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精选8篇)

时间: 2023-07-09 栏目:写作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1

工科博士生博士生导师“软”“硬”创新特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博士生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98年以来,博士生教育规模以每年平均超过20%的速度递增。随着数量的增长,博士生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有关博士生质量提高,学界提出了各种观点、思考、建议,包括从“软”“硬”两方面提高,既要有规律、理论分析,又要联系实际,并指出导师在对学生指导时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工科类博士生科研创新现状分析

博士生与硕士生、本科生的最大不同在于“研究”。我国在1992年《博士生培养工作暂行规程》中也指出“博士教育的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学位条列》第6条和《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3条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标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不难看出,博士教育中,具备科研和实践技术创新能力是获取博士学位条件之一。

作为工科博士生,其科研创新又具独特性。(1)应具有理论意义;

(2)应具有工程或技术研发创新意义。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者交流中,一些导师反映目前博士生研究有偏“软”、偏“硬”倾向,偏“软”是研究缺乏与实际联系,偏“硬”是缺乏规律、理论分析。从软的方面看,一些博士生愿搞模型、算式,不愿动手实验,不愿联系实际进行研究。从“硬”的方面看,现在工科院校中,博士生普遍存在做研究逻辑思维能力不高问题,博士生论文像科技报告,工程味道太浓,科学研究不足,高水平创新性学术论文难出现。

为培养这种“软”“硬”兼顾的科学品质,许多导师强调工科博士生首先要有理论上的创见、研究,再者还要具有重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素质。目前我国工科博士生在这两方面都不足,特别是实践创新远不够。浙江大学在“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研究”中指出,我们有着庞大的博士生队伍,但原创性科研成果少,与企业联系的、现实效应强的创新成果更少。

改变这一情况,涉及方面很多,其中导师作为博士生创新的第一负责人,将对博士生的创新有直接影响。为此研究工科博士生创新,必须研究导师如何发挥作用。

二、导师对工科博士生“软”“硬”特质的培养

1、加强对博士生课题选择导控

选题方面突显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周立伟院士谈自己培养理工科博士经验时,指出“将自己考虑的一些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解决时机基本成熟、有初步方案可以动手研究的课题,或者是已经着手尚未展开的课题,或者是有想法的前沿课题,提供给博士生去做。这样的课题,目标和意图比较明确,突破口也找的比较准,起点比较高,工作量比较有底。”导师在长期研究中,对本学科的理论、技术进展有清楚的了解,博士生做导师的课题可在“软”“硬”两方面取得进展。还有的导师,则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的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范洪义导师强调对思维敏捷又有钻劲的学生放手鼓励,让其自己找到理论、技术突破点,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其建立信心。这样迅速培养了学生的科研预见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科研的道路上较早地独立开步走。

2、导师营造学术创新氛围和条件

导师营造科研的氛围和条件,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精神方面,导师需要起带头作用,用于承担重大课题。同时积极改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在物质方面,丰富的科研经费和先进的科研设备,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正常开展的保障,是博士创新性研究必不可少的平台。对比中美博士生研究条件可知,我们博士生的实验室条件需大力改进。此外,需保证博士生的生活质量。如果仅加强师生间良好创新气氛建设,没有相应的物质支持,博士生为生活、为科研奔波,则很难出创新成果。

三、导师培养工科博士生“软”“硬”创新特质应抓关键环节

导师指导博士生“软”“硬”创新应贯穿培养各方面,包括生源选拔,课程设置,论文开题、写作,中期考核及论文答辩等方面。

1、抓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为博士生在未来研究领域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奠定知识基础。美国大学及研究机构,导师对课程精心设置,提供博士生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基础理论课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成就。专业课注意与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另外设立专题课程,围绕本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展。导师可以根据科技发展需要,增加、删减或变换课程,课程更新较快。因此,导师们可以向这种模式进行学习,在课程建设上多加关注。

2、抓论文写作三环节

目前不少导师不重视学生理论培养和创新,不重视博士论文的写作,造成博士生研究重复多,理论、技术创新性低问题。导师和博士生必须处理好学位论文与科研工作关系,使博士生论文与科技攻关课题相结合,出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在研究阶段,导师要给学生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提一些建设性意见,组织学生攻关,参与研究过程,针对性指导学生开展课题,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在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学生成果过程中,导师也要对研究、写作规范加以指导。同时还要检阅学生论文,考察文章研究原创性、独立性,与学生一起总结重点突出的问题,“软”“硬”创新点以及何以为创新等,并指出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深入方向。只有把好论文选题、写作每一环节,才能确保创新成果出现及被认同。

3、抓科研活动

在博士生学习研究过程中,导师要引导博士生参与科研创新课题。调研显示,博士生普遍希望参加导师的纵向课题研究,能够有所发明创造,理论突破,对于横向课题,虽不排斥,但最好能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理论实例论证提供方便。在引导博士生参与课题中,导师要避免将博士生看作简单劳动力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特别是与国家、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纵向课题,在研究中,根据学生承担任务的情况,给以相应的薪酬或基金,从承担课题重任、经费保障方面促进学生调研、实践,理论研究,出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2

