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6 栏目:写作范文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1

1、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

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之前,作为教师首先应在观念上加以改变、因为只有在教学观念上加以改变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就是要在素质教育质量观的要求下,充分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则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学生转变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也是在新的学习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1]。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日渐成熟,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发生了转变。利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CAI,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显示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化了个别化教学,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网络的发展及其教学中的引入更加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也日益受到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更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的参与度更大,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就越直接越深刻。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1、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课程要求建立的新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案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数学概念往往是由一些实际实例和具体的数学材料抽象概括而成的,学生总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讲授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选择素材创设适学情境,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使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依据教育学原理,利用综合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1、3多媒体化呈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选择性注意

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概念教学内容的展现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其教学效果显著、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展示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内容。这样更为形象、直观的展示方式可以使学生更乐于、易于接受,诱导学生深入浅出,并有此引发学生更为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2]。例如:在讲述立体几何中的对各种柱体、锥体、球体等相关概念时,就可以利用空间图形的分、合、转、并、移、裁、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

1、4利用媒体展示变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变式是指概念例证在非本质属性方面的变化、利用变式的目的是通过非本质属性的变化突出本质属性,使获得的概念更精确、更稳定,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手段轻松展现及演示变式,从而使学生获得更为精准的数学概念、例如在解析几何中讲解椭圆;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呈现各种椭圆的变式,以突出椭圆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椭圆这一概念。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2

知识管理

市场准入。

【论文摘要】:随着本体论的研究和应用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成果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也得到了应用与推广。本文首先介绍本体相关理论的知识获取、检索技术为出发点,利用Java语言的跨平台性和可移植性特点及J2EE构件化开发技术。结合知识管理与工作流技术的理念,提出了一种集成企业平台知识获取应用模型以及市场准入领域本体的关联模型,并在项目中予以应用。

1研究背景

市场准人技术措施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市场的准人机制、技术措施、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等。目的是为产品出口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从而规范和保护国内市场、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援。

随着知识管理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对知识资产的保护。本课题在本体论的基础上、以知识管理和工作流技术为主旨、从研究市场准入信息服务领域的主要内容出发。即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标签标志和预警通报等,开发一套从知识获取、知识处理与存储、知识共享与重用、知识发现等功能的知识管理型平台知识管理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知识获取技术、存储技术和检索技术等。下面将从语义理解的角度探讨相关理论。最后给出实现该平台的框架模型。

2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的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共享来达到提高整个组织的应变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下面将从知识本体论和知识管理支撑平台相关理论加以阐述。

2、1知识本体论相关

从哲学观点考虑、本体的概念是指”现实世界中各种类型的对象、属性、事件、过程和关系的哲学表示”,研究的是一种存在性的问题。而其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的解释为:通过本体涉及到的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规范化述。勾画出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描述语言

在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系统、智能信息集成等领域研究和发展本体。是因为包含有一定的特点:本体是领域内形式化描述的基础;可以在不同的建模工具、语言、软件工具进行翻译和映射:在知识管理方面、本体就是一个词汇表。本体是领域知识的形式化的说明。通常由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公理、规则组成。元数据解决资源的语义描述问题、本体可以将对象知识的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义。

元数据提供知识库的语义基础、使资源有了基本的微观结构,但是元数据并不能完全解决信息系统的语义异构问题、知识本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元云数据、信息系统中不同实体对象可能采用不同的元数据方案、不同的实体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非常复杂,知识本体能够对这些情况进行很好的描述。元数据与本体的关系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本体论也可以用一个三元组0(C,R,S)表示。C表示概念的集合、R表示概念间的关系。S表示约束。S本身是二元组<ConS、RolS>、Cons是对C中概念的约束、RolS是对关系的约束。知识本体的创建过程如图所示:某个具体领域的知识本体不可能是唯一

的。形式化方式手段也可以不同、但是不同的知识本体必须通过某种机制保证交换和映射的顺利进行、形式化的方式也需要标准化。这就是知识本体语言的作用。本体域与元数据的映射关系可以描述是l:N的关系。

从目前的研究看、知识处理较为可行的方案是由Bemers—Lee提出的语义Web结构。在此之上构建本体和逻辑推理规则。以完成基于语义的知识表示和推理,从而能够更好地为计算机理解和处理

2、2知识管理支撑平台

知识管理理念应用在系统平台建设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知识获取技术即知识检索技术被认为是本支撑平台的关键技术。

、知识获取技术

知识获取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从原有的资料里。抽取出有用的资料知识。知识获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就是从外部比如网页获取与本领域相关知识、另一种方式是从自身业务系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这里要关注的主要是第一种方式。因此如果以最原始的方法从外部网页获取知识,即采用人工方式、除了费时外,还可能产生标识的语义错误或者专业术语的认知差异。因此尽可能使这一过程成为一个自动化的过程。自动化获取技术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获取规则的产生以及找到相关领域知识关键词并且分析其语义。

