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精选8篇)

时间: 2023-07-15 栏目:写作范文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1

以山西省119个县(区、市)2010-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层,包含3个系统层以及8个指标层,共26个基础指标。结果表明:山西省内部各个县域之间自我发展能力相差较为悬殊,山西省自我发展能力排名前十的县(区、市)大部分集中在太原市和主要的资源型地区,而自我发展能力排名靠后的县(区、市)大部分是地理位置远离中心城市、缺乏资源的、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县(区、市)。

关键词:

山西省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因子分析

一、引言

在我国,县域是社会经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较为完善和相对独立的系统。如何全面、准确地评价县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对于促进我国县域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源于对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国外对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较早,而在国内,首先研究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是学者林毅夫。林毅夫提出了自生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自身能力是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中,如果企业在没有外部力量介入和扶持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该行业的预期利润,则该产业或者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同时,林毅夫也指出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中,自身能力对于行业或者企业至关重要,一个行业或者企业缺乏自身能力则是由于要素禀赋或者结构不合理造成的[1]。此后,国内学者对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从理论上探讨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厉以宁认为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同时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李建波认为县域作为基本单位,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很大部分源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上的差异,因此,他认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是中部地区落后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中部崛起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3]。二是对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杨香合等为了分析和评价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设置了25个基础指标,包括综合经济实力、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竞争力等方面[4]。刘洁等设计了29个具体指标定量分析和评价了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5]。此外,长德[6],李晓红、郭蓉[7],李豫新、张争妍[8]等都从各个角度对县域经济的概念、意义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做了详细的研究。本文以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为例,运用山西省相关统计数据,建立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二、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分析、评价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前提是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由于内容丰富,包含的要素众多,使得设计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复杂,本文试图在前文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一套能够合理、准确反映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利于进一步的政策分析。

(一)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内涵丰富、因素众多、动态性强等特点,因此构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测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领域和不同维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鉴于以上原因,构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指的是在构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要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深刻理解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及其外延,使得所设计出来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内部结构、特征以及动态演化趋势等有客观、全面、准确的反映,进而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核心特征、内在规律以及演变路径。2、完备性原则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仅内涵复杂丰富,而且其内在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在设计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系统地、全面地考虑影响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尽可能使用较少的、又能充分体现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对其进行完整、全面的度量。3、可行性原则在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可行性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可计量性主要体现在选取的指标是否可以进行定量描述,即选取的指标是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并最终对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可操作性则主要体现在选取指标时不仅仅要考虑到该指标是否可以充分反映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和是否可以进行定量描述,同时还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即所选取的指标是否可以通过统计年鉴、政府报告以及统计公报等获取。4、动态性原则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不仅仅涉及到县域层面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情况,更重要的还涉及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选择反映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指标时要考虑影响县域经济过去和现在的指标,即现实指标,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县域经济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指标,即潜在指标。5、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即所构建的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不能仅仅对某个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还必须可以与其他县域进行比较。因此,在县域层面经济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中要考虑指标的统计口径是否一致等,从而保证综合评价指标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以便了解和把握不同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实际水平和变化趋势。

