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精选8篇)

时间: 2023-06-29 栏目:写作范文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1

社会化考试遭遇变形

在过去20年里,社会化考试曾被引入中国,但是发生了严重的变形,使得真正的社会化考试体系和规则并没有真正形成。在2013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度提出开展社会化高考的探索,使得社会化考试及其带来的影响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招生与考试分离,又称社会化考试,或第三方高考。至今为止,在高考层面未见到《纲要》规定的探索,这种探索反倒是在小升初择校中屡见不鲜。

以北京的剑桥英语考试为例,看一看社会化考试发生了怎样的异化。

北京教育考试院近日通知称,从2014年起不再承办剑桥少儿英语考试。这样做本来是想为英语考证降温,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却也让人们知道,原来北京小升初择校是认可社会化考试成绩的。多年来,这种社会化考试一直嵌在北京的基础教育体系之中。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通知,自2014年开始,教育部国际教育测量交流与合作中心授权北京新知堂教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剑桥少儿英语北京工作站,承担北京地区考试及项目管理工作。那么剑桥少儿英语原本是隶属于谁的呢?

事情要从20年前说起。1993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举办商务英语证书考试。3年后,这项合作延伸到基础教育领域――剑桥少儿英语于1996年被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正式推为针对非英语母语国家6至12岁少年儿童的英语能力培养和提高设计的考试,或者说,是针对中国学生推出的。剑桥少儿英语分为剑桥少儿英语一级、剑桥少儿英语二级、剑桥少儿英语三级,考试包括听、说、读写三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介绍说,剑桥少儿英语考试被教育部考试中心引进到中国之后,一直由其业务直管的各地教育考试院承办。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考试。今后教育考试院不再承办,则是回到了考试院的职责范围内――社会化考试就是要由社会来办,政府性质的单位怎能承办?

一直以来,纯粹的社会化考试如果没有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认可,效力就得不到认可。这也使得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并没有发展出真正的社会化考试机构和运作体系。现在政策转向,说要搞社会化考试,那么由谁来组织运行?

真正的社会化考试

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改革,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进行,这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引起很多人对“社会化考试”的兴趣。严格说来,外语科目不放在统一高考时进行,以及一年考多次,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社会化考试”。有教育专家提出,真正的社会化考试,应该具有三个基本特点。考试不由行政部门组织;考试通过市场竞争获得信任;考试的功能不是选拔而是评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考改革要推行考试、招生相对分离,政府在考试招生中的职能是“宏观管理”。这实际上确定了考试不能由政府主导,应该由专业机构组织实施。以往所谓的社会化考试,都是由教育部教育考试中心和地方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今后应改变为由社会专业机构组织。这就像发达国家的社会化考试一样,均由专业的中介机构组织运行。

政府主导的考试体系由于行政垄断而没有竞争对手,导致考试评价质量不高,考试问题频发。在运行中,即便学校、考生发现这个考试体系出现严重问题、泄题漏题、错误评价、错招漏招,也不能更换考试服务机构,来年所有考生还必须参加这一考试。真正的社会化考试是一场市场化竞争,考生和学校有充分的选择权。考试机构完全靠市场竞争赢得生存空间,其考试评价如果质量高、服务好,有更多的学校认可其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就会有更多学生选择这一考试。反之,这一考试则会被淘汰。在市场竞争中,考试机构必然专注考试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在美国,相当于高中毕业考试的SAT考试就是由中介机构组织实施的,在SAT之外,还有ACT考试、AP课程等,这就是考试竞争的结果。

中国高中毕业生申请外国大学的过程,足以说明社会化考试的含义。他们向外国大学提供的成绩,可以出自SAT、托福、雅思,也可以出自中国高考。对于外国的大学来说,这些考试的组织机构都是非指定的、第三方的,是社会化的。社会化考试首先是对大学给予了授权许可,许可大学自主选择其认可的考试机构。大学可以认可内地某个考试机构测评的考试成绩,也可认可SAT或TOEFL成绩,学生拿着这些成绩来申请也有效――这就如国外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一样。中国的高考实际上已经是世界范围的社会化考试之一,而在中国实行社会化考试,不是要放弃高考,而是允许大学接受高考之外的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

真正的社会化考试不是要放弃考试,反而是要增加考试的主题、种类和手段,但是降低考试成绩的决定性作用,使得考试日常化、辅助化,让考试为教学服务,而不是让考试成为教学的指挥棒。社会化考试只为教学、招生提供评价依据,没有指导教学的功能,也不是招生的唯一依据。统一的高考被称为高考指挥棒,推行社会化考试将让全体高校和中小学失去枷锁,获得教学的自由。社会化考试将导致招考分离,这也是《纲要》和《决议》等政策的明确要求。

