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4 栏目:写作范文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1

关键词:B/S;网络;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同时也为非集中课堂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能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优势,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环境等现代教育思想。同时,由于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存在着内容多、实践性强而课时少的矛盾,通过构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非计算机院系的某些计算机类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原理、图形图像处理、ACCESS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非专业必修课程,通常课时安排少,而这些课程的内容多、实践性强,采取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可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很好地解决课时少与内容多、实践性强的矛盾。

二、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思想。该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分别是客户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器层。客户端只负责提供用户界面,当需要数据访问或者复杂计算时,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应用服务器相应客户端的请求,完成相应的数据处理,或向数据库服务器发出SQL命令,由数据库服务器完成相应的数据操作,最后再由应用服务器将结果返回客户端。(图1)

2、系统功能设计。通过对部分课程的调研,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可分为三大子系统:在线教学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和在线实验系统。在线教学系统包括的模块:课件的上传和下载、课堂作业的和提交、在线提问和答疑;在线考试系统包括的模块:试题库的建立和试卷的组织、在线考试、考试信息的、批改试卷和试卷分析;在线实验系统包括的模块:实验内容和作业的、实验报告的提交和实验报告的批阅。(图2)

3、系统用户功能设计。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有三种角色:教学管理员、教师和学生。教学管理员具有教学信息、管理教师/学生信息、管理教学资源和设置和修改系统密码等权限;教师具有教学信息、学生管理、上传教学资源和实验内容、作业、批阅作业、在线答疑、管理试题库、试卷组织和阅卷等权限;学生具有浏览公告和下载教学资源、上传作业和提交在线实验报告、查询自己的作业成绩、在线提问和在线考试。(图3)

三、数据库设计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数据库中表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正确的数据库设计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更容易扩展,从而也会提升应用的性能。在该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中,包括用户登录子系统、在线教学子系统、在线考试子系统、在线实验子系统中的表的设计。

1、用户登录和系统管理子系统数据表的设计。用户登录子系统数据表时,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公用数据表包括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根据对系统功能的分析,本系统为教学目的服务,系统采用实名制,不提供任意注册用户的功能。需要的数据如下:

管理员信息表:只保留必要的管理员信息,负责对学生和教师的管理。

学生基本信息表:只保留必要的学生信息,由管理员或教师增加、修改或者删除。学生用户名和初始密码为学生的学号,学生登录系统后可自行修改密码。

教师基本信息表:只保留必要的教师信息,由管理员增加、修改或者删除。教师的用户名为名字的拼音并提供初始密码,教师登录系统后可自行修改密码。

班级信息表:存储班级的编号、班级的名称和专业编号。软件主要适用于各个院系,目的是区分同一院系的不同班级。

专业信息表:存储专业编号和专业名称。目的是区分同一院系的不同专业。

系统公告表:系统的各种通知和公告,由系统管理员和教师,面向系统所有用户。

系统留言表:通过留言给系统管理员,提供建议,反映问题。留言者需要是系统的登录用户,留言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可以查看。

2、在线教学子系统数据表的设计。在线学习子系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功能,根据对系统功能的分析,需要的数据表如下:

课程信息表:存储每一门课程的编号、课程名称、学时数和专业编号,目的是区分不同课程。

教学任务表:每一个教学任务,要求讲授的课程,授课的教师,学习的学生是确定的。教学任务表存储的是教学任务的编号和教师号、课程号和任务说明。

学生任务表:存储每个教学任务的听课学生的名单。

作业教师表:存储教师布置的作业,通过教学任务编号,可以区分所属课程和布置作业的教师,只有这个教学任务中的学生才能看到自己所学习的课程作业。作业上交的最后期限,由教师指定。作业的形式可以上传文件,或文字习题和文字说明。

作业学生表:存储学生提交作业的情况。同一个学生有多个作业需要提交,通过作业号来区分学生提交哪个作业。同时,记录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文件名和学生号等信息。

作业批阅表:记录教师批阅的每次学生作业的成绩和评语。教师只有权限批阅自己布置的作业。学生可查看自己的作业成绩和评语。

教学资源表:存储的是以各种文件形式存在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软件、图片、文档等。教师可以上传,系统自动记录相关信息,提供给需要下载的学生查询、浏览和下载。

提问留言表:存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反馈,留言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登录合法的用户,系统自动记录留言人的用户名,教师可以查看自己学生的留言,并进行管理。

3、在线实验子系统数据表的设计。在线实验由教师提供学生实验指导书,学生完成实验后,提交在线实验报告,并完成实验作业,根据对系统的分析,需要的数据表有实验课程信息表、实验教学任务表、实验作业教师表、实验作业学生表、实验报告表、实验报告批阅表。各个数据表的功能和在线教学子系统的各个表的功能类似,这里就不在赘述。

4、在线考试子系统数据表的设计。网上考试可以实现统一管理题库、自动组卷、阅卷、成绩管理、考试分析等一系列功能,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对系统功能的分析,需要如下数据表:考试信息表、考生信息表、考生状态表、考生答题记录表、填空题表、选择题表、判断题表、简答题表、主观题表。

四、结束语

在教育领域,计算机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正逐渐成为有效的教学媒体和教育管理的有力工具,它使当今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致教育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由此相应形成一门新的综合的教与学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渐成熟,把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和使用推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因此,开发和研究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付玮、基于J2EE平台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构建、科技广场,2008、3、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2

关键词:毕业设计;;日志管理、模板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733-03

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四年最重要的实践环节[1],也是实现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其过程管理至关重要。一般从选题到答辩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其间需要保留大量的文件,比如课题申报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等,以便于管理者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监督[2]。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使得各项工作的进行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存在学生与指导老师间沟通不畅,效率低准确性差等缺点。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监控管理的毕业设计系统势在必行,也是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实现毕业设计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的必然趋势,最终有利于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

