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1 栏目:写作范文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1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研究; 困境;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more and mo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have been brought to college students、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era and the proposal of new engineering courses provide a new development channel for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Engineering students have a wide range of needs in their major, which provide more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than other major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also facing more difficulties 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act as serious obstacles to the actu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majors at this stage, and strive to turn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and suggest engineering students a better way out、

Keyword: New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al research; Dilemma;

早在数年以前,国家就已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力支持,这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家GDP增长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产业创新的推动方面,还是在社会进步的助力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对《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工科学生的就业率排名较为靠前,但是其实际的就业率却在每年下降。这就又对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硬性要求。新工科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工科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发展机遇,工科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解决自己就业难的问题,无论是国家,还是高校,都对这条路大力支持。接下来文章将主要围绕“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章将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的意义进行分析,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够明确为什么在当前背景下大力倡导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整篇文章的分析更加完整。

(一)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是中国工科专业走向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离不开工科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工科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理念都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工科的进步需要世界范围内进行共同研究。想要将国内的工科水平和国际接轨,就必须在高校教学时就对学生的国际视野进行培养,使其明确工科的发展基于国家但是却跨越种族,而想要达到这种目标就必须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鼓励其励志进行所属专业的研究,从而能够更好地从世界工科专业中汲取影响,达到助力我国工科发展的目的。

(二)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前的中国是创新的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一直以来都被挂在嘴上捏在手里,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工科院校以及工科专业都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作首要任务。对工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使其认同自己工科学生的身份并且致力于工科的发展而不是中途转行,基于以上这种情况,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基于工科学生的身份以及岗位完成理念和技术上的创新,而不是鼓励其创造属于自己的但是与工科无关的其他事业[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绝不可能与工科教育分开,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达到为社会做贡献、为人类谋健康的目的。

(三)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不竭发展

工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科目,其发展史就是一部实践史。在工科发展这么多年以来,有太多的工科学者在生物工程、生物医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以及工程力学中勤恳奉献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为我国工科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现阶段国内工科专业的发展来看,这种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现阶段国内工科要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工科相关专业发展,这既有受到人民群众影响的原因,也有国内工科专业的教育原因[2]。所以对于工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工科发展的重要渠道,而复兴中国工科就是现代工科学生的重要使命。工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更新教育理念的要求,还是复兴中国工科的要求,更是推动国内工科不断发展的要求。

(四)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实现工科学生自我价值的内在驱动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方面都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工科方面也是一样,工科学生不仅需要设计工程、研究建筑,还有着促进我国生命科学发展以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时代,工科发展逐渐趋向生活化,在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工科的渗透,所有工科专业都不只是一项专业技术性服务,而是面向大众的社会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工科的创新必不可少,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对于工科学生个人而言,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对其创新能力、自身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对于其从学校进入到社会后的就业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对于其今后在创业中应对困难能力的提升同样也是巨大的帮助,在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到工科生内心的前提下,工科学生将不再为就业难而困扰,更不会为前途迷茫而担忧,工科学生将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对的问题

在经过上文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工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学生本人以及对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益处的举措,通过对实际教育的调查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文章将简要说明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对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意识上的落后

意识对于实际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没有正确意识的指导很难科学地完成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然现阶段国家文件中多次提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以及相关部门也一再要求高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发展目的就是创收,而对于毕业的硬性要求也只是就业率。管理阶层不仅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反而会担忧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投入,这就导致其无法对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经常性地将该课程当作“水课”甚至是根本不纳入教学计划中,这对于实际实践的开展形成了反作用。部分学生存在意识上的落后,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工科学生选择工科只是为了毕业之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丝毫不对创新创业进行考虑,就算校内有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也丝毫不放在心上,这样一来,就算课程再优质,对学生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3]。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体系的不完善对于工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无法形成保障,现阶段很多高校都是如此,绝大部分高校都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而无法适应新工科背景以及互联网发展趋势,这种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提升几乎没有帮助。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资源得不到倾斜,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对学生知识单一的理论知识的传导,最多也就是鼓励其参与到一些竞赛当中去,而无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几乎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工科学生,而现阶段很多高校都显示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团队整体素质不高,一些高校学生反映,其创新创业教师理论较为陈旧,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已经过时的模式,甚至经常性会出现一些错误言论,这就会对学生产生错误引导,不仅不利于工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可能将其引入歧途;二是很多高校根本没有创新创业授课教师,而是采用其他专业教师代课的形式,这些教师所教授的理论全都来自网络,基本体现不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其课堂上学习理论还不如直接去网络查找资料,这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而言是极大的不尊重[4];三是高校内创新创业授课教师缺乏实践,一些教师自己都没有创新创业经验,甚至其工作经验就只是毕业后去学校当教师,却站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学生无法从其课堂上汲取影响,更无法跟随其脚步学习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得不到保障

上文中说现阶段工科学生创新创业很难得到体系上的保障,这里所说的是工科学生甚至不能得到资源上的保障。虽然当前情况下工科学生创新创业得到了来自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有一定的资金拨款,但是面对基数庞大的工科学生群体还是无法做到资源方面的满足,这对于实际的工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来说极为不便。

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措施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满足实际的创新创业的需求,接下来文章将给出四个方面的发展建议。