(二)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根据大量学者对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一个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表现在4个方面:创新能力、对各种资源的集聚能力和利用能力,以及发展的协调能力。按照科学性、完备性、可行性、动态性和可比性原则,本文在借鉴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实际情况和数据是否可得,构建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指数,建立一套四级指标构成的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一级指标一级指标即总指标层或者目标性指标层,是衡量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最终指标或者目标,是对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总结,全面反映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状况。2、二级指标为了评价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水平,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数据可得性,从资源的利用能力、要素的集聚能力以及发展的协调能力三个方面设置了二级指标,从而组成了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框架。3、三级指标由于二级指标过于宽泛,无法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因此,需要设立若干个可进行操作的三级指标,本文根据山西省县域经济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了9个三级指标(见表1)。4、四级指标构建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仅仅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是不够的,在三级指标层下还必须设置能够反映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性指标,即四级指标。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设置了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目标层,即一级指标1个,为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指数;系统层,即二级指标3个,分别为资源利用能力、要素集聚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指标层,即三级指标9个;基础指标层,即四级指标26个。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说明与解释1、资源利用能力依据资源利用能力的基本内涵,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表现在效率水平和产出水平两个方面,这里的效率水平不仅指生产效率,也指资本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在资源利用能力的二级指标下面设立效率水平和产出水平2个三级指标。对于效率水平和产出水平指标,采用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4个基础性指标来表示山西省各县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实现能力;采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4个基础性指标来表示山西省县域的产出能力。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本文中劳动生产率水平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表示。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地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地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地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2、要素集聚能力本文在要素集聚能力二级指标下设置了资本集聚度、人口集聚度、资源集聚度和经济集聚度4个三级指标。其中,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全省占比、乡镇企业总产值全省占比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全省占比3个基础性指标表示山西省县域的资本要素集聚能力;用县域人口密度来表示山西省县域对人口的集聚能力;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全省占比来表示山西省县域在资源方面的集聚能力;用经济密度这一基础性指标来表示山西省县域经济集聚度。计算公式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全省占比=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100%农业机械总动力全省占比=县域农业机械总动力/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00%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全省占比=县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0%经济密度=县域生产总值/县域辖区面积3、协调发展能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和谐发展水平,因此我们从“三化”水平、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三方面来衡量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三化”指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经济实践和学者们也都证实了城镇化和工业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引擎,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提升城镇化和工业化质量是关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一次强化了“四化”同步发展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理,“四化”同步对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县域信息化数据不可得,因此本文仅用“三化”水平代表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力。其中,城镇化采用城镇化率和农村就业人数中工业就业人数比重衡量,工业化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乡镇企业年末职工人数占从业人数比重衡量。农业基础设施是否完备,即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是农业是否完成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农业是否能够走向产业化、市场化和组织化。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农村现代化使用农村用电量、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代表。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指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活动,但不包括各种农业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政府职能用人均财政支出和财政自给率来衡量。财政自给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地区的财政支出能力。计算公式为:财政自给率=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额/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额社会管理采用农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比重、城乡收入比以及女性占总人口比重衡量。地区城乡收入比的计算公式为:地区城乡收入比=地区城镇可支配收入/地区农村纯收入(四)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方法特尔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的主要定量方法。其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较为主观,其评价结果是否可靠、合理主要依赖于对模型设计是否可靠、合理以及打分过程中打分人的主观以及专业水平。而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则依赖于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较为客观。因此,本文主要使用因子分析法来构建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1、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的内在关系,找出其中内在关联,使用降维手段,在众多变量中找出包含信息最多的综合指标来代表原始数据结构的多元统计方法。因子分析方法的目的是简化数据。这些被选择出来的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又称为公因子,反映了大部分和主要的原始数据信息和结构。在区域经济研究中,描述一个地区综合特征的统计指标很多,而且这些综合统计指标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而使研究工作复杂化。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可以从综合指标中提取几个主要的公因子,不仅可以分析出不可观测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减少了信息含量少的数据,剔除了无关紧要的信息,简化了数据结构,并基于公因子给出了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为得到可靠、合理和可信的评价指标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又称为集群分析法,是根据“物以类聚”原则分类事物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样本的多个指标和数据,定量地找到指标与数据之间的相似性或者相关性,从而将指标和样本归类为大小类群。聚类方法不需要指定分类的标准,也不需要把指定数据分成几类,而是较为客观地从数据自身出发进行分类。

三、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测评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根据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择山西省119个县(区、市)2010-2012年的横截面数据。本文中对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水平测算时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山西统计年鉴(2011)》、《山西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3)》。同时,由于城乡收入比为逆指标,与自我发展能力方向相反,为了所有指标对区域发展能力综合指标的作用方向趋同,本文对各个县域的城乡收入比指标采取倒数形式。另外,由于单位和量纲不同会给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利用下式对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以消除不同单位和量纲对结果造成的影响。

