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3 栏目:写作范文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1

从发现我写作文有天赋那一刻开始,灵感就陷入低谷,而过了两年之后,又再次爆发;

从发现我数学还有发挥余地那一刻开始,便在奥数的题海里挣扎,直至没有脑子:

从发现我英语很棒那一刻开始开始,拼命做PETS三级模拟试卷,看HBO和CCTV-9,而后变得对英语很敏感;

从发现自己总是非常郁闷那一刻开始,用一切力量写好作文和各类文艺作品;

从发现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重伤那一刻开始,怀疑当初自己的选择有没有错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2

我想我应该是超额完成了实习,不只是在规定的时间上,而且在学到的东西上比预期的要超出很多,内容上要丰富很多,学到了很多原来没有想到的东西。总之,我的所得大大超过了当初的期望值。

从一开始酒店管理实习工作,酒店的魅力与酒店的文化从就深深吸引了我,并促使我不断的去学习与实践,去探究酒店里的世界。实习给了我更好的机会,尤其是在北京,在这个到处是顶级酒店的城市里,空闲时间我会到不同酒店,去看,去感受,去学习,有时还会去亲身体验一下不同酒店的服务。每一个酒店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在不同酒店中行走,它们独有的文化会给我不一样的感觉。酒店文化的建设对一个酒店来说非常的重要,在我所实习的酒店中,发生的一起非常严重的投诉,其最大的一点原因就是酒店文化没有深入到每一个服务人的心中,之后,我们酒店也做出了加强员工酒店文化培训的决定。这次重大的投诉事件与我所牵连,在与领导谈话中我与我们处理这次投诉的领导借此对酒店文化交谈了很多。之后我对很多著名酒店管理集团的酒店文化做了涉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利兹卡尔顿的酒店文化培训,我看过广州富丽利兹卡尔顿的新员工培训视频,他们的培训师让我有了毕业想去利兹卡尔顿工作念头,我觉得他们的文化与我所理解的很相像。努力吧!

在最后酒店管理实习工作的日子里,我做了我们吧台的负责人,负责管理吧台的事物。再给新员工培训的时候,我着重给他们培训服务人修养,我认为,任何一个员工最慢在两个月后都会掌握工作岗位上的一切事物,但是个人修养却是一个长期地工程。我根据我在图书馆所学到的、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的体会,针对日常在他们身上发现的问题,为他们进行服务人修养的培训。因为作为他们的培训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找到酒店文化的魅力和酒店工作的动力,至于岗位的技能与流程相对于此要次要一些,因为找到动力以后,学习其岗位技能也会主动认真起来。在教育界有一种说法,让学生掌握学知识的方法远比让其掌握一些知识重要。也不知道,我的这种培训方法,对他们有没有用,现在效果还不明显,保持联系,以观后效吧!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3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饮料;比较研究

茶与咖啡、可可并列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也是受世人欢迎的健康饮料。茶自古就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的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与诗、禅等等文化现象相结合,自古就有“品茗赋诗”的高雅之趣。中国的茶文化外延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日本的茶文化,被称之为“茶道”,作为后起之秀在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我们将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做一个比较,研究他们的渊源与差异,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一、中国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在中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茶在产生之初作为一种药材被人们所使用,从唐代开始茶才被人们作为饮料,中国人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茶文化开始发展和发扬。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品茗赋诗、饮茶赏景”等高雅的情趣,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神、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先秦时代是我国发现和利用茶的初始阶段,秦代以后开始人工栽培茶树,但这仅在巴蜀地区发展。之后中国的茶树分布开始向东转移,茶叶开始商品化,饮茶的风俗开始在南方盛行。这时,中国的文人墨客开始与茶结缘,饮茶在高层人士中盛行,中国茶文化也开始孕育发展起来。

众所周知,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取得空前辉煌成绩的时代,当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茶叶的生产与贸易也越来越兴盛起来,茶文化也随着进人发展的繁盛阶段,唐代的茶文化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的茶文化从萌生之初,就带有东方文化的神韵和诗性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就诞生于中国的唐朝。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唐代陆羽的《茶经》是一个里程碑,他所创造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对我国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地,受到世界茶学界的推崇,美国《茶叶全书》称赞他:“无人能否认陆羽之崇高地位。”由此陆羽被后世尊为“茶圣”、“茶仙”和“茶神”。《茶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基本框架的构建完成。在这一时期,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和僧人来到中国学习禅宗佛理和先进文化,将中国饮茶的风俗带回了日本,自此茶文化传入日本,在日本的高僧、贵族之间扬起了饮茶、喜茶之风。

宋元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史书上记载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在这一时期,“斗茶”之风盛行,“茶会”、“茶宴”等饮茶形式已经非常普遍,市民茶文化开始兴起。

明代是我国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为现代制茶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代废止了一些制茶的弊制,极大了促进了我国制茶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在清代时期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经济发展变慢,这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与其时代相对应,制茶、烹茶等茶事又趋于繁琐,茶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大量的茶馆茶庄的出现又使得饮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

进入近现代以后,茶亦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用茶来接待客人也是很多地方的待客之道。中国茶的种类多种多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采茶、制茶的技艺也越来越高。至此,中国的茶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有了悠久的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并向世界传播受到广泛的欢迎,与咖啡和可可并列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受到世人的认可,被誉为“茶的故乡”。

二、日本茶道的产生与发展

公元805年日本人最澄将茶籽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茶开始传入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人饮茶的开始。据文献记载,弘仁六年(公元8巧),磋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磋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一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后来由于政治上政策的改变,中日茶文化交流曾一度中止。然而日本茶道从“唐风茶礼”变为“侨风茶汤”,即形成具有和式风味的茶道,却是数个世纪后的室叮时代的事了。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荣西来中国天台山学习禅理,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将茶籽带回日本推广了新的制茶和饮茶的方法,此时饮茶之风在上层社会普及,本着念古咏新的理念日本茶文化在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始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抹茶道”初见雏形。

