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市场经济问题(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9 栏目:写作范文

市场经济问题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措施

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民生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是我国民生问题之中的核心问题。用多维的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来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可以清楚看到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更多的是我国在发展和前进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就会找到更多的渠道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性矛盾和供求错位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实际隋况进行客观分析,并不是供给大于需求的关系,而是我特有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出现的一种阶段性的特殊社会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陧,使目前产业用工失衡。不难看出,当前各高校设置的专业与陕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产生明显错位,同时教育结构失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衡也是因素之一。比如,在国内各大城市的人才市场,具有各种专业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型人才为主的技术工人,如车工、钳工、维修工、电焊工等人才短缺,导致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毕业后又回到当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重新学习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后拿到技术等级证书,才能找到工作的情况。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与当前市场经济下的“产能过剩”有一定的关系,出现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技术实力比较薄弱,技术开发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企业需求的是有技术、有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员参与生产活动,而目前的大学生只有理论而缺乏实际操作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从这一点上看,这是需要国内各高校要认真思索好妥善解决的问题。

(二)在当前模式下的大学生知识陈旧,转化率低,无法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据一些企业反映,一些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按照所学的专业被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岗位,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得出这样的结果是,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能够应用上的不足40%;同时,大多数大学生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所学到的知识无法正常转化到生产实际中去,优秀的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后才能适应本专业的工作。我国大学生一般需要适应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在岗位上的适应期仅为2-3个月。

(三)依赖性强,准备不足,盲目择业

我国的大学生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我国的大学生学习目的是为了得到知识,而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学习目的是获得工作。因此,我国大学生为了获得知识拼命的学习,对社会、经济漠不关心,等到了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时才发现所学的知识不能成为择业的优势,因此出现很多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像在赶集一样,虽然有目标,但准备不足,全凭运气,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同时存在很大程度的依赖感,有的大学生甚至不去人才市场,等父母、亲朋好友找关系,因此造成大学生难就业的困局。

(四)我国现有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用人标准低,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大中型企业采用的技术和使用的设备基本都达到了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水平,但在企业管理方面仍停留在发达国家20年代企业管理的水平。如在我国投资1 000-9 000万资产的中小型企业中,90%以上的中小型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更加缺乏。管理是体现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准,再先进的技术、再优良的设备,没有现代化的管理,企业就谈不上发展,同时优秀的人才也看不好这类企业。大学生的优势是理论基础好,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拼劲十足。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后备人才作后盾,企业发展就必然没有后劲。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措施及建议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就业几方面的分析,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建议采用以下措施予以解决。

(一)规范人才市场的管理,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到实处

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主力军,也是非常稀缺的人力资源,如何安排他们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今后社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数的比例为37%-40%,而在我国只有5%左右,这个差距实际体现了技术水平的差距,体现了产品质量的差距,更体现了创新的差距。因此,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好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1、加快培育和建设专业化的人才服务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就业服务。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仍是专业知识型素质教育,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几年的大学学习中,以学习各门专业为主,最缺少是社会适应能力和各种生产实际能力的培养,从学校到社会、到企业还存在一段距离。那么,如何缩短这段距离或者将这段距离缩短为零是由谁来负责?答案是由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大学生没有毕业之前,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部门要为大学生设置不同职业的能力训练模式,并通过各种测试、咨询、培训来提高大学生在上岗前各种职业能力的训练,目的是使大学生快速适应市场的需要,最终实现大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生产,达到就业的目的。

2、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步提升人才服务机构的管理能力。要对人才服务企业在发展中逐步进行规范,使人才服务企业的管理在各方面达到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更好的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求。

3、在全国范围内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就业信息渠道。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各企业、事业的就业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放,而区域性就业信息要与全国就业信息进行互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优势。国家要设置专门机构,定期或者不定期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信息以及相关国家政策,要以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务的方式将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到实处。

(二)以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为导向,加速高校体制改革

我国大学生适应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的教育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而所W到的专业知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结果是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企业需求的人才脱节,大学生毕业后,当走向社会时才发现所学的知识无法正常的适应社会发展,大学文凭并没有真正成为被聘用的有力条件。从目前我国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情况进行分析,我国今后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对大学生需求必定会不断增加,但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国内各高校在设置专业、层级的结构要符合市场需求,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加速高校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我国的发展方向既然是市场经济,那么大学生的就业就应让市场说了算。大学院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政府要鼓励用人企业适当引进和招收应届大学生,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相应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安排。在这方面甘肃省政府的做法比较具体。甘肃省政府为了安排本省大学生就业积极的开展工作,为他们积极找出路,并出台政策,凡接收应届大学生在本企业工作的,政府为大学生所在的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刚上岗的大学生开一部分工资,积极鼓励企业招收大学生就业;三年后当大学生适应了岗位工作后政府不再承担这部分费用。这样,既减轻了企业一部分负担,也为大学生就业铺平了道路。多年来基本解决了本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为国家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为企业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开展工作,改变我国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使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进行战略性思考,促使他们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良好习惯,加快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政府在2005年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知意见》的通知,并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领会《意见》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人才资源,是我国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和面向农村就业,特别是到西部地区和艰苦的边远地区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深远的战略意义。按照《通知》精神,各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破除依赖感、地域观念、城乡观念等所有陈旧观念,积极到基层去磨练自己和锻炼自己,成为党和国家合格的接班人。

市场经济问题篇2

50年代开展“资本主义萌芽”讨论以来,人们对商品货币经济的了解已比较多。但中国封建是否也存在着市场经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否阶段性?16至18世纪中国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方面与缺陷?这些都需要研究,以求一个确切的答案。

一、中国封建社会是否也存在着市场经济?

