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网络安全内涵(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4 栏目:写作范文

网络安全内涵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内涵;发展展望

前言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过后,计算机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就计算机网络来说,其自身就是个庞大复杂的结合体,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为此,相关的措施被先后提出,网络管理就是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被提出来的,其在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网络的安全性,高效性,还是使整个网络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计算机网路管理技术都占据着一定角色。事实上,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充分挖掘并对其技术进行革新。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从各方面来说,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内涵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先对本文的主体―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进行内涵和内

容上的介绍和分析。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相应通信线路以及通信设备之间的互联效果,并与相关的网络软件相结合,是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计算机有机的连接起来,从而构建起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共享模式。此外,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还在实现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传递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为用户提供有力的资源访问上有着十分关键的意义。

就目前来说,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中,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由简单变为复杂,由单机变为多机,其与技术创新以及设备更新的开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然,就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来说,其依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表现为不同的技术类型。一般来说,其包括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以及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网络管理的分布性、可靠性以及易开放性上发挥着十分关键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事实上主要体现于计算机网络管理软件之上,而就其管理软件来说,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特点。首先,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用户都急切地需要在同一时间对设备进行管理,因此其就常常需要使用开放式的方法加以实现。另外,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日趋综合性,其逐步走向一种集成化和统一操作化的模式,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几个方面,只要通过一个界面,就可以实现有效管理。最后,如今的网络管理技术日趋智能化,因为网络自身庞大的特性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参与,这在一定经济成本的条件下显得很不适用,因此智能化是必然的选择。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网络管理当中所涉及到的安全保障,在网络管理的整个系统发展过程中,是需要严格关注的,网络安全技术被使用的过程中,网络管理以技术保障的形式存在。可是,在发展网络管理的阶段,还会产生诸多的问题。

其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属于较为大型的网络,相关的安全性能一定要具备,对存在的问题合理分析的过程中,还要对不同设备之间维持统一的特性。

其二,网络管理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较为繁琐,不论是系统管理、操作设备还是应用,由于众多的数量、复杂的构成以及所存在的差异性,都不断地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

其三,不同的网络管理员在分配工作方面都不相同,因此所拥有的系统管理权限也不同,造成诸多的问题不可以结合在一起,让业务的整体性不能够统筹性的兼顾,局限性较大程度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

1、基于Web的网管

随着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的出现,集成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用户只需点击URL链接,就可以从一个系统转到另一个系统,而无需考虑他们运行在何种平台上。基于Web的网络管理的实现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方式,即在一个内部工作站上运行Web服务器()。在这种方式下,网络管理软件作为操作系统上的一个应用,它介于浏览器和网络设备之间。在管理过程中,网络管理软件负责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传送到浏览器(Web服务器),并将传统管理协议(如SNMP) 转换成Web协议(如HTTP)。第二种实现方式是嵌入式,它将Web功能嵌入到网络设备中,管理员可通过浏览器直接访问并管理该设备。在这种方式下,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设备集成在一起。

2、从设备管理转向业务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从网络设备的管理向网络业务的管理过渡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但在将来一开网管思想把网络服务、业务作为网管对象,通过实时监测和网络业务相关的设备、应用, 通过模拟客户实时测量网络业务的服务质量,通过收集网络业务的业务数据,实现全方位、多视角监测网络业务运行情况的目的,从而实现网络业务的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配置管理。

3、分布式技术

分布式技术作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其特点在于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对应,它没有中心,因而不会因为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四、结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内涵、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外,我们还对其的未来发展作了简要的展望。总之,我们从中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维护和促进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其有着十分重要的深刻内涵,而且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面临着如今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必将面临着新的生机和发展前景,其在确保信息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将会变得更为实用和更为高效。

网络安全内涵篇2

网络安全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网络安全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多交叉,是高技术专业,需要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当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储备不足,亟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决定在“工学”门类下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此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希望将分散在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软件工程学等学科的相关网络安全科目进行统筹,集中资源和力量来培养网络安全人才。

笔者近年供职于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深入参与了国家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和标准编制等工作,目睹了国际和国内网络安全政策、产业和技术的重要变革,对产业政策、产业现状和需求,以及网络安全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结合近年工作经验与高教研究,以打造网络安全体系性人才为目标,对网络安全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一、网络安全专业的教学特点

网络安全专业涉及范围广,涵盖了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生物、法律、教育和国际贸易等多学科内容,属知识密集型专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广泛性和实践性,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网络安全专业的特点更加突出。

1、内容涉及范围广。网络安全专业涉及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本质安全,以及应对网络威胁、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动态过程安全,在安全访问领域涉及密码学和生物学等,在网络安治理方面涉及法律学,在网络安全服务方面涉及教育学和管理学等,WTO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例外”等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学。

2、知识和技术迭代速度快。网络安全由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安全演变而来。狭义的信息安全重点关注内容安全,即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层出不穷,异构信息系统和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带来了新挑战。除具备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外,了解和掌握更多新技术知识是网络安全专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3、对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网络安全对实践操作能力有很高要求,构建具有本质安全的自主可控软硬件系统需要丰富开发经验和集成适配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威胁,需要提前具备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能力;面对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国际贸易保护下的信息安全产业和政策竞争策略等。

二、教学内容设置

对于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和非网络安全专业学生,在设置网络安全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应予以区分,以使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将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适应未来职位对其知识储备的差异化需求。

(一)网络安全专业学生

网络安全涵盖本质安全和动态过程安全两大部分。对于网络安全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应鼓励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观念,并依据个人爱好,深耕具体技术方向,使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具备顶层大局观和技术优势。

1、本质安全方向。近年来,“棱镜门”等事件充分说明美国政府可利用其全球大型IT或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甚至对产品植入后门,来窃听、窃取各国数据和信息,这促使我国政府和产业界高度重视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涉及包括CPU、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网络设备等软硬件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目前我国党政军和“8+2”对以上技术产品渴求度很大,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此在课程内容应增强核心硬件和基础软件知识的普及力度,使学生在本质安全基础理论、产品设计和集成适配等方面有所突破。

2、过程安全方向。学习了本质安全相关知识后,就可了解如何构建一个相对完整、安全的信息系统,但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系统构建运维服务体系,从加强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过程安全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容灾备份、追踪溯源、安全访问等技术,在过程安全教学内容中,可以以聚合式的思维来教授相关知识,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运维服务体系思维。 (二)非网络安全专业学生

