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初中教育特点(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5 栏目:写作范文

初中教育特点篇1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师;胜任特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教师敬业奉献,孜孜不倦地传播文化、培育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与文明传承。作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课程标准对我国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师胜任特征的探究,归纳总结出优秀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个体特征,为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师资培训提供若干有益借鉴。

一、初中历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现状

现代胜任特征理论发轫于二十世纪初的“管理胜任特征运动”,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于1973年在《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了“岗位胜任特征”概念,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胜任特征概念的诠释,不同的时段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国内研究者多在斯宾塞1993年定义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需求提出自己的观点。

目前国内直接针对初中历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于中学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也多从教师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在本文中探讨的初中历史教师胜任特征,即能区分初中历史教师岗位上优秀者与普通者的个体特征,该特征应具有可测量性、可持久性、可改善性,涵盖了知识素养、教学技能、职业道德、育人能力、成就动机五个方面具体内容。

二、初中历史教师的胜任特征

1、知识素养

广阔的知识视野、完善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初中历史教师应有的知识素养,也是胜任教学岗位的基础。历史学科涵盖的知识体系非常之庞杂,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军事、外交、民族、地理、人口等诸学科内容相互交叉。初中历史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贯通古今,涉猎中外,系统掌握中外通史知识,夯实专业基础;熟悉历史学科的发展脉络,把握结构框架,了解史学研究的成果动向,具备一定的历史理论涵养。

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不二法门,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已为公众认可;积极、主动、可持续的学习过程,是初中历史教师提升知识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准把握课程知识体系,通过不断地学习(如断代史、国别史、专业史等),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信息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与知识涵养。教师是专门培养人才的职业,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当具备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特点与学科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因科制宜讲授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其教学技能与育人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一位历史教师如果真正想把历史教的生动有趣,就要不断地读书,通过否则可能会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对史学原著的阅读与学习,是初中历史教师扩大史学知识面的捷径之一,不仅能拓宽知识视野,还能增强史料分析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技能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清晰的思路系统整合统筹教材资源,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与心理特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进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原貌,同时注意结合热点讲授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对待历史事件更加客观。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预设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根据历史知识的自身特点优化设计,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知识生成,活化课堂管理,课后进一步深化教学反思,结合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细化知识储备。一名历史教师如果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在上课前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仔细推演一遍,在上课之前就将自己的备课打磨一遍;上完一节课后马上进行反思与总结,删掉没有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冗余环节,积极尝试增加学生合作探究的环节。在高效课堂的诸多环节中,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最终实现我们课堂的高效教学。

初中阶段历史属于考查科目,难以得到学校与社会的足够关注。在这样一个现实状况下,一些历史教师就产生了消极懈怠心理,反映在课程教学方面,即无法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在很多情况下,历史课变成了“念书课”,老师在讲台上面无表情的照本宣科,讲台下面的学生要么埋头睡觉,要么应付其他科目的作业,学生们逐渐形成了厌恶历史课的心理,这样的一堂历史课不但谈不上高效,就是起码的教学目标达成都是问题。在教育改革创新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创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学习氛围。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得初中历史课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此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人格培养,依托丰富多样的历史课程资源,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与思想发展的全过程。

3、道德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能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历史使命。时展与社会进步对初中历史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心全意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关爱学生,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心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做学生最直观的榜样;严谨笃学,敬业进取,立足本职岗位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我国社会现在正处于快速转型期,个人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队伍。加之现今的教育评价标准尚不够完善,学校过分注重考试成绩与升学率,各科教师多把精力都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部分教师对于自身道德素质的认识与提升还有所欠缺。初中历史作为考查科目,在校内校外都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容易导致某些初中历史教师基本职业道德的缺失,只是将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君子慎独”,当学校、学生、家长、社会都疏于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监督时,教师自己的自查与自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自查和自省不只是为了教好书,更是为了学生成长进步与自身未来发展。历史是一种责任,教师肩负使命,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需要更多的良心与道德。春蚕到死丝方尽,教育是一种高尚与奉献,教师更需要一种奉献的意识。

4、育人能力

赫尔巴特在其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中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学校教育中所谓“教书育人”,即教师的育人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践行育人。值得注意的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并不是一回事,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仅仅是让学生完成知识的积累,对于把他们培养成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知识积累只会丰富他们的大脑,真正想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的“人”,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引导。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由于其学科特点本身也担当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初中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解读、对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把自己的思维想法、看待事物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身教重于言教”,面对可塑性极强的初中学生,为人师表的自觉示范作用是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的关键,能给学生最直观的榜样力量。对初中历史教师而言,“育人”不同于“教书”,大多数时候育人都不需要像传授书本知识一样直接讲给学生,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不自觉中沐浴“润物细无声”的教化。

