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1 栏目:写作范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策略

青年时期是发生性及性相关精神心理问题的高峰期,与未来的婚姻、家庭幸福有密切关系。而大学生是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期,性器官已发育成熟,但因尚未步入社会,在性心理方面并未完全成熟。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的普及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性观念日益开放,中国传统的观及性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十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遵守传统的“禁欲”等性观念并不现实,婚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我国存在长期将性相关问题“神秘化”的倾向,高校性健康教育缺失及工作开展严重滞后,大学生在性心理发育不成熟、性知识缺乏的情况下,因婚前所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率、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等不断增加,甚至因性压抑释放不当出现各类性心理障碍,这不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高。因此,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本文对目前影响在校大学生性健康可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性健康教育策略,旨在为未来高校性健康教育改革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安全教育、人文教育等提供参考意见。

一、影响大学生性健康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思想束缚,使人们对性教育持冷漠甚至排斥的态度。学校、教师难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性健康教育,部分教师、家长认为性教育就是通过传媒以娱乐为目的获得性知识,甚至等同于黄色文化。

(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不足,课程设置缺失

对于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性可以“无师自通”,使学校忽视性健康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从学校获取性健康知识较少,性知识匮乏。教育体系中性健康教育缺失,课程体系不完善(如部分高校性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分高校则属于新生入学教育),无相关的专业师资(多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或思政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缺乏有效的教育,致使其缺乏正确对待性意识和的判别能力。

(三)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

高校性健康教育缺乏类似于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能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生殖与避孕相关咨询的服务机构。部分大学生因害羞、担心隐私泄露等原因使其难以求助或求教,使其可能再次遭受因性问题所致的心理伤害。

(四)大学生自身性心理及性知识掌握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化尚未完成,其对性与爱情的理解不成熟,同时对性的认识存在朦胧性,集中于性的生物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性知识掌握较为匮乏,而自身经济尚未独立,难以深入理解家庭责任及性伦理道德。有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认为婚前属于个人行为,不涉及伦理道德,对性知识了解甚少,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了解意外怀孕的相关知识。在缺乏必要的性健康教育情况下,大学生因性梦、、遗精等现象所致的性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五)网络等新传播媒介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较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而性相关问题的隐私性特点,使大学生难以向父母、教师等长辈请教,而网络因匿名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适宜解决途径。有研究表明,网络、各类色情影视作品已成为大学生性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但是,网络所能提供的性知识未必正确,部分内容存在夸大的成分,甚至是错误的内容,而大学生通过这些途径来解决性困惑时,长期接受不良信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塑造,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也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性观念的培养。

二、策略

(一)加强性健康教育,将相关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完善性健康教育教学体系

性健康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参与。有研究表明,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也希望得到相应的建议与指导。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性健康教育课,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结合相关内容的教学;引进相应师资或选派心理咨询教师进修性健康教育,提高性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如有条件,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与心理咨询中心相似的大学生性健康咨询中心,帮助学生解释性相关问题的疑惑。

(二)根据大学生性别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性健康教育

有研究表明,男、女生在性观念、性态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男、女生不同特点编制不同的教学计划,分“性”教学,避免学生害羞、回避等心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性健康相关的校园活动开展

长期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多数人难以在公众场合讨论性。因此,除课堂教学外,高校还应该加强相关性健康知识的宣传,破除传统的性封闭思想,如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法律文化节等宣传相关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道德及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开展相关知识的征文比赛,聘请相关专家讲座等,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四)加强辅导员相关性健康知识培训,完善监控体系

目前高校性健康教育存在的缺乏基层辅导,学生遇到性困惑无法得到来自正规途径的帮助。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大学生关系紧密,通过对辅导员性健康教育专业化培训,帮助大学生遇到的性相关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姚树桥,杨彦春、医学心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高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3)、

[3] 吴丽敏,韩永定、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21、

[4] 迟新丽、安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与性相关行为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0,19(12)、

[5] 李江滨,庄佳玲,黄嘉敏,等、大学生的性态度及其教育策略[J]、河南科技,2013,12、

[6] 尹幼明,吴瑕、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性科学,2013,22(2)、

[7] 董东明,陈建萍,曹熠城、谈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3)、

[8] 黄丹媚,潘燕华、大学生性知识、性道德现状对性健康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8(6)、

