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网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精选8篇)

时间: 2023-07-27 栏目:写作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1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建设与管理

【Abstrac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in the mun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ty health service but at present, the work is still at the beginning, the munity health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system, policy is still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In this paper, how to realize the "ailment to munity, a serious illness to the hospital" goal as the subject of munity health services to analytical、

【Key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引 言

如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与管理,真正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去医院”的目标,是当前医疗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体制上、政策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1、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不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有限,支出额度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来确定。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都是从街道卫生所改建而来,资金紧张、底子薄。改建社区卫生中心需要一定的用房、相应人员、设备,需要有营运资金,而街道卫生所以往的效益都很差,积累很少,难以应付这种新型改制局面。

1、2 转诊困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难落实,即社区卫生机构应及时将危重患者转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将康复的和慢性病的患者及时转入社区卫生机构。而从实际情况看,从下级医院往上级医院转很顺利,而从上级医院往下级医院转时却很难落实。原因有来自患者自身的,也有省略整理来自医院方面的。

1、3 体制不合理 医保的体制不合理,卫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医保保住院不保门诊,保治不保防,难使预防工作前移,“预防为主”变成“治疗为主”。

1、4 人力资源缺乏 医师队伍建设艰难,目前全国全科医生数占医生总数仅为3、5%,一方面要求社区医生必须是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与普通的临床医生有很大不同,他们必须具备处理各种基本情况的能力,这就涉及人员的培训,卫生部规定,全科医生规范培训需脱产4年,转型培训需脱产5个月或半脱产2年。一方面社区医院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例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经费少,收入低、评职称难等原因,医学毕业生都不愿意进入社区医院,导致人手紧缺。

1、5 硬件配备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落后或者是配发设备但却苦于受人员素质或维护经费所限而束之高阁,难以满足群众的诊疗需求,结果是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信任。上述问题最终指向了民众最关心也是最关键的社区医疗质量问题之上,社区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不高让很多市民“望而却步”,致使大多数民众恐怕宁愿多花钱也不愿去社区医院。

2、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发展的策略

要真正实现“小病放心在社区、大病顺利进医院、康复愿意回社区”和“预防、保健落实在基层”,目前来看,就必须依托大医院。由大医院整合或承办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利用大医院的信息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人员优势。创新“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和以医院、社区信息流程为导向的医疗服务模式,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有效、安全、经济的医疗服务。

2、1 现代网络技术应用于社区信息化建设利用综合医院已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网络系统连接技术,建立覆盖大医院和社区医疗的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在社区医疗中心实现远程医疗、电子病历、转诊等数字医疗功能,达到大医院与社区医疗中心之间医学资源共享,双向交流。同时带动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的管理、传染病的预报等。例如:社区医疗中心不具备某些化验项目、B超、放射、CT等这些检查的设备、医生和技术,也不需要再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投资购置这些设备。这就需要建立网络联接检查远程申请,建立医疗检查远程预约、检查结果报告、图像浏览等功能,做到医院与社区之间患者检查结果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实现在社区医疗中心做相关检查,通过网络传输到由医院专科医生出报告,社区医生工作站浏览报告。

2、2 合理规划 拓宽社区医疗服务思路,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特色社区医疗服务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合理格局为目标,利用资源优势,将现代医疗技术和优秀医务人员投入到社区医疗服务中,使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大医院的优质服务。

2、2、1 社区医疗开展“家庭病床” 依托大型综合医院资源,社区医疗除了有贴近社区居民,方便常见病就诊的优势之外,对于居民的慢性病,社区医疗也不乏优势。现实中,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正在成为影响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综合医院却不可能对居民提供慢性病的长期跟踪观察与治疗,这也是很多猝死病例发生的关键原因所在。而社区医疗由于贴近居民,完全可以实现对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长期跟踪治疗。并及时对患者发出预警。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实现对于杀手型慢性病的最有效治疗,一方面降低医疗费用成本,另一方面提高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

2、2、2 准确定位,明确重点服务对象 如今人口流动频繁,家庭日趋小型化,空省略整理巢家庭、留守家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老年人也越来越孤独。对他们而言,自己到医院排队看病取药,简直就是一场大战役。大多数老年人也就是一些常规性、季节性的老年病、慢性病,只需及时诊疗、拿药、打针、输液调理等,多数情况下是用不着大费周折上医院的。另一侧重点为儿童。儿童期健康是成人期健康的基础,社区医疗服务侧重于预防保健,包括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儿童生长发育体检、心理卫生及常规性疾病防治。