现有描述网络信息的语言有多种。如XML,RDF,OWL等,它们的格式各不相同。为了便于数据的表示和交换以及检索、选定RDFS(ResourceDescriptionFrameworkScheme)。它是在RDF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语义原语、用来更进一步增加对资源语义的描述能力。如类、属性、类和属性之间的隶属关系等。RDFS更多的内容在此不熬述。它具有领域的模型概念。RDFS虽然能表示语义。在某一程度上也能用它来表示本体。但是它没有足够的标签来表示完整意义上的知识本体为了满足语义方面的要求、因此出现了OWL(WebOntologyLanguage)语言,它是借助XML语言为基础,基于XML格式描述本体,具有较强的表达概念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满足智能检索中进一步实现推理的要求

0WL作为W3C推荐标准,是语义万维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定义类和类的属性来形式化一个领域、声明和定义对象和对象的属性、以及在0WL形式化语义允许程度上对类和对象进行推理。以下是OLW文档片段:

<owl:ObjeetPropertyrdf:ID="loeatedln>

<rdf:typerdf:r~ouree=”&owl;TnmsitiveProperty”,)

<rdfs:domainrdf:resource=”&owl;Thing”,)

<flals:rangeId resource=”瓶egiOil,)

·

J"owl:ObjeetPmperty>

<Regionrdf:ID=“SantaCmzMountainsRegion”)

<loeatedlnrdf:resouree=”#CalfiorniaR_egion”

</Region><Regionrdf:ID=’‘lifo皿i8m on”>

<locatedlnnil:resource=”#UsReglon”,>

</Region>

·

管理支撑平台基于知识的、语义上的匹配即从内容导向出发,获得较好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以下将从宏观层面介绍知识管理支撑平台的外部体系结构。

将管理支撑门户(MSP)~知识管理(1)两者整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管理形式”和”管理内容”的统一。用公式描述为:

MSP+KM=KMss(KM basedManagementSupportedSystem)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必须抓住强调以人为本。它从以人的操作为主,演变为一个整合式的知识管理为主的电子化服务平台。可通过统一的入口登录平台查询所需的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由智能启动服务程序。

基于J2EE架构、Domino俳结构化文档数据处理技术体系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在数据层。由于涉及的数据多数为非结构数据。由文档数据库保存文档数据、元数据库支持知识元数据的管理以及支持关系型数据管理的数据仓库。

构件层是一组用来分发处理相应数据的功能组件。支撑平台层涉及平台的一些公共的技术。比如搜索引擎、业务工作流模型。CMS等。它们均在不同的应用服务中被调用执行。

企业服务总线提供给应用系统发出应用请求的一个分类服务层。提高了服务器的安全性、高效性及稳定性。

3、市场准入平台知识检索技术模型实例

建立在本体领域基础之上基于语义web的外部知识获取技术、是知识管理型市场准入平台的关键部分。由于很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都是动态发展的。及时追踪各网站动态变化、自动更新各行业技术标准、法规等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从增量数据挖掘来看、必须强调在领域知识的自动数据挖掘过程。本着市场准入本体领域知识共享的研究、首先必须确定本体模型、以下是市场准入的本体领域模型:

据前面介绍的本体理论可知、本体包括领域相关概念及其概念的关系。那么市场准入领域的相关概念见上图。我们使用本体就是为了通过一定的规则更容易标识语义网中的相关概念、从而获取要搜索的领域知识。

在语义网络之上构建本体和逻辑推理规则、以完成基于语义的知识表示和推理。从而能够为计算机所理解和处理,是实现智能提取技术的基础。在自动提取阶段。可以采用启发规则和经验规则的推导过程。同时也必须关注领域本题自身的建设与维护,比如术语、概念关系的增减等,便于领域本体的完善。为信息的自动提取提供可靠的保证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3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中国论文网。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同时,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性能,加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促使课堂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生成。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设计一题: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4

2、利用探究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以探究的方式讲授核心概念,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以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感知,因此被众多教师用于课堂教学。《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核心概念”基因”为例,利用探究教学策略的设计如下:①提出探究问题:基因是否等于DNA?②推理与设计分析: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吗?③取证:通过对资料数据分析出全部基因的碱基对数>DNA分子的碱基对数,得出结论:基因只是DNA的片段。④解释证据:海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到小鼠体内,发现小鼠能发光,证明海蜇的发光基因不仅传给小鼠,而且能表现出来,起到控制小鼠的特定性状的作用,即具有了特定的“效应”。因此就顺利地从DNA水平上给基因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

3、通过比喻或模型比喻或模型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如核心概念“染色体组”可以用扑克牌的类比法来讲授;核心概念“减数分裂”可用模型法讲授,用橡皮泥反映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用红绿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又如,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时,教师将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比喻成梯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梯子的扶手,碱基间构成的氢键就是梯子的踏板,这样可很好地加深学生对DNA组成的认识。

