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2 栏目:写作范文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1

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巨大吸引和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许多全新的课题。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优势,将大学生德育教育由理论空间拓展到实践空间,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开辟大学生德育教育新天地;如何正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当代大学生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高职院大学生德育社会化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二、大学生德育与德育社会化概述

1、大学生德育所谓大学生德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称。即高校德育教师用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来影响大学生个体的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特定社会总是希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其主导价值观,能实现其道德目标的新一代公民。因此,德育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核心。所谓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存的道德体系所肯定和实现的道德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其包括三个层面的基本内涵:

(1)在德育认知层面上,学习并构建德育理论框架。德育认知是德育主体对德育现象、德育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是个体德育心理的基础。大学生个人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了解当前社会的德育现象、德育体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构建自己的心理认知结构,提高其认识能力与参与意识。

(2)在德育心理层面上,养成德育情感和价值取向并形成德育态度。德育情感是德育主体在德育生活中对德育体系、德育活动、德育事件及德育个体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及感受;德育态度是在德育主体认知和情感发生的基础上表现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体现为从肯定到否定、从赞成到反对的一系列状况,它集中反映了德育个体对德育系统的心理认同程度,是德育社会化强弱的重要指标。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德育观点、德育立场、德育价值标准及德育心理等具有潜在的、隐性的特点,是极为重要的导向性因素,决定着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德育行为的选择。

(3)在德育实践层面上,培养和形成参与德育生活的行为习惯。德育实践是公民通过多种合法方式参与德育生活并影响德育体系的构建、运行的方式和规则的行为,是基于德育理论认知上的实践行为。实现大学生个体积极有效的德育实践行为是德育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参与德育实践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德育社会化,使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身,从而实现大学生德育上的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三、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重要性

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正是高校培养目标的所在,也是大学生德育社会化重要性的体现。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自主意识、现代法治观念与道德自律意识,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1、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人要有自主意识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市场经济是主体经济,它是通过竞争与合作去实现一定的价值。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主体必须是独立存在于社会的自主、自由的人,它强调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否定人的依赖性。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加强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与锻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只有迈出这一步才能谈创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大学生要具备现代法治与道德自律意识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可以帮助其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传统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一方面也有人在寻找“精神家园”。这是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带来的思想、价值困惑。这也要求高校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法制教育。“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结构”,对这一经典原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体会最深。中国经济深刻而全面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上层建筑领域的发展变化。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法制手段维护,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所以,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法律、道德自律意识就成了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3、大学生要承担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通过德育社会化,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无数事实证明了邓小平这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什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要想有自己的发言权靠什么;中国要让世界信服我们的社会主义靠什么;我们要解决,实现国家统一靠什么;这些都要靠自己的发展。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如何培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意识,如何激发大学生“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的热情?怎样把大学生的命运同国家、社会的命运结合起来,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

