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9 栏目:写作范文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1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拉动就业的疲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面临新的挑战,本文运用PEST模型对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宏观就业环境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也从2001年的114万[1]增加到2011年的650万,高校毕业的就业环境也从一个“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帮助高校毕业生认清就业环境、进行适当的就业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运用PEST模型对高校毕业生的宏观就业环境分析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PEST模型简介

PEST模型分析是指对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主要通过对对政治因素(Political Factors)、经济因素(Economic Factors)、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和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这四大类影响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PEST模型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态度等;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等;政治、法律环境实际上是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一组因素。

党中央和国务院积极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说:妥善安排大学生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政府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学有所用。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该法第二条明文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2009年3月18日,教育部下发《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20条新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对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应征入伍、参加国家、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家庭困难的五类大学毕业生将分别给予各种优惠政策。2010年10月22日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等。

从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问题的种种举措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国家政府的巨大重视与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治法律环境不断优化。

2、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系列能够影响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水平的GDP增长水平、经济发展趋势等。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大,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0、32个白分点。但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逐步缩小,我国目前总体就业弹性为0、1,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带动0、1个百分点的就业增长。而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弹性大约是0、3至0、4。[2]2011年,由于受后金融危机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的影响,我国的GDP增长预期目标为7%,预期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相对减少。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薪资待遇、就业饱和度、行业前景等一系列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以及省会城市经济发达,薪资待遇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西部以及边缘地区急需人才,但无人问津。同时,就业单位性质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现,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考试的高校毕业生急聚攀升,很多地方出现“千人一岗”的激烈竞争场面。但很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却对求职者翘首期盼,却无人问津的局面。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受中国传统文化、“统包统分”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包当“国家干部”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存在“精英意识”,对工作期望值过高。在工作岗位、薪水、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对目前就业市场上有利于“买方市场”的总体态势没有一定的认识。对就业单位和应聘岗位挑三拣四,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很苛刻。

当代高校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的宠爱,独立思维、独立意识比较差,做人做事比较自我,普遍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岗位、期望的行业缺乏了解;毕业生在实践中动手能力差,造成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的欠缺。

高等教育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需要,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匹配,造成供需失衡;高校办学模式雷同,缺乏对于就业而言尤为重要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能级结构失衡。[3]

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中有近30%的贫困生,其中特困生比例也达到了10%~15%,这些毕业生对贫困有深刻的感受[6],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一般吃苦耐劳,但自信心缺乏。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当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技术环境就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造成学习成绩的大副下滑、沟通能力的缺失。但网络的发展、知识信息的大爆炸,让信息交流更快捷、资料查询更方便,也给高校毕业生的自我充电提供了便捷的环境。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给高校毕业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

三、基于PEST模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

1、积极利用政策导向,实现就业多元化

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广大农村就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各省、市、自治区和地方政府也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4]尤其国家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鼓励。针对于可以进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毕业生,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为符合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机会。

2、拓宽渠道,搭建就业供需平台

根据历届毕业生成功就业的相关统计,校园招聘会、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学校推荐、专业网站、亲朋好友的介绍是高校毕业生也主要的渠道。作为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争取多场次多频次的举办校园招聘会、宣讲会、视频招聘会,构建企业、学生一体化信息平台。

同时,校友是社会资源中很重要的资源。遍布五湖四海的校友,能够通过自身的示范让用人单位对母校人才产生认可和一定的倾向性,同时发挥中介渠道的作用,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就业的桥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方便。[5]

3、加强调研,按需培养人才

作为高校,要不断加强人才需求的调查,充分做好办学周期内人才需求的预测,根据未来市场的需求来拟定专业的设定和招收的人数,从而避免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的发生。要不断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多方面、多角度培育自己的特色人才。要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4]

4、加强对高校毕业生中“双困生”的就业帮扶

“双困生”是指经济困难并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就业过程中,往往把择业当做自己以及整个家庭告别贫穷的最佳机会。他们对需求层次中的“安全需求”比较重视,希望能有稳定的来源和收入,要求工作和生活比较有保障。同时,自卑通常是很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困扰,对他人的言、行往往敏感度较高,对“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有强烈的渴望。鼓励他们从基层做起,保持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以尽快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6]

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复杂的宏观就业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创业促进政策,但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高校毕业生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找准定位,充分利用外部有力环境,克服自身优势,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参考文献

[1]辛燕、基于SWOT分析的80后毕业生就业能力规划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3)、

[2]马恩,宋爱忠、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变量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3]张宏军、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其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4]李正军、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战略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2

宏观旅游管理,是指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运用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职能,统筹协调旅游发展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实现宏观旅游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发展,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旅游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所谓宏观旅游管理目标,是指国家促进旅游发展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总体目标。由于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经济社会活动,其涉及面广、环节多、层次多,因此宏观旅游管理目标也必然是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的。从总体上分析,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通常可以分为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

1、政治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政治目标,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通过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包括出入境旅游),促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国家竞争力等。

2、经济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经济目标,是通过有效配置旅游资源和生产要素,提供质量高、数量多、类型全的旅游产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同时,在有效满足国内外旅游者需求的同时,为旅游经营者带来更多的收益,促进旅游目的地群众收入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国家增加更多的税收和外汇收入,推动旅游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3、社会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社会目标,是通过旅游活动和加强宏观旅游管理,在满足国内外旅游者跨文化交流、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友谊和理解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促进旅游企业文化建设和旅游行业职工素质提高,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就业,改善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与促进旅游目的地各项社会事业的繁荣兴旺与发展等。

4、发展目标

宏观旅游管理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加强旅游宏观管理,不断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及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宏观旅游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看,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中期目标主要是实现旅游行业结构和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与发展;远期目标是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还必须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二、宏观旅游经济的含义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包括旅游者消费活动、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市场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经济子系统,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论角度分析,旅游经济系统,既体现了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组成要素的集合,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见图1),还从动态角度反映了整个旅游活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