5、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激励自我成就感与上进心的心理机制,是个人追求实现一定目标的内在推动力量,在人格特征外在表现上是一个人的事业使命感、事业责任感、事业进取心等。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对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都有很大的推进作用,是影响一个人成事业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就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其成就动机就是在完成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努力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者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环节中获得一定成就并力求达到更高境界。

一名合格的初中历史教师就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成就动机水平:摆脱初中历史教学是“副科教学”的功利性偏见,对教学岗位与教育工作有自己的抱负,进而树立对初中历史课程的信心;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自我效能感处于较高水平,科学对待自身的成就需要,制定合理的成就目标以激发自我成就欲望;还应在适度的竞争中把握自我展示的机会,增强成功体验,提升工作认同感,促进自我发展意识的激发,培养自己的上进心与进取心,保持对教育成就感的持续的热度。

此外,初中历史教师对教师岗位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文明的传承者,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需要在教学实践与思考探索中不断领悟。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历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有机结合,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这样才能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体验工作带来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带来的成就感,进而提高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三、结语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历史学科教学的特殊性要求历史教师应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丰富的知识储备,游刃有余的教学技能可大大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品行高尚的道德素质为可塑性极强的初中学生带来了最直观的榜样力量,春风化雨的育人能力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美好心灵,高水平的成就动机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关键。作为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学习实践,丰富知识素养,提高教学技能;反思总结,提升道德素质,强化育人能力,完善成就动机;进而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成为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把更多历史教育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传递给未来。

注释:

① 1993年斯宾塞提出,胜任特征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表现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表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普通绩效的个体特征”。参见 Spencer、L、M & Spencer、S、M、 Competence at work, John Wiley & Sons, 1993

参考文献

[1] 付秀娜、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魏传红、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再探究――结合泉城中学实际[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杨晓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素质漫谈[J]、考试周刊,2009(20)、

[4] 赵向琴、浅谈创新教育时期历史教师的素质[J]、课改论坛,2012(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孙远刚、杨文军、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创建构想[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7] 徐建平、谭小月等、优秀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分析[J]、教育学报2011(2)、

[8] 马红宇、唐汉瑛等、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其绩效预测力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

[9] 何进军、齐力、中小学教师成就动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8(4)、

[10] 罗三琼、教师的成就动机与最佳素质组合[J]、重庆师专学报,1998(2)、

[11] 高小丽、赵清明、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2] 宫火良、杨易、中学教师成就动机现状的研究与测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1(3)、

初中教育特点篇2

一、初等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

厘清学科内的基本概念问题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因此,需要在某些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和统一,这样才能在矛盾和发展中推动学科的建设。

(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正在建设发展的二级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之一。但有关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明确一致的看法。同样作为二级学科并且发展逐渐成熟的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很明确地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很多学者直接借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也应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小学教育?关于小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针对小学教育的概念性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第一,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第二,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专业;第三,认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当中与其他教育阶段平行但具有重要基础特性的阶段。由此看来,不同角度理解下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概念性的分歧。那么,如果初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将小学教育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究竟是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还是小学教育这个阶段过程?若以小学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性问题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若以小学教育这个教育过程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思考;抑或是这两者皆应有所研究。因此,想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出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那么,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构成其最基本的、本质的、一般的单位是什么?而这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的最基础的概念。很明显,若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并不适宜。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也秉持一致的看法。因为“立足学生,以儿童为本”是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小学教育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应是以“小学儿童”为基点并围绕其展开。而这一点从教师、教学、学校等这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同时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立足点。从我国新颁布的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学生为本”的教师教学宗旨,而国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所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标。因此,小学儿童无疑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单位。

(三)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其逻辑体系、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理论,这里不仅强调其理论性,同时更需关注其科学性。科学理论性质的的体现不仅在学科本身,即发展本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包括吸收相邻学科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学等,除此之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也应纳入学科的发展之中。其次,初等教育学也应是一门应用理论。因为它还关注小学教育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问题中生成理论以指导实践。

(四)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

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首先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位置及它在学科体系中与其相关他学科的关系。初等教育学虽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最终发展的明确目标是成为与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相关学科所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同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当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其一级学科。因此,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明确与教育学的学科范畴的区别,确定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是促进其学科范畴日益明晰的重要条件。

