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安全环保文化(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8 栏目:写作范文

安全环保文化篇1

(作者系泉州市公安局油城分局副局长 通讯地址:泉州市泉港区生活区油城公安分局 邮编:362800)

摘要:建设“平安泉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泉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泉州“平安观”进行了解读,并简要地论述了“平安泉州”观的内涵与“平安泉州”建设的意义,全面地提出了“平安泉州”必须是政治平安、经济平安、文化平安、法治平安、海防平安、公共平安、生态平安的“平安泉州”观的基本内容,指出“平安泉州”建设必须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基层组织、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结合,坚持分步实施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机制创新相结合。

关键词:建设“平安泉州”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建设“平安泉州”,是泉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做好这项工作,是维护稳定,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对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保障泉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平安泉州”,人人受益、人人有责。作为一名泉州市民,一名公安民警,笔者就建设“平安泉州”谈几点拙见,权作探讨。

一、解读泉州“平安观”、“平安泉州”观与“平安泉州”建设。

1、解读泉州“平安观”。

“平安”二字,在《辞海》上的解释为“安好”。如全家平安。其应由《诗·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引申而来。“安”为安全、安稳;“平”为平坦、平定。泉州对“平安”二字的理解和追求更是有独到之处。历史上,在泉州的地名中大多带有“安”字的,南安、同安、惠安、安溪。而名字不带“安”字的永春、德化,也分明暗含着一个“安”字。晋江虽然例外,但在晋江的里边却有个安海,古为“安平镇”,在此建造的古代最长的石桥名为“安平桥”。泉州的另一处宋代第一座梁式海港大桥洛阳桥又名“万安桥”。而从泉州人习俗中,每年初春 “巡平安”,祈求保平安。俗语中有关“平安”二字的更让所有泉州人耳熟能详:“不求添福寿,只求保平安”、“平安是福”、“平安如意”、“平安吉祥”、“平安无价宝”、“平安二字值千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在泉州人的心目中,平安是无乱无灾、安康无恙、如意顺遂。平安是民众生存的最基本的也是第一要求。正因为如此,在泉州提出平安建设的重大部署,更是顺应民心,合乎民意,更能赢得民心,更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支持和自觉参与。

2、“平安泉州”观的涵义。

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平安泉州”的工作部署,有着具体的目标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泉州”的工作意见,从2004年开始至2008年底,通过五年努力,全市各县(市、区)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平安县(市、区)”标准,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力争实现“五个提高”、“五个下降”、“五个遏制”、“五个防止”目标。由此可见,“平安泉州”的内涵是极为丰富深刻的,涉及政治、治安、经济、法治、生活环境的各个层面。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求真务实的政绩观;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它比之以往的那种传统意义上“平安”意识,更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更大背景的与时俱进的平安观。

3、建设“平安泉州”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平安泉州”的提出和实施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相一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相一致,是泉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它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把“平安泉州”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列成为四位一体的泉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二、全面认识和实施“平安泉州”建设战略。

1、“平安泉州”必须是政治平安。

泉州是组团式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枢纽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城市,处在省内两大中心城市福州与厦门的等距中间,将成为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接收辐射的能力强。泉州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具有全局意义。邓小平指出:“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因此,“平安泉州”首先必须是政治平安。要强化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观念,加快建设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情报信息网络,全面搜集可能危及社会安定稳定的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情报信息。情报信息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隐蔽战线斗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打击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金融领域犯罪,加强公共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等方面。要经常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治安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敌情动态和刑事犯罪的规律特点。要提高预警的灵敏性、准确性和应急处置能力,牢牢掌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营造平安的执政环境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

2、“平安泉州”必须是经济平安。

泉州是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验区,当代民营经济的摇篮,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省首位,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平安泉州”必须是经济平安。要围绕提升泉州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从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的目标,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程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行和发展,确保经济安全。重点打击走私、诈骗、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破坏金融税收、侵犯知识产权、洗钱、职务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等犯罪,特别是信息、计算机等新的经济领域的犯罪。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犯罪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加强对经济犯罪多发易发领域安全防范工作的对策研究,建立健全经济安全预警、防范的管理措施。依法调节各类经济关系,依法平等保护非公制经济发展,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推进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努力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要针对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和外向型企业比重大的特点,引导这些企业提高商业秘密和情报信息的安全保护能力。加强对海外泉籍华商沟通和帮助,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对于严重危害社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犯罪也应予以坚决的打击,实现泉州的经济平安。

3、“平安泉州”必须是文化平安。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孕育了多元而开放的大泉州文化,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存,构成泉州突出的人文精神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平安泉州”必须是文化平安,要着力为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和大泉州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创造平安的环境条件。严厉打击破坏科技、教育、广电、卫生、体育等各种设施和建设事业的犯罪活动。要保护文化遗产,打击破坏、盗窃、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加大对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的管理,强化互联网安全监察工作,组织开展好打击宣扬凶杀、暴力、恐怖、迷信、淫秽、色情网站和盗版及非法出版物等“扫黄打非”活动,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及其他利用手机短信和网络传播各种反动有害信息等活动。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净化网络环境和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在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保护泉州海丝文化、侨乡文化、对台文化、戏曲文化、宗教文化、南少林文化、南建筑文化以及其他优秀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识别和抵制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的能力,保证科学战胜迷信,知识战胜愚昧。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大力营造理论创新、艺术创新的社会环境,抵制各种错误的、教条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保证科学、文化工作者有一个平安和谐的理论研究和创作环境,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为泉州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泉州“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4、“平安泉州”必须是法治平安。

建设“平安泉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法治是保障。但是,法治的保障作用有赖于法治自身的安全。因此,“平安泉州”必须是法治平安,必须创造一个平安的法治运行环境。各级党委、人大、政府要树立“法治模范”形象,增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作出的决策部署要符合法律的原则精神,采取的工作措施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要求。行使职责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障司法机关的行使独立司法权、审判权,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侦查权以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力。坚决杜绝那种“黑头(法律)的不如红头(文件)的,红头的不如白头(内部规定)的,白头的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的,笔头的不如口头(领导意图暗示)的”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和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同时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执法力度,杜绝法律“白条”,严厉打击各种阻挠执法、暴力抗法等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从根本上维护法律权威,保护法治平安。