(一)旅游经济活动

旅游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三个层面的活动,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和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第一个层面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通常包括旅游者从购买旅游产品并离开居住地开始,经过一定距离的空间移动而到达旅游目的地,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活动而满足其旅游需求,再返回居住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旅游者在旅游客源地选择、决定和购买旅游产品过程,只有当旅游者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游者;二是旅游者往返于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移动过程,实质上就是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旅行消费过程;三是在旅游目的地所有旅游活动的消费过程,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第二个层面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主要指旅游企业为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有效进行,直接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所有经营活动过程。由于旅游活动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因此必然涉及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许多企业。按照现代旅游经济系统模型分析,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可大致分为旅行商、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三部分。旅行商的经营服务活动包括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两部分,前者的主要职能是销售旅游产品,招徕和组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后者的主要职能是整合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要素,做好旅游者的接待组织活动等。长途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接待企业则按照旅行商安排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者空间运送及旅游活动的所有接待服务活动。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旅游规划设计和旅游行政管理。第三个层面是旅游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组织和其它非政府旅游组织,通过旅游行政管理、宏观调控、行业自律和中介咨询等活动,提供旅游信息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保证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实现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服务目的和旅游组织的管理目标。

(二)宏观旅游经济内容和特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宏观旅游经济体现了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和运行过程,是旅游发展过程中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体,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1、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纵横交错形成的综合体。从横向看,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同时并存的经济活动过程;从纵向看,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像一般社会再生产一样,是按照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子系统活动依次进行,并不断循环往复的经济运行过程。因此,这种纵横交错的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运行和化,就形成了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2、宏观旅游经济,是旅游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业是由多种旅游服务要素构成的经济产业,其既包括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旅行社业、旅游住宿业、旅游餐饮业、旅游运输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娱乐业、旅游购物业等,也包括部分或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邮电通讯、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文化科学、教育培训、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工农业等众多行业。其从纵向上表现为各产业、行业和企业之间上下指导和执行的经济层次关系,从横向上表现为各产业和行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经济序列关系,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序列立体交叉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3、宏观旅游经济,是各区域旅游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任何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的,因此一定的区域旅游布局构成了宏观旅游经济的空间表现形式。从纵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为部级、省级、地市级、县级的上下联系的区域旅游的层次布局结构,如不同级别的风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和景区景点等;从横向看,区域旅游布局主要表现跨省区、跨地市区、跨县区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空间布局结构,体的旅游景区等,从而构成多个旅游区域相结合的宏观旅游经济系统。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旅游管理组织,客体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运行和发展,简言之,宏观旅游管理就是国家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管理。正确理解宏观旅游管理的涵义,还必须注意宏观旅游管理与微观旅游管理、旅游市场管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正确把握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一)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区别,主要是管理的对象不同。微观旅游管理的对象,通常是指对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是以个体旅游活动为客体的管理;而宏观旅游管理则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是以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为客体的管理。宏观旅游管理和微观旅游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微观旅游活动是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细胞,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必须以微观旅游活动为基础,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建立在微观旅游管理基础之上的;同时,由于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直接影响着个体旅游活动的进行,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微观旅游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对微观旅游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旅游市场是连接个体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桥梁,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和市场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旅游市场管理,不仅包括对微观旅游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对旅游市场的规制、监督和调控等,也包括在宏观旅游管理指导下,对旅游市场机制和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旅游市场管理是宏观旅游管理的对象。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市场管理中,往往又包含了某些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和内容,如对微观旅游活动主体的监管,对旅游市场供求的调控等,因此旅游市场管理与宏观旅游管理又是密切联系的。

(三)宏观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宏观旅游管理,通常是通过各种管理职能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进行管理。从旅游管理的实践看,宏观旅游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决策、规划、组织、调控、监督和服务等方面。

1、旅游决策职能

是指政府对旅游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的职能,其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在现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政府决策职能在旅游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在旅游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促进旅游发展的各种措施方面,还发挥着重要的决策职能和主导作用。

2、旅游规划职能

是根据旅游决策职能确定的

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对旅游资源配置和生产力要素进行统筹安排的职能。如政府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统筹安排和配置旅游资源要素;通过确定实现旅游发展目标的政策措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通过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地运行等。

3、旅游组织职能

是为了有效实现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要求,建立旅游组织体系、配备相应人员、明确职责权力、调配旅游要素的职能。其包括建立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促进旅游中介组织和旅游企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旅游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旅游部门、行业中介组织、旅游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开发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等。

4、旅游调控职能

是对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内外关系、发展变化进行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旅游决策目标和规划的顺利实现。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调控生产要素价格,实施各种税收政策,实行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合理的经济杠杆等,调节旅游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以缩小地区差别和贫富差距,实现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地发展。

5、旅游监督职能

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规范旅游市场主体行为,保护各类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限范不正当的旅游竞争行为,创造公平、公开和公正的旅游竞争环境,促进旅游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5、旅游服务职能

是政府通过提供各种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提供各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等公共产品和安全救援、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企业的经营服务活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四、宏观旅游管理的过程

宏观旅游管理过程,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运用宏观旅游管理职能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宏观旅游管理系统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旅游的宏观决策系统、宏观执行系统、宏观调控系统和宏观信息系统,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下,共同对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和发展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

1、旅游宏观决策系统

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系统,其决策内容包括确定旅游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制定旅游法律法规、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控旅游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区域旅游布局合理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统筹协调旅游发展等。由于旅游宏观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决策,因此对旅游行业、旅游区域、旅游企业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为了保证旅游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必须根据有关的政策规定和各种信息,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宏观决策,以指导宏观旅游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2、旅游宏观执行系统

