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建筑行业自动化(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1 栏目:写作范文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1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㈠指导思想。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省会次中心,构建幸福新,建设全国一流现代经济强县”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规范运行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努力推动全县建筑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㈡目标任务。到2018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0亿元以上,其中外拓产值30亿元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万人以上,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业界影响大的骨干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努力打造建筑业发展强县。

二、提升建筑企业竞争能力

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建筑企业市场化、股份制改造,完善企业法人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的职责,明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加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鼓励建筑企业通过转型、兼并、重组等方式向总承包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好、竞争实力强、资质等级高的大型建筑企业或企业集团。

㈡培育壮大建筑业人才队伍。强化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行管理、技术骨干基本固定、劳务用工相对灵活,职责明确、高效运作的劳务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培养或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适应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培训机制,将建筑业工人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引导建筑劳务人员参加由人社部门组织的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建筑从业人员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和技能鉴定,到2016年,县内所有建筑工地作业人员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鼓励和支持职教中心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建筑企业加强培训合作。

㈢推动建筑业技术装备升级。鼓励建筑企业建立仓储、物流基地,建设总部大厦,在用地、项目建设收费等方面比照工业项目优惠政策予以支持。鼓励建筑企业以大、中型工程为平台,引进国内领先的大型机械和设备。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支持建筑企业按照《省认定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暂行)》要求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企业提高设计与研发能力。鼓励建筑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支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企业申报国家、省级施工工法。鼓励企业广泛运用节能、节地、环保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提升建筑业产业化水平。

㈣拓展建筑业发展空间。鼓励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向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等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和专业领域拓展。鼓励建筑企业向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方向发展。鼓励建筑业经营向房地产、建材、装备制造、维护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扩大企业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建筑企业以EPC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领域。鼓励建筑企业向承接幕墙设计施工、空调设备安装、建筑智能化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建立县外市场政府推介机制,定期组织县内骨干企业到县外重点区域开展合作洽谈和推介引导。县内建筑企业跨县承包工程的,由税务机关及时办理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

㈤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提升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培育企业技术文化、质量文化、信用文化、项目文化等,塑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高管理水平。创办并定期举办企业管理、项目管理论坛,打造高层次建筑业交流平台,提升建筑业影响力。注重正面舆论宣传,推介建筑业企业典型,增强全社会对建筑行业的认同度。

三、加强建筑市场体系建设

㈠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建筑市场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注重择优。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对建筑业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查、质量评优等方面一视同仁,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的信息建设,实现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联动,让现场管理好、安全生产好、产品质量好的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

支持县内建筑骨干企业参加全县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通用技术项目优先县内骨干企业。

㈡鼓励企业创先争优。设定建筑业专项发展基金,对在工程质量、转型升级、税费缴纳、外拓业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建筑业企业给予奖励。

提高企业创建优良精品工程的意识。对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全省建设工程“芙蓉奖”的建筑企业或成功创建全市结构优良工程、全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工程)、全省优质工程的建筑施工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鼓励建筑企业向高资质发展。对主项资质由一级升至特级、二级升至一级的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扶持建筑业重点税源企业。对独立纳税建筑企业当年实际入库税收排名行业前10位且同比上年增长超过10%的,给予奖励。

鼓励企业外拓市场。对当年外拓施工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回本县缴纳所得税的建筑企业给予奖励。

按相关规定开展优秀建筑企业、企业家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市优秀建筑企业、企业家评选。对被评为市级及以上优秀建筑企业的,次年度该企业县内承接工程履约担保额度调整为8%,在年度内承接的本县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可由建设单位直接打入该公司农民工工资专户,其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取及使用由县住建局负责监控。

㈢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严禁建筑企业将发包、承包的工程转包、违法分包、肢解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和相应执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建筑市场各方主体、执业资格人员的信用档案登记、评价、和奖惩制度。对存在不良行为记录的建筑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招标投标、贷款准入、贷款利率、融资额度、评优评奖等方面予以优待。

㈣规范招投标和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和打击串标、围标、抬标行为。落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登记备案制,强化标后跟踪监管。推行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备案制,加强建筑市场计价行为引导,强化对工程概算、预算、结算书中现行工程量计价、人工工资等造价行为的审查,确保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行为规范,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合法利益。

四、强化建筑质量安全管理

㈠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预拌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对混凝土质量的全过程信息管理,推行混凝土试块芯片植入管理,推进基桩监测远程网络监控管理,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试点,对施工项目及其从业人员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各司其职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及恢复办法。规范施工现场总分包行为,明确总包、分包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㈡强化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责任。强化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方责任主体应依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部和现场监理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标准,做好相关岗位人员配备工作。施工现场必须使用经审查合格的图纸进行施工,依法严肃查处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责任单位。

㈢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理念,强化对建筑工人卫生健康知识、安全常识、质量意识及节水、节电、节材、降尘等节约、环保理念的教育。大力创建绿色工地,禁止县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逐步推广预拌砂浆和绿色建材。认真组织绿色施工评价,推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科学运营等工作,最大限度地节约建筑成本、减少建筑垃圾、降低扬尘污染。

㈣加大建筑节能应用推广力度。加快创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加大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力度,完善并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奖励政策和行政保障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高水平应用。

㈤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大力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新型建筑体系,努力实现构件设计标准化、预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的施工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府性投资项目中开展建筑工业化和新技术应用示范试点。

