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5 栏目:写作范文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1

Abstract:Costs calculation of bill quant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nd bined with the condition of itself, and being confirmed after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Now the measures costs calculation of bill quant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is analyzed、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措施费计算;方法

Key words:bill quant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measures costs calculation;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232-01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新的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单价可以结合现行地区、行业定额子目与施工方案进行,清单计价规范中措施费要单独计算,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而与施工方案紧密结合。

这里就清单计价中的措施项目费的计算谈一些个人的经验和看法。

工程实体消耗的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由招标人提供给投标人,是不可调整的闭口清单,投标人对投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必须逐一计价,对清单所列内容不允许作任何改动;措施项目清单是可调整清单,投标人对招标文件中所列项目,可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方法作适当的变更增减。

其它项目清单由招标人部分和投标人部分两部分组成。

但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实际工程量发生变化后,结算时措施项目费亦发生变动(如模板、脚手架),工程量固定单价合同须明确措施费变动方法。

下面详细谈一下措施费的组价方法。

1环境保护费

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环境保护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例)

2文明施工措施费

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费*文明施工费费率

文明施工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例)

3安全施工费

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费率

安全施工费费率=本项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例)

具体内容如下,可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1)楼板、屋面、阳台等临边防护: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作业层另加两边防护栏杆和18cm高的踢脚板。(2)通道口防护:设防护棚,防护棚应为不小于5cm厚的木板或两道相距50cm的竹笆。(3)预留洞口防护:用木板全封闭;短边超过1、5m长的洞口,除封闭外四周还应设有防护栏杆。(4)电梯井口防护:设置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的防护门。(5)楼梯边防护:设1、2m高的定型化、工具化、标准化的防护栏杆,18cm高的踢脚板。(6)垂直方向交叉:设置防护隔离棚或其他设施。(7)高空作业防护:有悬挂安全带的悬索或其他设施;有操作平台;有上下的梯子或其他形式的通道。

4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含以下内容:

(1)现场办公生活设施;(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2)配电箱、开关箱;(3)接地保护装置:施工现场应设置不少于三处的保护接地装置。

5夜间施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增加费是指根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合理的施工进度要求而必须在夜间连续施工发生的工效降低、夜班补助、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

建筑工程中夜间施工增加费=(1-合同工期/定额工期)*直接工程费中的人工费合计/平均日工资单价*每工日夜间施工费开支

6二次搬运费

二次搬运费是指因施工场地狭小等特殊情况而发生的二次搬运费用。

二次搬运费=直接工程费*二次搬运费费率

实际发生时可按实际计算,如增加装卸及运输费用,确定人工装运还是机械装运。

7大型机械进出场、安拆费

大型机械进出场费可参照建筑定额第十五章内容,根据工程具体需用大型机械型号、规格、数量而定。由于市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故建筑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不用考虑混凝土拌和站的安拆费用。

8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

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是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钢模板、木模板、支架等的支、拆、运输费用及模板、支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具体计算可根据地区行业定额及企业自身特点进行,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9脚手架费

脚手架费指施工需要的各种脚手架搭、拆、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脚手架包括: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悬空脚手架、挑脚手架、护架脚手架、依附斜道脚手架、安全网脚手架、烟囱脚手架、电梯井字架、架空运输道。

普通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脚手架高度小于15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大于15m或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60%时,按双排脚手架计算。(2)对于高度小于3、6m的内墙和围墙,按理脚手架计算,大于3、6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3)石砌墙体高于1m时,按外脚手架计算。(4)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5)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3、6m以下时,按满堂脚手架,墙内装饰不再计算。(6)砌筑储仓按双排脚手架。(7)储水池、储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大于1、2m时,按双排脚手架(8)整体式满堂混凝土基础,宽度大于3m时,按底模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10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是指竣工验收前,对已完工程及设备进行保护所需费用。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11施工排水、降水费

施工排水、降水费是指为确保工程在正常条件施工,采取各种排水、降水措施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如为降低水位进行井点降水所发生的费用,含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12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垂直运输机械费

垂直运输机械费不含机械场外运输、一次安拆及路基铺垫和轨道铺拆费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2

关键词:脚手架 安全事故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事故多发行业。近年来,随着建设规模的逐年扩大,建筑施工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也有所上升,其中由脚手架问题造成的群死群伤事故尤为频发。一方面,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多样性,施工生产的复杂性、流动性决定了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难以避免的不确定性因素,使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呈现出必然的多变状态;另一方面,脚手架的搭设者和使用者都是从事体力繁重的手工劳动者,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都普遍较低,自身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状态均或多或少地隐含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而建筑施工脚手架易发生安全事故。据统计,在高处坠落安全事故中,脚手架安全事故的死亡人数仅次于临边、洞口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因此,针对脚手架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对减少脚手架安全事故的频发、多发至关重要。

一、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案例

1、局部倾覆

某家属楼工程,地下2 层,地上18 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北立面装饰装修用脚手架为一字形钢管脚手架,脚手架东西向全长61m,总高54m。脚手架钢管一部分属于施工单位自有,一部分来自钢管租赁公司。租来的钢管进场时施工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发现该批钢管全部是新钢管,就没有对其质量进行检查,也没有查验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测证书,并告知架子工该批钢管可以使用。为便于日后归还,该批钢管被全部用在外墙北立面的架体上。脚手架投入使用的第二天,在其东西向的中部约12m 范围内有几根立杆突然脆断,相应部位的架体随之向外倾覆,正在架子上作业的3名工人被倾覆力抛出架外,冲开安全网,坠落身亡。

2、架体倒塌

某市客运中心工程,长66m,宽38m,高32m。屋面为球形节点网架结构。由于施工总承包单位不具备网架施工能力,建设单位便将屋面网架工程分包给一家专业网架生产安装厂。在建设单位的协调沟通下,施工总包单位与网架分包单位达成协议,由总包单位搭设高空组装网架用的满堂脚手架,架高26m。脚手架搭设前,搭设方案未经监理单位批准。搭设完成后,为抢施工进度,网架厂在脚手架未进行验收和接受安全交底的情况下,就将运到施工现场的网架部件连夜全部成捆地吊上了满堂脚手架,全部重量约38t。次日上午网架安装人员登上脚手架,开始用撬棍解捆。当刚刚解到第3捆时,脚手架骤然失稳、倾斜、倒塌,造成1人重伤,6人死亡。其中有2名死者是总包单位在其地面加固脚手架的人员。

