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3 栏目:写作范文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1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1 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几点要素

1、1 控制好基础的施工材料。

材料质量控制砂及砂石地基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碎石、砾砂、卵石等材料。所用的材料内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碎石或卵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施工质量控制内容砂石的级配应根据设计的要求或试验确定。人工制作的砂石地基应拌制均匀后再行回填、铺设、捣实。分段施工时,接头处应做成斜坡,每层错开0、5―'m,并应充分捣实。在铺设砂及砂石时,如地基底面深度不一致时,应预先挖成阶梯形式或斜坡形式,再以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

1、2 排除工程上存在的隐患。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对于及时排除工程上的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砌体工程施工中,砂浆强度不足、砂浆饱满度很低、砌筑方法不当等,都将降低砌体的承载能力,给工程结构留下隐患,发现这类质量问题后,应从设计、监理、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周密的分析和必要的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及时排除这些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结构的安全。

1、3 预防质量事故再次发生。

发现、分析和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目的,是查明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此类质量事故的再次发生,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减少工程的损失。例如承重砖柱压坏、悬挑结构倒塌、混凝土裂缝、防水工程渗漏等事故,在许多地区、很多工程中时有发生,因此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工程质量教育,或作适当交流,引起人们的警惕,将有助于杜绝这类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1、4 减少工程质量事故的损失。

在整个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有些质量事故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对出现的这些质量事故,以止确的方法进行处理,将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因此,对质量事故及时地进行分析,可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恶化,及时地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并迅速排除质量隐患,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正确地分析工程质量事故,找准发生事故的原因,可为合理地处理事故提供依据,达到尽量减少事故损失的目的。

1、5 有利于工程交工验收。

工程在竣工验收阶段,是检查、评价质量的关键时刻,要求工程必须达到设计和有关标准。但是,对于那些已出现的工程质量事故,往往是交工验收中争论的焦点,如果事先未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必然影响工程交工验收工作。所以,对施工中所发生的质量问题,若能正确分析其原因和危害,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使有关各方认识一致,可避免在交工验收时,发生不必要的争议,而延误工程的验收和按期使用。

1、6 为制定和修改标准规范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规范、标准和规程,并不是凭空想象、主观制定的,任何一种规范和标准的出台、修改,都是在不断发现质量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措施中产生的。所以说,认真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能为制定和修改标准规范提供可靠的依据。例如通过对砖墙裂缝问题的分析,可为标准规范在制定变形缝的设置和防止墙体开裂方面提供依据。

2 对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2、1 基本调查工程质量事故的基本调查,是指对建筑物现状和已有资料的调查,主要内容有: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经过、事故发展变化的情况、设计图纸资料的复查与验算、施工情况调查与技术资料等。如果建筑物已开始使用,还应调查使用情况与荷载等资料。在基本调查中应重点查清该事故的严重性与迫切性,这是基本调查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严重性是指质量事故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迫切性是若不及时进行处理,是否会导致质量事故恶化而产生严重后果。

2、2 补充调查工程质量事故的补充调查,是对基本调查以外的调查,也是质量事故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勘测地基情况,测定建筑物所用材料的实际强度与有关性能,鉴定结构及构件的受力性能,以及对建筑物的裂缝和变形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测检查等。由于补充调查往往费时间、费资金、费精力,因此只有在进行基本调查之后,还不能正确分析质量事故时,才进行补充调查。

2、3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项工程能够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同时,也要明确施工的目标。在开展工作之前就要组织好人员,确定工程目标计划。确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工作就能准时按质、按量达到予期的效果。

2、4 安全管理,预防为主。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名誉和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2、5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管理建筑工地时,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2、6 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还要在图纸上标识修改的内容,以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但做好以上工作,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及时进行工程隐检、预检,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3 总结

总之,需要特别指出:在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时,应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设计论证河工程监管。注重抓施工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应当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检查与监督。首先应检查是否严格按图施工,有关工种工程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此外还应查清地基实际情况,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林会、 超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及提高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2]聂鑫、 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2

关键词:临建设施质量安全事故原因措施处理方案处理结论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基本概况

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开发区,总建筑面积约10、86万平方米,上部主体采用钢结构,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型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建成后将用于某知名汽车厂商总装生产线专用车间,承担汽车装配、焊接及总成等任务。本工程由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承建,施工现场长1200米,宽700米,占地面积约84万平方米,包括工程本身占地面积12、37万平方米,现场办公、生产及生活设施等临建占地面积0、73万平方米,各区之间分区围墙约3930延米。本工程2011年6月21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13年7月30日完成并交付使用。

事故概况

2011年8月11日13点37分左右,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建设集团第七工程处某大型汽车制造厂总装车间建设工地突起大风,风力约11级,瞬时最大风力达到13级,持续时间约11分钟,致使现场生产及生活附属用房、围墙、临时供电线路等临建设施倒塌、损坏严重,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不同程度受损,三人轻微伤,酿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次事故发生约2小时后,现场立即组织由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检及安检部门、建设、承建、管理、监理等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展开调查。经调查组初步调查,本次事故共造成现场临建房屋倒塌1栋31间约500平方米,材料仓库1栋19间约300平方米,围墙倒塌约396延米,供电线路损坏1200米,损失或损坏材料约3、9吨,损伤或损坏已进场施工机械11台套。万幸的是,事发时处于当地午餐时间,大批人员因返回乌鲁木齐市区用餐尚未进场,除造成3名值班人员轻微伤外,未造成人员更大伤亡。经初步统计,本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约56、65万元,3人轻微伤,工期延误约31天。