这个问题实际上早在五、六十年代已有学者作了部分回答。1963年出版的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一书即认为“在商品货币经济的高度发达的明代社会里,这多种经营经济更有助于商品的流通,而给商品的国内市场创造了可能出现的条件。”该书在述及大小商人活动时指出:“这些大小商人的活动,自更有利于把全国各地的物资的流通,初步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内市场。这一种市场,不可能是资本主义意义的国内市场。但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广泛的国内市场。”(注: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10页、1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还有其他学者论及市场问题。但在文革以前,甚至在8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一般不认为封建社会也有国内市场的形成,所以,五、六十年代的学者,普遍把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封建社会不可能有国内市场,社会主义也不能搞市场经济,大致是这么一种看法,恕不一一引证。

从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观点,一些经济史学者由此往前追溯,认为中国古代也有市场经济。但是大多数学者则比较谨慎,限于“市场”、“国内市场”的研究,不直接涉及前资本主义(即前近代)社会有否市场经济问题。

国外学者对前资本主义社会有否市场经济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我无法查清这些学者的不同看法,仅以布罗代尔为例,略加说明。他的观点与其他经济学家或经济史学家并不完全相同。法布拉认为在布罗代尔看来,资本主义是应与“市场经济”严格区分的一种上层建筑。市场经济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还必须考虑产品的使用价值;资本主义则只关心交换价值。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并处在竞争的下;资本主义则由于拥有积累起来的巨额资本,能够放手地从事“、冒险和作弊”。若尔兰补充说,布罗代尔说得好,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换是平等的,而资本主义则制造和利用其垄断地位,从而造成交换的不平等。(注: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2—10页。)

如何理解布罗代尔的观点,西方学者已有分歧,我们亦难说清,但从他们的讨论及其他关于市场经济史的论述中得到启发,我提出如下看法,就正于经济史学界诸贤。

我认为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是两个不同概念。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或最重要的标准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生产、配置资源,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在市场经济下,社会分工比较发达,交换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和齿轮,货币和体制已经建立并与交换过程融为一体,人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市场供求关系的波动制约。而资本主义是指以资本积累、增殖、流动、垄断为最高利益的经济体制,说资本主义是上层建筑并非没有根据。当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连体的或是一个现象的两个侧面。

从以上认识出发,我将申述对16至18世纪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侧面。我认为市场经济孕育于封建社会,因为分工和交换这两个导致市场经济的因素在封建社会有了新的发展。具体地说,我认为市场经济的萌芽应该在16世纪前,比如宋代,局部地区已可称为市场经济萌芽,理由是分工在某些行业已较细,交换具有社会性,不只是少数人的事,相当多生产部门和社会阶层卷入交换,只要读一读《东京梦华录》、《梦梁录》、《宋会要辑稿》及宋人笔记文集,应当有此印象。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已不可忽视,尤其纸币“褚”券的使用引人注目,“民以褚券为市”,(注:《宋史》卷320《彭思永传》。 )表明纸币在流通中广为使用。但是,从另一面看,宋代整个社会仍在自然经济的大环境中,和交换有联系的生产部门主要是粮食、茶、盐、酒、qū@①、铁铜、百货而已,这些行业是赋税政策(尤其是专卖政策)的重点,属纳入国家控制的产业,不能进入自由交换。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仍居主导地位,所以,不可能提供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明中叶,即16世纪开始,情况发生了许多变化,发展市场经济的环境比宋元好多了,于是,市场经济以方兴未艾的态势出现在江南和沿江沿河各地区。所以我认为市场经济即基于交换的经济是可以在封建社会中后期萌芽发展起来的,它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土壤,近代以后,市场经济被融入资本主义体制,当然也可以被社会主义体制汲纳。

二、市场经济发展有否阶段性?

有的。许多学者已指出:从春秋战国以后,“工商食官”的统一局面结束了,私营工商业发展起来,至秦汉时,富商大贾成为重要的社会势力。以货易货的贸易在中国比较早地退出主导地位,货币取得了媒介地位,交换使达官贵人与市井、农夫,都和商品货币经济发生了关系。有的学者称之为中国社会的“早熟”现象。这一阶段,市场是官府严格管理下的指定地点营业的交换场所,人称传统市场。

唐中期以后,市场的空间、时间限制被打破了,为交换服务的汇兑制度开始萌芽(飞钱、柜坊),交换所依赖的社会分工、商品生产倾向增强了,于是,作为自然经济体系中的有限交换便开始向市场经济靠拢,但整个交换仍然对自然经济有依赖性,比如大部分商品都是劳动者(农民和手工艺人)的副业产品,进入市场后才成为商品;官营手产品,也只在满足官府需要之后,如宋代官窑瓷器产品,供御用拣退,“方许出卖。”(注:周辉《清波杂志》卷五,13页。)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唐中期至明前期仍然处于传统市场发达阶段,不能说已进入市场经济阶段。

16世纪前(如宋代)市场经济开始萌芽,但比较明显的萌芽状态出现在明中叶。在学者们所肯定的明嘉、隆、万和清康、雍、乾、嘉这两个时期,局部地区的市场经济萌芽规模足可称道,出现了两个并存: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萌芽并存,就全国说,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并存,封建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市场经济的第二个时期是近代,即鸦片战争到1949年,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开始逐步被纳入国际市场(外国对中国投资、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但自然经济在广大农村依然占统治地位,经济结构呈现错综复杂的混合形态。市场经济的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至今天。从1949年到1978年,30年中,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新的条件下(1949—1956)有了相当发展,“购销两旺”并非虚言,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左倾与僵化,生产关系改革的极左路线,商品经济被等同于资本主义,成了限制、消除对象,全国经济重新走向自然经济化,即退化。这一段痛苦的历史教训,换来了1978年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标志的思想解放。1978年开始,从有计划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逐步更新,终于为市场经济正了名。这一切都应归功于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九十年代中国市场经济进入国际化轨道,虽然尚属初级阶段,但已成为主导地位,市场的发育已向国际化、区域化、资本化方向前进。

回顾以上历程,中国的市场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是传统市场,其中又可以唐中期为分界,区别为前后期;第二时期是市场经济,其中又可区分为萌芽阶段(12—13、16—18世纪)、 初级阶段(1840 —1949)、停滞与发展阶段(1949—1978、1978—1998)。这种分期尝试是为了促进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研究,使之深化,以上所说的分期标准与时间仅供讨论。

三、16至18世纪的市场与市场有哪些积极方面与缺陷?