3、 拆除失稳

某承包商承建的商品房开发小区B 标段3#号,系11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390m2,外墙保温施工时搭设了双排钢管脚手架。施工结束后项目经理部安排了脚手架的拆除工作。由于第一天的实际拆除工作量不能满足计划要求的拆除任务,架子工班长私下从瓦工班借来3名刚进场的工人,帮助第二天参与拆架。该3名工人并非专业架子工,进场时没有接受三级安全教育,为了多干点活,拆除作业前架子工班长只对他们简单地说了几句注意安全的话,就让他们登上了架子。一开始拆得较顺利,当拆除到18m时,脚手架突然发生严重倾斜,5名工人在晃动中全部坠地,1人死亡,2人受重伤。

二、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1、钢管断裂

写字楼工程脚手架局部倾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租来的脚手架钢管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使用中突然断裂,导致了操作者坠落身亡。次要原因是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没有对租来的钢管进行质量检查,没有在源头上对这起安全事故加以控制,使劣质钢管得以进入架体。后经查验该批钢管无产品合格证,无质量检测报告,生产产家不明,是典型的“三无”产品。施工项目部在对脚手架验收时发现,该脚手架连墙件极少,且均设置在脚手架的中部,顶部没有设置,有的连墙件采用了“柔”性连接,但这些问题直到事故发生时也未能整改到位;另外,脚手架的层间兜网和安全网设置的不牢固等,也是造成该起事故的原因。

2、盲目施工

造成某体育馆中心网架结构安装用满堂脚手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盲目施工,具体表现在到场的安装构件一次性全部吊运到脚手架上,集中荷载超过了脚手架的极限承载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次要原因有吊运到脚手架上的安装构件没有及时解捆以有效分散荷载的集中;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未经搭设单位自检,未经监理单位验收即投入使用;网架安装单位在没有与脚手架搭设单位进行书面或口头交接和安全交底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脚手架;未得到批准的脚手架搭设方案实施的结果是:满堂脚手架立杆、大小横杆的间距,每步架的高度,钢管的连接均不符合规范要求;架上有人作业,架下也有人作业,作业安排不合理。

3、违章作业

导致商品房开发小区A 标段9号楼脚手架拆除过程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章作业。拆除人员首先将脚手架的连墙件拆除,上、下层同时作业,引起局部脚手架严重倾斜、失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间接原因有出事的5名脚手架拆除人员不是架子工,没有特殊工种操作上岗证,不具备拆除脚手架的技能,不懂得拆除脚手架的危险性,安全意识淡薄,是“无知者无畏,是活都能干”的典型表现。除此之外,其他原因有施工项目部未对进场的新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架子工班长对拆除人员的交底不彻底、不到位,只进行了口头上的简单安全说教,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拆除技术交底,交底变成了不同专业同事间的打招呼。

三、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1、控制材质

钢管脚手架的质量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钢管的材料质量,另一方面是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因此,针对由钢管脆断导致钢管脚手架发生的局部倾覆事故,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有控制钢管原材的质量,使其壁厚、内外径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控制脚手架的搭设质量,使其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符合要求。施工项目部要对进入施工现场待用的脚手架钢管作逐项检查。从产品合格证到质量保证资料要一应俱全,从外观质量到内在物质组成要全部合格,无论是自购的还是租用的都要一视同仁。对自检过程中查到的搭设质量问题要严肃认真整改,未整改或整改不全面,即带“病”的脚手架不得投入使用,特别是连墙件、安全网和层间兜网对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应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检查和整改的力度。脚手架的连墙件应刚性连接,安全网和层间兜网应安装牢固。

2、规范施工

盲目施工造成了网架结构安装用满堂脚手架倒塌事故的发生,可采用的主要预防措施是规范施工。满堂脚手架搭设前,搭设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审批;搭设完成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组织安全员和施工员对脚手架的搭设质量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人员验收,只有验收合格的脚手架才能投入使用。脚手架交付使用时,应有技术和安全两个方面的书面交底。满堂脚手架的立杆、大小横杆间距、每步架的高度,其误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由于脚手架的主要用途是高处作业,所能承担的荷载很有限,因此,施工中应力避脚手架满负荷。根据安全要求,高处作业下方不再安排施工人员从事任何工种的作业。

3、遵章拆除

大量的脚手架安全事故表明,拆除脚手架比搭设脚手架更容易出事故。脚手架的拆除工作应由持证上岗的架子工承担,非架子工从事脚手架的拆除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冒险。预防违章作业引起C 标段6号楼脚手架严重倾斜致人死亡的安全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是遵章拆除。脚手架的拆除要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拆除顺序拆除,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上、下层不同时拆,松动有危险的加固后再拆;先拆的决不后拆,后拆的决不先拆。对进场的新工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安全技术交底不应停留在口头形式,同事间的相互关照更是难以代替正式交底的作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落到实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改“无知”为“有智”,变“无畏”为“有为”。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3

关键词:悬挂脚手架;技术措施; 工业安装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在沙特阿拉伯近期所承接的安装项目,工艺管廊多、管廊的层数多;特别的沙伊巴气体处理和sadara的MFC项目。下面主要以sadare MFC 项目为例。此项目整个工艺管廊的安装量占到工艺量的70%多,而且管廊的层数在四层超上,管廊次梁少。管廊第一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高为6m;二至五层为钢结构,层高均为3m;管廊的横跨为6m,纵跨为12m,主梁之间除了局部跨有连系梁外没有次梁。沙特阿拉伯国家的工程施工安全所采用的欧美规范标准,有作业的地方,必须有安全的操作平台。如果按照国内的施工经验,采用搭设满常脚手架。如果搭设满堂脚手架,不但增大脚手架的工作量,且不能满足工艺安装时穿管的要求。我公司根据现场的条件和现场采用的阿美的脚手架标准,采用悬挂脚手架。悬挂式脚手架具备搭设方便、安全可靠、成本节约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国外的钢结构安装和工艺施工中广泛使用。且此种脚手架的计算简单,不受风荷载的影响。

二、悬挂脚手架的设计和施工

悬挂脚手架主要是吊挂在钢结构,根据结构的跨度和可吊点的位置,可以分为有梁式,和无梁式。悬挂脚手架主要部分为吊点、悬挂梁(横杆)、剪刀撑、跳板、踢脚板和护拦。在结构安装过程中可以依附结构的柱或梁搭设小型的作业平台,在工艺施工过程中可以搭设大型的满堂作业平台。

