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2 栏目:写作范文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1

一、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或社会中选择和确立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同于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以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学科知识具有系统性、层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内在地要求学科课程具有一定的预设性。而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课程更侧重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2、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意义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在知识传承上,只讲继承不讲创新;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求同而忽视求异;在学生发展上,注重统一忽略个性;在传授方式上,重视主导忽视主体。因而,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研究性学习本应是大学生、研究生特有的学习活动方式,但当前大学却较少采用,更多的是继续着知识接受式的被动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强的问题。设置研究性课程,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其着力点却是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此,大学教育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外经验来看,部分国家的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大都要求高年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就普遍开设研究性课程,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一些学校开设的一般性研究课程(为学生提供具有国际意义的普通教育课程),另一些学校开设的专业性研究课程(学生按规定就某国、某地区、某一课题进行学习和研究,以完成学分并获得学位),并要求学生必须首先完成普通教育课程才能进入专业研究阶段。韩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如浦项工业大学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三四年级学生作为教师助手参加课题研究。我国高校的经济学专业应该借鉴他国的经验,通过研究和实践并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提出、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以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

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明确课程目标和实施要求。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它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且为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课程实施要求则是根据一定的课程特点、课程目标,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而制定的对课程实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整个课程实施活动的一般原理。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究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基本特征,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实施要求如下:

1、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

研究性学习课程应赋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主要的价值取向不是让学生获得确定性的知识,而是发展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研究的过程重于研究的结果,研究过程中具有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课程目标为:

(1)知识目标

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②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往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②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大学本科专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

(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问题提出阶段、分析研究阶段和总结交流阶段。

问题的提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选择和提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问题提出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丰富的相像力、观察能力;需要学生经过发散、提炼、概括,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从周围环境、从社会现象等方面去思考和发现课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完善研究性学习的项目或主题。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并要向学生讲授一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研究阶段是学生根据所制订的研究方案,积极主动地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索、实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的过程。本阶段中学生的实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初步的交流。教师在此阶段要进行及时的思维引导,开拓学生的思路。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合作交流,集思广益。

总结交流阶段是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记录、阶段总结、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成果等进行汇集和总结,并以书面总结报告的形式来反映。教师要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发展。

(2)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学生元认知的辅导者。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尤其是在发现问题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研究性学习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更需要具备引导、提问、指点、激励的能力,善于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引导他们成才。

学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体。从学生的动机来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不同于外部需求下的接受式的学习,它主要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以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内在的学习动机为前提。这种学习动机源于对研究课题的强烈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如果学生缺乏这种学习动机,就很难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没有兴趣去研究,也就无从谈起研究性学习、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认知技能,与此同时,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大学本科专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配套教学改革

大学本科专业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已有部分课程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但国内高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的还较少。研究性学习课程与传统的以传授学科系统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需要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实行配套的教学改革。

1、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理解的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课程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的开发并不依赖于专家学者的权威,而是依赖于学习者与周围的环境与指导老师以及合作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课程的开发与组织过程基本上与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合二为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建构,只有在学生的自我建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才能加以实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运行和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应采用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指导的形式。

2、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学科课程偏重于学术性的理论性内容,具有预设性、封闭性的特点。研究性学习课程偏重于实践性的专题的解决,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其内容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其内容并不是预先规定好的、标准的、统一的东西,而是根据学习者本人的兴趣、爱好与特长,考虑已有的资源条件而确定的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它要靠学生自己到社会上、到实践中去寻找。因此,不应把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个领域,只要学生想到的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既可以属于传统学科的,也可以属于新兴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预先设定。

3、教学过程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内容多是被规定好的、统一的,并且,它所涉及的问题多是封闭的、结构良好的,答案也往往是预知的、标准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比较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学过程,重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了教学过程,是否满怀兴趣或好奇在思考、在探索、在分析,而不应过分重视学生理解了多少知识,记住了多少知识。重视教学过程,不仅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结果的质量和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在兴趣。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2

本科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1-2]。我校作为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坚持“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办学模式,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倡“研究型”教学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学物理作为我校理工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承载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

1、1研究型教学的内涵研究型教学是21世纪国际教育界倡导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它是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必要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就是突破现有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重心由单向传授为主的接受型转向知识传授与探索、研究相结合,将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渗透于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和能力,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3-5]。研究型教学成为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创新教育”模式。

1、2创新人才的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研究型的理工科院校更是明确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型”的新型人才。创新人才的素质主要包含2个方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指的是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性的人格等非智力品质,创新能力则包括创新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教育特点的研究型教学,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思维超越自我既有的知识圈,进而实现知识创新和发明创造[6-7]。

1、3研究型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研究型教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知识观、师生观和教学观等方面[8-9]。首先,研究型教学强调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新。积累知识是有限的,重要的是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获取和创造新知识。其次,研究型教学重视发展学生个性,采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环节中,学生置身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步步“诱导”下完成科学探究历程,学生变成主动学习者,甚至部分体验科研工作者的身份。再次,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实现了教学功能由知识传递、继承、记忆向知识体验、发现、运用的转变,从而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

2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结合工科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研究型教学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师生互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善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设疑激趣等教学方法,大大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物理学规律。物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结合实践教学和专题研究活动开展。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教师适时有效地指导也不容忽视。如何帮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获得发展,如何把握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辩证师生关系,这一点很重要。