这是本题的重点。16世纪开始,中国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对此吴承明先生作了精辟的,详见吴著《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一书的《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一节。吴先生在此之前已发表了《明代国内市场和商人资本》、《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等重要论文,从商路、商镇、主要商品的运销和大商人资本的兴起来考察市场;而《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进一步从人口、物价、财政、商税、白银几方面探讨,应该说所论非常全面、深刻。除吴先生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围绕以上进行细致分析,极有价值。本人拟就物价、白银和市场这三个与市场经济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作一点补充探讨。

吴承明先生在《16与17世纪的中国市场》一文中有“物价”一节,讲了田价、米价和棉、布、绢价,结论是明前期徽州田价坚挺,百年间升到6倍,“当是经济、富户和商人投资土地的反映。 ”以后长期稳定在12两余水平,似因土地边际报酬的限制。16世纪下半叶田价下跌40%,“这需要寻求解释”。文中所列田价表分十个时段,每个时段25年,按分期平均田价列表,一共250年, 完全符合同一地区价格波动的原则,即研究一个地区的价格运动,最好有五年或五年以上价格平均数,据此可分析较长时期波动趋势,而不致于以偏概全。

我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请教于时俊。据记载,正德初年“物价甚贱”,而田价则由平均每亩10两多上升到12两多,涨幅竟达20%。田价与物价成反比。嘉靖以后,“诸物腾贵”(注:谢国桢《明代经济资料选编》中,181页。),而田价开始下跌,1551—1600 年(嘉靖三十年—万历二十八年)平均每亩仅值7、51—7、54,跌幅过40%,也是田价与物价成反比。万历二十一年以后田价又加升,持续半个世纪之久,康熙初年再次下跌40%。我们知道顺治朝的粮价也是上涨的(注:江太新《清代粮食变动及清政府的平抑粮价》,载《平准学刊》第五辑下册,1989。),与田价也是成反比。这种现象表明什么?是否可以作另一种解释:物价处于低位时,表明市场的活力不足,交换迟滞,银根放松,所以土地的“保值”值提高,资金投入土地多了,不一定是经济发展引起土地投资。反之,物价上涨,交换活力加大,银根收紧,资本的运动会从土地、房产流向更有利可图的商业、手。为了证明这种解释尚有根据,兹引四十年前出版的傅衣凌先生《明清商人和商业资本》一书对徽商既投资土地又不愿意投资于土地情况的分析:“就我所知,徽人亦曾以其商业上所获得的利润,投资于土地,且一度激起徽州田价的高涨……然而我们要晓得徽州的地狭田少和赋税负担之重,利息之薄,为人所周知的,所以上面俞氏所云徽州田价前涨后落,嗣亦无人买田是最值得注意的。亦即表示徽州商业资本虽与土地有关,然要从土地上面来容纳他的剩余资本,这一个要求将成为不可能。……这一现象,我不是说徽商不愿意投资土地,而是当时各地工商业的发达已给予商人开一广阔的前途,比单纯的购买土地、收取地租更为有利。”傅先生的解释是符合实际的,正是市场的扩大即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发展,必然造成价格运动有利于工商业。土地报酬低的地区,土地价格才会下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市场经济正在形成。

关于米价的波动全汉升、黄冕堂、汪士信、王业键、江太新诸先生均有专文。汪士信文有“明代粮食价格变动趋势”一节,制作了“正常价格”、“灾荒年价格”和“官价”三个表格。他的结论是“整个明代,粮食是上涨趋势。……大体上有三个梯级:从洪武到成化为第一级,官价为石米0、25两;从弘治到正德为第二级,官价为石米0、5—0、6两;从嘉靖起为第三级,官价为石米0、6—0、7两。”(注:《平准学刊》第四辑下汪文《明代的粮食运销途径与价格变动趋势》。)我认为此种情况与嘉靖以后市场的扩大不无联系。当时城镇人口增加,生产的专业化加速,商品粮供应是市场的突出任务,所以拉动了粮价的攀升。

棉、布价格。吴承明所作表格,也反映了上升趋势,但表格限于上海明末清初的棉、布价格。他指出15—16世纪初棉价由每担5两增至7两,布价因官府控制,一直在每匹0、25至0、30两水平。棉、布价格也反映了市场扩大的情况。

关于价格的缺陷问题,我参考了有关著作,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价格波动因受社会安定与否、官府干预、灾荒等外在因素的,不是真实地反映价值,但这并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主要商品价格能逐步上扬,以体现市场消费能力的提高,象棉布这样价格“稳定”状态并非正常,反过来证明消费没有扩大多少,自行织布的情况改变不多,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和地区处于停滞状态。第二是价格波动与生产的曲线并非吻合。中国的经济周期在相当程度上是周期的反应,王朝更迭与经济兴衰相依存,而不是价格与生产相依存。至今还没法画出这两条曲线。

