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科技创新知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6 栏目:写作范文

科技创新知识篇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区之间人力、财力、物力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知识产权成为提高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纷纷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美国早在2001年就了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对专利技术进行大力保护;日本在2002年也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其它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依靠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发达国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得到了很多政治利益。我国在2008年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实施、管理和保护水平,提高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能力。时至今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数量不断增加,知识产权转化效果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高校是知识的聚集地,承担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任,为整个国家及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知识技术。根据统计,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有70%产生在高校,我国也出现了诸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诸多知名企业。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无形资产大量流失,知识产权法律纠纷日益增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诸多问题,高校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与高校本身的地位不相称。因此,如何对高校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管理,不仅是高校,也是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1 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1、1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为了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和宣传工作的滞后,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现象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混淆。根据规定,职务发明成果的所有权属于高校,但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将职务中的发明创造,以私人的名义申请专利,然后私自专卖,造成高校知识产权的流失。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职务发明的比例远远低于非职务发明,全国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仅占40%左右,而在国外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达到94%左右。二是高校科技人员借调动和离职之便,将高校技术成果占为己有,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例如宁波大学某教师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将学校几项专利带走,自己成立公司,利用学校专利牟利,其以个人名义申请的专利多达十多项。三是某些高校科研人员,素质不高,经不起诱惑,将课题研究成果私下出卖给企业,造成高校知识产权流失;四是技术泄密情况经常发生。高校课题负责人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课题完成后,没有及时将实验报告、实验记录、原始手稿等技术资料收集好,造成泄密。研究生、博士生在校期间,会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研究,当其毕业后往往带走在校期间参与的技术成果,造成技术泄密。

1、2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堪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是衡量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科研事业的支持力度,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攀升,自2000年至今,我国每年向国际提交的专利数量以30%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我国专利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六位。到2012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再攀新高,发明专利授权21、7万件,平均每万人拥有专利数量达到3、23件,截至2013年底,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4、02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同时也说明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意识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专利数量依然处于偏低的位置,而且在申请的专利当中,真正能够体现先进技术和市场价值的发明专利并不多,体现基础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更是数量偏低,很多专利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他人已经研究的项目或者已经申请的专利进行重复研究,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样的专利研究成果投入市场后,很容易引发侵权行为。这些问题在高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目前,我国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高校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专利数量偏低,甚至有很多高校多年来没有申请任何专利,高校论文数量与专利数量严重失衡,这也与当前的职称评审制度有关,为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高校教师会第一时间将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出来,而不是申请专利。结果很多专利技术由于缺乏新颖性不能收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1、3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也没有针对学生的知识产权课程。据统计,仅有不到10%的高校设立知识产权机构,仅有13%的高校开设有知识产权课程。其他高校既没有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又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有些高校尽管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科技保密制度、人才流动的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合同管理、校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很多高校在与企业合作时,往往只关注有形资产和技术使用权,对校名等无形资产关注度不够,结果校名被抢注和冒用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高校知识产权流失的一个重要表现;开设知识产权课程的高校也仅仅是在法学专业开设此项教学,真正从事知识产权研究的教师屈指可数。因此,很多大学生和教师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高校很多科技成果通过的形式成为公开信息,丧失申请专利的机会,也不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例如在70年代,我国研究人员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开发出化学药物青篙素,引起全世界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而是通过论文形式发表成为公开信息,国外企业稍作变动就申请了专利,结果造成我国每年将近5亿美元的损失,其原因就是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引

起的。

1、4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能够实现产业化的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成果转化率,高校也是如此。根据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在高校申请的专利中有超过60%是发明专利,这 充分显示了高校的科研平和原创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率非常低,普遍低于10%,平均寿命也仅仅为3年左右。转化率低的原因是大量的科技成果属于基础研究项目,不需要转化为生产力。例如我国985;、211;等重点高校承接了国家863;、973;诸多科研项目,大部分项目都集中在基础研究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主要以课题形式展示,市场转化的可操作性不高。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属于重复研究,没有转化的价值,例如我国科研部门曾准备投入巨资研究32纳米技术,但该项技术已由英特尔公司推出,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继续研究价值不大,相关生产工艺也难以配套,很难将成果进行转化。另外,,目前我国高校将专利技术投向市场,会经过多环节审批,不仅增加了校方负担,也会延长技术转移周期,使转移风险增加甚至减损专利价值。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

2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对策

2、1加强宣传、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无论学校领导、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或者普通师生都要加强知识产权意识。为此,高校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知识产权宣传作为学校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开展知识产权法律讲座,针对具体的知识产权案例进行专题报告,强化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利用校内广播、学校网站、橱窗报栏等多种形式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对于学校领导,更是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熟悉《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新入职的教师,其工作与科研紧密相连,要着重加强对其的知识产权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知识产权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由于不慎,出现技术泄密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经常帮导师做课题研究,会接触到大量的科研信息,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对科研信息的泄露,对其以后的发展也非常有益。

2、2加快高校专利的成果转化

首先,加大对专利转化的资金投入。高校专利要转化为生产力,就要与具体产业进行承接,这一过程不仅周期长,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当前的高校专利研发中,专利申请成功后,主管部门就会收回大部分的剩余资金,导致高校在专利管理、维护和成果转化过程缺乏有效资金。纵观国外高校,有大量的基金来帮助高校将专利成果进行转化,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国高校基金主要用于学校建设、设备购买等方面,在专利研发和转化方面的投入较少。为此,高校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除了政府投入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校友捐助、质押贷款、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了提高高校专利技术与企业对接的有效性,高校在科研项目立项时,要多征求企业的意见,某种专利技术应不应该研发、研发成功能否与市场对接,能带来多大的市场价值,企业往往比高校科研人员更多发言权,因此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征求企业的建议,减少由于学术思维;主导带来的立项误区。

2、3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保障,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有的学校还是将科研处作为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从实施效果看,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可以承接高校科研处、产业办等部门的一些职能,将其进行重组结合,通过转让、技术许可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使高校利用相关收入创造出价值含量更高。成立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将知识产权与高校科研部门进行分离,有些知识产权,例如校名,并不属于科研成果,将其分类管理可以各行其职,避免互相混淆。另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人员的素质建设,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性和职业素养,还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一定的技术背景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高校要选择高素质和能力的人员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其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2、4完善教师(科研人员)考核工作评价标准