教育部推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为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与现实路径。“协同创新”是实现“2011计划”的重要途径,而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创建新的机制和体制。目前,国内许多着名高校或研究院所虽然建立了工程实验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促进“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激发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合作的机制和制度研究方面还比较缺乏,都是各个协同创新中心自身在尝试探索,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科学、合理规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大大限制了各个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力。

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是推进跨学科研究。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对于如何推进跨学科合作研究方面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操作经验,也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跨专业学科可以参考学习,这也限制了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制度。

工程伦理学已成为跨学科协作研究的典范。美国国家社会环境研究中心的成立运行更是从制度、规范层面全面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荣誉研讨课程

也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运行协作研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全面研究并借鉴美国工程伦理学、社会环境研究中心、荣誉研讨课的运行经验和管理规范,能够促进各类学校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跨学科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发展,整体提升我国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研究并借鉴美国跨学科协作创新方法和经验,形成学校跨学科发展特色

2、1 美国工程伦理学的内涵与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工程伦理学(EngineeringEthicsorEthicsinEngi?neering)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正如美国着名伦理学家M、马丁(MikeWMartin)[1]从伦理学的描述和规范意义上界定了工程伦理学。从规范意义上(NomativeSense)看,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伦理学等同于道德,工程伦理学包括从事于工程的人所必须认可的责任与权利,也包括在工程中所渴望的理想与个体义务;第二,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工程伦理学是研究工程实践和研究中道德上必需的决策、政策和价值。从描述意义(DescriptiveSense)上看,也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指工程师伦理学,研究具体个体或团体相信什么并且如何开展行动;第二,是指社会学家研究伦理学,包括调査民意、观察行为、审查职业协会制定的文件,并且掲示形成工程伦理学的社会动力。从工程伦理学的概念界定来看,规范意义上的工程伦理学强调从伦理角度审视工程,促进工程与伦理的结合性;描述意义上的工程伦理学注重强调工程活动的伦理价值。当然,无论是描述意义还是规范意义,都强调从伦理学角度来探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工程主体的道德价值,探讨工程决策、政策、活动的道德正当性。可见,工程伦理内涵要求工程专业学者和伦理学家的合作研究,促进伦理学和工程学的跨学科研究。

自上世纪70年代工程伦理学在美国产生时起,其充分运用、实施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了多学科的研究团队,并且许多资金也用来发展工程伦理研究项目。1978—1980年关于哲学和工程伦理学的国家项目由罗伯特?鲍姆(RobertBaum)领导,由国家人文学科基金(NDH)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支持,18位工程师和哲学家组成的团队参与了这一项目,其中每个人都探讨了工程中被忽视的伦理问题[2]。20世纪80年代,在各大工程社团资金的资助下,许多学者对于诸如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th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ASME)、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theAmericanInstitutionofChemi?calEngineers,AIChE)等工程社团的历史进行了专题研究同时,哲学家和工程师也联合起来书写了工程中的伦理问题,例如,由哲学家(Martin)和工程师(Schinzinger)所出版《工程中的伦理学》(EthicsinEngineering),以及由两位工程师(Harris与Rabins)和哲学家(Pritchard)出版的《工程伦理学》(Engfnem'ngEthics),这些都是合作发展的典范。

着名工程伦理学家M?戴维斯(MichaelDa-viS)W认为美国工程伦理应该加强研究技术的社会政策与社会境域等问题,指出应该从组织的文化、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角色等6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工程伦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也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法律等方面阐述工程决策的境域。哈里斯也认为在跨学科研究中应该把STS和技术哲学融人到工程伦理学研究中,更需要关注技术的社会政策和民主商议,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工程伦理学。

1985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the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ABET)要求美国的工程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工程职业和实践的伦理特征的认识”作为接受认证的一个条件。2000年,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制定更为具体的方针,当前工程院校正在按照这些方针来操作。美国工程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大力推进跨学科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工程专业类学生对工程的理解和认识,明确工程专业责任,提高了道德敏感性,提高了工程职业素养。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6]在《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发展的远景》中指出,工程师应该成为受全面教育的人,有全球公民意识的人,在商业和公众事务中有领导能力的人,有伦理道德的人。

2、2 美国国家环境与社会综合研究中心成为跨学科研究平台运行的重要参考

2011年8月2日,美国国家社会环境学综合研究中心(NationalSocio-EnvironmentalSynthesisCen?ter,SESYNC)(美国首个部级跨学科研究中心)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建立。该中心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2750万美元建成,将致力于研究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旨在为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寻求政策方面的解决方案该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1) 任务与宗旨:国家社会环境综合研究中心将推动可操作的综合研究以及与社会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可持续性相关的教育工作等。