2、2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研究型教学非常重视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主体,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学设计上力求为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利用物理学课程的特点,科学地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对物理学新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要包括物理学家建立物理定律和定理的科学探索过程,还要求学生在积累、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亲身去参与科学探究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继承已有知识的同时又自主地运用知识,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创新能力[10-11]。

2、4将前沿科技成果引入研究型教学课堂研究型教学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创新性。实际教学中如果将物理学的课本知识与科技前沿成果相结合,将科学进展中与物理密切相关或是与物理有关的交叉学科都介绍给学生,能真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呈现知识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将前沿科技成果和教师自身的科研成果引入研究型教学课堂,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前人的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把学生引向自我发现和探究新问题、自主创造新知识的科学探究历程,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5课外研究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在大学物理中进行研究型教学,要充分利用课程设置中的课外实践环节,将课外研究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在此教学环节中,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和指导教师,进行类似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在设置好课外研究课题的内容后,可以要求学生收集、阅读课外读物和资料,以物理知识的拓宽、深化、实际应用等方面为课题,撰写学习报告,进行设计性实验或研究性实验。这些研究课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学研究,及早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接受科研训练,培养探索与创新精神。

2、6实施研究型教学的物理课程形式实施研究型教学的物理课程,可以包括课堂教学、课下的习题课、辅导课及课题研究课等形式,这些课程形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有助于知识构建和系统性;习题课和辅导课构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课有助于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跨入科研大门。开放互动的教学结合多种课程形式,给教师、学生留下很大的创造空间,关键在于要把握好科学探究的各项能力目标,进而开拓创新。

2、7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交流工科物理中实施研究型教学还应与网络数字化的教学平台相结合,鼓励资源共享,促进师生交流。在实际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建立网络资源平台(课程网站、教学博客、QQ群等),充分考虑开放式教学特点,让学生自主在线浏览教学资源,既是资源共享,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及师生交流。任课教师、教务管理员等都可以通过网络留言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及时解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投身于物理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来[12]。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3

研究生教育,是知识、智慧、智能、人格高度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具有高等院校、高级科研机构传承学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纵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趋复杂。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性,一体化的趋势,给我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各种跨学科问题,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去获得新的知识和智慧,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寻求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重大课题,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各种可能途径。

在新的科技形势下,重视和加强研究生教育中跨学科研究,是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封闭型、滞后性、空泛化的有效措施,是研究生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急迫课题。本文将从跨学科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阐述跨学科研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研究路径。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跨学科,学界也称作“交叉学科”。中文“跨学科”一词是从英文interdisciplinarity翻译引进的。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此词,随着研究的深入,跨学科一词由原来的多种理解已经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涵义。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涵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克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甚至全面交流整个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以及各种资料。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学科。由此可见,跨学科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是打破学科界线,进行的科研活动。

(二)跨学科形成的模式

依据学术界一般分析,跨学科的形成有三种主要的模式:适应模式、前沿模式和问题模式。

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日趋紧密的关系和交融渗透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适应模式的形成,科学与技术交叉、科学与经济交叉、技术与经济的交叉,便形成了诸如技术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学科。第二种模式称为前沿模式,其发生在学科交叉的场合。如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在三者交叉时则产生各自的前沿分支学科。这些学科的交叉有二交叉、三交叉、四交叉甚至更多的交叉。这些交叉,不但体现在自然科学之间,还体现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各自的各个不同学科领域内的不同层次的交叉、各个学科领域间的各个层次交叉以及各类学科之间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甚至诸多学科间的综合交叉。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综合,大量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如20世纪40-70年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当今,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总计已经达到近万种。学科交叉是产生新概念、新定律、新理论、新科学问题、新技术手段的生长点。第三种模式为问题模式,问题模式则产生于科学问题与前沿和适应学科交叉的环境下。

(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从跨学科形成的三种基本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在跨学科的课题研究中,实现了多种知识,多种方法,多种研究手段的交叉与汇流。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智慧和技能高度集中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无疑地,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战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是与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1、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科学本身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把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分别加以精确的研究。但是,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特别是当代重大的科技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比如,环境问题的起因、性质和影响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任何单一科学、单一技术或单一行业都不可能单独地对它提供完整的说明,更不能对它提供完整的科学的解决方案。正因为这样,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就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学科合作,进而发展到跨学科。

2、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代各国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的复杂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单举青少年犯罪问题来说,已经从原来由单一学科法学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甚至经济学等。

3、跨学科研究产生当代尖端科技项目。当代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项目,无不是由具有宠大实力的科学共同体、集合各学科的新成果,综合各学科的新成就而完成的。如dna分子结构解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宇航技术的成功开发,都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的协作攻关。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科技尖端项目的主要组织形式。