高校应该根据实际,调整考核和评价科研人员业绩的体系和指标,在课题申报项目和成果评价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分量,在知识产权工作中,可将授权专利计入高校教师工作的考核范围,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工作中对知识产权创造及转化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实行倾斜。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评定时应把是否获得知识产权作为衡量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同时不能仅看其专利证书或者论文成果,应该结合社会中介机构对该成果的评价以及成果是否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等进行综合的分析。对于高校的在校学生可以成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如果在校生获得相关知识产权,对于贡献较大的指导老师应该授予教学成果奖。

总之,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高校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率,为国家科研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敏,谢再根、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6(4)、

[2]谢焕忠、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科技创新知识篇2

一、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时代特征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旨在主动适应国家战略要求,积极服务行业企业需求。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识结构、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渗透的工程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现实需要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与要求,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具备如下特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运用和集成科学知识,发现并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终身学习能力,以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为己任,积极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是将其特征转化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规范化,一般将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三种:知识、能力、素质,但三者并不是平行等位的概念,而应将素质作为上位要素,以素质培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能力、道德等培养规格,并且将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规格内容的主线贯穿始终。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各国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界定,但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拓展上却有着共识:强调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实施重大工程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要具备能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同时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构成要素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应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人才培养规格构成三要素和拓展界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分为核心素质和拓展素质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界定。但不同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不同而各有侧重,主要表现在专业领域的要求有所不同。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素质包括: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专业与工作态度。拓展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品质、身心素质。

1、 多维知识结构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应为“T”字型结构,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宽广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

专业知识方面,扎实的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工程科学原理等本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精通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熟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熟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系统;熟悉专业领域技术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广泛涉猎除本专业之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的修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除能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提升情商外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多学科知识的多维交叉更有利于发现创新点,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工具性知识方面,应掌握至少一门外语,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熟悉各类应用软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能力。

2、 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要想在工程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重视实践,具备坚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当今从事科技工作,既要精通理论研究,又要具备技术开发的实践能力,在动手过程中发展思维,在实际操作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开发新技术,在新技术中开创新的应用领域。

理论应用的实践能力。具有发现实际的工程问题并进行有效探索和实验的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具体设备的研制和设计以及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方法。

设计操作能力。具有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技能,提出问题,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自己设计实验和研究方法并提出假设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资源并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具备熟悉本专业领域的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能熟练操作本专业领域的基础设备。

专业运用能力。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具有的专业能力是指其掌握专业理论及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综合能力。具有在工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法律、政策、环境等方面问题的工程综合能力。

3、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由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最终是要在其所从事的领域有所突破,获得创新性成果以推动工程科技发展,因此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意识。善思、善问、勤奋、坚韧,勇于探索,对创新活动有热情、有信心,勇往直前。另一方面,要具备创新思维。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进行独创,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观点。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首先是以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创造技能的内在整合为基础,突出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以此培育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创新内驱力、科学的价值观、优秀的创新品质和个性,以及新颖独特的创造思维。具备明晰的战略意识、敏锐的市场嗅觉、成果转化的产权意识和实用的工程化技能。

4、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包括工作与专业态度,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领域的中坚人才应具备现代工程意识,具有良好的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具体表现在:良好的工程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等现代工程意识和伦理道德,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强烈的开拓意识、主动从事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开阔的视野。

5、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所应具备的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环境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5个方面: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勤学、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善于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利用网络、书籍、与他人交流中学习知识技术的能力。职业规划意识。对自己的能力、性格、职业倾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职业规划技巧,准确定位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长远规划。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一个人能完成所有的事情,需要团队协作。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还应具备协调团队内部各方关系的能力,既要维持团队凝聚力又要保持自己独立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一个人不可能只做一件事情,这就需要具备分清问题的主次和缓急,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还应具备规划自己时间分配的能力,即保证短期内的工作高效完成,又对整体工作有具体规划,不浪费时间。表达和沟通能力。清晰流畅的表达既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也是表现自我,展示研究成果的必备条件。因此,每一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都应掌握准确表达自己的语言技巧、基本的写作技巧、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

6、 道德品质及身心素质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服务国家的责任感,也应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诚信守法;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勇于承担的责任心。

要求具有健全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理,具有积极向上、乐观、大度、灵活、坦荡的胸怀,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具有攻坚克难的耐力,具有“止于至善”的卓越追求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三、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分类及其培养规格

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在2010年的《工程科技人才的调查报告》中将新时期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分为三类:“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交叉”型、“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型、“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型,这是根据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的分类。

从我国新型工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看,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我国在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发展中迫切需要五种类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以科技研发为主的研究导向型工程科技人才;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为主的专业实用工程科技人才;以多种专业知识交叉应用为主的技术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以创新设计为主的产品创意设计型工程科技人才;侧重于创业与市场开发能力的经营管理型工程科技人才。

综上所述,可以将工程科技人才分为理论与技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产品研发与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市场开发及管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三大类型。

1、 理论与技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也可以称之为原始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由于其主要方向为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及开发。其培养规格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在知识结构上要扎实掌握各类知识,能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心点”,与其相近的知识为网络向多学科知识辐射,达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深度统一。

在专业能力上突出科学研究能力,精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技写作的基本方法,掌握演绎、归纳、类比等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熟练操作基础工具和设备,熟练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和模型构建的能力。

在创新能力方面应具有分析与综合、逻辑与抽象、继承与创新的思维能力,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了解科学技术前沿动态及市场需求。

在专业态度上,由于工程项目都是与周围环境、安全有密切联系的,因此研发类的工程师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安全质量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全局意识而不是片面追求创新成果。

2、 产品研发与集成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这是交叉型技术人才。他们主要进行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从事工程和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其培养规格侧重以下方面:

在知识结构方面,是以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为知识基础,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并通过多元复合的实践技能消化吸收再创新,以个性化与创新性的完美结合实现在工程科技过程中再创新。