2、2、3 借助强大的医疗资源优势 一是医院可以通过返聘优秀老专家到社区医疗中心坐诊、巡诊,对疑难疾病会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质量,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既节省了看病费用,又缩短了看病时间。二是提供培训提高社区医生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免费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和管理人员进修,安排社区医生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帮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2、3 开展特色医疗服务,打造社区卫生新亮点

2、3、1 建立健康档案 首先确定为社区中的重点人群比如60岁以上老人和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然后逐步为社区内每个人都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可以对居民进行个性化健康管理,并对每个人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和指导。对于老人侧重于健康评估和医疗诊断,记录以往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等,例如对于突发疾病,医院可以调取健康档案中的个人资料,确定治疗方案,正确及时实施救治。对于儿童,从胎儿期就对孕妇进行调查,从婴儿期开始建立档案,定期随访,个人的健康记录是终身追踪的,便于对儿童早期不易发现的疾病例如龋齿、斜视、发育不良、小儿贫血及早的发现、干预、治疗。

2、3、2 特色中医药服务 当前养生保健深入人心,由于中医在养生保健、防治常见病、慢性病、疑难杂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深受社区居民欢迎,重点推广流行病中药预防、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敷贴、保健按摩等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结 语

我院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积极参预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在管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方面积累丫不少有益的经验。为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今后社区医疗发展仍是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2

为进一步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功能,更好地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提升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现就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与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

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困难群众为重点,综合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切实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

二、规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标准

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加强对现有卫生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力度,力争通过两年的时间,逐步建立起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努力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1、机构设置规划。依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行政区划等综合因素,每个乡镇(街道)设立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乡镇为单位,按居住人口城区每5000—10000人、农村每3000—5000人设立1家,并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进行合理设置,原则上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1、5公里范围内不设置村卫生室;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远且规模较小的行政村,原则上一个行政村只设置1家村卫生室,对因历史原因形成一村两室、一村多室的行政村,应规范整合,逐步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2、业务用房建设。人口在2万及以上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人口2万以下的,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村卫生室由村集体提供医疗业务用房,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建筑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统一标牌标式,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3、基本设施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心电图机、B超、显微镜、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电冰箱、恒温箱、药品柜、X线机、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高温消毒设施,以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必要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配备心电图机、血糖仪、治疗推车、急救箱、供氧设备、电冰箱、中医、消毒和计算机等主要设备;村卫生室配备必要的基本检查设备。

三、加大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力度

市财政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基本设备的配置等。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由市卫生局、财政局、发改局会同乡镇(街道)统筹安排,原则上优先安排急需改造的农村基层卫生院。按照新建、扩建建筑面积每平方米800元,改造装修每平方米4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资金由市和乡镇(街道)两级财政分担,按一、二、三类乡镇(街道)财政情况,市财政分别补助55%、65%和75%,乡镇财政分别补助45%、35%和25%,并加强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2、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建设和改造的责任主体为各乡镇(街道)政府。对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验收达标的,市财政每家补助10万元;由乡镇(街道)或村提供业务用房进行改造装修后验收达标的,市财政每家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由乡镇(街道)投入。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达标扩建改造的,财政补助按第1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改造标准和办法执行。

3、对现有租用房屋开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市财政给予租赁资金60%的补助,其余40%由所在乡镇(街道)财政补助。

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要求新配置基本医疗设备的,由市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业务量的高低分别补助30%、50%,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补助60%。

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

全面实施基层卫技人才的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卫技人员的实践和理论培训。积极推行聘用制、岗位考核制,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制,激发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1、推行社区责任医师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服务区域划分和人均服务人口的要求配足卫生技术人员,原则上每1500人左右配备1名社区责任医生;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不少于3名,逐步建立起以社区责任医生为骨干、社区护理等人员组成的社区责任医生团队。

2、建立医学继续教育制度。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加强对现有医务人员包括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岗位培训等转型教育,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有关学术活动。

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招聘制度。鼓励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服务工作,从20*年起,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招用大专以上医学院校毕业生,前3年市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补助给单位,表现优秀的可优先招考录用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的专业人员,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具体管理办法由市卫生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制订。