4、多学科研究协同效应产生的不是知识的线性加和,而是新知识突变,产生的是协同放大的原理。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强大的动力,并将使它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对此,学术界已经归纳出跨学科的四大发展特征:发展的速度上由缓慢增长转向加速拓展;发展的形态上由线叉转向立体网络交叉;发展的理论上由理论的综合转向综合性理论的建构;而跨学科的产生也由自然萌发转向了有组织的研究。我国的两弹一星的研发,载人飞船的研究和实施,正是跨学科研究显示出的巨大的生命力。哈佛人指出:哈佛的明天在于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这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研究在高级科研、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重视、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等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和生命力。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存在着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和促进发展的关系。现实中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靠单一的学科去解决这些问题已经不现实了。有的问题从过去来看,完全可以由单一的学科去完成的,现在则必须用综合的方法去解决。如要对一个待修建的水库进行论证,除了涉及水利学和电力学方面的学科以外,还会涉及到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利用。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只有很好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处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参与经济建设,为国家、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的发展来源于实践,跨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解

决复杂问题。而跨学科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组织管理,多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工作,参与工作的人员则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群体。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技术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和创造性的结果。多学科的杂交也会在学科界面形成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的新科学,对改造和促进传统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对学科内涵的改造和建设,促进新兴学科的形成,加速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社会需要与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点是科学突破和产生的生长点。

(三)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其体制、结构、教学方法、科研,课程设置等,都以传统的科学和专业为准绳,培养的人才适应面极其有限,既难以适应其专业之外的工作和其它方面的需求,同时,也缺乏综合性思维方法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类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在复杂的、盘根错节的问题前,单学科的知识和狭隘的专业化技能已经显得软弱无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跨学科、多学科、尤其是综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果必然是对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越来越大。对研究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研究生的最重要特征是科学研究,综合研究能力是培养研究生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计划的制定都是围绕着培养科研能力这个中心的。我国培养的研究生,虽不乏发明创造者,但更多的是停留在书本研究上,要革除这一弊端,必须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精选课题。然而,研究一旦涉及到科技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靠单枪匹马、一人打天下,是很难解决的。跨学科研究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四)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每一个学科都有一种知识传统(即知识体系、范畴和相应的行为准则),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其思维方式、研究手段、概念体系被特定化后,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状况会制约与相邻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其它分支的主动接触。交叉学科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必须打破封闭体系实行开放性的学术思想交流。由于跨学科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多学科合作、交流、互补,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同时,参与者的智能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趋于优化。在美国,跨学科研究级的成员平均具有1、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在欧洲国家,他们平均具有1、28门学科知识的修养。而我国还相距甚远。

近年来,我国进行的高校结构调整,校际的合并,使得许多原来学科单一的学校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这类大学,一般地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具备有一定的规模。如何借助跨学科研究使研究生教育与现代科技的交叉渗透综合整体化发展相适应,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一个亟待重视和加强的课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是从观念和认识上明确学科的综合和分化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和创新,是综合和分化趋势的主要特征。因此,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二是要树立新的科学观、人才观和发展观,认识跨学科的可能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跨学科研究呼唤人才的知识组合,尽快抛弃僵化的培养机制,不断调整人才的智力结构,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具吸纳性、包容性、跨越性,更富有弹性、适用性的开放科研体系和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

(二)用整合的教育优势来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用更广泛的、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原有的课程和设置新的课程,研究生教育应该重视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建立包括教材资源、课堂资源、社会资源大统一的课程观,促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尖端研究统筹兼顾的研究体系,建立一种蕴含着无限的、多向度的动态研究进程和多可能性、多启发性、多达成度的研究目标,实现研究生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性和多回路反馈,多渠道对话的交互式培养机制。

(三)提倡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培养研究生。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上,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所还是采用由一名专家教授带若干名研究生的方法,即所谓的“手工业式”或“个人培养制”。一般来说,导师具备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方面的雄厚基础,具有在此基础上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特长,但他不可能精通每门学科。这往往会导致研究生视野狭窄,常常只注意到一家之说,忽视了各家学科理论之间的交流。闭目塞听、门户之见、学阀作风、规范失衡等,不能不归之于导师制的某种缺陷。采取教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由导师和相关学科的教师联合指导培养,可以使学生不局限于某一导师的理论、知识,能够充分了解并运用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

(四)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以及多学科知识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专业学科间的壁垒,一些学生知识面狭窄,文理全然不通,这与学科的纵深发展,与学科的综合交叉、整体化发展极不匹配。在本科生中开设跨学科选修课,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至今仍未普及,加强跨学科选修课的建设,在一定的程度上将会弥补上述不足。如开设《新兴学科知识专题》,邀请其他院校、研究所的专家来讲学,开设一些校际、国际之间的学术会议,无疑可使学生关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及前沿动态,有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加强综合能力的实践。跨学科研究的活力之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现实生活不断地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如我们身边的城市交通问题、山区发展问题、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人的积极性调动问题、人才的造就和选择问题、转型期的就业机制、现代化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革新、发展的关系等,都适合进行跨学科研究。但是,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谈到科学研究时,往往抱怨找不到课题。这反映出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缺乏统观全局和综合考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教育只有面向社会实践才有所作为。只有进行跨学科和综合教育,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

(六)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制定合理的实施办法,让研究生更多地选修与专业相关学科,尽快使他们成为具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制定一些激励机制,从组织机构到经费保证等,鼓励研究生跨学科组合课题,使跨学科研究成为风气,成为发展主流。

高等教育只有适应并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才能促使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样,研究生教育也必须适应当今的大科学、高技术发展的态势,不断从这些领域汲取新的营养,使教育内容和方法交叉、综合,以期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实现研究生培养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 韦群,李克武,富有时代气息的交叉学科教学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1998(1)、

