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的修辞手法(精选8篇)

时间: 2023-06-30 栏目:写作范文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赏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98-0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3版)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小学生要“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遵循这一要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都把阅读教学尤其是课文赏析当成中心工作来做。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无论是哪种体裁,在语言上都是意韵优美、各具特色的。比如,诗歌的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散文的言近旨远、语言优美;小说的情节动人、语言流畅……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就一定能够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获得极大的美的享受,丰富自己的语言库存。不同的文体,不同的章节,语言赏析的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文段选择相应的语言赏析的教学策略。那么,小学语文语言赏析的教学策略都有哪些呢?

一、指导学生赏析优美的词语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很神奇的。有时候,看似平常的一个字或是一个词就能够传递深远的意义,造就奇妙的意境。入选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都是经过时光积淀的文质兼美的短文。这些短文大都是一些大家的佳作,文章里往往寄寓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尤其是在遣词造句方面更是应该成为小学生学习课文、模仿写作的范例。因此,可以确定的说,小学语文课本里多的是词语优美的例子。小学语文老师在教这些课文的时候,绝不能轻易地放过这些绝佳的教学机会。从文学体裁看,不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根据其表现主题的形式、方法的不同,优美词语的使用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但是不管文学的样式如何,在赏析词语的时候都要考虑作者的情感、态度,都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仅以诗歌为例,小学语文课本里选取的古代诗歌都是历经千百年流传至今的,这些诗歌在词语使用的技巧上自是不必多说的。在诗歌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这些活用词语的范例的赏析。例如在教学白居易的《暮江吟》的时候,我就抓住“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诗中的“铺”字,引导学生赏析这个词形象地把夕阳斜照的情景写活了。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从情感方面赏析了诗人一改前人的悲秋之气,尽情抒发了对江景的赞美之情。

二、指导学生赏析巧妙的句式

我国的语言文字历来是很讲究句式的变化的,这是许多国家的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就有骈文和散文之分。一直到今天为止,很多文章在句式的选择、运用上都还是很讲究的。比如说诗歌,如果是古代诗歌的话,那么相对讲究音韵的和谐、句式的整齐;如果是现代诗歌的话,则在这方面的要求要弱些。再比如说散文,散文通常会以生动的语言取胜,所以相对小说而言,散文可能更加注重句式的选择与运用。有的散文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散文句式则参差不齐,体现了一种错落美。所以说,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的时候,要紧紧抓住文体的特点,并以此来指导赏析,这样才能做到指导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的时候,我就特地把“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句子拿出来引导学生做赏析。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只是感觉这个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可是要让他们说说好在哪里却又说不出来。经过指导,同学们明白了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正是排比句式的使用,使得文句显得对称工整、音韵和谐、气势强烈。

三、指导学生赏析传神的修辞

所谓修辞其实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修饰,也就是在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利用多种修饰手段,使语言文字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的种类繁多,但是每一种修辞都各具特色,起到了很好地修饰作用。因为有了修辞方法的运用,我们的语言文字因此而生色不少。小学语文课本里多的是这样的例子。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对于这些使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应该把它特别地指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关于修辞方法的教学,语文老师应尽量避免过多的理论、概念上的讲解。因为这样往往会给学生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对比手段去进行赏析。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语文老师在进行修辞教学时,应该坚决避免凡是赏析都由老师包办,或是让学生把教学参考里的赏析范例抄下来苦背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在学习新的修辞时,先由老师对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再由老师示范赏析。等到同学们对这种修辞手法有了逐步的了解后,再由同学们自行赏析,而老师只是进行补充、评价。在引导学生进行修辞赏析的时候,我经常引导学生先对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改写,把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改写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对两个句子进行比较。通过这种办法,同学们往往会很容易的发现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和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不同之处,也因此更好地领会了修辞手法之于语言优美、传神的妙处。

四、指导学生赏析表现的方法

如果说修辞手法是使句子变得更加优美的话,那么,文章的表现手法就能使文段乃至整篇课文在结构上显得更加的紧凑、合理。这些结构谋篇的手法是应该为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小学生们好好地借鉴、模仿的。关于这些结构谋篇的表现手法,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注意得不够,尤其是那些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对于结构谋篇往往没办法顾及。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就要适时地帮学生指出来并且引导他们进行赏析。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表现手法进行赏析,久而久之就会对文章的结构谋篇有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话,他们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与引导学生进行修辞赏析的方法相同,在引导学生进行表现手法的赏析的时候,也是可以使用对比的手法的。比如说记叙的顺序,我们知道记叙的顺序通常有三种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在引导学生进行表现手法的赏析时,我们就可以把不同记叙的顺序的特点与效果进行比较。