4、采用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一个完整概念图的完成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①选取一个知识领域;②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③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④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⑤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理想的概念图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概念间具有明确包容关系的层次结构;②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词组标注出来;③)不同层级概念间的纵横联系清楚、明确,并形成一些交叉点:纵向联系说明概念间的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横向联系可以说明处于概念图中同一层级水平的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而交叉关系则说明处于不同层级概念间的联系。故而,在概念图中的概念是不能被单独表征的。如在核心概念“染色体”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构建如下的概念图:

图1核心概念“染色体”的概念图5、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上的主要手段有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最广泛的是多媒体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基础,以交互方式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技术。此项技术具有声、图、文并茂,形成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和保持;渲染理想的教学环境等优点。如在讲授“细胞增殖”、“减数分裂”、“神经调节”等抽象、复杂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动画来演示这些过程性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以“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根本任务的《标准》指导下,借助于生物科学史去建构概念,有效展示了概念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习的不仅仅是条条框框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落实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采用实验探究进行概念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后在教师指导下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不仅可利用科学事实建构科学概念,同时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比喻或模型、信息技术辅助学概念,都是属于借助一定手段使抽象概念直观化。概念图的运用是进一步训练学生建立概念、理解概念的方法。

生命科学中的“规律、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才得以表述。而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生物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进而运用生物学原理、规律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5

【关键词】信息;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26―04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我国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存环境,而且已成为推动其全方位变革发展的强大杠杆和重要战略资源。在这一系列重大挑战与机遇面前,大学信息化进程中各种深层矛盾与问题逐渐凸现。产生问题的原因诸多,但大学校长、管理者、师生员工、甚至IT主管等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认识的不到位,甚至误读,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透过信息化实践的繁杂表象溯源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发展演变的历程,方能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中,直达其本源,找到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正确路径。

一 信息化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演变

欲明高等教育信息化之内涵,则须先理清“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内涵的发展演变。信息化是伴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凸显“信息”对社会发展日渐重要这一过程而创造。

1 凸显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价值――后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

“信息”上升为与“物质、能量”一样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是信息化概念能成立的前提。从这一视角追溯,“信息化”概念理应追溯至美国社会学家贝尔1959年提出的“后工业社会”。贝尔[1]提出后工业社会成形于智能技术,理论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础,其战略作用凸显,信息在社会再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与能源、物质一样,信息和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这一论断明确提出了信息是未来社会的基础,凸显了“信息”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意义。1963年l月,日本学者梅田忠夫[2]在贝尔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信息产业”概念,认为人类继农业、工业时代之后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神岛二郎[3]认为日本完全适合成为“信息产业的社会”,提出“信息社会”概念。这一概念从内涵上与贝尔的“后现代社会”相似,但其描述却更为贴切。

2 强调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信息化概念的提出

“信息化”最早出自1967年日本科技与经济研究会及林雄二郎提出的“社会信息化”概念,用日语“Johoka”一词表示,以此强调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从原有以“有形物质产品”为主导向“无形信息产品”为主导的转变过程[4]。“信息化”这一概念不仅继承了“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等概念所蕴含的“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这一内涵,更表达出实现这一转变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

“信息化”这一概念是从“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这些引领社会发展的理念衍生而来,是一批如贝尔、林雄二郎的信息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从“社会形态变更”这一更为宏大视野审视信息技术之于社会价值而提出,强调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的获取、生产、处理、应用、传递等活动,使“信息”超越“物质”、“能量”,成为社会变革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信息化”正是为强调这一变化过程而提出。

3 我国“信息化”概念的演变及对其的不同认识――美日研究对我国的不同影响

“信息化”之中文表达方式最早见于1979年王行刚的《信息学与信息化社会》一文。该文主要介绍了日本信息社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出“信息化即人类社会信息处理机械化” [5]。可见“信息化”这一中文表述是伴随着我国学者对日本“信息社会”的介绍而引入,应是对日语“Johoka”的翻译。“化”作为后缀用在名词和形容词之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中国早有“现代化、工业化”等构词方式,所以将东方文化中所创造的“Johoka”一词译为“信息化”,实属必然,亦未产生分歧。1986年12月,国家科委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信息化”这一概念首次为中国政府使用[6],随后逐渐为国内各领域接受,并对之做出了不同界定。