在创新能力方面,除了具备创造性思维,还要有市场意识。因为产品直接面向市场需求,所以产品设计人员应深入掌握市场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解市场需求的技能,在需求中发现产品设计的灵感。产品设计人员还应具备“超前意识”敢为人先,使自己设计的产品走在同类产品的前沿引领市场。

在沟通和表达能力方面,产品设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无论是在了解市场需求中还是在与研发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时,产品设计人员都应该能够清晰简洁的表达出自己的产品理念,让大家了解自己的产品。

3、市场开发及管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主要是从事工程管理与市场经营。其培养规格侧重于人文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方面,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管理、经济、环境、财务、法律等基本知识,在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同时还应对整个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有所了解。

在专业能力方面,工程管理人才应该侧重其管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合理规划和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协调各方利益,激发团队精神;具备全局观念,将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实现整体最优化;熟悉资本运作和市场运作。

科技创新知识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服务;技术转移

1 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驱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创新涉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之间交互关联[1],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丰富了理论创新的领域,改善了理论创新的条件,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服务对象,管理创新将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也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通过创新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知识技术与资金的转换[2]。持续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持,需要有服务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支撑。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促进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更能加速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推广运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和关键的两类活动。

2 科技创新、创新支撑系统与创新服务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发明和技术首次应用在商业中,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3]。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

我国引入创新理论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科技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创新[4],不仅包含区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以及科技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其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经历从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成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5]。

今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所带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按照熊彼特教授的定义,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经济活动,那么最终也将由市场价值的实现来检验。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创新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之内的科学知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等可能对创新形成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由此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库克(P、N、Cooke)教授在1992年提出,并从此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广泛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 and Heidenreich)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6]。我国学者尚勇在1999年给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尚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网络系统,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以及政府适当的参与,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创新、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功能[7]。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其开放的边界,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经济难以有效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依靠行政政策和措施协调来实现经济效应的。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研究美国早期的区域经济时,也论证了这一点。

区域科技创新是整个区域依托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通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创造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证区域经济在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必须要具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而积极和高效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创新系统的支撑,必须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和环境的保障。

影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的因素众多,归纳后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是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社会化分工带来的组织专业化,使任何组织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同、整合不同种类的服务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获得科技创新资源,而且可以以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水平利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主要有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中介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障,这些环境因素涉及创新文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环境。

此外,为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引入政府干预,除市场提供科技服务外,也需要政府提供多种类型的科技公共服务。

3 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辨析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s)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几乎同时开始相关问题的研究。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Freeman)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成为创新体系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制度框架分析应该以国家为疆界。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源于政策对创新非常重要,而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主要在国家层面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等组成的网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互动,使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许多参与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这一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创新的主体;创新服务机构是创新活动的服务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因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高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和均衡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要保证活动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其次,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就是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就是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方之间加强联系加强合作。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其中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两类典型和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活动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是创造和生产的过程;技术转移活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转移和传播的活动。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讨论了技术转移问题,会议将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9]。从技术转移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是技术转移活动中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要素。与商品转移和交易不同,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转移过程和交割内容的复杂。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起来的认知、经验、技巧和特殊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系统性的知识。技术不仅包括原理、标准、计量方法、设计等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生产、服务等的经验和技巧,技术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称可编码知识,此类知识经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和度量,并能以人类间的交流工具(如文字、出版物、视听媒体、软件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的学习和掌握。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又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此类知识很难编码化和度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经验性知识,很难以文字化和公式化表现,也难以通过常规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10]。

技术是知识的一部分,导致技术也分为显性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和隐性的无法复制的技术两类。同时,学者大量的研究还表明,显性知识只是隐性知识的九牛一毛,就像管中窥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是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成功和高效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关的显性知识,甚至更需要拥有相关的隐性知识,两者均不可缺少。显然,要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必须同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拥有其知识的特定人员身上的,是个人持有,转移和共享非常困难。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目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向企业流动是直接技术转移;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企业主动寻求技术转移。

4 实现高效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活动。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技术转移服务的实现由专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效率更高。技术转移服务通过合作技术的匹配、合作方案的制定、知识产权的转移三方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转移。基于技术知识的特点,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技术转移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的方式非常重要,而且其他技术转移方式最好伴随着拥有该技术的相关人员同时向企业的流动。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际间的相关人才的互动,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同时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跃钊,王翼宁,陈红喜、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与支撑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3、

[2]夏太寿,褚保金、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9-38、

[4]仲伟俊,梅姝娥,黄超、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公共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6、

[5]薛飞,皮宗平,杨耀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7-31、

[6]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7]尚勇,朱传伯、区域创新系统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

[8]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雷李军,傅正华、技术转移概念的引进和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7-28、

[10](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译、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科技创新知识篇4

关键词:高科技新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87-03

一、高科技新创企业的界定

国际上对高科技企业的认定多从产业视角予以划分,其中认可度较高的是OECD在1991年提出的界定方法,选择研发支出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来衡量某一产业中技术要素的贡献率并以此得出该产业的技术等级(如下表所示)。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处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称为高科技企业,但这种界定方法仅从产业判断缺乏对企业自身情况的考量,因此各国对高科技企业的界定进行了更为复杂的描述。例如我国除了要求企业的研发产出比以外,还对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人员比例、主营业务范围、高科技产品(服务)收益等六个方面指标设定为高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等政府文件予以划定。高科技新创企业是指处于发展早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由于各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不同,对新创企业的时间维度和发展阶段界定也存在差异,本文沿用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中的说法,将成立时间在42个月内的高科技企业界定为新创高科企业。

二、高科技新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高科技新创企业拥有丰厚的技术类无形资产,该类资产通过较长时间消耗有形资产以研发、购买、继承等途径获取并借助法律将其固化为知识产权形式,例如注册专利、版权、商标权等,此时的技术已经拥有与一切有形资产同等效力的排他性财产权利,也因此具备了作为质押融资标的物的基础属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将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在资产评估机构对其价值进行专业诊断、定价的基础上,交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参照和制定合适的质押率,以此提供贷款的一种融资业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可以帮助高科技新创企业获取外部资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进而推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旺盛

