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动物疫病防治(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0 栏目:写作范文

动物疫病防治篇1

一、疫情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牛、羊等动物出现精神沉郁、流涎、跛行、卧地不起,口、蹄等部位出现水泡,幼畜成批猝死等异常情况;鸡群中发病急,死亡率高,并且排除鸡新城疫和中毒疾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的,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或了解上述情况后,应立即派员到现场调查核实。对怀疑是动物疫病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将情况逐级上报自治区水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

二、疫情确认

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应按下列程序确认:

(一)现场临床诊断。街道动物防疫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派出2名以上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对符合动物疫病特点的,报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确认后,可确认为疑似病例。

(二)自治区口蹄疫诊断实验室或国家口蹄疫和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对疑似病例或症状不够典型的病例,区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及时采集病料送自治区兽医防检站口蹄疫和禽流感诊断实验室按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可认定为确诊病例。自治区兽医防检站口蹄疫和禽流感诊断实验室难以确诊的病例,必须派专人将病料送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

(三)疫情最终确诊、公布。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农业部将根据自治区兽医防疫站口蹄疫和禽流感诊断实验室或国家口蹄疫和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最终确诊结果,确认并依法公布疫情。

三、疫情分级

按照《港口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分级。

四、应急指挥系统及部门分工

街道办事处全面负责当地的口蹄疫防治和应急工作,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为当地口蹄疫应急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应急工作。按照《港口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实施应急响应和终止。

1、水产畜牧兽医站:

(1)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开展疫情诊断、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对疫情作出全面评估;

(2)制定疫情处置的技术措施,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提出疫点封锁、解除封锁的实施方案;

(3)根据区人民政府的封锁令,对疫点病畜禽和同群畜禽的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4)组织易感动物的紧急免疫接种;

(5)负责疫点封锁前已售出的易感动物及其产品的追踪处理;

(6)组织紧急防疫用疫苗、药品、器械等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安排紧急疫情处理所需资金的使用计划。

2、财政所:负责安排并落实应急处置所需经费,并监督资金的使用。

3、派出所:负责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疫点封锁、扑杀病畜禽及同群畜禽,加强当地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4、卫生院:负责做好疫区内人员的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

5、司法所、农业站等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本系统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五、控制措施

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杀,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严防疫情扩散。

(一)分析疫源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趋势。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的家畜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

(二)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1、将病畜所在殖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场所划为疫点;散养的病畜,将病畜所在自然村划为疫点。

2、以疫点为中心,将半径3公里内的区域划为疫区。

3、将距疫区周边10公里的区域划为受威胁区。

(三)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1、封锁。在疫点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点的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车辆和在此物品进行消毒。必要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申请并经批准,设立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执行对家畜的监督检查任务。

2、扑杀。扑杀疫点内所有的病畜及同群畜,并按国家规定标准对所有病死畜、被扑杀畜及其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3、无害化处理。对家畜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4、消毒。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

(四)疫区、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1、对所有易感动物采用国家批准使用的疫苗进行紧急强制免疫接种,并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2、对易感动物进行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3、关闭家畜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染的动物进出和易感染畜产品运出。

(五)解除封锁

疫点内所有易感动物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14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水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向封锁令的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

(六)处理记录

街道渔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完整详细地记录疫情应急处理过程,确保数据完整。

(七)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做好动物防疫的各项工作,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发生。

上述(三)、(四)所列措施必须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六、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

建立街道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应足量的防治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储备物资应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备贮运条件、安全的区域。按自治区规定的品种和数量重点储备疫苗、消毒药品、消毒设备、防护用品、强制扑杀工具、封锁设施和设备等。

(二)资金保障

街道办事处要将动物疫病应急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扑杀病畜及同群畜按国家、自治区的规定给予补贴。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由国家负担,所需资金除中央补贴的部分外,其余由自治区和市级财政各负担50%。

(三)人员保障

1、街道设立口蹄疫现场诊断专家组,负责口蹄疫疫情的现场诊断,并提出应急处理方案的建议。

2、街道办事处要组建突发口蹄疫疫情应急预备队。应急预备队在街道重大动物疫情防治指挥部的领导下,具体实施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应急预备队由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有关专家、执业兽医、卫生防疫人员等组成。必要时,公安机关应依法予以协助。

七、其它事项

(一)街道有关部门和各村委会要参照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或村委会的应急预案,并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准备工作。

(二)凡在本街道范围内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饲养、生产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本预案的规定。

动物疫病防治篇2

近年来,畜牧业已成为恩施自治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统计显示,2008年,恩施州猪、牛、羊、禽出栏(笼)分别为353、53万头、6、07万头、42、22万只、679、35万羽,禽蛋产量1、89万t,肉类总产量达到32、71万t,畜牧业产值达5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5、82%,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 512、40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效果显著,2008年,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鸡新城疫、羊痘等五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首次达到100%,全州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11%、0、03%、0、04%、0、05%,没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但是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产品交易的日益频繁,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巨大压力,必须从根本上理顺基层畜牧兽医机构,稳定基层防疫队伍,健全防控体系,提升防控能力,才能为恩施州争创百亿畜牧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 现状

1、1防疫队伍基本稳定

构建了一条组织领导体系,由州、县(市)、乡(镇)共成立了97个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层层制定了应急预案,组建了专家组和应急预备队。州及8县(市)组建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全州88个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聘请了2 532名防疫员,部分县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观,防疫员年平均工资6 806元,大部分县市从业人员的养老、医保全面落实,部分县(市)还给防疫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1、2冷链体系基本建成