我国“信息社会、信息化”概念的产生源自对日本相关研究的译介,而其实践发展却多受美国影响,这使得我国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既有从技术应用视角的美国式阐释,亦有从社会变革发展视角的日本式阐释。如吴敬琏[7]认为信息化是“信息通信技术渗透到人类生产、交换、社交所有层面、所有领域的过程”。鲁品越[8]认为:“中国把IT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1997年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认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这些界定突出了“信息技术”应用,而忽略了“信息”这一关键要素。带有强烈的“技术主义”色彩,尤其是官方界定,必然不可避免地将我国“信息化”发展导向“技术主义”,忽略了“信息”对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当然有不少学者从凸现“信息价值”视角界定此概念,如陈昌曙[9]认为信息化是“转变成以信息为核心的性质或以信息为基本特征的形态,不仅是一个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目标”。蔡连玉 [10]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这些界定都强调信息成为社会发展乃至社会形态转变的核心要素。但是我国信息化实践却多学自美国,其发展更多是由美国的计算机专家主导。所以我国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技术主义”占据上风不足为奇,信息化实践中的“技术本位”难以避免。

二 我国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内涵及其差异分析

1 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概念的合理延伸,最早见于吕可红1986年发表的《日本社会的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一文,提出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适应社会信息化激变的形势, 教育自身也逐步沿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11]。作者虽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概念,但并没有真正揭示出其本质内涵。再加之当时中国信息化建设整体滞后,是以这一新概念并未引起众人关注。教育信息化概念真正为国人关注,源于1993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受其影响,我国也开始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1998 年12 月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1999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任务[12]。自此国内开始广泛使用教育信息化概念。我国学者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强调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李克东、杨晓宏等皆持此类观点[13] [14];另一类则认为教育信息化是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带来的是教育系统的最终革新,是一种新的教育系统的诞生―信息化教育,南国农、祝智庭皆持此类观点[15][16]。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概念的自然延伸,最早见于1996年李天铎《俄罗斯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一文,认为高等教信息化主要指为高等教育创建一种全新的信息环境[17]。国内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亦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将信息化视为大学运行发展的支撑环境,认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技术环境,为大学各项活动和事务提供支撑[18] [19][20]。这种“技术主义”的观点在我国大学占据主导地位,很多人将信息化定位为与大学战略发展无关的基础设施,其思想根源正在于此;第二种则从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视角进行界定,提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等不断改革和优化的过程,是一个观念信息化、组织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事务信息化、工具信息化等有机结合的整体 [21][22]。相对于第一种界定,第二种突出了信息技术对大学核心业务、组织结构的变革作用。

2 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异同分析

从上述追溯中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强调以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为使命。这一界定抓住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这两大属性,尤其强调“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属性,这有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突破“技术主义”,但这种理解忽略了教育中的“信息”―这一“信息化”最为本质的属性。正是这一忽略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总在“技术本位”与“教育本位”两者间摇摆,而难以融通两者,无法通过“信息技术―信息―知识―教育”这样一个脉络通达“教育信息化”之本质内涵,从而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要么陷入“技术主义”泥潭,要么囿于传统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而窒息了信息技术的生命力。

此外笔者发现我国对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解读亦存在较大差异。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阐释强调信息技术对教学与课程的影响,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解读则突出信息技术对大学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的影响,强调信息技术对大学整体运行发展的支撑。笔者认为这一差异主要源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特殊的发展历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源于教育部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动,研究者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阐释及研究都聚焦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重点―课程对教学的影响。我国大学信息化早期建设并未成为教育部所推动的信息化实践发展与研究的重点,且其信息化全面发展始于大学行政部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而非教学与课程,是以我国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阐释自然关注信息技术对大学组织结构与管理业务流程的影响。特有的发展模式使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认识未能继承教育信息化概念对“教育”属性的强调,不过凸显了信息化对“教育组织结构”的变革意义,而这一点正是立足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阐释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缺憾之处。但是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阐释中,却因缺失了“信息”这一“信息化”的本质属性,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找到以信息化促进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再造的途径。我国大学很多校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仍停留在将其视为与大学战略发展无关的支撑条件[23],而这正根源于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认识中“教育”与“信息”两大属性的缺失,这种缺失必然导致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停留在“技术支撑条件”层面,而非推动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变革的核心动力。

三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再认中引领我国大学信息化发展

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对信息化内涵的准确把握上。从前文的溯源中可以看到,“信息化”这一概念的创造是为了表征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组织中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使信息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组织发展模式从原先物质、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的根本性转变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信息是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素,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升信息价值的关键手段,强调这是一个动态的变革过程。所以组织信息化的过程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组织中信息组成、分类及信息流动机制的分析过程、优化改革过程,是以信息技术影响组织信息及其流动,进而影响组织各要素及要素关系,推动组织演进发展的过程。