(2) 理念与价值观:研究中心的价值观是,今天的环境问题只能通过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一起合作,在区分优先的以及能够合作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将需要一个联合体,把最基础的、“发现”动力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而这些“发现”动力的研究也将与定向的、平移的知识联系起来。只有当不同研究团队的理念、观点和创新得到技术和组织的支持并发展时,最有效且最先进的社会环境综合研究成果才能诞生。国家社会环境综合研究中心将提供支持,包括基本的运算和运行支持,而这些支持也能够满足社会环境综合研究的发展要求,以推进创新的方法和日益扩大的不同领域的研究。

(3)合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马里兰大学研究中心提供支持,另外的支持来自于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CenterforEnvironmentalScience,UMCES)以及未来资源学研究中心(Re?sourcesfortheFuture,RFF)。国家社会环境综合研究中心(SESYNC)支持安纳波利斯(Annapolis,MD马里兰首府)的研究人员从事合作研究活动以及位于华盛顿D、C、的未来资源学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研究工作。其他的合作者主要集中于核心建议的提出与描述,这些合作者包括社会科学家、教育家、计算机专家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家。他们来自于密歇根州立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马里兰大学先进计算研究院(UniversityofMarylandInstituteforAdvancedComputerStudies(UMIACS))、赫尔姆霍茨环境研究中心(HelmholtzCentreforEnvironmen?talResearch-UFZ(Germany))(德国)、哥特堡大学的环境发展研究中心(EnvironmentforDevelop?mentInitiative(EfD)altheUniversityofGothenburg(Sweden))(瑞典)、凯里生态系统研究院(CaryInstituteofEcosystemStudies)、拉德特大学(GallaudelUniversity)、华盛顿州立大学一温哥华(Wash-ingtonStateUniversity-Vancouver)、州立柯平大学(CoppinStateUniversity)。

(4)操作与运行:为应对环境与社会的挑战,聘请包括博士后、休假研究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实习等人员进行“短期课程”、“研讨会”等活动,其中主要是通过两个核心方案促进中心的运行与管理——专题研究与风险投资公司。

1) 专题研究:是个人的综合项目,涉及到一个或多个地区,而仅仅研究一个主题的关键问题。SE-SYNC在推动团队合作过程中选择多个主题,每个主题都能带来一定的投资效益。同时,研究中心将持续研究2~3个主题。专题研究的做法提供一个战略的视角,促进引导在研究主题上的合作研究。这一专题研究将努力建立可操作的科学,促进合作学习,共享数据、计算和可视化工具。这一研究将全部集中于提高个人研究成功的同时利用一个主题研究活动,以实现更大的整体效果。这一专题性构架提供一个机会,给予不同的研究人员一个共同点,关注时间和空间上的利益问题。

2) 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研究中,这些企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他们不必依赖于当前的研究主题,而更关注新颖、创造和时效。虽然企业研究项目风险高,但潜在的回报也高。他们善于抓住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发新工具或新方法以推进企业进步<^这非常有利于推进多学科合作或研究环境综合知识问题。该研究中心的部分合作项目如表1所示。

2、3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荣誉研讨课程成为跨学科研究与教育教学的经典案例

荣誉研讨课(HonorsSeminars)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荣誉课程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一个小班教学,紧密结合教师当前的研究问题,并向学生介绍各个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反过来,荣誉研讨课也是给教师提供机会探索新的课题并推进创新的教学方法实验。所有的荣誉研讨课强调提高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应该设计及鼓励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充分参与。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UniversityofMar?yland,BaltimoreCountyUMBC)的教师可通过提交申请来执教荣誉研讨课。

荣誉研讨课的课程具有7个方面的特色:(1)分析和解释(AnalysisandExposition),包含荣誉课程发展分析和解释能力: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对思考和推理的结果的表达能力。(2)合作教学(CollaborativeTeachingandLearning)。荣誉课程导师必须敏锐地区分教与学,并且使用合作教学方法而不是“空船”(EmptyVessel)法教学。(3)小班(SmallerClasses)。荣誉讲座被限制为不超过25名学生。(4)对话(Dialogue)。小规模的荣誉课程就是引导教师能够鼓励所有课程中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对话活动中去。(5)写作(Writing)。写作也是学习,所以荣誉课程比一般课程要求有相当大数量的写作内容。(6)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荣誉课程经常跨越课程边界,目的是在获知这些学科特征的不同方法之间取得联系。(7)反思(Reflection)。荣誉课程要求学生对与他们相关的教育和专业课程进行反思,其中,跨学科、合作教学等特色也成为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课程向综合性研究发展的根本性要素。