高科技企业的初创期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在这些技术尚未凝结在产品中并进行量产和销售之前,资金无法回笼再度使用,增加了企业财务压力,当自有资金无力垫付时,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急剧增加。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是高科技新创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企业借助知识产权质押获取资金的意愿十分强烈。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给不足

知识产权既是高科技企业未来赋予产品高附加值的核心依托,也是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重要质押物,但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法定性、时效性等特点,增加了价值评估难度,也给资金供给方的相关部门在信息审核、价值评估、法律保护、资金监管等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高科新创企业的资产结构中有形资产比重较小,相比传统的有形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变现能力较弱,增加了银行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金融风险。因此,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在融资额度、放款效率方面相比一般质押融资差距明显。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现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供需不平衡加剧了科技类新创企业的融资困境,这也与我国高速增长的知识产权存量和流量极不相称。根据知识产权局提供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279、9万件,连续五年位居世界首位,而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仅有931、72亿元,占2015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0、39%,比重虽比2011年的0、21%有所提升,但知识产权资本化运作效率不高、质押融资业务规模较小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高科技新创企业借助知识产权质押缓解资金压力的外部融资环境亟待改善。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我国起步较晚,除了高科技新创企业自身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较弱,还存在很多法律规制、金融监管、参与机制等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问题,例如2016年6月6日的人民日报披露了浙江、河南两省53家样本企业的调研情况,突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实际操作层面的困境。本文根据高科技新创企业的资产结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技术经济特征,将困境背后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标的物价值控制难度大

依据担保原理,知识产权的质押是由债务人(产权人)将知识产权转移给债权人占有并以此作为担保。不同于有形资产,以专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质押具有客体的无形性,意味着不能像实体财产或传统权利凭证可进行实际意义上的彻底交割,债权人最终占有的只是象征精神财富的诸如专利证书、商标证书等知识产权凭证,而对高科技企业智力层面的例如新技术、新工艺等专业技能至少短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产权的实际价值取决于新技术精神折旧速度、产品市场占有率以及该企业的市值和商誉,这些因素并不完全在债权人(质权人)的控制范围内,因此权益风险较大,对资本回报预期产生影响。

(二)价值评估不确定性强

高科技新创企业对技术更新速度的要求很高,但决定质押物担保能力的是知识产权的质量和存续时间,这就需要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具有专业的技术鉴别能力和资产评估能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风控考量,必然加强对标的物的严格审查,参考权威评估机构的报告进而确定贷款比例,通常按照知识产权评估价值的20%~30%,然而评估方法选择、评估程序设置、技术专家甄别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性,最终得到的知识产权价值也不尽相同,评估风险还是会转移给银行信贷系统。此外,知识产权质押程序的复杂性、时滞性也增加了资本市场交割的不确定性。

(三)科技企业初创期资信能力弱

高科技企业轻资产、重研发,初创期的这些特征更加明显,企业资信力也最弱。以软件新创企业为例,研发团队固定资产配置较少,不受场地限制,市场门槛低,仅需要电脑和一些开发软件就可投入研发,但在新设计的软件程序没有通过测试以及上市推广前,研发人员的开支更多源于企业或团队自有资金。研发成果是计算机软件版权,初创期软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但由于几乎没有固定资产可以同知识产权一起绑定为质押标的,也没有成熟的软件产品上市和稳定长期的销售合同,资信能力十分有限,降低了成功融资的概率。

(四)知识产权质押实践起步较晚

直到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了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2016年3月才明确要选择一批城市或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专利保险试点、示范区。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践尚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缺乏专业化担保机构和融资平台,参与主体较为单一,质押业务多在银行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的相关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信息平台,推高了知识产权融资成本。

(五)知识产权融资的法律规制尚需健全

金融系统的政府规制必要性体现在资本市场配置功能无法自我实现时,虽然担保法界定了财产权质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操作规范,但对于知识产权这类无形资产的质押实践缺乏针对性,因此指导效果有限,目前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法律规制仍处在探索阶段。

四、对策建议

目前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无论是融资风险还是交易成本都远高于其他传统外源融资模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出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大力改善科技新创企业的融资环境,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最重要的经济任务和战略部署。本文认为,改善高科技新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环境可从知识产权质押制度建设和知识质押融资机制优化两个层面着手:

(一)加强知识产权质押制度的建设

1、建立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信息报备制度。信息不对称是造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构建由知识产权局主导下的知识产权转让及许可情况的登记平台,一方面对出质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有效期限、权利瑕疵等情况进行初步的甄别和判断,为资产评估机构测度知识产权价值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权利各方提供信息查询条件,便于知识产权质押过程的实时监控,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2、构建出质知识产权保证金制度。降低知识产权质押风险是制度建设的另一重要着力点,以专利技术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是高科技新创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石,出质的知识产权商业价值可能巨大。因此,出资人应对质押期内所占有的知识产权支付一定保证金(在质押期满时有条件退还),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维护产权人利益,减少侵权行为,降低知识产权运用不当带来的技术泄露风险。

(二)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

1、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第一,标准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操作规范,缩小不同评估机构在同一案件中的因评估方法、测评尺度、评估流程带来的差异区间;第二,严格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查,对资产评估公司的各类业务分别设置准入标准,提升评估机构的公信力;第三,加强对不涉及技术和商业秘密的部分知识产权评估信息的披露,一方面便于社会对评估机构的服务过程比较和监督,另一方面有助于出资方对高科技新创企业质押标的相关信息有更多的了解。

2、强化知识产权质押风险补偿和担保机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参与主体多元化和专业化可以有效降低融资风险,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部门,选择两个以上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测度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客观、专业判断。同时,跟踪该科技企业的运营情况、信贷记录和财务状况。从政府机关的角度,一方面,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倾斜,综合考虑放款对象所属行业、质押标的物的技术含量以及贷款额度对金融机构进行补贴,并在坏账损失发生时予以适度补偿;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包括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在内的第三方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共享收益,分担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媛,王文娟、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困境及应对之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6)、

[2] 人民日报调查53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基本上是“传说”[EB/OL]、证券时报网,2016-06-06、