1 、材料

钢管:钢管尺寸宜采用φ48x3、5mm 的钢管(国标,国外主要采用φ48、3x4mm)。由于目前建筑市场大部分施工单位的采用租赁钢管的形式,壁厚往往为3mm-3、2mm之间,因此验算受力杆件时应以实际的壁厚作为刚度及质量计算依据。

扣件:扣件的材质应符合国家规范的规定。在悬挂脚手架中主要使用是钢板扣件(中国人称为钢板扣,英文名为grider coupler),应用此扣件把整个脚手架的受力传给钢结构。木板扣有两种,一种英文名为single coupler或putlog coupler,此种扣件可以固定木板,也可以固定横杆,固定横杆时可以避免脚手架不平和有缝的特别;另一种为board retaining coupler,只用与固定脚手板。接头扣件、转扣和接头扣件同国内扣件。

梯梁:采用φ48的无缝钢管焊接而成。钢管的厚度根据两悬挂点的跨度、承受荷载计算模型决定。

脚手板:采用230x45mm的压缩木板。

2、搭设技术措施及要求

2、1技术方案

1)熟悉图纸:根据不同的结构布局,工艺平面布置设计脚手架类型。如查结构跨度超过4m,且中间无吊挂吊点的主梁和次梁时使用梯梁;小于4m进可以直接使用脚手架钢管。脚手架的平台离梁面的高度根据梁高和工艺要求,可以采用使梯梁和钢管直接吊在梁下或采用吊杆悬挂梯梁和钢管。

2)调查分析:根据工艺安装技术员讨论方案,弄清钢结构安装、工艺施工要求、工艺的平面布置、脚手架作用现场可以使用的设备及施工措施,确定搭设脚手架的各种型式,确定各种材料规格和数量。

3)验算:方案中应根据建实际施工工序产生荷载,根据所使用脚手架材料验算确定吊点的间距。在进行脚手架受力计算,仅需计算脚手架作业平台所受的施工荷载和脚手架自身重量,风荷载可以不计。

4)交底及实施:技术方案编制完成后,与各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进行反复讨论,并向作业工人详细交底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方案编制人必须进行过程跟踪及完工复核,确保按方案进行搭设。

2、搭设构造要求

2、1作业通道搭设

按照规范要求,作业平台每隔25-30m设置一个安全通道,通道大都采用直爬梯,每隔4-5m设一个休息平台。在垂直方向,每隔1、5-2m搭设一个梯子的固定点。梯子固定点依附结构柱型钢,在型钢两边各锁一个钢板扣件,固定一个水平横杆,采用木板扣件(single coupler)卡于梯子的两个内侧固定在水平横杆上。在使用木板扣件卡梯子时,一要使扣件的开口斜向下或斜向上,这样在梯子受力传给扣件时,扣件有一个水平向内的拉力,使梯子与扣件固定越来越牢。梯子上口超出平台面不得低于1m,梯子上口超出部分必须与平台的护栏或结构固定。

2、2架体搭设: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4

关键词:高空;悬挑结构;钢管悬挑支撑体系

Abstract: high altitude big span overhung structure used in construction steel pipe overhung supporting syste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safe and reliable, can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reduc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Keywords: high altitude; Overhung structure; Steel pipe overhung suppor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大连民族学院金石滩新建校区经济学院综合实验楼单体,位于大连金石滩度假区入口,金石滩轻轨车站及“发现王国”公园以北。建筑面积6237、2,为5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5层层高均为4、5m,混凝土结构总高度为22、5m,5层顶为不上人屋面。在5层框架梁板屋面四周外悬挑出混凝土构件飘蓬,南北面悬挑3、1m,东西面悬挑出2、4m,悬挑出的混凝土构件飘蓬上下均采用外包铝板装饰。(图1、2)

由于该悬挑结构施工高度为22、5m,且悬挑跨度大,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将耗用大量的施工材料,且施工工期长,难以满足本工程的实际需要。奔着投资少、功效快、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的原则,采用了钢管悬挑支撑体系施工高空钢筋混凝土大跨度悬挑结构的施工技术,解决了施工难点问题,减少了工程建设投资。

图1铝板飘蓬平面图 图2建筑物侧立面

二、施工方案的确定

高空悬挑结构的自重、风荷载均较大,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及刚度要求高,高空作业要求整个支撑系统的施工过程具备绝对的安全。因此对整个支撑系统的支撑形式及材料的选择,经充分的考虑,对可能采用的几个施工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经济、技术及安全等方面的论证:

(一)传统的满堂落地式钢管支撑体系

该支撑体系由于支模高度高,为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和刚度,必须加密横向杆件拉结和竖向支撑间距,因而需要投入大量的钢管材料。无论从一次性投入或者采用租赁形式,费用均昂贵,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不可取。

(二)型钢支撑体系

该体系整体刚度大,安全可靠。但根据本工程结构和建筑实际情况,如采用型钢支撑体系不能直接支撑悬挑结构,还需与钢管支撑体系相结合,使支撑体系相对复杂化,效果不好。

(三)钢管悬挑支撑体系

该体系为扣件式空间桁架,节点采用扣件连接方式。

此支撑体系取材方便、施工简单;

支撑体系在混凝土浇筑完毕拆模后经过少量的调整便可成为外包铝板装修的施工脚手架,且不影响5层墙体砌筑施工;

此支撑体系会产生一定的竖向挠度,刚度小,但外装修铝板面层与结构间的空间较大,可完全消化此缺陷;

施工费用较低。

对以上三种支撑体系进行综合论证,确定选用“钢管悬挑支撑体系”。

三、施工方案

悬挑结构支撑体系的平面、剖面分别见图3、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决定利用四层顶结构边梁挑檐部分搭设悬挑式钢管支撑体系,并考虑在悬挑结构拆模后,经过少量的调整便可成为外包铝板装修的施工脚手架(见图5)。