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要重视从“信息与信息流”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及其核心活动的运行过程及发展趋势。如大学教学信息化不仅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信源”角色,改变了教师“信息掌控者”地位,使大学教学必然要从重视信息传递转向关注促进学生将信息内化为知识与能力,从“教师主控”转向“学生主控”,从重视“知识传递”转向重视“交流沟通”,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在信息的共建与共享中,调动师生之创造性,实现集体智慧,以提升教学质量。如对科研信息化的认识不能仅驻留在以信息技术促进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层次,更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研究的性质” [24]。科研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科研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了科研活动的时空,不仅拓展了大学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想象力,而且创造了跨时空、跨文化的交流与协同科研新模式,不仅提升和丰富了科研方式、科研手段,更推动了大学科研体制、科研价值观、科研文化、科研与大学其他核心职能的关系的改革。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大学各项活动中信息生产、采集、存贮、管理、传播、交流、施用的方式,在全校信息的整合与共建共享中实现大学核心活动中信息的畅通流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优化乃至改变了大学基于“信息流”的各项活动的质量,更改变了大学核心活动的运行与管理方式,推动了大学业务流程再造,引发了大学系统中核心要素、系统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乃至组织文化的变革,从而使“信息”成为推动大学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这正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内涵所在。

是以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要回归到“信息”这一本质,要学会从“信息、信息流”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其运行和发展,要超越技术,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考察信息技术对大学中的人以及由人所完成的事之间信息互动的影响。正如桑新民教授[25][26]所言:“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改造高等教育系统,推动大学的发展与变革,提高大学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整体水平,促进大学内外的交流、合作,尤其是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建共享,提升高等教育系统在21世纪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笔者认为只有从这个高度上认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内涵,才能摆脱将信息化视为学校发展的保障与支撑条件的狭隘认识,才能让领导、师生提高对21世纪数字化生存方式严峻挑战和跳跃式发展机遇的认识和重视,才能让我国大学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这场人类文明的第三次历史性变革中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丧失赶超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教育水平的最后一次历史机遇。这是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这一时代大背景下,以信息化推动我国大学战略发展所必须具有的时代眼光和战略眼界。

参考文献

[1] Daniel, Bel、 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M]、 Basic Books, New York,1973:45、

[2] 梅棹忠夫、情报与文明[M]、日本:中央公论社,1991:28-42、

[3] 伊藤阳一、日本信息化概念与研究的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87 -88、

[4] 林雄二郎、情报化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89、

[5] 王行刚、信息学与信息化社会[J]、自然杂志,1979,(7)、

[6] 朱帅军、信息化的概念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52、

[7] 吴敬琏、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转型丛书总序、引自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等编: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M]万岩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1、

[8] 鲁品越、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9]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9、

[10] 蔡连玉、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J]、湖南师 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

[11] 吕可红、日本社会的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J]、外国教育研 究,1986,(3)、

[12] 钟志贤,张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回眸[J]、我国教育 信息化,2007,(12)、

[ 3]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14]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OL]、

[15]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2:4、

[16]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 研究,2009,(8)、

[17] 李天铎、俄罗斯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J]、管理科学文, 1996, (10)、

[18] 万新恒、校园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0:14、

[19] 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 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4)、

[20] 赵全超、大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J]、 情报杂志,2004,(6)、

[21] 高萍、高等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06:14、

[22] 孙启美,张立光、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探讨[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23] 走出突围,寻找大学CIO本土化之路[EB/OL]、

[24] Panel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Future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Preparing for theRevolu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Research University[R]、Washington DC: NationalAcademies Press, 2002: 30-32、

[25] 桑新民、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Z]、高等教 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26] 郑旭东,桑新民、创造信息时代的大学科研文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A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LIU Yong-gui1,2

( 1、 Institute for Digital Learning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2、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Science,DEPT 、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Abstract: It is prerequisite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t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 autho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formatization, analyses the origins of informationiz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efinitions on these three concept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tream are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further analyses Chines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ract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hen puts forward a new explanation of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Keywords: inform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notation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6

《物联网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302040508

课程名称:物联网信息安全

分:

4

时:

64

讲课学时:

64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适用对象:物联网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物联网工程概论》、《通信原

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课程内容包括物联网安全特

征、物联网安全体系、物联网数据安全、物联网隐私安全、物联网接入安全、物联网系统安

全和物联网无线网络安全等内容。

2、

课程任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内涵、

知识领域和

知识单元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

目标是提升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

“认知”

和“实践”

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知识目标

学习扎实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与理论。

2、

技能目标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3、

能力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兴

趣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1、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安全需求;物联网信息安全。

2)教学要求: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了解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的安全特征,了解物联网的安全威胁,熟悉保障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3)重点与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层安全;物联网网络层安全;物联网应用层安全。

2)教学要求:

了解物联网的层次结构及各层安全问题,

掌握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掌握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技术,

了解物联网的网络层安全技术,

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技术,了解位置服务安全与隐私技术,

了解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了解信息隐藏和版权保护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技术,实践物联网信息安全案例。。

3)重点与难点:信息隐藏和版权保护技术,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技术,物联网的网络层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技术。

3、

数据安全

1)教学内容: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密码模型,经典密码体制,现代密码学。

2)教学要求:掌握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密码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基于变换或

