区性经济实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则、目的及其特点:

1、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遵循自愿原则,农户、消费者或市场经济中其他弱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自愿联合、自我服务的产物。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组织,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加入退出的自由。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承认个人产权,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合作经济组织承认个人产权,资本联合所有,承认和保护社员的所有者权益。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保持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而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没有任何自主地位;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以承认私人产权为前提的交易的联合,而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3]。

3、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自上而下行政组织、行政干预的产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政府的延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者,是体现政府意图的准官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非政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要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而非政府官员负责。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而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没有体现出来;民主管理原则和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不可能在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现出来。

5、真正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在社会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中国工业剥夺农业的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目标、特征及其原则等方面,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源于合作经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农村推行的农村互助组,可算是建国以后中国最初的合作经济形式。运动以后,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数以千万计的拥有各种不等小块土地的小农,不能抵御各种自然的天灾人祸。因此,成立互助组,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农民的自愿选择的结果。互助组的时期,土地私有,自愿结合,等价交换,产权清晰,民主管理,这些都完全符合合作化的原则。互助组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走向集体所有制的道路,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

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它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8]。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资本型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大户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型;三是专业(行业)协会,如经营性专业协会和服务型专业协会;四是各种经济联合体,例如种植养殖型联合体、加工型联合体、经销型联合体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的、以集体财产特别是土地为连接纽带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在法规容许的范围内为其成员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9]。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要赢利的,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机制的要求,背离了这一点,提供服务就失去了基础。对内则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是组织的宗旨和目的,背离了这一点,集体的合作就失去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合作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不对等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中国的一部分地区已经自发地建立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各种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包括社区性股份合作和专业技术股份合作。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当然,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元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2]杨峰,张国辉、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J]、吉林农业,*,(7)、

[3]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12)、

[4]毛东凡、不能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混为一谈[J]、农业经济问题,1991,(4)、

[5]应瑞瑶,何军、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6]郑有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N]、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10-14、

[7]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J]、农业经济,2006,(10)、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7

关键词 创意经济 消费转型 技术革新 产业系统集成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11月29日圆满落幕。文博会上,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行业以大量的创新成果。突出展现了强劲而蓬勃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加快发展期的新面貌、新商机、新趋势,彰显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本文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综合产业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剖析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探讨和揭示如何运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意经济的演化动力

从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看,推进创意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增长、消费转型与技术革新。

1 需求增长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催生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推动着创意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目前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需求总量日益增大,需求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也将明显变化,其中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逐渐增加。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为6325、34亿元,人均文化消费478、72元,占收入比重5、65%,占总消费比重7、64%。据估算,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突破7000亿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文化消费并没有因为经济下滑而萎缩,反而因为文化产品消费“不消耗物质形态”的特有优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人们快速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对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求以新的内涵来提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手段来传播。

2,消费转型

长久以来,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潜移默化下的中国文化消费中,消费者呈现出顺从、保守和趋同的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意识增强,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和达瑞恩,布里格在著作《新消费者理念》中指出,“旧消费者更可能成为追随者而非领导者,他们会较晚地接受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觉得追随市场主流购买比独自做出购买决定更令人轻松和放心。”而新消费者则更倾向主动尝试新产品和服务,他们会试着去发现。

文化消费向个性化趋势转型促进了创意经济的涌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推广,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特征和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在消费品——节目内容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对节目内容进行自主选择、自由地发表意见且与传者进行信息交流,必然要求相关文化业态具有庞大的节目内容库,这一功能目前在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中均已实现。

其次,表现在消费时机——时空的个性化。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节目内容,还能自由选择消费的时间地点,是人们对文化消费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涌现的业态看,手机电视将电视移动化,网络电视将电视双向化、智能化,移动电视也在无限地填塞人们消费中的时间与空间缝隙。

