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9 栏目:写作范文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1

关键词:企业科研;高校科研;知识流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依靠自身的技术开发,因而企业科研机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都纷纷建立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科研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一般比较薄弱,运作也差强人意。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深化认识。校正行为,规范运作,显得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高校承担着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双重任务,在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高校中的研究机构依然存在着“闭门搞科研”,科研课题没有考虑企业界生产实际的需要等问题。因此,需加强中小高校与企业的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2科研机构

2、1企业的科研机构

中小企业科研开发机构是企业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基地,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保证。研究机构应吸引、训练、造就一批具有科研和实践双重能力的技术人才,并向社会辐射,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然而中小企业科研开发机构一般自己力量相对单薄,必然会想方设法向外延伸,寻求外力的支援。因此,它又是企业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实行联台发展、合作开发、引进技术的重要渠道和中转站。

2、2高校的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的主要功能是创造知识、加工知识和应用知识,并在智力依托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应从优化科研机构力量、开拓社会服务领域、深化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提高自身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

3、1知识与知识流动的相关概念

3、1、1知识

知识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的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等要素”。

3、1、2知识的分类

迈克尔•波拉尼的分类方法,就是从知识的认知和特性方面,即按照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将其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达正式和规范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专有的主观知识,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

3、1、3知识流

所谓知识流(knowledge flows),是指知识传递过程中从知识源到知识接受者之间发生的知识转移。它通常有四个组成要素:知识源、知识接受者、知识通道和干扰因素。

3、1、4知识流动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知识流动是指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在不同行为主体间的转移、传播、扩散的过程。知识流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内部的知识流动。即系统要素内部以及要素之间的流动。二是区域间的知识流动。即系统要素外部之间的流动。

3、2知识流动的形式

本文分析企业和高校间的知识流动,可归纳为三层的知识流动过程: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高校内部的知识流动,以及企业和高校间的知识流动,知识在各载体间的流动和传递图如图1所示。

第一层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如研究开发部门、工艺设计、生产制造部门、供应和销售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对知识的共享、创造、转移和学习。这个层次是企业知识流动的微观层次。第二层是来自高校内部的知识流动,包括有知识传授、教学探讨、科研合作、管理规章制度的传递等方面。这个层次是高校知识流动的微观层次。第三层是企业与高校间研究机构的知识流动,这属于企业与高校知识流动的宏观层次。微观和宏观这两个层次的知识流动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

3、2、1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与共享

企业的创新活动存在创新四种不同的特征:不确定性、知识密集性、竞争性、综合性,体现了知识流动的客观存在。在创新过程的流动中,知识要素的流动是最有活力和最具放大作用的流动。在企业中存在着两种交流机制:非正式的传播与正式的传播。非正式的传播模式发生在松散组织或个人的互动中,在随意进行的融洽气氛下,知识得到流动。正式的传播模式是企业的学习程序,但目前企业学习的大多数研究一直是关于知识获得的,很少涉及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3、2、2高校内部的知识流动与共享

高校的知识不仅通过教学成果、科研成果体现出来,而是更体现在知识的流动过程中,在知识流动中增加创新机会,达到创新目标。高校的知识流动包括很多方面,有知识传授、教学探讨、科研合作、管理规章制度的传递等方面,它不是单纯的人的流动和物质流动,而是一种信息的流动,是信息的输入、传输、反馈过程。

知识共享就是各成员高校的教职员工的个人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为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共享,从而使之成为整个合并高校的财富。涉及的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高校师生教职工之间的知识交流,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换;二是知识在个人、团体、成员高校之间的流动;三是对知识的运用和更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并高校知识共享。

3、2、3企业和高校间的知识流动与合作

建立高校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之间稳定、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对逐步形成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就双方合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技术合作

① 转让科技成果

这种方式所建立的是一种临时的合作关系,即高校科研通过与企业订立转让合同,将其开发的有工业生产价值的成熟技术转让给企业。这种方式只适于出让成熟的、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

② 双方的合作开发(包括委托开发)

这种合作方式是由于企业自身科技力量如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不足,而多数采取的方式。企业可在高校设立开发部,由高校和企业派人共同参加,或只有高校的科研人员参加,由企业单方提供开发基金以定向开发某一技术或就某项技术进行长期的咨询服务,而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也多是技术咨询和服务,这种合作方式虽能建立一种较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进行技术的后续及系列开发,但不利于高校科研功能的充分发挥,且产权关系不容易分割清楚。

③ 股份制合作方式

这是一种以资金为纽带的融合关系,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高校科研以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合作,可有两种形式:一是研究开发型的技术入股。二是技术转让型技术入股。这种形式的合作比较适合需要进行长期合作系列技术开发的合作。

(2) 人才的流动

企业与高校间的另一个知识流动的重要渠道是人才的流动。带有专业技能、经验和创新意识的人员的有效流动,可以为企业和高校的发展增添活力。

4高校模式识别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实例分析

结合本人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开放性模式识别实验室建设的特点,针对实验室与企业间知识流动与合作的发展模式,作了如下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4、1实验室与企业合作机制

针对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师所接触的仅仅是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存在互相缺少交流,知识面窄等问题,因而学院重视与企业开展合作科研的活动,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取长补短,建立和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创新机制:

(1) 加强实验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分期分批组织实验教师去参加企业单位的培训和进修,引进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的实验方法,拓展教师的知识面,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学科的最新动态,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推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同时实验室积极承担对外服务项目,并将服务与合作的效益作为实验室建设的自筹资金,开源增效,拓宽实验室资金来源,加大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由于我校实验室在开发应用产品方面还相对薄弱,所以组织骨干人员到企业的嵌入式硬件产品开发部进行参观和培训,为以后实验室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机制

一方面企业单位技术人员可以位借助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和师资力量,开办多层次的新理论、新技术培训研修班,锻炼自己的科研队伍,提升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形成以解决生产实际困难的创新的产业技术体系。另一方面,大专院校是培养和造就企业人才的基地,直接面向企业,服务于他们,有助于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开花结果,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

例如,本实验室与某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智能门禁系统,需要指纹识别才能被允许进入,从而实现了对一些重要场所进行必要的安全保障。该项目将实验室的最新指纹识别研究成果应用到嵌入式平台等硬件设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合作开发过程中也发现不少的实

际问题,对后续研究的实用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 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

整合实验室现有资源,面向学生、教师、社会企业单位实现资源共享,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4、2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科研成果

我校模式识别实验室注重理论成果的知识转化,已和多个高新企业单位开展了多项技术合作。已完成的企业合作项目有人体视力检测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等系统。同时实验室与一些军事科研单位也紧密合作,已成功完成了多个军事项目并通过了验收。

本实验室和某高新企业合作开发地下停车场智能监控系统,已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其中,该系统在原有系统需要人工监控的基础上,增加摄像头智能检测异常行为功能,从而进一步保障了地下停车场的监控安全性,也减轻了监控人员的身体负担,实现了智能化的监控管理。该系统还能对一些异常行为场景进行分析和报警,及时提醒监控工作人员的注意,从而避免了一些被忽视的安全问题。此课题涉及很多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其中包括异常行为检测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测试。

5结束语

当前,在知识经济兴起、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知识流动成为了当代知识领域一大世界性的潮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出路在高新技术,高校的科研投入主体是企业,两者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变得愈加紧密。只有牢固地树立市场观念和不断增强竞争意识,高校与企业联姻搞科研,既为企业注入了生机,又为高校创开了一条争取高新研究的新途径,才能使两者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凌叶、 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建设的思考[J]、 云南科技管理,2000(1):13-16、