“斗茶”之风在后土御门天皇文明五年(1472年明宪宗成化九年,为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退居银阁别墅(银阁寺)时,对斗茶产生浓厚兴趣。当时斗茶名家珠光(田村珠光,1423~1502)经能阿弥(义政待臣)引到身边,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茶道”产生了――珠光虽为日本“茶道”之正祖,但他的禅法却是承继一休宗纯禅师,而珠光的“茶道”精神,也是以一休借赵州一句“吃茶去”得开悟,并接过一休所赠宋僧圆悟克勤墨迹为衣钵,成为日本“茶道”的真正开山之祖。

伟大的日本茶道艺术家千利休(公元1522一1592年)在继承了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基础上,真正把日本茶道由喝茶提高到艺术境界。他使日本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从茶禅一味的宗教氛围还原到淡泊寻常的茶道本来面目,并确立了日本茶道中重要的“四规七则”,所谓“茶道四规”即和、敬、清、寂。所谓“七则”即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江户时代持续了260多年。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在此期间,千利休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形成了许多的流派,其中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分别是千利休的后代,他们各自继承了千利休的茶风,人称三千家。几百年来,三千家一直保持着日本茶道正宗的地位。三千家相互合作扶持,为日本茶道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至此源自中国的日本茶道,在日本进一步被发扬光大了。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人现代时期,日本茶道自此开始稳定的发展。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以此同时,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三、中日茶文化之比较

中国与日本同属于亚洲汉字文化圈,又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风俗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又因为民族和历史发展等原因也有很多差异。中国的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既有共性也有不同,这里我们对中日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中日茶文化的共同点:

1、茶文化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美,但是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追求“和”的思想、“天人合一”境界,透过茶来感受真正的美、本质的美、自然的美。中国茶人追求品茶的纯正滋味,享受与大自然结合的美妙境界,明代的文士茶正是文人逸士寄情山水,畅怀于大自然的绝佳体现。日本茶人则赋予身边所有器具以生命,享受人和自然、人和物、物和物相融合的意境。

2、中日茶文化都以茶为载体将自己的精神理念体现在茶的实体活动中。中国茶人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修身养性的理念体现于品茶与作茶诗绘茶画等实践活动中。中国人喜欢饮茶,品茶,品茗赋诗是文人雅士的乐趣。而日本茶道秉承禅宗理念,将其体现在茶道礼仪、茶道规范、茶道技艺上。日本茶道可谓将茶的泡制、品尝等功夫研究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着茶文化的精深。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之处:

1、从茶文化的起点来说,茶在中国的使用首先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可以说这是一种从物质领域上升到精神领域的过程。而茶作为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的载体从中国传入日本其发展模式是从精神起步的。因为最初传入日本的茶叶数量十分有限,所以日本高僧是把茶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来传播的,它一开始就带有“精神文化”的浓重的宗教色彩。

2、从两国茶文化的参与者讲,日本遵循严格的世袭制,等级制度格外森严,当茶初传到日本时只在上层社会之间盛行,这与贵族及僧侣热衷于欣赏唐物的风气是分不开的。在日本茶道形成的初期,只有天皇、贵族、级别高的僧侣才有机会接触茶。在中国茶的栽培、销售、饮用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3、从民族性格来讲,两国的民族性格特点存在鲜明差异,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把茶文化越来越多的融入生活。而日本人生性严谨内敛,尊重传统,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及茶道技艺秉承传统、流传至今。

总的来说,具体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茶文化”在中国是由“茶之道”大全式的文化外延;在日本“茶道”,是以“茶之道”为载体而形成的单一文化现象。(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宗教介入茶文化,或者说茶文化介入宗教,但未能形成专门化的宗教主题文化;在日本,由于茶与宗教同时传入,茶文化与宗教文化很快就合而为一,形成了专门的禅宗主题文化。(3)中国“茶文化”是普世文化――从一开始便自上而下地享受之;日本“茶道”是禅宗文化――只存在上层社会,古代与民众关系不大。(4)中国“茶文化”在早期即为中国精英文化之附庸;日本“茶道”始终为日本精英文化。(5)中国茶文化始终未离茶的实体,真正的是以茶为载体的文化,其归结在“热闹”;日本“茶道”其实就是禅宗文化的全部体现,到了最高境界完全形成禅修行为而可以无茶,其归结在“冷静”。(6)中国“茶文化”以其外延性,博大却难精深;日本“茶道”以其内证性,精深却难博大。

四、小结

通过对中日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考察以及他们之间的比较研究,我们对茶的历史与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茶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对于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有了相应的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日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变化。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共同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4

事情往往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于是放弃。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以后都是七十,差别是:一个能和儿子媳妇愉快地交谈,一个只能继续待在一旁。再看一个例子――一位作品展获得成功的画家,在回忆他的绘画经历时说:“我现在95岁了,而我是在90岁时迷上绘画的。”

如果什么事都认为已经晚了,来不及了,那么上面的例子你又作何感想?如果每个人都不思进取,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何在?我国的建设经历了一段弯路,使得经济水平倒退很多。如果这时候人人都想:其他国家都已迅猛发展了,我们远远落后,再怎么发展也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然后便碌碌无为地浪费生命,那我国现在岂不更落后?