[9] 刘存根,周彩虹,彭再如,等、长沙市某高校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8,24(13)、

[10] 黄艺娜,张铭清,江剑平、大学生婚前和性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2,21(1)、

[11] 尚鹤睿,刘文立、广州市医学院校学生性态度与性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4)、

[12] 彭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性态度、性知识的关系[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4、

[13] 王进才,张鹏,陈晓娟、西北高校性教育性别差异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高校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3,36、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2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让学生清醒的认识自我,适应环境,增强抗压能力,保障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拥有健全的人格。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面对,这是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1)重视程度不够。高中生的心理教育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全面开展知识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忽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自卑、自闭等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尽管学校号召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并没有认真贯彻实施,对教育结果也漠不关心,这就需要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素养不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班主任本身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教学经验,很多班主任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在授课上显得力不从心。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上的经验以及自身对心理学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教育。

(3)缺乏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始终围绕着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很多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时没有针对性,学生的心理辅导需要从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入手,很多班主任只注重解决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心理障碍而忽视了学生生活方面的心理需求。

二、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中是青少年心理行为得以正确培养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1)关注每个学生。班主任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关注每个学生,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心理教育也需要班主任因材施教,班主任在了解每一位学生心理情感的前提下,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心理教学工作。例如,针对全班同学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以班会的形式进行整体教育;针对部分同学出现的共同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采取小组教育;对于很难解决的个别特例,班主任应该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单独进行教育。

(2)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凭借班主任的教学经验和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是不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对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定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以开班会的形式,通过互动,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还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当然,这些都少不了班主任的有效领导。

(3)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现代课堂趋于多元化,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单一的知识教学,还应该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效益。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平台,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课堂上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受到学生极大的关注,因此,班主任在做好心理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该与各科任课老师沟通,将心理教育贯穿到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4)将生活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学生的心理教育分为学习上的心理教育与生活上的心理教育两部分。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这也便于班主任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例如,班主任可以在课间、午休以及查寝的时间以语言交流的形式将心理教育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健康的心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另外,班主任还应该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氛围,轻松愉悦的环境可以减小学生的警惕,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打开心扉与教师进行直接的沟通。

(5)注意突况的处理方式。生活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况。例如,学生之间吵架打架、 家庭变故、 经济困难等对学生的心理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遇到这种突况时,班主任应该在了解具体情况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处理。学生打架,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告诉他们打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面对有心理负担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他们关心与支持,班主任的关心可以使学生很快走出阴影,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很大的帮助。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3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干预;复发频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36―02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系统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老年冠心病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避免加重冠心病的诱发因素,懂得自我护理方法,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1年6月至12月收住我院的冠心病患者274例。男182例,女92例。年龄40-91岁,平均年龄65、5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64例,高中124例,初中52例,小学21例,文盲13例,糖尿病49例,高血压54例,血脂异常59例,饮酒67例,吸烟45例、。再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11年1月至7月收住我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取274例。

1、2调查内容 采用自问卷进行调查。

2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及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的调查 在274例份答卷中,入院初、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对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有效答卷分别为98份(36%)110份(40%)及128份(46%),说明冠心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自我预防保健知识有明显的提高。Campbell等[4]进行的以护士为主导的CHD二级预防随机对照研究和国内王贵芝等[5]开展的“生命网工程”都体现了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首先要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冠心病患者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内容认识程度的调查 见表1

2、3 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的接受程度 见表2、

2、4健康教育后,冠心病患者随访记录1年发现一年内冠心病复发频率明显减少。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针对日趋增高的冠心病发病率,医务人员可以通过不断提高冠心病患者疾病的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干预,帮助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来预防冠心病发病,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3讨论

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常规护理工作中的核心,改变以往以疾病药物治疗为中心的医学理念转变以患者为中心。在药物控制的基础上,护理工作更加注重健康教育在心绞痛预防和控制的作用{1}。院内外一体化的健康教育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语言和行为修养:要求护理人员在保证提高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患者,帮助其建立健康的“知、信、行”模式,真正傲到让患者满意{2}。本研究中,采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且在多个环节进行强化,最后进行冠心病知识相关考核。随访记录1年发现一年内规范健康行为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入院率低于对照组(50%)

3、1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1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体的健康。

3、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健康教育能调动患者应对疾病的主管能动性,因此,护理人员有责任的向患者传授疾病和健康保健知识,形成人们科学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而冠心病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老年慢性病,故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2、健康教育方式