四、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分析。

经现场事故调查组初步分析,造成本次事故原因如下:

本次大风超出当地正常气象范围。据当地气象资料记载及统计,一般情况下,乌鲁木齐开发区一带发生11级以上大风的概率相当低,本次大风偶发因素较大,严重超出预期,特别是瞬间风力达到了13级,更是当地数十年来未遇,这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参建单位经验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原因。现场查看设计图纸发现,所损坏的建筑物,设计由承建单位承担,图纸粗糙,签字盖章不全,很多构造节点基本都是按照内地标准设计,完全没有结合当地情况,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内容有:①基础埋深浅。②钢柱断面过小且柱距较大。③节点连接计算有误。④现场建筑物总体布局不当。

承建单位现场管理原因。主要包括:

①事故发生于工程建设早期,人员正在陆续进场,特别是一些主要的管理人员尚未完全到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各项作业制度、工作流程、验收程序等尚未成型,大多数时候作业处于失控状态;加上从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管理上的漏洞相当多;②选择分包单位不当。③工期安排严重不合理。④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没有尽到管理责任。

五、与本次事故相关的资料等(附照片,其他见附件)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立即发出停工令,要求停止现场一切作业;②立即按照规定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③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人员,抢救设备物资材料。④按照规定,立即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调查损失情况,分析原因,查找责任,制定整改措施。

七、处理本次事故的依据

①本次事故的实况资料,包括时间、地点、部位、过程、事故后续发展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工期延误情况等;②有关的合同及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施工总包合同、分包合同、材料采购供应合同、监理合同及其补充约定等;③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图纸、技术文件、档案、施工记录、监理记录、材料证明文件、实验报告、验收记录、事故发生后的观测记录等;④与本次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规程等。

八、事故处理方案

①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事发后所有受损建筑物、构筑物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事故中倒塌部分按照相关标准重建,事故受损部分中约210平方米房屋、190延米围墙不能加固也应推倒重建,受损部分约270平方米房屋、97延米围墙加固后可以投入使用;

②指令承建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并完成受损建筑物、构筑物重建、修补、加固等设计工作,并应充分考虑当地特殊情况;

③指令承建单位废除临建建设的分包合同,由自身施工队伍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建并完成重建、受损建筑物、构筑物的处理工作;

④指令监理单位,认真履行监理责任,严格审查分包单位,严格审查作业文件,严格控制施工工程,严格履行验收手续,确保工程达到标准;

⑤指令建设单位,重新计算并核定建设工期,对不合理要求进行修改,必须确保合理施工工期,不得随意压缩;

⑥指令各参建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各自写出本次事故报告,认真分析自身原因,查找管理漏洞,接受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九、对处理结果的检查鉴定的验收

2012年9月8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下达复工令,各参建单位接到处理报告后,历时约45天左右,完成部署的各项工作,现场恢复正常施工状态,本次质量安全事故处理结束。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承建单位管理体系到位,必要的人员及设备到位,作业措施合理有序。监理单位严格履行职责。经各单位共同按照国家标准验收,整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满足使用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十、本次事故处理结论

经调查组研究后一致认为,本次事故属于严重质量安全事故,事故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作为建设单位,给定的工期过于紧凑不合理,负有一定管理责任;作为监理单位,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监理不到位情况,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审查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负有监理责任;作为承建单位,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重不健全,施工现场管理严重不到位,特别是违规选定分包单位且疏于对分包的正常管理、监督和指导,致使现场失控,酿成事故,是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

调查组认为,本次事故损失较大,属于三级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非常令人痛心,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各参建单位必须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严格履行各自责任,确实保障项目正常、安全、有序进行。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3

1、1编制目的

及时控制、迅速解决*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减少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1、3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科学预警、防控结合、快速反应。

2、适用范围和事故分级

2、1适用于*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发生因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因素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损害、健康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

2、1、1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全省及其他省(市),有进一步扩散趋势,并已造成符合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第2条或第3条情形的;

(2)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或跨国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3)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4)国务院认定的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级行政区域,并已造成符合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第2条情形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3)造成3-9例死亡病例的;

(4)省政府认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辖区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并已造成符合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第2条情形的;

(2)造成伤害人数30-99人,或者出现2例以下死亡病例的;

(3)市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乡镇的;

(2)造成伤害人数2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3、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3、1市质监局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组成。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食品安全监管办主任任主任。

3、1、1市质监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配合*市局应急领导小组处理较大(Ⅲ级)、一般(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及省局督办事件的处置工作。负责受理突发事件报告、日常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协调工作及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3、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科(室)具体职责:

3、2、1监督稽查科(食品办):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实施局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部署;检查督促各地区、各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负责对事故食品生产企业持证情况及生产条件的核查,协助开展事故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工作;负责对事故食品的监督抽查,组织食品检验机构对事故食品质量的原因调查和相关技术鉴定。向*市局、*市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3、2、2综合业务科:负责对事故食品执行标准情况的调查,协助开展事故原因调查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3、2、3稽查大队:组织协调对事故食品生产企业的执法查处等工作,依法立案查处违法行为。

3、2、4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车辆、人员调配及救援物资筹集等后勤保障和事故处置完成后的总结、综合报告等工作。负责对单位内工作人员在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调查。负责与新闻媒体的联络,全面、客观、准确了解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经组长或副组长批准,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采访。

3、2、5其他成员按照领导小组临时分配的任务,做好各项工作。

3、3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从专家咨询委员会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提出建议,协助事故调查,进行技术指导。