是实现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系统,即完成旅游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宏观执行系统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计划机制,是通过国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指导性计划,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方向和目标;而市场机制,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活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有效地运行和发展。段综合形成的调控系统和监督机制,是正确执行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旅游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监督和调节旅游宏观旅游经济活动的调控机制,并及时发现宏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反馈旅游宏观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及时进行调控,保证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有效进行。

4、旅游宏观信息系统

是有关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旅游信息和信息工作系统,是旅游政策子系统、旅游统计子系统、旅游会计子系统、旅游市场情报子系统及相关信息子系统的综合体。旅游宏观信息既来自于旅游宏观调控系统的有关情况,又来自于宏观旅游经济系统运行的结果,不仅是旅游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旅游宏观信息工作贯穿于整个宏观旅游管理的全过程。

五、宏观旅游管理的特征

宏观旅游管理,既是对旅游全行业的管理,也是对宏观旅游经济活动和运行的管理,因此,宏观旅游管理具有不同于微观旅游管理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宏观旅游管理的权威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因此宏观旅游管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行政权威性。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促进和保障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国家发展旅游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又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旅游企业行为,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序地进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如果宏观旅游管理没有权威性,则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将是盲目、混乱和低效率的,也就无法实现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宏观旅游管理的政策性

宏观旅游管理是政府有效管理旅游活动和调控旅游经济运行的行为,因此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宏观旅游管理必须体现政府鲜明的政策倾向,即体现国家发展旅游的意志和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旅游发展的总方针和总决策,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活动广泛性和旅游经济的综合性,要求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的关系,而统筹这些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即必须依法行政,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正确的处理,才能使旅游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宏观旅游管理的全局性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为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必然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不仅协调范围广泛,而且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使宏观旅游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管理,而是一种全局性、综合性较强的宏观管理活动。因此,在宏观旅游管理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一方面必须遵循旅游活动规律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从全局上统筹安排和合理配置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素,确保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顺利地进行;另一方面,必须立足全局来协调处理好各局部的关系,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尽量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不断提高宏观旅游管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

4、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

宏观旅游管理的服务性特点,强调宏观旅游管理必须服务于旅游活动和宏观旅游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既要通过加强宏观旅游管理,为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和旅游企经营的需要;又要通过科学地引导旅游者的消费活动,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旅游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创造一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条件,保障旅游活动有效地开展,促进宏观旅游经济正常地运转,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宏观旅游管理的动态性

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从而决定了宏观旅游管理也必然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这种动态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活动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旅游管理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以保证旅游活动的有效开展;二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旅游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不断改进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旅游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宏观旅游经济运行有效地运转;三是宏观旅游管理必须适应现代管理的发展和变化,不断汲取先进的管理理论、实践经验和方法,丰富和完善宏观旅游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指导宏观旅游管理的实践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3

【关键词】营销环境调查;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实践教学;若干措施

企业的营销环境是影响企业的市场和营销活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具体地说就是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卓有成效地发展和维持其目标顾客交易及关系的外在参与者和影响力。在营销环境调查中要注意调查分析宏观、微观环境中的各个影响因素,特别要注重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就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因素

1、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人口因素

人口数量是决定市场规模和潜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越多,则对食物、服装、日用品的需求量也越多,那么市场也就越大。因此,按人口数目可大致推算出市场规模。我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约占总人口的94%,西北部地区人口仅占6%左右,而且人口密度逐渐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另外,城市的人口比较集中,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密度高,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几个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以上,而农村人口则相对分散。人口的这种地理分布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人口的集中程度不同,则市场大小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则市场需求特征不同。例如,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人以面粉为主食;江浙沪一帶的人喜食甜,而川湘鄂一帶的人喜食辣。我国的人口结构有一定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城乡差别大,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社会、经济差距较大,一些大城市老龄化相当严重。这些都是市场营销应该考虑的人口因素。

2、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经济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几乎对所有的营销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费者收入因素。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购买力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市场容量和消费者支出模式。企业营销人员在调查分析消费者收入,进而预测某一商品的市场容量。

(2)消费者支出结构因素。消费者支出结构因素,其实也是消费者支出模式,受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就会发生相应变化,并符合“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的国家为饥寒型,在50%-59%之间为温饱型,40%-50%之间的为小康型,30%-40%之间的为富裕型,低于30%的为最富裕。目前我国正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

(3)物价水平的因素。研究物价水平、产品价格的变化,它们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涨会使消费者减少购买量,限制其需求或使消费者转向购买替代产品;价格下降则会使消费者增加购买量。

(4)经济发展阶段因素。进行营销环境调查,要注重了解经济发展阶段。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为五种类型:传统经济社会阶段、经济起飞前的阶段、经济起飞阶段、迈向经济成熟阶段即大量消费阶段。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汽车、住宅将成为消费热点。中国的一、二线和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目前已进入了这个阶段。

3、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自然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有时这种影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分为三类:一是无限资源,如太阳能、空气、水等;二是有限但可以再生的资源,如森林、粮食、草地、动物等;三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煤炭等矿物。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地理的偶然性,分布很不均衡。在某些行业如石油行业、烟草行业、矿泉水行业,环境资源具有决定作用。而一般的诸如气候等自然环境也造成了对某一类产品的特殊需求。如在湿热的南方,空调成为夏季的必须品,东北对空调产品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强烈。

4、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是影响人们欲望和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社会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念,具有高度的延续性,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包括消费行为。比如,我国有农历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传统,春节前因人们集中大量购买年货而成为销售旺季。营销调查要调查对象的文化背景进行认真的了解,尤其在产品和商标的设计、广告和服务的形式方面,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人们的文化传统,要尊重人们的传统习惯,切不可犯忌。

5、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竞争因素

竞争环境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计划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企业面临三种竞争环境:

(1)品牌竞争。如果不同的企业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类似产品,这就会形成品牌竞争。如家用热水器有林内、能率、樱花等品牌竞争;牛奶有伊犁、蒙牛、光明等品牌竞争。