3、2、1单人指导:患者住院期间,由主管床位的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对视力上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自己阅读,并适当提供有关杂志、报刊;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

3、2、2集体教育 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堂,不定期聘请专科医生讲课,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授课期间患者可对不明白的问题当场提问,授课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同时,在科室增面设置老年冠心病健康教育专栏,有专人负责,定期更换新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也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文化生活。

3、2、3医院内健康教育的实施:胡容[6]在这方面作了大胆尝试,创立了“优势健康教育内容递增教育法(APIE)”,即通过从患者最希望获取的知识交起,不断激发患者学习愿望,不断递增健康教育内容。他们在实践中应用APIE程序对临床教育实施改革和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李自琼等[7]将统筹法应用于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较大程度地改善了护士人力和时间的不足。

3、3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3、3、1 知信行理论(KABP Model):知信行理论是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本模式之一。这一理论认为:卫生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Alm-Roijer 的研究认为CHD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增加患者对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3、3、2 健康促进模式(HBM):健康促进模式通过分析健康促进行为的决定因素来解释为什么人们采用或不采用健康的行为。在此模式中,健康促进行为的决定因素被分为认知感受因素(个人想法)、影响因素、行为意向。Wu等运用此模式对台湾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研究,取得满意的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发现,教育后的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相关技能态度不良行为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变和提高,但接受程度有差异。健康教育是提高冠心病患者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要根据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个性化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膳食,同时密切了解护患关系,改变的护士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模式,增加了护患间相互信任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对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冠心病复发的频率,延长寿命,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银雪、曲香、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患者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i)53-54

[2] 刘同想、孔素平、廖忠友,等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对冠心病患者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2):127-129。

[3] 华锋英,胡德芳。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j,上海护理2009,9(1):35-37}

[4] Campbell NC,Thain J,Deans HG,Secondary prevention clinic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andomised trial of effect on health 、BMJ,2003,316:1424-1427、

[5] 王桂芝,高鹤南,熊薇,等。护士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15-516、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4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中老年人

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08~2009年对所管辖区内4164位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其中35岁以上中老年人2814位,对检查结果经行了跟踪,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

表1

2814位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分布

健康状况 人数百分率(%)

未患慢性病 1838 65、3

患一种慢性病 40814、7

患两种以上慢性病 56820

中老年人约占社区居民总人数的60%,其中中老年人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脂肪肝、肥胖等为数不少,可以说已经成了多发病,这与当地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方式有关。所以对这些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是必不可缺少的,同时对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也起到了健康促进作用。

1 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1、1 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很多老年人认为身体没病就是健康。 文化素质普遍低下,使得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差,保健行为能力低,没有意识到可以通过自身行为的改变去减少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因此针对老年人开展健康宣传教育,语言应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多次反复讲解、示范,加强记忆。宣教时可将示范图片、影像视频、宣传栏等相结合,随时对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并根据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随时调整健康教育在实施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

1、2 中年人的健康教育 中年人文化层次相对较高,但生活压力大,工作负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患慢性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针对这类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应更加全面和多样化。如定期上课,普及健康知识,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图片、影像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疾病的有关知识、治疗方法、病发症等使之充分认识到疾病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提高保健意识,树立健康行为。禁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调整饮食结构,经行有氧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定期体检,使他们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提高他们进入老年阶段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健康教育要有可操作性

由于患糖尿病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脂肪肝、肥胖等中老年人多数是饮食不当造成的。随着治疗时间的长期化,不少中老年人对患疾病检查指标、治疗用药等方面已有一定的额了解,比较关注治疗的效果,却很少从饮食上去思考,缺乏正确的合理饮食知识。因此健康教育结构上去思考,缺乏正确的合理饮食知识。因此健康教育一方面宜采用针对中老年人的忧虑和担心,;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另一方面,指导中老年人的合理饮食与健身相结合,预防疾病,做好已患疾患者员的心理疏导,积极配合治疗。

3 健康教育要有技巧性

由于中老年人在年龄、文化、职业、性格上存在客观上的差别。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1 文化层次高的中老人 相对理解能力强,善解人意,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愈后转归和用药指导上,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