1、专业与网络安全有交互的学生。本部分以涉及网络安全的国际贸易和法律专业为例,阐述如何面向专业与网络安全有交互的学生进行教学。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引导学生加强国际IT贸易问题研究,特别是WTO第二十一条“国家安全例外”,即从国家安全考量出发,深入研究世界主要国家限制其他国家企业在其本土投资的案例,以及外国企业如何规避WTO限制,在我国广泛开展IT投资,总结国际贸易争端经验,为未来围绕“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贸易纠纷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法律专业学生,鼓励学生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法理研究,深入学习互联网治理和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培养网络安全法人才,为党政军和相关产业提供网络安全法律力量支撑,提升国家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其他专业学生。对于其他专业学生,设置网络安全知识普及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体验等手段,培养学生安全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防范和处理基本方法,巩固意识形态,促使学生做到文明上网、安全使用、加强防护,构建和谐清朗网络空间。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理念因学校和教师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总的来看,现代教学方法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互动教学和构建体系化知识三项原则[1],重视创新性和突破性,符合新时代和新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本节结合网络安全专业的特点,总结了三个面向该专业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教法和学法结合

网络安全专业涉及范围广且实践性很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创新,将教法和学法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学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提高实践能力。

PPT教授法。教师精炼教材重点,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将要点和案例以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并结合课堂上的口头表述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比如利用信息系统模拟工控系统运行环境,利用DDOS进行持续攻击,使学生从各生产节点和控制系统观察受攻击时的状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随着教师思路来学习。

互动提问法。在课堂上利用互动提问法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提高注意力和快速学习到重要知识点,避免无精打采或溜号走神等现象发生。同时,提问法给学生提供了讨论、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也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讲到构建本质安全信息系统时,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构建该系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要素,请学生总结自己认为的具有本质安全信息系统的构造,以此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分组发表法。将学生分组并布置特定研究方向,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获取知识、查找案例,并编制集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素材为一体的PPT,在课堂上进行发表,通过教授的点评和同学的提问促使学生深入了解该方向内容,做到专;通过聆听其他组的同学做发表,可以了解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并可通过课堂提问和课下交流来深入了解其他网络安全技术知识,做到广。例如学习网络安全政策时,可组建学生小组,基于学生网络安全基础技术和知识,深入研究包括FedRAMP、美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总统令或国防部云计算安全指南等网络安全政策,并在课堂上做发表,与师生共同分享和研讨美国的网络安全治理经验。

(二)传统授课和网络授课结合

目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是我国教育的主要方式,作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授课模式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将知识教授给学生,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未来对知识的提取。而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互联网的优势,该模式相较传统教授模式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特别是对于教师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域,可以依托互联网基础设施,通过网络授课的模式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地方课堂,使学生享受到公平的先进的网络安全教育资源。

(三)注重实训体系建设

依托网络安全企业或其他专业机构建设网络安全实训基地,与高校等人才培养单位联合,对网络安全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实训基地对于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实训基地可解决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使用相“脱节”、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其次,实训基地涵盖技术、战略、法规等多个领域,有利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实训基地培训既要涵盖网络安全技术,也要涵盖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和法律标准等。针对网络安全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分类建设攻防、追踪溯源、容灾备份、安全测评、自主可控等实训场景;针对网络安全战略规划,针对性地研究世界主要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规划,分析各国目前网络安全现状和未来发展重点;针对法律标准,深入研究WTO“国家安全例外”、 中美网络安全相关标准,为未来工作找到技术和法律依据。

四、改进考核方式

按照网络安全专业的特点,学生除了具备相应专业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诸如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加实验和完成实验情况和考试成绩等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完全评判学生实际能力,还需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分配好各项考核要素权重。传统考核方面,鉴于出勤不一定认真听课,因此可将出勤率和课堂表现考核结合,作业和实验完成情况相结合,再辅以笔试,这样可以较好地评判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了解程度。实践考核方面,加强网络安全关键环节的考核内容,传统网路安全专业考核主要是以编程为主。面对新形势,实践考核可针对网络安全体系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实践考核,例如对持续监控和处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增强学生网络安全的系统性实践能力。

在教育部提出加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建设的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应以培养具有网络安全体系化思维人才为导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授课的方式,并结合创新性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为国家安全提供基础性和专业性人才保障。

网络安全内涵篇3

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困境

徽州文化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与保护已呈现许多积极的现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徽州文化在网络的传播与保护存在诸多问题。

1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的多元化主体与扶持政策缺位

在网络上传播徽州文化的主体多种多样,其中以安徽省文化厅网站、安徽先锋网为代表的政府部门网站对徽州文化进行专栏介绍。对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内容最为丰富的是徽州文化专门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共黄山市委党校信息管理中心、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徽州文化网,专栏有徽学研究、徽风徽俗、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戏剧、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菜美食、文化旅游、徽州论坛,网站共有文章:825篇,总访问量:1515768次,文章点击数:1968929(2012年10月30日统计)。而黄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在网络上刊登《徽州文化研究》,大量的徽州文化研究论文。许多门户网站也加入徽文化传播的活动之中,例如中安在线就开辟专栏“徽学研究”介绍徽州文化。网络上更多关于徽州文化的信息是来自与原徽州地区有关的旅游网站,比如一家公益性质的民间旅游网站醉美婺源旅游网就了徽州文化系列谈等大量关于徽州文化的信息,涉及徽州女祠堂、徽商、徽州戏曲文化、徽派盆景、徽州族谱等。黄山旅游电子商务网同样展示了徽州文化绚丽多彩的诸多元素。网络上同样不乏热爱徽州文化的个人,他们通过博客、微博、空间记载他们对徽州文化的见解、传播大量关于徽州文化的影像资料。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诸多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常规状态的保护,徽州文化的展示、传习等基础设施在合肥、黄山、江西婺源等地广泛建设。由于认识不到网络传播对于传承、弘扬徽州文化的重要作用,徽州文化网络传播没有得到与其他形式徽州文化保护、传播同等的重视。有的徽州文化研究单位积极性很高,但在落实资金、网络传播的技术储备等方面无能为力。目前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行业主管部门,都没有建立起符合网络时代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政策,专门从事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机构尚未建立或健全,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工作缺乏统一协调领导机制,现有涉及徽州文化的网站也因为缺乏专门网络技术、网络策划等工作人员,网络传播技术和宣传策划无法满足拓展徽州文化网络影响力的要求。

