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6 栏目:写作范文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1

[关键词] 人才 培养方案 改革 实践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立项了吉林省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人才市场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凸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的质量上,还是队伍的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省内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点包括:(1)关于培养目标;(2)关于人才规格;(3)关于专业口径;(4)关于知识结构;(5)关于能力培养;(6)关于学制。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宗旨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1、基本思路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具有相当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开拓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是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大力整合课程体系;

(4)深化改革教学内容。

2、基本框架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要明确“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把握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高质量技术紧缺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清“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鲜明专业特色的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即由人才市场调研入手,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构建人才规格。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计人才能力要素的构成及所需的知识支撑和训练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条件,完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形成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以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质量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层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中机电修配厂、机修车间的工段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为基本岗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机电设备维修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机电设备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关于人才的规格

人才规格定位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构建。人才规格从根本上讲应包括基本素质、从业能力和社会品质等方面。在基本素质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关于业务规格,在以就业面向的岗位所应具备的从业能力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应考虑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以保证继续学习的需要。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结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培养、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确定了专业知识配置框图及解析系统、专业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框图及解析系统,即以对应关系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框图和解析表。其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将每项专业能力或基本素质进一步细化形成能力要素,对应着每一单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识支撑,最终将知识支撑组合设置为课程。这样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依据的逆向性开发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案。

4、关于课程设置与整合

在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是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服务于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原则。在建立课程体系中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新组合。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公共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二是职业基础课精选、实效的原则;三是职业技术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据此,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同时科学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避免了知识重复与交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切实保证课程设置服务与能力培养。

5、关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成功就业的人才,关键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能力训练方案,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方案》改革的研究重点亦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训。每个层面上既注重现场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又注重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相互融合、教学做统一,在课内教学中加大了课程实训学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中级维修电工、高级钳工技能鉴定考证工作。《方案》中,实践教学总时数达89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2%。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方案编写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在各实训环节中付诸使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建设,并组织构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

6、关于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虽然强调相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将实践环节规划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其中认识实习属参观性质的走马观花;毕业实习多数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真正解决专业实践的是生产实习,但往往这一实习安排的时间集中,涵盖的内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全背离了课程实践的应时性。据此,必须打破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对独立的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应时效,构建相融交汇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把讲授和训练有机结合,该讲就讲、说练就练,有相当部分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均可在实训基地进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能力培养要求穿插融汇成一个教学单元,由主课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在教室和实训室交替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7、关于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制约这个问题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在现场生产岗位调查中发现,管理体制上机电是不分家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人员应该是机电并举、两项全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生产的管理中,机械与电气是有分有合而技术人员则各有侧重。其二,是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为3年,单靠在校内的各教育环节中完成机械和电气两个专业方向的全部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研究认为,机电设备维护与修理可设定两个研究方向,即“以机为主、以电为辅”方向和“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两个专业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课题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5)、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2

【关键词】 职业教育;十大产业;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3

导言: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国务院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200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资金、组织保障等措施。

一、职业教育解读

1、职业教育概念

职业教育是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各类高职、职高、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以及部门单位的从业培训、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都属于职业教育。它与普通教育一个质的区别是:能直接从事社会生产,具有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职业技能的应用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就是“从业教育”,它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技能性适应专业岗位的生产需求,从而获取经济效益。

2、贵州职业教育现状

贵州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2012年止,我省建成高等职业院校23所,另有16所本科高校兼办职业教育,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已达到317所,建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2所,省级示范高职5所,部级重点中职42所,另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了各行各业的继续教育工程、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农村实用技术工程、劳动力转移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等方面的各种长期和短期培训工作。设置的专业涉及工、农、林、畜牧兽、医药卫生、煤炭矿业、电力、建筑、经济贸易、旅游、地质、交通、信息、化工、汽车、烹饪等范畴,形成了学历与培训并举、中职与高职衔接、普教与成教沟通的办学机制,建成了层次完整、专业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50万名中职毕业生和18万名高职毕业生,并以他们的吃苦耐劳渐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蒸蒸日上的我省职业教育,却仍然是行在途:高职规模过小,形成的“瓶颈”结构有悖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平衡架构;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不协调,教育观念、基础设施、实训条件、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许多的缺口;专业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农技、养殖专业严重缺乏;强烈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意识,使生源匮乏。当前的职业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职业教育的发展风萧萧兮“楚歌四面”。

二、贵州经济解读

1、区域经济

是指有一定行政区划、并有共同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经济环境的地域经济联合体。因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各地区经济应受政策、地理位置、教育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具有特色与差异性。

2、“工业贵州”十大产业

2010年10月26日,站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接的历史新起点,贵州召开了史上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明确了依托“十大产业”实现贵州工业经济的腾飞。拟在通过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烟酒、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等十大特色产业版块的拉动,加快贵州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凸显“工业贵州”的崭新轮廓。这十大产业,多是贵州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已筑成贵州工业的“命脉”,形成了对贵州工业决定性的支撑。