四、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策略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方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括直接的政治理论课程、间接的政治理论课程和隐性的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对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具有主导性作用。近几年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意见》等规定,全面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并改革考评体系。学院出台了《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考评体系构件及实施办法》,对学生政治理论课的成绩实施了更加科学、实际的评价办法,其主要内容是:课程的理论考核成绩只占50分,其余50分由出勤情况、课堂笔记、回答问题、作业完成、社会实践以及同学测评和教师评价等评估点组成。每一项测评都有具体的分值和测评表,便于操作。这样,学生最终的成绩基本上就能反映出该生真实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水准了。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社会化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德育社会化的深刻影响,就必须注重理论本身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从课程观念以及课程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实现社会化。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念社会化。德育现代化要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观念社会化。社会化代表着思想进步,德育功能是促进大学生思想的提升,因此,德育与社会化是相协调的。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大学生社会化观念,以促进具有社会化观念的人推动社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在这个开放发展着的时代,高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更新观念,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念社会化。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社会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上,要结合青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增强实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内容上既要坚持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教育观,又要赋予其时代、社会化的内涵。课程理论上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学习。党的十七大明确了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以战略眼光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着力于“三个目标”不懈怠,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四个结合”不放松,即充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高职院校生源特点、课程本身鲜明的政治性、时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立足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教育,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按专题授课。按照《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标准》,不断深化理论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理论课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或接近1∶1,在每年度开设的理论课中,分别形成不同的理论教学专题和实践专题,力求使每一门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都达到人才培养的职业素质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的要求。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突出道德体验和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应用,突出道德体验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1)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指导。在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开创了风靡一时的生活教育运动。生活教育理论的主旨是让教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真正承担起改造社会、重新塑造新人的重任”[1]。同样,大学生的良好品行的养成也要通过生活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教育。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系统化、科学化、个性化、品牌化”的战略,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培养“三有、四会、五能”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三有”即有职业理想、有职业道德、有职业技能;“四会”即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会做事;“五能”即能吃苦、能动手、能创新、能创业、能发展。启动“全人育人”计划,全面推进“基础+技能”的素质教育框架,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体系。我们搭建信息平台、交流平台、实践平台、课程平台,实施思想素质引领计划、人文素质提升计划、多维文化育人计划、身心健康促进计划和社会实践计划,把学生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确定素质教育项目,通过项目化运作来推动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具体内容包括推行人生导师制、实施党旗领航工程、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程、创建班、举办读书节、开设人文、艺术、社会类课程选修课、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举办企业文化长廊、食品陈列馆、食品工业园、开展诚信教育、素质拓展训练等。

(2)注重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其外在的行动上,道德行为的改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德育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对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取材于社会生活,用经过生活锤炼的道德来教育学生,以保证道德本身在性质和方向上的正确性[2]。我们建立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开辟校内学生实践锻炼岗位,推行学生助理制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校内外勤工俭学活动等,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3)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行实践教学项目化。近几年来,不少高职院校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采取专任教师项目申报和课程教学组相补充的办法,项目组织由专人负责,项目实施经费配套。我们推行“二三四五”系统工程,“二”即必修与选修两个环节。“三”即感受型、体验型和践行型三种类型实践。感受型实践就是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得到感受,其常见的活动形式是参观访问,体验型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专题调研,践行型实践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辩证过程。“四”即“四自方针”,学生自选实践项目和指导老师、自组实践小组、自行设计方案和完成实践准备、自我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难题。“五”即“五个结合”,实现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假期实践和学期内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社会化要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实现其指导理论的社会化,只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才更易被广大青少年接受[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有与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才能实现其多样性的理论形态。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2

在两个活动当中,一个是充当暑期实践团团长、另外一个很荣幸被推荐为组长。在跟朋友的闲聊及平日里的诸多表现当中,引发我思考最久的就是领导风格、为人处事能力。一个很典型的,每个人都不服从一个比你差或是能力跟你不分上下的人的领导。确实,这就是一个事实。包括我自己在被领导的时候,那种不服的感觉更是强烈。这不免引发了我的思考。第一,目前的组织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则对人进行约束;第二,自身的能力、经历、经验确实不够别人强、丰富;第三,没有学会尊重彼此;第四,各种小团体组织的存在;第五,各种主客观愿望的存在。我想,提高自己的领袖能力,不仅仅要靠权威(强制性的规则、权力)更是要提高个人魅力。为什么有些人站在一群人当中,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们的领袖呢?意见领袖?有能力的人不一定是好领导好领袖!当然,在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更多的时候不要在乎你是否能成为一个领导。而是要学会如何去尊重人!不仅仅应该尊重别人的最低需求,现在更加强调的是尊重别人的高需求。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学会如何统筹别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别人也需要表现的机会,多留给机会给别人;这句话真的深深触动了我。在一个团队里,锻炼的机会确实应该是均等的。但,要提醒自己的是:机会,唯有你努力去争取了那有可能是均等的!

