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8 栏目:写作范文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1

【关键词】 物流上市公司; 财务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9、2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23-0087-04

一、引言

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创新,是竞争力理论的新概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魏顺泽,2011)。目前,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尚未形成共识(何瑛,2011)。物流业是朝阳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明确了物流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地位,提出至2020年实现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因此,开展物流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有关物流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行业或者产业视角以及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方面,有关物流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研究较少,有关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则更少。顾丽琴(2015)从物流竞争实力以及物流竞争潜力两个层面构建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中部六省在2008―2012年期间区域物流竞争实力与竞争潜力的动态变化。周青浮(2014)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影响因素集,构建了广义偏差最小的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曹小英(2015)在对农产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服务力、创新力、管理力、营销力和文化力五个方面分析了农产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了农产品物流企业“五力”钻石模型。贾炜莹(201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物流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对公司财务风险作出评价。马育倩、陆相林(2015)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综上所述,对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中龙头地位的物流上市公司开展研究,既具现实意义,又具有学术意义。基于此,文章构建了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国内38家物流上市公司2014年度的财务数据,利用主成分方法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其竞争力提升的建设性意见。

二、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物流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时,需要权衡其利益相关者需求。不同主体关注着不同的评价指标,物流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主要关心企业的运转情况和利润指标的完成情况,股东关心盈利情况和企业的成长能力,债权人则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综合物流上市公司的规模实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五个方面,设计了12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我国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见表1)。

三、国内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过程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以沪深两市A股物流上市公司共计38家(名单详见表4)为样本,主要采用其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收集整理计算得到二级指标数据值。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即PCA)方法,由Hotelling首先提出,是一种重要的多元统计方法(陈鹤亭,2000),可通过指标的线性组合,将多个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综合为少数几个指标(即主成分),可更集中、典型描述和评价研究对象的特征。

(二)指标数据转化与标准化

(三)分析有效性检验

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分析其适应性检验,得到Bartlett检验值为0,KMO值为0、617>0、5,因此,上述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陆相林,2007)。计算12个财务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得各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见表2)。

(四)确定主成分数目

在主成分分析中,有两种方法,方法一为选取因子特征值大于1以上的主成分,方法二为选取累积贡献率达85%~95%的主成分(陆相林,2007)。本文对上述两种方法折衷,选取前五个主成分。原因为,第五个主成分特征值小于1,且由表2知前五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达80、709%,在满足方法一的基础上,也较好满足了方法二的要求。因此,主成分确定为F1,F2,F3,F4,F5并得到各指标在主成分上的载荷(如表3)。

(五)主成分经济性解释

如表3所示,第一主成分F1在资产利润率x5、资产净利率x6上的载荷值较大,且符号为正,可以反映物流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因此称之为盈利因子。

第二主成分F2在资产总额x1、成本费用净利率x7上的载荷值较大,且符号为正,可以认为是反映规模实力状况的因素,称之为规模因子。

第三主成分F3在流动比率x3、总资产周转率x8上的载荷值较大,且符号为正,可以认为是反映偿债能力状况的因素,称之为偿债因子。

第四主成分F4在销售增长率x12、流动资产周转率x9上的载荷值较大,可以认为是反映发展能力状况的因素,称之为发展因子。

第五主成分F5在总资产周转率x8、流动资产周转率x9上的载荷值较大,且符号为正,可以反映营运能力状况的水平,称之为营运能力因子。

(六)综合得分及排名

根据选定的五个主成分(F1、F2、F3、F4、F5)及其得分进行加权并求和,可进一步得出3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4)。

由表4可知,我国3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整体可表述为“排名靠前者竞争优势明显,排名靠后者劣势突出”。如38家物流上市公司中,财务竞争力综合得分大于0、5的只有两家公司,分别为南方航空和盐田港,分值为1、188和0、547,可见各排名靠前的公司竞争优势明显,特别是南方航空,得分为1、188。财务竞争力综合得分小于-0、5的有3家,分别为芜湖港、亚通股份、长航凤凰,得分为-0、527、-0、552、-2、541,特别是长航凤凰综合得分为-2、541,可见其财务竞争力劣势明显,详见图1。

第一主成分F1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别为盐田港、上港集团,可知上述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得分小于-0、5的分别为亚通股份、保税科技、长航凤凰,可知上述公司盈利能力较差。

第二主成分F2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只有南方航空,分值高达5、710,可知其规模实力极强;得分小于-0、5的分别为上港集团、中国远洋、东方航空,可知上述公司规模实力较差。

第三主成分F3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别为盐田港、锦江投资、外运发展、广深铁路、上港集团、XD天津港、长航凤凰、厦门港务、铁龙物流、保税科技、北巴传媒、深赤湾、日照港,可知上述公司偿债能力较强;得分小于-0、5的分别为中远航运、中储股份、中国远洋、中国国航、东方航空、海南航空、芜湖港、亚通股份、江西长运、长油,可知上述公司偿债因子较差。

第四主成分F4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别为SST天海、保税科技、锦州港、重庆港九、XD天津港、厦门港务,可知上述公司发展能力较强;得分小于-0、5的分别为广深铁路、外运发展、中储股份、长航凤凰、盐田港、北巴传媒、芜湖港,可知上述公司发展能力较差。