在部援项目的支持下,州和8县(市)畜牧兽医局配备有冷库和冷柜,有的还配有疫苗运输冷藏车。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有冰柜、冰箱。村级防疫室有保温盒和冰袋,有的还配有冷柜或冰箱。巴东县投资150万元完善了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县畜牧兽医局建起了规范的化验室、冷库,添置了疫苗运输冷藏车;乡镇配齐了冷柜、冰箱;村级建起了防疫室,配备有冰柜、冷藏包、冰袋、药柜以及相应器械。

1、3疫情监测和报告体系不断完善

州、县(市)建成了比较规范的疫病化验诊断室,形成了从疫病化验、诊断、疫情监测和免疫抗体检测以及技术培训的技术支撑力量。与此同时,从组到州建起了五级疫情监测网络报告体系,确保了疫情的及时诊断上报。

1、4技术力量逐渐增强

通过近年来的培训和在职教育,全州兽医技术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乡镇防疫员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已达27%,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分别占0、1%、6、4%、38、6%。

2 问题

2、1饲养环境差

全州畜禽饲养90%以上为散养。部分地方仍沿袭老式垫料积肥养殖方式,管理粗放。禽类大多栖身于住宅周围的树林或竹林中,动物防疫条件差。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畜禽混养、人畜混居,圈舍高温、高湿、通风不好;粪便乱堆乱放,未经发酵就随意作农作物肥料;随意处置死因不明的畜禽;在动物饲料中滥用抗生素等,都是饲养环境中的隐患。

2、2动物跨区域交易增加了疫病风险

一是畜禽经长途贩运,因应激等方面原因致使动物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疫病;二是毗邻地区的动物联防机制不健全,互通情况不够。或者说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动物交易市场消毒不严、监管不到位,成为动物疾病的孳生地。

2、3免疫存在隐患

一是少数养殖户防疫意识不强,拒绝免疫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是少数地方为了应付检查,仅对公路沿线的村寨开展免疫工作,偏远地区出现免疫“空白”;三是因冷链断链和疫苗运输途中低温无保障导致疫苗效价降低,影响了免疫质量;四是由于注射反应及死亡补偿资金不足,有的甚至将注射反应死亡数量与防疫员工资挂钩,防疫员心存疑虑,迫使将疫苗减量注射,导致抗体不达标。

2、4队伍人员青黄不接

一是防疫员待遇低,留不住人。防疫员工资差距大,有的县市防疫员每月仅有120元生活费;二是现有人员素质低、知识老化。乡村防疫员多是通过子承父业或跟师学艺传承的,没有通过系统理论学习,技术落后。如来凤县287名防疫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5人,仅占8、5%;中专(含高中)文化程度83人,占28、1%;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7人,占63、4%;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1人,占7、3%;初级职称98人,占34、1%;无职称168人,占58、6%;三是动物防疫人员后继乏人。除年龄老化将逐步退休外,由于待遇无保障,工作环境差,对正规大中专毕业生没有吸引力,整个行业后继无人,基层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严重不足。

2、5动物防疫监管难到位

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控效果差。一方面村级防疫队伍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另一方面家禽检疫还是空白,且市场监管不到位。

2、6疫情处置待规范

一是多头上报疫情的情况偶有发生。专业部门还在诊断过程中,信息部门就当作疫情上报直通党政一把手,从而导致部门工作被动;二是重扑杀轻消毒。疫情发生后,及时扑杀了病畜及同群畜,但消毒工作做得不彻底,导致病原微生物杀灭不彻底,留下新的祸根。

2、7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县级化验设施缺乏,化验工作难以开展。二是冷链断裂。目前有7个县(市)无疫苗运输专用冷藏车;村级防疫员的冷藏设备不全,冷源无保障。三是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办公条件差,使用房屋的平均面积仅128、9m2。可正常使用房屋的只有37个乡(镇)中心;有37个乡(镇)中心需改造房屋;还有14个乡(镇)中心没有办公场所。

3 对策

3、1强力推行科学养殖

一是改变传统养殖方式,推广科学生态养殖。安全、优质、绿色的畜产品是人们21世纪肉食品消费的主流。为此,要着力改变传统的小规模分散饲养方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殖小区,推广“猪+沼+X”模式(生猪+沼气+种植业的生态模式)、标准化养猪“150”模式(建1栋面积为220m2全封闭式标准猪舍,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肉猪150头,该模式猪舍环境可控、猪只自由采食、全进全出,一年可出栏3批共450头肉猪)、肉羊“1235”模式(建1栋标准羊舍,饲养20只能繁母羊,种植3亩高产青饲料,年出栏肉羊50只)、肉牛“165”模式(建1栋标准牛舍,饲养6头母牛,生产5头小牛或商品牛)、肉牛“12352”模式(每家农户建设1间标准栏圈,饲喂2头以上能繁母牛,每喂养1头牛种3亩以上优质牧草,每户平均饲养商品牛5头以上,每年出栏2头商品牛)。规范畜禽养殖档案,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之路。二是加强繁育体系建设,坚持自繁自养。

3、2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建议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畜禽交易市场环境,加强场地基本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种消毒设施,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3、3健全免疫问责制