在以后的社交当中,更加注重如何去统筹别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切实提高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个人的态度,交谈的态度、处事的态度、处世的态度、社交的态度这门艺术还得好好领悟或是说还需要碰更多的壁。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3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绩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新发展,其成果主要体现在:

对实践教学意义的研究更加深入。关于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实践教学的价值。有的学者从哲学视角对实践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①有的学者从教育认知规律的视角提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锻炼大学生将一定的信念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大学生身体力行的能力。②也有学者从现实价值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意义、作用做了全面的分析,认为社会实践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加速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必由之路。③这些研究成果更加深刻、全面地揭示了实践教学的价值,进一步明确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对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探索更加广泛。广大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在16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努力探索、大胆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一是对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有的学者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归纳为四种模式:发展感悟实践教学模式、实践体验教学模式、实践问题研讨教学模式、虚拟实践教学模式。④也有的学者把实践教学划分为研究型、养成型和服务型三类。⑤二是从不同层次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作了较为细致的区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对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不是所有的社会实践形式都是适用的?都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目前,大家普遍认为,不同层次的高校在社会实践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扬长避短,有所取舍。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其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层次、对社会服务的方式均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不同层次的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在形式、内容上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有所侧重,不能求大求全,平均用力。

对国外实践教学情况的介绍更加全面。近年来,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者愈加注重对国外实践教学经验的介绍,此方面的文章、研究也越来越多,为我们开拓视野、借鉴他山之石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学者对国外实践教学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国家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的介绍、经验的总结、可供借鉴的做法等方面。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不少国家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道德知识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做到知行统一才能达到德育的效果。⑥

综上所述,在16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高校及思想政治工作者普遍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距离党、人民和学生的要求都相差甚远,成为制约实践教学更上新台阶的牵绊因素。

对“实践教学”概念界定不清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深层次原因

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归纳起来看,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一是认为有些高校对实践教学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没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导致在具体工作部署中,没有给予实践教学活动应有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作用的充分发挥和目标的实现。二是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没有得到社会的理解和配合。有思想政治工作者反映经常有某些实践地区负责人以各种借口拒绝接收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学生的热情和社会的冷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广大师生进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三是认为出于对实践教学津贴、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安全性等的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削弱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四是认为实践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奖惩措施不健全等,也严重影响了师生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毋庸置疑,上述原因确实对实践教学的效果造成了影响,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导致实践教学成效不佳的表面原因,而非根本原因。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于目前学术界对“实践教学”概念界定的分歧,由此导致了实践教学形式、内容的混乱,进而导致了师生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浅尝辄止。我们认为,正本清源,明确、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开展具体实践教学的先导,如果概念界定混乱、甚至针锋相对,很容易导致实践教学中的无所适从现象。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什么是“实践教学”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是否包含诸如课堂讨论、自学作业、自学自讲、回答问题、课堂辩论、观看音像资料等形式的课堂实践,以及撰写课堂演讲稿、命题论文、讨论提纲等形式的科研实践?还是特指学生离开课堂、离开学校参与到社会中的实践?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的外延不能太窄,如果仅仅把实践教学界定为(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教学,那就极大地限制了实践教学的范围和渠道,由于时间、经费、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走出去,组织大规模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很难经常做到的。所以有学者据此把实践教学的内涵界定为: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式的总和。它的具体形式应该是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一切教学方式。不仅包括课堂外、学校外的社会实践,更应当包括上述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多种形式。⑦另一种观点则与此针锋相对,认为上述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只不过是理论教学手段的变革和多样化,真正的实践教学就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比如,有学者从纵向研究的角度,详细考察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范畴提出的历史轨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按其本意来讲就是走出课堂教学,深入社会的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⑧

可见,当前大家对“实践教学”的涵义还存在较大争议,由此直接导致实际操作中所采取的形式的无序和混乱,亟须进一步的讨论和厘清。如果连教师自己对什么是实践教学都感到模糊不清,又怎么能奢望他在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交出满意的答卷呢?