(二)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评价分析从众多的要素中提取、综合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公因子,达到简化问题是因子分析方法的最主要目的。而在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只有当原有变量之间具有明显和较强的相关性时才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因此,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前需要先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本文使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方法和KMO检验方法对山西省119个县(区、市)的26个评价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相应的概率p值为0、002,从而拒绝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矩阵的原假设,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原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KMO检验结果均值为0、769,说明原变量相关性较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主成分荷载结果进一步对山西省各县域对应的主成分进行打分,同时,为了更好地反映山西省各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对各因子进行了加权求和,得到山西省各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总分,按得分高低排序,即对各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行排名(见表2)。鉴于篇幅,本文给出2012年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前10位和后10位排名。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排名前10位的县(区、市)大部分集中在太原和主要的资源型地区,而排名后10位的县(区、市)大部分是地理位置远离中心城市、缺乏资源的、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县(区、市)。山西省内部各个县域之间自我发展能力相差较为悬殊,总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小店区、万柏林区、孝义市、杏花岭区、尖草坪区、平鲁区、襄垣县、尧都区、柳林县、朔城区、尧都区、河津市等,这些县域在要素集聚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综合指标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指标评价中表现良好。第二个层次包括太谷县、曲沃县、汾阳市、古县、永济市、左云县、蒲县、祁县、侯马市、交城县、应县、交城县、闻喜县、平遥县、稷山县、交口县、古交市、万荣县、榆社县、文水县、和顺县等,这些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指数虽然小于1,但均大于0,说明这些县域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但是发展后劲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县域大部分要素集聚能力指标较高,但是协调发展能力指标并不高。因此,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县域虽然自我发展能力高于第三个层次的地区,但是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县域一部分为资源型县域,即以某种资源为主导型的地区,资源型地区由于有资源的支撑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些地区的要素集聚能力一般较强,但是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的破坏使得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资源依赖性,自我发展能力受限;另一部分为无煤或者煤炭产量较小的县域,但是这些县域依托自然资源或者文化资源而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些县域的要素集聚能力比资源型县域差,但是比处于第三层次的县域好。对于资源型县域而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不等于拥有良好的后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生态破坏严重等都会对资源性县域自我发展能力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对于初始条件相似的资源型县域,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尽快完成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转型,促进县域“三化”的发展与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加强县域的协调发展能力,从而摆脱“资源诅咒”。而对于无煤或者煤炭产量较小的县域,则需进一步加强对外生比较优势的挖掘和利用,加强县域的要素集聚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第三个层次是自我发展能力水平较差的县域,包括永和县、大宁县、石楼县、隰县、岢岚县、神池县、阳高县、临县、天镇县、岚县等,这些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指数为负值,并且资源利用能力、要素集聚能力以及协调发展能力等指标都非常低,这些县域急需制定和实施自我发展战略,逐步培育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本文以山西省119个县(区、市)2010-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西省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做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内部各个县域之间自我发展能力相差较为悬殊,从总体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县域主要有小店区、万柏林区、孝义市、杏花岭区、尖草坪区、平鲁区、襄垣县、尧都区、柳林县、朔城区、尧都区、河津市等;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县域主要有太谷县、曲沃县、汾阳市、古县、永济市、左云县、蒲县、祁县、侯马市、交城县、应县、交城县、闻喜县、平遥县、稷山县、交口县、古交市、万荣县、榆社县、文水县、和顺县等;处于第三个层次的县域主要有永和县、大宁县、石楼县、隰县、岢岚县、神池县、阳高县、临县、天镇县、岚县等。

(二)政策建议第一,立足山西省各县域的具体实际状况,根据不同县域的资源禀赋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在县域层面的集聚形成增长点,从而有力带动县域经济增长,同时通过主导产业的选择,合理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第二,积极吸引各方面的资金,加快发展各县域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资本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产业的发展和升级需要资金支持。山西省各县域应充分依托资本市场的载体作用,快速实现资本的流通和聚集,使资本积聚在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竞争优势。第三,加快服务型地方政府建设,打破旧有的、单一的管理体制,有效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制度红利,合理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加强市场在资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山西省各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第四,进一步推动山西省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山西省各县域应该在国家和山西省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和工业、农业发展情况,努力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使外生比较优势向内生比较优势转化,真正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12):15-24、

[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3]李建波、基于中部崛起视角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1(12):280-283、

[4]杨香合,岳坤、保定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2):77-79、

[5]刘洁,高慧君,张爱英,等、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243-246、

[6]长德、中国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研究[J]、民族研究,2011(4):15-24、

[7]李晓红,郭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学界定及经验含义[J]、经济问题,2013(7):14-18、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2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资源与环境 案例分析

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或县级市行政区划里的综合经济。截止到2006年,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60个(港澳特区及台湾省除外);2006年,我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24%;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8、81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8、10%。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在县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生态环境保护日益严峻的新形势下,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涌现了很多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着重探讨的是单一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资源环境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涉及较少。本文将基于资源与环境平衡的视角,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几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特点,为不同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模式介绍

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开采本县域内丰富的资源如矿产、森林、牧场等来带动与该矿产资源相关的行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拉动全县经济的发展。例如河北省灵寿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陕西省定边县等均属于该种发展模式。

2、案例分析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是陕西省有名的矿产资源大县。该县面积为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1、5万。该县拥有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等二十多种,据测算,该县境内油区储藏面积780平方公里,储量近1亿吨,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三块油田总储量2500万吨。其天然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属世界级气田,已探明储量2300亿立方米,且气层连通性好、压力稳定。2007年该县实现生产总值65、85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14、9%;第二产业增加值52、22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同比增长15、8%;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9、3%、79、3%和11、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6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360元。数据显示,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资源的产出,资源产出为其带来了丰厚的财政收入,但对其农民收入增长作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富财政不富民”的现象。

3、劣势分析

(1)替代产业缺乏,经济发展滞缓。资源型经济的不断扩张,在不断消耗有限资源的同时,直接挤压了现代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的生存空间。资源型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特性是生产环节较少、产业分工相对简单、技术要求偏低、生产周期较短。因此,在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地区,资源产业很容易受到社会游离资金的青睐。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因资金长期大量流向资源型产业,而错过了黄金发展时期。甚至有一些产业,在实现一定原始积累后,也跟风趋“热”去发展资源产业。可以预见,这种情况如不尽早改变,随着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和资源采掘难度的日益增加,资源型经济面临的困境将会愈来愈大,而新的优势替代产业因长期受到挤压还未凸现锋芒,将可能直接冲击县域经济产业布局,阻碍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并导致总体发展水平滑坡。