一是将防疫密度、抗体合格率与防疫员工资挂钩;二是将重大动物疫病与县(市)、乡(镇)、村三级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挂钩,并实行责任追究制。三是推行鹤峰县“四个辞退”,即:管辖范围内发生输入性重大动物疫情,引起本地畜禽感染率达到30%以上的;本人不在岗而长期委托他人从事动物防检工作的;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连续两年在全县考核中排名倒数第一的。

3、4加强防检监管

建议尽快出台《恩施自治州引进动物管理办法》,强化引进动物监管,防止外疫入侵。同时,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点部位确立责任人,明确职责,悬挂责任牌,签定责任状,实行重点监管。规范检疫,把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监督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对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过往车辆严格查证、验标、点物、登记;对运输的猪、牛、羊、禽等必须加强检疫;对运输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对来路不明、“三证”(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和非疫区证明)不全的畜禽进行补检重检,坚决杜绝外疫传入及疫情扩散。

3、5科学处置疫情

一是要规范疑似病例的诊断、采样和送检。一旦出现疫情,至少要有两名以上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诊断,并按要求采样及时送检;二是要进一步规范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按程序上报疫情,杜绝多头上报现象;三是要按照技术规范及时、科学处置疫情;四是要及时申报扑杀补偿,减少养殖户损失。

3、6稳定防疫队伍

进一步贯彻执行各种优惠政策,择优录取业务过硬的人员和本专科毕业生充实到动物防疫、检疫第一线,全面提升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的素质,保证每个县市每年都能吸纳一定比例的应届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用3~5年时间彻底改变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局面;建立人才进出流动机制,对村级防疫员由乡(镇)实行聘用制合同管理;稳定基层防疫队伍,对长期在基层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专业人员,评定职称要注重实绩,成绩突出的可破格评定;落实好村级防疫人员的劳务工资,以钱养事资金的分配要降低人数权比,提高事的权比,以钱养事资金用于畜牧兽医方面的不得低于30%;按国家规定全面兑现兽医卫生津贴,建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在业务培训上,与州内大中专院校合作定向培养畜牧兽医技术人才,由所在单位负担学费及生活费,既要搞好畜牧兽医的在岗培训,又要搞好普及动物防疫知识的培训。一是通过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开展防疫、检疫、检验和疫情处置等专项业务培训,使基层防疫员了解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动物疫病的诊断、检测和处置方法。二是加强对动物疫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普及牲畜疫病防治知识等。

动物疫病防治篇3

冬春季节是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危期。为了切实做好今冬明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根据农业部和重庆市有关精神,现将有关事宜紧急通知如下:

一、认清疫情形势,增强做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防控任务依然艰巨。一是秋季集中防疫结束后,对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其监测结果表明一些地方的畜禽免疫效果不好。随时间推移,已免疫畜禽抗体逐渐下降,发生疫情风险较大。二是元旦、春节将至,正值畜禽及其产品消费旺季,交易十分频繁,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增加了疫情防控难度。三是一部分新补栏畜禽未及时免疫,畜禽自身保护力低,存在一定数量的易感动物。四是面源污染严重,隐性感染较多。为此,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务必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毫不松懈地加强“免疫、监测、消毒、检疫、堵疫、排查”等措施落实,务必打赢今冬明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战役。

二、扎实开展四项活动,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一)扎实开展冬季综合防控活动。在2011年12月20日至明年1月10日期间,各地要组织开展一次冬季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行动。对农村散户、规模养殖场所饲养的畜禽,要逐村、逐场、逐户、逐头(只)开展免疫情况、免疫标识填发、重大疫病等普查,发现漏免、新补栏和已过免疫保护期的畜禽及监测抗体保护率低于70%的规模场,要结合进行及时补免,加强重点地方场地消毒和疫情监测。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常年免疫制度,坚持免疫报告制,按防疫包片责任制做好每月定期补免,督促养殖场按程序落实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和死角。

(二)扎实开展养殖场疫病防控检查活动。结合冬季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行动,各地要组织开展一次养殖场疫病防控检查活动。是否执行了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程序、消毒、隔离、无害化处理、环境卫生管理、封闭饲养管理等防疫制度,免疫耳标佩带和免疫证明填发是否规范,是否签订《养殖场动物防疫责任书》和落实了挂牌兽医及其职责。对发现的问题,要做好《巡查记录》,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加大挂牌兽医负责,督促、指导养殖场落实好各项疫病防控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记载。若因为挂牌兽医监督管理不到位或因养殖场防疫措施不到位而发生重大动物疫情被扑杀的,国家不予补偿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扎实开展屠宰检疫监督活动。至春节前,是动物食品的消费高期。区外生猪到我区屠宰数量较大,外疫传播疫情风险大。各地一定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严把“入场动物关、待宰巡回检疫关、同步检疫关、无害化处理关”四关,对临床检查不合格的、检疫手续不齐全的动物,坚决不能入场屠宰。对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严格按规定程序上报,并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让不合格的动物产品上市销售,以确保动物食品安全。

(四)扎实开展动物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在元旦、春节前,各地要加强对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管,重点检查人员值班情况、检疫员是否按程序施检、屠场是否落实了消毒、隔离和坚持快进快宰等制度。要严厉查处逃避或抗拒检疫、贩卖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强化区外调运动物监管,有效防止区外疫病传入