第五主成分F5得分中,得分大于0、5的分别为东方航空、中国远洋、南方航空、上港集团、中海发展、中海集运,可知上述公司营运能力较强;得分小于-0、5的分别为连云港、中海海盛、北巴传媒、亚通股份、长江投资、南京港、海南航空、江西长运、长油、中国国航,可知上述公司营运能力较差。

四、结论与探讨

(一)结论

1、本文构建的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后,得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证明了所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第一主成分F1主要反映了各物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二主成分F2主要反映了各物流上市公司的规模实力状况,第三主成分F3主要反映了物流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第四主成分F4主要反映了物流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状况,第五主成分F5主要反映了各物流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

2、求得上述五个主成分的得分后,据其含义从盈利能力、规模实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五个方面,列出了优势与劣势企业,为各企业进一步改进、提升其财务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3、对各物流上市公司的主成分得分加权求和(ΣF= 0、446F1 + 0、195F2 + 0、145F3 +

0、119F4+0、094F5),最终得其综合得分并排序,可以对其综合财务竞争力作出评价。

(二)探讨

1、研究只选取了38家物流上市公司2014年度的年度报告,因此所得结论的可靠性需进一步验证,今后的努力方向可对物流上市公司企业多年观测结果加以实证。

2、实证中发现,各物流上市公司第二、四、五主成分得分值两极分化相当明显,即各企业的规模实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有可能是影响各企业财务竞争力的突出因子,并有可能最终决定其核心竞争力。

3、研究仅对国内物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进行评价,未来可拓展至财务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研究。

4、主成分分析中笔者发现,选取载荷符号为正且值较大的指标对主成分含义加以解释更为有效。尽管从统计意义上看,对于值为负、绝对值较大的载荷原则上也有意义,并且也有学者提出应加以考虑,但根据笔者应用主成分分析的实践经验,只选取载荷符号为正且其值较大的指标对主分分含义加以解释更为有效。如本文中第一主成分含义的确定,如果考虑值为负、绝对值较大的载荷,则其含义变得极为模糊,如果只考虑正值最大者,则可以清晰得到其含义应为盈力能力因子。

【参考文献】

[1] 曹小英,牟绍波、农产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J]、商业经济研究,2015(7):37-39、

[2] 陈鹤亭,朱孔来,王吉信、现代经济分析新方法[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302-314、

[3] 顾丽琴,吁云云、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4):36-39、

[4] 何瑛、基于价值导向的电信运营企业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11): 109-118、

[5] 贾炜莹、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物流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J]、财会通讯(综合),2013(23):107-110、

[6] 陆相林、区域旅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2):264-267、

[7] 马育倩,陆相林,马婷婷、国内旅游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J]、会计之友,2015(8):83-87、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2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位;竞争战略;电信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在该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禀性,比如,物种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一定的水源区域内才能生存,而它们自身又有着食肉、处于食物链条的中间等多种特性。因此,围绕它们生存的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禀性,它们就必须有自身的战略,比如不耐寒的动物可能选择冬眠,食肉的动物可能选择群居,防止被其他动物吞食的动物则要具备较快的速度等等。这些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禀性约束下所采取的基本战略。

本文将这种道理引入到产业分析中来,论述产业生态系统内各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一、引言

1 产业生态系统的引入。生态系统(eco-system)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产业生态系统是从生态学的自然生态概念引申出来的仿生概念,本文把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某产业内的企业之间,产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系统。

本文引入产业生态系统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有利于理清产业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物种更有效地找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

2 生态位的含义演变。Whittaker(1975)认为,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空间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相对位置,这是针对生物学而言的,生态位的概念在产业研究中日益重要,对其含义的认识却并不一致(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生态位的理解,学者们各不相同,但大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强调物种在环境中的资源拥有情况;另一是物种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也即自身的综合实力。所以,对生态位的理解应既强调物种所处的环境,又强调物种自身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文所讲述的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

3 竞争战略的研究方法。在战略的研究上,波特有其着名的论断,并提出三个基本的战略。后续学者在战略研究上也做过很多研究。综合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针对竞争战略问题的研究均有一个很重要的流程:

也即在分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拥有情况,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如图1:

本文正是在这一方法的指引下,通过生态位的理论研究,将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描述为生态位的特征,这些生态位特征对企业是本质性的,对其竞争战略选择是决定性的。因此,只需要分析每个企业的生态位特征,就可以选择其对应的战略,从而将战略与生态位联系起来。

二、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及战略体现

前面已经描述了生态位的含义,那么对于这个抽象的概念如何进行衡量呢?描述清楚生态位对战略制定有何作用?

1 生态位的表现因子。生态位是指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环境状态、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位置情况,它描述的是一个企业对外部环境依赖的大小程度以及自身生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只有将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

企业生态位的表现因子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考虑:

(1)环境维度:指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由于是处于产业生态系统当中的,因此,外部环境既指生态系统外的一切因素,又指产业生态系统中同种物种所施加的环境。

环境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其生存的环境,比如温度,水,阳光,草原等,这些是物种生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环境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

②市场结构特征

③行业特点与发展阶段

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是对外部环境的一个总称,不仅仅对于产业生态系统内的企业,对于外部企业,也同样适用于这样的环境。这是企业乃至产业生态系统生存的大背景。对于这个因子,更多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指数以及政府部分对于行业发展的态度,很明显,企业在经济萧条与繁荣时期的存活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对行业发展的态度会体现在政府政策当中,同时,发展环境与行业政策还体现于企业对于环境的敏感程度和依赖程度。