白银问题,我关心的是,为什么16世纪开始白银从美洲分别流入欧洲和中国会有不同的结果?流入欧洲使白银对黄金的比价下降,布罗代尔写道:“从1550年到1680年,由于美洲的银矿采用技术(汞齐法),白银产量激增,从而成为持久的、强大的通货膨胀的动力。”(注:布罗代尔《15—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546页。)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和莱比锡交易会上,1701—1710年之间金、银的平均比价为1∶15、27,1741—1750年之间变为1∶14、93;在法国货币改革后,1785年金银比价由1∶14、5提高到1∶15、5;在英国与西班牙当时为1∶16。金银比价的调整,有利于币制的稳定, 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发展,市场经济从此走向成熟。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也很可观,吴承明、梁方仲、全汉升、王业键、孙毓棠诸公均有统计。吴承明先生列表统计后说, 白银流入总数达2亿两,但认为“实属过高”,“白银净增也许不过1亿两。 ”(注: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273、270页。)梁方仲的估计差不多,说“由此可以断定只就葡、西和日本三国输入的数目而言,必已远超过一亿元以上。”英国、荷兰与中国贸易也支付银元,数量不可考。梁先生还指出:“所以假如自万历元年(1573)起,……每年平均有三十万比收(即Peso)流入中国,则至万历十年(1582)即一条鞭法推行已甚普遍的时期,便应有三百万比收的输入……。”(注:《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176、173页。)

那么,这一亿多两流入的白银到哪里去了?起过什么作用?正如梁方仲先生所提示:白银输入正值一条鞭法推行已甚普遍时期,白银流入加速了税制改革,这就是吴承明先生所说的“财政白银化,市场大发展。”(注:同前揭吴承明书。)与此相关的是白银成为货币的主币。在市场史上,物物交换属最低层次,有货币以后,交换复杂化了。市场是一种和货币联系在一起的复杂交换,市场经济是一种和货币联系在一起并有良好货币体制保障的交换经济。正因为如此,16—18世纪的这种白银效应显然是市场扩大、市场经济萌芽有较快发展的原因之一。可惜多次海禁使本来还很缺乏的白银流入减少、停止,因为有信誉的货币流通量的下降,会导致市场经济的严重挫折。此外明清货币体制过于复杂,银、钱、钞并行,却没有法定兑换制度,造成币制混乱,如叶世昌先生指出:“如果纸币是银的价值符号,且可随时兑现”,则大明宝钞的流通不会失败。(注:叶世昌《论大明宝钞》,载《平准学刊》第四辑下册,1989。)货币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萌芽、 发展的需求,

是16至18世纪中国经济的一个症结,或者说一个缺陷。

最后是市场网络。现在已有一些论文涉及这个问题,即使过去有关明清商品经济论著,也涉及商人活动范围、商业城镇、商业资本流动、运输等方面,实际也是讲市场网络,不过无此框架而已。

市场经济问题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项目经济;成本控制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项目经济成本控制现状

(一)观念陈旧尽管建筑行业于市场经济背景下占据关键地位,但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观念非常落后与传统,未意识到成本控制的文章,在建筑进行的每个环节无法控制各项风险,通常是在出现问题后才处理,该种被动性应激现象会提高企业费用,管理缺少主动性,建筑单位管理人员缺少突出的管理思想,无法保证防患于未然,无法更好防止施工环节的风险。针对风险规避,管理人员更重视施工进度以及成本,仅仅关注局部问题,无法从大局着手,对建设质量缺少关注度,导致质量不合格而存在“豆腐渣”项目,如果这种情况产生必然会提高企业费用,还会对单位整体形象造成无法估计的影响,因此转变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观念,科学全面控制成本方可避免风险,积极迎合市场经济局势。

(二)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当前,建筑行业不但成本控制观念较为滞后,并且项目经济成本控制制度也不完善。建筑单位通常均无独立的项目经济成本控制部门,也为分配专业的员工来管控成本,大都是交给其他部门来代办,如此会造成职权分工模糊,以及成本控制效果不高,而且还会在施工阶段产生腐败情况。管理制度不完善也会导致奖惩机制不能实行,无法精细化控制施工成本,当项目产生问题时,不能对主要责任人及时问责处理,项目经济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加大了单位成本控制难度,提高了单位成本支出。

(三)成本管理者缺少专业知识伴随国家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逐步推进,建筑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如此就使得企业完善成本控制的每个环节,而减少成本是所有企业的必然途径。因为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者缺少专业知识,将会对在建项目所要物资产生预算错误,对所要工作人员总数产生误判,采购过程不标准,因为建筑项目所要的项目物资通常价值很高,若产生失误,就会引起不必要的耗费。因为建筑单位对项目经济成本控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相关工作者的职业责任感较低,会产生怠工等情况,这些问题的产生将对企业发展造成阻碍。

二、建筑经济成本控制对策

(一)投标过程对项目展开准确判定及全盘筹划投标过程是建筑单位展开成本管理的第一个过程,掌握标前成本管理,是开展投标决策的关键依据,还是展开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首步。市场经济背景下展开标前成本测算,既要精准测算直接成本,也要对付款模式展开资金筹划;基于营改增展开税务筹划;对建筑建设环节现金流加以预估并全面考虑资金费用;掌握合同形式,事先预计风险点;对招标项目量实施标前核算,科学大胆应用投标对策;对需要融进联合体企业的应全面评定联合体企业的整体实力,特别是技术水平与资金实力;对原来业务成熟区域与新开拓不成熟区域需科学区分投标对策等。提高标前成本预测的真实性,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有效融合成本控制观念及市场环境,让建筑单位成本管理存在统筹性与动态化。投标过程,即全面预测问题产生的可能性,需要做好准备任务,且建立一套处理方案及防御策略。