3、2 文化层次低的患者 多数是老年人,理解能力较弱,记忆力较差,健康教育的内容易采用图片、音像、视频等直观的方式。

3、3 文化、职业、性格、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别是客观的,但是他们都希望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及时解答疑问为他们提供准确、科学的信息,从被动到主动,更有效地提供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知识。

4 健康教育的多样性

社区医务人员在给中老年人健康教育内容上应重点关注如下方面:①传播现代健康观念,提高中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健康责任感;②指导中老年人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营养、体育锻炼及健康行为的建立等;③普及用药知识,指导中老年人合理用药;④传播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如语言教育、书面教育、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栏示范教育等。使中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让更多的人健康生活,少生病或者不生病,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总之,健康教育是为了建立健康行为,其最终目标是将“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实施中老年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提高中老年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改善其心理状态,改变不良行为,最终促进中老年人身心健康,达到社会和谐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肖爱军,焦守分,周晨、我国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护理学报,2007,14(1):76 78、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5

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政课教学、典型报告、讲座、参观和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遵循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结合,主要表现为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双方的互动,重视倾听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帮助分析其自身感受,并站在学生角度比较不同方案的利弊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三是表现在任务与功能的差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信念,养成符合我国传统文化要求和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道德信念,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还会影响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意志,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交际和职业发展的要求,保证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不仅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需要,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参与社会生产,而且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尤其是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向共同的教育对象,在教育任务和工作目标上有很高的一致性。其一,教育对象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主体精神,开发主体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水平,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可见,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都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通过全面认识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可见,二者的根本任务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三,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主客观世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修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培养健康上进的心态,养成健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对象、目标和任务上的一致性使其相互结合有了可能性,二者的差异性又使其相互结合有了必要性。通过协调两种教育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可以更好地实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一共同目标。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障碍

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欠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两课;教师和辅导员构成。辅导员多数从应届毕业生中遴选而来,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一般比较肤浅,且大多没有经过心理学专业的训练,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较少,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以科学的心理健康理论为指导开展工作。二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力量薄弱。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培训缺乏,发展受限。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背景较繁杂,且人员培训不足、发展空间受限。在一些高校内的机构设置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还处于边缘地位,并且定位不清。

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存在偏差

第一,思政课教师授课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教法单一、单纯灌输、脱离学生心理实际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许多学校的思政课是大班上课,师生难以有效互动,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师生之间无法形成相同的情感体验,自然也就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学生的心灵。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研究滞后。一些高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缺乏足够认识,教学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建设尚需加强,危机处理能力有待提高。各地各高校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异性。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不够科学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等问题依然存在,现有的工作力度和师资规模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部分工作流程还不够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资源利用率不高。囿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水平,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分级指南,难以通过分级分类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虽然一些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但是对于一些资源的利用还不够(甚至流于形式),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就无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有效对接。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1、教育内容的结合

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容纳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部分内容,改变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知识讲座;教育选修课;的现状,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支撑高校德育体系的局面。在教学管理上,采取必修+选修;的方式进行,应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修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要立足学生实际,选择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内容。同时,还应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对大一新生,主要帮助他们认识和调适升学和大学生活带来的心理障碍;对大二、大三学生,主要从学习、交际方面开展教育;对大四学生,应开设就业心理课程,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择业就业问题。

2、教育方法的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两种教育形式,在教育方法上不尽相同。应充分发挥不同教育方法的优势,提高教育效果,促进二者的有机结合。其一,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尊重对象的隐私,一般都是以隐蔽、个别的方式开展;但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同质性,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面对类似的问题,一些心理问题也具有普遍性。因此,应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被动工作方式,借鉴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公开的教育方法,利用课堂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探讨具有共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采用隐形教育方法,注重移情;共情;的运用。教育者以平等身份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较多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真诚、尊重及保护隐私。比较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其教育效果则要差一些。因此,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积极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暗示;倾听;陶冶;等教育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其三,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方法。一是情感教育法的运用。心理科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是行为具有持续性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要重视发挥情感教育法的作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倾听、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二是个性差异教育法的应用。心理学认为,个体间是存在差异的,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性,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倾向,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将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实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6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对大学生来说, 既是新机遇, 也是新挑战。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信心, 消极、抑郁, 甚至自杀, 大学生犯罪也呈上升趋势[1]。高校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高[2]。青年兴则国家强, 在新时代应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健全人格,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需要