加强外出社会实践的组织与研究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着力点

根据我们的实证研究和实践经验,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的界定上,我们比较赞成上述后一种观点,即实践教学就应该是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外出社会实践方式不仅更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其效果也明显好于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形式,这也为我们下一步研究改进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方向。

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应是考核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研究实践教学涵义及效果改进问题时应该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考虑学生的感受。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有关各种实践形式效果的调研。一个学年中,我们以两个大班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同一主题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主要实践形式包括组织学生观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视频资料;布置学生阅读有关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书籍、文章,然后在课堂上发表演讲,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布置学生撰写以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为背景的爱国主义小论文;组织学生赴中共“一大会址”实地参观,并在途中开展“唱红歌”活动。最后,在学年结束时,我们展开了对以上实践形式有效性的问卷调研和学生访谈。在被问及“上述实践活动你最喜欢和感兴趣的是哪一种”、“你认为对你影响最深的实践活动是哪一种”、“你认为效果最好的实践活动是哪一种”等问题时,均有超过80%的学生选择外出实地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可见外出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所不能比拟的。

对于学生喜欢外出社会实践的原因,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总体来看,一个原因在于外出社会实践能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而与社会零距离接触是整天生活在校园中、厌倦了枯燥校园生活的大学生比较渴望和感兴趣的,因此能真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之感兴趣,而不是敷衍了事地完成作业。另外,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广泛,信息量大,但也由此导致了边际效应,面对大量植入的信息,大学生可能对什么都了解一点,但对什么也都没有“感觉”。而外出社会实践则不一样,它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生动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地参观、调研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对其思想的触动更大,教育效果也更为理想。访谈中,一个女生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她认为“一大会址”中陈列的文物及其历史,他们在之前的几种实践形式中都已经知道了,包括视频资料中也出现过相关镜头,但当真正看到实物时,感受还是不一样。她特别提到,会址中展出了一条先辈穿过的破破烂烂的棉裤,以前在图片中也看到过,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但当真正看到这件文物的时候,非常受触动,感到先辈们闹革命、打江山真的很不容易,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80后”、“90后”们应该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不辜负先辈们的期望。这种思想上的体悟可能是再多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践都无法取得的效果。

总之,我们的实证研究一定程度上说明增强外出社会实践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我们不能以时间、经费、交通、安全等为由就把实践教学形式局限在以课堂实践、研究实践、观看视频等形式为主。当然,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大规模地组织学生外出社会实践确实有困难,但我们应该重视对外出社会实践的研究,逐步向以外出社会实践为主、其他实践形式相互配合的实践模式转化,为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而努力。

注 释:

①叶山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哲学思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②邱柏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2006(9)。

③郭玉宾:《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与作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④卢诚:《高校思政新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思想研究》,2007(5)。

⑤罗公利等:《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⑥胡琦:《国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机制建设探析》,《高等农业教育》,2007(7)。

⑦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教学与研究》,2008(4)。

⑧姜勇:《浅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范畴的由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4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的动力,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因此,在高校内,感恩教育的实施者不应仅仅是德育教师,而应是全员育人;感恩教育的对象不应仅仅是学生,而应是全员教育。其中,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的表率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很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绵阳师范学院在加强师德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感恩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广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特别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体谅和感情投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在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大量感恩教育的内容,将感恩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感恩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注重在教育中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他们感恩社会、感恩祖国和亲人,帮助他们树立感恩意识。此外,学校还把感恩教育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创建中,让大学生于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启迪,真正提升感恩教育的实效。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感恩教育新体系

载体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载体,并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感恩教育的发展,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校感恩教育要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强化感恩教育实践,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才能在现实中实践感恩。绵阳师范学院在震后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这些颇具特色的活动成为隐性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感恩氛围。学校组织开展了系列地震纪念活动,深情追忆地震遇难同胞,鼓舞广大师生士气,营造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在教育教学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水平。学校为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为主题,举办大型纪念晚会、教师情系灾区专场音乐会;、外籍教师赈灾专场音乐会;和师生灾区行油画作品展;等,用音乐、舞蹈和画笔寄托哀思,用表彰5•12;抗震救灾先进、优秀校友和为震不垮的一代;主题征文获奖者颁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结合三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对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感恩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坚强不屈、镇定理性、团结协作、乐观向上、懂得感恩。学校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系列班团主题活动,利用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班团活动,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激励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拓展感恩教育新渠道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重视并加强感恩实践环节。在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和学校公益性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感受恩德,感念恩情,履德践行,使其成为知理、通情、达行的高品格的人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践行感恩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假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和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绵阳师范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县千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学校在灾后积极支持地方基础教育,每年派出优秀毕业生到地震重灾区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支援灾区基础教育,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学校积极结队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学生、社区结队帮扶、清除白色垃圾;、城市环境维护、构建节约型社会义务宣讲、教师节感恩行动、帮残助困募捐、与绵阳市公交公司结队义务反扒等,深受师生和市民好评,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地震发生后,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果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组织志愿者服务地震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援助活动,用实际行动深化了感恩意识,让感恩教育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内化为学生的感恩品质。