五、加大建筑业政策扶持力度

㈠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县促进建筑业发展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建筑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住建局,负责建筑业发展日常管理。各相关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责,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发挥建筑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平台,加强企业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联系,加强建筑业发展的协调服务。

㈡加强融资服务。探索建立银企合作机制和企业金融信用体系,帮助建筑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建筑业企业协会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贷款和出具投标担保函等方面,支持建筑企业到县外投标承包重大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增资扩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工程合同、应收帐款、工程设备等动产及股权、专利权质押等形式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对成长型、有效益、讲信用的建筑企业提高授信额度,简化审贷程序,适当给予利率优惠。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X799、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020-03

1 引 言

伴随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扩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这些高楼大厦在建设与拆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这些建筑废弃物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社会观念缺失以及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建筑物废弃资源的潜在价值难以被完全开发,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运到郊外进行露天堆放或填埋,耗费大量运输清理费用,占用土地资源,造成环境污染。据估计,我国城市垃圾多年的累积量达60多亿吨,平均每年以13亿吨的速度增长,其中建筑废弃物占30%~40%,堆存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我国自然资源人均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匮乏。建筑资源极度耗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拟对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途径进行分析。

2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定义及现状

2、 1 定义

建筑废弃物是建筑物在修建、改建、扩建、拆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废弃物。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是指将建筑废弃物经过拆除、分类、加工、深加工处理形成具有再利用价值的新产品。

2、 2 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众多国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国外有许多成功先例,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建筑物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环境标志的国家。德国的每一个地区都有大型的建筑废弃物再加工综合工厂,仅在柏林就建有20多个,回收利用率达80%。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集料和再生集料混凝土使用规程》,1991年又制定《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回收利用率已达到95%。美国政府制定《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美国CYCLEAN公司用建筑废弃资源建设了一栋绿色办公大楼,面积6、 2万平方米,回收利用率已达70%。

在21世纪初期,我国政府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中,制定了长期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废弃物的研究和利用。将“建筑废渣综合利用”列入了1997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我国首个建筑废弃物“零排放”项目成功运行:南科大及深大新校区前期拆迁工程中产生废弃物近100万吨,经过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资源化处理。经测算:节约土地资源约90亩、减少天然沙石原料消耗60万立方米、节省运输填埋费用4000多万元、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但总的来说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能力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 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与应用

3、 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的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组织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等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开环式经济系统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环式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的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之中,使物质和能量在循环中得到充分利用。循环经济旨在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友好方式发展经济,以低成本实现高效益的生态化经济。

3、 2 循环经济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

在新型的循环经济体系下,建筑废弃物具有再利用的潜在价值。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达到节约自然资源、节约能源、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的效果,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筑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就是在构建的循环系统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使建筑资源和能量在循环流动中得到充分利用。循环经济理论体系下构建建筑废弃物循环系统,如下图所示。

建筑废弃物循环系统

建筑物循环系统将传统的线性流程改为“建筑资源—建筑产品—建筑废物”的反馈式流程。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循环动力为组合生产、居住消费、整合利用、控制中心。组合生产就是利用建筑资源修建各种建筑。居住消费就是指对房屋的使用。整合利用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建筑废弃物转化为可再次利用的建筑资源。控制中心是控制组合生产、居住消费、整合利用三个环节,为确保建筑废弃物循环系统高效运作,以达到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减少在生产和消费中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数量和体积,高效利用资源;再使用原则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尽量最大限度的使用建筑物资源,避免其过早地成为废弃物;再循环原则是指把建筑废弃物再次变成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最终处理量。

4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的构建及合理性分析

4、 1 产业链的构建

建筑废弃物循环系统如何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把建筑废弃物转化为建筑再生资源。建筑废弃物循环系统是建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的基础,而非简单的自然生物循环。由于大自然的分解—合成周期漫长,而人类对建筑资源的需求量巨大,所以我们必须建一条类似于生态循环的物质循环产业链。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体系将建筑废弃物直接转化为建筑再生资源代替自然资源,再组合生产形成建筑产品,在转化的过程中虽然需要新能量的供给,但所耗费的新能量是远远少于重新开发自然资源到形成建筑产品所耗费的能量,这是建筑废弃物循环系统物质循环中能量留存的结果。据专家测算,按目前技术水平,每回收利用1吨废钢铁,可炼出好钢850千克,节省铁矿石1、 7吨,焦炭0、 68吨或标准煤1吨,石灰石280千克,少采各种矿石20吨,减少运输量30吨。同用原料炼钢相比,对空气污染减轻86%,有害浮尘减少16千克/吨,固体废弃物减少12%,有害物处理量减少1/3,水污染减轻76%。节约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解决了建筑物废弃物在生态系统中自然分解过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占用土地等问题。笔者构建出一条循环产业链结构: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移动处理设备)—处理程序(建筑拆除—清理分类—初加工—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产品—构建销售渠道(就地使用、市场销售机构)—建筑材料消费—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产品—废弃物”的循环模式。