[3]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EB/OL]、商务部网站,2016-02-11、

[4] 全球创业观察(GEM)中国报告[EB/OL]、腾讯教育网,2016-01-28、

[5] 姚树华,张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进的难点与对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1,(1)、

[6] 2016年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变化[EB/OL]、高新企业咨询服务网,2016-03-01、

[7] 2015年末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23万亿元[EB/OL]、新浪财经,2016-01-15、

科技创新知识篇5

[关键词]R&D 创新活动 知识共享 知识创新 四螺旋模型

[分类号]F224

1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R&D活动过程中如何有效促成知识共享已成为创新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国R&D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例如2008年我国的R&D投入为4616、0亿元,比上年增加905、8亿元,增长24、4%;R&D投人强度(R&D支出/GDP)为1、54%。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R&D产出规模也不断扩大,如2007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到69、4万件,比上年增长21、1%,授权量达到35、2万件,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4、5万件,比上年增长16、5%,发明专利授权量6、8万件,比上年增长17、6%,如图1所示: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2008年国内论文数量继续增长,临床医学论文占四分之一。CSPT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1868种中国科技期刊,收录以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47、2万篇,较2007年增加了8868篇,增长了1、9%。随着我国R&D投入与产出规模的不断增加,如何促进知识共享非常值得思考和关注。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提出的知识共享三螺旋模型基础上,加入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变量,提出构建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

2 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知识共享模型的研究,目前理论界主要提出了知识转化和知识转移等相关模型。知识转化的共享模型以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等提出的知识转化螺旋模型(SECI)为代表。而知识转移的共享模型以IrmaBecerra-Fernandez等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知识定位系统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用来帮助定位智力资本,进而构建了基于社会情报方面的知识共享模型。我国学者刘满等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将知识共享行为看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知识共享供给博弈模型。

关于知识螺旋方面的研究,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层级不断攀升而不断上升发展。我国学者陈晔武提出了三类知识间相互转化的知识创新模型和三重知识螺旋模型。三螺旋模型起源于生物学领域,美国遗传学家、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 Lewontin用此解释基因、组织和环境三者对生物的影响,认为生物体不仅适应环境,而且选择、创造和改变生存环境,生物体所依赖的基因、组织和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就像三条螺旋线缠绕、互为因果关系。美国学者Etzkowitz等将此模型引入经济学领域,用来解释知识经济发展中大学、政府和企业的知识共享是创新系统的核心要素,三方合作和推动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各参与者共同推动创新螺旋的上升,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三螺旋模型理论对于在R&D活动中如何达到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了知识经济背景下不同知识主体在R&D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不同知识创新主体在不同阶段之间的多重互动机制。在区域R&D范围内,政府部门、大学和企业之间产生螺旋式互动与知识共享,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了该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螺旋结构模型主要重视政府部门、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实际R&D活动中,除了政府、企业和大学等科研院所在合作创新的知识共享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有在这三者之间起重要的沟通、融资和咨询功能的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知识共享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

3 R&D活动中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构建

在R&D活动过程中,“政府-大学-企业”三螺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知识共享,但是随着公共权力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拥有更多的资源,科技中介是一个在知识生产、知识转移与知识共享中不可取代的力量。在R&D活动中,很多时候离不开银行、信息和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因此,本文将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变量引入相关学者所研究的三螺旋结构模型中,构建“政府一企业一大学科研院所一公共科技中介机构”的知识共享四螺旋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表明,在原三螺旋结构模型中加入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后,构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科研机构为平台、以公共科技中介机构为服务支撑的四螺旋知识共享结构。

3、1 企业知识螺旋体

R&D活动的主体是企业,要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知识共享,应以企业为主体和纽带,企业通过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与知识共享,将各方面的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后盾,为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提供良好的场所。企业在知识螺旋过程中应承担主体性作用,但也需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平台,实现企业间的科技资源共享。

3、2 政府知识螺旋体

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成果的证实,R&D活动具有的公共产品性质。阿罗(Arrow,1962年)指出,信息生产者不可能把由生产带来的利益完全归为己有,因此投入信息生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将会减少。美国现代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因此可以看作是纯公共物品。”“如果由私人提供知识,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保护,使知识不能轻易被公开使用”。政府在R&D活动过程中主要是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加强宏观经济调节,创造公平、有序的创新投资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包括营造产学研合作的良好环境,通过政府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引导合作与知识创新。

另外,加大政府公共R&D投入力度。坚持政府R&D投入的主导地位,注重R&D投入的结构和效率,不断优化资助结构,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加大政府在基础研究等公共领域的公共R&D投入力度,如加大对产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性技术等R&D活动的支持,利用“技术外溢”的特性可以有效减少企业R&D活动的成本,缩小其R&D活动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差距,从而能有效提高企业从事R&D活动的积极性。发挥政府科技资助的促进作用,使政府公共财政发挥最佳的杠杆作用,如Dominique和Bruno(2000年)的研究表明,在OECD国家,政府在基础研究领域每投资1美元将带动企业1、7美元的R&D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支持和诱导企业等主体加大R&D投入,鼓励社会各部

门积极开展R&D活动。为防止政府R&D投入对企业等经济活动主体产生挤出效应(即负的溢出效应),需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如维护有关活动主体R&D成果的拥有权从而遏制“搭便车”现象的产生。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公共科技中介机构提供金融支持和知识产权等有关制度建设。

3、3 高校科研院所知识螺旋体

从国际经验看,高校是R&D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高校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典型创新型国家,其研发执行中,高校占14%~2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R&D经费分配执行结构中,研究开发机构的比例过高,高等学校和企业的比例偏低。我国高校的基础研究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充分地发掘。从近十多年来的发展趋势看,我国高校R&D投人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所占比例也呈现出基础研究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所占比例下降的良好发展趋势,但是基础研究在研发中的比例仍然偏低。公共科技中介机构承担了技术孵化功能。可以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完善的服务,同时在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融资、法律咨询等方面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3、4 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知识螺旋体