(一)革新观念,保证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正确的意识指导

上文中已经叙述过观念革新对于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指出了意识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革新管理阶层和领导阶层的意识,既可以通过高层领导以及政府强烈要求的形式使管理阶层明确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校内宣传的形式来帮助管理阶层体会到工科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学校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长期利好,从而使管理阶层意识到“必须革新”,能够在校内给予创新创业的工科学生更多的资源倾斜;二是革新部分工科学生的意识,要通过校内宣传以及讲座等形式使工科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其自身的重要性,也可以在校内开展与创新创业相关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高其创新创业积极性。

(二)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

体系的建立对于实际的实践活动具有保障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一是制定相关规定,明确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目的、内容、标准等,将创新创业要求具体到每一个实践环节;二是建立完善的监督以及反馈机制,通过互联网监督以及专业监督小组来对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监督并且及时反馈,保证每一堂课都能够有出色的课堂效果,对于不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师进行适当的处罚,对于表现优异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三是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学校应当征求学生意见,对于有意向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当中去的学生进行选拔,对于学生实际的创新创业行为进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考察,用这种形式来完成对创新创业学生的全过程培养。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上文中已经说过教师队伍对于创新创业学生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教师整体队伍:一是对本校教师进行培养,将本校教师送入创新创业效果显着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实践技能的学习,通过这种形式保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能够有更加优质的课堂效果;二是聘请高素质校外人才,这里的人才聘请主要可以从各专业性较强的企业以及研究机构中进行,可以不注重其理论知识,但是一定要保证所聘请专业人士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的结合

专业知识教育自不用说,上文中所说的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之后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其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一是可以由政府牵头将学校和该地区优质资源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创新创业工科生提供实践岗位,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实际的案例,并进行实践,对于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启发;二是在得到更多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这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基地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其奇思妙想并且对脑海中的想法进行试验和实践,达到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目的[5];三是建立完善的互联网平台,在平台当中需要网罗现阶段一切的专业知识,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到世界上最先进的专业技术,并且能够根据资料完成分析,从而指导自己进行操作,提升自身实践水平。

四、结论

本文主要从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面对的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只有革新意识、完善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以及加强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才能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发展以及保证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结论。总而言之,国内的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正在稳步发展,在这其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终将被解决,希望本文能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魏语婷、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2):184-185、

[2] 李阳阳,桂和荣,冯松宝、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0):85-86、

[3] 张佳星,等、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思考[J]、河北农机,2020(3):75-76、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2

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应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是突出的。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作用和意义,并分析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效果,实现教育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旅游管理;情景教学法;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必须要突出实践环节,要能使学生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理论进行理解、吸收消化和应用。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学生就很难真正学好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把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融入到所设计的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提升使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一、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意义

1、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应用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方式应用中,教学的形象感极强,具体生动的情景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感官刺激,这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为了在活动中表现的更为出色,学生会积极编写导游词,会积极掌握相关导游解说方面的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能够被有效调动起来,学生的会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

2、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能够使学生通过准确的表达有效开展旅游方面的工作。而传统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讲,看教师表演,学生参与课堂表达的机会很少,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也很少,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不仅制约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生发,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交流能力培养也是缺失的。而情景教学法应用,教师需要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的情境,在这种情景中,学生需要就专业知识点进行分析交流,需要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需要就某一个景点进行讲解,需要与游客会话,为游客提供相关的服务。在这种情景表演过程中,学生始终要保持积极服务的热情,要能够认真倾听,认真回答游客问题,耐心对游客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更多,在实践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3、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性极强,在教育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面对游客进行景点导游解说的能力,要能够培养学生应对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职业素养才能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要求,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这样,在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时候,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应变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

二、情景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应用步骤

1、创设情景进行角色分配。创设情景,进行角色分配是情景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旅游管理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确定教学主题,根据每一个主题目标要求的不同,选择设计适合主题内容的教学情景,根据内容的量,具体设计一到两个情景。在情景设计之后,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分配好角色,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方式,开展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角色分配中,要使学生意识到情景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是可能会出现的,是必须要解决好的。以此方式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情景问题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情景,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用生动的实例对问题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进入到角色扮演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情景教学法应用效果如何,与课前准备工作做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要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自检,就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课前准备环节中,教师需要分析情景需要的材料,情景场所,积极做好场景布置工作。然后,教师对情景主题和任务进行进一步明确,对情景过程中,对学生角色扮演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研究,寻找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之后,教师要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角色做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对角色和情景进行研究,对自己在情景中需要需要说的话,做得动作及表情做好设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在情景表演中,才能完全适应自己的角色,融入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情景教学法才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方向正常运行,教学才能得到预期的目的。

3、开展角色表演活动。角色表演活动是情景教学的主体部分,在整个环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演情况,对学生在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随时的记录,如果学生在表演中出现问题,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醒,使学生能够将表演活动进行下去,完成任务。比如,在模拟导游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求一个学生能够扮演导游,要求另外一些学生能够扮演游客,以此方式开展情景表演,在表演中,导游手持导游旗,用准确清晰的语言为游客进行景点介绍,而其他同学扮演游客,需要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在导游与游客相互交流中,完成这个部分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导游遇到一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教师要能够及时参与进来,就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保证活动能够进行下去。通过这种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不能要求每一个角色扮演者在整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应对不同的问题,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问题具有突发性,即使学生准备的非常充分,也会有一些问题是学生难以回答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够走出打破尴尬,活跃气氛,使活动能够进行下去。在角色表演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体验,通过体验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对旅游管理各种知识和技能要求会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全面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4、重视对课堂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在学生的表演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能够与学生一起对课堂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对相关情况进行汇总。通过课堂分析总结,能够积极发现情景教学法应用的问题,并能够进一步完善的情景设计,完善角色扮演活动,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学生评价之后,教师要对学角色扮演活动情况做进一步总结,明确出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关键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况,明确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并能够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表演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要通过课堂分析与总结,能够发现情景教学法应用于旅游管理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进一步解决问题,完善这种教育方式的应用过程。