社会化考试的成绩只是一项学术水平评价,并不是大学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申请大学时会提供多种评价证明,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之一。大学可以认可多家不同机构提供的成绩证明。考试社会化对高校来说意味着招考分离,大学通过自主招生获得更强的独立性。对于习惯了通过高考来招生的大学来说,招考分离是一场利益与诱惑并存的挑战。一方面自主招生给了大学更大空间来发展自己的选材方向和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术系统,一方面也会产生出可能孳生腐败的巨大空洞。对于习惯了从招生到教学一切被上级安排的大学来说,要尽快适应“自主”招生带来的巨大迷茫,坚定学术方向,不浪费这个盼望已久的好机会。

社会化考试对基础教育最大的影响就是教考分离。社会化考试本质上是市场化考试,市场上有多个考试服务的提供者,谁也不应成为教学的指挥棒。对于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扎实的可以考中国高考,英语好的可以考SAT,学习能力超前的可以考GP先修,必有一款适合你。大学则根据自己的学术特点选择不同的系统中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参加哪一项考试和成绩好坏,就与中小学教学无关,而与自身学习特点有关。中小学将有机会完全自主地开展教学,套用一句老话,就是可以彻底不听高考的指挥了。

没有了高考指挥棒,中小学该怎么教?对广大教师和校长来说,这可真是个大问题。可以设想,如果真的完全实现了社会化考试,中小学的教学体系一时间就如同船只没有了舵手,向日葵见不了太阳,很可能陷入迷乱当中。排除这一风险,现在就要着手。教育管理人员要建立明确的教育观,今后的中小学名校,绝不会是靠按图索骥、跟着别人的观念走的学校。

行政退出,权利回归

在社会化考试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环节能区分社会化考试真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评论说,如果仍由教育部门的教育考试中心和地方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考试的性质并没有变,还是行政主导的考试,而非社会专业机构组织的考试。从多次考试成绩中选择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总分参加集中录取,这本质不是社会化考试,而是分散的行政考试,这并不会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也不会引导学校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中小学教学还将围绕这一考试进行。

把考试交给社会机构组织,社会机构能胜任吗?要是出现更多的作弊、漏题、泄题怎么办?熊丙奇认为,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长期以来,国家考试都是由行政部门主导的。为了避免问题的发生,推进真正的社会化考试,现在就应该开始培育合格的专业中介机构,这是考试社会化的一大重要任务。君子如龙,人人如龙,群龙无首,天下大吉(《易经・用九》)。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每个学校都好好教,每个考试机构都负责任地考,不需要一个教育考试的主导、主管部门,这才是天下大吉,才是最大的和谐。

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需要行政部门从考试评价中逐渐退出,如果行政机构一直处于考试的主导地位,社会中介机构何来生长发育的空间?其次,可对目前行政色彩很强的国家教育考试部门进行去行政化的改革,让它们逐渐变身为公益性质的专业机构,在推进其改革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引进竞争机制,比如各地的考试中心进行竞争,由学校自主认可其考试评价。再次,国家应出台《考试法》,明确政府部门和考试机构的关系、专业考试机构的资质,用授权取代任命,用监督取代直管,政府部门要从自身去行政化。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2

自2013年开始,全国十余省份开始采用新课标Ⅱ卷试题进行高等学校招生选拔。之前,因为样本数量太少不便进行研究,至2015年,新课标Ⅱ卷已有三套真题,已经具备进行对比分析的条件。在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化学占到100分,选考题占其中的15分。因为采用新课标Ⅱ卷省份多由原大纲卷省份组成,相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与技术”选考题来说,教师和考生对有机化学题更为热衷。

二、新课标Ⅱ卷有机选考题的命题分析

(一)以有机物合成路线为命题框架

近三年命题分别以“化合物(C11H12O3)是制备液晶材料的中间体之一”、“合成立方烷及其衍生物成为化学界关注的热点”、“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作为命题引言,并以这三种(类)物质的合成路线构建命题框架,突出化学与STSE的联系。

(二)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及迁移应用能力

2013年及2015年命题中均直接呈现四条与题设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有教材中未呈现的物质转化关系,有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对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提示,有基于同分异构体对物质结构的提示,有基于物质性质对物质所含官能团的提示。2014年命题虽没有信息直接呈现,但在合成路线中出现两次“NBS、加热、过氧化物”的条件,第二次呈现时对产物的推导就需要用到第一次呈现时隐含的信息。