[2] 任克勤,丘志馨、 如何提高高校科研机构创新能力[J]、 科研管理研究,2002(5):15-17、

[3] 侯亚丁等、高校科研机构在高技术发展中的作用[J]、 高新技术,1997(7):4-5、

[4] 陶冶,鲁若愚、 企业知识流动浅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9):17(3)、

[5] 刘辉霞、 企业的知识流动机理及优化途经分析[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9(4):58-61、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2

为适应现今医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医学教育也要与之相应地加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医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性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因此,建立一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现代医学教育前进和发展的有力保障。以下从实验室体制、实验室综合管理及实验技术人员几方面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模式这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1医学实验室综合化模式改革

现代医学发展的特征是多学科间的融合发展。医学各学科将更广泛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信息技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呈现高度综合趋势。未来医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将越来越依赖于生物学与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技术及生命伦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并且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医疗技术的交叉与综合这种特征使高等医学教育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建立以功能相同、学科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室已成为必然趋势。如将以形态学研究为主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等实验室合并成为形态实验室;将以研究不同条件下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室综合成为功能实验室;将外科学、内科学、临床检验学等实验室成立临床技能实验室等。以往在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建设医学科为单位,单一性实验室常常各自为政,成为“小而全”的格局,所以造成很多学科的实验室结构相似、功能雷同,资源不能共享,为完成一项内容大致相同的实验,一种仪器要装备于多个学科的实验室,资源无法共享。并且,由于仪器的重复购置,使得学校投资效益低下,一旦学科实验项目结束,实验室场地则长期闲置,造成实验用房既很紧张又很浪费,更为严重的是制约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学科的全面发展。建立综合性体制的实验室避免了以上的不足,并且为实验室开设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如目前生理、病生、药理三学科实验教学内容融合的《机能实验学》,是新型的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一种尝试。又如第三军医大学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大胆改革,分为实体实验和素质实验。实体包括组胚、病理方面的形态观察实习和像生理、药理那样的基本的功能实验的经典实验(实习)或验证性实验;素质实验教学则包括医学实验基本理论教学、医学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教学的新型实验。这些改革模式均为学科综合性的具体体现。

2医学实验室综合项目管理的网络化模式改革

2、1实验器材及药品试剂管理,包括实验教学设备统计、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维修登记、损坏赔偿登记和报废登记、药品试剂账目。

2、2实验教学资料管理,包括实验项目、实验课表、实验开出率、实验室利用率等。

2、3实验人员基本情况管理,包括实验人员基本信息、实验人员实验准备记录、实验人员考核情况等。

这些综合管理的信息较繁多、复杂,而且每一个实验室的信息均是封闭的,要上报统计数据,需花费许多时间,还容易出错。目前,计算机应用相当广泛,但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将这些综合管理的信息建立一个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各个实验室的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则可以使仪器、试剂等合理调配,资源共享。对实验人员的工作状况、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同时能够方便、快速地统计所需数据。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深入开发及应用,这种网络化管理模式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对实验室项目管理的网络化模式运行,能够使实验室各项管理运行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实验室管理的实效性。

3实验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文化模式改革

文化模式是指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3

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央直属、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2项——电站汽轮机和船用主动力装置的生产基地。多年来,哈汽公司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创新中努力前行,哈汽公司工会在公司党委领导下,按照上级工会组织关于职工经济创新工作的一系列规划部署,不断创新活动载体,调整创新模式,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截止目前,公司共建有1个部级创新工作室、4个省部级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创新工作室和30余个分厂级创新工作室,在工作室创建过程中形成了百花齐放、万木迎春的良好格局。

明确定位,攻克技术难关,服务企业生产

准确把握方向,突出服务功能。“创新、克难、育人、提效”是公司党委对劳模创新工作室提出的八字要求,公司工会牢牢把握发展方向,将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作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培养创新团队、展现高超技艺、提效服务生产的有效载体。把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作为创新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结合工作室自身特点,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攻关活动,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服务企业生产。

策划创新项目,确立攻关课题。创新项目的策划分三个层面,首先由项目策划组负责针对全年生产任务的重点及难点,与设计、工艺等技术部门沟通,确立工作室年度的科研攻关计划。其次由项目策划组与所在分厂各部门联合调研,收集职工反映较强烈的生产难点及“疑难杂症”,确立工作室的日常创新项目。另外由各创新小组负责针对日常工作中所发现的加工及质量难点,确立本小组内部的创新项目,做到年初有立项、过程有跟踪、年底有考核。

解决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近年来,公司通过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攻关有力地推进了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燃气增压设备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世界首台AP1000三代百万核电汽轮机等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进度。例如:在重点工程产品制造过程中,创新工作室成员孙兆亮解决了制约机组生产进度的小转子加工瓶颈问题,通过自制工装,采用分齿加工替代传统整体加工的方法,成功解决了加工过程中转子的振动问题,并将精度提高到0、02mm以内,大大缩减了制造周期。在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生产过程中,董礼涛创新工作室作为主力团队,解决了30MW燃压机组在制造加工过程中20余项技术难题,攻克了零件材质硬度和加工刀具的硬度相差无几的机加行业难题,将两齿键槽铣刀打破常规改用三齿铣刀。通过三齿铣刀在隔板上铣切三个导流汽道,加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成功突破了高温合金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电火花特种加工、流量测试、薄壁件成型、气膜冷却孔特种加工等关键制造技术,为机组装配争得了宝贵的时间,为机组进一步优化设计、完善工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摘下这颗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贡献了力量。

创新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实现有效运行

科学规划分组,开展工作室活动。公司工会将创新工作室组织架构规划为项目策划组和创新小组两部分。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小组的创新作用,根据岗位和工种的不同分别设立创新小组,由市级、省级劳模及创新能手担任小组组长。积极开展 “五个一”活动(积极开展一批创新活动,持续推广一批操作方法,定期优化一批工艺流程,努力攻克一批科研项目,全面打造一支创新团队)。工作室实行内部“月总结、季交流”制度,规定每月至少活动四次以上,每次活动以各创新小组为主体,要对一个月来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制定出下一月的工作重点。每季度由项目策划组牵头至少召开一次各创新小组负责人参加的交流会,总结季度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制定部署下一步工作安排,推进创新工作室运行的有序化和常态化。

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工作室运行。公司工会制定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工作条例》《哈汽公司技师协会及创新工作室工作指导意见》《哈汽公司技师协会及创新工作室注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创新课题的选定,成果的鉴定、奖励、推广和应用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通过制定各项条例和管理办法,使工作室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别是工会对创新工作室进行注资扶持政策,保证了创新工作室的持续健康发展。每年工会对创新工作室注资10余万元,用于创新工作室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更好地发挥工作室成员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创新、参与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的效率,实现创新工作室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学习典型模范,做好梯队建设。公司依托董礼涛创新工作室在2013年被命名为“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契机,在公司内推广董礼涛创新工作室的经验方法,通过采取示范参观、交流分享、经验介绍等形式,实现了典型引路、学以致用的推广效果,使公司内其它工作室能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部级、省部级、市级、公司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梯队建设。

追求成效,搭建创新平台,转化创新成果

创新工作室开展的活动必须追求实际效果,创新成果必须为企业发展服务。为此公司工会搭建各种形式地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担任技术顾问,参与技术研讨。一是聘任创新工作室成员担任公司每年一届技术运动会的技术顾问,承担实际操作的出题和技术指导工作,指导选手开展岗位练兵。二是聘任创新工作室成员担任工艺评审员,通过其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检验工艺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技术人员在交流中切磋技艺,在研讨中增长才干。