2徽州文化丰富内涵与有限网络承载信息的矛盾

徽州文化是发轫于南宋,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整合、变异的进程而形成的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体系,徽州文化内容广博、深邃,并全息式涵盖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生活与文化内容,是后中国封建社会典型标本,被誉为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徽州文化的内容涉及原徽州府的一府六县,以徽州人文地理、徽派学术思想、徽商、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艺术为主体,涵盖了徽派建筑、宗法伦理、商贸习俗、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戏曲、画派、武术、篆刻、木雕等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艺术等各种文化元素。在网络上,徽州文化中各种文化元素展示的深度和频次大不相同,从信息的种类看,有百度百科为代表的对徽州文化进行释义和基本内涵的介绍;有关于新安理学、新安画派等专业性的研究文章;有旅游推介性质的古牌坊、古民居的推广;也有大量关于徽州文化的讨论。从网络传播的信息的形式上看,有文字记载,有图片记载,也偶有关于徽文化的音视频资料。网络上了大量围绕徽州文化开展的各类活动信息,比如以徽州文化为主题的研讨活动报道,以体验徽州文化而开展的旅游观光活动的报道,亦有倾情于徽州文化的网友撰写的各类体验、研究心得。网络传播的徽州文化初步具备了展示作为一种汉民族传统的徽州文化具有丰富性、独特性和广泛性等基本特点,体现出“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涵。初步实现了在网络时代对徽州文化进行的传播和保护,拓宽徽州文化领域的范围和深度[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使各种文化通过网络得到广泛的传播。西方文化、日韩文化、流行文化对徽州文化等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网民对徽州文化感兴趣的群体越来越小,对徽州文化深入了解的人更少。从一项调查表明,浏览相关网页和关键词检索的网民年龄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十五到三十年龄段的青少年对徽州文化相关信息往往不感兴趣。徽州文化专门网站和网站中开设的徽州文化的栏目访问量较低,主动发帖的网民较少,大多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徽州文化的网络传播呈现出小众化和弱关注度特点。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一般网站容易忽略对其深厚历史底蕴的探究,无法展示徽州文化深层次内涵。全球化趋势使地域特色明显的徽州文化的原生存环境遭受冲击,原生态的村落被都市气息沾染,传统文化的记忆渐趋淡化,徽州文化中各技艺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徽州文化面临的衰微和凋零。比如:徽州武术曾经有着广泛的普及和影响,但现在“勇悍尚武”的民俗传统也被现代体育思想、都市健身理念冲击。被誉为“戏祖”、“戏娘”的目连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现在同样面临传承的困境。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主体纷杂,有些网站传播的思路不清,各自为政,网站资源总量较低,内容的更新较慢,展示的形式单一,许多网站在展示徽州文化时仅仅局限在新安理学、新安建筑、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少数领域,对其他文化元素介绍匮乏,比如保存了浓厚地域文化特点的屯溪方言,是安徽省内最复杂难懂的土语之一,在网络上极少介绍。以徽州文化作为卖点的商业性网站数量虽多,但内容肤浅,甚至存在部分错误,对徽州文化歪曲和滥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原徽州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徽州文化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旅行社、景点、度假村等主体也参与了徽州文化的宣传报道,这本应是积极的,但是由于商业利益的存在,传播相关信息时就故意扭曲徽州文化的内涵,肆意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典故,介绍非徽州文化属性的民俗和产品,使得网民形成对徽州文化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徽州文化也简称徽文化,网络上有些信息就混淆了徽州文化与安徽文化的概念,甚至出现了黄梅戏属于徽州文化的错误。而喜好徽州文化的个人通过博客提供的信息大多局限于某一领域。资源总量匮乏的网站、专栏无法承担起弘扬徽州文化的重任。

3网络传播策划和文化展示技术不足

由于网络传播主体、资金等诸多影响,在网络传播徽州文化时,缺乏良好的网络传播推广策划,加上文化展示技术的不足,无法形成生动和具有吸引力的传播效果。很少有人进行徽州文化网络传播整体推广策划、网络受众分析、传播定位分析、传播工具的整合利用、热点制造这一系列现代网络传播方式和手段的研究与应用,无法形成持久的关注度,网民很难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号称文献之邦的徽州,鱼鳞册、司法宗谱、儒家经典、契约文书、信札案卷、劝善书、佛道经卷等达千万件,其中鱼鳞册、宗谱、家乘等徽州典藏居全国之首。大量有文献价值的卷册对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州戏曲等徽州文化元素研究与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而在网络上仅仅能看到部分卷册和内容的外观照片,没有建立有实用价值的资料库。又如徽州木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丰富厚重的徽州文化,徽州木雕与石雕、砖雕等其他艺术形式一起构成了巧夺天工的徽州三雕。在网络展示时,大多采取静态展示的方式,徽州木雕作品的艺术情趣常常未被展现出来,木雕作品中的教化功能及其蕴含的理学思想更难以有效传播[5]。对于徽州文化传统技艺、表演艺术,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是一种“活态文化”。一般网络上介绍传承人及其技能或作品,但是由于缺乏对传统技艺技术细节的展示和交流,使得传承人无法通过网络与同行和网民互动,导致传统技艺趋于保守,创新不足,同时影响着徽州文化传承的质量和速度[6]。

基于网络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构想

基于网络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需要根据网络传播特点结合徽州文化内涵,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开辟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的新领域。

1出台的相关政策,推进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

尽管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徽州文化的网络传播单靠市场的自发作用难以实现广泛的传播与保护,制约了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导致大量的徽州文化元素无法通过网络广泛宣传,向目连戏这样极具徽州特色的技艺已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徽州文化中许多传承技艺是不具有再生性的,所以展示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把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为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提供支持与保障。建议安徽、江西两省以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工作的领导,从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予以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和保护经费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网络传播徽州文化事业予以资助,从而为基于网络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主体一般来说有政府,企业,研究单位,社团组织,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综合各种因素看,政府主导,社会其他成员参与的机制是实现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最佳选择。在职责明晰,分工合作的原则下,政府牵头,文化、电信、工商等部门具体落实、社会其他成员积极响应,集中各方人力、财力、物力与智力资源,按照分类统筹,区别保护,分步实施原则,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徽州文化传播与保护。

2徽州文化网络传播资源的管理

实现有效的徽州文化网络传播,必须整合徽州文化的各种资源。对于徽州文化中的传统的手工艺、表演艺术、社会风俗、节庆仪式等丰富的内容,利用徽州文化专门研究单位掌握的资源,通过普遍采集、认定、记录、建档,为确保资料的全面和真实,对原有的文献资料加以甄别和补充,必要时进行田野实地调查,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实现对徽州文化个元素的深度挖掘、整理、归档和研究,弄清楚徽州文化遗产中各种元素的源流和传承。确立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范围和重点传播与保护项目是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的核心与切入点。建立以文字、图片、音视频为载体的多媒体资料库,对已命名的各级徽州文化元素名录档案,以数字化编目的形式进行永久性存储。使徽州文化得到真实、全面和系统的记录,尤其是对于濒临失传的文化元素加以抢救性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及其技艺的宣传与保护。及时记录并网络上载传承人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资助传承人开展网络授徒传艺与展示、网络教学与交流等活动,通过建立徽州文化的音视频资料,展现给人们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领略民间民族的技艺、绝活,唤起当地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7]。