[2] 李余生,殷辉安、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4)、

[3] 吴志信,瘳湘阳、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毕业论文 实验 体育教育专业 科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4-03

1、引言

高校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是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单位增加,除了办学悠久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办也较普遍,体育类专业办学竞争越发激烈,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其中还谈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提出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可见,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工作已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2、1 选题困难且缺乏新意

国内学者黄汉升口]研究近年来国内体育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发现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准备、随意性大、题目不知所云等问题。通过查阅近五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作为地方院校,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

首先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极为薄弱,文化知识学习兴趣较差,对理论也不够重视,当毕业年碰到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工作,很多学生选题显得极为迷茫,不能选出适当的题目。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除个别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和自身爱好发现研究专题外,很多学生选题更多求助于教师,有些人盲目选题,如同完成普通作业任务,并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个别人甚至在数据库上寻找体育学术论文题目直接挪用,没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和涉及的研究范围。此类选题如果及时被导师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选题指导,问题尚可解决,问题是个别指导教师学术能力有限或疏忽大意,如果开题通过,将导致学生后期无法完成论文,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大改,勉强通过,敷衍了事。

其次论文选题严重重复,近五届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强调不得重复,但由于学生选题方法和途径单一,导致选题重复严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上届学生调查本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下界学生就选择调查其他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还有学生拟定一个唐山市区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尽管学生可能在实践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严格进行调查分析,但这样的题目无新意,而且学生的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结果是学生很难通过论文写作获得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技巧,难以达到培养质量。另外学生选题集中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领域,反复研究,思维不能发散,个别学生选择在体育产业和运动训练领域挖掘新题目,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方向极少有人挖掘题目,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利用实验室完成论文。

最后是选题缺乏监控,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分配指导教师,但随着体育专业的扩招,每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指导教师负担普遍超负荷,导致个别导师缺乏对学生选题的监控,直接结果就是题目过大或者选题偏离培养大纲,从而导致学生以后不得不使用一些不熟悉、偏冷的研究方法完成,常见的实验法等方法反而遇冷。

2、2 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

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

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

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

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

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教学 科研 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的职能被定位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项职能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其中,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科研以发现知识为主,社会服务以应用知识为主。那么,就教学和科研而言,二者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总体而言,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关系。

1 教学的中心地位

在高等学校的三项职能中,教学的中心地位是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各种类型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都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心,是第一位的工作,在教学和科研这两大基本任务中,教学是应该优先考虑和着重抓好的方而;二是高校的科研工作应当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教学而展开,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服务,特别是教学研究型的高校,原则上不应提倡与教学完全无关的“纯科研”。因此,教学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目标,也是高等学校教师的根本职责。而教学质量由教师教授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组成,其中,教师教授质量又由教授方式方法和教授内容质量组成,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或态度对教学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在实践中,教学与科研互脱离现象是比较普遍的。一些教师强调教学重要而忽视科研,认为大学本科教学不过是书本知识的传授;一些教师又或因自己的专业兴趣或因现行体制下晋升的需要,强调科研重要而忽视教学,认为教学工作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的甚至把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立起来。实际上,高等院校作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至少,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工作后,笔者认识到科研无论对教师的授课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2 科研对教师授课的促进

(1)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授课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生动、有趣、有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里,首先要单独谈谈关于教学的科研,它与非教学的科研项目在目的性上有其特殊性。目前,有很多不同层面的教改研究,从系、院到校级,从地市、省到部级。这些科研项目的启动,目的就是探讨教学的方式、方法应用,探讨教学内容、体系、框架的改革,总结教学经验,最终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这些科研项目,教师的授课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类科研活动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即使是非教学的科研项目,在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方面也有其积极意义。如果没有参与科研活动,那么,讲课时只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有关文献中汇集资料编成讲义,然后再把这此东西讲给学生听,因为许多内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对相关内容理解不透彻,讲课的时候其实自己心里也很虚。

(2)科研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把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教学内容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当前,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新的内容和观点应该及时补充入课本。教学密切结合科研的思路,能不断以新的知识、新的科研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参与科研活动,教师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些知识完全可以充实到讲义中去,完成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机的结合。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教材中和课堂上,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最新情况。教师可以把科研项目内容引入教学,作为教学案例,可以将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将研究过程中的思路、方法向学生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效果满意程度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不具备站在专业的高度把握课程精髓所在的水平,往往讲授重点就会有偏离。只有经历一定的科研实践、有了一定科研积累,教师自身才可能对专业和书本上的知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授课才有可能深入浅出、饶有趣味;只有当教师对学科有了整体把握,才有可能从庞杂的知识中抓住主线,传授给学生。科研是一种探索性很强的研究活动,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向某个专业的某个领域进行探索,可以深化对该领域知识的认识,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技新成就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师的教授和学术水平。

(4)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人格素养。大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这首先取决于教师。科研工作会使教师形成种特殊的精神气质,包括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好奇心和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以及怀疑精神等。教师的这些品质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有形无形地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相似的人格。

(5)科研活动保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发展,只有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教师就有不断通过读新书、看文献获得新知识的欲望;通过科学研究,教师就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有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适应性调整的动力。而获得的知识越多,对授课教材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越强,授课效果越好。