(二)施工环节成本精细化控制成本精细化控制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成本控制的必然手段,建筑单位若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就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克服粗放式管理,采取精细化管理。首先,施工环节的成本管理应由大局至细处进行。从大局进行统筹资金,集中集采,统选队伍,合理使用总部优势;由细部强化工序管理,避免物料耗费。材料成本控制要制定健全且细化的采购和管理体系,涉及统一采购体系、限额领料机制、月末季末盘库机制等,对于材料价差浮动展开价格研究。在人工、设备费的管理上,要制定一套健全的选用制度,在具体施工阶段,严格管理计日工的总量,能量化时不能计工时。其次,建筑单位要有策路的展开二次运营与税务筹划,积极应用变更索赔,融合投标对策,扩展项目盈利范围;对于税务筹划,需在项目开启时展开通盘考虑,分包方式的挑选与税务筹划质量息息相关,规范化的税务筹划,可以为反正节约很多费用。税务风险控制组织的建立要根据建筑单位生存运营特征,由此全面监测与管理税务风险,支持针对性组织员工培训及考核,及其建筑单位各部门自我检测和税务风险控制组织监督,就能有效削弱各种风险。

(三)严格管理材料购置项目经济成本控制的立足点是管理材料采购费用,因为建筑原材料对整个建筑施工产生直接影响,其成本开支在总成本开支中占有较大比重,直接影响成本控制。因此。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严格管理材料采购费,经过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机制来减少建筑单位项目经济成本。建筑单位要确保材料采购、使用和施工场地的消耗状况、项目进度相同,全面考量市场供需变化趋势、生产场地用料状况、原料库存现况等因素,建立科学规范的采购方案,以保障在最适宜的时间用最好采购模式获取数量、质量都好的材料,进而达到减少资本使用得目的。

(四)加强项目完工结算过程的成本控制完工结算过程要全面精准的核算建筑整个过程成本,而且保障建筑结算信息的齐全行,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签证与变更,并确保及早优化结算,缩减验收时间,降低经费占用,及早回款。另外,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思想,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增加项目收益,增加职工待遇,最后提升建筑单位活力。

(五)贯彻执行建筑项目质量控制监督任务在建筑项目管理阶段会涉及许多内容,而项目质量控制就是其关键内容制宜,在提高成本管理质量上起到了显著作用。建筑施工阶段,会面临返工、修补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更好防止这些问题的产生,相关工作人员在早期准备过程必须严格把关建设质量。由此,建筑施工单位也可以节省一些返工与修补成本,最后更有助于项目经济成本控制的有效完善。另外,为推动建筑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活动的进步,企业应当定时检查施工各个环节,并加大自检力度,由此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断提高项目经济成本控制质量。

市场经济问题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信用缺失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重要性

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社会信用的健康发展,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平等、自由、竞争的经济形式,进行自由交易,追求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内在的本质的要求。信用不仅仅是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其还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基石,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活动和交易主体,都离不开信用,市场交易的本质就是一种事前承诺。信用能够极大的降低交易成本,方便交易的进行,并最终提升经济效率。如果信用体系不完善,各方参与者缺乏信用,必将导致大量的交易无法发生,即使经济活动的主体之间进行交易,也将很大幅度的提升交易的成本,甚至可能因为欺诈等行为的发生,从而引发犯罪问题。

二、信用缺失的原因

1、政府监督不力,产权制度不明晰

公信用是指政府作为公信方或者凭借其授信行为而产生的信用,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并通过制定政策和承担社会责任来表现。社会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政府没有切实有效的履行监督责任,或者政府自身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信用问题。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仅仅作为经济活动的裁决者,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然而,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阻碍企业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此外,我国不少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合理,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委托问题,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冲突,往往也会产生失信行为。这两方面的因素都导致了市场经济下信用缺失问题的存在,应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及时对待。

2、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约束力

虽然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都涉及到了信用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制定出一部专门针对信用的法律规范,只有有限的信用行为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由于不存在统一规范,对失信行为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处罚弹性很大,不能够对失信行为进行有效的震慑。现有的法律规章对契约关系的维护力度不足。法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受到行政干预,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现象。法律规章的执行不力,不少案件从轻判决,判决之后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久拖不决。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不足,惩罚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失信者的一种纵容。例如,有些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无法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却缺乏处罚的手段,使得其失信成本很低,造成了恶劣的行为导向。

3、信用道德观念和意识普遍缺乏

自古以来,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倡导言行一致,恪守信诺。然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钱的盲目崇拜,造成传统的美德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不管是个人、企业单位还是政府部门其实都缺乏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信用诚信道德观念及意识,然而在社会上并没有树立起道德评价标准或者约束的一种机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人们更多关注和追求的是经济利益。个人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信用,信用缺失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比如人们明明知道是盗版书籍也愿意低价购买。

三、解决信用缺失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明晰产权归属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进行,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求更为迫切。要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扭转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政府部门必须执行并积极主动的进行信用的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出适合经济活动的一些规则,创造一个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具体来说,要加强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推进信息公开,加强媒体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动态性使得个人在面对失信行为时,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清晰的产权会增强个人在面对失信行为时采取行动的积极性,行业协会也有助于在行业内部推进信用建设,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 对信用体系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要加快制定统一规范的信用法律体系,明确在信用关系中的法律归属问题,从而对信用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对已有且与社会信用发生冲突的部分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同时对已经过时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信用的一些法规条文予以废除或修订。政府部门不仅要依法对失信行为进行处罚,并且要加大对个人或者企业单位的处罚力度,强迫人们守信。

3、加强诚信建设,大力进行教育宣传

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社会总体的信用意识,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全面建设提供道德支持,营造诚信守信的社会秩序好环境。人们的信用道德观念和意识普遍缺乏,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的信用观念和意识,建立社会主义信用道德的评价标准,要让每个公民都真正认识到,诚实守信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信用是其在社会中的通行证,是其立足社会的资本,每个人都应当恪守信用。