一些课程开设效果较好,充分体现了综合性、跨学科性,推动学生全方位地思考和参与。比如,荣誉研讨课《人类:大脑与思想》(BeingHuman:Brain,Mind&You,编号为Honr-200-01),课程内容主要为“我们很少有人花时间来研究我们的思想是如何运作的?它是怎么工作的?它在做什么?它又暗示着什么?将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来推进研究这些问题,这些学科包括哲学、神经病学、生物进化理论、宗教、天文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人类学、文学、量子物理学和生理学;同时,学生将使用一系列的技术来研究他们自己思想的本质,通过直接经验提供课程原始资料;另外,每周作业是学生将设计一个研究试验来验证一个与他们课程资料相关的个体假设。”荣誉研讨课《认识艾滋病》(UnderstandingHIV&AIDS,编号为Honr-300-01),这一课程将集中于美国“HIV&AIDS”被理解的方式,包括这一术语的国内展现和全球表达的方式,将从生物学、政策学、艺术学和行动者方面来考察他们关于病毒的知识,并考察他们又将这些知识、认识如何相互依存的;也将考察这些知识是如何跨学科的,并且当它们以自己的意义而相互依赖时,这些意义也常常是自相矛盾的甚至最终是不真实的。参考书来自于所有的这些学科,但是课程也不需要对于这些内容特别专业。除了这些参考书,也将会有短的或长的写作作业,以及一个小团队项目——进行关于HIV&AIDS跨文化认识的讨论。再如荣誉研讨课《移动社会世界的安全与隐私》(SecurityandPrivacyinaMobile,SocialWorld,编号为Honr-300-03),认为“在一个计算机无处不在的社会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取得社会联系,这一技术使这些可能的行为变得更加生动,但是却很少关注到所付出的社会和公共政策的代价,特别关系到安全和隐私问题。在课程中,通过考察破坏隐私和安全的案例,评估设计出保护隐私和安全的法律与规章制度;学术共同体要对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付出一定的努力。技术要求不是本课程必需的,但是需要使用一定的社会中介系统或相当高级的手机通讯。课程要求两个短的论文、一个团队项目和一次考试。”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课程充分体现了一个重要特点是跨学科,从学科交叉、学科融合等多角度去解读、认识和探索某些社会的焦点问题,如隐私问题、安全问题;去发现一些科学问题,如人类的大脑如何工作等。从跨学科角度来探索某些问题,使问题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也更加符合问题自身的内在性要求,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或事物的本质。

3、若干启示

(1) 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强工程类试验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重视“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交叉和学科研究交流合作,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如美国马里兰大学“国家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专题研究”和“风险投资公司”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内容。我们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可适当地引入风险投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推动学校跨学科协作研究进展;借鉴美国国家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协同创新的操作方法与程序,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等,理解其促进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充分合作交流的协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2) 在教育教学方面,促进学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跨学科核心课程建设,推动跨学科协作教学。可参考借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荣誉研讨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同时立足于各类学校工程类学科特色,加强与之相关课程的设置与设计,也可将工程伦理学等美国较为成熟的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研究基点,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进程。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3

思考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

我们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意义,其实也就给我们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即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因此,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更应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小的课题研究为主,做到一个课题能解决一个教学实际问题即可,切忌贪多求大。这是因为:

1。工作需要。

2。自己熟悉。

3。便于操作。

4。利于推广。

思考三: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种种不良现象

1、功利主义:今天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功利主义造成的,严重违背了教育科研的实质。我们知道,教育科研是一门严肃的科学,。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而是借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招来一块“金字招牌”,那些参加科研工作(特别是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也大多是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至于所研究的内容(课题)是否对教学有益,对学生是否有切实的意义则不太关心。只要上级能肯定,给一个什么奖,那就万事大吉了。

造成科研工作功利严重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主管部门只浮于表面,而疏于管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只要留心一点就不难看出,由于现在许多评定的项目和内容中,都有一条“科研情况”或“课题研究”情况。你想评职,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不行!你要获得诸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对不起,未参加课题研究,不行!这种人浮于事的现象的确太多、太普遍了,“功利主义”能不大行其道吗?

教育科研是严肃的、科学的,它不能成为一个指标,也不需要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参与,因为它必定是理性的,学术性很强的东西。而我们今天的某些领导,不能正确认识其科学性和学术性,硬实要把它作为一项评定的指标,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把它推进了“功利主义”的死胡同。

2。两头热,中间冷:功利主义必然造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两头热,中间冷”。这里所说的“两头热,中间冷”主要是指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方面,大家的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这种现象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应为大家所关心的并不是课题本身,而是课题的影响力,课题在上级那儿能引起多大的注意。说穿了,也就是一个“功利主义”在作怪。

3、泡沫成果多:功利主义、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必然产生“泡沫学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背后,各种“泡沫”现象层出不穷,水分沙子越掺越多。在不少的科研项目中,老师为课题的名称的确化了不少心思,以取悦于领导,课题一旦获得通过,便在开题、结题方面大做文章,包装过度,大话空话不少,但对课题的实施研究过程,却并不看重。更为甚者,对研究的过程凭空想象,造假数据,东摘西抄,胡乱拼凑,把课题越吹越大,但却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一些用巨资累起来的课题成果,不要说推广运用,就连本校教师甚至高课题研究的老师也不敢真正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谁敢拿教学质量开玩笑呢?