(三)侧重对常见官能团的特征性质考查

对官能团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未知物质的推断上,在特定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推断方面也有体现。2013年考查了卤素原子、醇羟基、醛基、烷基、羧基等官能团的特征性质;2014年考查了卤素原子、碳碳双键、烷基、醇羟基等官能团的特征性质;2015年考查了烷基、卤素原子、碳碳双键、醛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的特征性质。可见,每年命题考查的重点官能团有较大的交集,在教学及复习备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上述官能团。

(四)考查有机物命名、化学语言、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有机物命名方面,2013年考查了有烷基支链的卤代烃命名,2015年考查了多官能团有机物(羟基醛)的命名,2014年虽未直接对有机物命名进行命题,但命题中的“六硝基立方烷”也一定程度上对有机物命名有所涉及。2、化学语言方面,主要考查指定物质结构简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是对键线式的考查幅度加大,需进一步重视。另外这一部分也有对分子式的考查,主要有已知相对分子质量推导分子式及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反推分子式。3、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涉及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对聚合反应没有显性考查,对有机物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也没有进行考查。

(五)考查同分异构体的辨识及数目推算

同分异构体是有机化学的一大特色知识点,也是区分度较好的命题点。2013年、2015年命题均基于物质合成路线中某一物质的结构简式进一步限定条件,进而推算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并进一步给定某一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要求写出这一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2014年考查同分异构体辨识,同分异构体数目推算较为简单,但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空间思维能力。

(六)考查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有机化学方程式也不例外。2013年考查烷基与氯气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2014年考查卤代烃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2015年考查卤代烃碱性条件下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同时还考查了二元醇与二元羧酸的缩聚反应。除显性考查要求书写之外,在合成路线中凡涉及未知物质推断均一定程度上考查了有机化学方程式。

(七)考查对表征仪器信号的理解及应用

质谱法(MS)、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是教材中要求考生掌握的三种有机物研究方法。在近三年考题中均有体现。2013年、2015年所提供信息中均直接就某一物质核磁共振氢谱进行分析,并在后续同分异构体命题中作为限定条件呈现。2014年命题则是给定一有机物,要求考生对氢原子种类进行推算。但在2015年命题中,有“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的题设,该题除要求考生理解图谱、应用图谱之外,还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图谱细节所表达的含义。

三、启示

基于上述对近三年新课标Ⅱ卷有机选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三年考题呈现上均有所差异,但究其所考查知识点却是共性大于个性。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及备考是有重点的、有规律可循的。

(一)注重教材中基本知识的学习

在近三年命题中所考查的化学语言(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有机物命名、常见官能团性质、化学方程式等,均为教材显性呈现、考纲明确要求的基础知识。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就可以以此为基石,攻克难题。

(二)将有机化学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复习

在近三年化学选择题命题中,均包含有机化学相关知识的考查,近三年选择题中分别就常见有机物性质、同分异构体数目、有机物分子式进行了考查。同时,在化学实验题命题中,也常常采用有机物制备或提纯作为命题载体。高三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做到整体复习。

(三)研读考试大纲、分析历年真题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专家命题的重要依据,历年真题是对命题专家命题思维的直接体现,对大纲及真题进行分析才能做到在复习备考中有的放矢。

(四)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强化练习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3

论文摘要:提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工作的水平是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的重要內容。依据成人教育理论与方法,从助学管理目标、方法、机制、职能、对象和师资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着手,构建一套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状的、科学合理的助学管理标准化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不断发展,一些组织自学考试的教育机构先后探索出了许多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办法。这不仅充分贯彻了国家开放高等教育、多种形式办学的精神,而且使我国教育资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更使得自考学生有机会感受开放式教育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自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生源结构、学生学习特点、学生心理特征上均有其自身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模式,是在新的形势下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目标的标准化建设

在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目标之前,应首先对其现状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确保构建一个具有符合自学考试特色,有效性强和效率高的助学管理体系,为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目标作出科学的、全面的诊断,并提出调查报告供决策。然后结合前期的调查分析报告制定具体的助学管理目标,这里的目标要进行细化。分析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机构的状况,重新构建各部门、科室的职责、权限,明确各科室之间接口程序。识别自学考试软、硬件资源(包括工作人员、基础设施、教学环境等)配置情况,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或人员。