4、建立乡村医生考试聘用制度。定期对从事村卫生室医务工作的乡村医生开展考试考核,对不合格人员逐步予以淘汰。

五、完善市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制度

鼓励市级医疗机构到农村、社区设点设站或实行联办、委托承办,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实行统一规范的诊疗服务,以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实力,提升服务品位。组织实施“市级医院牵手社区行动”,市卫生局要统筹安排市级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援医院要经常性地了解、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需求,通过巡回医疗、会诊、开设专题讲座、接受咨询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指导,逐步推广适宜技术和适宜项目,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完善,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职责需求,确保支援的有效性。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3

关键词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对策

健康管理的概念最早在美国被提出,近几年随着其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中国也正开始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人群提供健康指导,从而提高其健康生活水平,减少各种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1]。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是慢性病预防的第一步。健康管理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保险客户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达到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2]。

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开展情况

中心于2009、2010年承担了一些单位职工的体检,陆续发现体检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疾病前期,比如血压、血糖、体重偏高,还有一部分有一些症状但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改变,达不到疾病诊断标准。于是中心尝试用运动、饮食进行干预,开始了健康管理的探索,2013年起承担宜昌市“三高健康管理门诊”试点工作。目前中心已经打造了一支队伍,含健康管理师6名,营养师7名。这些人员均为中心医务人员,通过各种培训、学习考试取得证件,并参与了中心健康管理工作。通过实践,我们在健康管理中植入中医养生知识,结合运动医学、康复医学、营养医学以及中医传统技术进行整体健康管理,效果明显。取各种医学之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管理-整体自然疗法。服务人群涵盖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高风险人群及慢性病人群,通过一段时间的健康管理,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尿酸等指标都呈现下降或者恢复正常。涌现了一批好转案例,扩大了健康管理的影响力,这几年健康管理进政府、进机关、进学校呈常态。如《三峡日报》社举办了“市民说吧-健康需要管理”活动,以专版进行了报道[3]。《三峡晚报》以“不打针不吃药,健康管理控三高”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了市民高度关注。管理对象涉及各种职业,比如公务员、医务人员、教师等,他们自身效果为服务对象做了极好的示范。

存在的问题

居民不了解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虽然在国外已提出几十年,但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居民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人们的习惯是“生病就医”,只有在生病时才去看医生,而对于疾病的预防和自身健康的早期干预和管理非常忽视。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一年需要花掉上万元去抽烟,而对于几百元的健康管理费用,他们往往认为太贵了,这种错误的认知习惯,需要慢慢去转变。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能力不足。健康管理不仅是一种方法,一套完善的程序,更是一门新型医学,涉及临床医学、中医养生、中医经络学、中医食疗、现代营养学、运动医学等,可谓博大精深。与中国的健康管理发展需求相比,专业技术人才远远不够。要保证健康管理这一新兴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可持续发展,需从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范围、内容、知识结构与专业技术要求,以及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等方面开展,其所需人才应以经过系统培养的,以技能型为主要特征的专科层次的专门技术人员为主[4]。资料显示:日本有营养师40万人,美国有营养师6万人,中国不到4000人。我国目前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大多是各专业转型的,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补偿机制不完善。一是没有收费许可和标准。西陵中心承担宜昌市三高健康管理门诊工作两年了,开展了大量工作,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收费问题。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里没有健康咨询、健康管理、营养指导、运动指导等项目,现在仅有的一点收入来自于体检的化验费、中医理疗费,完全不能体现健康管理师的劳动价值。人员工资以及工作经费靠其他科室收入弥补,导致积极性不高,难以为继。二是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比如医疗保险只体现了生病报销,完全没有预防。考核、评价重过程。拟订方案,管出效果,这才是健康管理真正要的结果。我国对于基层医疗机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的考核还停留在“过程控制”上,如建档率、回访率、管理率等,没有结果控制,过程质量就会下降。缺乏规范。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似乎一夜之间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科,健康管理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连洗脚屋也挂了健康管理中心。目前健康管理的准入还没有标准,服务项目没有统一,提供的主体没有明确,甚至其审批部门竟然是工商局,而不是卫生计生部门。