其实,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人生之旅中,总有一些人在某段旅途中领先,也总有一些人会走一些弯路。当你兴致勃勃、满怀热情地从驿站中出来,忽然看见前面的背影把你美好的憧憬和梦幻占据,然后又意识到你们已经拉开了一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时,你便开始后悔出来得太晚、发现得太迟,然后停滞不前,任凭哀伤、忌妒的阴影夺去你的光彩。这才真正叫失去啊!失去了希望,没有了自己,便失去了广阔、丰沛、灿烂的未来。

时间匆匆流逝,不论走着还是躺着,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近死亡,可有人收获,有人却双手空空――差别只在于你是否开始,是否迈出坚定奋斗的脚步。

开始,就有希望。

另起一行,就是第一。付出永远不会太迟,落后又如何?走了弯路又何妨?调整姿态走回正路,重新开始旅途,把一切顾虑抛之脑后,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前进,永远不会晚!

主题点评

可能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准备做某件事,如:学一门新的外语,练习书法或者开始某种健身运动等等,但总在决定之后,便很快放弃。究其原因,也无外乎“太晚了”“没有时间”“力不从心了”之类的托辞。于是这些话似乎也就成了许多人没有勇气或毅力做某件事的有力的借口。对此,本文的小作者却以积极的心态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的观点。这也使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某国家的一位中年妇女获得全国马拉松冠军的事。她没有任何背景,年轻时也没有经历过任何专业训练,而且在参赛之前已经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她想拿全国冠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她的确成功了,原因也很简单:只是为了要凑足孩子们上学的学费。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本文的观点。

本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驳斥消极的处事态度。对总爱逃避困难的人提出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指出坚定信念以及付出行动的勇气对做事情的重要作用。表现了小作者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选材点评

为了阐释人生哲理,表现主题思想,文章在选材方面,首先选取了一个颇具情趣的哲理小故事来引人入胜。并从故事中展现的人生哲理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从而文章由叙事转为议论,为支撑论点,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小作者从反面举例,谈“什么事都认为晚了,来不及了”的危害。最后用极富哲理性的语言归结论点,有力地凸显了主题思想。

语言点评

文章语言蕴藉深刻,富于思辩色彩,哲理性强。如:“另起一行,就是第一”“把一切顾虑抛之脑后,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前进”“付出永远不会太迟”既有哲理意味,又有励志作用,可以振奋人心。

布局点评

本篇议论文采取了先叙后议的布局方式,按照叙事――论述――总结,架构成文。层次清晰,中心突出。

第一部分,叙述一个将近七旬的老人报名学习日语的故事,进而批驳了“总以为开始得太晚,于是放弃”的错误观点,同时确立自己的正面观点“只要开始,就永不为晚”。

第二部分,从反面揭示消极的处事态度对国家、民族、个人发展的危害。

第三部分,阐述自己观点的积极意义,并对落后者、意志不坚定者提出希望和勉励。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5

一、电子文件原始性的认定

对于纸质文件来说,内容的原始性附着在形式的原始性上,人们可以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内容的原始性。纸质文件的原始性体现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对于任何一项形式上的变化,人们都有理由对它的原始性表示怀疑。但电子文件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不仅内容易于变化,而且失去了固定的形式,因此,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进行认定是非常困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文件易于修改,而且改动后可以不留任何痕迹。虽然已有一些技术可防止伪造电子文件和在“原稿”上增删改,但其内容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总是比纸质文件要大得多,从而使人们感到把握其内容原貌的困难。在网络上传递的电子文件也有可能被非法截获或更改。

(二)、电子文件制作过程的虚拟化使得对其原件的界定难于实现。电子文件的制作者不一定像制作纸质文件那样必须制出一份或一批原件来行使其职责,有时它只不过制作一个“窗口”,将必要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并在需要的时候将其输出。这个“窗口”可以在众多的电子计算机上显示出来,也可被不同的“收文者”拷贝到他的电子计算机存储器上或转换成硬拷贝保存起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人获得的同一内容文件可以毫无区别,无法区别其中哪个是“原件”,哪个是“复制件”。

(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迫使电子文件必须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这种适应往往需要以自身结构、格式的改变为代价。因此,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很可能在结构和格式上与最初形成的大不相同。

(四)、电子文件不再具有固定的存储载体,根据利用需要,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输出。对于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还需要定期进行复制,转换载体,以防信息损失。电子文件没有了固定的载体,也就无法通过载体来判定电子文件的原始性。

(五)、电子文件不再具有特定的字迹,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原始性。

(六)、目前电子文件的签署技术还不普及,我们还不能为每一份电子文件盖章或亲自签名,因此,也就无法借助印章或签署的字迹来判断一份电子文件是否为原件。

电子文件的这些特点使我们无法采用与纸质文件相同的标准和方法来判断它的原始性,需要为它建立一个新的“原始性”概念。对于一份电子文件来说,只要它的内容确确实实是在当时由原作者撰写或制作出来的,此后又从未修改过,我们就应该承认它是原始的,尽管它没有固定的载体,没有实在的物理形态,甚至因转换而失去了原来的格式。这种“原始性”概念与纸质文件原件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抛弃了文件形式上的原始性,仅以文件中所含信息的真实、准确,即内容的原始性为惟一标准。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社会各方面对电子文件的需要,我们认为建立这样一个“原始性”的新概念是适当和必要的,它将是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全面行使“历史记录”和“社会记忆”功能的根本,是电子档案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基础。但是,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始性加以判断和维护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涉及多方因素的事情,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有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二、确保电子文件原始性的技术措施

电子文件是高科技的产物,它的各种性能是由技术决定的。随着电子文件的广泛使用,信息安全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电子文件的制作者、管理者和档案工作者都应积极采用有关技术措施,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一)、加密技术

电子通信系统中可采用“双密钥码”进行加密。在网络中的每一个加密通信者拥有一对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加密密钥,另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发方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发文,收方用只有自已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公开密钥向收方发送电子文件,而只有收方才能识别这些加密的电子文件内容。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因此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内容来,无法对它进行篡改,从而保护电子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原始性、真实性。