小学语文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本文赘述的只是其中常用的几种。随着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还会找到更多更好的策略。但是不论如何,小学语文老师如果想要很好的践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定的话,就必须认真研究课文赏析的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选择相应的、适宜的策略。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文赏析的有效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2

关键词: 《围城》 功能对等 修辞格 翻译

《围城》是中国现代史上一部经典的喜剧性讽刺小说,其幽默隽永的语言特色无疑得益于钱钟书对各种修辞手法游刃有余的运用,其运用不仅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物形象,而且常常独辟蹊径、出奇制胜,因而深深吸引了源语读者,但这对译者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译者不仅要传达原作内容,而且要再现原著的风格。而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体现原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译者对修辞手法翻译是否得当事关原著的思想、精神、风格传译忠实与否的问题。本文运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围城》英译本主要修辞格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1、功能对等理论

传统的翻译理论把翻译的重点放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往往强调处理语言中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1]。然而,由于汉英语言的差异,汉英修辞格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英中有些修辞格虽然名称相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差别很大,所以在翻译时,译者有时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辞格,因而,用传统的翻译理论很难评判并指导文学作品中修辞格的翻译。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而且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2]功能对等理论首先要求传达原文的精神实质,同时也要求译文具有与此相适应的风格韵味,在文学翻译中尤其如此。奈达认为,翻译的完全对等不存在,是否对等应该按照接受者对译文信息所作出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对源语信息所作出的反应程度来界定。译文的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言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否则译文就违背了初衷[3]。就《围城》的修辞格翻译来说,原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修辞的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或事物的特征,使表达内容更加形象、具体、生动,加强语言的感染力,启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所以如果译文让读者感受不到原作者的意图,体会不到源语读者所享受到的那种乐趣,那它就是失败的。因此,就这一点而言,功能对等理论可以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主要标准。

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指导下《围城》中修辞格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2、1直译――翻译时体现原文的语言和修辞特点。

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常用修辞手法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有些修辞的直接英译在语义和文化形象上与汉语一一对应,这就为在英语中再现汉语中绝大部分常用修辞手法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原著中采用的修辞形式直接译成英语后,既不会使英语读者产生理解上的误差或困难,又能保持原修辞效果,让他们领会到原作者的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则可采用完全直译的方法。例如:

例1、吃到的饭在胃里作酸,这没吃到的饭在心里作酸。[3]

The food he’d eaten soured his stomach,while what he hadn’t eaten soured his thoughts、[4]

这句话采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甲乙两件事物连起来叙述的时候,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叫拈连。“酸”在汉语中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一种化学特质,另一个是指“因为自己得不到就诋毁或蔑视某物”的情绪,原作者把与 “胃里”搭配表示第一层意思的“作酸”顺势拈用于第二个“心里”,恰好表达了“酸”的第二层意思,而英文中也有“酸葡萄”这一说法,因此,译者在此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目的语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这句话。在这个例子中,直译的方法不但忠实地再现了原文,而且完整地保留了原文中的原修辞的艺术美,实现了形式和意义的对等,这样译文读者可以体会到原著的语言风格。

例2、(高松年)还要勉励在座诸位做印度的泰戈尔,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呃――法国的――罗素(声音又像“噜苏”,意思是卢梭)……

He encouraged the audience to bee India’s Tagore,England’s Shakespeare,France’s-uh-France’s Rousseau (also pronounced ‘loso’) 、、、

原文采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段,反讽通常是指内涵与表面意义不相同的叙述,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里不一,正话反说是其最大的特点。在《围城》中,反讽是钱钟书艺术创作的精髓所在。钱钟书总以一本正经的“严肃”笔调叙写貌似一本正经的人和事,那些令人倾倒的反语构成了一种充满轻蔑之情的讽刺笔调[5]。

此处,钱先生用句末括号里的补充向读者描述这样一个想炫耀自己的学识,却又连“罗素”和“卢梭”都分不清的“伪知识分子”的形象。而译者在翻译时,却没有能真正体会到原作者的用心,没有把后半部分翻译全,这样给译文读者的感受就是这位高校长在发Rousseau这个音时咬舌了,他们会认为只是一个发音错误的问题,而体会不到原作者的讽刺的口气,因此,笔者认为,为了体现原文的语言和修辞特点,实现原文与译文功能对等的目的,有必要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此句,建议翻译为:

He encouraged the audience to bee India’s Tagore,England’s Shakespeare,France’s-uh-France’s Russell (also pronounced like ‘ruso’,which sounds like Rousseau) 、、、

2、2意译――保留修辞意义,灵活处理原修辞形式。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翻译中,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也不应拘泥于形式对应。毕竟英汉两种语言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这就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不同,所以完全对应的英汉修辞也是为数不多的。为了不给目的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译者可以舍弃原修辞的形式,只保留其意义,尽力使译文和原文达到功能对等。

例3、想跟鲍小姐后会无期……

thinking that since he and Miss Pao would never meet again 、、、

此句作者运用仿拟的修辞手法,它是“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仿体与本体不异而异,同而不同” [6]的一种修辞方法,作者仿造了“后会有期”而新造了 “后会无期”。此修辞效果主要是通过四字格成语的结构体现出来的,实际上内含的意思很简单明了,因此基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译者不可能也毫无必要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只是把其意义传达出来就可以了。虽然译文读者无法体会到原著的这一修辞魅力,但是译者在信息的传达上,已经使译文和原文达到功能对等了。

例4、不知道什么鬼指使自己说……

Without knowing what possessed him 、、、

这是采用了析词修辞手段的一句话,汉语中,多音词或成语有它的凝固性,一般是不能拆开来使用的。但有时出于表达的需要,故意把一些多音词或成语拆开来使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叫析词。原作者把这个成语的前半部分拆分成一句完整的话,中国读者在看到这句话时能很快把它和“鬼使神差”这一成语联系起来,能够很轻易体会到译者的幽默,但是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因此译者无法体现这一修辞手法,只能把基本的意思传达出来。译者用“possessed”一词达到再现源语信息的目的,但笔者认为原译文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把它译为:“without knowing what devil possessed him”,它的回译是:“不知道着了什么魔似的”,加上一个“devil“ 使译文在语义上更接近原文。

2、3增/减译――把握语境,适时增/减译。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有时候,直译或意译都无法准确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或传达的修辞效果,这可能基于两种情况,一是原文所要传达的意象目的语中无法找到,二是原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这时要取得在原文中的修辞效果,可以在把握住上下文语境的前提下,采用增补或删减的对策来达到翻译的目的。

例5、二奶奶三奶奶打扮得淋漓尽致,天气热,出了汗,像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

Second Daughter-in-law and third Daughter-in-law had done thorough makeup jobs which,because they had perspired so much in the heat,looked like the half-melted “happiness” character on wedding cakes、

此句用的比喻是《围城》修辞格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它的种类之多,广度之泛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在此句中,钱钟书用“像半融化的奶油喜字蛋糕”来形象地比喻两位少奶奶被汗水冲刷的脸上滑稽可笑的妆容。由于中文是表意文字的,英文是字母文字,所以如果译者仅仅用直译的方式把“喜” 字翻译成“happiness”,译文读者未能把“happiness”这个词与汗水与化妆品交融的一张脸联系起来,从而难以像原文读者那样领略到原著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因此,笔者建议在直译的基础上增补对“喜”字的注释“looked like the half-melted character喜-meaning happiness on wedding cakes、”,这样既保留了原文形象,又传达了原修辞的效果。

例6、中学女孩子已经把门面油漆粉刷,招g男人了……

、、、 high school girls painting and plastering their faces to attract men 、、、

这句话采用了转喻的修辞方法。转喻是比隐喻更进一步的比喻,它根本不说出本体事物,直接用比喻事物代替本体事物。“门面”和“油漆粉刷”分别喻指女孩子的“脸”和“化妆”这一行为。英语中“paint”和“plaster”都有“粉刷”和“上妆”的意思,译者舍弃喻体“门面”的翻译,直接让“paint and plaster”和“faces”搭配,实际上就已经能达到传达源语修辞效果的目的了,如此译法不仅保留了原文形象,而且增强了对读者的感染力。