4、 2 分析产业链的合理性

产业链从建筑废弃物产生开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接到建筑废弃物处理项目,使用先进的移动式处理设备运抵该地对建筑废弃物就地处理,此方法可以节约建筑废弃物的运输成本、装卸成本,具有较强的处理灵活性。再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明确的清理分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废弃物价值。再利用先进的处理设备对分类的废弃资源进行初加工、深加工,形成达到质量标准的废弃资源化产品。废弃资源化产品大部分用于就地建设使用,也可以卖给市场销售机构,以实现其价值。这样的模式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第一、增加了就业水平。第二、房地产商也非常愿意将废弃建筑交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拆卸费用、运输费用、填埋费用。第三、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销售价值可以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所得,刺激了公司的积极性。第四、建筑废物合理处理避免了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所以该产业链的健康循环得到了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社会、自然共同认可,满足了政府维持社会稳定、生产者追求利润、消费者物质需求、自然资源保护。在循环经济的环境协同理论中,这一产业链模式也很好地协同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5 优化产业链的建议

上文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进行了循环经济理论分析,得出建筑废弃资源化产业链是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但是产业链能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产业链能够顺利高效的运转,所以我们必须强化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链接以及让产业链运转的动力。

5、 1 升化环节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获得建筑废弃物环节、加工处理环节、再生产品销售环节。①获得建筑废弃物环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应该做好公司形象,充分展现公司实力,积极争取建筑废弃物处理项目。②在加工处理环节中,应该大力支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科学技术研究,制造先进的废弃物处理设备:a、 保障废弃物资源化产品质量,让消费者用得放心。b、 提高生产力效率,降低废弃资源化产品成本。c、 避免二次污染,避免在资源化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不合理能源消耗以及所生产产品本身对环境的污染。③在销售环节,应该合理的介绍该产品的性质为再生产品,同时给予质量的保证,对其性能和使用方法向消费者一一介绍,让消费者对建筑物再生产品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5、 2 强化链接

强化链接分为强化外部链接和内部链接。强化外部链接指政府对该产业链的各环节间链接的强化,强化建筑废弃物的生产者、再生者和消费者的关系,达到废弃物产生者积极配合、再生者积极处理、消费者愿意使用。政府应该建立合理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质量指标体系和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严格的监管制度,保证再生产品质量,避免再利用变成再污染,给社会带来损失。内部强化链接是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内部应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精简的组织形式,保证产品低成本高质量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

5、 3 鼓足动力

①市场机制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政策激励是推动产业链发展的外在动力。在市场经济的自由、公平、合理竞争中,市场可以发挥“无形的手”的力量,利用价格信号控制产业链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效益,所以政府应该为该产业营造良好的竞争气氛,保证市场公正、公开、公平。②只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是不够的,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只关注企业个体成本,不会关注企业自身所造成的社会成本。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所造成的负外部性就是社会成本。在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建筑企业不会为社会成本付出代价。负外部性不能自发调节,市场机制就会失灵。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政策把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界定其产权,将企业产生的污染外部性内在化。所以政府可以施行管制,将建筑废弃物不经资源化处理随意填埋的行为进行处罚。也可以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矫正税和可交易污染许可证。这些措施使得建筑商不得不将建筑废弃物交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公司处理,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行业起到开源的作用。③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还在发展初期,还需要政府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的扶持,增强该行业在市场的竞争力。④增加天然建筑原料的开发税收。此举增加了原生建材的生产成本,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增强了再生建材的竞争力,保护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行业的健康发展。

6 结 论

建筑废弃物资源的开发运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国对建筑废弃物的重利用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比率非常低。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忽视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效益,我们需要看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技术挑战和成本付出,但从长远来看,对我们国家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国内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有效的尝试,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习发达国家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高效的管理制度、合理的产业政策,结合中国社会环境,将建筑废弃资源的利用产业化,形成建筑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萍,宋德萱、 建筑废弃物管理的生态发展之路[J]、住宅科技,2011,31(10):24-28、

[2]王家远、 建筑废料减量化管理措施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报,2004,21(9):32-33、

[3]徐平,张敏霞、 我国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化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09,23(1):24-26、

[4]张翼鹏,戴连鹏,范文涛、 谈国内外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发展和现状[J]、科技信息,2010(4):394-395、

[5]李云燕,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框架与内容探讨[J]、生态经济,2006(5):60-63、

[6]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 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2):28-33、

[7]刘永彬、 废钢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及发展前景展望[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5(5):25-30、

[8]N、 Cregory Mankiw、 Essentials of Economics,5th Edition[M]、Cengage learning,2010、 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系统设计;发展前景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广泛的在建筑行业中进行应用,由于其通过编制程序对设备的运行进行设定,从而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运行,这不仅有效的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所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是工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体现,而且将其在建筑行业中进行应用,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1、1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定义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不断的提升,其以电动机为传输的主要动力,利用动力传动装置来实现运输的传输,而在其技术应用中,电气控制系统是其主要部分,不仅可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生产,提升效益和效率的作用,而且是工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广泛的应用,是建筑实现智能化的有效技术保障,对推动建筑行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支撑。

1、2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主要特征

随着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使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工程的质量,而且是建筑工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技术保障,所以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需要我们对其基本特征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控制对象和信息量少、操作频率低的特点,而且操作上不仅高效、快速,而且准确性也较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及高可靠性,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多的连锁保护,确保运行的稳定性。

2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2、1 设计的原则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实用性的原则,采用集成系统来增加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在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还要对国外先进的经验进行借鉴和参考,增加设计时的科技投入,从而确保设计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

2、2 设计的流程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的尊重客户的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记录、分析,然后设计人员需要深入的对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出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各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