置换的加密方法,

掌握流密码与分组密码的概念,

掌握

DES算法和

RSA算法,

了解散列函数

与消息摘要原理,

掌握数字签名技术,

掌握文本水印和图像水印的基本概念,

实践

MD5算法

案例,实践数字签名案例。

3)重点与难点: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密码学的发展历史;基于变换或置换的加密

方法,流密码与分组密码的概念,

DES算法和

RSA算法;数字签名技术,文本水印和图像水印的基本概念。

4、

隐私安全

1)教学内容:隐私定义;隐私度量;隐私威胁;数据库隐私;位置隐私;外包数据

隐私。

2)教学要求:掌握隐私安全的概念,了解隐私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与区别,掌握

隐私度量方法,

掌握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

掌握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掌握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实践外包数据加密计算案例。

3)重点与难点:隐私安全的概念,隐私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与区别;隐私度量方法,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位置隐私保护技术;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法。

5、

系统安全

1)教学内容:系统安全的概念;恶意攻击;入侵检测;攻击防护;网络安全通信协

议。

2)教学要求:掌握网络与系统安全的概念,了解恶意攻击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入侵检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攻击防护技术的概念与原理,掌握防火墙原理,掌握病毒查杀原理,了解网络安全通信协议。

3)重点与难点:双音多频信号的概念以及双音多频编译码器工作原理;信号编解码器芯片引脚组成与工作原理,信号编解码器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图及软件编程。

6、

无线网络安全

1)教学内容: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WiFi

安全技术;

3G安全技术;

ZigBee

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掌握无线网络概念、分类,理解无线网络安全威胁,掌握

WiFi

安全技

术,掌握

3G安全技术,掌握

ZigBee

安全技术,掌握蓝牙安全技术,实践

WiFi

安全配置案

例。

3)重点与难点:

无线网络概念、

分类,理解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WiFi

安全技术,

WiFi

安全配置案例;

3G安全技术,

ZigBee

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技术。

2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四、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其他

1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8

8

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12

12

3

数据安全

12

12

4

隐私安全

8

8

5

系统安全

10

10

6

无线网络安全

10

10

7

4

4

64

64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1、

课程具体实施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方式,以传统黑板板书的手段进行授课。

2、

在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同时,

适当布置课后作业以检验和加强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适时安排分组讨论课,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设计电路,

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设计成果。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平时考核:主要对学生的课程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平时考核

的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

30%。

2、期末考核: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所学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

试内容以本学期授课内容为主。考试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

7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物联网信息安全》

,桂小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

《物联网导论》

,刘云浩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导论》

暴建民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年。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薛燕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3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7

关键词:数字媒体城;数字媒体街道;内容;交互;单元;模块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03-03

1、绪 论

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为道路导入数字媒体技术,意味着创造出影响物理环境和道路环境的新空间。

在道路中导入数字技术,就是把数字媒体城道路的基本构想建立在传统道路的物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概念基础上加以理解,可将体现数字技术的装置因素理解为物理环境,但是因该装置产生的人类道路活动的变化不应该被置于传统概念的延长线上,而是应该成为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数字空间为人类的空间感受以及个人、社会的沟通带来了革命,而这又需要崭新的构成因素。

在数码时代,道路作为交换信息、彼此接触和文化共享的空间,它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市街具这个位于道路中心的物理构成因素的特征和能够对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加以灵活应对的形态构成因素进行研究,以了解有效“设计的可能性”。

1、2 研究范围

本研究以数字媒体城的道路环境为中心,首先从理论上学习从传统的道路环境转变为新概念的数字道路环境所需的功能和物理因素,继而考察能够应对数字网络空间和道路文化之变化的道路的物理构成因素。出现于道路上的人的形态既是催生工具的动机,又是不断改变道路的软件,同时是“道路”这个物理环境承载的内容。从城市街具中导出传统道路体现的特征和新赋予的造型特征,以提供适用于城市街具的标准是本文的研究范围。

2、数字媒体城的特征

2、1 数字媒体城的概念

今天我们的社会由于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居住文化亦随之发生着快速转变。

所谓数码城是适应这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需求模式的变化,在配备良好的道路、公园、绿地等基础设施的原有住宅区开发方式基础上,构筑更高一层的信息基础设施,使得居民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更加简单、便捷地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从而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的新概念城市。它是通过建立在城市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办公区之间的城市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地下埋设物及主要系统的状况,能够构筑反映人民愿望的优质行政服务以及应对灾害、灾难的综合性的系统,并且在构筑了尖端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环境中,能够享受快捷生活的未来型城市。

2、2 数字媒体城环境特征

所谓数码城,就是在城市管理、城市造景、城市行政等领域使用了前沿性尖端数字技术的城市。

城市应该具有能够接受快速发展的尖端技术的柔韧性,技术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于环境技术的尖端化,而是为了给生活于城市的人们提供方便和安乐,应该将立足于使用者为中心立场作为背景性前提。