3、结语

《围城》中形式多样的修辞格充分体现原作者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为了让阅读译文的读者得到与阅读原文的读者同样的感受这些修辞格带来的美的艺术感受,译者要尽力将原作中的修辞特色忠实地反映出来,要做到这点,译者首先要透彻了解原作中各修辞格的功能,认真揣摩作者的意图,去挖掘隐藏在修辞格后面的深层含义,灵活处理英汉修辞格的差异,使修辞格的原文与译文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Nida,Eugen A、,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69、

[3]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Kelly,Jeanne & Nathan K、Mao、Fortress Besieg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法;修辞

近年来,语法、修辞的概念在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目中日益淡化。且不说教材已把它们列入“附录”,就连试卷中的痕迹也逐渐“消失”,因此部分教师便“紧追时代潮流”――你不考,我就不要。笔者却认为,这种做法是极不明智的。如果他们重新审视一下语法、修辞的功能,读解一下《语文课程标准》,便会明白,初中学生学一点语法修辞非但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明确语法、修辞的意义,促进语文素质的提高

语法是指组词成句的规律和习惯。学习语法就是要了解这些组词成句的规律,在说话或写文章时自觉地遵循这些规律,避免和减少语病。修辞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广义地说,它是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地说,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些具体方法(即:修辞手法)。学习修辞可以提高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听说读写”“语修逻文”都是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整体。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语法知识有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等,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和句式的选用。这些均是构成和修饰汉语的基本材料。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看,“课程目标”强调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理解、体验”,要求在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要求在口语交际中能“语言生动”地讲述见闻。这些都离不开修辞。

由此可见,掌握了语法规律和修辞原则,有助于把语言表达得准确、畅达、清楚、合乎规律,富有表现力。当然,初中学生因为受年龄特点与知识层面的局限,不宜学得过多过深,但把语法修辞的知识完全置于一旁,是无益于语文学习的。新教材将语法修辞知识安排在附录里介绍,而在课文的“探索、练习”和“口语交际”“作文修改”中配备了一定量的语法修辞功能性的练习,可谓是“用心良苦”。

二、重视语法、修辞的功能,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

尽管新课程标准也规定,语法、修辞不作考试要求,但初中阶段的“阅读目标”中明确规定,要“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表达中的作用”。这种提法比较科学,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

首先应搞清何为“了解”的问题。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了解”就是“知道得清楚”。按这样的理解,那么学生应对编入教材的语法、修辞知识不但要“知道”,还要“清楚”。如果学习句子的成分,至少应该弄清楚一个句子哪里是主语、哪里是谓语、哪里是宾语,句子的主干什么;学习复句,就要弄清楚是并列复句,还是递进复句或别的复句;学习修辞,就应该知道这个句子采用了比喻还是拟人或别的修辞手法。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大致看一遍教材上的“知识短文”,不管懂不懂,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是所谓的“了解”。那绝对是一种误解。

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明确语法、修辞的功能,学会用语法知识化解课文中的难点,以便准确、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如:通过对“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们的智慧和力量”(《中国石拱桥》)一句的分析,让学生明确:这个句子的主要意思是说明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主语)“显示了”(谓语)“知识和力量”(宾语),而不能误解成“赵州桥是力量”。如果再抓住“高度”“不朽”(定语)作进一步揣摩,那么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将更为深刻。再如:在阅读“我们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大科学家、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不能不明理”(《发问的精神》)一句时,学生如果知道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并懂得转折复句的作用,就很容易领悟,这个句子并不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成为大科学家、思想家”,而是强调“求知”“明道理”的重要性,勉励我们不断地求知、进取。

同样地,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学会细致地体会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以此加深对课文的领悟与体验。如:通过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社戏》)一句的品味,让学生理解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行船速度之快,从而表现了孩子们看戏时的欢快心情和摇船的本领之高及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如果不作这样的探究,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理解将会十分肤浅。

三、借助语法、修辞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文从字顺,生动形象

中学生要提高读写能力,学一点语法修辞十分必要。语法可帮助他们把话说得更符合语言规范,把文章写得文从字顺,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修辞能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语汇丰富、词真意切;写作文笔优美、文情并茂。学生遵循语法规律、自觉地运用修辞手法,不光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其思想的展示、情感的抒发才会在自如的笔下,行云流水般欢快地流淌。

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作文修改”中,就有用符号修改文章中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现象的练习。七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把话说得通顺、自然、简洁,并配备了病句的修改练习;“作文修改”中要求学生改正作文中不合乎语言习惯的地方,并进而要求努力把已经通顺的句子写得生动些。这些练习,均包蕴了运用语法和修辞知识提高表达能力的要求,体现了中学语法修辞教学在作文、口语交际中的不可忽视的功能。