参考文献:

[1]邹玉香:民营企业信用缺失成因探析与治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7)、

市场经济问题篇5

关键词:人口问题 人口战略目标 人口调节机制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20世纪实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但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中国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着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述评,对加深人口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市场经济问题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 体制 收入分配 问题探析

我们知道,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我们的分配方式往往较为单一,而在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我们的分配方式也更加趋于多元化和多样化,那么,如何实现收入的有效分配,促进市场经济经济秩序的良性化发展则是我们必须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对此,我们要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特征来进行分析,以此为前提和基础来深化对收入分配的理解,掌握其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发展各有差异,而在收入的分配上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当前情况下,我们加强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全面的分析影响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而深化对当前收入分配的理解。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在我国实现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的与国际接轨,并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去,这样一来,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分配就会受到经济体制以及运行管理方式的影响,同时随着国内改革和发展的深化,各个区域间和各个群体间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机遇和竞争压力,如此一来,收入之间的差距也就在进一步的拉大。

(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背景下,更多的强调科技和人才的作用

我们也就进入了一个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并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力量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受教育的程度和技术知识也成为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其地位和作用也在日益强化,并成为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

(三)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情况下,我们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管理。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会形成一定的就业压力,因为人才素质的不同进出出现收入分配的差异,并不断的拉大收入间的差距。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通过以上的相关分析,我们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也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收入的分配和管理呢?对此,也就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分配理念和分配方法,进一步的缩小收入差距。具体来说,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的理顺收入分配的关系,完善相关的收入分配制度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体制下,其形成了相互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这样一来,我们将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这是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和力量所造成的结果,我们改革起来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要在收入分配的调控上积极努力。其中,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上要强调公平和公正,这是收入分配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在再次分配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更加注重调控的管理,避免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的发现,严厉大力违规违纪和不合法的收入。

(二)进一步做好安要素的收入分配管理

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来说,其发展的过程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一来,收入的分配就更多的依靠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来进行,是通过市场交换来进行分配,因此,进一步做好安要素分配的管理机制应该是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工资、津贴和奖金收入等,在多种经营收益下,还出现了如股票以及债券、储蓄利息等,对此我们要予以重视。

(三)强化收入分配管理,避免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

对于收入分配管理来说,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因为经营收益的多样化,进而也就使得收入分配不规范的现象多有发生,对于政府和相关的财政管理部门来说,如何更好的进行收支管理应该是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避免收支和财政管理上的漏洞。对此,作为税收和财政管理部门来说,就要强化税收政策的调整,并加强对收入合法性的监管和大力力度。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人们收入分配所呈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分配不公以及分配秩序混乱和腐败上,对此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强化。

(四)优化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

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一个区域的发展和该区域群体的发展都会受到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影响,例如教育资源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其中,城市地区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和程度较高,而在教育资源上也相对雄厚,在这方面是明显高于广大农村地区的,而这种资源的配置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中我们收入的分配,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尤其是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情况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解决

(一)加快区域间的和谐发展建设

从我国区域经济方面来说,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我国中西部区域的人均收入并对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实施和谐发展。以我国所制定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一系列战略国策为依据,加大对这些区域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的力度,并加以有效合理的指导,从而使这些区域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生态、水利、交通等,还是在农村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全面提高,进而使这些区域的人民收入分配问题得到进一步有效解决。

(二)完善改进税收体制

对个人收入分配中的税收体制进行合理改进也是非常重要的解决方面之一。应以对个人薪酬所得的相关扣除标准进行适当调高,从而使中低收入人群的税务负担得以减轻,同时创建针对高收入人群的年度薪酬额度申报机制,从而对其所得税的征管情况进行有效强化为基础,对高、中、低三类收入水平的人群进行税收方面的区别对待,对现行税率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与优化,最终将税收体制对收入分配实现调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另外,在税收的监管上,必须严格进行依法治税,对于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要严厉予以打击,对我国税收方面的秩序进行有效整顿,从而提升税收方面的效率与质量,这样国家的转移支付与财政实力也能上一个新的台阶,从另一个方面为国家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政府管理层同样要对税务工作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加以重视,加大相关力度。

(三)对国有垄断企业体制进行改革

基于我国国有垄断企业的特殊性,针对诸如金融、邮政、铁路、电信等各类垄断企业要进行适当、合理的改革,对垄断行业的市场开放性相应加大,形成在行业领域内的良性竞争,同时对垄断企业内的用人与分配体制进行改制,逐步将其内部员工的收入与相关行业内的收入水平进行同步接轨。另外还要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从而起到对垄断企业内的员工收入进行有效约束的作用,并在企业内外部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工作,对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查处、整顿。

(四)对公务员薪酬进行改革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薪酬收入水平也是造成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因素,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相关公务员收入的规范要求,对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对公务员制定的补贴等各类非工资部分的津贴发放进行清理,同时制定全国统一的工资外补贴部分的标准。其次对于公务员的工资构成进行合理简化,剔除一些虚设名目的工资结构内容,同时对于那些工作环境条件艰苦或是重要公务员岗位的工资结构内容则应适当增加,从而体现出区别性,也对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五)加大农村建设的力度

在收入分配差距化的问题上,最为突出尖锐的就是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针对这个特点,应加大农村建设的力度,政府相关部门与当地次一级的部门机构要从根本上对农村建设进行重视,着力在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方面,以相关管理人员牵头推进农村增收增效的科技改革工作,使农民能够在农业种植上合理增加收入。同时为了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指导,要定期举办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讲座等,使这些劳动力能够适应在城市中的劳动力要求,从另一个方面改善农民在农闲时的就业问题,以提高农民收入。而在税务上,要对农民采取适当减免农业相关税务等针对性措施,并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改良、农具更新等各类有益于农业提高效率、增加收入的行为的补贴力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并通过对传统农业种植方法的改进,使农民真正意义上体会到增效增收的益处,最终使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与城镇人口的收入水平趋于接近。