再次,表现在消费手段——媒介形式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对媒体的熟悉程度和偏好选择媒介形式,无疑将大大增加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兴趣。创意产业通常所具备的多媒体融合功能,即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则在很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3 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历史上,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摄影照相技术的出现、广播与电视的普及,都曾给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深刻变化。而现代传播科技如通讯卫星、激光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采用,更使文化产业获得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人2l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加快融合,新型创意业态不断涌现。

回顾近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能够清晰地看出技术革新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出版业、音像业、电视业、电影业、网络文化产业等发展过程中相关产品产生的时间脉络,结合熊彼特等人的技术长波论,尤芬、胡惠林(2007)指出文化产业产品发明、创新涌现的几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类文化产业逐渐发端;第二个和第三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及70~80年代,文化产业各行业出现关键性的技术、产品突破与创新。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发展长波周期受经济长波推动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受科学技术的推动形成。也就是说,科技不仅推动经济波动起伏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波动起伏发展。”

创意经济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技术革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创意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上年增长133%。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

科学技术运用到文化生产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技术革新不仅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而且带来文化产品形式的不断更新和丰富。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创意业态还将不断涌现。

二、创意经济的演化路径

“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是系统经济学中“系统化”概念的延伸与推广,分别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及其关系转化的两个不同方面。所谓系统化,是指趋向形成经济系统的过程。具体地,系统深化指的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而系统广化则是指系统和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在演化路径上,遵循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的内在规律。

1 系统深化:产业链、价值链延伸

系统深化反映了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系统深化的自然结果就是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经营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相伴而生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现象,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动情况看,反映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首先,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不断细化,经济主体不断丰富的过程。以广播电视业为例。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促使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不断分化出制作、播出、广告、衍生服务等多个节点和环节,并且随着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的发展,这些节点和环节产生进一步的派生和细化,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连续、复合价值链条。在这一价值链条上,新节点或新环节的产生往往意味着新行业(子系统)的产生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也即“新的中间产品的出现,初始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链条拉长”。产业链或价值链的延伸或拉长必然导致经济系统内部构成元素的复杂化,从而增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来看,创意产业系统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丰富和细化过程,也就对应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其次,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加耦,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经济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加耦和解耦是系统深化的两个相反方向。简单地说,加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增强;解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减弱。对创意产业系统而言,形成的过程必然导致经济主体即参与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这也正是系统深化的题中之义。

2 系统广化: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

与系统深化相对应,系统广化是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系统广化促进了经济系统潜在关系的显化以及与经济系统具有联系的外部环境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导致经济系统规模的扩大。在系统广化过程中。相关的经济元通过借用或整合外部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资源位水平。在创意经济发展过程中,跨业型业态也即创意产业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或创意部门与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竞争形成的新型业态,或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内部资源以及系统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过程,也即系统广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创意产业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范围不断拓宽,内部子系统或创意产业系统与其他行业系统的潜在经济关系不断显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参与其中的各经济主体通过价值链接、资源互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双赢或多赢的目标。

三、创意经济的演化趋势

创意经济具有不同于工业经济特征的运行规则,由此衍生出企业间的新型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系统集成性质。产业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是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后出现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1 创意经济的运行特征蕴含产业系统集成的特质

以系统观为视角,创意产业系统所具有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和涨落等自组织特征,将自然地导致“系统经济性”,即经济组织以经济系统的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由系统经济性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称为“系统经济效应”。系统经济效应更加符合系统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公理要求,即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世界最经济原理)、社会福利水平趋于最大可能值(社会福利原理)以及持续发展水平不减(持续发展原理)。从效益的角度讲,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以非信息运行平台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单一经济主体或者通过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性”效果。或者通过拓展产品经营范围实行多角化经营获得“范围经济性”的效果。而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复数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日本学者宫泽健一最先从企业组织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把这种“复数主体通过网络联结产生的经济性”称为“联结经济性”,或称为“复合效应”。

不难看出,联结经济性是系统经济性的特例,是系统经济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产业系统集成的实质就是在技术集成和业务集成基础上,由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跨时空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过程。