(2)经济结构滞后,增长方式粗放。从整个产业结构来看,它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由于不需要较高的生产技术,致使经济增长完全表现为一种原始、自然产品的积累过程。自然地理条件一旦出现异常,县域经济出现波动在所难免。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资源型经济大多数是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大部分生产的是初级原始产品,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开采率十分低,资源浪费严重。

(3)财政增收不快,利润流失严重。资源型经济在抑制其他产业正常发展的同时,也直接导致了财政创收渠道的单一。资源型经济的主导产业多为上游基础性产业,产品附加值远低于下游加工业,导致加工利润大大流失,致使财政增收局限于低级层面。随着资源的消耗枯竭,县财政收入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同时,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偏低,资源开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也阻碍了财政收入的有效增长。

(4)生态环境恶化,治理任务繁重。资源型经济由于依靠采掘资源发展县域经济,在采掘资源时产生的“三废”随意排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现在有不少资源型县域出现了地面凹陷干裂、房屋裂缝、森林被毁、水源被污现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二、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模式介绍

所谓“特色”就是优势、专长,就是市场竞争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具有地域特色,这是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的。县域经济发展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构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比如畜牧业、养殖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旅游业等等都是有特色的产业。所谓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发挥其境内旅游资源优势,加以开发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依靠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关联收入发展其县域经济。

2、案例分析

登封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全市总面积12、2万公顷。总人口62万。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丽,现有文物古迹1127处,是著名的“文物之乡”;现有武术馆校79所,在校学员3万余人,也是著名的“武术之乡”。登封最大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登封县把旅游作为优先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强力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全市景区年接待量近200万人次,门票直接收入4000多万元,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31、4%。2007年,全市GDP实现67、4亿元。同比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9亿元,同比增长4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9亿元,同比增长136%,均位居郑州6县(市)之首。

3、劣势分析

(1)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的波动性强。旅游经济是一种对外来游客依赖性很强的经济,外界一切影响旅游者进入性的因素都可能对旅游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县域旅游发展,进而影响其县域经济。

(2)旅游特色型县域经济的财政贡献低。县级财政主要来源于旅游经济所带来的税收收入,而旅游由于其所带来的税收收入波动性较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比工业所创造的税收收入低,所以很容易造成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财力薄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县域整体经济实力也会受到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富民不富财政”的现象。

三、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模式介绍

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在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由于受到资源和环境限制,其工业发展逐步向外拓展,工业企业“走出去”,同时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业“走进来”,实现资源与环境平衡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2、案例分析

湖北省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岸,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其境内水能、矿产、林特、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该县依靠其境内丰富的磷矿资源,经过20年的探索与发展,现拥有一家上市公司兴发集团,兴发集团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磷酸盐生产企业、世界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企业,中国化工500强第97位,2007年兴发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创汇分别达到30、54亿元、3、62亿元、1、14亿美元。根据该县县情,该县提出了“打造百亿兴发,接待百万游客”的“双百工程”目标。由于土地、环保、区位等诸多制约因素,兴发集团在县内发展的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要建设百亿兴发,必须“走出去”,积极向外拓展,保证政府财源的稳定性。工业走出去了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用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周边农民发展服务业,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真正实现了“富财政又富民”的和谐景象。

3、优势分析

(1)提供稳定的财源保障。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下的产物,其特征是合理利用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环境成本,稳定财政收入。

(2)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工业向外走出去发展,县内发展高精尖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产业,留下的空间和资源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对环境破坏性小,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单一的资源型县域经济不仅对环境污染破坏性大,而且不能有效拉动农民增收,与旅游产业相比,工业生产所涉及的行业较少,相关从业人员也很少,对农民收入增长拉力不强。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涉及行业较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加速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民收入。

四、结论

研究表明,资源环境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环境成本最小,资源配置最优,通过基于资源禀赋的工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实现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形成以新型工业与旅游产业并重发展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在遵循科学发展、创新、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下,从优化新型工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入手,强化新型工业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机制,积极向外拓展以加快新型工业发展,向内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从而实现资源与环境平衡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圣奎:三峡库区旅游发展模式新探[J]、商场现代化、2006(11): 20~22

[2]万 军 高宏彬 邹 昊 杨锡怀: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决策参考、2006(3):15~17

[3]冯灿飞 马耀峰:贫困型山地旅游区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视野观察、2005(2):19~21

[4]朱 舜:县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王盛章 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 特色产业 产业集聚