3徽州文化网络传播策划

参与徽州文化网络传播与保护人员需具备的技能与素质与传统的非遗研究与保护人员要求不同,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网络传播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有一定的网络公关与宣传的经验,能够监测网民动态、策划事件和制造网络热点,策划各类网络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相关文化活动,吸引网民关注徽州文化的研究动态和相关信息。另外,须具备扎实的徽州文化研究功底,在组建一支专职队伍的基础上,联合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专家以及徽州文化各元素的技艺传承者作为网络传播兼职队伍,充分发挥网络世界知名人士和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组织专家学者在网络上定期不定期与网民进行研讨和交流。要注意搞好徽州文化网络普及教育,支持绩溪论坛一类民间自发性网络徽州文化研究和交流。徽州文化网络传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务必能有效吸引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的关注。网络传播徽州传统文化坚持全面传承与创新并举,为徽州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增强文化吸引力,在徽州文化传统技艺、曲目、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展示形式,增加网民参与度。做好徽州文化传播的网络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网站的对接,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挖掘的文化资源尽快传播出去,不断更新网站内容,走可持续发展的传承道路。

网络安全内涵篇4

计算机系统存贮信息的安全面临较多因素的威胁影响,加之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更令计算机信息受到了来自黑客、非法入侵者的影响攻击。为此,我们只有创建规范、有序的网络运营环境,方能提升计算机信息整体安全水平,确保其真实完整、优质可用。对计算机信息形成安全威胁影响的因素来自于应用网络的宽泛性、开放性、系统自身局限性、漏洞问题、软件工具以及病毒传播等。网络共享、开放、分布应用的特征为病毒传播、黑客攻击、传输窃取、篡改通信协议,攻克漏洞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网络系统全球应用令对其的攻击行为遍布各地。网络没有对用户提出应用技术要求,因此其自由获取信息、网页浏览,也增加了安全隐患威胁机率。计算机系统应用防火墙虽然发挥了安全保障效用,然而却较难对系统内部影响攻击进行防范,体现了一定局限性。应用软件工具由于较为复杂,令其安全性能较为有限,包含一定漏洞问题,因而令黑客可利用其实施攻击影响,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

应用合成以及非法窃取手段则可获取计算机系统中各类较为敏感的信息以及资源,还可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持续监听,应用分析统计,掌握通信频度,具体的信息流向、总量变更,进而通过捕捉参数窃取价值化信息。针对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攻击也较为常见,被授权方基于某目标将权限应用在他类非授权操作中,实现授权侵犯。再者计算机病毒问题最为常见,可通过不断的复制、传播对计算机信息形成范围广、层面深的侵害影响,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另外,信息安全体制法规建设的不规范也令实践工作存在较多漏洞,给信息破坏以及非法盗用创造了机遇。

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科学策略

1应用信息加密,确保整体安全

基于应用防火墙软件无法对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威胁攻击形成有效抵御防护,为此可引入优质的信息加密技术,将明文文件以及数据信息,依据某算法实现优化处理,令其形成无法读取代码,进行密文传送,在传输至目的地后,则可利用密钥录入令原本信息内容重现,进而实现安全保护信息文件,确保数据资源不被破坏窃取、篡改的科学目标。此过程相反流程即为解密,通过编码信息的科学转化,形成原本信息。加密技术主体涵盖信息传输以及存储的加密,前者针对传输阶段中的具体信息流实施加密,包含链路、节点等加密操作方式。针对系统不同功能需求、应用需要,我们应优选信息加密手段,确保整体信息数据安全、可靠、优质、全面。

2完善安全管控,消除威胁影响

通常来讲,安全过程涵盖安全目标、实践原则的明确、风险因素分析、需求明确、安全策略制定、体系结构设计、实施领域明确、安全技术以及相关产品试验及比选、安全工程实践、监控管理、测试以及管理运行、意识培养教育、检查评估与应急管理等。该过程为整体信息安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我们应通过全面稽核与细化核查,构成新一轮周期,通过持续不断的管控形成螺旋安全体系模型,消除威胁影响,提升计算机信息综合应用价值。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黑客攻击手段的丰富延伸,因此我们应在安全策略制定、管理体系构建、安全技术应用等层面做好动态更新优化,最大化确保安全系统符合实际需求,真正发挥应用价值,令整体安全体系始终持续的更新、全面完善、良好进步,进而真正抵御外来影响攻击,提升综合安全性能水平。

3实施风险分析,科学应用加密算法

为确保计算机信息整体安全,应科学应用信息加密算法。传统加密体系将密钥视为核心,为对称加密手段。用户应用相同密钥进行解密以及加密。随着加密算法的不断发展,公开密钥实现了广泛应用,其为非对称加密形式,加密以及解密方应用不同密钥,主体涵盖RSA技术、DSA技术等。当前较常应用的为DES以及RSA算法,同时混合PGP加密方式也体现了优质应用功能。在科学应用加密算法的同时,还应做好计算机病毒的全面防护。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了病毒形式的丰富,其越来越难察觉辨别,因而令病毒危害影响逐步严重。为此,基于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综合目标,我们应不断促进技术更新,研发新型防病毒技术,定期更新病毒,确保其功能优质全面。采用的实践安全策略应同所保护的计算机信息以及网络体系全面相称。因而我们应实施科学的风险分析,权衡利弊,制定有效防御管控策略,规范行业秩序。应养成规范应用操作习惯,定期记录日志,明确自身权限,做好密钥管理。应在安全等级以及投资付出代价间寻求可以接受的良好平衡点。进而令实施的综合安全管控更加全面有效,激发计算机信息安全应用价值,促进行业领域的健康、稳定与持续拓宽发展。

网络安全内涵篇5

关键词:广告创意;文化内涵;价值;效果;网络

中图分类号:J5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183-02

纵观各类优秀的商品广告,人们都能感受到这些广告不论在促进商品销售,还是在打造商品品牌,其广告创意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换句话说,现行的广告优良效果的取得体现在广告文化创意上,都是以文化取胜的。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也在进行文化消费。广告创意上必须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适应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因而今天的广告设计与制作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广告创意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的促进商品消费和引领文化消费。

一、广告创意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其理想、价值观、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形象化。

现在,大众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生理需求在向心理需求递进。而丰富优良的商品给消费者提高了广泛的选择余地,因而消费市场的形而下的实用性意义在减弱,形而上的抽象性意义在增强。

商品的实义性消费在下降,过去人们在购物时只注重商品的质和量,不太在意商品的形式形状和商品的包装形式,更不在意商品及商品包装形式附着的文化涵义。商品的文化性消费在上升,今天人们在购物时不仅注重商品的质和量,而且很注重商品形式形状的多样性和商品包装个性化及文化意义。

广告的实用性内容不被看重,过去商品广告的内容只注重介绍商品质量及使用性质,基本上不介绍附着在商品上民族文化意义及地域文化涵义。广告的文化性包装举足轻重。今天商品广告的内容不仅注重介绍商品质量和使用性质,而且竭尽所能介绍附着在商品上民族及地域文化涵义,同时尽力挖掘商品广告的文化内涵。

如:洋河蓝色经典广告―绵柔男人心《张飞篇》、《程咬金篇》、《李逵篇》①,用水墨画的人物戏剧性地描述画中人刺绣、剪纸、织布的情景。粗鲁与精致,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广告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一种颠覆,原来洋河蓝色经典绵柔男人心,让男人如此温柔。