2 产业系统集成概述

“集成”一般可理解为聚集,还可理解为融合、综合、一体化,在更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创造性的整合过程,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化。严格来说,“集成”指在一定的集成环境和条件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集成后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是集成单元之间的简单叠加或堆积,而是按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和集成体的目标。

集体经济的性质篇8

关键词:创意经济消费转型技术革新产业系统集成

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11月29日圆满落幕。文博会上,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行业以大量的创新成果。突出展现了强劲而蓬勃的发展势头,反映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加快发展期的新面貌、新商机、新趋势,彰显出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本文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综合产业经济学、新闻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剖析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探讨和揭示如何运用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举措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

一、创意经济的演化动力

从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看,推进创意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增长、消费转型与技术革新。

1需求增长

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必然伴随着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通过催生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不断推动着创意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目前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需求总量日益增大,需求质量不断提高,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突破3000美元大关。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加快,居民消费结构也将明显变化,其中物质消费比重逐渐减少,精神文化消费比重逐渐增加。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为6325、34亿元,人均文化消费478、72元,占收入比重5、65%,占总消费比重7、64%。据估算,2008年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突破7000亿元。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文化消费并没有因为经济下滑而萎缩,反而因为文化产品消费“不消耗物质形态”的特有优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人们快速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动力,同时也对文化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要求以新的内涵来提升、新的形式来表现、新的手段来传播。

2,消费转型

长久以来,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潜移默化下的中国文化消费中,消费者呈现出顺从、保守和趋同的特点。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消费的自主选择意识增强,消费行为日趋个性化。美国学者戴维·刘易斯和达瑞恩,布里格在著作《新消费者理念》中指出,“旧消费者更可能成为追随者而非领导者,他们会较晚地接受一种新产品或服务,因为他们觉得追随市场主流购买比独自做出购买决定更令人轻松和放心。”而新消费者则更倾向主动尝试新产品和服务,他们会试着去发现。

文化消费向个性化趋势转型促进了创意经济的涌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推广,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发展特征和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首先,表现在消费品——节目内容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偏好对节目内容进行自主选择、自由地发表意见且与传者进行信息交流,必然要求相关文化业态具有庞大的节目内容库,这一功能目前在手机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兴媒体中均已实现。

其次,表现在消费时机——时空的个性化。不仅能够自主选择节目内容,还能自由选择消费的时间地点,是人们对文化消费提出的新要求。从目前涌现的业态看,手机电视将电视移动化,网络电视将电视双向化、智能化,移动电视也在无限地填塞人们消费中的时间与空间缝隙。

再次,表现在消费手段——媒介形式的个性化。人们能够根据自身对媒体的熟悉程度和偏好选择媒介形式,无疑将大大增加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兴趣。创意产业通常所具备的多媒体融合功能,即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于一体,则在很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3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是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历史上,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摄影照相技术的出现、广播与电视的普及,都曾给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带来深刻变化。而现代传播科技如通讯卫星、激光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的采用,更使文化产业获得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人2l世纪以来,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加快融合,新型创意业态不断涌现。

回顾近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能够清晰地看出技术革新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出版业、音像业、电视业、电影业、网络文化产业等发展过程中相关产品产生的时间脉络,结合熊彼特等人的技术长波论,尤芬、胡惠林(2007)指出文化产业产品发明、创新涌现的几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类文化产业逐渐发端;第二个和第三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及70~80年代,文化产业各行业出现关键性的技术、产品突破与创新。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发展长波周期受经济长波推动形成,从根本上来说,受科学技术的推动形成。也就是说,科技不仅推动经济波动起伏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波动起伏发展。”

创意经济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技术革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创意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上年增长133%。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上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

科学技术运用到文化生产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技术革新不仅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而且带来文化产品形式的不断更新和丰富。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创意业态还将不断涌现。

二、创意经济的演化路径

“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是系统经济学中“系统化”概念的延伸与推广,分别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及其关系转化的两个不同方面。所谓系统化,是指趋向形成经济系统的过程。具体地,系统深化指的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而系统广化则是指系统和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创意经济的演化历程在演化路径上,遵循系统深化与系统广化的内在规律。