建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标准化”的助学管理体系价值取向的界定,就是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目标的构建、运行、改进的全过程都是在某一价值取向的指导下进行的,并且都有详细的记录与证明。因此,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目标过程中的制度、程序、表格是建立标准化助学管理体系的关键,这些标准能够沟通意图、统一行动。在这种标准化的体系中,助学管理标准化目标详细地规定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具体应该如何开展,是对具体助学管理活动的一种描述。助学管理标准化目标的构建需全员、全面、全过程参与,要动员全体助学管理工作人员对涉及影响自学考试质量的全部细节进行分析,有关细节化程序要全员执行,其数量多、工作量大,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符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前提下,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目标的建设应注意创新性和制衡性。在目标的具体编制过程中,由于受到具体岗位、工作、活动、设备等的影响,情况繁杂,会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可采用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各标准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相容性,要协调一致不产生矛盾,而且要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的总目标一致。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方法的标准化建设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自发的和被动的方法都可能局部发挥作用,但受制于自学考试管理机构自主的质量意识和行政管理的权限以及政策的效力,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无法统一达到一个基本的水平。要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的方法到达一个标准水平并不断提高这个水平,就需要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方法制定标准。这里的标准既不是单纯针对自学考试制定的技术规范,也不是单纯针对服务手段的服务规范,因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制定方法规范和服务规范的难度和现实意义。因此,这种标准化的方法需要自学考试管理机构通过内部管理方法满足外部基本要求达到动态的助学管理水平。为了使自学考试管理机构提供的助学管理方法达到或超越既定的标准化水平,为自学考试管理机构提供、制定助学管理标准,依据标准化的方法系统地管理与助学有关的过程和活动,获得预期的结果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也就是说将自学考试管理机构提供的助学管理方法进行系统的标准化,是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基准水平的有效方法。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机制的标准化建设

建立标准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工作实施的管理机制,定期进行标准化助学管理工作的自评,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体系不断自我完善。自学考试管理机构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已确定体系是否符合策划的安排、标准的要求以及所确定的助学管理机制的要求;使助学管理机制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在助学管理机制审核中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机制的符合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在管理评审中,对助学管理机制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寻求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必须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机制当做一个系统来对待,人们在系统中所做的工作可以看做是持续的过程。在不同的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但培养目标必须是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持续改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机制,使助学管理工作人员明白持续改进对个人和整个组织的重要性,使其具有持续改进的心态,把助学管理机制的持续改进变为每个人的工作目标,让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各级管理者做起,在整个系统内营造持续改进的氛围。制定积极的政策去引导和鼓励助学管理工作人员实施持续改进,对有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职能的标准化建设

助学管理职能决定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质量的高低。有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单位,考生不是太多,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助学管理工作平平淡淡。这种情况面临的处境是:上级单位指定是自学考试助学单位,其他基层管理部门对应单位也有这项工作内容,不做是说不过去的;想作出一项成绩,但精力不够、环境不适、条件不足、利益微薄等职能弱化的因素又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基层助学管理工作人员无力改变的现状。如果要改变这种助学管理职能弱化的情况,我们就只能认定一个原则:将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部门管理职能改为面向社会,明确其利弊之后,从易于管理、方便考生出发,决定其归属。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校在校生将是自学考试的主要生源,高校的师资、场地和管理水平也是一般部门无法攀比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应与普通高校助学管理相结合,不断促进其管理职能的改革。加强助学过程中的教学辅导和考风考纪的管理,严格执行教考分离。自学考试助学管理职能与高校资源合理优化,形成有章法、讲秩序、抓管理、保质量的良性助学管理氛围。重新定义委托助学管理职能的概念,例如,改散状助学为集中助学,不是将专业归口指定给助学单位,而是调动社会团体的助学兴趣,所有开设的专业允许所有助学管理单位参与教管,但前提是必须控制好一定范围内的助学单位数量,忌讳有求必应、全面开花的局面。将省市两级助学监督管理职能落到实处。加强诸如宣传等方面的管理,重点防范恶性竞争。助学管理职能有了转变,就有了正规助学管理的资本,一切管理意向也有了实施的基础。重点改进实践环节考核(考查)的方案和思路,依托助学单位的组织,主考院校将实践环节的考核下移到地市,把助学管理职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总体来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职能的标准化建设,就是让现有的数目繁多的自学考试助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从行政公文中剥离出来,遵照特定的条件和规定,集零为整,使自学考试助学管理部门无论是“门面”还是“门内”,都能跟“承办高等教育”相匹配。布局上分解为高校助学和社会团体助学。这有利于规模管理、专注助学,弥补现有助学管理职能的缺陷。