综合上述可知,今天的广告进入了文化营销传播新时代,传播的重点是文化,是蕴含在商品的价值理念、社会文化、品牌个性和审美情趣。

二、价值理念的引领

广告创意要融进价值理念,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目标消费者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引领时代潮流。发掘与提升广告的文化创意应注重思考以下方式:

(一)社会文化的提升

广告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民族背景下创作的,广告创意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要符合目标消费者的接受心理,当前特别要强调中国元素的提升。中国元素是指被世人普遍认同的,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艺术形式或风俗习惯的文化元素。

如:水井坊节日系列之《春节篇》、《端午篇》、《中秋篇》②,该作品把三大节日中的鲤鱼、粽子、月饼传统元素,与产品相结合,很好地突出了传统元素和产品特征。

(二)品牌个性的张扬

在广告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要强调并张扬品牌的个性。一个品牌如果没有个性,必然会被消费者遗忘,千人一面的品牌将会逐步退出舞台。没有个性,就没有品牌,不张扬个性,就会失去市场。

(三)审美情趣的激发

广告创意要在视听觉内容与形式上激发审美情趣,如果消费者能喜爱这一审美情趣,就会对该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进而以此为首选的消费对象。要善于运用夸张、比喻、对比、联想、重复、故事、符号、幽默等艺术手段增强广告的美感,让消费者在审美的喜悦愉快中接受广告信息。

三、网络引领的新锐文化

新锐是指新奇、时尚。新颖奇特的广告创意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一旦形成时尚,就能在一定时期内广为流传,引起更多人的随同和追求。因而提升广告的文化创意,要充分利用网络引领的新锐文化效应。

网络是新锐文化的主要传播路径。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的统计数字,我国网民数已达到2、98亿。在这么多网民中,很多新锐文化的信息,不靠权,不靠钱,不靠任何外力的作用,能迅速、广泛地传播,有的还超越网络,在更为广大的非网民中流传。其中有不少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还有些方法可以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为我所有。

(一)视觉系

网络上兴起的视觉系,是指依靠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进行要弄、哗众取宠,以其独有的视觉冲击来赢取网民们的青昧。广告创意要强化视觉冲击力,并组合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冲击力,使民众在瞬间形成通感,被紧紧吸引。这里,关键在于选准诉求点,找准兴奋点,不能多元,越单一越好。奥美广告公司资深创意人李兆光进而提出“震撼力”的观点,他说:“优秀的广告作品会让人震惊。”

如:TOM户外《蝴蝶篇》、《花朵篇》、《气泡篇》③,以绚丽的色彩,打动了观众,TOM户外――城市因此而改变,五彩斑斓的蝴蝶、花朵、气泡覆盖着我们的城市,美学、 环保理念一目了然。

(二)山寨文化

山寨文化在网络上是平民化、快速化和模仿化融于一身的一种文化现象,以至有些人仿照名牌造假货,扰乱市场。广告创意要强化“山寨”的乡土性,剔除其虚伪性,以真情实意得原创为标准,努力进行广告创意。

如:南京银都广告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作品《WWF-英雄老人篇》④,用一个淳朴的、山寨版的英雄,表达了节约能源从小事做起,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三)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由众多的网民在频繁的网络交往中形成,丰富多彩,自成体系,流传的既快捷又广泛。广告创意可吸取其新奇、简约、俏皮的特点,剔除其不规范的弊端,使广告语言更好地为广告内容服务,让消费者在接受传播时增添几分乐趣。

如: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上海建桥学院金奖作品雀巢咖啡《得!泡泡再“干”!篇》《嘿呀!泡泡再“学”!篇》《啊哈!泡泡再“画”!篇》⑤,以三句经典的网络语言文案,极具特点的表达了在工作闲暇之余,雀巢为你带来快乐,驱除疲劳。

(四)迷文化

网络上称为迷文化,即崇拜偶像、迷恋品牌、迷恋游戏等沉迷于人或物的一系列文化现象的统称。迷恋偶像的叫粉丝族,对高档数码产品情有独钟称数码族,对动漫喜欢得痴狂的叫动漫族,忠爱宠物的叫丁宠族。而当一些人过分狂热地迷上某种事物,如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又被称为御宅族。广告创意要善于营造迷恋品牌的氛围,增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消费者的喜爱度、忠诚度,以强烈的名牌效应推动市场销售。

如:第十六届中国广告节获奖作品《有新秀丽旅行箱,悠闲一路》⑥,画面用行李拼贴成宠物,再加上悠闲地步伐,表达了人们对新秀丽旅行箱的迷恋,如同丁宠一族一样,悠闲自在。

(五)搞笑文化

网络上,胡戈把陈凯歌的《无极》恶搞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种恶意搞笑的文化,称之为恶搞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指通过戏仿、拼贴、夸张等手法,对经典、权威等人与事物进行解构、重组、颠覆,以达到搞笑、滑稽目的的一种文化现象。不少网民思维活跃,表达欲望强盛,恶搞成了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广告创意可以剔除恶搞文化中的恶意,取其平凡有趣的精神追求和搞笑手法,让广告创作更加喜闻乐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加加酱油《门神篇》⑦,让门神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勺子,饶有风趣地恶搞了门神形象,真是“有了加加在一旁,门神也爱下厨房”。

四、事件引领文化

这里所讲的“事件”是指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如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世博会、60年大庆阅兵、矿难等;是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热门事件”如甲型流感、食品安全、酒后禁驾、环境气候变化等;是指引发社会共议的“敏感事件”如蜗居、就业、诚信、廉政等。这些事件会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消费观念产生影响,甚至引领社会文化。奥运会使全世界认识了中国,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一次融合,“同住地球村”呼吁和平发展成为2008年流行的文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形成了全世界的共识,环保与生存成为人们生活的理念。因此要充分发挥广告文化创意的社会效果,要善于运用社会事件引领文化内涵。

例如,在全国房价高涨的现实下,一部《蜗居》引起空前的社会共鸣,房价飙涨在《蜗居》里成了众多社会问题的诱因:官场腐败、拆迁钉子户、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白领房奴……房子――安生立命在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类卫生安全事件爆发,比如猪流感、三鹿事件等。社会生活危机重重,社会信任缺失。创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是长久的文化潮流。广告是时代的产物,广告创意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事件相结合的广告创意,具有亲切感、新奇感,会产生意想不到效果。

如:长沙盛美广告公司为长沙东来顺饭店做了一则名为《猪说羊篇》⑧的形象广告,就是在猪流感流行的特殊时期,为了更好的宣传饭店特色,画面用一头滑稽的漫画猪,说了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吃羊肉更安全”。

总而言之,当今广告传媒现实效果进一步说明了:广告创意文化的内涵挖掘得越深发掘得越丰富,广告传媒的社会效果就越明显;广告创意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广告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优势越显著。