对策

加强宣传,提供公众认知度。要想使健康管理这一新事物被公众广泛认识和接受,政府、健康管理公司、保险机构的积极和战略性宣传是极其必要的,尤其是健康管理的基本理念等。加大投入。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对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支持包括:产业政策的鼓励,加大医疗预防保健的投入,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资金的投入,网络安全立法等[5]。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建议出台政策:一是鼓励职业学院开设健康管理专业,二是鼓励具备能力的健康管理培训学校的发展,三是鼓励全科医学生及医学专业人员学习健康管理知识,对于承担的健康管理工作给予一定的激励。建立注重效果的考核评估机制。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以效果为评价”的考核模式,以“好转率、用药减少情况、住院减少情况、慢性病发病率下降”等为考核指标。同时为费用支出、国家投入提供依据。出台配套政策。拟定健康管理机构的准入标准,规范健康管理的服务内容已是当务之急的大事。同时需要合理界定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力量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职能。各级医疗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在疾病救治的同时完成患者的健康管理。疾控机构的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应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社区服务卫生机构的职能是“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涵盖了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应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在推行规范的服务的同时制定配套的价格政策,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探索费用前置,鼓励健康管理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报酬。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2]杨迎春,巢健茜,王小雨、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01-4403、

[3]李伟,李斐、社区卫生服务中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5,2(5):76、

[4]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11-1013、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4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机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改变了过去的单纯医疗模式,转变到六位一体功能,开始发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

1 概况

平谷镇卫生院和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部分城区及周边农村,在编职工154人,医务人员130人,两个单位辖10个行政村,15个居民小区,服务人口10万人。其中平谷镇设编制床位20张,医院科室设置24个,至2007年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3个(其中城区站10个,农村站3个),2007年底由于行政化分,其中6个城区站归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52人,经北京市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合格22人,具有主治医师资格18人,医师资格10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社区护理13人,聘用副高级职称2人。

2 走进社区开拓市场

城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一是解决该小区居民看病不方便的问题,改变坐等患者上门的行医理念,主动到社区居民中去服务。很多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特别是老年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走好几里路到卫生院或区医院,非常麻烦;二是开发人力资源,解决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进入居民小区,拓展居民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更直观的贴近社区开展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三是解决不断发展的城市建设,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和保健服务。

3 社区卫生服务站监督与管理

(1)卫生院和中心对社区生服务站实行统一管理,人财物实行统一作帐,统一调配使用,统一实行微机管理,不搞承包经营和独立核算;(2)所需药品由卫生局集中采购配送,避免出现和使用假冒伪劣药物;(3)财务、收支等均由卫生院统一管理和支付,定期或不定期清点药品,做到一人一处方一张发票,每周两次对各站配送药物收取现金并核对处方;(4)社区站的各项工作数据每月统计,上报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5)慢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医用垃圾处理、消毒、各项制度纪律等工作每月检查一次,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4 发展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以其方便、快捷、优质、高效、价廉的服务深受广大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欢迎,在居民中扎了根,得到了街道、居委会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居民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等政策,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体现。家庭式的、综合性、连续性的社区卫生服务已深入人心,社区“六位一体”功能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工作,经我区卫生局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考核,连年排列第一位,并多次代表我区进行北京市检查验收,受到专家和上级的好评。

目前社区卫生工作已纳入政府管理,所需经费由财政支出,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再是以药养医,统一执行社区卫生药品零差率销售,使虚高的药品价格降到最低,真正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公共卫生管理等项工作逐步落在了实处。

5 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几个方面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5

【关键词】社区卫生;中心档案;现状;规范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是记录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日常工作,是整个单位工作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以及社区建设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加深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也在不断强调,我国目前正处在乡镇医疗改革的重要时期,各种相关制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有助于我国实现社区服务档案管理由粗放型转向技术性。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的管理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个新概念,这些在相关人员的不断摸索下,对于社会卫生服务档案的内容、分类、类型、管理等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相应的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模式在规范性和系统性方面都还欠缺,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提升。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规范化有利于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建设时社区卫生日常活动真实记录,是一种比较独立的档案归类,也是国家的一种重要资源,因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有助于加强我国档案资源建设。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有利于全面发挥社区卫生服务职能。一般社区卫生服务有预防、医疗、健康、保健、教育、康复、计划生育等职能,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加深,作为具有一定福利性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已经成为居民越来越倚重的事业,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规范化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效率与水平。