5、“平安泉州”必须是治安平安。

要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努力创建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切实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建立健全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工作决策部署和政法部门分工配合制约机制。综合施策,提高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力。及时开展重点整治和专项斗争,坚持集中打击与经常性打击相结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增强严打整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要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构建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加强建立中心城市、县(市)城区、乡镇、村(居)四个层面的社区防控体系,建立健全警力民力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以路面和社区防范为基础,巡逻防范为基本形式,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要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防止和克服被动应付局面。强化治安管理手段,加强对出租房、公共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管理。做好排查纠纷化解矛盾、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失足青少年教育工作等,预防减少违法犯罪,确保社区和农村环境平安。

6、“平安泉州”必须是海防平安。

泉州处于对台工作特殊重要的战略位置。“平安泉州”必须是海防平安。要通过开展国防教育,增强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和沿海反渗透综合治理,服务对台工作大局。要进一步严密口岸检查和边防巡查工作,坚决防止境外敌对分子“蒙混过关”。对敌对势力的渗透、窃密和破坏活动,做到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打击有力,决不允许其在泉州形成组织、形成气候、形成挑头人物。地方党委、政府应当落实议军制度,研究解决后备力量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服务支持国防边防建设,加快部队预备役建设和民兵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军地协作工作,巩固和发展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要加强重要目标的警戒和反恐处突工作,严防偷私渡案件发生,建设一条平安巩固的边海防线。

7、“平安泉州”必须是公共平安。要改变那种对政府和官员的绩效只关注当地的GDP,而把公共服务等方面放在次要的标准和传统习惯。各级政府要把职能从管理经济转移到公共事务管理、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来。建立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完整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包括信息采集和自动汇总机制、网络应急指挥机制、资源动员机制、社会治安保障机制等,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要加强应急机动力量的整合,针对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卫生、信息、能源、粮食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以及金融风险、恐怖活动等非常态、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依法制订完善工作处置预案,强化预警、防范、应变和处置能力。要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检查、道路交通管理、消防安全监督、危险品监管,防范在先,消除隐患,减少事故发生。

8、“平安泉州”必须是生态平安。

建设“平安泉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谋求环境、资源、人口与社会发展间的和谐,谋求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平安泉州”还必须是生态平安。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水土保持意识、绿色GDP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要防止那种一味追求GDP的增长,而盲目上项目、上规模的搞圈地围海毁林的掠夺式开发建设。防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加剧洪涝灾害和生态退化,国土资源、水利、环保部门要加大水土保持、海洋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控执法力度,加强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植被、水土资源、海洋资源和污染环境等各种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平安和谐。同时,要保护各种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等其他环保项目的开发运用和景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坚持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增强环境保护的监管能力、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依法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以资源的有序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为目标,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实现生态平安。

三、“平安泉州”建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1、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基层组织、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

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平安泉州”,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解决复杂矛盾本领。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管政法,党管公安的原则。坚持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善于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政府和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实。以廉洁的政风来赢得人心,实现政治清明安定,社会繁荣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和村(居)基层政权成为“平安村(居)”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从制度上克服和防止基层一些地方存在的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的错误行为。要依法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组织,不断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具体制度和办法,普遍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制度。对于破坏党内民主生活,破坏村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和危害基层政权组织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予以依法严肃查处。要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平安泉州”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综治责任岗”和“综治联系户”制度,不断提高社区治安防范水平。农村党员干部要成为“治安中心户”,治安信息员的骨干力量。要建立在党支部和村(居)委会领导下的以治保会、调解会、治安巡逻护村(居)队为主的群防群治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基层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建设“平安泉州”在基层有人管,能抓好。由此形成市、县、镇(乡)、村四级联建、上下联动的建设“平安泉州”的工作格局。

安全环保文化篇2

关键词 企业安全文化 人文文化 科技文化 生态文化 健康持续发展

近来,海难、空难、矿难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逐渐得到满足,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必然诉求于安全的保障,人们更希望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安全地生活着。而来自各方面的危害正在剥夺人们的安全实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由此,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寻求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历史必然。

1 “人、企业和环境”共同框架下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以及形成的观念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安全文化的功能表明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发展水平的体现。本文提出人文文化、科技文化、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安全文化构建体系,为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同时也为安全生产打下了基础。

人是企业的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是环境的企业。企业不存在了,人的安全自然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环境无以承载企业了,企业又怎么能健康、持续地发展呢?而这样的企业又谈何有安全文化建设呢?所以我们研究企业的安全文化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的人,人的安全固然非常重要,但更应该把人、企业和环境视为企业安全文化这个体的三个面,将三者同盘考虑,否则就会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局面。

企业的员工应该如何进行安全生产,企业如何进行安全制度建设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那就是企业是长久不衰的,企业可以无限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来促进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可是这样的假定又是如何能保证实现的呢?没有人论证过,至少没有人将人、企业和环境这三者综合起来论述过。如果这样的假定已经开始动摇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将目光转移过来,探讨这种假定又是如何得以成立的呢?本文就尝试将人、企业和环境三者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只有这样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是有根有据的。

2 企业安全文化的基本维度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层次结构,有有形的部分也有无形的部分。例如谈起中国的五千年文化,可以找到大量的出土文物以及书籍的记载,也有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企业安全文化也不例外,纵向来说,有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分,横向而言,有人文文化、科技文化和生态文化之别,纵横交错,便编织了一张安全网。《庄子》中有一段话,大意是有人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回答,“在蝼蚁、在瓦壁、在屎溺。”言下之意是说:“道无处不在。”如果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比作是“道”,它应该也是无所不在的。在企业的环境、标志、制度、产品、服务、行为等各个方面都有企业安全文化的身影。

2、1 企业安全文化的纵向之维

器物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或者可以感受到的行为,它可以分为静态的物质文化和动态的行为文化,如安全设施、工艺布置以及使人处于安全、卫生、舒适乃至享受的工作环境都是看得见的物质文化。除此以外,还有在安全观念的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一些行为文化。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的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化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掌握应急自救技能、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等等。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文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伦理和道德的基础,是形成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法规、条例,各种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等等。安全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安全思想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在安全生产上,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在企业生产宗旨、方针、目标、体制等方面。