2、3 设计的要点

在进行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时,需要对其配电中心、中央监控室、传感器的布置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选择在系统负荷中心较近的位置进行配电中心的调协,而中央监控室则宜选择在相对干燥的地方,而且要避开噪音大的地方。而为了方便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需求,则需要将现场监控器设置在相对集中的位置上,通常情况下以靠近传感器的地方为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布线的距离,降低成本,而且更便于对系统进行管理。而传感器通常会选择模拟输出或是数字输出的方式,选择时要尽量选取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强的传感器,如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而且为了避免发生断电的情况,则需要准备备用的电源,从而确保设备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2、3、1 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

在对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这就使设备的维护工作更为简单,且采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设计流程更为简单。使用集中监控的方式使所有设备都处于同一监控系统下,从而使所有的电气设备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集中监控的方式也缩短了电缆的距离,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较为稳定。此外,操作人员应按照设计的流程进行操作,以免操作失误影响设备的运转,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3、2 采用远程监控模式

目前,远程监控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控中,这种监控方式的成本较低,且数据传输的方式较为便利。但远程监控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通讯速度较慢以及与电气的通讯量无法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控的效果,使设备的运行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因此,远程监控方式不适合对大型设备进行监控,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发挥监控的作用,应着力于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

2、3、3 现场总线监控模式

现场总线监督模式在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越来越普遍。目前,我国的现场总线监控模式主要采用的系统为PLC和CPU,且各个装置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紧密,为了提高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应采用中央控制器对装置进行信息采集。这样能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且使各个元件之间不受影响,这也是现场总线监控模式的优势所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组态技术能使其所生成的算法不仅可以在智能设备上进行运行,而且还能使其在远程设备上运行。

3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前景

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也成为了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越来越普及的背景下,可以很好的将网络技术与其电气技术结合起来,这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的良好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运用得越来越广,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已经成了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实现IT平台与自动化相结合也是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从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发展现状来看,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应用于多个领域中。此外,相关科研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断的改进,使之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还要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有效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 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升,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控制已成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需要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把握好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并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从而使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在建筑行业中发挥应用的作用。同时在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不断的提升设计的水平,确保设计出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修伟,陈广文、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J]、民营科技,2011(1)、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4

【关键词】建筑;自动化;项目;创新性;策略;分析

在如今这个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在进行销售与生产中都要应用到比较先进的材料与技术,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来加强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先进材料与技术,充分保证了建筑质量,也降低了实际工程造价成本。随着相关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应建筑行业要不断找寻创新性途径,也只有这样才会有较好的效果。而本文就针对建筑施工中自动化创新技术做了简要分析。

一、建筑自动化施工概念

建筑自动化的相关施工主要是通过集散式的管理体系与计算机控制体系所进行的全面控制,并监测实际管理的内部性措施,对这些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并做出相应的自动优化的实质管理和自动设备的调节,最终达到预先设定的湿度、温度、压力以及流量等要求,从而进行系统管理的智能化与经济性的智能化。

二、建筑项目中自动施工技术应用

(一)建筑施工中自动化信息数字技术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相应的建筑项目中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对建筑信息自动化的建筑与管理,是相关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其管理主要包括有设备、部门以及实际的工程质量等多方面信息方面。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提高了相应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对相应的信息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信息化技术就是要相应的部门进行收集、传递以及加工的实际工序,只有这样才能为实际管理部门提供依据。

在相关建筑项目的所有产品中要有比较正常的使用功能,同时还要应用一定的民族特点与文化特色。在整个建筑施工建设中进行所有工期的规划,将相应的信息数字技术进行合理的加入就可以绘制成相应的绘制图。除此之外,相应的信息数字化技术减少了一些主观性误差以及人工成本,让其做到了基本无误差,从而充分的保证了相关建筑项目的美观与质量。

(二)建筑自动化中新兴技术的应用

随着资源短缺等问题的不断出现,相应的节能问题已经是全世界共同责任。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其资源与能源的问题变的更加严重,因此我国的相关政府就可以积极号召各个行业实行节能环保活动,在相关的建筑行业中其实际能耗比较大,因此,就要采用节能性材料与技术。在充分保证相应的质量与技术的基本上,来做到合理的环保问题,这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好坏。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式材料与技术也在不断出现,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实际建筑中,在新型的建筑材料中其有着很轻的质量与较高耐高温性,并且实际能耗也比较低,因此,能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比如:在如今的建筑行业中,大多数采用的是无机性材料与有机材料进行的结合,形成复合性保温墙,在门窗上大多数采用的是塑钢性材料,在屋内多为保温隔热面,在地面还设置了相应的采暖系统,其都有较好的实际效果。

三、建筑施工自动化所进行创新设计方法

(一)对自动化技术的强化

人的主观性意识直接影响到实际行为,因此,在意识上真正意识到建筑新技术的相关重要性,才会在相应的实践中积累到经验,最终达到创新的效果。其相应的的发展技术与应用技术都比较落后,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新技术创新的条件下不断扩大生产力。创新性施工不仅可以加强基础性管理与建设,同时也积极促进了在相关建筑施工中多个技术环节的目标确定,并积极利用创新性科学与自动化技术的改造,要充分发挥技术的创新性。