图3

图4 图5

悬挑支架均采用Ø48*3、5mm钢管搭设,旋转扣件连接。在四层边梁挑檐上搭设两处斜撑杆(图3中1、2号杆), 由于2号杆受力较大,为减少此处斜撑杆的计算长度,保证其稳定性采用双杆。1、2号杆向上延伸与3、4号水平杆全部采用旋转扣件连接形成三角稳定支撑体系平台,承受其上部悬挑构件施工荷载。3、4号水平杆采用整6m钢管,与五层楼内模板架支撑立杆连接,连接点全部采用双扣件,以满足钢管的水平向外拉力。外落地双排脚手架搭设至3号水平钢管标高结束,立杆与3号水平钢管连接,为悬挑铝板装饰施工脚手架做好前期准备。在悬挑式脚手架的外侧挂密目网封闭。

四、计算

(一)荷载

悬挑式钢管支撑架承受荷载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支模钢管与模板等荷重、施工活荷载,静荷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1、4。计算简图见图6,杆件轴力见图7。

图6 计算简图 图7杆件轴力图

(二)应力计算

1、 2号斜撑杆验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15570/(0、197×489、000) = 161、6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161、6 小于 [f]= 205、000满足要求!增加20%安全储备,

实际施工采用双杆。

2、 1号杆斜撑杆验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66、2小于 [f]= 205、000满足要求!

五、悬挑式钢管支撑架施工工艺

(一)根据模板支架工序要求,总体思路:先进行周圈外悬挑架搭设,后进行室内模板支架搭设。

(二)搭设外悬挑架:第一步外双排落地施工脚手架统一搭设到3号水平杆上100mm处,再安装3号水平杆并与双排落地脚手架大横杆连接固定;第二步搭设1、2号斜支撑钢管与3号水平杆连接固定,形成三角支架操作平台。

(三)搭设室内模板支架:先严格按照施工前技术交底的尺寸放线进行立杆搭设,其后完成4号水平杆安装并与1、2号斜撑杆连接。特别注意,3、4号水平钢管要与室内模板支架立杆连接三道,每处连接使用双扣件。

(四)斜撑杆支撑在四层顶梁挑檐上。为了防止失稳,3号钢管下再设置两道横向整6m连杆与室内模板支架相连。

(五)悬挑构件混凝土的浇注:实行分段浇注方案。先浇注五层顶室内部分梁板混凝土,其施工完毕后再浇注2号斜撑杆内范围的悬挑梁混凝土,最后浇注2、3号斜杆范围的悬挑板混凝土。

(六)悬挑脚手架使用密目网封闭,密目网设在外排立杆的内侧。密目网之间用尼龙绳绑扎,并每隔250mm与脚手架环扣系牢。在3号水平杆上满铺设桥板一道,用铁线与脚手架绑牢。

(七)悬挑支撑架拆除:分两次拆除,第一次拆除使悬挑支撑架变为悬挑装饰脚手架,第二次拆除余下装饰施工脚手架。拆除前先增设5号钢管(见图5),与5层地面预埋钢筋环连接,间距3m。拆除脚手架时,应遵循“后扎的先拆,步步后撤”的原则。脚手架拆除前,应检查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并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在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应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和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而引起的事故;拆除的脚手架杆件、扣件、桥板应分段放置,及时用垂直运输机具至地面,并按指定地点堆放、外运。

六、结语

⑴该悬挑模板支撑脚手架搭设、拆除方便,同时兼顾外装饰悬挑施工脚手架,改变以往需拆除所有悬挑支撑架钢管后再重新搭设外装饰悬挑施工脚手架的过程。

⑵相对比较采用落地满堂红脚手架而言,支撑架搭设周期大大缩短,钢管用量小,使用人工也较少。因此,该工程使用的悬挑式钢管承重脚手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⑶实践证明,该方案是安全、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GB50009-2001、建筑荷载规范[S]。

[3]侯君伟,关柯、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JGJ 130-201、建筑施工构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5

【关键词】高支模;支撑架;钢管;扣件

【 abstract 】 tall the collapse of the support system template is typical of the high incidence of safety accident, belong to the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major hazard、 National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in order to regulate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for tall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mulated the related document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formwork support from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are defined, so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should be given great attention、 Throug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tall template support system of the special plan of audit and attention points in this paper、

【 keywords 】 high mode; Supporting frame; Steel pipe; buckles

中图分类号: TU75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住建部的《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中定义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15kN/m2,或集中线荷载>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而在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中归集到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该两部文件对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均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明确专项施工方案应当包括编制说明及依据、工程概况、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强调专项方案应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这足以说明了专项方案编制和审核的重要性。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高层建筑综合体,呈“品”字型布置,由1、2、3号楼组成。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中的各种情况在该工程中均有涉及,其中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的构件共17处,而支撑高度最大的为1号楼屋面的一块梁板结构,支撑高度为23、85m;搭设跨度超过18m的梁共66根,跨度最大的在3号楼五层预应力梁(截面尺寸400×1000),净跨度达到24、5 m;集中线荷载>20kN/m的框梁共84根,集中线荷载最大在裙房一层屋面的两道框架梁(截面尺寸1200×3800)。

2 高支模支撑架的计算要点

2、1钢管参数的确定

尽管在新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中取消了φ51×3、0钢管,将原规范(JGJ 130-2001)中φ48×3、5的脚手架用钢管改为φ48、3×3、6,但是目前受建筑市场行情的影响,φ48×3、5的标准钢管购置和租赁是比较困难的,φ48、3×3、6的钢管更不多见,市场上多为壁厚2、8~3、0mm不等的φ48钢管。在对不同规格的钢管比对分析(表1)后,算出壁厚2、8mm和3、5mm的φ48钢管截面积、惯性矩、截面模量相差约16%~19%。根据计算公式,在荷载和步距等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钢管的水平杆抗弯强度、立杆稳定承载力相差较大。因此,脚手架承载力的计算必须有针对性,不能一味的按规范要求套用钢管参数,否则极可能导致承载力不足而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

表1 钢管截面几何特性

外径Φ,d 壁厚t 截面积A

cm2 惯性矩I

cm4 截面模量W

cm3 回转半径i

cm

mm

48 2、8 3、97 10、19 4、24 1、60

48 3、5 4、89 12、18 5、08 1、58

48、3 3、6 5、06 12、71 5、26 1、59

2、2 支撑架立杆需要验算的部位

按照规范规定的构造所搭设的满堂架,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其可能的破坏形式分为三种(图1):以水平剪刀撑设置层为反弯点的沿较弱方向的架体大波整体失稳,架体较大步距间立杆段的局部弯曲失稳以及顶步距立杆段的局部弯曲失稳。通常情况下,架体的极限承载力由架体大波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值确定。当架体的步距过大时,其立杆段的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当满堂架的顶步距过大或顶步距以上立杆悬伸长度过大,其立杆段的稳定承载力可能低于整体失稳时的承载力。