三、情境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育中有效应用的条件

1、学校支持教育创新。情景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有效应用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比如,在教学场地设置上,需要学校能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设置教学场地,安置情景教学所需要用到的桌椅及相关器材。在师资力量上,学校也需要能够做好安排。学校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多对情景教学法认识不清,在应用上就会存在困难,因此,学校需要能够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到学校上示范课,对教师进行指导,以提升教师应用情景教学法的能力和素养。这样,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这种教学方式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2、情景创设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多缺乏进行情景表演与情景锻炼的能力,学生对情景教学法的认识是不足的。作为教师要能够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情景设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学习模式应用的畏难心理,才能增加学生参与情景活动表演的积极性。在学生适应这种角色之后,能够大胆面对众人致欢迎辞职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设置较长的导游词,里面包括欢迎词,导游解说词等,引导学生在设计之后,进行表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设计表演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畏难心理。

3、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情景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有效应用,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要高,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关方面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素养,同时教师的实践能力要强。作为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到企业中参与实践锻炼,到相关企业中挂职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素养,在实践中,教师重视收集实践素材,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有效的情景,才能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进行有效解决,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参与表演活动,促进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陶小沙 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基础医学;非医学背景;OBE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019年1月24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全国高教处长会上说: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为工作目标。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开端,是医学教育大厦的地基。近年基础阶段师资医学背景欠缺的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医学基础阶段的教学质量。经过调研,国内高水平医学院校存在着同样的难题和困扰。目前各大知名院校较普遍的解决办法是培养本校的基础医学毕业生,然而,此方式培养规模有限、周期长,毕业后就业方向无法掌握,效果不佳,所以亟需一个行之有效、科学系统的培训体系,解决目前的困局。构建非医学背景教师培训体系将在强化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提高医学院校本科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医学教育领域推广。

一、近年来基础医学教育教师现状

经调研,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或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目前皆存在基础阶段教学师资医学背景欠缺的现象[1]。尽管各家院校已经开始有意培养基础医学毕业生,弥补此不足,但数年之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2]。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近40年来非医学背景教师占比逐年攀升。据多年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调查分析,非医学背景教师在为医学生授课过程中,明显存在力不从心的现象,例如在讲授疾病相关机制、微观表征、治疗药物等过程中,没有充足的医学知识来结合临床实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打击教师上课的热情,是对医学教学质量提升的严重掣肘。因此,教师们对自身的综合知识体系提升与完善,具有强大的内驱力。目前国内对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不充分,尚无形成系统、科学、完善的体系的先例,简单的培训讲座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此项工作细致繁杂,但意义重大,是医学院校亟须解决的重要工作。

二、基于OBE的非医学背景教师培养体系构建与设计

美国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最早提出基于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Outes-BasedEduca-tion,OBE),并将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确保学生能获得在未来取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3,4]。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和核心[5]。青年教师科研、教学任务重,依据OBE模式,有针对性的逆向分析,找到需要补充的短板,靶向培养,可以达到实质性、高效的培养效果。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体会,构建具有可行性、科学、系统的培训及反馈评价体系,加强非医学背景教师的临床知识,培养临床思维,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明确“我们想让学生(非医学背景教师)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一)准确梳理学习内容和范围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回溯、梳理非医学背景教师的知识薄弱点,确定教师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和知识范围。内容既要涵盖教师需要的知识,又要实现高效、尽量节省时间的要求。

(二)非医学背景教师培养体系设计通过调研分析,形成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内容上包含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形式灵活,包含课堂学习、智慧教室学习、临床见习与案例讨论、慕课学习等有效形式;培养进程结合教学导师制。

(三)构建合理的考评和质量监控体系对考核方式和难易度的把握需要充分研讨,既要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又要不对教师造成过重的负担。

三、系统化培养措施与考核评价

(一)签订培养协议非医学专业背景,面向医学类专业学生授课,承担医学基础类课程的新进青年教师与学院签订培养协议,进行系统化培养。非新进青年教师,鼓励参与到培养体系中去,教师积极性高。

(二)系统性培养措施建立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跟修临床医学主干课程制度。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需全面系统地进行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听课,悉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要求修完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等7门医学专业课程。进入临床,弥补临床知识与实践的不足。根据专业侧重、授课中发现的欠缺,分析教师需要进行临床实践和见习的科室,形成合理的临床学习知识结构,进入附属医院,参与临床案例讨论、见习、查房等活动,强化临床思维。建立有效交流机制,密切基础与临床的联系,建设良好的沟通桥梁。丰富培养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学习情况,逆向分析,查找知识短板,选择性地参与系列活动,如听取医学知识讲座、参与医学论坛交流、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慕课微课等形式,补充医学知识。通过教学导师制、教学活动日听课、集体备课等灵活的教研活动形式,以手把手、一带一等方式,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考核与评价课程学习考核。课程修满后,可以自行申请参加理论考试,不通过者暂停授课及职称评定资格。试讲制度,严格准入把控。进行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前,必须申请试讲,由院督导专家、青年教师带教导师、学系主任、副主任及教师等试讲效果进行评价。入职三年内,督导组专家随机听课并进行评价,评价不合格者暂停授课及职称评定资格。