严格执行年市指挥部6号文件精神,区外调入动物必须实行申报制和隔离观察管理,做到“调入申报,入境报告,隔离观察,建立销售台帐”,强化引入动物全程监控。龙驹、分水和红溪河沟码头等3个边境检查站,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和消毒。按照渝府发〔〕101号通告规定,认真落实“入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道口”制度和检查站签章管理制度,坚绝杜绝区外疫病传入,力争保持辖区内清净无疫。

四、完善应急反应机制,规范处置突发疫情

各地要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进一步强化应急防控工作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加强应急预备队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切实做好“元旦”、“春节”节日期间的应急值守,严格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发生疑似重大动物疫情,一定要按程序上报,并严格核查可疑疫情,确保疫情信息畅通。同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快速、果断、彻底处置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坚持责任追究制,对因免疫等防控措施不落实、人员不到位、处置不及时、不彻底而导致疫情发生和扩散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动物疫病防治篇4

[关键词] 动物检疫 疾病防治 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229-01

一、目前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带来的问题

随着养殖规模和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其养殖规模和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畜禽以及动物制品种类和流通渠道在不断增加。这就为动物疫病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很多高发的动物疫病不能及时有效的被诊断出来,使得一些已经被控制住的疾病又重新爆发,并逐渐呈现蔓延扩散的趋势,给养殖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2、检疫检测手段缺乏

随着养殖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物种养殖不在满足于本地物种的养殖,更多的会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和物种,一些新引进品种和物种的数量不断在增加,而在国内动物养殖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动物检疫监测手段,导致了外来物种身上的疾病被传播到本地的动物养殖领域,导致了很多疾病突然爆发,防不胜防。

3、药物滥用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传染病一旦发生,养殖户就会使用大量抗菌类的药物或者含有抗菌类的药物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进行疾病预防和治疗。由于长期大量不科学的使用抗菌类药物,导致了病菌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不断加强,加上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导致疾病防治呈现出萎靡的状态。

4、混合感染加剧

在疫病防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动物出现某种传染病后经常会伴有其他类型的疾病,这些疾病就是混合感染病例。在动物疫病中常见的几种动物混合疾病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病毒性混合感染,如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鸡法氏囊病与新城疫病毒、新城疫与传染性的支气管炎等混合;其次,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这种混合疾病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疾病,新城疫病毒和大肠杆菌、新城疫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等;最后,细菌性混合感染疾病,如鸡大肠杆菌与沙沙门是杆菌并等混合感染。

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新局面

在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过程中,动物防检疫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大力宣传。利用地方的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途径大力宣传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2、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动物疫病检测监督机构

动物防疫工作是运用多种预防手段,消灭和控制各种动物疫病,保障动物健康以及产品安全的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种类。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的科学技术,将动物检疫工作全面应用到疫情防治过程中,对动物饲养、屠宰、加工、运输以及销售经营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为把动物检疫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开展动物检疫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动物检疫监督机制,各级动物检疫部门应该充分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有效动物疫情防治监督机构,加强对动物防疫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有违反《动物检疫法》的不良行为,应该按照法律的要求对其进行处理。在动物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全面实行动物防疫责任制度,重点建立和完善监督的制度、疫情报告、病情控制以及动物调度监管等几种追究责任,确保各项防疫措施都能够切实的落实到位。

3、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免疫程序

科学合理的动物免疫程序有利于动物疫情的控制和消灭,如果动物检疫程序不科学、不合理,在动物疫情爆发之后,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动物防治,同时还有可能会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还应该注意,动物免疫程序的制定应该科学合理,符合本地的动物养殖实际情况,这样疫病的防治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动物防治效果。

4、强化动物检疫检测力度

在开展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过程中,需要建立动物疫情检测网络,定期的、不定期的对动物免疫注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于免疫率没有达到相应标准的动物一律进行隔离观察,并对这些动物进行疫苗补种,并对严格按照动物检疫的实际流程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对突发动物疫病控制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预防、早治疗。

结语

总之,针对目前动物疫病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预防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并建立完善动物检疫管理机制,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在社会和群众中广泛的开展,提高群众对动物疫病防治意识和能力,让群众充分掌握到具体的防护措施,保证动物防疫措施进入千家万户,充分发挥群众在动物疫病防治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动物疫情防治工作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使畜牧生产发展跟上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德明,刘世明、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动物防疫体系建设[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Z1)

[2]刘玉华、 肃北县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想和对策[J]、 养殖技术顾问、 2010(12)

[3]邓佩文,傅启宽,黄至琼、 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思考[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12)

[4]黄宝金,王孟华、 南平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 福建畜牧兽医、 2010(06)

动物疫病防治篇5

一、动物防疫

1、畜禽免疫:一方面加强日常防疫工作,要求各镇乡对上圈和新补栏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另一方面在春秋两季对全市所有的畜禽集中进行防疫,全市全年免疫情况是:猪瘟免疫67万头、猪口蹄疫免疫73、2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35、8万头、牛羊免疫口蹄疫免疫1、35万头、鸡新城疫免疫359万只、鸭瘟免疫31、4万羽、禽流感免疫761、4万羽(包括鸡、鸭、鹅、鹌鹑、鸽)、狂犬病免疫105349只、奶牛结核检测460头、奶牛布病检测460头、血吸虫病防治牛羊查病1000头,扩大化治疗2659头,清圈消毒60、7万间,此外,在6—8月的高热病和“8、13”泥石流和“8、19”特大暴雨给我市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是我局应对及时防患于未然,及时的安排布置了相关防疫工作,如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应对措施。确保了我市全年清净无疫。