1 系统需求分析

1、1系统总体功能分析

毕业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模拟真实的毕业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整个过程的数字化管理,从学校公告的、题目的选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个人进度的管理,毕业论文的撰写与上传等都通过毕业设计系统完成,不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只要有网络,学生就能和导师之间快捷的交流,方便导师对学生的进度进行管理,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本文提出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五大模块,分别分为选题管理、开题报告管理、工作日志管理、答辩管理、系统管理。其中选题管理又分为教师申报课题,管理员审核课题,学生选择课题;开题报告管理包括学生撰写提交开题报告,教师审核开题报告;工作日志管理又分为学生疑难问题或工作进度,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复,以及对日志内容的打印;答辩管理包括学生申请答辩地点,答辩分组信息的公布,答辩的评分;系统管理包括资料的上传,用户的管理,用户个人信息管理等。

1、2日志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为了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沟通,以及方便教师对学生进度的掌控,本系统在功能设计时提出了日志管理模块,通过该模板学生可以将毕业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到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教师可以查看工作日志,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复,以及对日志内容的打印。日志管理模块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 数据库设计

毕业设计系统相关实体对象有:学生、教师,课题信息,公告信息,日志信息,任务书表,开题报信息等。如图3所示是日志管理模块的E-R图。

在充分考虑了数据冗余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了设计,日志管理模块的表结构如表1所示。

3 系统实现

本文以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实现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3、1工作日志的与显示功能的实现

工作日志的是将用户填写的日志信息添加到系统库中,该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中提供的各种操作数据库的方法,中提供了SqlConnection,SqlCommand,SqlDataAdapter,SqlDataReader,DataSet等对象用于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首先,利用SqlConnection对象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然后从页面中读取填写的日志信息,并用SqlCommand对象构建插入数据库的Sql语句,实现将日志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

日志的显示主要是从数据库中读取日志信息,并以固定的样式呈现在页面上。该文利用Repeater控件实现日志内容的显示。Repeater控件是一个根据模板定义样式循环显示数据的控件,它以没有预定义外观的方式显示数据源的内容,即没有内置的布局和样式,必须在控件所应用的模板内显式声明所有的HTML布局、格式设置和样式标记,用来实现界面的可视化。当网页执行时,Repeater服务器控件会循环处理数据源的所有数据记录,并将每一笔数据呈现到一个“项”或“交替项”。在实现工作日志信息的显示时,对于动态内容,使用从数据库中相应的表中读取对应字段的值。

3、2工作日志回复功能的实现

该功能是针对某条工作日志进行回复,关键问题是要获得相应日志的ID,日志的ID在显示日志信息时,可以从数据库中读取相应的日志ID,将其绑定到Repeater上,并在页面中隐藏。当要对某条工作日志进行回复时便可读取相应日志的ID,根据日志ID,将相应的回复内容插入到数据库中。

3、3工作日志打印功能的实现

根据学校对毕业设计材料的规范化要求,打印的工作日志有严格的格式限定,包括页眉的字体、大小,标题的字体、大小,正文的字体、大小等等。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应用程序在将工作日志导出到Word中时必须完成所有格式设置。该文提出一种利用模板来控制工作日志格式的方法,该模板独立于应用程序,由开发人员根据工作日志格式事先设置。该模板是一个dot文件,通过以下方法将该dot文件设置为模板:首先,找出工作日志中的固定内容和可变内容,固定内容是对所有工作日志来说都相同的内容,包括标题信息,页眉信息等,可变内容是动态的,不同的工作日志不一样。在dot文件中填写固定内容,对于可变内容用空格代替,并根据毕业设计材料的标准样式,分别设置固定内容和可变内容的格式;接着,在可变内容位置插入书签;最后,保存该dot文件,完成模板的设置。打印的过程如图4所示。

首先,读取并打开模板;然后,从毕业设计系统中获取工作日志中的可变内容;接着,根据书签名称在模板中查找各个可变部分对应的书签对象,并用工作日志中的可变内容分别填充各个书签对象;最后,设置页码,完成打印。

关键代码如下:

1)读取模板的关键代码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_Application MyWord;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_Document MyDoc;

MyWord = new Microsoft、Office、Interop、Word、Application();

MyWord、Visible = true;

object FileName = Common、pathofGongZuoRiZhi;//模板位置

MyDoc = MyWord、Documents、Add(ref FileName, ref Nothing, ref Nothing, ref Nothing);

2)查找书签并用可变内容填充书签

MyDoc、Bookmarks、get_Item(ref TaiTou)、Range、Text = Common、nameofRiZhi;

MyDoc、Bookmarks、get_Item(ref GongZuoRiZhi)、Range、Text = content;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毕业设计系统的功能需求,从工作流程、数据库设计、关键技术三方面论述了毕业设计系统中日志管理功能的实现。从投入运行的效果来看,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突破了传统方式的时间、空间限制,可以有效的从学生、教师、管理者三方面综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丁光惠,唐正连,杨伟,等、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8)、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22-01

目前我国软件人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失衡[1],具体表现:毕业生缺乏软件开发岗位的实践能力,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适应期,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人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工作,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岗位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其根本原因是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软件市场发展所致。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数据库系统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涉及到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方面[2]。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发展迅速,数据库学科中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本科专业建设初期,追随的是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模式,很快这种教学模式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之间的不匹配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学生仅为考试过关而学,并不注重提高自身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笔者与课题组同事在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中做了初步探索,使得教学效果有了极大改观。

一、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一)培养目标的改革

培养目标的准确把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本次教改以培养市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不仅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视野,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本课程的学习还应该对学生取得计算机数据库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有较大帮助,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之后,能通过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其今后从事计算机软件行业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理论性过强、与实际应用脱节是目前大多数院校“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主要问题。过强的理论、抽象的概念都使学生原本较强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这对人才培养是极为不利的。然而为了保证学生的考研和专升本,又不能轻易改变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高校“数据库系统原理”的课程建设、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案例的教学模式,在课后巩固复习中引入基于反馈机制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构成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的闭环,使学生切实感受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各开发人员角色及应承担的任务。

课题组成员在学生比较熟悉的应用领域精选了有代表性的大小案例十几个,在设计每个案例时既考虑与前后课程的衔接,又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采用大小案例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示范教学,实现边讲边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大大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软件开发的差距。通过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软件开发中的用处,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结合案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课题组成员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查阅资料,如何充分借助软件帮助系统,从而实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建立带有课后反馈机制的教学模式,构成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的闭环。每堂课之后,每个学生都要对照学习要求,向任课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任课教师对掌握情况不好的学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生普遍存在或反映的问题,任课教师及时集中辅导,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在一堂课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比较单纯,解决起来也要容易得多。本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对前期知识点欠账太多无法弥补的情况发生。