做好“三个结合”,传承绝技绝活。创新工作室与劳动竞赛相结合、与星级员工培养相结合、与名师带徒活动相结合,实现创新工作室“育人传技”职能。在各岗位中根据各工种加工技术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传、帮、带”内容与目标,并建立考核档案,定期进行考核与检查。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近两年培育技师、高级技师20余人,有效地解决了重点岗位人才匮乏的难题。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4

引言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实验室是公司专门负责创新工作的研发机构,它主要由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科技人才组成。研究实验室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创新发展,以基础科学原理的探索为己任,增强企业的科研实力,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与营销、生产和专利等部门保持紧密协作。这种科研创新机构加强了企业科学知识和研发经验的积累,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同时,它有利于企业降低外购科研成果的风险,提升企业利用外部科技成果,发掘其商业潜力的效率。研究实验室在企业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它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增加了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同时,也提升了美国整体工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国家竞争力。分析和研究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管理,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效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实验室内部人员的协作

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内部人员的协作主要包括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纵向协作指实验室科研专家与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师等辅助研发人员在具体研发项目中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研发成功的几率。

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实验室内部成员履行的主要纵向协作任务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科研专家根据已有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发现,或者依据营销、工程和专利等部门提供的最新信息,以及从外部科研机构和竞争者研发动向中获取的情报,产生出最新的研发构想;二是科研专家在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下,设计开发新产品原型;三是将产品原型在研究实验室中的小型试验工厂进行试生产,以事先掌握和解决产品在大规模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技术创新经济学者波尔斯玛?凯斯通过对通用电气和飞利浦公司研究实验室具体运作的比较,论述了实验室内部不同职能人员在具体研发项目中的协作制度,这种纵向协作的有效性可以极大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成功的可能性。[1]

横向协作主要指实验室科研专家之间,以及不同研发项目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德国等欧洲国家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机构,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实验室科学家多是单独或组成与外部隔离的研发任务组,进行保密性的科研活动,科研专家之间不能随意就研发动向和相关信息进行交流。而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则与之不同,引导和鼓励科研专家,进行多样化和自由的沟通交流,实现最新科学知识和科学发现在实验室内的传播,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技能和效率,促进新构想的产生。例如,通过这种横向协作,实验室科学家、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欧文?朗缪尔利用对真空管和热传导的研发经验,为柯立芝项目组X-射线设备的成功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绝缘材料组对化学材料的研发经验,又可以给其他项目组带来很大帮助和启发。这种横向沟通交流,有利于“灵感突现”,可以产生更多具有商业潜力的新构想和新思路。

二、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研究实验室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研究实验室专门从事企业研发创新工作

和通用电气公司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说,企业需要创造一种创新型组织,在这种组织中,变革是一种常规而不是例外,是一种机会而不是威胁。创新是这种组织的态度和实践,创新型企业组织的领导高层要使整个组织富有创新的理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企业组织关系予以重新安排,已有的层级组织还会继续存在,创新型组织只是在原有正式组织框架之外构建一个新的神经系统。[2]

创新型组织认识到,保持企业日常运营和创造新事物都是艰巨的任务,但这两项工作都必须去做,创新型组织需要专门设立创造新事物的独立机构。[2] 此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美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联系愈发紧密,“通用电气公司高层领导和科技专家明显意识到公司创新活动缺少什么。工程技术以应用科学为基础,而科学知识是工程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原材料。没有科研工作对最新科学知识的供给,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3] 在通用电气公司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学研究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实验室就成为这种专门从事创造新事物的研发机构。

研究实验室既要肩负研发工作,又要和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合作。它不仅要关心研发,还要关心生产、财务和市场营销,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需要其他职能部门给予及时有效的配合。[2] 内森?罗森伯格在《探索黑箱》中指出,“在商业上应用新科学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一定的社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4] 这就是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其他部门协调合作所起的作用。

(二)研究实验室在企业创新活动中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研究实验室和其他部门的协作主要包括与工程实验室、专利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等部门的协作。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专利等主要职能机构的紧密协作,是企业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通用电气公司创新管理的这种协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各工程实验室的协作是产品和技术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5] 工程实验室协助研究实验室将新产品设计完善,以适应工厂的高效生产。工程实验室及时向研究实验室反馈新产品制造方面的技术问题,或提出某些需要高等科学知识指导的技术服务需求,求助研究实验室制造某些高精密的部件和仪器等。研究实验室设立了研发管理工程师职位,专门负责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各工程部门的协调工作。

第二,研究实验室和公司专利部门紧密协作,可以满足公司专利事务对科研专家的需求,可以及时将实验室的研发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协助公司建立起专利壁垒和专利优势,在研究人员的科研进程中,发现具有商业价值的阶段性成果等。实验室首席领导者威利斯?惠特尼要求科研人员定期提交研发报告,梳理筛选有申请专利价值的项目材料送给专利部门。专利部门也会派遣人员到研究实验室,跟踪科研人员的研发活动,阅读研究报告,现场考察研究工作,寻找具有专利申请可能性和商业潜力的项目。

第三,研究实验室和生产部门的协作可以保证新产品尽快投入高效的大规模生产,生产部门也能根据研究实验室推出的新产品特征,及时迅速地对生产设施设备和生产方法进行调整。科研专家还时常在研究实验室中培训一部分来自工厂内及其工程实验室的员工,将他们分派到各工厂工程实验室或生产作业中,传播科技知识和科学方法,这样既增加了工厂员工的科学知识,增强了工作技能,又有利于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应用由研究实验室向生产部门的顺利转移。

第四,研发和营销部门的协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创新成功的几率。在这方面,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公司营销人员从创新过程的研发阶段就参与其中,向实验室具体研发项目组及时反馈必要的市场信息,或随时向实验室提供市场的发展动态报告,使实验室掌握研发方向,把握住新的创新机会。研究实验室和营销部门的协作正是科技研发和市场需求的有力结合。

综上所述,研究实验室与工程和生产部门的协作,促进了研究成果转化为高效生产的新产品、新材料,或最新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为工程和生产人员提供科学知识的指导,提高其工作技能和效率。研究实验室和专利部门的协作,有利于公司为新技术和新产品及时获取专利保护,在科研中发现具有商业潜力的项目,为公司各类专利事务提供咨询服务和科技支持。研究实验室和营销部门的协作,使研发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推进公司的创新发展战略。在符合企业整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研究实验室通过这些多重协作机制提升创新成功的概率,促进公司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范围的拓展。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各部门的有效协作,是公司基于科技进步,拓展已有业务,并不断创新进入新业务领域,保持长期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外部环境的紧密联系

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联系主要包括和学术团体、专业协会、大学和政府科研机构的联系,以及通过实验室的情报部门,对国内外同行业和相关行业企业研发动态的关注等。这些联系既可以使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以应用为导向的研发环境中,始终保持对基础科学现象的研究与探索精神,也可以不断增加科研人员的科学知识,增强科研能力。实验室科研专家可以在参与学术活动中获取学术界的认可和殊荣,实现自身在学术上的事业追求,以此不断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同时,科研专家的学术贡献也提高了公司在美国经济社会各界的声誉,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加入公司。此外,对外部科研机构和竞争企业的情报搜集,可以使实验室根据最新信息把握研发创新机会,保证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研究实验室的科研专家参加各类学术团体和学术会议,和国内外大学甚至竞争企业的科研专家沟通交流。例如,实验室科学家惠特尼就是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的成员,并于1909年担任美国化学学会(ACS)主席。朗缪尔也曾于1928年担任美国化学学会的主席。实验室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艾尔伯特?赫尔曾任美国物理学会(APS)主席。[6] 朗缪尔还经常参加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等学术团体组织的会议。[7] 1932年,由于在表面化学现象的研究贡献,朗缪尔成为美国第一位来自工业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1934年,他获得富兰克林奖章,并于194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惠特尼也曾因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在1931年获得富兰克林奖章。因为对电力科学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对科研事业功绩卓著的激励和领导工作,他于1934年获得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颁发的爱迪生奖章。[8]