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对象的标准化建设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对象主要是自考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与能力的自我管理水平,是制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瓶颈。自考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所有课程的考试,并取得文凭。然而,相对于普通本科生,自考学生基础差、统考难度大、就业困难。因此,学习与能力的自我管理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对象标准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从实施助学对象的管理重点来看,应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好课堂秩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终落实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课程的通过率上。从助学管理对象的角度来看,第一,作为一个自考助学学生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任务确定自己的学习与能力锻炼目标;第二,根据确定的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加以实施;第三,要掌握一定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策略;第四,要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和能力有切实可行的检验办法;第五,要掌握一套适合自己克服考试焦虑的训练方法;第六,当学习和能力培养遇到困难或障碍时,要具有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克服困难或障碍的能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要是一种应试教育,考核理论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比重多一些。依据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我们应把职业教育纳入高等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对象建设体系中,在培养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职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在取得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职业技术技能,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学生按国家规定的考试计划、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职业技术技能相关内容、时间及实际训练,学生毕业时拿到双证,就会有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师资的标准化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设一支高素质适应自学考试助学特点的标准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师资队伍,是做好自学考试助学工作的必备前提,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为此,我们应不断努力优化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师资队伍,借此提高助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机构应从长远着想,要建立一支少而精、能力强、作用大、可出可进的专职助学管理师资队伍。他们要一专多能,既能教课,又能做管理工作,还能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是助学机构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从目前来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机构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这种现状可能还会长期存在。因此,我们选择兼职教师应保持四条原则,即助学管理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学生欢迎;为人师表,能言教,更能身教,对工作尽职尽责;热心教书育人,能教好业务知识,又关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熟悉和了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工作的特点,有一定的自考助学管理经验。另外,应定期对专兼职教师进行考核、隔年评选一次优秀教师并给予重奖,对双师型教师,还要继续发展,对不称职的教师及时调整解聘。

在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师资的标准化建设的同时,要把提高课堂助学的质量和效率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此,要求老师们在助学管理时一定要认真领会教学大纲精神,全面安排课程的教学进度和要求,认真备课(既钻研教材又了解学生),选择适合自考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授课,课后还要给学生留作业、进行辅导答疑。教师们只有牢牢地把握住助学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帮助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考点,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成绩,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将师资的优势落实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之中。

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的标准化模式是集社会性、技术性和学习性的统一体,另外,基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模式构建比较复杂。因此,应该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的各组成要素,研究基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模式的建设。而研究这种模式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整合向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改革的需要。从标准化助学管理模式建设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系的设计与构建,不但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裨益,而且可以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标准化模式向更高层次发展,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解决和克服其课程学习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方案。作为高等教育的形式之一,没有围墙,本身不是值得夸耀的优势,而是劣势。只有加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管理的标准化模式建设进程,增多考生与助学管理机构的交互机会,提高整个自学考试系统的助学管理水平,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赵亮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和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湖北人民出N,~~,2002:162—173,

[2]陈先念,以强化管理确保育人质量[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8):26—28,

[3]李豫黔,殷 明,以美育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变革趋势[J],继续教育研究,2009,25(9):68—70,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4

关键词 无纸化考试 大学英语

教育部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评估方式必须进行改革。随着以计算机和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利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和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也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大学英语考试制度提出了挑战。无纸化考试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种实效、快捷的考试方式,它将极大地促进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无纸化考试的介绍

无纸化考试是一种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试题并自动阅卷,集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模式。考试的主要使用工具不再是传统的纸和笔,而是以电脑为代表的各种考试终端。无纸化考试又被称为“新型的考试方式”、“绿色考试”、“机辅考试”或“机考”。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考试委员会看手进行计算机模拟考试的研究工作,并于1983年编制出有效的模拟考试系统,当时的名称是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1990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十个州联合创建了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从而正式拉开网络远程考试的序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因其灵活性、科学性、公正性、高效性等特点,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认证形式。在世界的6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200多个考试中心,可用25种语言提供近百个不同类型,一千多种考试,旗下囊括计算机类的微软专家认证,外语的GRETOEFL等多种热门的认证考试。

我国的教育考试也正在从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向无纸化考试方式转变。已投入使用的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驾驶员模拟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等部级无纸化考试系统,此外计算机基础教学,会计电算化等各专业课的考试也都采用无纸化考试的方式。英语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 级考试已经全部网络无纸化。相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网络无纸化的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期末测试网络无纸化的研究却很少,部分高校已经具备网络无纸化考试的条件,但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仍然以纸质测试为主。