(1)能够有效利用数字技术的灵活性(Flexibility)

数字技术革新速度快,技术周期短,通过物理性固定导入空间,所以需要能够持续利用数字技术变化的方法。

(2)通过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实现的亲合性(familiarity)

数字技术城市使用的技术不是为专家存在的,而是以数字媒体道路为媒介向一般大众提供的技术,从而需要导入类似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ricDesign)、可触摸的媒体(Tangible)、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概念。

(3)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ric Design)

构筑能够让使用者的参与和相互作用顺利进行的系统,向个别使用者提供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信息,同时还能够保障其隐私(Privacy)。

(4)可触摸的媒体(Tangible Media)

应该通过使用普适计算(Pervasive puting)。的各种应用软件程序,向各阶层的使用者提供网络化环境。

(5)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应该在主体之间形成各种接触和相互作用,在城市中形成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内容(contents),同时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

3、数字媒体城的道路环境分析

3、1 道路在数字媒体城的意义和功能

3、1、1 道路在城市空间的意义

道路是城市的外部空间,是最简单,且具有诸多目的的空间。道路是构成市区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但形成市内交通网,还以分割街区的线条形成城市的形态,可以说市民的步行空间――道路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基干结构。道路作为基干结构,从形态上形成城市的骨骼和框架;作为新的空间领域,是决定城市本身的存在形式的重要因素;道路不但从单纯的功能性空间的意义上,而且从物理层面上也是市民意识和行动的动脉,可以说它是城市本身拥有的社会结构的表情。

3、1、2 道路的功能

(1)传统功能

对各年龄阶层而言,道路是杜区生活的一般场所,是实实在在地为人们提供彼此接触和休息的场所。道路是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交流的地方,是发生经济活动的场所,具有活力的道路直接对周边产业产生影响,如果道路充满活力还能够提高地域内相关产业的比重,从而提供专业化和注入活力的契机,进而还可以为道路庆典等周边服务和商业领域注入活力。道路一直被认为是建筑物之外的,具有公共性的,是各种规模的自然构造物和人工构造物可以共存的场所。

(2)被赋予的新的功能

道路与城市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处于建筑物两侧的意义,并不是仅仅用于同行的通道,在这里不断发生着家和道路、室内的人和室外的人、室内的活动和室外的活动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道路在构成城市的物质因素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作为形成城市形象的强有力的媒介,需要设施的改善和程序的变化。

在数字时代,具有交换信息的场所、接触的场所、文化共享的场所等功能的道路的作用预计将进一步增大。

数字网络空间和道路文化的变化

虚拟文化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为此前一直是社会活动之

主体的道路文化带来变化,在目前道路拥有的逻辑和功能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被数字网络空间所同化或替代,随之道路将承担和原本履行的作用不同的内容。

未来,道路空间的概念不是将内外隔离,而是应该使其能够自然地联成一个拥有同一个主题的空间,构筑内部程序和外部程序成为一个主体的空间,通过移转空间能够彼此连接和探索,从而不但需要虚拟空间,还需要真实开放的道路空间。

3、2 道路的物理构成因素

导入数字技术意味着创造对物理环境和人类道路活动均带来影响的更高层次的新空间。数字媒体道路是为道路导入数字技术,它的基本构想有必要在传统道路的物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个概念基础上加以理解。

可以把体现数字技术的装置因素理解为物理环境的范畴,但是因这些装置发生的人类道路活动的变化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传统概念的延伸,而是应该从崭新的概念进行理解。

数字技术开启的数字空间非但要考虑人类的空间经验,还需要为个人和社会的沟通,思考崭新层面的构成因素。

在人类的道路活动这个传统道路的构成因素中,添加物理环境之外的数字技术而形成的虚拟环境并非只是简单地增加了一个构成因素。它在道路活动和物理环境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道路概念中,使虚拟环境和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和道路活动彼此相互作用,从而最终创造出”物理环境/虚拟环境,人类的道路活动”之间的复合作用。

数字媒体道路的物理环境是提到道路时想起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它包括包装、城市街具、招牌、艺术品、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的界限、建筑物正面的构成因素、开放空间等,这里还包括信息亭、LBS系统、各种传感器、网络基础设施等安装于道路空间的数字技术装置和个人使用携带的各种终端机等广泛的数字装置。从而可以说,能够支撑人类道路活动和虚拟空间的所有物理设施均为物理环境。