1系统深化:产业链、价值链延伸

系统深化反映了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系统深化的自然结果就是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经营是经济系统内部各经济元之间关系不断强化而形成的。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相伴而生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现象,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变动情况看,反映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首先,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不断细化,经济主体不断丰富的过程。以广播电视业为例。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促使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不断分化出制作、播出、广告、衍生服务等多个节点和环节,并且随着分工结构和模块化结构的发展,这些节点和环节产生进一步的派生和细化,从而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连续、复合价值链条。在这一价值链条上,新节点或新环节的产生往往意味着新行业(子系统)的产生或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也即“新的中间产品的出现,初始投入与最终产出之间的链条拉长”。产业链或价值链的延伸或拉长必然导致经济系统内部构成元素的复杂化,从而增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来看,创意产业系统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节点的丰富和细化过程,也就对应了系统深化的过程。

其次,创意产业系统在形成过程中产业链、价值链上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断加耦,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经济关系不断加强的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加耦和解耦是系统深化的两个相反方向。简单地说,加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增强;解耦表示元素之间关系的减弱。对创意产业系统而言,形成的过程必然导致经济主体即参与系统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加强,这也正是系统深化的题中之义。

2系统广化: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

与系统深化相对应,系统广化是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范围不断拓宽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系统广化促进了经济系统潜在关系的显化以及与经济系统具有联系的外部环境范围的不断扩大,从而能够进一步导致经济系统规模的扩大。在系统广化过程中。相关的经济元通过借用或整合外部资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资源位水平。在创意经济发展过程中,跨业型业态也即创意产业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或创意部门与其他部门开展合作竞争形成的新型业态,或称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扩张,反映了创意产业系统内部资源以及系统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过程,也即系统广化过程。在该过程中,创意产业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范围不断拓宽,内部子系统或创意产业系统与其他行业系统的潜在经济关系不断显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参与其中的各经济主体通过价值链接、资源互补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双赢或多赢的目标。

三、创意经济的演化趋势

创意经济具有不同于工业经济特征的运行规则,由此衍生出企业间的新型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系统集成性质。产业系统集成是信息时代产业结构的新本质,是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集群后出现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

1创意经济的运行特征蕴含产业系统集成的特质

以系统观为视角,创意产业系统所具有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和涨落等自组织特征,将自然地导致“系统经济性”,即经济组织以经济系统的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由系统经济性所带来的经济效应称为“系统经济效应”。系统经济效应更加符合系统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公理要求,即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世界最经济原理)、社会福利水平趋于最大可能值(社会福利原理)以及持续发展水平不减(持续发展原理)。从效益的角度讲,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以非信息运行平台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时代,单一经济主体或者通过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获得“规模经济性”效果。或者通过拓展产品经营范围实行多角化经营获得“范围经济性”的效果。而在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复数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可以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日本学者宫泽健一最先从企业组织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把这种“复数主体通过网络联结产生的经济性”称为“联结经济性”,或称为“复合效应”。

不难看出,联结经济性是系统经济性的特例,是系统经济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产业系统集成的实质就是在技术集成和业务集成基础上,由更多的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跨时空整合,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经济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的过程。

2产业系统集成概述

“集成”一般可理解为聚集,还可理解为融合、综合、一体化,在更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创造性的整合过程,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化。严格来说,“集成”指在一定的集成环境和条件下,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集成后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是集成单元之间的简单叠加或堆积,而是按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和集成体的目标。

产业系统集成就是把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经济系统,从系统的角度把组成产业经济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集成起来,从而实现系统经济效应和产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倍增。从静态角度看,产业系统集成描述了产业经济系统充分整合、调控产业内各子系统及其要素实现有机结合的状态;从动态角度看,则强调了一个持续动态整合的过程系统工程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安全环保文化(精选8篇)
  • 下一篇:我的小制作15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