(6)科学活动改善了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虽然有其特定来源,但在科研活动中利用科研经费购置的教学仪器、自制和改制的实验设备也是一个重要的投入渠道,在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在自然科学类课程上的表现较社会科学类课程明显。

(7)只有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书本知识大多是已形成共识的得到检验的知识,系统性是其主要特点但对最新的学科认识反映不足,而科研工作中得到的知识是某个知识点的反应,虽然缺乏系统性但具有新颖性,能反映学科的最前沿,因此,仅仅把教材讲得很熟练,严格地说连“传授的熟练工”都算不上。另外,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看,如果仅仅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理论上教授和讲师讲课应该没有大的差异,但在实际的授课效果中存在着差异,其实主要是因为科研经历的差异。教授与讲师相比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经历,这使得教授在传授已有知识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清问题的难点与要点,结合自己的研究说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巨大帮助。所以,大学教师只有从事科研工作,才能够深刻地理解本学科的精髓,从而把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想融入到教学工作中,科研工作可以使教师自身及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

总之,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是提高大学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搞好科研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教师应该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科研对学生学习的促进

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决定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没有好学的学生,即使有好老师也枉然。

(1)科研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爱好是成功之源,只有对所学专业和课程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才会投入精力学习。但是,由于专业课的内容往往与实际应用相关联,仅仅把教材或讲义的内容进行宣讲,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引导、吸收他们参与科研活动,以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应用的认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最起码这可以做到让本科生了解科研是干什么、本专业是干什么、本学科是干什么。不少本科生正是通过与专家的接触,才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和理论研究进展有了认识,才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兴趣,帮助他们选择了今后的学术发展方向等。通过专家教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经历科研严谨的过程训练,能教会学生如何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去搜寻知识和提炼知识,也就是研究性、创新性和自主性学习,而这是一种更加生动,更有效率的学习。另外,科研工作中得到的知识具有新颖性,教师可以将在科研中吸收和积累的大量信息和实践经验及时转移到教学中来,在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同时,展望学科前景,分析存在的问题,充实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确所学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住,提高教学质量。

(2)科研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吸收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科研,固然可以帮助课题组解决人力相对不足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如果学生承担着部分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就可以迫使他们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自觉地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积累起有效的知识内容,培养面对困难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通过在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过程中磨练意志,认识自己,直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得到了加强。因此,不仅要把科研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也要把科研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在与教学的互动中推进科学研究。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高等学校里应大力提倡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要把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搞科研视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

(3)科研活动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一个相对强调学术性的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进行。教师的科研项目大都有前期研究基础,对研究的内容、方法及难点教师心中有数,教师指导学生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学生直接参与科研活动,能激发其钻研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一些新理论、新方法能很快传授给学生,使其在科研活动中加以吸收和消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从教的方面说,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就能更好地做好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为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保障。

(4)科研活动是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各种能力,造就优秀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和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现他们聪明才智的舞台。

4教学对科研的影响

对于教师来说,时间和精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用于教学和用于科研是相互矛盾的。而且教学是计划性很强的工作,但在科研工作中,由于一些研究项目对时间和季节的要求特强,导致了教学安排与科研用时的冲突。因而普遍的看法是教学对科研带来的是负面影响。然而,这种看法未必正确。事实上,教学对科研也是十分有益的,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再学习、对内容再消化再思考的过程。

王伟廉教授认为:如果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教学相长”,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就是一个最好的促进;如果把教学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待,那么,这一过程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就可以从这一过程的每个环节中体现出来。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环节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课程及其体系——对科研的促进作用;把教学理解为学校里的一种工作即教学工作,虽然表面上它与科研工作有时间和空间(场地)上的矛盾,但通过合适的教学改革,这些矛盾是可以很好地克服的,提倡学生自学、教师精讲,使得课程体系具有弹性,已被实践不断证明是既有利于教质量提高又有利于学校科研工作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如果把教学理解为高等学校的一种职能即培养人才职能,虽然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在政策上、管理上加以引导,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科研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存在的。就实质性影响而言,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是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则可能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这种观点对非纯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很有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学与科研明显的互相促进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具有极强的互补作用。高校管理必须要做到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校教师必须要做到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快、走得稳。正如钱伟长院士在谈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教学活动推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司[1998]33号文)[Z]、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6

一、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殊性

现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面临着较为特别的发展条件,在学校总体规划中其学科地位如何、在实际研究中其学术氛围怎样、学校能提供什么样的研究资源、学科队伍建设怎么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等等问题的解决中,尤其可见这类学科发展的特殊性。