(二)、签署技术

目前在电子文件上进行签署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笔签名;另一种是数字签名。光笔签名是签名者使用一种专用的光笔直接在输入板上签名,屏幕是显示出来的“笔迹”,如同在纸质文件上的亲笔签名一样,直观、易于辨认,计算机将这种“签名图像”接收下来,并确认签名者与电子文件的关系。在计算机系统中还可把这种签名设置为一种批准指令,经电子计算机审核签名有效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操作。另一种是利用“双密钥码”在电子文件上进行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字母数字串,发方利用自己的不公开密钥对发出的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生成一个“数字签名”,与电子文件一起发出,同时还带走一个可使其生效的公开密钥。收方用发方的公开密钥运用特定的计算方法解码检验签名。假如结果位串与传输的一致,那么便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两个事实:一是这份电子文件确实来自发方,其内容没有被人作过修改,从而证明其原始性;二是发方也必须承认这份电子文件确实是自己发出,对它的生效应负全部责任。和纸质文件一样,电子文件的签署可以表示作者对该电子文件的权力和责任,这种技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消息认证

电子文件的使用者,非常关心他所使用的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是否“完好如初”,是否被人篡改或替换过,消息认证技术可以消除使用者这个疑虑。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分组密码进行消息认证。先把电子文件信息分成一定的长度,如64比特为一段,发方和收方共同选定一个64比特长的序列及密钥,发方运用这个序列和密钥对电子进行加密运算后得到这份电子文件的“认证字”,将电子文件和认证字一同发送出去。收方也同样运用这个序列和密钥计算该电子文件的认证字,如果计算结果和他所收到的认证字一致,即可认定这份电子文件的内容与发出时是一致的,进而证明这份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

(四)、身份验证

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系统对电子文件或数据进行访问,有些系统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如银行系统用户使用个人密码验证,有些文件管理系统使用管理员代码验证等。最常见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身份。通行字可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用户本人和计算机系统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自动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机器内的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相关的业务访问;如果一种验证不合格,该用户就会被拒绝于系统之外。身份验证技术可用于电子文件访问权限的控制。

(五)、防火墙

这是一种访问控制技术。在某个机构的网络和其它系统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防止其它系统的网上用户对该机构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也可以阻止该机构的机要信息、专利信息从机构的网络上非法输出。防火墙的安全保障能力仅限于网络边界,它是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监测所有通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凡

是符合事先制定的网络安全规定的信息允许通过,不符合的就拒于墙外。从而使被保护网络的信息、结构不受侵犯,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网上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实现防火墙功能所用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网关和服务等。据行家预测,在不远的将来,加密软件标记和数字签名等认证技术可能会直接做进防火墙中。

(六)、防写措施

目前在许多软件中可将电子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只能从电子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在电子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只读式光盘(CD-ROM)只能供使用者读取信息而不能追加或擦除信息;一次写入式光盘(WORM)可供使用者一次写入多次读取,可以追加信息但不能擦除原来的信息。这些不可逆式的存储载体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电子文件,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

上述这些技术对于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都具有很好的效果,随着这些技术的完善和普及,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可得到更为可靠的认定和更加有效的保护,从而确保电子文件的凭证作用。

三、确保电子文件原始性的管理措施

在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归档,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信息都有被更改、丢失的可能,即使拥有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其得以实施。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是维护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的最重要措施。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中有关维护其信息安全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

电子文件是由人制作的,其存储、检索、传输等处理都是按人的意愿进行的,因此,对参加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的人进行审查是至关重要的。要禁止那些道德品质不好、工作不认真负责、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的人参加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审查制度,严格把关,这是从源头上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最关键措施。人是活的因素,易受外界影响,任何一个好成份,在没有管理要求的情况下,也会逐渐懈怠甚至可能变坏。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仅依靠审查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出严格要求,明确具体管理措施,这是在电子文件制作和处理过程中保证其原始性、真实性的重要措施。另外还要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高电子文件的制作者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要使他们养成忠于职守的品质,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技术水平,这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根本措施。

(二)、电子文件的制作过程要职责分明

电子文件的制作人员,应对其制作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能被保管、保存负有责任。为保证电子文件在制作阶段不出现失真现象,避免制作人员的相互推诿、扯皮,首先要明确职责范围。特别是合作制作的电子文件或大型辅助设计项目,更要注意划清制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每一个参与人员负其分工范围内的责任。一般来说,不相干人员不能进入他人的责任范围,工作需要时可允许用只读式的载体调读,以防由于误操作或有意增删改等原因造成电子文件的失真。

(三)、建立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的制度

电子文件从形成到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中间经过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的职责不清,制度不明,考虑不周,都可能影响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因此,及早地建立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职责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如电子文件形成后就应及时进行收集、积累,以防在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丢失。因此,一开始就明确由谁进行收集、积累,如何进行收集、积累,建立收集、积累制度和严格的归档制度,是保证电子档案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措施。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要求等和纸质文件相比,都有很大区别,要明确无误地作出规定。归档时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都要有明确的处理措施,不能有丝毫含糊,否则将会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极大危害。

电子文件归档应对存储载体有严格要求,并且明确保护措施,不致因载体原因而对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危害。为实现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所必须进行的载体转换也要采取明确的措施,防止在转换过程中造成信息的损失。电子档案的利用有许多便捷之处,但是各种用户和各种形式的利用活动,也会给电子档案管理带来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对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

(四)、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的记录系统

纸质文件一旦形成,原件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人们可从这些信息上确认文件的原始性。电子文件形成后因载体转换和格式转换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存在形式,如果没有相关信息证实电子文件的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人们便难以确认它的原始性。因此,应该为每一份电子文件建立必要的记录制度,从收集、积累开始就要进行记录,记录电子文件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电子文件形成、处理、保管过程的真实记录可以证实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6