4、监测、预警与报告体系

4、1监测体系

落实日常巡查、监督抽查、许可证年度报告审查、加严检验等日常监管制度,及时发现事故苗头,消除事故隐患。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实现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共享。食品安全监管科负责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分析整理、定期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其他科(室)及时向食品办提供有关食品的监督抽查、执法打假、标准变更、检验检测机构认可等相关信息。

4、2预警体系

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高风险食品尤其是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日常监管。依据日常监管获取的信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按照规定的预警等级标准及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及时作出预警。

4、3报告制度

4、3、1层级报告及时限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般应在半小时内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在1小时内向市政府及*市局作出初次报告。对预判断为特别重大和重大的事故,应在1小时内向*市局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此后,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者上级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对判断为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故的,在半小时内向市政府和市局报告。

4、3、2报告内容

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食品品种、数量、批次、流向、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鉴定结论、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等。

任何科(室)和个人对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瞒报、缓报、漏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5、应急处置程序

5、1分级处置

5、1、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的应急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在省局和*市局应急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领导下,开展相关的协助配合工作。

5、1、2较大(Ⅲ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的应急处置,应急领导小组在省局、*市局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在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开展相关的职能工作。

5、2升级与降级

当食品安全事故随时间的发展进一步加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或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者撤销预警。事故的升级与降级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报请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决定。

5、3指挥协调和紧急处理

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应强化指挥协调,全力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根据事态发展变化,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应急救援力量一般按以下分工组建:

(1)现场处理组:由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监督稽查科(食品办)、综合业务科、稽查大队等负责人组成。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随时报告事故处理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及人员分工合作进行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并进行现场检查。

(2)通讯联络组:由办公室、质量科等人员组成。负责保证现场指挥与当地政府和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沟通应急领导小组与外界的联系。

(3)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和监督稽查科有关同志组成。负责保证现场所需各种物资及现场指挥人员和现场处理人员的食宿安排。

(4)医疗救护组:由综合业务科和质量科有关同志组成。配合相关部门负责受伤、中毒等人员的救护工作。

(5)专家咨询组:由监督稽查科负责组织,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分析事故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评价检测数据,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对涉嫌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查处。

(6)预备机动组:由指挥首长临时确定,机动组力量由指挥首长调动和使用。

各组的其他组成单位由应急领导小组根据需要临时指派。

5、4技术鉴定

食品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由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并接受专家咨询组的指导。检测机构受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委托,按有关标准实施检测,为事故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6、后期处置

6、1责任追究与奖惩

6、1、1对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1、2对在处置食品安全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有功人员,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6、2总结报告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总结分析,包括对事故作出鉴定结论,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10日内报送市政府和上级应急指挥机构。

6、3演习演练

监督稽查科(食品办)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组织会同相关科室开展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演习演练。

6、4宣教培训

市质监局将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应对能力。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

7、附则

7、1术语解释

7、1、1食品安全:指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7、1、2食品安全的范围:包括食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卫生安全。本预案涉及到的食品安全主要指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

7、1、3食品安全事故:本预案所指的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中因食品质量、卫生安全因素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损害、健康危害并造成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

7、1、4造成伤害:是指致病因素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使人体罹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导致食源性疾患(即食源性疾病)。

7、2所称的"以上"或"以下"均含本数。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4

关键词:目标管理;流程;控制;建设项目;质量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整个项目中,每个部分都是重要的关口,每个关口互相之间起着相互协调的作用。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围绕着全国大到领导小到贫民百姓最关心的仍是一个项目中的质量。对于质量管理,也是整个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好的质量才会创造出精品工程,好的控制和好的管理团队更是创造出精品工程的关键。

项目质量管理流程:设计质量控制 —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批准开工—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承包商的自检, 申报验收—项目管理综合质量评估—阶段性工程质量初步验收—项目管理组织分部工程验收—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质监站—工程竣工—移交业主使用。

1、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指项目建设过程所形成的的工程符合有关规范,标准,法规的程度和满足业主要求的程度,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内涵包括建设项目本身的质量,使用价值的质量和工作质量、

2、由于建设项目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及自身具备的群体性,固定性,协作性,复杂性和预约性等,决定了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特点:

⑴ 影响质量的因素多,凡与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环节有关的各种因素都将影响工程质量,如人,机械,设备,材料,环境,测量及检测器具等;

⑵ 容易产生质量被动,由于工程多以露天为主,受气候和地质的影响较大,具有产品固定,人员和设备流动的生产特点,因此,更容易产生质量波动;

⑶ 容易产生系统因素变异,如施工方法不当,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故障,材料有误,设计计算错误等都会引起系统因素变异;

⑷ 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各道工序需要交接,或隐蔽部位后道工序将覆盖前道工序的成果,若不及时进行工序的交接检查,往往会由于后道工序的覆盖,将前道工序的不合格误认为合格,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

⑸ 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由于工程项目的固定位置和结构上的建设特点,对于建成的产品,不可能拆卸检查其内部质量;

3、项目的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项目各项工作的质量如何,是建设项目成败的关键、工程项目参与方较多,工程质量与各方的利益有关,如果工程质量不好,不仅给投资者带来损失,造成社会性损失,也会给各参与方带来利益和声誉上的损失,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项目管理中的一项最重要工作就是工程质量控制,这需要项目管理方根据质量控制的原则,依据工程有关合同(包括附属文件)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控制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⑴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质量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其他方面;

⑵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人是决定工程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控制人的行为尤为重要;

⑶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事前控制为主,运用“事前控制、预防为主、动态管理、跟踪监控”,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⑷ 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严格按质量标准(设计要求和国家及地方规范等)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4、设计过程的项目质量管理,在满足业主对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需求的情况下,正确处理业主需求与投资,资源,技术,环境,标准,法规之间的关系,尽量使设计做到适用,经济,美观,安全,节能,节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生态环境保防和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效果、