1、校内学科定位的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兼有理论宣传教育的公共性与学科建设的专业性的双重属性,其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1]与各专业学科不同,马理论学科性质具政治性与学术性,其功能既要满足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需求,也要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于是,在校内发展规划中,为马理论学科定位时至少应考量三组关系:学校发展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学科政治性与各专业学科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新兴学科与成熟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应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需求的学科,其学科发展通过价值观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点,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的是一致。但是,价值教育的效果显现较慢,且常常是隐而不显,不像专业课教学易立竿见影、成效显著。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中,需要处理好学校近期发展目标与国家长远需求之间的关系。马理论学科政治性意味着它要提供一整套事关国民的信仰问题的理论体系,来解决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的整合问题,解释历史发展的合理性,为现实政策作理论支撑,为全社会提供思想方法论,[2]因而对其不可做简单的学术性学科归类,在学校学位定位中,需要考量是这一学科如何发展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与各成熟的专业学科相比,马理论是一新兴学科,学术发展尚处成果积累期。对于理工类的马理论学科而言,因此前缺少相关学科的学术滋养、教师教学任务普通繁重等原因,其学术积累较综合类院校更为薄弱。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科整体谋划时,尤其要给这一学科以更多的思想重视、政策保障,使其有成长发展的条件与空间。在目前各校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之下,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学科定位情况复杂。在地方性理工院校中,因其他专业性学科优势不明显,马理论学科较易受到重视。而在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理工类校院,学科平衡之中纠结因素较多而难以顾及马理论的发展。以马院建设为例,目前在39所“985”院校中,未成立马院者8所,其中7所为理工为主的高校。

2、学校学术传统的理工化。

人类大学发展史上,理工类院校通过对自然、科学、科技的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自然科学研究人才和实用工程技术人才。中国现代大学的理工学科受到西方及前苏联的影响,在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之后,产生了一大批的理工类院校,满足了新中国建设对理工类人才的现实需求。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这些学校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理工色彩的学术传统。作为研究事实或人为事物的经验学科,理工科研究手段多借助实验、研究方法侧重实证、研究过程讲求量化管理、研究成果判断重视其客观性与可重复性,等等。这就是今天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必须应对的学术土壤,而马理论学科发展则具有另外的学术规范。理工类学术传统主要以自然、科学、科技为研究对象,马理论的研究对象则是涵盖了物质与精神两大世界,关注着自然、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问题;理工类学术研究通过可重复性的实验、推算来解决相对微观性、客观性的问题,而马理论是一种方法论的学科,更重视研究的宏观性、主观判断性及政治应用性;理工类学术成果易做量化统计,其发明技术的应用见效显著,而马理论学术成果的显示度不能仅做量化,更要看其质的影响力。不同学术传统与研究规范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评价体系,而学术评价体系又影响学科走向、队伍稳固等。在理工类院校的学术评价体系中,马理论在几个方面具有不兼融之处:现代学术评价体系一般重视学术共同体的评判资格与评价能力,而理工类院校的马理论不易在校内获得相应的学术共同体支持;与其他人文、社会类学科研究境况类似,与理工类学科相比,马理论研究经费投入不大,对其评价应以影响力为导向,而不应教师经费投入数额;因马理论队伍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其考核的科学方法应是教学、科研并重。因此,在理工类院校中,马理论学科尤其要注重完善本学科的学术规范、建全研究机制、形成学术传统与评价体系,促进学科的顺利发展。

3、校园研究资源的有限性。

作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马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基础是经典作家原著与相关研究著作。应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一般原理,是贯穿于所有马克思主义文本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所揭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只有借助于文献,才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内在脉络以其思想回应现实中的发展进程、历史经验和基本规律。[4]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理工类院校的基础藏书中,马理论相关的图书文献较之综合性高校略显不足;新增图书也不能及时吸纳马理论最近研究成果,资料文献更新有滞后现象。不过,当前网络学术资源发展迅速,相关数据库资源、学术网站资源、学科专业网站、电子出版物资源、组织机构资源都可以弥补传统图书文献收藏的不足,由此,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尤其应重视网络学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马理论的另一类研究资源是来自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学术创新往往源自学科交叉融合,马理论研究的展开,尤其需要相应的人文情怀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支持,需要吸收中共党史、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的学术营养。在缺少文科院系的背景下,理工院校马理论研究的相关学科资源较为有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些弥补工作。

4、师生队伍的特殊性。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队伍主体是由高校、研究机构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员组成。近年不少青年研究者选择进入理科院校从教,这使得马理论学科团队水平有较明显的提升。与综合性大学马理论学科队伍相比,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教研团队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团队学缘构成多样化、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学科点设置及招生人数的影响,整体上看,目前马理论学科人才大多由综合类院校所培养,具体到理工类院马理论的教师队伍,其成员往往来自不同的院校、师从不同风格的学术门派,多样化的学缘,既可避免近亲繁殖的封闭,又能方便学术交流、渗透与借鉴,推进学科发展。同时,学科成员既有研究背景的差异意味着缺少学术兴趣与研究主题的共同性,这使得理工院校马理论的学科凝炼任务更为急迫。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相比,马理论教师因承担全体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而需要完成更繁重的教学任务;与综合性大学甚至文科性院校相比,理工类院校的马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大学教育的先期阶段,目前中学教育以应试为导向,文理隔膜似鸿沟,在高中阶段几乎放弃了所有的文科课程之后,不少理工科大学生缺少基本的文史常识,缺乏基础性的读写训练,这使得马理论教学不仅要培塑学生的对于世界人生正确认识,也不得不帮助他们完善基本的文科素养,教学工作更加繁重。