从另一种联系方式和对象来看,在提出创建研究实验室的提议时,公司发明家伊莱休?汤姆生就建议要在研究实验室内设立一个信息搜集和管理机构,该机构要通过各种途径从公司外部搜集具有建设性意义,能激发最新研发构想的各类相关信息。[6]据此,研究实验室成立后,设立并逐渐扩充实验室图书馆,收集公司业务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和研发报告,并通过专业情报人员从外界获取最新最前沿的科研动向和信息资料。

对国内外西屋电气和西门子电气等竞争企业研发动态的关注,有利于及时获取市场发展动向的信息和最新的研发机会,努力使公司在科研实力上保持竞争优势。和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的研发机构、国内外大学实验室和独立科研机构的联系,既有利于获取最新的研发成果、掌握科技前沿信息、获取外部专利、把握科研机会,又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公共形象,塑造通用电气公司代表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企业形象,为公司发展创造公共环境,也使公司对全世界科技精英更具吸引力。另外,公司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加上和美国政府研发机构的合作经验,有利于公司在政府合作研发项目中,获得优先合作机会和项目支持,同时,也可以提升公司在美国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获取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四、对我国企业创新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通用电气公司的创新管理、研究实验室的运作、研究实验室对公司科技创新发展的系统性推动作用以及对美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贡献的分析,可以归纳几点对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启示。

(一)完善的企业创新管理制度的构建

建立起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是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保证长期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如同通用电气公司一样,美国多数企业都把科技创新看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纷纷设立专门从事研发的创新机构,不断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高层的引导与协调下,有效组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活动。

借鉴通用电气公司的经验,我国企业的研发机构要大力加强实验室内部科研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协作,提升研发效率。要加强科研专家之间的横向交流,使新知识和新方法在实验室内广泛传播,创新研发理念。要大力激发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提出的新设想积极论证,并进行实验,对创议者给予相应的奖励。

还需强调的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不仅在于科研本身,还包括新产品推广等多重因素。因此,除了要建立科研机构内部高效的沟通协作制度外,企业对科技创新进行组织管理的重点还包括研发、营销、生产和专利事务等部门的有效协作,这在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和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中有明显的体现。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还需要对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我国企业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构建富有灵活性、进取性和创新性的组织管理机制,系统有效地组织、协调和整合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力量与各类优势资源,达到整体上的优化配置。特别是要将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发展目标与企业的科技研发、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以及生产设施设备合理布局结合,推动企业的长期创新发展。

(二)企业科研创新机构和外部环境的紧密协作

首先,如前所述,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与外部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实验室有些科学家还在学术机构中担任要职。实验室科研专家甚至与同行业竞争企业的科研专家保持一定的沟通联系,以了解最新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我国企业也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与外界进行科技交流,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科研信息,掌握行业最新科技发展动态,把握住每一个创新发展时机。

其次,随着产品和服务技术复杂性的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成功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越来越大。企业与外部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成为企业分担风险、分享信息的有效途径。

再次,因为我国多数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稀缺,研发能力不足,因此,企业和外部学术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研发和科技创新联盟,有效利用高等院校等外部科研机构的研发资源,也是企业成功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后,同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研发力量相对分散。由于行业竞争等原因,国内企业习惯于各自独立研究,即各自为战,这种状况亟需改变。通用电气公司的科技人员经常在学术团体内和同行业竞争企业的科研专家进行沟通交流,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企业相互之间要尽量通过建立某种形式的科技联盟,使分散于各个企业的科技资源加以重新整合,优势互补,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成本,提升创新成功的几率。通过合作研究和联合开发,不但可以增强各企业的研发力量,避免重复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率,还能共享创新成果,从整体上提高行业领域的科技水平,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有效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通用电气公司既制定了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又与政府、高校合作培养科技人才。我国同样要加强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界对科技人才的合作培养,激励科技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我国科技人才长期较为匮乏,科技人才流失严重,而且对科技人才利用效率不高,科技人员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人才不足。此外,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现行教育体制整体来看仍然偏向应试教育,不易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政府需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形成高校和创新型企业间对人才培养和发挥人才效用的良性互动。

除了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外,要利用多种途径提升企业现有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在企业中形成一整套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鼓励科技人才以科研成果入股,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在美国科学家把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视为科研工作主要职责之一,而且绝大部分从事研发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受雇于美国私人企业,科技人才成为工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

(四)发挥大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从美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大型企业一直是创新的主体。通用电气公司等创新型大企业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力量,推动企业自身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许多优势,大型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能够提供更多的经费吸引科技人才投身于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在推进创新过程中,大型企业可以购买大量精良的研发设备,吸引和聚集多领域的科研专家,利用自己庞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及时迅速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而且,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能力承担创新风险。

目前,在我国大型企业中,自主研发创新效率不高,大型企业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外部环境看,我国必须深化体制改革,通过政策倾斜、法律保护和市场培育等引导和激励措施,真正使大型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建立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与风险制约机制。促进大型企业建立健全科研创新机构,尽快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大企业。

从美国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整个20世纪,正是由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建立鼓励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企业科技创新才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多数企业科技创新长时期没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企业则因政府投入或与政府合作研发机会太少,本身又因风险等因素而对研发投入缺乏兴趣,很难成为研发创新的主体。要确立我国企业在研发创新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建立鼓励企业从事研发的政策体系。通过深化企业改革,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和技术创新。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鼓励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对于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创新,政府要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推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