(2)替代产品竞争。替代产品指能满足相同市场需求的产品,如在交通运输中,汽车、民航、铁路与海运竞相提供优质、快捷、安全的服务来争夺运输市场。

(3)一般性竞争。企业之间相互竞逐客户的有限购买力称为一般性竞争,如在产品、定价、分销系统及促销手段上标新立异。任何企业都致力于建立差距化优势,创造出消费者想要购买的产品特色或品牌,都不甘心落于差异化劣势。

二、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干预的若干措施

分析营销环境调查中宏观环境的若干因素的变化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估计这种影响的性质、大小和发生的时间,从而预测企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可能受到的威胁以及可以利用的机会。对于威胁与机会的判断必须客观、准确,采取对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干预的若干措施,对企业营销战略的构想与决策至关重要。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干预的若干措施有如下几点:

1、进口限制措施。政府可以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如许可证制度、外汇管制、关税、配额等,起到限制进口数量和限制外国产品在本国市场上销售的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税收政策措施。政府可以在税收方面推出政策措施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如对某些产品征收特别税或高额税,削弱这些产品的竞争力,给经营这些产品的企业效益帶来一定影响。

3、价格管制措施。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经济危机时,政府就可以对某些重要物资、甚至所有产品采取价格管制措施,通过这些举措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保障消费者的基本生活,使这些价格管理措施直接干预企业的定价决策,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

三、结束语

《市场调研与预测》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文章对于《市场调研与预测》课程研究—营销环境调查中的宏观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探索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显得意义重大,并且有较强的可行性与实践性。

参考文献: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4

关键词:外交决策;决策模式;微观—宏观关联模式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间的互动具有明确的对外政策目的。国家能否实现自己的目的取决于能否制定并实施适当的对外政策。研究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就要分析它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分析它的国际环境与国家实力,并了解它的决策过程。通常,人们对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做总体评估,总是要在分析各要素的基础上最后再进行综合的观察与判断。这种方法与哲学层面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认识论是有相关性的。把国际关系的整体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研究的深入和系统。

国关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用于国家外交政策研究的适当的分析层次和分析单位。例如肯尼思·沃尔兹在其著作《人、国家和战争》中明确区分了三个不同的层次: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从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两大类:单层次分析和多层次分析。主张单层次分析的理论把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输入归于一种因素。为了进一步讨论外交政策制定过程,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两个重要概念——输入和输出。根据卡尔·多伊奇的观点,输出是指“某一特定物体在环境中所产生的任何变化”,而输入是指“以任何方式改变这一物体的任何外部事件”。戴维·伊斯顿也强调“需求是一个体系的输入”。这就是说,外交决策受到来自各种方向和来源的要求的影响。(见表一)

社会环境决定模式认为,由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政治制度、国家的特性、意识形态等因素构成的社会环境是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模式相信,在分析一国外交政策时,重要的是确定决策者活动范围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要把握政策的性质,决定性的条件是国家背景——“一国的外交政策,包括其决策模式,均取决于该国的内部环境以及这个环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①。例如,运用地理条件、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殖民主义)、人口因素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来分析国家的外交政策。

国际体系决定模式,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 生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和首要动机。因此, 国家行为必须遵循“自助”的原则。大国不能将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 而必须发展自己的“内部平衡”(Internal Balancing)。沃尔兹也指出了国际结构和国家行为的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国家的行为会随着它的力量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这两种宏观层次上的理论模式认识到了社会环境与国际体系结构制约着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但是忽视了国际体系结构与国家间行为的互动作用,也低估了国家对其所采取的外交政策的主动性。实际上,“在国际体系的演变过程中,各国的决策过程所扮演的是第一位的角色,……国际关系重大决策的制定方式,对国际体系整体演变过程的冲击,比人们开始时想到的要直接得多。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决策汇合在一起,最终渐渐改变了国际体系的面貌和运作”②。

理性选择模式( rational choice model ),它以人类的理性为理论前提,借用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认为政策是“基于理性计算的选择”,而决策也就是政府依据明确的对外政策目标,对所面临的多种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从中选择出一种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收益的对外政策方案的过程。在外交决策问题上,该理论模式认为:争夺权力是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各国都最大限度地增强其国家实力。不管决策的性质如何,其目的都是增加一国的权力或是防止对其权力及威望的损害。决策者使用各种奖惩手段,以便用最佳的方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组织官僚政治模式以官僚机构为分析的轴线,其理论基础是:国家权力为不同的政府机构所分割,国家只是相互联系着的机构的集合体,政治领袖居其顶端。在极端的情况下,外交政策可以说是政府内的部门和个人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权力分散在各政府机构手中,是组织(部门)的利益而非国家利益决定并指导着外交政策的制定。外交政策是相互竞争的政府部门追求各自的目标、利益的结果。

在现实的对外决策中,决策单位往往是具有高度内聚力的小集团。欧文·詹尼斯在其著名的“小集团思维”研究中发现,重要决策由一组人来制定时,决策质量可能会明显降低。“‘小集团思维’最终限制了对各种行动方案的客观批评,压制了自由争论,影响了决策者们对情报的准确掌握和对问题的正确定性。”③

心理认知模式(Psychological cognitive model)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决策者的认知过程和精神状态上,认为,“人类进行复杂计算和推理的能力受到基本认知结构的生理性限制。人类诊断问题、进行归纳推理,最终做出选择的过程不仅受到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客体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制约,而且受制于主体的认知过程和精神状态。在决策方面,生理学和心理学制约着逻辑学”④。

心理认知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到决策者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能依靠他们的讲话和著作,而决策者的话语在数量和可信度方面都是非常有限的。资料的稀缺是这种理论模式的先天不足。从分析角度来讲,心理认知模式由于过分关注个人及其思维过程对决策的影响,使得他们很难更全面地思考影响决策的其他因素。