2、防疫物资的组织、管理、供应:为保障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年共组织猪口蹄疫疫苗137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8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61万毫升、猪瘟疫苗109万头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400万毫升,禽流感鸡新城疫二联苗336万羽,鸡新城疫疫苗200万羽,鸭瘟疫苗40万羽,兔瘟疫苗10万头份,狂犬病疫苗15万头份,消毒药物7、5吨,针头2000盒,药棉600筒,纱布500卷,注射器300具,500毫升∕瓶碘酊850瓶,500毫升∕瓶酒精850瓶,生理盐水100毫升∕瓶20000瓶。在管理、供应上,防疫器械、疫苗有专人管理,做到了帐物相符,管理规范,在春秋两季的防疫和平时的防疫中,防疫物资及时发放到各镇乡畜牧兽医站,保障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3、疫情监测:全市所有镇乡都设有监测网点。在今年的畜禽社会防疫中,6—8月份我市大部分镇乡发生了以猪流行性感冒特征为主并继发其它疾病,及时下发通知和对症治疗方案做到了有病不成灾;板桥、富新、汉旺、新市四个镇乡相继发生犬只伤人事件,中心立即组织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核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到有疫不流行。

4、养殖场的防疫管理继续实施规模场到期免疫制度、消毒制度,确保了无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5、协助基层抓好畜禽疑难病的诊治。针对畜禽疑难病的诊治,中心在8月份对基层业务骨干进行了业务培训。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因动物疫病可能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及时处理、及时化解。

6、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免疫密度。成立了督查组、检查组分片对全市所有镇乡进行防疫工作检查,确保了免疫密度和质量。

7、狠抓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工作、保证免疫质量。分别在5月和11月对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情况进行了监测,全市全年共监测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样本1660份。对达不到抗体水平要求的,要求及时进行补免,确保了免疫质量,同时并把免疫结果纳入对各镇乡畜牧兽医站的防疫考核和年终考核之中。

8、进一步加强了突发疫情应急管理工作。成立了疫情处置领导小组、专家组、疫情处置预备队,贮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器械、疫苗、消毒药、防护服,保证了在突发疫情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狂犬病防治

去年全市犬只免疫105349只,免疫率达107%。全市捕杀流浪犬、野犬2490只。在今年的狂防工作上,我市板桥、新市、富新、汉旺镇相继发生了野犬、流浪犬咬伤人事件,但是我们反应迅速,及时按照狂犬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了处理,对犬伤者的处理率100%,全程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疫点犬只进行捕杀、场地消毒,半径3公里内的犬只进行捕杀,等综合性措施,由于措施得力,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动物血防:

1、耕牛查病及扩大化治疗春秋两季用吡喹酮药物对新引进的牛及重点村组的牛进行扩大化治疗,春季用吡喹酮药物扩大化治疗耕牛1674头,秋季用吡喹酮药物扩大化治疗耕牛985头,全年共扩大化治疗耕牛2659头;春秋两季对新引进的牛及重点村组的牛进行普查,春季查了667头,秋季查了703头,全年共查了1000头,无一头阳性牛;根据动物血防与人血防同步的原则,对汉旺镇大白林村、齐天圣寿村、孝德桂兰村的全部耕牛进行了病情监测,共计粪检监测了48头耕牛,无一头阳性牛。

2、今年绵竹被纳入国家动物血吸虫病综合治理项目,目前该工作正在开展当中。

动物疫病防治篇6

(一)目的意义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确保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陕西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特制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金台区行政区域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畜牧业生产严重损失和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三)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区政府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区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2、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各乡镇街、区农业局要依照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

3、预防为主,群防群控。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意识,做好人员、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开展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群防群控,做到疫情早发现、快行动、严处理。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指挥部及职责

区政府设立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由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指挥长,区农业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指挥长,指挥部成员由区农业、发展、卫生、公安、监察、财政、司法、交通、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宣传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主要负责全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疫情处置等工作。

(二)指挥部办事机构及职责

1、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区农业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职责:

(1)指导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协调安排指挥部各办事机构的有关日常活动。

(2)向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传达领导的批示和工作指示。

(3)督促、检查、落实上级机关和领导指示及部署的重要工作,掌握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动态并及时报告。

(4)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为指挥部重大工作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2、指挥部协调督查组。组长由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担任,区农业、发展、公安、监察、财政、工商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主要职责:

(1)督促检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2)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3)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3、指挥部信息情报组。组长由区农业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农业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

(1)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上报疫情信息。

(2)向指挥部报告防治动态和进展。

(3)疫情信息的。

4、指挥部技术专家组。组长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人担任,动物卫生监督所、卫生局等技术专家组成(5人以上),作为动物防疫监督所的技术支撑组织,主要职责:

(1)对疑难疫情的会诊。

(2)制定疫情封锁、控制、扑灭技术方案。

(3)提供防治技术建议。

5、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组长由区财政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农业局、发展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等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

(1)组织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

(2)制订防疫物资储备方案。

(3)协调、组织防疫物资的储备、供应、发放和资金使用的监管。

6、指挥部新闻报道组。组长由宣传部分管领导担任,各新闻媒体人员组成。主要职责:

(1)制订新闻报道方案。

(2)协调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

(3)加强对外新闻报道的协调管理。

7、指挥部应急扑疫预备队。由区农业局主管副局长负责,区农业、公安、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

(1)组织扑杀疫点、疫区内易感动物。

(2)对扑杀动物、动物排泄物、被污染动物产品、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禽栏舍、场地进行消毒。