二、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解释:“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其逻辑起点是小学儿童。小学儿童则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位。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要以小学儿童为起点,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同时,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进行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而非“儿童”,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以“儿童”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儿童学,而我们所强调的“小学”儿童则不仅关注儿童,同时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角色身份及儿童参与成长活动的“场”。

三、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的基本立场、研究角度和相应的一套概念和假定,是研究者进行问题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研究者借助这样的视角来关注、思考、研究教育理论或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但同时也要在发展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就需要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打开思维、大胆创新,通过学科交叉或迁移,生成新适合于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

例如,现在有些学者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论、生命哲学的方法论等新兴的研究角度来研究小学教育进而发展初等教育学,相信这样的指导思想会使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高度。其实,不管是教育学还是初等教育学,它都是一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复杂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都要求其方法论的研究要多元化、动态化。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需要的指导方法论也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强调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固定的,但却需要研究者创造出一些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范式,这些范式的发展和变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学方法论系统化的基础。

四、“元初等教育学”研究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元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则是对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本身问题的研究,而非小学教育当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尚未建立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笔者认为,尽管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朦胧的状态,我们仍可以借用“元研究”的思路,采用倒置的研究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站在“元初等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初等教育学的理论陈述、理论体系、发展机制、学科构建、进步方法等,以理论的构想来推动实证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以正向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但若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更高一层的方法论层面上来指导研究,这无疑会使我们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五、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支撑初等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实证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立后需要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研究,研究又是为了什么,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能否支撑学科的发展,支撑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建设的价值、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人”即研究内容和研究队伍的建设都是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明确是促进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日益丰富、日益成熟的前提。

初中教育特点篇3

关键词: 初中生 教育管理 自主模式

初中班主任工作高度讲究技巧性和艺术性,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自主管理模式尝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本文主要针对这方面进行论述。

一、自主拟定班级规章细则,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班级是大家的班级,每一位学生都是这个班级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大家有责任、有义务主动参与到班级各项工作中。班级的运行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完全照搬学校规章制度,实际上班级之间有个性化的差异,学生之间也有独特的地方,所以在遵循学校整体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当体现个性差异,使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这就需要在班级规章细则制定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笔者在班级规章细则制定方面充分体现学生智慧,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从而得到更多学生的支持。笔者要求班级每一位学生针对班级工作献计献策,可以提不足也可以提建议。然后由班委会进行意见汇总整理,形成一些具有较高借鉴价值的内容,和学校规章制度融合起来,进行整理吸收和充实,形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制度初稿。然后提交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最终进行无记名投票,全体学生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赞成则通过班级管理制度。这样的管理细则无论是制定过程还是具体内容,都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拥护和支持,为接下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自主确定班级管理团队,选出不同岗位干部

班级管理团队对班级工作影响较大,如何确定班级的管理团队也在考验着班主任教师的智慧,如果单纯采取教师指定的方式,则显然有可能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拥护。因此在班级干部产生的过程中,笔者采取民主推荐、公开竞争等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能够有自我展示的平台,选出大家公认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针对班干部的岗位特点,设置精选条件动员学生报名,由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筛选,确定参加精选的正式候选人。每一位候选人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优点,阐述自己的岗位目标、施政纲领,接受大家的评判,采用这样的方式选举产生的班级干部,更能够获得同学的用户。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投票,根据自己的印象及对候选人的评价,选出自己拥护的班级干部,班级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三、自主开展日常检查总结,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常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每一项常规工作都需要进行检查考核评比。笔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求每天进行一日常规检查,内容涵盖学生从早读课到晚自习下就寝的全过程,内容涉及学习、生活、纪律、文体等诸多方面,既体现了检查面广,更体现了时间的纵深跨度,让常规管理工作与学生整个在校学习生活实现无缝对接。在检查过程中,除了班委会成员进行分管项目的检查之外,笔者每天还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随机进行跟班协助,按照学号顺序或是自主报名方式,参与每天各个项目的检查。凡是参与监督的学生代表和班级干部要共同签名才能确定检查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透明。哪些地方出现问题,公正地指出来,每天进行检查情况汇总,形成当天全班同学一日常规的基本考核记录。

四、自主进行长处不足剖析,主动查纠存在不足

开展一日常规考核,特别是量化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对某方面的学习生活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笔者每周都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剖析,一方面要求得分较高的学生上台,讲述自己这一周来是从哪些方面着手取得高分的,另一方面要求班级扣分较多的学生进行自我剖析,自己在这一周的学习生活中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改进,等等。班委会负责检查考核的每一位成员,要分别讲述自己在上一周的检查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具有哪些改进建议。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对一周以来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避免茫然不知所措的浑浑噩噩状态。在每星期及每个月的自我剖析和点评活动中,笔者还对班级整体面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出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要求班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注意改进。这样的方式方法能够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一个较好平台,更加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检查分析不足,知不足然后能改,实现自我教育成效的最大化,主动纠正存在的诸多问题。