总之,语法修辞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教师应从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出发,准确把握中学语法修辞教学的“度”,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同时,作一定的辅导、解疑,使学生基本“了解”这些知识,恰当地将语法修辞教学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让语文教学更有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一民、新课标语法修辞知识解读[J]、语文建设,2003(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4

《新教师》杂志于2012年第4期刊登了《“拟人”还是“移就”》一文,作者曾扬明认为“世界不太和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和平之花’”一句,采用了一种叫“移就”的修辞手法,而非“拟人”。笔者对此有些疑惑,特借贵刊一角一吐为快。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法修辞知识要点”里指出,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共8种。课标在“实施建议”别指出:“涉及语法、修辞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小学和初中语文,让学生了解的常见修辞格仅此8种,而且是为了“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换句话说,除此8种修辞格外,小学和初中语文没有必要对修辞格作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所以,曾老师给出的例句,如果不是采用“拟人”修辞格,教师就没有必要对学生解释和介绍“移就”。

“移就”这种修辞格,对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就是对教师而言,也是不熟悉的。《语文知识千问》(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一版)介绍了对偶、顶针等25种修辞格,但未收入“移就”。胡裕树教授主编的大学教材《现代汉语》也不介绍“移就”。笔者查阅百度文库得知:“遇有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成为移就。例如:她们被幽闭在宫闱里,戴个花冠,穿着美丽的服装,可是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其中‘寂寞的梧桐树’中,‘寂寞’原本形容‘她们’,这里被移用来描写梧桐。”笔者觉得,“寂寞的梧桐树”语言颇具特色,具有很大的张力。我们鉴赏这句话,怎一个“移就”修辞格了得!

这样说来,我们指导学生理解《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中的“世界不太和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和平之花’”这句话的句子意思时,不宜在“是拟人,还是移就”上转圈圈、费时间,侧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细细揣摩“罪恶的子弹”和“娇嫩的和平之花”的形象化,以及饱含着的丰富的情感——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期盼上。唯有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逐渐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5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中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细望(见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第210、211页,引用萧涤文的赏析《望岳》例文。以下简称“萧文”)。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解读为“远望层出迭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睛几乎都要睁裂了”(见长春出版社2002年8月版《初中文言文释注及赏析》第86页,吴铜运主编。以下简称“吴文”)。

可见,无论是“萧文”还是“吴文”,都疏忽了这一联的互文修辞格,丧失了“望云而眼眶决裂,望归鸟而心胸荡漾”的部分意境。

我国古代对互文的修辞早有研究,汉代训诂学家郑玄在注释经学典籍的过程中就注意到它,并最早命名为互文。唐代的贾公彦则给互文下了定义:“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见《修辞通鉴》第663页,成伟均等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通观互文这一修辞手法的起源,杜甫应该会用这一方法。在杜甫的作品中,我们不难见到使用了互文修辞手法的诗句,如《登楼》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有关论述见《语文教学通讯》2000春季特刊204页,拙作《学习互文,准确地理解古代诗句》)。在唐代诗作中,使用互文修辞格的诗句也不胜枚举,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又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因此,杜甫在《望岳》中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又有什么稀罕?

其实,这一联也符合互文的特征。据《修辞通鉴》给互文下的定义,即“上文省却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省却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这种修辞手法使诗句简洁、凝炼,避免诗句冗杂。杜甫这一联正好体现了互文修辞格的这一特征。

《望岳》全诗由“望”摄取景物而心生情感,这一联也没例外。诗人所望景物是“云”和“鸟”,由望二者而觉得眼眶决裂。并非只是望“云”而心胸荡漾,望“鸟”而不觉得心胸荡漾;也并非望“鸟”而觉得眼眶决裂,望“云”而不觉得眼眶决裂。为使诗句简洁,作者上联启后省写了“望云而眼眶决裂”,下联承前省写了“望归鸟而心胸荡漾”。我们在解读这一联时,应洞悉其修辞格,才能准确地理解作者原创意境。只有识别了这一联的互文修辞格,才能准确而全面地解读诗句的意境。

笔者认为:“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一联,欲传达的意境是:远望泰山蒸腾的云雾,飞去归巢的鸟儿,使我心胸开阔、荡漾。远望这一切,我的眼眶差点儿睁裂了。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6