(六)体现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

近年来,一些非法挪用侵占公款、偷税漏税、等问题的出现,也使得收入分配问题更加显示出其需要解决的紧迫性。政府相关监管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于易发生违规违纪的政府、企业的岗位要加强监管力度,并根据不断出现的违法违纪新动向进行有效把握,同时施以严格打击。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根据情况发展的规律形成一整套系统性的报告体系,定期对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汇报及统计。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提供数据、理论研究的依据。

(七)对政府收入中非税务部分进行有效管理

我国在各领域中,行政事业性的费用要进行适当地整顿、简化,将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些“莫须有”的费用名目取消,合理保障我国人民的经济权益。对于有偿使用国有资源的项目,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规范化的招投标流程,并设立专门的部门与账户对资金进行管理。对于一些仍然存在的单位部门的私设金库进行查处,从而避免对政府非税收入部分的资金出现挪用、侵占等违法现象。在政府采购工作上,则要透明公开,加强监管,严防贿赂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与恶劣的社会影响。

经过上述这些方法,对保证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都有着相当的积极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情况下,随着改革和发展程度的进一步深化,积极做好收入分配的管理是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重点做好收入分配的优化。其中,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管理体制,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维护好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刘云泽、关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研究[J]、体制研究,2009,(8)

市场经济问题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 电力营销 问题 措施

电能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的一项中药资源,作为电力企业来说也是如此,电力企业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时候因为发电量有限,而用电量却远远大于供电量,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根本不存在竞争这一问题,只是服从国家分配就可以,但是新形势下,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我国电力企业的增多,其竞争压力也正在逐步增大,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为了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就不得不做好相关的营销工作,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对于电力企业营销来说,提供优质的服务是首要保障,只有加强自身的营销优质服务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 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少服务意识,政策制度不健全

电力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垄断行业,进而形成了卖方市场,因此,电力营销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服务意识,以致电力行业、用户以及政府之间缺少沟通,企业内部各部门配合不密切。若电力营销仍按照传统营销观念,在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体系下,不主动与用户沟通,将不能及时获取有利的信息,不能掌握市场的需求,约束电力行业的发展。另外,国家针对电力市场的政策制度不健全,使电力营销没有严格的法律依据,加之缺少必要的执法监督,导致在新形势下电力营销较混乱。

1、2 市场营销观念落后,管理意识差

电力营销决定了企业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多项活动,也反映了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地位,对此要充分地满足电力营销的发展前提,创造健全的营销管理机制。但是在新形势下,这个条件并未得到良好的创建,以致电力市场内部存在矛盾,未能有效协调供给与需求。另外,电力企业缺少满足用户需求的意识,这也与市场经济下企业应用的观念不相适应,进而约束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1、3 各部门合作不协调

电力市场需要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共同努力,构建团体,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电力市场的经济效益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利益,因此各部门的合作是发展电力市场的关键问题。就目前而言,电力营销主要由营销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缺少沟通。这样的工作体制较为独立,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也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1、4 电网建设速度较慢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电网系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完善了配电能力。而我国各地区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等存在明显差异,以致各地区电网建设进度不一,这也是制约电力营销发展的障碍之一。一些地区环境较为潮湿,加快设备老化,以致留下了安全隐患。目前电力企业对农村投入大量资金,仍无法处理农村用电量不足的问题。

1、5服务窗口工作质量

电力企业服务窗口是为消费者服务的主要场所,这一位置至关重要,而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中对于窗口的重视却明显不足,甚至仅仅把窗口当成一种摆设,服务不到位现象极为严重。

2 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营销的措施及建议

2、1 更新营销观念,提高市场意识

电力行业作为垄断销售,一直发展较为安逸,缺少危机感与竞争压力。对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较为弱势,存在服务质量差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传统的营销观念难以应对现有矛盾,电力企业只有及时更新营销观念,打破传统模式,构建全新的观念、策略及营销体系,进而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另外还应摆正自身位置,与用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提高部门间的配合与各环节的衔接,保障营销工作的正常进行。电力市场营销应将市场发展作为自身的风向标,不断扩大规模,加速电力企业的发展,促使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发展优势。

2、2 改善员工素质,构建优良的市场营销团队

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应高度重视员工的素质改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员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机会,构建优良的市场营销团队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培训时,应向员工传输用户至上的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服务意识。另外,还要提高对员工的管理知识、法规策略及专业技能等,为企业储备管理型人才,进而适应市场的发展,更新传统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总之,电力企业应致力于培养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营销团队。

2、3 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优质的服务是电力企业吸引用户、谋取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为电力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品牌。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应将满足用户需求、服务用户为宗旨。用户属于自然人,存在不确定性的需求及心理多变等,市场营销应有效地掌握用户的心理需求,及时将产品更新,进而吸引更多用户。在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企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需要改善的问题。企业只有正视并校正这些问题,构建合理的服务体系,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2、4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管理考核体制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电力营销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因此,在创新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时,必须首先强化电力营销工作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市场服务意识、营销法律意识等基本观念的建立,以此来创建一支具创新意识及工作能力、服务能力为一体的高素质电力营销管理队伍。另外,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好坏评定标准主要是从工作质量和工作的实际目标来判定的。因此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创新传统的电费管理、计量管理、用电管理等内容外,还要对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对市场规律的分析能力及营销服务水平能力进行评定,同时对预测与管理、公共关系等进行评定,从而全方位提高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综合专业能力及水平。