国家对外政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对外政策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决策模式的运用也因国际环境、国内舆论、社会环境、政治体制、领导人性格和问题的性质等而相应地变化。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理论模式的区别,“将导致我们无法进行概括或是归纳出分析框架。因此,应当在决策过程分析中寻求恰当的平衡”。为了达到这种平衡,“应当以一种多方位的视角,以决策者、政府组织、社会整体和国际环境为中心来理解决策现象”⑤。

因此,在外交决策的研究中需要把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结合起来。在我们进行理论框架的建构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一般来说,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理解存在相对性。在一个层次上是宏观的东西,在另一个层次上则是微观的。在理解不同层次变量的演变过程时,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但是,为了保证概念的清晰和前后一致,我们在应用这些术语进行具体外交政策分析时,仍然需要更明确的定义。在一般的社会科学意义上,微观层次被定义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现实”,宏观层次则是指“社会现实或社会领域”⑥。在本文的研究中,微观层次指决策者(决策者个人及决策团体),而宏观分析则集中于国际(与制度和结构相关)和国内(社会方面和政治体制)因素。(见表二)

外交决策中的国际体系层次

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结构是根据物质因素来定义的,即无政府状态、该领域的秩序原则以及国家间实力的分配状况”⑦。沃尔兹重视安全和生存的重要性, 认为生存是国家行为的首要动机。需要指出的是,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更加重视互动过程的作用。例如, 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Walt)认为,“制衡的对象应该是威胁最大的国家,而不是实力最强的国家。实力只是威胁的一个标准,还应该加上地理距离、攻击能力和攻击意图”⑧。

外交决策中的国家层次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坚持国家中心论,研究的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动机、内容和结果,分析外交政策的着眼点是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和大国的外交及文化传统。但是,无论是国际的体系因素还是国内的社会政治因素,都不可能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需要经过代表国家采取行动的决策者的认知、分析、选择等过程才能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

外交决策中的决策者层次

马克斯·韦伯重视领袖在决策中的作用,同时也认为,“在现代国家中真正的掌权者无疑是官僚机构,因为权力既不是通过议会中的演说,也不是经由君主的公告来行使的,而是通过行政部门的运转才得以行使的”⑨。赫尔斯曼(Helmsman)利用艾利森的官僚组织模式分析外交政策的制订:“政策是由有着不同动机、观点和利益的部门共同制订的,其形成是一个说服、妥协和建立共识的过程”⑩。不同组织和不同官员要同时照顾个人利益、组织利益和国家利益。他们习惯于寻找各种理由把国家利益与组织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并力求使自己的观点占上风。因此,外交决策常常是各个相互竞争的官僚组织乃至个人利益之间妥协的产物⑾。

1956年,斯普劳特夫妇发表了探讨外交决策者心理过程的论文《国际政治背景下人—环境关系的假设》,对决策者所认识的环境和现实环境进行了区分,将决策环境分为行为环境和心理环境:“在决策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条件和事件的实际情况(行为环境),而是决策者如何想象它们(心理环境)。”⑿ 区分这两种决策环境的意义在于,在外交决策实践中许多决策者是在他们的心理环境而非行为环境中形成认识和做出判断的。由于国际关系涉及国家安全等重大利益,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着语言和文化障碍,因此外交决策中更容易出现两个环境不一致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分析了决策者、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的理论与实践。应当指出的是,这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个外交决策理论的知识谱系主要由此三个层次建构而成。所以,我们建立一种综合的视角,把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即微观——宏观关联模式,这样理论的解释力可能更有效。

这里应当说明,微观——宏观关联模式中相互作用的渠道、机制是随情况而变化的,它们可能随时间、空间和特殊问题的变量而异。因此,该模式并不打算构筑一个“宏大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也许永远只是一个梦想。确切地讲,“任何理论都有其边界和限度,理论的力度不是由它能够解释越来越多的事实来判定的,而是在它设定的范围内,由它对特定事实的解释程度决定的”⒀。微观——宏观关联方法只是建构出一个分析框架,以此作为研究外交政策问题的起点。

注释:

①夏尔—菲利普·大卫:《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李旦、王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 页。

②《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第14 页。

③《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第21页。

④Janice Gross Stein and Raymond Tanter,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olumbus,1980, p、 7,转引自王鸣鸣:《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外交决策理论》《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2页

⑤《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第6页。

⑥赵全胜:《解读中国的外交政策》,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60页。

⑦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6页

⑧Stephen M 、Walt、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⑨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 An Oute of Interpretative Analogy ,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 Vol、2、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1393。转引自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97页

⑩⑾Allison, Graham T、, Essence of Decis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1, p、 28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5

关键词:LFA 目标层次 验证指标 验证方法 重要假设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简称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开发并运用的一种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目前有2/3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中使用LFA,把项目投资目标划分为宏观目标(Goal),具体目标(Objectives),产出效果(Outputs)和具体的投入活动(Input and activities)四个层次,辅之系统、规范的评价指标与验证方法体系,将项目的分析评价结果形成一个逻辑框架矩阵表(如表1),能够确保决策的科学有效。

LFA目标层次

逻辑框架汇总了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并把项目划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目标层次,包括宏观目标、项目具体目标、项目产出效果目标和项目投入活动目标四个目标层次。

(一)宏观目标

宏观目标是宏观规划、政策和方针所指向的目标。它超越项目的范畴,是关于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可以把我国所有项目的宏观目标定性为“构建和谐社会”。但是,由于项目的背景、建设条件、影响范围等因素各不相同,宏观层次目标又可以有多种具体的表达方式,如促进城市化进程,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贫困状况,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改善生产力布局等。宏观目标通常由国家或行业部门、地区选择确定。如果项目实施的影响面涉及全国,则由国家统一确定,如西部开发战略性项目的宏观目标,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等,如果项目实施的影响面主要涉及行业部门或地区,则由行业部门或地区确定,如构建厦门市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由厦门市具体确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项目的宏观目标由福建省等研究确定,促进行业技术升级换代的项目,其宏观目标由各行业论证确定。