5、生源群体的多样性。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也不例外,如今不少理工类院校都在招收这一学科的研究生。在2012年马理论学科评估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5所、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共计121所参加了评估,其中,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近50所,占比达到了40%。[5]调研中发现,与同层次的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类院校马理论的研究生生源相对多样化,生源质量不够理想。具体表现是,考生原有的学科背景庞杂,与马理论学科的相关性不强;考生本科学习院校参差不齐,不少来自三本高校。出现如上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理工类院校自身缺少马理相关性的本科专业,本校优秀生源不足,同时也与院校学科影响力有关,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的研究水平好、团队实力强、学术潜力大,但是,目前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尚属有限。因此,理工科院校马理论学科发展仍需要提高科研实力、加大宣传力度。

二、理工类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基于目前理工类院校在学科布局定位、学术传统、研究资源、师生队伍的特殊性,各校马理论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不少经验,对于同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也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困惑与问题。经调研,我们认为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应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明确学科建设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功能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职责与使命,是中国高校学科布局中必须建设的学科。学校应该本着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对其予以思想重视、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调研中,我们发现校内学科规划、学科定位对于马理论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北交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列为学校人文学科建设的重点学科,并规划有清晰的学科建设目标,他们已在短短的几年间,形成了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硕士一级学科、博士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层次梯度完整的学科体系发展平台,积累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同时,马理论学科的发展也确能改善学校的学科布局。这一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引领意义与包容性。因为其引领意义,这一学科发展将会对学校其他学科的服务方向、学风素养、学生培养有规范指导的作用。同时,这一学科具有很好的包容性,这对于理工类院校的文科发展尤其有积极的意义。

2、形成特色专业方向。

现代大学发展讲求多样与个性,在理工类大学建设马理论学科需要依托理工优势,谋求特色发展。各校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在理工科院校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突出团队优势,打造学科特色。我们在调研中注意到,西北工业大学在“西部安全与军工教育”、“陕甘宁边区研究”等方面形成力量整合;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理研究着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科技传播思想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等。北京理工大学结合学校理工科专业发展模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并建成北京市互动媒体艺术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人才素质测评与培育实验室等。总之,建设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需要考虑三个兼顾:“兼顾学科传统”、“兼顾地方资源”、“兼顾学校特点”,从“三个兼顾”出发,结合既有研究基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凝炼学科方向,才能在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中走出新路子。

3、开展交叉联合研究。

既然理工类院校马理论学科建设应该扬长避短,实践中就要尽可能地凝聚一切力量,突出重点,显现优势,打造研究团队。为此,需要展开联合研究,尝试跨专业、跨部门、跨学科、跨学校的合作。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初步开始在马理论一级学科之前不同研究方向之间实现联合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类大问题,在研究马理论整理体性全局性课题方面尤应如此;马理论学科建设的目的之一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常常又离开学生日常管理的配合,如能得到党委宣传部门、团季、学工等部门的支持,马理论学科建设将更有时效性与现实针对性;上文已经分析过理工类院校在学术传统、研究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马理论学科发展其利弊各俱。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研究方向、恰当的结合点,就能发挥理工院校的独特条件,实现交叉互补研究。比如,北京理工大学严肃游戏的尝试就实现了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另外,考虑到学科建设条件的相似性,理工类院校之间也可以进行跨校学科建设,互通优质师资,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建立图书资料和科研信息共享机制,共享优势科教资源,也可以就一些专题展开合作。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7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是相对于外部评估而言的,是指由大学或大学所属基层单位自行组织的评估。美国高校普遍认为,大学须依靠自己的手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估(或称自我检查);,没有自我评估,提高大学水平和进一步充实大学的努力,也就失去了具体性和实践性[1]。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工作,有益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为校际比较提供参考信息,使学校能迅速地自我调整、完善,进而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经检索发现: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自我评估指标体系)亟待完善,文章就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工作进行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一、自评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及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就是对评估对象进行深入认识和分析的过程,是对评估对象的总体性认识转化为对客体局部性认识的过程。自评指标体系是开展自评活动的内容,指标体系的构成直接影响到整个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从事医学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人才为目标,强调对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文章从其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入手,依据导向性[3]、整体客观性[3]、科学性[4]、可比可测性[3]和可操作性[3]五个原则构建和规划自我评估指标体系。

二、自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和原则,首先,认真分析研究了目前国家、地方和教育界有关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通过相关文献查阅,在总结和借鉴以往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成果(北京邮电大学翟蓉硕士学位论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自我评估系统的研究》、《山东省硕士学位授权点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学位中心《2008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山东大学等高校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初步拟定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对山东大学医学院基础和临床研究生、药学院研究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博士导师、博士研究生填写的2008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依据获得的结果对自我评估指标的相关内容调整修改;再次,组织5名研究生教育经验丰富,科研突出,且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导师(来自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基础和临床专业)对第二稿进行讨论、修改,形成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见附表,其中标*;者为国内传统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所缺乏的指标,定性指标已标示,未标示者为定量指标)。

三、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诠释

该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分为2-5个二级指标,总数13个,在此基础上将各二级指标具体细化为44个单项评价点即三级指标,附表所示。

1、导师队伍综合状况。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该一级指标包括导师队伍职称结构、科研项目与经费等4个二级指标,含16个单项评价点,占全部单项指标的36、4%,能够真实地体现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各高校导师遴选对职称、学历学位、科研项目及经费、等条件做了明确规定,体现了对导师的质量要求,该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对这样的要求具有多侧面的客观体现。