3、贵州工业经济现状

截至2012年岁末,贵州省工业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势头,产业结构和发展效益逐步改善。全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0亿元,同比增长22%。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20亿元,占比36、5%,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卷烟、白酒、特色食品等行业增速均超过25%。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5%,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全省工业增长主“发力点”是十大产业中的煤炭、烟酒、建材、化工等。据统计,5大产业合计贡献率达到69%,拉动贵州工业增长14、5个百分点。全省工业投资(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3050亿元,同比增长35%。而工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十大产业范畴中的电力、化工、冶金、有色等行业。十大产业作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前锋”,当选贵州工业“保增促稳”主要推手,其产值占据了贵州工业经济约95%的比重。

三、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强省”的必然

“工业强省”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对全省工业指定了发展目标,同时也要求我们服务产业的能力必须匹配适应贵州工业发展的新形势。2012年3月初,省经信委围绕十大产业,以企业为主,依托高校,从加快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助推十大产业健康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科技的载体。人力资源的形成关键靠教育,尤其是以培养专业化人力资本为目的职业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能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最为贴近当地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强力需求。职业教育肩负重任,使命崇高。人民瞩目、备受期待的具有特色的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四、职业教育与“工业贵州”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3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由此所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进行融通,使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决定着生产、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竞争的关键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根据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目前企业严重缺乏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培养只靠注重学历教育的学科体系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建立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积极稳妥推行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行业或职业能力需求的风向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以职业证书、学历证书为纽带,对高职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改革与整合,实现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双证融通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个目标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选择和要求。

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策略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高职院校而言,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融通”,即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要经过重新组织;二是“融通”的过程,即学校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入手,精心实施双证融通的过程。以下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策略:

1、做好职业能力分析,精心制订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是由行业专家依据职业分析所得出的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或完成工作任务时的能力要求,能够完成某一等级全部技能要求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就具备了这一等级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学历证书的融通,就要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涵盖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这些能力要求。因此,紧扣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单元)、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也就成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2、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细致地考虑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为主线构建教学计划,在理论教学的相应课程中落实应知内容,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落实相应的应会内容。从顶层设计,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劳动力市场调研,在岗位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需求,将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新框架。这样一个新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来建构,所以双证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融通方法有四种:(1)最简单的是在课程体系外,增加单独考证课程。(2)在课程体系中嵌入认证课程。(3)将认证课程内容分散融入课程。(4)将认证课程与原有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

3、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双证课程。在开发双证课程过程中,均参照相应的标准,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专业教学内容,努力使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在教学内涵上存在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标准之间形成对应关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为保证“双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通过“产学合作”,吸收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从而保证了课程分析的准确性与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4、构筑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双证融通制度下重组的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科化的问题,双证融通的实现必须以构筑起以能力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模块的教学模式为依托。

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知识“灌输”模式,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性,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做到理论—实践双交叉,“双证”教学一体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学习、基于真实(或“仿真”)情境的学习、基于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以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的时空安排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网络学习与教室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竞技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安排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使“一教双证”更富成效。

三、“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管理与运行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获得成功,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关键。它保障、监督、调控、优化培养过程中各有关要素的活动、行为及相互间作用,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培养保障制度等相关的管理方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在执行学院常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地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确保改革的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学院产学合作工作机构,从学院到系部、企业,有专人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形成网络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合作层次,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各试点专业以产学合作形式,定期进行与试点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研究与职业能力分析,开展对已有职业标准的剖析,实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为了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效与示范效应,将实验专业的试点班级列为“教学特区”,为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及课程开发、教学安排、资源配置、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对内、对外的优惠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系(部)在各门课程的教改实施前,预先制订好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设计,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过程、师资与教学资源等各项安排,并报教务处以便协调管理。

2、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系,按“分层化、分类型、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这一方略进行“双证课程”开发。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要求,探索针对不同层次职业能力定位的课程,进行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的课程方案设计与具体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此促进系部、专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实施各系部之间教学改革的合作,实现各系部优质课程的开放性,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并为“订单培养”提供优化整合的解决方案。

3、学院的高教所整合全院研究机制,使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校本化”。把“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为学院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为改革工程的实施提供咨询。教学部门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细节实施与管理措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运行“铺路搭桥”。督导部门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质量评价、质量监控的方法,促进改革工程的质量提升。各系积极研究试点专业的质量标准,并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专业自身特点,研究与落实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提升。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自2000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2000]32号文《关于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在各省市和相关院校初评、申报的基础上,高教司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分批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评审和考察遴选,确定了一批部级和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专业教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全面改革与建设,促进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院校把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学校改革的突破口,千万百计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改革与建设。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影响面广,改革力度大,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努力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特色,根据试点专业的一些经验,本文就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发表一点思考性的意见。