2、2 企业安全文化的横向之度

企业安全是行为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的统一体。在一个企业里,人文文化、科技文化、生态文化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三者共同表征着一个企业的安全水平,而企业的安全水平则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表现。企业安全文化表现在方方面面,除了通常所说的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到人,延伸到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以及对环境的保护。这其中既有我们最直观的安全文化,也有内涵深刻的安全文化,总之都反映着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涵。一方面,安全文化是尊重人的生命的文化,我们经常强调“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这样的口号,无非就是突出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人的生命的重要性。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只能预防、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保全我们的生命,由此可见,安全文化体现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此外,安全文化通过器物层向我们直观地传递信息,在科技视野中是以企业科技安全和企业安全科技来体现的。企业科技安全考察企业是否能够抵御国内外同行企业以科技手段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或企图,考察企业科技系统是否不受重大破坏和危害,企业科技安全表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由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科学技术与企业安全因素相关性所构成的企业安全的一种态势,这种态势描述了企业利益免受国内外同行企业科技优势威胁的能力。企业安全科技考察科技能否发挥对企业安全的保障作用。企业安全科技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本手段和实用方法,是安全管理和科技进步的综合体现。此外,企业安全科技也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地进行生产的根本保障。再一方面,安全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在文化领域的延伸。一个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一个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而一个事故频发的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贡献只能是负数,要想可持续发展,就要把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生存发展战略中去。尤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创造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可能释放出巨大的破坏力,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唯利是图,必须高瞻远瞩,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我们也不难发现,人文文化、科技文化、生态文化在企业安全文化中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作用、相互渗透的,三者作为整体共同反映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

3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功能

3、1 文化和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了文化观念,文化观念也反作用于经济建设。优秀的文化对经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低劣的文化则抑制了经济的发展。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曾经提出:“行为是文化的函数”。行为是个体心理素质和环境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心理因素包括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动机、价值观、态度、能力、气质、性格等,这些心理因素无一例外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尤其以思维、意志、价值观、态度受文化的影响较大。而经济活动本身就是由若干的行为所组成,由此,文化必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可以更多地投入到文化建设中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3、2 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有一种惯性力量,它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习俗,约束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强烈的终极关怀。首先,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集体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该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该组织内部的协调状况和控制能力。文化是一个组织对外适应和对内整合的机制,一个组织具有良好的文化,管理者和员工就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进而产生更强的组织承诺,运行更有效率,也会产生更好的效益。其次,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使生产进入高效的良性状态。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是在一定观念的指导和文化氛围下进行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高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再次,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内驱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员工用此来对照自己的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规范工作行为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等等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最后,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每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这种作用与传统的管理理论所强调的制度约束不同,它虽然也有成文的制度约束,但更强调不成文的软约束,它通过文化的功能使信念在员工的心里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有诱导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响应,并迅速转化为现实行为,从而能够有效地缓解员工的紧张心理和削弱由此形成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效果。

4 结语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优秀的文化,它关乎人的生命、关乎环境的保护还关乎社会的发展,由此极大地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历史证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信息流,人类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都是由相应的文化培育而成的。正是高度发展的安全文化才使人们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之一;理解了安全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体验出伤亡的代价是不能用经济效益弥补的等等观念的深刻内涵。由此,企业安全文化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规范。此外,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使科技朝着向善的方向发展,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总之,企业安全文化能够创造安全生产力,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之根、之魂。

参考文献

1 徐德蜀、安全发展、科技先行[J]、安全与健康,2006(7)

2 刘则渊,杨春平、科技安全预警系统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6(1)

3 李建梅,任建兰、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文化建设[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4 李平国、关于安全文化的哲学思考[J]、陕西煤炭,2002(1)

安全环保文化篇3

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一直秉承“集成创新、锲而不舍、克难奋进、敢为人先”的统一价值观、“品德、知识、才能、感情”的用人方针、“科技兴企、以人为本、产业报国、以强为荣”的企业精神以及“安全第一、环保优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管理理念等等一整套与时俱进的企业战略发展文化,历经57年风雨,创造了富有企业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三峡油漆企业文化。

与时俱进 营造学习型企业文化

专家指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即能够使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涂料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看谁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创新的能力。重庆山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深刻明白这一道理,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自觉认真地参加读书学习活动,在公司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公司员工在工作中努力学习业务,在工作之余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自觉学习的风气已在公司悄然形成。如公司每年要组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广大职工踊跃参加,每次参选论文近百篇。通过论文的征集和评选,公司实现了对员工企业文化理念的正确引导,提升了企业文化内涵,凝聚了员工精气神,也发掘出一批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独到见解的优秀人才;公司每年举办员工安全环保培训、科技讲座等达十余次,参与培训人数达千余人次,为提高员工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工会结合“唱读讲传”,在公司开展职工读书活动。为各基层分工会配置了书柜,购进了许多书籍,建立了“职工读书角”,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发放《中国共产党历史》和《读点经典》等书籍到各部门、车间,在公司内掀起了学党史、读经典的学习热潮;公司《三峡油漆》报、各种标语、宣传橱窗等宣传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和企业文化理念等,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舆论氛围,搭建了展示企业软实力的平台。

以人为本 营造企业安全环保文化

作为化工涂料生产企业,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的树脂生产,具有高温、高压、连续运转等严格的工艺条件,同时物料存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危险,具有安全风险大、事故概率高等特点。公司要搞好生产经营,必须搞好安全环保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保生产氛围,构建安全环保、和谐的企业文化。

三峡油漆公司建立了“安全第一、环保优先、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管理理念。如公司开展的“安全家书”征集评选活动,通过员工与亲人互写家书从而达到增强爱厂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活动得到广大职工和家属的积极响应,收到饱含深情和爱意的“安全家书”近百封。公司从来信中筛选出的优秀家书刊登在《三峡油漆》报上,给公司全体员工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环保课。同时公司利用发放安全环保宣传手册,举办安全环保摄影作品、书法作品展,悬挂安全标语、制作安全宣传图片、绘制安全环保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安全环保知识,强化安全环保意识,营造“我要安全、我爱环保”的文化氛围。在炎热的酷暑时期,为更好地抓好公司的防暑降温、劳动保护工作,解决在酷热的盛夏,一线职工喝冰水的难题,公司拨专款为一线车间和部门购置了10台冰柜,还购买了酸梅粉、苦丁茶等发放至生产一线,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构建和谐三峡作出积极的贡献。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司至今保持着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治理设施同步率达到100%,危险废物规范处置率达100%的好成绩。