⑴ 处理好投资,质量,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⑵ 明确设计人员的质量职责;

⑶ 做好设计工作与各方面的衔接: 各专业之间的衔接,设计与采购的衔接,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衔接等;

⑷ 设计文件的会签;

⑸ 设计评审,重点做好方案设计评审,初步设计评审,施工图设计评审工作;

5、工程施工准备过程的项目质量管理

⑴ 对承包商的资质进行核查,使其与本工程项目相一致;使对人员素质和结构,技术水平满足工程项目技术要求;

⑵对承包商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进行审查;

⑶对承包商拟采购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的采购计划和选型进行考察和审查;

⑷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⑸对承包商施工机械设备的监控;

⑹对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查,检查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是否按本工程项目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整合和调整,对本工程质量是否能起到控制作用;

6、工程施工过程的项目质量管理

⑴对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承包商是否真正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体系的运行能否发挥良好的作用,有何不足和问题,如果达不到质量目标要求,要求承包商对该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和调整;

⑵督促监理单位严格履行监理工程师的现场质量监理职责,检查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质量;

⑶对关键质量点跟踪监控,监督检查承包商的施工人员,施工机械,,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质量的要求、对于重要工序,部位,质量控制点,要有必要的现场照片,要求现场管理专业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实行过程旁站监督和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⑷处理设计变更,由于前期勘察或设计的原因,或由于外界自然条件的变化,探明的地下障碍物,管线,文物,地质条件不符,或施工工艺方面的限制,或业主要求的变更等,均会涉及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又要引起工程变更,涉及工程质量变化,因此,做好设计变更的控制,也是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

⑸及时做好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

⑹下达暂停施工和复工指令,确保工程质量,当施工现场发生严重质量异常情况,又未采取有效措施;隐蔽作业未经检验而擅自封闭,未经同意擅自修改设计和图纸,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构配件等,发现上述情况之一者,项目管理主管应下达局部或全面暂停施工指令,纠正之后才可以下达复工指令;

⑺计量工作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计量工作包括计量仪器,检测设备,称重衡具等,动态监控上述器具的有效性,准确性,良好性,检查承包商计量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操作方法是否得当,对计量作业结果进行评价和确认;

⑻代表业主接受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以及现场工程质量检查验收;

7、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和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5

一、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灾害。统一指挥,分工负责。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上下联动,协调配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市建设行业发生的规模大、影响广、社会危害性强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

(一)建设工程及其附属设施新建、扩建和拆除活动中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者可能造成的重大险情。

(二)城市水源、供水系统等设施中发生大面积污染或泄漏,对居民产生重大危害的。

(三)出现重大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洪水排泄、建构筑物、市政基础设施破坏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其他法律、法规明确和上级政府指示应当由建设局负责指挥、协调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组织机构

成立建设行业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建设局局长

副组长:建设局主管安全副局长

成员:建设局总工办、人秘科、计财科、建工科、燃气办、城管科、市规划处、市工程质量监督站、市监理公司、市建筑设计院、市拆迁管理办公室、市自来水公司、市矿区公用事业管理办公室、市政维管处、市园林处、市城区建筑公司、市房屋建筑公司、市建筑公司、白林局建筑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部署本行业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相关的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主管安全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预测、预警

建设行业突发事件大体可以分为6大类,包括: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件

施工现场土方坍塌、建筑物倒塌、触电、塔吊拆装伤人、建构筑物拆除、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

2、供水事件

供水事故多发于供水管线漏水、断裂等突况,以及人为破坏(投毒)和其他生产事故,火灾事故等。

3、供热事件

供热事故多发于供热管网断裂、漏水、设施损坏以及生产事故等。

4、燃气事件

燃气事故多发于燃气泄露及爆炸情况。

5、市政设施管理及维护事件:

市政设施管理及维护事故多发于市政设施损坏、丢失等情况。

6、城区防汛排涝和其他市政公用行业突发事件

主要指城区防汛、排涝、园林、绿化、路灯管理等方面的突发事故。

五、应急响应

发生本预案适用范围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启动本预案,领导小组立即召集全体成员会议,通报突发事件和特重大安全事故情况,部署有关工作,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并通知本市有关部门,按照分工负责、紧密协作的原则,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启动相关预案。

成立建筑行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对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应急处置,及时派出专业人员给予事故发生地以业务和技术指导,以便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项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六、事件处置分工和措施

(一)事件处置分工。根据事件发生情况,设立以下几个分组,各分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救护工作,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现场处置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件处理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向外界传递信息。

负责部门:建设局人秘科。

2、专业抢救组:负责组织对事故进行现场救援,如吊车、灭火、打捞、工程拆除、关闭泄漏源等,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

负责部门:建设局建工科、燃气办、城管科。

3、警戒秩序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劝说围观群众离开现场。

负责部门:建设局城管科、市政维管处。

4、后勤保障组:负责指挥人员的现场食宿安排,保证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规划和建设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员避难场所。

负责部门:建设局规划管理处。

5、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后事,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社会稳定。

负责部门:工程质量监督站、拆迁管理办公室。

(二)应急措施。针对行业管理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1、房屋建设工程

(1)疏散建筑物内及周围人员,营救遇险人员。

(2)组织检修、施工及物业管理力量,进行工程抢险、排险、协助救火,排除污染。

(3)组织设计、质监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安全性鉴定,并提出修复,加固或拆除等处理意见。

2、市燃气供应

城市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事故单位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部门主管、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本专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