四、反馈与改进

通过及时有效的监控与反馈机制,不断改进,形成科学合理的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素养培训体系闭环,长效机制强化师资综合素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医学师资队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道远、意义重大的工作,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构建形成完善的培养和考核体系,将会高效地提升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素养和水平,提高学校基础阶段医学师资综合素质,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业臣,刘畅、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5):420-422、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4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物流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0前言

据阿里2015年不完全统计的物流数据显示,淘宝网站“双11”当天生成的物流订单数4、67亿,和前年数据相比,韵达、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的物流量均翻倍,然而并没有发生类似之前快递“爆仓”的问题,有人认为是配送效率提高的原因,事实上是大数据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淘宝数据应用发展的四阶段:被动响应—2007年前;主动变革—2008-2010;优化完善—2011-2012;数据驱动—2013。由此可见,大数据应用对物流管理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职业教育的相关对策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大数据时代

所谓的大数据(BigData),最初是由全世界知名公司麦肯锡提出的,强调大数据是下一轮竞争、创新及生产力的前沿,也就是就企业角度来讲,大数据应用是未来竞争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显而易见的,大数据具备海量性、多元化、价值性、快速性等特征,促使数据处理方式、处理工具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快速完善和成熟,并且大数据应用己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比如机关单位、教育行业、金融经济、科技研发等。纵观整个大数据时展历程,京东商城于2013年初启动云计算研发基地,并且组建了中国人大京东商城电子商务研究室,加强对电子商务大数据的研究分析。同年5月,申通快递于京交会上演示了新型信息化智能平台,可自动整理、分析物流数据,了解申通各快递站点的经营情况、业务发展等。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菜鸟网络的发展规划,未来将建立一个能支持网络日销售额300亿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实现全国各地24小时送货上门的目标。这种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就是大数据在物流行业的一大应用,势必会导致物流行业格局变化,给各大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由此可见,物流行业要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夯实企业的实力,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事实上,菜鸟网络除了给物流行业带来威胁和挑战之外,还创造了一定的机遇,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打开了大数据人才缺口。据麦肯锡的预测报告显示,至2018年美国大数据分析人才缺口将高达15万~20万。而且这些大数据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技术、数据统计能力,还要将海量的物流数据转变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大数据的真正的价值意义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物流快递行业的各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海量数据,从而掌握各运营站点的经营情况、业务发展等是需要企业高度重视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决策可以提高物品流通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尤其对一些特定产品来说,对时间、新鲜程度的要求很高,通过大数据分析等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商品流通速度,降低商品积压,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目前,传统物流专业教育更倾向于培养构建物流体系、经营管理物流企业等方面的高质量人才,而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数据分析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这就对物流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单纯的IT技术人才已不能满足物流行业发展所需,能将技术和行业有效结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才是大数据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3国内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

尽管大数据时代为物流职业教育创造了改革机遇,然而目前的物流职业教育体系仍难以满足需求,这是由于国内物流职业教育自推行以来虽小有成就,但依旧存在一些主要的问题如下:(1)学科构建不完善,物流职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够完整;(2)教学设施陈旧,科研实验室相对较少,难以保证教学效果;(3)教学模式落后,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课程冗长无味,传统灌输式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新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4)教材内容滞后行业发展,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缺乏有关物流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内容,整体质量偏低;(5)考核评价体系落后,学生过于追求理论成绩,期末“临时抱佛脚”现象严重;(6)教师团队学术和实践能力不平衡,尤其是年轻教师没有物流企业工作经验,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不多,难以提供给学生最有实际价值的信息。

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物流职业教育模式

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针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对物流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职业实践性非常强,物流职业教育必须要立足于实践。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转变思维模式,重视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适当地借鉴国外成功的教学经验。比如德国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团队等方面都比较注重应用实践性,学生除了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毕业之后能快速胜任物流工作;英国则采取“工读结合、实践教学”的物流职业教育模式,即学生先去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并发现自我需求,再回学校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最后回到企业进行实践。国内在这方面值得推广的是络捷斯特公司推出的长风学霸赛,是面向全国中职、高职及本科院校的物流、电子商务与会计专业学生的一个在线学习与竞赛的项目,其中本科学生仅限于参加物流专业竞赛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里面受到很大的欢迎。(1)就业定位明确。对于国内各大高等院校而言,可结台自身特色和优势来细分物流职业教育,进行差异化物流职业教育,不需要培养出同类型的人才。同时结合自身的就业定位来制定教育培养计划,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物流人才;(2)重视校企合作。对此,各大高等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与校外企业合作,根据行业性质来设计物流专业课程。比如上海同济大学就和建材业、快递业、电子产品行业等建设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可通过行业渗透来累积物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基地中,要迎合企业实际需要,在保证企业科研成果的前提下,适当加强学生的实践培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我技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物流职业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难以实现的,要将学生放到企业之中,在真实的物流工作岗位上让其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来分析和研究企业本数据,为企业大数据分析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4)开展校企科研合作训练计划。高校可多开展一些物流设计大赛的训练计划,企业提供科研课题,高校组织学生组队参加,某种角度可帮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还可为企业提供一些独特的创意和想法。另外,学生的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也可安排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双向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提供教师企业实践学习机会。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保证物流教师具备充分的行业经验的前提下,才可有效改善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有趣,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还能解决企业科研难题,发展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资源;(6)重视实验基地、物流图书馆的构建。开展科研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实验室,各种模拟仿真实验设备和网络环境,为学生建立物流网络、发挥创造想象力创造了条件,是培养大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硬件条件。除此之外,物流图书馆的构建有显著的专业特色,便于科研教学活动的开展;(7)突出个性化教学。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基于大数据的线上实验室、物流图书馆为学生创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来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同时,高校学生可有选择的将学习信息公布出来,和教师、学生甚至专家进行在线交流探讨,实现互动学习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除了能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之外,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有积极影响。5结语总而言之,大数据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相对应的,物流职业教育也要有所改革来适应物流行业的变化,要立足于实践,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物流职业教育跟上时展的步伐,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全方位、高质量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楠、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物流教育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3)、