自十六大、十召开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过程,经历了从关注县域经济到壮大县域经济然后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再到县域科学发展的演进过程,并且即将进入统筹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黑龙江省一直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县域经济总量逐年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但是,我省64个县(市)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80%,人口占全省的60%,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全省的43、2%,公共财政收入只有全省的21、0%。说明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仍很突出,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强弱县实力、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力等方面。

一、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与全国百强县差异分析

近十几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成就显著。2013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3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县域财政总收入256、0亿元,超过10亿元县(市)有肇东市、安达市、海林市、穆棱市和宾县;县域工业增加值9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1%,超过30亿元的有肇东市、安达市、肇州县、尚志市、穆棱市等9个县(市);强县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从2000年开始,中国县域经济网即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每年组织一次全国百强县评选。2012年,全国百强县的数量不及全国县(市)总数的十八分之一,但是,全国百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的26、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的33、17%。2011年,全国百强县的城镇化率是55、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5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232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343元[1]。可见,全国百强县已经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2年,全国百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为578、34亿元,黑龙江省县域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名18位。黑龙江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占全省比重突破40%,但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规模只有92、32亿元,占全国百强县平均规模的15、96%。黑龙江省第一县肇东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45、6亿元,只有全国百强县平均规模的77、04%。2012年,全国百强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69390元。黑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816元,比上年增长16、0%,占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的37、2%。

二、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与相邻的吉林、辽宁两省的差异分析

尽管我省县域经济近年来总量不断提高,增速逐年加快,但和相邻的吉林、辽宁两个省份相比,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

从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看,2012年,黑龙江省为43、2%。吉林为59、4%,比我省高出16、2个百分点。辽宁为47、1%,比我省高出3、9个百分点。

从县域平均规模看,2012年,黑龙江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2、3亿元。而吉林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是177、4亿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1、9倍。辽宁省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是265、8亿元,是我省平均水平的2、9倍。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看,2012年,黑龙江省县域的三次产业比重是31、0:35、8:33、2,而吉林省是18、5:45、2:36、8,辽宁省是16、1:54、8:29、1。相比较而言,我省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比吉林省高出12、5个百分点,比辽宁省高出14、9个百分点;我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低,比吉林省低9、4个百分点,比辽宁省低19、0个百分点。

三、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内部差异分析

在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省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明显表现出来。

1、十强县与十弱县的差异分析

根据2010―2012年三年综合评价,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了2012年县域排名。

从经济总量看,十强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311、3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达39、1%。十强县的平均规模为231、1亿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5倍。十弱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90、7亿元,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6%,占十强县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6、90%。

从财政收入看,十强县的财政总收入是154、5亿元,占全省县域总量的38、4%,是全省县域平均规模的2、5倍。十弱县的财政总收入25、7亿元,只有十强县的16、63%。

从产业结构看,十强县的产业结构为22、0:39、4:38、6,而十弱县为49、6:26、5:23、9,十弱县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十强县高出27、6个百分点,说明农业比重相对较大,制约弱县域的发展[2]。

2、最强县与最弱县的差异分析

全省最强县与最弱县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

四、缩小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战略选择

1、内生性发展道路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不仅表现在省际间,表现在省内强弱县之间,还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均衡,例如哈尔滨市、牡丹江市所辖县(市)位居十强县的较多,齐齐哈尔市所辖县(市)排在后面较多。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缩小差距,增加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内生性发展道路是要依托县域优势,弥补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增强县域竞争优势,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是差异性较大的经济,正因为差异性,县域经济才会被关注。因此应该更加客观地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县情、主客观原因和影响因素,实现县域经济的内生性发展。

2、工业发展拉动县域经济

通过黑龙江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2012年,我省县域第二产业比重比吉林省低9、4个百分点,比辽宁省低19个百分点,表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通过黑龙江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对比分析,2012年,我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为2030个,占全省总量的51、9%。我省全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为3911个,只有吉林省的74、0%,辽宁省的22、5%,说明我省整体工业水平相对较低,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集中体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必然是其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题中之意[3]。我国百强县的三次产业构成中,非农产业的比重超过90%。现代工业经济追求利润的本性要求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一定地域的集聚,这必然推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4]。从县域经济发展实践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县域,像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是全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3、特色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县域经济起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寻求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多样化,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则由多样化转向特色化。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5]。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采掘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县域而言,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短缺,不能过分强调资源禀赋条件,否则就没有东部县域的快速发展。例如,浙江省义乌市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小商品市场,成为中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由此可见,县域要参与国内国际的区域分工,必须注重发挥比较优势,依据县域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等,科学定位,重点开发,培育县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仅比较容易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更能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潜力。如浙江永康小五金、嵊州领带、大唐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3]。

4、产业集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从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实践看,产业集聚是工业发展的共性模式。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6]。产业集聚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延长产业链条,增强企业配套,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加速县域经济规模化发展。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需要依靠产业支撑,产业集聚则能够吸纳农村劳动力,发动农民就地创办小企业,甚至小作坊与家庭手工业,促使农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员工[7]。总结百强县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许多县域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在区域内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凸显产业集聚效应,开拓了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6]。