宏观目标构成项目逻辑框架的最上层次,是项目具体目标选择的约束条件。

(二)具体目标

项目具体目标也称项目的直接目标,是项目所要达到的直接效果,即项目为目标受益群体带来的效果,如一个以摆脱贫困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直接目标可以体现为通过项目建设使多少人口摆脱贫困状况,一个以推进地区城市化进程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项目建设使多少农民转为市民,一个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宏观目标的项目,其直接目标可以是通过该项目的建设使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它是达到宏观目标的子目标之一,也是该项目投资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用以评价某一项目最后取得成功的判断依据。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的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选择确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外部环境和项目自身的因素。项目规划的使命就是要努力保证项目直接目标的实现,它为宏观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产出效果目标

项目产出效果目标是实现项目直接目标必须达到的结果,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具体的产出物,如港口、铁路、供电设施、学校、医院、钢材、木材、水泥等等。项目产出效果目标是确保项目直接目标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例如一个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某地区城市化进程为宏观目标,以使5万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为直接目标的建设项目的产出效果目标,应该具备使宏观和具体目标顺利实现的合适、必要和足够的产出效果,这可能包括一个一揽子的建设内容,具体的产出物可能包括:按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建设一个或多个住宅小区,安置失地农民并避免出现“城中村”;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一个或多个劳动密集型工厂或发展就业弹性大的服务业,解决转为市民的农民就业问题;相关配套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对转为市民的农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生产技能等等。

(四)投入活动目标

该层次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和时间等的投入。它是为实现产出效果目标应开展的相应的投入活动。通常需将项目的产出效果目标与对应的投入活动逐一编号,列明时间顺序或优先顺序。例如上例所列举的四个产出效果目标,就需要有确保四个目标全面实现相应的土地、资金、物资、人员、技术等资源和保证目标如期实现的时间安排与配套措施。

以上四个层次的目标自下而上构成三个相互联系的垂直逻辑关系。即:

如果,保证一定资源的如期投入并进行科学的管理,那么,项目的投入活动可以顺利进行,预期的产出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如果项目的产出目标如期实现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那么,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直接目标可以如期取得。如果项目的直接目标能够如期取得而且具备实施地区、行业或国家的发展规划的前提条件,那么项目的宏观目标能够实现。

逻辑框架中的“垂直逻辑”清晰的反映出项目目标层次的因果关系,但是仅仅对项目进行“垂直逻辑”分析,还不能满足对项目进行评价与决策的要求,也无法判断项目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目标的要求。因此,还需要对项目进行“水平逻辑”分析,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垂直逻辑”中的每个层次目标相对应的主要的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假设条件,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并对四个层次的结果做具体的评价。“垂直逻辑”与“水平逻辑”共同构成项目的基本逻辑框架,见表1所示。依据逻辑框架表便可以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与决策。

LFA客观验证指标选择

(一)LFA验证指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运用逻辑框架法时,四个目标层次都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客观验证指标,包括数量、质量、时间和人员等,以检验各层次目标的结果及实现程度。验证指标的确定应该是客观且可以验证的,不能凭主观臆断。作为逻辑框架的验证指标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必须是清晰的量化指标,能够对目标实现程度进行测定和描述;必须针对项目的主要目的,体现项目的个性化要求,即主要验证指标因项目而异;验证指标与对应目标的关系明确合理,且是唯一的、单独的;验证指标必须是完整的、充分的、定位准确的;验证指标是客观的,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当然,项目的不同目标层次对验证指标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二)LFA各目标层次验证指标特点

宏观目标客观验证指标具有概念性、非具体化及周期性的特点,它更侧重于价值判断,较多地使用一些间接的验证指标,并要求能够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尽量使用对项目具有针对性的量化指标。不同项目对和谐社会的贡献方式和贡献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目标约束下,“环境指标”是所有项目共同的验证指标,每个项目都要对项目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将项目环境指标与国家确定公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控制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进行比较,由此检验人是否与自然和谐。

具体目标、产出效果目标和投入活动目标相对于项目宏观目标可以统称为微观目标,其客观验证指标则要求使用具体的、定量化的指标,应具有可作业性和可验证性,而且,根据项目各层次目标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微观目标验证指标的检验,应该能够清晰的判断宏观目标的实现结果和实现程度。宏观目标处于项目逻辑框架的最上层,能够确保项目宏观目标实现的决策就是科学有效的决策。

LFA客观验证方法确定

逻辑框架方法要求设计一套验证指标以检验项目每个层次目标能否实现,并要求验证指标必须是客观且可以验证的。由于项目的验证指标与各目标层次一一对应,并体现出项目的个性。因此,验证方法也必然与验证指标一一对应,并且因项目而异,只有这样的检验方法才是科学可行的。根据逻辑框架的要求,作为指标检验标准的验证方法,可以是文件、书籍、资料,也可以是评价或分析报告。例如,要检验某项目“使本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5%”的宏观目标是否实现,可以通过收集分析“某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和“项目实施效果分析报告”等方法要完成,要检验某项目“环境治理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可以采用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方法,逻辑框架方法运用的验证方法不仅种类多,而且来源渠道十分广泛。但是,要作为验证方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具有权威性。指被用以检验指标客观性的文件、数据资料、报告、报表的来源必须是可靠的。它们可以是来自政府的官方文件(如经环保部门审批的“环境保护报告书”),可以是公正机构提供的调查研究报告(如由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部门提供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可以是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或者是项目分析决策人员调查得到的数据和资料,如果是调查人员自行调查收集得到的资料,那么,调查人员在采用调查方法时应对取样规模、内容、统计标准等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安排。