五、自主设计组织各类活动,集聚智慧丰富生活

初中生的校园生活应当丰富多彩,除了紧张忙碌的学习之外,还应当有生活的趣味性,让他们的校园生活摆脱黑白色,变得五彩缤纷。在一些重大节日时,班主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庆祝活动,例如国庆、元旦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晚上时间开一次联欢晚会,让学生紧张的生活增添一些丰富的因子。具体来讲,教师可以要求班委会吸收广大学生献计献策,主动积极完善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应当组成若干团队,分别由班级干部带领、其他同学参与,进行场地准备、文稿编写、节目编排,等等。活动的设计组织过程中,教师更多时候应该发挥指点引导作用,具体实施环节要放手让学生进行,通过这样的路径使学生能够具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大的展示平台。在活动组织过程中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兴趣,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综上所述,强化初中生自主管理对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广大教师应当强化这方面的研究与尝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参考文献:

[1]徐俊杰、中学德育实施“指导――自主管理”方式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08(12)、

[2]贾宗林、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7(33)、

[3]王荣珍、学生自我管理的盲点与透视[J]、教学与管理,2005(22)、

[4]武大勇,曹琪元、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06)、

[5]韦英、自主管理促进学生独立健康成长[J]、中国冶金教育,2004(05)、

[6]黄美蓉、班级自主管理中的不等式[J]、教学与管理,2003(05)、

初中教育特点篇4

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在心理学上又把这个时期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反抗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致使他们感受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厌学、失足等。

1、情绪不稳定导致行为失控

青少年的情绪特点表现为敏感而相对脆弱,强烈而不稳定,变化迅速而不持久,容易冲动而缺乏理智控制,因此也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疾风暴雨期”。随着生理加速发展心理也迅速发展,由此而造成的对身心发展现状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使初中生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尤其是初中生叛逆心理日趋严重,老师与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往往变成了对他们的束缚加之由于第二性征与的发展,青少年出现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又由于环境与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使之往往处于莫名的烦躁与不安中。在这种情绪背景下遇到小小的不顺心之事,容易情绪失控,从而导致行为失控,如顶撞父母、老师或打架等。

2、自我意识增强导致观念“碰撞”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在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前,曾出现过一次自我意识发展的飞跃期,其年龄大约在1至3岁,是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的。在接下来的若干年时间里,儿童的自我意识虽然仍在继续发展着,但发展的速度则是相对平缓和稳定的。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生理迅速成熟,使初中生产生了“我”已经长大了的自我意识,他们要求具有和成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反对从属地位,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因而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父母的想法与他们总是格格不入,更反对父母强加给他们的观念,出现了观念上的碰撞,导致了行为上的反叛,成人要求他向东,他却偏要向西行,以显示自己的长大。

3、意志薄弱导致行为反复

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都比较差但是他们的自尊要需与独立倾向相对表现强烈。这就出现了初中生的内心需要与意志控制力之间的失调,导致他们在具体事情的处理上经常表现出决心很大,信誓旦旦,行动上迟疑不决,摇摆不定。例如:不少老师和家长经常反映某学生贪玩,不够自觉,总要大人的监督等。原因就是初中生主观认识不够全面,缺乏意志调节能力,明知某种行为不好,但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去做好。

二、初中生品德教育的途径

任何教育若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则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品德教育也不例外。鉴于上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会学生调节情绪

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情绪情感的特点,帮组学生找出情绪波动的原因,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例如:认知调节、合理宣泄、行为调节、心理放松、理性升华等。一个情绪稳定,心境平和的学生,是较少出现反叛等失常行为的。同时在学生心境平和下进行品德教育比情绪波动下的教育收效更大。

2、给予学生理解与尊重

初中生与成年人间矛盾的焦点在于:初中生对自己的发展认识超前,成人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成人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待初中生,粗暴地对待学生的反抗与情绪波动。因此,要教育好他们,成人应该理解他们的成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态度。

进入初中阶段以后,以父母、老师为模范的态度不再继续,代之为看到成人也有很多缺点。但由于他们认知的片面性,不能对成人的优缺点进行全面评价,从而认为成人无资格教育自己。因此,成人应真诚地与初中生进行情感沟通,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消除他们的敌视,从而使他们接受教育,争取上进。