注释:

①③⑤⑥⑦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广告长城奖[C]、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9、

②第七届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平面类TOM户外命题金奖作品、指导老师:卫欣 苏婧、报送学校:南京林业大学、

④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组委会、创意我更牛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奖作品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张金海、姚曦、广告学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网络安全内涵篇6

[关键词]云数字档案馆;安全运营机制;设计

1、前言

云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主要应用云计算技术,创建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为面向立档部门、管理档案单位以及应用人等各方提供优质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的应用采集、汇总整理,规范编目、安全保管以及综合服务的行业云。云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应用推广,离不开完善的安全运营保障机制。然而,档案云创建主体的各异性令其运营机理存在区别,同时安全机制也包含差异性。针对我国国情特征,本文将档案馆视为实施云建设的主体责任者,通过云特征分析,探究安全责任工作主体,创建安全组织系统、实施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岗位设置,创建保障管理系统,进而为档案云实践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2、云数字档案馆安全内涵

安全为系统保护数据信息以及资源整体性、私密性以及可靠真实性的综合能力,可有效管控并逐步缓和机构组织重要资产存在风险问题。创建云数字档案馆,其系统架构涵盖三类服务层次,也就是软件、平台以及硬件服务。从整体意义层面来讲,可为不同用户有针对性的提供合理科学的层次化服务。区域化云数字档案馆主要针对直属以及下属单位创建,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做好档案业务实践管理,确保长期可靠的存储档案资料,形成应用档案资源信息化工作系统,一般覆盖一定范畴的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资产为海量数字化资源,其呈现出时代烙印,映射社会历史,可敏锐高效地基于网络平成服务应用。通过知识管理以及数据信息的挖掘,可为大众提供实践行动的优质决策信息。由此可见,云数字档案馆建设发展进程中,应确保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各类基础工具设施的可靠安全,最终借助创建安全有效的软硬件工具运行服务环境与工作系统,确保档案数字信息资源体现核心价值。

一般来讲,档案数字资源具备下述几方面安全要素。首先为机密性,即预防没授权将敏感信息泄露出来,涵盖主动行为以及无意操作。整体性涵盖数量以及内容信息的整体性。内容主要为只有获取许可的主体方能进行信息数据修改,并可分析判断数据信息有否被篡改。数量整体性为确保数据中心各类电子档案总体数量固定,不会形成丢失问题。可用性,即获得授权一方可快速高效、不在干扰影响下访问应用网络系统以及各类档案信息数据。可控性主要为可管控授权范畴之中信息的具体流向与行为方式。可审查性,也就是针对存在安全问题提供可进行调查的参考依据以及具体手段。

基于档案数字资源针对硬件以及软件工具的依赖性,云数字档案馆安全运营管理重要环节在于软硬件系统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实践应用、虚拟化、多用户安全、分布式安全、档案信息安全等较多层面。

3、云数字档案馆安全同传统计算机系统安全对比

云数字档案馆面临的安全威胁主体涵盖信息数据泄露、应用、非授权登陆、篡改、漏洞问题、恶意破坏攻击、抵赖以及物理故障问题、网络系统病毒等。传统安全预防管理技术主要涵盖密码、认证、授权、审核、虚拟专网、监测技术、隔离以及交换处理技术、反垃圾邮件、应急处理技术等,仍然可在云数字档案馆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

然而,基于数字档案馆数据资源共享性特征,需要通过集中部署,同时引入分布式处理、虚拟化以及多用户技术手段特征,因此还呈现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保护力度明显变化、保密强度存在不同、面临较大法律风险、创建信任机制需要长期时间等特征。云数字档案馆工作系统由于不存在便捷,呈现出明显的流动性,涉及到丰富的IT、信息资源、海量用户数据,以及高集成性实践应用,因此安全隐患显著的高于传统计算机模式。应用虚拟技术,由物理机形成较多虚拟机方式,令物理机可靠安全保护发展为虚拟机控制管理。该类物理计算共享形成的虚拟机安全涵盖监督管理程序、虚拟机镜像的综合安全。需衡量分析虚拟镜像内部的恶意软件、非法盗版软件。多用户状态下,一个物理机在多个虚拟机运行的状态下,为较多用户提供服务,由于虚拟机并非全面独立,因此非法用户可对他类用户进行影响攻击,杜绝同竞争方共享物理机则为预防通道攻击的有效方式。

数据信息拥有一方同物理存储方位实现了分离,进而导致了用户隐私的不良隐患。以往应对方式为进行数据事先加密。然而一旦进行加密处理,云计算中心便不能针对密文进行有价值的计算,亦无法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的云计算服务。通过完全同态处理加密则可找到新的应对技术策略。再者,通过检索加密可令高度安全用户可合理的针对云端储存的加密信息实施综合管理。

云数字档案馆呈现出明显的信息流动性,提供的信息服务以及用户信息数据可分布于各个区域或国家,进而在政府信息可靠安全监管等层面会形成法律差异或出现纠纷。再者基于应用虚拟化技术将导致不同用户物理接线变得更为模糊,进而增加了司法取证难度,令法律风险不断增加。

云数字档案馆建设方为主管单位,面向管理其余立档单位,其宏观公信力较为充分,然而各个立档单位信息在归档处理前期应做好安全隔离,做好安全存放管理并实时容灾备份,私人存档同社会机构存档,在创建信任机制层面需要持续一定的时期。同时需制定良好的法律规范,明确服务管理协议,方能全面提升信任度。

云数字档案馆包含了安全级服务,因而可在防范病毒、安全防火墙系统、监测管理、信息数据安全等层面体现传统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无法匹敌的优越性,进行集中规模化的安全管理服务。由此不难看出,云数字档案馆可靠安全工作策略、实践管理以及防控技术手段,在借鉴传统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不断的创新与完善。

4、云数字档案馆安全系统框架设计

基于档案馆工作管理体制,云数字档案馆发展建设进程中应本着全面创新、整体合一的工作原则,建设优质的安全系统框架。领导应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确保机构安全设置的有效协调,清晰职责分工,确保联系沟通渠道的顺畅有序。主管机要以及信息安全工作领导为云数字档案馆实现安全发展的首要责任人。同时应组建安保委员会,分设信息安全管理保密小组,各个处室领导人员担任成员职务,并承担必要的安全职责。对于安全责任主体承担的任务可进行有效拆分,并设置安全岗位,聘请兼职人员负责。如果云数字档案馆引发安全问题,则保密小组可快速的完成聚合,并可在第一时间中进行有效的反馈、合理的协调、规范的处理,进而令档案云真正的复原到安全正常的运行状态。