[2]魏宝红、基于铁路特色的物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闭[J]、陕西教育(高教),2016(08)、

[3]叶丽青、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探索闭、职业,2013(14)、

[4]刘振华、基于实践技能培养的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2(14)、

[5]刘刚、刍议中职物流专业教育模式改革[J]冲国校外教育,2012(02)、

[6]周倩、浅析高职物流人才的专业综合技能培养途径[J]、中国市场,2012(02)、

[7]王永富、新时期广西高职物流专业教村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4)、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5

[关键词]大数据;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5、41、075

1 现有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在教学理念上

传统机电一体化的教学往往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与管理者。而学生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并且在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使得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感知,缺少改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动力;另一方面,学生也没有自主学习和探知新知的动力,无法满足知识爆发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2 在教学内容上

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所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内学者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编著的教材。教学内容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不仅阻碍了教学与企业实际的结合,也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效率。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变革缺乏学生的反馈机制,而事实上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是有发言权的,在进行教学内容变革时考虑学生的意见,对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际上,学生针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渠道并不畅通。

1、3 在教学方法上

机电一体化专业现有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课堂学习为中心、以课后练习为辅助的教学方法。传统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过分强调课堂的作用。学生习惯了在课堂中被动的听讲,在教师没有提出关于课后学习硬性规定的前提下,学生的自学与课后复习往往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这一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除了可以通过考试被教师发觉以外,并不容易暴露出来。

2 大数据背景下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新契机

麦肯锡公司在2011年5月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维基百科将大数据定义为: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研究咨询机构Gartner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习分析技术是“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即采用先进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工具,对反映受教育者学习情况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从而评估学术进展、发现与预测教学问题,并实现教育活动优化的技术手段的集合体。学习分析技术(Learning Analytics Technology)具有如下特点:全新的分析工具与分析方法、分析与预测结果的直观性、提供方便快捷的师生交流平台(学情反馈机制)、多元化的数据来源。

大数据背景下,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模式。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改良机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手段,实现传统机电一体化教育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教育模式中的问题。将学习分析技术应用到机电一体化的教育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数据的可得性,大大降低数据采集成本,提高数据质量,并且其模糊化的相关关系计算可以发现不容易被察觉的教学问题,为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提供统计上的基础。因此,应用学习分析技术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进行创新,无论是对学生、学校管理人员,还是教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3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创新要素分析

3、1 教学理念创新

在传统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老师的经验教学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老师往往依据多年来形成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的原因之一。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教师的“经验”的积累需要大量的教学经历才得以形成,难以进行有效的转移,并且这些经验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可靠性、可测性的不足,这种依靠“经验”的教学方式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更进一步提升。大数据的应用、学习分析技术的推广,为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理念的更新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教师能够记录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大量的数据形成后,通过对数据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教师高效的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即通过大数据分析解决教学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教师在得到某个学生在测试题库中每道题的完成时间、错题数等数据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该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3、2 教学方法创新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方法,本文认为应该从线下的单一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转向线上的复杂教学软件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采用的是操作最为简单的Power Point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单纯使用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甚至还要差于传统的板书教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突破落后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试图建立复杂的、多元的线上教学系统,用以满足学生在新时代下的学习需要。

3、3 教学内容创新

传统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育中,教师负责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学习任务,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教师会受到教学资源、自身经历等方面限制,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然而,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知识来源,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为自己设计学习方案,合理安排每天的学生生活,如每天做题数目、学习间歇休息的时长等。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这种“自发性”的学习活动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使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6

院校转型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将部分高校从学术型高校转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旨在将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成为直接融入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以及地方行业、企业共同成长的新型大学。要求在办学过程中思想观念要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价值观。环境设计专业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兴应用技术型专业,并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课程设置、教学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都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在快速发展,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更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人居环境建设已提高到国家层面,全国城镇化会议上提出要建设记得住乡愁的景观,对景观设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有近1800余所院校开设有与景观设计相关的课程。从院校背景分类看,主要集中在理工科类院校、农林类院校、师范类院校、艺术类院校,还有其它类型的各种院校等,整个专业设置与分布处于过度混乱的局面。虽然景观设计教育在数量上较多,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以及开设课程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不够明确,造成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为了使培养的人才更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就变得迫在眉睫。

二、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20世纪后期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各国发展决策的理论基础。环境设计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以现代环境科学研究成果为指导,创作理想生存空间工作的过程。以原在的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以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协调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最佳的运行状态。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相当广的含义,它不仅包括空间实体形态的布局营造,而且更重视人在时间状态下的行为环境的调节控制。①引言部分对开设景观设计课程的几类院校已进行了说明,从专业设置角度分析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这些院校均开设有环境设计专业,不同的是因院校类型、办学条件的不同。既存在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也有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景观设计课程,处于转型过程中的昌吉学院就属于后者。