初中教育特点篇5

关键词:学困生、关爱、心理特点、意志品质、个性、教育。

一、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剖析

中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从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形到定形的关键阶段。他们思想活跃,情绪偏激,有成就感,但缺乏勤奋、努力,不能把握机遇,组织性、纪律性和行为习惯差,自控能力较差;有创新意识,接受新生事物快,善于交往,但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精神;他们希望学有所成,有所作为,出人头第,但往往知难而退,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学困生”除了具有同年龄青少年一般的心理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个性”心理特点。

1、缺乏学习动机:他们对学习健康和体育锻炼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体育兴趣仅停留在对表面形式的需求上。缺乏体育与健康知识内涵。

2、缺乏自主:由于生理原因,导致体育效果差、成绩不理想,不能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积极感受,感觉不到体育的乐趣,只能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只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这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努力不够,体育效果不明显,得不到成功的快乐,感觉不了健康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3、意志品质弱:缺乏顽强的意志品质,缺乏毅力和斗志,怕苦怕累,对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单调的项目(如:长跑)难以坚持。缺乏勇气和探索精神,忧心重重,担心练习中会出伤害事故,练习时束手束脚。

4、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学困生”大都有性格内向的特点。在集体活动中适应性较差,有时举足失措,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不愿勤奋努力,知难而退,以静制动。

5、心理矛盾,情绪不稳:“学困生”有自卑、逆反、闭锁、放纵等不同类型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常常交织在一起,处于矛盾之中,他们对周围的教师和同学有恐惧感和对立情绪,他们意志薄弱,自控力差。

二、转化“学困生”的一些教学策略

减轻“学困生”心理压力,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教育他们勇于追求,自强不息,做一个诚实、自尊、自重、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心的好公民。可进行如下尝试:

1、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典型事例教育法。“学困生”在自卑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尊,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平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恶劣”行为。只不过是他们为寻求表现自我而采取的一种消极对抗的方式。采用案例教育,针对差生的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对他们不加以直接的训斥、讥讽,而是运用典型事例来诱导启发他们,为他们保留了“面子”,可达到心理共鸣,进而引发“差生”的自尊,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自我评价法。多数“学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否定自我,或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往往是非不明,看不到自己的行为给集体、他人所造成的损害。自我剖析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分析自己,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善待别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容易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行为激励法。“学困生”在不良心理的影响下,很少对所处的环境实施积极的影响,难以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自我感觉他是一个失败者。采用体会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其优点和特长,品尝成功带来的喜悦和快乐。以此使他们逐渐走出自卑、恐惧的心理阴影,产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采用此种方法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反复渐进的规律,抓住教育的时机,润物细无声,促其转化。

2、注重教学行为的转变

强调进步,合理评价,降低期望:“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与一般学生相比的确存在差异,与好学生相比就越发显得不如人,久而久之,“学困生”就会认为自己的无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他们对自己丧失了学习信心,很容易地放弃任何努力。教师应该根据他原有水平,确定他所能达到的目标。善于发现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对他们身上不起眼的变化都要有意去扩大并强调其进步,帮助他们重建失去的自尊感和成功感。

把握时机,化解矛盾,避免冲突:教师有时往往为了“学困生”的某些不足,穷追猛打,期望他马上就能改进提高,致使大家注意力都对准了“学困生”不足的方面,这给他们很大伤害,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再也不想有好的表现了,于是他们依旧一副我行我素,毫不在乎、无关紧要的样子,而教师也越发恨铁不成钢,使得师生之间产生对立情绪,矛盾亦更加尖锐,每当教师在冲动下训斥学生时,应提醒自己是否给学生以伤害,是否另有途径?其实,退让一步海阔天空;冷静撤离避开冲突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一段冷却期后,掌握时机,再行教育。

营造关爱氛围,多方配合,真正关爱“学困生”:爱护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也是依法执教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的,这对弱势群体尤为重要。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师爱是促进学生成功的动力,只有当他们真正信赖教师,爱戴教师时,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听从教师的教育指导,而友爱的氛围、真诚的情感,能够温暖“学困生”的心,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为此要告诫同学,对“学困生”不能歧视,不能冷嘲热讽,而应积极热情的关心,耐心帮助。应培养积极分子开展“希望工程”,帮助“学困生”搞好学习。另外,有条件的还应经常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营造良好氛围,领导重视,班主任严格管理,家长配合,社会协同,本人积极努力,科任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关爱,树立信心,把工作做深做细,会卓有成效。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关爱是教师组织教育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宗旨;转化是教师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途径。时代要求教师富有更多的能力、更高的技能、更丰富的学识、更能适应各个体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初中教育特点篇6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物理教学;注意事项