改变以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本着理论与实践能力兼顾、为各类学生负责的教学思想,在课程设计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4至6人结对进行课程设计,边讨论边开发。完成作品后,进行公开答辩,使学生切实感受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各开发人员的角色及应承担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训练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原有考核体系中期末成绩占至少70%的比重,出勤率、课堂表现最多占30%,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未受到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平时散漫,临近考试紧急突击的现象。因此改革了考核方式,降低了期末所占比例,增加了课程设计考核。课程设计考核中表现考核占20%,项目案例完成情况占40%,设计报告考核占40%。其中表现考核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态度、出勤及纪律等给出分数;项目案例完成情况根据选题和完成情况以及在系统演示时针对设计随机问题的回答情况给出分数;设计报告的考核根据报告中E-R模型设计规范、合理性,关系模式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化的要求,数据库的设计是否考虑安全性和完整性,具体实现情况给出适当的分数,并针对设计报告进行学生交流。考核方式在第一堂课就介绍给了学生,使学生充分重视综合素质的训练,彻底打消侥幸和依赖心理[3]。实践证明,这种考核办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客观、公正地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案例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和质量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严重不足。案例教学的应用,大大改变了学生仅为考试过关而学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精神,夯实了专业技术,使学生熟练掌握了软件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技术,丰富了项目实训经验,熟悉了行业规范,适应了IT行业技术的需求。在山东省齐鲁软件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连续3届获得优异成绩。

(二)案例教学的应用,训练和培养了双师型队伍的有效机制

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瓶颈和关键。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迫使教师熟悉行业规范,掌握软件市场上流行的主流技术,加强与软件企业的联系,保证了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补充,我校与齐鲁软件园师创培训中心建立了联合办学项目,要求教师进入师创培训中心承接商用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研发,并以此作为双师型教师考核的指标,保证了双师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了双师型教师后续培养的问题。

(三)案例教学的应用,增强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融合计算机科学专业规范和案例教学的新课程体系,将目前软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开发技术植入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人才培养方案遵循“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新模式,根据软件市场对软件人才需求规格的变化,动态调整植入的技术课程,解决课程滞后问题,使培养的应用型软件人才紧随当前技术主流平台[4]。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道德、团队分工协作等素质,加强了学生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甚至科研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使得教师能够跟踪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结合专业实际把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进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一系列改革的实施符合应用型教育的要求,对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报告编辑部、2004年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2004、

[2]罗志高,张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方法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9:123-125、

[3]王法玉,肖迎元,张颖、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0,9:150-152、

[4]隋志纯,谷岩、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源,2010,2:98-100、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4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数据库系统原理;内容模块化;课程训练载体;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北京市重点学科共建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XK100040519)。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在高等院校特别是具有研究特征的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探讨和实践研究型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有效途径就显得尤为迫切。为此,中国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中专门强调了研究性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目前,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已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理论上不断得到创新,这就要求教学方法也要不断改革。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讲授方法不利于学生建立对数据库课程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对数据库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研究型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将这一模式有效地应用于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之中,仍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我们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尝试,首先将课程的内容模块化,根据模块的特点设计问题情景和研究型课程训练载体,用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辅以多元化的课程训练环节和面向过程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目的是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求

知的学习过程中,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经验,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分析和创新能力。

1教学内容模块化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在他的教学过程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强调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将课程的内容模块化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全貌,同时根据模块的不同特点设计问题情景和研究型课程训练载体。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内容涵盖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1-3],我们将其主要内容分成12章、3个模块(关系模型、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讲述,如图1所示。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基本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第二章至第五章属于关系模型模块(下简称模块1),通过讲授模型的三个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让学生建立扎实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基础;第六章至第八章属于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模块(下简称模块2),通过讲授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和编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系统中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技术;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块(下简称模块3),通过讲授查询处理与查询优化、事务管理与数据保护,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第十二章是数据库新技术,通过介绍分布式数据库、XML数据库、数据仓库与联机分析处理等,使学生简单了解目前数据库发展的前沿技术。

图1课程总体框架

2多元化的课程训练环节

课程训练载体是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现手段,不同的课程内容将使用不同形式的训练载体以完成研究性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模块,需要建立形式多样的课程训练环节。对于系统实

现模块,讨论和撰写研究报告是实施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手段;同时,研究型教学不能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原先的实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要按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等多个层次来分别设计。

针对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该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安排了课堂讨论、专题研究、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作为研究性教学的训练载体。其中,课堂讨论是一种多通道的知识信息传递交换,讨论式教学既要输出知识信息,又要从一个立体式的环境中输入更多的知识信息,这些信息都是属于探究性的,需要通过思维活动,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加工整理”,达到丰富知识、弄懂存疑的目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课后围绕给定的专题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尝试对问题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作相关的研究,该项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规范地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数据库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验证性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用实验验证原理,而且要研究有关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对于设计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实际解决问题、论文写作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而对于探索性实验,主要配合专题报告开展,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种训练载体的组织形式不同。教师可在第一次上课时布置分组,每组由3~4位同学组成,设组长1名,学期内所有需要分组实施的训练载体(课堂讨论、专题研究、设计性实验)均采用同样的组员构成。

2、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主要围绕模块3展开,模块3重点介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原理,我们通过有效的训练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定义和解决问题,最后对解决方案评价论证的能力。讨论题的设计试图还原历史上的研究过程,逐步训练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讨论题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讨论题帮助学生在综合分析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关系模型与层次和网状模型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这样的区别会带来怎样的好处?同时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该讨论题旨在引导学生在体会关系模型好处的同时,发现关系模型带来的问题,即效率低下,从而引出对查询优化手段和方法的研究与学习。

第二类讨论题帮助学生在学习基本原理或实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使问题的解决方案更加完善。例如:如何达到数据库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平衡?该讨论题的目的是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的恢复实现技术后,在进一步发现效率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为引出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和数据库镜像埋下伏笔。又如:如何达到系统并发度和并发控制的开销之间的平衡?该讨论题引导学生考虑封锁的粒度,通过在学习封锁和并发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问题,综合已学知识提出可行的方案。