市场结构特征主要考虑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以及进入、退出壁垒。市场结构则为市场上的竞争状况,体现为企业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上同类企业的大小、强弱,而进入、退出壁垒则表示进入或者退出此行业的难易程度。

行业的特点与发展阶段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行业的特点,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进行体现,比如有些行业利润率比较高,有些行业净现金流产生比较及时。另一是行业发展阶段,这是描述行业是处于朝阳产业还是夕阳产业的重要变量。

(2)内部维度:指企业的内部禀性及其综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这就好比生物是吃草还是吃肉一样,每个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内部都有其固定的禀性,同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也反映了生物的自我管理能力。

内部维度对于生物而言,意味着该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食物链条中的位置,食物特性等,这些是生物发展壮大的条件。那么在产业层面上,本文将内部维度用以下因子加以描述:

①价值链条中的位置

②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

③价值链条的个数

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企业附加值的多少,如企业处于价值链条的底层,则表示其附加值比较低,而处于价值链条的顶层则表示附加值很高。这就如同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位置,显然,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和要求是不同的。

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很广泛的指标,统指企业的综合实力,这是:企业内部的重要特性,包括技术创新,生产制造,组织管理,营销管理等多个层面。

价值链条的个数则是对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受联系多少的度量,价值链条数多,则表明该企业在价值链中被广泛联系,因而具有较重要影响,相反,价值链条少,则表明企业参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联系较少,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业务比较单一,风险较大。

将生态泣的表现因子概括如下(表2):

2 生态位表现因子特征及战略含义。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环境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生存,如果对环境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则需要设置一个基准分,基准分则表示企业仅仅能维持生存,也即环境维度拘考量上需要有一个最小基准,这也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具备了这样的环境,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比基准分高的等绩则有:基本维持生存、生存环境良好,生存环境优异等。

而内部维度更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如对其进行量化打分,则得到企业的发展指数,根据发展指数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有基本发展,有较大发展,有很大发展等多个等级。

因此,从环境维度和内部维度进行考虑,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基本维持生存的企业,其首要战略是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并且需要严重关注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应对,加强风险防范,同时,迅速行动,不断积累自身实力,扩大规模,改变对于环境的严重依赖性。

对于生存环境较好和优异的企业,其生存问题不会受到威胁,企业的主要战略是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因此,此时需要落实到对发展指数的评估上,如果企业基本发展或者有较大发展,则要分清其中的原因,或者拓宽自己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链条,或者提升自身在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或者拓展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如果企业有很大发展,则主要采取维持战略。参见图4:

三、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生态位

1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电信产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相关电信企业、消费者和市场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由供应主体、需求主体和产业协调者三部分构成。参见表3:

在上述电信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进行竞争战略制定研究的重点在于该生态系统的供应主体,供应主体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需求主体以及产业协调者,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均可看成是供应主体所面临的环境。

在供应主体中,最为主要的是运营商,内容与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与集成商。

2 电信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根据表2中所列出的生态位表现因子进行分析。

(1)运营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信运营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自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1998年邮电分离,1999年移动、寻呼剥离,2002年电信与网通南北分拆,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和卫星通信的“5+1”竞争格局,直到2008年,电信业务重组,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全国性业务运营商,电信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必将继续大力支持。因此,从运营商所处的发展环境和行业政策角度,正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3

【关键词】 营销能力;指标体系;综述

企业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它在企业中一定会最终以物化的形式展现,企业能力与最终物化结果之间一定会有传承载体,这是企业能力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缺乏这些传承环节,企业能力将没有任何意义。营销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现企业能力的传承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营销能力的理论综述

营销能力的研究并非随着市场营销的研究开始而开始,是在经济有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营销能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学者们关注并开始研究。在萌芽阶段,1974年, Bernard Taylor认为为了应对食物、能源和必需的原料的短缺和价格上升,政府主体、公众和私营企业将不得不开发新的竞争能力。在发展阶段,1994年,Day首次从资源视野角度提出营销能力概念,对营销能力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Day(1994)将一个具有市场导向组织的能力分为三类:由外向内能力(outside-in processes);由内向外能力(inside-out processes);内外联结的能力(spanning processes)。在他的研究中并没有区分哪部分企业能力是营销能力,但是他特别强调了由外向内能力和内外联结能力,并对它们做了详尽地阐释。

Vorhies等学者从企业角度对营销能力的定义和营销能力的发展做进一步的研究,把营销能力定义为:面对企业相关的市场需求,谋划应用于企业的综合营销过程的集体知识、技术和资源,它能促进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适应市场的条件,利用市场机会和挑战竞争的威胁。在深化发展阶段,研究不仅仅局限在流程营销能力、资源营销能力和企业营销能力的研究,已进入动态营销能力、预测营销能力和关系营销能力的研究时代。尽管营销能力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到目前为止,后来的研究还未形成主流,但它是一个发展趋向。

作为营销能力研究的奠基者,Webster和Day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大师。Webster认为营销工作应当有三个层次: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职能(操作)层次。根据这三个战略层次可以识别不同的营销维度,分别将营销看做一种文化、一种战略、一种策略。把营销当作一种文化,就是要建立一套以顾客导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把营销当作一种战略,包括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等方面的能力;把营销当作一种策略,侧重点就在于营销管理者如何将4Ps营销策略运用,营销能力也将在这三个营销维度上体现。