廉洁自律 营造自警自律的企业廉政文化

三峡油漆公司党委、委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律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并完善了责任制的配套制度,把廉洁自律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教育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初,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与党委书记、委书记签定当年的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书,同时班子成员还向职代会主席团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述职述廉,职代会主席团对他们进行民主测评打分。公司坚持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任前、提醒、诫勉及警示谈话,年底对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年度目标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向上。公司对外派干部定时召回,就工作进度、目标完成情况及廉洁自律的情况向党委、委进行述职述廉报告活动,加强对他们的督促检查和管理,强化对下级公司的指导和控制。公司还把对公司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监督作为贯彻实施《实施纲要》的工作重点,继续加强对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和财务部、供应部、销售部门等部门人员进行重点教育和监督,定期组织学习党政和法律法规知识。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三峡油漆公司员工在工作中、生活中保持警钟长鸣,为公司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丰富多彩 营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

三峡油漆公司一直致力于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的文化活动始终围绕构建和谐企业、和谐车间、和谐班组这一主题来开展。公司搬迁到江津区时,为职工修建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灯光、塑胶运动场,添置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等等运动设施,同时在职工宿舍安置了闭路电视系统,配上了电视机、空调,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尽力为职工创造舒适安心的休息环境。

安全环保文化篇4

关键词:杜邦 安全环保文化培育 模式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装置硝化单元发生着火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此事件发生后,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了整个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在安全环保问题上的反思。痛定思痛,这一事件暴露了国内石化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的较低水平,尤其是安全环保意识的缺位和忽视,凸现出石化企业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不足的“硬伤”。“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环保文化培育既是势在必行的客观需要,也是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所在。本文以享誉全球的美国杜邦公司为对象,探讨安全环保文化培育的相关问题。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在一个安全文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中,从高级管理者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需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领导感;员工个人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态度与行为;而企业自身需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安全问题和事故的重要性有一种持续的评估,对其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

美国杜邦公司的安全环保文化是:致力于安全、健康和环境、正直和具有高尚的道德标准以及公正和尊敬地对待他人。wwW、133229、CoM这一文化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由安全环保理念、安全管理原则共同组成,其培育过程经历了自然本能反应、依赖严格的监督、独立自主管理和团队互助管理4个阶段。

一、杜邦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两极的互动对应

杜邦安全文化培育的两极是指:安全理念与安全管理原则。见表1。

表1 杜邦安全文化培育的两极互动表

建立“所有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观念

安全视为所从事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关心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至关重要的认识,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必须优先其他目标

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遵守一切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并努力做到高于法规的要求

员工是公司的最重要财富,每个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都具有独特性和增值性

员工在非工作期间的安全与健康作为我们关心的范畴

为了取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管理层针对安全生产必须做出承诺,并做出表率和榜样

认为管理者伤害和职业病的预防负责,对工伤和职业病的后果负责

安全生产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在社会公众和顾客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需求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安全知识来帮助我们的客户和社会公众

为了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危害,应积极地采用先进技术和设计

要求每一个职员都有责任审查和改进其所在的系统、工艺过程

制定严谨而广为认同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确立安全和健康作为就业的一个必要条件,每个职工都必须对此条件负责,要求所有的员工都要对其自身的安全负责,同时也必须对其他职员的安全负责

积极参与安全活动,有助于增加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对危害的识别能力,对预防伤害和职业病有极大帮助和作用

使所有员工参与到职业安全卫生活动中去并使之成为产生和提高安全动机、安全知识和安全成绩水平的手段

在杜邦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两极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原则中,是互动对应的关系。安全理念是安全环保文化的精髓和指导思想,安全管理原则是安全环保文化的内容和操作标准,二者呼应互动;而且,八个理念元素与八个安全管理原则是对应的关系。组成了杜邦安全环保文化培育的骨架。

然而在我们国内,这种明确的安全理念还有待概念化和提出实施。

二、杜邦公司安全环保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美国杜邦公司在其200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步培育出了安全环保文化。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描述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见图1)。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员工的安全行为处于①自然本能反应阶段;②依赖严格的监督;③独立自主管理;④互助团队管理。

图1 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

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建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表2就是这四个不同阶段的安全文化培育措施和特征汇总。

表2 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四个阶段汇总表

依靠人的本能——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本能保护

管理层承诺——从高级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对安全责任做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有感领导”

个人知识、承诺和标准——员工具备熟识的安全知识,员工本人对安全行为做出承诺,并按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生产

帮助别人遵守——员工不但自己自觉遵守而且帮助别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

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

确定安全为受雇的条件——安全是员工受雇的条件,任何违反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可能会导致被解雇

个人价值——把安全作为个人价值的一部分,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和亲人

留心他人——员工在工作中不但观察自己岗位上而且留心他人岗位上的不安全行为和条件

将安全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各级管理层仅仅是配合的角色

害怕、纪律——员工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仅仅是害怕被解雇或受到纪律处罚

实践和习惯行为——安全无时不在员工的工作中,工作外,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

团队贡献——员工将自己的安全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事

高级管理层给予安全口头或书面上的支持

监督控制、强调和目标——各级生产主管监督和控制所在部门的安全,不断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制订具体的安全目标

内在化——把安全意识深入员工之心

,把安全视为个人成就

关注他人——关心其他员工,关注其他员工的异常情绪变化,提醒安全操作

培训——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受训的对象包括全体员工和管理层

集体荣誉——员工把安全作为一项集体荣誉

显然,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告诉我们,国内石化行业的安全环保文化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

从前文中提到的吉林石化的苯胺装置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到我国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多的严峻形势;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到安全环保经济的提倡,都能得出一个结论:我国迫切需要培育安全环保文化和意识,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安全环保文化培育模式和做法。美国杜邦公司不管在安全环保文化理念上,还是在文化培育的措施上,都能给我们提供借鉴和学习。其两极互动的文化要素给我们在安全环保文化培育上以思维的启发,即:一方面从思想意识上灌输安全和环保概念,另一方面在实际企业管理中践行这一文化。而其四个阶段的培育发展道路,为我们培育自己特色的安全环保文化提供了模式借鉴。

参考文献

[1] 韩燕晖、石化企业安全危机管理问题多[j]、化工管理,2005 (10)、

[2] 姜国军,董国治、石油石化业构建和谐企业初探[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6,(01)、

[3] 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 徐德蜀等、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安全环保文化篇5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安全素质

继续贯彻“素质提高是根本、制度完善是基础、科学管理是关键、技术进步是支撑、安全投入是保障”的系统思维原则,培养本质安全型管理者、操作者,取得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新进展。