(4)疫点、疫区的封锁监督。

(5)疫区内与扑疫相关的治安维护。

(三)部门职责

1、区农业局:负责制订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处置方案,负责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源追踪,对疫点、疫区相关畜禽的扑杀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检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和紧急免疫接种。

2、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做好人的防治工作。当发生人的疫情时,按照有关规定具体组织实施防控工作。

3、区委宣传部:负责制订新闻报道口径,加强对外宣传报道的协调管理。

4、金台公安分局:负责疫区的安全保卫和社会治安管理,做好疫区封锁、强制扑杀等工作的秩序维护。

5、区财政局:保障疫苗、扑杀、监测、消毒处理等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负责防治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6、金台工商分局:负责关闭疫区内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经营点),加大对违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的打击力度。

7、区发展计划局:负责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相关商品的储备工作,以及服务价格的监管,保障市场供应、价格稳定,并制定市场物资储备供应方案。

8、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负责动物加工产品的生产质量监督,打击违法生产动物加工产品的行为。

9、区交通局:负责运输单位和个人的管理,优先安排紧急防疫物资的调运,协助做好疫点、疫区的封锁,协助做好临时检疫消毒检查站的设置,以及家禽及其产品运输的监督检查工作。

10、区监察局:负责查处防治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

11、区司法局:负责做好相关法律宣传和防治中法律服务工作。

各单位要按各自职责制定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按规定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有序、有力、有效落实防控措施。

三、疫情监测报告及确认

(一)疫情监测报告

1、疫情监测

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疫情监测工作。

2、疫情报告

发现动物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异常情况时,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调查核实,并将情况报告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疫情报告后,进一步调查核实,怀疑是重大动物疫病的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区农业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同时将情况报告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通报区卫生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人的疫情按照卫生部《人疫情报告管理方案》执行。

(二)疫情确认

重大动物疫病疫情依据农业部农政发[]1号文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诊断标准》,按以下程序认定。

1、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备相关资格的防疫人员到现场进行临床诊断,提出初步诊断意见。必要时,请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省所专家复诊。

2、对临床怀疑为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及时采集病料送省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可判定为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病例。疫情由上级机关最终确诊,统一公布。

四、应急响应

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早、快、严”的原则坚决扑灭,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一)疫情调查

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对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发生情况进行认真调查,追溯疫源,并将调查情况上报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病的时间、地点、范围、品种、数量、受威胁动物以及畜禽加工、屠宰厂(场)等情况。

2、疫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3、疫情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4、发病动物的免疫、监测和检疫情况。

5、输入性疫情还要报告调出地、调入时间及检疫证出证机构和检疫员姓名以及调入的运输线路,并附检疫证等相关证件。

6、已采取的扑疫措施、疫情动态及扑疫工作进展。

(二)分析疫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的畜禽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

(三)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按国家有关规定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疫情发生的户村、场所为疫点,半径3公里内疫区,疫区外延5公里为受威胁区。

(四)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1、扑杀畜禽,并对所有病死畜禽、被扑杀畜禽及其畜禽产品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2、对畜禽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禽场进行全面消毒。

(五)疫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1、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对疫区实施封锁。对出入的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必要时,经批准可设立临时动物检疫消毒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

2、扑杀疫区内有关畜禽。

3、关闭畜禽产品交易市场,禁止易感活畜禽进出和易感畜禽产品运出。

4、对畜禽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

5、对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畜禽栏舍、场地进行严格彻底消毒,并消灭病源。

6、由区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

(六)受威胁区应采取的措施

1、对所有易感畜禽采用国家批准使用的疫苗进行紧急强制免疫接种,并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2、对畜禽实行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七)加强人疫情的监测和控制

1、区卫生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疫情通报后,应当立即组织开展对从业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的监测工作,并按照职责分工,参与疫区的消毒隔离控制工作。

2、区卫生局在本行政区域内指定一所医院做好收治病人的准备工作。指定医院应及时成立医疗专家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应做出快速反应,对现症病人实行就地报告、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3、区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要在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所,切实做好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相关的疫病防治工作。

(八)解除封锁

疫区内畜禽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一个潜伏期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发生病例的,经区农业局会同上级技术专家验收合格后,由区农业局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解除封锁。

(九)非疫区应采取的措施

要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完善疫情应急预案,加强疫情监测,防止疫情发生。

(十)应急人员及群众防护

区农业局和各乡镇街要高度重视对动物防疫人员和群众安全的保护。对从事预防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疫情的一线人员要加强保护,配备防护装备,作定期身体健康检查,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和津贴。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控,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所,切实做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严防重大动物疫病向人间传播,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十一)新闻报道

区宣传部门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动物防疫工作宣传的方针政策,密切配合区指挥部,做好疫情发生期间的对内对外动物防疫宣传工作。

五、善后处置

重大动物疫情扑疫工作完成后,区农业局和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疫点、疫区的疫情监测,督促指导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等单位和个人严格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对饲养场(户)因扑杀发病畜禽、同群畜禽所造成的损失,按国家相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资金保障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财政局按国家相关规定予以足额保障。

(二)物资保障

建立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区农业局要协调相关部门储备相应足量的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储备消毒药品、消毒设备、防护用品、封锁设施和运输工具、通信工具、疫苗、诊断试剂等。