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的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规范化建设的意识不强。在平常的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保管好相关的材料,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意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会由护理人员、药剂人员兼任档案管理人员,这种情况就会有工作人员在自己原本的工作岗位比较忙时疏忽档案管理,粗略档案管理,造成档案不完善,或者容易出现离岗、调动时交接不完善。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由于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所以造成档案管理分散,收集效率低的现象;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文件资料被忽视而得不到收集,致使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出现脱节,导致档案工作零散,尽管也有些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络,但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的实行,甚至有些社区还是存在“重视病例档案,轻视其他档案”。也没有是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三)资金投入少,致使档案室设备不全。由于各种原因,一般社区单位对档案管理的投入都是比较少的,都是简单买一些必需品而已,一般都不在其它设备上投入太多。有些社区则会存在房屋有限,档案存放房间比较狭窄,使得与其它文件混放,不利于档案查阅分类;有些社区因为没有单独的计算机管理档案,致使信息技术不能正确的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使得有些社区还是使用传统的手工模式,严重阻碍了档案的有效利用与开发。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心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自动化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一套健全的档案管理网络,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应该组成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档案管理员组成三级网管模式,加强各地区档案信息网络化共享。相应社区应建立综合档案室,配备专门档案工作管理人员,以便于查询。

(二)建全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档案管理行为。建立一套符合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状况相符合的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按照《档案实施办法》、《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逐步健全关于档案的收集、归档、借阅、保密、销毁等各项规章制度。特点是要完善档案收集制度,档案传递、登记制度,实现档案的动态管理,如果出现档案丢失泄露,应及时补救,确保材料完整。

(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检查。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是比较晚的,相应的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如不能强化对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检查以及指导,就会使他们跟不上社区卫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进程。只有及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检查以及指导才能迅速的解决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才能使社区卫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健康开展。除此之外,各级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应提升对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社区卫生档案管理的指导。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城镇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我国乡镇医疗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区卫生服务既有机遇也存在挑战。因此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档案管理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的创新工作理念,更新观念,改进管理方法,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在时展下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档案管理与我国的乡镇卫生医疗建设质量息息相关,必要进一步强调规范化、现代化管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区卫生医院档案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6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运行的管理,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指在城市范围内设置的、经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三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区(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服务功能与执业范围

第五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暂住居民及其他有关人员。

第六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以下公共卫生服务:

(一)卫生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收集、报告辖区有关卫生信息,开展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向辖区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状况的建议。

(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逐步形成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三)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负责疫情报告和监测,协助开展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其他常见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实施预防接种,配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四)慢性病预防控制。开展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筛查,实施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

(五)精神卫生服务。实施精神病社区管理,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六)妇女保健。提供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预防和筛查。

(七)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保健,协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指导。

(八)老年保健。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进行家庭访视,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九)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

(十)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

(十一)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十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第七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以下基本医疗服务:

(一)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

(二)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三)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四)转诊服务。

(五)康复医疗服务。

(六)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第八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供与上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

第三章机构设置与执业登记

第九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按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以政府举办为主。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应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小于3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由区(市、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第十条设区的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行政区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并纳入当地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须经同级政府批准,报当地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立足于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政府举办的一级医院和街道卫生院应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举办的部分二级医院和有条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可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第十二条新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由政府设立,也可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举办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第十三条设置审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征询所在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意见。

第十四条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由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进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同时报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诊疗科目应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含民族医学)、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有条件的可登记口腔医学科、临终关怀科,原则上不登记其他诊疗科目,确需登记的,须经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同时报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社区卫生服务站登记的诊疗科目应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有条件的可登记中医科(含民族医学),不登记其他诊疗科目。

第十六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不设住院病床,现有住院病床应转为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或予以撤消。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设住院病床。

第*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实行独立核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

第十八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专有名称,未经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不得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命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执业登记,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命名原则是:所在区名(可选)+所在街道办事处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办事处名(可选)+所在社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

第十九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统一的专用标识,专用标识由卫生部制定。

第四章人员配备与管理

第二十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服务功能、服务人口、居民的服务需要,按照精干、效能的原则设置卫生专业技术岗位,配备适宜学历与职称层次的从事全科医学、公共卫生、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等专业的执业医师和护士,药剂、检验等其他有关卫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合理配置。

第二十一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须具有法定执业资格。

第二十二条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注册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可从事社区预防保健以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不得从事专科手术、助产、介入治疗等风险较高、不适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专科诊疗,不得跨类别从事口腔科诊疗。

第二十三条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取得初级资格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须在有关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全科医学工作。