结 论

高科技企业要保持长期发展,就需要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而创新是有风险的,降低风险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基础科学原理的研究,探索更深层的科学现象,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6]拥有高水平、经验丰富的科研专家的研究实验室,对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实验室使科技进步内化为企业成长的驱动力,成为企业长期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7]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5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1年9月。根据“学科交叉、设备共享”的原则,充分结合各课程特点及资源分布,中心下属各专业实验室优化重组为4大实验室板块,构建起医学形态学、医学机能学、分子医学及人体解剖学四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针对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从而组成了与实验教学平台相对应的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分子医学实验,人体解剖学实验四大模块。从根本上改革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构建了既与相应学科的理论教学保持有机联系又相对独立,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体化,模块式,综合型、开放性”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分层次设置实验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按照“扎实基础、自主开放、鼓励创新”的原则,大幅度调整实验课程内容和授课程序,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呈渐进式衔接,按基本技能实验(50%)、综合设计性实验(40%)、研究创新性实验(10%)三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逐渐形成从宏观至微观、从形态至机能、从简单至综合、从基础至临床,纵横相互联系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基本技能实验结合理论课教学,开设传统的经典验证性实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动物手术操作、实验数据和图形的记录、采集和处理,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综合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以“一个问题”为中心,综合多学科知识点,从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到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基本病理过程、药物作用等多个角度来设计实验,使学生以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建立整体的概念,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设计性实验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独立设计并开展带有研究性质的综合性实验,搜集必要的实验数据并加以分析,写出实验论文,以学术交流会的形式,讨论各自的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3]。研究创新性实验结合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支持基金”,学生自行组织课外科研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感兴趣的小型科研课题,申请创新实验基金或参加指导老师的在研课题。该实验从实验设计、科研实施、结果整理分析到论文撰写,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2007年以来,我校7年制及5年制医科各专业学生共获得资助15余项,资助经费达10万元,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8篇,获得各种奖励及发明专利20余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实验,采取自主式、学导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接受了较全面、严格、系统的科研训练,启发了他们在科研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提高了独立工作和科研创新能力[4]。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另一大特色。富有内涵的第二课堂活动,既强化了学生实习、实践环节,也提供了互动的师生交流空间,创造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医学昆虫学课程教学中,采取了专题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结合所讲授的专题,把学生组织成若干社会实践小组,利用周末开展小型调研活动。学生们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走出实验室,制订医学昆虫调查、防治技术方案,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研工作的能力及兴趣。临床药理学将实验课搬到工厂车间,让学生现场亲眼目睹制药过程。人体解剖学在课余时间将学生组织成若干课外实践小组,参与解剖技术室的尸体解剖与标本制作,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掌握解剖学知识[5]。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强化了学生实习、实践环节,也创造了互动的师生交流空间和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有利于加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001级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赵菁同学,从大二开始,就参与了“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课题研究。她提出的将物理和化学中有关载体模型的思想引入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原理,在我省大中专院校尚属首例。其研究课题“小鼠IFN-γ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染鼠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效应研究”已在基础研究中获得了肯定的治疗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在大学学习的几年里,赵菁同学将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全都用在了科学实验和科技制作上[6]。当中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时,赵菁就找来理工科的学生成立课外科研小组,常常领着小组成员研究生物、电子技术,搞科技制作,一项一项的创造发明问世,并连续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在第二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针剂破口器》、《新型解剖床》荣获二、三等奖;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针剂破口器》荣获三等奖;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赵菁同学主创的《河南医美乐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荣获铜奖;在第三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赵菁同学的两件作品《解剖室空气净化装置》和《便携式电子防晕动装置》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在校期间,她连续四年在全省、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2003年被授予“中国大学生跨世纪人才奖———建昊奖”,2004年荣获“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年文化周特别奖”,2005年8月被授予“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05年11月被授予“首届河南省十佳青少年读书成才奖”,2005年12月荣获“中国十大年度大学生创意人物入围奖”,2006年2月荣获“首届河南省十大教育新闻暨教育新闻人物奖”,2006年6月获得“郑州市学习标兵奖”,截至目前,她已拥有7项国家专利,被誉为“学生发明家”[7]。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卢沛琦同学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将所学知识与科学实践结合在一起,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带动下顺利完成一项科研内容,其撰写的科研论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在2006年郑州大学组织的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荣获“郑州大学学生科技创新与科技论文”一等奖。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中心将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建设了一批数字化、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包括人体解剖学虚拟实验室、数字网络多媒体解剖学实验室、数码显微互动形态学实验室、多通道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和机能学仿真实验网络教学系统实验室等。各实验室根据不同需求装备相应的数字化网络设备,使实验室信息网络硬件建设处于国内高校实验室领先地位。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与实验硬件配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三种教学手段,进一步强化了实验教学效果。我们自行研发的一套局部解剖学虚拟教学软件,利用虚拟的人体三维技术实现了“虚拟人体解剖”,学生通过鼠标、键盘等工具输入相应的变量,进行逼真的人体解剖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省内外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8]。借助校园局域网和中心网络实验平台连接,应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开辟了试验项目网上预约、网上预习、网上复习、在线实验等方式消除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猎取本专业发展前沿信息和新技术的方法。在中心网站创建的局部解剖学虚拟实验室、机能学网络仿真实验室、形态学网络标本陈列馆。由于网络教学的个体性和交互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与创造性。

5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科学评价实验教学效果

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构建了以教学督导与信息反馈为主要手段、以实验过程监控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技能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验预习与报告,实验操作,实验考试[9];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合理性和难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经济性,仿真优化的正确性,硬件制作、测试结果和设计报告;研究创新性实验的考核主要与课题、论文完成情况,答辩情况以及竞赛结果相结合。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6

[关键词]个性发展;研究性教育;创新型人才;研究所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64 ― 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企业经营活动的全球化推动了人才素质结构要素的全球化,企业不仅要完成自身的进化,而且面临着走出国门的迫切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大量的视野开阔、科学基础扎实、有一定的知识自我更新能力、技术自我创新能力、环境自我适应能力、行动自我完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来支撑。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创新型国家,复兴中华文化、完成中华文明向世界文明中心伟大复归的国家战略,其核心是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的三要素“人”、“环境”和“内容”,构建时代特征鲜明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创新性实现培养目标。充分研究学习者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个体区别为基础,对环境因素的时代性质、社会性质、学校性质、研究所(实验室)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育要素理念活化方法进行应用,创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育培养模式”。

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项目组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整体设计如下:

1、将时代需求、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大学转型、学科专业发展综合考虑,研究人才目标内涵;

2、重构面向时代需求、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3、研究支撑人才目标内涵的运行机制、设计培养过程、建设培养环境,形成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培养模式;

4、实施中不断总结培养模式的完备性与普适性,逐步推广。

二、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

1、 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研究

从精神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内涵、理想内涵和能力内涵来构筑目标体系。

精神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内涵、理想内涵表征的是培养“人”的问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风貌,体现着国家的价值体系和人才的社会价值问题。

能力内涵表征的是“才”的问题,人才的能力内涵包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问题的描述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自我更新能力。

2、 全程全景全网标准化培养计划进程

为解决有限培养时间与知识无限增长的矛盾,制定“全程全景全网标准化培养计划进程表”。对学生的学习时空划分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按人类学习认知规律对大学进行详细规划。“全网”的专业理论架构:将通信专业技术理论,向上拓展到行业应用,向下扩展到认知、感知、测量与控制的物联终端;“全程”就是能力培养过程从专业认知、学习、实验,到技术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实现、产品化,最终到市场的全过程实践,并辅以各个阶段导航;“全景”就是培养过程中,综合课内外环境将精神文化熏陶、专业文化学习、技术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将标准化研究方法引入到本科教育中,支撑教学科研一体化。

以研究所(实验室)为核心载体,建立健全 “四机制”,完善 “四平台”。①组织机制:多样性的本科兴趣小组;②制度机制:研究发表会制度;③管理机制: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④方法机制:标准化的研究方法;⑤创新平台:创造梦工厂;⑥创业平台:八九点钟创业平台;⑦交流平台: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学术会议;⑧教育平台:统一通信教育系统。

在学生进研究所(实验室)之后,有计划的组织、引导、鼓励学生逐渐进入研究性学习,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以便及时地让学生认识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融合与活化,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课外环境学习能动性,创造个性化人才培养高效率。

3、 塑造学生自主能力,提高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

(1)兴趣研究小组。自入学开始,引领学生逐步深入研究性学习,了解学科相关知识和发展动态。通过小组实施开展的研究活动,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实践、研究、创新兴趣,培养创造精神与能力。

(2)科研项目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生参与课题的发现、系统框架搭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虚拟仿真试验、技术实装,以及最先进的产品开发等过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学生通过民主自治管理参与专业建设、小组建设、科学研究规范等管理过程,从中锻炼了学生民主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委员会的反馈,教师又可获得科研的、教学的真实信息,为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4、 标准化研究方法,增强人才综合竞争力