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抗挫折、抗压能力不行, 产生自卑、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进而自暴自弃等。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危机干预, 预防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辅导, 帮助他们度过人生难关, 重塑生活的自信。

2、 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积极心理学转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比如解决大学生的自卑、挫折感等。解决大学生健康潜在的疾病确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不应当是全部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 积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强健的体魄应对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积极学习、积极工作、积极加强实践, 积极争取一番作为。

3、 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加强危机干预, 积极预防大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一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轻则厌世、自卑自暴自弃, 重则可能轻生, 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只有加强预防, 加强危机干预, 才能让大学生悬崖勒马, 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类心理学测量表测试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 通过测试结果进行心理健康调节。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性, 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现在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纵观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时相当有限, 往往只一个学期, 每个学期只有2课时。有些高校只在少数师范教育类专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课时有限,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只能简要的讲解, 或者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题讲解。大学生只能零星的接受心理健康学习, 不能够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效果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学生无法通过教材深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 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通识, 专业性偏强

虽然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心理教育过于专业化, 不够通识, 学生不易理解, 也没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缺乏通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使用的教材多为心理学专业教材, 对于缺乏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来说, 难于理解。同时, 大学生由于阅历不够丰富、信心不足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的, 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以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自我认知, 解决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却不高, 大多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兼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 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 不能够结合大学生, 尤其是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 实际效果不佳, 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没有针对性改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使得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 主要侧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传播, 缺少互动, 不能够实际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4、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性不强

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 使得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全新的模式。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和数字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突显出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应顺应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网络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又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 帮助潜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解决问题。但是高校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 并没有建立起交互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也没有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 使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没有发挥。

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改进对策

1、 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 发展慕课教学

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高校需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为切实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的问题, 高校可以探索开展慕课教育, 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心理健康慕课教学要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让学生对通识心理健康知识全面认知, 并能依托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分析和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进行针对性改进。慕课教学要合理分配课时, 避免增加学生的学生负担, 避免学习疲劳。如利用微课进行10-20分钟心理小知识讲解等。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采用慕课进行专题教学等。

2、 发展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大学生自我评估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发展通识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通识心理健康知识, 学会用心理健康知识来评估自身的心理状态, 对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建立科学的认知, 无惧挑战, 无惧挫折, 用积极饱满的心理状态过好每一天。因此, 大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 教育内容应当通俗易懂,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高校应当精心编制通俗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减少高深理论, 通过小故事, 专题等方式, 让学生看得懂, 看得明白, 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自我分析和评估。

3、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数由思想政治教育兼任, 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不高。考虑到大学生师资队伍构成结构, 高校一方面应当引进具有心理健康资格证的专业人才,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另外一方面, 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优势,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 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创造机会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教学观摩, 让彼此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相互批评, 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 知识灌输教学与生成性教学有机结合。可开展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 增强学生参与, 突出学生主体性, 减少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社会实际的脱节[4]。

4、 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增强教育交互性

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校应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依托平台集中进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可以通过网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上传心理健康慕课教育内容。其次, 可以通过网络接口进行心理网络心理健康测试, 引导学生通过机器测试合理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并按照机器测试的建议进行心理健康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交互性, 授课教师和学生应当相互交流。通过交流授课, 教师系统性分析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及时通过进行针对性教学, 改进心理健康测试表, 摈弃不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指标。加强学生健康分析并进行危机干预, 以避免本校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通过交流, 尤其是心理咨询发现自身的心理状态, 避免心理健康危机。高校授课教师要安排专人在网络平台上接受咨询健康咨询, 并进行一定的辅导。专人服务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 对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兰奎、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 (3) 、

[2]马红霞, 刘晓玲, 高月春等、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 、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56-02

【关键词】 健康教育;组织和管理;医务人员;学生保健服务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1]。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组织机构严密、覆盖人群广泛,加上学生之间频繁的接触,使其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良好基础[2]。笔者在校医务室工作多年,对学校师生体检情况以及多发疾病就诊情况进行监测,对学校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分析,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

1、1 组织

1、1、1 建立并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成立由校长挂帅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成员有副院长、工会、各部门领导及医务人员。强化健康教育重要性宣传,向师生员工介绍国内外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健康的含义、目前学校师生健康状况、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等,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重视健康教育的氛围。

1、1、2 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 包括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晨检制度、控烟制度、食品安全检查制度、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检查制度等。应急预案包括传染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演练。