具有项目的个性。每个项目的目标不同,各具特点。因此,在验证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特殊性和具体的目标要求,验证方法要与验证指标相对应,做到验证方法与验证指标一一对应。必须明确,方法与指标一一对应,是指每个验证指标都要有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而不是一种方法只能检验一个指标。事实上,一个指标可能有多种的检验方法,如检验某项目是否达到“年产3万台轧钢机”,既可以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检验,也可以根据项目的验收报告进行检验,还可以用项目后评价报告或项目实施效果分析报告或行业的统计资料等进行检验;一种检验方法同样可以用于检验多个指标,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既可用于检验项目的宏观目标是否实现,也可以用于检验项目的具体目标或产出目标是否可以实现,还可以用于检验项目的投入目标能否落实。

LFA重要假设和外部条件分析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重要性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价值

(一)调整市场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的体现方式非常多,例如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市场无法自发的消除垄断现象;市场混乱无法展现公正的收益分配与合理竞争;市场无法有效的处理外部非经济因素;市场调整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盲目性,无法达到想要的调整目的[1]。上述的这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都需要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进行处理或解决。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近些年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的推广和应用,企业之间的经营利润不断增加。(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我国当前仍然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本身的体系并不是非常完善,市场的调节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遭受非市场内因素的不正常干扰,导致市场的正常秩序无法有效维持,这也就提出了需要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来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以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需要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发展目标也需要借助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推动,发展与巩固我国的国有经济主导性地位,并逐渐促使社会团体成员可以走向富裕的道路,促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有力。

二、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所形成的影响

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最大的特征便是以投资驱动的方向为主,以工业主导型为方式,投资当中的政府占比相对比较大。政府的主导性投融资、行政干预的作用较为突出。这一现象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美国为例,美国是采取宏观经济的方式推动消费,以服务行业为主导,投资的方式以私人方式为主。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国的制度演进速度相对较快,西方国家的许多制度体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基本定型。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在金融、法制、人力资源、技术、投资、制度等多个方面仍然有着较为突出的发展空间,这一些发展都需要在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之下进行,所以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仍然较为突出,但是这一差异正处于缩小阶段。西方的统一性制度框架体系之下,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市场环境,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因为我国地域跨度较大,南北、东西、城乡等方面的地域因素差异较为突出,所以这一种经济环境仍然存在偏向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在我国实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对比模型的应用条件,许多的静态宏观经济分析模型本身就存在缺陷,局限性以及不广泛性很难规避。方法论方面相对较为尴尬,这也促使无法直接应用宏观经济的数据,也不能根据之前的经济过热经验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导致无法构建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点与出发点。

三、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

首先,宏观经济要求企业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体现在道德角度上,同时在法制角度上也有充分体现。想要促使企业自觉的承担社会相关责任,政府必须从监督、管理的角度着手,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同时督促社会中各类型企业主动履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考虑社会稳定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会逐渐减少,同时企业的主动性参与积极性会主动提升,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出现市场失控的问题。对此,政府还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与前提条件之下,对市场失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判断与分析,并借助有效措施。其次,宏观经济要求企业强化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是财务报表中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保障投资合理性的关键,展现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直接体现。信息披露制度本质上是借助报表的方式为政府、行业、社会提供企业的经营状况,其初衷在于让企业行为因公示而被约束,促使企业可以主动履行好自身的责任义务。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之下的市场经济提示之下,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借助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才可以有效的约束企业的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市场中失灵的校正,实现对市场缺陷的调节、弥补性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突出市场创造以及维护的作用,更好的展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的经济发展的健康、持续、稳定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加顺畅。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7

关键词:质量宏观管理;风险问题;研究

质量宏观管理是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产生和不断完善的,包括质量、标准、计量等基础要素,其是与微观质量管理相对的。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利用相关的质量管理政策和工具,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质量宏观管理的意义和现状

重视质量发展是强国之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发展模式逐渐由“以量取胜”过渡到“以质为王”上。国家和政府将质量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宗旨,将“好”放在了“快”之前。同时,在国家大力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是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必要保障,其是改革过程中对社会经济进行优胜略汰的必要工具。其目的便是通过宏观质量管理提高政府监管的效能,优化市场的竞争环境,保障社会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以便最终提高社会经济的总体质量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宏观管理的稳定性、局部性与产品质量的全局性、发展性之间的刚性矛盾愈加突出,这将质量宏观管理的滞后性缺陷进一步放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质量宏观管理因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宏观质量管理在质量进步中发挥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二、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原因

在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公共环境是其核心组成要素,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分为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主要阶段,而其风险也主要是这三要素在这两个阶段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其风险主要有技术性内生风险、信息缺失与滞后风险、倒逼风险和不协同风险等。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主体原因、客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首先是主体原因。管理主体是保障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阶段的主导者,因此主体原因往往成为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质量宏观管理的资源和人员投入有限,地方受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等这些主体因素导致质量宏观管理风险问题加大。

其次是客体原因。质量宏观管理的客体存量大且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这在客观上加大了主体管理的难度。同时,相关客体在面对政府的宏观质量管理上往往存在不协同,甚至进行虚假、违规运作的情况,这也加大了宏观质量管理的风险因素。

最后是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变量及环境因素自身的变量都会对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质量宏观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在政策执行阶段,其遇到了地方保护主义,这时候其政策执行环节便会大打折扣,增加质量宏观管理中的风险因子。

三、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因素的措施

政府是质量宏观管理的主导部分,因此,政府必然也应该在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中起到主导作用。

其一,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工作重点从质量监管转移到防范质量风险上面来。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科学合理的使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进行质量宏观管理,将政策的政治性放在基础的地位之上,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发展阶段,对政策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进行综合考量。

其二,国家应该切实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政府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质量管理的保障,同时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对政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障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环节中不存在和虚假违规行为。

其三,政府应该加大对于质量宏观管理过程的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充实的物质保障是促进质量宏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支撑,是减少其风险因素的有效方法。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步入了发展的转型期,宏观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质量宏观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且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多方面力量,对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形成立体式的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J、库珀(PhillipJ、Cooper)等著,王巧玲,李文钊译、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洋、突出区域特色 加强宏观管理――记重庆市渝北区质量宏观管理的做法与经验[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01)、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篇8