【关键词】美学 崇高 艺术创作

1 什么是“丑”

“丑”是作为美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主体追求和谐感、舒适感的是美,就像古典美的追求。古典美学追求形式上的比例适中,追求色彩搭配的协调,追求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融,这些都是对美中和谐美的追求,即使是崇高的追求,也是由痛感转化为,最终投入美的怀抱。反之主体追求不和谐,反和谐,追求的是痛感的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丑”。从客观上说,未按文化规定的正常形象呈现的感性形象,就是“丑”。从主体上说,一个不完善的感性形象从文化规定的标准来说就产生“丑”感。从创作的角度说,没有实现或达到自己理想创作意图的文化物品或艺术品,这些物品和作品就是“丑”。从这些方面来看,其一,“丑”是对于正常的负方面偏离;其二,“丑”的偏离是无奈的结果。“丑”不仅在美学中体现建构,也在文化中体现和构成,不仅仅在与正常、美、的联系之中获得自己定义,还和美一起,与真与假、善与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 “丑”在审美中的发展

“丑”这个概念的发展一直都是与美学史同时发展的。之前,“丑”都是被大家所排斥的。当人与自然、与社会秩序开始确立关系时,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宁静而又单纯,却又形式丰富变化多样,多样性开始慢慢被古人要求统一协调,要求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强调矛盾双方互相渗透、妥协。然而,“丑”却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丑”在美学家的眼里,被作为一个被审视的对象,等待它的命运是如何被改变,化“丑”为美,这就是最初状态的“丑”,而这仅存的“丑”的形态也仅仅是一些形式“丑”。“丑”经创作转变为艺术美。莱辛在17世纪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丑”的处理原则,鲍桑蔡称赞他“预告了一个新时代的黎明”,而新时代之门正是被“丑”撞开的。古代的艺术绝大部分都是造型艺术,遵循最高法则是美。但是近代艺术中“丑”可以加入,开始描写加入“丑”的元素和对象,而且开始可以对艺术的创作形式和元素做不和谐的处理。这种“丑”的处理原则正是形式“丑”向内容“丑”发展的轨迹。正是因为“丑”对于艺术创作的巨大影响,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丑”的艺术,所以丑开始取得在艺术中的相对地位,并能够广泛被关注。哈特曼认为:愈是否定古典美,愈是接近崇高,“丑”的因素也就愈大。

3 “丑”与崇高

崇高的产生正是因为“丑”的介入。崇高的出现是美“丑”对立复杂关系的结果。由于“丑”开始在近代美学中介入,“丑”与美开始形成了新的对立关系,开始出现了对古典美的否定和崇高。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稳定的社会形式与结构开始被时代改变瓦解,人们审美的理想也开始不断变化,产生新的审美需求,“丑”与美的对立就是近代的审美趋势。此时,近代审美都是通过强烈对立、对比的思维方式展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丑”与崇高是统一的,“丑”不但打破了美的单纯性,引入了崇高,而且它最初的表现也多与崇高相配合。崇高和“丑”的关系从古代就开始存在了,只是在那时它们都统一在美的原则下,壮美是崇高的情感外现,“丑”的作用则通常只是陪衬。也可以说“丑”是对立的崇高极尽裂变之时,把对立推向极端的产物。

4 如何运用“丑”的艺术

美是一种超越我们理想形象的概念,“丑”却是一种不同于规范的畸形形象。我们总是会有一个正常的标准和规范来确立判断的界限,美与“丑”随之产生出来。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具体的正常、美、“丑”不断地被建构起来,又不断地被解构消逝。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了在艺术创作中“丑”能转变为艺术审美中的美。艺术家能够看到“丑”的本质和它独特的审美意义,将“丑”通过不同的形式真实的展现,就体现了合规律性的“真”;同时,进入到艺术殿堂中的“丑”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评价,便从反面肯定了美,又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让“丑”在艺术上审美价值和独特的艺术形象被展现。因此,“丑”进入艺术意境,就会蕴含“丑”本身所无法包含的审美意义。“丑”用其艺术性的存在来对比原来的美,能够创造出强烈的美感,并且极其容易让我们的心灵震撼。

“丑”是美学的一个独立领域,通过对美学中“丑”的认识,我们才能将其更好地运用在生活、艺术创作中,才能发挥出“丑”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7

长笛,是现代已知的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在我国明清时期,由于西方传教士的频繁往来,作为欧洲管弦乐队的一份子传入我国。当时的中国皇室对西洋音乐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据史料记载,玄烨和乾隆曾聘请了精通西洋音乐的传教士徐日升(葡萄牙)和白晋(法国)等在宫廷供职。

1921年前后,两位俄侨长笛演奏家佩切纽克与斯皮里多诺夫相继来华,任职于上海第一所专业高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学院,这两位是中国长笛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培养了第一批中国长笛演奏家。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教育,满足了当时的音乐文化需求。

随着长笛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各国来访的长笛演奏家们不仅带来了演奏技术,更带来了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用到的乐谱无一例外都是由老师从其本国带来的。这就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不便,那种带有浓重异域风情的乐曲,技巧困难的练习曲,无形中像大山一样,把长笛和学生们从中分开。这样的情况,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大大阻碍长笛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作曲家们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创作属于本民族的长笛音乐。经过多年的发展,长笛曲的创作也日趋走向成熟。这期间,李焕之改编的长笛独奏曲《牧童短笛》(1934年)、贺绿汀的《忧思》(1937年)虽然都是早期难得的优秀作品,但最值得研究的是江文也创作的长笛奏鸣曲《祭典》(1937年)。因为这部作品,标志着长笛这一古老西方艺术文化已经真正融入了中国这古老、神秘的国度,代表着长笛艺术及其创作在中国的成熟和发展。