(1)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改进ITU标准化研究方法独创了符合本科教育、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规律的“七段标准研究方法”,贯穿教育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与标准化能力。

(2)国际协作能力与竞争力。通过发起并连续五届主办“无线通信、光通信与网络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的打造,逐步实现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与国际接轨,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增强学校国际交流及影响力。

5、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为了培养出的人才好用能用,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通过建立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八九点钟创业平台”,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综合素质锻炼途径,提升人才社会适应度。

二、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及创新

1、 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将时代特征、国家战略、行业领域发展、社会应用需求和大学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为目的,以研究所(实验室)为载体的研究性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推进了社会生活信息化、经济生活全球化、记忆网络外包等背景下的人才内涵研究与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改革。

(2)促进创新型人才的精神思想、文化修养提升,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活力,锻炼了学生为人做事规范性;同时,通过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相长,不断促进教师团队对教育内涵理解、教育理念更新与自身能力建设。

(3)改革并探索了“全网全程全景标准化培养模式”,从全网的专业理论架构到全过程的能力培养,再到全景的课内外环境联动融合,改革了考核与管理机制即“以高代低”原则下的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替代课程学分。

(4)建立了贯通整个专业技术系统的仿真、设备、仪表联动的统一通信现代教育系统,解决了资金受限、培养时间受限的核心问题,也推进了知识活化与相邻多专业的融合。

(5)引入国际化标准化研究方法,并加以改进创建了“七段式标准化研究方法”,以此为准绳不断规范学生科研过程及成果,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和协作能力。通过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发起并连续多年主办国际学术会议、部级学术交流会议等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锻炼国际交流能力。

2、 理论与实践创新

(1)全网的专业理论体系架构。将通信专业技术理论,向上拓展到行业应用,向下扩展到认知、感知、测量与控制的物联终端,做到了知识技术体系的全网覆盖。

(2)全程全景培养。所谓全程,就是能力培养过程包含从专业认知、学习、实验,到技术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实现、产品化,最终到市场的全过程实践;所谓全景,就是培养过程中,综合课内外环境将精神文化熏陶、专业文化学习、技术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培养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型人才的人。由教学科研一体化带动学生以教师的纵向科研课题、横向技术课题、学生自主提出的兴趣课题为研究对象,形成以任务为牵引、寓教于研的着重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3)教育过程贯穿改进的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改进ITU标准化研究方法制定了符合教育规律、科研规律及工程规律的“七段法”,包括工程目标研究,应用环境研究,最小应用技术条件研究,最小技术系统,最小技术系统设计,最小技术系统开发,验证、路演与工程化。

(4)学生自治管理制度。学生自治委员会充分发挥其自主自治参与专业、研究所(实验室)的管理,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三、培养效果及应用前景

集成测控技术研究所共建立8个本科兴趣研究小组,培养学生来自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光源与照明等信息类专业及机械学院、艺术学院、服装学院等,通过实施本模式培养的学生已近千人次。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显著增强。项目实施期间,学生申请专利50余项,已有2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建设学生民主自治委员会,通过“七段标准化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高,已经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30余项,其中部级2项。学生自发组织每年电信日的研究所开放周活动。

学生国际视野拓宽,交流能力提高。通过组建两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互派学者访问;发起并连续主办五届FWOCNT国际会议以及全国第十四届青通会。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成长迅速。获辽宁省年度教育人物2人次、辽宁省专业带头人1人;获批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特色专业;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近5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10余项;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次,全国“北斗杯”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13年,通信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价中获得全省第五。

下阶段,课题组将在总结已有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性本科教育模式及理论,优化运转机制,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广泛参加国内外研究与交流,扩大成果影响力,使本成果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兰振平,赵昕,樊磊,刘剑,邹念育,王智森、 移动通信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的改革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115-117、

〔2〕赵昕,刘剑,兰振平,,邹念育,王智森、 现代教育技术在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2010,(29):28,197、

〔3〕兰振平,赵昕,刘剑,袁爱霞,王智森、 面向物联网的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1:59,60,66、

〔4〕陶学恒,崔远慧,姚春龙,王智森、 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计算机专业实践与创新体系研究〔J〕、 价值工程,2011,(01):7-8、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7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创新 因素 策略

[作者简介]潘有志(1976- ),男,湖南华容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教学、高等教育管理。(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129-02

回顾19世纪以来的科学史,许多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明,都源于高校实验室的发现与创造。高校实验室不仅是知识殿堂里的智慧源泉,更是激发新概念、产生新知识的重要场域。新的知识,无论是对于基础科学的贡献,还是应用技术的开发,都可以不断地在那里被创造出来。笔者从管理的角度入手,探讨高校实验室持续创新的思维方式,以期赋予实验室管理新的含义,为高校实验室的持续创新提供参考。

一、影响高校实验室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

(一)实验室领导者

1、领导者研究方向。领导者的研究方向会影响实验室成员实验题目和概念的生成方式;实验室塑造创新气氛的基础,主要来自实验室领导者明确的价值观。

2、领导者个人特质与过往经验。实验室领导者的人格特质、过去的教学研究经验和在环境中所感受的管理系统氛围会影响其对实验的领导行为以及规范设计。实验室领导者科学创造力的表现,来自于其长期深厚的知识涵养;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信息处理能力有助于对实验方向的洞察力;实验室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会影响实验室创新气氛的塑造。

3、领导者管理风格。表现良好的实验室,比较愿意将资源控制权下放到有知识权的地方;优秀的实验室领导者,比较关心实验室成员的实验和生活;实验室领导者对组织成员适当的关怀,有助于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通与积累;实验室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以让成员自主发挥;实验室领导者在领导技巧上,多半采取“平衡的自由与限制”。

(二)管理模式

1、内在动机。激励学生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教师以身作则、培养成功的经验、给予口头上的赞扬与鼓励、实验项目成员间经常共同讨论并彼此学习。实验项目主持人对于学生自发性的激发,有助于实验室“前瞻创新”研究的产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协助,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

2、外在动机。使用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奖励制度,如适当的奖励津贴以及提供代表出席研讨会的机会等,有助于实验室成员知识创造动机的产生。

3、实验室气氛与非正式活动。良好的群体关系有助于实验室气氛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群体目标的达成;实验室的内部气氛会影响实验室分享内隐知识,内部气氛开放时,有助于实验室分享内隐知识。

4、外部技术与衡量机制。培养评估科技的能力,有助于实验室内部素质的提升;实验室周边技术水准会影响实验室内部的技术水平;优秀的实验室会引入比较严格的外部衡量机制,以提升实验室内部的素质。

5、教育训练。成员教育训练的设计,有助于实验室知识的取得与积累;教育训练的设计,可以作为实验室内部知识积累的媒介。

6、知识管理系统。外显知识积累的情形大多停留在实验室规章、管理标准程序和报告文件规格的层次;知识经验通过技术化文件、实验成果文件的方式,有助于知识在外化过程中的积累与扩散;实验室知识库的技术文件管理,可以显著缩短成员的学习时间,帮助成员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下一个阶段。

(三)团队组成

1、团队成员技术背景。实验室成员的组成会影响实验室的知识流通;实验室成员的共同背景程度比较高时,有助于实验室分享内隐知识。

2、团队成员态度。表现优秀的实验室领导者倾向于选择具有积极学习态度和意愿者;新进成员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及意愿时,有助于实验室成员对知识创造的动机;知识创造型的成员有助于组织内部知识的流通;有学习能力的实验室成员和营造共同讨论的气氛有助于产生创造性摩擦。