一、要始终把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贯彻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这次教改试点专业在制订教改方案中,都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广泛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逐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坚持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教育思想观念转变的程度不同,教学改革的思路差别很大。实践证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先导,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得越快,教学改革的思路就更加清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个长期的任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不仅体现在试点方案的制订中,而且应当贯穿在教学改革试点的各个阶段,始终体现在教改的全过程之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的教改思路,都必须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基础。当前,应当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着重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新的类型,它的主体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另外,还应当研究如何把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在高职教学改革中,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多方筹措办学经费的办学体制。应当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学习与非全日制学习之间的界限,把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当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争取成为社会成员终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场所,逐步变成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建设、体现专业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业务规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应当突出学科本位的特征;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要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试点专业非常注意对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的分析。大家普遍认识到,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服务,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为此,各试点专业组织力量,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对人才需求预测作了比较充分的分析,与用人单位共同寻求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

高职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应当把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将直接影响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从目前专业教改试点的情况来看,有些专业存在着培养目标定得过高、过宽或过窄的现象。有的为了招生或专升本的需要,将专业名称定为某某工程专业,提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的目标,这种过高的培养目标既不符合高职教育的特征,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计划中也难以实现。有的为了学生就业的方便,培养目标定得过于宽泛,如包含工程设计开发、施工技术与管理、监理、概预算等等;甚至有的专业口径包含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商业技术等。这种过宽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过于宽泛庞杂,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有的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得过窄,仅针对目前市场需要的某一个具体职业岗位需要而定,但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职业岗位的变动和岗位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缺乏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这是一种急功近力的表现。正确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它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正确确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业务规格的准确定位,我认为应当把握以下基本特征:

其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如一产重点培养农业生产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小型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才等;二产重点培养技术员、高级技师、市场营销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级智能工人等;三产重点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等。根据基层职业岗位的需要,应当培养大批懂市场、懂企业、懂专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其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就这个意义说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但也不能把高职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三,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上,应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特征。

其四,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下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专业教学改革应当眼睛向下,面向基层一线的需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三、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试点专业都在总结各自教学改革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提出了具有创新精神和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体现了“新专业有新理念,传统专业有新思路”的思想,加大力度改造传统专业,努力建设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新专业,以提升专业教学改革的水平。试点专业的教改方案各有特色,有的借鉴加拿大CBE模式重建课程体系;有的在原有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重组整合课程结构,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有的专业为了增加就业的适应性,建立一个公共知识平台,分设若干专业方向;有的实行素能本位、“一主两辅”的教改方案;有的探索学做结合、两段式教改方案,等等。总之,大家都以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多样化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一些试点专业的经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性:

多样性。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专业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同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就必须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手段,来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

应用性。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向的是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因而,应用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技能、技术应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对理论基础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高职教育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性。实践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因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职教育培养计划中,专业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较大,实验、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

动态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变性决定的。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即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但在一定时期内,人才培养模式又是相对稳定的。

四、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它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标明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试点专业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个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我认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传统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因此打牢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调素质教育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突破。

从试点专业的情况来看,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中存在这样几种倾向:一是在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过分强调动手能力、技艺能力,忽略知识对能力的技撑和潜在的作用;二是过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而事实上职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能力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性完成,而且岗位能力在实践中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三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方案,这既不符合高职特征,也很难在教学计划中得以体现。因此,在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方针决不应动摇,但应着重建设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特点,抓住重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正确把握基硼理论必需够用为度

教高[2000]2号文件提出:“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在试点专业的教改中对此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基础理论过分薄弱,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撑,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

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中,应注意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去掉没有应用价值的部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加强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应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注意拓宽专业知识领域,课程深度不一定很深,但专业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专业教改方案应当重组、整合课程结构,突出主干课程的建设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处理好教学内容针对性和适应性的关系,使专业教学改革更加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3、把素质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试点专业在素质教育中,都强调加强“两课”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完全必要的。应注意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加大人文科学课程的分量。特别在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育。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贯穿在教改方案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始终。建设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五、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因此高教司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教改试点专业必须有产学研结合的背景,实行一票否决制。凡被遴选为部级教学改革试点的专业,除了重视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外,都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协议,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而且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支持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任务,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教师到企业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为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方便条件。

有的专业根据行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已建立了校内实训中心,开设了校办工厂和公司,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的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办学,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成为发展高职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大协调力度,注意发挥部门、行业组织在高职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索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共建高职教育的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尽快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员“三蠃”的效果。许多学校反映,目前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单靠学校自身的努力有很大困难,希望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扶持的力度。