(1)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立即通知和组织周围人员紧急疏散。

(4)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消防部门。

3、供水系统

(1)停止供水、控制污染扩散。

(2)迅速通知各用户停止用水。

(3)迅速检测水源地或供水设施的污染情况并通报有关部门(卫生防疫、医院)。

(4)配合有关部门清除污染。

(5)更换设施或采取其他方式保证居民生产、生活用水。

4、市政基础设施

(1)紧急抢险、抢修、排除污染等。

(2)采取措施保障居民基本需求。

(三)应急保证

1、应急处置人力保证

建设行业灾害事故救援队伍由210人组成,具体是:

*市建筑施工企业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50人

*市自来水公司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50人

*市热电厂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五岳热力热力总公司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液化气总公司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市政维管处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20人

*市园林绿化管理处灾害事故抢险突击队10人

2、应急处置财力保证

由建设局计财科筹集抢险所需资金储备。

3、应急处置物质保证

抢险设备、车辆、物质启动*市市政公用事件(事故)应急预案中的物质储备。

(四)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凡属特大(重大)事故调查的调查处理,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隐瞒,调查组在调查工作结束后,尽快写出详细的事故处理报告,向上级机关报告调查情况。

七、附则

本预案适用于Ⅲ级(较大)Ⅳ级(一般)紧急事件程序与处置,因人事变动,领导组织机构组成人员作相应调整。

附件:1、*市建筑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专家组人员

名单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6

1、1目的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慌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贯彻《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适应本区特点和未来建设、发展的需求,提高建筑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建筑工程事故能力。

1、2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建设部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6、《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

8、《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9、《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

10、《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4总体情况

近年来,各经济园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尤其是在对未来功能定位上将发展成为国际水平的新兴港口城市,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区,这势必加速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但目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问题:一是高资质企业,低素质管理水平;二是各建筑公司之间业务竞争激烈,盲目压价,造成安全设施投入得不到保障;三是施工现场多为露天、野外、高处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四是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以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为主,且建筑劳务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操作技能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五是建筑生产工艺、技术、流程、方法多样性,规律性差,引起作业现场各种变化频繁。以上问题是造成建筑施工事故的主要原因。三年来,本区受监工程共发生13起伤亡事故,其中高处坠落8起,占事故总数61、5%,触电事故3起,占事故总数23、1%,物体打击2起,占事故总数15、4%。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有管辖权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发生四级及以上事故,以及发生或可能发生其他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体系

在区建设和交通委党工委的领导下,区建筑工程管理所为责任主体。

2、1、1领导机构

对应区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成立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区建筑工程管理所建立建筑工程突发事故管理小组,所长为组长,副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

2、1、2管理小组的具体职责为:

(1)向上级条、线、块,速报事故情况。

(2)落实上级条、线、块领导对事故处理的指示。

(3)现场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故。

(4)协调有关方面参加救援。

(5)迅速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并将调查情况上报各条、线、块。

(6)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2、1、3办公室具体职责为:

(1)负责落实现场指挥办公场所。

(2)通知事故单位、技术专家组、救援单位、应急联动中心、当地镇政府、有关局行参加现场首次例会。

(3)负责事故的调查、汇报材料。

(4)负责救援车辆的调度和救援机械设备的落实。

(5)负责事故处理的后续工作。

2、1、4救援队伍的组成及任务

临时抢险。由区建管所协调,并由事故单位及事故当地镇(园区、开发区)政府落实抢险设备及人员。

专业抢险。由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协调,必要时报请区应急办,协调区联动部门参加,调用设备物资等。

救援人员做到专业对口,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其它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以便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抢险时的现场秩序由当地镇政府、派出所负责维持。

2、2联动机制

区建筑工程事故主要应急联动责任单位有:区应急办、区建设和交通委、区应急联动中心、公安分局、各镇(园区、开发区)政府、区安监局、区卫生局(急救中心)、区消防支队、区民防办等单位。

3预测、预警

3、1事故信息报告

建筑工程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立即将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伤亡、险情等有关情况,报区建设交通委值班室、区安监局、当地镇(园区、开发区)政府、区应急联动中心、工程受监监督站和其他主管部门。

事故发生单位还须按《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以最快方式(四级及其以下事故在24小时内,三级及其以上重大事故1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报告工程受监监督站和其他主管部门。

3、2事故的预防

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事先预防和日常管理。

(1)严格执行预防各类重大事故发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区建管所加强对建筑市场、现场监管,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依法处理。

(2)建立和健全质量、安全行政保证体制,对由于不符合基建程序特别是未纳入监督程序擅自开工而造成重大事故的工地所在地镇(园区、开发区)政府行政负责人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3)针对建设工程事故的特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尤其要加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事故类别的监控,减少一般事故,杜绝重大事故。

(4)加强对建设工程现场施工人员上岗安全教育情况的抽查,提高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质量,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5)各施工企业针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情况,制定相应的专业施工方案和应急方案,落实救援物资、救援队伍,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演习,锻炼队伍,提高处置水平。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及等级

4、1、1当建筑工程事故继续发展,并有可能发生三级及以上事故,应启动本预案。

4、1、2当建筑工程事故对城市正常运行造成或有可能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或有可能造成重大危险时,应启动本预案。

4、1、3虽然只可能发生四级及以下建筑工程事故,但是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委员会处置有困难的,必要时,可启动本应急预案。

注:同一等级中,三项指标中只要满足一项即为该等级事故。

4、1、4启动预案的决定。

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及相关人员接到发生或可能发生四级建筑工程一般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了解情况,同时赶赴事故现场。若事故或危害不具有扩展性,也无须抢救人员、财产的,可不必启动本预案,直接进入事故的调查、善后处理程序。反之,则应立即由区建设交通委决定启动本预案。