1、1、3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增强素质 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21世纪卫生工作基本任务及开展预防保健、确保人民心身健康等文件,提高认知、扩展工作范围及转变工作模式,增强健康教育紧迫感。鼓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以拓展知识面,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系统、有效。

1、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每学期初制定本学期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基本内容、时间、方式、课程安排等。根据季节、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如结合“4•7”世界卫生日、“5•31”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9•20”全国爱牙日、“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开展各种宣传和服务活动。

1、3 内容和形式 教职工以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为主,学生以健康教育课为主,配合以个体健康咨询等其他多种形式。

1、3、1 群体健康教育 利用黑板报、墙报、广播、学校电视网等进行健康教育;开设专题讲座,如卫生习惯与健康、心理健康、合理膳食及食品卫生、高血压防治、女职工避孕知识、传染病防治等为主题的各类讲座,普及健康知识;进行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健康知识水平。

1、3、2 个体健康教育 包括就诊时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及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包括讲解疾病的特点、防治原则、用药知识、注意事项,指导合理饮食、身体锻炼,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检结果咨询服务,并提供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慢性病患者定期随访。

1、3、3 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讲授法与小组讨论法、示范法、展览法、实地参观、视听教材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利于掌握。

1、3、4 编写健康教育教材 参编的《健康教育》(中职)教材力求符合教学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特别增加大量实例及图片,简明易懂,使教材具有趣味性及针对性,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1、4 评价 通过观察、测评,对每年疾病发病率监测及对职工和学生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全面了解职工和学生的健康情况和需求,及时修改健康教育计划,以满足学习者健康需要。

1、5 教育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现在教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8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超过50%。交通急救技能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与以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逐年下降,学生因病缺课率低于1%,职工因病缺勤率低于0、5%。

2 体会

2、1 学校健康教育对师生健康效果显著 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在制约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占50%~55%[3]。自笔者所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后,师生健康状况明显提高。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学生,说明以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也说明教师学习健康知识的自觉性高于学生,教职工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非常认同。而采用课程教学后,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课程教学前,说明健康教育课是学生提高健康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要采用循序渐进的传授方法,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与现实存在的健康问题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方面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学习内容,达到建立健康行为的目的。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开始对其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可为他们将来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学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师资缺乏和素质较低的问题[4],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学生卫生及生活习惯普遍较差,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这虽然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活条件及生活习惯较差有一定关系,但根源在于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健康教育。

2、2 提高校医及其他教师的健康教育水平 丰富的知识是开展健康教育及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准确理解健康概念,具备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沟通能力、亲和力,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营养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实践证明,医务人员经过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培训及考试后取得教师资格,对上好健康教育课大有裨益。而由校医对教师进行常见病、传染病等知识的培训,教师则在健康教育方法、形式等方面对校医提供帮助,也是一种实用有效提高健康教育师资素质的方法。

2、3 注重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前,健康教育教材种类较多,各级各类学校采用不同版本教材,缺乏连续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且内容上重复较多,有的健康教育资料由学校自行编写,质量有待提高。如果能组织卫生界及教育界的专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共同研究编写符合健康教育学科要求的系列教材,在把握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编写,内容涵盖卫生习惯、合理营养、心理健康、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防治、急救、体育与健康等多方面知识,使健康教育教材能分别适应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需要。

WHO将健康教育列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任务之首,并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引起全体师生员工的高度重视。

3 参考文献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及意义、 浙江健康教育, 2004,3(2):44、

[2] 张冰,季成叶,宋逸、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视听材料评价、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72、

[3] 黄俊琪,饶从志,朱俊鑫、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疾病控制杂志,1999,3(2):155、

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篇8

【摘要】目的 了解珠海市西部地区中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珠海市西部地区3所中学共抽取702人,采用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问卷,对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珠海市西部地区中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6、74%,重点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6、81%;女生健康知识知晓率、重点防病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男生。结论 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力度和管理,将学校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疾病预防策略,同时针对中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的现状,在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和内容时根据性别和较为薄弱领域给予适当的倾斜和指导。