四、以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感恩教育和谐氛围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5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关于这一点,很多高校早已有所认识,一些专家学者也在不断的研究探索,笔者在此仅就实践教学的作用及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的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制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所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会使理论脱离实际,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而社会实践却要求大学生走出课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际活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去调查、访问、参观,从事各种服务,参加生产劳动等。通过活生生的实践教学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对社会的各种问题,现象或事件的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直接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加深学生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品质,最后养成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使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如何来认识这些新问题、解决这些新矛盾,一直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如改革中出现的下岗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毕业就业等问题,都是学生普遍关注又很困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在一些学生中产生对社会的偏激看法,而这些过激的认识和偏激的看法的解决,单靠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和引导是难以奏效的。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并在实践中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因而,学校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社会和实践,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认清改革开放的过程及实质,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解决思想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各种认识上的错误观念,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历史重任。但由于他们大多是从高中直接就进入大学,缺乏社会经验,对国情了解不够,所以很容易被误导。而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中耳闻目睹拼搏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辛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真实情形,会使他们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会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认清形势,客观公正地对待一些重大问题。例如,通过结对子、帮困扶贫等实践活动,让他们知道社会生活中还有许多贫困落后的地方,还有很多生活困难的人们,还有很孩子不能上学读书;促使他们懂得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明白给予和奉献的快乐。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知道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与时代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的正确认识与理解以及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对于各高校来说,应立足校情,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和效果的关键。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一)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注重时效性及目的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追求的不是形式,而是内容,是大学生经过实践教学之后,能够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绝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体现出教学的实效性与目的性,使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

但有一些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所以尽管他们组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还有一些高校对外宣传搞得轰轰烈烈,但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却敷衍了事,或者虎头蛇尾,实践之后既不讨论不也总结,使实践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违背了实践教学的初衷。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6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时出现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心理认知具有引导作用。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坚持实践的观点是教育的基本指导原则。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把理想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逐步转化为自己观察、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自己对将来从事职业的认识,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分离的程度,形成合理的就业心理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的复杂心理分析

由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毕业生就业择业方式的变化、就业机制的障碍、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的差距越来越大,毕业生们在求职中表现出各种复杂心态和矛盾心理。

1、就业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失落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活,大学毕业生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识和积极的就业动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学有所用、地理位置好、工作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意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小地方和基层单位工作;不少毕业生有等、要、靠的思想,没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对单位挑三拣四,就算待业也不肯去基层或边远地区就业;也有一些毕业生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目标,两种就业理想都是对自己认识不够,不能客观、清醒、全面评价自己,在“心高、眼高、攀比热度高”的就业心理影响下,其职业理想定位较高。但是,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尽如大学生们之意,当大学生们的就业理想和现实需要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和矛盾感,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就业的心理问题,更加大了实现就业的难度。

2、就业的焦虑感和怀疑心理。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对就业的焦虑和怀疑,在毕业前期最沉重。多数大学生们感觉四年大学生活并不轻松,弹性学制、学分制、奖学金制等导致大学学习除了应修课程学习之外,不少学生还参与各种资格证书的考试,为了考证,这些学生很少有休息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多奔忙于各类培训班,学习的繁忙带来持久的紧张感、压抑感,面对残酷的就业形势,就业心理越临近毕业越感焦虑。在焦虑压力下,在紧张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耳闻目睹就业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生源限制,学历限制、专业限制、性别限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茫然,甚至偏激,对未来充满了怀疑。