六、加大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专业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努力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已经确定的试点专业,教学条件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实现示范专业的目标,多数专业还有很大差距。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中,要提高认识,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专业教改的资金投人力度,花大力气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力争通过3至5年的试点,在全国建设一批设备先进、科技含量较高、具有现代化手段的部级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培养一批“双师型”的骨干教师队伍和一流的专业教学改革的带头人;编写一批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教材。目前,教育经费短缺,教学设施相对落后,是高职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在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的过程中,加大政府投入仍然是主要渠道。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千方百计加大对试点专业的投入,实行倾斜政策,落实试点规划和保障措施,这是实现示范专业最重要的保证条件。

七、建立与完善同高职教育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5

[关键词] 高职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模式

外语教学改革在任何国家、任何高等教育机构都可能存在,其目标就是:更有效的运作,取得更加好的业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以来,就一直不间断地进行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恢复期,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读写上;(二)发展期,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开始读、写、听、说并重,在四、六级英语中加试听力,但离现实自然语境中的交流仍有很大距离;(三)稳定期,90年代中期至2006年左右,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学生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状况没得到明显改进;(四)当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突显期,近两三年来教育部和社会各界强烈呼吁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学生的学位脱钩。总体来说,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不容乐观,不仅师资有问题,学生英语水平也待大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倍受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高度关注。

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一整体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大学英语整体教学改革的缺陷之外,还具有根据高职教育特点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不足。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而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往往沿袭本科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与模式,忽视了高职学生自身的特征,导致教学效果往往收效甚微,无法满足学生毕业之后对职业英语的需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大学英语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高职院校广大教师需要迫切关注的重要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费时较多,收效较低”,以致出现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平衡的问题。问题集中在英语教学发展失衡、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够等方面。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更是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针对以往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种种弊端,为了切实做到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人才标准相衔接,从2005年以来,针对以往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种种弊端,我院多次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改革与实践,逐渐领会了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及意义所在。概括起来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

课内选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读写与听说课程,1~5学期开设6学时/周。

课外,建立英语口语陪练制度,英语教师与班级相关联,每周每班进行4课时量的英语口语培训,着重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同时加强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大力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英语作文竞赛,以及英语角等丰富的活动。考核方式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即平时成绩(30%)与期末考试成绩(70%)作为学生课程综合成绩。

第二阶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

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查与论证,在全面深入地研究《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的基础上,为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及特色,我院对于学院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根据我院的客观情况,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式启动并逐步实施。

1、制定《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大学英语课程沿用课内及课外两大模块,课内每周安排16课时,其中读写课程6课时,写作2课时,听力2课时,口语6课时。课外分为词汇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听力训练四大部分,制定阅读档案袋制度和写作档案袋制度,定期安排测试及汇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及状态。

2、制定《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2008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考核方案》,突破以往大学英语考试一元制以及“37开”的定式,学生大学英语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外训练当中的词汇训练、阅读档案袋、写作档案袋、听力训练等四部分平时测试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该考核体系较为客观和完整的反应了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进一步加强英语学习起到了促进和激励作用,效果显著。

本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1、参加本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学生,在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中成绩较之往届有较大提高,参加各项英语相关赛事的参赛成绩也较往期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2009年9月26日,我院两名选手参加“高教杯”山东省第六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山东省决赛。两名选手发挥出色,克服了分组不利等因素的影响,均取得了非英语组(三等奖第一名)和专业组三等奖的好成绩。比赛成绩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知名度,凸显了我院的办学特色,展示了我院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专业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极大地鼓舞了我院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和热情,为在校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2、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先后申请并圆满完成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能力职场化研究》,成功申报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2009年度教学科研课题《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任务式教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模式》,同时有多位教师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及研究论文多篇,极大地拓展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及专业水平,为进一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2009年9月至今

借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的春风,结合前两个阶段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将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实际水平、岗位需求等进行综合考量后,制定《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方案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课内学习、自主学习及语境建校三大模块。

课内学习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辅资源,着重加强学生语言基础的构建,重点巩固学生的词汇、语法、阅读及应用文写作能力。

自主学习方面,引进全套蓝鸽语言学科学习平台,制定《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方案》,利用平台资源,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布置网络作业等方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及所学知识的自选性、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语境建校是学院建设的一大特色,并制定了全面的《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语境建校实施方案》。方案从学院硬件建设、校园美化、生活及课堂用语、音视频资料、课外活动等多个方面综合规划了学院语境建校的途径及内容。该方案现已审核完毕,正在逐步实施,且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显著。