4、1、5扩大响应。区建设和交通委接到发生或可能发生三级以上事故报告或当事态超出实际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应立即向区应急办汇报并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响应机制。

4、1、6组织应急处置力量。

根据事故特点和需要,通知或通过市应急联动中心通知应急处置相关联动单位、救援队伍及相关技术专家赶赴现场。

各协同配合单位、部门接到事故、求援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派出本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现场技术专家组,为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操作方案,并按照职责分配,保证必要的抢险物资、设备、人员,配合落实好抢险工作。

4、2常见事故分类及应对

4、2、1常见事故分类及特征

4、2、2常见事故现场应急措施

4、2、3防御台风一般措施

台风前准备工作:台风季节之前提醒行业做好准备,掌握气象动态,及时要求各建筑工地对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橙色警报的,建管所相关工作人员到岗,起用部分应急抢险队伍。红色警报的,委分管领导到岗,成立应急指挥部,停工和疏散人员指令,起用全部应急抢险队伍,启动市、区两级应急处理网络,接受市级防御台风工作的指导。

台风过程中应对工作:了解掌握台风袭击情况;跟踪台风动向,及时告知行业。

台风善后工作:指导督促复工前安全生产工作;补偿应急抢险队伍;总结防御情况,表彰先进单位与个人。

4、3通讯

4、4指挥和协调

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由区建设交通委牵头成立区建筑工程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及其办公室。

4、5应急处置

现场指挥部成立后,应立即根据事故和现场特点,召集有关技术专家,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方案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资源的配备、事故发展趋势的预测、抢险力量的部署、人员的防护、抢险程序、监测、现场恢复条件等建议,在存在多套方案的情况下,由现场指挥部选定最佳方案,并保证方案的实施和落实。

4、6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由公安消防队、专业抢险队、有关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的工程抢险队等组织,根据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按照相应的抢险方案,尽快营救被困和受伤人员,同时各参与救援人员配备相应的安全装备,明确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救援程序。

区卫生局、区医疗救治中心应对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实施人道主义的救援,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置、急救和救护,必要时设置现场医疗急救站,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4、7群众的安全防护

公安分局根据需要,维护事故现场秩序,有序地疏散事故区域人员和围观群众,防止意外伤害,对需要取得证据的事故现场进行保护等。

公安分局负责对危害区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并确保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

4、8事故现场的监测和评估

由相关监测部门负责,如:环保监测站、工程监测机构、大型机械检测中心等,对事故发生的危害区域及危害性质利用其特有的仪器、设备进行监测,为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现场技术专家组的应急处置行动和抢险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4、9应急结束

4、9、1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专家组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影响得到消除的,由事故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宣布预案终止应急处置。

4、9、2应急处置配合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可安排监测单位连续进行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状态。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理

5、1、1善后工作。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必须做好善后工作,善后工作由事故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镇(园区、开发区)政府、区劳动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配合,区安监局、区建交委负责监督。三级(含三级)以上重大事故,要接受区政府指挥和市建设和交通委的指导。

5、1、2落实抢险费用。安排副总指挥组织测算抢险的直接费用,报送事故调查组,计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由后者责成事故责任单位支付。

5、2社会救助

5、2、1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和物资。

5、2、2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应急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5、3保险

建筑工程事故突发后,有关保险公司应及时定损理赔。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及时足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费用。因定损理赔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

5、4调查和总结

5、4、1事故调查应按照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实施。四级事故的调查由区建交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组成员由区建交委、区建管所、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事故发生单位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地镇政府、区安监局、区公安局等有关部门组成。必要时,调查组可聘请有关专家协助开展技术鉴定、事故原因分析和财产损失评估工作。三级以上(含三级)重大事故调查由市建设和交通委、区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

5、4、2事故调查小组应在事故处置结束,进入恢复阶段的同时,进驻事故现场,及时收集和保存有关现场的实物物证和事故的事实材料,做好有关事故人证材料如笔录等的收集。

事故调查小组还应对有关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理日志等事实凭证进行审验,核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必要时再作深入调查和论证。

6保障措施

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建筑工程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6、1职责分工

6、2信息保障

1、区建管所协助区建设和交通委应急办负责事故信息管理。

2、区建设和交通委值班室接报四级事故后,立即报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区政府值班室,并通知区建管所和委有关部门;区建设和交通委值班室接报三级以上(含三级)重大事故后即报区应急中心及相关领导、部门的同时报市建交委值班室。

3、区建设和交通委值班室从区应急办获悉事故信息的,应即报区建设和交通委领导,同时通知区建管所。

4、区建管所接报的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一般事故应及时报区建设和交通委、市安质监总站,较大事故还应同时报区应急办、市建设和交通委。

5、加强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口头报告做到接报后半小时之内上报,书面报告做到接报后两小时内上报。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共宣传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会议、讲座等)、多种媒体(文件、报刊等),加强对公众的应急知识教育,提高其社会应急意识,如应急救援政策、基本防护知识、自救与互救等基本常识。

7、2培训

应急指挥各级领导,日常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应适时参加相应知识培训

7、3演习

区建设和交通委应定期组织较大规模建筑工程,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作战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演练不断总结、评价,提高演练工作质量。

8监督检查与奖惩

突发建筑工程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检查相应职能部门落实应急人员、设施、装备等资源的准备情况,并制定相应奖惩方案。区建设和交通委监察科负责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9附则