二、江文也的音乐创作

江文也(1910-1983),原名文彬。原籍福建永定,出生于台湾。1923年赴日本就读,主修电器机械,并在东京上野学校选修声乐,由于对音乐的极度热爱,他弃工从艺,开始系统学习音乐知识,师从日本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1935年,与音乐家齐尔品相识,次年,便跟随其回国考察。考察途中,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浓厚兴趣于1938年回国,任教于北平师范学院音乐系,从此基本结束在日本的求学生涯,开始定居祖国。于1983年10月病逝于北京,时年73岁。

江文也是我国近现代一位突出的多产作曲家,因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及对音乐的全面认识的过程,他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1934-1938居留日本时期)、“中期”(1938-1949定居北平阶段)、“晚期”(1949-198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他创作的众多音乐体裁作品中,当以管弦乐、钢琴、声乐作品占较重要的位置。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台湾舞曲》《北京点点》《孔庙大晟乐章》;钢琴《断章十六首》《钢琴叙事诗“浔阳夜月”》《乡土节令诗》;声乐作品《台湾山地同胞歌》等,其中长笛独奏曲《祭典》也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佼佼者。

三、《祭典》作品分析

江文也的《祭典》奏鸣曲1937年写于日本,它是三个各自独立又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奏鸣套曲。全曲打破了奏鸣曲式的僵化公式,创作灵活,收放自如。

第一乐章: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ABA CBA BA

第二乐章:

A B C 结尾(A)

第三乐章:

A B A C A 结尾

如上图所式,第一乐章有八个部分,分别是A B A(间奏)C B A(间奏)B A,共有207小节组成。第一个乐段内有5部分构成,分别是8(引子)+8+8+8+4(连接)。乐曲开始于F宫调式,以钢琴的十六分音符为主,急促、紧张。在这其中穿插有4度连音的八分音符,为主旋律的出现做好了铺垫。主旋律的出现,是运用了引子部分的四度连音,是前面的低音重现,这时的伴奏音型由繁琐的十六分音符转变为配合主旋律的单音伴奏。乐曲也转变为G商调式。经过8小节的模进重复后,迎来了音色对比明显的b句。b句有4小节构成,由于音乐语言和织体的变化,调性改变到A角。虽然短小,但是为乐曲带来了新鲜活力,比前句的律动感、跳跃感、节奏感都明显增强。显现出热闹、嘈杂的环境。体现出了《祭典》这一主题。简短的变化后,回到了G商,又迎来了有四度连音的a材料主题重复。c句开始就明显的感觉到乐曲的变化,它是b的变化重复派生,调性也转变为D羽。利用前十六后八与前八后十六这两种节奏型,突出了乐曲的流动感,使节奏型更强。此时的伴奏音型,也略显厚重。最后,用4小节犹豫的,向前推进式的链接,结束了第一部分。第37小节,以3度连音开始,打破了之前乐曲开始的4度模式。主旋律交给了长笛,节奏游离,速度明显的缓慢下来,有明显的插入性特征。调式转入C宫调式,伴奏织体出现复调性特征,到48小节时,这种片段感、凌乱感的表现方式基本完成,后接了两小节的主题变化再现,为后面做好了铺垫。51小节,四度连音又一次出现,与之前不同的是,已从F宫移至C宫调式,但使用的基本素材是完全一样的。继续向后看去,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所用的素材都来源于第一个,十分集中。并且通过变化、发展连接在一起,但在调式、和声配置、织体上也出现了许多新颖点,使音乐的流动感增强。69小节到72小节,是一个短小的连接,与前一个连接相比,它们都具有相同织体以及推进式的表现手法。C部分一开始,从织体上就与前半部分有很大的差别,前12小节都是钢琴独奏,并且以单音为主,音乐回归平静。第85小节开始,4度连音再次出现,也标志着主题素材出现,起始于降B宫,但随后紧接着出现凌乱、散漫的特点,直到第120小节结束。随后,B素材变化出现,但仅仅维持了12小结结束。A段主题再次出现,但这只是一大段的问奏,并不是完全再现。调式停留在降B宫上,钢琴与长笛交叉演奏,使整个乐曲变得紧张。后面的十六分音符不停向前推进,与前面的问奏写作手法类似。表现出了作曲家追求统一的创作手法。紧接着,出现c材料进行过渡,但后面却紧跟的是b材料,表现出音乐写作手法的独特灵活以及出人意料。完全再现出现在185小节,后面长笛旋律出现单音的长音符,并且伴有长时间的颤音,使整个音乐充满动感,得到了升华。