提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意识。根据法定职责要求,识别、获取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做好学习考试准备。严格执行《中层干部安全管理考试制度》,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进行法律法规学习考试。

进行相关规程、行业标准、规范的学习和考试。

针对职工安全素质现状,务求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开展以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应急救援知识、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安全规章制度、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典型事故案例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适应安全生产发展需要,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利用四年时间,两个周期,所属各单位行政第一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和设备能源的副职、总工程师、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及公司机关主要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实现专职安全员向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过渡。

组织开展好“三标体系”认证、安全标准化创建培训。根据认证、创建进展情况,适时组织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的十四个要素,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标准。在创建、认证中学习,在学习中创建、认证,进一步理解安全标准化、“三标体系”的内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本单位实施安全环保管理系统思维,加快“五化”管理发展进程,实现过程增值、流程再造的需要,认识安全标准化创建、“三标体系”认证的重要性。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标准化创建的系统思维意识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意识。

结合“三标体系”认证,安全标准化创建,贯彻程序化、规范化思路,流程再造,过程增值,以5W1H的思维方式规范、修改完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办法。

2、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推行“一岗双责”

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界定的各级、各方面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提高职责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贯彻行政第一负责人负总责,各方面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安全环保部门综合监管,各业务部门在各自业务工作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确保安全生产职责到位,不断构建、完善安全环保管理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安全环保管理调研制度》、《安全生产述职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提高负总责、分项负责的具体化程度和有效性,把握安全环保管理动态,调整思路,持续改进。

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承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承诺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问责追究考核,强化风险控制与管理。

党、政、工、团、纪齐抓共管进一步具体化,从办公场所、生活区域公共设施、矿(厂)区交通安全、社会治安、职工身心健康、思想动态、内外部沟通等方面切入工余事件安全管理。建立完善制度、技术、业务保安、文化、人才、资金、党工团纪联动七大支撑保障体系。

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措施不落实和监管不力等而造成事故,对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行政问责,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3、全面推行系统安全状态评价提升系统本质化安全

综合量化评估、系统安全状态评价全面涵盖公司所属各矿山单位、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公司组织研究系统安全状态评价办法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修改完善系统单元评价标准,使该项工作的开展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

开展两次综合量化评估、两次系统安全状态评价,辨识危险源,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评价风险,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完善安全环保管理方案。不断增强安全环保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强化系统安全管理基础建设,推进安全环保管理。

针对近几年来产能大幅度提升的现状,聘请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评价、研究、分析各矿山提升、运输、通风、供风、排水、供电等系统能力与产能的匹配现状。特别要高度重视大红山铜矿产量规模、经营目标与生产现状、产能扩张矛盾突出的问题,对系统能力与产能的匹配,进行分析与论证,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或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达到整体提升系统本质安全化的目的。

4、加强危险源管理

严格执行《危险源管理控制程序》和《云南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落实职责,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开展风险预测、风险评估,整改隐患,完善落实防范措施。修改完善《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现场演练,确保紧急状态下成功救援。

加大主要系统、设备改造力度,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安全生产费用、维简费用投入,侧重于系统设备技术改造及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的现场对标工作方面。重点是:尾矿库、排土场、露采边坡、采空区、浅采采场、主要提升运输系统、供配电系统、通风系统、防排水系统、爆破器材库、达到重大危险源判定标准的地表生产工艺、设施、设备、场所。

高度重视制约生产持续工程的建设:大红山铜矿龙都尾矿库中后期排洪工程,雨季前投入运行;尽快启动中线法堆坝;思茅山水铜业公司5月底完成芒歇箐尾矿库行政许可手续报批,6月初开工建设。

高度重视深井开采地压影响研究:狮凤山铜矿、狮子山铜矿深部开采地压影响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综合调查研究分析,评价风险及程度,确定预警级别-狮子山铜矿深部地压启动红色预警。制定《观测方案》、《工程措施方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聘请采矿、安全技术专家进行地压活动研究。

高度重视通风系统建设、改造、完善:完成大红山铜矿通风系统建设,形成相对独立的中部、东部、米底莫矿段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完善狮凤山铜矿16~18中段通风系统。针对狮子山铜矿岩石移动影响系统运行的现状,结合深部持续工程,加快西部通风系统建设。

一般危险源点管理的工作思路是:各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危险有害因素和相应的管控措施,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防范措施落实,及时把握动态,调整完善管控措施:一是辨识各种作业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风险;二是明确各种作业场所的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措施;三是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实施控制与管理;四是制定执行作业指导书。

5、提高协作经济实体安全环保管理的匹配程度

严格实施“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坚持先取证,后进入的原则,即对资质不全或资质达不到要求,管理混乱,不能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施工队伍坚决取缔;连续两年发生工亡事故的施工队伍坚决取缔;不能接受甲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施工队伍坚决取缔。公司将组织对各协作经济实体的设备设施现状及安全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环保综合素质及管理能力等进行综合量化评估,不达标的取消《工程承包准入证》,终止《工程承包合同》。

严格事故管理,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办法》、《安全生产问责追究规定》,追究事故经济责任。

高度重视协作经济实体产生的环保、职业卫生问题,坚决淘汰属国家明令禁止的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污染严重的设备设施。对其活动区域产生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方案,强制执行。

协作经济实体的安全环保管理和教育培训纳入所在单位统一规划、统一实施。

6、强化环境保护管理,继续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提高各级人员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完善环保设施,健全排污申报、监测、污染源档案等环境管理基础资料。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产能规模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以环保求生存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按照云铜集团公司环保核查要求,积极配合完成核查工作。

贯彻《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报审、实施年无/低费、中/高费方案。研究开展清洁生产合格单位创建。

监测、调查、分析大红山铜矿内外部环境影响因素,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成大红山铜矿井下生产污水内循环系统,做到生产污水不外排。

狮凤山铜矿、狮子山铜矿、思茅山水铜业公司满足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研究建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废渣处理工程、尾矿水回用工程。

7、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标准化创建安全环保管理与国际接轨,全面推行安全标准化创建,“三标体系”认证,落实《安全标准化创建方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M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方案》。切实履行推进办负总责,分项负责的创建、认证职责,贯彻落实三个方面的认证、创建思路。

一是充分体现程序文件编写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二是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玉溪矿业公司、云南达亚公司原有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和办法是认证、创建的基础,必须得到传承。