“功利主义”倾向是产生“泡沫学术”成果的温床,而“泡沫学术”成果的飞扬跋扈又直接刺激和助长了“功利主义”倾向盛行的势头。要纠正这些现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要强调教育科研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明确并强调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功能,淡化名利,弘扬科学精神。

思考四: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几点意见

1、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

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顺利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功利主义思想,因此,要使中小学教育科研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必须克服功利思想,端正科研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的关系,多做实事,少空谈,不为名利。这样,中小学教育科研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

2、切合实际,做小做实

中小学教育科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作为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不是为搞科研而科研,不是为开展课题研究而研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切合实际,做小做实。所谓“小”,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研究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决不能贪多误得。所谓“实”,就是我们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该做踏踏实实的工作,真真正正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为名、不为利。

3、来源实践,指导实践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4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服务性

设立于2005年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科建设的经历和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上属于年轻的学科,关于学科的定位、研究方向、研究范围等问题还处于热烈的探讨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花大气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使其迅速成长为一门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和突出学科优势、更能发挥政治导向和学术价值功能的学科,必须要深入研究学科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生存和发展具有合理性的基础。有别于我国学科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三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果不突出整体性的特征,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学科的存在就会受到质疑。

所谓整体性,包含着方法的整体性、逻辑的整体性、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三个方面。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首先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科学性最强的世界观、方法论。方法的整体性强调了世界观、方法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立足点。也就是说,没有唯物史观,没有唯物辩证法,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从而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谈不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了。因此,方法的整体性说明了整体性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具体运用。

逻辑的整体性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是由相互联系着的理论构成的。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中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逻辑的整体性强调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不是简单地对应于这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对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理论的高度提炼和概括。这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表现的是整体研究,这种研究不仅强调了客观世界、人、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各自的内在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不同层面之问的内在逻辑关系。正是这些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成了理论逻辑的整体陆,从而使我们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解成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

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所反映的整体性是历史的整体性。内在整体强调的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当马克思实现了两大转变以后,就以对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问题的分析为自己的思想路线,在这一分析过程中形成了哲学思想、经济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以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整体,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逻辑主线。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整体的核心。二是马克思的理论从研究过程进展到叙述过程,反映的就是从“生动的整体”到“思维具体的整体”的过程。马克思对理论问题的研究是运用抽象法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抽象分析得出理论观点的过程,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就是“生动的整体”,而研究得出的理论观点要通过构建理论体系叙述出来,这就需要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体系的构建,而这一过程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思维具体的整体”。“生动的整体”和“思维具体的整体”的统一,因而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的统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整体的重要方面。外在整体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从马克思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整体性就是外在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了贯彻和体现。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都反映了历史的整体性。基于以上分析,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特征,也可以从方法的整体性、逻辑的整体性、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的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方法的整体性来看,毋庸置疑,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立足点,这是不能改变的。没有了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方法的整体性是通过具体的方法如理论原理、理论发展与理论运用相统一的方法,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方法来贯彻和运用的。

其次,从逻辑的整体性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的六个二级学科存在着研究差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对“三个选择”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差别构成联系。六个二级学科之问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理论的地位,为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其他五个二级学科,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趋向。二是前四个二级学科以其理论及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整体,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历史发展中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上的研究去向。

第三,从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相统一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都有着自身的整体性,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二级学科发展的整体性看成是内在整体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范围内的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整体性就是外在整体。任何一个二级学科的研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并且也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要求下来发展自身,从而体现了内在整体与外在整体的统一。

二、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完善自身的思想武器。但是,这种意识形态的功能又是通过它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学术价值魅力反映出来的,是在对科学真理的阐释中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关键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学术性同意识形态性统一在一起。

第一,从思想路线与逻辑主线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实际运用。这一研究范围深刻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通过其理论价值的体现并深人人民大众之心而确立起在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就蕴涵着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深刻地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取了人类在19世纪创立的全部最优秀的思想成果,从而使这一新的世界观具有高度的理论上的学术性;而且这种理论上的学术性完全是建立在那一时展的现实基础之上,是这一时展的最先进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反映。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它创立之初就公开声明,它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利益需求和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在马克思确立唯物史观之后,就把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作为理论研究的思想路线,而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则成为理论研究的逻辑主线。逻辑主线的形成是以思想路线为基础的,而思想路线又是为逻辑主线的形成服务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反映了思想路线与逻辑主线的高度统一,才会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高度统一的重要特征。