鉴于地理差异以及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等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获得显著成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所规定,要“明确质量检测的手段,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验收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标准。”同时,《要求》还规定,“适当降低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我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始终贯彻听说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各类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虽逐年攀升,但与教育教学的投入显然难以成正比。究其原因在于各类等级考试的主要考察内容与我们的大学英语主要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众所周知,等级考试主要考察语言的读写译,而听说教学则轻语法、轻阅读、重开口,这就难免造成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各项语言技能培养在整体语言素质培养中所占比例难以把握。

其次,高职教育强调的是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和岗位的衔接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虽然也强调英语职场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方面仍然难以有效的开展和实施,更遑论收到实际的效果。经过我院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通过用人单位的信息回馈,我院毕业生的日常口语表达能力非常优秀,但一旦涉及到行业英语,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便显得捉襟见肘,难以适应。经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个别高职院校,而是几乎成为所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短板。这不能不说是高职大学英语教育的遗憾。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逐步解决前文所提到的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整体水平,我们应当在以下方面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首先,修订人才培养计划,优化大学英语课程各模块的课型及课时分配,使之更加有效地解决英语等级考试与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逐步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以读写为基础,听说为优势”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课内教学、语言平台自主学习、语境建校三者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其次,结合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和网络平台的众多优点,规划建设基于各专业方向的英语实训室,真正实现将职业内容带入课堂、将课堂教学融入职业、教学内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教学活动以岗位要求定标准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优化基于语言学科平台的自主学习计划,制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力求更加客观、公正的对学生英语的各项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杜爱红、21世纪个性化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江苏高教,2006,(4)、

[2]杜爱红、21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及实践意义[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刘国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

[4]何清顺、构建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

[5]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讨会发言摘要、中国大学教学,2009,(9)、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6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职业需求 培养方案

目前,国内的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并正在向普及化教育方向推进,其中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大众、普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质量逐年提高;加之自1999年高校大幅度的扩招,使得高职高专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高职高专生必须掌握一技之长,来弥补专科学历及职业证书带来的就业竞争力的不足。所谓一技之长就是要求高职高专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从侧面讲,就是不需要学生学习太多、太深的理论知识,着重按社会需求培养学生。而目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主要存在办学特色不鲜明、课程和教学内容不合理、资源搭配不均匀、管理模式欠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突出、科研与教学不对称等问题;同时,教学大纲尚不成熟,人才培养还没有完全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和定位。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主要特征表现在:(1)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按适应岗位职业能力来确定;(3)强调实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4)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5)培养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力。高职高专定位主要体现在:从高职高专的专业性、针对性、实践性等角度培养学生成为从事企事业单位、公司,以及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等技术应用人才。这就需要从教师科研教学,学生能力、综合素质培养和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等方面来确立培养方案,来改革当前培养方案,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口径、就业范围,重在改革,重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动手,重在操作,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力的中高等技术应用人才。

在职业需求下,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教育的思想观念,明确人才培训方案的特征和定位,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现有的考核考试制度,改革老师、学生队伍建议,建立一套适合高职专毕业质量检验体系。

一、教育教学改革

当今许多高职高专学校也实现了学分制体系教育教学,虽然学分制改变了过去单一、一切由教师安排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加强了学生选课学习的主观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突出性,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滋生厌学情绪。这主要是由于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所造成,从某种程度上把学生对知识获取的竞争力转嫁了一部分给教师。目的是使学生更轻松的学习,但事实相反,学生自觉能力不是想象的那样好,可以说没有形成好的竞争体系。这是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表明他们没有形成一种好的自觉能力。同时,学生对自身思想品格,以及对社会、就业形势认识不清,也没有认识到现实的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对现有的学分制进行改革,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用性,使学生与教师的竞争力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以促使学生认识学习本领,同学间形成健康的竞争氛围,教师努力做好教学教育工作。因此,应从以下两点来实现学分制的改革,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教师的责任感。

第一,减少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增强学生个性选择性。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学生为了拿学分而选课,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个好、兴趣选择课程,选择教师。

第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责任感、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竞争氛围等。改变过去一部分教师只上课不管学生,只按照教学大纲上完书本知识,而不去有效引导学生怎样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操作能力的现状。当然在普通大学、重点大学这种方法是可行,毕竟那里的学生的自觉性比高职高专学生强。

二、专业学科改革

高职高专的专业和学科应该主动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而课程设置也应该着重安排工程应用指导性课程,课程应该精而少,思想课、理论课够用就行,多安排实训练习;同时,多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开设一些讲座,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找到合适的目标;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网上学习,获取新知识,然后逐渐积累。

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分不同的方向设置课程。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可以分软件开发和实用软件应用两个方向;课程设置应该着重安排软件开发和实用软件应用相关课程,并按照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纲要而进行课程平衡。因此可以按下面四个方面进行专业学科改革。