图1 满堂支撑架破坏形式

因此,在验算支撑架立杆稳定性时需要针对以下几种情况分别验算:①当满堂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②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③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④高支模的支撑架尚应计算顶层立杆段。

2、3 高支模支撑架立杆的长度计算

以不组合风荷载为例,立杆稳定性的计算公式:N/φ×A≤f。φ—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由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换算长细比λo查表确定。λo = lo /i, lo =ku2h(用于非顶部立杆段)或lo =ku1(h+2a) (用于顶部立杆段,式中:k为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表2采用;h为步距;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0、5m,当0、2m<a<0、5m时,按线性插入值确定;u1、u2为考虑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所得lo取较大值。按照以上步骤,可以验算所计算部位立杆的稳定性。

表2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高度Hm H≤8 8<H≤10 10<H≤20 20<H≤30

 1、155 1、185 1、217 1、291

3 高支模支撑架的构造要点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6

关键词:满堂支架搭设监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 A

1、满堂支架方案简介

满堂支架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用的基础处理和支架形式也不同,故每个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都会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编制适用于本项目的满堂支架方案,然后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对该方案进行评审、验算和上报监理审核,以确保该方案的可行及安全。由于本文主要讨论满堂支架搭设方案的监理审查依据和要点,其余内容不作赘述。

2、方案监理审查依据及专家论证要点

3、1 安全专项方案与专家论证

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所指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并应当在施工前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首先对支架方案中有无安全专项方案及方案的安全性、可行性进行审查。若没有安全专项方案,监理可直接将方案退回承包人进行补充;若有则应审查以下内容:

① 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等手续是否符合强制性条文有关要求,方案的审批人必须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并盖有中标单位公章方能有效;

② 方案中有无安全方面的验算,若有则对其验算数据进行复核,主要应复核支架承载能力计算、地基承载能力等(具体审核依据及要点附后);

③ 安全员是否在人员组织之列,专职安全员必须在吊装第一现场进行监督;

④支架未纳入《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第五条之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的工程”中,故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家进行方案的审查。监理单位也应对该支架方案的审查给予高度重视,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参加专家论证进行方案的论证。

3、2专家论证审查

按有关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支架方案中有无专家论证审查报告。若无专家论证审查报告,监理以有关规定为依据直接将该方案退回承包人,要求承包人按规定组织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直至出具有效的专家论证审查报告。监理工程师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① 检查专家组成员数量是否符合要求,规定数量应不少于5人;

② 检查书面论证审查报告中专家组的论证审查结论是否为合格,否则施工单位应重新编制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直至专家论证审查结论合格;

③ 检查该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已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以便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3、3监理审查要点

(1)、施工单位应当及时编写该分部工程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在该分部工程施工前报监理审核。

(2)、监理工程师应按下列方法主持审查:

程序性审查——专项方案按规定必须经专家论证、审查的,是否执行;专项安全方案是否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盖公司法人章,不符合程序的应退回。

符合性审查——专项方案必须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并附有安全验算的结果。须经专家论证、审查的项目应附有专家审查的书面报告,专项方案应有紧急救护措施等应急救援预案。

针对性审查——专项方案应针对本工程特点以及所出环境、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

(3)、专项方案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应在报审表上填写监理意见,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

(4)、特别复杂的专项方案,项目监理机构应报请工程监理单位的技术负责人主持审查。

3、钢管组合支架现场验收控制要点

(1 ) 施工准备阶段

1、1构配件

1、1、1钢管

1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mm,壁厚3、5mm;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00mm,其它杆最大长度6500mm,且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2钢管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钢管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查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允许偏差检查见规范要求。

2) 钢管上禁止打眼。

1、1、2扣件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2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  地基与基础 由于作用于支架上的全部荷载和水平荷载最终都是通过立杆传递的,由竖向和水平产生的荷载竖向通过力杆传给基础。因此基础的处理是整个满堂支架施工的关键所在。故地基处理和支架基础尤其重要。

2、1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或减少地基沉陷。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包括清表、排除地表水、填平坑凹、将原地基30cm进行灰土处理,再在上铺砂垫层。其中砂垫层必须冲水压实,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方可搭设支架。在支架搭设前还应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及支架的每根杆的受力计算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若地基承载能力局部还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必须进行加固处理,特别是跨径比较大的跨路和跨河部分的基础应尤其重视,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采用在支架底部加枕木和混凝土基础加固。

2、2脚手架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2、3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要求放线定位。

3、搭设

3、1钢管支架的脚手架步距、纵距、横距必须根据支架的承载力计算书来确定且必须符合强制性条文规定。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2垫板采用1、8m×0、15m×0、25m的枕木。

支架搭设完毕后,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带队对支架进行验收,主要验收支架的步距、纵距、横距、立杆垂直度,防止误差累计而导致支架受力后垮塌。另外还应对扣件的数量、位置、镙帽的紧固度进行检查。确保支架的稳定性。验收后还应对支架进行堆载预压(堆载系数一般采用固定荷载和活动荷载总和的1、1~1、2倍),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及检验支架、地基的安全度。4、 拆除

  4、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确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4、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件;

3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加设横向斜杆加固。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7

【关键词】新规范撑握要及时;透彻;严格执行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JGJ130-2011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施工中事故频发,分析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钢管和扣件材质不合格;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规范要求搭设施工,减少工序;三是在脚手架使用期中没有检查维护,为施工方便随意拆除连墙件,变更脚手架结构,不去计算验证,不采取其它加固措施,导致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下降。四是脚手架施工方案编制随意,荷载取值、计算公式、组合系数及轴向力等相关数据取值不准确、设计计算错误或者不完全,审批流程不规范,交底程序错误、不完全等。技术人员过程不监督。