9、1预案管理

9、1、1本预案由区建设和交通委负责编制,经区应急办审查通过后,报区应急委备案。

9、1、2预案的修订

区建设和交通委应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如针对预案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有重大修改的,平时演练活动和应急处置行动发现预案有重大缺陷的,以及其他可能导致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预案的应急救援体系采取合理应对措施的,应及时予以修订、完善。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7

关键词:工程事故 问题 预防与处理

Abstract: now,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building quality problem gradually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ll over the country'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ject grows day by day, safety accidents is remarkabl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work is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priority、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asily appeared accident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engineering accident prevention pretreat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发工程事故的原因

引发工程事故的原因按产生的原因和事故责任类型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由于工程实施指导或领导失误而造成的责任质量事故、只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时操作者不按规程和标准实时操作而造成的事故、施工在技术上的失误而造成的事故、管理原因引发的事故是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引发的质量事故、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事故、由于经济因素以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正之风引起建设中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的事故,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等。有的工人由于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的时候不按照规定一味的蛮干等都会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工程事故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证调查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有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没有认真的进行调查研究,只凭自己个人经验去下论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要找出引发工程事故的原因,首先必须要考察施工地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的情况。在出现事故的工程中发现有擅自修改图纸的现象,或者不按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造成工程事故的发生。这样不负责任的工作不仅对他人不负责对施工人员自己也是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行为。对施工地点地质情况的考察是前期工作中的重点,由于各地地质情况的不尽相同,钻孔艰巨、深度都是大相径庭的。很多工程事故的诱发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前期功过没有做好,施工期间工人不认真看图纸,盲目按照自身意愿去施工,或者擅自修改等。

2、工程事故问题的预防

2、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根据分析结果,影响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施工人员本身。任何一个工程最终都是依靠每一个工作人员去完成的,所以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就间接的决定了项目本身的质量。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就是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其职业道德的加强。安全监督人员对于一个项目工程来说,是成功之本。作为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者首先必须具备相关部门颁发的相关从业资格证书,保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对施工安全监督人员的政治思想、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国家颁发的各项要求、方针、政策不仅要熟悉更要弄清造成安全事故的后果。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坚持严格执法,依法监督管理。定期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避免有部分浑水摸鱼的情况发生,在施工的源头进行彻底的大清扫。对工程的安全监察要分为定时、不定时两种。有部分工程存在欺上瞒下的现象。有上级部门监察的时候工程是一番摸样,等到有关部门的监察撤出之后安全隐患就渐渐开始显现出来。项目工程建设安全监督人员在检查之后,要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尽快做出整顿改革的须知,并在现场一直监督施工单位的工作。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的同时也是对国家对人民负责。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一些本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对那些不按照规章制度施工的工作人员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制定一个有效激励体制,赏罚分明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及施工质量的提升。

2、2建设工程实行联合验收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工程最后验收的部门只是传统单一的,这样就为那些渎职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在以后的工程验收中,实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联合检查验收,就能有效的排查各个安全监督管理的死角。真正意义上的去改变传统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只有质量安全监督站检查验收的做法,而是实行由检察、监察、审计、计划、财政、城建等部门联合检查验收的方法。这就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廉政责任等各项指标,如有一项不合格,都不能按合格工程进行验收。在检查中若发现违法、违纪、违规等问题,必须进行严肃认真地处理,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责任。

2、3工程事故问题的处理

在发生工程事故之后,作为向施工的安全监督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进行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准确的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原因等。经过事故调查,对造成事故的诱因根据调查结果中的数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事故的原因分析,必须是建立在工程安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不能为了所谓的人情世故去糊弄了事。不明工程事故的客观情况,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去主观的分析推断是不可取的做法。有部分工程事故原因比较复杂,涉及的工作人员也比较多,尤其是设计到一些管理层的时候,存在部分调查工作人员存在欺瞒的情况。在对事故进行分析调查的时候,必须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找到造成事故的真正原因,才能去避免其他事故的再次发生。工程事故的处理必须建立在对书谷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之后的基础上,而不是某些调查工作人员的凭空捏造或是有意包庇。在对事故的产生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的去处理,避免造成其他的工程事故。要对工程事故做进一步调查分析,才能下结论,不能因为急于求成而盲目的去处理问题,避免造成更多的问题而产生一些列不良的后果。

工程事故处理要本着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基本要求去进行。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事故处理后,还必须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勿需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

也不是所有的工程事故都是需要作处理的质量问题。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是可以酌情而定的。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发生了错位,去重新建造的话在建筑工程的角度来看是比较困难的,或将对工程本身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论证,只要是在不影响工艺和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是可以不作处理的。

对工程事故安全的处理,要做到安全可靠,不留下任何的安全隐患,才是对工程项目的负责。真正意义上的消除产生事故的原因,而不是为了盲目的追赶工程进度而只是治标不治本,或是隐藏工程问题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工作人员对事故问题进行分析后,能够及时的处理,在最佳维修时间对工程的事故问题进行处理,不能一拖再拖,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工程事故问题处理完毕的时候还要认真地进行一定的复查,在以后的工作尽量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工程本身的意义,忽略了工程的安全问题。根据施工有关的资料去分析产生工程事故的问题,这是对工程事故分析的起始。分析事故的性质及原因,对事故进行评估,这些作为工程事故问题处理的前期工作都是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根据质量问题的性质处理的方案主要是加固补强,以补休为主,若是有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的时候才需要考虑重新建设工程。

结束语: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是工程建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本身就是造福于各地人民的工程,更要严格要求各个流程的工作。不盲目的追求施工进度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工程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罗福午、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 [J]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篇8