第二,从防止割裂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理解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就充分显示着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以其在时代和实践变化中不断发展创新的严密的理论体系、严谨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其在人类思想史上不可逾越的知识成果和思想精华的地位,成为意识形态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理论界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区分为“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当今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似乎学者可以专门从学术上去研究马克思主义,而宣传者则可以专门去讲解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割裂,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要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民关心的问题、贴近大众的生活,把理论成果转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从大众生活的角度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用大众熟悉的语言来回答人民关心的实际问题,这个过程不是没有学术含量和学术品味的。学术研究是宣传教育的前提,宣传教育是学术研究通俗化的载体。加强宣传教育不等于削弱学术研究,相反,加强宣传教育也不等于以削弱学术研为代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把握宣传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统一,把握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割裂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崇区分“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意义,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第三,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不是远离社会生活和脱离社会实践的书斋理论,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如果不注重从学术建设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又从意识形态建设中加强学术建设,这个学科是没有希望的。

反映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联系的是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实际,而决不是日常生活琐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既不是蜻蜓点水、轻描淡写地在理论之外捎带着讲解实际,也不是不着边际与理论脱节地漫谈实际,更不是把理论简单地作为解释现实政策的依据;既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词句,与实际对号入座式的贴标签,也不是把它当作僵化的教条,机械地套用到实际中去,更不是把它当成包治百病的药方和可以找到一切答案的无所不能的题库,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寓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之中,对透射出深藏在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背后的、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观念问题,以及思想路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问题进行观照,使人们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进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自觉地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把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之中,在学科建设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这些方面又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科学体系的研究和教学来进行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来带动其意识形态性的实现。

三、服务性

一般来说,学科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社会服务上,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其服务性既体现在社会服务上,更重要的却是体现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现实中存在着一些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现象,一是有的从事学科建设的教师不关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使学科建设脱离课程建设,二是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被排挤在学科建设之外,三是有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不注重学科建设,误认为只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就搞好了学科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同于学科建设。这些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学科化倾向、理论研究成果缺乏针对性、学科建设主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主体分离等状况,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时代性、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性、教育教学实效性服务。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凝练学科建设方向,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服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整体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历史演化,这一演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向整体性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反映出课程内容的多学科融合,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某一个二级学科的内容所能涵盖的。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整体建设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综合陛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在整体建设中得到完善。

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所强调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以及理论、历史、现实的统一,真正能为大学生所接受,能使他们在思想深处与马克思主义产生共鸣,不仅需要教师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崇敬和信仰,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求真精神,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变为内在的思想资源,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历史、现实融会贯通,切实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模式化、简单化、实用化、教条化状况。因此,在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中完善和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必须面对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第二,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而且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坚定信仰、坚强意志、诚实品德和良好修养。

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从学科研究的范围来说,六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是广泛的、全面的,而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提供的科研成果则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这就需要对学科科研成果进行凝合,集中地、有针对性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思想材料和有力的论据,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与此同时,还必须凝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教学中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对教法问题的研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可忽缺的内容,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提高必须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合学科科研成果作为保证。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5

一、题目即课题名称

具体要求:主题确切,切口适宜,言之有物,特色鲜明。

二、问题的提出

通常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问题的由来或背景,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分析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

2、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新概念及其特定的内涵做出界定和说明。

3、简要分析该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并说明本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4、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就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提示什么。实践意义就是在实践上可供他人借鉴什么。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因变量

研究内容自变量

四、理论依据

教与学、心理学、方针政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现代传媒学、建构主义理论等。指明理论名称并结合本课题作简要阐述。

五、研究步骤

既定的研究周期内研究工作的大致安排。

六、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果我们依据研究目的及研究者的不同,则分为两类:一类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别人的问题,一类以适宜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的问题。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革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除此之外,通常还会用到调查、观察、测量统计等多种科学的方法。

七、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结题报告、论文、专著、软件、课件、教案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如何,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6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

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7

有效选题就是确定一个正确合适、有创见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或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的选题基本要求是选题必须正确,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以及科学研究现实性和可行性,甚至具有独创性。这就需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较,善于发现和抓住重要问题;不仅要把握该领域理论研究的全局,而且要对教育实际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选题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判断、评价等综合能力。

一、选题原则

1、从研究内容上考虑,选题宜实不宜虚

所谓“宜实不宜虚”即选题内容贴近实际、贴近课堂、贴近自身需要,选题方法实在、恰当、可行。它是以校为本、以生为本,以实践、实验、实用为本的,富有实效的一种研究。如“转化小学英语学困生的个案研究”“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实验研究”“生态课堂理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生命教育视角下课堂观察研究”等,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就近取材,就近选题,实践性、实验性、实用性较强,研究对学生直接受益,方法灵活多样,或实验,或调查,或个案,或观察,或应用,或比较等,研究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具有操作实践的可行性。如,“小学生公民道德意识的培养研究”“生态课堂教学观的研究”此类课题虽然研究意义较深远,但是理论性较强,研究难度较大,不切合实际,不易出成果,不适合一线教师。