情感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发挥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中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物理虽属自然科学范畴,依旧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初中作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物理教师应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结合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1情感调节作用。良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能够帮助调节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轻松的课堂环境能有效缓解学生由于高强度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积极调整,让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不断提升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1、2感染作用。初中生的各种情感价值观正值一个有待塑造的时期,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传达积极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保持课堂兴奋性。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激昂的语调、恰当的教学手势和合适的教学语言等技巧对教学过程进行辅助,营造气氛活跃的初中物理课堂。氛围良好的物理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1、3强化作用。初中学生由于其独有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教师态度的影响。合理的表扬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恰当的批评同样也能为学生更好开展物理学习提供动力。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注意批评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迁移作用。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爱屋及乌”,把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转移到这门课程中来。针对这一性格特性,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样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

2、1以需育情。人的需求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的需求是人们产生情感的基本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人的情感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实际需求,人们的情感直接决定其实际需求。以需育情要求教师采取一定措施将学习变为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初中物理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是生活的必然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学习态度,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热爱物理、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2、2以理育情。初中物理是一门以传授科学道理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教师在实行教学过程中,应以课本为依据进行适当的深度扩展,在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道德因素,实现学生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2、3以境育情。良好的情境设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情境设定。有效的情境设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教育应用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3、1提高教师自身情感魅力。富于情感魅力的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初中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初中物理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体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建立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不断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3、2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是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设定过程中的主要依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对常见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适当开展物理课外趣味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3、3充分利用物理学史。物理教材是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深度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人文道理,对学生展开道德素质教育。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将看似毫不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同时,科学家们在推动物理学进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3、4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角色观念,利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态度影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物理的奥妙,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观念。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个体特点和知识水平,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帮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积极情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情感教育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教育特点篇7

关键词: 初中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制约因素 培育对策

2014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1]并且提出改进“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等要求[2]。可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当做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在整个国民教育过程中,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恰恰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品德学习有其特殊性,如果教育者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些特点可能会成为影响初中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品德学习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使其外化为初中生的自觉行为,尤其值得教育者关注。

一、青少年的品德学习特点是初中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在制约因素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开始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特殊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急剧的变化,而面对这些变化及因变化所带来的压力,他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无所适从。许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对初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学习的特点进行探讨。

致力于儿童发展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先驱斯坦利・霍尔将青春期定义为“情感骚动的心理风暴与压力并存的一个时期”[3],并从学术角度对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青春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呈现跳跃性的发展态势,他们对单调和常规难以容忍,情绪易躁动而且常常伴随叛逆行为,其行为和心理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处于辨别力、自我控制能力和抵抗能力都比较弱的时期,因此,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内心认可的行为准则皆处于形成阶段,其品行容易被外界的各种诱惑因素所影响。

发展心理学发现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在道德学习时表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青少年的道德意志已开始形成,但是仍然比较脆弱;他们的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并且渴望独立行动,但是他们的道德愿望与道德行动力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距离;他们更乐于也易于从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但是面对当前存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多元价值观,又缺乏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还有的研究者发现,初中低年级的青少年开始能判断出教师的道德指令可能存在缺陷,因而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盲目地崇拜权威者或把权威者的一言一行都作为自己的崇拜模仿对象[4]。正因为初中学生在道德学习时存在以上这些微妙而棘手的特点,所以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青少年容易产生不良品行甚至走上歧路的“分水岭”。

社会学中的同辈群体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5]。我国教育社会学家吴康宁认为青少年形成、向往和加入同辈群体的原因是为满足其在学校和家庭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主要是对于平等的渴求。有研究表明,儿童已经开始对成人的规则与权威进行挑战和反抗,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这个“叛逆时代”,青少年这种挑战权威的社会本性在兴趣爱好和价值观趋同的同辈群体中得到了相互强化和相互支持。因此,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与成人权威相抗衡和相抵触的色彩。在对青少年品德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可能超越教师和家长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校教育者进行价值观培育时碰到困难或遭遇失败的原因之一[6]。

二、对策探析

(一)“课程育人”应协调发展初中生的“知情意行”并尊重其主体性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其中培育为“知”,是践行的基石,也是践行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阶段强调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教育部的文件提出,在学生的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培育途径之一。但是如何融入?采取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持续灌输、反复宣传或者理论教学?这些宣传教育方式因其忽视被教育对象的感受和身心特点,与初中生的道德学习特征背道而驰,没有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不仅不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反而会令他们厌学反感。