3、就业心理的自卑感和自负感。毕业生由于自身条件不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自负心理。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身条件和能力估价过低,轻视自己的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状态,有这种感觉的毕业生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这些毕业生以自己相貌平平、学校名气小、专业不热门、没有家庭背景、社交能力不强为由,妄自菲薄,自感低人一等,缺少勇气,不敢竞争,对前途感到无望,整天萎靡不振、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临近毕业,并不积极主动争取各种就业机会,而是虚度毕业前的求职时光。与自卑相反,有的毕业生因自己专业紧俏,或自身条件比较优越而自命不凡,对自身弱点和短处认识不够,过多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产生一种自负心理,表现在求职时往往狂妄自大、不屑一顾,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不愿承担艰苦工作,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结果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最终也处于受挫境地。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1]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大学生对社会有了感性认识,能不断调整自身心态,确定就业目标,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清楚自己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实践内容的确定上要充分发挥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的思想教育性。

1、开展就业市场的体验活动,加强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大学生主要在校园生活,对社会的了解很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往往失之片面和肤浅,缺乏辨证观、全局观和发展观,粗糙、片面、僵化,带有强烈的狂热性和盲目性,对社会分析缺乏现实依据和可行性分析论证,容易产生好高骛远的就业理想。为了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可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开展就业调查、招聘会求职感受、岗位见习、挂职锻炼等活动,通过调查和亲身体验,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情况,了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了解应对未来社会竞争需做好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诸多储备,能为毕业就业打下素质储备和观念认知的基础。就业形势的了解对引导大学生定位人生,谋求个人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航道,确定适合自身择业的初步规划。

2、专业社会实践和就业心理教育结合,增强就业心理素质。专业社会实践要把成才与就业指导结合起来,融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于一体,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并加以适度、合理的引导,提高学生调节自己心理的能力,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用崇高的思想境界去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开展专业实践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寻岗或与实习单位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主动独立走向实践岗位,在学习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同时,顺利度过接触社会之初就存在的自卑、自负和怯懦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2]这当中,要加强对实践的指导,通过在学生社会实践的前、中、后期,采取经验交流、座谈讨论等形式,认真分析和总结实践的过程,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水平,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专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上为就业做好准备,成为善于竞争、敢于竞争,有良好就业竞争心理的人。

3、了解社会竞争机制,提高就业心理考验能力。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是对社会缺乏了解,主观上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认知能力不强,客观上是不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竞争机制。解决这一心理误区需要创造条件,利用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竞争机制的认识,认知能力越强,越能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能够客观、全面、发展地看问题,即用理性的认识观念面对现实,进而实事求是地改变现实。在人才培养的所有模式中,例如在实践、实习的安排中培养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可以由用人单位人事领导通过面试考评学生,通过实习竞争机制让学生感受上岗的竞争性,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面试和分层次实习,经受住竞争后的心理考验,为今后择业打下基础。

三、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中的作用评价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认知上具有的引导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确定就业策略。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就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总是运用在学校的思维方式去认识社会,以致在就业时产生迷茫感、失落感、自卑感或自负感,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的较大差距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作为一种教育的载体,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的窗口,能使大学生走出理论的象牙塔,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纠正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理想化和简单化、片面性和绝对性,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看到自己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利用实践、实习的机会熟悉人才市场,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毕业就业政策,增强对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适应性;通过社区服务、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增加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对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体会,综合分析、判断社会需求,树立合适的职业目标。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提前进入在校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到的实际工作环境,也懂得了社会的复杂,成就事业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必须将个人选择与社会现实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确立择业目标。自我评价、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关键。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首先应该是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社会活动与实践能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与别人的比较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适应面,学会思考,学会辨别,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岗位,如何调整学过的知识,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对自己的性格、价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有合理的定位,按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期望,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时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发展协调和控制自己的能力,适应时代的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确立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思想,明确自身的时代使命,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先就业后择业。通过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就业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艰苦的环境下锻炼和陶冶自己是青年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前提。“环境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自己,”大学毕业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实现以市场为本位的转变,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就业心理认知能力的提高。[3]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R]、2005、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7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影响