(二)建筑施工自动化技术新应用

如今,是一个信息高度融合的时代,同时我国的实际经济也在不断进行着发展,因此来说,中国也是一个以科技知识为主要引导的经济时代。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如果脱离了这个主题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因此,在相关的建筑行业中我们就要充分做到施工技术的创新。只有建筑施工积极实现自动化使用技术,才能不断实现施工创新的未来发展。

(三)对技术创新的加强

在各行业的发展中,竞争是主要发展的有效动力。有效的竞争可以积极的促进不同行业的快速进步。对相关的建筑行业来说,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只有不断自动化技术的创新才能维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相关自动化引入到鼓励创新与激励机制中,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同时相应的施工人员需要进行行业内外的技术性成果,在具体实践中学习经验,并将自动化的施工技术进行完美施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让相关的建筑施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相关建筑项目的不断扩大,相应的管理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激烈,相关企业只有不断对建筑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与应用,才会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利之地,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其使用的先进材料与技术,在保证了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也降低了实际工程造价成本。而随着相关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应建筑行业要不断找寻创新性途径,也只有这样才会成功。因此本文就针对建筑自动化项目施工中的创新性策略做了简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给相关人员提供价值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利、基于计划、控制实施的数字化建筑施工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3,4(06)、

[2]王欣、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4(05)、

[3]张登伦、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8(03)、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5

【关键词】建筑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由机械、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综合利用各种技术的产品,也是高科技中微电子技术向传统建筑施工机械工程渗透而形成的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新兴综合技术。建筑机电一体化技术顺应了高科技发展的规律,显示了高科技领域在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中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建筑施工生产需要将数以百万吨的建筑材料在平地上建筑高楼大厦。通过建筑动力机械将建筑材料运送到指定位置上,需要利用大量的建筑施工机电设备联合工作才能完成这一目的,而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的建筑施工机电产品则是实现高产量、高效率的最佳选择。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是将传统的机械设备与高科技的电子技术融为一体,使建筑施工机电在物流、能流、信息流融为一体,成为适应建筑生产的最佳工具。

一、机电一体化是施工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

施工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微电子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实行机电一体化

微电子技术是在传统的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渗透性最强、影响面最广的高技术。微电子技术,词一算机技术与施工机械相结合促进了施工机械自动化、机器人化的发展。

2、施工机械的自动化趋势日益增强,建筑机器人开始进入实用阶段

目前已出现采用程序控制起重臂运动的液压挖掘机;系统控制混凝土布料杆的自动化混凝上输送泵;用于喷涂各种涂料的移动式多关节机械手;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上地面磨光、建筑物立面检修,以及钢结构防火涂料喷涂等作业的建筑机器人等。

3、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从高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施工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是一个核心问题。虽然自80年代以来国内相继研制开发出多种机电一体化的建筑机械产品,但从整体看,建筑施工机械的技术进步仍然表现在从手工操作到采用机械,经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从世界范围看则表现为建筑机械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施工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样做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筑施工与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建筑业在我国四化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从业人员以干万计,但绝大多数的施工作业仍以手工为主,至多不过是再配上一些原始的机械设备,因此,效率低下,施工危险,环境恶劣,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长期困扰和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本文作者在参与主持"高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的软课题调研中,占有国内外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了我国建筑业高技术发展的方向,可供有关方面参考。关于机电一体化,在"高技术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课题调研中曾提出过,它与电r讨一算机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建筑机器人、自动测量和检测技术以及施工自动化等均应视为建筑施工领域的高技术。但在这当中,机电一体化是核心,它代表了施工机械的主要发展方向,而施工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化同其他高技术的综合应用又开辟了建筑施工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三、建筑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情况

(一) 机电一体化的土方机械

目前国外液压挖掘机已基本实现自控,应用了电子控制的负荷传感系统。它不仅能够对发动机和油泵进行电子控制,而且整个机械的动力系统也全部由电子控制。推土机装有"作业方式自动选择系统",如履带板滑动控制系统,能不断检测滑动率、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牵引力,当滑动率超过一定值时、可自动改变推上机牵引特性,保持最佳牵引力。翻斗车继应用电子控制传动机构,微电子监视系统之后,于8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动机系统和悬架系统(根据感觉行走状态改变缓冲系统,提高操纵的舒适性)。目前国外已出现无人驾驶翻斗汽车。

(二) 机电一体化的起重机械

经济发达国家正致力于智能型起重机的研究开发。智能型起重机装有微电脑,红外线和超声波传感器,能探测施工现场是否有人及其他障碍物。移动式起重机,采用电子控制式全自动传动装置,变速操作自动化,自动检测外伸液压支腿的伸出宽度,防止倾倒。现代的各类起重机均装有电子力矩限制器,当吊重与、吊臂的合成力矩达到额定值的90%时,会及时发出警报;达到100%时,发出强警报,同时自动停止工作。在大型工地上同时使用多台塔吊施工时,为防止吊臂相互碰撞,每台塔吊均装有防碰装置,操作者通过电视监视器可看到与相邻塔吊的三维图像,遇有碰撞危险时能立即发出警报井自动减速和停止。

四、建筑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的最高体现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由汽车工业向电子及其他工业部门扩展,现在除工业机器人外,已研制出应用于各种特殊作业的机器人,如水下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建筑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微型机器人等。

建筑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开发应用建筑机器人要比一般工业机器入困难得多。建筑业与一般制造业比较,具有以几个特点:

1、建筑业是按定货进行单件生产的,每个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都不一样,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2、倒建筑施工是露天作业,工作条件艰苦、危险且环境多变,因此很难保证机器人电子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3、在制造业中,作业对象是移动到机器人附近的,机器人不需要行走机构,而建筑机器人则需要行走机构。要移动到作业对象附近,尤其是建筑工地凹凸不平,到处堆满材料,还有高坡、台阶及障碍物,所以开发适合于建筑机器人的行走机构难度很大。

五、机电一体化为建筑施工自动化开辟了光辉前景

施工自动化是综合应用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部件化技术并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划和管理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方法。施工现场的自动化并非简单地由单功能机器人去代替技术工人的部分作业,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显著,而是要重新建立一个建筑生产体系,使之能充分考虑到机电一体化的施工机械特性,就像制造业的工厂心动化生产一样,把现场施工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施工现场的工厂自动化。

国际上对施工自动化持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施工白动化只能应用于特殊环境下和特殊工程的施工;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未来的建筑工地可以实现全面的自动化施工,并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其实前一种意见比较实际,既需要也可能,而且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应用。而后一种意见比较浪漫,近似梦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一种科学幻想到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未来,会成为现实,当然,这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六、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快发展,信息流成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特色。建筑机械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因此,建筑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高新技术,是矿山综合自动化的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建筑采、掘、运装备的应用和推广方面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建筑生产的综合实力,为实现高效、安全、洁净、结构优化的建筑工业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6

现阶段建筑行业职工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较强的现代意识、日益增强的趋利性以及日益增强的忧患意识等特点。

(一)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已经不可分割,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意识,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精神领域呈现拓宽的趋势。一方面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得以解放,很多思想禁锢被破除。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与外国互动频率日益增加,西方的文化也随着经济交流一起大量输入我国,外国的很多文化思潮甚至很多错误的思想同时影响着建筑行业职工,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使得社会主义价值观变淡了,建筑行业职工思想中的糟粕逐渐增多,这为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较强的现代意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建筑行业职工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等现代意识呈现出逐步增强的态势,社会主义新型工人逐渐涌现。

(三)日益增强的趋利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增强建筑行业职工的现代性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建筑行业职工的趋利性,使得职工的效率意识、盈利意识较之以前大大改变,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对于建筑行业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也应注意的是,日益增强的趋利性也造成了部分建筑行业职工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分重视。

(四)日益增强的忧患意识。现阶段,由于建筑行业系统的改制,不少建筑行业职工由事业编制转为合同工,更有一些建筑行业职工所在的部门被改制为私营企业。以上改革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铁饭碗”意识得以打破。与此同时,随着建筑行业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行业职工的住房、医疗由单位的大包大揽转为个人支出,种种状况都使得建筑行业职工的忧患意识得以增强。

二、加强建筑行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对策

面对建筑行业职工思想的新特点,建筑行业的政工干部应当采取全新的办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切要职工思想变化规律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采取灵活方法,努力推动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新的局面。应该从加大正面教育力度、加强对建筑行业职工纪律约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以及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等方面做起。

(一)要加大正面教育力度。对于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加大正面教育力度,适时的进行合理引导,确保对重大问题统一思想行动。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要耐心讲解,给职工摆事实,讲道理,加大对建筑行业职工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正面教育。要对职工加大形势、革命传统以及民主与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二)要加强对建筑行业职工的纪律约束。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建筑行业职工的纪律约束,努力实现建筑行业职工的自律。要努力教育职工把积极进取、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内在追求,积极主动的接受政工干部的引导与教育,最终让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建筑行业职工自我负责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

(三)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为建筑行业职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具体而言,应当选择好职工思想品德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建筑行业职工营造一种乐于接受的舆论和环境氛围。

(四)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在建筑行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采取多种载体来进行。可以把人格作为载体,通过建筑行业职工中先进人物的事例,为其他职工树立良好榜样,使其深受鼓舞并立志效仿。把人格作为载体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形象化、具体化。可以把文化活动作为载体,具体来讲,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通过开展若干健康有益的互动等等行之有效的寓教于乐的导向载体,从而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7

【关键词】调优结构;建筑经济质量;作用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在建筑行业的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对调优结构的探讨和分析,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经济质量的发展,提升建筑行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1、建筑行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发展比较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生产规模比较小,并且缺少相应的骨干企业和带头企业,对行业的带动作用比较小,建筑企业的数量比较少,实力相对较弱,对发展的后劲有所欠缺。建筑行业发展落后情况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分布分散化

随着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规模还比较小,分布情况相对比较分散,虽然现在建筑企业在不断调整,但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结构单一的问题,各种建筑企业的结构相似化情况比较普遍,内部管理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似,这就使得建筑行业不能优势互补,没有有效的发挥自身优势。

1、3效益提升慢

随着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建筑业的规模比较小,产品的数量比较多,对于一些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品还比较缺少,由于资金、规模、技术的制约,一些建筑企业大多数承担一般性的工程项目,这就造成效率不高、行业结构简单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也制约了建筑业效益的提升。

1、4专业水平较低

在当前建筑行业规模比较少,小型企业相对较多,使得专业化水平比较低,其中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的落后、缺乏高水平人才、设备相对简陋、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这就很难实现专业化的经营和生产。