(一)课程起步晚,教学条件差

环境设计专业大部分设在院校之下的二级院系,如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美术学院等,基本脱胎于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方向。随着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以及环境设计专业内涵的丰富,从2005年至今十年里,各高校相继开设了景观设计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景观设计课程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开设比较晚。这类院校的前身多数为专科高校的美术系,最初主要以美术教育为主,大学扩招以后逐渐增加了非师范类的艺术设计专业。因我国中小学还没有开展设计教育,目前只是在美术和通用技术课程里增加了一点设计类知识,而美术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尚处于边缘地位。由于需求优先,因此,具有师范历史的院校设计专业的规模较小,各个院校对专业建设的投入也随之减少。②类似于昌吉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情况还比较多,现有教学资源也仅仅是专业院校的零头而已。昌吉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现有学生160名,只拥有基本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简陋。如计算机机房只有40台PC电脑,一个多媒体教室,与其它两个专业共用一间300平方米的展厅,再无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实训实验室。大四上学期的专业实习主要以学生自己主动联系和教师推荐实习单位,教学条件的简陋严重制约着专业建设,课程教学质量也难以保障。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仅流于形式

景观设计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开设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一定的盲目性。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学校越要考虑到学生未来进入专业领域和市场的要求。随着市场对环境设计需求的细分,教师越来越发现已有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就业需求,甚至不能让他们在专业发展前沿占有一席之地,于是广大教师也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而一直未找到好的解决方法。目前很多人才培养方案将过去四年课程压缩成三年,课时压缩,课程减少。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采用课程讲授、单独辅导、集体讲评三结合的方式,具有传统美术教育口传心授、师徒承袭、现代课堂相综合的特点。景观设计课程教学通过对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性模拟实训,对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将景观设计流程、原理、方法融入教学之中。但是教师大部分出身于绘画、美术教育、艺术设计等专业,在授课过程中受诸多非理性因素影响,会因教师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随意性,讲概念、重形式,对项目的场地分析、需求分析流于形式,设计最终以效果图表现为主。从而忽略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三)师资结构扁平化,学科缺交叉互补

应用技术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年龄和职称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但主讲教师仍以讲师和少数副教授为主。景观设计课程教师团队的知识结构呈扁平化特点,具有生态学、植物学、规划学、建筑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严重缺乏,难免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授课内容和讲授方式是课程设置得以实现的最重要基础,而这个基础的执行者就是任课教师。但大多数教师是从室内设计专业跨界而来,或者是园林设计专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虽然有高学历,但是都比较年轻。从学校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工作,对设计项目实际操作把握不到位,教学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生活压力造成教师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力不从心。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环境设计专业自身很年轻,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主要是在前几年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中积累的。转型院校的师资基础本身就很薄弱,学缘结构相对单一,从室内设计向景观设计跨界对教师的要求高,对各学科知识交叉整合要求更高,也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瓶颈。

三、对昌吉学院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设置势在必行,随着新疆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既为昌吉学院的发展增添核心驱动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准确定位,因材施教

处于转型背景下的昌吉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建成很多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作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师,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认识自己,进而把握时机,准确定位,希望在新的时期有所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将从工业化、批量化向艺术化、精细化方向深入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应该具备“大设计”的概念,模糊与其它艺术与设计专业的界限,冲破固有思维桎梏,积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需求对接,主动出击,寻找机遇,把握恰当时机,为办学争取资源和创造条件。准确定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当前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在国家教育部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大框架下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最优化配置。毕竟大学扩招以后,我国教育指导方针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通过对本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统计分析,得出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对口率较高,满意度较好,五年内改行者甚多的结果。作为景观设计课程任课教师,需要遵循学院专业人才的办学定位,更要对景观设计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如针对学生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设定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目标。即初级目标,能够对住宅庭院景观进行调研分析、场地规划、方案设计;中级目标,能够对小微场地进行调研分析、场地规划、方案设计、扩初设计;高级目标,能够对一般场地进行前期调研与分析、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指导扩初和施工图设计、指导项目施工等。要明确自己所授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学生的背景有哪些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何种方式更为有效,在课程考核中怎样才能不失偏颇,体现公平公正特点,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二)景观与室内协同,科学设置课程群

近代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几乎无法回避职业化教育要求的高涨。尽管有很多人对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职业化倾向表示担忧,甚至极为反对,但至今仍无有效手段能阻止职业化需求的膨胀。③而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体制就是要从传统的追求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这是一种现代创新,而非导向趋利化,专业建设要从目前的封闭式向开放型转变。昌吉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由过去单一的景观设计课程向课程群转变。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景观设计基本流程、原理和方法,对小微场地景观设计能够较好地把控和表达。随着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住宅的多元规划设计,带花园的平层大宅、复式楼、别墅群不断涌现,并且都需要设计和施工。因场地规模小,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高的原因,与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的同行相比,环境设计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从客户需求、场地现状、材质属性、视觉元素、场所精神营造等方面,打通室内外空间设计的固有思维壁垒,将室内空间与室外场地整体考虑,运用环境设计师独特的思维,将场地、需求、功能、形式、情感完美统一,力求达到室内外空间多元融合,相得益彰。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深知需要进一步将景观设计课程与室内设计课程相协同,优化配置。在授课中要注重横向和纵向课程之间的连续性、逻辑性、交叉性,培养学生室内外空间设计知识的迁移能力,从而开阔学生眼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宏观把控思维能力,发扬精雕细琢的精神追求。