Graham Hooley等人在Webster的基础上,构建了营销能力的层次模型。Day的观点在之前已经陈述,此处不再赘述。从二者的文献中可以看出Webster的研究尽管不是从营销能力的角度探讨,他对营销工作的分析超越了策略层面的分析,为营销能力的深入探讨提供了思想基础。Day的研究被认为是现代营销能力研究的源头,后来很多营销能力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他的观点之上,他的研究没有明确的对营销能力进行单独讨论,二者都没有进行实证研究,尽管如此,他们的理论研究框架仍然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重要资源。

二、中国企业营销能力构成研究综述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营销能力也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以上述理论研究为基础,中国的学者们在营销能力构成方面也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与看法。

王卫红认为企业营销能力是企业认识市场、开拓市场,综合运用营销组合策略,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扩大市场容量的综合能力,其将营销能力分为市场意识、营销调研、营销策略组合、推销队伍。张瑞金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所表现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水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和竞争的基本要素,其将营销能力分为开拓市场的意识及其能力、产品和价格的竞争力、促销的力度、营销网络的建设、开展营销调研及收集和利用市场营销信息的能力等。

徐丽娟、孟岳松认为企业营销能力是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企业所占有和可利用的资源而产生解决市场上所面临的各种难题的能力,其将营销能力分为产品创新能力、分销能力、促销能力、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力等。郭斌,蔡宁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把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其将营销能力分为企业营销过程、销售网络、渠道的控制和管理。张洪吉,崔援民认为营销能力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竞争力和持久竞争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将营销能力分为核心理念、情报能力、商品能力、设计能力、形象能力、推销能力、企划能力、品牌文化能力、服务能力、店铺能力。

李婉丽、刘风全认为营销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其将营销能力分为营销理念;营销业绩;营销组织建设情况。孔玉生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运用独有的营销技巧,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短期竞争力的支撑要素,其将营销能力分为市场占有率、新产品推广能力、促销效果、售后服务质量。程艳霞、黄雪认为企业营销能力是企业的一切人、财、物等资源在市场营销层面上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其将营销能力分为价值创造力、品牌支撑力、渠道控制力、传播力、资源整合力、企业文化凝聚力、环境适应力、执行力。

林媛媛认为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引导产品及劳务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或使用者手中这一转移过程中所具有的经营管理能力,其将营销能力分为营销信息系统、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实施保证、营销效益。雄伟认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掌握经营信息的基础上,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协作,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向目标市场提品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其将营销能力分为营销认知能力、营销开发能力和营销―研发契合度。

三、小结及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营销能力及其构成的理论回顾,更进一步地认识营销能力这一整合性概念,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从中寻找企业自身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营销能力作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值得关注,如何构建企业的营销能力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践界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现有理论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现有的对营销能力的关注大多来自于战略管理领域,而该领域学派林立,各学派基于自己的理论考虑,倾向于对营销能力做出各不相同的阐释,其结果是对企业界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

(2)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理论本身,多从定性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构想,在如何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方面不够具体,且欠缺跨学科之间的理论融合,在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3)现有理论大多孤立地就某个具体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缺乏对获取、培育和运用营销能力的整合分析框架,这使得企业缺乏全方位的指导。这种局面亟待改善。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营销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数集中在定性研究与理论框架建设这一部分,缺少定量分析的实证研究。在对营销能力指标体系构建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在这方面没有出现很完整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分析企业组织营销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体系,考查这一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并将这一评价体系加以运用,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工作。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不仅可用于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和考量,也可作为企业提升营销水平、提高营销绩效、改进营销工作,以不断获取持续性营销能力的参照标准。

参考文献

[1]Bernard Taylor、 Strategic planning for resources[J]、 Long Range Planning, August1974~7(4):12~26

[2]Day George S、The Capabilities of Market-Driven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4):37~52

[3]Vorhies DW、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marketing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StrategicMarketing, 1998~6(1):3~23

[4]Webster Frederick E、,Jr、The Changing Role of Marketing in the Corpor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92~56(4):1~17

[5]Graham Hooley,John Fahy,Tony Cox,and et al、Marketing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A Hierarchical Model[J]、Journal of Market Focused Management、1999(4):259~278

[6]王卫红、我国企业营销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商业研究、1998(1):35~37

[7]张瑞金、国有企业营销能力开发探究[J]、科技与管理、1999(2):29~31

[8]徐丽娟,孟岳松、基于定量分析的企业营销能力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0(8):158~162

[9]郭斌,蔡宁、企业核心能力审计: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9):7~15

[10]张洪吉,崔援民、中国本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权变观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24(4):53~56

[11]李婉丽,刘凤全,张俊瑞,夏芸、高科技企业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89~92

[12]孔玉生、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评价[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14~118

[13]程艳霞,黄雪、构筑企业营销力的战略营销研究[J]、价值工程、2004(9):46~48、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4

关键词:绿色竞争力;生命周期;指标体系

资料显示,装备制造业产值占中国GDP总额的四分之一,是我国工业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所在,积极抢占装备制造领域是我国谋求世界工业强国的战略重点。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装备制造业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特点日益凸现。近年来,装备制造企业出口遭遇绿色环保、技术标准等贸易壁垒增多。另外我国出台了新大气法等一系列环保政策,史无前例地加大了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管制。企业是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也是节能减排转型发展的主力。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环境规制政策是高悬在装备制造企业头上的双刃剑,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绿化,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才有坚强的微观基础。为此,本文从生命全周期角度,尝试构建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客观评估和反映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综合状况,为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起到精准导航作用。