与传统的三螺旋结构模型相比,本文的四螺旋结构模型更加强调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借鉴国外经验,科技中介机构(包括一些NGO)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如在美国表现为NSF的作用;德国表现为DFG和各类基金会的作用;日本则表现为隶属于文部科学省的侧重资助自由探索性研究的学术振兴机构(JsT)。在R&D活动中,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知识传播者,也是知识创新者,是促进知识共享与知识扩散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促进合作创新中必须强化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引导银行、法律、信息服务和技术辅导中心等配套体系,为R&D活动中的合作创新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知识有效共享。

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四个螺旋体之间通过互动,促进知识共享与科技资源整合。企业是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知识传播、知识扩散的主体。在R&D活动过程中政府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等的知识共享(尤其是知识共享机制、专利制度等方面)提供科技政策、创新环境与制度支持,主要起到主导作用。高校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企事业单位起到技术创新的孵化作用,而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R&D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对知识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发挥功能传递作用,在企业主体之间发挥服务纽带作用。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为企业、政府和大学科研院所提供完善的科技配套服务平台,并使相关科技资源和科技信息实现共享,从而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在人才、技术与资金支持等方面科技中介机构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提供共性知识服务,是知识共享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公共科技中介机构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知识的供应者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同时公共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与完善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企业、高校机构的支持。四者形成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

4 四螺旋结构互动的知识共享对策分析

知识共享是促进和加快R&D活动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根据四螺旋结构模型,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政府一企业一大学科研院所一公共科技中介机构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善知识共享的重要环节,是知识扩散的重要动力。加快R&D活动中的知识共享需要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公共科技中介机构四个螺旋体之间进行互动中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如图3所示:

4、1 政府:使用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激励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经济学相关理论表明,R&D活动的成果(新知识是具体表现之一)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征,存在外部性,且投资回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R&D投入低于社会实际需要水平的现象。外部性的存在也会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导致资源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政府干预R&D活动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在促进知识共享过程中,政府应充分使用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激励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并为知识共享提供全方位的科技公共服务,提供完善的知识共享平台。

4、2 企业:加快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开展创新活动

企业作为知识螺旋结构中的主体,在知识共享中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受益者,也是新知识的创新者和传播者,所有的知识共享活动基本上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知识共享是为了实现企业知识创新与产品开发,提升其竞争力,同时也通过挖掘R&D活动中各种知识,提升知识含量和知识创新水平。因此,企业要合理确定所处地位,不断加强知识与创新,把企业的自主创新定位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等的知识共享与创新上,不断整合创新知识资源,成为创新的主体,鼓励企业与大学等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知识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实施知识品牌战略,支持企业依托知识共享的市场和产品优势加强创新,要加强R&D活动中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和知识化建设,加强企业知识共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企业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

4、3 大学等科研院所:构建有效的人才培育与创新激励机制

大学等科研院所知识螺旋体发挥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①促进R&D活动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②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大学和科研院所机构是知识源和创新动力源,对于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意义重大。

4、4 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加快知识共享提供完善服务

要充分认识到公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知识螺旋体在R&D活动中的知识催化剂作用,加大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制定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相关政策,在财税、投资、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要建立健全面向知识共享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立和规范资信评估、信用等级、创业孵化、信用担保和咨询服务等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在“产学研政”及其与科技中介机构合作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尝试,如北京中关村的发展,因此,应从系统的观点将企业、政府、高校和科技中介机构纳入完善的创新体系,以便更好地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统计,国内动态,[2009-10-20]省略、cn/nwdt/gndt/document/09031602、Htm

[2] Nonakal、 The knowledge creating pany、 Oxford: Oxfonl Univer-sity Press, 1995:18

[3] Wang T W, Agha G,et al、 Actor model and know|edge manage-ment systems:Social interaction as a framework for knowledge inte-gration、 Berlin/Heidelberg : Springer,2005:19-31、

[4]刘满风,庸厚兴,区域创新系统内隐性知识共享困境的博弈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6):179-182

[5]陈哗武,知识创新的三重螺旋运动模型情报科学,2005(2):171-174,

[6]马永斌,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三重螺旋模型探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29-34

[7] Arrow K、 The economics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of Econotnics Studies, 1962、8 (10):323-332、

[8] Stiglil f A、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ls wilh imperfect infor-mal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11 (71):169-180

科技创新知识篇6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知识创新;知识共享

大学科技园区是依托高校,利用大学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和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以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一种地域组织形式,是高校科研与产业界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它可以通过技术转移,使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如今,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已做出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但大学科技园区在成长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与国外大学科技园相比之下还有不少差距。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健康、良性发展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试图从如何促进大学科技园区合作创新中的知识共享视角开展有益探索。

一、加强园区知识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的“基础设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所必需的,但由于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提供或不愿提供而由政府或别的企业提供的设备和服务。随着知识和技术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应运而生。

区域知识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区域内外各个部分相互交流编码知识的载体。它包括物理网络、数据、相应的人力资本和政策。技术基础设施是区域的知识生产、运营和产业发展中关键的共性技术(知识),是对各个部分(尤其是企业)的公共品。

当然,也可以从研究技术对园区增长的作用出发,将基础设施分为传统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制度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一般,认为基础设施、以企业为基础的技术能力以及部门内与部门间的有效联系模式是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条件。其中,人力资本、制度和技术等基础设施是刺激园区内企业技术能力积累的关键,如表1所示。

在大学科技园区内,由于企业之间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它们可能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技术问题或机会。或者说,在通过前向、后向与旁向生产联系以及其他非生产联系而形成的企业知识网络中,某些生产环节为区域性的技术瓶颈。由于这种技术研发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严重不一致,为了避免重复建设、降低投资风险和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在交易成本(界定创新产权的成本)足够低的条件下,相关的企业就会围绕这一共同的技术机会达成某种契约并进行力量重组,以技术联盟和园区供给等社会化的形式寻求技术突破和获取竞争优势。所以,技术基础设施实质上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技术研发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企业技术能力外部化的结果,是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作的一种区域性的技术开发与使用制度的调整,核心在于由园区提供共性技术和有关的公共技术服务,以提高园区整体的产业竞争优势。

二、促进园区知识创新

开展园区知识创新,扩大园区知识基础,是获取园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园区知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两种机制:建立知识生产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创新的风险机制。