二、大学英语无纸化考试的可行性

1、符合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方向

随着时代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Internet和校园网的进一步发展,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学习将逐步实现自主化和网上练习及考试。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十一五”工作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在传统考试中引入高科技方式”。由于无纸化考试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学习自觉性的发挥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大学英语评估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外语的GRE、TOEFL等国际认证考试采用了无纸化模式。教育部从2006年起启动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网络无纸化考试改革。很多高校已经具备网络无纸化考试的条件,无纸化考试符合大学英语考试改革的方向,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2、无纸化考试有巨大的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对英语教师、教学和测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针对高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修课学生多、教师教学和测试阅卷工作量繁重、纸质测试的物资消耗和人力成本较大),无纸化考试相对于传统考试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1)节约。无纸化考试可以节省大量试卷印制费用和考务费用;无纸化考试通过已有的数据库按照不同要求可以自动组卷、评分、分析试卷,大大减轻教师的工作量。(2)促进教学。无纸化考试系统有高质量的试题库,涵盖面广泛,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全面学习、理解和掌握,同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进行全面复习,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3)考试科学、规范。无纸化考试系统由题库、组题、考生信息管理、联机测试、自动阅卷、统计分数等部分组成,实现了各个环节高度自动化、科学性和规范化。(4)提供了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无纸化考试一人一机,考试题目来自题库,可以杜绝考前泄题。无纸化考试系统按要求随机发放试卷,杜绝了考生作弊的现象。考试结束后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也避免人为干扰,保证考试的公平和公正。

三、对大学英语无纸化考试的展望

目前无纸化考试大多还是传统考试的延伸,将笔试的考试形式变成计算机考试的形式,在题目的设计、难度等方面没有多大改变,还是以经典项目理论考试为指导。未来的无纸化考试应以项目反应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评测出所有能力不同的考生答对不同难度题目的概率或者预测出能力不同的考生答对题目的可能性。

大学英语考试中主观题占有一定的比重。在无纸化考试中,对于答案唯一的客观题(如判断题、单选题、填空题)的自动化批改易于实现,而无法要求明确统一答案的主观题(如翻译题、写作题)的自动批改实行起来则相当复杂。随着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识别技术的发展,主观题也有望实现自动化批改,考试题型也会随之增加。

研究无纸化考试,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试题库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的教考分离,有利于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无纸化考试在发展的道路上还需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韩雪娜,关绍云、谈高校无纸化考试[J]、教育探索,2009、

[3]康国胜、高职院校无纸化考试略论[J]、考试周刊,2010(15)、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5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计算机选修课;教学;优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深入渗透了教育等多个领域。为了推进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国家提出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方针,也受到了各大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全面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基础要求之一,因此,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计算机选修课,以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但就各院校计算机选修课的开展情况而言,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以教育信息化为思路,探讨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的优化途径,改善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现状,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1教育信息化概述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近些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开始推行新型教育计划,开始走多元化人才培养,凸显高校办学思想与特色,增强文化素质教育,实现自然、人文等学科互融,提升基础知识、理论、技能比重,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等现代化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国家提出全面推行“教育信息化工程”,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

所谓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的统一计划、组织下,借助于诸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软、硬件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教育信息化,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信息化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教学过程及评价的全过程中,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但我国教育信息化仍亟待推进,因此,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推动力。

2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现状与困境分析

纵观当前高校计算机选修课开设情况,选修课已经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据调查,高校计算机各类课程占据所有选修课约11%~32%,由此可见,计算机选修课在高校公共选修课中十分受欢迎。但是,就高校授课质量回馈而言,大学生对于计算机选修课的满意程度并不十分理想,无论是缺课率,还是缺考率都在选修课中占据较高的水平,在高校网络开展的公开课人气排名中,计算机课程也鲜有前列者。由此可见,高校计算机选修课教学现状并不理想,计算机选修课发展也陷入了困境,主要是由于如下方面的原因导致的。

2、1教学内容不完善

据调查,对于计算机知识而言,大学生最希望获取如下两大部分:一是最前沿的技术与发展动向,此部分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对其未来发展给予帮助;二是实用性应用与操作知识,包括flash设计、Photoshop的使用、网络知识等。但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课程内容仍依赖于书本,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无过多帮助。

2、2教学方式单一化

虽然多数高校计算机选修课已经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高校教职工、教务处等对于选修课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也难以提供诸如网络设施、机房等的支持,但这样的环境对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培养、技术演示等都不可或缺,因而导致多媒体成为屏幕教科书,计算机课程成了教师一个人的演示课。

2、3考核方式落后

当前,计算机选修课考核仍多采用笔试为主、论文为辅的模式,很多都未将实际操作纳入考核标准中,这导致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计算机课程成为理论课程,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无法使其施展自己的真实水平,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优化计算机选修课教育的途径