云数字档案馆安全系统架构设计中,职能单位可包含信息化工作部门、网络管理、人事部门以及各个业务部门。信息化工作部门承担的安全职能,为在安保委员会引领下,牵头进行信息化安全工作战略的管理策略。制定安全规划,明确审计工作流程,做好风险管理评估,进行价值成本分析、安全工作需求分析,清晰用户总体规模以及档案数字信息资料存量以及总量。通过动态评估与有效反馈,可进行良好的优化改进,并履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度。

网络管理部门承担的安全职能为,运行维护的管理人,负责牵头协调云数字档案馆在完成建设交付应用后的各类安全运行工作。涵盖网络系统、机房建设、设备配置运行、系统管理、数据库建设、业务系统应用以及网站维护管理等。应创建合理科学的安全规章体制。还可委托第三方单位承担必要任务。

人事部门工作职能为,针对安全岗位工作的有关人才进行配备管理,综合管控,做好员工业绩管理与奖励惩处工作,实施安全培训教育。其他业务部门安全职能为,依据云数字档案馆具体的业务工作流程,负责针对立档单位有关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完成安全可靠的接收管理、严格的检定校核、合理的封装以及规范的提交。为数字化档案资源在各个工作时期的安全责任人。实践工作中应保障自身系统安全,做好密码管理以及权限管控,清晰的判断档案信息流转过程中各个时期上游下游机构人员的权限身份等。

各个档案云建设方,可基于自身建制状况,在网络管理或是信息部门一体化或分层级的布设应用管理以及平台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优化配置,完善用户管理、安全管控、容量、收费服务管理、有效的分析统计工作。

5、云数字档案馆安全运营制度建设与保障系统建设

1、云数字档案馆安全运营制度建设

完善合理的规章体制与规范有序的实践流程为云数字图书馆可靠安全运行的核心保障。因此实践工作中应依据机构建制状况与人员水平编制有关标准规范。档案云安全系统结构规划设计中,应制定认证授权、应用访问、安全保密、整体性、不可抵赖、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组织管理、系统文档、隐私安全遵循标准以及法律规范等制度。

同时,应创建完善的档案云工作程序以及安全组织,涵盖安全治理工作战略、系统组织机构、管理工作范畴、任务权限等。为有效应对风险问题,应建立档案云风险工作机制,涵盖风险因素分析识别、预警管理、评估管控以及文档信息管理等。档案云应做好运维管理,具体制度涵盖管理核心目标、具体参加对象、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动态伸缩、进行灵活多样的定价,做好信息安全控制管理,明确审计工作流程。

进行档案云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封装管理、传输管控、存储应用、隔离控制、安全隐私以及残留处理等。

另外,应创建良好的虚拟化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服务器、软件工具、网络系统、存储应用、文件信息的虚拟化策略,以及虚拟机管理应用。

排除以上档案云有效管理工作标准规范外,还应借鉴传统IT工作机制。例如工作人员有序管理、机房安全管理、物理设施规范可靠管理操作安全标准、电子废物合理处置方式、计算机系统与有关设施管控手段、信息网络综合安全保密规定、计算机系统、外连存储设施安全管理、机房中心安全保护、电子邮箱规范安全应用等有关工作规定。

2、云数字档案馆保障系统建设

云数字档案馆可靠安全应从有效预防、可靠保护、安全检测、监督管控、有效应急处理等工作环节入手构成闭环管控体系。在设计安全保障系统结构过程中,不仅应考量云计算符合的法律规范以及要求标准,还应明确认证授权,进行有效的访问管控,确保整体性、保密性,进行安全管理。因而,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应涵盖防御系统建设、监督管控体系、容灾备份处理系统、快速应急处理、技术支撑平台系统结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制定安全法规,组建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工作体制,有效的培养安全工作人员,形成周密的培训教育系统。防御工作内容应涵盖入侵检测,建设多重防火墙系统,积极审计管理、创建虚拟专用网络,做好加密管理以及访问管控等。具体的监督管理控制工作应涵盖分析网络系统流量,明确负载均衡,规范应用虚拟系统资源,掌握物理机应用状态,做好机房管理以及病毒防控等。

进行容灾备份处理需要有效的设置数据冗余,进行异地备份处理,并可采用丰富的热备处理以及磁带机等安全备份。做好应急响应管理需要首先明确各个资产具体的安全优先级、响应机制、最优隔断危险原则,灾难恢复等。

宏观层面应全面考量云计算处理需要符合的安全法律规范,做好明确安全工作战略,创建安全组织管理系统、建设制度系统、人才培训系统,优化安全管理运营工作流程设计。另外,应在细微层面有效的进行安全工作人员岗位分工,清晰权限责任,划分工作流程,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明确安全教育工作内容,做好审查评估,并持续不懈的进行优化改进,制定可行性程序文件,进而真正推进云数字档案馆的可靠、安全管理运营与可持续全面发展。

6、结语

总之,云数字档案馆的可靠安全运行发展需要创建安全运营机制,明确工作内涵,通过有效对比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创建完善的保障系统,优化安全系统框架设计,方能实现综合效益目标,提升云数字档案馆安全应用发展水平,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内涵篇7

高等职业教育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依托,赋予了技能之上的“高等性”――文化与精神。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既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还是专业实践之上的高职生思想与精神的一种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以工作任务的实践驱动“思想与精神”的内核,在专业实践中探求技术与真理、进而唤起对社会的奉献,涵盖了高职院校的价值诉求和终极归宿,也成为当代社会转型发展的一种态势,社会思潮及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在互联网的大数据环境下竞相开放,高职生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学习与实训,是“精神育人”的主轴。

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W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是“高等性”的突出标志,涵盖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识课程“菜单”的凝练,注重人文精神,夯实人文教育,这些都在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育人”内涵。精神育人的的突出作用就在于高职生的精神塑造与价值观养成。基于思想文化之上的精神凝练,与时俱进,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统一、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生活和专业应用之中,透过文化育人的理念和大学精神的滋养,使精神文化信仰和价值导向成为共同的“心育心”走向。

2 以高职生人才培养为基石,凝聚“互联网+精神育人”的时代强音

在互联网构建的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心育心”精神涵养本质就是传播网络文明的种子、通过每个高职生正能量的传递,在合作实践学习中形成文明风尚的“连接面”。传播网络文明是新时期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延伸,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情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组合作教学也必将对高职领域产生影响和促进。传播网络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共建和谐网络需要高校意识形态的主体强音共同来完成。

高职院校网络文明的管理任务艰巨,需要意识形态的渗透融入教师、学生,甚至在专业实践领域的企业实训教师也涵盖其中。同时在精神育人的网络平台,也包含课前、课中、课后,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及专业应用同样可以折射“精神与实践”的作用。加强传播网络文明的引导,贯穿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全部过程,在参与心育心的网络立交桥中,高职生能够修身养性,在人生价值实践中体现高职院校的“精神绵延”,从而促使自身成才成人才能保持自我发展的良好态势。意识形态的熏化无痕,但精神育人的脉线清晰,这是创建精神育人“心育心”工作的必要指向。