一、材料要求

根据《规范》规定: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新规范第3、1、2条,将原规范“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宜采用Φ48×3、5钢管”修改为“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新规范增大了外径和壁厚尺寸。根据《规范》规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普遍现状 :钢管混用现象,使用的ф48×3、5钢管,实际壁厚为2、28~3、34mm,平均2、4mm,抗压、抗弯强度严重不足,稳定承载能力、刚度降低。现今市场上流通的直角和旋转扣件的单重只有标准重(分别为13、2N和14、6N)的70~75%,而对接扣件的单重只有标准重(18、4N)的50~55%。从而显著地降低了扣件的刚度与节点约束能力和节点的力学性能。现行的螺栓、螺母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弱和拧不紧的问题,平均拧紧扭力矩只有25~30N、m,远低于标准规定。临时设施、临边防护使用非国标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扣件本件、螺栓、垫圈发生破坏。

实施要点:应加强对钢管、扣件的检查与验收,钢管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符合规范规定。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二、荷载取值、设计计算、方案设计

1、新规范第4、1、1条文说明,荷载分类的确定依据修改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新规范表4、2、1-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中,增加“竹笆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10kN/m2”内容;表4、2、1-2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中,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栏杆、木脚手板档板自重标准值(kN/m)分别由原来的0、11、0、14、0、14调整为0、16、0、17、0、17;第4款,新增“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安全网)自重标准值应该按实际情况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不应小于0、01kN/m2”内容;条文说明第4、2、1条1款1点,钢管尺寸修改为“Φ48、3×3、6”,每米自重修改为“39、7N/m”。

3、新规范表4、2、2,新增“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构脚手架、普通钢结构脚手架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分别是2、0kN/m2、3、0kN/m2”规定。

4、新规范第4、2、3条,新增“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个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m2”规定。

5、新规范第4、2、5条,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ωk=μz•μs•ω0,而原规范计算公式ωk=0、7μz•μs•ω0;新规范取消基本风压ω0值乘以0、7修正系数。

6、新规范第4、2、7条,新增“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φ不宜小于0、8”规定,是根据密目式安全立网网目密度不小于2000目/100cm2计算而得。

7、新规范表4、3、1荷载效应组合,可变荷载组合系数原规范为0、85,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1(2006年版)第3、2、4条第1款的规定改为0、9。

8、新规范第4、3、2条,新增“满堂支撑架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荷载组合与荷载设计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规定;对于高大、重载荷及大跨度支撑架稳定计算时,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荷载(水平支撑板为2kN/m2)按最不利考虑(考虑同时参与组合)。

9、新规范表5、1、9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中,新增构件类别“满堂脚手架,其容许长细比[l]为250”的规定。

10、新规范第5、2、6~5、2、11条的计算公式中,组合系数由原规范0、85调整为0、9。施工现场出现2步2跨连墙布置,计算长度系数μ可参考2步3跨取值,计算结果偏安全。

11、新规范第5、2、12~5、2、15条文说明,新规范把连墙件计算作为脚手架计算的重要部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0(kN),由原规范规定的单排架3kN改为2kN,双排架5kN改为3kN。采用扣件连接时,一个直角扣件连接承载力计算不满足要求,可采用双扣件连接的连墙件。

12、新规范第5、3~5、6部分中,新增和调整内容较多。例如第5、6、7条,新增“当型钢悬挑锚固段压点处采用2个(对)及以上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0、85的折减系数”;对应计算式新增“满堂脚手架与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µ附录C表C-1~C-5”等规定。

普遍现状 :在脚手架搭设使用过程中,各施工项目都有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内容编制没有依据,没有针对性,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有的照搬照抄别的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本身就是最大隐患,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方案没有根据专家的论证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在实施中,部分方案中计算公式、组合系数及轴向力等相关数据资料仍按原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计算。技术、安全管理人员对新条款,没有完全理,受老规范及经验的影响,施工方案取用数据过时。

实施要点:脚手架工程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倒塌,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荷载取值、设计计算、方案设计严格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11标准)来执行。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编制。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悬挑脚手架工程等不但要编制施工方案,而且还要编制结构计算书,荷载取值有依据、不同材料、或非标材料换算、设计计算必须另一种方法验算。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牵头,组织安全、质量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现场安全监理审批后实施。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必须请专家组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后,并按论证意见整改后,方可组织实施。

三、构造要求

1、新规范表6、1、1-1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中,步距h均为1、50m替换原规范的1、20~1、35m;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由原规范30~50m调整为24m;该条款变化较大,增大了安全系数。

2、新规范第6、1、2条,新增“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过50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段搭设等措施”规定。

3、新规范第6、2、4条1款,“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取消原规范“离开墙面120~150mm”规定。

4、新规范第6、4、6条,取消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并且“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中“应”替换原规范“必须”,要求严格程度有所降低。

5、新规范第6、6、3条,“高度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修改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6、新规范第6、8满堂脚手架为新增内容。例如:第6、8、2条,新增“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等规定。

7、新规范第6、10型钢悬挑脚手架为新增内容。例如:第6、10、1条,新增“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第6、10、2条,新增“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形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是因为工字钢结构性能可靠,双轴对称截面,受力稳定性好;第6、10、5条,新增“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第6、10、8条,新增“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应采取加固措施”等规定。

普遍现状:

1、施工作业前,安全人员代替项目技术负责人将脚手架搭设方案中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导致技术交底内容大多是安全注意事项和有关安全规定,基本没有技术要求,都是表面文章,工人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未按方案中的技术要求、工序流程作业,凭经验搭设,搭设过程中没有技术人员指导、检查。

2施工人员没有依据脚手架所受荷载、搭设高度和搭设场地土质情况,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基础处理,导致脚手架基础达不到标准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局部基础下沉,导致脚手架发生倾斜,基础没有连续设置,高低差不得大于1m。落地脚手架基础必须有可靠的排水措施。

3、施工中不按方案设计设置预埋件,连墙件随意设置,没有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4、双排高层脚手架不按《规范》要求连续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导致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达不到安全要求。

5、脚手架与施工不同步,低于操作层,存在较大事故隐患。

6、其他: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方案未进行专门设计及专家论证:人行斜道搭设在临近高压线一侧;悬挑钢梁支承点未设置在结构梁上,而设置在外伸阳台上或悬挑板上,但未采用加固措施;很多定位点竖向焊接的钢筋直径仅为18mm等等。

实施要点:

1、严格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人员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当定期巡查专项方案实施情况”。