动物疫病防治篇7

【关键词】畜牧业 感染 对策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300-01

一、畜禽疫病发生的特点及防治上存在的问题

1、新病不断出现。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省内外流通、国内外贸易的增多,新品种的不断引进,因缺乏有效的检疫和防疫措施,导致一些新的畜禽疫病(如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细小病毒、猪萎缩性鼻炎、猪环状病毒感染、禽流感、鸡减蛋综合症、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病毒性肝炎等)传入我省,部分疫病传入我市,由于这些疫病的出现,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常常造成畜禽大批死亡,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防疫意识不强,养防知识技能差。有些养殖场(户)的文化程度较低,技术知识欠缺,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受过技术培训的人员有限,普遍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技能;防疫意识不强、不防疫或盲目免疫、随意增加次数或加大免疫剂量、疫苗保管使用不当等,造成免疫程序紊乱,免疫质量不高,甚至免疫失败,导致禽群常年疫病不断。

3、滥用抗生素和添加剂。无病用药、超量用药和违禁用药,大量滥用抗生素和黄胺类药物,将抗菌素等杀菌药视作“万能药”,造成鸡体内致病菌产生较强抗药性,疾病越来越难治;此外,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不仅破坏了禽类体内菌群平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体内致病菌的耐药性。

4、疫苗、兽药质量差及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导致一些疫病免疫防治失败。我国兽用疫苗和兽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生产设备与工艺落后,使疫苗和兽药的质量不高,不少产品达不到GMP标准。二是一些地区对兽药市场监督不利,导致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加之一些用户缺乏科学防治常识,滥用疫苗和药物,使一些疫病不能有效控制,这样既耽误了疾病的治疗,又增加了畜禽的饲养成本,并且使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超标,影响畜禽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5、兽医卫生条件差,增加了疫病传播几率。个别养殖场(户)只看重疫苗和药物防治,而忽视了环境卫生条件。禽舍通风不良、地面潮湿、光线灰暗;不及时清除粪便,食槽、水槽很少冲洗、消毒。对消毒、驱虫不重视,尤其是消毒工作。另外,病鸡不隔离饲养,对死鸡不深埋,人为地造成疫源扩散,加剧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禽病传播途径。

6、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从畜产品市场看,大多数仅限于地域性,小范围的市场交换,大生产、大流通、大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数量有限,辐射力不强,仅靠某一养殖产完成是不可能的,需要从资金、品种利用、饲料配制、加工以及疫病防治方面进行配套。

二、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健全兽医防疫体制,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检疫,防止疫病传入。明确各级兽医部门的责任和权利,在兽医兽药执法上,减少政府行为,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加强兽医部门的力量,把一些专业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高学历人员(硕士、博士)充实到兽医工作第一线上来,对现有兽医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兽医防疫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一方面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有关的政策法规,增强广大群众的执法意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目前应重点放在兽药市场的监管上,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兽药和疫苗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此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比重与日俱增,动物及畜产品进出口、异地引种等日益频繁,疫病传入的机会也会增多。因此,必须把好检疫关,防止疫病传入。

2、做好疫病免疫监测,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免疫防制是目前控制动物传染病发生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用于动物疫病防制的疫苗种类较多,免疫程序也多种多样,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必须以免疫监测结果为依据,它是畜禽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免疫监测包括病原监测和抗体监测,通过对病原和抗体水平定期进行监测,了解疫病流行情况和疫苗的免疫水平,科学地制定免疫程序,就能有效地控制主要传染病的发生。

3、控制环境污染,消除疫病隐患。引起畜禽疫病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环境污染是引起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部分畜禽饲养者缺乏疫病防治常识,不能按规定处理病死畜禽,畜禽舍消毒不严格,甚至于脆不消毒,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必须把控制环境污染提高到畜禽疫病防治的议事日程上来抓好落实,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疫病隐患。

4、加强兽医部门实验室建设,提高疫病的诊断水平,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动物疫病的防疫与检疫,必须以实验室的诊断和检验为依据,这是整个兽医工作的最基本环节。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规律,进行动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并建立动物疫病的监测体系,也必须以兽医实验室的工作为基础。近几年来,通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使兽医实验室的仪器装备和人才培养有所完善和充实。但面对目前复杂的动物疫情和今后的兽医工作要求,还远远不能适应。因此,应该将兽医实验室的建设,包括诊断技术和诊断标准的建立,作为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

5、推行新饲养模式,减少传染机会,逐步实现家禽业由分散饲养、畜禽混养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方式转变,实施统一防疫和管理。认真贯彻实行《动物防疫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实现依法防控的重大举措,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引导养殖户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觉履行应尽的疫病防治义务。

动物疫病防治篇8

1、当前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村动物防疫现状、开展形式及效果

1、1沧源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机构、队伍力量和防控现状

目前,沧源佤族自治县县级畜牧兽医机构设动物疫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技术推广站,乡镇兽医站合并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县级动物疫控中心11人,动物卫生监督所8人,畜牧技术推广站6人;乡(镇)兽医干部24人;村级兽医员98人。这些机构和人员承担着全县6乡4镇93个村(社区),一个国营勐省农场的农村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推广、畜产品生产流通监管、项目申报实施等工作任务。疫病防控上,针对口蹄疫、猪瘟和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堵防控实际,沧源佤族自治县在县级设立了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边境乡(镇)设立了动物疫情监测点,边境村招录了动物疫情观察员;制定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边境一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会商制度、基层动物防疫员或动物疫病疫情观察员目标考核制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检查通报制度等,根据目前境外动物疫情的变化形式,这些防控措施和制度亟需进一步更新完善。