3、1依托教育信息化技术,完善课程教学方案

如今,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普及,资源建设、整合依然有待加强。在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高校计算机选修课程教师要求必须全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二级考试,确保其掌握足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法。如教师教案应当打破传统的PPT模式,可利用软件,如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Flash,Dreamweaver等进行教案制作,通过信息技术改善传统、单调、乏味的PPT,充分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与教学质量。

3、2利用多媒体设施,规范机房教学模式

高校应加快引入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增设机房等计算机选修课程教学所需设施,通过实践操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实用计算机技能。例如,计算机选修课授课可以安排在多媒体机房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凌波教学系统”等进行授课。教学时通过“凌波教学系统”的屏幕进行广播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思考和学习,还可依据教师下发的实验指导书进行,并提交作业,有困惑时还可与老师进行沟通。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上机时间,学校实践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的上机环境,方便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实践,为学生的兴趣发展与计算机能力拓展提供支持。

3、3依托校园网,构建互动式学习网站

借助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雨课堂等,构建计算机选修课互动学习网站,为教师、学生等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全面覆盖了课程建设、学习、社区学习、课程管理等多项功能,教师可利用其进行课程循环建设,进行活动式学习活动的组织,学生可利用该平台登录课程网站,开展互动学习,进行学习话题讨论、也可查找资料及学习记录,进入社区进行心得分享和交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此外,该平台还提供了答疑互动板块,教师可通过该平台答疑,每周对答疑时间进行公布等,学生可互相答疑,也可在线与教师沟通,与其他学生讨论。

3、4依托考试软件,实现理论、实践考核一体化

计算机这门学科是一项实践应用、操作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因此,考核时必须将实践操作作为指标,对于传统单一化笔试而言,无法真正地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加以衡量,因此,学校可以加快引进计算机考试系统,促进理论、实践考试的一体化、规范化,弥补传统考核系统的缺陷。通过全过程机考,分别从客观题、操作题两大方面着手进行考核,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题目可从题库中进行抽取,考试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进行评分,极大地简化了传统笔试评分过程,将教师从中解放出来,也保障了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6

分析2009 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今年高考加大了对有机知识点的考查,但题目以中低档为主,以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能力。现将2009 年全国部分地区高考中有机考点分类总结如下。

1通过对有机物立体结构的解读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例1(全国卷I第12题)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 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NaOH反应

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解析: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故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又含有甲基,故可以与Br2光照发生取代反应,A项正确;B项,酚羟基要消耗一个NaOH,两个酯基要消耗两个NaOH,正确;C项,苯环可以催化加氢,碳碳双键可以使KMnO4褪色,正确;该有机物中不存在羧基,故不能与NaHCO3放出CO2气体,D项错。答案D。

2通过基本概念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2(山东卷第12题)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 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 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解析:CCl4可由CH4和氯气光照取代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烃,B正确;向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现象分别为:互溶;有气泡产生;溶液分层,可以鉴别,C正确;苯虽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但可以燃烧,能发生氧化反应,D错误。答案:D。

3通过简单的框图推断考查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例3(全国卷II第30题)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86,碳的质量分数为55、8 %,氢为7、0 %,其余为氧。A的相关反应如右图(图1)所示。R-CH=CHOH(烯醇)不稳定,很快转化为R-CH2CH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四个同时满足(i)能发生水解反应(ii)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两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3)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F和过量NaOH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能与溴单质反应

B、 能与金属钠反应

C、 1 mol G最多能和3 mol氢气反应

D、 分子式是C9H6O3

解析:(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中存在醛基,由流程可知,A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乙酸,则A为CH3CHO; (2)由B和C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发生了取代反应; (3)D与甲醇在浓硫酸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的结构为;(4)由F的结构简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7

关键词: 海南高考化学试题 必做有机题 应考策略

自从2007年课改后,连续6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必做题有一道比较固定的题型也就是每年肯定有一道必做有机题,看出有机物的重要性。印象当中必做有机题有时会比较难,可能是当年那份高考试题的难点之一,比如2008年、2010年、2012年的必做有机题。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个试题中可能出现的难点,我专门研究了2008―2012五年的必做有机题。

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高三复习都要注意了解不同版本的教材所介绍的内容的异同,特别要注意人教版的教材,当然主要内容应该是一样的,差别的往往是一些了解的内容,但有差别的地方,我们还是要注意对比补充。若事先让学生对一些反应有所了解,则应用起来就会觉得简单得多。