党的十六大把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列为我国民族素质的组成部分,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社会实践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实践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一切实践,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综合系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思想就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思想道德,从狭义上讲,就是指道德;从广义上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思想道德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专门名词,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指的是社会义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为人民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思想意识的一个方面的状态,指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是我国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并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思想道德素质既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也包括道德法律方面的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2、社会实践是形成和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着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转变其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意识领域内进行的实践活动形式。社会实践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优化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大学生走出校园,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对优化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有积极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一般过程

思想道德素质是由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这五种要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特征。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道德认识的对象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其目的不是概括规律,获得知识,而是进行善恶判断,形成态度,指导行动。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情绪。道德情感是通过自觉地认知、体验、评价、修养逐步培养起来的稳定的品质,基本内容为是非感、同情感、羞耻感、荣誉感、责任感等。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和坚持精神。道德意志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互相作用的基础上形成,指向更高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是对自己已达到的道德水平不满足,要求超越自我,不断向上努力攀登,以达到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道德的坚定不移的信仰。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人们一旦牢固地确立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已确定的道德信念来选择行为,也能依据自己确定的信念来鉴定自己行为和别人行为的善恶,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界。道德习惯是一贯的、稳定的、自觉的道德行为,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符合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动,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

从道德认识开始到形成道德习惯,是一个完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前提和依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必备的内在条件,道德信念是核心和主导,道德习惯是行为的自然持续。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五个要素是交互起作用的,不存在机械的单一行进顺序,而且,可以从任何一个要素或是多个要素同时入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的优化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和利益主体的分化,使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呈现多样化;与对外开放俱来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目标和生活方式,对现实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以上两个方面,造成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多样化格局,其中既存在着破坏性因素,也蕴含着建设性因素。面对如此色彩斑斓、纷然杂陈的社会现象,不仅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而且个别大学生自身也存在道德失范等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现实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社会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的困境,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把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以主体身份亲历亲为,观察、体验、感知、感悟、发现、探究现实生活,使思想真正活跃起来。在社会实践中,他们才能加深理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更深入地把握道德原则和规范,提高对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力,提高道德认识。社会实践使他们身历其境,促使他们把自己放到真实生活情景中去,随着认识、体验的深入,刺激、感动会逐渐帮助他们克服缺乏道德情感,甚至对一些事物表现冷漠的弱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极端事例,尤其是和自身发生联系时,对人的道德情感具有极其强烈的冲击力,使情感由较微弱到强烈、不稳定到稳定,使道德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就会产生对善的向往,对恶的弃绝,自觉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行动,使道德意志得到锻炼,逐步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如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种种杰出表现,正是他们自觉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精神体现,使他们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具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

1、统一的总体要求和有差别的具体指导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其他形式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甚至自然科学的某些课程,都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次,从人生经历的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是他们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片断”,过去经历的影响,如家庭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期望、家庭成员对他们的影响,又如小学、中学对他们的影响,都曾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外,一定还有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方面,都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就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而言,这些诸多方面,或者成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状态,或者影响进一步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被带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产生综合效应。

所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对全体参与者要有统一的总体要求,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上;另一方面,要分析每一个参与者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的具体状况,因势利导、区别对待,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上。

2、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具体情景下加强引导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与是否加强引导密切相关。首先,从大学生主观愿望的角度看。道德认识的过程、结果同兴趣、愿望直接相关,只有感兴趣的时候或地方,才可能形成道德认识活动。人的兴趣和利益相互关联,只有符合利益的,才能引起兴趣,产生愿望,也才会得到关注和认同。所以,引导大学生认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使他们带着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愿望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去游山玩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从社会客观环境的角度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环境是丰富的、复杂的,反映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反映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各种社会现象,都影响着了解、考察国情和民情。大学生由于阅历较浅,观察、分析问题时,难免表面化、片面性,缺乏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易于把现象看成本质,得出错误的结论。要通过座谈讨论,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事物做出判断,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卅年来的伟大成就,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意义。面对艰苦贫穷,会产生怜悯和同情,会使人消沉、颓废,适时因势利导、联系自身,会产生羞愧和自责,进而产生改变贫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催人奋进。引导并不能代替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但能够深刻地影响他们的道德认识。