3、团队组成方式。实验室定位倾向于解决跨领域问题时,除了专业能力外,遴选新进成员应该注重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不同的知识背景;实验室定位倾向于基础研究时,遴选新进成员应该注重其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需要在特定知识范围内有扎实的基础,组成团队后,应该以团队内小组轮流的方式,指派资深实验室成员指导不同目标导向的小组,以激发团队内的创新气氛。实验室组织结构在层级结构下,应该强调按照技术领域的项目编组,而项目编组的重要性要优于层级结构。

4、团队沟通合作。通过团队沟通合作,有助于实验室知识在转换过程中的扩散与积累;实验室的跨层次知识扩展,有助于实验室内部知识库的知识累积与创造;知识经验通过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有助于知识经验在结合过程中的创造。

(四)研究领域特性

1、研究属性与知识扩展模式的关系。强调特定知识范围的前瞻性研究,实验室对外跨层次知识扩展倾向于采取技术移转的方式;强调解决跨领域的实际问题,实验室跨层次知识扩展倾向于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学术导向”与“任务导向”的工作特性差异会影响实验室的组织运作方式,当实验室需要与产业界有频繁的互动时,任务编组的组织形态较为常见。

2、领域特性与技术知识内涵的关系。不同领域的知识内隐程度会有所不同。例如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验室技术知识内隐程度高、技术知识标准化程度低,技术知识比较重视深度,需要比较丰富的知识涵养;工程技术领域的实验室技术知识的标准化程度与模块化程度较高、技术知识比较重视广度,相对而言,技术知识的内隐化程度较低。

3、跨领域研究成功因素。对于跨领域整合的实验室来说,要促进并且确保团队合作的品质是第一要务。要做到这一点,要从成员知识技能、实体科技系统、管理系统与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整体配套等方面实现整合。其中画龙点睛的部分,就是组织文化以及价值观。跨领域整合的实验室要能够成功,其价值观必须相当重视“人”的价值。因为对“人”的重视,因此必须要在组织架构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上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能够促进成员以组织大目标为前提贡献所能。

二、高校优秀实验室持续创新的策略和途径

(一)保持优良的传统与学风

1、强烈的内在求知动机是促使实验室成员坚持不懈、持续创新的动力。当实验室成员觉得实验任务是有趣的、值得投入、令人兴奋或是具有挑战性,就能激发创造力的产生。

2、求实与批判精神是实验室持续创造、维持优秀的基本价值观;而鼓励自由、民主的讨论与交流,则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在一个实验室中,求实与批判精神不但是成员做学问的基本态度,更是维系整个领域接受创新、向前推动的重要因素。将这种精神内化为核心价值观,可以使实验室全体成员更容易取得认可,创造力成果更容易被接受,进而吸纳成为领域知识的一部分。批判必须以自由民主的讨论机制作为前提,否则,只有批评和批判,创新的火苗就有可能会熄灭。组织的创新能力,往往与“垂直权力距离”成反比;换言之,打造一个真正“去垂直权力距离”的组织平台,是孕育创新的重要前提。当“说出自己的新见解”和“对任何人的观点都可以进行讨论与评断”成为一种组织习惯的时候,创新便能在无意中源源不断地产生,组织的创新能力便可以不断地获得滋养。

3、非正式交流活动不但可以增进实验室成员感情、内化核心价值观,对于创意的启发也会有所帮助。实验室的生活原本就时时充满挑战,密集的脑力活动也需要适当的放松,因此,除了正式的学术讨论之外,往往也会形成一些非正式的交流空间,比如出游、集体锻炼等活动,这些活动原本的出发点是用来增进成员间的情谊,或缓和紧张的生活,但往往通过轻松的互动,实验室的核心价值会在成员间轻易地传递;有些时候,通过与人交谈而得到的灵感,还可以促成某些创新的发生。

4、鼓励成员动手做并容忍他们的失败,是实验室创新活动中重要的环节。实验室内部知识管理的创新活动主要来自四个方面:超越认知与职能障碍的整合性问题解决方式、新方法与新工具的执行与采用、实验与试验、从外部知识源汲取新知识。其中,实验和试验是两项主要激发学习的活动。不论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实验性的观念都可以创造未来;只有能够“无畏地支持异端学说”,和主流科技或观念相抗衡时,新观念才有可能被实践。组织应该容忍甚至鼓励“智能型失败”的发生,所谓“智能型失败”也就是从失败中学习、创造出向前的动力。

5、综合运用教学与研究,可使实验室持续进行创新。如果能够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将领域知识以最可接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就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学习的效果,使产生创新的过程大大缩短。与此同时,实验资源的充足与否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环境的好坏,进而影响创造力的发生。

(二)积极开拓与经营研究领域

1、优秀实验室往往倾向于采取选聘学术或学科带头人的方式进行新兴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或学科带头人比较接近学术权力核心,所占有的资源相对丰富。实验室如果利用“挖墙脚”的方式,把具有未来发展潜力、已建立一定研究优势的学术或学科带头人选聘进来,利用实验室已经建立的基础、资源、人才加以辅助,便可以在新兴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为保持创新的弹性,优秀实验室往往采取“发散”“收敛”交替的策略搜寻、经营研究领域。在尊重各成员研究方向的前提下,确定选题的范围,让全体研究具有一致的方向,可以确保研究成效的如期展现。

3、优秀实验室研究领域的经营具有路径相依性。技术创新的好坏有其历史与路径相依性,即如果实验室原先就有这项相关技术的投资,则该实验室吸收外界的技术信息后,比较容易达成实验室的内部创新。

(三)仔细选择与细心培育人才

1、优秀实验室倾向自行培育领导者,以便贯彻实验室的价值观与核心能力,但会采取“外放”策略增加他们的历练与能力。在找寻优秀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因素时,可以发现领导者在关键时刻所扮演的角色是极其重要的,真正造就“优秀”的原因在于领导者具有谦虚的个性和对专业的坚持,而实验室自行培养的领导者能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顺利推展与传承下去。

2、广纳贤才是增加实验室创新能力的好方法。输入和吸收外部科技知识是组织创新活动中重要的一项活动,而知识,特别是内隐性知识,常常是植根于人才。而学术无界,科学是唯一交谈的语言,因此,打破藩篱求人才是实验室创新发展的一项良策。

3、尊重每个成员都具有的创造潜能与兴趣、启发其独立研究的能力,是优秀实验室培育优质人才的重点。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因为个人的工作动机、研究领域和创造力相关技能等因素会有所差异,可能造成对于创造力成果大小的影响。因此,如果能够尊重每个成员的兴趣,让成员自主发挥,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将能够培育出优质的人才。

化验室技术小创新篇8

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多数存在结构单一、实验仪器设备设施较落后现象,加之以前是单学科院校,验证性实验较多。随着学校升本建院,原有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各学校都在重视实验教学中心[1]的建设工作。重庆文理学院作为渝西地区唯一新建本科高等院校,是重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示范基地,化学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无疑对周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各级中学、企事业单位起到较明显的示范辐射作用[2-3]。中心按照《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试行)》的建设要求,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建设:构建了大平台、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开放实验为手段,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2011年10月中心接受重庆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验收并合格,通过对中心示范性工作的总结、分析和思考,希望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提供借鉴。