(三)产教研结合,互动式教学

德国威廉•冯•洪堡倡导的教学-科研-学习的连结体是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教育思想,现代设计教育鼻祖格罗皮乌斯对德国包豪斯学校的设想中,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践设计相结合,他认为实践是教学、科研、学习最好的统合方式,应该说这种理论逻辑和洪堡的设想是一脉相承的,至今影响着整个设计教育界。国内大部分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尝试着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并将部分专业课直接安排到工地授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有益处。院校转型成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师生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师有着很强的形态构成能力和审美素养,动手能力强,擅长方案创作。但是缺乏实际项目操作经验和落地项目少的原因,经常沦为设计院的效果图。如果教师能够调整心态,放下架子,从项目前期调研、场地现状及周围环境分析,吃透设计任务书,进行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指导扩初和深化设计,再跟进两个项目的施工,那么教师就基本具备了指导学生设计实践的能力。不但有深入调研还有科学分析,更有良好的创意和精美的设计表现,使得设计项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能够更好的将课题研究、课程教学和设计实践三者结合,做到产教研联动,使得教学与科研更有价值和意义。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大多数是艺术类考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如果教师能够走出去,相信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冒”出来。课堂讲授与实训,课后实习与实践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将现实的问题和前沿的知识带回课堂与师生沟通、交流、分享,从而从根本上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7

1引言

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实施游客教育是其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活动中所含的教育功能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本文利用调查问卷对九寨沟的游客教育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加强和完善九寨沟游客教育体系。

2问卷调查和样本概况

课题组于2015年2月7日~2015年2月8日在九寨沟景区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本调查采取现场问卷的方式,以确保被调查者能够及时、准确的填写问卷,提高问卷的有效率。由于游客教育在我国发展较晚,是一个新兴的名词,一般人对其概念还不是很理解。因此,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使研究可以顺利进行,本次研究选择18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的游客进行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60份( 针对游客调查的“T问卷”, 50份,针对工作人员调查的 “ S问卷”1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8份。其中T问卷有效50份,有效率为100%。S问卷有效8份,有效率为80%。

3调研结果分析

3、1认知分析

通过对比后发现,大部分的游客和工作人员感知到了景区教育功能的存在,分别占58%和87、5%(图1)。可见景区的游客教育技术实施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游客的注意。但是,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游客不清楚甚至是没有感觉到景区的教育功能,并且工作人员和游客对景区游客教育的感知存在差距。这可能是因为游客教育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兴起较晚,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游客对游客教育的概念不是很理解。

3、2认可度分析

旅游景区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教育的重要施教主体,承载着发挥旅游教育功能的重

要作用。景区要想使得游客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去了解游客需求,选择适合游客的教育手段。因此,本部分对九寨沟景区教育技术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九寨沟景区目前的游客教育状况进行了评估。

通过统计和计算,在景区游客教育对游客的帮助程度方面,游客的均值是3、1,说明大部分的游客认为九寨沟景区实施的教育对自己是有用的,占到被调查者的80%,只有4%的游客觉得对自己的帮助很小。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九寨沟景区目前存在的六大类教育方式,并分别对其教育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数据统计得出表1,可以发现,在各种教育方式中,景区标识牌和文字方面的宣传是在游客中影响范围较为广泛的。这可能是由于景区内部标识牌较多并且外形设计比较引人注目。另外,景区的门票上面印有提示游客文明旅游的文字,游客在拿到门票时会有意或者无意的看到。电子导游和工作人员的宣传劝导也影响到了62%的游客,这证明了九寨沟景区的工作人员的游客教育意识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相比较而言,通过娱乐活动和专题培训获得教育的游客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通过培训和专题研讨会获得教育的游客。因为毕竟景区是以观光游览为主的,进行专门的培训还是比较少见的。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九寨沟目前的游客教育是具有一定成效的,其教育手段主要是通过景区标识牌、文字宣传和工作人员讲解劝导。

3、3需求分析

虽然游客教育技术进入我国相对较晚,并且其发展没有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特别是

通过图2的显示可以看到, 工作人员、电子导游及志愿者,互动游戏及娱乐活动,这两项游客教育方式均获得了游客和景区员工半数以上的认可。因为这两个项目参与感比较强,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认可度较低的是文字媒体宣传和培训及专题研讨会,原因可能是由于文字媒体互动性不强,不容易引起游客的兴趣。而作为传统的教育方式,景区标识牌和游客服务中心也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最为希望获得的是生态环保教育、文化传承教育和旅游安全教育, 其中文化传承教育和旅游安全教育最为游客看重,分别占总样本数的80%。这应该是由于游客更加注重自身的旅游体验,希望增长见识。另外,游客对自己的旅游安全也是比较看重的。

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分析总结

4、1、1旅游者对游客教育的概念认知模糊

旅游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实际存在的,但是通过对游客的认知分析调查可发现,大部分游客对于游客教育的概念没有过了解。经过笔者的讲解后,仍然有游客对景区的游客教育缺乏认识和感知。这种现象对于学历偏低的游客更加明显。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的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不全面,游客教育技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广有关。

4、1、2景区游客教育得到了游客的普遍认同

九寨沟景区采取了多种游客管理和教育措施,是目前我国在游客教育与管理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景区之一。根据调查,游客对九寨沟景区游客教育的认可度较高,并且觉得对自己有帮助。

4、1、3游客偏爱互动性和参与感强的教育方式

九寨沟景区是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手段使用较为全面的景区。虽然教育技术手段多种多样,但是游客比较偏爱的是参与感比较高的游客教育方式,例如娱乐活动和人员的宣传讲解。