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的使用性质、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场行国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脚手架底座垫板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100mm。基础应素土夯实,铺设混凝土垫层,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或仰口槽钢,并依据步距在木板上设钢板底座,或在仰口槽钢焊上套管,保证立杆稳定。也可以将回填土夯实达到标准后,采取先做散水坡的办法,在散水坡上垫不小于50mm的厚木板和钢板底座作脚手架立杆基础。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严禁在脚手架基础下挖设备基础或管沟,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向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大于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因连接点的位置决定连墙件与脚手架体的受力方向,上斜拉则产生向外推力,对脚手架整体安全稳定性影响非常大。连墙件应依据架体高度设置,架体高度大于50m的结构架、装修脚手架要二步三跨设置,架体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防护架、24m以下的双排架按三步三跨设置。连墙件搭设应与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 “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架体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面至顶部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º~60º之间。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应随立杆、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必须支撑在基础垫板或槽钢上。“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双排脚手架,除拐角处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低层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设置”。横向斜撑是双排脚手架内、外立杆或水平杆斜交呈之字形的斜杆。高层双排脚手架内不连续设置横向斜撑,达不到脚手架体横向刚度,必须连续设置剪刀撑和横向斜撑。

5、脚手架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端1m,宜高出檐口上端1、5m。主要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中脚手架与施工要同步,低于操作层,不允许施工。

6、超过一定规模的脚手架工程的专项方案必须进行专门设计及专家论证;人行斜道、通道搭设在远离高压线一侧,场地条件不允许,做好防护措施;悬挑钢梁支承点应设置在主体结构梁上,并且要求进行强度受力计算;拉接、定位材料规格符合强度要求。

四、施工、检查及验收

1、新规范第7、3、1条,新增“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拉固定等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规定。

2、新规范第8、1、2条文说明,对旧钢管作了定义:已使用过的或长期放置已锈蚀的钢管,并规定其锈蚀深度不得大于壁厚负偏差的一半。

3、新规范第8、1、4条,新增强制性条文“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必须严格执行。

4、新规范表8、1、8构配件允许偏差,新增及调整“焊接钢管尺寸、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可调托撑支托板变形”项目,特别是“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允许偏差≤0、18mm”替换原规范“允许偏差≤0、5mm”。

5、新规范第8、2、2条4款,新增“构配件质量检查表(附录D表D)”内容,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质量检查规定。

普遍现状:

钢管、扣件没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未对材料进行抽样复试;使用非标钢管、扣件;过程检查、监测、验收等资料与实际不符,表面文章,应付检查,自欺欺人。

实施要点::应加强对钢管、扣件的检查与验收,钢管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符合规范规定。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加强过程检查、监测、验收,严格按规范、有关法律条例要求进行,及时识别出危险源、进行评价,发现隐患、讯速采取措施、配置足够的专业人员。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需及时学习并掌握,运用到施工中。脚手架工程的搭设高度比建筑物主体还要高,随着工程完成才能逐步拆除,使用时间长,所以在搭设过程中,要依据《规范》标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着重做好基础、连墙件、横向斜撑、剪刀撑等重点部位施工;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和扫地杆及连墙件,保证架体安全稳定,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作为技术负责人对于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撑握要更及时、更透彻,同时要第一时间把撑握的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到施工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篇8

(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长春 130052)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mpany of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Ltd、,Changchun 130052,China)

摘要: 随着铁路的兴建,桥梁作为一种结构物,是施工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结构体。在桥梁施工中,满堂脚手架已经得到广泛地使用,但是,在设计、施工方面,由于满堂脚手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进而容易引发桥梁支架坍塌事故。结合某铁路特大桥现浇连续梁工程满堂脚手架设计及施工经验,本文通过对单线铁路现浇连续梁工程脚手架施工技术研究分析,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为以后桥梁工程脚手架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ilway, as a structure, bridge is the indispensable structure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bridge construction, full scaffold has been widely used, however,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he non-standard phenomenon of full scaffold is likely to lead to the bridge collapse、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cast continuous beam full scaffold of a railway large-span bridge, the paper presente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ast continuous beam full scaffold of single-line railwa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bridge engineering scaffold、

关键词 : 单线铁路;连续梁;满堂脚手架;施工及设计

Key words: single-line railway;continuous beam;full scaffold;construction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127-03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某铁路特大桥,全长943、13m。第2、3、4孔采用(32+48+32)m连续梁现浇施工,梁高2、95-4、05m变截面,梁顶面宽4、90m,底面宽3、70m。连续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中孔跨主路大街,边孔为既有水田地,施工前进行地基换填,在浇筑箱梁混凝土之前按施工规范要求对支架进行预压,保证结构尺寸及安全质量。

2 满堂脚手架的支架选型

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在施工过程中,这种脚手架通常情况下由钢管和扣件两部分组成。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拆装方便,便于搭设,并且能够能与建筑物平立面的变化相互适应。

但是这种脚手架同样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

①脚手架节点的强度受扣件抗滑力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表明,直角扣件产生的抗滑能力受摩阻力的影响,通常在10kN左右,因此,在整体的稳定性方面,该类型的脚手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②立杆节点偏心距大。节点处的偏心距对于Φ48mm钢管来说通常在53mm左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立杆的稳定性、轴向抗压能力等。根据轴心受压强度的实际情况,钢管的承载力通过计算可知为72kN,但是,在偏心施工荷载的作用下,立杆的安全荷载仅为5kN,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限制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③在拼接过程中,由于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扣件螺栓进行操作,这样安装质量就会影响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等,并且,随着脚手架安装高度的增加,这种影响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择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桥梁满堂脚手架,其搭设高度通常情况下控制在10m。

2、2 门式脚手架

作为一种多功能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尺寸标准化,同时形成系列产品;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承载力;拆装方便,效率高,安全可靠。

这种脚手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构件尺寸灵活性比较差,尤其是对构架尺寸进行调整时,需要换用另一种型号的门架及配件;门式脚手架依靠斜杆及剪刀撑提高其整体的稳定性和刚度,在这种情况下,其搭设高度收到限制,对于门式钢管脚手架来说,其搭设高度最高为8m。

2、3 碗扣式脚手架

在施工过程中,这种脚手架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①多功能。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该脚手架的尺寸、形状和承载能力等可以随着设置。

②高功效。拼装该类型的脚手架时,省时省力,通过一把铁锤就可以完成部分作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螺栓作业。

③承载力大。通过同轴心承插的方式对立杆进行连接,横杆与立杆之间的连接依靠碗扣接头实现,各杆件轴心线相交于一点,接头的抗弯、抗剪、抗扭等力学性能非常好。因此,这种结构具有可靠的稳固性和较大的承载力。