三是统一五个方面的思维方式:即全过程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思维方式;体现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安全管理思维方式;辩识危险源,评价风险、控制风险、降低风险的思维方式;运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循环思维方式;5W1H的程序化思维方式。

四是实现认证、创建目标:年1月30日公司所属各矿山单位、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完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管理分手册、安全标准化程序文件的编写,报公司对口部门修改,经推进办评审,报最高管理者批准下发执行;年1-2月完成各种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年4月完成现场对标工作;年5月三座矿山安全标准化创建通过中介公司内审,达到国家一级企业标准,做好向国家申报验收的准备;年6月红山球团工贸公司、飞亚公司通过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验收,达到三级以上企业标准;年12月思茅山水铜业公司、南亚公司通过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验收,达到四级以上企业标准;年12月,大红山铜矿、狮凤山铜矿、狮子山铜矿、思茅山水铜业公司、红山球团工贸公司、飞亚公司、南亚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体系”认证。

8、高度重视安全环保行政许可

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环保法律法规,具备基本的安全环保行政许可条件,保持公司的生产经营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有效性、充分性,从而保证公司稳健持续发展。

公司所属各矿山单位、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由行政第一责任人负责,指定专人对本单位安全环保行政许可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目标,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按《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复审换证。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环保、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新、改(扩)建工程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

年上半年完成下述项目:大红山铜矿尾矿库中线法堆坝安全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大红山铜矿3万t/a精矿含铜-西部矿段采矿工程安全“三同时”设计审查、职业危害预评价;狮子山铜矿深部持续工程安全预评价;思茅山水铜业公司芒歇箐尾矿库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设计审查。

依法接受政府部门的行政管辖,公司所属各单位安全环保行政管辖权的变更,必须取得省安全环保管理部门的变更批复决定。

9、有效运行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奖惩激励约束机制,贯彻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考核奖惩,修改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系统安全状态评价办法》、《综合安全环保管理量化评估考核办法》、《安全生产责任风险抵押金实施办法》、《安全生产问责追究规定》,严格考核奖惩。对公司领导、中层干部的安全环保管理绩效考核,实现安全环保承诺目标,按《安全生产责任风险抵押金实施办法》规定给予奖励,不能实现承诺目标,给予同等金额经济处罚。发生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条例》的责任界定,给予处罚。

10、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软环境

以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基础,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与环境,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在充分认识企业职工整体状况、总体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推广科学技术,促进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推动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不断夯实安全文化基础,拓展安全文化建设范围。

安全环保文化篇6

摘 要 井区安全文化建设既是采油井区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在采油三大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效快捷、顺利完成原油生产任务的客观要求。通过不断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及其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提高井区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理念,增强井区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关键词] 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本质安全化

一、采油井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采油井区的作业是一个高危作业,因为石油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要害生产部位较多,且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原油中所含的腐蚀成分对生产装置和流程管线腐蚀严重,工业动火施工亦会逐年增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据不完全统计,仅一个井区一年动火就达120次之多,因此,对安全的要求是第一位的、非常严格的。特别是近年来,井区原油生产的内、外部环境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国家“两法”的实施,地方政府要求保护环境,环保压力随之增大。

其次是来自员工的需求变化,员工的需求早巳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他们需要井区或者作业区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

再次是井区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虽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熟视无睹,由于种种原因违章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井区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矛盾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在厂大发展的背景下,形式所趋,井区必须学习核能工业企业,把安全高于一切、超越一切的先进经验,树立大安全观的思想,增强建设井区安全文化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采油井区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井区安全文化是井区企业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并构建采油井区的安全文化建设,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吸收优秀部分并继承下来,扬弃自身文化中制约发展的、不健康的成分,再注入符合时代要求、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形成井区安全文化的内涵。

(一)遵循文化扬弃的原则

(二)安全文化融入井区的文化建设中的原则

(三)安全文化建设和井区的具体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四)全员参与的原则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采油井区的安全文化建设

采油井区不但重视规划自己的安全文化建设,而且要在内部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使每一名员工在正确的安全心态支配下,在本质安全化的“机―物―环”系统中,注重安全生产、关心安全生产,自觉地维护井区的安全形象,自觉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用安全生产的理念和行动保证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井区的良好形象

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井区的良好社会形象,既是由采油企业特征决定的,也是井区持续健康从事原油生产的必然趋势。井区原油生产必须是绿色环保的生产,安全生产必须是百分之百的,不但不能污染周边环境,还应为美化绿化周边环境作出贡献。为达到这些目的,必将牺牲许多既得利益,这也是社会赋予的使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井区名符其实;向社会展示,使“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井区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

(二)坚持不懈地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建设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本质安全化”和“物的本质安全化”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的手段。人是生产、生活中的动力之源,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杜绝违章违纪行为,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人的本质安全化。

在井区所辖的井组班站,各类仪器、仪表和报警系统、安全附件既是员工视觉等感觉器官的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监视耳目。所以,确保仪器、设备、流程的可靠性,确保它们的本质安全化,是提高事故预防能力、保证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

(三)完善法规制度,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指导井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以厂实施的HSE管理体系为龙头,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实施奖惩,激励员工规范自律行为。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标准,让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指导井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四)齐心协力共建井区安全文化

安全环保文化篇7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质安全化国企文化

1前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弘扬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安全形象,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动力。让“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所有时空,让安全生产保证原油的稳定增长,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理念,营造企业稳定、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在做强做大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发展的同时,为企业打好坚实的人文基础。这既是中海油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海油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并在迎来又一次合作开发高峰后,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

2中海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是以人为本,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安全价值的文化,是企业安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中海油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石油能源生产企业,它是在水深几十米、几百米的大海中,在不足半个足球场的钢铁小岛上,将深埋海底几千米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出来的能源生产企业。建造一个钢铁平台最少也得投资上亿元,一个油田群一般需投资几十亿、几百亿元。在保证不发生跑、冒、滴、漏等险情,保证不污染海洋环境的同时,每天与带压的、甚至是高压的、易燃易爆的石油、天然气打交道,其危险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危险程度和所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对安全的要求是第一位的、非常严格的。作为一家已在纽约和香港成功上市的国营大型石油能源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来自国家指令的变化,政府不仅要求企业提供能源、创造利润、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要求企业保护蓝色海域,在确保不污染海洋环境的前提下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是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变化,企业不仅需要健康稳定的发展,确保国际大型能源公司的地位,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及利润,而且股东也以国际大型能源公司要求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向股东发放丰厚红利的同时,保证股东手中的股票稳定升值,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发展问题,考虑绿色的能源生产企业问题,还要想方设法取信股东、回报股东;