一、企业绿色竞争力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国际上对企业竞争力理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形成了几大经典学派,如以Michael Porter(1990) 为代表的环境学派、以Birger Wernerfelt(1984)和Barney JB(1991)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以Brian Loasby和Christian Knudsen(1995) 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在绿色经济形势下提出的新概念,将企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纳入企业决策的影响要素中,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等活动符合市场竞争的绿色标准,从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持续获得竞争优势。

本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绿色竞争力概念的论述较少,主要从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这一方面切入,并依据观点不同分为两派。悲观派认为环境管制会使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精力来应对环保压力,增加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如Walley、N 和Whitehead、B、(1994)认为环境管制使企业承担巨额费用,无力投资有前景项目,从而降低竞争力;Jaffeetal (1995)认为企业受到环境管制要为解决污染问题直接耗费成本,还因进行环保所需的生产要素价格间接提高花费成本。

而乐观派认为,环境管制将促使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Michael Porter(1995)认为,合理环境管制可以激发被管制企业进行创新来产生效益;一些学者如Gabel,Sinclair-Desgagne(1997)认为环境管制可以通过外部刺激减少组织内部的非效率;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环保技术来创造竞争优势,如Sam・Fankhauser(2013)提出一个国家的绿色竞争力是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将成为全球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研究观点大体倾向于乐观派,认为环境管制势在必行,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二)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绿色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如洪小瑛(2002)认为绿色竞争力由绿色的资源、技术、管理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系统概念;陈红喜(2005)对各家观点进行提炼,定义企业绿色竞争力为相较之竞争对手,某企业能够协调环保需求更有效地供应契合要求的绿色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份额,获取效益,从而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目前对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众多,主要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三)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前人的研究丰富了绿色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对绿色竞争力的测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仍存不足。国外缺少对绿色竞争力影响要素的探究和归纳,国内学者没有系统涵盖生命全周期各阶段。既有文献缺乏专门针对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评估体系,普适性的评价体系只能发挥指导作用,对装备制造企业缺乏可操作性。基于此,笔者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从生命全周期的视角,尝试构建能全面反映装备制造企业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的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及作用机理

从生命周期视角考察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需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找出企业绿色竞争力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影响的因素,探究其影响路径,对症下药。

要解决装备制造业面临的耗能与污染问题,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务必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实施生态设计,从源头来降低有形产品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减少直接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污染的排放量减少后期的治污成本,提升绿色竞争力;而原材料选择方面,应采购绿色原材料,并选择绿色供应商,在减耗、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生产过程中,绿色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的实践,进行绿色的工艺设计,减少生产环节,实行节能管理,持续地利用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在销售阶段绿色竞争力需要绿色的销售网络进行支撑,即绿色包装、绿色物流、绿色存储以确保产品能以最有效、最绿色的方式从工厂运送到客户手中;在产品使用阶段,装备制造企业作为服务方应当以便利客户为导向,发展专业化服务体系。而产品用后处置阶段,企业应当完善旧件回收系统,并保证三废的稳定、持续达标,减轻环境压力,降低控污费用,提升企业环境友好形象。

可以看出,在最初的产品研发设计到最终的产品用后处置,都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装备制造企业因其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更需全方位把控好各个环节,在入口减少消耗,在出口降低污染,是提高绿色竞争力的高效路径。

三、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的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科学性原则。设计评价体系应当在进行调研考证后,综合定性、定量,科学、客观地展现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真实情况。

创新性原则。本文立足新的视角考量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涵盖了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掘与生产、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使用和废弃物管理,立意新颖。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筛选需要考虑定性指标是否可合理量化以及定量指标数据是否方便搜集。本文在筛选指标时兼顾可操作性,使得数据真实可取,客观反映真实情况。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就是以生命周期为视角出发,围绕评价目标,将指标分层剖解,最后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从而保持严谨的逻辑连贯。如表2所示。

设计环节是促进装备制造企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桥梁,在技术创新上形成先行优势,将从根本上来降低有形产品对资源、能源的需求,来减少直接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排污量减少后期的治污成本。因此企业的生态设计能力应当在各阶段占据首位。

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多为复杂庞大的机械装备,配置众多,在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重污染,因此实行清洁生产,控制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对企业提升总体的绿色竞争力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企业的绿色生产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生态设计能力。

2015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十大类再生资源回收总量达2、5亿吨,回收总值为6446、9亿元,工程机械等8个领域35家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作为试点,经认定的再制造产品达到100余种。由此笔者认为,产品的用后处置阶段是直面减排压力的一环,虽是生命周期的末端,在绿色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的地位也相当重要。

2016年7月,工信部、发改委、环保部《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广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绿色材料和产品。装备制造业所需原料采购量大,应当面向上游实行绿色集中采购,选择绿色供应商,将大大有利于绿色竞争力的提升。原材料供应阶段的重要性应当略低于产品用后处置阶段,但高于销售及使用阶段。