这种脚手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由于横杠属于几何尺寸的定型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构架尺寸形成了制约。

3 满堂脚手架的设计

3、1 脚手架的设计内容

在设计脚手架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

①设定搭设脚手架方法时,需要结合经验,同时参考杆件标准;

②对脚手架的强度、稳定性进行验算;

③剪刀撑的布置和构造;

④对脚手架的通道进行构造;

⑤对脚手架的基础承载力进行计算;

⑥规定脚手架检查验收的内容和质量标准。

3、2 脚手架的强度和稳定验算

在结构方面,由于满堂脚手架属于多次超静定结构,采用荷载平均分布法与超静定结构计算方法相比,前者计算杆件的作用力更加安全,因此,在对各单支立杆的轴向力进行计算时,一般采用荷载平均分布法。

对于纵横向水平杆来说,其作用主要是约束立杆,进而在水平杆上的作用力比较小,并且水平杆不会破坏整个脚手架,因此在检算杆件强度的过程中,可以只检算单支立杆的强度。

3、3 验算单支立杆稳定性的方法

对于满堂脚手架来说,在4个方向都需要对立杆分别设置横杆,而横杠处在相应的框架平面内,没有偏心,因此在横杠层,水平方向的横杠限位进一步约束立杆。当整架最窄边的高宽比小于3:1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立杆的局部稳定决定着整架的承载力,也就是水平横杠的布距。因此,可以对脚手架结构稳定性的计算问题进行简化,通过简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划归为在平面内计算脚手架稳定性的问题,也就是通过对单支立杆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实现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的验算。

如果桥梁的纵坡、横坡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验算脚手架的稳定性,需要重点考虑,在初凝前因纵坡、横坡产生的水平荷载的作用,混凝土对支架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同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3、4 设计剪刀撑

根据构造的实际情况,设计剪刀撑。在搭设的支架中,对于剪刀撑来说,其作用主要表现为:确保脚手架结构的几何不变性,同时为了防止杆件间的位移发生变形,需要形成稳定的构架(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受到变形的严重影响);在整体、局部,或某一方向上,需要巩固和强化脚手架的刚度;在水平荷载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脚手架的抵抗力。受水平力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剪刀撑的两根交叉斜杆来说,其中杆受拉,另一杆受压,并且这两杆的应力一般都比较小,因此,不需验算其强度及稳定性。

3、5 设计脚手架通道处构造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对通道处脚手架进行断开布置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形成空洞,进一步弱化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当通道轴线与桥梁纵向斜交时,脚手架的稳定性更为薄弱,同时会进一步恶化锐角处脚手架的受力条件,脚手架在横坡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其稳定性逐渐丧失。因此,必须对通道处的脚手架进行加宽加密处理,同时也应该加密布设剪刀撑,进而确保通道处的脚手架形成独立的稳定系。

3、6 满堂脚手架的检查验收内容及质量标准

3、6、1 质量控制

①按照设计要求,对需要进场的杆件、扣件、底撑、顶托等进行检查;

②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杆件的数量、形式及位置;

③顶托与方木、底撑与垫木之间需要密贴顶紧;

④立杆要垂直,同时合理设置立杆上下端的自由长度,确保扣件扣紧的程度;

⑤错开相邻两立杆接头,同时需要在不同的步距内布置立杆;

⑥剪刀撑要紧扣在立杆、横杆上,同时交叉剪刀撑要位于立杆的两侧。

3、6、2 满堂脚手架检查验收内容及质量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控制脚手架的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需要在组织设计满堂脚手架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应的检查验收内容,同时遵守质量检验标准。

4 满堂脚手架的施工

通过进行经济技术比较,该桥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进行施工。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和施工荷载,假定脚手架的组架方法设为纵向、横向及高度60cm×60cm×120cm,加密布置腹板下支架,腹板下60 cm×30 cm×120 cm。脚手架横断布置如图2所示。

按设计方案采用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构件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可靠的承插式钢管支架。

首先,清理处理满堂支架范围内的沼泽地软泥,进行换填A组料压实找平。大面积用压路机压实,小面积用打夯机夯实,并测试土压力使其达到地基承载力要求。

其次,在换填平整的地基顶面铺设一层10-15cm混凝土面层(或水稳层),要求设成1%的横向坡度,以便排水。在处理合格后的硬化面地基上纵向铺设22cm×16cm×260cm枕木,横向间距60cm,(腹板加强处30cm)。满堂支架纵向间距箱梁底部30cm,翼缘板下90cm,横向间距60cm(腹板加强处30cm),立杆间距按120cm布置。顺桥向外侧每4、0m设1道通长剪刀撑。剪刀撑设置时从顶到底要连续,搭接头保证不小于60cm,接头卡不少于2个,与水平杆的夹角为45°-60°,卡扣设置数量按大于85%控制。同时支架范围内顺桥两侧开挖纵向临时排水沟,有足够的排水断面,以防雨水对支架底部基础的侵害,影响地基承载力。

再次,碗扣支架搭设前,先按技术放线布置好枕木垫,然后搭拼碗扣支架。拼立杆时必须用吊线锤检查其垂直度,防止立杆偏心受力。接头部位必须连接牢固。

每拼好一孔,及时安排支架预压,预压需逐孔进行,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监测弹性变形情况,掌握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同一类型的结构最多预压三跨,其余根据预压测设的资料设置相应的预拱度,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最后,混凝土浇筑顺序应该从如何加大脚手架整体稳定性和均布受力方面考虑,减少由于混凝土分布的不均衡引起的倾覆或下滑力矩。连续箱梁纵向浇筑顺序为:由两个中墩位置分别向中跨和边跨两侧浇筑,保证梁体支架受力平衡。横向浇筑顺序如图3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该铁路特大桥单线32+48+32m满堂脚手架现浇连续梁的施工实践,我们得出脚手架施工几点关键因素:①软土地基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②脚手架自身的材质或周转次数,应满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③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装过程保证横平竖直,卡扣牢固;④根据结构物高度及施工荷载,确定纵横及高度搭设间距,满足受力检算要求;⑤加固防护措施。剪刀撑的设置及横纵排水防护设置。因此,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安全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施工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仅对以后同类工程作为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永兴,何兆益,邹毅松,编著、路桥施工计算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1月、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精选8篇)
  • 下一篇:设备安装施工方案(精选8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