第一,专业学科定位,按照社会需求与发展设置不同的学科及专业,要做到对学科专业定位准确,大力挖掘具有潜力的专业学科。

第二,注重专业学科的特色性,即要做出学校的品牌专业、名气学科,以提高学校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适合知识经济的要求。这就可以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品课程为平台来建立学校具有生命力、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名气学科。

第三,加大力度做好专业学科设置,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设置专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开设不同的学科。

第四,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力度,少开设或不开设置与工程应用技术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多开设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专业中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接口技术》等课程就可以不开设或精减开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专科学校开的课程与本科开设的很相近,这样就违背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考核考试改革

建立好的考核考试制度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应该改革过去只考核少追究责任,只考试少评估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评估的要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考试制度,对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提高教师的紧迫感、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适应这些制度。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改革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考核流程。一年中,可以对教师进行两至四次的考核,主要从教学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方法和科研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建立考核制度;采用随机的形式对教师跟踪考核、固定考核、集中考核、个别考核等,同时,结合目前的师评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最终考核结果。

第二,改革考试制度。学习实践是目的,考试是手段,但确立好的考试方法、考试制度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学生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只要期末考试及格、得到学分就万事大吉,这导致他们学习不认真,学习不踏实,只为考试及格、拿学分而学习,疏于为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整体素质而学习、实践,以致这一部分学生毕业就失业。因此须要对考试制度进行改革:(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试;(2)开卷闭卷相依存考试;(3)集中分散方式考试;(4)集中出题,集中阅卷;(5)个性、兴趣相促进考试;(6)评分标准改革。

第三,营造和谐的考核考试环境,使教师和学生既有紧迫感,又有责任感,还有压力感;同时,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既高兴,又有成就感。

四、队伍建设改革

队伍建设主要从教师师资队伍和学生队伍两个角度进行改革。在高职高专学校中,教师队伍建设在过去只要求教师能教好书就行,但这样长期下去,会使很多教师知识陈旧、枯竭,不能及时得到更新,不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学与科研是统一、相互补充的。可以这样说,教学与科研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之一。同时组建好的科研团队和实践团队,也是高职高专学校所必须的,这是因为科研、实践团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而学生队伍建设主要从思想素质、人文关怀、健康的心态和身体、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等角度进行教育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获得真才实学,学到真本领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革队伍建设。

第一,提高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建立有效的科研团队和实践团队,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校的软实力。

第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毕业实训改革

毕业实训是学生走向实践、踏入社会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针对高职高专一直都没有一个好的毕业质量评价方法来指导毕业生进行毕业创作,本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提出对专科生的毕业质量体系的改革方案,即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的“四个一”工程。针对师范生,提供一份标准的文档教案、一份规范的电子教案、一段模拟教学录像、一项特色技能成果;对非师范生,提供一个设计方案、一份实训报告、一个制作成果、一项特色技能。

“四个一”工程是高职高专质量检验的重要物化标准体系,它不仅不同于本科的内容,而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意义。

总之,优化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全新课题,通过制定好的培养方案,完成教学、人才培养等任务,并合理利用相关的资源,继续探索。本文针对职业需求下的高职高专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分析新的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要做到这些,必须解放教育教学的思想,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王红岩、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借鉴――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述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4、

[2]韩延伦、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及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大学教育科学,2005,02、

[3]段发明、论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形态、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5、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7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科学化,是指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变化而随之调整变化,促使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现状相统一,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相协调,促使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职业院校,沿着科学、规范的路径持续发展。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科学化的过程,是指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用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是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也十分突出,从根本上来讲,科学化品格不明显是主要原因。

一、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科学化品格不明显的主要表现

(一)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属性与内涵认知不足

黑格尔在《小逻辑》提出“本质是自身的联系,但其不是直接的,而是自身反思的联系,以及自身的同一”。[1]马克思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性,是事物固有的属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依据。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未必就是一个褒义词,它有可能促进职业教育的飞跃,也有可能导致职业教育的停滞或退步。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力,主要源于社会对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满,因此积极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投资政策、产权制度、治理机制等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可能向左或向右,改革既可能更激进、更疯狂,也可能更保守、更谨慎[2]。教育改革有成功的典型,亦不乏失败的案例,亦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扩招政策,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并存而引发了热议。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首先应当思考和处理好的问题是改革的方向在哪里?最终会走向何方[3]?究竟是部分地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促使改革获得了“价值合理性”,还是职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工具合理性”即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使改革获得了成功。

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激发活力,增强竞争力;而一些民企寻求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机则呈现多元化态势,如弥补资金不足、享受国企待遇、降低市场风险等。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国有机构和民营机构的现有基础和发展目标并不一致[4],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办资本借混合改革的名义,侵蚀国有资产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事情亦时有发生。