4、1、4游客的教育需求呈现多样化态势

游客教育的4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而我国传统的研究和应用只注重生态保护方面。调查表明:游客教育内容的其他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需求,特别是文化传承和旅游安全方面,甚至超过了对生态保护方面知识的需求。作为景区的开发和管理者,应该注意到游客对于旅游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4、1、5游客教育市场需求旺盛,有助于景区创收

旅游景区开展游客教育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履行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义务。调查显示,当景区致力于开发新的教育内容时,游客会再度前来或者介绍他人。因此,景区不断开发更新游客教育的技术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特别是一些高素质游客,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

4、1、6采取组合式的教育技术手段能增强教育的效果

游客教育的技术手段包括多个方面,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组合出不同的游客教育方式。通过实验二的研究可以发现,采取组合教育的方式对游客进行劝导比采用单一的游客教育技术效果更好。

4、2建议与对策

4、2、1将游客教育发展列入景区的整体经营规划

游客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人民素质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作用。因此,景区在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景区的特点和现有的资源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游客教育发展战略。九寨沟景区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针对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由于道德弱化而出现的不文明行为采取适当的 教育干预。

4、2、2加强游客教育的宣传

目前,还有好多游客对游客教育的认知感不强。九寨沟景区作为重要的旅游地,应该联合当地政府,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官方旅游网站、社交平台公众账号、电视节目以及各种平面媒体来宣传游客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提升旅游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使得游客教育理念在民众中普及。例如,美国夏威夷的旅游教育委员会就组织旅游业的退休人员采取散发传单、社会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教育全社会成员认识旅游业的作用和意义[1]。

4、2、3开发互动性强的游客教育产品,探索新的游客

教育技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教育的开发利用势在必行。但是就目前我国景区的教育技术手段来看,存在着教育手段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游客参与性不强等缺陷。对此,景区可以开发与游客教育相关的旅游产品,例如九寨沟景区的骑行游。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的教育效果,还能使景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根据调查显示,游客对于工作人员和电子导游的讲解提示更感兴趣。因此景区可以在标识牌上安装语音系统,来提示游客注意。目前,九寨沟景区已经在着手构建智慧旅游系统,为帮助游客迅速获取旅游信息、科学开展旅游决策提供了便捷路径[2]。但也有研究发现,这些智能系统对提高旅游互动体验质量和增进游客管理效益等辅助作用不够明显。建议景区增强游客在游览和获得教育时的参与感,让景区智慧系统集景点解说、游客教育、沟通交流于一体。

4、2、4开发游客教育组合产品

游客教育技术的组合可以使教育内容在游客的观念中得到强化,有助于使游客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例如,可以将文字媒体宣传结合影音媒体或者景区员工的宣传讲解。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教育的强度。景区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可以和相关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开发更多的游客教育技术。

4、2、5设立九寨沟景区游客教育专项资金

对于游客教育的开发利用,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支持,还要有资金上的保障。笔者认为,景区游客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景区拨款和募捐3个渠道。应该从门票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游客教育资金,用于景区开展相应的游客教育活动、员工技术培训和教育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

4、2、6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游客教育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并且日趋成熟,许多传统产业开始同互联网进行融合。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媒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景区可以考虑使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游客教育工作。例如,可以在景点解说牌上面标上二维码,使感兴趣的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可以在景区内应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让游客相关问题然后参加抽奖或者抢红包活动。

教育行业前景分析篇8

自中央一系列文件颁布后,各个高校都对文件内容进行了深化的研究与开展,使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加强,虽然取得的一系列的进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方高校重视程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落后,与现实脱节;二是部分高校教师本身创新创业能力较低,在课堂教学上不能很好的传授创新思维和创业方向;三是部分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尚未健全,满足不了新时代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中,实验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的关键课程,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实验实践教学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但在许多高校中,许多实验课程都多年“顽固不化”,每年都“按部就班”的按照之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上课,忽视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学生们在按照书中的方法和内容做完实验后得不到什么收获,而实验和实践教学是对理论课程教学的验证和补充,方便学生对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故我们面对现在的部分高校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现状,我们必须在实验与实践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原有的“老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基础创造

对常见实验和基础实践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列出可创新项目,并遴选出部分代表性项目,对其进行创新性改进。使得实验本身具有创新性,抛弃原有的固有思维,才能逐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性思考。

(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方式

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考虑高校实际情况下,逐步把创新创业教学从实验实践教学中推广至其他专业,以达到提升学校和学生的整体创新创业能力,满足新时达需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准备阶段——改变传统模式,激发学生思维

此阶段利用调查法,收集相关的实验和实践资料信息,调查高校学生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和实践课程安排。适当的降低了验证性实验和模式化实践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和创新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激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的改进,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能力。

(二)实施阶段——参加两创比赛,提高两创能力

此阶段利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相关的文献内容对研究进行改进和分析,结合相关的创新实验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目前,主流的创新创业比赛较多,主要存在创新、创业和创意大赛等,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有助于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普及。

(三)结尾阶段——总结方法经验,推广两创教育

此阶段采用检验总结法,利用此方法对创新的实验和实践项目进行合理性分析,对创新创业申报项目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对二者进行总结,在考虑到高校自身情况,把在实验和实践教学上的教学改革映射至其他专业,在全校推广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化学制药工业的特点(精选8篇)
  • 下一篇:科室管理能力(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