【关键词】中学生;健康知识;健康行为;调查

The Survey of Understanding Rate on Health Knowledge and Health Behavior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ZhuHai Western Region

zhaoyongyu,liping

【Abstract】Objce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iddle students knowing in health knowledge and health behaviors , provid the basis for the future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work、Method Us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questionnarie in 3 middle schools,including 702 students、 Result Ustanding rate on health knowledge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zhuhai westren region was 76、74%,ustanding rate on focus disease prevention in investigative students was 73、62%,86、81% of the students had health behaviors、The three rate of female students all higher than male students、Conculsion The intensity and management of the middle school’s health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strengthen、The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should be strengthen and as the important strategy for disease prevention、According to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areas of weakness on middle student’s health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the school should providing appropriate oblique and direction when formulating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contents、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health knowledge;health behaviors;survey

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步在学校推进健康教育,中学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点。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学业、生活,还将影响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为了解中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初步评价珠海市西部地区中学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从而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学健康教育内容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对珠海市西部地区3所中学70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斗门区、金湾区和高栏港区各1所中学,各年级1个班共9个班702名在校学生。

1、2 方法 :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三个区随机抽取1所学校,再随机在各所中学的3个年级中分别抽取1个班,抽中班级所有学生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发出调查问卷702份,回收有效问卷702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3、0输入数据后,利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02份,其中初一235份(33、48%),初二238份(33、90%),初三229份(32、62%),男生336人(47、86%),女生366人(52、14%)。

2、2 健康知识知晓率 : 本次调查健康知识知晓率共有10个题目,珠海市西部地区中学生健康知识总知晓率为76、28%,其中男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4、81%,女生为78、5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重点防病知识知晓率 :由本次调查问卷中流感的预防要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乙肝的传播途径这3个题目统计得到,珠海市西部地区中学生重点防病知识知晓率为73、62%,男生和女生重点防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84%和76、17%,女生高于男生(P<0、05)。

2、4 不同内容知识知晓率比较(见表1)

2、4、1 健康的概念 : 80%学生能正确理解健康的定义,其中女生知晓率为83、01%,高于男生。

2、4、2 流感预防知识:77、18%中学生知道预防流感个人要注意的内容,女生知晓率显著高于男生。

2、4、3 无偿献血知识 : 超过90%中学生知道适当献血对身体没有害处,其中女生知晓率略高于男生。

2、4、4 婚前 :92、26%中学生对婚前持有正确的态度,认为婚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应避免,男生知晓率为86、53%,显著低于女生的97、53%。

2、5 健康行为形成率 : 本次调查健康行为形成率有8个题目,珠海市西部地区中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6、81%,其中女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9、39%,稍高于男生的84、01%(P<0、05)。中学生中正确睡眠时间的行为形成率最低,只有74、28%;平时洗手的正确方式、不开心时采取正确处理方法和亲朋吸烟时能劝阻的比例较低,分别为81、30%、85、14%和86、41%,其他行为形成率均超过90%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1]。而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的必经阶段,也是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年龄阶段[2],通过学校健康教育使青少年获得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将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终生健康奠定基础。

调查发现,学生健康知识内容的掌握不够全面,在流感预防要点、知识、艾滋病传播途径、无偿献血知识、婚前态度等方面的知识有较高的知晓率,可能与近年来社会、学校对这类知识较为关注,公众传媒宣传力度较大有关,但有些知识的知晓率明显较低,主要表现在吸烟危害、乙肝传播途径、食物每天摄入量等方面,反映出学校健康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在提供有关传染病知识、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等方面依然存在缺陷,建议学校应加强这些薄弱领域的关注。

健康教育的目的旨在通过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行为是反映健康教育效果的一项最为关键的指标[3]。本次调查中学生中正确睡眠时间的行为形成率只有74、28%,医学和心理学认为睡眠不足不利于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倘若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到学习,一些学生还会出现情绪萎靡和身体疲乏等状态。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最佳时期,建议教育部门健康行为形成方面对学生加强教育与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珠海市西部地区中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如婚前的态度、亲友吸烟时采取的态度等,大部分知识领域女性明显优于男性,提示教育部门在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和内容时需根据性别和较为薄弱领域给予适当的倾斜和指导。

学校是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学校健康教育效果可向家庭和社会幅射。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实现身体上的自我保健,情绪上的自我调节,生活方式上的自我控制,人际关系的自我调整,继而使他们从受教育者向施教者转化,通过言传身教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5、

[2] 王书梅、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55-556、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电力电子行业市场(精选8篇)
  • 下一篇:春节贴对联作文收集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