装备制造业的大多产品非日常消费品,相对其他环节,销售和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略小,因此,在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六大阶段中,销售和使用阶段的重要性相对最小,但由于很多机械装备在其使用阶段的能耗也相当大,因此也应尽可能将产品包装、产品运输、储存方式及有关的售后服务体系方方面面都考虑进来,尽可能完善产品配送体系,并发展专业化服务体系。

四、结论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变的大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生命全周期理论在要素层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分为六大阶段,反映企业在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是对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系统评价研究。总的来说,本文强调系统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不单是考虑局部影响;并倡导可持续发展,关注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影响,着眼于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共存。

构建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工程庞杂,涉及面广,在数据处理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只是尝试性地站在生命周期角度对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作初探,希望社会各界继续研究,构建起更科学合理的装备制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促进企业全方位的提高绿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心英,周媛媛、基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2(15)、

[2]陈红喜,王建明,袁瑜、企业绿色竞争力及评价体系构建探讨――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6(03)、

[3]赵领娣, 徐新、循环经济下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提升[J]、科技与经济,2005(05)、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5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出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作出了基本界定,从而强调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以及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识别;培育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1990年C、K、Prahalad和Carry Hamel在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提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积累性的学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组合发散的生产技能和承继多种渠道的技术”①。但是两位学者只是提出了一个笼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没有形成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系统。以后的学者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一) 国外学者的部分观点

以Prahalad和Hamel,Coombas,Coyne、Hall和Clifford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能力,是存在于企业核心产品中的以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一种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这种观点特别重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特别能力,或者是它们的组合,但是层次性较差。

以Henderson和Cockburn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这种理论从能力的角度较为全面的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侧面性较强,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Stalk、Evans和Shulman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侧重点在于企业的价值链,即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这种理论强调了以低成本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二) 国内学者的部分观点

以吴敬琏、林志扬、李悠成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的技术技能。除此之外,吴敬琏还强调了资本和机制的重要性,李悠成则强调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整合。

以陈杞国和王秉安为代表,他们都强调了产品、技术和管理在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它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

周星和张文涛则侧重于产品、技术和营销,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②。

以史东明为代表,强调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分布企业组织的能量,通过核心能力表现出来,而其赢得竞争的能力核心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除以上知名学者的研究观点外,“2012采购调查数据揭示了我国采购领域的特点与趋势:采购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在扩大,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③ 。

综合来看,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都侧重于某一个或多个方面,而没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描述,他们的理论都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完善的。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尽管各位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识有所不同,但对其识别却是相对较为类似的。综合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1、 价值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和价值,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满足顾客需要,为企业带来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竞争优势,增加企业的利润。

2、 独特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培育、发展形成的,为企业所独特拥有。

3、 难以仿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丰富经验,善于提炼总结,不断创新得到的,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超越的。

4、 难以替代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依靠特色赢得顾客的充分信任而形成垄断市场,是其他能力难以替代的。

5、 持久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持续发挥优势和作用,是一种长期性的资源和能力。

6、 延展性。企业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在原有竞争领域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利用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产品和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等方式拓展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7、 动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及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市场、增强竞争优势的,否则必然会被其他企业所代替。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各位学者的观点不一而足,但可操作性不是很强,或者仅是对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强调。这里,笔者综合介绍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

1、 内部开发。企业内部开发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资源,主要指企业内部独立开发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营销方法、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等方面。

2、 外部获取。即企业通过外部的并购或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管理、营销网络等资源。

3、 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要统筹规划,将自己的核心产品、技术、管理、市场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将分散在组织中的独立要素能力,协同为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四、结语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企业的技术、知识、组织、价值链、管理、创新、营销、文化等内容,综合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其特征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以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有效培育和应用核心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主要是通过内部开发、外部获取和核心竞争力整合三种方式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培育和应用本企业所独特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拓展市场,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以便于不断发展壮大。(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 and Car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May-June: pp、79-91、、、、、、

[2]徐阳华、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前瞻[J]、 华东经济管理,2005、

[3]林志扬、 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 中国经济问题,2003,(2)

[4]张新华,范宪、 识别、构建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J]、 复旦学报(社科版),2002,(5)

[5]周星,张文涛、 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J] 、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99,(1)、

[6]徐向艺、 企业战略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7]胡恩华,单红梅,陈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机综合模糊评价[J]、系统工程,2004,(1)、

注解

①C、K、Prahalad and Car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May-June: pp、79-91、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6

关键词: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

一、相关理论研究

(一)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研究概述

目前学术界对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评价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评价指标比较零散,不成体系,仅有对专利保护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比较成熟。陈洁(2006)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体系。她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竞争潜力、竞争行为和竞争绩效相互作用的过程。柳晓莹(2008)从博弈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的实现过程中所起到关键作用的因子,来构建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概述

国外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源于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沿用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竞争力水平进行评判,其评价指标体系经历了以竞争结果进行评价转向以竞争力决定因素为评价尺度,在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中又由以单一因素为基础单方面评价向以多因素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转变。主要包括:以竞争结果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以竞争力影响因素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波特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标杆测定评价方法、SWOT评价指标方法。

国内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是吸收和借鉴国外关于国家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研究的理论成果,针对我国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情况,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目前,国内学者大都主张建立诸如“总目标-准则-分准则-指标”的多层次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涌现了一批较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三)知识产权竞争力理论研究