为保证讨论效果,教师会在前一节课把讨论题布置给学生,同时,把需要阅读的资料提示学生。学生可预先阅读相关资料,进行一些思考,做好讨论准备。课堂讨论分组进行,由组长记录各方意见,并归纳总结。教师可随机参与讨论,并在讨论中正确地引导、提问以及产生自己的见解。讨论结束后,采用学生自愿与教师随机抽查的方式选取俩组学生,由组长报告讨论结果,其余学生可提问。教师点评是讨论课的重要环节,点评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教会学生怎样从讨论的内容中,总结出有价值的规律或结论;另一方面便于引出后续的学习内容。

2、2专题研究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专题研究针对模块设计,着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模块1和模块3,我们设计了关系模型实现、数据库性能调优两个专题。这两个专题以模型为主线,将从模型的三要素到深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实现的递进性目标作为研究报告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研究专题,掌握规范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关系模型实现专题的研究目标是探究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关系模型的实现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模块1的基础上,选择一个主流的商品化数据库管理系统,探究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关系模型的三大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的实现方法,并与课本所学知识做比较。学生需要按小组提交规范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需要阐明所选择商品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讨论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的实现方面的特点,并比较与课本所学知识的不同之处。

数据库性能调优专题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SQL调优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模块3的基础上,按研究性学习指导书的提示查阅资料,自主学习SQL调优的有关知识,并选择一个主流的商品化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完成必要的实验的基础上,研究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SQL调优方法。学生需要按小组提交规范的研究报告,报告中需要阐明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性能有关的因素,给出所选择的商品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SQL调优的原则,并分析SQL调优与DBMS查询优化器的关系。

专题研究分以下几步进行:

1) 研究专题的下达。讲完相应知识点之后,教师布置相关的研究专题,同时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学习资料和具体要求。学习资料包括研究性学习指导书、相关的搜索路径,具体要求有论文格式和评分标准。

2) 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小组在研究专题下达的3日内确定组内各成员的分工,按照分工展开研究和讨论。遇到小组研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可及时与教师沟通。小组最终需提交规范的研究报告,并注明每位成员在报告中所做的工作。

最后是成果展示和教师点评。采用学生自愿与教师随机抽查的方式选取2~3组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由组长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小组的学生可提问。每组学生报告完毕,教师必须点评。对正确的论点要予以肯定,必要时可以引导到更深的层次。对争论的问题,学术界有结论的,教师应介绍有关的结论,对于无结论的,教师可阐明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或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参考文献等。

2、3多层次的研究型实验教学

研究型教学不能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研究型的实验教学应该从问题出发,激发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问题的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6]。我院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按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分别设计。

基础验证性实验主要针对模块1和模块3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用实验验证原理,而且要研究有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拓展。除研究性学习指导书给出的需要探究的问题外,特别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验证。

设计性实验针对模块2设计,训练目的是让同学们对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有整体的认识,并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写作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在设计性实验的实施过程中,若干同学组成开发小组,每位同学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开发员、系统测试员等),协作完成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开发,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任务,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和相关技术。设计性实验的成果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展示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和老师提问。

探索性实验针对模块3设计,该实验配合数据库性能调优专题,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自主学习SQL调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验证SQL调优规则,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SQL调优规则或发现已有规则存在的问题(如在不同的数据量或索引情况下执行代价不同等)。探索性实验的成果展示随专题报告进行。

3以科研项目驱动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需要应用的驱动,科研项目是课堂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延伸。以项目驱动研究,以研究带动教学,科研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4-5]。

我们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让部分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这些项目在用到已学知识的同时,也会让学生面临新的挑战,他们必须学习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搜集信息,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该过程是一种独创性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与此同时,科研项目对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学习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还可以从项目中抽取新的案例用于研究型教学。

4基于过程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传统的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机制并不适用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应侧重对过程的考核。

为配合研究型教学,北京交通大学对主干课程的学时进行了弹性化处理。以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为例,课程原本64学时,但实际安排80学时,其中的16学时是专为配合研究型教学设置的。我们将这些学时用于开展学术讨论、专题报告辅导、探索性实验的方案讨论、学生成果展示及教师点评。

在考核方式上,我们将期末考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降至50%,另外50%用于对过程进行考核(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见表1)。其中,研究报告和实验报告有详细的评分标准,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的方式,考题比较灵活,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表1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研究型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对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对课程内容模块化的基础上,设计多元化的课程训练环节和面向过程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用以问题为导向的主动式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未来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调动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7-394、

[2] 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宁,王珊、 数据管理课程群的构建和实施方案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0(6):62-65、

[4] 胡彩平、“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讨[J]、 时代教育,2009(5):91-92、

[5] 叶小平,汤庸,汤娜、 数据库学科研究型教学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8(2):17-19、

[6] 陈慧萍,牟艳、 数据库系列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05-107、

Study on the Research Teaching Model in Course of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

WANG Ning, XU Wei, YU Zhongqiang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5

关键字: 智能设备; 网上评价; B/S; C/S

中图分类号: TN919?34; 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22?0047?03

0 概 述

教学评价是高等学校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学校教学评价已经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即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来完成各类教学主体的教学评价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大大降低了教学评价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政策的制度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硬件设备的发展,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PC机一统天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各类应用迁移到智能手机上来,这个需要教学评价系统能够完美支持移动智能设置;其次,传统的教学评价系统的参与面还不够全,突出表现在只重视理论课程的评价,对于实践性课程、顶岗实习的评价做得不到位,而实践性教学的监管又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再次,传统读报教学评价系统仅仅简单地给出统计数据,不能给出学校急需的各类统计分析报告,学校需要的统计分析报告需要学校另外整理,增加了工作量;最后,教学评价系统分散在多个主系统中,如本科教务管理系统中有教学评价模块,而在研究生管理系统中也有教学评价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不通畅,给最终各参与主体的总分汇总增加了难度。

本文在传统教学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将评价途径由传统的PC机方式拓展到兼容PC机和各类智能设备;将评价课程由理论课程扩展到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在内的全部课程;将评价成果由简单的数据统计结果拓展到自动生成各类统计分析报告,包括:教师评价得分各学期变动分析报告、同课程不同班级评价得分分析报告等;提供开放视图、DLL和Web service等方式彻底打通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在各系统之上提供跨业务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高各业务系统相关数据的聚合度。