关键词:视觉修辞;新闻图片;图像修辞;修辞手法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06-02

“修辞”(rhetoric)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是指人们依据具体的言语环境,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一种言语交际行为[1]。最近几十年,西方学者开始把修辞研究的视角拓宽到图像和实物上来,并将其名为“视觉修辞”(visual rhetoric),这是修辞学发展的新领域,具有时代意义。我们以图像修辞为研究重点,以新闻图片为研究材料,对视觉修辞进行分析和认识,为更好的达到新闻效果提供有益建议。

一、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发展

视觉修辞是一个舶来品,国内对其的研究尚属探索时期,对其含义的界定也没有完整明确的观点,从传播学角度讲一般认为“视觉修辞是一种以语言、图像以及音像综合符号为媒介,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2]”下面论述是以新闻图片为样本,分析其视觉修辞的形式、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视觉修辞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在修辞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大和媒介技术的进步,图像已经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已经卷入了“读图时代”。图像的巨大作用让修辞也与时俱进,从文字扩展到图像等一切视觉因素,出现视觉修辞。关于视觉修辞的研究,最早是以法国的著名文学理论家与评论家、結构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 与其弟子、传播学专家杰克斯·都兰德(Jacques Durand)为代表,他们提出了视觉修辞的概念和理论内涵,为以后视觉修辞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但因为其传入国内较晚,受关注度还不高,故我国在对其研究上还不成熟,还需要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和进行“为我所用”的转化。

二、新闻图片视觉修辞的表现形式

新闻图片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视觉报道,和文字相比,拥有更具说服力的视觉优势,有一种现场见证性。大多数的新闻图片都给人们提供了新闻事实的真实视觉信息,并且构成了人们的视觉记忆。也可用到多种修辞手法达到劝说的效果,实现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由于视觉修辞是修辞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将已经发展成熟形成完整体系的语言修辞手法运用到视觉修辞之上,常见的图片视觉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排比、借代、双关、通感、示现、象征、对比等,每种手法适用的情形,作用也不同, 因而其目的和效果也存在差别。下面結合案例对新闻图片中视觉修辞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效果进行简要分析。

(一)比喻

表现为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修辞现象。在文学语言中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手法,而在新闻图片中,因为不能够出现喻词,便只能运用隐喻的方式进行,通过不同事物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刺激读者受众的联想和想象,取得引申意义。通过这种比喻形式可把抽象的事物变具体,深奥的事物变浅显,使事物鲜明生动,以形象释理深入浅出,使受众易于理解。如搜狐焦点刊载的关于巴黎街头的画家图片,表面来看这是巴黎街头很常见的画家路边作画的场景,作者实际上是想配合文字说明,引人联想,表现出巴黎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画家们浓厚的艺术气息,凸显法兰西民族的热爱艺术、善于创造艺术的精神风貌,他们画出的不仅是能够解决生计的画,更是灿烂的法兰西文化。

(二)夸张

指为了启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写内容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和形象来形容事物。将视觉元素的局部和整体改变,从而改变人们对事物固有的、常规的看法,制造出荒诞的画面效果。视觉修辞的夸张是通过图像来完成的,包括图像本身的夸张和图像本身没有夸张,却通过图像产生了夸张的作用,能强调突出作者所要传达的观点和态度,达到报道目的。它具有化平淡为神奇的魔力,在打破人们对事物的常规认知模式的同时增强视觉冲击力。

(三)排比

排比在新闻图片中表现为由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的场景排在一起的修辞现象。图像运用排比修辞进行视觉说服,可收到举证真实、诉求充分、说理有力的传播效果。将相同或类似的人或事排列在一起,以产生强烈效果。在很多事件性报道中,往往通过不同侧面或不同内容的多张图片进行综合报道,以验证主题。像在进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报道中,对不同时期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多张图片进行刊登,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以加强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得到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結论,使论证更有理,更具说服力。

(四)借代

指不直接表现需要表现的事物,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的修辞现象。借代的应用可使表达更含蓄委婉。在新闻图片中往往会用到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一个具有比较典型象征意义的形象来指代想要报道的形象。如某期《时代周刊》的封面图片,图中后面的一条被困在笼子里的龙,是象征着陷入困境中的中国。用龙来借代中国时,既使读者都能够理解,同时也比较明确地指出更形象,使人接受。