三、注意分析海南高考题做出具体的复习策略

通过分析这五年高考题我们已经发现,这五年必做有机题每一年都考查到了烯烃,而醇类和羧酸有时会考到,但一般只考查基本性质,考查的难点主要在烯烃,这是由于必修学习的有机物比较少,因此烯烃是重要内容,糖类、油脂、蛋白质由于比较复杂且在选修中还要深入学习,几乎不涉及。我们复习时重点要放在烯烃、醇类和羧酸,当然别的知识点没考过的也要注意,比如芳香烃,性质也比较简单,也适合在必做题中考查,而这几年就考了一次苯环和H的加成,也有可能考查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但重点还是要放在烯烃。两个版本的教材上烯烃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几乎都考到了,有可能考查一些新的内容,当然可能以信息题的形式考查,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烯烃的另外一些重要性质。

我把我分析高考试题和考纲的收获告诉了学生,当学生看到考查的物质比较简单,只不过有些性质、用途不了解才造成有一定的难度。而有机基本知识方面比如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永远是重点,一定要注意突破。最后我和学生实施了上面所说的那三点应考策略,希望在最后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参考文献: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篇8

1、研读《考试说明》,精做高考试题,明确复习策略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具体体现。研读《考试说明》可以明确高考考查的范围及能力层次要求。精做高考题,可以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了解高考题命题规律。这样在复习中才不会偏离考试范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处理好几种关系,提高复习效率和针对性

(1)现行教材(有机化学)不同版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在山东省的教材有两套:人教版和鲁科版,两个版本的知识体系编排差别不大,但在部分章节的部分知识点上,侧重点还是各自有所差异。但高考命题山东省是统一命题,试题却完全相同。怎么处理这种关系呢?这就需要我们比较两个版本的相关知识求同去异,在复习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2)处理好有机化学部分和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有机化学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在必考的内容中只是一个比较小的部分,如若和选做的有机加起来,那就举足轻重了。所以再有机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对常见物质的结构、性质要非常熟悉,反应条件,方程配平等细节要注意记清。和其他化学知识一样:代表物质记性质,同类物质看特征,特征一样性质同。不管是有机还是无机复习方法都总是相同的:由个别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同类可由此及彼,特殊单独记忆。

(3)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有机部分的内容必修中知识点少,难度也小,基础性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学习记忆都很容易,所以复习过程中归纳总结轻松,但对于选修部分的有机,知识点增多,物质类别多,反应的类型也增多,反应的复杂程度也有所加大,这么多的内容要全部记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让学生明白《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太难的反应《考试说明》中没有要求的可以去掉,而对于《考试说明》中要考的内容,如果自己使用的版本没有介绍到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补充。争取在复习中做到:必考的掌握清楚,考到的学生能够自己分析,以“渔”取“鱼”。

3、明确常考知识点,高度重视课本复习

这一模块常考知识点有:①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聚合反应)②官能团的名称③有机物的性质判断④有机物的结构简式⑤重点有机方程式的书写(如醇的催化氧化、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醛的银镜反应等)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类的判断⑦简单有机物绿色合成路线的设计和评价。

基础决定能力,基础决定成败。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都是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回归基础,回归课本。《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纲,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或“影子”。无论高考题怎么出,大部分都会落到基础知识的考查上,那些在高考中创造奇迹的的学生,无一例外的都是基础知识牢固、熟练、全面、扎实的学生。所以,在复习中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的夯实、熟练上,决不能好高骛远,喜欢偏难怪新,浪费时间、精力、体力。“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既是解决问题的本源,又是能力提高的根基。

4、学会归纳,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形成立体网状的知识结构

有机化学知识的脉络非常清晰,在复习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使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1)夯实基础。

采用多种方法,下功夫记忆基础知识。如对比记忆,各类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和性质,代表物、典型反应进行对比记忆。如整体记忆,利用化学复习资料 总结的“有机物的分类与性质”表格从整体上进行记忆。如分类记忆,如有机反应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可以记忆每一类反应的各类物质的典型反应;也可以以反应条件为分类方法记忆典型反应,如浓硫酸加热为条件的反应有醇消去、酯化反应、酯类糖类的水解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为条件的反应为水解反应(酯的碱性水解、卤代烃的水解)、中和反应。各种记忆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2)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知识系统化

《有机化学基础》涉及的有机物多,知识点多,记忆的内容多,但有机化学又有很好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贯穿《有机化学基础》的一条主线是“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性质相似”,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以一知十”。这就要求在复习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做到事半功倍。如可以以官能团类别为主线,把物质按“脂肪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油脂糖类蛋白质高分子化合物”的顺序,将各类物质的物理性质、代表物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主要化学性质、制取方法、来源和用途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梳理;

打破章节之间的限制,进行模块内综合,在复习中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5、突破信息,加强推断题训练

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

6、培养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的习惯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经验(精选8篇)
  • 下一篇:小学阶段课程特点(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