现有研究文献主要是从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论、能力论和核心能力论方面来揭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其中有些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比较有特色,对本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李铁宁(2006)从知识产权的法律角度、企业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综合运用等三个层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作者关于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形成机理的分析对我们研究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朱伟民(2009)根据Barney的VRIN准则分析了企业知识产权的资源属性,指出知识产权的资源属性是不完整的,只有资源和能力的整合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四)知识产权相关评价研究

目前,国内专注于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还较少,但一些专家在研究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评价问题时提出的指标及方法,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郭民生(2009)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角度提出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IPSCAI指标体系,其中知识产权资源创造和知识产权资源运营所涉及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反映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情况。马慧民(2009)等以高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他们在指标体系中引入了对知识产权质量的考核,这些指标也直接体现了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强弱,值得借鉴。

二、基于AHP的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文章在分析河南省知识产权竞争力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构建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先利用关键因素法来构建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递阶结构模型,然后运用比较判断矩阵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来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一)知识产权竞争力递阶层次模型

在研究分析相关文献及理论推导的基础上,识别知识产权竞争力产生的关键环节;运用关键成功因素探寻影响各关键环节的关键因素;将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层次化,从而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

1、关键环节。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反映在知识产权工作的始终,通过对研究相关文献和总结实践经验,其中的关键环节应包括创新研发、知识产权资源的获得以及知识产权资源的运用。创新研发是获得资源优势的基础,而知识产权的获得是取得资源独占权的保障,知识产权的运用是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对知识产权资源和各环节知识产权能力的整合,才能使知识产权竞争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2、递阶层次模型。本课题通过对知识产权竞争力文献资料的深入分析和河南省知识产权竞争力现状的调研,采用关键因素法从反映知识产权竞争力的3个要素(研发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资源以及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出发,提炼出影响知识产权竞争力的10个影响因子。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产权竞争力牌评价指标的递阶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二)权重设置

目标A:IP竞争力。

一级指标B1:研发创新能力B2:IP资源B3:IP运营能力。

构造判断矩阵A=1 21/21/211/32 3 1,其中A12=2表示B1与B2相比稍微重要,其他元素含义以此类推可知。通过计算,CR=0、008849

对于二、三级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来确定权重。本文利用专家咨询法的基本步骤是:一是组织10位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各层次指标xj(j=1,2,…,m)的权重进行估计,得到指标权重的估计值wk1,wk2,…,wkr(k=1,2,…,10);二是计算10个专家给出的估计值的平均估计值。公式为wj=,(j=1,2,3……m);三是计算估计值和平均估计值的偏差。公式为Δkj=[wkj-wkj],(k=1,2……10;j=1,2……m);四是对于偏差Δkj较大的第j个指标权重估计值,再请这10位专家重新估计wkj,经过几轮反复,直到偏差小于0、01为止,最后得到一组指标权重的平均估计修正值:wj(j=1,2……m)。具体指标权重,见指标体系。

(三)计算方法

由于各个指标的含义,测量量纲以及优劣标准不尽相同,为了能够对评估对象进行多指标的综合评估,根据需要对逆向指标、区间指标和适度指标等进行正向化与无量纲化,这一过程称为指标值的规范化,其实质就是把不能相加或相乘的指标值转化成可以汇总相加或相乘的综合指标值。经过规范化的指标值要按照一定的指标评价模型,计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均为定量指标,可直接进行无量纲化,这里采用的是线性无量纲化阈值法中的一种,具体公式如下:

aij=(i=1,2,3……n;j=1,2,3……m,0≤aij≤1)①

采用的评价模型是较常用的加权平均法中的加法评价模型,模型如下:

yi=wjaij(i=1,2,3……n)②

其中yi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在m个评价指标下的综合得分,wj表示第j个指标的权重,a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规范化后的指标值。

另外,有些指标值还有可能为负值,可按照公式αib=对同类指标值进行处理(假设xab为负值)。

(四)指标体系设计

在深入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区域(以地级区域为主)知识产权特点,对此前的层次递阶模型进行扩充,并丰富完善各级指标。

初步设计的指标体系包括研发创新能力、IP资源和IP运营能力三类指标。研发创新能力包含研发创新投入能力、研发创新管理能力和研发创新产出能力3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共18个。IP资源包含专利资源、商标资源、版权软件资源3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共11个。IP运营能力包含专利运营、商标运营、版权软件资源运营和运营效益4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共12个。具体如表1所示。

三、指标验证

(一)评价对象

该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知识产权竞争力情况为研究评价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查阅各地统计年鉴等途径来获取必要信息数据,经过整理分析用前述方法计算各评价对象的得分。最后的得分是相对的,是通过对各地市知识产权竞争力相互比较得出的结果,它反映了各地之间知识产权竞争力的相对差距。

(二)数据获取

对指标体系的初步验证,采用的是2009年的数据,即以2009年作为评价报告期。指标体系中大部分数据都能直接或间接从统计年鉴、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和中国商标网上获取。

对于不能通过二手材料获取数据信息的指标,需要通过向各地市相关部门发放调查问卷来获取。

(三)问卷设计

结合指标数据获取情况设计调查问表,如表2所示。

(四)评价结果

按照前述步骤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和计算,得出河南省18个地市知识产权竞争力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

四、结束语

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运用层次分析法设计构建的,以知识产权资源和能力的整合度为出发点,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反映出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的优劣。该指标体系包含的41项指标全部为定量指标。