(二)对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以及关系认识不当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生产社会化规律和资本社会化规律的客观需要。关于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纯粹的公办活不起来,纯粹的民办大不起来”,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办学校适应资本社会化大趋势的重要选择。这种观点貌似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发展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确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有关,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往往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但这种现象反映的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外部关系,并非问题的本质。有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上这混淆了我国基本所有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5]。混合所有制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本身就一直包含着混合所有制。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对混合所有制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中,没有一种是某一纯粹形式。相反,所有的社会都兼具市场和计划的混合经济,从来没有一个百分百的市场经济(尽管19世纪的英国很接近于此)。”[6]民办职业院校借鉴现代企业运行机制,普遍采取董事会治理模式,决策效率较高,有“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当民办职业院校规模足够大时,这样的灵活治理机制是否还存在?山东某万人规模的民办职业学校因为一起打架事件,一年内生源骤降90%,损失1、8个亿[7]。一所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的民办学校,面对一起负面新闻,却如此的不堪一击,民办职业院校能更好应对市场风险的论断依据又何在?

(三)参与的主体结构不合理

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包含着“谁来改革”、“改什么”和“怎么改革”三个基本问题,其中“谁来改革”位居三大问题之首。因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依靠特定的主体来推进,“能否形成具有明确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的主体,直接决定改革能否真正发生和最终取得成效。”[8]

我国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形式早已存在,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理工学院等,已经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全国来看,这种自发行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职业院校处于观望状态。因为我国任何一项教育改革要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推行,主要依赖于由上到下的政府推动[9]。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混合所有制改革迅速成为职业教育热点,在全国召开了许多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会议,开展了广泛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就算是在学校层面,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决策的也只是少数。某职业学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方案的起草到最终挂牌,只有学院领导、合作企业和个别教师参与其中,而广大教职员工被排斥在改革决策之外,只隐约听说“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工资会涨”,便欢欣鼓舞地支持改革了,而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当民办资本控股比例超过50%后,公办职业院校一线教师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更好得到提高,学校办学的公益性与民办资本的逐利性如何得到平衡等,对于这些问题,广大一线教职工普遍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更隐秘的被边缘化。

(四)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评估机制

纵观现有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改革成功案例,对改革成效的评估普遍坚持的是硬件论,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资产增长率达800%,办学面积增长率达300%,建筑面积增长率达300%[10];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占地面积达1239亩,在校生人数达2、36万人,校舍建筑面积达39、77万平方米[11]。

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后,随着民营资本的介入,贫困家庭孩子的入学机会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是否相比较“单一制”职业院校有所提高,这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评价指标鲜有提及,这与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形成极大反差。世界银行在《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培训:世界银行的政策文件》中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对于专门职业技能的训练,只有建立在扎实的普通教育基础之上才会更有效,普通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为很多行业提供了这种基础……在一些国家,以职业课程取代部分学术课程的额外投资,如果用来提高学术成绩或增进学术教育将是更有效的投资。事实上,在使毕业生进入工作领域或自谋职业方面,职业教育多样化课程并不比中等学术教育更有效益。”[12]世界银行把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是否支持其发展的核心标准,而我国许多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普遍把扩大办学规模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职业院校的办学面积扩大了,教学设施完善了,学生人数多了,是否意味着其学生培养质量就必然会提高?若真如此,世界银行为何在投入大量资金对发展中国家学校职业教育进行长期支持后,会得出“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成本的、缺乏职业针对性的”结论?[13]姑且不论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政策转变背后受到多少复杂因素的影响,但在许多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低下、社会竞争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

二、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科学化品格的生成

(一)从目标来讲,应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怎样提高知识传授的效率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实现国有资本和其他资本的共赢,是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立足点和生命线,但如何实现双方的共赢并没有说清楚。当前流行的做法是将资产的增长、招生人数的增加、办学规模的扩大作为混合所有制办学双方共赢的体现,追求资产的增值,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民办学校寻求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最大动力。“纯粹的公办活不起来,纯粹的民办大不起来”,认为公办职业院校规模庞大,社会认可度高,但体制僵硬,政府作为学校的唯一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学校发展缺乏活力;民办职业院校办学的机制灵活,但生源危机严重,办学经费不足。而现实的情况是,不是所有的纯公办职业院校都是机制僵硬,不是所有的纯民办职业院校都不能做大,对于那些已经办得很好的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而言,显然没有混合办学的必要,在这里需要我们回到教育的目的上来。

在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不管是公立民办型、公有民营型、民办公助型以及小混合型,都应当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整个教育系统的其他因素,都是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而协同存在。”[14]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一定会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也不一定是通过了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其他方式的改革,也可能会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因此,应当明确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将教育质量的硬件论、多元论、层次类别论、水平级差论、结果论、目标论有机统一起来。不论是南通理工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获得事业单位身份认可,更好留住了教职员工;还是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盘活了国有资产;或是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了董事会治理机制。所有的这些改革,都必须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从参与主体来讲,应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的主体范围