(五)双关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一个图像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可使图像的意义表现的含蓄、幽默,而且能清楚诠释并加深图像的意义,以留给受众深刻的印象。如《四川日报》刊登的阿拉法特去世的报道“阿翁走了”, 这张图片具有极强的双关性,图中的门,一方面只是阿拉法特朝着门内走去的一个日常性瞬间,选在阿拉法特离世之时刊登,便似乎象征着阿拉法特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六)通感

又叫“移觉”,是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或图像使感觉转移,将人的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可使意象的表达更为活泼、新奇。图像的通感比语言文字中的通感更灵活,更容易打动人心。

(七)对比

是指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它通常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 鲜明地显示两种矛盾对立事物的差别, 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新闻报道往往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因此, 在新闻报道的图片中常常用到这一修辞手法, 达到突出强调主题的表达效果。迈克威尔斯在非洲大陆拍摄的《手》可以堪称典型。在传教士白胖的大手的对照下乌干达儿童的手像只干瘦的鸟爪子,充分地表现了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人民饱受饥饿之苦,也与富裕的西方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外,在新闻图片的视觉表现上,还有示现、映衬、摹状、积累、比拟等修辞手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一张新闻图片上运用了不止一种修辞的现象十分常见。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新闻图片内容表达的更真切、更含蓄,更易于吸引读者阅读和思考,达到新闻报道目的,增强新闻效果。

三、视觉修辞和语言修辞的对比

视觉修辞作为一种新兴的、与时俱进的修辞形式,它和语言修辞是一脉相承却又对立统一的。

二者是对立的即是源于二者具有不同点。首先视觉修辞和语言修辞二者使用的符号不同。前者是以线条、光线、形状等构成的,后者则是以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的优化组合为符号。其次二者诉诸的感官不同。视觉修辞主要是诉诸视觉,而后者主要诉诸于听觉。再次,二者编码解码的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形象构成传播文本,而后者是通过语言单位建构传播文本。此外二者在传播时序性、功能发生方式上和在人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上也具有不同之处。二者又是统一的,因为二者都属于修辞学的一部分,是修辞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修辞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另一方面,二者修辞的方式相似。图片视觉修辞利用自己的图像构成修辞效果,而语言修辞中一些修辞格,如排比、夸张、借代等也都在图片视觉修辞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视觉修辞的发展前路

视觉修辞已经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正在不断地完善相关内容,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由于目前中国国内对视觉修辞的研究还尚属初步阶段,所以应进一步加快步伐,深入研究。在对视觉修辞的研究上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路径。所谓“古为今用”,即是利用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汲取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文艺理论等对视觉修辞的研究进行启迪。同时也要坚持“洋为中用”,视觉修辞是由外国先兴起,由国外传入中国的理论课题,在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较为系统和深入,国内学者应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外国相关论著等进行翻译研究,进行借鉴[3]。但切不可以唯洋是用,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和方法,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言决定了要有自己的特点,要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方式进行研究。在进行视觉修辞的研究时,要时刻牢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古代文明和国外相关理论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我国的视觉修辞之路。视觉修辞是修辞学发展的新阶段,是修辞学发展与时俱进的結果。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本文仅通过对视觉修辞在新闻图片上的体现进行分析,在分析其修辞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了解其与语言修辞的异同。通过视觉修辞的研究效果对新闻图片的拍摄以更好体现新闻报道目的提供良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汝东、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2) 、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修辞教学 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68-01

1 课程标准中的修辞教学重点没有明确

由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前言”部分说: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育必须在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观念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加强改革的力度。而在其所提出的“阶段目标(7-9年级)”中,课标只是却简单的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附录“中列出的有关“修辞知识要点”的常见修辞格,也只例举了:比喻、拟人、对仗、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及其他的修辞方法,就再没有要求在教学中给予修辞教学的明确说明。因此,从这点就表明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这个所谓的“了解”,的意义就是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当成了只是需要“了解”的语文基础的常识,这也表明了修辞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附庸地位,其实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系统是比较完备的在语法内容中,依据大纲要求的修辞内容就显得非常单薄了,它要求主要是讲辞格。教育部新又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给语文新课程的改革,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如在“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知识”的“具体建议”指出;“……涉及语音、文字、语法、修辞、词汇、文体、文学等丰富的语文知识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初中语文教学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的语言实例出发,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和点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中的识字、写字、写作与记忆、阅读与表达,从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对语文学习中的语言学习的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系统的着重记忆,但是,在对待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的问题上,《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跟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路还是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一致,还是泛泛要求“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语文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显然在这样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就使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修辞教学时,把握不准,对学生应该教什么,如何教,达到什么目标等问题,教师感到茫然无措,平日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修辞教学的命运就注定被淡忘或忽视,通常表现的是只有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语文练习或考试时发现有涉及修辞的时候,教师才会给学生稍作讲解,这更使得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依然呈现的是重复着应试教育的老路。