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突出了长笛的柔美清澈。全曲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A(9小节)B(20小节)C(13小节)A(4)作品一开始,便罗列出三种不同风格的素材,分别是以长笛为主的长音素材(2小节),五声性的旋律素材(2小节)以及变化音的对比素材(5小节),其中第二个材料片段,是第二乐章音乐发展的主要依据,以它为基本,多次变化重复,构成了这一乐章的结构主体。这样的写法,不同于以往主题发展、展开、变奏的手法,颇具特色。整个A乐段比较简单,织体、音乐方面显得比较散乱。B段开始,调式调性转变为降B调,从谱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段基本上都为大段落的连音,短句后接长句的形式。乐曲开始两小节都是弱起,降b音和装饰音的运用,使长笛旋律多出了些许神秘和空洞,音乐一层一层向前推进,使整个乐曲在这里达到一个小高潮,在这一段中,长笛的气息以及休止符都很好的可以划分出小的乐句,长笛与钢琴齐奏呼应,比较优美动听。但整个部分没有归整的结构性,不好细细区分。C段开始于30小节处,起始于G大和旋,在钢琴伴奏上,我们不难看出,调式主音也转到了G。这段开始是长笛的旋律性独奏,气息伸展,旋律拉长,向前推进。前后的高音长音,一问一答,短小精悍,颇为动听,为后续做好了准备。同音的高八度三连音也相继出现,一呼一应,使整个乐曲得到升华。在这一段中,长笛的高音特点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清新、透彻、明亮、活泼,再加上其特有的冷色音调,又把人带入无尽的遐想,回味无穷。作品回到A段,它简短的重复了素材二,长笛与钢琴完美交叉演奏,仅仅四小节,结束了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长达359个小节,共6大部分。A(40)B(62)A(44)C(38)A(56)结尾(119),同前两个乐章相比,本乐章的曲式较为规范,是带有长结尾的回旋曲式。乐曲起始于F宫,开始是长笛与钢琴的交织演奏,具有一问一答的结构特点。织体上以三连音的模进为主,并使用长线条的连线增加旋律的流动感。除此之外,三连音的处理方式,还具有动机和引子的作用。B乐段一开始便使用了弱起和五连音这种特殊技法,旋律、织体上明显不同,显现出与前段的强烈对比。中间通过符点的节奏特点过渡,促使音乐不断向上推进,迎来了大篇幅的长笛高音连音,再配以和旋式的钢琴伴奏,最终达到了本乐段的小高潮。随后,长笛旋律点状分布,跳跃感十足,钢琴声部互补填满,本乐段结束。主旋律三连音再次出现,第三乐段开始,旋律交给钢琴演奏,长笛单音陪衬,在乐段最后长笛有明显的加花变奏,使音乐充满活力、动感。C乐段大量运用前面出现过的小素材进行反复、变化、发展,音乐平稳缓和且附有激情。再现的部分没有完全再现,是综合再现。它把B部分素材融合在一起,做了很好的发展、扩大。本乐段起始旋律以五声音阶排列出现,调式调性较为灵活,主音不停在变化,音域宽泛,优美。第241小节处开始,音乐进入一个大的结尾部分,织体简单,材料不断变化重复,长笛部分有大量跳音与高音颤音的完美结合,一层层向上递进,音乐高昂,最终到达高潮,而后,短促的八分音符与长连音出现,音乐慢慢安静下来,回归平静。最后,长笛的优美颤音配有主旋律的三度连音,回归主题,音乐渐渐安静,整首乐曲完成。

这部作品是江文也创作中期的管弦乐代表作,以本曲为例,我们不难看出,他的音乐作品,艺术形象准确鲜明,旋律优美流畅,织体疏朗透明,素材简单且变化丰富。纵观全曲,第一乐章是西方特色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起、承、转、合的中国结构,第三乐章为起、合的传统结构模式,三种不同的曲式结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我们不难看出江文也一反过去热衷西方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突出的表现出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

四、结语

长笛艺术历史悠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西方各个国家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我国近代长笛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关于长笛演奏的曲目,最初范围相对比较窄,除了外国音乐外,几乎只限于一般我们所熟知的古典曲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随着长笛演奏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奏人数的持续增长,中国长笛音乐作品从近代开始,创作与演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真正的成熟,还是在70、80年代以后。廖胜京根据少数民族素材创作的《草原上的牧羊人》(1972年)、谭蜜子的《夕阳箫鼓》(1980年)、赵季平与徐占海创作的两首无伴奏长笛作品《大净》(2000年)、《雨》(2004年)等(Gerke Yang Yu-Lun,中国长笛演奏艺术及教学发展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9)都是现代优秀的代表作品。

就从现在开始作文篇8

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民族正在初期发展的进程中。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相辅相成,影响着整个英格兰民族的文明,同时也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文学。基督教在当时的英国占主导地位,对英国的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早期英国文学作品中,创作于8世纪的英雄史诗《贝奥武夫》标志着英国文学的诞生,也是具有早期英国文学宗教思想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

虽然至今学界仍对《贝奥武夫》的文学色彩持有不同观点,但就我看来,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基督教色彩的作品。《贝奥武夫》主要讲述的是以贝奥武夫为主人公的英勇事迹和神奇故事,但由于作者是基督教徒,整部作品中还是糅合了不少基督教思想和文化传统。当时基督教开始在英国盛行,圣经对于当时的英国文学作品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贝奥武夫看作是基督教中耶稣基督的化身。贝奥武夫的英雄形象,领袖气概和基督十分相似。尽管他不是宗教人物,但是他身上有明显的基督精神,一种强烈的救世精神,以及受到神力的帮助和指引,体现出的智慧和力量。同样作为领袖人物,身上担负着救赎受难大众的使命,贝奥武夫和耶稣都选择牺牲自我来换取民众的幸福。作者在这种刻画这种人物精神的同时,其实就是展现了一千多年前当时的英国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人们对圣明君主的诠释。贝奥武夫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对人民的献身精神,就是凝聚了当时民众心目中伟大君主所必须具备的领袖特质。而作者则是通过在诗中对于此智慧和英雄行为之间关系的探究,来表达出这样的宗教文学思想。

然而这样的文学思想并没有持续很久。由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社会不稳定,战乱和疫病让人民开始呼唤人文精神。

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更是将这股人文主义思想风潮推到前线。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兴盛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作为欧洲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开启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思潮。掀起欧洲历史上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奋臂疾呼,不遗余力地倡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取代愚昧,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取代消极悲观,遁世厌世的人生哲学,以追求个人理想和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挑战腐朽的封建势力。这种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同样也在英国如火如荼展开,其思想精神也扩散到了当时的英国文学作品中。