1 系统结构

系统主要由4层组成:应用服务器、网站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浏览器、客户端和智能手机。其中教师、学生、督导和班主任通过内网访问网站服务器进行网上评教和评教结果查询工作;教学评价科、院系秘书和高级用户通过内网访问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统计和数据初始化等工作。系统管理员具有管理账号和分配权限的职能。各类评教数据通过网站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上,高级用户能够查询、统计各类数据,形成各类统计报表如教师评分排名、各教学单位教学满意率报表等,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如研究生管理系统通过Web Service和开放视图的方式共享数据。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设计

系统模块主要包括:评教学期设置、评教指标设置、评教选项设置、普通课程评教设置、学生评教原始记录、学生评教统计分析、同行评教指标设置、同行评教选项设置、学生评教原始记录、学生评教统计分析、信息员反馈管理、学生网上评教、教师网上同行评教、教师网上查询学生请教结果、信息员网上录入反馈信息和系统维护模块(数据备份还原模块、数据库权限设置模块)等。其中,对于用户是通过PC机还是智能设备连接系统,系统通过检测用户操作系统的浏览器版本来实现。系统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2、1 评教指标和选项设置模块

学生通过浏览器在网上进行评教、评教指标体系需要在客户端进行录入编辑。评教指标一般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系统提供了对各层次指标体系的管理功能,特别地,通过管理界面可以设置一级指标和二级招标的关联。学生登陆后能够自动从系统数据库中读取到每门课程的打分指标。每个指标可以有多个选项可以让学生勾选,如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各个选项可以配置对应的分值,某门课程学生评分结束后,能够自动形成本门课程的评教总均分,教师如果有多门课程,可以自动统计教师多门课程的总均分并能够进行排序。

2、2 学生信息员管理模块

包括学生信息员对学校各类教学管理部门及授课老师的反馈信息。学生信息员具有权限通过B/S方式对各类主体提出意见或建议,所提交的意见与建议教务处能够查询并进行回复。如果是对于老师个人所提的意见,可以进行有选择地打开每条记录的查看开关,如果查询开关打开,相应的老师就可以查看到学生对他所提的意见或建议。对于教学督导的听课情况也可以录入到反馈系统中,老师能够查看。信息员能够对教师教学、后勤工作、图书馆工作提出意见,审核通过后各部分可以查看回复。对于信息员所提的意见可以通过公共布告栏进行回复。

2、3 智能设备检测模块

JavaScript是前端开发的主要语言,通过编写JavaScript程序来判断浏览器的类型及版本。JavaScript判断浏览器类型一般有2种办法,一种是根据各种浏览器独有的属性来分辨;另一种是通过分析浏览器的userAgent属性来判断的。值判断出浏览器类型之后,还需判断浏览器版本才能处理兼容性问题,而判断浏览器的版本一般只能通过分析浏览器的userAgent知道。

2、4 数据库设计

考虑到教学评价系统涉及的主体类别较多,同时在线人数多,数据量较大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本系统涉及到如下几张物理表:学生选课表(XSXKB)、评教指标表(PJZBB)、评教选项表(PJXXB)、评教结果表(PJJGB)等。

3 系统实现

系统主要由2部分组成,管理端和网站程序。管理端程序通过Delphi开发,管理端通过连接应用服务器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为C/S结构。网站程序开发工具为VS2005,网站运行于、NET2、0环境。给出部分功能模块实现代码:

3、1 课程评教设置(C/S结构)

if application、MessageBox(′"确定要更新评教状态为“是”么?"′, ′"更改状态"′,mb_yesno+mb_iconwarning)=id_no then exit;

//询问是否开评教

rst1:=myadodb、CreateRecordset(); //创建动态数据集体

if not ClientDataSet1、Eof then //如果当前课程存在

begin

xkkh:= ClientDataSet1、FieldByName(′xkkh′)、value;

//读取该课程课程号

sqlstr:=′select xkkh from xqrwb where xkkh=′+xkkh+′′;

//从教学任务表中读取该课程状态

rst1:=myadodb、ExecSQL(sqlstr,ExecSQLFlag);

//打开记录集

if not rst1、eof then //如果存在

begin

str1:=′update xqrwb set sfkpj=′是′ where xkkh=′′′+xkkh+′′′′;

//更新该课程的评教状态

tstr、Add(str1);

if myadodb、ExecSQLAT(conn,cmd1,tstr)=false then begin exit;end else showmessage (′执行成功!′);//执行命令

czrz(′该课程评教状态为是′,self、Name,0,myadodb、tstrtostr(tstr)); //写操作日志

end;

end;

3、2 学生网上评教(B/S结构)

JWGL、Model、XSPJB model = new JWGL、Model、 XSPJB ();

//学生评教数据模型

model、 xn = xn; //学年

model、xq = xq; //学期

model、xm = xm; //姓名

model、xkkh = xkkh; //选课课号

model、kcmc = kcmc; //课程名称

model、jszgh = jszgh; //教师工号

model、jsxm = jsxm; //教师姓名

model、pjh = pjh; //评教号

model、pjnr = pjnr; //评教内容

model、pf = pf; //评分

model、pjsj = pjsj; //评教时间

model、pjmc = pjmc; //评教名称

JWGL、BLL、XSPJB bll = new JWGL、BLL、 XSPJB ();

bll、Add(model);//学生评教数据增加

myadodb、czrz("学生评教增加", this、ToString(), 0);

//系统操作日志

3、3 智能设备检测

/* 智能机浏览器版本信息: */

var browser={

versions:function(){

var u = navigator、userAgent, app = navigator、appVersion;

return { //移动终端浏览器版本信息

trident: u、indexOf(′Trident′) > -1, //IE内核

presto: u、indexOf(′Presto′) > -1, //opera内核

webKit: u、indexOf(′AppleWebKit′)>-1, //苹果、谷歌内核

gecko: u、indexOf(′Gecko′) > ?1 && u、indexOf(′KHTML′) ==-1, //火狐内核

mobile: !!u、match(/AppleWebKit、*Mobile、*/)||!!u、match(/AppleWebKit/), //是否为移动终端

ios: !!u、match(/\(i[^;]+;( U;)? CPU、+Mac OS X/), //ios终端

android: u、indexOf(′Android′)>-1 || u、indexOf(′Linux′) > -1, //android终端或者uc浏览器

iPhone: u、indexOf(′iPhone′)>-1 || u、indexOf(′Mac′) >-1,

//是否为iPhone或者QQHD浏览器

iPad: u、indexOf(′iPad′) >-1, //是否iPad

webApp: u、indexOf(′Safari′) ==-1

//是否web应该程序,没有头部与底部

};