第二十四条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关专业的医护人员(含符合条件的退休医护人员),依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可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相应专业的临床诊疗服务。

第二十五条社区卫生技术人员需依照国家规定接受毕业后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职业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在区(市、县)及设区的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支持和组织下,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和培训,参加学术活动。各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使高等医学院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有关医学专业毕业生,逐步经过规范化培训。

第二十六条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建立岗位管理、绩效考核、解聘辞聘等项制度。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自主用人制度。

第二*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维护居民健康。

第五章执业规则与业务管理

第二十八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

第二十九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建立健全以下规章制度。

(一)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三)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四)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

(五)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六)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七)财务、药品、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八)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九)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

(十)其他有关制度。

第三十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须根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履行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

第三十一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妥善保管居民健康档案,保护居民个人隐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关闭、停业、变更机构类别等情况下,须将居民健康档案交由当地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妥善处理。

第三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严格掌握家庭诊疗、护理和家庭病床服务的适应症,切实规范家庭医疗服务行为。

第三十三条区(市、县)及设区的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信息平台,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本地有关大中型医疗机构专科设置、联系方式等转诊信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疗机构建立转诊协作关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难以安全、有效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相应医疗机构诊治。对医院转诊病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医院建议与病人要求,提供必要的随访、病例管理、康复等服务。

第三十四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中医药(含民族医药)服务,应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药品,遵守相应的中医诊疗原则、医疗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

第三十五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在显著位置公示医疗服务、药品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价格,严格执行相关价格政策,规范价格行为。

第三十六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配备与其服务功能和执业范围相适应的基本药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药品,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单位购入。严禁使用过期、失效及违禁的药品。

第六章行业监管

第三*条区(市、县)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日常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实行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

第三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防治院(所)等预防保健机构在职能范围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业务评价与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7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不同,医院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服务对象十分的广泛,没有限定;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在日常运营过程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居民,社区药房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社区药房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社区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印象和满意度,各地的政府加大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运营过程中对社区药房的投入,建设规范药房,为提高所辖范围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综合质量创造了有力条件[1]。

1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专业的药房工作人员。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选用标准十分的严格,尤其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服务性的要求更为严格。相较之下,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在对社区药房工作人员进行选用的过程中,出于对确保社区药房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的考量,降低了对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选用标准,部分的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过低,对药品鉴定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胜任社区药房的管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老人带新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区药房的运用效率和质量;并且由于部分的社区药房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过关,在面对病患的询问时,无法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可靠的参考意见,无法取得患者的信任[2],给信任关系的建立增加了难度,不利于社区药房的健康持续发展。

1、2 药库的环境亟待完善。据相关的调查指出,目前我国多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社区药房的关注和投资力度,部分的社区药房的药库面积狭小,导致药物管理混乱,药库的防潮、防火、防盗功能较弱,很容易因环境问题影响存放在药库的药品的质量,一旦药品变质,就会降低药物的药效,甚至是失效,威胁患者的用药安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社区药房的环境亟待完善。

1、3 药房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健全的药房管理制度是维护社区药房正常运行,规范社区药房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主要依据,引发药物变质甚至失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社区的药房管理制度不够科学、严谨,存在不足和漏洞所引发的。在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社区服务中心在运营过程中没有针对社区药房制定健全的、规范的管理制度,即使部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相关的药房管理制度,也没有将社区药房的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之一,导致社区药房的药品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摆放和管理,没有对药品入库、出库和日常的消耗进行相应的登记。

2 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措施

2、1 加大对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是实现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的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在选用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选用标准,制定一套科学的、明确的用人管理制度,要求社区药房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药品鉴定能力和相关的药理学知识,以及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还需要对应聘人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大致的了解,最后选用业务技术符合标准,三观与社区服务相一致应聘人员作为社区药房的工作人员。同时,加大对社区药房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3],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课堂,提高社区药房工作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科技的接受能力,帮助社区药房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业务技能,为提高社区药房的综合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完善社区药房的资源配置。针对社区药房基础设施不健全,运行环境差等方面的问题,相关的管理部门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社区药房的关注和投资力度,完善社区药房的资源配置[4],引进相关的仪器设备,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仓库,在药品储存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药品的不同的储存条件,在通过质量验收后,分别存放于温度、湿度不同的库区。从而有效地保障药品的药效,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2、3 制定健全的社区药房管理制度。为了推进社区的卫生服务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的进程,提高社区药房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社区卫生服务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健全的、严谨的社区药房管理制度[5],确保社区药房的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出药和药品的调配工作,在药品的发放过程中,社区药房的工作人员需要将药品的服用事项及时的告知给患者,尤其是药品的服用时的禁忌一定要和患者讲解清楚,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的服用药物。同时,在社区药房的运营过程中实行每日结算的制度,对药品的入库、出库和日常消耗情况进行登记,确保每一次的支出都有相应的记载,为日后的工作综合和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药房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药房管理还不够规划,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健全的社区药房规范化管理模式,从而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质量,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戚晓明,胡瑞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成效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2):136-137