五、结语

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是缩小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全国百强县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只要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在内生性发展道路的指引下,通过工业强县,通过营造特色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方式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定能带动县域经济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县域经济网、 http://

[2]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9

[3]曹群、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模式选择、 商业研究、2012,(8):175-179

[4]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沿海县市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84-89、

[5]李新功、县域经济:民营、创新、特色三位一体[J]、北京:经济管理,2005,(23):74-77、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属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通常说来它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达与否最能折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5个省辖市,24个县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江苏省苏北地区的特点,充分考虑资料的可得性及客观性,建立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开放程度、人才资源和环境保护这五方面内容共18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是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二是确定因子变量。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来确定主因子的个数。三是进行因子旋转。使每个变量在尽可能少的因子上有比较高的载荷,一个因子变量就能够成为某几个变量的典型代表,因子实际含义就更容易解释。四是计算各县、市综合得分。以因子变量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spssl6、0运行结果,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情况如表2所示。kmo给出了抽样充足度的检验,是用来比较相关系数数值和偏相关系数是否适中的指标,其值越接近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bartlett检验用来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时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是各自独立的。从表中可以看出此时的kmo值为0、771,说明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bartlett球形检验sig、的取值是、000,表示拒绝该假设。

三、确定公共因子和载荷矩阵

对上述选取的18个指标,运用软件分析可得到18个指标的相关矩阵及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3)。按照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的原则,选出三个主因子。计算结果为:旋转前的3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个公共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61、998%,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9、586%,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9、092%。

由于计算原始指标的初始载荷矩阵发现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不是很突出,其实际意义难以得到合理解释。故需对因子进行旋转,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经过25轮正交旋转,因子旋转不改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旋转后的3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0、677%,其中第1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53、582%,第2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35、653%,第3个主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18、281%。

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因子在x4、x6、x7、x8、x9、x10、x11、x14、x15指标上载荷较高,这些指标依次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中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统称之为县域经济实力因子;第2主因子在x14上载荷较高,这指标是反映县域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称之为县域经济活力因子;因此我们第3主因子在x17指标上载荷较高,称之为县域经济环境因子。

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县域经济可持续实力因子f1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37、811%,故其权重为0、37811;县域经济可持续活力因子f2的特征根解释了原有18个变量总方差的35、653%,故其权重为0、35653;县域经济可持续环境因子f3的权重同理为0、18281,3大主因子累计解释方差贡献率为80、677%,分别计算各个县、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并排序,得到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f=(37、811*f1+35、653*f2+18、281*f3)/80、677

从总得分来看,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淮安市排在前4名,得分为正。其中连云港市、徐州市、盐城市的得分又遥遥领先于第4名淮安市,领先幅度分别在1、1和0、9分以上。从因子来看,盐城市是29个县、市中唯一3个主因子得分均为正的城市,可以说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各方面发展都十分均衡。连云港市除了在第3 因子得分不甚理想、其余因子得分均较高,尤其是在第2因子得分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第2因子主要反映的是城市开放程度,从这个角度看来与连云港市特殊地理位置不无关系。而徐州市在权重最高的第1因子得分极高,领先于盐城市2分左右,由于在第2因子上的落后,也使徐州市在总分上稍稍逊色于连云港市,但是还是能见徐州市经济实力的优势(见表4)。

苏北县域经济之间产业结构、产业构成都有着较大的相似性。要充分考虑原有产业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地缘、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项目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特色经济,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注重增加科技含量,由过去的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又依靠区域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高。各县主导产业之间形成互补、联动。这种基于不发达县域之间的集群可以有效地培育县域工业基础,改善投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是苏北县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统一市场的必由出路,也是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2)、

2、沈正平,翟仁祥,李九全、中国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4)、

3、赵莹雪、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3(4)、

4、陈俐谋、重庆市县域综合实力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5、楼海淼,孙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6

摘要:中小城市群的发展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重要载体,而县域经济作为中小城市群的主要后备力量,尤其是东部沿海的发达县域,突破当下县域体制,融入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将会提高其城市化的规模。本文以济南都市圈为背景,以全国百强县邹平县的产业发展为例,分析县域经济在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要素不足的发展现状下,融入都市圈这一区域大环境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找到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县域经济;都市圈;产业融合;转型

随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轴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逐渐确定,城市群目标定位逐渐清晰。由于城市群或都市圈能使资源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让地理位置以及发展状况不同的城市承担不同功能,实现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使城市群获得比单个城市更大的分工收益和规模效益,因而城市群或都市圈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县域经济正面临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影响,县域经济单一依赖出口、资源以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制度要素活力也基本已释放殆尽,单一的就县域发展的强县战略已没有优势可言。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诸多经济强县就要根据自身的地理区位以及发展现状,通过经济转型和体制松绑释放新的活力,从产业调整等各方面积极融入相邻的都市圈及城市群或者发展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市,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突破现有县域建制并壮大其实力。