1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

1、1先进管理模式是组织保证中心是面向全校学生服务的一个集合型实验教学平台,中心隶属于学校,依托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学校教学部、资产部对实验中心进行宏观管理,负责对中心的规划、建设实施管理,并为中心日常运行提供经费,对实验设备、环境、安全等进行监管,同时下达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接受校、院二级督导;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指导中心实验教学业务;中心建设与运行经费由学校统一划拨;中心主任由学校聘任,学校负责确定中心建设发展目标和教学管理要求,建设经费投入实行计划单列,经费投入足额到位,确保了中心的正常平稳运行。

1、2运行机制健全,依靠制度保障

1、2、1开放运行情况根据新建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中心“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积极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教学实验室开放的长效机制”[4-7]。中心实行开放式运行管理,各实验室对全校本科生开放,开放力度逐渐加大,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做补充性和自主性实验,目前已达到5000余人时/年。

1、2、2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方面中心以学生为本,力求做到规范化、人性化管理。中心针对实验室管理、教师工作考核、实验教学效果考评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文件,包括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守则、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实验守则、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器材、工具管理制度、实验中心教师考核制度;又如: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关于加强实验教学与考核管理的规定、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教学的规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与测评的管理办法、实验教学中三废处理的要求、危险品使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从根本上保证了实验中心的长久发展和良好运行。

1、2、3考评办法中心按照学校相关的考核规定制定岗位考核办法和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对所有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职称晋升和当年学院内工作量酬金挂钩。定性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定量考核包括:出勤率,实验教学的准备、开出、完成的实验质量和数量,学术、专利申请、实验技术进步情况等,以及教学实验管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室安全与环境卫生等情况,并且填写考核登记表。

1、2、4质量保证体系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实施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内部监督由中心主任及学院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负责监督教师实验准备、开出情况,检查学生实验报告。外部监督由学校教学督导进行监督。通过制定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和严格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实行专人管理,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完善实验教学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学院制定严格的听课评价制度和学生网上评教制度,结合学校或学院教学督导小组的听课检查及学生教学信息员的反馈等,达到从管理、监督、评价等多环节来保证教学质量。

1、3运行经费是有力的物质保障近5年,学校在经费紧张情况下对中心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保障中心的运行及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运行经费主要来源有:学校下达的正常实验教学经费、仪器设备维修及更新等实验教学管理经费;世行贷款、日元贷款及中央和地方共建等社会各界对中心的资助;在研课题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技能强化和研究型实验教学平台的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实验教学[8]。

2省级示范中心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目前,中心承担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与制药方向、环境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任务,开出47门实验课的实验操作与实践训练,实验年人时数已达134837人时,为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2、1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中心将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与制药方向、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的基本技能部分,打通专业界限,提炼出了基础的计量技术技能、分离技术技能、分析技术技能和简单表征技术技能等实验基本技能,构建了“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大平台,单独开设“实验基本技能”实验课程,并进入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大一进行实施。同时还充分利用实验室开放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在课外集中组织强化训练和实验技能大赛,将课堂训练、开放实验和课外集中训练进行系统设计,对每个环节进行阶段考核。在大一结束时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在二年级再组织集中训练,做到学生人人达到的要求,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社会需求,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剖析,形成了“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能力专业实验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能力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系统设计“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大平台、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并在不同阶段,分别对创新基础、创新方法与技能和创新精神进行有效培养。

2、2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2、2、1采用新实验技术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中心在实验教学中嵌入不同维度的技术,保障实验课程的有效运行。“平台”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技能训练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本身强大的写实表达力,藉“写实手形”和“写实眼球”的感知动画效果,将视觉、听觉感知的信息与多媒体技术的夸张放大效果的结合,产生“二分两维度”感觉叠加效应,增强感觉的表象信息,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联结。多媒体技术传载的信息扮演“手动技能的演示者”和“心智技能启发者”的双重角色。“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化学实验仿真技术,摆脱“只有工程现场才能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限制,探索出了工程类实验课程教学的新手段。仿真实验室的运行效果明显,对学生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培养产生积极作用。“创新性”实验教学广泛地采用波谱技术,完成实验教学环节中结构表征任务,保障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生自主的波谱技术应用,极大地提高实验的水平和层次,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2、2、2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以学生为本,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采用自主式、合作式、互动式等学习方式,变教师为主为学生自主,变教师灌输为启发、讨论、互动,变机械式完成实验过程为研究、探索、合作式实验过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先进实验方法,熟悉现代实验仪器设备。

2、2、3实验考核方式根据各专业特点编写考核大纲,并以考核大纲为依据,规范和强化实验教学考核,确保实验教学质量。考核指标设计注重长期效应,注重独立思考、实践过程、合作交流能力,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技能运用的考核,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与反省认知的考核;注重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的考核。实验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对过程的考核,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60%~70%,期末考核成绩占30%~4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来评定。

2、3中心特色搭建“实验基本技能”大平台,构建有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中心搭建了供化学化工类、制药工程类和环境类专业的共享平台,进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强化实验技能训练。经过多年的建设,该平台已经取得突出成绩,编著独具特色的实验教材《化学实验技能训练与图析》,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于2010年成为学校精品课程,2011年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系统设计“实验基本技能、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实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大平台、一体化、多层次、强应用”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实施导师制,将各个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分配给指导教师,将学生一直指导至毕业。对大一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基础,让部分学生参与教师实验准备和实验管理;在大二,让部分学生开始进入教师的科研中,协助教师及高年级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与技能;在大三,让学生全面进入教师的科研中,并支持学生申请学校的学生科研立项和大学生创新实验立项,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开展横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管理方法;在大四,以毕业论文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近5年来,学生获准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3项,获准学校科研立项62项,参加横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5项;发表研究论文30篇;获“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重庆市特等奖2项,重庆市二等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市银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重庆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中心各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3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教师科研工作与学生创新能力有机结合不足教师将科研工作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够[9]。目前学生主要以教师科研、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参与科研工作,而且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时间最长不足1年,平时还要上课,实际上学生只有假期才会有比较集中的时间。中心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参加教师科研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学生科研项目,目前学院实行专业导师制要求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跟随导师科研工作来延长学生科研工作的时间。所有科研工作成果均可以替代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3、2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够,实验室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政策激励制度和导向,导致实验室队伍结构不完全合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水平亟待提高,工作主动性仍需激发。首先,高水平实验室兼职教授主要精力仍在理论教学、科研、管理上,很难在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其次,实验技术人员和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方面未得到政策倾斜或激励,造成实验人员积极性不高、高学历实验教学人才流失等问题;再有,实验室队伍亟待补充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专职人员。实验中心人员组成的层次、结构、数量应更加科学合理[10]。

3、3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尚需加强近几年,上级部门和学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投入,使全校教学实验室的设备条件与以前相比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实验室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实验室建设需求还较大,一些专业实验室条件还很落后,实验设备台套数少,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需要增加。另外,高、新、尖的仪器设备还很缺乏,难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11]。

4中心建设发展思路与规划

4、1发展总体思路根据学校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中心将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以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为基础,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和改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使之成为对同类高校具有示范作用的实验教学中心。

4、2发展规划

4、2、1进一步加强实验条件建设以学院搬迁新校区为契机,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加大中心建设投入,在2012年中心整体迁入12000m2实验大楼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硬件和软件水平。

4、2、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通过合理规划、激励强化、政策引导,逐步建立一支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聘请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行业专家或生产一线技术能手来校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校内培训、校外进修等方式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推进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制度。凡中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每4年必需到职业院校、中小学或企业进行不少于半年时间的实际工作或应用研究。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抽调,作为骨干力量或领队到职业院校、中小学或企业进行执教、调研,并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高级教师述职(精选8篇)
  • 下一篇:网络报告(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