4 结语与展望

本文给出了支持移动设备的网上评教系统详细设计步骤,提出了此类系统的一般思路。当然,一般应用系统的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现等几个步骤。这里只是给出了系统具体的实现方法,对于不同的用户需求,应该产生不同的需求分析报告,利用分析报告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最后进行系统实现。下一步,打算进一步改善系统的人机界面,丰富统计分析功能,如:各类职称教师的得分情况等;引用手机、触摸屏等外部设备,提高交互性;注重安全性考虑,对外部网的数据包进行有效过滤,保证后台数据库的安全性;提高应用服务器的连接数量,提高对连接对象的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石芳华、对大学生参与评教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1(3):61?63、

[2] 苑旭,董民辉,杨洪振、使用Visual C#、NET开发Windows应用[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5、

[3] 梁晓晖网站开发实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王凤,易松之、影响高校学生网上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及其控制[J]、消费导刊,2008(2):174?176、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6

关键词:实验室;网络;数据库;RFID

作者简介:刘丽娟(1975-),女,山西原平人,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武(1967-),男,山西太原人,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山西 太原 030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7031007)、中北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182-02

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基地,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经济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并管理好实验室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现有的实验室由于场地等的限制,必须合理共享有限的硬件资源,大多实验是在同一实验室通过不断轮换实验器材来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实验器材利用率增高,损坏率也随之增高,无法确认损坏时间与人员,实验室的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如何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使得实验室的管理智能化,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实验管理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基于RFID的自选式实验室管理

本系统建立了一种基于RFID的自选式学院实验中心。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多用于管理系统。该实验方法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建立并管理,各个系的实验室统一到学院进行管理,以机械工程实验中心为例,涵盖了先进制造实验室、机械性能实验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实验室、机械原理及零件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多个专业的实验室。在购置实验器材时统一采购,分配唯一的条码并入库。数据库系统记录实验器材的入库时间、购入金额、实验项目、故障与维修、使用时间、使用人等信息。该开放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进行实验课程的需求。从实验项目上完全开放,学生可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不仅可以完成与理论相配套的经典实验课程,而且可以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内容以外的开放选修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学院各系的实验室统一到学院建立与管理,分成计算机区、机床区、检测仪器区、电气设备区、刀具区、实验台区、配件区以及开放实验区,如图1所示。各类实验器材分门别类地进行存放。开放实验区主要用于学生完成开放性实验,如自选课程的实验、参加各类创新性比赛需要完成的实验以及参加科研项目需要完成的各类实验等。

实验室配置TSC条形码打印机3台,SymbolMC70数据采集器2台,扫描枪5把,磁卡阅读器10只。条形码由13位数码组成,1位奇偶校验码,3位分类码,后9位按类别设置,主要用于实验内容的分类,如配件码、年份码、实验类别码、数量码等,确保记录对象的唯一性。光电扫描平台利用光源系统,由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整形,最后以二进制脉冲信号输出给译码器。条形码译码器将扫描器输出的脉冲数字信号解释成计算机可识别的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实验器材购置后要进行入库、校验、使用、维修、报废等一系列过程,带有自己的“身份证”,整个实验器材管理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新购入器材时,根据各自的“身份证”将各仪器器材自编条形码,自编条形码打印系统软件自动生成EAN-13码,可以使用TSC条码打印机打印。然后通过扫描器扫入条形码并传入计算机,进入入库操作。工作人员将器材的条码扫入计算机直接进行校验,并将校验结果自动记录入库,需优化数据的在优化后将优化数据一并入库,将校验合格的器材数据通过接口程序输入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学生预约实验时,利用一卡通的号码建立账户,做实验时通过磁卡阅读器读入一卡通,将需要的器材等通过扫描平台或扫描枪读入自己的账户,实验开始记录时间,仪器定时两小时,如超时仪器将自动关闭。每台仪器安装一套自测系统,当实验完毕后需再次刷卡,系统记录实验操作时间,这时仪器自测启动,运行无误后仪器自动关闭,这时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仪器的损坏,并相关到人。

二、实践课程智能系统

实践课程智能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实验室智能系统、课程设计交互系统,以及实习工作系统。系统整体框图如图2所示。

1、实验室智能系统

实验室智能系统是该系统的主要子系统,包括预约系统、实验器材管理系统、网上实验室以及成绩评定系统。这里主要介绍网上实验室系统。

网上实验室可进行软件实验与虚拟实验。实验由两部分组成:学习部分与实验部分。学生在做实验前可进入学习模块,学习该实验的先修课程,了解注意事项,下载相关图纸,将问题提前上传至数据库或与教师线上交流,完成一些小的测试环节,保证做实验时的质量与进度。通过局域网,开展网上实验室,学生可以与教师在线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评定成绩。如在数控编程实验环节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依赖机床硬件而存在的数控编程平台,避免由于数控机床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和直接在数控机床上做实验对设备的损坏。在数控编程课程的测验中,教师通过局域网向学生发送编程任务,并对学生的编程结果进行评价。在该模块中有两个分支系统:学生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进入学习模块,系统根据学生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经过逻辑推理和专家智能判断得出比较接近的程序供学生参考,学生可将这些程序导入程序软件进行编译并输出结果。开发此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流程,并且在实践中学习,达到日后也成为一个数控编程专家的目的。在本模块中包含有具体的编程实例、对实例的分析以及对图纸的分析等。另外还对实际工作中会用到的一些事项进行介绍,如具体工作步骤、参数的设定、刀具补偿、对刀等。另一个分支系统是学生在学习分支完成学习后,教师在线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考核。