所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根据具体情景,充分利用社会实践中的教育资源,适时加强引导,对优化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3]杨丽坤、关于思想道德概念的几点认识[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7,(1):16-18、

[4]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7、

大学社会实践感想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实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08-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断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作用,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富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高等学校适应新形势,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

1 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现实意义

1、1 社会实践活动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必然途径

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实现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三项基本任务。高校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地,无论是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还是科学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都只有通过实践的感悟与运用,才能够被大学生所吸收。脱离实践的单纯的理论灌输,不利于大学生接收和巩固所学知识,更不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接近社会,从而获得大量直观的感性知识和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且提高大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中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拓展综合素质。

1、2 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锻炼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具体的感应对象,深化理性认识。课堂教学系统完整,但相对抽象,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促使大学生将课堂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处世方法与原则,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强化课堂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的实践检验课堂教学的作用。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相脱离或滞后的情况,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真实的反馈信息,从而使课堂教育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以适应实际的需要。

1、3 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在现实中仅仅掌握在学校中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要在接受教育种类上要多样化,在接收教育的途径上也要多样化。社会实践可以借助于各种社会教育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全方面的教育,实现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高校人才教育必须以此为着眼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1、4 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

生活在象牙塔中的青年大学生远离社会,处于“三点一线循环”的环境中,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接受新事物快,辨别和选择能力较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书本和媒体的宣传、介绍,缺乏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对国情、民情的深入了解。面对各种复杂的间接认识,大学生往往难以识别真伪、辨别是非,这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造成障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投身于真正的社会生活之中,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校园内无法解决的各种认识问题,直接感受到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建设者的工作,亲眼目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成就,真正感受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2 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作用

2、1 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社会实践的思想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上的作用,以及大学生在活动中对社会所发挥的思想教育与宣传的作用。社会实践的专业性是指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作用,以及大学生在活动中利用自身专业来对社会做出贡献。思想性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对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具有导向作用;专业性是社会实践的依托,对社会实践的思想性具有保障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也只有将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性和专业性统一起来,社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培养新时期德智体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新人的作用。

2、2 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强化大学生的生存能力

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是让大学生以一个“准社会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因此,许多工作就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就使得对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的哲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独立生活,独立生存,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社会教育力量,大学生不但可以使本身知识技能得到巩固、使知识结构得到完善,而且可以检验自身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中与社会文化不想协调的部分,从而纠正自身的偏差,及时内化社会认同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准则,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加速社会化,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做好准备。此外,由于社会实践不是大学生孤立地进行的,他必须直接与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合作,这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如何分工协作、学习如何恰当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融洽和谐地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可以促使大学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在实践中树立团结、友好、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靠近。

2、3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他们在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主体作用有了明显的发挥,学习生活方式出现了新动向,学习上出现懒散现象,学习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更注重个性张扬和实用,而生活空间也越来越大,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方式更加时尚前卫,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优越感,缺乏了必要的紧迫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获得实效,必须从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把学生作为主体,倡导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和特长,在社会上展现自己,用知识服务于社会,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才华和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并从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也明显感到了个人知识的不足,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2、4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优秀的心理品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优越的条件使他们形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一些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从小到大几乎什么家务活都没有干过,更没有独立从事过社会活动,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恶习。加之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培养和以分数高低选拔人才的方式,导致了不少学生心理成长缓慢,缺乏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面对新环境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稍遇挫折即消极逃避、悲观厌世,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另外,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有71、3%的大学生有过自卑心理,21、73%的大学生经常有自卑感,5、42%的大学生因陷于深深的自卑中不能自拔,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现象。对此,在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这面镜子,大学生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认识主观世界,走出自我的误区,克服心理弱点,增强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磨练意志的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不断完善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学华、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J]、中医教育、2000(3)、

[2] 左晓林、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卷第1期、2005年3月、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工程款支付方案(精选8篇)
  • 下一篇:风险分析和管理(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