本文构建的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奠定基础。深入分析评价结果,可以揭示出制约地方知识产权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区域知识产权管理与制度、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随着数据量的积累和评价对象的丰富,指标内容可根据实际做相应的调整,并简化数据信息的获得途径,进一步提高评价依据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陈洁、国家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2、柳晓莹、国家核心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国际商务研究,2008(4)、

3、李铁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形成核心竞争力机理及途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

4、朱伟民、资源能力整合的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0)、

5、郭民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综合评价指数[J]、知识产权,2009(109)、

6、马慧民,王鸣涛,叶春明、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7

中欧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研究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和成功因素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的动因研究浙江省各地区利用外资效果评价和实证比较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动因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应用分析 中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TCL 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外商投资现状比较研究 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及竞争力:入世前后的比较分析 垄断、安全威胁与反垄断控制--外资并购中的问题和对策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研究-以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因素分析 江浙沪 FDI 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中日企业国际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在华并购绩效分析 FDI 对我国通讯产业的垄断分析 浙江化工产品的出口现状和对策分析 外资在华并购后的整合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外资并购中反垄断问题的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分析:农产品贸易视角 欧盟 RoHS 对浙江省机电产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宁波服装出口的品牌战略:合创品牌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地区纺织品出口市场秩序研究 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区位选择研究 温州鞋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绿色贸易壁垒对佛山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 FTAS 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及未来演变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角色演进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广告语言与消费心理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中小企业品牌经营误区及创名牌战略研究 顾客忠诚研究述评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顾客关系投资的个性化价格促销 中小企业出口及其社会责任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东鞋业出口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对外贸易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球知识网络与跨国公司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机制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研究 知识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双边 FTA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FDI 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广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倾销问题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分析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法、产业法与反倾销法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市场营销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策略分析 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分析 论国际市场营销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政治风险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开题报告举例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 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 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 & 二、 1、 2、 3、 && &&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 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 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 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力 评价 研究综述

产业集群早在马歇尔时代以前就已存在,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条件下,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其有效性和重要性日益明显。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鉴于产业集群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专家学者、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并且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两个层面入手,较全面地回顾了目前不同理论的研究文献,并对以后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于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当时称为欧洲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IMD)在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并对各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进行排序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个层次上确定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若干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一组二级指标。这些具体指标因素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修改和调整。1991年前,具体分为十个一级指标和300多个二级指标,从1991年起,一级指标调整为八个要素:国内经济、国际化、金融、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二级指标也调整为290个。1995年他们又对指标体系做了调整,一级指标仍旧是上述八个方面,但二级指标调整为120个。虽然这两个机构所作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国家或地区整体层次上的,但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波特是最早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他在其钻石模型理论中提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者;需求状况;相关的支持产业;要素状况。

Pietrobelli(1998)则认为以下六个因素影响集群竞争力:人力资本和技术熟练程度;企业经营的家族性程度;相关的制度机构;企业家文化;地方提供不动产和资金的能力;企业之间合作的习惯。具体设定为14个指标(见表1)。

Padmore和Gibson(1998)在波特的钻石模型基础上,选取三组变量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GEM 模型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高低(见表2)。

Feser(2001)认为波特的钻石模型较少考虑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动态因素,因而他提出了从生命周期、地理和关联关系三个维度来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

而Mitra(2003)则从地域范围、密度、宽度、深度、活动、跨度、领导能力、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和产权结构11个方面来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状况。

随着集群统计工作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在波特集群竞争力理论基础上,从产业集群内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集群出口额、集群收入、经济贡献率、员工雇用总量、员工增长率、平均工资、人均专利数和创造就业等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来评价比较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理论研究综述

由于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虽然许多学者试图在基于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力探讨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和方法模型,但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模型主要有两个,即新钻石模型和GEM模型。

波特的钻石模型主要是用来评价国家竞争力的,但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极力强调了地理上的集群现象的广泛性及其对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对钻石模型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另外几个因素:国内资源、国外资源、机遇和政府,形成了新钻石模型。该模型评价集群竞争力的基本思路是:将焦点集中在产业集团内外部和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上,分析地区生产结构的竞争力,并最终规划为宏观层面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范围的专业化模式。在新钻石模型中,各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增强的体系,各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国家要想在某一产业集群取得成功,产业内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性是不可缺少的。

GEM模型是由加拿大学者Padmore和Gibson在对波特的钻石模型进行修改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型。他们把前述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分为三对: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s),包括资源和设施;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包括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包括本地市场和外地市场。该模型以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六个因素分别打分,他们把各个指标分为1到10这十个等级,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打分,然后按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总得分。

GEM=2、5(пi =1,3(D2i-1+D2i))2/3

式中,D2i-1,D2i表示各个因素的得分。许多国家的应用表明,GEM模型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

结论与展望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可以在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清晰全面地了解集群并且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和制定政策等提高集群竞争力,同时它也实现了集群竞争力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的关键性转变。但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集群机理、创新、社会资本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而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比较完善而又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已有文献中,对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较多地锁定在集群内部,而与集群外部的经济发展等关联度指标较少地涉及,如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的联动性指标等。对指标权重取值和数据预处理的方法讨论较少。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进行了较多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对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缺乏创新。这表明对集群竞争力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这些也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极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财务部工作述职(精选8篇)
  • 下一篇:动态分析基本方法(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