2、实习工作系统

实习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个模块,包括实习前准备工作、实习报告工作、实习成绩评定工作。在实习前准备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实习表格以及实习相关知识资料,在出发前对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方向等进行详细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实习报告环节主要是完成实习回校后做的工作,这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实习教师进行在线交流,下载相关技术资料以及注意事项,并上交实习报告的电子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以及在实习报告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评定成绩,并将它导入学校成绩录入系统。

3、课程设计交互系统

在课程设计模块中,教师可以浏览到由审核员的课程设计题目,能浏览相关信息以及题目下载等;可以上传教师的课程设计题目和相关信息及说明文档,提交到数据库中去,由审核员审核后进行;可以查看学生的情况,浏览学生的选题,做到一人一题;可以下载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及说明书的修改。学生通过自己的账号进入系统,浏览经过教研审核入库的题目,查找自己的设计题目与设计要求、指导教师以及相关资料等;学生选择题目后可以与指导教师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具体设计并提交设计说明书;另外,还为学生提供下载有关课程设计撰写过程中需要的相关资料。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有课程设计的浏览、审核、入库,将学生提交的所有说明书显示,由审核员点击查看具体要求和说明,审核说明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通过审核则进行。处于状态的论文将不能再,教师和学生登录时只能看见由审核员通过了的论文;当答辩结束后,由审核组成员将学生的成绩录入到数据库,并将学生的课程设计相关资料刻成光盘,记录下光盘的序号,以便后期查找。学生的答辩记录以文档的形式生成到指定的文件夹下,能够以报表的形式打印下载。

4、网络与数据库技术

用户通过IE、Netseape等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的请求,web服务器响应请求,通过web服务的中间组件访问后台数据库,并将操作结果以HTML页面的形式返回给前端浏览器。本智能系统选用B/S模式通过浏览器,如IE就能实现在Intemet或hitranet上的应用和管理,并且在客户端无需进行任何配置。数据库放在服务器端集中管理,系统的升级和改进比较方便。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选择PHP作为开发工具,开发环境为Dreamweaver。它同时支持多种服务器技术生成由动态数据库支持的web应用程序。Dreamweaver MX是建立Web站点和应用程序的专业编辑器,与Dreamweaver配合使用,建立用数据库连接web服务和旧式系统Internet应用程序。

系统采用MySQL作为数据库后台。新建一个名为“sjxt”的数据库,为了使各个表之间不产生冗余,把每个表里可能出现的数据字段写在一个表里,表与表之间通过关键字相连。这样,出现冗余的情况就减少,表与表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本系统可以根据要求建立三个大型数据库文件,以课程设计为例进行说明。在课程设计子系统中建立一个名为“kssj”的数据库,包括11个表,分别为: 系统设置(by_config);留言板(by_gb);评分表(by_mark);信息表(by_msg);新闻表(by_news);用户表(by_user);用户数据内容表(by_userdata);button编辑器表(ewebeditor_button);style编辑器表(ewebeditor_style);system编辑器表(ewebeditor_system);toolbar编辑器表(ewebeditor_toolbar)。MYSQL可通过两种方式通过PHP与WEB相连,一种通过PHP的MYSQL相关函数,另一种通过PHP的ODBC相关函数。PHP连接MYSQL需要4个参数:数据库地址、数据库名、数据库用户名、数据库密码。

三、实践课程系统的实现

由于该系统内容较多,不能一一介绍,这里仅对系统的核心模块――实验室智能模块进行简单介绍。该模块汇总了我院所有的实验器材,对各类数据进行分类与管理,可根据用户要求对实验设备器材等进行在线入库、出库、查询、修改等操作,还可对实验课程进行管理,可预约、查询、修改、删除等,如图3所示。

四、总结

本文提出了应用于机械工程专业的高校实践课程的技术与方法,建立了基于一卡通的RFID自选式学院实验中心以及高校机械工程实践课程智能管理系统,为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系统选用Windows Server为操作系统,PHP与Dreamweaver为开发工具,MySQL为数据库后台,以实现管理为目标,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安小龙,陈佳丽、DreamweaverMX2004网页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魏应彬,周星,康耀红、网页设计与 Web 数据库技术[M]、北京:清华出版社,2002、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7

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得体(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不适时(最新前沿知识内容偏少,缺乏案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不科学(轻视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的考核)、教学定位不明确(专业划分不清晰,所有专业讲授同一知识)等问题,高校有必要开展案例教学。案例库创建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完善的系统功能是创建计量教学案例库的两大要点。

(一)案例库的建设计划

首先,从案例库建设原则、团队成员分工、案例覆盖的课程范围、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制定计量案例库建设的总体规划。其次,根据教学内容,优先选择与时间序列、面板数据、联动方程、二元离散、虚拟变量等主要计量经济模型相关的、有能力和条件编写的案例选题。再次,拟定编写每个案例的提纲,确定以下问题:案例是否难度适中、篇幅适当,能否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完成讨论;与教学进度是否匹配;案例类型是属于分章节专业型案例还是综合型案例。

(二)教学案例的撰写

首先,根据建设团队中各教师的专长及其所带教学班的专业进行分工,通过撰写、改编或购买已有经典案例等方式,收集、筛选相应类别的案例素材。要以案例标题作为唯一标识,尽可能涵盖案例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其次,确定案例的逻辑结构,撰写案例初稿。应根据学生专业的背景设计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每个案例应配备相应的备注,指出注意事项或建议采用的计量方法、变量等。再次,初稿完成由编写者进行修改之后,交由案例库建设团队其他一线教师和管理实践者进行评阅,以考察问题设计是否恰当,用语是否准确。听取他人建议后,教师要进一步完善案例。

(三)案例库的维护

应根据不同的选题或相应的计量教学内容,将案例进行分类,从每一类别中选取典型案例入库。要保证单个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目的性、可分析性、深刻性,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入库案例进行编号,编号要反映案例的开发时间、类别等。入库案例要定期进行鉴定和管理,案例库要更新及时。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经济热点问题,案例库要及时添加相应的案例,提出新的问题和方法,更新原有案例的数据,改编陈旧的案例或淘汰与当前教学内容、经济现实不相符的案例,保持案例库的新鲜度和时效性。总之,要保证案例库数量丰富、门类齐全、更新及时、符合国情。