1、2沧源佤族自治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形式及效果

沧源佤族自治县动物防疫部门勇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重任,对境外的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实行统一行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守边境一线,建立防堵屏障,把重大动物疫病疫情控制、扼杀在了国门之外,有效防止了动物疫病的传播和传染。对境内的动物防疫严格实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要求和方针,以“整村推进、集中免疫”的形式开展动物防疫。全县动物防疫取得较好效果,近年来未发生大规模的重大动物疫情。

2、目前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线长,无天然保护屏障

沧源佤族自治县国境线长达147、083公里,有6个乡镇19个村委会与缅甸接壤,共有30余条大小通道通往缅甸,与之接壤的缅甸佤邦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防疫技术力量薄弱,经常缺医少药,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形式多变。两国之间同宗、同族、同习俗,边民互市,同耕混牧,跨境放牧现象突出,人畜交往频繁,没有天然的保护屏障,跨境重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日趋增加。同时境内行之有效的跨境动物管理办法、疫病应急预案、牲畜活体及冻品治理机制等有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这给沧源佤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2、2沧源佤族自治县农村动物防疫体系薄弱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乡(镇)畜牧兽医机构没有固定和独立办公场所(比如:班洪乡和勐董镇等),村级没有建立独立的村级兽医室,养殖农户养殖圈舍仍然以简陋的木头圈舍为主。二是县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缺乏。畜牧兽医部门工作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突出,工作压力大,对全县动物进行规范化防疫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三是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业务技术水平不高。四是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未及时建立或有效组织,动物防疫的社会服务化水平低下。动物防疫合作社未及时组建,社会动物防疫技术力量未得到有效组织和利用。

2、3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不足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方财政困难。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基础建设、硬件软件配置落后,畜牧兽医津贴久久得不到落实,村级防疫人员补助还沿用八九十年代的补助标准50元/人/月,从而导致动物防疫工作组织形式松散,村级防疫人员工作不主动、不积极、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技术水平很难提高。此外,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疫苗种类紧缺,比如沧源县常年零星散发的禽霍乱、气肿疽、牛出败等疫苗往往得不到足够的保障。另外,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部分村未配备冷藏设备或已经配备但已损坏,导致疫苗保管达不到规定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常常发生。

2、4部分养殖农户思想素质偏低,动物疫病防疫意识谈薄

沧源佤族自治县总人口19万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3、81%,佤族占85、1%,95%以上的佤族农户都从事着畜牧养殖业,在养殖上重养轻防,动物疫病防疫观念滞后,对给动物接种疫苗有抵触情绪,甚至还有部分群众会愚昧地认为畜禽打过几种防疫针后就可预防百病。由于农户观念落后、法治意识淡薄,抵触动物防疫,不规范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等现象的存在,给动物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3、沧源佤族自治县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3、1建立边境一线动物疫病免疫隔离带,筑牢防疫屏障

加大境内动物疫情监测站、监测点的基础建设,规范管理动物疫病疫情观察员,及时修订完善或建立跨境动物管理办法、疫病应急预案、牲畜活体及冻品治理等制度办法。援助境外毗邻区域建设动物疫情监测站,给予其动物疫病防疫技术及物资支持。此外,两国间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会商、技术合作、联防联控、信息互通的交流机制。在边境线外建立起动物免疫阻截带,边境线上建立起动物免疫隔离带,筑牢防疫屏障。

3、2加快基础体系建设,聚力推动农村动物防疫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建立起独立达标的办公场所,村级建立起独立达标的村级兽医室。二是积极引进县乡(镇)畜牧科技人员。通过与定点高校建立人才输送计划,改善畜牧兽医部门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做好人员的管理,设置专人专岗,完善工作人员的晋升制度,调动他们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升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素质,做好他们的培训指导工作,提升专业技能,完善管理模式,提升工作待遇,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及时组建动物防疫合作社,有效组织和利用社会动物防疫技术力量。

3、3加大投入,规范疫苗接种操作。

一是合理增加基层防疫员补助标准,严格落实畜牧兽医津贴,关心关爱基层防疫员,加大对其人生安全保险投入,营造兽医队伍舒心工作环境。二是加大对动物防疫设备投入力度,增加疫苗种类,补齐禽霍乱、气肿疽、牛出败等长期紧缺的疫苗。三是严格疫苗管理与使用疫苗。在疫苗的存储方面,要严格按照储存要求保存,确保疫苗有效;在疫苗的使用方面,要仔细查验疫苗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检查疫苗瓶身、瓶口是否松动或有裂纹,做好疫苗的留存备检;在疫苗的配制工作方面,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使用前要摇匀并使之温度上升至常温状态,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务必注意疫苗打开以后需一次用完,没有用完的疫苗不能留到第二天继续使用。

3、4加大动物防疫重要性宣传,增强群众的动物防疫意识

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网格化建设,从上到下,严格执行国家对畜牧的行政性防控要求,针对不同养殖户群体,制定不同层面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同时,开展形式多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以及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力争用鲜活事例在群众中讲解支持和不支持动物防疫的利弊,大力宣传“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让广大养殖户了解打预防针和不打预防针的利弊和风险,在养殖户中形成动物疫病防控“统防统消”的责任意识。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如何多措并举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精选3篇)
  • 下一篇:工程造价专科培养方案(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