关键词:施工质量项目管理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1、复杂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复杂,从而增加了对质量问题的性质、危害的分析、判断和处理的复杂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与持力层不符;也可能是未处理好不均匀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图纸,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或是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见,即使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截然不同。所以,在处理质量问题时,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其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2、严重性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轻者影响施工顺利进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费用;重者,给工程留下隐患,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严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1983一1984年平均每四天半就发生一次房屋倒塌事故。某地有一栋六层的住宅楼,在主体施工过程中,现浇圈梁,轴线偏移了9、5cm,圈梁上面的楼板搭接长度不足3cm,造成6层楼板一直砸到底,当场砸死了11人。这血的教训,值得深思,对工程质量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务必及时妥善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变性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将随着环境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或随着荷载的大小和持荷时间而变化;建筑物的倾斜,将随着附加弯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变化;混合结构墙体的裂缝也会随着温度应力和地基的沉降量而变化;甚至有的细微裂缝,也可以发展成构件断裂或结构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处理工程质量问题时,一定要特别重视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应及时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进一步恶化。

4、多发性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问题,就象"常见病"、"多发病"一样经常发生,而成为质量通病,如屋面、卫生间漏水;抹灰层开裂、脱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预制构件裂缝等。另有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往往一再重复发生,如雨蓬的倾覆,悬挑梁、板的断裂,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发性事故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

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违背建设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作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现象,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发生。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3、末加固处理好地基

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士、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溶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拖、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4、设计计算问题

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5、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诸如:钢筋物理力学性能不符合标准,水泥受潮、过期、结块、安定性不良,砂石级配不合理、有害物含量过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准,外加剂性能、掺量不符合要求时,均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密实性、抗渗性,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足、裂缝、渗漏、蜂窝、露筋等质量问题;预制构件断面尺寸不准,支承锚固长度不足,未可靠建立预应力值,钢筋漏放、错位,板面开裂等,必然会出现断裂、垮塌。

6、施工和管理问题

许多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

(1)不熟悉图纸,盲目施工,图纸未经会审,仓促施工;未经监理、设计部门同意,擅自修改设计。

(2)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

(3)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如现浇混凝土结构不按规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设施工缝;不按规定的强度拆除模板;砌体不按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结条,在小于lm宽的窗间墙上留设脚手眼等。

(4)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不按插点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层层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捣不实;整体性差;又如,砖砌体包心砌筑,上下通缝,灰浆不均匀饱满,游丁走缝,不横平竖直等都是导致砖墙、砖柱破坏、倒塌的主要原因。

(5)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蛮干。如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梁倒放安装;将悬臂梁的受拉钢筋放在受压区;结构构件吊点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结构使用受力和吊装受力的状态;施工中在楼面超载堆放构件和材料等,均将给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

(6)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7、自然条件影响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施工中应特别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8、建筑结构使用问题建筑物使用不当,亦易造成质量间题。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三、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及程序

(一)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目的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主要目的是:(1)正确分析和妥善处理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创造正常的施工条件;(2)保证建巯物、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的损失;(3)总结经验教训,预防事故重复发生;(4)了解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为正确选择结构计算简图、构造设计,修订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二)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施工项目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的程序,一般可按图4-1所示进行。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调查处理。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要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影响和原因等,通过调查为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提供依据,一定要力求全面、准确、客观。调查结果,要整理撰写成事故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重点介绍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2、事故情况,事故发生时间、性质、现状及发展变化的情况;3、是否需要采取临时应急防护措施;4、事故调查中的数据、资料;5、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6、事故涉及人员与主要责任者的情况等。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避免情况不明就主观分析推断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此事故,其原因错综复杂,往往涉及到勘察、设计、施工、材质、使用管理等几方面,只有对调查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后,才能去伪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处理要建工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此事故时认识不清时,只要事故不致产生严重的恶化,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做进一步调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事故多次处理的不良后果。事故处理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在事故处理中,还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对每一个质量事故,无论是否需要处理都要经过分析,作出明确的结论。

(三)质量问题不作处理的论证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并非都要处理,即使有些质量缺陷,虽已超出了国家标准及规范要求,但也可以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论证,作出勿需处理的结论。总之,对质量问题的处理,也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掩饰,也不能扩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延误工期。勿需作处理的质量问题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发生了错位,若要纠正,困难较大,或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论证,只要不影响工艺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处理。(2)检验中的质量问题,经论证后可不作处理。例如,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而实际混凝土强度,经测试论证已达到要求,就可不作处理。(3)某些轻微的质量缺陷,通过后续工序可以弥补的,可不处理。例如,混凝土墙板出现了轻微的蜂窝、麻面,而该缺陷可通过后续工序抹灰、喷涂、刷白筹进行弥补,则勿需对墙板的缺陷进行处理。(4)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经复核验算,仍能满足设计要求者,可不作处理。例如,结构断面被削弱后,仍能满足设计的承载能力,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在挖设计的潜力,因此需要特别慎重。(四)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质量问题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隐患,需要通过检查验收来作出结论,事故处理质量检查验收,心需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必要时,还要通过实测、实量,荷载试验,取样试压,仪表检测等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这样,才可能对事故作出明确的处理结论。事故处理结论的内容有以下几种:(1)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2)隐患已经消除,结构安全可靠;(3)经修补处理后,完全满足使用要求;(4)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附有限制条件,如限制使用荷载,限制使用条件等;(5)对耐久性影响的结论;(6)对建筑外观影响的结论;

(7)对事故责任的结论等。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采购预算分析(精选8篇)
  • 下一篇:欠款协议书(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