一、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始于1980年,当时的研究重点在于农村经济、乡镇企业以及城镇经济。凌耀初提出县域经济具有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讨论了如何理解和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及其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作用;闫恩虎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段论,即传统阶段、发展中阶段以及一体化阶段,提出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瓶颈在于体制约束。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及“百强县”概念的提出,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方向也受到学者的关注。徐明华认为,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是必然趋势,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了都市圈的边界问题,据此提出县域经济在都市圈中如何定位并根据县域的不同特点予以制度激励,促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

另一类文献则从城市群中卫星城市发展及建设这一角度找出县域经济的另一发展模式,其实质也是论述县域经济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比如,任兴洲着重分析研究了大型城市向郊区发展和建设卫星城的必要性,提出应研究和积极探索城市化和建设卫星城的多种模式;彭劲松认为,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如建立形成产业价值链。

上述研究观点在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得到实践论证。然而,我们也发现,已有的文献未能以县域经济为主体角度,讨论如何主动融入城市圈或者发展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因此需要从以县域经济为主体的角度探讨如何全面融入城市群或积极主动建设发展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

二、研究区背景及现状分析

1、邹平县域发展现状概述

邹平县位于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属于滨州市下辖县。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在省委规划的“济南都市圈”(1+6 即济南、聊城、滨州、淄博、泰安、临沂、德州)中,大致处于“双核”(济南、淄博)的中间区域。

2012 年,邹平县GDP 总值约690 亿元。在2013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名第17位。其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3:63、8:31、9,相比上年的4、9:64、3:30、8,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比较缓慢。近年来,邹平县把主导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向主导产业投入大量财力,政策上也不断向主导产业倾斜,使得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大支撑作用。2012 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0亿元,投资170亿元,开工建设重大项目60个,46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1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3个项目列入省战略新兴产业项目,9个项目省转方式调结构重点项目。

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形成了以家纺服装、食品医药、精细化工、新型材料、高档用纸、机械制造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目前,邹平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及全市最大的食品工业基地。

2、济南都市圈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及产业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发现,2012年,济南都市圈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7904亿元。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依次为1345亿元、9135亿元、741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依次为8、2%、52、8%、39、0%。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于全省水平,但三产比重也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地位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来看,作为区域核心的济南市,其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越一、二产业,形成了“三、二、一”的高级化发展格局,而区域的另一核心城市淄博市与其他五市还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表1)

与此同时,都市圈内的各个城市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或形成其主导产业。济南以石化工业、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冶金钢铁、机械装备等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淄博一直是山东重要工业基地,其石油化工、建材和新材料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份额,且已成为部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目前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医药等优势产业为先导的工业发展格局。(2)都市圈产业同构性分析。产业同构化是指在某一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主要表现为地区间产业的地域性不明显,许多行业和产品的生产在某区域内呈现均衡分布且没有集聚效益的分布状态。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结构相似度系数,可衡量不同国家或区域间的产业同构程度。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Sij 数值介于0到1之间,Sij 数值越大,表示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性越强,反之则表示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同构化程度较低。根据分析,“济南都市圈”七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布在0、7~0、95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这些重复的产业发展造成区域内各市间的恶性竞争,产业互补功能减弱,分工和协作难度大,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资源的浪费。

三、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今,我国诸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已经由高速增长转为次高速增长。邹平县2013 年GDP总额为737 亿元,同比增长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域经济单一地依赖资源粗放投入、外贸出口及投资拉动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维持。另一方面,由于邹平县经济的主要成分是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无法适应创新驱动战略下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县域经济的发展局限性正越来越突出。另外,对于该经济强县,其工业化已相对发达,但是其城镇化建设却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而县域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中等规模城市。

1、产业附加值的低端性及其单一性邹平县的主导产业还是以资源型和初级加工型为主,总体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近年来,其支柱产业的主导产品棉纱受东南亚市场冲击严重,纺织出口额占比已经由9 年前的1/2 降至1/4。在国内及该区域人力成本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其出口品价格已不占优势。另一方面,2012年,邹平县纳税前十名企业贡献了约73、95%的税收收入,而魏桥集团在税收总额中占比更是达到49、81%。这表明,邹平县支柱产业及重点纳税企业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较大,但也反映出其税收集中度较高,这使得其财政收入易受纺织等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2、创新要素不足