(四)案例库的课堂教学实践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理论讲解导入新课内容和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可选定某一典型案例,以此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学案例、掌握实践操作事项及实验中要达到的目标等。其次,学生分组就选定的某一案例选题进行交流和讨论,组长负责分工,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函数形式、估计方法,准确判别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自相关性或多重共线性等问题以及软件操作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案例中心任务与新知识间的密切关系。再次,教师组织学生将讨论结果按照规范格式整理成大作业或实践报告,选拔优秀学生在课堂上报告案例的实现过程,并对报告进行讲评。好的实践报告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课堂案例,供学生模仿和参考。

(五)案例库的网上教学实践

要利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内容丰富的计量经济学案例学习网站,包括案例教学设计模块、网上案例管理模块和网上案例学习模块等。案例教学设计模块主要包括案例结构和教学评价。案例结构是描述案例内容、案例类型,提供案例辅助资料、设置案例分析报告的提交要求等,并设计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表,提高实践报告、网上综合测试成绩所占的权重。网站应该提供门类齐全的案例库,网上案例管理模块主要提供检索、添加、编辑、删除等基本功能。管理员可以为教师、学生分配不同的权限,引导其进行相应的操作。网上案例学习模块是提供相关教学视频、软件、课件、实验指导手册等资料,实现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的协作交流工具。学生可以在线编辑案例实践报告,查看和点评案例实践报告,教师可以审定、展示优秀案例实践报告。

(六)教学案例的完善

通过总结和分析综合性案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建模思路。应鼓励学生将某案例的分析报告或大作业拓展后公开发表,参与校级、院级课题的申请,并考虑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案例教学结果,统计案例的选择情况及与学生专业背景的相关性,总结学生案例实践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并于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会上进行讨论评议。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反馈,对所负责的案例进一步进行修改、完善,并修正案例库建设计划。

二、案例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这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课外作业、课堂测验、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大作业成果阶段提交等环节,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并针对学生作业、测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或点评,协助学生完成相关教学单元吸收内化;、理论加实践;的过程。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可设置5~6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进行检测,完成5个实验报告(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的检验与修正、自相关性的检验与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共包括10个小实验)、2次课堂测验、5次课堂讨论、3次大作业成果提交、2次团队合作、2次团队合作心得。成绩评定可以采取平时考评与期末大作业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平时成绩占40分,由教师根据课堂讨论、上机操作、课外作业和两次课程测验成绩,按10分、10分、10分、10分的权重评定。大作业成绩占60%(实验报告25分,大作业报告30分,团队合作心得5分)。其中,大作业报告与实验报告要面向团队进行评分,再以各成员在小组中的表现作为系数评定个人的得分;团队合作心得(最后一次的合作心得必须对每个成员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优缺点进行评价,并给出评分)直接面向个人进行评分。大作业成绩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计分。能够较好完成选题、数据处理、参数估计、模型检验、违反基本假设的修正、结果分析等过程的大作业,其得分为优秀。通过计量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和案例教学,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和教学效果:(1)形成满足不同教学层次需求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激励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以适应数学基础专业与非数学基础专业、本科层次与非本科层次不同学生的需求与教学要求;(2)推动问题导向型;、双向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掌握建模的思路、步骤与要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计量经济学经济政策实验室;的功能;(3)提供案例资料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促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协调配合,增强师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结语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篇8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以网络为纽带快速、高效、方便地实现知识传递,以现代化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电脑+网络课堂+internet等多种学习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基于JSP技术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依托校园网的优势设计和开发的,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浏览教学内容、完成作业,参加测试等功能,教师也可借助此平台,公告信息,试题,实现课件上传下载,组织讨论答疑等功能。

2、国内外发展状况

在国外,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已经走上正轨,能高效、方便地实现知识传递,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但是功能稍显不足。

在国内,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开发与使用都处于低层次阶段,只有少部分信息存于系统中,系统功能不够全面,人们更多的是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毕业设计,目的就是要开发一个通用的功能比较全面的网络教学平台。

3、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网络教学平台按照Browser/Server模式,将传统的浏览器/WEB服务器的两层体系结构扩展成浏览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体系结构,这种模式采用多种标准的协议和技术,适合于任何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系统采用JSP与mysql数据库相结合,其实现的基本原理是利用mysql作为数据仓库,用Servlet等高性能服务器端程序作为后台总控程序,JSP程序在前台运行,Servelet接受用户的输入,分别调用不同的JSP程序向客户端反馈信息,JSP/Servlet通过HTTP连接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传递数据。

4、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1、教师教学系统与学生学习系统

教师教学系统与学生学习系统的功能相对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

(1)网络课堂。

(2)网上作业。

(3)网上测试。

(4)讨论答疑。

(5)网上交流。

(6)实验指导。

2、教学管理系统

系统分为人员管理、课程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和讨论交流管理。

(1)人员管理。

(2)课程管理。

(3)作业管理。

(4)考试管理。

(5)讨论交流管理:包括BBS版主管理、帖子管理。

5、本课题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功能模块的创建。

难点: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6、论文提纲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开发环境简介

第三章:需求分析

第四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第五章:系统的详细设计

第六章:系统实现

第七章:系统运行

第八章:结束语

7、进度安排

阶段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安排

1开题报告及立题论证任务书4月3日

2可行性研究报告4月7日

3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4月12日

4项目实施计划书4月15日

5软件设计及调试4月16日~5月16日

6毕业论文5月17日~5月31日

8、主要参考文献

[1]陈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M],1986

[2]郑人杰、软件工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Binstock&Rex、PracticalAlgorithmsforProgrammers、Addison-Wesley,1995

[4]Gamma,Helm,Johnson&Vlissides、DesignPatterns、Addison-Wesley,1995

[5]Hamilton,Cattell&Fisher、JDBCDatabaseAccesswithJava、Addison-Wesley,1997

[6]Cornel&Horstmann、CoreJava、Prentice-Hall,1997

[7]BruceEckel、ThinkinginJava,3rded、PearsonEducation,2003

[8]PatrickChan&RosannaLee、TheJavaClassLibraries:AnAnnotatedReference、北Addison-Wesley,1997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幼儿园冬季育儿知识(精选8篇)
  • 下一篇:车水马龙的故事(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