依托于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培养高职生自觉行为和自主运动的声音此起彼伏,精神育人的自主参与和习惯养成已经提上日程。高职教育“人化”任务迫在眉睫,以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爱国爱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在精神育人的动向中贴近生活,突出人文关怀,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构建和谐校园,在网上和往下自觉促进行为实践才能构建高职生的“思想和精神”的实践空间。

3 拓展“精神育人”实践空间,构建“网络生态涵养发展区”

随着苏联解体及西方敌对势力对后社会主义国家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成功,中国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西方敌对势力除了在经济、政治领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外,更注重通过文化渗透、网络领域严重威胁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精神育人”的实践空间不仅有高职生自觉的专业实践,还有对于意识形态的交锋领域。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员工思想交汇、信息传播、情感碰撞的重要平台。在知识碎片化传播、快餐化阅读的时代,网络信息杂乱无章,开展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阵地网络管控对策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文化的控制力和引导力必须依托于“网络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构建。

网络生态涵养发展区,“涵养”是基础,“发展”是关键。针对敌对势力利用其掌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以造谣污蔑、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挑拨离间等方式,必须储存不胜枚举的案例,让高职生加以甄别、辨析,用思想政治理论的“绿色水源”滋润并养成坚定的立场,形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和反馈。对于“发展”,则来源于未知领域,在大量混淆视听的负面舆论中,在冷战思维作祟的声音里,在西化、分化战略的虚拟领域及未来的实践空间中敢于亮剑,自觉养成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中,才是“发展”区域的自我构建。

网络安全内涵篇8

关键词:职业岗位;项目化;四维一体模式;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course of firewall technology is a core curriculum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related profess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arry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tasks to be network security manager、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develop a project oriented practice textbook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post demand、It was proposed a model based on four dimensional integra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firewall technology project in this paper、It was proved that the students can enhance network security professional skills through this textbook、

Keywords:professional post;project;four dimensional integrated model;textbook construc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伴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国家机关单位、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等都在局域网网络安全建设方面投入了防火墙设备以提高网络安全性能。高职教育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型人才[1],尤其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因此网络安全类专业培养熟悉网络安全设备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防火墙技术课程是国家高职院校专业标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是培养专业核心技能的专业课程[2,3],且开设学校与面向的学生广泛,课程教材建设尤为重要。王永红[4,5]等提出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思想,采用“五个”对接理念进行优质教材建设。

2 教材建设的依据(The basis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

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势态不同,行业、企业需求不一样,不同省份、区域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各不相同,因此教材建设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实训环境欠缺的院校,防火墙技术课程注重理论和软件防火墙的模拟操作。因此目前已经出版发行的主流防火墙技术教材,主要是基于软件防火墙应用及防火墙工作原理介绍网络安全策略,重原理轻实践,尤其是缺乏市场主流硬件防火墙配置与管理方面的实践内容。对于实训环境较好的院校,其地方经济活跃,行业、企业信息化程度高,对硬件防火墙的需求能力旺盛,因此该区域的高职院校防火墙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软、硬件防火墙的操作配置的实践能力,实现防火墙设备与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互联互通,进而达到企业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的技能要求,注重行业企业岗位职责需求,同时掌握防火墙技术所需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

本教材改革传统防火墙技术内容编排体系,根据《防火墙技术》课程核心技能要求和网络安全技术岗位技能要求(如图1所示),依据网络安全管理与防控过程的工作逻辑选取并组织内容体系。选取技术方法常用、内容实用,结合市场主流防火墙技术应用案例,对企业安全案例进行典型化修改、提升和拓展,嵌入省部级信息安全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内容。按项目设计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螺旋进阶,组织内容体系。由背景需求引导解决问题方法,分析设备选型,规划网络拓朴并进行设备配置,最终进行项目测试、撰写测试分析报告。采用理论(与技能赛点匹配,与实践操作对应链接)+实践(仿真与实操结合)的框架结构,突出防火墙技术技能训练。

3 《防火墙技术》教材建设的依据(The basis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on firewall technology)

3、1 吻合课程标准,突出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训练

《防火墙技术》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模块课程,课程设置对应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训练,与网络安全管理员岗位的防火墙技术应用技能匹配。教材紧贴课程标准开发与建设,符合岗位职业技能需求。

3、2 融合行业企业项目及技能大赛内容,动态更新

教材建设既与企业项目工程实战紧密相关,通过消化吸收企业真实工程项目,对企业真实案例进行典型化修改并融入到教材内容中,通过毕业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反馈,再吸收行业新技术、新案例,保证技术内容覆盖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嵌入省部级技能大赛,将省部级大学生技能大赛赛点以任务形式融入教材内容中,通过各个技能点对应的任务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更好地参加省部级技能大赛、创新训练大赛、创业大赛等项目。

3、3 项目载体,基于任务难易进行进阶设计

教材内容应用实践部分,采用项目化方式将企业项目与技能大赛技能点进行消化吸收,按照学生思维“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组织项目,开展“任务驱动、赛项融合、防控一体,企业生产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程逐级递增项目难度,最后实现网络安全系统综合实训内容。

4 教材开发(The development of textbook)

防火墙技术项目化教程采用四维一体开发模式。(1)采用项目化实战维度。突出实训内容,构建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对网络安全技术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并归纳出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防火墙技术课程对应的教学资源及配套教材。(2)采用网络安全工程生命周期维度。教材开发遵循网络安全工程生命周期开发,先从基础网络配置,在网络互联互通基础上进行防火墙安全设备配置,实现网络安全策略部署。(3)采用省部级技能大赛维度。嵌入省部级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内容。教材内容涵盖省部级信息安全技术赛项中防火墙技术技能点、防火墙与网络互联设备综合技能点,以任务形式开展技能点训练,并定期进行更新,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4)采用综合管理技能训练维度。每个项目里面设立项目综合实训,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阶段性的引入综合管理技能。分项目完成后设立综合实训项目:网络安全系统综合实训,将防火墙与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系统进行系统化集成,如图2所示。

开发的实战项目如表1所示。

5 结论(Conclusion)

《防火墙技术项目化教程》是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教材,是2014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技术课题中高职衔接课程资源建设核心成果之一,经过实践教学应用,教材使用效果好。教材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一部分,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企业、行业的需求,人才培养职业能力、实训环境、省职业技能大赛需求等方面,切实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敏等、高职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开发为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6-57、

[2] 刘静,杨正校、基于太仓市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4(25):31-35、

[3] 杨正校,刘静、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移动电子商务研究-以太仓市为例[J]、软件2014,09(35):86-90、

[4] 王诗瑶,王永红、基于“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建设研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12-113、

[5] 王永红,王诗瑶、基于五个“对接”的优质教材建设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12):94-97、

作者简介: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关于校园交通安全讲话稿
  • 下一篇:还款保证书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