2、从研究范围上考虑,选题宜小不宜大

所谓“宜小不宜大”就是选题范围正好合适,不大不小,偏大则研究不能深刻,漫无边际。适当小一点,操作简便,容易短时见效。当然,偏小则太狭窄,没有意义,这里也要把握一个度。如,“生态课堂教学的研究”“生态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生态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研究”三个课题,第一个偏大,第三个偏小,中间一个比较合适。一线教师选题倡导微型课题就是这个道理,在宏观视角下进行微观研究,以小见大,积少成多,不断累积,厚积薄发,是校本课题研究的发展走向。当然,一线教师也可参与、配合学校甚至更大科研单位(市内课题协作组)的大、中型课题研究,那是团队式协作研究,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个人或校内、组内几位教师合作研究的课题还是倡导小型、微型的合适。

3、从研究价值上考虑,选题宜新不宜老

所谓“宜新不宜老”就是要新颖、独特。选题创新性原则包含双重意义,其一,要保证课题本身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也就是这个课题确实是别人没有解决的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其二,要保证课题预期结果的独创性、突破性,也就是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能够发现或充实前人没有发现的真理或者已经发现但不完全的真理。根据这一原则,以下几种类型的问题要优先考虑:一是别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选择别人没有研究过,尚没有规律可循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取得经验找出规律,这就填补了空白。二是虽已研究但还不完善的问题。三是教学中有争议的问题或者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

4、从研究群体上考虑,选题宜合不宜散

校本研究是一种草根化研究,是团队集体攻关性质的研究,任何单枪匹马、散点式的研究往往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因此,采取合作式课题研究是一种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办法。选题上可以就某个主题,分工开展相关性的课题研究,以取得研究合力。如中年级语文组集体选题是“中年级学生有效预习的研究”,那么就可以分解成“中年级学生预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年级学生预习作业设计的研究”“中年级学生预习时间监控的研究”“中年级学生预习作业自主设计的研究”,具体研究中既独立又协作,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实现“1+1>2”的功效,体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以及田野式、草根化群体研究的旺盛生命力。

可见,一线教师微型课题研究切口小、周期短,过程简便,实用性、操作性强,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是一种有效的平民化或草根化的校本研究形式。它倡导自主自发、自立自用,在实践、反思、经验积累中养成理性智慧,以此直接地、有效地指导和改进研究者将来的工作。以上选题原则较多是理性的,实践操作起来还需要掌握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效益。

二、选题方法

1、从教育场景中产生

郑金洲先生在《教师如何做研究》中有一段论述:“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而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进入教育现场的教师对教育现场所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有可能滋生大量的待研究的问题……可以说,真实的教育场景既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主要依托,同时又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这里的教育场景,我以为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课堂,应将其外延拓展到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场景。如,我校地处城市西郊,属于城乡接合部,外地学生比例逐年上升,针对占到接近70%的外地学生行为习惯问题较多,一些班主任就确立了“新市民子女养成教育的研究”这个课题,是从德育需要出发,非常切合生源实际的。再如,“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这个课题就是针对课堂出现的错误场景如何作为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化腐朽为神奇”开展研究,是非常必要、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一项研究。问题从具体的教育场景中产生,接“地气”,真实,极具张力、升力。

2、从学校课题中产生

新形势下,学校都很注重校本研究,每一个学校都会有研究的主课题及副课题,主课题重点放在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上,副课题则可以研究其他任何领域。主副相配,重点突出,就能使教育科研全面开花,使草根化研究得以落实。一线教师在确定自己的微型课题时,完全可以依据学校的主副课题,确定主副课题下的子课题、孙课题,这样就能形成一股研究合力,如众星拱月般地形成科研阵势,使研究快速、高效。如我校主课题是江苏省“十二五”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城郊学校阳光教育品牌建设的研究”,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就围绕它从阳光德育、阳光课堂、阳光体育、阳光管理四个方面确立了诸如“阳光学生评价标准的研究”“阳光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阳光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品牌项目的研究”“阳光管理中阳光家访的实践研究”……这种选题方式形成定势以后,有利于教师团队合作攻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促进科研新手、新苗的成长;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加速形成,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还利于提升校长(一般都是课题主持人、负责人)的学术权威和人格魅力。

3、从热点话题中产生

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减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开发教育资源、开好校本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如何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如何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结构、课堂模式、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等等,这些都是课改中的热点话题,值得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教学,选取其中的小课题开展有效研究。如就减负话题,就可以选取“学生课外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个性化自主作业设计的研究”“家长在家庭作业管理中角色意识的研究”“家长布置孩子作业类型的研究”。课堂文化建设中我校围绕阳光课堂文化研究主题,教师选取了“阳光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阳光课堂与生态课堂的比较研究”“阳光课堂教学观、价值观的研究”等。课题由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细化,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建立科学的育人观、教学观、课堂价值观,有利于深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对课堂教学深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效益。