4、数码城的设施设计

4,1数字媒体城的概念分析及形象提取

数字媒体城的核心因素有数字、媒体和道路环境三种。

4、2 核心关键词的基本造型概念

4、2、1 透明性和重复性

基本造型概念:通过材料和形态体现透明性和重复性

透明性:玻璃的透明性,在重复的空间形成的透明感

重复性:直线和直线的重复,直线和圆的重复,圆和圆的重复,玻璃和玻璃的重复,透明和不透明的重复。

4、2、2 系统化和动态结构

基本造型概念:恰当地使用结构和动态概念的系统

系统:如果硬件组合与连接容易,那么网络连接也容易。

通过模块组合硬件

为了收纳各种内容(contents),构筑自身的网络

Move:动态结构及功能的适用

(从提高照明,显示屏/功能性、使用性、形象等角度,体现各种动作方法)

4、2、3 灵活性和变化性

基本造型概念:应对各种环境变化的灵活性(Flexibility)

(将装修术语计算机房地板(ACCESS FLOOR)的概念适用于步行街,从而提高安装、施工和管理设施的效率。)

灵活性:应对道路环境变化的系统

变化性:增强功能性和使用性的变化结构

应对昼夜的变化

照明的变化

应对技术变化的系统变化

4、3 设施的设计提案

为设计提案选择的城市街具应该是道路原有设施中的那些利用度高,具有大众性,在诸多设施中具有代表性的设施,从而选择了既有效利用了组合式模块系统,又适合道路系统的公交车站、道路报刊亭、隔离墩、垃圾箱、信息亭等设施。

(1)公交车站

材料:金属/玻璃(2)道路报刊亭/隔离墩/垃圾箱

材料:金属/玻璃

5、结 论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体验式学习 概念图

化学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主体已经由从教师转向学生,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近年来,体验式学习以其特有的自主性、生成性、综合性、开放性应运而生,形成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学习方法。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之下,体验式学习方法必须和其他认知工具和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在当前的学习要求下取得良好效果。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对综合而系统的学习有着较好的效果。将概念图与体验式学习进行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体验式学习具有的情境性,让通过虚拟体验等手段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成为可能。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述

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大卫·科尔博提出了“体验式学习圈”,成为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体验式学习圈如图1所示:

图1 体验式学习圈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生亲身体验,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做中学,引导学生积累积极正面的思想,使心智模式得到改善。体验式学习重在学生自主的感悟体验,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对新情境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感悟和体验,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体验式学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学习甚为有效。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基础,使活动成为体验的载体,不同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心理体验。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体验式学习与化学概念图的整合

化学知识错综复杂,分为宏观、微观、符号等不同方面,学生难以高效地学习。以概念图为学习工具可以使学习过程条理化、清晰化,可以让学生更便捷、更有效地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知识。但近年来由于概念图教学的枯燥化使之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采用游戏教育的手段,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虚拟体验为学习化学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将体验式学习与化学概念图整合后,能够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既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体验收获知识的乐趣,也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使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能够将体验式学习与化学概念图相结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体验构建概念图的过程和教师讲授,进而让学生反思自省,归纳错误并形成新的概念图,然后通过化学体验式学习软件(如表1所示)辅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体验式学习与化学概念图整合后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预习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命题概念之间的关系,理清本节内容结构;在上课中,进行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归纳,学生体验制作概念图,在体验制作中进行及时的反馈,将制作好的概念图通过体验式学习与化学概念图整合的软件进行反思,促进知识的记忆与迁移,达到有效和高效的学习。

笔者研究的化学体验式概念图教学软件选择了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Flash软件作为体验式学习软件的开发平台。实现了化学体验式概念图教学软件的交互性、智能性、探究性的相关算法和可视化功能的设计规范。Flash内嵌的ActionScript语言所具备的面向对象编程模型、严格数据类型指定、编译器警告和错误及异常检测的三个特点,为软件的交互性、智能性和探究性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三、中学化学体验式概念图教学案例分析与设计

笔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1章第二节的“物质的量”为例,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化学体验式概念图教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某市某中学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进行了实践研究。

本章知识错综复杂且应用性强,只有主动参与体验、思考和实践并系统化地应用整理所学知识,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采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化学体验式概念图教学软件不但可以主动参与体验所学知识,更可以使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的记忆。对学生而言,既可以体验和掌握知识,又可以进行检测与智能化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此软件进行引导学习,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通过体验式化学概念图,使学生体验通过软件的智能性反思自省并最终得到正确答案,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游戏地学习。其相关教学设计如表2: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与化学概念图整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仅仅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而且能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活跃,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且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和概念图的有机结合不是学习方法的简单的突破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系统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应用方法。从而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建立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概念,给学生提供强大的体验平台。更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体验的意识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对满足学生的现代学习所必需的理论方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和概念图整合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初探,相信随着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将不断完善,满足当代学生学习化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芒、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湘,袁志芬、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

[3]余薇薇,蒋红霞,冉鸣、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概念图教学初探[J]、化学教育,2011(3)、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科研课题的实施方案(精选8篇)
  • 下一篇:古典主义的文学特征(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