2、5 合理控制电价,注重电力促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及新设备发展迅速,更新较快,一些优质的替代品逐渐挑战了电力企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些竞争,电力企业若不采取措施进行抵抗,安于现状,将最终被淘汰。因此,电力企业可采取一定的促销手段,改善服务质量,利用优质的服务及较低的价格赢取市场,争取市场份额。

2、6完善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管理机制

对于电力企业营销服务来说,必须首先完善自身的管理机制才能把整个的电力营销服务工作落实到实处,避免当前很多服务工作流于表面的现象,加强了电力企业自上而下的统筹管理就能够有效提高电力企业营销服务工作的效率,进而提高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水平。

2、7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够有效地吸引用户,通过树立企业形象与优质服务的宣传,在用户心中树立良好形象,改善用户对电力企业的认同与信任,进而帮助电力企业扩大市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电力企业可通过多个方面进行宣传。良好的形象是扩大销售市场的重要基础。

3结语

当前我国电气行业内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电力行业也完全的融入了市场竞争这一大环境中,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甚至获得更好地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所有电力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做好营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提高电力营销的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市场条件,但就当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现状来看很不理想,仍然需要我们加强对于电力营销的措施,采取恰当的措施切实提高电力企业营销服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树玉、新形势下的电力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视角(上),2009,(10):178、

[2]刘秋华、电力市场营销观念和营销策略初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02):98、

市场经济问题篇8

1我国财经环境现状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财经工作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而具有十分关键的战略地位。如果财经工作无法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会限制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的经济环境需要财经工作的支撑。经济环境水平的提升需要经济管理理念的支持,只有借助良好的财经工作,才可以保障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企业管理也需要财经工作的约束,通过制度化的管理使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当下财经环境急需提升财经工作的水平,以保障经济环境的平稳运行。一方面,提升我国财经工作的水平,可以为经济政策的推行提供支持。财经工作的开展与经济政策相辅相成,借助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性可以有效地提升财经工作的执行力,而财经工作的推行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实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也需要财经工作的支持。只有处在健康的法制环境下,经济发展才能顺利进行,财经工作才能得以发展。

2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

当下我国经济环境比较复杂,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财经工作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缺少整体性的规划,导致财经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挑战。财经工作的规划应当与实际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但是不同经济领域、层面的环境比较复杂,难以协调。而财经部门职责的发挥,也离不开财经整体规划。但是在制定财经规划的时候,往往不能真正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造成一些内容存在重复,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2、2存在制度漏洞

财经工作的进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特别是有关财政转移的制度等,与当下财经工作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有的财经制度不能与经济环境相适应。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侵占了大量的资金,却不会受到财经制度的约束,这一点对我国当下财经工作的发展尤为不利。

2、3忽略了公共服务

随着财经工作的不断发展,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财经工作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财经管理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也别是忽视了对公共事业的服务效果。对于一些公共建设、运转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少,到位效率较低,管理也十分薄弱,导致这部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且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的发展。作为经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财经工作应当关注公共服务管理机制,保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对资金的流动进行监管,以确保资金到位后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发挥财经工作在公共服务领域应有的作用。

2、4缺少区域互惠

财经工作的发展也会收到地域的影响,不同区域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过分关注本区域的经济环境与财经问题。但是经济的发展与财经工作的实施,不仅仅在区域内就能够实现,更重要的是需要将区域联合起来,实现互惠互利。只有摒弃了地方保护主义,重视联合与合作,保障双方或是多方的经济利益,才能将区域经济逐渐扩展,从而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但是当下的各个区域往往只关注本身的利益,在区域内部奉行地方保护主义,不能与其他区域之间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关系,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制约。

3应对财经问题的有效对策

3、1完善财经工作规划只有保障财经工作的平稳进行,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应当对当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形势进行仔细地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经工作规划,并结合规划实施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不断完善。同时,还需要保障财经工作规划的客观性与标准性,以确保与财经有关的各个部门能够严格按照规划的指导完成工作。这样一来就有效地避免各个部门无法明确自身任务的问题,也有助于不同经济领域顺利完成财经工作。

3、2加大财政支付转移力度

在财经领域内负责对效果进行调查的有关部门应当在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形式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地区间财力、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更好地体现转移支付制度的公平性,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结构逐步调整到合适的比例;不断完善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的测算方法,确保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的公平性,建议集中力量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大幅度压缩和减少项目数量;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和服务观念,克服部门本位观念,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做好专项转移支付工作。逐渐提升对财政支付转移的关注,通过积极推行与财政支付转移有关的政策与条例,使支付转移速度得到有效地提升,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促进经济朝着活跃的方向发展。另外,在对支付转移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当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经济知识,确保财经工作的质量。此外,还应当重视法律法规对财政工作的支持,以法律的形式对财政支付转移进行硬性的要求,以提升其执行效率和力度,在减少冗余支付名目的同时,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有效地规范经济市场。

3、3保障均衡发展

财经工作水平的提升,会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只有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获得了提升,才能反过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良性发展,并不断完善以适应变化的经济形势。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投资,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应当重点抓资金到位的速度,确保专款专用,避免资金的滞留,使其尽快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作用。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同时,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为经济环境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在关注财经工作的同时,重视公共服务十分关键。

3、4推动经济区域互惠

针对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违规进行的地方保护政策,严重阻碍的经济的发展。从短期来看地方保护主义似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区域性的合作从利用资源互补、人文差异互补、地理优势互补等合作共赢方面考虑,区域化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人文方面的进步等远远超出本地区独立发展的所带来的增加值。因此,财经工作应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对策,以避免地方保护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同时,应当制定相应的财经计划对地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特别是在地方的营销观念、方式、模式等方面,要使区域认识到地方保护注意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同时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互利互惠,在与其他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使经济更加活跃,为区域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

4结束语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教育训练心得(精选8篇)
  • 下一篇:关于大学毕业求职信9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