“教育改革是各种主体为了捍卫自身利益,不断进行权力博弈和资源重组的过程”[15],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复杂,如民办职业院校与国企混合、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混合、公办职业院校与私企合作等,混合动机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化,牵涉面广,在这一过程中,扩大改革参与主体的范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涉及到的政府人员、专家学者、院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广大学生及家长,都应当有充分的机会了解改革的内容及相应观点,如公私混合后,如何厘清产权、如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如何不损害编制内职工的合法权益、如何平衡私企的逐利性与学校的公益性、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都需要每一个改革参与者认真思考与面对。因为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广大参与者亟需对可能出现的局面做好充分的思想和行动准备。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参与者之间应当进行积极对话,缓解冲突与矛盾,促使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相关公办企业或公办学校的管理者,往往担心因国有资产流失而被问责,这也是管理层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制定与前期规划中显得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这时就需要扩大改革参与者的范围,以便让大家全面深入沟通,思考解决策略,竭力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促使改革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评估指标体系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促使“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因此,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当下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评估指标体系应当是多层次的。产权的划分、董事会下的院系运行、产学研的一体化、课程与教学的开发与实施、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缄默知识的掌握等等,“分别建立针对各个改革主体的质量评价指标”[16],从不角度评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实施方式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18-01

0引言

2010年7月,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必须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为契机,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精神,全国各大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主动推进校企融合,研究高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争取成为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当代职业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其本质是“工学结合”,即工作和学习相结合、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现代学徒制”既克服了传统学徒制单纯工作经验的积累带来的眼界狭窄,又消除了传统职业教育仅靠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尚不足以形成职业能力的局限,是根据专业特色及其依托行业的实际特点,以多样化形式和途径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国内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的困难

2、1 企业参与热度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现代学徒制”的顺利推行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而企业自身的规模和实力则影响着学徒制实施的效果。对部分企业来说,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就意味着公司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而这些投入并不能马上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企业参与热度不高。另外,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象基本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系统的培养方案制定和绩效考核机制,使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收效不够理想。

2、2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够完整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高职院校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办事效率不高,只想从企业处索取相应的资金和资源,并没有为企业的投资提供相应的服务和配套,师资力量不足、教科研能力弱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2、3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加强

国外“现代学徒制”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并搭建特定的律法程序维护校企合作的顺利实行。而国内“现代学徒制”刚刚起步,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关键的桥梁作用还需进一步完善。

3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实施方式初探

3、1组织教育改革理念研讨,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实质内涵

不同的高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内涵的认识并不统一,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现代学徒制”就是让学生多动手,多开设实训课程,从而达到提高实训技能的目的。实际上,“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施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领导层面对教改方向的把握,而应该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进行教育改革理念研讨,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准确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实质内涵。

3、2结合学校专业特点,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积极探索和勇于尝试的心态。结合学校专业特点,选择部分适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专业进行试点,确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并进一步具体落实改革进程和需达到的效果。专业选择最好以先进制造业类和现代服务业类为主,涵盖学校示范性专业、重点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和相关专项资金扶持专业。

3、3推行灵活的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实现形式

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为理论基础,主动引入“工学结合”核心要素改造、促进“订单班”的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项目,结合专业特点和地区行业分布特性,通过依靠企业的预开发培养、面向行业的订单培养或依托单位背景的联合培养方式,开展灵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3、4加强基地开发能力,逐步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学校的基地开发能力非常重要。部分高职院校开拓了很多实习和实训基地,但很多只是简单的挂靠,而不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的实践基地。要使“现代学徒制”改革出实际成效,必须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开发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实践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日历、实验和实训指导书、任务书,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建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

体系,加强学生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达到企业的就业要求,逐步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3、5加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专业综合技能建设

我们在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如何运用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同时,更应当注意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方式研究也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专业综合技能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和实践水平,尤其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更加有帮助。学校应该给每个年轻教师配备一个专业指导教师,建立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传、帮、带”模式,有利于促进年轻教师专业综合技能的快速培养,有利于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思考和整理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科研合作氛围,提高学校的文化传承内涵。

3、6加强绩效考核,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出实效

绩效考核是监督和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情况的重要工具。绩效考核体制的客观和完整程度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实效,职业院校应该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和专业结构等特点,建立一套适合于自己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客观、有效地执行,禁止任何的人为干预和政绩工程。学校对参与“现代学徒制”改革的各部门及院系实施细化目标考核,强化对改革过程中的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就业导向、学生考核通过率、企业满意度、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等系数的评估和考核。

参考文献

[1]苑国栋、政府责任:实现校企合作的必要条件――来自现代学徒制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9,(6)、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精选8篇)
  • 下一篇:加强作风建设意见优秀(精选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