关键词:GDP;宏观税负水平;绿色GDP

中图分类号:F810、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028-02

引言

宏观税负是描述一个国家总体税负水平的指标,它表现为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一种分配关系,一般以一定时期国家税收总收入占GDP的比例来衡量。近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GDP增长。与此同时,也遭受了较为严重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随着资源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在增加了GDP的同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费也在所难免,这就夸大了实际的经济增长水平,因此,用税收占扣除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费后的绿色GDP的比例的多少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对于我国经济的平衡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并针对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一、绿色GDP及其计量

(一)绿色GDP的概念

目前对绿色GDP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本文拟采取狭义上的定义。狭义的理解指扣除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之后新创造的国民财富的量,即绿色中自然资源成本主要指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增减的总价值量,它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环境成本主要指污染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损失。本研究中采用狭义的绿色GDP概念。GDP=传统GDP-自然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即

GGDP=GDP-RD-ED

其中,GGDP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国内生产总值,RD为自然资源损耗,ED为环境污染支出。

(二)我国的绿色GDP水平

1、资源损耗值的计算

矿产资源损耗值=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及其他矿采选业的工业产值的总和

耕地损耗值=(农业生产总值×耕地面积净减少量)/当年年末实有耕地

林业损耗值=锯材、纸及纸板、原木、纸浆净进口金额之和×当年货币汇率(年末中间价)

草地损耗值=(牧业生产总值×200)/31333

资源损耗值=矿产、耕地、林业、草地损耗值的总和

2、环境污染损失值的计算

环境损失值=Σ污染排放量×相应污染边际成本+污染治理本年投资完成额+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值-“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3、绿色GDP的计量

二、中国宏观税负水平现状分析

(一)总量分析

税收收入连年攀升,从1994年制定现行税制以来,税收收入增幅年均为20%左右,大大高于同期GGDP的增长速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基于绿色GDP的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增长较为缓慢,目前为17、40%左右,远赶上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如果从大口径宏观税负来看,目前的政府收入,也即整个税费之和实际已经占到了GGDP的26%~31%,约为小口径税负的2倍,反映了我的宏观税负是相当高的。小口径税负相对较轻,而大口径税负相对较重,这说明了我国政府收入中税收收入较少,而非税收收入较高。

(二)结构分析

从不同的产业和行业来看,宏观税负水平不尽合理。国家税收政策在不同产业和行业情况的不同,各产业之间的税收负担不平衡。我国目前对第一产业实行低税,现在取消农业税后税负更低,而对第三产业实行轻税,只有第二产业税负较高。

从地区来看,宏观税负水平不够公平。总体上看,地区之间的税收负担水平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如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税收总体偏重,而一些中部和东南沿海省份的税收负担较轻,特别是服务业较发达的沿海城市税负水平相对较低。

从企业来看,我国企业目前税负确实较重。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是33%,而新加坡是27%,发达国家的澳大利亚为28%,均低于我国的税率。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宏观税负水平悬殊过大,基本上是内资重于外资,国有重于民营,民营重于个体。

从个人所得税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是45%,而英国是40%,美国是35%。不同收入群体的税负水平差距比较明显,低收入群体重于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重于高收入群体,工薪阶层重于富裕阶层。

(三)国际上的比较

虽然没有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基于GGDP的宏观税负,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长期跟踪研究23个工业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问题的数据中还是能得出一些结论。无论是含或不含社保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似乎都是比较低的。但是,低税负的背后却隐藏了很大的问题。首先,我国的社保基金的比重太小。我国的社保基金起步晚、规模小、覆盖面窄,到目前为止,只覆盖了大约20%的人口(并且主要是3亿多城市在职职工),占GDP的比重约为2%,而美国就覆盖面积计算的话,社保税占GDP的比重可以达10%,而且它所覆盖的几乎是全部公民。如果将这一方面考虑进去的话,我国的税负应当就不轻了。此外,近几年来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福利,尤其是负担了个人所得税主体的那一部分民众所需要的一些公共服务看起来却在减少。比如,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在全社会医疗卫生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在逐渐下降,个人在全社会医疗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同样,在教育方面也存在同样的趋势,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的目标是占GDP的4%,尽管比重很低,但就是这么低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而且所投入的部分大多在城市。虽然国家的税收收入年年创新高,但每年仍然有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日益显著,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给老百姓带来的依然是沉重的负担。

(四)环境角度分析

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支出的数据显示,这两项的和逐年成递增趋势,对于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来说,没有限制地任其发展,这些企业产生的影响在于:首先,为GDP增长作出了贡献;其次,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享受到了利益的同时,却给环境甚至是其他企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再次,国家并没有从环境污染的产量中获得补偿性的税收收入,也导致了基于GGDP的我国的小口径宏观税负水平偏低。

三、结语

由于绿色GDP的核算到目前还没有一个一致的标准,所以绿色GDP的核算并不是十分精确的。因此,基于绿色GDP的宏观税负水平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是这项研究,更多地是克服了用税收收入占GDP的比率来体现的宏观税负水平中对分母的真实水平的夸大,在原有的GDP的基础上,扣除了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值,更加客观的显示了我国税负的真实水平。今后,中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应高度重视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降低资源损耗,保护耕地、林地、草原等资源,加强污染治理力度,注重环保,致力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统一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各项税收措施的调整与完善保证合理的税负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ArrowKJ,DasguptaP,MalerKG、Thegenuinesavingscriterionandthevalueofpopulation[J]、EconomicTheory,2003,(2-3):217-225、

[2] 哈维罗森、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陈丽萍,杨忠直、中国绿色GDP核算实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7)、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精选3篇)
  • 下一篇:新经济的主要特点(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