再次是来自员工的需求变化,员工的需求早巳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他们对获得尊重、实现价值、自身发展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非常重视,他们需要企业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

最后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中海油过去的行业垄断地位即将消失,国外大型公司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人才、市场占有率等诸多方面跟国内的竞争更趋于复杂、激烈,而现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是关系到企业盛衰存亡的大事。这些变化都要求中海油人以发展的、市场竞争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自觉的改变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自觉维护企业形象,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可持续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中海油在引进、运用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必须学习核能工业企业,把安全高于一切、超越一切的先进经验,树立大安全观的思想,增强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让“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让高素质的员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这既是中海石油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

3中海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

文化是有继承性的,它不可能、也绝对不会被人们简单地扬弃。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并构建中海石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从中海石油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企业文化发展进程人手,吸收其中优秀部分并继承下来,扬弃自身文化中制约发展的、不健康的成分,再注入符合时代要求、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形成当代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内涵。

3、11965年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典型的前国企安全文化

1965年2月,石油部一厂成立海洋勘探室,开始了中海石油开发的筹创时期。从1965年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海石油企业的文化是典型的前国企文化。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在大庆精神的鼓舞下,在服从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前国企文化优秀成分作用下,中海石油企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创业历程。当时,安全文化并未得到健康发展,凭政府热情,靠精神鼓励,忽视科学、不怕死、冒险为荣的言行占了上风。

3、2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后期变革中的国企安全文化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海石油企业成为了第一批受益者,埕北油田的成功合作开发,不但为中海石油培训输送了许多的高层管理人才,获得了中海石油“黄埔军校”的美誉,而且也使中海石油人真正接触到了现代石油开采的先进技术。此时,中海石油的企业文化充满了强烈的学习变革精神,在新、旧文化体系激烈的碰撞和冲击下,各种思维方式和理念也在发生着革命性改变。此时,企业安全文化已蕴藏在企业文化中,开始出现模仿和学习国外企业文化构建行为。因未能摆脱前国企文化的影响,只是吸收了部分适用的安全文化,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中,开始重视、回避或减少政治色彩过强、缺乏科学精神、效率意识差、缺乏个性化等典型的前国企文化的不良成分,但忽视职工个人利益、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等国企文化的特色并没有改变,前国企文化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3、3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正在健康发展的企业安全文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在不断学习掌握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先进科技,在不懈努力并成功在海外分拆上市的推动下,为走出国门,中海油不得不在取得诸如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0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DNV(挪威船级社)第三方认证等各种国内、国际资格认定证书的同时,强制改变了许多根深蒂固的旧思想理念和管理模式。在不断运用各种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和手段(如正在大力推行的HSE管理体系,即“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等),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的过程中,在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中,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使中海油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现代化发展,使企业安全文化的现念,正慢慢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

4中海石油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中海油在挖掘和发扬自身优良文化(如无私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完善和优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同时,十分重视总体规划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企业不但要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能源、安全生产的社会形象,而且要在内部树立起奋发向上,“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安全文化氛围,使每一个成员在正确的安全心态支配下,在本质安全化的“机—物—环”系统中,注重安全生产、关心安全生产,使人人参与安全文化建设成为一种风气和时尚,让中海油人引以自豪的同时,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安全形象,自觉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用安全生产的理念和行动保证原油产量的稳定增长,使文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作贡献。

4、1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安全生产企业”的良好形象

社会公众对现代企业,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认识和评价,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生存能力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大事。作为海洋石油能源勘探开发的生产企业,如何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是现阶段中海油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安全生产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既是由中海油的企业特征决定的,也是中海油持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到倒班期,中海油人就乘船或飞机来到了既无绿叶又无地气的钢铁平台上,在单调、紧张、危险中,开始了二十多天的石油勘探开采作业。在大海多变的环境中,从事寂寞和艰辛的劳动,稳定的情绪和高度的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保证。这种精神和力量来自于中海油对职工的爱护和关心,中海油一直把“珍惜生命,文明生产”及“不断改善和提高员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企业的根本政策;也正因为如此,中海油必将把“关心员工,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安全”、以及“以人为本”作为中海油长期不变的立企宗旨,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中海油的生产必须是绿色的生产,安全生产必须是百分之百的,不但不能污染海洋环境,还应为清洁海洋环境作出贡献。为达到这些目的,必将牺牲许多既得利益,这既是时代和社会赋予的使命,也是中海油必须利用现有的科学文化技术去努力实现的目标,更是中海油向广大股民和社会公众所作的最好的安全承诺。所以,建立“绿色的、环保的海洋石油能源安全生产企业”既是奋斗的目标,也是中海油最好的安全文化形象标志。

中海油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的总体规划:在内部通过宣传、教育,通过自上而下的宣贯活动,通过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贯彻执行这一宗旨,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名符其实;在外部通过宣传和举办各种活动,向社会展示企业,使社会了解中海油,使“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安全生产企业”的光辉形象深入人心。

4、2坚持不懈地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建设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本质安全化”和“物的本质安全化”是预防事故的最有效的手段。人是生产、生活中的动力之源,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使全员养成“我要安全”的良好习惯,杜绝违章违纪行为,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达到人的本质安全化,是追求事故为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必由之路。因此,企业在进行安全文明生产的同时,必须不断地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如采取宣传栏、专题安全知识讲座和竞赛、制作安全教育片、安全运动会、建立企业安全互联网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科技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在企业内形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良好文化氛围,使新老职工都能自觉地遵章守纪、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既能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又能确保各类生产活动安全、顺利地进行。

在中海石油企业的钻井、生产平台上,各类仪器、仪表和报警系统既是员工视觉等感觉器官的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监视耳目。所以,确保仪器、设备、流程的可靠性,确保它们的本质安全化,是提高事故预防能力、保证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学习核能工业在从核电厂选址、设计制造到调试运行、维护和人员培训等各种相关生产活动中都始终贯穿安全思想的先进经验,利用现有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手段,从设计、建造时就严把质量关、安全关,使设备和流程从本质上实现安全,不达标决不投产,通过不断地宣贯和培训,在员工中牢固树立“将事故隐患从根源消除”的“本质安全化”思想。