2 教材里安排的修辞内容不成体系,显得比较零散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课后短文就是语法了,教材安排的这些教学的修辞内容,细细研究发现是对照着修辞部分知识安排了一些短文而已,而不多的修辞训练都零散地安排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分量显得非常不足道,而且内容编排也不是很科学,很合理,考试说明已经明确的词句的选择、语言的清晰得体等相关的修辞训练内容,在教材里还是涉及得太少。没有很好体现出知识的阶梯性和能力训练的层递性。

3 教学中教师的修辞知识不足,在运用修辞教学的理念和意识淡薄

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在修辞学方面的知识很欠缺,意识理念存在着很大的盲区。常言道:“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碗水,甚至一桶水”。正所谓:“师傅不明,徒弟拙”。试想: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自身只有一杯水,又怎能奢望多给学生呢?因此,教师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量的积淀不足,会直接的、自然的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效果和整体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实践中的确有不少语文教师对修辞教学的重要性方面,认识不到位。在许多语文教师的意识中表现的是从没有把修辞教学摆到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位置上来,在教学中,至多体现只是以修辞格的辨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从而限制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不少语文教师不仅不思考去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修辞的教学,而且在明知道自己的语言修辞学的理论基础薄弱,也不回去研究、加强培训、学习深造。更谈不上对修辞教学的有关课题的研究了,这样会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形成了桎酷。

4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修辞教学的认识比较忽略,教学修辞时重点偏移,方法简单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通常在教学设计或教学时比较侧重,去解决语言的规范化的问题,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对学生进行字音、字形、词句的解释上。这种对语言体系的基本知识的讲解是必要的,对语文双基地重点学习是很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保持。但是修辞作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其特点是:(1)侧重于学生语言素质的养成;(2)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艺术。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也必须重视修辞的教学。

5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修辞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实际运用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们长期以来,对修辞的有关知识的理解都是较片面的,提到修辞的运用,学生们认为就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辨识和运用。学生们并不明白,日常生活中说话、写文章都会有意无意地都在运用“修辞”,在教学中教师大都疏忽让学生明白修辞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几年的语文学习后对修辞的认识还是很模糊,避而远之,几乎不会刻意运用,对修辞知识掌握的情况是很不理想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在阅读中,还不能运用修辞知识的动态地去学习语文新知,理解语文文本中的意义,从而体会修辞形式在文章中所蕴含的美学效果和修辞的意义,以及作者的情感情怀与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写作中学生也缺乏进行修辞的创新学习和创造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更有内涵。学生们也没有把在语文书本中,学到的修辞内容和所体会到的修辞妙处,真正运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切实指导自己的语言运用。

参考文献:

初中的修辞手法篇8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修辞教学的引导一直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开展。即使如此,仍开展的不是很理想。修辞教学与其他语法知识不同,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系统,比如,从词到句、从句到文章等,循序渐进可能会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修辞知识内容并不然,支离破碎,不容易实现真正的彻底的讲解。

一、关于各种修辞方式的讲授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修辞教学过程,就必须将修辞方法的讲解合理地安排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讲解。教师要认清楚修辞的作用,不只是修辞方法而已。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对文章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时,其中一段描述: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段话中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对白花进行了描述。又如,在学习朱自清《春》时,文章中描述:“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段话中利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体现春天的生机,将春天描写得形象得体、淋漓尽致。

二、修辞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还没有脱离天真的本性,还存在好奇心重等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更多学生好奇的东西搬到课堂中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把修辞教学融入生活

语言的学习就是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很多语言现象都可以融入更多的修辞方法。教师要关注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修辞引导,比如,在街道两边的公德提示语、广告词、影视台词等等。其实修辞随处可见,只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学习的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迎合新课改实施标准,不断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修辞教学引导,从自我加强对修辞方法的重视,不断促进学生整体语言能力的提升。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安全生产知识宣传(精选8篇)
  • 下一篇:迟了一分钟(精选7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