2、调优结构的具体内容

2、1调整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调整中,要结合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调整的目标应该以大型建筑企业为主,其它中小型建筑企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形式。在建立大型的建筑企业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提升建筑经营的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注重对建筑行业的引导工作,采用多种方式来提升专业化水准,提升对建筑经济市场的适应能力,促进市场竞争份额的占据。

2、2调整体制结构

在调优结构中,体制结构是建筑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随着建筑体制的改革,对所有制结构进行完善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主要的调整方向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集体建筑企业或者是国有建筑企业,运用合适的方法,如出售、拍卖的形式来转变成个体私营建筑企业,鼓励和支持一些新办的进驻企业,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私营建筑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实现和探索公有制建筑经济形式的多元化。根据建筑经济的发展情况,实行多元化管理和运营模式能够促进建筑经济结构的优化,确保建筑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针对性管理。加强建筑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方式的探究,制定有效的调整方案,能够有效的推动公有制建筑经济的发展。

2、3调整门类结构

在调优结构中,对于门类结构的调整应该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分类标准进行,规范建筑行业,对建筑行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现代建筑行业应该由建筑安装业、咨询业和建筑工作监督、管理等三大类别构成。根据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加大对建筑门类结构的调整,确定建筑发展格局。

3、调优结构在提高建筑经济质量中的对策

3、1提升建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行业中,根据目前建筑工作中对综合性人才缺乏的情况,应该要加强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综合性人才队伍培养,以此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1]。推动建筑设备研发创新,更应该对现有建筑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素养,并且能够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建筑经济结构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指导,更好的培养实践、创新性人才,为建筑经济质量发展提供人才队伍的支撑[2]。加强对设备的运用和引进,充分运用高科技设备,对传统门类和产品进行改造,提升科技含量,促进技术进步,保证建筑经济质量稳定发展。

3、2注重市场方向和份额

在建筑行业运作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整体作用,做好市场调查,结合市场的具体情况,对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不断提升建筑企业的效益[3]。并且根据全球化建筑发展方向,注重市场方向的展望,把握市场需求,不断的优化和调整建筑行业结构,加强对建筑经济质量的建设工作,提升建筑企业的发展动力,不断扩大建筑行业的市场份额。

3、3加强领导,注重建筑经济质量的管理

通过加强领导,对建筑经济质量管理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领导体系。对设备、人员的管理要科学、合理。在建筑行业运作的过程中,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设置专人对建筑工作流程进行不定期或是全程的监督检查。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对于建筑行业运作过程综合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预防调整方案。对于建筑流程中日常检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不仅包括工程进度、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还应该包括工作量的记录和安全措施的维护情况,以此来分析、保障建筑经济质量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进行。通过加强管理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更好的确定建筑生产方案,推动建筑经济发展。

3、4促进建筑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

在建筑行业中,推动建筑企业之间的兼并与联合,发挥自身的优势,互补自身的不足。将一些效益较低、经济管理不佳的企业,对结构进行调整,或者与一些优势明显的企业进行合并,以此来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支持和鼓励建筑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构建创新工程,名牌企业,优化结构,扩大资本,进而实现建筑经济结构优化行业调整的目的。鼓励建筑企业对经营方式转变,从产品经营模式转变成资本经营模式。一些有经济、技术优势的建筑企业应该敢于接受一些挑战,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其它建筑企业的兼并,或者购买其它建筑企业的股票,扩大自身的规模和资金链,优化建筑经济结构,从而提升调优结构的经济效益。

4、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调优结构在建筑经济质量的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提升建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市场方向和份额、加强领导,注重建筑经济质量的管理、促进建筑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经济质量的发展,提升建筑行业结构优化,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重、建筑企业经济质量问题研究[J]、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15(08):17-23、

建筑行业自动化篇8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引言

建筑电气自动化发展三十余年,是建筑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自动化的发展变化对整个建筑行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电气自动化首先了解它的起源与演变,然后分析现状及30年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发现建筑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建筑电气自动化的起源与演变

建筑最初只是一个供人们躲避恶劣自然环境的外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组成部分逐渐增加,从最初的简单壳子到能够调节内部温度和湿度的房体,人们开始注重安有供热、冷功能的建筑设备,随即产生了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的建筑设备自控系统。1973年,惊动中外的“石油危机”不仅让OPEC禁运石油组织走进人们视野,更让 人们看到了随之而来的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升级,从单纯的控能到管理自控再到完全自动化,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建筑自动化实现了质的飞跃。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被应用与建筑领域,电气自动化实现计算机采集监督控制功能(SCADA)。在SCADA发展一段时间后,DDC作为分布式控制系统开始取代SCADA登上历史舞台,至此以计算机为监督控能系统被淘汰。

DDC 出现直接成为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因为它不仅改变自控逻辑功能器件,更改变自控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将原本集中总线控制形式改变为现场分布式控制,给电气系统以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个改变有利于现代控制系统的健康发展。事情的发展都存在双面性,现场总线控制缺点是各厂商生产的设备不能通用,有效替换应用性差,无形中提高了设备维护成本,业主都经历了增在成本的头疼阶段,随后在市场和技术双重因素的制约下,许多现场总线标准或自控网络退出了这个行业,至今在建筑自动化行业,自控网络标准基本上只有 BACnet 和 LonWorks 两种主要标准。至此,从建筑自动化行业内部来看,建筑自动化已走过了混沌无序的发展阶段,步入了有序的发展轨道。