由于知识的外部性,知识的生产和积累不能靠完全的市场机制来解决。况且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市场扭曲和政府失灵比较严重,将会抑制知识的生产。所以要进行“制度矫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确保知识与技术创新的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趋于一致,是极为重要的。第一,建立和完善产权制度。即通过保护专利、版权、商业诀窍、商业秘密的特殊的法律安排,界定和维护知识产权,赋予新知识的所有人排他地使用其知识,并从中获利的权力,克服由知识外溢和搭便车问题等造成的知识投资的不足,引导园区企业将最优数量的投资投入到园区所需要的知识的积累活动中去。至少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创新企业保留垄断地位,使创新者能够从使用其成果的其他人那里上收取费用,弥补其创新成本。第二,园区补贴制度。即以公共融通的资金对于竞争产生的项目予以奖励和研究资助,并对其他从事研究与发明的私人和组织予以补贴,鼓励私人公开他们的研究发现和技术成果。第三,协约制度。即园区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必要时与园区依托高校或园区内企业签订协约,以保证技术创新的供给不必造成太高的价格。

三、扩大外部知识的获取

挖掘和利用区外知识和全球知识是缩小知识差距的另一途径。获取形式一般包括:区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许可证,区域战略联盟(如技术标准联盟)、技术援助、电子信息交换等。对创新群落而言,通过技术引进获取和积累知识是一条捷径。即从知识和技术的国际传播、转移、模仿和应用中,享受国际知识技术总存量的外部性,从而获得后发优势。

引进和使用新技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购买新设备、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贸易许可,吸引技术人才回国,从事R&D及逆向技术工程等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复制品、外国公开刊物、商贸会、数据库、外国出口商、与外国居民的非正式联系、本地的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获取区外或国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引进。

知识引进成功的一个标志是吸收和创新。引进技术不是终结,而是直至被新的更好技术替代,显然获取技术不是一个一次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园区需要营造吸收和使用新技术的制度环境,包括要提供技术信息、生产建议、技术咨询、技术辅导等公共服务,促进新技术在更广的范围内采用,以形成一个技术人力资本基础。

四、建立园区知识的吸收和扩散机制

(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体系

园区在积累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协调好技术扩散的组织体系,包括建立专门的技术交流平台,协调企业间的契约安排,促进创新主体间的技术转移等等。

(二)要建立知识与技术扩散中的吸收和模仿体制

园区不仅要对公共研究进行资助和补贴,而且要对企业内部的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和技术改造活动提供补贴优惠,以降低企业的模仿成本,在技术扩散初期起加速作用。就长期而言,这些补贴会更广泛地扩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提高知识与技术扩散的最终规模。

(三)新知识与新技术的使用的风险机制

新知识初期的传播和使用,是有很大风险的,特别是在技术交易平台不健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在市场上交易和分享的知识是接受中规范化的知识,但是这些体现在论文、专利、蓝图和其他形式规范化知识中的信息还不足以使技术进入使用,或者不能保证技术的使用达到预期效果。技术水平越高,其技术知识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程度越高,对隐性知识的需要就越是呈指数式增长。隐性知识原则上也是可以交易和分享的,但实施办法不多。因此园区需要制定合理的相关性制度和规则来规范知识与技术的交易,有组织地进行示范会、博览会、个人引荐、专家咨询、技术交流等活动,以便使隐性知识被知识接受者所接受,降低知识在扩散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静远、中国大学科技园与英国科技园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9)、

2、吴小玉、大学科技园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投资,2006(10)、

3、周竺,黄瑞华、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冲突及协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

科技创新知识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194-01

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中不被淘汰,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知识产权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能够抵御来自对手的冲击,更好的保护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

1、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奠定稳定的竞争基础

知识产权活动具有长远性、整体性和宏观性,因此,知识产权在中国企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针对企业知识产权制定和维护的整体性策划,是在全局上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监督和维护,并不是出现产权问题时才采用的一种紧急处理手段。如果一个企业要开始技术创新,就要在创新的开始阶段拥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奠定稳定的竞争基础,实现企业产品技术的商业化,成为高科技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保证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1、2 提高自身知识产权防范意识保持国际竞争力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不断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入世界知识产权公约,目的就是为了给我国的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制度日益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也要学会利用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手段维护自身企业的知识产权,让企业在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中寻求更好更高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够提高自身知识产权防范意识,保持自身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自己的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2、科技工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在短时期内爆发起来的。因此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意识还是比较薄弱。而在当今世界,越来越注重科技创新,竞争也非常激烈,如果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认识度不够,就会落后一步。很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在研发出新产品后,却没有想到去申请专利保护,为了盈利在第一时间推出市场,但是很快地就会发生产品仿冒现象,甚至被有心计的公司经过稍许的改造转变成自己公司的专利。这样,企业不但没有从科技创新中赢取利益,反而将科研成果拱手让人。目前,我国这种现象比较普遍。

2、2 知识产权管理缺乏战略规划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的企业逐渐具备了基本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但是在知识产权管理时却缺乏有效的战略规划。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规划,就无法保证技术创新产品能受到有效的保护。很多企业都是在自己长期的创新规划中强调了发展方向、人力资源和资金项目等内容,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规划。真正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规划是在研发之前就对科技创新进行检索,避免研发项目与别人重复。此外,除了申请国内专利,还要申请国际专利,形成良好的专利布局。

2、3 知识产权管理缺乏组织和制度保障

现如今,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对科技创新管理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科技创新在研发过程中的管理也比较到位。然而,大多数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出来后,企业将申请专利的工作委托给专利公司去申请,这样就导致了申请周期长,申请过程复杂,申请工作进展缓慢、效率低下。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企业却束手无策,委托知识产权相关方面的律师事务所来帮助解决。

2、4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企业的创新需要人才,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更需要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要求企业人力资源部要通过各大院校培养出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更要培养出高端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知识水平也参差不一,难以保证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此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既不专业,也不专职,工作也不到位,不能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知识产权创造、获取、管理、运用及保护各个阶段的基本流程和控制要点。