县域经济受自身特点的限制,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偏弱。特别是创新人才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生产中,其产品不具有创新性与差异性,难以形成独具品牌的产品,使产品加工一直停留在初级和低级阶段。一方面,邹平县民营中小企业较多,其中小企业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宏观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清楚,导致企业不能把握良好发展形势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尽管邹平县发展良好,但在吸引人才方面依然不具优势,导致其创新人才和能力不足,难以为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智力支持。

3、金融环境不完善

根据其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末,邹平县存款余额为532亿元,贷款余额为544亿元。一方面,辖内企业豪盛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竹纤维家纺生产基地因资金链断裂出现经营困难,其他更多中小企业也面临融不到资的问题;另一方面,始于2010年的民间高利贷风波对邹平县经济发展造成的后续破坏延续至今。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和沉淀,邹平县民间资本并不缺乏,但却没有合理的金融创新方式或者良好的监管引导措施,使之流向实体经济,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近年来,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多和人口流入的增加,邹平县工业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但其第三产业的增速却相对缓慢,发展滞后。相比2012年的第三产业占比,2013年第三产业仅增加0、7个百分点,达到32、6%。这主要是由于其重点产业多是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型发展,而由消费促进的服务型行业没有促进动力,导致其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结构转变。

四、融入都市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的必要性

在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短缺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环保等民生领域。而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民生、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对于县域经济来说,积极融入都市圈经济,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金及其他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定位、升级以及实现新型城镇化才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1)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目前,济南都市圈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产业结构系数达到0、7~0、95。而邹平县主导企业棉纺织业等具有无可比拟的集群优势,在省政府协调产业转移与分布的情况下,邹平县可根据自身已有的这些优势产业,积极引进、整合一批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促使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同时,对于竞争力较差的弱势产业,可合理转移或淘汰,以集约土地资源,为优势产业做大提供条件。

(2)提升创新要素的内在需求。县域经济在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层面具有先天的弱势,这对于经济强县的进一步发展在人才、创新要素等需求方面形成了制约。要突破这一瓶颈,融入周边的城市群无疑是较便利的措施。依托城市圈这一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的主要聚集地,构建同城同圈的发展模式,增强吸引人才的能力,使经济发展摆脱对资源禀赋的强烈依赖,增加技术内涵,促进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价值的提升。

(3)完善城镇化布局的路径。2013年,国务院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尤其是经济强县将会是形成中小城市的后备力量。目前,邹平县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高于全省以及全国平均水平。而这一城镇化过程的发展不是生态增值、轻型化的、服务产业主导的、科技含量高的,是以某一重点产业的兴盛带动起来的,缺乏完整的产业体系。而融入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则会克服“一业兴城”带来的城乡分割、缺乏连绵带的弊端,使县域进入都市圈的分工模式中去,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

(4)成长为区域次中心城市或卫星城市的利好。随着济南都市圈形态的逐步确立,邹平县发展县域经济的视野无疑将更加开阔,在较大的区域内集聚要素资源,借助外力推动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将更加灵活和多元。经过多年高速发展,邹平县具有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及经济条件。因此,按照合理分工的原则,首先发挥自身优势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注意中心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变化,把济南、淄博等地因受制于发展空间、环保因素的产业和项目吸引过来并将其做大,充分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并在利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济南都市圈的次级中心城市或重要的卫星城市,这对于下一步突破县域体制,壮大经济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可行性及优势所在

(1)区位优势。邹平县东接淄博,距淄博市35公里;西邻济南90公里,距济南国际机场62公里,济青高速公路横穿全境26公里;,东距海滨城市青岛240公里,北至首都北京550公里,并靠着胶济铁路和黄河,交通区位优势巨大。在省委规划的“济南都市圈”中,处于“双核”(济南、淄博)的中间区域。另外,邹平县本身也隶属于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区中,与环渤海经济圈相望。山东省周边省份经济较发达,对邹平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经济区位优势突出。

(2)发达的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促进邹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邹平县共有5家企业入围,成为入围企业最多的县级城市。邹平县域内有亚洲最大棉纺企业——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集团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有中国最大的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集团,其控股西王糖业、西王食品、西王特钢三家上市公司。目前邹平县已有8家上市公司,且有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西王糖业控股有限公司、群星纸业控股有限公司、山东三星集团、中国宏诚控股有限公司五家境外上市公司,总融资金额近12亿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山东省历来是“大象经济”,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大背景下,邹平县域内民营企业可充分利用其制度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的特点,积极兼并或利用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优化地方资源配置,促进自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型城镇化建设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区域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的发展,实现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的转型是县域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提升产业层次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徐明华,陈文举、浙江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圈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证[J]、浙江社会科学,2011(08):53-60,157、

[2]董国利,侯彦温、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18):41、

[3]唐桂敏、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481-486、

[5]袁涌波、从县域经济到都市圈经济:浙江县域经济转型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01):54-58、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7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县域工业经济分析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销售项目分析(精选8篇)
  • 下一篇:护士入职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