基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在学习时难以容忍单调和常规的特点,初中学校教育者应根据德育的多端性和同性时原则,协调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初中各学科的教师可以结合本学科内容和特点从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不同侧重点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例如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可重点培育学生的“知”,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侧重围绕学生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展开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规则法律入手,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的社会化和品德发展;语文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情”,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主人公和优美的中华语言文字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和母语的“热爱之情”;历史学科重点培育学生的“意”,帮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明的历史价值,培养民族自豪感,进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中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的责任意识;音乐和美术学科及体育等学科主要培育初中生的“行”,其中美术音乐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引导学生体验艺术、感受艺术的美和内涵,懂得美的价值,养成健康的审美观,进而在生活中能够有审美、爱美、护美甚至创造美的行为;体育则可以通过团体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培育青少年迎难而上及拼搏进取的精神和行动的有效途径。

基于初中生在道德学习时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特点,教育者应改变传统的德育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摒弃灌输和说教的教育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点借鉴价值澄清理论,教会学生判断是非对错、区分善恶美丑,在此基础上引导其学会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主要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寓教于乐、专题讲座、案例研讨、视频讨论等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发挥初中生的道德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思辨探讨、逐渐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使其初步具备独立地对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的辨析和判断能力,形成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通过“课程育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内涵真正渗透到学生的眼、耳、脑、心。

(二)“实践育人”应创设条件使初中生成为道德实践和体验主体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形成、发展的源泉及检验标准。教育部的文件提出了改进实践育人的要求。基于初中生乐于也易于从当前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中形成思想意识形态的特点,根据德育的实践性原则,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必须引导初中生参加各种必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学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亲历亲验中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初中学校可以以社会实践体验为载体,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资源,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和体验机会,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动精神并真正地成为实践活动过程的主体,使中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最终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初步认识和了解真实的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把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并且启发他们发现社会问题、初步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社会服务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社会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技能。

道德体验,指道德感或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受到社会肯定或否定的经验[7]。为帮助和引导初中学生不仅成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而且成为道德体验活动的主体,学校教育者可以组织开展诸如感恩诚信、节约环保和团结友善等系列道德体验行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善待他人和体贴父母的回馈感情,引导初中学生在这一系列道德体验行动中,体会到当一个人的行为合乎社会群体规范会时才会得到众人的认可和赞许,反之则会受到非议和指责,从而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其在这些与规范密切相关的经验中养成符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个人行为。

为避免这些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学校应完善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和综合实践课程建设,例如:把校外活动内容纳入学校课程管理,建设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初中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中,等等。

(三)“管理育人”应重视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

在初中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初中学生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部文件要求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育人”,必须把对学生同辈群体的管理和引导纳中其中。

由于初中生同辈群体是青少年在初中学校中基于相识或者相同的学习活动,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相似的生活经历等而自愿选择,自由结合的非正式群体,因此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常常有其成员共同认可的群体亚文化,如果该群体大部分成员认同消极消沉的违规型或型亚文化,则该群体成员可能会产生越轨行为甚至是行为。而且,在一个同辈群体内,往往存在一个“影响力中心”或“核心成员”,核心成员通常是群体成员模仿的对象,一旦该群体核心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言行偏离正确的轨道,基于群体内成员之间具有趋同性和模仿性的特征,群体中一些判断力、自控力和辨别能力还有待发展的初中学生就会受到核心成员的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可能会产生偏差。

由于青少年同辈群体对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品德和价值观取向产生的巨大影响,青少年群体价值观是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一致或趋同至关重要,因此,初中学校教育者必须改变只重视学校中正式的团体如班级、正式社团和学生会等的教育活动,轻视学生自发选择组成的伙伴群体教育的传统观念。学校教育者应科学地看待同辈群体产生的原因、了解同辈群体的性质和类型,为避免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发挥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导向、凝聚和约束作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由于同辈群体存在于班级中,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要实现对同辈群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初中学校的班主任是否参与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培训班主任,使其认识到管理教育本班同辈群体的重要性,并且在培训中着重传授和交流一些管理同辈群体的有效经验和策略,例如班主任应积极营造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级口号等,按照班级中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引导和组织学生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和加入兴趣团队,组织开展团队活动并适当地建立激励机制,使初中学生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精神和成就感,促进班级中的各类同辈群体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健康成长;对于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群体核心成员,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同辈群体中的核心成员,重点给予关注,尤其是对思想意识、言行和价值观有偏差的群体核心成员,例如平时课间可以与他们多交流、谈心,在他们烦恼或困惑时关注、鼓励和帮助他们,对待他们的兴趣爱好,要尝试着包容、理解和尊重,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好核心成员的转化工作并将其逐步培养成为同辈群体中的道德榜样,促进群体成员在群内互动中认同同辈群体道德榜样,进而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促成群体价值取向的趋同并与核心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最终使学生同辈小群体真正融入学校、班级大集体中,实现“管理育人”。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刚刚进入青春期,处于躁动不安、既自我怀疑不轻易相信权威,面对纷繁复杂的逐渐展开的社会生活手足无措的初中生们能不能成长为具有较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公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知道不知道分辨是非对错美丑善恶,持有怎样的价值观。教育者只有深入了解、认识中学生品德学习的特点,遵循其特点,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初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材施教,才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阶段的培育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