4、3完善用人机制,营造激励员工好学上进的安全文化氛围

随着海洋石油事业的发展,上千万吨的客观需要,使平台一线人员的新老交替较为频繁,由于缺乏人才和熟练工人,常把一些安全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员推上了工作岗位。如何对外来人员和新来人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培训,使其尽快熟悉本职工作、掌握应知应会知识、达到岗位要求,已成为现阶段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先保证基层一线的技术力量,只有生产一线平安,机关人员才能坐稳;

②注意后备人员的培养,宁缺毋滥,不赶鸭子上架;

③先制定培训计划、要求和目标,编制培训教材,通过师带徒,传、帮、带和自学等培训方法,使培训人员尽快掌握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并待实习期满达标后方可竞争上岗;

④营造开放、宽松、自由、鼓励创造力、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用人机制,激励员工好学上进;

⑤注意岗位知识的积累,通过在岗培训,巩固和提高应知应会知识。一方面既要为企业摸索出一条创造和培养人才的新路子,使各路千里马为海洋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要为留住人才创造条件,消除因人员频繁流动对企业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使企业在相对稳定中持续向前发展。

4、4完善法规制度,营造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

以现在推行的HSE管理体系为龙头,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实施奖惩,激励员工规范自律行为。持续改进HSE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标准,让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指导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教育员工不存侥幸和麻痹心理,牢记“平时多流一滴汗,难时少流一滴血”的警言,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保障自己的行为安全,不断营造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和安全文化氛围。

4、5齐心协力共建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深层次的人因工程的开发,是安全管理的升华,是理性的、系统安全管理的基础。它要求企业各主管部门都采用系统的观点和安全文化的理念,用安全文化的方式,塑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只有各级领导干部都带头学习和掌握“企业安全文化”理论,提高安全科技文化水平,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将职工凝聚在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中,全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推动中海油向更高层次、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

5结束语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不断提高,持续创新和丰富。只有得到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制订周密的规划,形成强有效的运行机制,着力创建自己的安全文化活动形式,并持续改进,才能形成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繁荣的中海油企业安全文化。笔者相信,企业安全文化必将为中海油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也必将为中海油的明天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誉载全球的安全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徐德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论、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安全环保文化篇8

关键词:高职;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环保与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15-02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管理与环保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目前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大都学习德国、新加坡等地职业教育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即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成为教师从事理论、实验、生产性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自2011年我院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运行后,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增加、实训室开放力度的加大,各种实训教学安全隐患日渐突出。而针对这类实训室资源的特殊性,做好实训室生物安全管理既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实验人员安全、健康,规范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途径,更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3]。本文根据三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工作实践,结合我院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目前安全与环保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探析,旨在为改进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管理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现状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教学场所的多功能性、复杂性和流动性大等特点,是正常意外伤害的最大隐患。故实训室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制定安全管理条例才能从源头上对高职院校生物实训室的安全管理起到作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是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实训内容多且很少重复,所用微生物菌种、生物材料以及化学试剂种类不同,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多,成分复杂。目前所排放的污染物来源可分为:

1、学生作品。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实训作品一般没有实用价值,主要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技能或为了验证某项理论而设置的,故大多是废弃物。

2、陈置试剂和回收溶剂。凡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学生实验,操作规程中一般都有回收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是“回收”了。问题是这些简单回收的溶剂纯度不高,一般不可直接再利用。其中一部分用来清洗玻璃仪器,洗后随水流入下水道,最终还是成为废弃物,仅有少部分被回收利用。积压、陈置试剂是由于各种意外的变动或未使用完全而造成的,久置造成氧化、分解、聚合等化学变化而不可再使用。

3、实训本身产生的三废。实训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操作不当,如仪器装置不严密使低沸点试剂或溶剂的蒸汽挥发出来,逸散于室内,污染环境。生化分离和纯化有关生化产品或产物之后,剩余的残渣、废液等,总量不多,成分复杂,回收再用的价值空间小,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安全与环保设施包括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选址、建筑结构、给排水和供气、电气与自控、通风与净化、装修、空调、消防、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3,4]。自2005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与环保建设,在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造中投资力度大,把安全与环保建设标准纳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经过建设,生产车间和各专项实训室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善,使实训基地的安全与环保防范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完善各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生物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等若干安全环保管理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系统、周密、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环保管理运行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制度。制度科学合理、完善健全、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5]。主要包括实训车间及实训工程规章制度、守则、6S管理要求、文明公约、奖惩条例等。根据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特点,制订完善了《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生物、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细则》、《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细则》、《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及《各室人员的岗位职责》等27个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做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管理有章可循。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安全意识薄弱,监管难以到位[6]。学校制定了各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师生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存在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等情况。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

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创建实训基地安全文化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实训室管理的关键,也是培养教育主体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实训基地已将安全文化渗入到每一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

在实训基地安全文化建设中,重点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为主,从教学情境设计、实训过程指导、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意识、心理和行为,使每位进入实训场地的师生在安全观念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安全控制上由处理事故向预防事故转变,在安全行为上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在安全管理上由领导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安全观念的植入,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教育包括:提示教育、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提示教育是在实训场地以宣传展板、图片、标识的形式布置常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温馨提示或安全格言警句等,既短小精悍又富有哲理、意寓深刻,使学生既容易记忆,又乐于接受。

2、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安全防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开放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规范操作管理难以到位,不规范操作损坏仪器、违反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和实训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针对此问题,要求所有学生在实训前熟悉所用器材、试剂的性能、危害性、安全性及安全使用方法,对使用大型精密仪器、高压容器和进行有可能产生人身危害及造成事故的实训项目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进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必须穿着防护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各项实训中,教师都要将规范操作教育贯穿始终,避免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犯常识性错误,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

实训基地各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检查和检修,重点检查仪器连接导线的导通性及破损情况,以及是否有仪器外壳带电等潜在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修。

六、加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日常管理

实验室日常管理涉及防火、防毒、防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是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更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日常管理包括每周末检查、学院定期检查、系部每月末组织检查并进行小结,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经常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确保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消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隐患。

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在创造安全和谐的实训环境和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环保工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宗旨,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和校园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建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164-165、

[2]张建功、新形式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6(10):112-115、

[3]齐龙、浅谈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76-178、

[4]彭兰、加强高职高专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55-3656、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商品经济特征(精选8篇)
  • 下一篇:集体经济的性质(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