2、研究生综合状况。该项包括5个二级指标:研究生招生情况、专业基础知识水平、等,由此衍生出15个单项测评点,占全部单项指标的34、1%。其中招生情况力在体现培养单位招收学生的基础素质,培养规模和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力在反映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强调外语水平是前期调研和专家讨论的结果,它对优化培养过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造性人才尤为重要;研究生获奖或是其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研究生留学等国际交流活动能拓宽学生及导师的学术视野,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声誉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体现。

3、科研条件。该一级指标包括科研基础和学科所属大学图书馆2个二级指标,含有5个三级指标,用以检测学科点的培养条件和实力。我院导师和博士生填写的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问卷显示科研条件是影响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第二重要因素(第一因素为导师),该项指标能够体现研究生所处学科环境和学术氛围。

4、培养质量管理状况。该项用教学管理与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制度2个二级指标测量,由此衍生出8个单项评价点,属于定性指标的范畴,用以考察学校或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体系建设情况。研究教育管理环节复杂,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等工作对保障培养质量、科学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有重要意义。

四、自我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1、注重学科特色,突出学位类型。该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的设定上体现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同要求,宏观上具有统一性,而具体到各评价点则充分体现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性,其信息易于收集整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自评学校或学科无论规模大小,都可根据实际需要即时进行测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发展方向。

2、突出质量与效益。质量与效益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在自我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目标要求和发展趋势,在重视规模指标的同时,更加重视效益指标,利用平均数、人均数、百分比等评价因素体现效益,例如:导师科研项目与经费、等评估点,使评估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公正性、合理性及导向性。

3、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评估指标不能完全量化[5]。本自我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以定量评估为主的方法(定量指标占70%,定性指标占30%),定量指标数据和定性指标资料易于获得,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

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篇8

广义上的科研,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近几年,高校大力倡导大学生科研精神,尝试了多种形式的科研类型,直接促进大学生的科研热情,促成了其优秀作品的呈现;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人才优势的发挥,科研课题的开展,其研究成果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其次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广泛而深入生活,对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大学生科研成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能合理运用,其社会价值性必然可以发挥到最大化。然而在大学生科研发展迅速的背后,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应用的低转化率造成的社会价值性低以及科研成果去向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通过对此课题的调查是对今后大学生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能够了解大学生对其科研成果的去向问题的态度和对现状进行考察;也从社会价值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大学生科研过程中,社会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高校有什么渠道能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二,通过调查能够知道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实践该如何结合,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该如何联系,找到解决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性和成果转化率;第三,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地,如何能使大学生在优厚的条件下发挥创造性,能让作为国家人才优势的大学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二、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及去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从2012年4月10日开始,至2012年9月9日结束。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文献调查四种形式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河北省保定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地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其中海南省海口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90份;河北省保定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2份)。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学校科研老师、学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社会企业与相关科研代表、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了访谈。通过收集材料和资料数据,确保了该项调查研究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科研课题价值性不高

由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此引导下,高校大力倡导科研创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而大学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增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这些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背后,却由于科研课题的“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和许多高校认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调所谓的结果,不追求大学生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结合的思想观念,导致了虽然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在逐渐增长,但是科研课题过于空泛,使得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大打折扣,价值性不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社会价值性低

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偏差,使得大学生科研更重视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问题和各种的数据,却不去关心这些科研成果究竟和社会实际有多大的需要,导致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提供的大多数还是“实验型”成果,需要大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迫切需要生产型实用化的高校科研成果,现阶段两者的矛盾较为尖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大多数并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性低。

(三)大学生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

大学生科研中往往忙于完成立项、报奖、论文写作,并没有考虑其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重学术轻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虽然高校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做科研,但学校科研室里积累的大学生科研文本与社会汲汲渴求的创新项目,这一对矛盾体,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并不考虑科研成果未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而去做科研项目,所以大多数大学生科研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低和去向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在对“你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一问题中,选择“没有”以及“很少”的分别有52人,67人,达到受访者的69、2%。这种情况是反映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同度不高,也表明大学生科研成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在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你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科研活动成果推向社会,产生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中,选择“没考虑”的受访者有108人,占到调查对象的62、8%。这说明在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考虑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考虑对社会生产与生活起到的作用,因此导致其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二)大学生科研成果“质”与“量”不并举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更多的大学生科研作品得以呈现。然而在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的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价值性难于保证,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以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不大或没有的受访者占到了63%。这说明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并举。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论文数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前沿性或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其实在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多,但其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针对性却不高。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去向难与社会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只占被转换成果的30%,所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少部分能够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次,高校的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与调查报告往往都是老生常谈,内容过广和较为空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许多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不能转换为生产力,也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调研报告和理论模型去向大多数被高校束之高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成果难于社会需要相结合,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构想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应该紧密与社会需要接轨

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有经济增长潜力、有市场前景以及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对那些能够产生高新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效益的项目要重点开发。要主动走出校门寻找科研项目,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收集和研究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在科研活动中,不仅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科研项目的现实可能性考虑,使得科研成果满足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与社会需要紧密接轨。

(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高校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换率低,高校毋庸置疑有自身的原因,没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评估机制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换评估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转换工作得到加强。要对科研转换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允许以多种形式结题,鼓励科研成果通过市场、生产、社会需求的检验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通信工程施工协议(精选8篇)
  • 下一篇:跳槽求职信模板七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