[2] 李向平,郭庭江,李电明、我院药房药学服务纠纷与解决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0,27(32)253-254

[3] 张玉港,王景华、医院药师窗口服务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9,14(27):671-672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篇8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指的是财务管理要围绕一个核心,然后将财务管理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财务管理以财务的核算为中心,结合财务核算的各类方法,并且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环境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学说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将财务管理以概念的形式展现出来,用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财务整合方面遇到的问题。对我国比较全面地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探究,对于财务管理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还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因为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只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中,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身发展的模式,制定自身的财务管理内容。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系统的时候,只是将财务管理的内容罗列出来,并没有找出财务管理内容之间的联系。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模式不够规范,制约了财务管理的效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关理念时,出现不规范的情况,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鉴相关的资料,但是,不同的资料中对财务管理的概念和理念的解释也是不同的,这就导致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财务管理的概念比较模糊。关于财务管理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有的概念侧重在资金流转层面上来下定义,有的概念则侧重在经营管理方面下定义,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对财务管理方面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的概念可以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范围,有的概念则比较模糊。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模式具有片面性,内容不完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相关规定的时候,财务管理的各个内容是独立的,财务管理内容之间不存在任何的联系,而且财务管理的内容过于冗长,没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制定财务管理相关规范的时候,对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没有掌握,导致财务管理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执行力不强,财务管理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中也没有制定统一的方法,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就比较混乱,每个财务管理人员都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管理,大大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的效率。

(四)社区服务中心没有配置齐全的审计人员。现在,由于医疗经费比较紧张,所以在社区服务中心没有配置专职的审计人员或只配置兼职的审计人员,不具备相关的工作资质,审计人员往往在社区服务中心担任不同的职务,所以不能保证财政监督。

(五)社区服务中心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不足。在社区服务中心,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事项中核算方法不一致的问题,在社区服务中,配置的财务人员一般对财务技能还不能充分地了解,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财务的操作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六)社区服务中心的药品管理无序。在社区服务中心中,药品的管理还是比较混乱的,在药品的管理中缺乏专业人员,导致药品的管理不规范,而且药品也不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也没有按照日期对库存进行管理。长此以往,导致药品的账目不能核实。

(七)社区服务中心的现金管理比较混乱。社区服务中心还缺乏有效地管理,政府也没有采取措施加强管理,这就导致了社区服务中心在收费的过程中比较凌乱,造成资金的流失。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财务的系统化管理,建立报账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财务的系统化管理要制定全面的财务管理规章,使财务管理的不同内容可以有机地联系起来,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在进行财务人员的配置时,要从整体出发,又要注意部分,进行统筹分析,要按照财务的岗位进行逐一配置,确保各岗位的人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人员要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财务管理人员要与出纳人员进行有机地配合,财务管理人员要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岗位需要进行配置。财务核算时应运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软件,一些相互关联的财务部门要实现沟通与合作,进行定期的岗位轮换工作。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现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委派财务负责人进行工程财务区域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的时候,要对财务管理的每一块内容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能够明确其含义,在制定财务管理的相关之策时,一定要规范流程,确保财务管理人员都可以按照流程去做事情。在制定财务管理相关的制度时,一定要防止那些不清晰的概念的使用,运用清晰化的理论不断创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在同一个区域进行多个项目的施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安排区域财务管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能够切实做好财务的核算工作,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财务会计、出纳和核算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培养新的财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要受到区域负责人的支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在各项目之间设立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要履行资金预算、制定资金制度,减少资金外流,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资金的充足,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写作范文】栏目
  • 上一篇: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精选8篇)
  • 下一篇:儿科医生的述职报告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