3、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思考及建议

3、1 合理利用专利信息检索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要合理利用专利信息检索。很多企业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企业辛辛苦苦研发出的新产品在刚刚上市之后就面临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甚至被告上法庭,要求高额赔偿,虽然这个技术是企业自主研发的,但是这个项目早被别人提前研发出来并申请了专利。因此,企业要重视专利信息检索环节,在立项之后,要进行严格的专利信息检索,确保研发的科研项目没有被其他公司申请专利,保证研发项目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重复研发以及专利侵权,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了研发成本和宝贵的时间。

3、2 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成本,那么相应的就要求科技创新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来维持企业的运作。因此,一旦科研项目研发成功就要尽快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甚至研发未完全结束,在科技创新成果开发到可以实施的阶段时,产品快出来了,也可申请专利。因为专利遵循“先申请”原则,先申请就先得到保护,所以企业为抢占市场先机,应走“产品未到,专利先行”之路。只有产品受到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才能无后顾之忧地享有科研成果给自身带来的利益,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从而为企业弥补为搞科研创新花费的资金,甚至获取更大的收益,促进产品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

3、3 在进行产品贸易时充分重视知识产权调查

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就要在进行产品贸易时充分重视知识产权调查。企业向境外销售产品前,应调查目的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了解行业相关诉讼,分析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同时可采取相应的边境保护措施,必要时,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调查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3、4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充分重视知识产权监控

加强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知识产权监控。如果存在专利侵权可能,则应及时对产品生产工艺或设备进行改进,生产出更新更优的产品,以免成为侵犯知识产权的被告方;或者通过更换非专利避开侵权,也可以从专利权所有人那里取得使用许可,或者与进口商取得协议,由进口商对侵权承担责任。通过知识产权监控,确保产品在贸易过程中不会发生侵权,同时根据市场需要,企业可适时向产品目标国家或地区进行知识产权申报从而防御自己的商品不被模仿。

4、结语

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企业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中不被淘汰,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科技创新型企业要认真分析自身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努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知识篇8

[关键词]中共知识经济;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兴国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什么是知识经济?1996年世界经全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报告中给知识经济下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为什么会出现知识经济?出现知识经济是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生产要素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现在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二)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主要生产工具是手工工具和动力工具,现在是智力工具和计算机、网络和各种软件,特别是因特网。

(三)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主导产业发生的质的变化。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已起主导作用。

(四)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的资源要素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主要资源是自然资源,现在各种高级复合型人才将是首要资源的第一要素。把人才作为知识资源的第一要素是抓住了知识经济的核心。

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是掌握现代知识的人使用智力工具进行高效率、无污染的生产,从而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的一种经济活动方式。

二、我国发展知识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有利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科技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到来的机遇面前,具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一是科教兴国的战略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行动纲领,并正在逐步得到贯彻实施,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我们找到了国家强盛的持久动力。二是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三是几十年形成的不同层次的研究体系,基本能够满足科技发展本身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者之间的衔接需要,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已经初步形成。四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迈向知识经济的轨道。五是科技产业不断发展,规模日益扩大,为知识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发展知识经济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竞争对手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它们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早已实现了工业化,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强大,国民素质普遍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知识经济时面临的挑战。我们除了科技总体水平不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的国情极为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按三大经济地带划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中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低,效益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不快,贫困地区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2、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发育的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在生产技术上,多档次技术水平并存,既有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技术,又有中级技术和远远落后于时代的低级技术。

3、人力资源数量有余,但质量较差。我国虽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其质量较低,且结构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共同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是困难的,也是做不到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应该忽视自己知识经济的萌芽,或放弃发展局部的知识经济,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有利条件和目前所面临的发展契机。

三、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

(一)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

1、合理构建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是以提高创新能力,建立有效创新机制和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由多元化的创新主体、网络化的创新过程和集约化的创新目标所共同组织的高度开放的组织和制度系统。从体系和结构上看,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包括:创新资源、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

2、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应把握的关键问题

(1)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宗旨,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经济。因此,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从体制上、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其核心和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是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服务。要实现这一目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把技术创新作为重点来抓,要围绕技术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作好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为经济服务这篇大文章。

(2)把加强技术创新作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把科技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创新活动,包括从新的创意产生到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新产业的崛起,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就是要从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实现科技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3)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创新的成败与优劣,取决于创新人才。创新自身的多样性决定了技术创新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目前,我国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和选拔科技产业化人才、创业人才和企业家人才。要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吸引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激励人才成长、实现人才共享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要重视对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创立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开发新产品等创新活动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来自青年人才。

(二)切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冷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来的。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国际竞争中,我们既面临着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优势的压力。当代国际的竞争,虽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实质是科技的竞争。目前,许多国家为了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都在调整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战略。我们也应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配合与协作。

1、发挥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加快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应从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组织创新活动为主,转向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制定法律和法规,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主。要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知识创新活动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对知识经济的传播活动应注意规范,加强管理,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

2、大力发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因此,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首先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其次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尽快改变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状况;第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在职培训的机制,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术的能力。

3、构建符合技术创新要求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的多少,对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多年来,在科技投入上,我国始终由政府单一投入。这种投入方式使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同时,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每年的投入根本满足不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需要。所以,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通过改革,改变科研经费由政府计划下达的单一模式。一是加大科技的投入;二是构建新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体系。各级政府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优惠政策和信贷政策,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帮助和鼓励科技人员兴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我国知识和技术市场体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盗版和假冒、仿造行为,使投资者真正从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中获得收益。

4、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低,是困扰我国科技界的一大难题,很多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以后,就锁在保险柜里,长期无人问津,不解决这一问题,科教兴国很难落到实处。科学技术必须与生产力要素有效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实现这转化,必须重点解决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科技突破与现有技术的验证、放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示范等等,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并强化企业科技开发的主体地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是法人实体,而且是市场竞争主体。技术进步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包括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和自主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能力,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在我国由于多年来企业处于政府附属物的地位,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政策等因素束缚了企业的手脚,致使企业丧失了依靠科技进步、向科技进步要效益的动力、压力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主体。

6、为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学生读书活动心得(精选6篇)
  • 下一篇:开展读书活动心得感悟(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