二、建筑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应用技术

通过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可知,建筑自动化也是踩在“巨人的肩膀”,很多时候,它以后其他学科的创新发展而发展,取众家之长,应用诸多新的原理技术丰富自身,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内容,如BACnet标准的创建和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及操作技术规范等都是如此。

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早期发展有赖许多自控网络的应用原理,它们的存在指引并推动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创新,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也影响了建筑电气自动化的深度发展:

首先,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对环境的检测监督有着严格的管理比对,一旦变化产生随机产生传感预警,但在检测过程中,需在建筑内分布大量测量传感器、控制执行器,统一集成操作,但是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不同的传感器、执行器之间网络自控标准是不同的,这就为互操作提出挑战。其次,除收到标准的制约外,用户与业务也面对设备系统供应商的制约,建筑在使用一种网络设备后,更换与取代成为“老大难”问题。至此统一网络控制标准成为迫切需求。网络控制标准统一后不仅可以提高系统集成的互操作性,更能方便业主选择服务好的供应商合作,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更有效推动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

其次,建筑电气自动化有属于自身的特殊性,随着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的应用,人们逐渐发现该控制并不能满足所有建筑电气自动化要求,比如,人们对房子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周期性与时效性,相反对建筑的房体的使用随意性很强,这就要求自控系统要更加人性化,而不是死板的滚动变化,至此,现实需求要求总线控制方式做出改变,新的开发势在必行。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经过 8 年多时间的工作,于 1995 年 6 月正式公布了起源于建筑自动化领域并专用于该领域的 BACnet(Building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标准。

有关建筑自动化自控网络标准化的机构或组织主要有三个:ISO(国际标准组织)、CEN(欧盟标准组织)和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其中,建筑自动化自控网络国际标准化的工作主要由 ISO 组织的 205分技术委员会 ISO/TC205――Building environment design(建筑环境设计)负责,具体工作由ISO/TC205/WG3 工作组完成,现已完成了 ISO 16484 标准――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BACS, 建筑自动化系统)的大部分工作。

目前在欧洲,建筑自动化自控网络标准化由欧盟标准组织第 247 分技术委员会 CEN /TC247――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s and Building Management(建筑自动化与楼宇管理)负责。从根本上看,现场总线网络操控从欧洲起源,后在美国得到发展应用,CEN不得不兼顾多头,既考虑欧盟国家的利益又兼顾美国的标准影响作用,于是在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三层结构上制定多种并存标准体系。在CEN/TC247 标准体系中,管理层有 BACnet 标准,其他二层均有多个现场总线标准。事实上,BACnet 为了满足 CEN 要求定义了与 KONNEX 标准的接口,另外,BACnet 标准在其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中也包括了 LonTalk 标准,因而 BACnet 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场层。其中,KONNEX 标准是Batibus (Batiment Intelligent Bus), EIB(European Installation Bus)和EHS(European Home System)三个标准的合并版。

IEC 虽然没有对建筑自动化自控网络进行标准化工作,但由于历史原因,早在 1994 年就开始对照明技术自控技术进行了标准化,并制订了 IEC 60929――DALI(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标准,该标准至今已进行了多次修订。

LonWorks 作为重要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标准,其地位是不容忽视。LonWorks 技术拥有较好的互操作性,能做到有效控制网络,它既是 BACnet 国际标准的一个可选择组成部分,又在技术上独立于建筑自动化自控领域并且被人广泛使用。由于受欢迎程度大,被适用范围广,该标准不仅是 ANSI(美国国家标准)、EIA(美国电气工业协会)和 CEN 标准,并最终于 2008 年升级为 ISO 标准(ISO/IEC 14908)。

综上所述,虽然许多标准还在发展应用中,但无法取代BACnet、 LonWoks 这两个标准,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应用角度。二者长期占据标准中的霸主地位,并且在很长的时间内,建筑电气自动化的的标准都将以之为主。因此,在建筑自动化行业研究和应用 BACnet 标准和 LonWorks 技术应是建筑自动化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三、建筑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应用

在我国,建筑电气自动化受时代特色限制,秉持科学发展观看待建筑电气自动化是未来的方向,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增值速度快,建筑电气自动化市场发展速度快,利益驱使更多的供应商看中建筑市场,正因如此,建筑电气自动化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供应商良莠不齐,部分根本不懂技术的工作人员混迹该领域,市场秩序出现混乱现象。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终于出现几批优秀的经得起考验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这对行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与此同时,我国的技术员技术磨练成熟,逐渐与国际标准缩减差距。目前我国许多电气自动化系统品牌打入国际市场,虽然在建筑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这种上升与行业发展仍然存在差距。

在以开放为时代特征的今天,我国建筑自动化发展的可行方案应是客观评估现有的技术标准,并掌握、消化和吸收建筑自动化行业中的重大主流技术标准,走自主研制和开发的道路,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实用产品和系统。

参考文献:

[1]杨东林、太原城市土地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太原大学学报2005,6(1)

[2]张永林、旧房改建中的碳纤维加固施工实践[期刊论文]-建筑施工2009,31(7)

[3]周萍、关于旧房的改建技术[期刊论文]-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6)

[4]王见芳、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建设项目的SWOT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师2011(5)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科学研究和基本要素(精选8篇)
  • 下一篇:感恩教育小故事(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