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杰出的英国作家,如托马斯·莫尔,埃蒙德·斯宾塞,菲利普·锡德尼等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伟大的莫属威廉·莎士比亚。他的诗歌和戏剧集中体现当时英国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代表作《哈姆雷特》通过刻画了一个性格忧郁,为父复仇的王子形象,将哈姆雷特作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的人为主义代表。哈姆雷特并非生来就是忧郁的,面对父亲被谋害,母亲改嫁,自己爱情无果,这个黑暗的社会和残酷的现实逼迫他走向忧郁,内心的煎熬让他变得优柔寡断。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沉沦,内心满怀的理想和对人生的热情和希望让他决心复仇。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击垮这股黑暗势力,拯救自己同时也拯救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正是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内心的迷茫和彷徨描写得如此细腻,才能更加衬托出他冲突这样的思维局限,为了国家,为了正义决心挑战,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哈姆雷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一切丑恶事物的憎恶,以及他坚信人类前途的光明,相信依靠人的理性和力量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和理想社会都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升华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思想,并不仅仅是描写一个悲剧,而更重要的是透过悲剧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文学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爱情是崇高永恒的,友情是真挚纯洁的。在诗人眼中,拥有爱情和友情就能摧毁世界的邪恶和腐朽。莎士比亚在诗中对这种真善美的追求,是他的诗歌的灵魂,也是当时英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灵魂所在,对于积极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追求,体现了他反封建,反教会的人文主义追求,表达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莎士比亚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着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文艺复兴带来的冲破封建主义的旧俗,开启全新的资本主义社会。新科技新文化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用理性代替盲目信仰,用科学的眼光思考人生,认识到人的价值。这也是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核心思想,也是当时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思想的主要代表思想。

三、启蒙思想的全面展开

随着英国政治革命的展开,17世纪开始英国作家们开始从对人性的追求转为对理性的思考。在哲学领域,约翰·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全面深入解释了经验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一切知识的泉源就是经验。洛克开创的经验主义被后来的乔治·贝克莱以及大卫·休谟等人继续发展,成为欧洲的两大主流哲学思想。在科学领域,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他认为要清楚头脑中一切错误的观念,偏见和幻象,就要首先收集事实,通过科学化的实验方法,归纳推理手的段从这些事实中总结其差异性,寻求性质和特点,最后得出结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归纳法。在政治领域,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人因为贪婪自私的本性一直发生战争,要让社会和平,结束战争,就必须制定社会契约。在这种博弈的社会关系中,有必要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以达到自我持存的目的。他认为君主政体是实现契约原则的最好形式,这也正是影响深远的君主立宪制的最初形式。在宗教领域,伴随着宗教生活的多元化,以约翰·班扬为代表的社会底层民众与约翰·弥尔顿为代表的中产阶级为争取平等的宗教权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着名的《失乐园》中,弥尔顿采用宗教讽喻的形式,通过揭露当时的反革命力量,表达对自由的强烈呼吁。自由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作为一种政治主张被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在教育领域,约翰·洛克在经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 “白板说”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集德性,理智,才干与修养于一体的绅士阶级人物,并提出了极为具体的教育内容,开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先河。

四、18世纪人性的推求

18世纪的英国,君主立体确定,科技飞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在这个英国社会转型之际,英国作家的文学思想也逐渐转为现实主义。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人们认识到要铲除愚昧和宗教迷信,昔日的宗教寓言和骑士小说已不再走俏,因为当时的读者似乎更渴望了解现实生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封建专制,从而实现自由,平等、博爱、基于天赋人权的理性国家。我认为这正是现实主义在小说创作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引入,作家们更推崇理性的文学思想。当时的小说大都体现了追求表现个人主义的创作取向。小说家们纷纷抛弃了以往的罗曼司和寓言小说留下的创作模式,将创作视线转向了更为现世的生活。

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说是影响英国文学的一部着作。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鲁滨逊漂流海岛,战胜困难,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具有超强理性的个人主义英雄形象。其实我们可以透过鲁滨逊这个人物来看笛福。 笛福出生于英国下层中产阶级家庭,一辈子在英国日益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奋斗。他热爱商海的挑战,喜爱投资和冒险性的事业。因此他也把自己的这份感情融入到了他的文学作品中,笔下的人物都极具冒险精神,不受世俗的约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也开启了18世纪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五、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想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文学思想出现了重大的改变也由此达到鼎盛时期。英国作家们不满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高速发展,追求向往自然,于是纷纷摒弃了古典主义追求典雅,规范的原则,转向重个性,好想象,尚自然,反权威的创作思路。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境界的呈现。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崇尚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反抗习俗的束缚,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腐朽和沉闷,具有很强的革命性。

3、从历史中选材,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但并不注重反映历史的本质面貌,而是重想象,力图通过想象创造出全新的艺术领界。

4、这一时期的文学题材转向自然,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英国也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六、批判现实主义思潮

伴随着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维多利亚时代的到来,英国的文学思想也从浪漫主义思想过渡为批判现实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更多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和腐败,严厉批判了种种弊端和邪恶。注重道德内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怀。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小说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简奥斯丁和她得《傲慢与偏见》。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一个家庭中的五桩婚姻,向我们表达了对在相互理解,真诚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赞许和对以门第财产,衣食之计,以及相貌为基础的婚姻的讽刺。通过表达作者的婚姻观和价值观,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命运不公的愤愤不平。她的小说为英国文学从浪漫主义思想过渡到现实主义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开始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的关怀。

七、20世纪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的英国文学一方面延续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承继英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许多作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进行突破。应和当时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变革,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兴起,纷纷表达反传统的精神,否定固有的文学观念,表达方式,审美原则。他们崇尚全新的时空概念,重视艺术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杰出代表为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伍尔夫的《戴洛维夫人》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此外,女性作家群也在壮大。女性作家开始涉足文坛,通过文学作品来争取女性群体在社会的地位。代表作家有阿加莎·克里斯蒂,莱辛和默多克等。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什么专业(精选2篇)
  • 下一篇:村支书先进事迹(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