4、从课题滚动发展中产生

科研课题研究的意义篇8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专题教学 广西科技大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为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2010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的文件,决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一门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广西科技大学历来重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最近几年,一直探索专题教学,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政课专题教学基本思路与实践

(一)从严挑选高素质的专题教学任课教师

专题式教学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保证我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在教师队伍构成上,广西科技大学组建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专题任课教师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中共党员。政治素质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中共党员是遴选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的必备条件。第二,任课教师需取得副高以上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第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第四,上过本科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课。研究生公共政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与《概论》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确有重复的地方,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则与《概论》有较大差别,因而教师要对《理论与实践》与《概论》两门课有更深的了解,既要看到两门课的相同点,也要看到两门课的不同点,“教师要特别注意避免重复本科阶段《概论》课的内容,凡是《概论》课教材上有的内容,都不应该重复去讲,把对现实中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1]只有上过《概论》课才知道研究生的教材与本科生《概论》教材在内容上的关系,进而深化本科阶段思政课教学成果。

(二)根据任课教师研究专长进行合理分工

专题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专题教学的内容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因而在专题教学中教师间的分工合作是必要的。广西科技大学将《理论与实践》依据教材分为若干专题,并将教学专题分解到对应的授课教师,明确各自的专题教学任务。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自行制作自己所讲专题的课件。总体而言,专题教学中既有明确的分工也有很好的合作。只有分工明确了,大家才能去做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才有合作的可能。如果分工不明确,那么就可能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实施“分工合作”教学,各专题的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以及对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营造出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这也是提高专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三)以教材内容要求为依据

《理论与实践》课教材是教学备课的重要依据,教师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文选》、《邓小平文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指导用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红旗文稿》、《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的文章进行备课、上课,上课内容并不是随意的,既不能随意压减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无限增加教学大纲无关的内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要紧密围绕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而展开,体现其政治性和导向性。”[2]专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必须以教学大纲为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涉及学科众多、内容广泛,术有专攻才能达至最佳效果。

(四)结合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特点因材施教

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在帮助研究生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生阶段与大学本科阶段相比有几个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大学本科几年的学习,学生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专业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并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生思政课《理论与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广西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在年龄、知识背景等方面与本科生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特点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了解这个年龄段研究生的所思所想,也要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背景有所了解。第三,广西科技大学虽然是综合性大学,但目前的研究生大部分是理工科学生,理工科专业研究生以理工科见长,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引入“校本”素材,进而有助于将思政课教学中的思想性、学术性和研究生的特点可以结合得更为紧密。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广西科技大学《理论与实践》课的专题式教学结合我校土建学院、生化学院、机械学院等学院研究生所学专业特色,以及生源主要来自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以教材为基础,在充分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并结合国情、广西区情、柳州市情以及校情,也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生所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式教学。任课教师在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以及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课堂讨论、教师讲授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研究生在课堂内外学习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有利于展示多样化教学风格

《理论与实践》课是对研究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广西科技大学课根据教材分为若个专题,原则上每个教师只讲一个专题,根据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日常的排课情况,研究生是合班上课,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专题式教学是广西科技大学为改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而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我校研究生思政课课程由一位教师讲到底的教学惯例,改为由不同教师实施专题教学,每个专题由不同的教师主讲,而不同的主讲教师由于自己的专业背景、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性格特征会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在研究生的课堂更能给学生展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过程中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受到不同学术背景、社会背景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和熏陶,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专题教学法要解决的不是教师能不能讲一门课, 而是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一门课的学习得到最好的教育, 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3]。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严格按照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开设,在目前开设的课程中,既有采取专题教学的,也有只由一个老师讲授的课程。专题教学为广西科技大学思政课教师与本校研究生以及校内不同专业研究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搭建了一个崭新平台,一方面,专题教学对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方法、科研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专题教学的内容多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认真准备的问题,学生对此也较为关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有利于实现教材体系转化

把教材内容体系转化成教学内容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而专题教学是实现这个目的重要方式。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不是说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材无关,而是要任课教师根据《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并根据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的所学专业等实际情况在教案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有其特殊性,但这两个阶段又有连续性,也有异同点,所以,任课教师如何做好这两个阶段的相互衔接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理论与实践》课的部分内容,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针对这种情况,思政课教师花费不少时间精力去破解两个阶段衔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而不断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体系的转化。

(五)有利于教师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广西科技大学思政部教师要承担全校2万多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的思政课教学任务、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重。实施专题教学后,任课教师有充足时间用来备课,这就有可能导致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研究深度,贯彻高等教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专题教学也有助于任课教师实现“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广西科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专题教学的任课教师中有3人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者,其他几位任课教师也主持过教育部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并获得过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项,科研成果丰富,而且科研成果大都与所主讲的专题有密切关系,因而,任课教师便于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同时专题教学也可以促进教师对所教专题的内容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从而使课堂为任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更直接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 顾钰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的几点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精选8篇)
  • 下一篇:电子商务的法律风险(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