[3]曹丽、新时期中学德育实效低的反思[J]、文教资料,2014(12):118-120、

[4]刘晔、初中生道德学习的特点及德育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1、

[5][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28-231、

初中教育特点篇8

【关键词】初中教育;本质坚守;路径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学质量不理想。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是在义务教育的束缚和制约下,初中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认清初中教育的本质,并找准初中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而实现初中教育的本质目标。

一、初中教育的本质坚守

初中教育有着其独特的教育特征和本质,这是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儿童进入青少年,且生理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但是对于知识的储存量不足,不免一知半解。加之初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如果没有完全了解知识,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不易适应,一方面,初中学生刚进入青少年时期,内心中仍然存在“童心未眠”的一面;另一方面,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但是由于自身知识的不完备、价值观不够成熟,导致他们对成年“意识”存在误解。又因为自尊心较强,对成年世界“伪装成熟”。这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动作与心理方面的偏差。在动作方面,初中生仍然较为敏捷,对外界的求知欲望强烈。在心理方面,对新事物或者新世界没有一点防备或者准备。因此初中生容易与社会规范发生冲突,这是因为他们不认同这种社会规范或者价值观,总是表现的“自以为是”。美国心理学家将初中生的这种行为称之为“狂飙”。青少年本身的适应能力较弱,但是他们心理和思想变化速度较快,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初中生这一特征,展开科学指导,遵从潜移默化和因地制宜的教育原则,逐步提高初中生的适应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成人”过渡做好思想、心理准备。

除此之外,在初中教学中。立人教育尤为必要,且在引导初中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方面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展开立人教育的首要条件是立人道。所谓立人道是指发展人性,简而言之,称之为立德树人。初中开设的分科课程包含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基本课程,因此在课程内容中,涵盖了主要思想和方法论,便于学生认知。但是这些思想和方法论不能单纯地讲解出来,需要“立文养人”。依托初中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c,教师展开教学的第一步为“立身存人”。换而言之,称之为“立命”。

综上所述,立人是初中教育的本质坚守。

二、路径探讨

(一)立人教育课程系统的构建

立人教育课程系统主要包括“立德树人”、“立文养人”、“立身存人”三个板块。第一,“立德树人”。主要由法治课程、雅育课程等组成。这些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第二,“立文养人”。主要是指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形成丰富多彩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比如信息数学技术的自主导学,其最终目的是完成立学科文化教育目标。第三,“立身存人”。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体质健康教育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体魄,促使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并在教育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2]。为进一步保障“立人”课程体系的顺利展开,学校领导和教师需要树立创新意识,从信息、技术和制度等各个角度加强支持系统的建立,进而为实现“立人”教育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清除立人教育实施障碍

实践表明,在立人教育实施方面,会存在诸多问题,从而严重阻碍了立人教育的发展。其中,主要障碍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应试教育的制约和束缚。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的重点主要发展知识点讲解和例题训练方面,因此严重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感知。因此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容易将学科文化知识与知识点教学对立起来。二是教师严重忽略了学科文化的重要性。教师没有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分析学科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以学科文化为基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比如在讲解物理和化学等知识点时,其分析方法较为程序化。部分教师并没有展开学科文化指导和要求展开教学方案的制定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这是一种典型的灌输式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3]。

针对以上障碍问题,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学校应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展开研讨会,将学科文化概念和内涵反复讲解,加深教师的理解与认知。其次,建立“立文养人”评价体系,对教师立人教育展开评价。最后,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教师展开立人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石。

结束语: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学生数量也较多,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实现学校与学生的双赢局面,必须致力于探索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办学过程中保持视野开阔,秉持开放思想,勇于开拓,重视外引内联。立人是初中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应认清这一教育本质,并以此为依托,积极可设相关的课程体系,并及时清除立人教育障碍,进而促使初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仲文、初中教育本质坚守与路径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2016,(14):40-42、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产品销售情况调研(精选8篇)
  •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精选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